读老庄之道悟生活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7:21:39

点击下载

作者:刘义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老庄之道悟生活智慧

读老庄之道悟生活智慧试读:

前言

F O R E W O R D

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老子》与《庄子》占有很重的份量,它们产生的时代,正是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最为发达自由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与《庄子》代表着道家思想,文字境界洒脱、空灵,气势超凡脱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颇深。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却是将自己置身于快节奏的工作和忙碌的生活之中,每天忙于争名逐利,而不是修养自身。然而这样的生活却很难给人们带来幸福,为什么我们不能找回那种从容的幸福,而一定要为着虚浮的假象而碌碌终生呢?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若能细细品味老、庄之道,领悟人生境界、生活智慧,那么我们的生活会超越现在的局限,达到一种新的境界。《老子》,也就是《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所叙述的哲理与智慧却足以让人们研究上数千年。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说,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国外被人广泛翻译和阅读的一本书就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写成的《道德经》。在西方社会,《道德经》有着四十余种译本,是除《圣经》以外最为人知的一本书。《庄子》,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但是在学者们的考据中认为只有《内篇》是庄子写的,《外篇》和《杂篇》可能是后人假托庄子之名加上的,这其中的真伪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得知真相,但是无论如何,《庄子》不仅讲述了对人生的从容不迫的一种生活理念,而且对于帝王之术、用兵之道、生存谋略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发。《庄子》以其想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怀,受到后世文人的诸多赞誉。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说他“其言汪洋自恣”,李白在《大鹏赋》中说“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苏轼说“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老子与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主张宇宙万物都有平等的性质,主张人要融于自然万物,从而与宇宙相终始。所以,老子与庄子与提倡要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具足,生命自然流露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在道家法则中,人与宇宙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亡的,所以他们有着通达的生死观,有着超越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的生命哲学。道家所讲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逆反自然规律的、残生伤性的。老庄的思想、生活态度以及其中所蕴藏的深刻与丰富的内涵,不但给后人提供了可供效法的生存生活和精神活动的双重模式,而且作为一个重要源泉,也为后世学者们的建设和非建设性的思想工作开启了无数法门。

在他们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是从容不迫的,是宠辱不惊的。而这种生活态度,即使在今天也是同样适用的,也是有着深刻的警醒意义的,学习老、庄之道可以让我们在这个信息芜杂、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得到一份安宁。阅读老、庄,体会其微言大意,让行云流水般的心态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智慧,对于我们的人生是有着启发意义的。

在本书中,撷取了《老子》与《庄子》中的精华,结合现代生活,阐述了生活的奥义。它会如清茶一盏,心香一瓣,在这纷杂忙碌的生活中带给你一片恬淡从容。  第一章 名利非常道生活需沉潜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曾是中国古代社会文人们的理想化生活。那时候的人们,在“道”的指引下,生活得轻盈而从容。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却是将自己置身于快节奏的工作和忙碌的生活之中,每天忙于争名逐利,而不是修养自身。然而这样的生活却很难给人们带来幸福,为什么我们不能找回那种从容的幸福,而一定要为着虚浮的假象而碌碌终生呢?1 名利乃身外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四十四章》)

译文:外在的名声和生命相比,哪一样与你更亲近呢?生命与财富相比,哪一样对你更重要呢?获得世界与丧失生命,哪一样才是有害的呢?

当代社会无处不充满着名利的气息,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变得忙忙碌碌,古时候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已经变成了奢侈。人们为着生存和发展而互相竞争着,每个人都像绷紧的弦一样,被时代的洪流和自身的欲望驱使着向前奔跑。在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年轻的时候是用命换钱,年老的时候是用钱换命。这话说得让人不寒而栗,想想我们现在的拼搏是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可最终得来的能比失去的更有价值吗?我们是不是应该稍稍放缓脚步,让自己的人生从容一些、健康一些呢?

有人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有三大重要投资:事业、家庭和健康。当然,这三样投资的排序因人而异,但大多数人都会像上面的排列顺序一样,把健康投资放到最后。于是,许多人生的悲剧就在这不经意地忽视中上演了:

2007年6月23日,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因突发心脏病去逝,年仅59岁。

2006年1月21日,上海中发电器集团董事长南民逝世,年仅37岁。

2005年9月18日,网易CEO孙德棣逝世,年仅38岁。

2005年8月30日,著名演员傅彪患肝癌逝世,年仅42岁。

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逝世,年仅46岁。

2005年4月10日,著名画家、商界精英陈逸飞因胃出血逝世,年仅59岁。

2005年1月18日,麦当劳CEO查利·贝尔因癌症去世,年仅44岁。

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肠癌逝世,年仅38岁。

……

看到这些名单,你是否会悚然一惊?

按国际标准,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75岁,但我国知识阶层的平均寿命才

58 5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现在死亡率最高的人群,不是穷人,不是难民,而是30~50岁的精英分子!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健康?如果去询问在职场上打拼的人们,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无奈地告诉你,为了车子、房子、孩子、职位,为了事业成功、出人头地、打败竞争对手,所以必须熬夜、加班、陪客户吃饭、陪领导暴饮……谁都知道这种状况不好,谁都想着好好休息一下,可是休息的日子似乎永远也不能够到来。

在一项调查中显示,有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暴躁、焦虑者占48%。还有调查结果表明,慢性疲劳综合症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公务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这些都是“过劳死”的潜在人群。

2005年演员傅彪的辞世,让很多人都深为震动,也让中年男人不由得反省自己,背负太多,过劳猝去,那么欠下的未履行的责任又何去何从呢?

没有了健康,一切都等于零。然而很多人都以为,责任不能舍弃,所以必须透支自己的生命。可是,当你真的将生命透支以后,你能知道自己还能走多远吗?真的一旦突然失去生命或失去健康,你所企望达到的责任永远也达不到了,甚至还会为你的家人增添了累赘和痛苦。

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每个健康人的寿命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安定,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剩下的60%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那些过劳死的人们,其实是死于一种不健康的然而却又是在社会上泛滥的生活方式。

我们习惯晚睡,习惯加班,习惯充电,习惯不吃早饭,习惯饮食不规律,习惯吃垃圾食品……很快有一天,我们会陡然发现身上的某个部件不好使了。

余秋雨说: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某一天照镜子时发现了额角早霜似的一丝白发,这一丝白发的悲哀远胜过莎士比亚戏剧里的毒药、爱情与谋杀。

某广告客户主管,男,43岁,他说:“我过了40岁,陡然觉得日过正午。几乎所有的压力接踵而来。家门内,上有衰老多病的父母、岳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幼小的儿女需要抚育,身边有快到更年期的‘黄脸婆’日日絮叨,夜夜抱怨;家门外,还有上司、同僚、下属和众多亲戚朋友需要关照、打点。稍不留神就可能得罪了谁、招惹了谁、怠慢了谁、疏忽了谁。对于一个40岁的我来说,无论我的肩膀有多么瘦削,也得咬紧牙关负起重担。……传来傅彪去世的消息,让我陷入恐慌。难道是天妒英才?为什么时常见到正值壮年、事业有成的人英年早逝?古人那种悠然自得的休闲生活成了现在的奢侈品,也许中年是履行责任的时间,但如果能让生命安然度过雷区,必然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拥有回味人生、品味人生历程的权利。责任是必需的,生命是宝贵的,只有珍爱生命,好好地生活,才能好好地履行责任。”

一位中年女性媒体工作者说:“谁不知道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可是孩子没有好饭吃,没有好衣穿,没有好学校上,作为家里的支柱能不拼命地工作吗?有压力才有动力嘛。我经常这样对丈夫说。物质决定上层建筑,一家人的快乐主要都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现实如此残酷,男人没有责任心,不拼命工作,哪来的家庭享乐?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有不错的收入、不错的生活保障,但大部分人不行,我们家也做不到。丈夫只能是工作、工作、拼命工作,或者说拼命赚钱,家里的生活才能继续保持质量稳步上升,尽管我也不愿意他这样辛苦。……也许,傅彪病逝让我和丈夫开始警醒了一点点。也许生活的责任应该是一种和谐,责任不能太超荷,有压力才有动力,可也要掌握度!要平衡,一旦超过了度,一旦失去了平衡,那就糟了。”

是的,当我们为着责任和理想而努力拼搏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一个度,不妨时常问问自己:“名利和生命哪个更重要?”

若能体会到道家的的清淡无为、潇洒度世的精华,或许,你的人生之路会走得更远更好。2 切勿把名利当做必需品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译文:若能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有什么仰赖的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能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正如庄子所说,人的境界决定了人的眼界和格局。当大鹏飞往南方时,震荡起来的水花达3000里,翼拍旋风而直冲到9万里高空,当它俯视大地的时候,看到的自然和小小的斑鸠所看到的截然不同。那么,当我们的境界只是一个汲汲于名利的庸人时,自然也就不可能体会到那些淡泊名利的人的感受。庄子的《逍遥游》同儒学的积极经世、佛学的无欲止观一样,都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追求,是生命寄托的一种途径,它所标举的精神解放,给予了在沉重压力下生存的人们一种自由的希望。

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已经身为某市领导的老赵坐车去赴宴会,在经过市场时,车子抛锚。在等待司机修理车子的时候,他无意中向车窗外看去。在一个卖羊肉串的摊位前,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那昔日的同窗老张。老张正一手扶着自行车,一手拿着羊肉串吃得津津有味。他心中不无怜悯地想:“哎呀,老同学啊,都四十好几的人了,还没混上在高级宴会里的一席之位,多么可怜啊。”

而老张在这时也看到了在车中正襟危坐的老赵,他心中也十分同情地想:“你现在有车有房,可是恐怕再也寻不回在街边吃小吃的逍遥自在了。你的生活完全被各种各样的名利给缠裹住了,哪能像我这样自由呢?唉,老同学啊,你的生活实在太无趣了。”

老赵和老张代表的便是两种人生价值观,一种追求名誉、地位、财富,以世俗的价值观衡量自己人生的价值;而另一种则是淡泊名利,注意精神和自由,洒脱无为。可是,前者看不到后者的逍遥,后者体会不到前者的意气风发。这便是因为价值观不同造成的境界差异。

庄子在他的作品中常用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在《逍遥游》中,他写道: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出来了,而小小的炬火还不熄灭,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意思了吗?好雨普降了,还要提水灌溉,这对于润泽禾苗岂不是徒劳吗?先生如果在位,一定能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可是我还占着这个位子,自己都觉得很不满意,请允许我把天下奉交给先生执掌吧。”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若再来代替您,难道是为着虚名吗?名是实的影子,我要做影子吗?鹪鹩在深林里筑巢,不过占一根树枝;鼹鼠喝大河里的水,不过喝满一肚皮。你回去吧,先生!天下对我是没有什么用的。厨师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饭菜,掌祭奠的人也绝不会越俎代庖的。”

许由拒绝了尧的禅让,这在今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那可不是一点钱一点地位,那是掌管天下的荣誉和责任啊!可是,在许由看来,自己不求名利,没有理由要接替尧的工作,因为尧已经做得很好了。那么他要什么呢?他要的是安守本分。

安守本分,用俗话来讲,也就是“有多大的肚皮吃多少饭”,吃多了会撑着的。饭吃八分饱,做人也要留有余地。犯不着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搭上一辈子,因为他要的不过是一张床、一餐饭而已,哪里需要天下那么大呢?

肩吾对连叔说:“我听了接舆的一番言论,大而无当,不着边际。我很惊讶于他的话,那就像天上的银河一样看不到首尾。真是怪诞背谬,不近情理啊!”

连叔说:“他说了些什么呢?”

肩吾说:“他说:‘遥远的姑射山中,有一神人居住在里边。那神人皮肤洁白,如同冰雪般晶莹;姿态柔婉,如同室女般柔弱;不吃五谷杂粮,只是吸清风喝露水;他乘着云气,驾着飞龙,在四海之外遨游。他的神情是凝净的,使万物不受灾害,年年五谷丰收。’我认为这些话是狂妄而不可信的。”

连叔说:“是呀!我们无法让瞎子领会文采的华丽;无法让聋子知晓钟鼓的乐声。岂止是在形体上有聋有瞎,在智慧上也有啊!听你刚才说的话,你还是和往日一样啊。那个神人,他的德行,与万物合为一体。世人期望他来治理天下,他哪里肯辛辛苦苦地管这种微不足道的事呢?这样的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他,洪水滔天也淹不着他;大旱时把金石都熔化了,把土山都烧焦了,他也不觉得热。他的‘尘垢秕糠’也可以制造出像尧、舜那样的圣贤君主来。他哪里肯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事业呢?“宋国有人把帽子贩卖到越国去,可是越国气候炎热,人们习惯于把头发剃光,身上纹着图案,他们要帽子有什么用呢?“尧治理天下的人民,使海内政治清平;他到遥远的姑射山中,汾水的南边,拜见了四位得道的真人,他不禁恍然大悟,把天下都忘掉了。”

忘掉天下,这不是自私到只知小我不知大我,而是真正的旷达境界。

芸芸众生把名利当作必需品,以为只有获得了名利生活才能更自由更幸福,然而看世间有多少因名利而引来灾祸的人呢?对于那些臻于无己境界的人们来说,虽然无心立功建业,却能名盖天下;虽然有着名满天下的辉煌,却能韬光晦迹,不在意世俗的名利而逍遥自得,恬淡无怀,无往而不逍遥,无适而不自得。

可见,当人外无所求、内无所羡之时,自然而然就会到达“至足”的境界。林希逸尝谓庄子之《逍遥游》,即为一“乐”字,而此中之乐绝非得所欲求之乐,而是不羡求功名利禄,不挂怀死生祸福、利害得失之精神至足之乐。这种快乐,对于满脑子只有名利二字的人来说,是无法企及,也无法想象的。这种快乐,不是纵情任性的,而是要在心灵和精神上不断地修养才能达到的。

然而人们往往会沉迷于学习大鹏那样一飞冲天,遨游四海,以为这样就可以逍遥快乐,然而却忘记了立足实际,安分守己。一个人若失去了平常心,那么快乐也就离之而远去了。3 成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

道之为物,唯恍唯惚。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

译文:道作为一种能为人们所观照、所体验、所认识的存在,它只是一种在顷刻间照彻一切,而又倏忽即逝的心理意象。这样倏忽即逝却又照彻一切的心理意象啊,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心灵中观照到它的生动的模样,也可以在自己的心灵中体验到它的真切的实质。它有如一种深远神秘的理想境界,人们置身于其中可以享受到世界万物的精萃,可以体会到至真至切的美好幸福。经历过这种境界的人,会对道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境界有着绝对的信念。

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要去一个稍远的地方总是困难重重,而现在,人们可以凭借种种便利的交通工具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甚至地球都缩小为一个村庄。也正因为交通的便达,获得信息的便利,使得人们在选择人生之路的时候,就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自脚下延伸出去的道路有千条万条,纵横交错,但大多数人都对这些路视而不见,在他们眼中路只有一条。

所以,他们认为要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是有着一个标准的。因为这个标准,他们制定出这样的人生之路:孩提时代,要学钢琴、学书法、学舞蹈、学种种的技能;在学校里要考试考第一,看各种各样堆积如山的参考书;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之后,还要努力拿到各种证书,参加各种实践;毕业以后要进入一家大企业,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结婚,为着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努力工作,所以要参加各种令人生厌的酒会、应酬;然后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按照这个标准走下去。

可是,这样的人生真的就是所谓的成功吗?不见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说:“考试能拿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因为考试是解决别人解决了的问题。我所认识的20世纪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拿诺贝尔奖的,几乎没有在学校考第一名的,考最后一名的倒有几位。但这些人都能挑一个题目,根据客观情况认定这是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为了这个,其余的东西都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那就是成功之道要适合自己。

我们看当今社会上那些功成名就者,那些寻找到适合自己人生之路的人,他们所走的路往往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正确的、正常的、标准的路。

在网上有一个笑话,说:“辍学,一定要辍学!从小学辍起,不然没前途!爱迪生,上学时间才3个月;富兰克林,上学时间才3年;要是上到大学才辍学,顶多就只能是个比尔·盖茨了。”

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就像老子所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为什么小学毕业的爱迪生成了发明大王,在学校成绩很差的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退学的比尔·盖茨和艾利森成了大富翁,自学成才的李嘉诚创立了商业神话……这些现象是偶然的吗?是违背了社会规律的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和传统不同,他们不是去适应一个环境,而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

新世界的创造当然不是稳定的,也不是可以预测的,而这种不能预测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恐惧,使人们不敢去实践。但是敢于实践的人,却可以制定出新的规则,其他人只能去适应和遵守他们制定的新规则。事实上,这个世界总是会把最高的荣誉给予那些敢于开拓、敢于不走寻常路的人们。

在明代吕楠所著的《泾野子》一书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翁有5个儿子,老大木头木脑,老二聪明机灵,老三双目失明,老四弯腰曲背,老五一腿残瘸。在一般人看来,这个家里恐怕只有老二能有点出息,老大能过个平常人的小日子,至于有残疾的老三、老四和老五基本上是注定了不幸的人生了。可是知子莫若父,当父亲的对儿子们的生计作了妥善的安排:让木头木脑的大儿子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用不着花心计与人打交道,也就不会吃亏上当;让聪明机灵的二儿子经商,经打细算不吃亏;让双目失明的三儿子算命,占卜起卦行走江湖;让弯腰曲背的四儿子搓绳,这活儿即使是驼背也一样干得像样;让一腿残瘸的五儿子织布,坐在织机前面用不着费力。等老翁去世后,5个儿子都能安身立命,一生不愁衣食。

这位父亲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扬长避短,把儿子们的优势发挥出来,甚至是将缺陷化为长处。如果他让呆板木讷的大儿子去经商,让聪明机灵的二儿子去搓绳,让双目失明的三儿子去织布,让驼背的四儿子去种田,让瘸腿的五儿子去算命,那他们只怕都会一事无成,各人抱憾终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却是在扬短避长,让有着音乐天赋的人去经商,让擅长体育运动的人去做文员……这样的“恍恍惚惚”又怎能照彻到理想的境界呢?跟随着别人制定的规则去追寻名与利,就真的是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吗?《战国策·或谓韩公仲》中记载:

公元前293年,秦国与齐国连横之后,向韩、魏两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韩、魏两国面临共同的威胁,但他们却貌合神离,互相之间并不信任,也不愿意真诚合作,而是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打先锋,结果连连败北。公元前298年,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企图将韩国抛在一边,单独同秦国议和,形势变得对韩国十分不利。

这时有一位谋士对韩相公仲说:“双胞胎的长相非常相似,只有他们的母亲才能分辨清楚;利与害在表面上也很相似,只有明智的人才能分辨清楚,看透它们的本质。您的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利与害相似的情形,也需要由明智的人把它们分辨清楚。如果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就能尊卑有序、各安其分,否则就会败坏纲常、带来祸患。如果秦魏联盟不是您促成的,韩国就面临遭到秦魏图谋的危险;如果韩国追随魏国去讨好秦国,那样韩国将依附于秦国并遭到轻视,韩国国君在诸侯中的地位就降低了。那时候,秦王就要把他宠信的人安插到韩国做官,这样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谋士层层递进地分析、引申出如何判断当时的政治局势后,又说:“从目前的形势分析,您不如主动去撮合秦、魏进行和谈。两国和谈成功与否,对于韩国都会很有利。若和谈成功,是您穿针引线撮合而成,韩国就成了秦魏联合的门户,既可以受到魏国的推崇,也可以得到秦国的友善。再说,秦魏不可能永远互相信任,秦国会因为得不到魏国的援助而发怒,一定会亲近韩国而远离魏国。魏国也不会永远服从于秦国,一定将设法亲近韩国而防备秦国。这样您就可以像选择布匹随意剪裁一样轻松。由此可见,如果秦魏联合,它们都会感谢您;如果秦魏分裂,两国又都会争取您。这样做,进退对韩都非常有利。希望您能下定决心。”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谋士不只是站在韩国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且还是从全局观察,从而得出化被动为主动的办法——主动撮合秦魏和解,同时取信于两国,而使整个局面向着有利于韩国的方向转化。这就是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优势,也是灵活应变的一种表现,不仅对于政治上的风云变幻可以灵活反应,应用在人际交往中,也能够善察利害,化被动为主动,找出问题的根本。如果只是按照常理来判断,那么,韩国要么是拼个鱼死网破,要么就只能是委曲求全,又哪里能化被动为主动呢?

如此的“恍兮惚兮”、“惚兮恍兮”,才能找准适合自己的那条路,看到事物发展的规则。4 不要为了出名而偏离了大道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人间世》)

译文:“德”的败坏是由于追求“名”,“智”的外露是在于争论是非。“名”是人们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人们相互斗争的工具。这两者都是凶器,不可将它们推行于世。

庄子的这段话对于人们为了名利尔虞我诈的情形揭露得极为深刻,在战国时代,当许多士大夫把立名看作是使生命不朽的一种方式,为了名而汲汲奔波不顾一切的时候,庄子却清醒地认识到,正是对于名的追求,使得人们把自己的智慧用错了方向,造成了品德的败坏,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于是有那么多的人为了出名而不择手段,不论是美名还是骂名,只要能让别人知道自己,一切都在所不惜。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发达的现在,有为名而裸露的,有为名而叫骂的,有为名而扭曲事实的,有为名而出丑作怪的……种种丑态不一而足,而这些人还沾沾自喜着,认为自己的一场作秀会给自己带来名与利。

这种心态是可怕的,因为人往往会为了出名获利而走上歪路,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邪处。或许他们还会自诩是先驱者,是敢吃螃蟹的人,是无畏的勇士,可是这一切只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再厚的粉也遮不住下面的腐朽。

有的人认为,只要出了名,利益自然跟随而来。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可以不择手段。有些商家为了宣传企业,而有着五花八门的“作秀”方式,如有的商家在作宣传时,不是搞个“接吻大赛”,就是当众来个“美女裸浴”等。还有的人为了出书而当街裸奔,为了成名而策划“曲别针换别墅”之类的骗局。

这些作秀最终给人留下印象的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可是对于究竟是哪个商家哪个人作出的行为,往往却很快就会被人忘记到了脑后。

庄子的生活是贫困的,但他对名利的需求却是淡泊之至。

一天,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威王派了两位大夫来问候他,说:“我们的国君愿意把国家大事烦劳你来执掌。”

庄子拿着钓鱼杆,看也不看他们,说:“我听说,你们楚国有一只神龟,它死了已经有3000年了。你们的国君用佩巾包着它,用竹器盛着它,藏在庙堂之上。你们觉得,这只神龟,它是情愿死了作为遗骨被人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呢?”

两位大夫说:“它当然是情愿活着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啊。”

庄子说:“那你们回去吧!我也情愿是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的。”

而惠施是庄子的好朋友,他作了梁惠王的宰相,庄子听说后就去看望他。

有人向惠施挑拨说:“庄子要来了,他那么有名望,肯定是想来代替您当宰相的。”

惠施听了很担心,就派人在全国搜查了三天三夜,想找到庄子把他赶出去。可是搜查无果。

这时,庄子施施然地来见惠施了,他早已听说了这些事,便对惠施说:“南方有一种鸟,叫做鹓刍鸟,与凤凰同类。它从南海出发,向北海飞去,途中非梧桐树不落,非竹实不吃,非醴泉水不喝。这时候,有一只鹞鹰,捉着一只腐烂的死老鼠在吃,鹓刍鸟正好从它上方飞过。鹞鹰以为它是来抢自己的死老鼠的,就仰起头冲着鹓刍鸟哇哇大叫地来吓唬它。”庄子讲完这个故事,笑着对惠施说:“你现在当上了梁国的宰相,就像那只得到死老鼠的鹞鹰一样,守着自己的相位,要对我哇哇大叫地来吓唬我吗?”惠施听了非常惭愧。

现在有不少人正是在热衷于追求那只腐烂的“死老鼠”,不惜为此付出一切,当有别人中肯地提出意见的时候,还以为人家是来抢那只“死老鼠”的,张起羽毛冲人大叫不止。这难道不可笑吗?

事实上,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恋栈名利权位的,因为他们知道那后面往往隐藏着危险。

金熙宗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石琚考中进士,任邢台县令。当时官场腐败,贪污成风,邢台守吏更是贪婪残暴,欺男霸女,强夺民财。在这样污浊的环境下,石琚却不贪不占,而且还多次告诫别人不要贪取不义之财。他常对人说:“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怎么能利令智昏,干下不仁不义的事呢?人们都知道钱财的好处,可是却不理会不义之财所带来的隐患,这是许多人最后遭祸的根源啊。”

可是别人却对他的劝告一笑置之,并且说:“大家都是这样,你一个人又能改变什么?你这些高论说来动听,实际上却不合时宜,你何苦自守清贫,不识时务呢?要知道没有钱才是真正的大祸,你身在祸中尚且不知,岂不遭人耻笑?可不要再对别人说这些话了。”

石琚非常生气,又规劝说:“一个人到了只见利不见其害的程度,就要大祸临头了。你敛财无度,不计利害,虽然是自以为高明,在我看来却是愚蠢之极。你还是回头是岸吧,我实在不忍心见你东窗事发的那一天。”

后来,邢台吏见石琚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就向朝廷上书诬陷他贪赃枉法,结果自己却因贪污受到严惩,并牵连出很多违法的官吏,而石琚因为清廉无私,虽然受到诬陷却平安无事。

金世宗时,朝廷任命石琚为参知政事,石琚拒不肯受。金世宗十分惊异,私下里对他说:“这样的高位,人人都朝思暮想,你却不想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石琚只推说自己才德不堪以当此重任,但金世宗仍然不改初衷。石琚的亲朋好友都劝他接受,并且怕他惹恼了皇上给家族带来灾祸,石琚无可奈何,只好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但他私下里却对妻子说:“树大招风,位高多难,我担心会有无妄之灾。”

妻子不以为然,说:“你不贪不占,正义清廉,皇上又宠信于你,你还怕什么呢?”

石琚苦笑道:“身处高位,就是众矢之的,无端被害者比比皆是,岂是有罪与无罪那么简单?再说皇上的宠信也是多变的,看不透这一点,就是不智啊。”

大定十八年,石琚升任右丞相,位极人臣,前来贺喜的人络绎不绝。石琚表面上虚与委蛇,私下却决心辞官归居。他开导家人说:“我一生勤勉,所幸得此高位,这都是皇上的恩典,心愿已足。人生在世,祸在当止不止,贪心恋栈。”

他一次又一次地上书辞官,金世宗见挽留不住,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世人对此事议论纷纷,金世宗却感叹道:“石琚大智若愚,这样的大才天下再无第二人了,凡夫俗子又哪里会懂得他的心意呢?”

正是因为境界的不同,鹞鹰只知道追求死老鼠,却不知道死老鼠的害处;庸庸碌碌之人只知道追求名利权势,却看不到它们所带来的危险,只知道一味地贪求,却不能适时地放手,这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而有智慧的人却能看到,正是因为对名利的贪求才会使得人与人之间争斗不休,互相倾轧,这是让社会动荡不安、让道德沦丧的根源,所以该放手时须放手,要获得名利也不能偏离了正途大道。5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喑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常(恒)也。(《老子·第二章》)

译文:因此有与无互相促生,难与易互相成立,长与短互相衬托,高与下互相冲突,沉静与喧声互相随和,先与后互相随从,这就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因为有了困难,才显出容易,同样的,也正因为有了容易才显出困难;因为有了长的比较才显出短来,也正因为有了短的存在才显出长来;因为有了沉静的衬托才显出喧闹,也正因为有了喧闹才显出沉静来……可以说,这些相对的概念都是同时出现在我们的认识中的。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它的哲学意义,只是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看,显然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正是因为有了名利的衬托,才有了淡泊的可贵,也正因为有了淡泊的衬托,才让人看出名利的虚浮不实。万物之间的联系,正如我们必然要存在于人群之中,存在于社会之中,而人群与社会也正是因为我们这一个个独立的人才会产生。所以即使是道家,也并没有将人完全地从这个社会上提取出来,也仍然要与这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联系到生活,有些事情在甲地是大事,到了乙地就是小事;有事情在甲地不能办,到了乙地就容易办。

以刘备三顾茅庐为例。

刘备以皇叔之尊,为了请诸葛孔明出山,不辞劳苦,前后三次上门拜访,以诚心感动诸葛孔明,最后终于得见,请他出山,拜为军师。后来诸葛亮随刘备征战天下,出谋划策,建立蜀国,与曹操、孙权成三足鼎立之局面。

那么,诸葛亮明明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民之术,克敌制胜之法,为什么却要隐于田野呢?他正值壮年,天下时局又是治乱交替之时,群雄逐鹿之势,为什么他不谋求建功立业,空把满腹才华消磨在山林之间呢?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不仅是诸葛亮一个人的行为,事实上,有很多有才志的人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采取这样一个隐居的状态,而不是贸贸然地就冲出来投奔明主的。

诸葛亮之所以没有自动跑出来投靠某一个有权势的人,是因为他不想只当一个职业谋士,他要做的是吕尚、管仲那样的丞辅将佐。而如果自动送上门去,不一定主公就会重视他,就能发现他的才能,也不太可能让他一来就担任重要的职务,或许反而会湮没在碌碌群儒之中。

而当他的美名触动了某一个主公的神经,像刘备这样来主动来拜访他的时候,那诸葛亮就已经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了。

另外,让刘备三顾茅庐,一方面是为了考察一下刘备对自己的诚意和他对自己的需求程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如何说动刘备,让他对自己的谋划一闻倾心。

结果让诸葛亮很满意,刘备能三顾茅庐,显示出他对诸葛亮的迫切需求,肯定会重用这个得来不易的人才。而诸葛亮的“隆中对”也让刘备深深相信自己找对了人。

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就是给刘备画出了一个未来国家的蓝图,其“建国大纲”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建基西川,联吴抗曹”。

这八个字绝非心血来潮、信口胡诌,而是来源于诸葛亮对当时天下大势、力量对比、生克关系和地理条件的深刻分析。当时三大力量曹操、孙权、刘备各占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劣势。

曹操占天时——挟天子可令诸侯,但“国险”,也就是地利,不如东吴,人和不如刘备;孙权占地利——有长江天险以为屏障,但天时不如曹操,人和不如刘备;刘备占人和,手下有关羽、张飞等大将,而且皇叔的身份也深得人心,但是天时不如曹操,地利不如孙权。

这是三国鼎立的基本根据,没有这个根据,就没有刘备的前途,也就没有诸葛亮的出山。

天时、地利、人和,各得其一则三国分立,三者齐聚则统一天下。那么曹、孙、刘三家谁能占尽三者?在诸葛亮看来,应当是刘备。以事物相联系、互相促生的关系来看,没有天时,可以等待,没有地利,可以争取,但人和通常不是靠等待和争取就能得到的,这关系到一个道德问题和人心向背问题,不是说有就有的。

所以,从这点来看,诸葛亮对刘备还是信心十足的,并由此才制定出逐鹿天下的大计。他建议刘备取西川以占地利,其“岩阻”可比长江之险;“跨荆、益”以“待天下有变”,这个“变”指的就是等曹操灭汉称帝,倒行逆施,失去民心,这样天时就会到了有皇叔身份的刘备这边。但是这个分析可能曹操也考虑过,或许这就是他为什么一直没有称帝的原因,因为他不是不想称帝,而是怕一旦失去了汉室的装饰,就会丧失天时之利。

诸葛亮的分析,与老子的“故有无之相生也”等句联系、对照着来看,不正就是一个事物之间联系、生克的分析吗?可见老子的学说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事实上对于我们的生活是有着指导意义的,抛去其中出世的内核,便是入世大道的精华。

当然,若不是对入世有了深刻的了解,又怎么能做得到真正的出世呢?6 生活有时需要一点“无为”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庄子·在宥》)

译文: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却处于崇高地位的,这就是天道;事必躬亲有所作为而积劳累苦的,这就是人道。

对于道家来说,提倡无为,因为随顺自然是天道,也就是自然本身的规律和道理;而做为一个平常人,往往却是做尽无用功,积劳累苦,在庄子来看这其实是违反了自然规律的。

要想有一个从容快乐的生活,适当地“无为”一下未尝不是件好事。无为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去做,而是在做与不做之间有一个平衡。所谓“张弛有度”,为着生活而拼搏是件好事,但也要有停下脚步静静欣赏生活之美的时间,否则总有一天你会连自己为什么而拼搏都忘记的。

女子对追求者说:“我太忙,没有时间来约会。”老板对员工说:“我太忙,没有时间听你的建议。”父亲对儿子说:“我太忙,没有时间陪你去游泳。”丈夫对妻子说:“我太忙,没有耐心再听你唠叨。”……

忙不是借口,关键是看你值不值得。

说没有时间约会的人,也许只是因为你不是她的那杯茶,她转身会同女伴去逛街;说没有时间听取建议的人,也许只是因为你的意见在他看来不值一提,他回头去打开电脑玩“斗地主”;说没有时间陪儿子玩的人,却会有时间同哥们儿去钓鱼;说没耐心听老婆唠叨的人,拥着情人絮叨着自得其乐……

不是因为忙,再忙也会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是因为眼前的对象不是值得自己在乎的。

真的不值得在乎吗?其实有很多人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贵。

有一个父亲,工作很辛苦,每天回家的时候都很晚了。他有一个可爱的小儿子,但是说实话,他每天出门工作的时候儿子还在睡梦中,而他晚上回来的时候,儿子却已经被妻子哄睡了,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久没和儿子对话过了。

这天,当他筋疲力尽地回到家里时,发现儿子正坐在沙发上等他,明明已经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可还是在坚持着。他便问:“为什么不去睡觉?”

儿子说:“爸爸,我想问你一件事。你工作一小时能挣多少钱?”

他有些不耐烦,因为今天遇上了很难缠的客户,几乎把他的耐性都磨光了,但他还是回答:“20块。怎么了?”

儿子说:“爸爸,那你能不能借我10块钱?”

他一下就火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烦躁,吼道:“你一个小孩子要什么钱?我每天在外面累死累活的还不够吗?快点去睡觉!”

儿子没有声辩,乖乖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

过了一会儿,他的火气平静了,心里开始觉得有点不安,也许儿子真的有什么事情需要用钱呢,毕竟平时儿子就很懂事,不是那种乱花钱的小孩啊。于是他走进儿子的房间,打开灯,温和地问:“睡着了吗?”

儿子立刻回答:“还没呢,爸爸。”

他拿出10块钱给儿子,说:“爸爸刚才火气太大了。喏,这是你要的10块钱。”

儿子高兴地接过来,又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零钱,他一看,火气又上来了,生气地说:“你这不是有钱吗?怎么还跟我要?你要这么多钱想干什么?”

儿子把那些钱都放到他面前,说:“爸爸,我原来攒了10块钱,现在加上你刚才给我的10块,就有20块了。我用这些钱买你一个小时的时间,请你明天早回家一小时——爸爸,我想和你一起吃顿晚饭。”

他一下无语了,看着儿子平静而带些企盼的小脸,有种酸楚的东西开始涌入眼眶。

类似这样的情景会发生在多少家庭之中?有多少做父母的认为自己只要提供给孩子充足丰富的物质就够了,却完全忽略了孩子需要关注和交流的心呢?

人们常这样认为,自己努力工作是为了给家人一个富足的生活,是为了让他们过得更好,所以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值得。因而他们常常会因为工作、应酬而减少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但他们认为家人应该理解自己,因为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人。

这种想法真的正确吗?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感情的交流,因为人类本身就是受感情支配的动物。而每个人的童年也都只有一次,不可逆转,如果因为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成长,那么你会发现,忽然有一天他已经长大到不再需要你的陪伴了。那个时候,即使你说:“儿子,我们一起去打球。”儿子可能会说:“对不起,我约了同学,不能陪你了。”到时候你才会感觉到当初你拒绝孩子时,他的失落。

这份遗憾可以弥补吗?很难。

所以我们说,有时候不防将工作放在一旁,抽一点时间来陪陪家人,抽一点时间来看看这个世界的美丽。人生百年,最终所需要的不过是三尺薄棺,一切的财富、地位都不可能带到死后,即使想给儿孙留下点什么,看看世间又有多少家庭能富过三代?真正要给孩子留下的,不是财富,而是心灵上的修养。一个心灵富足的人自己会创造自己的生活,属于他的生活,而不是你的。毕竟你所认为的好日子,在孩子看来未必就是适合的。

无为一点,遵循天道一点,远离劳苦盲目的人道一点,这才是生活幸福的途径。

佛家有一个小故事,很有趣味。

有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拜访庙里的老和尚,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便想以此去考考那位老和尚。到了禅院,他和老和尚一边品茗,一边聊天,冷不防他问了一句:“师傅,何为团团转?”

老和尚随口答道:“皆因绳未断。”

年轻人大吃一惊,目瞪口呆。老和尚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师傅,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年轻人困惑地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前面的草地上去吃草,可是它转过来转过去的,被绳子所牵制,始终不能脱身。我以为师傅既然没有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傅出口就答对了。”

老和尚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年轻人这才恍然大悟。

劳苦奔波的人道,之所以不被庄子所提倡,就是因为世俗杂务像一根绳子一样困住了人的心灵。因为绳子的牵绊,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烈马再怎么壮硕也得被套上马鞍,大象再怎么庞大也得被眼前小小一根木桩给拴住……

如果能斩断绳子的牵绊,牛不必失去草地,马不必失去奔驰,人不必失去生活。这就是天道无为的境界。7 适当的沉默是生活的一部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

译文:天地具有伟大的美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四时运行具有显明的规律但却无法加以评议,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定规但却用不着加以谈论。圣贤的人,探究天地伟大的美而通晓万物生长的道理,所以“至人”顺应自然无所作为,“大圣”也不会妄加行动,这是说对于天地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

天地之大美,指的是自然造化的神奇,非人为所能造作,非卑污之念所可是非,取其与“道”之相通的内涵。其不言,既是言语无法表达,也是山川大地本身的浑厚沉默,不彰显自己的广博超拔。这种道理可以推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换句话说,真正有如天地般具备“大美”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人群中最为沉默寡言的人。那些真正明了事物运转规律,洞达世情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人群中最为平和淡泊的人。因为明了通达,所以他们什么也不说,不去用自己的言论误导别人,也不用自己的妄想去评议别人。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沉默,什么时候应该倾听,什么时候应该超然物外笑看世间风云。所以他们也就不会被那些俗事所纠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天地不言而有大美,是因为它们能包容万物,以其厚德载物而具备造化神奇之美。做人也是如此,能够包容别人,才能够成全自身的修养,才能够完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骄奢淫逸,民不聊生,很快就失去了民心。各路豪杰和农民起义军纷纷兴起,与王莽政权斗争。这些起义军的领袖有很多都自称是汉代宗室,以示自己的起义的正义性,同时借由人们对汉室的思念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其中有真宗室,也有假宗室。

这其中刘纟寅、刘秀兄弟参与领导的起义军,也是打出匡复汉室的旗号,拥立族兄刘玄为帝,号更始帝。但是刘纟寅、刘秀兄弟威名日盛,越来越受人爱戴,引起刘玄的不安,一些依附刘玄的将领们开始劝刘玄除掉刘纟寅、刘秀兄弟。

这时刘纟寅手下的一些人不服刘玄当皇帝,就公开拒绝刘玄的任命,有的人还说:“本来起兵图大事的是伯升(刘纟寅字伯升)兄弟,现在的皇帝是干什么的?”于是刘玄就借封刘纟寅部将刘稷为抗威将军而不受之故,把刘稷及为他说情的刘纟寅杀掉了。

刘秀担心刘玄下一步要对付自己,就赶紧到宛城请罪。刘纟寅的部下去迎接他,慰问他,他只是在公开场合下寒暄几句,表示过错在自己,但他不与这些人私下交流,不讲昆阳的战功,不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与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刘玄见刘秀没有反对他的意思,感到有些惭愧,就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但刘秀每当独居,总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托哀伤。就这样,表面上他顺从刘玄,暗地里却开始谋划大事,准备为兄长报仇。

公元23年9月,刘玄的军队相继攻下长安和洛阳。刘玄打算以洛阳为皇都,便命刘秀先行前往整饬吏制。刘秀到任,安排僚属,下达文书,从工作秩序到官吏的装束服饰,全恢复汉朝旧制。当时,关中一带的官员赶来迎接皇帝刘玄去长安,他们见到刘玄的将领们头上随便包一块布,没有武冠,有的甚至穿着女人衣裳,滑稽可笑,没有庄重威严的样子,但刘秀的僚属却是仪容整齐。一些老官员流着泪说:“没想到今天又看到了汉朝官员的威仪!”他们纷纷对刘秀产生敬佩心理。

在当时全国独立称王的有10多个集团。王莽拥有从洛阳到长安的地盘。更始帝及所属绿林,由今日之湖北西北透过河南西南向这地区前进。山东的赤眉军,也自青州,徐州向西觊觎同一地区。

后来刘玄派刘秀去“关东”整顿吏治,那里有王郎称帝。王郎原本是以占卜为生,但现在也假称自己是汉成帝的儿子,自立为汉帝,起兵攻取州郡,一时很有声势。刘秀初抵邯郸时力尚未丰,只能采取迂回战略,径向极北定县蓟州各处,一路以劝服征伐等方式,集合几万人的兵力,于次年春夏之交,才回头拔邯郸诛王郎。这是用南北轴心作军事行动的方针,以边区的新兴力量问鼎中原,超过其他军事集团的战略。

后来刘秀集结兵力,经过数番激战,最后合围巨鹿,使敌人分兵,最后一举攻取了邯郸。

王郎战败被杀,结束了皇帝梦。刘秀收查他的往来文件书信,发现里面有手下官员们写给王郎的上千封书信,内容很多是诋毁和诽谤刘秀的,甚至有出主意剿杀刘秀的。左右劝他严加追查,好一网打尽。刘秀未置可否。

一天,刘秀把官员们召集在一处,点起炉火,火光映照在士兵们的刀枪上,显得威严而肃穆。那些与王郎暗中往来的官员都惶惶不可终日,脸色苍白,他们知道一旦追究起来,即使不被杀头,也会被关进深牢大狱。胆小的人开始瑟瑟发抖,胆大的也开始后悔没有早些逃走。

刘秀却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让士兵把那些信都扔进火炉,看着书信燃烧成灰烬,然后说:“现在大家可以安心了。”

官员们都拜伏在地上,庆幸自己逃过了一劫,同时也很感激刘秀放过他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对刘秀有二心了。

就这样,刘秀以他的谋略和宽容收服了人心,实力渐渐增强,最后不仅灭掉刘玄为兄长报了仇,而且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

刘秀要统率驾驭很多不容易领导的人物,而都能够补短截长,互相牵制,除了他的宗室身份,谨厚的声名和领导能力的天才外,同时还在于他有着忍性和宽容之心。这种宽容使得那些本来想与他为敌的人臣服于他,使得本来支持他的人更加地尊敬他。

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与其把人们赶到与自己为敌的一方,还不如对他们施以德行,以收为己用。但这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一般人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斤斤计较,更何况是牵扯到大事呢。只有那种明了事物运转规律,明了顺应自然的道理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厚德载物,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包容,还有内心真正的放下和宽恕。8 做人要恬淡宁静

故曰,夫恬忄炎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忄炎矣。平易恬忄炎,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庄子·刻意》)

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空、无为,这是天地赖以均衡的基准,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所以说,圣人总是停留在这一境域里,停留在这一境域也就能平坦而无难了。安稳恬淡,那么忧患不能进入内心,邪气不能侵袭机体,因而他们的德行完整而内心世界不受亏损。

一个人若能做到恬淡寂寞、虚无无为,那他也就是在道德水平上达到了一种高度,生活得自然平和,不会被外因所扰,不论生活环境如何都不会感觉到忧患困苦。我们要想活得自由自在,首先要有一颗自由自在的心;我们想要活得从容恬淡,首先就要有一种从容恬淡的生活态度。

这需要修炼自身的道德和心灵,虽然我们是处在一个功利的环境之中,为着生存也要做些逐利之事,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名利抛弃了自身的品德,相反,我们更应该加深自己的修为,让内在的宁静抵御外在的诱惑。

一个内在恬淡宁静的人,往往可以看穿表面的浮华,直接看到事物运转的本质,因而在判断和决策上会比其他人更为准确。

李嘉诚先生17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道路,但是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他屡遭失败,几次陷入困境。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浮躁,相反,他守住了自己的宁静的内心,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1950年夏,才22岁的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塑胶厂,这是他稳健地思考、观察的结果,他通过分析,预计全世界将会掀起一场塑胶花革命,而在当时的香港,这方面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这是一个机遇。可以说,李嘉诚有着审时度势的判断力,而这种判断力恰恰是来源于他的沉稳不躁。

在工厂经营到第7个年头的时候,李嘉诚把眼界放得更远,他开始大量寻求塑胶世界的动态信息,并且前去意大利考察塑胶花的生产技术和销售前景。

正当李嘉诚全力拓展欧美市场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机会出现了。一位欧洲的大批发商看到了李嘉诚公司的样品后,前来与他联系。这位批发商是因为李嘉诚公司的产品价格低于欧洲产品的价格而来找他的,但是他通过一些渠道得知长江公司是私有制,为了保险起见,他表示愿意同李嘉诚合作,但前提是他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进行担保。李嘉诚知道这位批发商的销售网遍及欧洲主要的市场——西欧和北欧,如果能与他合作,对公司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可惜,他竭尽全力也没能找到担保人。

但是,李嘉诚并不想放弃那一线希望,他与设计师一起通宵赶出九款样品,批发商只准备订一种,他却每种都设计了3款以供选择。第二天,他来到批发商所住的酒店,当批发商看到他因通宵未眠而发红的眼睛,和那9款样品时,终于同意改变合作条件。这样,在李嘉诚没有担保的情况下,他与批发商签订了第一份购销合同。按协议批发商提前交付货款,从而解决了长江公司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长江公司很快占领大量的欧美市场,仅1958年一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就达1000多万港元。纯利100多万港元。塑胶花使长江实业迅速崛起,李嘉诚也很快成为世界“塑胶大王”。

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在这条路上,对手也是众多的。但是最大的敌人往往还是自己。浮躁、轻敌、懒惰、半途而废,这些都是成功的障碍。而保持一颗恬淡宁静的心灵,却可以战胜这些。

李嘉诚的成功不仅是商业的成功,还是他做人的成功。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李嘉诚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他口袋里的一枚硬币滚落到一个角落里,他弯腰去拾,却没有拾到。一旁的门童便为他拾起,放到他手里。李嘉诚很高兴,给了这个门童100港币的小费作为酬谢。旁人觉得困惑,他连一个硬币都舍不得丢掉,怎么又能舍得给100块钱的小费呢?李嘉诚说:“硬币若不拾起,便没有用处;拾起,我还有用。100元钱对他来说也是有用的。钱的作用不在于聚敛,而在于使用。”

所以人们都说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付出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

我们不敢妄言李嘉诚先生的品德有多么高尚,但至少我们可以断定他有一颗丰盛而恬淡的心灵。正像他所说的,财富的价值不是在于它的聚敛,而是在于它是如何被使用出去的。用得有益于社会,造福于百姓,那便是有价值的;若仅仅是满足于一己之私欲,甚至是为害一方的,那便是没有价值的不义之财了。9 保持一颗纯净的心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第十六章》)

译文:要达到一个心虚无欲的极点,要守持清静做到坚定,万事万物都在生长变化,我可以看到它们变化循环的法则。万物纷杂生存,又各自返回到它们的本原,也就是复归本性。

事物的生长变化有着共同的基本法则,万物都是遵循着这一法则不断地生灭、变化、发展,呈现出一种互补、和谐、均衡。自然是孕育这法则的本体,也是万物返本复初的渊源根本。当我们坚守住虚寂的心灵,使清静达到极点时,我们就能看清这种变化循环的规律,并从中觉悟到“道”。

如何才能“致虚极,守静笃”呢?也就是要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算计等加以控制、调适、消解、澄清,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将原来清净纯洁的人心变得骚乱不安、浑浊邪恶,使人远离了清静。

但是人们往往做不到这点,而更容易的是被滚滚红尘中的名利、美色、权势等等所诱惑,做不到切实、老实。

通常,什么人更能老老实实地坚守住“静”呢?年幼的孩子。但是孩子有的是一颗还没被世俗污染的心灵,有的是纯静之极的眼睛,可是缺少的是洞达世情的大智慧,所以他们守住的“静”是纯真的,但不是坚定无极的。

现代人通常都懂得要找时间给自己放松,趁着双休日和假期同家人、朋友去郊外,在寂静的山坳里、流水边,体会大自然的气息。在那里,人们会觉得疲惫的充满杂乱信息、充满各种欲望、充满层层尘埃的心,会很快平静下来、沉淀下来、澄清下来,那些压得人喘不过来气的东西都被抛去了。

可是,假期一结束,重归工作岗位,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中,立刻又觉得那种纯净澄清的感觉离自己远去了,心灵立刻又被种种尘垢蒙蔽了。

这样可不是真正的“致虚极,守静笃”啊。事实上,我们即使不去郊外,即使是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也仍然可以修养心灵,达到“致虚”、“守静”的。哪怕是达不到老子所说的境界,退上一步,能够知道该如何进退也是好事一件。

越王勾践的大臣范蠡,辅佐勾践20多年,灭掉吴国后却上书请辞,他说:“过去大王受辱,臣不敢言退。今日大仇已报,臣不敢居功享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