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打孩子的屁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2:16:37

点击下载

作者:憨氏

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要打孩子的屁股

不要打孩子的屁股试读:

第一篇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第一章 这样的方法不对头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待孩子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第一种是“溺爱娇纵”,第二种是“严苛体罚”,打孩子的屁股。这里我们还提出一种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极端行为——“心理虐待”。溺爱,是把孩子捧成“皇帝”,孩子把父母当“奴才”。过度保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只能听赞美,不能受挫折,因为他们是很脆弱的。而暴力和“心理虐待”则使孩子长期处于某种害怕的心理状态之下,容易形成胆怯,畏缩不前的性格,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主体,一个有思想的人,公正地对待孩子,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办法。

1.别让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如果父母把孩子捧成“皇帝”,孩子就会把父母当“奴才”。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因为爱而姑息纵容,就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各种各样不健康的心理,比如依赖、撒娇、任性、固执、骄横、缺乏自制力、适应能力差等。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写了一本书叫做《我的前半生》,书中写到他当小皇帝时候的那些独特经历,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这位大清国的末代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奴仆成群的奢华生活。这种生活让这位众星捧月般的少年变得性格古怪暴戾,撒娇、任性、固执、骄横、缺乏自制力等,这些不利于少年成长的特点简直是“一个都不少”。

要是这样的好日子能“万岁”下去那倒不错,可惜后来发生了革命,“贬入凡间”,直到解放以后,皇帝成了普通公民,在监狱改造了很长时间才变成正常人,才学会了起码的生活能力。

今天许多的东方父母还真的也在家里“捧”着自家的“小皇帝”呢!只是不知道这些父母是不是读过了上面的这本书,知不知道溥仪身上所发生的故事。相比较而言,西方的父母较少犯这样的错误,因为西方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们早就知道“捧”出来的孩子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难以生存的道理。东方社会一直比较封闭、僵化、缺少竞争,因此父母倾向溺爱孩子。其说法是:“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些孩子自然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

一般来说,现在的这些孩子有很多优势,比如身体素质、智力发育比较好,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自豪感。但是也有不少弱点,比如父母过于溺爱,成了东方的“小皇帝”,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围绕着“小皇帝”转,因此,孩子常常以“我”为中心,比较自私、孤僻、懒散、自理能力低。在孩子成年以后,上面这些个性都会让别人讨厌他们,阻碍了他们通向成功的道路。

下面仅仅是许多例子中的一个:中国南京有一个是独生女的15岁中学生,因为参加区级数学比赛,只得第九名而想不开,在家服药身亡。其父母埋怨老师不该告知比赛成绩,事实上是孩子平日被“保护过度”,只能被表扬,不能受挫折所造成的后果。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多数父母平常对他们重话都不敢说一句,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到了过度的程度。有的孩子叛逆心理很强,有的孩子长大后没有独立的性格、独立的思想,这样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是十分困难的。

许多小孩在与父母发生冲突后,因区区小事,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这已不是新闻。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家长教育不当的过错,究其原因,都与父母的过度关怀、溺爱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父母的过度关怀,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和性格上的许多缺陷:自私、反叛、低能,唯我独尊等。

一位心理学博士在对目前家庭教育现状分析时警告人们,必须警惕一种教育的盲点:过度关怀。他认为就是由于有些父母有一种“关怀强迫症”,从而对孩子造成溺爱。所谓“关怀强迫症”,即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不需要的关怀。并且,这种人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当别人依赖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满足,感到自己有价值。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的父母关怀孩子都是由于这种原因。其实许多父母都是出于真正无私的爱心关爱孩子的,只是他们为爱而迷惘。不过也应该指出,从某种角度上讲,父母过度关怀孩子,并不像一般认为的那样,是无私的,完全为了孩子好,有时也是父母出于自己的需要,是为了满足自己某种感觉,得到满足感。

那么出路何在呢?娇惯会毁掉孩子的前途

当然我们绝不是主张退回到以前的棍棒教育,历来成功的教育都是拒绝棍棒的。

二、三十年前,父母采取棍棒教育的比较多,因为那时家中的孩子比较多,父母都忙于工作,顾不过来。所以,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就少了一些,一旦发生了什么问题,无论是老师告状或是孩子在学校惹了祸,好多孩子回家总免不了挨一顿打,或轻或重而已。

不过许多事实证明,对孩子的过度关怀与对孩子采取棍棒教育其后果是一样的,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权力的剥夺。棍棒教育伤害的是从身体到心灵,而过度关怀的伤害是从心灵到肉体。可悲的是,两者做法不同,造成的危害也不一样,但是两者都是在一个大大的“爱”字旗帜下实施的。

我们的观点是:对孩子真正的爱,不仅需要善良的心灵,而且需要敏锐的目光和理智的头脑,这样才不会走入盲点。因此我们主张采用夸奖教育的模式,用夸奖来消除孩子身上的缺点,也用夸奖来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当然,因为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的,夸奖不应该是在家里“空夸”,而是让孩子积极参与到一定活动当中去。让孩子走出家门,他们就会知道天地之间还有别种的生活,在家里形成唯我独尊的“皇帝”心态就会慢慢地得到消解了。

具体的做法如下:(1)让孩子参加群体活动

父母应该打破家庭封闭的小环境,鼓励孩子多与别的孩子交往。多参加群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增强群体感,防止产生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和羞怯感。西方国家常见的“孤儿院病”,就是孩子的生活天地太狭小,与社会接触太少造成的。一旦患上了这种心理疾病,孩子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从婴、幼儿起,父母就应该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从玩耍、学习走路到吃饭穿衣、使用物品等各个方面,尽量让孩子动手、动脑,训练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如果父母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娇生惯养,这就只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无能、好逸恶劳等不良个性的发展。(3)及时纠正不良习惯

儿童期是不健康心理的“孕育期”,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到了青春期就可能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以至走向犯罪。因此,父母要特别注意教育和纠正孩子说谎、斗殴、逃学、偷窃、吸烟等不良行为,防止其滋长发展。如果不在这个时期进行严格的教育,将来就难以挽救了。

同时,父母还应该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劳动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礼貌的习惯。因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好处,对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也有好处。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很难成为有用的人。

2.“保护过度”的植物长不大

娇惯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感情脆弱,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可以说,这是剥夺孩子发展的潜力,与我们提倡的夸奖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应该让孩子受到挫折的考验,这样他才会对挫折具有免疫力。

就像雨露对于小草一样,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营养,但是如果爱过度了,就会变成了溺爱,具体表现为娇生惯养,有些人把这叫做“保护过度”。过度保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只能听赞美,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享乐,不能自己开辟出一片天地,更不能经受挫折,因为他们是很脆弱的。有一大学生,从小家庭环境优越,因为其父亲是一家大型国营企业的厂长。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他父亲所在的工厂破产了,他不可能再像一开始计划的那样回到父亲的“羽翼”之下“享福”,只好像普通的平民子弟一样自己去找工作。几年以后问他情况如何,他回答说:“我遇见的都是小偷、骗子、贼。”其实他的境遇也不太差,别人在他那种情况下已经颇有作为了,还过得有声有色的。可见他有这种感受纯粹是因为自己脆弱,吃不得苦所致。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愿意帮助孩子取得成功,害怕孩子失败,所以一看到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沉不住气,急于伸手帮忙;有些父母甚至常常不知所措地跟在孩子身后,遇事总是代劳,不让孩子独立活动,不给孩子尝试挫折、克服困难的机会。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孩子跌倒在地时许多父母慌慌张张地扶起孩子来。其实只要孩子没有伤着,应该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过份关怀使得孩子养成了严重的依赖性,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不会自主地解决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担心孩子的安全,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样做有什么坏处呢?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让孩子长期处于安全环境下,孩子的独立性及智力的发展会日渐迟缓,这可以说是帮了倒忙。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些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没有办法照顾太多,反而让孩子变成了自立自强的人。真是“歪打正着”!

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不得不引起“望子成龙”心情急切的父母们三思!当孩子初学走路的时候,对周围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充满极大兴趣,经常不知轻重地去接触种种可能对他造成伤害的东西,如火炉、暖壶、刀具等等。父母怕孩子受伤,根本不让孩子接触这类东西,深怕孩子动辄便被火炉或开水烫伤了,或被刀割伤了。久而久之反使孩子失去对于危险所产生的免疫能力。

我们的主张是这样的:在孩子最初探索周围环境时,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应该鼓励孩子接触这些东西,以便让他对各种东西的属性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如了解火与开水会把人烧疼或烫伤;刀是很锋利的,容易把人割伤等等。有了一定的经验,孩子就会自觉地回避那些可能造成伤害的东西,而不必让父母担惊受怕而实施过分保护了。

有些父母在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时,总是提醒道:“别这样,别那样,不许做错了。”父母以为这般叮嘱就能使孩子避免挫折或失败。可是结果恰恰相反,这样做不但不能鼓励孩子,反而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因为孩子听到可能失败的暗示性话语,心情一紧张,就更易失败,而且过于担心挫折和失败,孩子会产生如果不做事情就不会失败的心态,这样反而失去了尝试做事情的兴趣,时间一长,孩子对一切事情都缺乏主动尝试的勇气。

还有些孩子好奇心极强,喜欢探索甚至尝试成人所做的事情,但因其能力所不及,时常会失败。有些父母发现后就会斥责孩子“我没说错吧,你就是不听!”“你厉害,你有本事,怎么弄坏了!”这样做主观上像是爱孩子,客观事实却误了孩子。因为这是对挫折或失败的夸大暗示,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害。因为这样只会打击了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

那么怎么办呢?还是应该鼓励孩子从失误中学习,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必须因势利导,在鼓励孩子的基础上,让其学会去做更困难更复杂的事情。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培养了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不要担心挫折,应该担心的是,怕挫折而不敢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话对今天的父母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不打不成器”是一句混帐话

有些父母常用责骂和体罚的方式来让孩子听话,对孩子冷言恶语甚至打骂孩子,这种办法是与他们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应该回过头来反省一下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主体,一个有思想的人,公正地对待孩子,才是真正有效的办法。

的确,有很多孩子不听话,令父母很烦心,于是就出现了“不打不成器”的格言。小时候,每当父亲高举着鞭子的时候都会说一句名言“有原因才打你”。是的,父母之所以要体罚孩子,何尝会“无故”?当然是为了孩子学好。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有的孩子不用父母反复叮嘱就会“心领神会”的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而很多孩子却是“左耳进右耳出”,父母说的口干舌燥,他们就是我行我素,说多少遍也没用。更有甚者,孩子闹得一塌糊涂,父母又是打又是骂,还是没有什么作用。

有的孩子讲道理有用,有的是再讲道理也不行,于是父母只好采用粗暴的手段了。可是很多父母“爱子心切”,孩子没被打痛,自己反而先心疼起来了。特别是今天的独生子女,谁还舍得棍棒交加?那么,怎么办呢?很多人认为,越是小的孩子,讲道理就越是“对牛弹琴”,小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还很差,怎能听懂大道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然,孩子更认可的是父母对他们行为的态度,反映父母态度的是父母的行为。父母要把自己的态度有效地传递给孩子,就需要态度和行为进行有效的配合。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在家里调皮,专门在家“做坏事”。比如把垃圾桶弄翻,把桌上的东西摔坏,妈妈每次大叫,都说要狠揍,但一次也没下手。爸爸脾气好,反复给孩子讲道理(讲道理时特别温和),孩子在爸爸面前每次都认错。这个孩子很有意思,每次和妈妈吵过以后(妈妈是黑脸),孩子知道爸爸要上台了(爸爸是白脸)——讲道理。孩子就很主动地跑到爸爸怀里听爸爸讲道理,并且很认真。听一会儿就和爸爸讲其他事情。但是一转眼,他又旧病复发,继续大闹天宫。

这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孩子的动机我们先不谈。但为什么父母的做法没有效果呢?原因是这样的:作为孩子,他还没有弄清楚父母对他的行为持何种态度,或者说孩子并不认为父母的行为对他有什么影响力。妈妈又是大吵,又是大叫,这都习惯了,孩子都“皮”了,已经不认为妈妈的大吵大叫是对他的惩罚。现在分析孩子的动机,孩子的动机可能是要引起父母对他的注意。但孩子采取这种行为本身是不合适、不好的,因为他更多的选择是破坏性行为。不管他的动机如何,孩子的破坏性行为是要坚决制止的。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发现,孩子每次都是赢家。他成功地使妈妈注意他,并且还可以在爸爸那里听到很“和蔼”的道理。

这个孩子的父母自然是苦恼,于是严厉地“惩罚”了孩子,然后给他讲了“道理”。结果孩子越做越厉害。父母多次以不理孩子的方法去对付孩子。可是不理他,他的破坏性更强。有时候哭闹不停,有时候继续扔东西。这个孩子很有意思,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妈妈责备他,他就笑;把他妈妈气得不得了,他可高兴了。

对这个孩子怎么办?一是父母可以主动和孩子多交流,不要等到孩子想点子来找父母,父母才应付。二是要制订强有力的规则,如果再出现破坏性行为,就要严厉惩罚。要明确告诉孩子,如果再犯就要狠狠地打。如果真的打,就要孩子怕,要让他感觉到一点痛楚,不要“干打雷”。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基本上没有采用打的办法,孩子就“弃恶从善”了。

第二个例子:有一个孩子,三岁前主要是由爷爷奶奶照顾。两位老人家很宠爱孩子,家里条件也很好,孩子从小就是要什么有什么。只要孩子一闹,他们总是设法满足孙子的要求。孩子三岁以后,就和他妈妈在一起了,他就用对付爷爷、奶奶的方法对付妈妈。这个孩子很倔,每次都和妈妈唱反调,妈妈打他,他也要坚持到最后,直到妈妈答应他的条件,有时甚至把妈妈气得打的他身上都有伤。妈妈又是讲道理,又是打,也没有用。

问题是什么?分析发现,关键是妈妈的态度不坚决,讲完了,打完了,最后还是满足了孩子的要求。这个孩子现在十七、八岁,令父母都非常伤心。

我们强调,孩子必须学会遵从社会规则和社会约束,父母惩罚孩子就成为教育的方法之一。可是,我们主张,纠正孩子的行为还是要以鼓励为主,也主张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只是惩罚措施要量少,每次惩罚都要产生很大的作用,否则就不要处罚。有些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这是不好的。

为什么要惩罚孩子?俗话说:“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惩罚的目的是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绝不是抛弃孩子。我们发现,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惩罚,造成了对孩子的伤害,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在拒绝他本人,而不是他的不良行为。如果父母能够让孩子感到父母拒绝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在拒绝他本人,一般来说,这样孩子就不会受到伤害。

调查发现,很多父母对惩罚有很多担心,认为打孩子,孩子就会受到伤害,其实,父母惩罚孩子并不一定要打,但也不是说打就是最严厉的惩罚。有时,父母剥夺孩子最心爱的东西、最迫切的需要,这比打他还要厉害。父母用各种过激的语言讽刺、指责、嘲笑孩子,让孩子产生很大的羞辱感,这比打孩子还要厉害的多。资料表明,一个上学的孩子宁愿让父母打他,也不愿意父母在他的同学面前指责他。因此,父母千万不要认为“打”就是严厉的惩罚手段,“打”只是让孩子感到身体上疼痛罢了。

父母打不打孩子并不是很“关键”的问题。我们发现,有的父母经常用“打”惩罚孩子,孩子还是好好的,也不一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而有的父母平常对孩子不打不骂,可是偶尔说一句指责的话就要死要活,这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值得怀疑的。

同时,父母惩罚孩子一定要公正、公平。孩子年龄越大这点越重要。因为孩子开始明白道理。惩罚孩子(无论是打还是其他方法),只是表明父母对孩子某一行为的态度。有的父母一生气就打、骂,即使不打骂,给个不好看的脸,孩子也认为不公平。

父母经常有对孩子不公平的惩罚,比如没有把问题弄清楚,对孩子的动机不了解而惩罚过重,父母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等等,事后父母一定要向孩子道歉。为什么有的孩子在父母那里学习到打人,主要是父母对孩子不公平、不公正的体罚所造成。你可以乱打,孩子遇到问题也会乱打。因此,要让孩子学习和体会到公正的惩罚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们成人学习法律是一样的。

体罚孩子往往会带来严重后果。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如果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这种孩子一见到父母,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是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而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

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有的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叛逆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父母生气。

有的孩子越被打越不认错,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父母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

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作用。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焦虑不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痛打一顿,使孩子整天提心吊胆,担心记不住英语单字,担心背不出算术口诀,担心……。

总之,他们担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满意而又挨打,异常紧张、焦虑不安。结果,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总之,父母期望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绝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此外,让孩子罚站也是一种不好的处罚方法。

孩子淘气是难免的,有的父母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孩子的淘气,因为一点小事就罚孩子站。有的父母甚至罚孩子站很长时间,这是不可取的。

孩子骨骼发育不成熟,脊椎、腰椎都还很脆嫩。如果让孩子带着恐惧的心理站很长的时间,势必就会加重腿部肌肉的紧张度,加重脊椎和腰椎的负担,两腿发胀、发麻,无控制地弯曲和腰酸。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很有害的。

很多事实证明,罚站是起不到良好教育作用的。虽然孩子受到了腰酸腿疼的折磨,但是并没有找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也没有得到改正错误的机会。研究表明,体罚常常会加剧孩子的抵触情绪,加深父母子女之间的隔阂,真是得不偿失。

恳切希望每一个孩子的父母,今后再也不要动不动就打自己的孩子。

4.“心理虐待”会酿成严重的道德问题

很多父母往往在物质上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对孩子的心理教育上却采取虐待的方法对之,这对孩子的精神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经常被“心理虐待”孩子,正常的心理情绪遭到破坏,可能丧失对父母的感情,由怨气变成愤恨,酿成严重的道德问题。“虐待”一词用在父母身上,似乎有些骇人听闻,因为人们通常理解的虐待,是指那些法律上所明确规定身体上的伤害行为,比如毒打。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这种虐待则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是一种对孩子心理进行摧残的行为,这种行为同样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我们也将这种行为称为精神虐待。

在家庭教育中,引起人们注意的有两种极端的倾向:第一种就是“溺爱娇纵”,第二种是指“严苛体罚”,前者容易出逆子,后者容易酿惨剧。我们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家教中还有第三种偏向,就是“心理虐待”,也称“心罚”,是一种容易造成孩子心理扭曲的行为,因此专家谓之“看不见的灾难”。

可是这一点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心理虐待”所引起的恶果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反映出来,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心理虐待”经常伴随着程度较低的体罚。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任意支配孩子

很多父母不顾孩子的天性,对孩子的一举一动进行严格控制,使他们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调查发现,不少父母贪图省力,经常采用恐吓的办法来限制孩子,特别是用这种方法来压抑孩子的好奇心,结果孩子被“管”得服服贴贴,成为怯懦的“小绵羊”,实际上是唯命是从的机器。我们举几个例子:有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次数学测试成绩很差,被老师当众训斥,罚他抄试卷三遍。这个孩子平时性格内向,从此更加精神压抑,离群寡欢,只要一上数学课就有一股莫名的畏惧感,后来竟然发展到只要朝学校方向走就浑身发抖,上课常常觉得头昏眼花,耳边总回响着教师那尖刻的斥责声。这个孩子就这样度日如年,最后,父母不得不叫他休学。

这是一个受“心理虐待”产生严重后果的例子。

据报刊报导,有一位父亲,对孩子以严格著名,以特别严厉的态度强迫三岁的孩子背唐诗,小孩居然可以背诵三百首之多。其实孩子对这些东西一点也不理解,每当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就出现无奈的表情。可见这纯粹是精神刑法。

几年前曾报导:某大学的一对教授夫妇,因儿子联考成绩欠佳,只能在大学当“旁听生”而感到丢了面子,成天在儿子面前说:“你再不争气,我们出门都没脸见人。”结果,从小娇惯的儿子承受不了这种精神压力,心理变态,竟残酷地用电线将亲生父母勒死,还说是“免得他俩无脸见人”!(2)对孩子冷漠无情

很多父母不顾孩子的个性特点,只要认为孩子“不听话”或不合自己的心意,就经常给他们“冷脸”,让孩子感到一种凉飕飕的感觉。

老张有一个儿子,现年11岁,成绩不如他弟弟,于是受到父母的歧视。母亲的斥责和歧视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在升入初中之后离家出走到农村当“小长工”达两年之久,直到病重才被通知领回家来。可见精神虐待即是爱的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何等至深。

我们发现,一个缺衣少食,天天做重活的孩子,因为有温暖的家庭和慈爱的父母,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而有些家庭,丰衣足食,由于没有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慈爱,孩子的人格发展反而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3)剥夺孩子玩游戏的权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获得快乐,而快乐对于孩子的智力和人格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东方本来就是一个“望子成龙”的国度,而现在很多父母对子女期望很高,不惜花血本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所以孩子每天都是要么做作业,要么参加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孩子每天都喘不过气。毫为疑问,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要特别提醒的是,反对让孩子玩的另一个后果是导致孩子厌倦学习。

父母如果剥夺了孩子从游戏中所取得的快乐,也就剥夺了孩子从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快乐。研究发现,这样,孩子不仅不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反而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一般来说,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他心爱的东西。另外,很多孩子对小动物很喜欢,喜欢亲近这些动物。在父母看来,这些东西简直是一堆破烂,因此有的父母不仅自己动手扔掉这些东西,有时还逼着孩子亲自扔掉或弄坏这些东西。

应该知道,现在的社会独生子女多,这些玩具或宠物有的时候扮演了孩子朋友的角色,孩子无微不至照顾宠物,对玩具娃娃小心呵护,实际上是起到了在锻炼自己如何去关爱别人,在培养自己的爱心的作用。(4)迁怒于孩子

有的父母经常把不该孩子负责的事情转移到孩子身上,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迁怒。比如有的夫妻因爱成仇,不许孩子和另一方接触,在孩子面前辱骂另一方。孩子看到自己最尊敬的两个人如此相待,就不会相信有真正的关爱。还有的夫妻,每当看到孩子就想起对方而怒从心中来,以责骂孩子来发泄自己的怨气,孩子一般都会因此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事实证明他们到了成年以后,他们虽然心中渴望爱情,但是常常会在心中产生恐惧,在感情问题上非常敏感,也容易出现自我感觉缺乏的问题。“心理虐待”有哪些严重的后果呢?

存在心理虐待的情况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或很难发现生活的乐趣,反而感到生活根本就没有意义,因此就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的欲望很强烈。容易和其他遭遇相似的孩子混在一起,形成犯罪小团体,也容易被其他成年犯罪分子拉下水。

在“心理虐待”中度日的孩子,成年后也会出现较多的行为障碍和个性弱点,难以适应环境。美国女作家苏珊·雅各比曾举过一个实例:一位26岁电脑程序设计师萨拉,他的工作做得挺不错,但因为是在父母的斥责声中长大的,她自述说:“每当男同事对我工作中的成就表示祝贺时,我都难以置信,因为我耳畔老响着呵斥的声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经常被“心理虐待”的孩子,由于正常的心理情绪受到破坏,还可能丧失对父母的感情,由怨气变成憎恨,酿成严重的道德问题。

我们很多父母经常抱怨孩子不知道如何爱别人,不懂得体贴别人,可是却没有想一想怎样培养孩子爱别人。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学会关爱别人,培养一种爱心,而不是忽视。不健康的父母烙在孩子身上的印迹只不过是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害。

5.吓唬孩子,会让他变得胆小忧郁

吓唬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某种害怕的心理状态之下,容易形成胆怯、畏缩不前的性格,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对于确实危险的事,父母应该心平气和的教导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向他们讲清楚其中的缘由,让他们慢慢地了解更多的东西,他们的害怕心理就会减少。

现在的传播媒介很多,很发达。哪里一有绑架小孩子或拐卖小孩子的事发生,各大报纸和各电视台就会给予曝光。有许多父母被这些报导给吓住了,生怕自己的孩子遇到类似事情。于是我们就常常会听到有的父母这样教育孩子:千万别吃陌生人给你的东西;遇到陌生人向你问路时,不要说;玩的时候不要离家太远,小心被人拐走等等。这样一来,孩子的行动受到了大人严格的限制和约束。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在父母一系列的安全教育下,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总觉得周围都是坏人。这样一来,孩子很可能变得胆小忧郁,甚至半夜三更在梦中都会被惊醒。

正如教育专家所指出的,一个人绝不会一生都在平安无事中度过。尽可能让孩子有更多的经历,具备更强的适应力,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重要责任。但是如果方法不正确,结果将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上面所提到的这种恐吓孩子的安全教育方法是不正确的,剥夺了孩子接触外界的权利,让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机会,而且很容易使孩子的精神受到压抑,对别人失去最原始的信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变得独立性很差,胆小拘谨,很难与别人相处。因此可以说孩子的害怕心理多半是被恐吓出来的。

孩子年幼无知,受到恐吓就会产生害怕心理。在许多情况下,这完全是父母造成的。当孩子不听话或不顺从父母时,许多父母为图省事,或者由于无知,喜欢用恐吓的方法使孩子就范。这种情形在目前的家庭中是屡见不鲜的。

孩子是最相信父母所说的话的,他们受到恐吓后,只知道害怕,而不知道为什么可怕。这种害怕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极为不利,而且使他们对外界产生错误认识,认为一切都是可怕的。用以恐吓孩子的东西可能是魔鬼、大灰狼、老虎等。事实上任何丑陋、凶恶的东西都可能被那些粗率的父母用来恐吓无知的孩子。事实证明,恐吓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人的胆量正常变化呈现U字型特点:开始的时候孩子年纪小,生活经验缺乏,不懂得什么是危险,也不知道避开危险,然后孩子的害怕心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可以说,害怕是在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出现的。到了成年,随着对世界本来面目的了解,值得害怕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

在这种意义上说,“恐怖源于无知”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鼓励孩子了解世界,让孩子在知识的增长中对恐怖进行“免疫”,才是训练孩子胆量的根本办法。

具体上该怎么做呢?

孩子哭闹时,父母应该耐心、和蔼地抚慰,以缓和孩子的激动情绪,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孩子对父母提出的新问题产生兴趣,从而自动地终止哭闹。至于孩子睡眠、吃饭、穿衣等问题,父母应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表扬、鼓励、启发、诱导孩子去学习,切忌使用恐吓的方法。特殊情况下偶尔适度的恐吓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应该适可而止。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形成了害怕的心理,应及早停止这些做法,采用讲道理、做示范让孩子实际观察等手段,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启发或鼓励。这样,孩子的害怕心理就会逐渐消除。

此外,孩子感觉到了某种东西的威胁而无力对付的时候,也会产生害怕心理。幼儿园的孩子往往有这种心理。例如,迟到了不敢进幼儿园,受大孩子威胁不敢出门等等。这种害怕心理光靠讲道理是难以消除的,应该教给孩子克服那些威胁的方法。而在这之前,父母应该承认这种害怕的合理性,对孩子表示理解。

对于危险的事情或孩子难以适应的突然惊吓等,父母应该保护他们,然后向他们讲清楚其中的缘由,让他们慢慢地了解更多的东西,他们的害怕心理就会减少。家庭本该是孩子的庇护所和堡垒;但最大的伤害往往是无意间在家中造成的。

6.斥责讽刺孩子会严重伤他的自尊心

对孩子已形成的心理弱点和不良倾向,千万不能无视,也不能迁就容忍,听之任之,更不能动辄训斥,态度粗暴。因为前者会导致孩子骄横任性,后者会导致孩子懦弱、自卑。正确的教育方法是耐心说服和暗示提醒。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常常是一怒之下,开口便是训斥,言语很刻薄,“笨蛋”、“蠢货”、“没出息”等往往都是常用语。

许多父母都亲眼见过甚至亲手做过这样的事:用餐时,孩子不小心把饭碗掉到了地上,碗打破了,撒满了一地的饭,孩子吓呆了不敢出声——母亲怒不可遏,把孩子从凳子上拽下来,大声斥责:“这么大的孩子,连个碗都端不好,别吃饭了!”孩子伤心地哭了。母亲见状更是生气,厉声喝道:“还有理由哭?闭住嘴,滚到你屋里去!”孩子抽泣着,难过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这一幕在很多家庭中肯定常见。斥责往往是父母在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不假思索的选择。他们在斥责孩子时经常使用一些训斥、讥讽甚至威胁的言辞,并伴随严厉的语气和盛气凌人的架式。研究表明,这种斥责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在父母看来,斥责孩子是为了管教孩子,而管教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孩子听话才能成为好孩子。依照这样的思维方式,父母就强迫孩子照着自己的话去做,稍有不从就要严加斥责。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变得很被动,产生依赖情绪,只要遇到事情就会等待父母的指令,不敢也不会自行做出判断,唯恐做错事又遭到斥责。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恶性循环不仅会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是极其不利的。(2)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

斥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不言而喻的。在父母一次次的斥责声中,孩子就会渐渐习惯,从而变得麻木不仁,缺乏自尊心,无论别人怎样指责都“脸不变色,心不跳”。这说明父母的斥责已经造成了孩子的对立情绪,孩子即使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也由于严重的情感障碍而拒绝承认错误。

专家指出:那些被认为没有自尊心的孩子,是外界没有给他们提供使自尊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他们的自尊心是残缺的、病态的,他们是斥责教育的受害者。(3)削弱了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表面看,遭到斥责的孩子很快表示服从,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但是事实上,在孩子的心目中,常常考虑的只是斥责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体验,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本身却很少进行自我反思,因此斥责一般都会削弱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为了避免斥责带来的负面效应,父母应该尽量少用斥责的口气与孩子说话。如果的确需要对孩子进行批评,也应该注意心平气和的进行。那么有哪些正面的办法可供选择呢?(1)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父母的眼里,往往觉得孩子很小,什么都不懂,殊不知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会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情感倾向,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孩子远比我们所想像的“复杂”,他们的某些直觉和心理感受的细腻之处,简直值得我们成人敬畏。

因此,父母只有用友爱的、平等的方法对待他们,才能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大声责备绝对是一种贬低。因此,斥责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分寸,要给孩子留面子,当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孩子,批评时也不要说粗鲁、讥讽孩子的话。(2)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受斥责

孩子毕竟是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知识也不多,能力很有限,因此常常会惹出某些事端来,父母应该实事求是地对他们进行评价,千万不要夸大事实,要帮助孩子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省。(3)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斥责本身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父母在斥责孩子的同时更应该耐心地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暗示、开导,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判断,透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进。

7.别让孩子失去天真烂漫的性格

教育孩子就像种树一样,需要的是呵护和等候。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肯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们向父母询问的往往是“大”问题,例如:天有没有边?人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外星人……等等。其中有些问题甚至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还是未解之秘。而我们成人所关心的往往是“小”问题:鸡蛋多少钱一斤?张三什么时候退休?李四的工作怎么样……等等。

但是只对“小”问题感兴趣的成人却拥有“话语霸权”,于是他们当中的不少人认为孩子们所关心的“大”问题是“瞎胡闹”,经常冷眼对之。有些身为父母的人甚至认为孩子应该像他那样“世事洞明”、“样样精通”,成为“小大人”才是聪明的孩子。这是一件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孩子的想像力往往就是在成人的这种误解中消失的!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应该有孩子气。很多父母之所以经常与孩子发生矛盾,就是因为没有把孩子当孩子看待,而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发现有孩子不像孩子,孩子没有孩子气的状况。比如:一个10来岁的小孩,对父母问的事评头论足,发表“高见”,还不时跟父母争论一番。可惜这些“高见”往往是生活当中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不过显出一点聪明而已!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早熟”不是什么很值得提倡的事情,因为孩子会因此而失去天真烂漫的性格,快乐的幼年很快消失,过早进入成人世界,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为缺少幻想是人生苍白的开始!

更为糟糕的是:“小大人”样的孩子心理压力一般都是很大的,因为他们过早地明白了成人世界的许多东西,过早地承担了一些不该有的心理包袱,而心理压力很大的孩子是不会幸福的。

我们认为孩子之所以早熟,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的影响

如果父母长期采用成人的要求引导和教育孩子,孩子就可能早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玩”,是透过游戏来增长知识和能力,但父母却不允许他们与小朋友一起“疯玩”,要他们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学习,这样就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因此,父母要尽量给孩子提供玩的条件,让孩子在玩中学习,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2)同龄人中缺乏模仿对象

孩子成人化的原因可能是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超越了孩子的接受能力,所模仿的对象成人化所致。孩子小,理解能力差,但是他们却是模仿的天才,能记住很多事。

研究发现,只有在像自己一样的伙伴中才更容易进行模仿。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却没有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伙伴,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如果再加上城市生活中许多家庭之间简直是“老死不相往来”,孩子就被局限在家庭的小天地里了,结果,可供孩子模仿的对象只有成人,孩子每天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大都超过他们本身的接受能力,最终导致孩子成人化。

因此,父母要为孩子寻找朋友,让孩子经常与相同年龄的孩子一起游戏。也可以经常去幼儿园、公园等地方,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模仿对象。(3)没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

父母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也可以使孩子背上难以承受的包袱,而出现成人化的现象。

我们发现,很多孩子都是生活在由父母组成的世界中的,就像玩具一样被父母摆弄来,摆弄去,父母始终控制着孩子,硬灌输给他们规矩以及孩子难以承受的知识。很多父母都给孩子制订很多高标准,常常超出孩子可以忍受的程度,从而过分刺激孩子的智力,使孩子无法醉心于自己喜爱的游戏和活动之中。

这些经过强化训练的孩子可能知道很多东西,口才也好,但是,他们知道的东西常常是表面的、间接的,而不是透过自身实践得来的,因此一遇到实际问题,很多时候就用不上。对于孩子来说,自然发展才是最恰当的。

另外,有些父母还经常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伴侣,带着孩子旅行、逛街、串门子等,而不是去孩子最应该去的地方——大自然中。由于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做的事,从表面上看,这是开阔孩子的眼界,而实际上是剥夺孩子的自由。这种让孩子以父母活动为中心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只能带给孩子过多生活琐碎的刺激,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为了防止孩子早熟,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给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不要把孩子控制的太死、太严。孩子睡觉、学习的地方,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布置,父母不要过多的干涉。或者是带孩子到广阔的大自然里走走,让孩子回归到广大的天地中去,在那里他们肯定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因为人类的童年本来就属于大自然。(2)尽量让孩子到孩子的社会中去生活

让孩子从以父母为伙伴的环境中解脱出来。独生子女的家庭更应该刻意为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鼓励、支持孩子与小朋友交往。其实成人对孩子来说,并不是理想的伙伴,孩子在小伙伴中玩耍、学习、模仿,感受团结、友爱、竞争,经受锻炼,才能顺利成长。

有关父母之间的事情不要轻易向孩子透露。特别是母亲要注意这一点,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说心里话、商量事情的对象。(3)尽可能停止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育

尽量做到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负担。对孩子的成长不要急于求成,千万不要揠苗助长,未来的世界竞争很激烈,需要早做准备,但是,作为父母应该明白,只有一个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人才能具备起码的资格在未来社会立足。

让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不要为了让孩子成为自己向别人炫耀的“资本”,而强迫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所谓“本领”。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

8.用既定目标“压”孩子会适得其反

父母教育孩子时不能有虚荣心,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让孩子按照定好的“模式”去发展。

我们周围有许多朋友,他们年龄还不到40,就觉得自己己经老了,年轻时候的理想、憧憬、希望都转而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于是就对孩子提出很高的要求,并过早为孩子制定了必须达到的人生目标,让孩子在他们自己理想的压力之下直不起腰来。一次去一位朋友家,一进门就见朋友一脸怒气,其女儿正在边弹钢琴边流泪。朋友见了我们,马上向我们诉苦。原来,这位年轻的母亲曾经想当一名钢琴家,为了女儿将来能实现这个梦想,她不惜花了10万元给女儿买了一台钢琴,希望女儿在这方面能有所建树。哪知女儿对这方面一点也不感兴趣,从而使这位母亲的一番心血付之东流。

听了朋友诉苦,我们感到一种悲哀。本来,她省吃俭用给女儿买钢琴,应当博得我们为她流一把同情的眼泪,可她这种教子方法却实在令我们无法与之苟同。

是的,天下父母哪个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对孩子一定要因材施教,不能无的放矢,特别是教育孩子时不能有虚荣心,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赶时髦,更不能给孩子造框框,让孩子按照定好的“模式”去发展。这样做不但不能使孩子有所发展,还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下面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的悲剧就说明这个问题:9岁的儿子期末考试数学83分,全班第二;语文79分全班第五。本来够好的了,母亲却硬性规定每次语文、数学考分必须过90分。结果孩子私下更改分数,受到处罚。

现在,父母中要求上小学的子女考试必须达90分以上甚至100分的,上中学子女必须进前10名甚至前5名的仍不乏其人。这类父母的要求是荒谬和完全不合实际的,以致本来正常的表现也被他们看成孩子努力不够,自己监督不力等等。

在这一点上,中国当代文学家老舍的教子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老舍先生的教子方法有四:

一是不必非100不可,特别是不必门门都考100分;

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

三是应多玩,不失孩子的天真烂漫;

四是要有个健壮的体魄。

老舍先生这种顺其自然的教育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方式,给孩子打造了一种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适应社会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我们向诸位教育孩子的父母提出如下的建议:(1)树立适当的目标“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理。但是,因为“龙”难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高、过严、不切合实际。孩子毕竟是孩子,常常很难完成父母“给”的艰巨任务,因此产生了很重的心理负担。这种做法常常欲速则不达,不但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正常心理的形成,反而还会阻碍孩子的智力和个性的正常发展。

揠苗助长的故事的象征意义就在这里:如果父母经常苛责、训斥、打骂和体罚孩子,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自卑、胆怯、畏缩、逃避等不良性格。孩子之所以说谎、反抗、逃学、吸烟、偷窃、离家出走等,一般都可以从父母的教育方法上找到原因。(2)珍视孩子的进步

在孩子看来,只要自己取得一点进步,父母就应该好好高兴一番,对自己进行表扬。可是有的父母不会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却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因而孩子很多时候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还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听到表扬会产生骄傲情绪。

这样,这些“揠苗助长”的父母就是经常批评孩子,而对孩子的进步不当回事儿。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看见自己的进步,反而认为自己没有用,天下最愚蠢,从而丧失进步的动力。父母无视孩子的努力,仅仅因为孩子没有达到“最佳”或“理想”标准,就全盘抹煞其成绩,甚至将功为过,这是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庭的通病。

我们希望那些“揠苗助长”的父母明白这一点: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那就让他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吧,他一样可以为你带来春天的美丽;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片汪洋,那就让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样可以给你跳动的喜悦;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位名人,那就让他做一个平凡的人,无论他是道道地地的农民,或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也无论他是一名军人还是一名商人,只要他诚实、正直、善良、上进,为父母者都应为之骄傲,因为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足够了。

比起把孩子“逼”得脆弱、胆怯甚至走上歧路,我们认为:平凡也是一种福分!

9.无节制的给予是在向孩子“行贿”

父母应该结合事例对孩子进行诱导,告诉孩子,人生的快乐在于自己去创造一切。

父母不要以为给孩子很多东西他就会快乐,给孩子东西太多,往往就会让他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所以父母应该结合事例对他们进行诱导,告诉他们,人生的快乐在于自己去创造一切。而父母无节制地给予,无异于向孩子“行贿”。

美国微软的总裁比尔·盖兹已经决定将自己的财产的百分之九十九捐献给社会,只留下其中不到百分之一的财产给自己的孩子。他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拥有几百亿美元的财产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但是,可以斗胆在这里说一句:比尔·盖兹等成功人士的举动对许多东方的父母来说肯定是不好理解,因为在绝大部分东方人的心中,万贯家产对孩子来说就是幸福的保证。而且很少注意到比尔·盖兹想给孩子的另一种真正财富:一种超越物质的、靠自己奋斗去创造一切的精神财富。历史上无数事实证明,靠财富来贿赂孩子的做法只会毁掉孩子的意志与人生奋斗激情,最终只能害了他们。俗话说:“富贵不过三代”,原因就在于此。

当孩子得了高分或有较好的表现的时候就用金钱或物质来奖励孩子。其实,这就是“贿赂”孩子。事实证明,当孩子出于兴趣或进取心而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父母若给孩子过多金钱上的表扬,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兴趣和上进心。比如,孩子自己喜欢画画,他并不需要父母的表扬和物质奖励,而只要获得认可就足够了,如果孩子画出很美的画,父母只要关注一下就可以了,但如果父母说:“宝贝真棒,晚上给你做好吃的。”这样反而使孩子厌烦。孩子可能会这么想:“我的努力和成就就只是为了一顿晚餐吗?”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成就感的培养。

而且,即使依靠物质来奖励孩子的办法有效,这种效果也是暂时的,因为人在物质方面的欲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欲壑难填”这个成语就道出了人性的这种弱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如果靠单纯的外在刺激来维持的时候,刺激一旦减弱或消失,行为也就随之消失。所以“贿赂”孩子,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当然我们并不是绝对拒绝物质奖励的办法,但是前提是要适当、适度。

下面这位家里有三个孩子的母亲的办法是不错的,她是这样说的: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在厨房的冰箱门上贴了一张纸,分别写了三个孩子的名字,举行阅读比赛。我规定孩子们每读完一本书,要在笔记本上写简短的文字,五行或六行,将摘要、主人翁和有趣又特殊的地方记下来。每次,当他们将已经读过的书和写好的笔记拿来给我时,我就在冰箱门上,在他们的名字下划上一条线,根据线的多寡,可以看出谁读的书最多,字写的最好。每两个月结算一次,最多、最好的可以得到一样礼物。即使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擦,对于得到它的孩子来说,最大意义是一种象征,象征某方面或某个行为受到肯定和欣赏。孩子都有好胜心,如此一来,他们变得非常勤快。

这个方法,除了可以用在培养阅读能力上,其他像“习字”、“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等等都行得通,用途非常广泛。而透过这种“图表”记录的方式,孩子可以从中知道自己努力的成果。

因此,这种方式不仅针对某一良好行为而已,更能使孩子心理上产生朝目标努力的欲望。

奖励孩子若能附带使他了解值得奖励的原因,不但能使他更加高兴,也使得他的心智随之成长!

毋庸置疑,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鼓励,但父母应该知道,高明的鼓励是源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安慰。父母的赏识会催促孩子奋进,启发孩子对生活充满自信,继而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心理品质。

我们应该这样奖励孩子:(1)三岁以前的孩子,他们对某些精神奖励方式缺乏体验,而看重他们所熟悉的某些物质奖励,比如好吃的糖果、点心,漂亮的衣服、玩具等。所以,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父母就可采用物质奖励的手段,来强化孩子的好习惯和好行为。(2)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慢慢过渡到诸如口头表扬、赞美、点头、微笑、关心或认可等精神奖励。例如对三、四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对于其良好表现,就可以透过给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带他到户外或公园游玩、和他一起玩游戏等作为奖励。(3)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因人施奖”,切忌千篇一律。对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孩子不宜过多地奖励,防止滋长他的骄傲情绪和虚荣心;对性格内向、不多语、不好动的孩子则应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4)父母在奖励孩子时还要注意奖励的方向性和教育性。奖励孩子一定要掌握好方向性问题,不宜单纯为奖励而奖励。要让孩子明白对他的奖励绝不是他做的事情本身,而是奖励他做事情的态度。例如,对于孩子的助人为乐的行为进行奖励,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奖励的教育性是透过奖励使孩子有光荣的感受,有幸福的体验,从而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们知道儿童生命所遭受的困苦和压抑会影响他未来发展的整个过程。

10.防止夸奖变成虚假恭维

父母不要轻易夸奖孩子聪明,因为这很容易使孩子自我陶醉,容易将失败归究于不够聪明,更主要的是,虚假的恭维会让孩子变得虚荣。应该记着:夸奖孩子的努力比夸奖聪明更有价值,因为努力才能使人伟大,奋斗才能给人持久的快乐。

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有些人对自己的孩子动不动就是大加恭维,事实证明这是很有害的,这与我们所说的夸奖孩子是南辕北辙。另外有一句俗语叫做:真的才是最有力量的。我们认为这句话完全适用于夸奖孩子这件事:夸奖必须真诚、适度,否则就变成了虚假的恭维,反而对孩子有害,因为对孩子必须进行鼓励,但是不能信口开河。

我们来看一位父亲夸奖不当导致失败的例子:

有一位父亲经常辅导孩子学习。一天晚上,孩子把父亲出的几道数学题都做对了,这位父亲高兴地说:“你太棒了,够当上一个数学家了。”

夸奖一番之后,父亲又给孩子出了几道数学题,他满以为孩子会更努力的去做,可不料只见孩子看了两眼就喊到:“我做不了”。

孩子这种态度令父亲吃惊。

按理讲,孩子受到了夸奖之后,会更有信心去学习,然而事实上却是孩子不再想做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问题就出在父亲的夸奖上。

父亲用数学家的称号来夸奖孩子,使孩子有些忘乎所以,以为自己确实很了不起。正当他满心高兴时候,他看到父亲留下的作业题颇有难度,自己恐怕做不了,而做不了自己还算什么数学家呢?父亲这种言过其实的夸奖使孩子望而却步了。孩子为什么不敢再做下去,因为怕破坏了自己的“数学家形象”。

由此可见,夸奖孩子也要注意技巧,言不由衷是不行的,言过其实也是不行的。换言之,夸奖过份或夸奖不当都会有悖于夸奖的初衷。

那么,怎样夸奖才会达到夸奖孩子的目的呢?国外专家认为,最好是了解孩子做事情的过程,把孩子的用心良苦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奖孩子。

有一位父亲在孩子写完作文之后,是这样夸奖孩子的:这篇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典故来作为文章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这个事例写的很详细完整,说明了你经过了仔细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

这样的夸奖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因为说到了孩子的心坎上,这种夸奖成了最能感动孩子的东西,因为父亲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都一一说了出来。我们相信愉快与自信的笑容肯定立即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世界上还能有比父母的理解更可贵的东西吗?

透过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具体地说出孩子的表现与成就,这是夸奖孩子的一种技巧,其特点是真实入微。细心的读者一定能够发现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有效夸奖的第二个关键之处:夸奖的是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为了防止夸奖变成了虚伪的恭维,我们认为下面几点是应该注意的:(1)不能一味夸奖

对孩子应该要求比较严格,但是不能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批评变成一味的夸奖,孩子非但不会变得听话,反而可能更加顽皮。

如果父母总是一味的批评孩子,孩子总是被父母否定,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久而久之,那孩子就会丧失自信心、上进心。越批评,孩子就越反感,越抵触。最后给父母来个“破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到那时谁也没办法了。

过去人们信奉“不打不成才”的教条,一味批评、打骂,那是违背教育原则的;但是一味夸奖,恐怕也不符合教育原则。所以成功的父母总是能够找到两点之间的平衡点。(2)不宜炫耀孩子的成绩

有一条最普遍的教育原理:不要当孩子的面过份夸奖他。因为过份的夸奖会使孩子成为爱虚荣、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人。因此父母对孩子最好是“严在面上,爱在心里”。

有些父母是经常犯这种错误: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不错,忍不住要把心里的得意对别人讲出来,家里来了客人,也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客人夸耀起来,客人自然随声附和,也对孩子赞扬一番,这样做对孩子是无益的。

如果孩子真正是各方面都表现得挺好,该不该夸奖再夸奖呢?适当的表扬是必要的,在表扬的同时要对他说明,取得好成绩首先是长辈和老师们辛勤教育的结果,要保护孩子谦虚好学的精神。如果父母只是夸奖而不是教育,就会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总觉得自己优于别人。有一些被夸奖惯了的孩子,做了好事没有被注意到或者没有受到表扬就会觉得委屈,不表扬就再不做好事了。

孩子追求虚荣,甚至还会弄虚作假来骗取表扬夸奖,养成虚伪的品格,所以,父母不要当面夸奖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受到别人夸奖时,最好喜在心上而不要挂在嘴上,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争取更大的进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11.当众宣布孩子的过错,会使他无地自容

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如果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会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了打击了,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不给孩子留面子是东方父母的通病,也就是所谓的“人前教子,枕边教妻”。这种现象虽有所改变,但是还是大量存在。

我们发现,有些父母在别人面前,特别是在孩子的同伴面前,经常毫不留情的数落孩子,揭孩子的短,让孩子感到无地自容。不少父母总是用“神童”的标准要求他们,孩子达不到这种要求,父母就以侮辱性语言肆意贬斥,如“蠢猪”、“笨蛋”……等等。

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天,老李到同学老王的家里去玩,两人一边聊天,一边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话匣子打开,什么话都说,好不惬意。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下一代教育的问题上。老李说他的聪明女儿,老王说自己淘气的儿子。老王一边指着刚刚放学回家正在放书包的儿子,一边说:“这家伙!整天玩电动玩具!上个月在学校玩‘魔术方块’,被老师逮着了,还被罚站。”儿子瞅了老王一眼,嘴里嘟嚷了一句。老李一见,大笑:“哟,小家伙有意见了。”老王的儿子还是忍不住冲着他嚷道:“我现在已经没玩电动了!”老王说:“我也没说你现在玩啊。我是说上个月!”儿子根本不听,理直气壮地说:“早就过去了,还讲?你不是把我的电动玩具都砸了吗!”老王拍拍儿子的头说:“这小子,还耿耿于怀。我是提醒你,不能玩物丧志,现在不努力,以后考不上好的大学!”儿子瞪着老王,一副针锋相对的架式:“你不是要戒烟吗?你都戒烟五次了,怎么现在还在抽?”老王气不打一处来,站起来骂:“混帐!”老李赶紧劝着。儿子“砰”的一声关上他寝室的门。老王苦笑一下,说:“现在的孩子!”老李走了,晚餐时,老王和儿子还是互不理睬。老王的妻子要为老王和儿子“和解”,但儿子把脸侧向一边,丝毫也不让步,喝完一杯可乐,就又走进自己的小屋子做作业去了。妻子问老王:“刚才我做饭的时候,你和老李谈了些什么?”老王说:“没说什么!我不过说说孩子调皮,上课玩电动的事。这孩子真得好好修理修理,这么冲!”妻子想了想,问:“教子不宜在人前,你知道吗?”老王说:“笑话,人前教子,人后教妻,自古如此。自家的孩子,还担心他面子挂不住?”妻子说:“这就不对了,8岁的孩子已经形成独立的人格,有很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我们应该尊重他、理解他,不能像你那样当着外人揭他的短,出他的丑。你看今天,他就产生了叛逆心理,跟你顶嘴。如果你单独跟他谈这件事,结果肯定不同。”听了妻子的话,老王的记忆里不由地想起小时候被父亲当众喝斥的情景,那种滋味至今还如芒刺在背。他开始有些同情儿子了,敲开了他的房门说:“好了,儿子,我不该在叔叔面前让你难堪,可是你也当众顶撞了我呀!一比一,我们扯平了。不过你要当心,如果再玩电动可别让我抓到了!”“知道啦,爸!”儿子不耐烦的样子,拉长了嗓门回应,可还是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妻子在一旁,也开心地笑了。

幸好这位父亲还能回心转意,否则他与儿子之间的对峙不知还要持续多久呢!

另一个例子:

一位母亲带小女儿去游泳,女儿不敢把头埋进水里,她就当众斥责孩子说:“你每个星期都这样,老给我和爸爸丢脸。我真不相信你就是我的女儿!”这位母亲的话代表了一种糟糕透顶的方式。

据国外的调查资料显示,经常被贬斥的孩子智力和心理发展比经常受体罚的孩子更为低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害处呢?

社会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做“标签效应”,意思就是说,对人的看法就像给人贴一个标签一样,迫使此人以后做出与标签符合的行为。如果父母当着别人的面说孩子的不是,别人对孩子的看法就会很难改变的。因为心灵上的暴力就把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毁灭了。因此,父母千万要给孩子留面子,爱惜孩子的自尊。

我们认为,做父母的批评孩子要针对孩子的错误,重责其事、轻责其人,使孩子真正了解自己错在哪里,从而进一步检讨自己的错误。而这一切都要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进行开导。

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感受。要让孩子感受自己的不悦,让孩子由父母的神情与沉默的气氛中感受到父母的情绪,由此促进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进行反思。同时,在批评孩子时应该使孩子感受到:爸妈讨厌我的缺点,但却非常爱我这个人。这样孩子才能乐意听取批评,勇于改正错误。

其次,让孩子明白所犯的过失与后果间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可以由他去,只有在他饿了再吃东西时告诉他不好好吃饭与挨饿的联系。许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吃饭的同时,又给他们零食吃,孩子们感觉不到不吃饱饭挨饿的后果,父母的批评也是徒劳的。

最后,把握批评时的语言表述。批评语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准确地说明孩子具体犯有什么过失;二是清楚地告诉孩子这种过失造成了什么不良后果;三是明白地表述自己的难过心情和不悦的感受。

比如:“你昨天看电视看得那么晚,今天上学都迟到了,多不好,我感到很失望。”这种批评针对孩子的过失而说,又让孩子清楚地感觉到父母的感受,并且了解到自己过失造成的后果及受批评的原因,在批评中还包含妈妈的愿望,如果改正了错误,父母仍然会喜欢他的!

顺便指出的是,由于上述这种当着别人的面教训孩子的现象往往发生在吃饭的时候,这就更具有危害性了: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对胃的消化功能有影响。当进食时,由于条件反射的作用,胃肠的消化液分泌旺盛,蠕动增强,食欲很好。在人们情绪不好时,大脑皮层对外界环境反应的兴奋性降低。这样就让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延长,会没有饥饿感,吃不下饭,即使勉强吃下去,也常感到肚子不舒服。

所以,当孩子有过错时,切勿迫不急待地在吃饭的时候责备或打骂他,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及消化。人类天生就是钻石的原石,要去切磋琢磨,才能发出超越万物的光辉。

12.尊重孩子的“小秘密”

每个孩子都是有主动性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权利与选择,不尊重他们只能使他们与父母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

常常有些父母向别人诉苦,说:“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像从前那样,有什么事都和父母讲。”我们的调查发现,不少的孩子把自己的事情隐瞒起来,把有些东西藏起来,视父母为外人。孩子经常把同学之间书信和他自己的日记放在自己安了锁的抽屉里,父母对此种行为感到不安,怕孩子染上了坏毛病。

这样的父母已经习惯了对孩子过于保护和包办一切的教育方式。这种父母常常在发现孩子对自己有所保留后,居然千方百计地去翻看孩子的书信和日记,然后把其中的一些内容当做孩子“错误行为”的证据而拿去指责孩子。这样势必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进一步关闭了亲子之间沟通的管道,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我们认为,父母关心和保护孩子的心情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过度保护、过度关心和过度干涉,不允许孩子拥有自己隐私的做法是不妥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婴幼儿时期,孩子的一切都是依赖父母的;而到了少年时期的孩子,很多时候孩子还是把父母当作学习和模仿的第一榜样;可是一旦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随着孩子成人意识的出现,他们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接触社会和人生,此时,孩子的隐私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范围逐渐扩大。

我们知道,隐私可以是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方面,可以是个人理想、观念、人际关系、身体状况等等。隐私权是公民以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禁止他人干涉的人格权。对隐私权的重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懂得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象征。

很难想像,如果人们之间没有隐私,社会将是什么样子?那样的社会如何进步?同样,一个人如果总是不恰当地把属于个人隐私公诸于众,这也必然使他无法适应社会生活,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也是他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心理年龄停滞的象征。

保护个人隐私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保护隐私就是保护自己。当孩子的隐私意识逐渐增强的时候,父母不应害怕而是应该高兴,因为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很多孩子在十来岁的时候就十分明确的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有一位母亲这样告诉我们:当发现了孩子的这些变化,我和先生都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开始走向成熟的象征。一个毫无保留地在父母和他人面前诉说自己内心感受的傻丫头不会成为成熟的人。当时,她用的是我替她换下来的书桌,我主动将书桌的钥匙交给她,让她学会保留自己的秘密。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她又收到一些同学的来信,包括男生的信。我们在教育她如何与同学搞好关系、与异性同学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时,还嘱咐她一定要妥善收好这些信件,不要遗失在外面,免得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认为尊重孩子的隐私,教育她保护好个人隐私,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

这里要说的是,尊重孩子的隐私与以保护个人隐私为借口拒绝父母管教和帮助的行为是两回事。亲子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有教育孩子的权力、义务和责任。尊重孩子的隐私,在家庭教育中应当表现为更多的契约精神和民主协商的方法和方式。

羞耻心是一种以自尊心为基础的道德情感,也是一个人行为品德的内在因素。孩子有了羞耻心,才有对错误事物的抵抗能力,才能矫正和预防不良的行为道德。所以,培养孩子的羞耻心,是父母应当重视的。

培养孩子的羞耻心,首先要了解儿童羞耻心的形成和发展。孩子大约在三岁左右,就开始注意到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如果这时做了坏事,听到别人羞辱他,就会产生羞愧感,只是在成人“刺激”下才出现,主要不是表现在内部的特殊情感体验,而是表现在外部的表情动作上,如脸部发红、低头不语或逃跑躲藏等。

五岁左右,儿童已不需要成人的“刺激”而能“独立地”表现出羞耻心了。这时的外部表情动作逐渐被抑制,感到羞耻时他们不再逃跑和躲藏,而是内心充满了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情感体验,自责、自谴之心开始逐步得到强化。

培养孩子正常的羞耻心,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情境,向孩子揭示有关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及时表扬,并且以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进行诱导,从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

第二,二到四岁的幼儿做了错事,在成人面前会感到羞愧,而五到七岁的儿童则在同伴面前也能感到羞愧。所以,要将孩子及时送入幼稚园过群体生活,以使孩子的羞耻心得到正常发展。

孩子的羞耻心,往往在周围人,特别是受尊敬的、亲近的人知道自己的过失时表现出来。他们犯的错误常常要求父母“保密”,父母应理解和保护这种正常的羞耻心。反之,则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会使羞耻心逐渐淡化和泯灭;或者走向另一极端,在极度羞辱的情况下,成为胆小、自卑、拘谨的人,有时甚至会变成“变态的自尊心”。这种孩子过于敏感,稍受批评就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严重时会造成神经机能病或精神失常,甚至还有的走上轻生之路,这是父母应当警惕的。家长的关爱就是孩子需要的维生素,但家长应当牢记,孩子需要正常剂量的维生素,缺它不可,过多无益。

第二章 每一位平凡的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

我个人非常相信,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所拥有的创造性潜力和性格力量,通常超过他们温柔乖巧的兄弟姊妹和同龄伙伴。——詹姆斯·杜布森

13.鼓励孩子早点脱离“蛋壳”

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是为了孩子的幸福,也是自己人生成败的一部份,没有冷静、理智的态度,是不可能在教育孩子上取得成功的。

传统的家教观念往往不能解决许多新问题,特别是“蛋壳”文化问题。例如,随着城市化,随着从平房搬到楼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不断增多,但是邻居之间来往却不断减少。在家里面,家庭电影院和电脑游戏等娱乐的家电足以让孩子足不出户就可以很愉快的度过一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蛋壳文化”。“蛋壳文化”现象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愿走出家门,常常迷醉在电脑游戏上而不能自拔。这种现象还在日益蔓延,有的孩子不愿意与同年龄孩子来往,除了电脑、电视,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许多孩子三、四岁了,但是一刻也离不开妈妈。只要妈妈一出门,无论是上班,还是上街买东西,他总是拉着母亲。如果母亲要出门,孩子就会大哭大闹,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安静下来。这种情况必然严重地影响孩子社会心理的发展和健康心理的形成,造成一种变态性格,产生发展障碍。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母亲对孩子过份照顾

一般来说,母亲对这样的孩子常常是关心过度,时时处处都代劳,因此,孩子形成了很强的依赖心理,一旦离开了妈妈,孩子就会觉得心理没有底。由于母亲的过份娇惯和溺爱,孩子就产生了一个错觉,只要妈妈在身边,他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缠着妈妈,他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2)孩子缺少游戏的伙伴

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独立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种“离不开妈妈”的情况就会慢慢地改变或自然地消失,但是有时也会影响到孩子入园、入学。时间的长短,主要看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和训练了。如果这段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与同伴和师生的关系,因此父母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去提高孩子的分离承受力。

怎样解决孩子走不出“蛋壳”的问题呢?教育专家建议的方法是:让孩子早点走出“蛋壳”(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父母要有意识地,长期地培养孩子的自我照顾本领,比如自己玩玩具、看图画书、管理自己的东西等。父母还要训练孩子的分离承受力。培养孩子的分离承受力,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完成的,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推进,慢慢地,孩子就可以离开父母了。比如逐渐延长离开时间和改变离开的地点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让孩子发现自己是父母的“心头肉”。

当今社会,很多父母对孩子关心太过度了。久而久之,不少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唯我独尊”的异常心理,导致他们任性、不负责任,他们不愿吃苦,只想索取,不肯付出。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自然而然的,但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疼爱,要尽可能地深藏不露,有意淡化一下孩子的这种异常心理,让他们在平凡之中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地待在家里,对孩子反复交代。父母以为这种行为对孩子是好的,但会让孩子觉得独自留在家里是很危险的,孩子因此也会增加不安全感。正确的方法是与孩子愉快地说“再见”。

有的父母怕孩子纠缠,就常常采用“欺骗”的方法,悄悄地溜出去。这种方法是不好的,一旦让孩子发觉,且反复如此,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常常都在欺骗自己,因此害怕父母离开,死死地缠着父母。(2)创造自由空间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有的孩子承受不了失败,一失败就灰心丧志,这是不好的,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给孩子不断尝试的机会,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地产生恒心。

让孩子尽可能地独立活动,是培养孩子恒心的有效方法。在活动中,孩子总会遇到外部困难或障碍,在这个时候,应该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不要事事代劳。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奋斗最终达到了目标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成功来之不易,从而获得一份与众不同的满足。他会因此而自豪,因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3)锻炼恒心

美国心理学家对150名有成就的智力优秀者进行研究发现,潜能和智力的发展与三种性格品质有关:一是坚持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不断累积成果,三是自信,不自卑。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其制订短期和长期两种目标,短期目标要具体明确,让他明白只要努力,一定会达到。而长期目标要订的高、远,最好有具体榜样,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更易理解接受,以促使他为之努力。当孩子心目中有了目标,他就会为实践目标去努力,表现得坚毅、顽强和勇敢。

恒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困难中磨练出来的。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更要让孩子学会凭藉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它。父母要训练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有不少孩子不能吃苦,不愿吃苦,受不了挫折的例子。父母要告诉孩子,一个人应该具备忍耐饥饿或口渴的能力,要坚持把游戏做完,把作业做完,坚持把课上完等等。父母还可以特意在孩子的游戏和学习等活动中,设置一些困难与挫折,锻炼孩子吃苦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让孩子形成自我禁止、自我命令、自我夸奖的习惯也很有效果。可以教孩子在长跑的艰难时刻自己给自己下命令,如告诉自己“坚持到底”、“再坚持一下”等。

14.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

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他们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就剥夺了他们自立自强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什么家事都不让孩子做。有个初中一年级学生说:“妈妈挂在嘴边的总是学习学习,作业作业,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当然,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是不错的,但是,只关心孩子的作业就片面了。

一般来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成人成才。一个大城市的少年活动中心举办咨询会,艺术类的项目最热门,舞蹈、影视表演、朗诵、绘画等等班级都人满为患。希望孩子从小掌握一些艺术类的知识与技能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但是,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看,除了必要的艺术类知识和技能外,父母不要忽略了一个既简便易行又可以促进孩子发展的环节——让孩子动手做事。

我们把这种教育叫做“早当家”,其具体的做法就是一句话:“自己的事自己做。”为什么这样提倡呢?因为经验证明了孩子只有在做事中才能成长为有责任心,有思想并且拥有理想的人。“早当家”有哪些好处呢?研究表明其好处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己动手有利于开发智慧

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智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品德的基础。父母要注重让孩子在做事中成长,指导孩子在做事中学会明理,使孩子成人成才。做事,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动手解决生活中自己能解决的事情。有两方面要注意:一是事情是孩子生活中的、是孩子自身需要的;二是事情必须由孩子亲自动手,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

强调孩子生活的自身需要,这是孩子动手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强调孩子亲自动手,就是让孩子透过自己的付出、自己的行为满足自身的需要。有了需要,还能满足孩子的欲望,这样,孩子才能认真地、高兴地做。

小孩子不会使用筷子和汤匙之前,一般都由父母喂,这是为了满足孩子饥饿的需要。如果有一天父母发现喂饭的时候,孩子把头躲开,伸手抢你手中的筷子或汤匙的时候,你就应该即时发现其中的奥妙:“他要自己吃饭”。这时父母就要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应该从孩子的动作中察觉到孩子的需要,并为孩子做好自己吃饭的准备,如准备好不怕摔坏的碗、适合孩子使用的筷子和汤匙、适合孩子坐的椅子等。孩子吃饭的时候,父母就尽量不要喂了,让孩子自己拿着汤匙或筷于吃饭。你会发现,孩子的动作十分笨拙,可能还很费事。可是,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认真,都是那样努力。当孩子把第一勺米饭成功地放到嘴里的时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就会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孩子的表情是那样的满足,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快乐体验。

我们强调的是:孩子在动手做事情的过程中,手的动作是在脑的活动支配下进行的,是孩子的观察、注意、记忆、想像、思维、言语等能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灵手巧”。(2)丰富孩子的生活,提高了情商

研究表明:需要是孩子发展最原始的原动力。任何孩子都有内在的这种需要,都希望亲自动手来满足这种需要。首先,父母应该注意区分孩子的这种需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尽量满足孩子的积极需要。其次,当孩子在正确需要驱动下表现出来“我要做”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必要的时候,父母还应创造一定条件(比如给物、给钱等),让孩子亲自动手做事,满足自身的需要。

看下面这个例子:一个13岁男孩的自行车脚蹬坏了,回家就自己拿工具准备修理。母亲说:“你会修吗?修不好倒麻烦,不如送自行车修理部吧,花不了多少钱。”

这个母亲的行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怀疑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可能修不好自行车脚蹬;其次,希望通过花钱代替孩子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母亲是很糊涂的。事实证明,很多孩子的积极需要就是在父母这样的随意行为中被抑制而最后逐渐消失了。可是,孩子总是要长大的,将来孩子一旦不会做这件事情,父母可能就会说“这点小事都不会做,真笨”。孩子就会觉得“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最后就什么都不想做了——人的惰性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

孩子的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书本知识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份,是孩子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回到家里,孩子需要丰富的家庭生活,需要有回到家里的感觉。他们应该和成年人一样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让孩子做使用手指的细活,例如,让孩子剥圆白菜、洋葱皮、去掉豆夹的筋,这种细微的手指运动刺激大脑。

手的神经与大脑直接相连,孩子手的活动越灵活,其头脑的活动越灵活,可以说对手的刺激就是对头脑的刺激,动手丰富了孩子的生活,提高了孩子的情商。(3)国外法律要求孩子做家事

社会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有具备这种能力的精神。

在美国,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是却使学生们获益非浅。父母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日本父母就给自己的孩子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卫能力和自强的精神。全家人出外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的背一个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对十六、七岁的女孩,从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工作,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女孩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以学习不同语言。

在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要求孩子要帮助家里做家务。条文的内容是:六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事。六至十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洗碗、扫地、买东西。十至十四岁:要割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十四至十六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十六至十八岁:如父母上班工作,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庭申诉,以求法庭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我们一些父母望子成才心切,只要是经济情况许可,总希望孩子能在学业成绩上出人头地。为了让孩子去补习或有更多的时间念书,大多数的父母便不让孩子做家事。

一份统计资料反映出各国小学生每天做家事的时间不同:美国为一点二小时,韩国为零点七小时,法国为零点六小时,英国为零点五小时,而中国为零点二二小时。这也难怪东方城市百分之七十四点四的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一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了。

那么怎样让孩子“早当家”呢?(1)给孩子找个好榜样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听到好话就会感到舒服。孩子到了二、三岁就喜欢“听好话”了,喜欢别人夸奖他。孩子穿一件新衣服,就要给父亲看看,穿了一双新皮鞋,就要给同伴看看。孩子四、五岁的时候,这种喜欢“听好话”的心理就更加浓厚了。(2)扩大生活圈子

让孩子早点当家,是培养他们自信的一个绝妙方法,我们建议的做法是这样的:如果家中来了客人,特别是孩子比较喜欢而又尊敬的客人来了,有意识让他做家庭的主人,让孩子接待客人,做一些能力所及的招待活动,比如送茶水、送糖果等。另外,鼓励孩子参加简单的社交活动,到商店买东西时,要孩子自己告诉售货员要买的东西名称,让他们问价钱,买好东西后向售货员表示感谢、告别等。(3)培养自主能力

我们向读者建议,应该向自己的孩子灌输这种理念:自己的事自己做。这仅是一种口号,而且应是一种家庭的理念。我们认为孩子从三岁起就可以做为家庭平等的一个成员参加“家庭会议”,参与决策、分担任务。毫无疑问这是培养他们自理能力的绝佳手段。

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裤,自己洗脸,扫地,整理玩具、图书等。孩子做这些事时,父母要做方法上的指导。对孩子认真做事的态度要表扬,对孩子做得不太好的事,除了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以外,还应鼓励下次做好,增强下次做好的自信心。

一般来说,胆怯的孩子,意志大都较为脆弱,做父母的就更应放手让他自己活动,积极鼓励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而对于天性活泼、好表现自己的孩子,也要多指点,多约束,给他创造“逆境”,多设障碍,以磨练孩子战胜困难的毅力。(4)把握分寸

对孩子自主性的需要,既不能一味满足,也不能过多限制。一味满足,容易造成任性和执拗;过多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顺从依赖,缺乏自主独立能力。

为了发挥教育作用,对孩子的行为应从孩子的角度去评价,并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但是对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要加以控制和限制,以免发生意外。站在成人的角度,孩子的许多行为都可以引起不少问题,但是如果因此而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会不利于孩子自主性的发展,自然也就不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5)鼓励与规范相结合

赞扬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特别是对幼儿,父母要注意他们在活动中透过努力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适时、适度地给子肯定和赞赏。温存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友好的合作,对于孩子都是鼓舞。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能只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刺讥笑,这样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可由成人控制,逐渐纠正;也要为孩子提出相应的条件。例如,孩子大小便的习惯,可以由成人按时提醒,到逐渐养成自理能力。

总之,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要从点滴做起,要持之以恒才能做出成效。另一面,也不要因孩子有某些缺点就对孩子丧失信心。

15.“小时不教,大了要挨刀”

在孩子的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一般都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儿童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孩提时代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小时不教,大了要挨刀”,这句话听起来让人感到血淋淋的,但是却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把很大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发掘孩子的潜力,开发孩子的智力,早已成了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于是很多父母“夜以继日”,一心想让孩子能尽快成为“人物”。然而,“性急吃不了热汤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都是不会讨好的。无数经验证明,培养孩子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希望“速成”。

那么,哪些是早期开发行之有效的办法呢?

很多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思想见识是提高了,信心是充足了,但是“盲人瞎马”,经常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些父母认为,所谓“早”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唱歌、跳舞、英语、绘画、弹琴、运动等。在这些父母的心目中,他们的孩子是无所不能的,正如人们常说的“孩子是自己的好”,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科学家、音乐家、舞蹈家、世界冠军等。总之,他们正在全力打造全才,正在训练能够让自己引以为自豪的“超天才”。这样的做法,肯定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一定会使父母感到灰心。

我们认为,对孩子进行教育,总的原则就是“宜早不宜迟”。比如说进行胎教,让未来的孩子在娘胎内就得到很好训练。再比如说孩子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否则“三天孩子娘惯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刚生下来的孩子容易被孩子的父母娇生惯养,以后要教育就很困难,基于这种原因,孩子刚一出生就应该进行有效的教育,特别是要在听觉、视觉、触觉方面开发孩子的潜能,这样就可能给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孩子在刚满两岁时都是任何大人都比不上的语言天才,但到了五、六岁,这种才能会急剧地消失。”这句话充分说明,孩子这个时期的内在潜能是十分巨大的。教育孩子为什么越早越好呢?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我们就能解答这个问题。因为资讯刺激、良好环境等都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促进其智能发育,抓住了时机,就抓住了关键。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心理发育的萌芽阶段,我们东方人常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可以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所以,父母应该提早开始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向最好的方向发展。

父母对孩子寄予很高期望这是完全正确的,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本能。因此,父母树立坚定的信心,确立培养的目标,这是必须的。父母有了高尚的追求,行动就会有无穷的力量,信念就会不断坚定,孩子就会因此建构出一个良好的心理参照,向着父母的目标迈进。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小鸭子刚出壳,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跟在其他动物的后面,把它当作妈妈,这叫做“跟随反应”。过了这几天,它就没这种反应了,因为它失去了反应的“关键时期”。印度有一个小女孩,婴儿时被狼叨走,小孩饿了,就吃母狼的奶,母狼就把她当作狼孩子。她在狼群中生活了十几年,当人们把她找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失去了人的特点:不能站立,趴在地上撕咬生肉;教她说话,她不会,智力只达到一岁孩子的水平。经过多方努力,还是无法恢复她的智力,由于错过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她再也无法学会正常地使用语言了。她成了一个“狼孩”。

以上例子证明: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许多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它特殊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得不到必要的能力训练,势必将失去训练这种能力的机会,而且以后要再学习就困难了。

婴儿出生的零到三年内,大脑发育是相当快的。大脑总重量从出生时的约350公克,在三岁时已迅速增长达到1100克,是成人脑重的三分之一;大脑皮层细胞的增生分子也在这个阶段迅速进行,是人一生中增长最快的阶段。未成熟的大脑对资讯刺激的接受能力最为敏感,而大脑结构和机能的发育完善也正是在丰富的良好刺激下实现的。所以,零到三岁不仅是儿童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而且也正是施行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

日本儿童教育家木村久一认为,错过了“关键时期”便会限制某种能力的学习和发展,因为儿童潜在能力的发展有一种“递减规律”。如果把人的潜在能力比作一百分,零岁开始教育,他就可能成为具有九十到一百分能力的人;从五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八十分能力的人;从十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六十分能力的人了。“早期教育”开始得越早,孩子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