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6:12:12

点击下载

作者:李剑桥,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下)

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下)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形式,人类历史的不断积淀,才使人类文明获得了增长。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变成史实,存储在人类的记忆中。通过这些史实,人们在头脑中进行了自己的创造和发挥,把这种储存变成知识的认识,就成了思想和智慧,于是开始了新的行动从而将人类的文明向前推进。

博古通今是中国人的古训,“学点历史”更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从世界历史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智慧,从风云叱咤的历史人物中感悟人生真谛,小而言之个人,是修身齐家的需要;大而言之国家,是立于不败的前提。处于民族复兴重要时刻的中国,不仅要从自己的历史,更要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汲取营养,有鉴未来。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世界史是人类社会的进化史,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部《世界历史百科》所记录的是自人类诞生以来的人类进化与文明发展的历史。系统地记载了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并且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回顾与总结,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全书共分24卷,48册,具体内容如下:

世界历史百科之一: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空中花园的故乡——巴比伦(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三: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四:海上民族的兴衰——古希腊(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五:从城邦到帝国——古罗马(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六:横跨欧亚的帝国——拜占廷(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七: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伯(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八:屡难不死的民族——希伯莱(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九:消逝的美洲辉煌——印第安(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历史的沉思——亚非奇迹(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一:历史的惊叹——欧美奇迹(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二:系铃尚无解铃人——世界之谜(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三:地球上最完美的花朵——世界思想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四:人类的继承与改造——世界教育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五:破解自然的奥秘——科学大发现(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六:知识与能力的凯歌——科技大发明(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七:沟通心灵的桥梁——世界文学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八:留存心灵的痕迹——世界绘画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十九:展现凝固的音乐——世界建筑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生活生产的升华——工艺美术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一:凝思不朽的丰碑——世界雕塑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二: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三:节奏与构图的探索——世界舞蹈史(上、下册)

世界历史百科之二十四:舞台上的悲欢离合——世界戏剧史(上、下册)

本书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进行了生动、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

由于本书规模较大,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本书编委会2008年2月

18世纪欧洲绘画

18世纪法国绘画

18世纪的法国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那以前,意大利美术一直走在欧洲各国的前列,直到此时,它那光荣的地位才被法国美术取而代之。而在这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法国绘画。

18世纪法国美术的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世纪20年代以前。此期为过渡阶段,是古典主义风格逐渐过渡到罗可可风格的创立。第二阶段为20年代到70年代或称“路易十五时代”,是宫廷罗可可艺术与代表第三等级的市民艺术并存和相互对抗的时代。第三阶段为70年代以后或称“路易十六(1774年继位)时代”。这是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时代。

总的说来,18世纪法国美术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其主要的艺术潮流是罗可可艺术和市民艺术。18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处于大革命的前夜,市民艺术已经完成了时代的使命,代之而起的是新古典主义艺术。18世纪法国的罗可可绘画

罗可可绘画的主要风格是装饰性,其最大特点是明显的带有人生的享乐主义倾向。

罗可可美术盛行时代是路易十五时代,这是一个享乐主义的时代。路易十五就曾说过“在我死后,那管洪水滔天”。这种醉生梦死的人生观在当时严重影响着整个法兰西的艺术趣味。一位18世纪的诗人罗梭在他的诗篇《新年颂》里写到:“昨天”早巳失去,“明天”也许不到来。仅仅是在今天,毫无疑问,人们能找到快乐。

18世纪这种享乐主义倾向影响了此时的美术,可以说它是罗可可艺术产生的一种心理背景。

所谓罗可可美术。有时也被称作“路易十五式”。罗可可最初指的是始于路易十五时代的室内装饰。它具有鲜明的反古典主义传统的特点,总的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

罗可可美术表现在绘画上的特点为:(1)从主题来说,都是贵族的,或为贵族服务的。其主题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国王和贵族的肖像主题。一类是求爱式主题,一类是牧歌式主题。(2)绘画技巧与表现方法没有巴洛克显著的强烈的明暗对比,相反是一种轻快的平面感觉。(3)在色彩运用上,也不喜欢浓重艳丽的色彩,而喜欢采用银色、不鲜明的金黄色、白色等。总之是轻淡、稳静、雅致的色彩。(4)在线条运用上已经不似巴洛克那样曲折夸张,而是使用柔和的曲线。

罗可可绘画方面的杰出代表画家是华多、布歇、弗拉戈纳尔。

1.罗可可绘画的创始人华多

华多(1684年—1721年)是18世纪初期法国画坛上出现的一个天赋诗才和画才的大师。可以说,自普桑以来,在当时的法国还没有一个可以与华多相提并论的画家。他喜欢描写上层社会生活的场面,喜欢描写贵族男女们在田野和庭院里谈情说爰,寻欢作乐的场面。

华多出生在佛兰德尔的一个烧瓦工人家庭,家境贫寒。幼时喜欢小说、绘画和音乐,后到当地一个画家的工作室当学徒。18岁到巴黎学画,成为一个剧院舞台布景画家的学生和助手。以后又进王家绘画学院学习。1710年左右开始创作爱情题材的名作《发舟西苔岛》。这幅画他先后画了三幅,以1717年完成的第二幅为最好。它描绘一群情侣依依惜别地离开神话中的爱情之岛,返回现实生活之中,每个人物的姿态都被赋予了同爱情有关的象征意义。画家以理性驾驭感觉,运笔用色腾奇烁妙,树立了纤弱苗条的女性典型形象。这幅作品被认为是华多大量关于爱情题材的最杰出的作品,它给罗可可绘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为罗可可画家提供了范本。

华多绝大多数的作品取材戏剧,但他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热尔桑画店》可算是一个例外。这是画家于1720年在巴黎用几个半天时间画就的一幅大型绘画。它描绘的是热尔桑正在家中接待买主时的情景,画面上出现了三组贵族男女顾客,他们正在精心地挑选着称心如意的作品,背景的壁面上挂满了热尔桑收藏和准备出售的作品。这幅作品是华多成熟期的代表作,也是18世纪首屈一指的名作。遗憾的是,年仅31岁的艺术家因患肺病于1721年夏天过早地去世了。

2.罗可可绘画的杰出代表布歇

由华多开始兴起罗可可绘画到路易十五时代已发展到高潮。弗朗索瓦·布歇(1703年—1770年)以其丰富的想像力和巨大的创造力而成为罗可可绘画的杰出代表人物。

与华多相比,布歇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布歇出生于巴黎的一个版画家的家庭里,他从小就接受到父辈们的熏陶,并对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少年时师从罗可可画家鲁莫奥斯学习绘画,32岁就当选为美术学院院士,经常出入贵族沙龙,尤其是深得路易十五的情妇、巴黎风流才女篷巴杜夫人的赏识。18世纪中期,他获得路易十五首席画师的称号。晚年荣升皇家美术学院院长。

布歇所喜欢的题材是神话和寓言,他好像对华多所倾心的那些贵族男女们的风流韵事不感兴趣。同时他作为一个宫廷画家,那些题材的作品也难登大雅之堂,他笔下的那些略带轻浮的维纳斯和可爱欢乐的小天使却受到了王室的欢迎。他的著名的作品《赫拉克勒斯和奥姆法拉》是西方绘画史中对接吻的最热情的描绘。他的神话作品很多,《维纳斯的胜利》、《维纳斯化妆》和《猎神的狄安娜》是其精彩的作品。其中以《维纳斯的胜利》最为突出。

布歇不是一个肖像画家,但他却留下了一幅极为精美的肖像作品《篷巴杜夫人肖像》。在这幅肖像画上,布歇着重刻画了蓬巴杜夫人的美丽的姿容和高雅庄重的神情,整个画面中显示了罗可可绘画艺术的明显特点。同时,布歇还创作了不少的风景画,著名的作品有《水车》等。

3.弗拉戈纳尔

奥诺莱·弗拉戈纳尔(1732年—1806年)是路易十六时代法国画坛最出色的天才艺术家。他出生在库拉斯,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最初曾跟本世纪法国杰出的画家夏尔丹学习绘画基本技法,后又去罗马深造,并漫游意大利,研究意大利古代艺术。1761年回巴黎。不久,就获得很大的荣誉,国王在卢浮宫赐给他一个画室,他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他的社会地位也很显赫。他的绘画像布歇一样,主要是迎合当时上流社会的需要,多表现贵族男女爱情和游乐生活,并有鲜明的色情成分。如《偷吻》、《秋千》、《浴女》等。但是由于他广泛地接触和研究意大利等的古代艺术,受过严格的基本训练,有非常熟练的绘画技巧,笔触轻快、有力、流畅是他的主要特点。《秋千》是画家罗可可艳情方面的代表作品,画中的少女故意踢落鞋子,要为她荡秋千的男子去拾,在取悦上层妇女上可谓登峰造极。《偷吻》也是一幅有名的作品,画中一个贵族青年悄悄离开作乐的人群,一边瞧着打开的门,一边在少女的唇上偷取了甜蜜的一吻。

作为一个罗可可画家,弗拉戈纳尔的艳情方面的作品,往往都表现得装腔作势,庸俗不堪,细节描写也十分琐碎,主要是为了取悦和迎合人们的低级欣赏趣味。虽然弗拉戈纳尔的艳情艺术格调不高,但他在肖像画方面却表现了杰出的才能,显示了其艺术创造的巨大成就。在他的肖像画中,他那大块的厚色。飞舞的笔触与传统的手法大相径庭,《狄德罗》、《读》、《舞蹈家吉玛尔》等画,至今仍以其潇洒奔放的手法而脍炙人口。18世纪法国市民美术

18世纪的法国绘画的另一方向,是受启蒙主义运动影响的市民美术。这是上一世纪以勒南兄弟为代表的市民写实美术的发展,也是当时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产物。它和带有享乐主义倾向的罗可可艺术形成鲜明的对照。它的成就虽然不如同时代的启蒙文学那样突出,但是,它在宣传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反对贵族化的罗可可艺术,促进法国美术向现实生活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最重要的代表画家是夏尔丹和格瑞兹。

1.“静物画”画家夏尔丹

夏尔丹(1699年—1779年)是18世纪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家具师家庭。他一生创作了400多幅作品,主要是风俗画和静物画,也有一些肖像画。他的风俗画主要是描写巴黎小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如《勤劳的母亲》、《集市归来》和《饭前祈祷》等。其中《饭前的祈祷》一画尤为著名。它描绘了一个普通市民充满人情味的家庭生活场景,充分展现了市民生活阶层的境遇和品格情操,给人以怡静和亲切的感觉。

夏尔丹在静物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他是一个朴实无华的静物画家。在万事崇尚奢华的路易十五时代,夏尔丹的沉穆凝重的静物画愈显醇美动人,使人们在充斥着空虚和堕落的社会中,得到了一点自然的、真切的情感。画家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碟子、鱼、水果、面包这些极其普通的东西,从中发掘深藏的美。代表作品有《乐器》、《橱桌》,《蛋糕》、《带高脚杯的静物》等等。

夏尔丹的风俗画和静物画。使人们很容易感受到画中的温暖、生命和时代气息,这一点。正是他的作品的伟大和动人之处。

2.风俗画家格瑞兹(1725年—1805年)

格瑞兹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最重要的风俗画家,他的风俗画以重视道德教育著称于世。这是他受当时启蒙思想家特别是狄德罗影响的结果。因为许多启蒙思想家都认为美术赋有“道德学校”的任务,艺术家应当提供有益于社会的教训。

格瑞兹的作品像勒南兄弟一样大都是描写平民、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1761年,他在沙龙展出《乡村的婚礼》,大获成功。它真实地展现了法国农村最重要的家庭事件,描绘的是一个家庭为自己女儿定亲的场面,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疼爱。以及一家人的亲密感情。

格瑞兹为了让他作品宣扬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非常重视题材的选择。《父亲的诅咒》、《被惩罚的儿子归来》和《打破的水壶》都以鲜明的题材和出色的艺术语言,宣扬了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受到公众的赞扬。《打破的水壶》是画家的一幅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它看上去是一幅肖像,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暗示着姑娘失去了童贞。格瑞兹因此被称为“提倡贞操的画家”。

18世纪英国绘画

英国在18世纪是欧洲最先进的国家。在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从18世纪中叶开始了工业革命,它标志着机器生产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绘画主要是接受外来的影响。几乎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传统,也没有出现过具有欧洲意义的大师。18世纪以后,英国绘画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出现了大量的艺术作品。

18世纪上半叶,英国出现了第一个获得世界声誉的画家,这就是油画家、版画家、艺术理论家荷加斯(1697年—1764年)。18世纪中叶,又出现了两个著名的肖像画家:雷诺兹和庚斯博罗,这些画家的出现使得英国18世纪的绘画艺术在美术史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18世纪英国艺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经济走在了欧洲世界的前列,从而促使了英国艺术的发展。

其次是洛克哲学的影响。主张理性主义的洛克,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大造舆论,深刻地影响了英国18世纪的艺术。

第三,英国启蒙主义运动对18世纪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的启蒙主义的倾向有两派,即温和派和激进派。每一派都有其代表艺术家,荷加斯就是在美术方面的启蒙主义激进派方向的代表。

就18世纪英国的绘画来说。它是沿着风俗画、肖像画和风景画几个方面向前发展的,并且在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全欧洲意义的成就。风俗画艺术

英国的风俗画的发展与一个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就是英国近代绘画的创始人——风俗画家荷加斯。

威廉·荷加斯(1697年—1764年)是18世纪英国风俗画的奠基人。他是一个出色的版画家和油画家,是英国第一个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师。

荷加斯出生于贫穷的教书先生之家,家境的贫寒使他未能接受正规的、高等的美术教育。他小学毕业后即在一个银器雕匠的门下学徒,掌握了金属雕刻技术。1720年以后致力于铜版画和绘画工作。他的青年时代是在贫穷的环境中度过的,因而他对同时代人的生活和命运十分关心,善于用讽刺性手法表现中产阶级的情况,这使他的绘画有着鲜明的民主意识。可以说,是画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英国的社会生活促成了他的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荷加斯作为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画家,曾受到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等人的影响。他关心社会和面向人民群众,企图以绘画为工具,揭露社会生活中丑恶的东西,宣传伦理道德观念。1732年左右他创作了第一套油画组画《妓女生涯》(共8幅)。后又复制成铜版画。1743年—1745年又完成了《文明结婚》(共6幅)油画组画。这套作品通过一个资产阶级小姐和一个没落贵族的儿子之间的不幸婚姻,来反映当时英国社会的一些情况,即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的身份仍然十分羡慕,往往想利用子女的买卖式的婚姻来实现个人的目的。荷加斯就是利用这六幅组画中所表现的一系列情节和一种高超的讽刺手法对当时这种社会情况进行了揭露和嘲弄。这六幅组画既有各自独立的意义,又相互连接形成一种情节的演变。同时他还善于利用细部的刻画来引起观者的思索,并对画中的人物性格的描写十分生动。《文明结婚》是荷加斯风俗绘画中的代表作品。

另外,荷加斯不但是一个画家,同时又是一个卓有见识的绘画理论家,他于1753年发表的《美之分析》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关于形式分析的美学专著。在这部著作中,荷加斯强调一种曲线的、不均衡的、复杂的和奔放的艺术美,认为作品应该以微妙的律动感给观者以美的享受。肖像画艺术

荷加斯之后,英国肖像画由于社会的需要迅速发展,取得了全面而蓬勃的发展。18世纪的英国绘画。可以说是肖像画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产生了一批肖像画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有雷诺兹、庚斯博罗和劳伦斯。

雷诺兹(1723年—1792年)是18世纪英国肖像画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英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是英国美术家协会和皇家美术学院的创办人、皇家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他除了早期就接受肖像画的训练外,到过意大利,还在那里逗留了三年,对意大利绘画艺术,特别是威尼斯画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的肖像画主要是以英国贵族和上层人物为主,画风写实并给人以庄重的感觉,建立了一种“宏伟风格”的肖像画传统。他的艺术、艺术观点最充分地表达了整个18世纪英国的美学观点。其代表作有《希斯菲德勋爵像》、《西斯顿夫人》、《伯爵夫人和女儿》等。

庚斯博罗(1727年—1788年)是18世纪中期杰出的肖像和风景画家。庚斯博罗与雷诺兹相比,更多才多艺,且具有广泛的艺术成就,富于独创性。庚斯博罗比雷诺兹只小4岁。他们两人由于个人经历、社会地位和性格的不同,在肖像画的艺术风格上也不相同,庚斯博罗不但是一个杰出的肖像画家也是一个杰出的风景画家。他前期的代表作《安德鲁斯夫妇》就是肖像画与风景画的结合,作为肖像画背景的风景是庚斯博罗的故乡萨福克郡的典型风光。他后期的代表作有《蓝衣少年》,这幅作品表明了画家更重视个人的探索和创新。因为就这一作品的色调而论。在当时是很新颖的,它以银灰色的调子画了一大片优美的风景作为人物的背景,把少年的蓝色衣服衬托得更加光辉夺目。

劳伦斯(1769年—1830年)是18世纪末期的英国肖像画家。他是个跨世纪的人物,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最时髦的肖像画家,在欧洲享有盛誉。他的肖像画中的人物多是上流社会的人物,其中有不少是上流社会的妇女。他的肖像画的特点是笔触流畅,色彩绚丽,画面处理出色,代表作有《兰伯顿先生公子像》等。风景画艺术

18世纪英国除了风俗画和肖像画以外,风景画的兴起,其中包括水彩画的迅速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方面。18世纪英国的风景绘画和肖像画相比,它的存在的意义有所不同。从某种角度来说,风景画比肖像画更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并且正当肖像画艺术因华丽的外表效果的追求而日趋衰落的时候,风景画艺术却仍然在蓬勃发展。

1.风景画的先驱理查·威尔逊

英国风景画的先驱人物是著名的画家理查·威尔逊(1714年—1782年)。他是英国第一个有创造性的风景画家,是英国风景绘画的创始人。

威尔逊可以算是雷诺兹的同代人,在盛行肖像艺术的时候,他最初也是从事肖像画创作,但他对此并不感兴趣,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杰出的才能。1750年他去意大利后,遍游了威尼斯和罗马的各大城市,并作了大量各地风景和古代遗迹的写生,开始创作了一批意大利式风景画。当他于1756年回国后,已是作为一个风景画家活跃于伦敦的画坛上。

威尔逊回国后的最初几年时间中,继续描绘意大利的风景并得到相当高的评价,后来他转向描绘英国本土的风景,特别是威尔士和伦敦周围的乡间风光。在当时很多画家都不重视自然,认为风景画难登大雅之堂的社会风气中,威尔逊敢于走自己的艺术道路。为英国风景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杰出的风景画家庚斯博罗

18世纪中期,以雷诺兹为中心的英国肖像画艺术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庚斯博罗作为一个杰出的肖像画家也做出了其卓越的成就。他博学多能,才华横溢,同时又是英国风景画方面最杰出的代表者。

庚斯博罗在风景画艺术上对18世纪英国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说在肖像画艺术上雷诺兹还可以和他平分秋色的话,那么在风景画上他则是无可匹敌的。庚斯博罗一生的风景作品很多。早期的作品受荷兰画派的影响,善于表现阳光下的自然景物,代表作有《庚斯博罗的森林》。晚期的风景画不但在技法上表现得炉火纯青,而且在风格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他已经不满足于对自然景色的写实描写。而是更多地作了一些意境的追求。代表作品有《到市场去的马车》等。

3.英国水彩画的兴起和发展

在英国风景画的发展中,水彩画起了一定的作用。在18世纪以前,水彩画一般都还只用于绘制地形图,或者版画家用水彩来为版画作准备工作。18世纪末英国画家发现水彩画适宜于表现英国的湿润多雨的气候和色调与丰富多变的自然景物,开始用水彩画来描绘自然风景,出现了一批水彩风景画家,如亚利山大·科仁斯及其儿子约翰·罗伯特·科仁斯、保罗·桑德比、汤姆斯、格尔丁、乔治·罗伯逊、爱德华·戴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亚历山大·科仁斯和汤姆·格尔丁。

亚历山大·科仁斯生于俄国,父亲是彼得大帝录用的造船技师。他的早期生平经历不详。1746年前曾在罗马学习风景画,不久迁居伦敦。他对水彩画的主要贡献是他发明了“泼彩法”,与中国古代的“泼墨法”有相通之处。他的这种画法流行一时,对18世纪末期的英国水彩画影响很大。他还发表了许多有关风景构图、天、树和人体比例画法的手册,在绘画技法理论上有不少的建树,人称“教员之子”。

汤姆斯·格尔丁(1775年—1802年)是一个早熟而又早夭的画家。20岁时开始第一次广泛的旅行写生,足迹遍及整个英国。他对水彩画的主要贡献,在于进一步发展了水彩画的表现技巧。促进了水彩画从主要为实用逐渐转向鉴赏性艺术,19世纪英国的风景画家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这个事业。他的代表作有《里满士·约克夏》等。

总之,英国风景画从18世纪开始出现,虽然受到意大利、荷兰和法国风景画的影响,但经过威尔逊、庚斯博罗、桑德比、科仁斯父子、格尔丁、汤恩等人的努力,终于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并为19世纪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太勃尔和泰纳的出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使英国风景画在世界艺术史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对各国风景画的发展给以深远的影响。

18世纪意大利绘画

18世纪欧洲美术的中心是法国,英国次之,意大利此时仅限于昔日光荣历史的留恋,在美术上没有创造出什么奇迹来。只是在威尼斯,文艺复兴的回光返照好像显得强烈一些。此时的威尼斯画派,在18世纪意大利绘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17世纪末18世纪初巴洛克艺术在意大利逐渐衰弱。除了威尼斯以外,其他地方在,18世纪中叶以后古典主义风格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巴洛克艺术已经不能给欧洲艺术以巨大影响。18世纪意大利艺术之坛上错综复杂,有晚期巴洛克风格,也有罗可可风格和现实主义风格,最终是以古典主义风格作为结束。18世纪威尼斯画派

18世纪的威尼斯画派,在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风景画诸方面都产生了一些杰出的代表,他们继续保持了现实主义艺术的传统。18世纪威尼斯画派最突出的代表之一乔·巴·提埃波罗。

提埃波罗(1696年—1770年)是晚期巴洛克的画家。他的艺术既受到巴洛克的影响,又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提埃波罗首先是18世纪意大利最出色的壁画家。他制作的富丽堂皇的壁画,曾受到意大利和当时欧洲各国王宫的欢迎。他在威尼斯、米兰等地画了大量的壁画和天顶画,他最著名的天顶画之一是德国维尔茨堡的作品。除了壁画外,他还制作了一些架上绘画,这些作品同样是保持了构图宏大,色彩绚丽的特色。在《阿姆斐特丽达的凯旋》一画中,表现了海神之妻在水中的凯旋情景,充满了欢乐和壮丽的气氛。画面上的豪华景象令人回忆起威尼斯在过去年代里的海上光荣历史。他的另一幅架上绘画《梅采纳特把自由的艺术献给奥古斯都大帝》,虽然尺寸并不大,但同样给人以庄严雄伟的感觉。在画面的背景上画有古罗马建筑物,画上的人物穿着古罗马衣服,金色的阳光笼罩着整个画面,造成一种寓丽堂皇的效果。1756年他被选为威尼斯绘画雕刻学院的院长。在60年代,提埃波罗被邀请到西班牙为马德里王宫作天顶画。

此外,提埃波罗还画了一些表现威尼斯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在18世纪50年代创作的《走江湖者》一画中,他生动地描写了节日里人群集会的场面。他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铜版画家,他最出色的两组铜版画是《狂想曲》和《谐谑曲和幻想》。

在18世纪的威尼斯画坛上,风景画也有一定的发展,此时较为著名的风景画家有:安东诺·卡纳列(1697年—1786年)、弗兰西斯柯·瓜尔第(1712年—1793年)等人。

安·卡纳列的风景画富有抒情味,擅长描绘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他初期的代表作有《税关入口处》,描绘的是威尼斯大运河繁忙的运输情况,画面充满了生机。他的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是《威尼斯迎接法国大使》,这是一幅既描绘了风景又描绘了外交生活的出色作品。

与卡纳列同时驰名的威尼斯风景画家是弗兰西斯柯·爪尔第,他是卡纳列的学生。他善于作外光的描绘,描写威尼斯的天空,表现大气的流动,阳光从云层中透过,照耀着这个古老水上城市的市容,画面上常是柔和的银色调子。主要代表作有《威尼斯的风光》、《威尼斯的庭园》、组画《放气球》等。18世纪罗马的绘画艺术

18世纪的威尼斯是意大利绘画的中心,罗马已经失去了意大利美术中心的光荣地位。罗马的封建教权统治和社会生活的落后妨碍了艺术的发展。整个18世纪在这里出现的比较重要的画家就是乔维尼·巴奥罗·巴尼尼(1691年—1765年),他的作品并给威尼斯风景画家卡纳列以极大的影响。他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比亚奇兹,最初是学画舞台布景的,后来到罗马从事绘画创作。当时罗马有一批荷兰画家对意大利古代废墟很感兴趣,常常对之作画,在罗马有一定的影响。巴尼尼就是在他们的启示下开始对风景画发生兴趣的。他创作的大量作品几乎都是描绘古代遗迹、教堂建筑或广场街道的,在这些作品中,他巧妙地配合了人物的活动,并使其在整个画面上起重要的作用。他的作品有较大的感染力,他表现的古代废墟,能引起观者的怀古情绪和对伟大的古罗马文化艺术的赞叹。

另外,18世纪的罗马是欧洲古典主义艺术的一个根据地,不少外国画家都曾集聚在此从事着艺术探索和研究。法兰西许多伟大的画家都到过这里,给当时的意大利画坛带来不少影响。到了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的古典主义日益占据统治地位,一些艺术家一心向往古代,而不是瞻望未来。他们的作品技巧虽然精湛,但缺乏时代生活气息。

总之,18世纪下半期,整个意大利绘画艺术已经出现衰落状态,此时的欧洲的艺术中心正从意大利转到了处在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夜的法国。

18世纪西班牙绘画

从16世纪下半期和整个17世纪的150年间,西班牙出现了美术史上的鼎盛时期。但是,一进入18世纪,西班牙的美术却一落千丈,在几乎一个世纪之中都处于衰微的低落阶段。18世纪西班牙这种艺术的低潮,有其多方面的社会和历史原因:首先,18世纪,西班牙殖民帝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从1713年开始,西班牙的政权落入法国波旁王朝手中,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其次,整个18世纪。欧洲许多国家正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而西班牙仍处在他国干涉之下和保持着极端腐败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再次,上一个世纪盛行欧洲的巴洛克艺术在西班牙被以委拉斯凯兹为首的现实主义绘画所代替,西班牙缺少罗可可艺术发展的土壤,在绘画上只是对罗可可美术的勉强模仿。然而,本世纪末期直至19世纪的20年代。西班牙却产生了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杰出的画家戈雅,他是西班牙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月里的一颗灿烂的明星。它虽然没能照亮整个18世纪的暗淡的西班牙画坛,却长久地震动了整个欧洲世界,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和印象主义美术的产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戈雅艺术的重要影响。

戈雅(1746年—1828年)是西班牙18世纪末出现的伟大画家。他1746年3月20日出生在西班牙阿拉贡省的萨拉果沙城附近的一个农村。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有的镀金匠,他的母亲是一个破落贵族家族的女儿。戈雅15岁时随父母迁居萨拉果沙城,并进入当地一圣像画家的工作室学习绘画。1776年到首都马德里进入宫廷的挂毯织造厂担任设计工作,画了许多挂毯设计草图。1785年起,戈雅升任马德里皇家美术学院副院长,并担任宫廷画师。在这其间为国王和宫廷贵族画了许多肖像。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后,是戈雅艺术的成熟期。画家早期那种乐天无忧的情绪,逐渐为愤怒的激情和冷静的思考所代替。1792年,戈雅因病耳聋,但社会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无能使他无法平静,他以讽刺画的形式抨击统治者的无能、教会的愚昧和黑暗。1799年创作的铜版组画《狂想曲》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铜版画《狂想曲》共80幅,它并非随意幻想,而是有意识地表达他对西班牙封建统治的不满。此一时期画家的重要作品还有《疯人院》、《鞭身教徒的游行》以及《查理四世的一家》等。另外。在这一时期,戈雅还创作了不少亲友和同代人的肖像画。其中最突出的有《何维兰诺斯肖像》、《费·吉尔玛德肖像》、《穿衣的玛哈像》、《裸体的玛哈像》以及《伊萨贝尔·柯包斯·德·波赛尔肖像》等。戈雅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肖像画方面,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肖像画汲取了委拉斯凯兹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充分表达人物的性格、感情和气质为特色。他突破了前人的成就,在自己的作品中赋予主观的感情和态度。上面提到的作品《查理四世的一家》就是《查理四世的一家》戈雅 西班牙戈雅肖像画中的一个巨构。整个作品的构图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宫廷肖像的法则。画面上的人物以皇后为中心分为两组,人物呆板地排列成一行。路易丝皇后的外貌丑陋,既骄横又愚蠢。国王查理却像一个挺着肚子的公鸡。由于戈雅的现实主义手法,流露出画家的尖锐锋芒与直率的激情。富丽堂皇的色彩和豪华的服饰,却无法掩盖这些皇家贵族人物的内心空虚和品格上的瑕疵。正如法国19世纪艺术批评家戈蒂叶所说的,是“暴发户杂货铺老板的一家”。

1808年拿破仑军队入侵西班牙。戈雅又根据亲眼目睹的现实创作了揭露侵略者罪恶的铜版组画《战争的灾难》,创作了著名的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两幅著名作品。《战争与灾难》主要《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内容是广泛地反映西班牙人民抵抗法国杀》戈雅 西班牙侵略者的斗争。这部作品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1810年—1814年间创作的。第二部分大约创作于1814年—1820年间。

油画《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两幅大型历史画都同样反映了1808年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历史事件。在《1808年5月3日夜间起义者被枪杀》一画中。戈雅描绘了一个悲壮激昂的场面。戈雅并没有把起义者画成失败者,而是把他们表现为精神上的胜利者。他们临危不惧与内心怯弱的刽子手形成鲜明对比。刑场的背景是马德里郊外。画家把人民的斗争和祖国屈辱的命运在这里联系在一起。这幅作品创作于1814年,正是西班牙第一次革命失败后斐迪南七世复辟的一年。戈雅创作这一作品,可能与他当时的苦闷心情有关。表现了对起义者的怀念,也是对那些不关心民族命运的贵族的谴责。

戈雅晚年生活孤独。加上耳聋,创作的作品如题为《聋者之家》的壁画,反映出一种愤世嫉俗的悲观心理。1824年戈雅侨居法国波尔多,直至1828年逝世。戈雅的艺术以其优秀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充满浪漫主义的战斗激情深刻地影响和鼓舞了后来的像德拉克罗瓦、米勒、杜米埃以及柯勒惠支等一批杰出的画家。可以说,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们,都从戈雅的绘画艺术中获得启发,并为批判现实主义开辟了道路。就此意义而言,戈雅可称得上是近代欧洲绘画的伟大“先驱者”。

13世纪至18世纪的日本绘画

日本从公元300多年以后,直到12世纪左右的数百年间,由于佛教的传入,在美术方面以佛教题材的雕刻和绘画为主要内容。日本佛教美术的发展主要是受中国的影响,7世纪末至9世纪末,日本的佛教雕刻和绘画就直接受益于中国唐朝文化。总之,从4世纪直到12世纪左右,日本主要以佛教美术为主,表现在绘画上,也主要是一些画在佛寺的壁画。就其佛教绘画的总的成就来说,由于受中国的影响强烈,其创造性成就不是太大。

13世纪以后,日本的绘画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日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世俗美术。13世纪至17世纪日本绘画

公元13世纪和14世纪是日本绘画史上的镰仓时代,这是一个美术上的过渡性时代,即日本古典的大和绘向水墨画的过渡时代,其间不断受到中国宋元的影响。至公元15世纪,日本幕府尊崇中国宋元文化,一时间,水墨画和禅宗文化对日本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水墨画出现了不少优秀画家。著名的有:明兆、周文、雪舟、三阿等。

明兆(1352年—1431年),画域广泛,善画山水和道释人物画,画风雄浑粗放。他是东福寺绘佛师,其画在当时颇有名声。他于1368年完成了仿元朝罗汉画的《五百罗汉图》50幅,1408年完成巨制《大涅椠图》。在山水画中,他有作品《溪荫小筑图》和《青山白云图》等传世。

周文是15世纪前期日本画坛的中心人物。他兼备多方面的才能,善于画佛教绘画和山水画以及花鸟绘画。他的画风欠缺紧密的构成和表现的强度,但成功地表现出幽远的情趣,格调高洁。《竹斋读书图》和《水色峦光图》被认为是周文的传世作品。

雪舟等扬(1420年—1506年)是活跃于15世纪60年代后的水墨画家,也是中国人熟悉的一位画家,他在壮游中国名山大川之后,精于水墨山水画,成为日本画史上的一代宗师,被称为“画圣”。他出生于日本备中(今冈山县),少年时代入附近的宝福寺为僧,后入京都相国寺。1462年号雪舟,1464年离开京都画坛去山口时,已经成为有名的画家。1467年,随遣明使节来到中国,游览了中国的名山大川。i469年,回国。雪舟一生追慕中国宋元画风,又注意对景写实,画面笔法强韧,构成精致,柔和而亲切。他的绘画表明了日本水墨山水画已经完全日本化。雪舟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著名的传世代表作有《长卷山水图》、《四季山水图》、《天桥地图》、《泼墨山水图》等。

几乎和雪舟同时代的画家狩野正信兴起了狩野派画风,这派水墨画因禅武并用,和汉一体的装饰手法博得幕府的信任,成为御用画派,并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

狩野正信(1434年—1530年)是狩野派的创始人。据史记载,他在山水画、佛画和肖像画方面都有作为。现存他的遗作极少,传世作品只有《周茂叔爱莲图》、《崖下布袋图》和《竹石白鹤图》屏风。

狩野派是日本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画派。在16世纪末的桃山时代的障壁画的发展中,狩野派人才辈出。同时长谷川派、海北友松派的障壁画也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狩野永德的《会图屏风》,长谷川等伯的《松林图》和长谷川久藏的《樱图》最为有名。

16世纪末到整个17世纪,日本绘画史上,出现了极为特别引人注目的画家。他们是本阿弥光悦、表屋宗达和尾形光琳。在他们手里,日本绘画富有装饰性的一面展现出来,更加清晰地展示了日本绘画自己的面貌。

本阿弥光悦(1558年—1637年)出身于一个制造和收藏刀剑的世家,世代受朝廷的保护。他的艺术兴趣极为广泛,书画、陶艺、莳绘尤为超群,可惜其画迹今已难觅。他的艺术实践和关于装饰艺术的理论是承上启下的一条强韧的纽带。表屋宗达,生卒年不详,大致活跃于17世纪前期。而尾形光琳(1656年—1716年)是活动于17世纪末期的画家。宗达和光琳吸收了大和绘、水墨画、障壁画、狩野派、土佐派的营养,与日本的传统工艺美术的精粹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日本美术的受容收、简洁性、装饰性和抒情性等特点,使之成为一种自觉地协调各种美的因素的典型的日本美。其高度概括的、富有生气的装饰感成为后来日本美术的基本个性,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屋宗达的代表作品是《田家早春扇面》、《源氏物语屏风》、《莲池水禽图》等。尾形光琳的传世作品则是《红白梅图》、《燕子花屏风图》等等。

17世纪,日本社会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财富的积聚和城市享乐生活的盛行,表现歌舞伎演员、艺妓、歌女和市民阶层生活、名胜风景等的人物画、风俗画和风景画发展起来了。这些画除单幅原作而外,还大量雕版印刷。因为它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市井社会生活,所以被称为“浮世绘”艺术。

浮世绘分为两种:木版画和肉笔画。前者是刻制印刷而咸,后者是手绘而成。这一画种以江户(今东京)为中心,持续发展了200年左右,并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18世纪日本绘画——“浮世绘”艺术

浮世绘艺术在18世纪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达到了鼎盛,也因此而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浮世绘传入法国巴黎后,在欧洲掀起了一股收集日本浮世绘的“日本热”。欧洲19世纪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后期印象派”的凡高等画家,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它影响。日本18世纪最著名的浮世绘代表性画家是铃木春信、葛饰北斋和喜多川歌磨。铃木春信(1725年—1770年)是江户人,最初学鸟居派,后专攻“美人画”。是首创日本的套色木刻而著名的画家。他所画的“美女“,大多是市民姑娘,如茶室女侍、售货女郎、武士的使女和艺伎等。他笔下的美女,大多画成细瘦的腰肢,纤巧的手足和轻盈的体态。而对脸部的表情则不大注意,人物的性格也主要是靠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气氛来烘托。他的代表作有《夜雨》等。其画风婉丽多姿,但常流于纤弱。

喜多川歌雇以画妇女和民间风俗为特长。早期学浮世绘画家鸟居清长的艺术风格。1790年前后,他创造了一种特写式的半身“美人画”,因人物的脸部特大而被称为“大首绘”。以后他就以画这种“美人画”而著名。他一生的作品很多,主要代表作品有《妇女大相十品》、《更衣美人》《剃头图》和《缝衣图》等。

葛饰北斋是浮世绘最杰出的画家,他的艺术对19世纪后期的欧洲美术有很大影响。他出生在江户东郊葛饰村一个做镜子的工匠家庭。少年时当过租书铺学徒,从木刻师学艺,业余学画书籍插图。1778年进入著名浮世绘画家胜川春章画室,在那里工作了15年。1792年离开胜川春章的画室。1797年开始使用葛饰北斋的笔名,这标志着他艺术的黄金时代的到来。

葛饰北斋一生创作了35000多幅作品。并给167种的437册书籍做过插图,以风景题材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浮世绘中最优秀的风景组画是《富岳三十六景》。这一组画实际上包括46景,既写实又不拘泥于写实,造型简练,线条流畅优美,设色鲜明,极寓装饰性,充分体现了日本浮世绘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成就。《神奈川冲浪里》是其中一幅,它以大胆和直截了当的构图和造型手法,表现了一个激动人心令人振奋的场景。

葛饰北斋(1760年—1849年)与喜多川歌磨(1753年—1806年)以及19世纪的安藤广重(1797年—1858年),被尊为“浮世绘三大师”。

安藤广重是活跃在19世纪的浮世绘画家。他受葛饰北斋的影响专攻风景画,并以此而名世。他的艺术风格与葛饰北斋相比,具有笔致秀丽、色彩优雅,抒情味较浓的特点。主要代表作品有《东海道五十三景》。《江户名胜百景》等。

意大利绘画与塞冈提尼

19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在国家的政治分裂和经济衰微的背景下,仍然与18世纪一样呈衰落趋势。虽然也有一些画家对祖国丰富的艺术遗产充满眷恋之情,但仍然未能活跃整个意大利画坛。直到19世纪后期,才出现了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植根于祖国的艺术土壤,并对西欧的当代艺术广收博取,从而取得了一定成就的画家,这就是被称为“农民画家”的塞冈提尼(1858年—1899年)。

塞冈提尼出身贫寒,自幼丧母,从小一直生活在农村,这培养了他对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深厚感情。18岁时,他才实现了到米兰布列拉美术院夜班学画的愿望,在这里,他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并开阔了艺术视野,两年后,他开始了职业画家的生涯。

塞冈提尼的早期创作主要是表现田园生活和农民艰苦而平凡的劳动。此时的作品有《牧女》、《剪羊毛》、《在泉水边》、《午睡》、《月下之恋》等。这些作品,艺术语言朴素,笔下的农民形象勤劳而敦厚,纯朴而乐观。

塞冈提尼的晚期创作活动是在瑞士境内的莎沃宁和山区高原马路上进行的,这两处都是海拔1000米的高原地区,这里特有的奇异风光和高原牧民的生活习俗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热情。同时,他吸取了法国印象派对于光色研究的成果,用饱和纯洁的色调表现雪山高原和牧放耕种,尤其是那种高山空气的清新和光照的灿烂鲜明,使画面风采独具。这段时间的代表作品有《阿尔卑斯山的中年》、《吃牧草的母牛》、《春天的牧场》和《日落风光》等等。

塞冈提尼是19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画家。他在意大利画家们斤斤于探索形式而远离生活的时候,献身于农民生活和乡村题材的创作,使19世纪后期意大利绘画出现了一段难得的辉煌。

瑞典最优秀的画家佐恩

19世纪瑞典画坛上最优秀的画家是安德列斯·佐恩(1860年—1920年)。他不仅以自己的艺术作品标志了19世纪瑞典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也是瑞典第一个具有全欧洲意义的画家。

佐恩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里,从小喜欢绘画,15岁进入了斯德哥尔摩美术学院。他勤奋好学,对新的艺术观点和形式极为敏感,并由于新思想的影响而和其他几位青年学生一起被迫中途辍学。

佐恩多才多艺,在油画、风景画、水彩、素描和版画方面均有精深的造诣。他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风景画、神话画、风俗画都留下过精彩的作品,尤其是以肖像画的创作而名闻遐迩。

他从1885年起从事肖像画创作,他善于把握笔下人物瞬间的感情变化,并能以迅急的手法加以表现。它的肖像画方面的代表作品有《加德纳夫人像》、《罗丹像》、《安德斯爷爷像》、《母亲像》等等。他的肖像作品不但在感情性格方面刻画细腻,而且同样显示了他在艺术手法上的高超造诣,尤其是在色彩语言上。他在法国受到过印象派光色特点的影响,但他却采用了更为强烈的单纯的表现。他不喜欢用过多的颜色,却因为恰当的对比显得厚重而响亮,甚至感觉到光的颤动。

佐恩不但是一个出色的肖像画家,而且在风俗画方面也相当杰出。他创作的风俗画有《黄昏的舞蹈》、《牧羊女》、《赛船》、《午夜》等。尽管他的风俗绘画并没有表现社会的重大事件和揭示出深刻的阶级矛盾,但他那充满热情的作品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患。

另外,佐恩在铜版画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铜版画能巧妙地利用线条的排列和黑白的对比表现出生活的形象,而且仍然保持着油画般的敏捷手法。代表作有《埃尔那斯特勒南》等。

比利时最伟大的艺术家麦尼埃

19世纪30年代在全欧革命的影响下,比利时脱离了尼德兰王国的控制,组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这时,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情绪的浪漫主义流派在美术中居于主导地位,开始形成比利时民族画派。

19世纪的后半叶,比利时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著名的油画家、雕塑家康斯坦丁·麦尼埃(1831年—1905年),他的作品使比利时批判现实主义美术最终摆脱了法国的影响,从而跃居欧洲先进美术行列。他的主要油画代表作品有《农民战争》、《女仆的早饭》、《矿工下班》、《乌格尔的冶炼》等。

美国绘画

17世纪中期英格兰和荷兰的移民开始在荒芜的北美大陆建立了固定的立足点。从那时开始,美国就有了绘画艺术。17世纪后半期,美国有了正规的肖像画艺术。但艺术风格以欧洲荷兰画派的风格为主,缺乏创造性和艺术性。这些肖像画家主要集中在波士顿及其周围地区。

18世纪初,欧洲的几个画家来到了美国,使美国肖像画艺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就整个18世纪来说,美国的绘画艺术水平不高,主要画家都深受欧洲美术的影响。

19世纪初,美国的绘画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时出现了美国风景画派——哈得逊河画派。

哈得逊河画派是一个要求摆脱欧洲绘画的影响、创立自己的具有民族精神的风景画派。它由一批经常以哈得逊河沿岸风光为题材的风景画家所组成。它包括几代画家。活动时期是19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这一派的主要奠基人是托马斯·科尔和阿舍·杜兰特。他们的风景画都是旅行写生,他们是最早成功地描绘了美国独特的风景的画家。由于他们的努力,风景画在美国风行一时。

托马斯·科尔(1801年—1848年)出生于英国,14岁时开始学习工艺美术设计,17岁随家人迁住美国俄亥俄州,后来,他独自来到费城,在宾州美术学院学习了两年。1825年科尔定居纽约后已经是很有名气的风景画家了。

科尔的风景画气象神奇,富于浪漫情调,重要的代表作品有《卡茨基尔山中的日落》等。他为推进美国风景绘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杜兰特(1796年—1886年)也是美国重要的风景画家。他出生在新泽西州,早期从事雕刻创作,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油画艺术,以风景画为主。他的风景画突出了美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刻画细致入微。代表作品有《潺潺的溪流》等。

19世纪下半叶是美国绘画的成熟时期。无论是在风景画、肖像画还是在风俗画方面都出现了一批掌握了纯熟绘画技巧,能充分显示自己的艺术个性,并能真切反映美国人民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家。较为著名的有霍默、伊肯斯、赖特等。

霍默被认为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也是土生土长的美国画家。他们描绘乡土生活的风俗画,这在崇尚西欧画风的美国画坛上,显得清新而富有醇味。他是一位海洋画家和插图画家,童年的游戏、渔猎、人们与海搏斗的情景,在霍默的绘画中具有重要影响。他成了美国前所未有的最有名的海洋画家。霍默在艺术创作上,不因循守旧,而是凭着自己的诚实走自己的道路,去寻求真理。霍默以完全的客观性、色调对比甚于颜色对比的印象主义技法,生动地描绘海洋景色,他画的插图以超越文学内容的特殊的现实主义描述,使巨大的中心主题得到浓缩。

霍默出生在波士顿。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爱画水彩画,霍默最初就是从他的母亲学习绘画的,1859年,他搬到纽约市去住后,才第一次真正地接受美术训练,进入了美术设计学院学习。但由于那个学校只教素描,可是霍默对油画和水彩更感兴趣,于是很快就退学了。1861年,内战爆发,他以《哈泼周刊》图片记者的身分去战场采访,画了一些描绘战争的有力的素描。在战争期间,他经常创作油画,描写军队、农村、妇女、儿童的生活等。19世纪90年代是霍默艺术创作的转折点。他在北海之滨的一个渔港泰思默思旅居时,开始用水彩和油画描写海景和渔民生活,他以雄伟的画法来歌颂这些人。在这过程中,他的作品进入了一个新的情感深度。后来,他在缅因州海岸定居下来,逐渐地他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大海上,那是他最后的境界。作品表现得更加简洁,更加富于思想。

霍默的艺术作品具有坦率的现实主义和强烈的美国风味,代表作品有《生命线》、《回头浪》、《疾风》、《猎狗和人》、《伐木工》、《值夜——平安无事》等。

伊肯斯(1844年—1916年),他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于1866年从费城来到巴黎,在学画的过程中受马奈的影响很大。1870年从西班牙返回费城,任教于宾州美术学院附中,开始探索现实主义的教学方法。由于他在男女合班的教室里使用裸体模特儿而受到外界的指责,以致被迫辞职。伊肯斯的代表作有《格罗斯病院》、《惠特曼像》等。

赖德(1847年—1917年)是美国19世纪最重要的浪漫主义画家。他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新贝德福德,虽然他一直住在纽约的贫民区,但他的绘画题材大部分都是海景和风景。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怪诞与梦幻,色彩绮丽,用笔厚重。

赖德曾经访问过欧洲,但是并没有受到欧洲绘画的影响,他始终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留下的重要作品有《阿登的森林》、《海上月光》、《白马上的死神》等。

19世纪时期的绘画艺术

19世纪法国绘画

19世纪法国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从其发展来看,它基本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新古典主义时期(1800年—1830年),浪漫主义时期(1830年—1848年)、批判现实主义时期(1848年—1870年)、印象主义时期(1870年—1900年)。新古典主义美术

1.概述

在论述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前,有必要简单地叙述一下19世纪初法国的大革命史。

法国在1789年的大革命前,仍然顽固地维持着封建等级制度,第三等级反对王室的政治斗争日趋激烈。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宫召开的三级会议。已成为矛盾冲突一触即发的焦点。会议进行的同时,巴黎人民的革命情绪不断高涨,他们常常举行示威游行,支持代表的斗争。并最终在与王军的冲突中爆发了人民起义,于7月14日包围了象征封建统治堡垒的巴士底狱,并攻破了大狱,将其夷为平地,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广场。1789年7月14日的巴黎革命,标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革命开始时斗争异常激烈,以马拉,罗伯斯庇尔和丹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所宣传的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出现了许多革命俱乐部。1793年在人民群众和雅各宾派的坚持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同年10月,王后也被处死。

雅各宾派建立了革命民主专政,保住了年轻的共和国,然而雅各宾派的内部的严重分裂现象削弱了他们的力量,1794年7月27日,即热月9曰。反对革命政府的阴谋集团政变成功,雅各宾派的革命专政彻底崩溃,这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告一段落。

热月党人取得了政权,成立了代表大资产阶级的督政府。1799年11月9日,即雾月18日,拿破仑发动政变,掌握了政权。1804年5月再次修改宪法,变共和国为资产阶级帝国。12月,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仪式,从此开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4年)。

拿破仑执政后,连年发动了对外战争,其目的是为了掠夺欧洲的财富和土地,抢占殖民地,为大资产阶级在欧洲和海外夺取工商业霸权。到了1810年,法国已经控制了除英国以外的几乎全部西欧国家。1812年拿破仑发动侵俄战争的失败成了帝国崩溃的重要因素。1815年的滑铁卢大战,法军大败。拿破仑帝国覆灭。在其后的1814年—1830年间是复辟王朝的统治时期,这个政府代表了贵族大地主和高级教士的利益,对革命者进行了疯狂的报复,甚至连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和言论出版的自由也被剥夺了,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巴黎人民在1830年7月爆发了革命,筑起了堡垒,在短短三天里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7月革命”。革命的结果是把他们的代理人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捧上了王座,史称七月王朝。

从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到,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是法国历史上阶级斗争空前尖锐复杂的时期,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必然会对当时的美术产生重要的影响。走马灯式政权更替以及革命时期的各个阶级、政党和派别都需要文艺作为斗争的武器,美术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鲜明地表现出了政治倾向性。以大卫特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美术就是这一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像一面多棱镜,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法国革命的史实。

在详细论述这段时期的美术活动以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新古典主义的含义及其兴起和发展。

古典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它以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旗号,进行着一场新的文艺运动,它在17世纪的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并在欧洲诸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到了18世纪下半期,即法国的大革命前,古典主义美术在法国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地位,紧接着又得到了有利于发展的一切条件。所以,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初的近半个世纪里,一直活动着古典主义美术。

这种有利于古典主义艺术发展的条件,或者说有利于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需要。在法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高举反对宗教黑暗,争取民主自由的旗帜来号召人民起来斗争,需要在人民心理上扶植其斗争的勇气和美德,以及为一种新的制度的建立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而古希腊罗马共和主义时期的英雄正是当时资产阶级的理想和行动的典范,也成了当时法国人民推崇的圣贤和偶像。

第二是批判罗可可艺术的需要。在反对法国封建制度统治的日子里,长期以来就为封建王朝所垄断的罗可可艺术也成了资产阶级的批判对象。

第三,新的美术理论的影响。古典主义的新高涨不仅是为了满足一种外在形势的需要和具有它内在的主导力量,而且在当时也是一种相应的美学思想作为它的理论依据。这就是德国美术史家温克尔曼的美术理论。

法国艺术家以温克尔曼提出的“高贵的单纯和伟大的静谧”为古典主义的标准,围绕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题材和风格的变革。(1)在内容上,主张艺术作品应该选择严峻的和重大的题材,在古代的历史中和现实的重大事件中吸取题材,用历史画代替风俗画、风景画和肖像画。(2)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的表现而忽视艺术家的感性的色彩,认为“美”的理想就是“理性”的理想。大卫特就说过:“艺术家必须是哲学家,艺术的精髓不是导向理性的灯火以外(即是导向理性的灯火)”。(3)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而反对片面形式感的追求。(4)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线的轮廓,而忽视色彩和反对过分的渲染。

当然,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罗马艺术的重复。也不是17世纪古典主义的翻版,而具有新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借助古代的英雄主义的表现,使作品显出庄严而热烈的现实斗争激情。

所以说,所谓新古典主义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这个新古典主义的领袖人物是大卫特、热拉尔、勒布仑、吉罗德、普吕东、格罗、洛兰。安格尔等人是新古典主义的主要代表画家。

2.大卫特——新古典主义美术的领袖

雅克·路易·大卫特(1748年—1825年)是法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作为18—19世纪之交的法国画家,他的生活与创作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卫特于1748年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时代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66年,经由他的亲戚,也是当时最著名的罗可可大师介绍,拜皇家美术学院的院士维恩为师。他具有热烈的气质。不满意美术学院的保守气氛,经过努力,得到了去罗马留学的奖学金。

大卫特的古典主义美术形成于罗马。就是说,意大利之行是大卫特艺术风格形成的关键。在罗马他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意大利的五年时间里,大卫特的艺术风格基本上形成了。

80年代初的法国,正值大革命的酝酿时期,大卫特与雅各宾党人交往甚密。开始借助描绘神话传说中英雄题材和相应的艺术风格,来创作具有革命鼓动意义的作品。此朗的《乞食的贝里塞尔》最为有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