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慎勤南桥小学探索新优质优化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20:33:28

点击下载

作者:孙骊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敬慎勤南桥小学探索新优质优化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敬慎勤南桥小学探索新优质优化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试读:

◎管理方略·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提炼特色和谐发展

◎孙骊

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取向、是非观念等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人员组织方式、流动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正在逐渐影响学校,使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提炼具有南桥小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加快学校的全面发展,就成为当前学校管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 构建具有“南小”特色的人本管理

关于什么是人本管理,学者们在具体解释其含义时,观念和说法不尽相同,这主要是由于其阐述角度的不同,但其一致性就是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对于学校而言,人本管理就是以师生为本,由行政约束走向主体意识自觉的管理方式,把教师从行政命令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生命的价值得到体现。

2013年9月,南桥小学迎来了办学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南桥小学的新校恒贤小学的顺利开学将标志着南桥小学这棵百年老树再发新芽。恒贤小学现有8个教学班,300名学生,25位教师。

两年多来,学校积极探索与实践两校一体管理机制与实施方法,调整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统筹协调,构建“和谐式”管理模式,形成全面统整、融洽和谐、整体优化的格局。(一) 调整管理结构,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

两所学校空间距离较远,造成政令落实不畅通。为此,学校成立六大管理中心,附属于两个部门(即教导处与德育处)。这六大管理中心分别是课程研发中心、常规管理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导师指导中心、质量监控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分别由一位学校中层领导担任负责人,组员由中层干部与骨干教师组成。这六大中心的成立缩短了两个学校的空间距离,在落实过程中有专人负责,两所学校都有教师参与,互相都有了解,便于沟通与整改。

近年来,我们注重建章立制,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强化长效机制建设,从而使多样化的教师个人目标实现有序化,拧成一股合力,确保学校发展。(二) 统筹师资队伍,实施均匀布点模式

由于南桥小学原有师资长期饱和,年轻教师进不来,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原动力的队伍。而恒贤小学这两年来引进了大量的年轻教师,目前的25位教师中,中小学高级教师仅2人,刚入职的教师就有15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统筹安排师资,实施均匀布点,将两所学校的师资打乱后根据需求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师资。这既调动了有经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让这些年轻教师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有助于缩短他们的专业成长期。另外,学校还通过网络教研、校本研修平台、四大共同体活动等加强两校的互动交流与指导评比,提升素养,形成人人努力有目标、人人实践有内容的氛围。

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普遍学历高,受教育时间长,因而自尊心特别强。在管理中除了应该注重发挥制度管理的强制约束作用外,还必须通过人本化管理来增强执行制度规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三) 优化课程资源,实施四同一异模式

南桥小学的“树”课程体系已非常完善,在校本课程设置过程中采用主题拓展、年级滚动、校级走动的形式,通过“艺体十技册”“快乐百分百”“艺趣叁叁零”“体验大本营”“小博士行动”等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元课程载体。学校尤其注重学生艺术修养与特长的培养,形成了合唱、舞蹈、中华鼓、行进管乐、风景速写、创意折纸、版印童心、创意编织等艺术特色课程。为使恒贤小学尽快步入正轨,我们的宗旨是课程理念相同、课程框架相同、活动时间相同、考核标准相同,项目设置求同存异。以重点扶持的艺术项目为例,南桥小学重点发展合唱、传统舞、行进管乐、风景速写、创意折纸、版印童心等,恒贤小学重点发展现代舞、中华鼓、国画、创意青花瓷、创意编织等。

二、 特色的校园文化渗透

南桥小学是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作为一所有着210年办学历史传统的百年老校,学校以“树”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融入“愉悦和谐、艺趣雅致”的艺术教育理念,注重艺术熏陶,形成“文雅、优雅、儒雅”的气质内涵。在恒贤小学内,我们着重打造“别致、精致、和致”的艺术人文环境,整合校园文化精华,丰富校园生活内涵,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办学品味,形成艺趣雅致的环境特色,成为莘莘学子读书写字的理想园地。(一) 创设艺术人文环境,形成“别致、精致、和致”氛围

1. 校园标志性景观,以景促情

恒贤小学是百年南桥小学的再生。因此,步入恒贤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代表历史的景观: 一块校训石和一堵龙墙。校训石的呈现让学校师生谨记“敬、慎、勤”三字校训及“敦品重学、文博雅美”办学理念;具有历史沉重感的龙墙与南桥小学创始者头像则让学校师生感受母校文化,传承母校精神。

2. 校园主题式墙面,以文显艺

在推进学校环境建设过程中充分凸显艺术特色,让每一堵墙会说话,让每一幢楼散发艺术气息。例如,班级文化追求个性,学习园地、雏鹰争章栏、公告栏、卫生角、植物角的布置充满童趣、个性张扬;橱窗文化追求大气,是学校办学理念与文化传统的体现;墙壁文化追求主题,每一幢楼、每一堵墙面都有一个系列主题,能反映学校动态风貌,如“爱心语录”体现了师生和谐关系,“艺术之美”展示了学生才艺,“音乐之声”给予了音乐艺术熏陶,“自然之约”回归本源,展示学生健康心态、科学素养。

3. 校园艺趣展示厅,以品见雅

为提高师生对艺术的兴趣,增强艺术涵养,学校在校园大厅内设立了艺趣角、悦读吧、文化墙三大区域。孩子们可以在展示厅内展示才艺和作品或者读书,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轻松而活泼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逗留其间,接受着一种无声的艺术熏陶。(二) 培育教师,打造“温雅、内敛、贤德”团队

1. 创设“自培、互动、共享”的教师发展培训课程

学校紧紧依靠团队合作,借助骨干教师的引领,在创造性地执行和落实学校政策的过程中开展各项专题教学研究,在课程统整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采用的方式有“醇美教师”发展论坛、学研培一体教研、主题式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协作式”教育科研、网络研修平台等。

2. 组建特色教师工作室,培育教师团队文化

我们组建了由4位优秀教师带领的团队:“问题式对话”工作坊(班主任工作指导)、教学研究学术沙龙中心组(教学质效指导)、小燕工作室(低段青年语文教师培养)、艺术教师工作室(艺术教育指导)。(三) 实施项目式培训管理,实现最大化培养效能

学校充分利用南桥小学是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的优势,无缝衔接职初教师培训,围绕“专业思想、德育工作、教学技能、基本技能”四大课程模块,分阶段实施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专题讲座与合作研讨相结合、交流座谈与个体自学感悟相结合、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相结合、课堂观摩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等方式。

三、 完善树课程体系,形成“文雅、优雅、儒雅”气质(一) 树根课程(基础),培育坚实根基

一是基于课标确定目标内容,凸显学科德育渗透,凸显拓展结合点。例如,在学校音、体、美学科中进行“艺体十会”的技能拓展与德育评价,通过星级多元评价方式来记录每位学生在小学五年学习阶段中的个性特长。二是基于课堂开展有效教学,凸显“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多反馈、小坡度”。三是基于项目进行教学研究,凸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提炼”。多年的实践和调整使教师能有效驾驭课程整体。(二) 树枝课程(拓展),形成高雅气质

每周五下午的“快乐百分百”拓展课程主要采用主题拓展、年级滚动、校级走动、活动展示形式,开设“经典一刻”、“艺趣六十”(艺术苑、制作吧、健身馆、益智屋、人文院)、“班会三十”三大板块内容,学生参与率达100%。每周二至每周四下午的“艺趣叁叁零”社团课程则是以艺术类与体教结合等重点扶持项目为主开展活动,加强指导,争创特色。目前,现代舞、中华鼓、国画、网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正走向成熟。另外,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贤德在行动”主题课程分为德育主题活动、学科主题周和特色主题节,为学生展示自我搭建平台。例如,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准备期活动课程以菜单形式将内容与要求预告给学生和家长,家校共同培养学生入学后的“四会四能四讲”好习惯,并通过星级评价激励学生。(三) 树叶课程(探究),树立创新意识

学校以贤文化、校本课程目标为主题,以“体验大本营”“快乐星期六”“小博士行动”活动为载体,采用主题探究活动、小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方式进行课程探究。

附《学校发展愿景》

1. 共同愿景

我们的校园——愉悦和谐、艺趣雅致

我们的教师——温文尔雅、平和内敛、贤德贤能

我们的学生——敬学、慎思、勤问;文雅、优雅、儒雅

2. 战略定位

品牌化追求、优质化发展、和而不同的特色、儒雅艺术熏陶

3. 项目推进敬、慎、勤敦品重学,文博雅美和致文化课题引领

环境创建

文化认同和树课程快乐百分百

艺趣叁叁零

体验大本营

小博士行动和美德育书香校园

礼仪规范

贤德文化

五日机制和雅课堂预设与生成整合

育人与学识整合

信息与教学整合

品行与评价整合醇美教师名师工作室机制

规范化培训机制

规划性档案机制

骨干式引领机制和融管理制度与文化融合

管理与实践融合

干部与群众融合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艺趣、雅致的校园生活

◎孙骊

南桥小学作为一所有着210年办学历史传统的百年老校,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优良传统是一笔财富,是所有“南小”人共同的资本与骄傲。在漫长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坚守“敬、慎、勤”三字校训,以“敦品重学,文博雅美”为办学理念,以学校“树”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融入“愉悦和谐、艺趣雅致”,凸显校本艺术特色。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首批艺术教育环境建设实验学校、上海市合唱协会理事单位,我校有着非常浓厚的艺术氛围。我校在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围绕“让每一个孩子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享受艺趣、雅致的校园生活”的办学宗旨,积极创设优雅、宁静、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构建愉悦和谐的师生、师师、生生关系,形成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愉快合作的良好氛围,给予我们的孩子最快乐的童年。

一、 组织架构,保障实施(一) 领导网络健全

即校长分管、德育处和教导处具体负责、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具体实施、最终落实到学生,形成普及—提高—特色的“四级管理、三个层次”的组织管理网络。(二) 队伍管理指导

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教研指导,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活动的操作方案,对存在问题及时调控,总结提炼,不断完善。定期外出培训学习,积极参与市级以上活动与培训,开阔视野,取得真经。建立名师艺术工作室,发挥特长,研究课堂教学,编写校本特色课程,做到既有学术研讨,又有活动展示;既发挥教师个体特长,又整合学校艺术课程,使我校的艺术特色成效更明显。学校艺术总辅导员曾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美术教研组长曾是区名教师,组内教师也都有一项艺教项目,并在市、区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华小鼓手”这一项目教学曾获市拓展型课程教学评比一等奖,“创意编织”这一项目教学曾获区拓展型课程教学评比二等奖。我们的教师还在音、美学科教学评比中多次获市、区级教学评比一、二等奖。(三) 课程管理监督

严格教学常规检查,做到定期定员定内容,注重教学研讨质效,注重课程教材运用监督。2011年5月,我校开展了艺术类的市级拓展型课程教学研讨活动;6月,我校开展了合唱项目的市级教学研讨活动;11月,学校艺术教研组又一次承担了市基础教育督导,为全区艺术教师展示了“中华小鼓手”的教学活动与专题教学研讨过程。这一次次的展示与活动均获得到了好评。(四) 课程评价考核

学校把教师艺术教学指导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之中,并设立成果奖以激励教师,为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起到导向作用。学校还建立了学生个性成长档案手册,通过星级多元评价方式,为每位学生记下了自己在小学5年学习阶段的个性特长方面的成长档案。(五) 示范引领辐射

学校在重视自身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实施的同时没有忘记所承担的职责,积极发挥联盟辐射作用。学校的“创意折纸、中华小鼓手”是区共享课程,为区兄弟学校提供教材、下乡指导等。我们还建立了联盟体五校鼓队,采用教材共享、拜师学艺、下乡指导、成果展示等手段让这一课程真正动起来。2012年5月,联盟体向全区充分展示了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及鼓队风采,获得很好的反响,尤其是民办超群小学鼓队,是在市组织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唯一的郊区学校。目前为止,各联盟校的鼓队已初具规模,并能独立指导与活动,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承担了各级层面的社会公益展示活动,将我们的快乐与美从校园带向社会,让更多的群体享受艺术之美。

二、 环境融入,享受雅致

创设艺术人文环境是积极推进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美化校园人文环境来体现学校文化传统与艺术特色,形成“别致、精致、和致”的艺术氛围,能真正服务于学生,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一) 校园标志性景观,以景促情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丰富的校史景观,包括校训石、校史陈列室、百文碑、浮雕墙、地下党支部纪念碑和龙墙等。学校充分利用这些标志性景观,融入学校理念,建立宣传册,形成校史景观维护机制与参观机制,建立“校史小导游”队伍,让学校两百年历史重现校园,让“南小”学子感受母校悠久的历史,传承母校精神。(二) 校园主题式墙面,以文显艺

我校是市艺术教育特色校。在推进学校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突显艺术特色,让每一堵墙会“说话”,让每一幢楼散发艺术气息。如: 班级文化追求个性,学习园地、雏鹰争章栏、公告栏、卫生角、植物角的布置充满童趣、个性张扬;橱窗文化追求大气,是学校办学理念与文化传统的体现;墙壁文化追求主题,每一幢楼、每一堵墙都有一个系列主题,每学期更换一次,能反映学校的动态风貌,如“爱心语录”体现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飘香书画园”展示了学生才艺,“美的欣赏”给予了艺术熏陶。(三) 校园艺趣展示廊,以品见雅

为提高师生艺术兴趣,增强艺术涵养,学校设立了“艺趣廊”。在这长长的“艺趣廊”内,有学校团员教师的艺活宣传,有学校图书馆的新书推荐,有学生艺术作品展示,有艺术教师的艺术知识介绍,展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诗情画意、轻松、活泼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得到艺术的熏陶。

0敬·慎·勤管理方略·人本管理0三、 课程创生体验艺趣

课程是落实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我校注重从课程特色建构的角度来审视课程文化,努力将艺术传统特色进行课程转化。我校主体建构了“树”课程体系,树立“让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棵树”的课程理念,设置了“多元发展,个性张扬”艺术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元的课程载体,养成“文雅、优雅、儒雅”的气质内涵。(一) 学科拓展类,打下扎实基础

学校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不随意增减其他课程,还坚持以学生“五会”技能为突破口,在艺术类学科教学中进行拓展与运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技能。“五会”即“会唱民族歌、会跳民族舞、会吹民族曲、会画黑白韵、会讲贤人事”,要求学生在小学5年学习期间完成,通过星级多元评价方式给予每位学生5份档案,并记录在其个性成长手册中。(二) 快乐百分百,张扬个性特质

在这一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方面,学校倡导道德与智慧的同步成长,倡导个性特长的发展,注重选择性与特色性,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扶持“艺术之苑”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学校采用了主题拓展、年级滚动、校级走动、活动展示的形式。主题拓展即在基础课程中增设一节学科主题拓展课,其侧重点在艺术知识和艺术基本技能的训练延伸,如在一、五年级中增设“黑白之韵”“素描”校本美术课程等;年级滚动即开设短期艺术课程,以滚动形式进行教学,如一年级中开设了写字、诵读、棋艺、形体4门课程,让每位学生在一年中都能参与这些课程的学习,体验感悟,培养艺趣;校级走动即利用“快乐百分”课程,开设了中华鼓、合唱、舞蹈、行进管乐、创意折纸、儿童创意画、素描、十字绣、板画、水粉、创意编织、名著阅读、童谣、文学诗歌社等,以趣促能,形成个性特长;活动展示即每年开展的“校园艺术节”活动,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上通过竞技来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而每年一次的“六一展演”活动及各类校外展演活动则是让我们的学生能露一手,肯定他们的才能,给予成就感。这四大形式的课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学生,促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及其他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走向社会积淀了厚实的艺术素养。(三) 艺趣叁叁零,形成艺术特色

周二至周四下午的“艺趣叁叁零”社团课程是艺术类重点扶持项目,加强指导,争创特色。学校现已有合唱、舞蹈两大市区级特色项目,多年来在市区级比赛中屡屡获奖。2014年4月,学校又通过了“中华小鼓手”“黑白之韵”两个区级特色项目的验收。同时,2013年初建立的校行进管乐队也崭露头角,于2013年12月赴香港比赛喜获银奖,成为学校又一特色品牌,在区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 主题活动展示个性

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能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能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并在艺术熏陶中达到情商与智商的协调发展。我校以“1223”艺术系列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提升艺术涵养,让我们的孩子享受艺趣、雅致的校园生活。“1”即每年一次的艺术主题周活动,以“艺术小达人”擂台赛为主要形式,挖掘学生器乐、声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人才,开发潜能。“2”即“礼仪行动工程”与“中华经典演绎工程”,以礼仪规范、形象展示、经典诵读、经典欣赏、经典表演等为主要形式,提高内在修养、高雅气质与艺术审美能力。“2”即传统艺术节与读书节,以品、悟、唱、演、绘等为主要形式,提升创造美、演绎美的能力,感受艺术的真谛与魅力。“3”即作品联展、环境展评、社区展演,以学生作品展示、校园艺术环境评比、面向社区家长展演等为主要形式,让活动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多更丰富的艺术经历,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树立更强的信心。

南桥小学这棵参天大树已成长200余年,给人一种温馨的氛围、幸福的感觉。我们让每一位学生傍着这棵百年大树,以正确的理念引导学生,以高度的情操塑造学生,造就具有健全体魄、良好素质、品学兼优的学生,使课程这个最大的艺教载体成为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深刻的部分。因为艺术,我们的学校更加温暖;因为艺术,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

研究报告·德育优化

敦品重行和美育人——德育基础性工作评估自查报告

◎ 郭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德育是基础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因此,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优质、创新、合作、服务的精神探索育德功能的现实要求和实践内涵,发挥其在学校创品牌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近年来,在“敦品重学,文博雅美”的南桥小学办学理念引领下,以及“让学校师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享受艺趣雅致的校园生活”的南桥小学办学宗旨主导下,学校以创新务实的精神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教育职能,全面贯彻落实《两纲》精神,加强道德实践与评价机制的建设,培养和造就能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付诸道德实践的合格小公民,不断完善师生主体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突显特色工作,培育了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校、第二届“长三角地区”教育科研优秀团队、上海市十二五家庭教育基地学校、上海市语言文字示范校、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涉台教育先进集体、奉贤区德育工作四星级学校、奉贤区中小学课程教学工作奖、奉贤区家长学校示范校、奉贤区教育科研管理示范校、奉贤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奉贤区科技教育示范校,并连续三年评到奉贤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特色项目奖等。

一、 完善管理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一) 组织机构健全

我校在以校长、书记为首的学校德育工作小组领导下成立了学生发展部,下分13条线、5个工作小组:常规德育工作组立足学校德育基础;学科德育工作组挖掘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家长学校管理工作组定期组织家庭教研活动;家长委员会管理工作组监督学校工作和为教育教学出谋划策;后勤服务工作组为学校的德育工作保驾护航。五个组的负责人分别由学校行政人员担任,组员由学校行政组、家委会、年级组、班主任、学科教师、团支部、大队部、后勤人员等担任,多渠道、多方位拓展育德途径。(二) 干部队伍完善

发挥领导班子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率先垂范作用。重点抓好五方面的工作机制,即抓教育、抓制度、抓实施、抓落实、抓领导。着重增强“三个意识”,即目标意识、合作意识、激励意识。发挥每位班子成员的特长优势,形成各负其责、各显其能、各展所长的良性局面。通过落实党员的学习制度,弘扬党员先进事迹,抓好民主评议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党员育德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三) 育德培训推广

1. 班主任问题式工作坊

班主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从2011年开始,我们尝试在班主任校本培训中找准切入口,寻找班主任工作中的难点、疑点进行专题研究,以系列化的校本培训来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几年中,学校的班主任校本培训分别开展了以“如何走进家长”“学生行规养成细致化教育”“打开小星星的心灵钥匙”“如何上好心理辅导课”等几个主题的系列培训,通过专家和校领导的讲座,组织收看有关的电影,开展对比式的前后研究,指导班主任个案的追踪、召开班主任好经验的论坛等,提升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以此促进班主任在常规工作方面的整体提高和规范化运行。

通过一系列的专题培训,班主任理论水平和指导学生的能力有效提高,近三年在开展的市区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我校班主任先后有14篇案例和论文在市区级获得等第奖;在四年级绿色学业考试中,教师与学生关系一项,我校获得了高分。

2. 0~5年期教师德育培训

我校是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我们要对大量的见习、实习和本校5年期内的老师进行培训。“德育工作”是四大课程模块之一,我们以“育德能力落实制”为扶手,借助“问题式对话”工作坊这一平台,通过“学生行规养成、家长沟通技巧、学生心理疏导”等专题进行培训与指导,并设定相关实践内容,落实在平时的各类活动中。

3. 教师和馨论坛

教师是学生发展之根本、学校发展之根本、教育发展之根本,因此打造“和馨教师”成了我校教师专业成长修炼项目。“和馨”即“温文尔雅、平和内敛、贤德贤能”。“和馨教师”的基本目标就是以区级重点课题《“贤文化”背景下教师团队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为抓手,探索学校教师团队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索教师教育和学校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和管理模式,形成适应“贤文化”要求的新型教师团队文化。为此,我们在周一政治学习时间专设了“教师和馨论坛”阵地,分别让青年教师、学科组长、年级组长分批进行师德小故事、教学感悟、经验分享等演讲交流。论坛让每位教师感受到心灵的自由、理想的放飞和奋斗的快乐,从而形成了一支有职业认同感、有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有较强的学科素养和较高的教学智慧、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德行和馨”的教师队伍。

4. 全员德育讲座

我校始终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因此经常组织教职员工一起听育德报告与讲座。2013年,学校全体教职工以及资源联盟体的部分班主任们聆听了一场专题育德讲座——《遇见最美的自己》,主讲人是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班主任宣讲团骨干成员柳青老师,主要内容是教师如何为自己的教育事业注入活力。主讲人为广大为师者支了四个小妙招,即四个关键词: 爱、发现、创意、挑战。这场讲座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本学期,我们的“问题式工作坊”交流也面向了全校教职员工。两场班主任论坛中,教师们以“分析思考——解决实施”的交流形式与广大教职工分享教育经验,产生了极佳的影响。(四) 学生干部自主

我们充分信任队干部,授予大队干部职权,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并予以悉心指导。每当组织大型活动,就组织大队干部讨论程序与分工,在激发大队干部的责任感的同时,让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另外,学校少代会、红领巾广播、寒暑假记录手册装订、班级轮流值班负责、各岗位监管等都离不开学生干部的付出。

二、 制定长远规划,规范制度管理(一) 三年规划引领

在原“德育四年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又重新制定了新的三年规划。规划分析了学校工作中的优劣势,重新梳理了组织结构,并确定了校训文化、常规德育、德育课程、学科德育、心理健康、家校互动以及少先队活动等七大模块,分别制定了发展目标和行动策略。(二) 制度管理详尽

学校建立了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学校制订了师德教育规划,制定并实施“教师行为规范考核条例”“师德优良、合格标准及实施细则”“教学工作五认真”“文明组室评比细则”“教师办公室文化考核实施细则”。在德育专项工作制度方面有“德育研讨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南桥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搭班老师(副班主任)考核表彰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三) 经费投入递增

2011年至今,德育使用经费内容涉及民防、春秋游、观影、基地活动用车、学生奖品、十佳好教师奖励金、各种帮困金、德育讲座、师生图书、四大节、大型活动、校园环境布置、各种新制手册、艺术演出等。各类德育活动与评比的经费投入呈不断上升趋势,如:“班主任年终考核”一项已猛增至现在的人均900元左右;“快乐体验大本营”共享基地活动中,租借大巴费用年支出高达万元。

三、 扎实常规德育,形成特色教育

从小就对孩子加强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是培养一个健全人最基本的要求。我校一直以来将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为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我们不断强化行规训练,实现了“习惯养成三步走”: (1) 各类阵地教育。每周一次升旗仪式、每日午会、每周五早操集体晨会、半月一表彰以及每周一节班团队课都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阵地。高密度的教育让教师与学校得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2) 每日检查督促。我校从学生一日行规入手,组织值日教师进行每日行规十项必查: 晨读、出操率、校园节能、室内两操、午间用餐、午会执行、专用教室路队、放学后教室、放学路队等。另外,学校行政组经常分年级对各班课间纪律、室内两操、专课专用、专用教室路队等进行抽查。与此同时,卫生室、大队部、音体美自学科教师每月对各班行规表现作出一两次评价反馈。(3) 评选机制激励。面向个人,每月评选班级“月五星”,有礼仪之星、学习之星、岗位之星、劳动之星、助人之星(2013学年起围绕主要行规评“轻轻礼仪星”);面向班级,每月根据各层检查反馈最终评定“星级文明班”。评选活动逐渐引导学生形成了文明习惯,提高了道德素质。

在常规德育的基础上,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又推出了两项特色行规教育: (1) 学习准备期习惯养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格外重视一年级新生学习准备期教育。德育处精心研制《南桥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准备期习惯培养星级评价表》,包含“生活习惯四会”“学习习惯四能”“文明礼仪四讲”三大方面的12首儿歌。此表每生两份: 一份在“半日开放家长讲座”中发放并阐明意义;一份交付班主任,每周要根据孩子的表现对每一项做出评价、敲星。学期初,我们还召集一年级所有学科教师召开学习准备期专项会议。准备期间,行政组随机进行阶段检测;准备期结束,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做出达标考核,评选“优优星”“小达人”,并全面完成评价表。10月中旬在向家长进行习惯养成的半日展示时,一年级各班新生都表现得安静、守纪、有礼、有序,一个月的培训成效显著,且至今保持。(2) “我讲轻轻礼仪”教育。针对本校学生普遍活泼好动的特性,2013学年起,文明礼仪规范方面进行“轻轻礼仪”教育。“轻轻礼仪”主要针对早操或升旗仪式进场和候场纪律、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纪律、专用教室路队纪律、课间文明休息。我们的具体做法: 升旗仪式启动宣传、班队课深化认识、礼仪儿歌自主编写、每月礼仪星评选、半月一表彰推进、学科轻轻礼仪章发放、每班一至两人轻轻礼仪督查岗设立、学期礼仪星评选并发放奖品,同时邀请参加元旦文艺汇演并接受隆重表彰。班主任们从细节入手,经验与成效斐然。比如,就午餐管理一项,有享受音乐的吃饭奖励法,有勺子盘子不发声、讲究用餐姿势法,有饭后清理桌面、地板等的细节指导与要求。在不断的强化之下,学生的文明行为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 扎实推进《两纲》,拓宽育人途径(一) 学科渗透

作为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和奉贤区生命教育试点单位,学校以育人目标为主线,“两纲”教育为主要学科渗透内容,构建了学科德育长效机制,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氛围。我们的做法是: (1) 挖掘教材的《两纲》渗透点,把《两纲》的落实纳入《课堂教学评价表》中;(2) 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教材渗透《两纲》,巧创情境,精设环节,同时也将无痕的德育渗透体现在备课本上;(3) 要求教研组活动中一个学期能围绕《两纲》进行一次教研组活动;(4) 课堂外,依托十大校外基地活动开展不同的育人活动;(5) 选择部分学科,在教研组内加强成功经验、典型案例的积累与提炼,形成学科教学案例、论文选编等。这样,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营造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挖掘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经历所蕴含的育人价值,拓宽了两纲学习的渠道,提高了课堂质效。(二) 课程引航

为传承学校与区域文化特色,我们创建了学校德育课程群,以“贤德教育”群课程为核心,形成“知贤、敬贤、学贤”的良好氛围。

1. 树课程——根文化教育

在《两纲》推进中,学校依据“敦品重学文博雅美”的办学理念与“敬、慎、勤”三字校训架构了“树课程”,建立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树》课程方案。我们把课程看作一棵参天大树,把刚入学的孩子看成一棵小树苗,让我们的学生在课程文化之树的滋养下不断地吸收文化的精华、知识的营养、智慧的灵气,逐渐长成一棵同样的参天大树,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树课程”分年级,分阶段制定了课程目标,旨在努力培养“敬师、敬学、敬贤、慎言、慎行、慎思、勤学、勤问、勤俭”的南桥小学学子。

2. 敬贤学贤——贤文化教育(1) 区“贤文化”读本《敬奉贤人见贤思齐》小学版由老校长张大维主编。学校制定了课程方案,在四年级具体实施,并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过班会课比赛,还为惠敏学校的全体班主任开过两节展示课。(2) 区“中华经典诵读”读本《诵中华经典做贤德之人》小学版是学校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在孙骊校长领导下与江一小等兄弟校教师联合编写的,我们主要落实在三年级,并通过午会、班队、校读书节、校艺术节、各类市区级讲演诵比赛层层落实与深化。(3) 充分组织我校的快乐星期六小队的队员走进家乡,做家乡的“小贤人”。我校的“快乐星期六小队”队员在开展了“家乡‘贤文化’”主题探究的小博士工程,围绕家乡的“贤人贤士”“革命事件”“家乡特产”“家乡由来”“家乡的桥”等主题进行小课题的研究。通过活动,让未成年人了解家乡,感受奉贤发生的重大变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真挚情感。

每周五是我校贤文化专题教育时间,读本为《敬奉贤人见贤思齐》、“敬慎勤”校训三字经、《诵中华经典,做贤德之人》,三类内容实现三周一滚动。

3. 《中华民俗节日》——节文化教育

为全面推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近年来我校牢牢抓住中国传统节日,制定了课程方案,并对全校队员开展了富有意义的民俗文化教育和体验活动。在操作中,我们把节假日和课程实施结合起来,在节日前后一周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午会、班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同时采用丰富的活动形式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体验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每年春节后开学,学校必举行“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在浓浓墨香中把这个年头过得有滋有味;每年元宵节前后,学校必举行元宵灯谜会,历时一周,五彩的自制灯笼和猜灯谜的孩子成了校园最美丽的风景;人手一张节日小报的填写、绘制与展示更是我校特色,“开心闯龙年欢乐过大年”“欢天喜地闯马年”等精致的小报都由孩子们手中闪亮呈现。

2012年重阳节时,我们在语文、美术、体育和音乐四门学科中开展“九九重阳爱在金秋”系列活动。语文教研组分一、二年级和三、四、五年级两个层次在学生中开展“诗文诵读,走进重阳”的活动,同学们展示了集体学习和个别学习的成果。在悠悠的诵读声中,孩子们走进了文人墨客笔下的重阳。体育学科抓住重阳节的传统锻炼项目登高,举行了爬楼梯比赛,目的是感受节日风俗,强身健体。音乐组努力挖掘节日敬老的内涵,学唱感恩歌曲,同学们在悠扬响亮的歌声中表达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美术学科展示了多重的节日元素,通过“我为爷爷奶奶做贺卡”“重阳菊花领风采”“重阳诗情意悠悠”三个活动,让孩子们用五彩的画笔、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色彩来描绘出重阳节的景象。此项活动强化了学生对民俗节日的了解,领悟节日的内涵、寓意,牢牢记住祖国文化的精髓,做有根的炎黄子孙。

2016年清明节,我校开展了“缅怀先烈追思先人”系列活动。除了主题升旗仪式,还安排了三项学生活动: 风车祭先烈(一、二年级)、小报献清明(三、四年级)、征文演讲忆先人(五年级),并发出清明节家校共祭倡议书,提出“五个一”要求,发动各学生家庭共同行动起来,度过一个富有意义的清明节。活动让队员们了解了革命烈士、家族先辈的感人事迹,激发了对先烈的缅怀与崇敬之情,从而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为了让校本课程走得更远更长,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把民俗活动与各类学科相结合,提供生命力的保证,并利用《学生成长手册》,逐渐形成“课内普及、课外实践、学科结合、评价多元”的特色。

4. 《我们的学校》——校史教育

我校至今已有210年办学史,几经变迁,见证了风雨沧桑,涌现出众多优秀人物的光荣事迹、革命故事。这是学校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能给予学生认知的启迪和言行的指引。为传递校史精神,《我们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应运而生。依据《实施方案》: 一是每年3月、9月,通过午会、班会课让学生获得初步的理性认知,系统学习《我们的学校》课程;二是通过五套“学习小卡片”的记载,让学生在五年中的学习各有侧重点,各有收获。“学习小卡片”由20张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小卡片(寓意学校200年历史)组成,形成5个系列。小卡片增强了趣味性,又可以积累在成长档案中,富有纪念意义;三是通过“快乐星期”六等课外少先队活动延伸来开展实践活动,获得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

如此,在突显校史文化特色的同时,使“贤文化”教育更为具体化,成为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为学校德育工作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另外,2015年我校还申报创建了“中共南桥支部旧址纪念碑”,现已被正式批准成为区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策划爱国主义基地活动做到三结合,即与《我们的学校》校史活动结合,与“快乐星期六小队”品牌活动结合,与“快乐体验大本营”共建单位结合。期望通过面向社会开放的教育基地活动,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校史文化的认同感。

5. 快乐体验大本营——体验教育

我校充分利用社区与共建单位的资源,创建了校外共享实践课程,主要以“国防教育”“公益服务”“贤城了解”三大实践内容为主题。至今,我们已有校外活动基地10个,活动也由“每周一班一基地”的操作模式增改为“每周两班两基地”。我校大本营活动的特色是团支部主内、家委会主外、家长参与。通过课程方案制定、阶段科目设计、有效组织实施、活动体验总结系列环节,让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从而用行动实践“敬、慎、勤”校训。本学期,我们还做了一套“小实践大视野”基地活动卡,让每一位孩子在参观学习之后再回顾、思考、感悟,并继续激发其拓展、探究的兴趣。此活动卡完成后,夹在“成长的足迹”手册中,作为精彩童年生活的留念。

五、 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德育实效

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我们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与素养的提升。我们更把校园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使每一个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和启迪。(一) 营造和谐校园,创建温馨教室

1. 韵味校园

我校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把校园自然环境变成能动环境,化成师生自觉意识和文明行为。学校精心布置走廊墙壁,以学校校训明志,以行为规范儿歌明理,以学校培养目标明德,以教师爱的语录营造浓浓的校园氛围。园内的人文景观具有百年老校特征,校史陈列室、校史纪念碑、校史浮雕、校训石等进一步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210年的“文游”(前称“文游书院”)韵味浓厚,古朴中透着典雅,学生们一踏进校园就能得到全身心的浸润。

2. 温馨教室

为让班级成为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基地,我校制定了《南桥小学教室布置要求》《南桥小学温馨教室创建总要求》,在统一中见特色,在普及中显个性。各班根据学生特点,集师生智慧积极建立了科学育人的班级管理机制: 一是制定了响亮的中队口号和万众一心的奋斗目标;二是增设了班级岗位,让人人有为班级奉献的机会;三是建立了小干部轮选举制、轮换制,把评选和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四是丰富了班级的评价制度,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在实施班集体自主管理中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真正体现了班级主人翁的作用。班级中还开展起了各种扶贫帮困活动,营造团结进取、爱心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和学风。“心心卡”传递师生情是我校的特色,每年学生们人手一份,有什么心事,想对哪位老师倾诉,只要把“心心卡”递给那位老师,就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二) 举办四大节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1. 读书节

建设书香校园是我校十年来的发展目标。我校每年举办一次不同主题的读书节活动。我们引导广大学生诵读经典,与美文结伴,旨在让孩子们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读懂中国文化,并汲取精神力量,培育人文素养。读书节活动内容精彩纷呈,有亲子朗诵、我手写我心、古诗配画、读书笔记展示、教师赠送读书警言等。其中“班班诵读”一项已成为我校每届读书节活动的必备项目。在一次次的朗读训练中,大多学生的发音技巧、声音控制、情感处理等都得到了锻炼。不少学生在反复的耳濡目染中受到深深的影响,继而也喜欢上了诵读。多年来,声情并茂、气韵和谐的朗读已成为南桥小学的品牌,我校还创造性地将朗诵与歌唱相结合,并在市区级诵、讲、演活动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

2. 艺术节

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校,我校的合唱、鼓乐、舞蹈、折纸、素描在市区级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的艺趣特长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每年艺术节活动的开展。在“艺术之苑”课程体系之下,每年5月开展的艺术节活动丰富多彩,如“七彩大舞台”“我型我秀”“亲子竞赛”,孩子们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享受着艺趣、雅致的校园生活。

3. 科技节

学校每年开展科技节活动,并分年级布置任务,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如“变废为宝、美丽家园”模型比赛与展示(一、二年级)、“我的低碳生活”(三四年级)科技征文、“金钥匙”知识竞赛(五年级),还有《救救蛇》知识竞赛、制作科技小报等。活动着力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

4. 体育节

为推动我校体育活动的发展,满足孩子们学习和运动的需求,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体育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的良好体育文化组织。通过“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体育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和创造能力。体育节让孩子们享受到了运动带来的无尽乐趣,感受到为集体荣誉而奋力拼搏的成功与满足。(三) 开展主题周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我校每年都要开展一系列主题周活动,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科普、音乐、美术、健身七大学科主题周。主题周活动是基础型课程的补充形式,旨在增强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本学期,“我会,我健康”体育主题周活动中,跳绳、运球、接力等活动不仅带给了学生欢乐,更让学生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和为集体争光的激情。(四) 夯实生命教育,提升生命质量

学校积极落实奉贤区生命教育试点校各项工作,充分运用学科教学,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我校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生活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

1. 开展“我是安全小卫士”教育活动

保证每月一次逃生演练活动,开设各种火灾、地震防灾讲座,人手一本《交通安全伴我行》,利用专题午会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寻找校园和家庭的安全隐患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2. 重视“心灵的色彩”心理辅导活动

一方面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一屋”(心理咨询室)、“一卡”(心心卡)、“一节日”(爱生节)来创造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3. 进行“拒绝诱惑,远离毒品”教育

我们在五年级开设了禁毒教育课,组织学生参观活动性禁毒车、专题禁毒版面,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

4. 关注特殊学生帮教

每一所学校都有层次不同的孩子。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会对全校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三类困难学生的档案,即生活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行为习惯偏差学生,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 开展“手拉手”活动对生活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对学习困难学生展开补缺补差,对行为习惯偏差学生进行帮扶个案追踪研究。德育分管领导负责,德育处专人落实,建立了行政人员帮教、班主任帮教、搭班教师帮教、党员帮教的四级帮教网络。在帮教过程中,通过定期分析情况、汇报讨论、耐心疏导,培养和提高了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健康向上的集体之中。

5. 开设阳光体育五会课程

学校自2012年起设计阳光体育五会课程,包括围棋、跳绳、踢毽、打篮球、踢足球等,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修改,在2013年完成了对体育五会内容和评价标准及方式的方案设计。本学期,体育组教师已经将“体育五会”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及方式放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落实体育五会的普及工作,检验实际教学效果,学校体育组和大队部利用中午时间开展学生阳光体育五会竞技。每天中午安排一个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选派5男5女进行比赛。比赛分设一、二年级一分钟跳短绳,三年级足球绕杆,四、五年级篮球接力。生命在于运动,“阳光体育五会”提高了学生运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生命质量。2015年,我校学生在区运会等一系列比赛中获得丰硕的成果。(五) 品读校训三字经,培育“敬、慎、勤”学风

围绕百年南桥小学“敬、慎、勤”三字校训,开展“校训三字经”系列活动。学生方面,人手一份三字校训(学生篇),落实午会、班会,进行讲解与明理教育,相关活动有升旗仪式启动、版面宣传、全校集会诵读、三字经记诵笔试、班班诵读赛、日常行规落实。教职工方面,我们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诵读校训三字经(教师篇)。同时,学校还投入精力拍摄了师生诵读三字经校训的视频。通过校训文化的落实,健全了师生人格品质,展现出“敬学、慎行、勤问”的风貌。本学期,三字经校训教育由心口记诵进一步转为落实在行动上,并结合“轻轻礼仪教育”进行,同时要求家长协助督促教育。接下来,我们还将进行三字经系列小品赛(一、二年级)、演讲赛(三、四、五年级)等活动,安排在红五月艺术节中穿插进行。(六) 建立“快乐星期六”小队,拓展自主活动空间

为了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带动家庭、社区共同建设的目的,我校深入开展了“快乐星期六”小队实践活动。学校在不同时期开展了不同的主题: 2011年正逢奉贤区撤县建区十周年,开展主题“走进贤城,争做小贤人”;2012年主题“走进企业大课堂;2013年主题“寻梦、圆梦”。活动中,学生们提高了服务意识和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自主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走向社会服务,参与社区卫生整治,进行宣传、拾废、清理。学生们还以课题小组为单位,以“小博士工程”为主题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考察,进行研究性学习。假日小队活动的顺利开展得益于社区教育网络的形成,部队、居委会、福利院、敬老院、军烈属家、孤老家都是我校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的场所。如今,我校的“快乐星期六”小队已经成为少先队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品牌,在区内颇具影响: 2011年至今三次获得暑期未成年人“优秀活动项目”,2012年被评为奉贤区“优秀德育项目”。

六、 重视科研引领,发挥辐射作用(一) 注重科研导向

德育科研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科研与实践相结合,以科研带动德育工作的开展,针对新时期德育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将德育科研纳入学校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先后制定开展的科研课题有市级德育课题《校史资源课程化提升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市级青年教师课题《品社教学中运用任务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区级重点课题《基于学校文化传统的艺术教育环境建设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和校史资源整合的实践研究》《贤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文化重构的实践研究》、区一般课题《小学美术技能训练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实践研究》《小学美术技能训练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实践研究》《小学自然实验教学中对“边缘”学生的关注与矫治的实验研究》《运用任务单实施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小学器乐教学中学困生学习习惯矫治的实践研究》《小学低年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防范与处理的实践研究》等。

另外,2012年起,我校自编校级刊物《文游期刊》面向学科教师、班主任以及家长征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征文及案例,出版后向每一位学生家长发放,此书密切家校联系,受到了师生家长的欢迎。我校班主任还在镇委办牵头下参与了《聆听孩子的心声——南桥镇家庭教育案例集》的编写。两年中,我校班主任专业水平得到长足发展,《四条“心灵热线”构筑温馨教室》等14篇文章先后在市区级各类征文、案例活动中获奖。褚书记的《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家委会运行新模式》刊登于《奉贤教育》上,《学做小花农校外实践活动》刊登于《少先队活动》上,《快乐星期六行动》刊登在《家庭教育指导》上,《校边资源给力多彩童年》刊登于《现代领导》上。(二) 发挥辐射作用

我校始终立足自身,影响身边,辐射四周。2012年12月,《民族精神在学校工作中熠熠生辉》在德育组长会议上进行交流;2012年,《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家委会运行新模式》在区家委会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交流;2013年6月,我校承办了区级“弘扬雷锋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启动仪式,向兄弟学校展示了在校、在家、在社会“日行一善”“洒扫应对”的活动成果;2014年1月,在德育主任年度总结会上,我校又一次进行家校工作特色《建设五日机制发挥家委职能》的交流。

2011年起,我校“中华鼓”拓展型特色课程在联盟体内走动,效应显著,奉城一小、二小、头桥小学、齐贤学校的鼓队都被带动起来,其中民办超群小学中华鼓队不仅在镇、区演出,2012年还参加市级演出,获得了最高荣誉。

作为联盟体盟主学校,我校始终发挥着“服务、引导、交流、共享”的积极作用。德育方面,我们专门进行青年班主任培训,对象是联盟校部分五年期新教师。为了让联盟校青年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得到较快提升,我们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与南桥小学的优秀德育教师结对。青年班主任每两周来校学习一次,上午“跟岗”,下午跟随“问题式对话”工作坊接受“理论+案例”的再学习。不少再培训教师是上一年的见习教师,真正上岗后的教育实践不同于脱产时的纸上谈兵,年轻的职初教师在精细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更快、更顺地适应了学校各类德育工作,并能机智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成效显著。(三) 凸显工作成效

学校德育工作硕果累累,详见《南桥小学2011—2013年度德育获奖(团体获奖)成果》等。南桥小学在2011—2013学年奉贤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星级评估中获最高奖——五星级学校。

七、 结语

由于学校多年来重视各项德育基础性工作,因此学校整体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面对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严峻形势,面对新世纪上海建设一流城市的宏伟目标,面对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紧迫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将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不断提出新思路,做到“三坚持”: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满足学生成才成长需求的统一;坚持进一步深化“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合格小公民;坚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创造和运用各种载体,为建设优质学校而不懈努力!

家校联合行动助跑学生成长——“十二五”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特色校报告

◎ 郭燕

一、 学校概况(一) 办学历史

奉贤区南桥小学始创于1804年,前身为文游书院,至今已走过212年的风雨历程,文化底蕴深厚,是上海市连续办学时间最长的小学。作为一所品牌老校,我们秉承“敦品重学,文博雅美”办学理念,遵循“敬、慎、勤”三字校训,坚持“敬学、慎思、勤问”育人目标,“在继承中求发展,在改革中创特色”,不断积淀和丰厚着办学底蕴,在区内享有较高的名望。(二) 荣誉记载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地、全国艺术教育特色校、全国EPD项目实验校、全国绿色校园、长三角地区教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