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产业与城市创新空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04:38:46

点击下载

作者:王承云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研发产业与城市创新空间

研发产业与城市创新空间试读:

前言

本书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主要研究了研发产业两大空间问题:区位选择和空间集聚。区位选择解决的是研发机构布局有何特征以及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子。空间集聚则研究研发产业在城市内部以及城际空间中从无到有的运动过程,并分析促使集聚产生的各类因子。而空间尺度是指从城市内部到城市群,从单个城市观察到城市之间对比。从类型上说,本书分别研究了跨国公司、大学等载体的研发创新情况,内容十分丰富。

全书分为九章:

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对研发产业相关理论的疏导和研究进展的梳理。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演化问题。

第五章主要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京、沪两地研发领域的投资情况,并分析了两地研发机构投资过程的异同。

第六章主要研究了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集聚的现状和主要模式。

第七章主要研究了上海企业研发机构的区位分布和空间集聚情况。

第八章主要研究了上海研发产业空间演化动力机制问题。

第九章主要分析研究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路径。

本书总体框架、核心内容、撰写分工由王承云设计、组织安排。各章执笔人依次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王承云;第三章,李娜娜;第四章,张婷婷;第五章,李岩;第六章,秦健;第七章,蒋文菊;第八章,孔维强;第九章,韩冬。全书的统稿工作由王承云完成,刘洋、孙飞翔提供了重要协助。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背景

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能源的日益短缺,普通劳动力、资源、资本等传统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降低,科技逐渐成为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重要立足点。从中国实际看,制造业最初从“三来一补”低端加工,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已经深刻意识到技术拉动力量不足、产业价值链两端外溢的严重现状。在转型发展战略带动下,美国德勤咨询公司和美国民间机构竞争力委员会最新发布的《2013全球制造力竞争报告》中指出,在其评选的38个国家中,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已经超过欧美。而报告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日益壮大的科技研发力量。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生产资料成本上升、需求下降等宏观经济不景气因素,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还有很多难关需要攻克。而无论是保住成果存量还是增量,将制造业的产业链增值环节从低端加工延伸到研发、咨询、设计、营销领域是中国必然选择。但追根溯源,只有价值链上游的研发力量走在世界前端,中国制造业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和产生更为巨大的链条带动效应。

但问题接踵而来:为何研发在中国未来的整个经济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研发看似不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巨大经济效益,为何一些著名公司依然不断投入经费到研发中?研发机构同其母体企业或者组织有何区别与联系?

认识事物需要立足于一定视角。本书以研发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地理学空间集聚—扩散理论为视角,研究了重点类型企业和样本城市中研发产业的发展现状、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空间运动的基本轨迹以及背后的区位选择驱动因素,目的是以地理学的空间性、差异性来解释上文中提出的问题。

研发活动与城市似乎有不解之缘。城市中优良的人才和公共服务设施为研发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能。在现实中,以硅谷、张江高科、北京中关村为代表的城市内部区域已经成为研发高强度地区,城市空间的创新密度差异已经产生。本书研究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城区中研发产业的集聚情况,而其中研发企业在创新型城区内部的空间集聚状况如何,城市空间与研发活动如何互相作用,也为研发产业在城市和区域尺度的作用增添一些新的看法。

除了企业中的研发组织,以大学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其创新贡献同样不可忽视。大学相对注重基础研发,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既是关键,又是难点。为了增加大学科研成果落地的途径,产生了不少大学衍生企业,并和衍生母体形成了多元化和多样化联系。衍生企业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延伸,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呈现何种特点以及在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都还没有过系统研究。因此,本书对中国大学衍生企业也进行了分析。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书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主要研究了研发产业两大空间问题:区位选择和空间集聚。区位选择解决的是研发机构布局有何特征以及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子。空间集聚则研究研发产业在城市内部以及城际空间中从无到有的演化过程,并分析促使集聚产生的各类因子。而空间尺度是指从城市内部到城市群,从单个城市观察到城市之间对比。从类型上说,本书分别研究了跨国公司、大学等载体的研发创新情况,内容十分丰富。

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查阅法、案例对比研究法、演绎归纳法,等等。

第三节 本书结构

本书共有九章,主要内容和结构是:

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对研发产业相关理论的疏导和研究进展的梳理。

第四章到第六章主要是以城市内部为观察空间范围,分析了主要城市群(长三角)和中国标杆城市(北京、上海)以及特殊城市片区(创新型城区)中研发机构空间布局和组织特征,以及研发产业集群的形态和产业集群的推动力因素。

第七章到第九章分别研究了上海企业研发机构的空间分布、演化动力机制,以及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路径问题。

第四节 本书创新与特色

本书创新之处在于空间视野全面,目前有很多文献仅仅研究了城市内部尺度的研发产业,但城市之间和城市特殊区域尺度,乃至整个城市群尺度的研发产业情况涉及不多。另外,中国大学衍生企业的研究视角也是十分独到,目前研究对象还局限在企业管理和绩效方面,从地理学视角研究的文献不多。

特色之处在于有清晰的空间尺度框架,专业性较强,既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材、研究参考书目,也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文献参考。

第二章 研发产业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研发产业的定义

一、“研发”与“研发产业”的定义“研发”,即“研究与开发”,其英文(ResearchandDevelopment)缩写为“R&D”,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中认为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研发)活动是指为了增加知识的总量,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性工作。2000年,美国缅因州科学基金会资助完成了对“缅因州公共资金用于研发的评价研究”,在该研究成果中,首次出现了R&Dindustry的提法。2005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研发产业发展研讨会”是国内首次关于研发产业的会议。

西方国家习惯将研发产业称之为“研发服务业”。美国统计局对科学研发服务业的定义是:在系统化的基础上进行原始调查,以便获得新知识(研究)、研究发现新应用、其他创造性或改良产品或流程的科学知识创造活动。其主要包括两类:物理、工程、生命领域研发服务业(R&Dserviceinthe physical,engineering,andlifescience)和社会、人文领域研发服务业(R&D serviceinthesocialsciencesandhumanites)。

国内方面,高汝熹首次给出了研发产业的定义:研发产业是指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和组织的集合。李京文、黄鲁成则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认为研发产业是从事研发活动并提供产品、服务的企业和组织的集合。黄鲁成等人又在以上观点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研发产业是指从事研发活动,提供智力成果与技术服务和现代商务服务的组织的集合,而这个组织可以是高校、研究所、独立的研发企业。其中,实施合同外包的研发型企业是研发产业的主体。马林认为研发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是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业态,是创新型生产服务业。

提及产业,人们通常将它视为一个经济学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产业是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我国学者认为,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关于研发是否可以独立地成为产业在国内存在许多争议,王缉慈等认为研究与开发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产业,研发机构在地理区位上的邻近性不能说是研发产业集群,只有研发机构与本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具备联系,它们之间才能构成集群。而持相反意见的学者则认为,一种活动如果普遍化、分工逐渐细化,就可以将其中的一个环节独立为一个产业;在研发机构集聚的区域,高新技术企业逐渐舍弃大而全、封闭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转而采用专业化、开放性的经营方式。许多高科技公司可以进行研发外包以及技术转让等活动,这些现象使研发活动更具产业特性,由此可见研发活动的外部化和市场化的过程就是研发产业化的过程。

研发产业活动包含了以下各类活动:工业设计、工程服务、实验室的试验活动、计算机系统及相关服务、科技咨询服务、自然科学、工程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研发产业与信息化产业和教育产业化有类似特点,即研发活动外部化和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研发外包大量出现、科技咨询业不断兴起、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易现象频繁都说明了其商业化步骤逐步加快。而商业化的研发活动日渐规模化,研发产业逐渐在区域内部产生强大的动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商业化的研发能够使高科技创新区域保持研发活力,不断在相互竞争中取得突破,不断探索研发机构的组织发展模式和开拓全新的研发领域,由此推动区域经济繁荣。

二、研发产业的内容及其特征

从产业活动构成来看:研发产业活动包括三类:一类是自主性研发,它是指研发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者自主确定研发项目,并通过市场向外提供研发产出的活动;另一类是外部性研发筹供活动,它是指研发服务和产品需求者,主动从外部寻求研发服务支持的活动,外部性研发筹供是研发产业存在的主要形式;还有一类是研发服务活动,主要是指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和组织通过市场向外提供研发策略的规划服务。表2-1 研发产业活动分类

研发产业是新兴产业,也是一个具有与传统产业不同特点的新型产业。其产业特征是:(1)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层管理为主要服务对象。(2)以提供智力成果和服务其产业化为主要内容。(3)以高交互程度和个性定制为主要服务方式,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不断开发出新的信息处理和分析方法,创作出适合科学技术和管理变革新要求的新知识和新的应用模式。(4)产业发展以知识资本密集为基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知识的密集投入与产出为特征,而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一部分的研发产业,则是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的知识形态。(5)研发产业主要提供智力成果,具有更新频繁、周期短、创新性较强的特点。(6)研发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所提供服务主要涉及自然与工程技术领域,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周期长,因而具有明显的滞后性。(7)产业活动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和不可重复性。

三、研发产业形成原因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与工程知识在各个领域飞速增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从研发活动的需求方面来分析:为了缩短产品与服务的周期,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必须要缩短新产品的研发时间,但是由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更新需要多样性的技术要求,同时,研发活动具有极大的风险。所以有些企业在自身技术资源落后的条件下,不得不求助外部的专家和组织研究机构,来弥补自己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某些企业为了维持或减少研发成本,增加研发活动的灵活性,分散研发活动的风险性,它们往往选择外部的研发活动。从研发活动供给方面来分析: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领域的飞速发展,新知识与新资源不断涌现,尤其是在高技术领域,出现了大量的风险资本与新型企业,并且随着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以及企业规模的不断缩小,使得一部分具有创新思维、技术专业化的人才逐渐聚集,形成了某些专门研发活动的机构与组织,从而使外部研发活动成为可能。

总之,企业依靠自己的内部技术资源,以自身技术创新需求为目标的研发活动,其研发活动从属于企业所在的产业领域。只有当研发活动以企业外部需求为目标,或从企业外部通过市场获得研发支持时,这样的研发活动才属于研发产业的内容。所以,研发活动的外部化、商业化是研发产业形成的原因。

四、研发产业运行过程

首先,是企业投资入股加入研发联合体的应用。根据美国半导体研发联合体的实际案例,当企业在生产规模、生产的复杂程度、产品的技术含量等达到一定限度以后,企业原有的独立研发机构以及企业现有的研发资源就不能为企业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为了降低本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成本,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可出资建立研发联合体,成为其股东并交纳年度性会费,利用行业技术优势降低企业研发的成本,其性质是风险投资。

其次,是核心技术的外取并购。根据国外IT产业的经验,为了保持由高新技术所产生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降低本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成本,成熟期高新技术企业应多考虑兼并那些有很好产品创意或高素质研发人员,但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初创期企业。

第三,是研发价值链分解外包。“外包”,即“外部寻源”,是指企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秀的合作伙伴,并把它们纳入自己的价值链体系,以达到整合利用外部最佳资源、精简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和增强企业对环境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策略。

第四,是攻克行业关键技术或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研发联盟。研发联盟是包括企业之间的协作研发,也包括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经济的重要环节,对知识流动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是以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为特色的服务业集群发展。根据日本东京的研发型企业实践,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产品竞争和城市环境问题的出现,东京的很多制造企业相继迁移到横滨周边或国外。在工业转移的背景下,东京出现了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从而保持了东京主导工业的态势。

第六,是服务导向型研发。根据日本医药公司的研发服务模式实践,服务导向研发项目充分利用和组合国际、国内现有成熟技术和管理工具,通过知识服务、创新和各种经营模式形成高附加值的知识服务业、产品和品牌。

五、研发产业形成(一)研发投入与产业形成

国外研究的实际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研发/GDP的数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位于2.0%—3.0%,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综合分析国情,并参照韩国发展历程和本国研发/GDP增长率,我国研发/GDP控制在1.5%— 2.0%比较合适。研发产业的主体是承揽合同研发的企业,产业的主要活动形式是通过市场完成研发活动——研发外部化。按照行业划分研发主体可分为物理、工程、生命领域等。(二)研发产业主体与产业发展

依据政府和企业投资比例的不同,研发来源结构分为政府主体型(政府投入比例大于50%)、政府企业双主型(两者投入比例相当均在45%—50%)和企业主体型(企业投入比例大于50%)。一个国家的研发经费的来源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结构,分析整个世界不同国家的研发经费来源变迁的历程,发现这三种结构经历了政府主导型—政府企业双主型—企业主体型这样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从美国研发服务业的两大分支领域的发展看,1997—2002年间,不管产值的增长还是企业数量的增加,物理、工程、生命科学领域研发服务业都占了绝对大的比重。在产值增长上,物理、工程、生命科学领域研发服务业占了增长部分的98.3%,社会、人文领域研发服务业仅占1.7%;企业数量增加上,前者占了增长部分的94.2%,后者只占5.8%。(三)研发产业发展机制

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工业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具有跨学科性质,一个企业很难具有完成研发和创新的所有能力,从而使合作和形成互补力量变得有意义。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与以前的技术相比,复杂程度更是有了巨大的提高,研发和创新也更加困难。

第二,工业技术复杂程度的提高,也使研发投资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研发外包可以降低研发活动的风险。

第三,新科学技术革命和市场需求的迅速变化,使得商业环境十分动荡,成果转化速度加快,产品复杂性增加,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四)全球研发产业高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知识经济跨越发展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研发的战略地位,大力度投入经费注入研发产业,全球研发产业高速发展。根据美国统计局对研发服务业进行的统计资料(见图2-1),1996年美国研发服务业产值为324亿美元,2004年产值达到65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9%;同时,当时预测数字显示,到2008年美国研发服务业的产值将达到1018亿美元,其中2005—2008年间的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11.7%,发展态势非常迅猛。

例如,医药研发服务外包虽是新兴行业,却迅速成为北京医药研发服务业的新亮点。北京拥有领先的科技资源和丰富的临床资源,在医药研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些国外制药公司纷纷到北京寻求外包服务,租用实验室和技术人员,把自己的项目部移植到北京。目前,全市从事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的企业数量已超过百家,涌现出康龙化成、昭衍、红惠、颖新泰康、京天成等一批知名企业,企业规模、客户质量及签约额等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图2-1 美国研发服务业增长态势(1996—2008年)数据来源:美国统计局。

目前,北京新药技术转让及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的年收入都已经达到25亿元,居全国前列(见表2-2)。北京每年研发成功的新药也高居榜首,2009年全国批准的700多个新药中,有1/4出自北京。目前,北京医药研发服务业整体年收入已达百亿元。表2-2 北京市1998—2005年医药研发外包增长情况数据来源:根据Frost&Sullivan咨询公司2005年报告数据整理。

六、研发产业发展阶段

依据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结合研发产业发展的特点,一般可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研发机构数量少,没有形成产业链,科研比重在产业投入中比例很低,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数量不多。

中级阶段:研发机构数量增多,初步形成产业链,科研比重大幅度上升,从事研发人员开始跨行业渗透,边缘研发逐渐增多。

高级阶段:研发规模效应显现,产业化趋势加强,依托研发外包服务逐渐实现产业化升级路径,各自独立的研发机构逐渐从各行业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结合体,各自保留核心研发技术,外围业务的扩大化加速产业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与研发相关的重要基础理论

一、企业空间组织理论(一)企业组织制度演进

企业空间组织是企业组织制度的空间表现形式。从企业发展历史来看,企业组织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网络组织制。

1.直线职能制

直线职能型是企业运用最广泛的一个组织形态,它把直线型结构和职能制结构结合起来,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决策者的参谋,实行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市场状态是求大于供的卖方市场,企业的外部经营相对简单、静止、不确定性程度低,企业不必过于注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顾客价值的实现,而是致力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采取的结构形式主要是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结构具有权力高度集中且等级明确、专业化分工细致等特点,适合企业进行大规模、标准化、单一或少种类产品的生产,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销售量及利润的目标。

2.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是以某个产品、地区或顾客为依据,将相关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结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组织结构形式。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市场态势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企业的外部经营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其主要表现为市场开始细分,消费者的选择性和个性有所增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赢取市场份额和降低经营风险,就必须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开展产品的多样化经营。直线职能制已不再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于是事业部制应运而生。事业部制的结构特点是,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和企业的集中控制相结合,事业部是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企业开展产品的多样化经营。

3.网络组织制

网络组织制指企业内部网络结构化和企业间结构网络化,通过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最优化管理效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知识、技术与信息日益增长,社会消费正由传统的实物消费转变为高科技产品和知识消费为主,消费者日趋成熟、理智,消费者需求愈来愈呈现多样化、选择性、个性化及变化迅速不确定等特点。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动态的、不确定性程度很高的经营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对市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研发作为独立部门从企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企业网络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涉及领域的增多,研发机构也逐渐增多,规模逐渐增大;随着研发外包的发展,各种性质的研发企业、科研院所、组织机构逐步联系起来最终形成研发产业。(二)企业区位选择理论

企业区位选择不是随机过程,是对可能区位比较择优的结果,而空间集聚是企业微观区位选择的空间表现。非凸性技术(NonconvexTechnology)使得经济活动只能在空间的有限点上进行,经济活动空间的相互作用引出了单个活动的最优区位问题。企业区位研究可以追溯到经典的韦伯工业区位模型,该理论将企业最优区位归结为运输成本最小化问题,其后Isard将经济学分析框架引入该模型,Losch强调市场对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企业选择获得利润最大的区位进行投资。

总之,经典的区位理论侧重经济因素,主要从降低成本和集聚经济两个方面考察企业区位选择行为。降低成本的要求使生产不能任意选址,否则会导致劳动力与中间投入的成本增加;集聚经济使生产活动在一定空间内集中,Marshall从劳动分工出发,认为类似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产生的劳动市场共享、非贸易投入获取知识溢出等地方化经济是集聚经济的源泉。除经济因素外,大量研究表明制度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也至关重要,企业之间的信任、嵌入型和社会网络对企业区位有着重要影响。

1.空间尺度影响

空间尺度也会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影响,不同因素在不同尺度上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程度是不同的,比如Rosenthal和Strange的研究表明知识溢出只在邮编区这样的小尺度上影响着产业集聚,而自然资源投入在州尺度上影响显著,在更小的尺度上少有影响。与国家、省等大区域尺度上的产业区位研究相比,针对城市内部的研究相对薄弱。但现有研究依然表明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分布是不同质的,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微观区位因子的差异引起的。

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金融和资本领域的相互作用深刻影响了区域发展,从而使城市内部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更加错综复杂。中国经济转型的目的是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更多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经济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显著。

2.交通条件影响

贺灿飞等的研究显示,交通通达性依然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接近高速公路、高等院校地理邻近等对外资企业具有显著吸引作用,离城市中心、火车站和机场距离过远则不利于吸引企业;梁进社等的研究表明,外资企业的集聚程度由城市中心向外显著递减,交通、地理邻近性和集聚因素共同决定了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

3.制度因素影响

伴随经济转型的制度变化也是影响城市内部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以分税制为核心的分权化使地方政府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加剧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地方政府通过金融刺激、市场进入、税收、土地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影响企业的预期收益和成本,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在财力限制下,地方政府向在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建立的开发区集中提供这些优惠政策和公共物品,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开发区的优势。吕卫国和陈雯的研究表明,除了要素空间分布和集聚经济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工业“退二进三”、开发区建设等正式制度安排对企业区位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4.企业类型影响

不同类型的企业也表现出多样化的区位行为,信息通讯等高科技企业的产品体积小、价值高,其区位选择不能简单地用企业间的物质联系带来的总成本节约来解释。高科技产业是一个知识、技术、资金、信息密集的产业,其发展的关键在于这些要素的供给及有效地配置,资金具有较强的空间可流动性,对城市内部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知识、技术和信息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尤其知识和技术具有很强的集聚外部性,从而表现出特有的区位选择特征。

5.环境状况影响

吕卫国和陈雯的研究表明,不同于污染型企业具有强烈的郊区化倾向,高科技产业保留在了城市核心区;另外,令人愉快的生活环境成为高科技企业在城市内部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产业集群和地理邻近

产业集群的本质内容是基于集聚(Agglomeration)的地方产业关联,其外观景象是企业地理空间上的邻近(Proximity)。如果仅作为一种现象,集聚和地理邻近可以被看作是同义语,都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空间距离上的接近。然而,从其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学含义来讲,聚集与邻近包含了不同内容。

首先,集聚更加强调分工专业化。马歇尔的研究认为,产业区(In dustrial District)是大量的专业化企业在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区域。产业区能够实现企业的集聚主要是由于在产业区内实现了外部经济,进而降低了企业成本。这种外部经济主要来源于生产专业化而取得的中间产品、专业化的地方劳动力市场及技术与信息的外溢。以后的新产业区研究对产业集群中的分工专业化又有了新的认识。Piore和Stable(1984)在《第二次产业分工》(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一书中对意大利式新产业区赋予“柔性专业化”(Flexibilty Specialization)的重新解释,Scott(1988)、Pyke和Sengenberger(1992)则分别从生产网络和新产业区的适应性、创新性特征的角度解释新产业区的劳动分工。可以看出,分工专业化是企业集聚的内在原因,也是研究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工具,而邻近则不具有相关方面的意义。

其次,聚集与邻近可以提高创新绩效的不同路径。集聚的创新含义在于空间距离的接近有助于人们的接触、信息的交流以及隐性知识的传播,这种基于知识外溢的外部经济加速了创新的扩散速度。地理邻近也具有这样的外在性,但更进一步明确地指出,在企业的主动意愿下地理邻近强化了企业之间密切交流的环境和背景,减少了互动式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强化了网络效应。关于邻近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理邻近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邻近形式,其他的形式还有认知邻近(Cognitive Proximity)、组织邻近(Organizational Proximity)、社会邻近(Social Proximity)和制度邻近(Instiutional Proximity)(Torreand Gilly,2000;Boschma,2005),并指出:当企业在同一个产品市场上和彼此竞争时,在与地理邻近相关的科技能力方面,过强的认知邻近将导致非计划的或者无意识的溢出效应;而过强的社会邻近和制度邻近将通过阻止个人或者企业搜集外部信息形成集体的锁定(Lock-In)效应(Jerome,Yanand Raphael,2006)。

与市场自发性产业集群不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以地理邻近为起点然后构建集聚效应,其发展面临驱动力内化的问题。本书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要实现“地理邻近—集聚—知识互动”的演进。政府需要积极推进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中介机构,推进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形成集群的开放性氛围。

三、科技创新理论(一)科技的含义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两者的统称。但在研究对象、本质属性上,两者有很大的区别。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系统,尤其是自然知识,一般不涉及生产和实际应用,尤其是不解决生产要素的投入如何转化为产出的问题。伴随时代的变迁,人文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由此科学多指自然科学。技术是指在社会实践经验和科学知识基础上,在生产活动中,有目的的所使用的方法和工艺的总和。技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的来源,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状态中形成的;二是技术的目的,技术服务于一定的生产活动;三是技术的构成,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是指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硬件则是指加工的原材料和设备。

科学和技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学是技术的前提,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为技术提供可能,技术为实现科学作出努力。科学和技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科学的价值体现在论文的发表、著作的出版、正式或非正式的学术交流、科研奖项等方面,而技术价值体现在为经济体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保持优势地位。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科学可以启发技术,让技术得以改进;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技术,那么科学发现无法得到现实的运用,即科学是技术的前提,技术是科学的延伸。从事科学事业的人员通常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够在实践中推广开来,功利主义在实验室到产业化之间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再那么明晰。“技术的科学化”和“科学的技术化”成为两者发展的趋势。本书研究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特殊形式——大学科技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就是分析企业在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者之间的作用,既考察企业在科技创新中量的产出,也考察质的突破。

科学技术的实现需要通过科技活动来实现,科技活动是指各个科技领域内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运用相关联的系统活动,包括四个要点,分别是研究与发展(R&D)、研究与发展成果运用、科学技术教育与培训、科技服务(STS);科技创新的过程一般分为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和试验性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科技成果从发现到运用的过程。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表2-3所示。表2-3 科技活动分类(二)创新的含义“创新”一般和新事物、新组织、新工艺联系在一起。“创新”涉及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等诸多的学科,其含义没有一致的共识,但在经济学中有特定的意义。经济学上创新的含义已经被西方许多语义词典中作为解释这个词义的一个主要条目。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对科学活动、技术创新与市场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兴趣,尽管古典经济学已经对“创新”作了初步阐释,但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概念在学术界公认最早的是由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

熊彼特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一词。按照他的观点,“创新”的含义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从未有过或者发现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所提出的概念涵盖以下五种情况:一是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不熟悉的产品,或者是产品的一种新特性;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即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检验检定的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即某一制造部门未曾进入的市场,无论以前是否存在过;四是获得一种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新途径;五是建立一种新的组织制度,比如垄断组织(托拉斯等),或者是打破一种垄断的地位。熊彼特的创新学说实际上包含的范围很广,之后其创新思想被划分为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和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为对象的制度创新两条分支。

创新的含义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经济学领域延伸扩展到诸多其他的领域。但是技术创新作为研究创新的基础,其重要性一直为人所关注。技术创新的概念也随着时间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外延。技术创新因为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根本因素。而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研究日本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企业、大学在创新中的作用,得出了创新系统的概念,至此创新研究进入系统论阶段;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两者被结合起来考量,两者被认为是创新的2.0时代。美国的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将“创新”概念引入管理领域,使得创新的概念得以扩大,创新的外延从技术扩展到制度,由此制度创新是创新概念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制度创新是在社会领域范围内,通过调整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来激励和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意义在于,任何创新活动都需要制度的创新来固化和稳定。正如民生银行的某董事长所说,制度的创新比任何的创新都重要,是其他创新的基础。总之,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创新领域两个重要分支。

结合所研究内容,本书所认为的创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温和型创新,这种创新是渐进性的、改进性的,是创造新的物质或者在已有物质性能上的改进;二是破坏性的创新,即一种物品的诞生代替了原有物品的使用份额;三是创新对于人类生活环境应该具有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即改善人类的生活是创新的原动力。(三)科技创新的含义

科技创新含有科学和技术创新的两重含义,是指原创性科学知识和技术工艺的改进和增加。科技创新是当前世界各国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热点所在,科技创新可以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类。知识创新是指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而技术创新是指对原有工艺、生产方式、服务、产品的改进和更新。管理创新是指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引入新的管理要素(如方法、手段、模式等),以增加组织目标实现的效率。从科技创新的源泉来看,科技创新可以分为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是引进外部先进科技,结合自身情况,创造或改进产品。模仿创新又可以分为完全模仿创新和模仿后再创新。模仿创新因为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是指发现前所未有的新原理、新技术,并具有这些新原理和新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全球面临自然资源困境的今天,科技创新的能力日益成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本书研究科技创新的视角主要研究大学衍生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包括对科技人才的培养、申请的专利数量、在科技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以及还存在的现实问题和不足。

第三节 研发机构区位理论

一、区位研究基础理论(一)竞争优势理论

根据驱动力不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可以分为资源驱动型、资本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来解释国家内部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别间在增长与繁荣上的差异,把经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见表2-4)。按照波特的观点,国家的繁荣与竞争优势的“升级”密切相关。在发展初期,即要素驱动阶段,其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如土地资源、石油、矿产品、劳动力等,基本上是处在低收入水平;在资本驱动阶段,开始吸引外国技术并在鼓励储蓄的同时投资于资本设备,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被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更高的产业所取代。最成功的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区分战略能够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些企业关注海外的知识型活动。在第三个阶段,国家转向创新并将其作为国家财富积累的主要驱动力。如果创新成功,国家就转入以管理和保留现存国家财富为标志的阶段。他把各个发展阶段和经济驱动的要素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策略。表2-4 国家竞争发展的四个阶段资料来源:RobertM.Grant,“Porter's‘Competitive Advantageof Nations’:An Assess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2(1991),Table1,p.540。

自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大规模地吸收外资,基础设施等城市基本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竞争优势理论,随着城市土地规模用地日益紧张,资本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对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上海而言并非长久之计。企业研发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加速城市转型,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产品阶段。他认为:在新产品创始阶段,产品生产主要在国内进行,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在产品成熟阶段,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价格弹性加大,受边际成本增加的影响,厂商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技术水平接近、劳动力素质好、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并与本国需求类型相似的国家或地区建立分公司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在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和技术已标准化,厂商所拥有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消失,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上。生产地相对优势就转移到技术水平低、工资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地区。

根据这一理论,西冈久雄分析了研发与区域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循环的初期,对容易进行技术革新的区域或国家有利,在接下来的阶段,生产从技术核心区域或国家分散,并且这样的分散导致了技术创新的研发的分散。(三)知识溢出与地理创新论

1.知识溢出的外部性

技术或者研发溢出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因此研发机构或部门无法从研发活动中充分获取全部的利益。通过技术溢出,人们意识到:(1)在市场交易中,企业不用为信息买单就可以获取其他人或企业创造的信息;(2)如果其他公司利用了所获得的信息,信息创造者(或拥有者)在法律条件下无法获取任何索赔。

2.地理邻近性与知识溢出

DavidB等认为,区位和地理空间已经成为解释创新和技术变化的关键因素。地理邻近性在知识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如Glaeser等所认为的,“智力知识突破街道和走廊的障碍要比跨越海洋和陆地容易得多”。与此同时,社会交往在知识和信息的传输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知识而言,最好的传输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及频繁的、重复的交流。在频繁的社会交往及观察和交流中,知识传输尤其是策略知识传输的成本是最低的。

3.集群与创新

Porter认为,集群是相互联系的企业或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集群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关联产业和其他对竞争有重要作用的实体,其中包括:专业产品如零件、机械设备、服务的供应商和专业基础设施的提供者。集群还能延伸到下游产品渠道和顾客以及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和技术上相关、有共同产品需求的企业。总而言之,多数集群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化机构、培训机构和能够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贸易伙伴。集群和创新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集群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个区域中,来自同行的压力、追赶,以及对质量、技术的追求激发了相互之间的彼此超越。(2)集群促使了新的企业的形成。在集群的相互交叉中,来自不同领域的观点和技术融合产生了新的商业体。(3)集群也会经历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所在的集群区域在新技术或必要的支持性公司机构方面没有发展潜力,区位作用将会逐渐下降。(4)集群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事实上,没有技术水平低的产业,只有技术水平低的企业,也就是说公司没有利用世界一流的技术去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充满活力的集群有助于任何产业的任何企业使用高级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并以最高级的方式进行竞争,因此企业主管必须将他们的视野从内部扩展到外部。(5)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在集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和企业或个人之间要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发挥集群的作用。在集群中政府要发挥好作用,不仅仅要关注那些贡献大的产业,而且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如农业。这是因为,每一个集群不仅直接对国家生产作出贡献,而且能够影响到其他产业集群的发展。当然并非所有的集群都能够成功,市场推动而非政府决策可以最终决定收益。集群发展动力应该根植于竞争优势和专业化,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其他地方的成功模式。这一点是建立在当地资源的独特性之上的。(6)集群对公—私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政府和公共机构在经济发展中都承担责任,并在新的经济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集群揭示了相互依赖的各个团体组织共同承担责任,可以建立更加有效的竞争环境。

二、中国企业研发机构区位研究进展

对中国企业研发而言,多数学者是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以工业企业普查数据、年鉴数据为基础,对研发进行计量研究,如刘小玄(2000)分析了所有制等变量对于企业效率的影响,论证出私营企业的效率最高,而国有企业的效率最低。姚洋和章奇(2001)认为非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更高,大企业比小企业效率更高。何玮(2003)指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存在明显的短期效应。张海洋(2005)发现在控制自主研发的情况下,外资活动对内资工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没有显著影响。(2)安同良(2003)以“企业技术能力”为研究范式,剖析了中国企业技术选择与研发战略的动因。(3)薛澜等(2002)、沈玉芳等(2004)对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行为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4)基于行业创新层面、小样本或较少变量观测的研发调查研究,如清华大学企业技术创新问卷调查(高建,1997)、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1)的调查、陈劲(2002)的企业技术创新高标准定位的调查。

相比之下,从地理学角度对我国企业研发机构的研究并不多见。从中国城市层面来看,企业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尤其是近年来,在深入探讨上海如何吸引更多的外资研发机构,如何促进研发产业进一步发展,为上海真正实现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建设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出现了针对上海企业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而这些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外资企业研发机构的研究上。

徐瑞华(2004)利用上海市科委提供数据,总结分析了上海外资研发机构的分布特点,并从全球、区域和城市、公司三个层面上深入探讨了外资研发机构对上海产生的空间效应。董路宁(2007)以上海企业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企业研发机构在上海的空间分布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集聚现象已经非常明显,有的地区还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集聚空间。从产业集聚的发展水平来看,其空间集聚的水平还比较低,属于产业集聚的早期阶段。另外,从空间变动趋势来看,企业研发机构在上海市向郊区县的扩散和在某一地区的集聚现象还将继续,扩散和集聚将成为企业研发机构在上海发生空间变动的两大趋势。在城市层面上,政府力量的作用、企业的“跟进”效应和企业原有布局的惯性成为影响企业研发机构集聚的主要因素。而在国家或区域层面上,作为企业研发机构集聚主要因素之一的科研资源在城市层面上则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受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企业研发机构在上海的集聚空间出现了自生型、政府导向型和空间互补型三种。

王萍(2007)以上海外资企业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区位类型特征。将上海外资研发机构分为技术服务型外资研发机构、市场探索型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生产支持型外资研发机构、区域技术培育型外资研发机构、跨国技术战略型外资研发机构。并从公司内部的空间联系角度出发,将研发部门分为研发部门孤立型、总部研发一体型、研发生产一体型、总部研发生产一体型,并从空间表现上将区位特点总结为高技术园区型外资研发机构、中央商务区型外资研发机构、一体化生产园区型外资研发机构。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较为直观地阐述和分析。

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整理,可以发现研发机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就目前针对企业研发机构的区位研究而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区位模式和区位因素的分析,我国学者多数也是针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华投资模式和区位选择进行探讨,而针对我国本土企业研发机构区位所进行的相关研究甚少。基于此,本书研究对象的选取在包含了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同时更加侧重对我国本土企业研发机构的区位研究,其目的是对其进行探讨的同时引起学者对我国自身企业研发机构区位研究的重视。

第四节 研发产业集聚理论

一、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agglomeration)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产业集聚理论研究来自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视角。经济地理学主要任务是研究经济(产业)活动在空间上分散和集聚的过程。Krugman提出了产业区位模式,从个别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的累积过程来解释产业集聚动向。产业要素在一定区域集聚,追求一定经济规模或效益,集聚到了一定水平,又产生扩散。李小建等(2001)认为,“产业集聚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樊杰等(2004)认为,“地理集聚,是指所有成员企业和相关成员要素(包括集群代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在地域上相互邻近,而且共同锁定于一个区域,具有显著地域相关特征”。也有人认为,“规模经济借以实现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是产业集聚”。这些作者都强调了产业的地理集中,认识到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律性。

产业集群(cluster)是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产业集聚的高级形式。从福特制生产方式向柔性专业化的转变中,产业集群处于主导地位。波特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机构群。集群有利于地区竞争优势培育。产业群(企业集群)战略的实施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曾刚等认为,“产业集群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通过纵向和横向层面所展开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所形成的空间邻近的产业群体”,更加明确了集群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意义。产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并且为了共同的目的集结成群而创新。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有更特殊的机制如知识共享、协同合作、具有柔性化、灵活性、根植性等特点,而且强调创新网络环境。

二、区域产业集聚理论(一)区域产业集聚内涵

区域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在一定地理区域以某种或多种形式集聚发展的现象。其体现在:(1)企业与产业的集聚。(2)协调好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政府、机构等部门,达到合理集聚的要求。(3)产业集聚发展离不开区域的基础,产业集聚发展对区域产生影响或效应。(4)区域产业集聚是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产业集聚发展要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5)区域产业集聚是动态发展变化的。(6)区域产业集聚具有开放性。(二)区域产业集聚要素(1)行为主体:企业是最重要的行为主体,还包括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等各类机构和各级政府。(2)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技术、资金、信息。(3)支撑要素:包括资源基础、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背景。(4)时空要素:空间尺度包括国家、地区、城市、乡村等不同尺度。产业集聚发展有阶段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5)地方社会文化制度:经济活动嵌入特定的地方文化制度背景中。区域的制度建设关系区域创新环境。(三)区域产业集聚结构

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主要指产业集聚区域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以及相关机构结构。考虑集聚的产生可能是传统的或低技术的,区域产业集聚包括低端(技术)集聚与高端(技术)集聚。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各部分活动之中。一些地区往往基于价值链的一部分发展产业而出现“片段”集聚。高附加值产业集聚一般有利于地区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也有利于区域的综合发展。

2.空间结构

区域产业集聚的空间结构包括核心区域、外围区域与区域网络。集聚核心有集聚点、集聚轴、集聚区等不同规模。传统集聚区在改造过程中产生一些新的空间类型,包括内城区受市场力量改造后再发展的准工业区、城市更新后的新经济区等。

3.组织结构

区域产业集聚的组织结构具有链状和网络化的特征。产业集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供应链的区域集聚。供应链分解促进基本生产过程的分离,促使专业化服务性企业的分离,促进辅助生产部门的分离。随着产业集聚区企业网络化的发展,出现企业网络组织,包括生产网络、销售网络、创新网络等。产业集群有三个层次的企业和相关组织:一是垂直角度的供应商、分包商、咨询机构等;二是水平角度拥有相似技术、劳动力市场或企业战略的竞争者;三是公共服务部门。

4.集聚功能

产业在一定区域集聚发展有一定的功能效益。集聚产生外部效益,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市场外部性,集聚生产网络效益,降低交易费用,共享信息、技术,有利于生产协作,促进分工。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竞争力的提高。企业集聚在一起能够接近优异的零配件、企业服务和人力资源,具有深度和广度,比单个企业的规模还重要。企业集聚可以提高集群竞争力。区域产业集聚的理想状态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形成可持续空间结构。产业在一定区域集聚发展是经济、社会、技术、人口与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协调发展。

三、区域产业集聚规律(一)集聚与扩散统一的规律

伴随着产业的兴衰,产业的集聚与扩散随之发生。产业在一定区域集聚与扩散具有辩证统一的规律,集聚发展到一定水平,一些要素或产业便产生扩散,同时新的集聚会进一步形成。产业区位生命周期符合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规律。要掌握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培育地区产业集聚,尤其是再集聚。(二)区域产业集聚周期规律

区域产业集聚过程表现为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产业集聚演变经历四个阶段,即核心产业形成阶段、快速集聚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经济增长衰退阶段。产业集聚的动态演进经历了发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不同时期产业集聚的状态、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也有所不同。认识到区域产业集聚的周期规律,则会正确认识区域发展的兴起和衰退的自然规律,也为区域的再振兴提供理论根据。新一轮的集聚发展过程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对新一轮的集聚过程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对旧集聚的经验总结上。

在区域发展中培育产业集聚(集群)要充分认识到产业集聚发展与区域基础的密切关系。产业在一定区域集聚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基础,立足已有集聚培育新的集聚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强调区域经济集聚的同时,还要考虑区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区域产业集聚的模式是多样的,但也有普遍的发展规律。

四、产业集聚—研发产业突出特征

从研发服务企业按产值分的集聚度数据看(见表2-5),2002年在美国15218家研发服务企业中,前4强企业(包括公司总部下属的工厂、实验室、办事处等机构)的产值占总产值的14.8%,前8强企业占总产值的19.3%,前20强企业占总产值的28.7%,前50强企业占总产值的39.9%。分领域看,社会人文领域研发服务企业的产值集聚度高于物理、工程、生命领域研发服务业。表2-5 2002年美国研发服务业集聚度比较数据来源:美国统计局

第三章 中国研发产业发展与活动特征

本章主要对我国研发产业的发展和研发产业的活动特点进行分析。在研究分析研发产业总态势的基础上,对其产业活动的特点进行分析梳理,涉及其行业、部门的发展状态,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点时,重点对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关注。本章中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网、中国国家统计局网发布的权威数据,并结合了《2009年全国第二次R&D资源清查数据》进行分析。

第一节 中国研发产业总体现状

一、中国研发产业的发展总体上处于上升的态势

近几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长。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研发经费支出额已经达到150.79亿元,并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阶段。进入21世纪,研发经费支出继续不断增长,2000年研发经费支出为896亿元,到2009年研发经费支出额已经达到5802亿元,短短9年的时间,金额总数增长了6倍多。

200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OECD国家中30个成员国和中国、俄罗斯、阿根廷、南非、以色列、新加坡、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中国台湾9个非OECD国家(地区)的研发数据,数据显示上述39个国家(地区)的研发经费总额达到1.02万亿美元,历史性地突破了1万亿美元,这标志着世界研发活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人民币,实现了从2002年开始的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六位。根据近几年的发展,中国研发经费的增长速度很快,已经远远高于日、美、德、法、英等研发大国,呈现出与英、法差距迅速缩小的趋势。2007年,中国研发经费在上述39个国家(地区)中的份额上升至4.8%,与法国相差0.5个百分点,与英国仅相差0.1个百分点,而2002年两国还分别比中国高出2.0和2.6个百分点,同期美国、日本和德国研发经费总额也分别从是中国的18倍、8倍和3倍下降到是中国的7.6倍、3.1倍和1.7倍。图3-1 我国历年研发经费支出状况

随着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的迅速提高,研发强度(GERD/GDP)也从2000年的0.9%攀升到2009年的1.73%,实现了稳步提升。但是就研发强度而言,我国与国际上研发大国还是有相当的差距。20世纪90年代,我国GERD/GDP增长缓慢,1999年以后这一比值开始稳步提高,2007年达到1.44%,远高于俄罗斯(1.12%,2007年)、印度(0.8%,2007年)、巴西(1.13%,2007年)等发展中大国,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由图3-1中也可以看出,自2000年起,我国研发强度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幅度偏于平缓,2009年呈现了大幅度增长,达到了1.73%,但是2000年至2009年研发强度平均增长率仅为1.27%,比重较低。图3-2显示,2008年我国研发强度系数为1.47%,相当于同期日本、韩国的1/3,远远落后于同期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研发强度水平。图3-2 部分国家研发经费支出状况对比

与研发经费总量迅速增长相适应,我国从事研发工作的研发人员数量也在迅速提高。2009年,我国研发人员总数达到3183687人,从人员所属部门类型来看,企业研发人数达到2185241人,占从业总人数的68.64%,为研发从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研发人员构成学历来划分,可以发现研发人员均由本科、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员构成,其中硕博高级人才达到611423人,接近总从业人数的1/5,充分体现了该行业的高知识性。同时从研发人员人均拥有的研发经费来看,我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也实现了较快增长,绝对数量增长显著,相对数量仍然比较落后。如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在10万—20万美元之间,而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人均10万美元以下。我国的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支出额于2000年突破1万美元,之后增长迅速,到2007年已增长到2.81万美元。就世界排名来看,在可获得数据的38个国家(地区)中,仍只列第33位,约为德国和日本的1/6、英国的1/5、法国和韩国的1/4。

二、中国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显现

观察我国2009年研发经费支出的活动类型,基础性研究金额为270.29亿元人民币,仅占全部支出的4.65%;应用研究为730.79亿元人民币,占据了全部支出的12.60%;试验发展性研究为研发经费支出的重点,金额为4801.03亿元人民币,占据了82.75%。数据说明,研发经费支出绝大部分用于生产发展方面的试验发展性研究。图3-3 部分国家研发人员人均经费比较注:图中美国研发人员用研究人员数据代替,实线为38个国家(地区)人均研发经费(11.65万美元),虚线为主要国家(地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21%)。

从研发经费支出的经济来源来看,主要包括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国外资金及其他资金四种来源方式。2009年第二次研发资源清查报告显示,企业资金4162.72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支出的71.75%,将近3/4,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其他几项经费来源的总和,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主体地位。表3-1 2009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类 单位:亿元表3-2 2009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按经济来源分类 单位:亿元

近几年来,我国研发活动执行部门的整体变化趋势也呈现出企业比重在不断增长,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比重持续下降的状态。企业研发经费所占份额自2000年达到60%之后迅速提高,2009年增长到73.22%。相比之下,高等学校研发经费所占份额已从2003年10.5%下降到2009年8.07%,政府研究机构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比重也已经下降到17.17%。表3-3 2009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按执行部门分类 单位:亿元

综合分析我国2009年研发经费支出的总体状况发现,研发经费主要应用于试验发展性研究,为生产发展的服务的性质明显;研发经费的经济来源和支出部门主体为企业,充分体现了我国研发活动已经实现市场化、赢利化、产业化形式,研发产业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研发产业活动特点分析

一、中国研发产业行业、部门的发展状态图3-4 研发机构所属执行部门划分(2009年)

2009年,全国研发机构共44891个,企业类机构33840个,研究与开发性机构3707个,高等学校类研发机构6082个。从图3-4中可以看出,研发机构多数集中在企业中,数量高达75%。高等学校拥有相当一部分研发机构,达到总数的14%,从事专门的研究与开发的机构在行业中占据8%的比例。从研发机构所属的执行部门来看,企业类研发机构处于主体地位,与我国研发产业发展总体状况中,中国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显现的特征相一致。图3-5 研发机构所属学科(2009年)

研发机构所属的学科涉及社会科学中的各个领域,数量比重各有不同。自然科学类研发机构有1303个,占总数的3%;农业科学类研发机构2709个,占总数的6%;医药科学类研发机构2274个,占总数的5%;工程与技术科学类研发机构36858个,集中了绝大部分研发机构,占总数的82%;人文与社会科学类研发机构1747个,所占比重为4%。从研发机构所属学科来看,工程与技术科学是研发机构设立的重点领域,突出说明了我国当前研发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工程技术类产业。

根据第一次全国研发资源清查及第二次全国研发资源摸底调查的结果,对当前研发活动相对密集行业进行了梳理,这些行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2009年研发投入分行业情况如表3-4所示。表3-4 2009年研发投入行业情况②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指研发全时人员(全年从事研发活动累计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研发资源第二次普查结果整理。

由表3-4 2009年研发投入行业情况分析可得出:制造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业无论是在研发人才投入还是研发经费支出方面都占据主体地位;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则所占比重较低,位列研发人员、经费投入行业的后三位。同时可以得出:我国当前研发产业的投入重点为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在金融业等方面则比重很少,亟待加强。这与我国当前的产业发展结构也是相一致的。

二、中国研发产业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本部分内容,从宏观角度分析全国研发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各地区的研发强度、研发机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全国各地区发展的状况。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第一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科技经费统计公报》等资料。

2000年,全国各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共895.9亿元,其中超过100亿元的省份有两个,分别为北京(155.7亿元)、广东(107.1亿元);超过50亿元低于100亿元的省份有三个,为上海(73.8亿元)、江苏(73.1亿元)、山东(52亿元)。超过50亿元的省份研发经费支出总和为461.7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总支出的51.53%。这说明,2000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在全国范围内呈现不均衡发展,只在东部沿海个别省市得到重视和发展。表3-5 2000年全国三十一个省份研发经费与强度系数

2000年,全国各地区研发强度平均值为0.89%,高于或到达这一水平的省市有七个,分别为北京(6.33%)、陕西(2.98%)、上海(1.62%)、天津(1.51%)、广东(1.13%)、四川(1.12%)、辽宁(0.89%)。对比2000年各省份研发经费支出状况可知,北京在研发经费支出量和研发强度系数上都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陕西研发强度位列第二位,研发经费支出也较高,为49.5亿元;研发强度与国家平均水平持平的辽宁省,研发经费支出为41.7亿元,也是处于中等较高水平。图3-6 2000年全国三十一个省份研发强度系数示意图注:本图与国界领土无关。

2009年,全国各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共5802亿元,约为2000年研发经费支出的6.5倍。超过100亿元的省份有17个,达到全国省份数量的一半,分别为江苏(701.9亿元)、北京(668.6亿元)、广东(652.9亿元)、山东(519.6亿元)、上海(423.4亿元)、浙江(398.8亿元)、辽宁(232.4亿元)、四川(214.5亿元)、湖北(213.4亿元)、陕西(189.5亿元)、天津(178.5亿元)、河南(174.8亿元)、湖南(153.5亿元)、安徽(135.9亿元)、福建(135.4亿元)、河北(134.8亿元)、黑龙江(109.2亿元),17个省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为5023.7亿元,占全国总数的86.59%。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对研发产业非常重视,研发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省份有了大幅度提高,且经费支出数量大幅攀升。

按东、中、西部地区分,东部地区研发经费4052.2亿元,占69.8%;中部地区1024.9亿元,占17.7%;西部地区724.9亿元,占12.5%。表3-6 2009年全国三十一个省份研发经费与强度系数

2009年,全国各地区研发强度系数平均数为1.35%,高于或达到这一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2个,北京研发强度系数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5.5%,上海(2.81%)、天津(2.37%)、陕西(2.32%)、江苏(2.04%)、浙江(1.73%)处于领先地位,广东(1.65%)、湖北(1.65%)、山东(1.53%)、辽宁(1.53%)、四川(1.52%)研发强度系数排名也较靠前,安徽(1.35%)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由图3-7显示,我国研发强度高的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随着向内陆地区的过渡,逐渐降低,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图3-7 2009年全国三十一个省份研发强度系数示意图注:本图与国界领土无关。表3-7 2009年三十一个省份研究开发机构情况

2009年,全国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约4.5万个,显著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沿海省市。其中,工业企业创办研发开发机构29879个,比2000年增长92.4%。机构人员155.0万人,是2000年的2.6倍,其中博士和硕士18.2万人,占11.8%,比200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全年机构经费2983.6亿元,是2000年的6.8倍。机构拥有科研用仪器和设备的原价2491.5亿元,是2000年的2.6倍。

2013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分地区看,研发经费占全国比重前六名的为江苏(12.6%)、广东(12.2%)、北京(10%)、山东(9.9%)、浙江(6.9%)和上海(6.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8个省市。图3-8 2009年全国三十一个省份研发机构数量分布示意图表3-8 2013年全国三十一个省份研发经费与强度系数

第三节 中国企业研发活动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只有关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的统计资料,而且就研发活动而言,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较为典型,因此本节主要以《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大中型工业的相关统计资料为数据基础进行分析。

一、企业是研发活动的主体

从2006年度研发经费来源来看,企业占到了一半以上,是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从执行部门来看,尽管大学、研究机构和其他事业单位占到一定比例,但企业研发费用占到了71.1%。因此,作为研发活动的重要载体,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图3-9 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按来源和执行部门划分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整理。

二、企业对研发活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图3-10中表示的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及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呈明显增长态势,199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为249.9亿元,2006年达到1630.2亿元,是1999年的6.5倍,增幅十分明显。另外,研发经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反映的是企业资金投入在研发领域的强度,从图3-10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发强度在不断升高,这说明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图3-10 中支国出大及中其型占工主业营企业业务研收究入与比试重验发展经费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数据整理。图3-11 中经国费大支中出型及工每业个企科业技平活均动每人个员企经业费科支技出活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数据整理。

另外,从图3-11中可以看出,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和平均每个科技活动人员经费都显著增加。其中,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支出已经由1999年的255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973万元;平均每个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及每个科技活动人员经费支出由1999年的3.9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16.78万元,增幅都十分明显。

这些都足以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成长,我国企业已经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开发及研发投入对于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性。

三、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研发活动的行业分布

如前所述,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按不同行业来分,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表3-9表示的是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前10位的行业,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这些行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比重也较高,这说明这些行业的研发活动更为频繁,企业的研发机构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行业。其中医药制造领域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是最高的,达56.5%;而且从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比重来看,医药制造业的比例依然是最高的,达72.5%。表3-9 分行业大中型企业工业基本情况(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之前10位行业)

第四节 中国企业研发机构的空间分布特征

由于数据统计的限制,本节同样是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采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由于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不一,因此,数据统计中的绝对值变化无法准确反映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数量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因此书中通过百分比的相对变化,来进行相关分析。

一、企业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历年统计资料,从三大地区的分布来看,我国企业研发机构的空间分布仍以东部地区占绝对优势,从图3-12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研发机构数量占到我国总数的六成左右,而且近年来,东部地区的比例有略微增长的趋势,相反,中部地区的比例却略有下降,西部地区一直是企业研发机构比例最低的地区。这说明,我国的研发活动及企业研发机构以绝对优势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研发活动相对较少,且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少。图3-12 三大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机构数占全国百分比变化图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二、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研发机构分布更为集中

根据我国七大地区划分标准,将我国大陆地区划分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图3-13中,表示了不同年份我国七大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机构数的比例变化。1990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机构数有8116家,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其次是华中和东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主要集中在山东省,2006年山东省的大中型工业科技机构数量达到了1019家。华东地区以浙江、江苏两省占绝对优势,2006年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机构数为1603家,为全国最多;江苏省达1259家。华南地区以广东省的集聚特征十分明显,达1279家。华中地区各省的分布较为均衡,其中以河南省的比例最多。东北地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仅辽宁省就约占整个东北地区的五成左右。西北地区以陕西省最为集中,约占整个西北地区的53.4%。西南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四川和重庆市两地。可以看出,这些地区的研发机构数量之所以多,主要与这些地区良好的工业基础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图3-13 不同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机构数的年份分布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整理。

另外,从变化趋势来看,自1990年以来,华北地区的企业研发机构比例变化波动不大,2006年略微有所下降。而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东北地区企业科技机构的比例降幅是最明显的。另外,华中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比例也有所下降。与之相反,以上海为首的华东地区和以广东为首的华南地区的企业科技机构比例却是持续增加,截至2006年,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华东地区成为企业科技机构最集中的地区。

从以上变化中可以看出,第一,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东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凭借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经济水平,在吸引企业研发机构方面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第二,企业研发机构在这些地区的分布带来了集聚效应,使得进行研发活动的企业更倾向于在这些地区成立研发机构,从而促使这些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三,从区域发展来看,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发展中的低谷。图3-14 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机构分布示意图(2006年)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注:西藏和台湾地区没有统计数据。

第五节 物联网——研发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状况

物联网,英文缩写为IOT,即The Internet of Things,其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专家在1999年提出的,即“实现物物连接的互联网络”。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催生的一个新的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定义。一些相关组织对物联网作了如下一些定义:

欧盟:将现有的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扩展到互联的物品网络。

国际电信联盟(ITU):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人到物品、人到人之间的互联。本质上,人与物品、物品和物品的交换,最终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互。其核心技术主要是普适网络、下一代网络和普适计算。

2010年,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物联网的定义为: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图3-15 物联网定义示意图

综合其概念,可以将物联网的内涵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二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装置(RFID)、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慧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一、物联网的兴起背景与产生、发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发展速度迅速下降,尤其是美国经济遭受到重大打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后,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对IBM针对下一代的信息浪潮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进行了关注,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物联网的追捧。日本在2004年提出了“U-Japan”战略,韩国在2006年提出了“U-Korea”战略,这些都是从国家工业角度提出的重大信息发展战略。2009年,物联网更是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中国政府在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向市场投放了4万亿元,其中的43%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节能减排,25%用于地震灾区重建。在国际新一代信息浪潮的推动下,为使中国物联网发展与国外保持一致,大力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感知中国”的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念的发展可追溯到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首次提出物联网,但由于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器的发展,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1999年,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机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传感网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发展机遇,并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和充分肯定。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了《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这个概念。

目前,根据2008年3月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在《Internetof Thingsin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物联网从产生到成熟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概念形成阶段(2000年前后)、技术形成阶段(2010年前后)、实验验证阶段(2020年前后)、应用拓展阶段(2020年之后)。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实现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就目前而言,许多物联网相关技术仍在开发测试阶段,实现不同系统之间融合、物与物之间的普遍链接的远期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表3-10 物联网研发重点及发展趋势表3-11 物联网的新要求及强化研究方向

二、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999年,中科院组建了2000多人的团队,投入数亿元,启动了中国对物联传感网络的研究,到目前已经组建起包括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条,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拥有多项专利,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掌握了物联网领域的话语权,成为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等国家一起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导国之一。

我国的物联网发展采取的是政府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世界物联网发展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我国在20世纪末就开始了物联网研究团队的组建,较早地进入这一研究领域使得我国占领了行业发展的先机,研发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第二,在物联网领域较高的研究水平和专利量,使得我国在物联网领域成为与美国、英国、德国处于共同水平的国家,拥有制定国际标准的话语权;第三,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成为建立起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为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行业基础;第四,目前,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城乡,宽带覆盖率也得到快速的提高,无线网络保障了安置在动植物、机器和物品上的电子介质产生的数字信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传播出去,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第五,我国现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雄厚的经济实力为物联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物联网产业实体性成果呈现在2009年10月的中国第四届民营科技企业博览会上,由西安优势微电子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颗物联网中国芯——“唐芯一号”芯片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攻克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具备了满足各种条件下无线传感网、无线局域网、有源RFID等物联网应用的特殊需要,为物联网产业的落实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对于物联网软硬件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以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中。硬件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南京邮电大学、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等承担:南京邮电大学主要负责无线传感器网络系列节点UbiCell、UbiCell无线医疗传感器节点、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节点等领域;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要负责GAINS系列节点领域研究;香港科技大学主要负责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领域。软件方面主要由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科学院宁波计算所等承担:南京邮电大学承担了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平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软件DisWare、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开发平台MeshIDE等方面的研究;科学院宁波计算所承担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析与管理平台方面的研究;理论研究则由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共同承担。

物联网产业的相关研究与行业发展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得以顺利开展。江苏省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前沿。江苏省将传感网列为全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无锡市于2009年9月与北京邮电大学签署了关于物联网传感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并于同年11月成立了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传感中心),将物联网建设推进实际阶段。南京邮电大学成立了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研究院,并进行了系列措施推进物联网建设的研究。

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产业基础和显著的人才与技术竞争优势,同时,拥有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2010年4月19日将浦东新区和嘉定区列为上海物联网发展示范区的《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出台,为了将上海打造成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城市,行动计划确定了十个方面的应用示范工程:环境监测、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物流管理、楼宇节能管理、智能电网、医疗、精准控制农业、世博园区,以及应用示范区和产业基地,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一股强心剂。上海目前拥有张江、漕河泾、金桥等以传感芯片、智能芯片、网络通讯芯片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为主的高科技园区为依托的物联网芯片制造业,物联网芯片制造业产业链条较为完善;同时有较为发达的传输设备高端制造业,以及发达的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产业。上海还是全国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城市,浦东国际机场、上海世博会以及公交、港口、医疗、金融、物流等多各领域物联网技术都得到了全面推广。

杭州为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锋,将传感物联网列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2005年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连续两年承办物联网国际高峰论坛。目前,在杭州从事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企业已达到100多家。

2009年年底,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计划,提出3年内建立物联网产业集群和重点示范区,规范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推出了10项措施保证相关政策的落实。目前,福建省拥有传感器、网络传输、数据处理等基本完善的产业链,全省物联网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物联网产业联盟业已于2009年11月正式成立,由中国移动、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软件所、北京交通委信息中心等12家单位共同组成,涵盖了政府、高校和企业,极大地促进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我国政府采取了四大措施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一是突破物联网关机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同时结合物联网特点,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时,研发和推广应用技术,加强行业和领域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应用技术为支撑突破应用创新。二是制订中国物联网发展规划,全面布局。重点发展高端传感器、MEMS、智能传感器和传感器网节点、传感器网关,以及超高频RFID、有源RFID和RFID中间件产业等,重点发展物联网相关终端和设备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三是推动典型物联网应用示范,带动发展。通过应用引导和技术研发的互动式发展,带动物联网的产业发展。重点建设传感网在公众服务与重点行业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确立以应用带动产业的发展模式,消除制约传感网规模发展的瓶颈。深度开发物联网采集来的信息资源,提升物联网的应用过程产业链的整体价值。四是加强物联网国际国内标准,保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满足产业需要,形成技术创新、标准和知识产权协调互动机制。面向重点业务应用,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建设标准验证、测试和仿真等标准服务平台,加快关键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整合国内研究力量形成合力,不断将国内自主创新研究成果推向国际。

2013年12月,中国政府还在另一方面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宣布正在投入820亿元的前期资金,建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布式“能源互联网”,该互联网将成为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基础设施的核心。根据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街道和社区中,数以百万计的个人以及成千上万个企业都将能够参与进来,以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生产自己的太阳能和风能绿色电力,并将其分享在全国能源互联网上。

第六节 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研发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对研发产业的活动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物联网这一研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进行了介绍、分析,可以得出:

第一,我国研发产业总体上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研发经费不断增长,逐渐缩小了与世界研发大国之间的差距;研发强度有了大幅提高,但与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等还有显著的差距。研发人员数量、人均研发经费逐年增长,研发人员构成呈现高学历特色。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日益重视研发产业的发展,为研发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差距,还有较大的发展差距和发展空间。

第二,从研发产业发展主体来看,企业无论是资金投入、人员构成,还是经济产出都占据绝对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第三,在空间分布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大、研发强度高及研发机构多的地区均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和广东地区,并随着向内陆地区的过渡而逐渐降低,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在过渡过程中呈现小的波动——四川、陕西、湖北较周围其他省市有较好的发展。

第四,物联网产业在我国有较早、较好的发展,在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空间演化

我国科技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竞争更加强调同一国家各个区域间的竞争。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也由最初的仅提供生产、交换、服务、管理等基础性职能转向创新、发展、突破等功能性领域职能,众多的主要城市成为经济创新、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研发投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研发产业依托长三角城市体系作为空间载体,正逐渐发展成为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的重要产业。目前,对于研发产业在单个城市的发展状态,研发产业的发展动态和空间已有相当的研究成果,但是基于多个城市的中观乃至宏观的网络化研究还鲜有所闻。研发产业在城市网络的中观尺度发展状况如何?各个城市在研发产业领域中的地位如何?以城市为节点的研发产业格局怎样,是哪些因素形成这种格局?研发产业的发展机理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本章研究主要基于数据资料的整理统计,采用因子分析、SPSS、GIS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空间结构、城市理论为基础,探讨中观尺度上长三角地区城市研发产业的空间结构体系,分析该区域城市研发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类型,揭示该区域城市研发产业格局、等级体系及形成机理。通过研究充分认识研发产业的空间集聚规律和研发产业发展演变的空间特性,揭示地理邻近与产业网络形成及研发产业在城市体系间的内在关联,将有利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和经济转型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发展的地理趋势,为我们进一步提高研发活动空间扩散效率和水平,引导研发产业在城际尺度的空间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第一节 研发产业空间演化影响因素

研发产业空间演化实质上是其空间结构动态的变化,本节试图通过研究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的实力,探索该产业在城市尺度上的空间结构的变化,从而得出研发产业空间演化机制。

研发产业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其空间结构的变化首先要建立起与研发产业相关的各项指标体系。因子分析属于空间结构研究的传统方法,但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分析研发产业实力的空间结构的体系框架。本书基于数据的科学性、可行性原则,选取与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相关的13个因子,构建起研发产业实力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分别是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专利申请量、财政收入、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校大学生数、移动电话用户数、物联网上网人数、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本地电话占常住人口比重、高等学校数、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等。

指标体系中主要涵括了用来衡量科技投入水平及产业创新能力的研发强度(即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知识创新相关因素(包括专利申请量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因素(包括财政收入、人均GDP、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上网人数、本地电话占常住人口比重等)、地区产业结构相关因素(包括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力资源潜力相关因素(高校大学生数、高等学校数)等方面。这些因素为研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潜力以及相关产业基础方面的储备,共同影响了研发产业的发展状况。表4-1 研发产业实力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对比分析

一、2000年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实力的主因子

使用SPSS16.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运用四分最大正交旋转,将因子分析收敛的最大迭代次数设置为100。系统将选取的13个因子的量纲化处理后数据进行旋转,根据旋转结果,提取出2个主因子。根据表4-2的数据显示:(1)F主因子与X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1X专利申请量、财政收入、X人均GDP、X高校大学生数量、X2X3478移动电话用户数、X互联网上网人数、X公共图书馆藏书量、X本91011地电话占常住人口比重、X高等学校数、X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个1213因子中都有很高的关联性,与X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较强正5相关。这些因子涉及研发产业发展的地方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水平、相关配套产业等,可以将F主因子命名为研发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因1子。从表4-4中可以看出,该因子单项排名中,位于前几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和宁波。(2)主因子F与第三2X6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较高相关性,代表了该区域产业结构状况,可称其为产业结构因子。以该因子排序,位于前列的城市是南京、舟山、杭州、台州。其余城市均呈负数。表4-2 2000年长三角研发产业影响因素旋转主因子载荷矩阵表4-3 主因子贡献率(2000年)

综合2个主因子及其贡献率,进而得到影响城市研发产业空间结构的整体实力值F(各城市得分、排名见表4-4)。其计算公式如下:

F——城市研发产业总体水平;ai——主因子贡献率;

F——主因子;i

A——主因子累计贡献率。i

由表4-4中可以看出:表4-4 2000年长三角16个城市因子得分表(1)综合得分最高的是上海市,位于二、三名的分别是江苏和浙江两省的省会城市南京和杭州。其次为苏州、无锡、宁波。以上6个城市综合得分大于0,常州、镇江、绍兴、嘉兴、舟山、台州的综合得分小于0。(2)上海在与众多因子均呈正相关的F主因子中排名第一,其1综合得分也远高于其他几个城市,表现出了很强的研发产业综合实力。得分大于0的有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5个城市,在除上海外的长三角15个城市中,研发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是在综合实力上与上海呈现很大差距。(3)根据2000年的研发产业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研发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按各城市研发产业数据分级、分层,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空间结构,明显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的单极结构研发产业空间模式。图4-1 2000年长三角城市研发竞争力分级示意图

二、2007年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实力的主因子

运用相同的方法对2007年长三角的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对选取的13个因子进行旋转后提取出4个主因子(见表4-5)。4个主因子对全体数据的解释能力达到93.935%。影响因素的旋转后主因子的荷载矩阵如表4-5所示。表4-5 2007年长三角研发产业影响因素旋转后主因子载荷矩阵表4-6 主因子贡献率表(2007年)

根据表4-6显示的数据,可知:(1)主因子F在X、X、X、X、12367X、X、X、X、X上荷载值较大,这些因子多侧重于研发产业89101213发展中财力、物力等的投入水平,体现的是研发产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因此,可以把F概括为研发产业的竞争力因子。该因子排名前几位的1城市是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宁波。(2)主因子F与X工业增25加值占GDP比重相关度极高,体现了该区域第二产业对研发产业发展影响的重要性,可以把F称为经济结构支持因子。该因子得分为正2的城市依次是常州、泰州、扬州、南通、苏州、无锡、镇江、嘉兴、绍兴。(3)主因子F3在X、X两个因子上荷载量相对高。这两项因411子体现了研发产业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可以将其概括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贡献率高的城市分别是苏州、无锡、舟山、杭州、绍兴、宁波、常州、镇江。(4)主因子F与X因子研发经费支出占41GDP比重有很强的关联性,主要体现了研发产业发展的活跃度,故将因子F概括为研发活跃度因子。该因子中贡献率位于前几位的城市4分别是南京、杭州、常州、无锡、扬州、镇江和泰州。表4-7 2007年长三角16个城市因子得分表

根据表4-7可以看出:(1)2007年,长三角16个城市排名与2000年相比有了微量调整。位于第一位的依然是该地区的首位城市上海。苏州市排名第二,在这个过程中,其经济发展水平因子的显著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为第三名,南京位列第四位,第五、第六位分别是无锡和常州。(2)在位于前6位的城市得分中,上海占据绝对优势,但对比2000年数据,其相对优势已经不明显,单极地位有所削减。除上海外的其余城市研发产业发展水平增长迅速。以苏州为例,从2000年的第四位到2007年的第二位,综合得分提高了约0.3个百分点,发展速度已超过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展现出发展研发产业的巨大潜力。图4-2 2007年长三角城市研发竞争力分级示意图(3)经过7年的发展,上海巩固了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发展水平首位地位,但优势正在迅速衰减,仅高于排名第二位的苏州1个百分点。其余城市在排名上各有所调整,但变动不大。整体看来,长三角研发产业空间的单极模式依旧存在,除上海外的15个城市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整个地区呈现出由一极向多极发展的趋势。

三、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聚类分析

根据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研发产业综合实力整体得分F,进行聚类分析,2000年全部样本城市分为3个等级,2007年分为4个等级(详见表4-8)。从表4-8中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等级体系2000年为金字塔结构,等级越低,分布城市越多。2007年发展为不规则的梭形结构,研发水平位于顶级和低层次的城市占少数,中等水平的城市居于多数。图4-3 2000年(上)、2007年(下)16个城市分层聚类分析图谱表4-8 长三角研发产业空间结构体系

以2007年为例,上海的综合得分为1.968380256,大大超过其他城市,成为第一等级,在研发产业竞争力方面体现了极强的优势,从而提升了整个城市研发产业的强度,成为区域乃至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城市。以南京、杭州两个省会城市为代表,包括苏州、无锡的第二等级,借助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政治因素和经济基础条件,成为次级的区域研发中心城市。第三等级由苏北的扬州、泰州、南通等5个城市和浙江的宁波、绍兴、嘉兴组成,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地区影响力,成为地区研发中心城市。潮州、台州、舟山位于第四等级,研发产业发展实力较弱,为研发待发展型城市。2000年与2007年各个城市的不同等级划分,表明了不同城市在研发产业实力的相对差距,展现了当年研发产业在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研发产业的空间格局。同时,2000年与2007年格局的对比,体现出该区域研发产业空间格局的演变。

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的整体实力得分F,体现了各个城市所具备的研发实力的强弱。得分高、实力强的城市,对区域的研发产业发展或活动起主要作用,是区域研发产业的核心;得分低、实力弱的城市,为接受研发产业扩散和辐射的区域,是研发产业未来发展的地域方向。这种研发产业发展的实力的差异,客观上形成了该地域范围内产业发展的空间梯度。将研发产业这一创新性知识产业与地理空间相结合,使得虚拟的产业空间与现实的地域空间相结合,并借助现实地域空间得以体现,从而反映出长三角地区城市研发产业的空间结构。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制图方法,将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整体实力得分F分成6级,建立数据库,得到长三角地区城市研发产业空间结构示意图(见图4-4)。图4-4 2007年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空间结构示意图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1)上海、南京、杭州等全国等级的重要城市,都有利于研发产业发展,尤其是上海占据了研发产业发展的高地,较其他城市地位凸显。当前,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处在初级阶段,研发产业空间结构体系依附于城市规模体系。(2)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空间结构,在空间上体现出由一极转向多极的趋势,预测未来长三角地区城市研发产业空间结构,将呈现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大三角格局。(3)大三角格局中,研发产业发展重心集中在上海、南京一线各城市。其中苏州作为江苏省的重要经济城市,拉近了与南京的感知空间距离,同时在区位上紧靠上海,在上海、南京两个重要城市轴线上的中心地位得到强化,并依靠其原有的经济基础,研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第三节 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空间演化机理分析

一、市场需求驱动

长三角地区现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并正在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巨大的经济腹地提供了长期稳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这也是研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长三角地区特殊的区位优势得以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促进了长三角研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是我国转型期产业升级的方向,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研发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新兴产业,研发企业与其客商、消费者之间的关联是研发产业发展的现实价值。以研发需求的客户为主导,通过研发服务外包关系,将研发企业与下游企业及辅助层结点联系起来,最终形成研发产业链。

作为研发产业的市场前端,各类市场需求对研发价值的认同和追求影响研发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展前景,并因此成为研发产业体系的核心结点。集聚在长三角地区的研发企业,往往处于研发产业链的高端,生产体系的上游,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更为灵敏,企业更加关注研发的发展,这就为研发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反之亦然,这种优势集聚一旦形成,便在循环累积效益作用影响下更加强化。

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首要城市,较其他城市有先发优势,随着其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产业成本的显著提高,为研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与此同时,苏浙地区一批中小城市迅速成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苏州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一线工业城市。这些中小城市形成的日益扩大的市场,更是成为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转移的重要诱因。

二、城市空间推动

城市空间结构体系是研发产业发展的物理载体,研发产业空间演化在不同城市空间结构体系下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地理实体空间结构是研发产业空间演化的基础条件,长三角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正在成长为一个区域城市网络系统。

长三角各级城市经济密度的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区域人口数量的增长是地区研发产业演化的主要动力因素,长三角城区研发产业演变的城市空间结构基础包括各类开发区、都市经济区、城市产业整合体、交通经济带(高速公路运输网,以及沪宁、沪杭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使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实现“1小时经济圈”,完善的交通网络系统为研发产业发展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提供了产业转移的条件)。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各级城市规模均有大幅增长,使得城市资本、信息、人力资源等构成要素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地域空间上充分流动,研发产业也逐步由上海大都市区逐步向长三角周边城市和地区扩散。

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形态转型引起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研发产业资源优化与城市空间的整合,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研发产业空间演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三种类型的研发在循环累积效益因果机制作用下强化发展。

本区域的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资源禀赋、财政支持、基础设施、人才保障等各方面占有更多的优势,凝聚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研究力量,为研发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吸引研发产业落户;反之,级别低的城市吸引力相对弱化。

三、地方政策引导

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对研发产业的发展进行着规划管制和空间引导,如政府产业政策推动城市中心区的旧城更新,行政区划的调整促进研发产业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扩散与集聚。在政策及政府行为的层次上,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是推动研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作为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跨国公司在中国推行的是“原点推进路线”。跨国公司总部、地区总部、产业研发机构在长三角地区是以上海为原点,然后向长三角各地辐射。长三角各级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引导着长三角城市研发产业由一极转向多极空间结构发展。

在全国大力推动科学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城市的时代背景下,苏浙沪三省共同签订了“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为该区域内科技合作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各城市彼此间的交流。同时,各个城市内部积极推出各类促进研发产业发展的计划纲要和设立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意见,如《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等,对研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此外,各城市大力兴建一大批科技园、特色产业园区,如杭州高新区信息产业特色园区、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特色园区、南京模范路科技创新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泰州医药城、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区等,为研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实体空间。

总体来看,长三角城市研发产业以城市空间结构体系为基础,在市场需求驱动和地方政策引导的共同推动下不断演进,演化规律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遵循空间距离衰减规律,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与技术扩散又具有等级跳跃性,这就促成了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空间演化是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大三角格局。

第四节 长三角研发产业空间演化研究的结论和分析

第一,通过分析得到,影响研发产业实力的空间结构主要因子是动态变化的。2000年,除上海外,长三角各城市研发产业都处于初级阶段,各相关要素对研发产业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提炼出影响研发产业实力的空间结构主因子只有两个,其中研发产业综合实力因子囊括了初始因子中的大多数,具有极强的代表性。2007年,研发产业在整个长三角区域范围内发展更趋成熟,影响研发产业实力的空间结构主因子扩展到4个,经济结构支持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地位凸显。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南京、苏州、无锡、杭州等次级研发产业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人均GDP水平和研发强度相比2000年有了大幅增长,带动了整个F(经济发展水平因子)、F(研发活34跃度因子)因子的强化。

第二,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空间格局呈现出由单极向多极的发展趋势。2000年,长三角研发产业空间结构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的单极模式。无论是在单项主因子评价方面,还是在综合排名得分上,上海都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有力地证明了单极结构的存在性。上海经济资源基础、行业构成、人力资源、区位条件等与研发产业综合实力密切相关因子的优势,促成上海研发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形成了长三角研发产业单极模式的空间分异。2007年,长三角地区研发产业空间多极化现象有所消减,发展呈现出由单极转向多极发展的均衡性趋势,研发产业空间体系更加明显,次级研发中心城市更加突出。这一阶段的演化得益于一大批科技园区的兴建对研发产业规模经济产生的推动。长三角研发产业空间演化本质上是由不同类型研发产业基于“成本—收益”权衡下的空间区位寻求差异导致的。

第三,当前,长三角城市研发产业整体发展正处于初级水平,城市研发体系已呈现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大三角模式。处于大三角边线上城市的研发产业发展将得到有力强化,沪宁—沪杭研发产业带已初具规模,沪宁一线各城市发展更为明显,其中苏州市研发产业近年发展显著,上海、苏州、南京等沪宁城市带上的研发产业表现出由点到线的发展规律。

研发产业的产业溢出效应,空间距离衰减效应,使得地理邻近上海的长三角城市获得更多发展研发产业的机会,加之这些城市已有的产业基础和相关的政策导向带来的产业利益差,最终决定了研发产业的发展走向,导致了沪宁一线各城市的突出发展。预计未来,在大三角边线上的城市,如北线城市苏州、常州、无锡,南线城市绍兴、宁波、嘉兴将会是研发产业进一步转移、拓展的方向。

第四,研究认为,在研发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研发产业空间结构依托于基础产业资源和城市空间体系来发展,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市场需求驱动、“成本—收益”权衡是演化的主要动力;再加上地区政策引导,必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城市研发产业空间结构演化。据此建议,长三角区域各城市应及早定位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在此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发展符合地区实际的研发产业,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区域内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共同构建长三角城市研发产业体系。

第五节 小结

本章构建了长三角16个城市研发产业空间结构的分析体系,一共选取了13个因素,涵盖了与研发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基础,配套产业,人力、资金潜力等方面,分别提取出影响研发产业发展的主因子:2000年为研发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因子和产业结构因子2个主因子;2007年为研发产业的竞争力因子、经济结构支持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和研发活跃度因子4个主因子。

得出在各个城市研发产业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对由于实力差别形成16个城市的研发产业体系进行划分,得出研发产业的空间结构体系。同时,从市场需求、城市空间推动、地方政策引导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