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育效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07:54:55

点击下载

作者:郭成,赵伶俐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美育效应

大美育效应试读:

总序

1.历史的背影

时间如车轮,飞快旋转。

离开20世纪的1986年,已掠过30载。那年,我的硕士导师刘兆吉先生(1913—2001)在首创“美育心理”(1983)概念与学科基础上,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育心理研究”,所主创的《美育心理研究》(1993)获四川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等,都堪称中国心理学史、美育史、教育史上第一。刘兆吉先生在他伏案整理资料的桌前发病,送到医院再也没能回来。桌上翻开的那张报纸,醒目的文章标题《美与物理学》(杨振宁),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离开20世纪的1996年,已掠过20载。那年,继承先生开创的事业,我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八五”项目“审美教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一等奖;总编的《跨世纪美育科研成果书系》(1996—2000),从美育实验、理论体系到覆盖幼小中大的学校“美育综合课”教材,首次建构了学校美育系统。与中央教科所白天佑教授主持的以立体折纸为主要载体的大美育遥相呼应,我们被学界合称为“大美育”。此后,我又连续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十一五”美育项目,主编出版了《新世纪美育科研成果书系》(2000—2005)、《文理艺大综合课程与教学设计书系》(2006)等。

离开21世纪开端的2000年,已掠过16载。那年,在新一轮美育项目开题会上,我挥泪告别大家,师从导师黄希庭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潜心探究审美认知和美育的心理规律。为支持审美与艺术心理的学术发展,黄先生在他领衔的基础心理学博士点中,增设了“审美认知”方向(2005),在应用心理学博士点中增设了“应用审美心理”方向(2008)。以此为重要基础之一,我校成功申报了“美学”博士点,其中设“美育与审美心理”方向。黄先生作为心理学专家,力挺学生跨界创新,为美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间,国家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表述,从“德智体美劳”“德智体”“德智体等”到“德智体美”,几经变换,我们一直凭借对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的信念,坚定、艰难并快乐前行。作为刘兆吉先生首届招收的3位“美育心理”研究生,我和李红教授也已培养美育和美育心理学硕士14届、博士10届。学生们也有了自己的研究生。一代又一代美育工作者努力不懈,生生不息。2.大美育与互联网相遇

信息化的步伐更快,如光电闪射。

30年前、20年前、16年前,那些写满黑字、改满红字的美育文稿,还清晰浮现眼前。而现在我的手指,正熟练敲打着电脑,随时登录互联网检索资料。人类已骄傲地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国家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声音:“改进学校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2014,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提出,到2018年实施学校美育质量检测;到2020年要建成“互联网+”的,幼小中大和职业教育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互联网与大美育,在这美好而伟大的时代节点上相遇,彰显出两者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借助互联网,大美育会更加形象、生动、自由、简洁和快捷;借助大美育,互联网会得到净化、优化、美化,实现更积极的大教育功能。

而尽快建立起互联网+大美育的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是实现上述宏伟目标的前提和基础。3.书系构成

本书系《互联网+大美育 理论·课程·学程·教程》简称《互联网+大美育》,是以刘兆吉先生开创的“美育心理”学科与研究成果,赵伶俐总主编的3套大美育书系(1996,2000,2006)和创建的国家精品课程“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2005)、国家精品视频课程“跨界思维”(2013)以及10年来美育和美育心理学硕博学位论文等为基础;结合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等改革发展的新取向;结合信息化与“互联网+”时代教育面临的大趋势大变革等,整合、提炼、精简、增删、修订、重构而成。具有坚实的前期理论、实验和实践基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面向未来的理想诉求。

全书系包括理论实证和教学用书两大系列,共计7本理论实证著述,包含幼小中大和职业教育等7套12本(册)教材(图0-1)。图0-1 《互联网+大美育 理论·课程·学程·教程》书系一览4.理论实证系列

理论实证系列包括基础理论和中介理论两部分。

基础理论,由研究美育心理特点和规律的《美育心理研究》、审美生理和心理基础的《审美的身心基础》、进行美育效果实证研究的《大美育效应》以及展示从20世纪开端到21世纪初期这100年来美育历史进程的《现当代中国美育史论》4本著述构成,为互联网+大美育和现代学校美育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中介理论,由3本书构成:以人生美化为视点的美育系统理论《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1991,再版),所有美育课程、艺术课程和致力于提升教学美感的学科教学都可以通用的《审美化教学论》(重构),为“互联网+”条件下的学校大美育的实施而专著的《互联网+大美育课程论》。一线美育教师、艺术教师,尤其是《审美·综合》课程教师和教研人员,以及尝试各科审美化教学的教师等,还有美育学者、教育教学研究者、研究生和博士生等,皆可研读和将其作为教参使用。

所有理论实证系列著述,以及教学用书系列中,都涉及一系列美育的基本概念。如“美”“美感”“审美”“美育”“大美育”“互联网+大美育”,还有“TVS视点结构教学”“跨界思维”“大综合”“大教学”等,分别涉及美学、艺术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哲学等多门学科。概念及其概念体系,是一种理论或一门学科成立的标志,对于必须保有生动、形象、新颖、自由等特点的大美育来说,也不例外。概念不明确,理论不清晰,实践必然不得要领。《互联网+大美育课程论》的第1章,对这些基本概念专门进行了定义,本书各章内容,也都可以看成是这些基本概念的应用性解读。因此建议,凡接触本书系任何一本理论或教材的读者,都不妨参看《互联网+大美育课程论》一书。5.教学用书系列

在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大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中,《综合美育》是核心课程。《审美·综合》是为这一核心课程编制的覆盖幼、小、中、大学(《审美·跨界》)以及中职、高职(也名《审美·跨界》)等的教学用书。从美的外部特征、美的种类到美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等,从点到线、面、体等系统传授审美知识,延展审美空间;从审美直觉体验,到审美理性提升,由浅入深“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时促进学生科学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动手技能等全面发展。

教学用书系列通称《审美·综合》(或《审美·跨界》),取“美无处不在”,审美活动可以贯穿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等所有领域,审美知识视点可与学校各学科知识形成内在联系,实现跨学科综合教学等意。各阶段的《审美·综合》教材都有一个副标题,以凸显统一中的阶段性和多样性。

艺术美是美的典型种类,而美是艺术的灵魂,艺术教育理当成为学校美育的主渠道。但是以简单的艺术技法技术训练取代艺术教育,偏离艺术美本质,不仅难以实现“以美育人”功能,还可能增加学生负担。《审美·综合》,紧扣审美视点及其延伸逻辑,系统培养学生包括艺术美在内的跨学科审美能力;学校原有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可以补充一些艺术知识和让学生自主选择训练1~2种技能。两者互补相生,并综合其他学科和教育因素,构成臻于完美的学校大美育体系。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构成“互联网+大美育”的课程、教学与质量检测体系。6.鸣谢

本套书系,是大美育项目组新老成员,在互联网时代共同谱写的新篇章。

大美育集结号再次吹响,当年的朋友们立即聚到一起。他们有的已退休多年,有的已是园长、校长、博士、教授、博导。84岁高龄的曾欣然教授,欣然担任了《美育心理研究》选编工作;70岁的玉兰园长积极承担了幼儿园低段教学用书主编;潘丽女士依然是最称职的秘书,连夜整理、复印、分发资料;余立新态度很干脆“快说,怎么干”;郭成说“想起那些日子,都觉得美”;范蔚说“好,再陪你冲一次”;徐宇说“早就盼着这一天了”;戚凤琴和唐炳琼两位校长,是当年“美育综合”课程的骨干实验教师,今天她们都带上了自己的教师团队,说“给他们一个锻炼和发展机会”;谢葵园长后来将大美育带到上海,扎根上海,并积极响应这次召唤。

新的参与者,有学前教育的博士生导师、主研游戏与绘本的李珊泽教授,重庆市教科院的教研员李传英博士,她们为《审美·综合》学前教材编写注入了强有力的学术品质和前沿气息。王海洋、白智宏、程辉、廖伟、廖丽莉……还有我的硕士汪宏(博士),博士李雪垠、丁月华、陈丽君、温忠义、文琪、邓佳等,以及幼小中大职业教育等各阶段的作者们,他们年轻富有朝气,聪明且反应快捷,很快就上路了,让我欣喜不已。

温泉,这位有着奇美姓名的“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主席,竟然还是现任国家海洋局海洋监测中心首席科学家,且正在主持编制国家海洋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美育部仪霞主任的积极引见下,他当机立断率领大连美育队伍参加教学用书编写,还亲自执笔撰写课文。作家孙军珍、杂志主编张嘉树等都加入了作者队伍。广州美术学院的陈卫和教授,是国家《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组组长尹少淳教授力荐的艺术教育专家,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网络上可检索到他“美术教学的逻辑”的点评。他积极组织和指导张小平教授、陈惠园长等十多人投入教学用书撰写,并以其敦厚的人品和敏锐的思维,给人以强烈的对比美感。由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参与教学用书系列的总主编,更凸显了《互联网+大美育》与美学、与科学、与艺术、与更多学科更多领域有机联系的跨界张力。

感谢所有曾为大美育事业无私无畏奉献的朋友们。翻看那些年出版的几大套理论和教材书系,一副副鲜活的面容跃然纸上。陈红、刘云艳、李安宁、张景兰、陈碧玉、王光伟、申毅、李永霞等为骨干的重庆团队;成都教科所顾劼先生率领的成都队;李田教授和吉林一中杨旬校长、齐颖华主任等率领的“吉林美育联合体”;甘井子区教师进修校杨正经先生率领的大连队;辽宁锦州教科所张锦成率领的东三省队;王雷平参谋长率领的军校美育团队……那是成百上千,难以点数的名字,历史已然铭记你们!在理论实证系列的每本书后,都有附录《跨世纪美育科研成果书系》(1996)概要,以见证和纪念那些年我们一起“难并快乐着”的追梦岁月!

还有我们的家人,一直以来默默的陪伴、支持和欣赏。

谨此鸣谢!赵伶俐2016年1月30日,加拿大拉瓦尔大学2016年8月15日,重庆北碚北温泉九号2016年8月27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美育实验室前言理想的验证

美育,是用美的事物来影响和促进人发展的教育。美的事物往往会对人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吸引力,令人身心愉悦,令人陶醉神往。用这样的美的事物,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来建构学校课程,用审美的视点来设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使教育成为“按美的规律塑造人,按美的原则教育人”的审美活动,是人类教育的共同理想,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崭新命题。这是美育,严格来说是大美育的使命!仅用艺术美进行的美育,是小美育;仅仅从事艺术技法训练的教育,不是美育。

然而,事物的美有时又是玄妙的,让人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美育到底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如何来证明这些作用的确发生了?尤其是美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到底有怎样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加以证明,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精心设计、反复实践。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试图从实证角度来证明美育在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方面的神奇效应,以进一步验证大美育的科学性和实践价值。

我们在“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四个五年计划,持续开展的大美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基础上,从大美育的审美发展效应、认知发展效应和人格塑造效应三个方面精选了其间取得的实证研究成果,经过修改、精简和提炼,同时补充了近年来取得的一些新成果尤其是美育在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维护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构成了本书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涉及美与美育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观点,阐述了什么是美与审美,什么是美育与大美育,以及大美育效应及其维度,为其后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以美育美”的角度选取了美育促进人的审美素质发展的若干实证研究,以验证美育的审美发展效应。第三部分从“以美启智”角度,选取了美育促进人的认知发展包括学业成绩在内的若干实证研究,以验证美育的认知发展效应。第四部分从“以美育德”角度,选取了美育对个体品德发展、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维护方面的若干实证研究,以验证美育的人格发展效应。

本书由郭成、赵伶俐提出写作思路和结构,并审稿、定稿。各编撰写人员如下:第1编,郭成、高淳海、赵伶俐;第2编,2.1大美育综合课程对幼儿审美素质发展的影响(申毅、潘莉、朱晓红、彭海英、苏瑜蓉),2.2美育对小学生审美欣赏能力发展的影响(陈红、郭成、张玉青、张景兰、李远蓉),2.3美育对初中生审美欣赏能力发展的影响(余立新、郭成、游雪勤),2.4美育对高中生审美欣赏能力发展的影响(郭成、李卫卫、潘莉、齐颖华),2.5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特点(何晓燕、郭成),2.6“高校美育”对大学生审美欣赏能力发展的影响(赵伶俐、潘莉、陈秋敏、谭蔓),2.7艺术教育对高等师范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影响(童山东、李海林、曹欢、刘理);第3编,3.1大美育综合课程对幼儿智育目标达成的影响(刘云艳、钱静、虞礼贤、郑锦文、阳小红),3.2大美育综合课程对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影响(潘莉、苏瑜蓉、李永霞、郑锦文、余学军),3.3美育对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陈红、郭成、李安玲、鄢梦茹、潘莉),3.4美育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陈红、郭成、鄢梦茹、王光伟、杜萍),3.5美育对高中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影响(刘邦惠、曹欢、许欧),3.6审美化教学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陈红、郭成、云泽),3.7英语教学审美化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郭成、梁琴);第4编,4.1幼儿大美育综合课程对幼儿品德发展的影响(刘云艳、钱静、王玉兰、虞礼贤、谢葵),4.2美育对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郭成、陈红、张玉青、陈碧玉、李静),4.3文学审美阅读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高淳海、郭成),4.4文学审美赏析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何丽、郭成、赵乐),4.5“高校美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邹鸣鸣、游贤勇、谭蔓、尹顺昌、梁大明),4.6团体绘画审美疗法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应(汤万杰、郭成、吴明霞),4.7团体音乐审美欣赏对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影响——基于个案视角(周巧、郭成),4.8团体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周巧、郭成),4.9文学作品审美赏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影响(李谷静、郭成、赵乐),4.10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于威、郭成、王芳)。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除在书中引用标注外,在此一并致谢。

美育或大美育效应的验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检验的过程。尽管我们做了种种努力,但本书所呈现的这些研究成果,依然存在研究设计不够精致,实验控制不够严密,数据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等问题,尤其是面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效应量、多层线性模型、追踪研究的交叉滞后分析等方法的不断发展,这些研究成果对美育效应的验证还存在诸多瑕疵,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和优化,也欢迎读者批评与指正。

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为我们随时随地进行美育效应收集和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大便利。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读者不仅仅从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中认识到大美育的积极效应,我们更希望读者能够感受到我们对美育的执着追求和学生成长发展的满腔期待!我们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者,与我们一起在这条不断追求完美的大美育理论和实践的道路上行走。郭成、赵伶俐于西南大学2016年7月30日第1编基本理论

美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每一个人对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美的概念进行阐释,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美,认识美。审美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通过审美人们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她对人类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整合前人研究,揭示美和审美的内涵,是进行美育的基础。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或教育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同的学者对美育的内容和范畴有着不同的见解。我们认为,美育应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即大美育。

美育的一切效应都离不开美育的实践,美育是以美为起点的。要明确美育的效应,就得对引发美育效应的刺激变量做必要的解释和说明,这就涉及对有关美与审美、美育与大美育、美育效应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这是大美育效应的基本理论问题。正所谓美、美感、审美,是大美育理论的逻辑起点,也是大美育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逻辑起点。如果对这个逻辑起点的内涵没有清晰的理解,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要操纵这个刺激变量,以促进大美育效应的发生并获得认同,就难以实现。1.1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美的概念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复杂的问题。

一方面,美是简单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美,心中都有一个美的概念。美源于人类生活中的感知觉过程,涉及对个体感性经验的研究,侧重于感官的体验和享乐。当人们听到动人的音乐,引起了听觉上的愉悦,我们认为这是美;当人们看到壮丽的景色,引起了视觉上的愉悦,我们认为这是美;当人们品尝到可口的佳肴,引起了味觉上的愉悦,我们认为这是美。总之,在个体的感知觉过程中,能引起感官愉悦的就是美。

另一方面,美又是复杂的。正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美的概念,都能感受到不同的美,因此很难给美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美的概念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争论至今,学术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总结前人在美学和审美领域的观点,对美的概念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美是主观的。这种观点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和感受。康德认为美的根源在想象力和判断力对表象的和谐活动引起的愉悦之情。高尔太认为,“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是人的观念”。鲍姆嘉通的感性认识的完善说,克罗齐的直觉说,叔本华的唯意志论等观点也认为美源于主观。第二,美是客观的。这种观点认为美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古典主义认为,美在物体形式。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和谐,并用这个思想去研究建筑等艺术,以此寻找最美的形式。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秩序,也就是各部分彼此之间比例关系的和谐。此后的西塞罗、达·芬奇、文克尔曼等人也都持有类似的观点。蔡仪在《新美学》中指出:“美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这事物本身,不在于我们的意识作用。”第三,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种观点认为美不仅仅是源于客观或者是主观,而是产生于二者的统一。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既不在外物,也不在心,而在于心与物的融合,即主客观的统一。朱光潜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在《美学》中他进一步指出:“美既离不开物(对象或客体),也离不开人(创造和欣赏的主体)。”

无论美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美是事物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能令人感到身心愉悦。这种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的客观存在的特性就是和谐,或者“和谐就是美”。和谐就是整体中各个部分或各个要素之间有机匹配,这种有机匹配导致的和谐能令人感到身心愉悦。也就是说,美就是对能使个体心理产生愉悦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尽管美是客观对象的一种存在特质,但是要体验到美必须通过个体主观的心理加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1.2审美的内涵

什么是审美?审美是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复杂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的概念也随之产生了改变。审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审美特指对艺术的审美活动,而广义的审美指的是对任何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审美都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对于审美的概念有的学者持认知加工的观点,认为审美过程以认知加工为主,审美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是由认知造成的。有的学者则认为审美是一个情绪体验的过程。伯莱因(Berlyne)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研究审美,他认为审美指的是当个体欣赏艺术时,由于受到兴趣和享受愉悦的驱动所引起的情绪上的生理唤醒。Frijda认为,审美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随着审美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在审美过程中,认知和情绪不是某一方起主要或支配的作用,另一方处于次要或从属的作用,而是一个认知和情绪相互作用的过程。Leder认为审美是一个伴随着情绪状态持续变化,并最终获得与美相关的各种知识和体验到与美相关的各种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情绪会随着认知评价的变化而不断增强或减弱。反过来,情绪的变化也会对个体的认知产生影响。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审美包括感官对事物信息的获取,认知和情绪对信息的加工,以及审美判断和审美情绪的获得过程。

总结前人的观点,我们认为,审美是个体对审美客体的主观加工过程。这种加工过程表现为个体直觉认知或理性认知到对象的和谐关系,并获得身心美感体验的活动。通过审美,个体最终体验到了美。具体说来,审美是指个体在对审美客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认知加工和情绪加工,体验到由此而带来的愉悦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认知加工和情绪加工共同起作用。1.3什么是美育

美育的思想古已有之,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人类最初的美育思想就已经存在。古希腊时期,西方的美育思想就已经成型。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在和谐”,美可以引导人的灵魂。美育的思想不断发展,直到德国美学家席勒发表了《审美教育书简》一书,首先提出了“美育”一词,并对其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描述。至此,美育正式成为了教育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古代教育中,同样十分重视美育。“六经”是先秦儒家必读的书籍,其中《诗经》和《乐经》都是美育教材的典范。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认为统治者为了国家兴盛,必须重视以《诗经》和《乐经》为重要内容的“乐教”和“诗教”,《论语·泰伯》中写道:“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包括美育在内的教育提到国家兴盛的战略高度。我国近代自实行新学制以后,也开设了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教育家蔡元培于1912年任教育总长时,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特别强调了美育的作用。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尽管他提出的美育和“以美育代宗教说”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主张美育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三个方面,并提出美育要抓得早,要从胎教为起点等观点,至今仍值得借鉴。现代教育更是扩大了美育的内容,设立了音乐、美术、手工等课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育实践源远流长,其思想丰富多彩,美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然而,到底什么是美育?简而言之,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学者对美育的理解有所不同,一些学者把美育等同于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艺术教育、美学知识教育等,这是片面的。实际上,它们都是美育的组成部分。刘兆吉认为:“美育不只是包括审美或美感,它还包括创造美、建设美、净化人的心灵、抵制丑恶、美化社会环境等内容。”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利用各种美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心理,也要使学生在认识美、欣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同时,达到净化心灵、提高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美育是一种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基于大美育实验研究的基础,把美育界定为:“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同时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素质和谐发展的教育。”这一概念清晰表达了美育的基本元素和结构关系,即明确了美育作为学校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基本属性,指出了美育着眼于审美能力发展和其他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体系,规定了“通过各种美的事物”来达成目标的条件以及依据目标判断是否实施了美育的评价标准。1.4大美育的内涵

在美育这个概念基础上,加一个“大”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涉及对大美育内涵的理解。大美育,即致力于完全美育观念,包括目标、功能、途径与方法建设的美育,就是大美育。如果以美育目标为指向,但仅由其中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构成的美育,就是“小美育”。因此,学校现行的以音乐、美术课程或艺术选修课开展的美育,是“小美育”;如果脱离美育目标,缺乏“审美”,重在“术”的艺术教育,属于一种学科技能教育,连“小美育”也不是。很遗憾,目前连小美育也不是的简单技法训练的艺术教育,占比极大;如果以美育定义内涵为参照,放大和调整艺术教育观念、功能、内容和实施途径,这样的艺术教育等同美育,这是一场艺术教育的系统革命,其艰巨性甚至超过大美育。为此,我们将大美育的内涵界定为:

一是完全实施的美育,本身就具有高度跨学科性。

二是不仅仅是艺术教育的美育。

三是对完全美育实施途径与功能的概称。包括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学校所有学科课程、教学、管理、校园环境建设等各方面的审美化,不仅能促进学生审美素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素质和谐发展。

四是对我们“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进行的完全美育研究和实践的简称。1.5大美育效应及其维度

美育效应就是探讨美育实践活动的效果。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都有积极的影响,这在东西方历代的教育实践中都得到了证明,也在现代美育理论中得到了论述。刘兆吉认为:“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生动形象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之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美育不只使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智能发展,提高学习效果。进行美育要求学生讲求清洁卫生,美化环境,参加文体活动,有助于体育的开展。通过美育使学生认识劳动创造美的道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劳动观点。”

美育的实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感心理,有助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美育既有其自身的目的,也有促进其他教育活动的效用。具体来说,美育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5.1 以美促美——以美育促进个体审美心理的发展

美育对于个体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影响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促使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通过美育,个体的审美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个体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个体的审美情感更加丰富,审美价值观更加正确。美育对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审美认知结构的完善。审美认知结构作为审美心理机制的认知机制,主要负责审美的信息加工过程。其主要构成成分包括五个方面,即审美认知器、审美认知策略或审美认知技能、特殊审美认知能力、相关的审美知识和独特的审美经验、审美的元认知成分。这些成分有些是个人的天赋能力,如很多关于音乐天才的研究都表明,音乐能力中的某些成分来自遗传。然而,有许多审美认知成分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例如,审美的策略和技能、相关的审美知识和经验,这些成分在一般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尽管也能得到发展,但其影响是有限的,有时,放任自流的环境甚至是有害的。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美育活动,才能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进行系统的、深刻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个体的审美认知结构。研究表明,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绘画欣赏训练,可以有效地教会学生欣赏绘画的方法,从而提高中学生对绘画艺术的感受,提高中学生欣赏绘画的能力。还有研究表明,经过美育训练的学生其视觉和听觉审美经验丰富而敏感,其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水平明显优于未经训练的学生。没有经过训练或审美经验较少的学生往往难以产生正确的感知,而且感知不够丰富、生动,显得贫乏、机械、牵强。

其次,审美情感的丰富。审美情感是个体对审美对象满足审美需要而引起的愉悦体验,它既是个体审美心理活动的动力因素,又是个体审美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传统教育忽视每个人本身具有的审美情感的充分发展,甚至泯灭了个体童稚般的审美情感。那么,要充分发展个体的审美情感,使个体能够充分享受美的艺术、美的自然和美的社会生活,就成了今天美育的重要职责,而建立在美育心理学基础上的美育正好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它不仅能够让个体学会发现和欣赏美,也能让个体学会表达和创造美,使个体成为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的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脑与认知研究中心主任V.S.Ramachandran指出,美育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能唤起人的情绪反应,艺术创作活动和艺术作品欣赏则可以增强唤起、传递人的情绪反应,提高人的情绪智力水平。他在研究中发现,美育能够极大地促进大脑区域的活动,尤其丘脑、杏仁核、脑干顶端以及额叶侧面之间的返回联系。

最后,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审美价值观是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核心成分,是个体根据自己的审美需要对事物的美丑做出评价时的观念系统。个体的审美价值观对个体的审美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个体之所以认为某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主要取决于其审美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可以形成,但由于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具有随机性,缺乏定向性,使得不同的个体受到的影响可能不同。而学校教育的突出优点是具有目标定向性,通过对学生进行以科学的美育心理学为基础的美育活动,个体的审美价值观就可以受到系统而正规的影响,从而矫正个体错误的审美价值观,形成其正确的审美价值观。1.5.2 以美育德——以美育促进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以美育德”的思想古已有之。美育对人的思想、意志、情感有重大影响,而思想、意志和情感都是品德的重要成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用美的事物为手段进行品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文学、美术、音乐等美育的教育手段富有形象性、美感性、群众性,很适合进行道德教育。它可以通过对典型形象的渲染,使人们在美的魅力的诱导和陶冶下,激起情感上的共鸣,成为奋发有为的契机,从而使社会道德规范和善恶观念在人们的品德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发现了文学、音乐、美术的道德教育价值,要求教育应该美善结合,要符合“寓德于乐”的原则。如孔子对《韶》(舜时代的乐曲)的评价:“尽美矣,又尽善也。”对《武》(武王时代的乐曲)的评价:“尽美矣,未尽善也。”《乐记》主张“乐行而伦洁”“乐终而德尊”。韩愈主张“文以载道”。受美育熏陶过的人,品德上潜移默化,也许自己都意识不到。但通过美育形成的道德品质,深刻而稳定,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评价、道德行为起着主导作用。很多教育和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了“以美育德”这一观点。赵伶俐提出了审美化德育的教学模式,主张让道德教育在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中完成。陈小容对4、5年级小学生进行审美道德表象训练,结果显示审美道德表象训练能有效提高4、5年级学生道德表象水平,及4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并有效地促进了4、5年级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1.5.3 以美启智——以美育促进智育

人的智能影响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它可以分为一般智能(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和特殊智能。美育过程,无论是绘画、雕塑,或是音乐、舞蹈,都需要特殊智能的参与。特殊智能是在一般智能的基础上经过专业训练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能促进适应性更强的一般智能的发展。例如,绘画教育就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力、审美记忆力、审美注意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的分析判断能力。事实上,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很多能力是相通的。例如,美术家所需要的深刻而细致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是科学家所需要具备的。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是著名的画家,但同时还是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学的研究中均有建树,在哲学上也有不凡的见解,在军事、水利、土木、机械工程等方面亦有重要贡献。我国科学家钱学森说过:“形象思维是研究思维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音乐思维和美术思维都是形象思维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引起重视。”陈红的研究发现,审美教育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低年级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中年级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独特性以及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现代著名科学家、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的大脑的研究,也证明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他在音乐方面的修养具有密切的关系。John W.Flohr等人运用现代脑功能检测技术,分别进行了“儿童对音乐的电生理反应”“对音乐刺激的量化EEG反应”两项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比组幼儿在智力操作时EEG信息都存在差异。与对比组相比较,实验组即接受音乐训练的幼儿在处理空间信息即空间课题操作时,被测到的脑电活动较低,这意味着他们的大脑加工过程效率较高。研究人员认为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