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物流管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09:48:2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刚《物流管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刘刚《物流管理》(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试读:

第一章  物流与物流管理

1.1 复习笔记

一、物流的概念及分类

1.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物流(logistics)是指以最低的成本,按顾客的要求,将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以创造物质资料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具体包括运输、存货管理、装卸搬运、配送、包装加工、信息管理等构成要素。

这一定义,突出了以下几个特征:(1)具有鲜明的顾客导向。物流网络的设计、物流作业的实施、物流组织的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化等都必须围绕顾客需求这一核心展开。(2)强调在物流费用和顾客服务水平之间求得平衡。在物流活动中,存在着物流费用与顾客服务水平的替代关系,即追求一方,必须以舍弃另一方为代价。物流活动的优化,要求在物流费用和顾客服务水平之间求得有效的平衡。(3)物流属于一个全过程的活动。物流活动不仅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顾客消费的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而且还包括产品的回收物流、废弃物流。(4)物流活动由一系列的要素构成。它不仅仅是对运输、存货管理、装卸搬运、配送、包装加工、信息管理等要素的简单集合,而且是对这些要素的整体设计和一体化管理,实现物流诸要素的整体最优。(5)强调了物流服务的基本功能,即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以及形质效用。其中,①空间效用是指通过改变物质资料的场所而创造的价值,有助于解决集中生产与分散需求的矛盾、分散生产与集中需求的矛盾;②时间效用是指通过加快物质资料的转移速度或者延长物质资料的保管时间而创造的价值,它有助于解决季节生产与常年消费的矛盾、常年生产与季节消费的矛盾;③形质效用则是指通过物流过程中的包装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2.物流概念的沿革

物流在英文中最初为physical distribution(PD),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PD又译成“实物分配”,是指将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向顾客转移的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物流研究的对象主要是PD,即与产成品销售有关的物流活动。到1984年,在1963年成立的美国物流协会正式将物流的概念从physical 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名称从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CPDM)更名为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

20世纪90年代初,logistics的概念直接从欧美传到我国,但仍沿用以前物流的译法。2001年4月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将物流的概念确定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3.商流和物流的关系

商流,是指商品的买卖过程,即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并且,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物质基础,二者密切配合,共同促成商品流通过程的实现。

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出现了商流和物流分离的现象,表现为: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与商品实体的转移路线并非完全一致。商流与物流分离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情形。(1)有商流而无物流,如产权交易。(2)有物流而无商流,如企业的内部物流。(3)有商流和输入物流(即采购物流)而无输出物流(即销售物流),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一些服务企业。(4)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时间上不同步。如赊销表现为物流在先,商流在后。(5)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流转路径不同。如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使得在商品的买卖双方之间出现了专门的物流服务企业,导致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4.物流的类型

按照其所涉及的领域及发挥的作用进行分类,物流的类型为:(1)采购物流。指生产企业购入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流通企业购入产成品的物流过程。(2)生产物流。指从原材料、零部件购进入库起,直到产成品发送出去为止,物质资料在生产企业内的整个物流过程(3)销售物流。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产成品的物流过程称为销售物流。销售物流的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及产成品的最终市场销售价格。(4)回收物流。指对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加工、拣选、分解、净化等,使其成为有用的资源或转化为能源而重新投入生产或生活循环系统的物流过程。(5)废弃物流。指对于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所产生的不能再加以利用的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二、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

1.运输

运输是指干线运输、核心运输,包括企业为开展生产所进行的原材料、零部件的调达运输以及产成品从企业仓库向各配送中心的大规模运输。对于运输而言,成本、速度和一致性三个因素至关重要。

运输合理化的内容包括:(1)工厂和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2)水运、铁路、汽车、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或组织不同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3)选择信誉可靠、服务到位的具体承运人。

就汽车运输而言,为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载货汽车的发展方向是大型化、专用化和集装化。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等的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先进的运输管理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2.存货管理

存货管理主要包括:确定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的存货水平;确保所有存货得到良好的保管,并提高仓储面积、容积的利用效率。

合理确定存货水平的目标在于:在满足一定要求或服务水平的前提条件下,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维持存货。存货水平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是:(1)采购批量影响存货决策,采购批量大,价格折扣高,但存货水平提高,增加资金占压;采购批量小,价格折扣低,但由于存货水平下降,减少资金占压。(2)运输批量影响存货决策,运输批量大,单位运费低,但存货增加;运输批量小,单位运费低,但存货水平下降。(3)生产批量影响存货决策,生产批量大,单位产品的固定生产费用下降,但产成品库存数量增加;生产批量小,单位产品的固定生产费用提高,但产成品库存数量下降。(4)客户服务水平影响存货决策,客户服务水平要求高,为避免缺货,产成品存货水平必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要求低,避免缺货的要求下降,产成品的存货水平必然下降。

因此,在确定存货水平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实现整体最优。

3.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是确保高效率物流的重要环节。在物流系统中,装卸搬运不仅频繁而且作业内容复杂,因此,装卸搬运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包括叉车、传送带、吊车、电动平板车、自动升降机等,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各式各样的叉车。为提高装卸和搬运的效率,通常使用单元化装载(unit load),将许多分立的小货箱集中到一个大托盘上或集装箱内。

4.配送

配送是按照零售商或最终顾客等的订单对产品品种、数量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在配送中心完成配货之后,从配送中心到零售商或最终顾客所在地的一种特殊的送货形式。与单纯的运输相比,配送不仅多出了“配”的环节,它所包含的运输在整个运送过程中处于二次运输、支线运输、终端运输的地位,强调门对门的服务。配送作业环节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选择配货作业方法、选择车辆配装方法、确定配送路线等。

5.包装加工

包装按照其功能主要分为:(1)销售包装。指直接针对产品的小包装,主要目的在于便利销售和使用(2)运输包装。指若干个小包装的集合,主要目的在于便利运输、装卸搬运及仓储。包括: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和包装方法的选择。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是:①比重轻,机械适应性好;②质量稳定,不易腐蚀和生锈,包装物本身清洁;③能大量生产,便于加工;价格低廉。

6.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在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只有及时收集和传输有关信息,才能使物流通畅化、高效化。在物流运作中,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提供了对物流中大量的、多变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及时的采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它大大提高了信息反应速度,增强了对物流活动的控制能力,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和顾客服务水平。

三、物流管理的特征与作用

1.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以不断提高物流的经济效果。物流管理的最基本目标是以最低的费用向顾客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

在现代社会中,物流管理呈现出以下发展特征:(1)供应链管理趋势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构建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再到制成最终产品,最后到销售给最终顾客的所有参与者,即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最终顾客、物流服务提供商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经销商的经销商等的网链结构,从系统观点、合作观点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内耗与浪费,通过整体最优来实现全体节点企业的共赢。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未来的竞争更多的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2)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采购、跨国生产、跨国销售成为许多企业的基本策略。企业从世界市场上获得质优价廉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在世界各地的工厂组织生产,然后将产品运送到世界各地的顾客手中。在这种情况下,物流管理的全球化趋势必将愈演愈烈。(3)信息化趋势

EDI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物流质量和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依靠的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它简化了企业之间的交易过程,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使得生产企业可以按照经销商的订单安排生产,供应商能够准确掌握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需求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则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网络,信息传输成本很低,中小企业、最终顾客与大企业在信息获取、处理上处于同等的地位,为降低物流管理的费用、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4)精益物流趋势

精益物流,是指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以不断消除各种形式的物流浪费,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物流活动,达到至善至美的目的。(5)第三方物流趋势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企业是专门承担物流职能的企业。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领域专门从事物流活动,容易在这一领域形成并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比企业自营物流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欢迎。(6)绿色物流趋势

绿色物流的思想强调: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强化对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的管理,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1)确保顾客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水平主要取决于可得性及服务可靠性。

①可得性,意味着当顾客对原材料、零部件或产成品具有需求的时候,能够立即满足顾客的这种需求。加强物流管理,可以在不增加甚至降低存货水平的前提条件下提高可得性。

②服务可靠性,是指物流服务的质量,如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仓储过程中的损耗率、订单履行期限的可靠性等。

企业一旦重视附加服务,很容易形成产品的差别化优势,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在竞争中获胜。(2)节约物流费用

在不同类型的产品的售价中,物流费用所占的比重大相径庭,但无论如何,任何一个企业在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售价时,都必须将降低物流费用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3)实现快速反应

企业通过加强物流管理,可以加快原材料、零部件采购和最终产品向顾客传输的速度,大大缩短顾客订货所需的提前期,迅速响应市场的需要,做大“蛋糕”,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4)改善企业管理水平

对于物流系统的任何改善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物流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降低物流费用的消耗

关于物流费用,曾经出现过一系列的学说。从这些学说中,可以看出加强物流管理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黑暗大陆说

黑暗大陆说认为,在消费者所支出的商品价格中,大约50%是与商品流通有关的费用。由于当时企业物流以外的活动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生产方面的机械化、自动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销售方面采用了科学的营销方法,因此,物流被视为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

②物流冰山说

物流冰山说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主要社会的物流战》一书中提出来的。通过对物流费用的专门研究,西泽修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的,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形象地比作“物流冰山”。物流费用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的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物流费用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③第三利润源泉说“第三利润源泉”的说法同样出自西泽修之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来源的领域:其一是资源领域,其二是人力领域。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的上涨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全面上涨,传统的两个利润源泉的潜力越来越小。在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2)发展、壮大新兴的产业部门

在现代社会中,物流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随着整个社会物流管理能力的提高,必将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业自身的发展与繁荣。(3)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物流发展滞后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尤其是B-C(企业对消费者)型电子商务,由于配送时间长、成本高,使得电子商务交易时间短、交易费用低的优势几乎丧失殆尽。因此,加强物流管理对于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四、企业物流管理组织结构的类型

1.要素分割型物流管理组织结构

要素分割型物流管理组织结构,是指物流的不同要素由企业不同的职能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组织结构。

如图1-1所示,采购部门的物料订货及物料仓储决定原材料、零部件的存货水平,运输计划决定原材料、零部件的运输效率;生产部门的工业工程决定企业生产线的布局,影响企业生产物流的效率,工厂仓储、生产计划安排、物料管理计划决定原材料、零部件及产成品的存货水平;营销部门的预测、订单处理、产成品库存控制、顾客订货服务决定库存水平,运输决策影响产成品的运输效率。图1-1  要素分割型物流管理组织结构

2.一体化物流管理组织结构

一体化物流管理组织结构,是指将原来分属于不同职能部门的物流管理职能集中到物流部门进行管理的组织结构(如图1-2所示)。由于将所有的物流要素都集中在一个部门内进行管理,可以减少不同部门之间的扯皮与冲突,实现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图1-2  一体化物流管理组织结构

3.物流子公司

物流子公司,是指让企业的物流部门独立出来,成为由企业控股或参股的独立子公司。物流子公司不仅可以为本集团企业承担物流服务,也可以为集团以外的其他企业承担物流服务。由于物流子公司是独立的利润中心,因而有利于充分调动其业务开拓的积极性。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相比,让物流子公司承担物流职能对企业而言具有更大的可控制性。当企业的规模较大且在物流方面形成了较大的竞争优势时,可以选择这种物流管理组织结构。

4.战略合作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物流方面,企业与其分散资源建立自己的物流机构,还不如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第三方物流企业为自己承担各项物流职能,而企业则集中资源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领域,以便在这些领域内做大、做强,实现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强强联合、共同发展。

1.2 课后习题详解

1.当前物流管理呈现出哪些显著的发展趋势?

答:在现代社会中,物流管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供应链管理趋势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构建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再到制成最终产品,最后到销售给最终顾客的所有参与者,即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最终顾客、物流服务提供商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经销商的经销商等的网链结构,从系统观点、合作观点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内耗与浪费,通过整体最优来实现全体节点企业的共赢。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未来的竞争更多的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惠普、IBM、戴尔、沃尔玛等纷纷导入供应链管理,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

在物流管理中,对企业内部各物流要素的有效整合固然很重要,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企业还必须强化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在物流方面的合作,以便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降低经营风险。供应链管理将物流管理的资源整合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展到整条供应链,将大幅度地提高物流管理的竞争力。(2)全球化趋势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的一名新成员。加入WT0以后,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将获得国民待遇,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格局将加剧;另一方面,我国可以享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各WT0成员国提供的最惠国待遇,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程度也将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采购、跨国生产、跨国销售成为许多企业的基本策略。企业从世界市场上获得质优价廉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在世界各地的工厂组织生产,然后将产品运送到世界各地的顾客手中。在这种情况下,物流管理的全球化趋势必将愈演愈烈。(3)信息化趋势

EDI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物流质量和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依靠的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EDI得以迅速发展,它简化了企业之间的交易过程,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使得生产企业可以按照经销商的订单安排生产,供应商能够准确掌握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需求情况。但由于利用EDI传输数据需要架设专用的增值网,前期投入门槛较高,限制了中小企业与最终顾客对EDI的使用。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则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网络,信息传输成本很低,中小企业、最终顾客与大企业在信息获取、处理上处于同等的地位,为降低物流管理的费用、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4)精益物流趋势

精益物流,是指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以不断消除各种形式的物流浪费,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物流活动,达到至善至美的目的。随着企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为了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压缩一些可以压缩的费用,尤其追求零库存的目标成为企业努力的方向。而精益物流则有助于企业达到这一目的。因此,在物流管理领域,精益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5)第三方物流趋势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企业是专门承担物流职能的企业。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领域专门从事物流活动,容易在这一领域形成并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比企业自营物流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欢迎。(6)绿色物流趋势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生产力以空前的速度发展,但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地球资源的锐减、“三废”污染的加剧。环保意识在世界范围内逐步觉醒,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开始掀起了一场空前壮阔的绿色革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目标。这场绿色革命在生产中表现为清洁生产,在营销上表现为绿色营销,在消费上表现为绿色消费,在物流上则表现为绿色物流。绿色物流的思想强调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强化对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的管理,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结合我国物流管理的实践,请你谈一谈物流管理在企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答:(1)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①确保顾客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水平主要取决于可得性及服务可靠性。可得性,意味着当顾客对原材料、零部件或产成品具有需求的时候,能够立即满足顾客的这种需求。加强物流管理,可以在不增加甚至降低存货水平的前提条件下提高可得性。

服务可靠性,是指物流服务的质量,如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仓储过程中的损耗率、订单履行期限的可靠性等。比如,如果企业对顾客承诺:在顾客订货后的第三天,顾客可以收到订货,则订单履行期限具有可靠性意味着顾客恰好在订货后的第三天收到货物,如果订货延迟送达,则可能发生缺货现象;而如果订货提前送达,则可能发生仓储场所紧张的现象,都没有达到服务可靠性的要求。

②节约物流费用

在不同类型的产品的售价中,物流费用所占的比重大相径庭,比如,在石化产品中,物流费用占售价的30%~40%,而在烟草和服装产品中,物流费用只占售价的5%~10%。但无论如何,任何一个企业在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售价时,都必须将降低物流费用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③实现快速反应

一方面,伴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经营环境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不确定性。

面对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经营环境,如果企业基于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开展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因为预测不准而出现缺货或者积压的问题。同时,事先将产品生产出来,资金占压也很大。而按照顾客的订单进行生产,则使问题迎刃而解。此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对顾客的订单进行响应,否则,顾客可能转向企业的竞争者。

企业通过加强物流管理,可以加快原材料、零部件采购和最终产品向顾客传输的速度,大大缩短顾客订货所需的提前期,迅速响应市场的需要,做大“蛋糕”,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④改善企业管理水平

对于物流系统的任何改善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库存为例,传统的观点认为,为了应付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的不及时、消费需求的异常变化,必须进行适当数量的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库存,以缓冲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矛盾,保证生产连续进行,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而现代观点则认为,一个充满库存的生产系统会掩盖其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如设备故障造成停机、工作质量低造成废品或返修、横向扯皮造成工期延误、计划不周造成生产脱节等问题,都可以动用各种库存,使矛盾钝化、问题被淹没,一旦矛盾累积到很高的程度,容易造成大危机。因此,许多专家认为,只要看物流状况,就能判断出企业的管理水平。(2)物流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加强物流管理具有如下作用:

①降低物流费用的消耗

关于物流费用,曾经出现过一系列的学说。从这些学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加强物流管理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黑暗大陆说认为,在消费者所支出的商品价格中,大约50%是与商品流通有关的费用。由于当时企业物流以外的活动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生产方面的机械化、自动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销售方面采用了科学的营销方法,因此,物流被视为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

②发展、壮大新兴的产业部门

在现代社会中,物流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随着整个社会物流管理能力的提高,必将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企业,促进物流业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对于物流业中运输、仓储等产业部门而言,必将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实现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对于配送、包装加工等物流业中的新兴产业部门而言,必将迈出可喜的发展步伐。

③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整个社会商品交易中的比重逐渐攀升。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能够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节约文件制作、处理费用,实现无店铺经营以及买卖双方的即时沟通,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从本质上而言,电子商务是对商流的现代化,而商流的现代化必须以物流的现代化为基础,由于买卖双方的不见面,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必须以高效的物流系统为基础。从我国近些年来的实践看,物流发展滞后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尤其是B-C(企业对消费者)型电子商务,由于配送时间长、成本高,使得电子商务交易时间短、交易费用低的优势几乎丧失殆尽。因此,加强物流管理对于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章  运 输

2.1  复习笔记

一、不同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1.运输的概念及其地位

运输(transportation)是指对物质资料或旅客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在物流管理中,运输专门针对的是物质资料的运输,包括企业为开展生产所进行的原材料、零部件的调达运输以及产成品从企业仓库向各配送中心的大规模运输。

在物流中,运输主要有以下两个职能:(1)实现物质资料的移动,这是运输的基本职能;(2)对物质资料进行短时存储,即运输工具成为物质资料的短期存储场所。

通常,运输有五种基本的方式,分别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这些运输方式各有特点,它们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同时也展开竞争,共同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输系统。

2.铁路运输及其特点

铁路运输(rail transportation)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的优点

①运输能力大,能承运大宗的货物;

②运输速度快,能较好地满足货物运输的时限要求;

③运费适中,铁路运输的单位费用要低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但一般高于水路运输;

④运输安全,事故率较低;

⑤连续性好,受自然因素影响小。(2)铁路运输的缺点

①铺设铁路的初始投资很大,建设周期长,大多需要国家进行投资;

②机动性差,装卸搬运费用较高;

③短途运输成本高,铁路运输的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

3.公路运输及其特点

公路运输(road transportation)指主要使用汽车在公路上运送货物的运输方式。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运输成为最普及的运输方式。(1)公路运输的优点

①灵活性好,不受路线和停车站的约束,只要没有特别的障碍,汽车都可以通达;

②公路建设周期较短,初始投资较低;

③可实现门对门的运输,不需要反复转运及装卸搬运;

④运输速度较快,由于运输途中无须中转,在中短途运输中,公路运输比铁路运输快四至六倍,比水路运输快十倍;

⑤由于减少了转运环节,货物包装可以简化,货物误送的可能性很小;

⑥汽车购置费用较低,一般企业都能支付得起,自营车队可控性较强。(2)公路运输的缺点

①每次运输批量小,不适合大宗商品的运输;

②运费高,单位运费高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仅低于航空运输;

③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公里以内,主要适合中短途运输,不适合远距离运输;

④能耗多,对环境构成较大的污染;

⑤由于在运行过程中司机的意志起主要作用,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人身、货物、汽车本身造成损失。

4.水路运输及其特点

水路运输(waterway transportation)是指使用船舶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具体包括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两种不同的类型。

海洋运输又有远洋运输、近洋运输、沿海运输之分。远洋运输涉及跨越大洋的运输;近洋运输涉及某一大洋的部分水域;沿海运输指的是同一个国家不同港口之间的运输。

内河运输,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1)水路运输的优点

①运输批量大,适合运输大宗货物;

②运输费用远远低于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③投资少。(2)水路运输的缺点

①速度远远低于其他运输方式;

②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台风、洪水、干旱等气候变化都影响通航能力,导致运输的中断,造成航运能力的较大波动;

③灵活性差,必须以码头为上下货点。

水路运输适合对时间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

5.航空运输及其特点

航空运输(air transportation)指使用飞机运送货物的运输方式。(1)航空运输的优点

①速度快,是目前最快的运输方式;

②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在火车、汽车、船舶都达不到的地区也可依靠航空运输。(2)航空运输的缺点

①运输费用高,是目前最贵的运输方式;

②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大;

③机动性、灵活性差,必须与公路运输相配合。

航空运输最适宜运输急需物资、鲜活商品、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

6.管道运输及其特点

管道运输(pipeline transportation)是货物在管道内借助高压气泵的压力向目的地输送的一种运输方式,主要用于输送气体、液体及粉状固体。(1)管道运输的优点

①具有连续运输的特点,可以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运输,运输量大,运输效率高;

②管道一般埋在地下,不受地理、气候等外界条件限制;

③管理铺设以后,运行的变动成本小;

④货物无须包装,节省包装费用,且货损小;

⑤安全,事故少,不排放废气粉尘,不产生噪声,有利于保护环境。(2)管道运输的缺点

①铺设管道的初始投资非常大;

②运输货物过于专门化,品种有限;

③运输的灵活性差,只能单向运输,且运输范围严格受管道铺设范围的局限。

二、运输合理化

1.影响运输费用的因素(1)装载量

在运输工具未达到核定的载重量之前,单位运输费用与装载量成反比。即在达到核定的载重量之前,随着装运规模的增加,单位货物的运输费用下降。这表明运输中存在很强的规模经济性。(2)距离

在运输中,还存在着距离经济性。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每单位距离的运输费用同样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距离经济性之所以出现,与装卸搬运费用有关,随着距离的增加,每单位距离所分摊的装卸搬运费用越少。(3)货物密度

运输工具的运载能力,不仅受重量的限制,还受到容间的限制。因此,产品密度也是影响运输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4)搬运装卸

运输企业在核算费用的时候,会考虑货物搬上和卸离运输工具的相关费用。此时,如果货物采用了集装化技术,将大大便利装卸搬运,有利于降低整体运输费用。(5)时限要求

如果货主对货物运输的时间要求很严格,要求很快的速度,则运输费用较高:反之,运输费用较低。(6)风险承担

如果由运输企业承担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损毁责任,则运输费用就较高。相反,如果货主已经就运输途中的货物进行投保,则运输费用就可以相应地降低。(7)市场因素

运输费用还受到运输市场竞争状况和待发运货物状况的影响。如果运输市场上运输企业众多,它们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则运输企业所收取的运输费用必然下调;相反,如果运能供应不足,而待发运的货物众多,则运输费用必然上调。

2.运输不合理的表现(1)空驶运输

空驶运输是指运输工具不载货的运输。由于运输计划不周或者未能有效地利用社会车辆,就可能造成起程或返程空驶现象。(2)运能利用不充分

由于运输工具装载不合理或者运输计划不到位,可能造成运输工具的有效运能利用不充分的现象。(3)相向运输

相向运输指的是同种货物或替代性非常强的货物在同一线路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输而发生一定程度的交错重叠的现象。相向运输的交错重叠部分,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无谓的浪费。(4)迂回运输

在迂回运输的情况下,货物本可以选择一种较近的运输路线,却绕道而行,选择了一种较远的运输路线,导致运输费用不必要的增加。(5)倒流运输

倒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流回产地或起运地的一种运输现象。这种双程运输都是不必要的,是对运力的一种浪费。(6)过远运输

过远运输是指在调运物质资料时舍近求远、放弃从较近的物质资料供应地调运,而从较远的物质资料供应地调运的一种运输现象。(7)重复运输

重复运输是指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却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将货物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的运输方式。重复运输虽未增加运输里程,却增加了装卸搬运次数,导致装卸搬运费用和货损的增加,降低了货物流转的速度。(8)运输工具选择不当

由于对运输工具的选择不当,导致运输费用增加,或者货物运输不及时。(9)超限运输

超限运输是指超过运输工具规定的长度、宽度、高度或承载重量装载货物的运输现象。超限运输容易造成货物及运输工具的损坏,甚至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毹及人身安全。

3.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运输合理化,是指合理地组织物质资料的运输,以节省运力,缩短运输时间,节约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效率。为实现运输合理化,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合理设计运输网络

首先,企业应合理地进行生产工厂及各配送中心的选址,为运输合理化打下基础。在工厂和配送中心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应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实现总运输里程的最小化。(2)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企业应根据所运货物的特点、时限要求、运输距离、企业的承受力等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不同的运输方式中做出选择。(3)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

装载率是指运输工具的实际载重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与核定的载重量与行驶里程的乘积之比。提高装载率,有助于减少运输工具的空驶以及运能利用不充分的现象。(4)开展联合运输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可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的运输效率。(5)开展流通加工

开展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减少货物的重量或体积,更合理地开展运输。(6)推进共同运输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间以及不同的企业之间通过在运输上开展合作,可以提高运输工作效率,降低运输费用。(7)充分利用社会化运输力量

不同的企业都建立自己的自营车队,开展自我服务,往往不能形成规模,容易造成运力忙闲不均的现象,在旺季时运力紧张,不能满足需求;在淡季时运力富余,处于闲置状态,浪费很大。实行运输社会化,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运输工具,提高运输工具的利用效率。

三、联合运输与集装化

1.联合运输

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是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将同一批货物从发运地运往目的地的运输形式。联合运输可以有多种组合,包括:铁路与公路联运;铁路与水路联运;公路与水路联运;公路与航空联运;铁路、公路与水路联运等。

联运企业主要以提供服务的方式为承运、托运双方提供代理业务,对于运输企业而言,它代表货主;对于货主而言,它代表运输企业。

通过整合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输能够提供单一的运输方式所不能提供的服务价格比,同时为货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尽管联合运输需要由多个运输企业承运,但托运人只需要与联运企业打交道即可。当然,为了提高联合运输的效率,需要联运企业与不同的运输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

2.集装化

集装化又称组合化或单元化,是指将一定数量的散装或零星成件物质组合在一起,以便在运输、搬运装卸、仓储等物流环节中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技术和业务处理的运输方式。集装箱和托盘是最常见的两种集装化方法。(1)集装化的好处

①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效率;

②便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操作,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③节省物品的包装费用;

④防止运输、装卸搬运、仓储过程中货物的损毁和丢失现象;

⑤便于在不同的运输工具之间开展联合运输;

⑥有利于实现门对门的运输。(2)集装箱

集装箱(container)又称货箱、货柜(box),我国最新修订的GB/T 1413—1998国家标准确定集装箱应具备如下的特点及技术要求:①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②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货物,途中无须倒装;③设有供快速装卸的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到另一种运输方式;④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⑤内容积等于或大于1立方米。(3)托盘

托盘(pallet)是指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用于集装货物的平板载货装置。在托盘上集装一定数量的单件货物,并按一定的要求捆扎加固,组成一个运输单位,以便在运输过程使用机械进行装卸搬运和堆放。从托盘材质来看,木制托盘使用量最大,其他还有钢制托盘、树脂制托盘、纸制托盘等。为便于高效地开展门对门的连贯运输,需要实现托盘规格的标准化。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联运托盘的标准有:800mm1000mm、800mm1200mm和1000mm1200mm共三种。

与集装箱相比,托盘自重小,因此,在装卸搬运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小,返空时所消耗的运力小,但装载量也比集装箱小得多,保护性也比集装箱差,通常不能露天存放。

2.2  课后习题详解

1.结合我国的国情,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你认为当前我国应该重点发展哪些运输方式?

答:我国当前面临的国情是,货物的运输量比较大,运输比较集中,对时间要求越来越高等。因此,结合运输方式的特点,应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这是由他们优点决定的,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优缺点分别是:(1)铁路运输

①铁路运输的优点

a.运输能力大,能承运大宗的货物;

b.运输速度快,能较好地满足货物运输的时限要求;

c.运费适中,铁路运输的单位费用要低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但一般高于水路运输;

d.运输安全,事故率较低;

e.连续性好,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②铁路运输的缺点

a.铺设铁路的初始投资很大,建设周期长,大多需要国家进行投资;

b.机动性差,装卸搬运费用较高。由于列车必须在专用铁路线行驶,而且车站之间距离比较远,因此,缺乏机动性,往往需要汽车进行转运,增加了装卸搬运次数,也可能增加货物的损耗;

c.短途运输成本高,铁路运输的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2)公路运输

①公路运输的优点

a.灵活性好,不受路线和停车站的约束,只要没有特别的障碍,汽车都可以通达;

b.公路建设周期较短,初始投资较低;

c.可实现门对门的运输,不需要反复转运及装卸搬运;

d.运输速度较快,由于运输途中无须中转,在中短途运输中,公路运输比铁路运输快四至六倍,比水路运输快十倍;

e.由于减少了转运环节,货物包装可以简化,货物误送的可能性很小;

f.汽车购置费用较低,一般企业都能支付得起,自营车队可控性较强。

②公路运输的缺点

a.每次运输批量小,不适合大宗商品的运输;

b.运费高,单位运费高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仅低于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公里以内,主要适合中短途运输,不适合远距离运输;

d.能耗多,对环境构成较大的污染;

e.由于在运行过程中司机的意志起主要作用,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人身、货物、汽车本身造成损失。(3)中国重点发展的运输方式

一般而言,铁路适宜散装货物(如煤炭、金属、矿石、粮食等)和罐装货物(如石油、化工产品等)的中长距离运输。铁路列车车厢随用途而异,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如油罐车、集装箱车等;公路运输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它既可以自成体系,也可以成为其他运输方式的接运形式,完成其他运输方式所到达不了的地区的运输任务。

铁路发展会改变物流发展结构。2007~2009年之间,我国将有5000公里以上的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会直接释放既有线路货运能力,使其基本成为货运专线。铁路新线建成后将极大提高我国运输系统的总体能力,提升整个铁路的能力、效率和质量,全面缓解运输系统紧张局面。这不仅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并将由此带来交通运输与物流发展结构的调整与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使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组织朝着更合理的方向演进,促使各种运输方式回归自己的优势领域,更好的发挥各自的技术经济特性,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输与物流成本。

公路网络的完善将提高现代物流效率。现代物流要实现最佳的价值效能,就要使物流运作过程更加通畅迅速。对于公路而言,就是要完善网络,减少断头路,为物流企业提供最佳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使物流运输过程达到最佳运输效果。目前,我国公路里程已达到34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4万公里,2010年达到4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将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农村公路已被我国各级政府确定为建设重点,未来几年,我国将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90多万公里,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以上的乡镇和80%以上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这将为物流企业增加大量的农产品物流源,为农村运输与物流服务带来市场机会,为农产品及时外销提供方便,并最终形成新的农村运输与物流共同发展局面。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根据货物的不同,灵活选择运输方式,我觉得应该把这两种运输方式结合使用,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优势。

2.如果你是一个汽车货运企业的经理,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答:作为一个汽车货运企业的经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1)合理设计运输网络

首先,企业应合理地进行生产工厂及各配送中心的选址,以为运输合理化打下基础。对于生产工厂的选址而言,原材料消耗大的工厂应尽可能靠近原材料的产地或重要的交通枢纽;对于产成品运输费用高的工厂而言,应尽可能靠近主要的消费地。配送中心的覆盖范围应适当,辐射半径应适中。在工厂和配送中心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应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实现总运输里程的最小化。(2)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企业应根据所运货物的特点、时限要求、运输距离、企业的承受力等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不同的运输方式中做出选择。比如,对于某种国外生产的价值高、重量轻的精密零部件,如电脑芯片而言,企业为了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采用航空运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同时,由于重量轻的原因,单位运输费用也不会很高。再比如,经认真的技术经济论证发现,就山西煤炭外运而言,用公路代替铁路运至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更为经济合理。(3)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率

装载率是指运输工具的实际载重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与核定的载重量与行驶里程的乘积之比。提高装载率,有助于减少运输工具的空驶以及运能利用不充分的现象。比如,实施配载运输,在以重质货物(如矿石)运输为主的情况下,同时搭载一些轻泡货物(如农副产品),在基本不减少重质货物运输的情况下,解决了轻泡货物的搭运,效果显著。再比如,在装运货物时,通过利用集装化技术,可以提高运输工具容间的利用率。(4)开展联合运输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可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的运输效率。(5)开展流通加工

开展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减少货物的重量或体积,更合理地开展运输。如将轻泡产品预先捆紧包装成规定尺寸,再进行装车,就容易提高装载量;对水产品及肉类预先冷冻,可提高车辆装载率并降低运输损耗。(6)推进共同运输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间以及不同的企业之间通过在运输上开展合作,可以提高运输工作效率,降低运输费用。

第三章  存货管理

3.1  复习笔记

一、存货的类型与功能

1.存货及其类型

存货(inventory)是指为今后预定目的的使用而储备的物质资料。在生产企业中,存货的形态包括原材料或零部件、产成品、备件、低值易耗品、在制品等;在流通企业中,存货的形态主要表现为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以及各种低值易耗品。

按照存货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1)周转存货

周转存货(cycle stock)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下,为满足日常的生产和经营需要而建立的存货。(2)安全存货

安全存货(safety stock)是为了防止和减少生产和市场供应、需求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损失而在周转存货的基础上所额外增加的一定数量的存货。(3)中转存货

中转存货(transit stock)是指已经订货但所订货物尚未到达企业而形成的存货。(4)在制存货

在制存货(work-in-process stock)是指处于加工状态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而形成的存货。加快生产线的运转速度,有助于减少在制存货的资金占压。(5)积压存货

积压存货(deal stock)是指产品不适合市场销售的需要或产品因超过其保质期而失去使用价值形成的存货。积压存货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应坚决予以杜绝。(6)促销存货

促销存货(promotional stock)是指企业为了满足促销所可能形成的产品销售增长而提前储备一定数量的产品而形成的存货。(7)季节性存货

季节性存货(seasonal stock)是指企业为应付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的季节性短缺以及产成品的季节性旺销而储存的原材料、零部件及产成品。(8)投机性存货

投机性存货(speculative stock)是指在预测原材料、零部件或产成品的价格可能因短缺而上涨的情况下,出于投机获利的动机,预先囤积一定数量的货物而形成的存货。

2.存货的功能

存货的功能主要有:(1)提高顾客服务水平;(2)平衡供求关系;(3)实现物流合理化;(4)降低生产成本;(5)规避经营风险。

3.存货管理的任务(1)存货费用的种类

①订货费用。订货费用包括与订货有关的管理、物料、通信等费用。订货费用与订货批量成反比,即订货批量越大,单位订货费用越低;订货批量越小,单位订货费用越高。

②价格折扣损失。在订货批量较小的情况下,企业不能获得价格折扣,或者所获得的价格折扣很低,形成价格折扣损失。

③资金占用费用。在企业存货所需资金来源于贷款的情况下,资金占用费用表现为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如果企业存货所需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则需要考察资金的机会成本,即至少应该以银行存款利息作为资金占用费用。

④仓储保管费用。在仓库为自有仓库的情况下,仓储保管费用包括仓库及相关设备的折旧费、仓库保管人员工资、仓库保管的物料消耗以及水电、取暖等费用等。在租赁仓库的情况下,无须核算仓库及相关设备的折旧费,而需考虑租金。

⑤货物损耗。货物损耗是指物质资料在仓储的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保管不善等原因而对其使用价值构成的危害。

⑥变价损失。上面所说的货物损耗属于实实在在的物质损耗,而变价损失是一种精神损耗,即虽然货物的使用价值仍然存在,但由于性能价格比更为优越的替代品的出现,使得货物的价值大为下降。因此,企业在进行订货决策时,务必要考察变价损失的影响。尤其是在IT产业中,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零部件、整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如果进行大量的存货,变价损失的风险非常大。

⑦缺货损失。缺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需要时由于原材料、零部件的缺乏或在顾客订货时由于产成品的缺乏而造成的损失。(2)存货管理的内容

存货管理的任务为:在满足存货各项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降低存货费用,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具体而言,存货管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开展订货决策。即合理确定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的存货水平,以实现订货费用、价格折扣损失、资金占用费用、变价损失、缺货费用等存货费用的最小化。

②开展仓储管理。即确保所有存货得到良好、安全的保管,充分利用仓储面积、容积,以降低仓储保管费用,减少货物损耗。

二、订货决策

1.定期订货

定期订货(fixed-interval order),是指按照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进行补充订货的一种订货决策方式。

定期订货方式的关键是确定订货间隔期(订货周期)。在采用定期订货方式时,每次订货间隔期不变,订货量则发生变化。订货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订货量=最高库存量-现有库存量-订货未到量+顾客延期购买量

定期订货的优点是:在订货间隔期确定后,可以同时订购多种货物,降低单位订货费用和运输费用。其缺点是:遇到预料之外的大量需求时,容易造成缺货损失。

2.定量订货

定量订货(fixed-quantity order),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照事先确定的数量(通常以经济订货批量为标准)进行补充订货的一种订货决策方式。

最低库存量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订货点=存货日平均消耗量平均到货天数+安全存货量

其中,存货日平均消耗量可以依据过去的实际消耗值计算得出;平均到货天数是指从发出订单到收到货物的全部时间,安全存货量由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决定。

经济订货批(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是指年总存货成本最小时的每次订货批量。假定TC表示年总存货成本,C。表示每次订货费用,D表示货物年需求量,C表示每单位货物年存储费用(含i资金占用费用、仓储保管费用、货物损耗)占其订货价格的比例,U表示单位货物订货价格,Q表示每次订货量,年总存货成本可以通过将年货物购入成本、年订货费用以及年存储费用加总求得。此时年平均存货量为Q/2。年总存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为了使年总存货成本最小,可以对上式求导数并令求导后的方程式等于零,即:

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出年总存货成本最小时的Q值,即EOQ值:

定量订货方式的优点是:(1)订货时间和订货量不受人们随机判断的影响,客观性较强;(2)按照经济订货批量订货,有助于节约年总存货成本;(3)由于每次订货量固定,便于安排仓储面积。

其不足之处是:按照EOQ实施订货,虽然力图实现订货费用和存储费用总和的最小化,但存储费用只考虑资金占用费用、仓储保管费用、货物损耗,而忽略了货物的变价损失,因此,必然影响存货量确定的科学性,容易造成存货量过大的现象。

3.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ABC analysis),是指将存货按照其重要程度分为特别重要的存货(A类存货)、一般重要的存货(B类存货)、不重要的存货(C类存货)三个等级,再针对不同等级的存货实施不同的订货决策和存货控制政策。(1)A类存货

A类存货属高价值的存货,一般而言,大约占存货品种总数的10%,但其占用的资金金额却达到存货占用资金总额的70%左右。

对于A类存货,应进行严格地管理和控制。对于这类存货,由于资金占用的利息费用很高,因此,应尽可能缩短订货周期,选择最优的订货批量,在满足企业内部需要或顾客需要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降低库存数量。同时,应做到每月盘点,以确保仓库中存货的实际数量与真实数量相符。(2)B类存货

B类存货的价值位于A类和C类存货,大约占存货品种总数的20%,其占用的资金金额大约也是存货占用资金总额的20%。

对于B类存货,管理和控制的强度处于A类存货和C类存货之间,进行正常的例行管理和控制,可以一个季度或半年盘点一次。(3)C类存货

C类存货属低价值的存货,大约占存货品种总数的70%,但其占用的资金金额只是存货占用资金总额的10%左右。

对于C类存货,由于品种繁多,资金占用较小,频繁订货在经济上并没有多大好处,只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此时,针对这些存货品种,可以制定较高的最高存货量,一次订货到最高存货量,通过大量采购大量存货的方式,延长存货的使用期限,以减少不必要的订货工作量。对于C类存货,只需年终盘点即可。

三、仓库与仓储管理

1.仓库的分类

仓库(warehouse)是专门用于存储货物,以防止货物丢失和损坏的建筑物。按照所有权的不同,仓库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自有仓库

自有仓库是企业为了存储原材料、零部件、中间产品、产成品的需要而自己投资建立的仓库。自有仓库的优点是:企业对货物的存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