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桦《税收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11:08:0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桦《税收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黄桦《税收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1 复习笔记

一、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1.公共产品的概念与特征(1)公共产品的概念

人们在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组成一定的社会共同体,这样就需要将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分割出来,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用途,就是公共产品。(2)公共产品的特征

①不可分割性。

公共产品与劳务具有联合消费、共同受益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用,而不能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单独享用。

②受益的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或劳务不会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由于公共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容纳相当数量的人共同使用,增加更多的使用人数并不影响公共产品对原使用者的效用。

③非竞争性。

由于公共产品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2.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1)公共产品需求

对于公共产品来说,由于它的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所有消费者必须同时消费同等数量的该种产品,不得拒绝,单独的消费者无法调整自己的需要量,不能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取舍。因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定价,也无法通过市场决定其需求量。(2)公共产品供给“免费搭车”现象是指人们不付任何代价,而同样享受由他人出资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现象。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作为经济人都是理性的,因而只要有可能,“免费搭车”将会是绝大部分人的一种理性选择。这样.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免费搭车”心理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按照市场自愿交易的原则。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将会出现不足,远远低于最佳产出水平。

进一步讲,一个消费者的“免费搭车”行为对其他消费者是一种“榜样”的作用,当人们看到有人可以不付代价而同样享受公共产品时,争相仿效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由成千上万的人共同构成的大社会中,“免费搭车”者极易隐瞒自己的行为,所以,涉及的人员越多,人们“免费搭车”的愿望就会越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公共产品供给量不足问题就会越严重。

3.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公共产品是人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公共产品自身的特征及“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通过自愿缴费或市场交易的方式又无法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样就需要一个超乎于社会各微观主体之上的机构采用强制性手段进行融资以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这就是政府的税收。事实上。政府正是一方面以税收征收的方式取得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又将征税取得的资金从全社会的角度重新安排。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

4.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1)外部效应与政府税收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外部效应又可分为外部正效应与外部负效应。前者是指主体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的现象。后者是指主体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损失的现象。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或说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使受损者得不到应有的利益补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效应无法由市场机制来解决,只能由政府采用非市场的方式予以矫正。而税收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重要工具。(2)收入分配公平与政府税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根据纳税人高低不同的收入水平分别征收数额不等的税收,对低收入者不征税或少征税,对高收入者多征税。缩小不同纳税人税后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缓解因收入分配不公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

二、税收概念与本质

1.税收概念

对于税收的定义,应把握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整个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只有征收税收才是其资金供给的最有效方式。(2)税收征收的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而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或个人是无权征税的。(3)政府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或说是公共权力。这种公共权力是社会全体成员集体让渡或赋予政府的,凭借这种公共权力,政府可以征税。而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必然是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管理义务。(4)税收的直接目的是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是政府取得财政资金的一种途径,或者说,税收的财政功能是其基本功能。(5)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趋复杂,税收调控经济的作用日显重要,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

2.“国家分配论”与“公共需要论”税收观的联系与区别(1)不同税收观的共识

①无论哪一种税收观,对于税收这种特定经济范畴外延的界定都是共同的,都将其界定为“社会再生产的分配范畴”。“国家分配论”直接强调税收是政府财政分配两大环节(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中收入环节的主要手段,并据此强调了税收关系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作用与地位。“公共需要论”的税收观则是从公共产品需求的特点出发,强调税收是满足公共产品需要而进行资源配置的手段。

②两种税收观都明确了税收征收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或者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政府。强调政府在税收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国家分配论”从税收分配的集中性,税收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税收分配为实现国家职能等角度阐述国家在税收分配中的主导地位。“公共需要论”在对满足公共产品需要的途径进行分析时认为,在现代社会,只有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国家(或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税收的方式实现上述目的,且为保证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政府在税收的征收管理中必须处于主导地位。

③两种税收观对税收三个形式特征也基本达成共识。(2)不同税收观的不同点

①对税收目的的强调各有侧重。“国家分配论”的税收观强调税收活动的目的是“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并从国家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的不同层面展开分析,指出税收是国家履行各项职能的资金来源。“公共需要论”以公共产品的供求为理论阐述的出发点。论证税收在公共需要满足中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在税收活动中,尽管国家(或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这种主导地位是为其最终目的服务的。

②不同税收观决定了税收立法宗旨的不同。“国家分配论”把税收法律关系理解为国民对国家课税权的服从关系,而国家总是以优越的权力主体的身份出现,因此体现为典型的权力关系,并将税收立法宗旨确定为对国家财政收入的保护。“公共需要论”则体现了广泛的“契约精神”,突出税收立法中相关主体的平等地位以及涉税法律法规权利、义务的平等分配。

③“公共需要论”更强调了税收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等形式特征与税收本质上的返还性的联系,以及对纳税主体自觉遵从意识的要求,更能体现现代社会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更有利于税收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3.税收本质(1)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主要是对社会产品价值的分割,以确定不同社会主体对社会产品的占有和支配份额。

社会产品价值由C、V、M三个部分组成。其中C是生产中被消耗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的补偿价值;V是对生产中消耗的活劳动的补偿价值,用以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活消费需要,是必要产品价值,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M是剩余产品价值。税收的征收会使被征收的价值部分脱离原有的生产经营活动,用于非生产性的公共产品需要。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税收一般以剩余产品价值作为分配对象。但是V和C的部分也可以成为税收征收的对象。

a.从税收参与V的分配看,由于劳动者及其家属生活消费需要有较大的伸缩性,而且影响其伸缩的因素很多,对劳动者必要的补偿价值与剩余产品价值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量界限。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当社会成员的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时,要求其将收入的一定份额作为税收缴纳给政府也是完全可行的。

b.从税收参与C的分配看,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当政府要求企业将固定资产折旧的一部分上缴财政时,虽然并没有直接称其为“税”,但其基本特征与税收并无二致。

②当税收参与社会产品各部分价值分配时,必然涉及政府与产品价值原拥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对M征税,说明投资者通过生产经营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产品价值转由政府支配,是投资者一部分经济利益的牺牲。通常,政府会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确定高低不同的税负,调整其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特定时期的政策目标。(2)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税收体现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应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①税收分配关系的特殊性首先应从税收分配的“目的”着眼。正是由于税收是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对公共产品的需要为目的,在其分配活动中才体现出与其他分配方式相区别的典型特点。从根本上讲,它体现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割关系。一方面,国家承担着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另一方面,国家可据此向全体社会成员无偿征收税收。

②税收分配关系特殊性的进一步理解在于税收分配的依据。税收分配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③税收分配关系的特殊性还可从社会财富分配的层面去理解。社会财富的分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税收虽然属于再分配范畴,但它又直接取自于初次分配,是连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渠道。

1.2 课后习题详解

1.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与劳务具有联合消费、共同受益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用,而不能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厂商单独享用。(2)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或劳务不会因为一部分人的使用,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由于公共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容纳相当数量的人共同使用,增加更多的使用人数并不影响公共产品对原使用者的效用。(3)非竞争性。由于公共产品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2.怎样理解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答:(1)公共产品需求。对于公共产品来说,由于它的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所有消费者必须同时消费同等数量的该种产品,不得拒绝,单独的消费者无法调整自己的需要量,不能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取舍。因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定价,也无法通过市场决定其需求量。(2)公共产品供给。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作为经济人都是理性的,因而只要有可能,“免费搭车”将会是绝大部分人的一种理性选择。这样,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免费搭车”心理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按照市场自愿交易的原则。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将会出现不足。

3.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税收。

答:在现代社会中,市场被认为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有效机制,但在现实中,市场运转的失灵又是不可避免的。从弥补市场缺陷的角度看,政府税收不仅可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而且可以从外部效应矫正、收入分配差距调整等方面发挥作用。(1)外部效应与政府税收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外部效应又可分为外部正效应与外部负效应。前者是指主体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的现象。后者是指主体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损失的现象。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或说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使受损者得不到应有的利益补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效应无法由市场机制来解决,只能由政府采用非市场的方式予以矫正。而税收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重要工具。(2)收入分配公平与政府税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根据纳税人高低不同的收入水平分别征收数额不等的税收,对低收入者不征税或少征税,对高收入者多征税。缩小不同纳税人税后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缓解因收入分配不公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

4.如何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

答:对于税收的定义,应把握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整个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只有征收税收才是其资金供给的最有效方式。(2)税收征收的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而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或个人是无权征税的。(3)政府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或说是公共权力。这种公共权力是社会全体成员集体让渡或赋予政府的,凭借这种公共权力,政府可以征税。而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必然是对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管理义务。(4)税收的直接目的是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是政府取得财政资金的一种途径,或者说,税收的财政功能是其基本功能。(5)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趋复杂,税收调控经济的作用日显重要,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

5.为什么说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答:(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主要是对社会产品价值的分割,以确定不同社会主体对社会产品的占有和支配份额。

社会产品价值由C、V、M三个部分组成。其中C是生产中被消耗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的补偿价值;V是对生产中消耗的活劳动的补偿价值,用以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活消费需要,是必要产品价值,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M是剩余产品价值。税收的征收会使被征收的价值部分脱离原有的生产经营活动,用于非生产性的公共产品需要。为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税收一般以剩余产品价值作为分配对象。但是V和C的部分也可以成为税收征收的对象。

①从税收参与V的分配看,由于劳动者及其家属生活消费需要有较大的伸缩性,而且影响其伸缩的因素很多,对劳动者必要的补偿价值与剩余产品价值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量界限。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当社会成员的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时,要求其将收入的一定份额作为税收缴纳给政府也是完全可行的。

②从税收参与C的分配看,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当政府要求企业将固定资产折旧的一部分上缴财政时,虽然并没有直接称其为“税”,但其基本特征与税收并无二致。(2)当税收参与社会产品各部分价值分配时,必然涉及政府与产品价值原拥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对M征税,说明投资者通过生产经营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产品价值转由政府支配,是投资者一部分经济利益的牺牲。通常,政府会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确定高低不同的税负,调整其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特定时期的政策目标。

所以,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6.对税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可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答:税收体现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应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1)税收分配关系的特殊性首先应从税收分配的“目的”着眼。正是由于税收是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对公共产品的需要为目的,在其分配活动中才体现出与其他分配方式相区别的典型特点。从根本上讲,它体现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割关系。一方面,国家承担着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另一方面,国家可据此向全体社会成员无偿征收税收。(2)税收分配关系特殊性的进一步理解在于税收分配的依据。税收分配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3)税收分配关系的特殊性还可从社会财富分配的层面去理解。社会财富的分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税收虽然属于再分配范畴,但它又直接取自于初次分配,是连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渠道。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公共权力对(  )的占有。[厦门大学2012研]

A.社会总产品   

B.剩余产品价值

C.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  

D.必要劳动创造的必要产品价值【答案】B【解析】税收在本质上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由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公共权力)进行分配而体现的特殊分配关系。税收是国家政治权力占有剩余产品价值的一种形式。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

C.所有者权力

D.资源权力【答案】B【解析】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而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获取货币或实物,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3.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

A.发行国债

B.发行货币

C.税收

D.罚款【答案】C

4.公共产品不能由市场有效提供而必须由政府提供,如果由市场提供,每个消费者都不会自愿掏钱去购买,而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自己免费使用,此即所谓(  )现象。

A.竞争失效   

B.偏好不合理   

C.免费搭车   

D.分配不公问题【答案】C

5.下列不属于公共产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故宫

D.灯塔【答案】C【解析】C项,故宫需要购买门票才可以进入参观,故具备排他性,不属于公共产品。

6.在负外部性的例子里,当决定产量时,生产者只把______计入考虑,产量将______它的社会有效水平,价格将______它的社会有效水平。(  )

A.私人成本,低于,低于

B.社会成本,低于,高于

C.社会成本,高于,低于

D.私人成本,高于,低于【答案】D【解析】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生产者获得利益,只把其私人成本计入考虑,所以产量将高于社会有效水平,价格将低于社会有效水平。

7.下列活动中,具有正的外部性的是(  )。

A.工厂排放污染物

B.工厂支付排污费

C.邻居家购买室外捕蝇器

D.车主购买防盗杆【答案】C【解析】当市场主体的活动对其他成员的影响为正面影响,即其他成员从中获得好处时,这种活动导致的外部性称为“正外部性”。因此,当此人承担的私人成本高于外部的社会成本,而其收益低于外部的社会收益,此即为正外部性的特征。

8.以下关于对税收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B.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征税依据的是财产权利

C.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税收“三性”是区别税与非税的外在尺度和标志  【答案】B【解析】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利。

9.根据税收和税法的概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之间的关系

B.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而非财产权力

C.征税的主体是税务机关,除了税务机关之外,任何机构和团体都无权征税

D.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不能课及C但可以课及V部分【答案】B【解析】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直接是税收分配关系;国家征税依据的是其政治权力;征税的主体是国家,此外任何机构和团体都无权征税;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不能课及C和V部分。

10.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  )。

A.征纳双方关系

B.税收分配关系

C.权利义务关系

D.财产分配关系【答案】C【解析】税法调整的是税收权利义务关系,而不直接是税收分配关系。

11.从税收的本质来看,税收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  )。

A.社会产品分配活动

B.社会剩余产品分配活动

C.社会产品分配关系

D.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答案】D

1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  )。

A.纯公共产品

B.混合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个人产品【答案】B【解析】高等教育满足非竞争性而不满足非排他性,一部分个人会被排除在享受高等教育之外,因此属于混合公共产品。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南开大学2012研]

A.若X为私人产品,则有∑Xh=X,其中Xh为家庭h对X的消费,X表示该产品的总供给

B.若X为纯公共产品,则有Xh=X,其中Xh为家庭h对X的消费,X表示该产品的总供给

C.私人产品的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D.在引入公共产品后的2×2×2模型中,资源最优配置满足MRS'=MRS"=MRT。其中MRS'、MRS"分别为两消费者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RT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答案】ABC【解析】在引入公共产品后的2×2×2模型中,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应满足MRS'+MRS"=MRT。其中MRS'、MRS"分别为两消费者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RT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

2.国家履行其公共职能的支出,或者说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具有(  )特点。

A.非排斥性   

B.非竞争性   

C.竞争性   

D.排斥性【答案】AB

3.国家征税是基于(  )。

A.行政管理权   

B.财产所有权   

C.公共权力   

D.产权【答案】AC

4.关于税收概念,以下表述合理的有(  )。

A.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B.税收是人们为享受公共物品支付的价格

C.税收体现了征纳双方平等交换关系 

D.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答案】ABD【解析】税收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并以国家法令形式强制课征的,纳税人必须履行交纳义务,应纳而不纳的要受到国家有关法律的制裁。征纳双方不存在平等交换关系。

5.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  )。

A.外部效应

B.信息不充分

C.收入分配不公

D.寻租行为【答案】AB【解析】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垄断、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公共产品等。

6.下列关于税收概念的表述,合理的有(  )。

A.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B.税收是人们为享受公共物品支付的价格

C.税收体现了征纳双方平等交换关系

D.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答案】ABD【解析】税收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并以国家法令形式强制课征的,纳税人必须履行缴纳义务,应纳而不纳的要受到国家有关法律的制裁。征纳双方不存在平等交换关系。

7.税收不能课及的领域包括(  )。

A.物化劳动转移价值

B.必要产品价值

C.剩余产品价值

D.社会资源再分配【答案】AB【解析】税收是国家公共权力占有剩余产品价值的一种形式,不能课及物化劳动转移价值和必要产品价值。

三、判断题

1.从理论上讲,税和费都属于财政范畴,因此,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答案】错误【解析】“税”与“费”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包括:①征收单位不同;②收税是无偿的,而收费是有偿的;③款项的使用方法和用途不同。

2.从价值构成看,课税基础可以是国民生产总值的C+V+M,国民收入型的V+M,或社会纯收入型的M,然而,不管以什么为税基,税收最终来源于国民收入V+M,主要是V。(  )【答案】错误【解析】从价值构成看:课税基础(税基)可以是国民生产总值型(C+V+M)、国民收入型(V+M)、社会纯收入型(M),甚至是历年的货币财产积累。但是,不管以什么为税基,税收最终来源于国民收入(V+M),主要是社会纯收入(M)。

3.税收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剩余产品的出现。(  )【答案】错误【解析】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或者说,税收产生的先决条件是国家的公共权力。

4.税收作为国家政治权力主体占有剩余产品价值的一种形式,其总量不能多于一定时期社会的总剩余产品价值量。(  )【答案】正确

5.当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的状态。(  )【答案】正确

6.税收是国家公共权力主体克服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的经常性成本补偿方式和调控手段。(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简述增加公共产品后经济资源配置的平衡变化及其政策意义。[南开大学2013研]

答:(1)公共产品是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产品或劳务,是指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用途的产品或劳务。公共产品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2)增加公共产品后经济资源配置的平衡发生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私人物品满足个人需要,是通过价格机制经由民间部门的资源配置实现的,而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只能通过特定的预算安排或政治程序经由财政的资源配置来实现,这样,资源配置的组合就在民间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进行。增加公共产品后经济资源配置的平衡是政府的资源配置与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恰当结合问题。

用Z表示社会总资源,X表示民间部门配置的资源,Y表示财政部门配置的资源,则Z=X+Y。从图1-1可知,资源配置存在各种比例的组合[(X/Z)%,(Y/Z)%],如果公众期望的配合点在A点,实际的资源配置组合点又恰好落在A点,此时,便达成了一项社会均衡的资源配置,公众的个人需求与社会公共需求在A点上均可以获得满足。如果公众期望的组合点在A点,而实际的资源配置组合点在B点或C点上,则预示着公众的期望未能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处在非均衡点上。因此,若要财政决策符合公众意愿必须选择在A点的社会资源配置组合。图1-1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3)增加公共产品的政策意义:

①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市场无法满足公共需求的,并且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缺陷。通过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克服市场经济缺陷,实现社会供需平衡经济稳定。

②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满足非生产性社会的公共需要。诸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和平的和安定的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等公共需求市场本身无法满足,而它们又是一国发展必须攻克的瓶颈。

③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这种稳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熨平经济危机,减少市场经济动荡,实现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这个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1)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的这个说法不正确。(2)由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公共产品无法定价,政府以税款建立行政机关、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公共需要到底给每一个纳税人提供多少利益无从计量,等价交换因而无从谈起。如果每个人从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中获得的利益可以计量,那么就完全可按商品市场通行的做法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没必要建立这么复杂的财政税收制度。正是因为在公共产品领域无法进行等价交换才需要税收这一财政收入形式。否定无偿性、强调利益等价交换,对征税实践也会带来危害。如果贯彻等价交换原则,那么征税的前提条件是政府要给纳税人与税款等价的利益,否则纳税人可以拒绝纳税。而实际上政府不可能给纳税人与其所付税款等价的利益,税收因而无法征收。

3.为什么说税收本质上是以国家(政府)公共权力为一方、以各类财产所有者为另一方分割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形成的经济关系?

答:税收这个范畴的主体包括国家(政府)和财产(包括人力资源)所有者;税收的源泉是劳动者创造的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的价值形态中,物化劳动价值和必要产品价值都不能成为税收的价值来源,那么税收只能来源于剩余产品价值。因此,虽然,从现象上看,税收是对各行各业的销售收入、利润财产或行为课征,而本质上以国家(政府)公共权力为一方、以各类财产所有者为另一方分割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形成的经济关系。

4.政府公共权力介入经济过程的原因是什么?

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权力介入经济过程是为了克服或减少因为不存在市场、

存在不完全的市场、非自由竞争、经济波动、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因此,政府

要履行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克服市场缺陷、提供公共产品、防范经济危机、调节收入分配。

5.简述什么是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指在一个未加管制的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选择导致了无效的产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价格体系无法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失灵的最主要原因是私人决策所依赖的边际收益和成本与实际社会边际收益和成本存在差异。在这种差异存在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就无法正确反映社会边际收益和成本。

五、论述题

从根本上讲,为什么纯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东北财经大学2011研]

答:(1)公共产品是指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产品或服务,也是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产品或劳务。其具有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产品。(2)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获得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支付其所应承担的资金费用,那么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最佳效率水平,这就是“林达尔效应”。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使得人们完全有可能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享受到由别人出资的公共产品,这就是“搭便车”现象。(3)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按照市场规则进行交易。公共产品的不可分割性

要求其供应方必须有广泛的管理范围和充足的资金。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要求必须防止“搭便车”现象造成供应方资金供给链条的断裂。(4)由于公共产品是人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同时,其自身的特征及“搭便车”现象的存在,通过自愿缴费或市场交易的方式又无法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这就需要一个处于社会各微观主体之上的机构采用强制手段进行融资以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这就是政府税收。事实上,政府在以征税的形式取得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将取得的税金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

第2章 税收作用机制

2.1 复习笔记

一、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1.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在封闭经济状态下,总供给与总需求分别由下列因素构成:

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财政收入(税收)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财政支出

从上面的总供求公式可以看出,政府税收是构成总供给的要素,而政府财政支出是构成总需求的一个要素。在总供求失衡时,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手段直接调节消费总量或投资总量,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均衡。

2.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

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协调国民经济结构(或说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政府税收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影响社会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协调与优化。(l)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协调

政府税收对矛盾的资源供求状态进行调节一般的做法是,对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确定较低税率,使这类商品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供应市场,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对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确定较高税率,将生产经营者获得收益的较大部分作为税收上缴政府财政,防止过高收益对社会资源流向的不合理诱导。

另外,对于一些规模较大,投资回报期较长,私人投资者不愿意投资的行业、企业,政府可以采取特殊优惠政策,有时甚至采用“负税收”(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支持。(2)税收促进地区结构协调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现有条件的优势会诱使更多的资源流入本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却缺少吸引资源流入的条件。资源的这种流动态势必然造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下降。政府税收可以对这种现象给予调节。具体做法是,在税制的规定中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优惠照顾,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者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的预期收益,引导更多资源流向欠发达地区。(3)税收促进资本市场结构协调

资本市场的投资方式多种多样,按照投资收益取得的风险程度不同,可将投资分为安全性投资和风险性投资。安全性投资预期收益较低;风险性投资则预期收益较高。税收对不同投资方式制度规定的不同会引起资本不同方向的流动。

3.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

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是指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税收自动地或人为地进行逆向调节,减缓经济波幅,避免资源浪费的一种经济调节机制。

税收稳定经济的作用可以分为“内在稳定器”作用和“相机抉择”的稳定作用。前者是指,税收制度本身对经济波动有较强的适应性,在经济波动中,税收可随之自动增加或减少,实现缓和经济波动、“熨平”经济波幅的目的。可以理解为: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税收随着纳税人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缩减纳税人的投资与消费能力,自动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过度扩张;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税收随纳税人收入的减少而递减,从而增加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推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后者则是指,在经济波动的不同时期,政府根据调节目标的需要,人为地选择不同税收政策工具,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安排。可以理解为: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政府可以人为地选择增加税收的抑制性政策来防止经济的过度膨胀。而由于不同税种、不同税制要素对经济作用的环节和层面是不同的,因而政策手段的选择可以有明确的针对性。例如,当经济过度膨胀是由投资过剩造成时,政府可着重选择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方法,削减企业的投资能力。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如果经济膨胀是由过度消费造成时,则可以通过增加个人所得税的方法予以缓解。运用税制要素的调整来缓解经济波动的方法。其政策作用机制的影响会更加具体。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对税收政策手段的选择可做反向思考。

4.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

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对市场机制形成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进行的调节。

按照市场机制决定的产权制度原则是谁投资谁受益;按照市场机制决定的分配制度原则是多劳多得。两项原则均体现了市场效率优先的基本思想。但是,两项原则又会导致劳动者个人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影响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为此,政府应运用税收等手段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过大差距,使收入差距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图2-1为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差距过大效应示意图,横坐标表示人口分布百分比,纵坐标为收入分布百分比。正方形的对角线称作“绝对平均曲线”,在这条线任意一点上所对应的人口分布百分比恰恰是与收入分布同样的百分比数字,说明占人口多大百分比的人群获得社会全部收入同样百分比的收入。如在“绝对平均曲线”上选择与横坐标占人口40%的比值相对应的点,在纵坐标上就会与占收入40%的点相对应。这就是说,每个人获得的收入是一样的。但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在任何一个社会,人们的收入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样现实收入分布的曲线只能是向下弯曲的弧形曲线。图2-1 税收调节个人收入效应示意图

在现实收入分布曲线上0~20%的人口属于低收入阶层(20%的人口获得全社会收入总额的6%或7%);而80%~100%这20%人口属于高收入阶层(20%的人口获得全社会收入总额的50%或60%)。显然,现实收入分布曲线距离“绝对平均曲线”越远,个人收入差距越大。这就是“洛伦兹曲线”的含义。

5.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

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增减引起的国民经济变化量与税收变化量之间的倍数作用。政府税收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减少或增加,但由此而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减少、增加数额必定会大于最初政府税收的增减数额,后者的变化数额通常会几倍于前者,故称其为“乘数作用机制”。

二、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1.税收对劳动投入的作用机制

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程度首先取决于个人现实的收入水平,其次取决于税制的形式。一般来讲,个人现实收入水平越高,收入边际效用越小,税收产生的收入效应越小,替代效应越大。或者说,个人更倾向于减少劳动投入,而选择“闲暇”。反之,个人现实收入水平越低,收入边际效用越大,税收产生的收入效应越大,替代效应越小。个人更倾向于增加劳动投入。

税制的形式也是决定税收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在累进税率的税制中,个人劳动投入的增加使其收入适用更高的税率,劳动的边际收益会大幅度减少,从而使劳动增加收入的作用逐渐降低,相对于“闲暇”的“价格”逐渐提高。此时,劳动者更倾向于选择“闲暇”来替代劳动的增加。税制的累进程度越高,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越明显。除此之外,个人的偏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人们的价值观念、传统意识等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人对劳动投入增减的选择。

2.税收对储蓄的作用机制(1)储蓄是个人将一部分经济资源转移到未来某个时期进行消费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推迟了的消费,是未来的消费。一般来讲,影响储蓄的因素有个人收入水平、储蓄利率高低、储蓄动机、储蓄的意识与习惯等。其中,个人收入水平越高,可供储蓄的资金越多,储蓄倾向越高;利率水平越高,对储蓄者的吸引力越大,储蓄动机越强烈。(2)税收对储蓄的影响也可体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为分析问题的方便起见,现假设前提为:

①将时间划分为现实与未来两个期间,现实储蓄全部用于未来消费;

②个人在未来期间只有储蓄利息收入,而无其他经济收入来源;

③个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是固定不变的;第四,个人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形式。

a.在上述前提下,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如果仅对个人现实收入征税,对储蓄利息收入不征税,则由于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又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是固定不变的假设前提,纳税人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等比例地减少现实的消费与储蓄,从而降低个人的储蓄水平。而如果对利息收入也征收税收,或者说将利息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由于对利息的征税减少了个人未来期间的收入,纳税人对未来期间收入的预期下降。为保证未来期间的生活水平,纳税人将减少现实的消费,增加储蓄。

b.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表现为:在对利息收入课税的情况下,税收降低了储蓄的收益水平,使储蓄相对于现实消费的“相对价格”提高。这时,纳税人在储蓄与现实消费的选择中更倾向于增加现实消费,而相应减少储蓄。一般来讲,税收对储蓄收入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

3.税收对消费的作用机制(1)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可理解为:由于纳税人可支配的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大用途,个人用于消费的收入等于其总收入减去储蓄后的余额。所以,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实际上与税收对储蓄的影响恰恰相反,即增加储蓄的效应就是减少消费的效应,减少储蓄的效应就是增加消费的效应。我们只需从上述税收对储蓄影响的原理即可推出税收对消费总量影响的结果。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来实现。(2)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商品税的形式间接实现的。政府对某种商品征税后,当生产经营者试图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负担时,这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会改变这种商品与未被课税商品的比价关系,从而造成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减少对已税商品的购买,相应增加对未被课税商品的购买量。显然,这是税收对消费产生的替代效应。(3)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对消费的影响如何还受到商品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制约。通常,对需求弹性比较低的商品征税,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并不明显。

4.税收对投资的作用机制

这里主要探讨税收对私人实业投资的作用机制。私人投资的目的是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预期的投资收益高,投资意愿必然随之上升;而预期的投资收益低,则投资意愿便会下降。(1)在投资领域中,只要预期投资收益存在,或者说投资边际成本小于投资边际收益,便会有人不断追加投资,直到投资收益为0为止。政府对投资收益征税,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的预期收益,降低了投资收益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抑制了其进一步投资的意愿,从总体上讲,最终就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额。政府在运用税收对投资总量的调整中,既可以采取直接减免税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再投资退税等方法。(2)税收还会引起投资结构的变化。在统一税制下,政府对不同投资项目征收相同的税收,此时,税收只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不会引起投资的结构性变化,投资结构由市场供求来决定。而如果政府对不同的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税收政策,那么,税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而且会影响其投资方向。引起投资结构、投资方向变化的税收政策可以体现为征税模式、税率的调整,也可以体现为征税依据、税收优惠的变更。

2.2 课后习题详解

1.如何理解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答: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在封闭经济状态下,总供给与总需求分别由下列因素构成:

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财政收入(税收)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财政支出

从上面的总供求公式可以看出,政府税收是构成总供给的要素,而政府财政支出是构成总需求的一个要素。在总供求失衡时,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手段直接调节消费总量或投资总量,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均衡。

2.如何理解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

答: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在协调国民经济结构(或说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政府税收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影响社会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协调与优化。(1)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协调

政府税收对矛盾的资源供求状态进行调节一般的做法是,对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确定较低税率,使这类商品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供应市场,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对非必需品或奢侈品确定较高税率,将生产经营者获得收益的较大部分作为税收上缴政府财政,防止过高收益对社会资源流向的不合理诱导。

另外,对于一些规模较大,投资回报期较长,私人投资者不愿意投资的行业、企业,政府可以采取特殊优惠政策。有时甚至采用“负税收”(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支持。(2)税收促进地区结构协调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现有条件的优势会诱使更多的资源流入本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却缺少吸引资源流入的条件。资源的这种流动态势必然造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下降。政府税收可以对这种现象给予调节。具体做法是,在税制的规定中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多的优惠照顾,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者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的预期收益,引导更多资源流向欠发达地区。

3.如何理解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

答:(1)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是指税收对市场机制形成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进行的调节。(2)按照市场机制决定的产权制度原则是谁投资谁受益;按照市场机制决定的分配制度原则是多劳多得。两项原则均体现了市场效率优先的基本思想。但是,两项原则又会导致劳动者个人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影响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为此,政府应运用税收等手段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过大差距,使收入差距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图2-2为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差距过大效应示意图,横坐标表示人口分布百分比,纵坐标为收入分布百分比。正方形的对角线称作“绝对平均曲线”,在这条线任意一点上所对应的人口分布百分比恰恰是与收入分布同样的百分比数字,说明占人口多大百分比的人群获得社会全部收入同样百分比的收入。如在“绝对平均曲线”上选择与横坐标占人口40%的比值相对应的点,在纵坐标上就会与占收入40%的点相对应。这就是说,每个人获得的收入是一样的。但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在任何一个社会,人们的收入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样现实收入分布的曲线只能是向下弯曲的弧形曲线。图2-2 税收调节个人收入效应示意图

在现实收入分布曲线上0~20%的人口属于低收入阶层(20%的人口获得全社会收入总额的6%或7%);而80%~100%这20%人口属于高收入阶层(20%的人口获得全社会收入总额的50%或60%)。显然,现实收入分布曲线距离“绝对平均曲线”越远。个人收入差距越大,这就是“洛伦兹曲线”的含义。

进一步讲,现实收入分布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中间的面积与正方形下半部分的三角形面积的比值,也可以以系数方式来表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基尼系数”。同理,基尼系数越大,个人收入差距越大;基尼系数越小,个人收入差距越小。(3)税收在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就是将税前收入分布曲线向“绝对平均曲线”推进。其主要做法是在个人所得税中采用累进税制的方式,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不征税或少征税,从而使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税后所得差距缩小。另外,社会保险税的开征与运行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有效机制。总之,若将一定时期社会个人收入分布状况的基尼系数做一统计,如果税后个人收入分布曲线较之税前收入分布曲线向“绝对平均曲线”移动了,或说基尼系数缩小了,就说明税收在调节收入差距过大中发挥了作用。

4.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可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答: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程度首先取决于个人现实的收入水平,其次取决于税制的形式。(1)一般来讲,个人现实收入水平越高,收入边际效用越小,税收产生的收入效应越小,替代效应越大。或者说,个人更倾向于减少劳动投入,而选择“闲暇”。反之,个人现实收入水平越低,收入边际效用越大,税收产生的收入效应越大,替代效应越小。个人更倾向于增加劳动投入。(2)税制的形式也是决定税收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在累进税率的税制中,个人劳动投入的增加使其收入适用更高的税率,劳动的边际收益会大幅度减少,从而使劳动增加收入的作用逐渐降低,相对于“闲暇”的“价格”逐渐提高。此时,劳动者更倾向于选择“闲暇”来替代劳动的增加。税制的累进程度越高,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越明显。除此之外,个人的偏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人们的价值观念、传统意识等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人对劳动投入增减的选择。

5.如何理解税收对储蓄与消费的影响?

答:(1)税收对储蓄的影响

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现为:如果仅对个人现实收入征税,对储蓄利息收入不征税,则由于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又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是固定不变的假设前提,纳税人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等比例地减少现实的消费与储蓄,从而降低个人的储蓄水平。而如果对利息收入也征收税收,或者说将利息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由于对利息的征税减少了个人未来期间的收入,纳税人对未来期间收入的预期下降。为保证未来期间的生活水平,纳税人将减少现实的消费,增加储蓄。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表现为:在对利息收入课税的情况下,税收降低了储蓄的收益水平,使储蓄相对于现实消费的“相对价格”提高。这时,纳税人在储蓄与现实消费的选择中更倾向于增加现实消费,而相应减少储蓄。一般来讲,税收对储蓄收入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2)税收对消费的影响

①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可理解为:由于纳税人可支配的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大用途,个人用于消费的收入等于其总收入减去储蓄后的余额。所以,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实际上与税收对储蓄的影响恰恰相反,即增加储蓄的效应就是减少消费的效应,减少储蓄的效应就是增加消费的效应。我们只需从上述税收对储蓄影响的原理即可推出税收对消费总量影响的结果。税收对消费总量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来实现。

②税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商品税的形式间接实现的。政府对某种商品征税后,当生产经营者试图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负担时,这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就会改变这种商品与未被课税商品的比价关系,从而造成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减少对已税商品的购买,相应增加对未被课税商品的购买量。显然,这是税收对消费产生的替代效应。

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对消费的影响如何还受到商品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制约。通常,对需求弹性比较低的商品征税,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并不明显。

6.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投资可以分为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税收对私人实业投资的影响。(1)政府对投资收益征税,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的预期收益,降低了投资收益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抑制了其进一步投资的意愿,从总体上讲,最终就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额。政府在运用税收对投资总量的调整中,既可以采取直接减免税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再投资退税等方法。例如,在西方国家,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通常都会采用一系列的减税计划,时间长达5~8年,再如,在许多国家的税收法规中都规定了再投资退税的条款,明确规定了再投资退税的原则、方法和程序。(2)税收还会引起投资结构的变化。在统一税制下,政府对不同投资项目征收相同的税收,此时,税收只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不会引起投资的结构性变化,投资结构由市场供求来决定,而如果政府对不同的投资项目采用不同的税收政策,那么,税收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水平,而且会影响其投资方向。引起投资结构、投资方向变化的税收政策可以体现为征税模式、税率的调整,也可以体现为征税依据、税收优惠的变更。例如,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政府在对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确定中,允许这类企业按照快速折旧法计算税前准予扣除的固定资产成本。这样可使企业将固定资产折旧提前计入成本,减少企业前期会计利润,从而延迟企业所得税的缴纳。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一般资本有机构成都比较高,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企业来讲,税款延迟缴纳的数额是比较可观的。这样的税收政策就会诱导投资者在进行投资项目选择时,优先考虑高新技术的投资方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