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山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12:27:47

点击下载

作者:张改枝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转型期山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转型期山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试读:

前言

山西省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煤炭是最主要的产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山西省产煤100亿吨以上,其中的3/4都贡献给了全国各地。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行业是山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市场的拉动下经过多年持续扩张,已形成较大的规模。2009年年末,山西省煤炭、冶金、焦炭、电力四大主导行业同比增速达43.6%,超过全省工业增速3.1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5%以上。应该说,这些产业都是粗放型、耗能高、污染重的工业。“大量开采、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传统生产方式,已经远远超出了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净化能力。长期开采已经给山西省的环境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山西省万元GDP耗能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二氧化硫为例的污染物排放指标是全国平均数的2倍;山西每采1吨煤,要破坏2.48吨水;煤炭采空区已经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省国土面积的1/8。长期的以采煤与外销为基本和主要发展模式的单一产业结构造成了不可持续发展的致命缺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缩窄了经济发展的渠道,养成了依赖资源的懒惰思维,缺乏创业精神。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山西省在做出大量贡献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增长。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同年,山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36.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7.7元。山西省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八成。山西省居民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急剧下降,2000年是46.15%,2005年是37.35%,2008年是33.99%,2009年是30.43%。同时,山西省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大幅上升,2000年为10.54%,2005年为18.14%,2008年为21.53%,2009年为20.87%。同时,山西的贫富差距问题在全国也是比较突出的,“煤老板”的一掷千金和升斗小民的斤斤计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国家和全省的资源需求将持续扩大,资源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按照以前发展模式继续下去将带来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山西省前途岌岌可危,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山西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已是迫在眉睫的、必须回答的课题。

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12月批准了《关于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山西省成为全国第九个,也是唯一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山西省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更是挑战。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真正能够促进山西在经济转型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国家给予山西的政策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在一定意义上,山西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能够紧紧围绕产业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全面的发展与转型之路。在此之前国家已经建立了八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深圳等,但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区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改革试验。而山西省的试点是在全省进行,范围大、地域广、力度深。山西省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积极探索科学的、适合本省的发展道路。

国家的政策与扶持给山西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要取得转型发展的成功,最重要的还是要运用自己的智慧,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结合省情,走出有特色的转型之路。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就是大投入,搞标志性建筑,就是修路架桥,加重工业厚度,盲目扩大产能。这些其实都是短期行为。转型应该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方案,不可能用“三拍”的方式(即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决定,也不可能在几天或者几周的时间就决定下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此是有充分认识和考虑的,已经开始了行动,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资料收集等工作,未雨绸缪,而不是坐等国家批复后才开始筹划。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的历史趋势,面对工业化跃升期、城镇化加速期、节能环保攻坚期、新技术革命成长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期的时代特征,全面转型是山西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是山西的必然选择。”

2011年4月2日,山西省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方案研究工作领导组召开会议,初步确定先行试点,总体方案已经出炉,11个专项实施意见正在组织专家论证。先行试点领域定为:产业领域,生态环境各领域,城乡一体化区域领域,社会民生领域。这些领域作为试点区是合理和可行的,随着改革试验的进行,还应该放宽视野,在更宽更深的层次上研究转型的领域。

山西的最大优势资源是煤炭,“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就是要发展以煤炭为中心的一系列相关产业,如煤炭机械制造、煤化品生产、物流运输等,摆脱单一的勘探、挖掘、销售等简单的生产模式。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七条路径。但是这些路径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思维的窠臼,只能是转型发展开始阶段的指导思想,随着转型发展的推进,还应该有更大的突破。

经济转型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并银发[2010]71号),从八个方面制定了18条措施支持全省经济转型发展。重点支持六大领域,即:煤炭资源整合项目、全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项目、民营及小微企业、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和低碳产业、现代服务业。具体为加强对重点建设领域的金融服务、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服务、加强对生态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加强银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启动了“138”金融工程,即出台1个支持山西经济转型的总体意见和促进消费、“三农”、薄弱环节发展的3个指导意见,确定了8个具体推动领域,包括支持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下岗再就业和女子创业贷款(“红玫瑰工程”)、支持棚户区改造、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文化、旅游业开发贷款以及工业园区和高科技产业贷款。应该说,金融对于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支持是全方位的,有力度的。

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以最小的资源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从而缓解资源供需矛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山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全面提升,实现新兴产业的做大做强,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为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动力。

推进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步骤。山西省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核心弊端不在于城乡分治,不在于限制农民进城,而在于不同户籍的居民不能获得平等的待遇。山西省要有决心逐步打破这种不平等,允许和促进人员的有效流动,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居民,激活居民的创业热情。小城镇的建设也要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壮大。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山西省实施了居民收入增长的计划,壮大中产阶层,尤其是各专业技术人员和白领人员的比例,提高了他们抗风险的能力。增加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鼓励大学生创业。山西省各种措施并行共举,综合发力,建立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和GDP的增长速度挂钩,使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CPI,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全民,从省富民穷向省强民富转变。

经济的转型发展还需要符合山西省情的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建立充满活力、高效精干的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合格的公务员队伍、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完善官员任免用人机制等,进而让山西省走在全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前沿。“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册子,是课题组成员研究山西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最新成果。通过对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把握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转型发展战略、经济结构改革和制度变迁的举措,目的在于: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课题组围绕山西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问题,实地考察、多方调研、反复论证,虽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和政策建议,但是有些观点可能不是很成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和实践检验。如果能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作为普通的理论工作者我们就倍感欣慰了。作者2011年12月第一篇经济转型与跨越发展第一章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特别是自“六五”时期,“把山西建成国家强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的提法提出以后,山西省既享受着巨额的煤炭红利,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发展代价。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异化了山西的经济。煤炭资源,既是诱人的“资源馅饼”,也是可怕的“资源陷阱”。后发煤炭资源省区内蒙古、新疆等地的追赶及山西省自身问题的加重,使得山西资源型经济的转型问题变得日益迫切。随着山西省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何利用“综改区”的“先行先试”权,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完成依赖于煤炭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就成为山西“十二五”的战略重点。本章拟首先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入手,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初步探索。第一节 煤炭资源型城市概述

资源型城市,顾名思义,是指依托资源而建,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兴的城市。对于它的详细定义,不同的学者都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张秀生、陈先勇认为:资源型城市指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张米尔、武春友提出: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而郑伯红认为:资源型城市就是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即天赋资源群聚集并以自然资源型产品为产业支柱的城市。

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尽管说法不一,但基本上都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建设兴起并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成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参照国际公认的分类标准,符合下述两条之一者即可确定为资源型城市,一是资源型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15%以上,二是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0%以上。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一般分为矿产资源型城市和森工城市。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属于矿产资源型城市的一种,主要是指因煤炭的开采或开发而兴起,且资源型产业的产值占城市总产值的20%(包括20%)以上的,或其资源(煤炭)型产业的从业人数占城市总从业人数的15%(包括15%)以上的城市,主要依靠煤炭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它具有强烈的资源指向性。

根据这一界定标准,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曾确定了在我国共有73座煤炭资源型城市,典型的有大同、阳泉、晋城、朔州、古交、霍州、孝义、介休、抚顺、阜新、鸡西、枣庄等。其中山西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最多,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地区。

煤炭是山西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丰富,地质储量达8700亿吨,已探明储量为270亿吨,占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30%,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故有“煤乡”之称。省境含煤面积达6.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9.7%,遍布全省94个县(市、区),从北向南分布有大同、宁武、西山、霍西、沁水、河东6大煤田,堪称“北国煤海”。

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大部分地区煤炭工业都是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具有明显的资源型地区特点。全省属于资源型城市的就有11个,并且都是煤炭资源型城市,是全国资源型城市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有大同、阳泉、晋城、朔州、古交、霍州、孝义、介休等城市。在这些城市中,煤炭相关工业都是重要的主导产业。煤炭工业的发展曾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快速发展,然而,作为资源型城市,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资源消耗严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社会就业压力大等等,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并且,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总会有枯竭的时候,如果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现在这种单一依赖煤炭产业的经济结构,不搞好这些城市的经济转型,“以煤而兴、煤竭而亡”的悲剧就会发生。

山西地区目前煤炭资源尚有一定的储存量,这是我们经济转型中的优势。不要等到煤炭资源完全枯竭才被迫转型,到那时已经晚了。我们要紧紧地抓住当前的历史时机,顺应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及早进行经济转型,为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第二节 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受计划经济影响很深,城市形成具有突发性,城矿关系不顺,城市管理条块分割,经济结构单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等,一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存在很多问题。一、后备资源不足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存在和发展依托于赋存的煤炭资源,城市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当前所拥有的煤炭资源总量。而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采一点就少一点。资源企业随着资源的开发进程,由兴起、到鼎盛、再到衰落是客观规律。产业结构单一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对煤炭业依赖性太强,也必然受到煤炭产业的牵制,与资源兴衰与共。目前,约有12%左右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所拥有的可供开发的后备矿产资源已经不多,或者很快就要开发完了,由于后备资源不足,这些城市将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二、产业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煤炭资源型城市仅被作为单一的能源基地来建设,这样过分强调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专业化功能,过度重视资源产业,却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下,主导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关联效应较弱,难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山西地区比较明显,山西大部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其主导产业大多集中在煤炭和化工产业。目前,以煤焦作为支柱产业的就有大同、阳泉、晋城、朔州等地市,占到全部地市的95%以上,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DP中,煤炭产业比重最高的已达50%以上。三、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下

煤炭资源型城市主导资源产业都存在着粗放式经营的问题。由于资源型城市大部分产业生产过程科技投入不够,生产设备陈旧落后,生产方式粗放,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产业链短,产品往往以单一的原材料、初级加工品形式输送外地。资源型城市往往只能从中获取微薄的利润,大量的利润流失外地,导致经济效益极度低下。四、城市负担过重,竞争能力不强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负担主要来自资源型企业,随着煤炭资源的濒临枯竭,煤炭业的生产经营越来越困难,再加上历史和体制原因,资源型企业还承担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型企业一直承担着沉重负担。同时,煤炭资源型城市下岗职工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带来的社会不稳定直接加重了城市的负担,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五、环境压力大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煤炭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伴随的往往就是大量废弃物的排放。废弃物主要有矸石、洗煤水、抽放煤层气。据完全统计,全国煤矿每年外排矸石等废弃物达35亿吨,大量占用耕地,堵塞河道,破坏生态平衡;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都直接排放到生态环境中,严重污染水源、大气和土壤。同时,煤矿资源的大量开采,带来了大面积地表塌陷,矿山周围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现象尤为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而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治理环境,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造成环境污染的累加,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环境压力巨大。六、创新效率低

在山西老工业基地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居于核心地位,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很少。虽然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配置资源的功能逐渐被市场取代,中介机构的作用不断加强,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历史影响,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仍不能很好地协调,这使得创新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创新效率的提高均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创新必须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要不断与外界进行资源交换。而资源型城市一方面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为封闭;另一方面,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缺乏对外界资金、人才以及项目等资源的吸引力,造成资源型城市创新效率低下的状况。第三节 国外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做法和经验

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诞生了一批煤矿城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普遍开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许多资源型城镇和在资源型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依赖于资源的大中型工矿城市(两者统称为资源型城市)。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源型城市开始面临两大考验:一是资源枯竭,矿产资源经长期开采储量剧减、质量也大大降低;二是低价替代品的竞争,包括第三世界国家低价同类矿产品的竞争,也有廉价石油对煤炭的竞争,导致了原有产业衰退问题的出现。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存在不少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德国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出现较早的国家,基本解决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以“转型型”为主,即采用新主导产业扶植的模式;美国、加拿大、澳洲、南非属于世界性矿业大国,资源型城市较多,典型的范例是以“复兴型”为主,即产业链延伸模式;日本和法国由于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走了“告别型”的路线,即产业退出的模式;苏联、委内瑞拉、乌克兰和瑙鲁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以停滞和失败告终。下面我们对这四种不同类型的转型案例,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面的实践进行简要总结。这些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有很多启示和借鉴意义。一、德国的“转型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

德国的鲁尔区是一个以煤炭开采为基础的工业基地。鲁尔区煤田面积为6200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达652亿吨,煤层厚、开采条件好,煤品种多。20世纪50—60年代,其煤炭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过度开采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造成资源趋于枯竭,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产品市场萎缩,工人大量失业,鲁尔的传统工业煤炭、钢铁业萧条,面临结构性的危机。德国政府在结构调整和规划措施等方面有如下几项要点:(一)政府在转型中的主导作用

为推动鲁尔区的经济结构变革和保持社会稳定,联邦和州对煤矿地区实施了一项为期3年的特殊政策,一是通过德国联邦协调银行提供9亿马克的低息贷款;二是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就给企业5万马克;三是工人的转岗培训费用100%由政府资助。对50岁以上者,让他们在原有的工作岗位继续工作,发挥其技术和经验;对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进行培训,发挥其在经济结构转变中的潜力。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降低了结构变革中出现社会不稳定的风险。(二)转型后的环境建设

德国政府投资了50亿马克,成立环境保护机构,对以前污染严重的矿区进行治理改造。鲁尔房地产基金收购闲置的原工业用地,开发成绿地、居民中心、物流中心、工业园区,吸引企业来园区落户。政府制定营造“绿色空间”计划,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改善交通网络和设备现代化,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割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衔接起来。同时,在政府扶持下,建立职业培训学院培训矿工,使他们学习和掌握新技能,能够从事其他行业,从而建立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转型前的鲁尔煤炭公司是单一经营的,转型后不仅承担了全德国的烟煤生产,还开拓了国际采矿和面向全球的采矿技术服务、采矿设备生产、国际煤炭贸易等业务,并实现房地产、电力、电子、化工等领域的多元化发展,目前,非煤产业已占据主导地位。鲁尔区在煤炭大规模开采的基础上,形成煤—钢—电—化—机械为主的多元化工业结构。此外还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实现产、学、研三结合。依据鲁尔区内不同的区域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例如,多特蒙德依托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力发展软件业;杜伊斯堡发挥其121个港口的优势,成为贸易中心,并建立了“船运博物馆”;埃森则凭借其广阔的森林和湖泊,成为当地的休闲和服务业中心等。(四)替代产业的选择

德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就地加工和消费的轻工业主要有啤酒、食品、纺织和服装,使鲁尔区的服务业和其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取代煤钢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二、美、加、澳和南非的“复兴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幅员辽阔、矿藏丰富、人口稀少,资源型城市主要是煤铁矿区、石油产区和黄金产区。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上述国家采取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政府的福利政策

建立预警系统,提前公布公司的计划,给公司、地方政策、工人及其家庭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逐步有序地关闭工厂或是放弃一个矿区城市;紧急经济援助、再培训、搬迁及工作分享,以降低不稳定性,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建立社区赔偿基金和专项保险机制。(二)实现经济基础多样化和区域经济复兴

要保障一个地区长期发展和繁荣,扩张经济基础、实现经济基础多样化是唯一的选择。各国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建立经济发展局、区域经济发展论坛;通过培训提高居民技能,确认当地的发展机会;确定发展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综合考虑环境和经济效益,促进污染地开发及再利用。(三)产业链延伸

利用资源优势,在原有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对资源型产业进行产业纵向开发,通过技术进步及产业改造,扩展原有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提高资源的附加值,进而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北美实施区域规划,建立结构联系

北美的中心城市资源区,即围绕中心城市发展体系。在一个相当规模的大型人口中心的外围依次是:无人居住带、移动性城镇地带、长期通勤城镇地带。这三个地带构成中心城市资源区。在工地有最必需的建筑,平房即可。中心城市是周末娱乐和购物的场所,应当集中力量建设好。这样中心城市资源区资源的枯竭只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移而不是经济上的不稳定或城镇的消失。三、日本和法国的“告别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告别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即原资源型产业整体退出的模式。资源型产业整体退出模式主要是指放弃资源型城市的传统产业,直接在该区域植入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并鼓励该产业发展的政策,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力量,建立新的产业体系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世界上该类型转型成功的案例以日本的九州和法国的洛林为代表。

九州是日本著名的煤矿产区,为推动经济转型,日本对九州地区的煤矿实行全面退出的关闭政策,放弃资源型城市的传统产业,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将该区域转换成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这是国际上煤炭城市转型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这种产业转换体现的是资源型城市产业整体退出的模式,成功地实现了九州地区的产业转换。

洛林位于法国东北部,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类似于中国现在的辽宁。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洛林转型大约花了30多年时间,原来让人很难睁开眼睛的工业污染地,变成了蓝天绿地、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区。这两个地区采取的相应措施有:彻底关闭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重点选择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地区发展的新兴主导产业;把培训职工、提高技能作为重新就业的重要途径,能够快速将劳动力转移。四、苏联、委内瑞拉、乌克兰和瑙鲁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实例

苏联的巴库是随着石油开采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巴库在鼎盛时期仅仅建立了石油加工业,而没有发展不依赖石油的多元产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的开采,储量日益枯竭,产量迅速下降。随着石油开采业的不断衰退,完全依赖其石油资源的石油加工业也开始萎缩,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减缓。

同样的,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油田除了开采石油外,其他产业包括石油加工业都没有形成。油田区基本上没有发育成城市,只是形成了一些为矿区服务的地方性商业中心。20世纪80年代,在石油产量下降、油田资源萎缩枯竭之后,该地区的衰退就不可避免了。

顿涅茨克是乌克兰老工业基地顿巴斯的中心城市。19世纪60年代因当地煤铁资源丰富,现代煤炭业与钢铁业发展起来。苏联建立后几十年一直为重工业基地,煤炭、冶金与机械工业发达。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料与产品由政府计划进行调配,缺乏战略规划与市场营销能力。苏联解体后,由于失去传统(苏联)国内市场及整体技术落后,市场萎缩衰退严重,多数企业亏损并依赖政府补贴才能运转下去。2002年4月真实失业率约为20%—25%,煤矿区高达30%—40%。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经济几乎没有任何结构性改革,相关企业仍然为国有企业。1998年顿涅茨克建立自由经济区,所吸引的投资大多是对现有生产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其中的58.6%投向煤炭、冶金、石油加工、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和建筑业。这样的投资结构无助于顿涅茨克实现产业与劳动市场的多元化。

瑙鲁是一个面积20.72平方公里的热带海岛,人口约1.2万人。1900年,该岛上发现大量高品位的磷酸盐矿藏,储量曾达1亿吨。瑙鲁虽然作为一个国家,但国土小,人口少,与一般城镇规模差不多。1968年独立以后,开始大量开采并出口磷酸盐矿藏,1981年瑙鲁收入猛然蹿升,人均达1.75万美元,实行住房、电灯、电话、医疗等免费服务。居民已无需靠捕鱼为生。到了21世纪初磷酸盐矿藏已经采尽。该国政府考虑到矿藏枯竭问题,将盈余的钱进行投资。外界估计20世纪90年代初这些投资项目价值10亿美元,但由于投资不理智与管理不善,价值已经暴跌至1.3亿美元。瑙鲁人原以捕鱼为生,而且该国曾以浪漫的热带天堂闻名,发展渔业与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该国从未重视接替资源和接续产业的发展,居民的主要副食——食用鱼还一直依靠进口。如今的瑙鲁已经矿竭国衰,政府只得靠拍卖固定资产艰难度日。

资源型城市不能自然地保持其稳定发展,特别是对于依托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城市来说,资源的丰度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决定了城市以该种资源产业为主导功能时间的长短。伴随着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城市必将面临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第四节 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思路

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未来的命运在于经济转型。如何来完成经济转型,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寻求可替代煤炭产业,支撑煤城经济运转的接续产业是煤城经济转型的关键。目前,在山西煤炭资源城市的产业结构之中,还是以煤的产业为主。同原先有所不同的是拉长了煤的产业链。通过深加工,由生产原煤,变成生产煤产品。由煤生产,变成煤转电、煤化工,这一转变给煤城人带来了丰厚的附加值。另外对煤的下游产品——煤矸石、粉煤灰、高岭土、矿井水、矿煤气的开发和利用,这对煤城的经济发展是一大跨越。但还没有把非煤产业的开发利用作为经济转型的替代产业,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转型的问题。

目前,煤城的非煤产业中资源性产业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这些非煤产业资源的存在,在煤资源枯竭时,可以接续煤产业,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基础。但是,它们还没有完全摆脱资源型产业,也不太可能成为经济转型过程中替代资源经济的新载体。煤炭资源型城市很多现有的非煤、非资源性产业大都规模小、产值少、科技含量低、发展潜力差,好多都是在经济转轨期,煤炭行业处于低迷时期产生的过渡性企业。这部分企业也不适合成为替代煤资源枯竭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而言,如何探索开发出能真正替代煤资源,成为支撑煤城经济运转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转型的关键。

在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比较优势的原则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既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扔掉传统产业,又要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既要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又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迅速发展壮大接续产业,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之,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要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规律,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走出一条煤炭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的新生之路。

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路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培育新型接替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把解决好矿区职工的生活和就业问题作为转型的重要立足点;以环境整治和生态的恢复为突破口,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做到经济转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把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作为实现转型的动力,坚持改制与转型相结合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努力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归纳成为一句话就是:“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发展是硬道理,这是煤城选择的战略定位。在发展中求转型,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走一条新型的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复兴发展之路。第五节 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政策建议

当前,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决策,给山西省的煤炭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宣布,正式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山西“综改试验区”总面积达到156579平方公里,包含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

山西获批“综改试验区”后国家将允许山西“先行先试”。在制度设计上,“先行先试”体现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等多方面。具体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财税体制改革、煤炭行业资源税从价征收试点、完善采矿权市场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深化金融改革、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等方面。目前,全国其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有的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政策,可以优先在山西这个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进行移植和推广。包括在城乡统筹、两型社会建设,以及中部地区比照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等方面所实行的一些政策,这些都可以大面积优先向山西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广和移植。这意味着山西不仅享有“资源转型”政策优势,也将可能获得其他类型“综改试验区”所实行的优惠政策。具体看来,山西将获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财政返还、煤层气开采、旧有煤矿用地审批权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在煤炭可持续发展方面,山西有望将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的30%继续用于企业转产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按照山西160亿元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规模来算,这部分资金保守计算将有48亿元用于支持山西转型发展。关于煤层气开发的气权问题,山西有望实现“两权合一、气随煤走”。按照山西省政府的规划,到2015年,山西的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供气总量将达120亿立方米。关于财政返还政策,山西有望获得中央每年按照山西前3年财政上缴的平均数额按比例进行财政转移支付,中央每年将为山西拨付“转型发展基金”104亿元。在土地置换方面,山西有望获得采煤沉陷区、废弃工矿地、劣质土地的审批权和使用权。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此前建设用地的不足,也是山西转型路上的一大难题。此外,山西还将获得更大权限的项目审批权以及在金融融资政策方面获得更多便利,为山西转型发展解开“项目不足”、“融资困难”等两大难题,助力山西跨越式发展。“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立,在国家层面,以政策上的倾斜来“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对于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政策的倾斜带来了战略性的发展机遇。为了实现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要有相应的措施作保证,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措施建议:一、正确认识、定位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阶段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战略措施

对于处于幼年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要从整体发展规划入手,以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对资源、人口、环境进行科学的规划,既要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和煤炭基础产业优势,依靠煤炭资源开发拉动城市的起步和发展,又要注重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市结构的合理布局,做到高起点。对于处在青壮年(或鼎盛)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如太原、阳泉、长治等,应该把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结构、完善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积极地结合起来。必要时还要控制煤炭产业的发展规模,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为接替产业的形成争取时间。尊重资源配置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规律,科学地制定多元化经济发展战略,利用矿业积累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以主导产业为主,以相关产业和其他产业为辅,培育发展网状产业结构,逐步向配套产业、替代产业转移,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合理布局。对于处在中老年(或衰退)期或资源枯竭的煤炭型城市,如大同等,要实事求是地面对客观现实,用足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开发利用非传统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胆进行经济转型,拓展发展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资源勘查的重大突破,山西还可能涌现出一批新的资源型城市。目前,山西省还有大量的资源型县城或小镇,特别是一些县和镇的资源产业产值已经相当高,将来通过“撤县改市”和“由镇到市”,实行“改市”或“升市”后会出现大批资源型城市。过去,不论国外、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采取的措施,都属于被动型,难度太大,成本太高。为此,对于潜在的资源型城市必须实行规避转型战略,即采取逆向思维方式,在新矿区(井)开采伊始,就把资源产业以往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环境、就业、替代产业等诸多问题,充分估计、考虑在先,解决在资源开采的各个阶段过程中。这样,就避免了转型成本高、代价大等一系列后患。对于这类未来的资源型城市,必须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尽量避免以后由于资源枯竭而需要转型。

过去,我国对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还不够,缺乏对城市进行统一的规划,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留下了大量的隐患。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划上,过去有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比如,曾经提出“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主张,资源型城市往往建设得比较分散;也提出过“先生产、后生活”的片面主张,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由于这样一些原则和指导思想,使城市集中的优势和城市统一规划的优势发挥不出来,产生了现在资源型城市发展或转型当中的很多矛盾。

资源型城市在布局上与资源关系极为密切,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较高,自然环境要素一般均不太理想,决定了资源型城市规划既要遵循城市规划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资源产业的特殊性。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划与资源经济发展的规划,要同步推进。资源型城市以资源产业为依托,资源经济也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统一规划。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资源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型企业的多种经营和产业次序升级,都离不开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要依靠科技来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繁荣和资源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合理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贯彻先规划、后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一经形成并经法定程序批准,就要坚决执行,不能一届政府一个样,否则对资源型城市建设和转型势必造成不利影响。二、政府要大力发展人才培训活动,促进就业,可参照国外模式建设中心城

下大力气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地方在选择项目和组织项目建设时,要优先考虑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政府部门要引导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下岗职工的培训和职业教育,提供就业信息,努力使“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鼓励煤炭资源型城市企业和职工走出去,到其他地区创业。加强职业培训,鼓励个人创业。根据各国产业转型的经验,产业转型的最大难点是人员的“转型”。由于资源型产业的从业人员一般从事简单体力劳动,技能单一,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差,很难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必须经过职业培训才能再就业,可以借鉴国外(法国洛林)转型的经验,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建立培训中心,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自愿,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其掌握一技之长,同时还要为其提供就业信息,促使其尽快就业。而转型人员个人创业,兴办中小企业,更是一种解决就业和实现资源型城市企业结构多元化的有效措施。政府应该制定鼓励个人创业的优惠政策和保护创业者利益的有力措施,通过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和信息支持等手段扶持个人创业,形成良好的个人创业环境和氛围,以此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可参照北美中心城市资源区的概念,即围绕中心城市登记体系。在一个相当规模的大型人口中心向外发展依次是:长期通勤城镇地带、移动性城镇地带、无人居住带。这三个地带构成中心城市资源区。这样中心城市资源区资源的枯竭只会导致就业结构的转移而不是经济上的不稳定或城镇的消失。三、重视环境保护,加大力度对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煤炭产业作为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煤炭资源的开发是这些城市生产生活的主旋律。在加大勘探力度、采用新技术增加矿山企业的资源储量和延长生产年限,保持传统矿业优势的同时,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同时还要加大治理现存的环境问题。要努力改善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就需要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地方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尽早彻底解决原中央下放的煤矿企业的棚户区改造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大重视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在继续做好采煤沉陷区治理的同时,研究废弃矿坑、矸石山等开采遗迹的治理办法。国家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城市和矿区生产生活条件。国土资源部门应做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加大矿山废弃土地的整理复垦力度,在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时,可适当向山西地区资源型城市倾斜。四、发展接续产业,延伸产业链

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都是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支撑区域经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适时培育和发展新兴接替产业。首先要把思维方式从煤炭资源导向型转变到市场经济导向上,加快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

发展接续产业是资源型城市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十分突出的社会矛盾。一旦资源约束加剧,导致工程量不足和相关产业萎缩,必然造成大批人员离岗,这将对社会的稳定造成极大冲击。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通过发展接续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有效缓解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接续产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经济支柱。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坚定地发展接替产业。在继续发挥煤炭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单一化的产业结构,培育和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替代产业,拉长产业链,使新兴产业成为煤城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调整、改造和升级,用新技术加速改造和装备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其知识与技术含量,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只有通过发展接续产业,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五、大力开发利用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以资源减量、再利用和循环为原则,通过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生产率,使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彻底摆脱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高耗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用循环经济降低煤炭资源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开发建立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技术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

在煤矿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瓦斯等,按线型经济的传统观念来看,这些不仅都是废物,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但是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这些所谓的“废物”,可以看作煤炭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衍生资源”,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如煤矸石可以垫路、制造水泥、制砖、发电,还可以利用高科技转化为附加值很高的产品。当然开发利用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从思想观念上来一个大的转变,需要先进技术资金和相应的政策规范支持。实际上,开发利用煤矸石等衍生资源早已开始,在很多城市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需要总结经验加以提倡和推广。如抚顺市利用采煤过程中的废弃页岩生产烧结砖,年产量已经达到4550万块,第二、第三期工程竣工后将达年产3亿块砖的生产规模,既减轻了环境压力,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阜新目前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的企业就有110余家,利用煤矸石生产烧结砖、建筑构件、发电,从业人员达12000多人。将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伴生资源和废弃物加以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之路,不但能延长产业链,提高开发效益,还可以减少城市污染。这将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条新路。

针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现处于国家综改实验区的大环境中的特点,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推动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快企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建立能源效率标识制度等。第二,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使用量,降低煤炭消费量,鼓励和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积极引进全球节能和环保技术,促进对这些技术的吸收、消化、扩散和应用,重点扶持和推广具有战略意义、环保效益巨大的新能源技术。此外,还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改变传统控制方式,包括实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的环境治理;切实推进工业污染控制方式的“三转变”,即从终端控制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使其达到技术起点高,能耗、物耗小,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小的标准,并根据环境的承受能力,合理布局,优化配置资源。六、加强与高校合作,积极开发引进人力资源

按照科学发展观来看,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靠资源、资金发展只是一种短期的行为,并不持久。要想长久发展,就要依靠人才。有了人才就有了科技和资金,就可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从而加速地区经济发展。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中坚持在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毕业的专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城市技工培训行业萎缩,对煤炭业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培训不足就会造成劳动力素质的相对偏低和技能上的单一,给经济转型带来一定的困难。高校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中重要的人才源,有先进的科学研究经验和成果,地方有集试验、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基地,高校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合作本身就是双赢。地方也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一些优惠,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此就业。具体合作方式多样,可以采用技术入股、资产入股等股份制合作形式;也可以在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开办各类科研院所;引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科技成果和合作开发项目等等。高校与地方合作,互相依托,寻求共同生存和发展的新机制、新途径,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利用科技和人才走向市场,为科教兴国作出贡献的新途径。主要参考文献:

[1]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2期。

[2]石秀华:“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产经创业》2006年第12期。

[3]余际从、李凤:“国外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可供借鉴的做法经验和教训”,《中国矿业》2004年第2期。

[4]张复明、景普秋:“资源型经济的形成:自强机制与个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张安军、刘耀彬:“国内煤炭城市产业研究文献综述”,《发展论坛》2008年第11期。

[6]张秀娥、孙建军:“从鲁尔区振兴看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3期。

[7]李洪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煤炭工程》2008年第2期。

[8]任保平:《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德国鲁尔区的案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章山西省无煤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以来,山西省偏重市辖区和产煤县的经济发展,而对无煤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关注较少。2004年以来,无煤县与山西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急剧扩大,“边缘化”趋势明显,不仅无煤县的经济发展困难,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了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因此,跳出煤炭,走出资源依赖的路径,在煤炭之外寻找突破口,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对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高度重视和促进无煤县的发展就是一条重要途径。第一节 无煤县在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目前面临很大的压力和问题,要实现山西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协调好市辖区、产煤县、无煤县三者之间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无煤县的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无煤县在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无煤县发展潜力大,是山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山西省一直都是以煤炭资源为支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山西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山西煤炭行业的技术含量比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对山西经济的贡献率也越来越低。尽管产业结构调整做了很多工作,但产业结构单一化、重型化的问题依然突出,支柱产业多属于传统低端产业,新的增长点不多,新兴产业项目不足,而且产业链条短、规模小、高端产品少。而无煤县在三大产业上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一产业可以搞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产、供、销一体化;第二产业应注重集群效应,提高科技含量,发展循环经济;第三产业可以注重特色旅游,通过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煤县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可以为山西经济增长做出很大的贡献。只要做好无煤县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足够的政策倾向,挖掘无煤县的发展潜力,就能使无煤县成为山西除煤炭资源外新的亮点,成为山西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无煤县非煤资源丰富,是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依托

对于一直在探索出路、寻找途径的山西,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但是,由于煤炭市场的利润尤为可观,加之有些地方政府引导不力,投资者对资源型行业的热情仍然很高,导致山西经济结构调整的成就并不明显,产业转型在这种投资热潮中没有完全达到政府预期的目标。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非煤产业、将无煤县边缘化。山西省在科学发展观的倡导下提出转型跨越发展的理念,其内容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山西把转型跨越发展定位为: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山西经济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除了对煤炭行业加以整顿、兼并外,还应跳出煤炭,在煤炭之外寻找新的突破口。

没有煤炭并不意味着没有资源,无煤县的其他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等也有充分的利用价值,并有着良好且持久的发展前景。永和的红枣、稷山的麻花、沁源的小米、隰县的金梨、祁县的乔家大院、襄汾的丁村遗址等等,可以说无煤县的资源数不胜数,关键是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开发。所以,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无煤县的发展,将是山西经济转型、跨越的重要依托。三、无煤县生态环境良好,为山西实现绿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多年来,山西煤炭资源低层次开发和加工使得山西的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接近极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人们对山西印象的思维定式,煤老板也成为山西企业家的代名词。地表下陷、煤矿事故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心头之患。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山西省“十二五”期间的主题。要实现这个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煤炭产业的整顿,还必须依靠无煤县的发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是山西省现代产业发展的目标。无煤县在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山西发展现代农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旅游休闲业等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无煤县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等绿色产业,通过旅游业带动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海南省举办的2011年国际旅游营销博鳌峰会上,代县被大会组委会评为“中国国家旅游名片”。代县以此为契机,把“名关、名城、名将”特色旅游产业作为主打品牌,继续举全县之力实施以雁门关为龙头的旅游大开发战略,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2007年,代县第三产业产值55320万元;2008年第三产业产值73758万元;2009年代县的第三产业产值为96191万元,三年年均增长36.9%,比山西省三年的第三产业年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再如,岢岚县大力培育无公害小杂粮,以红芸豆为主的6 种优质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29.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8.1%,成为全国最大的红芸豆生产基地。2009年,全县农民仅种植红芸豆一项,人均纯收入800多元,占到种植业纯收入的72%。同年,出口法国、意大利、荷兰、印度等国红芸豆1万余吨,共销售红芸豆、奶花芸豆、绿豆等小杂粮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400万元,利润200万元,创汇350万美元。四、无煤县与产煤县的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支点

随着国际竞争不断深化,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种种现象都表现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考虑和高度重视无煤县的经济发展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09年,山西39个无煤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058亿元,仅占全省的14.5%,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44.48万元,占全省的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0.88亿万元,占全省的14.3%,均大大低于无煤县县域面积和人口占全省的比重。除少数无煤县之外,绝大多数无煤县仍属于贫困县,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无煤县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得到高度重视,要从思想、财力、物力、人力各个方面全力支持。第二节 无煤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从区域经济的类型看,山西可以划分为市辖区、产煤县、无煤县三种。这里所说的无煤县,是指煤炭销量在30万吨以下和完全不产煤的县域。根据山西省各县(及县级市)的地方煤炭销量,在全省85个县和11个县级市中,无煤县共有39个,包括25个完全不产煤炭的县(及县级市)和14个煤炭销售量在30万吨以下的县(及县级市)(见表2-1)。表2-1 山西省部分县(及县级市)地方煤炭销售量

据统计,2009年山西省39个无煤县的土地面积为5.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4.5%;人口为959.39万人,占全省人口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