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你真的懂跟孩子说话吗? 心理咨询师、最贴心“妈妈导师”蒙谨的家教心得全纪录 )(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21:48:19

点击下载

作者:蒙谨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你真的懂跟孩子说话吗? 心理咨询师、最贴心“妈妈导师”蒙谨的家教心得全纪录 )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你真的懂跟孩子说话吗? 心理咨询师、最贴心“妈妈导师”蒙谨的家教心得全纪录 )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你真的懂跟孩子说话吗? 心理咨询师、最贴心“妈妈导师”蒙谨的家教心得全纪录 )作者:蒙谨排版:红枫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ISBN:9787212075538本书由北京大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你越会说话,你的孩子才会越听话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各种问题,父母往往总是反复嘱咐和唠叨,然而,这些对孩子来说90%以上永远都只是“耳边风”!——不起作用,反而惹孩子厌烦!

长此以往,做父母的就常常忍不住,抱怨和指责脱口而出。

于是,家里整天充满呵斥声和吵嚷声。

无数家长为此烦恼,可是无能为力。

你越说,跟孩子之间的火药味就越浓烈;但不说,孩子的问题又解决不了。

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一直认为,亲子沟通的质量决定教子的成败。对于这个观点,不用特地寻找,就能在生活中发现很多可以作为论据的真实事例。

最近,我遇到了一个多年没有联系的高中同学,几句问候过后,我记起他有一个儿子,便随口问道:“你儿子最近怎么样?该考大学了吧?”

谁知,我话刚一出口,就见同学的脸色突然大变,脸变得通红。长长地叹了口气后,同学说道:“别提了,我儿子进少管所了。”“怎么回事?”我一惊。

据同学说,儿子从小就不听话,他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每当儿子犯了错,他也不会和儿子沟通,不询问原因,总是二话不说就是一顿打骂。

有一次,儿子偷拿了家里的50块钱,同学知道后,也没有问儿子缘由,就把他捆起来打了一顿,把儿子的胳膊都打折了。

在那之前,父子俩偶尔也会就某个问题交流一二,虽然交流不深,但也能给儿子的心灵带来一些安慰。

可自从偷钱事件后,同学怎么看儿子都觉得不顺眼,儿子也不愿意和他说话,父子俩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淡。

后来,儿子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伙同他们一起入室抢劫,结果当场被抓住。儿子不仅被学校劝退,还被判到少管所改造。

当同学知道,儿子偷50块钱是为了给爷爷买生日礼物后,后悔万分。而儿子也对他说:“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如果当时你多和我说说话,我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步。”

同学说完这些,已经是泪流满面。

沟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如果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不仅关闭了亲子间相互联系的大门,也无法及时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更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听完同学的话,我突然想起在旅游时认识的李姐。她的儿子乐乐从小就非常优秀,今年刚刚考上了清华大学。

乐乐接受的教育,与一般孩子接受的教育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李姐学了很多沟通技巧,特别擅长和乐乐沟通,乐乐也愿意跟妈妈交流自己的想法。

李姐给我说过这么一件事情。

乐乐在不到4岁时,有一次跟着奶奶去超市,逛着逛着,他忽然对奶奶说:“奶奶,我觉得你和姨奶奶有点儿像。”

奶奶听了,觉得很好奇,就笑着问道:“哪里像呢?”

乐乐眨着一双可爱的大眼睛,不假思索地说:“眼睛像。”

奶奶被逗乐了,回到家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姐。

李姐故意逗乐乐说:“乐乐,如果妈妈再给你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你就会发现,他跟你也有点像呢。”李姐顿了一下,看了一眼乐乐,然后继续说道,“你想要吗?”

乐乐使劲地摇了摇头:“我不要。”

李姐继续说:“有了弟弟妹妹,就有人陪你玩了。”

乐乐还是拒绝说:“我就是不要。”

奶奶就笑着对李姐说:“这个小机灵鬼,是怕有了弟弟妹妹,咱们不疼他了呢。”

李姐冲奶奶摇摇头,继续问道:“为什么呀?”

乐乐说:“要是有了弟弟妹妹,妈妈就太累了,照顾不过来的。”

奶奶听了很吃惊,李姐则感到很感动。接着,李姐抓住这个时机,在乐乐刚刚有关爱父母的意识的时候就对他进行孝心教育,结果很成功。

经常和孩子沟通,能够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帮助你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和闪光点,及时展开教育,帮孩子消灭问题,将闪光点发展为优点。

看了上面两个故事,我想你会赞成我的观点:沟通质量决定教子成败。事实上,沟通是一门艺术,想要学会沟通,你需要下一番功夫。

具体来说,你需要打造你的语言,让孩子清楚、透彻地理解你的话;你需要学会给语言装上“蜜糖”,让孩子爱听你说话;你需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主动说出心里话;你需要学会说服和倾听的技巧,让沟通的过程变得温馨而愉快。

只有你愿意尊重孩子,愿意平等地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才愿意对你敞开心扉,才愿意接受你的教育。《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就是我专门为这些苦恼的家长们所写的一本书。本书是一本高品质、原创的亲子关系指导书。书中提供的方法能够缓解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与家长之间紧张的亲子关系,使孩子很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和建议,结束孩子与家长的冲突对抗,带来孩子跟家长主动、愉快的合作。

在书中我以“有感动,有感悟”为写作原则,精心选择亲子教育过程中的有趣故事,结合家庭教育的典型问题,利用故事向读者阐述了完美亲子关系的本质规律和关键点,并提供可行的思路和操作性建议。

家长们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父母、老师同时是好朋友的身份,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欢迎广大父母看过此书后,和我进行交流沟通,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我非常乐意和读者进行交流探讨,促进相互的发展,并使我们的孩子成为最大的受益人。蒙谨2013年12月于北京  第一章 好家长都是口才达人——家教,其实是一门说话艺术我考全班倒数第一,你不生气吗?——家长会“说”,孩子才会更优秀说话,是一门艺术,当你掌握这门艺术后,就能把孩子身上的“缺点”说成“优点”,把孩子身上的问题“说”没了。 在朋友家,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上小学的儿子闷闷不乐地对朋友说:“妈妈,我这次只考了80分。”朋友笑着说:“哇,考的不少啊,记得你上次才考78分。隔了没几天,就上升了2分。”“老师说这次的题最简单了,可我考的是全班最少的,同学们都笑话我,连我的好朋友也说我很笨。”他说着,快要哭出来的样子。朋友蹲下身,温和地注视着他,说:“咱要和自己比,才能比出效果。别人说你笨,你不努力了,才是真笨;反过来,你勤奋学习,多思考,哪怕每天只学一个字,那也是进步。”他依然皱着小眉头,低声说:“妈妈,这么容易的题,我考全班倒数第一,你不生气吗?”朋友微笑着说:“恰恰相反,我很高兴,因为你和前几天的自己相比进步了。还有,分数高低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做题时你用心思考过,不论考多少分,妈妈都觉得你很乖很棒。”我清楚地看到,朋友说话时,儿子专注地看着她,眼神里盛满喜悦。她接着说:“你先去玩会儿,等晚上咱俩一起攻攻试卷上那些错题。”“妈妈,我现在就想改错题。”儿子兴奋地说。

孩子身上可以有很多“问题”,但通过你的嘴,通过你正确的说话方式,他的很多“问题”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这时候,你会发现,他是那么听话,能很快改正这些“问题”。◇◇◆◇◇◆◇◇◆◇◇亲戚上小学的儿子对她说,班上有个同学想花钱了,就骗他妈妈说要买本子,等拿到钱后,那个同学就去买小玩具。“要是他妈妈发现他的玩具后,他会骗妈妈说是抽奖抽的。他妈妈特傻,就相信了……”“以后你少在我面前谈这些,”她打断儿子,“也别和这样的同学交朋友,省得跟他学些坏毛病。”又警觉地看着儿子,问道:“你没有用同样的话骗过我?”“我才不这样做呢。”“你以为你比他好啊。我想起来了,前几天,你找我要钱,说要复印卷子,是真的假的?复印卷子怎么能花10块钱呢?”“那真是老师让印的,不信你打电话问问。”儿子急得脸通红。“算了,不打了,就先饶你这一次,等下次,你再要钱,我无论如何得问清。万一骗了我,还把我当成傻瓜。”“妈,我没……”“你那点心眼还能瞒过我的眼睛?你以前就爱撒谎。”“可我不是改了吗?我……”“谁知道你是不是真改了?万一……”不等她把话说完,儿子气得跺着脚离开。一场原本和谐的亲子交流,就这样不欢而散。

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不是绝对的。会说话的你,会把他的缺点说成优点,或是明夸暗贬,让他乐意改掉;不会说话的你,却会把他的优点也说成缺点,让他失去改正坏毛病的动力。◇◇◆◇◇◆◇◇◆◇◇女儿小语是个慢性子,做什么事情都很慢。丈夫是急性子,经常教育她改掉拖拉的坏习惯,说多了她就会和丈夫顶嘴。于是,父女俩的关系,随着小语的长大而变得紧张起来。有一次,我说要带小语去外公家,走前我们三人去超市买东西。在超市里,小语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丈夫见状,随口对我说:“你看,她的慢性子又犯了。”眼见着小语嘟起了嘴,我立即说:“小语做事很细心,这是优点。你看她这么用心地给外公挑礼物,不仅是对老人有很深的感情,也说明她有追求完美的心。”小语听后,脸上泛起笑意。我笑着“指责”她:“你就把标准降低一点吧,要知道,礼轻情意重嘛。”那天,小语接下来的表现很好,不一会儿,就配合我和丈夫买好了东西。

其实,孩子身上的“错”,并非真是你口里一直念叨的大毛病。只要你换一种方式向他表达,他的“错”很快会成为“对”。这主要取决于你说话的方式。◇◇◆◇◇◆◇◇◆◇◇小时候,每当父亲让我做什么事时,他会事先说一句:“这件事既然交给你做主,说明我已经很相信你了,好好做,一定会没问题的。”每次听到这话,我就会充满信心。有一次我过生日,父亲尊重我的决定,提前把过生日的钱给了我。当时我小心翼翼地征求他的意见,问道:“爸爸,你说我买什么好呢?”他笑着说:“这些钱给了你,你自己决定吧。”“可我担心,买了不好的东西,到时钱白花了,我会后悔,你也要怪我的。”我说。“呵呵,我放权给你,你买什么我都不会怪你的。”他温和地看着我,“要是你怕后悔,我可以提出一些建议,你觉得有用,就参照一下。”我认真地听着父亲的话,此时此刻,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刻在我心上。他说:“你不是早就想买一套外国童话书吗?这钱应该足够了。”我听后,高兴地抱住父亲亲了一口,说:“是,我早就想买了。爸爸,幸亏你提醒了我。”

孩子不是不能接受你的意见,你要懂得尊重他,给他自由,这样他反而会在自己难以抉择的时候,多听听你的建议。◇◇◆◇◇◆◇◇◆◇◇

要想让孩子成为你眼中的“优秀”孩子,你就要多观察他,多和他交流,在取得他的信任后,你说的每一句话,他才能听进去。不久你就会发现,他的“缺点”和优点一样可爱。

说话需要技巧,同样一句话,讲得好会让人备受鼓舞、充满信心;讲得不好则会让人生气、沮丧甚至记恨你。和孩子说话是同样的道理,他是否爱听,全在于你是否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再漂亮也没有我女儿的心灵美————学握亲子说服术,永远跟孩子没冲突想要和孩子和睦相处,你就要掌握亲子说服术。平时你要多了解孩子,弄清孩子的心思,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窝里。朋友的儿子向她数落老师的不是:“我们老师就是偏心眼,光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犯了错误,老师也不怎么说,而我犯一点错误,就被说个不停。"她耐心地听着,问道:“能不能讲得具体一点?比如说老师在什么事情上偏向他们了?”儿子张口就说:“当然有了。今天最后一堂自习课,我和同桌讲前几天看的动画,老师知道后,只说我,不说他。"她笑着问:“是不是老师进来时,你一个人在讲?”儿子停顿一下,撒谎道:“不是呀,老师进来时,我和同桌都在讲。"“那可能是他对你要求太严了。“她说,“上次我打电话问你的情况,老师说你有很多优点,乐于助人,学习努力,唯一的缺点是自律性差,需要有人监督,所以对你要求要严一点。"“老师真这么说?”他不相信地问。“难道老师平常不是这么要求你吗?”她反问。他想了想,点头说:“是这样的,他要求得很严。”又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我,我错怪老师了...... "“没关系,要是老师知道你心里对他感激,他不但不会生气,还会为你的体谅感到高兴呢。"“不是。我是说,自习课上,老师进来时我正在说话,同桌刚好没说。老师说我时,我说同桌也讲了,老师却不相信。”他不好意思地说。“并不是老师不肯相信你的话,也不是他偏向你同桌,而是他认为,不能随便处理一件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事情。这样的老师,是不会轻易错罚学生的。”她耐心地讲道。他点点头:“嗯,老师确实是这样的人。”

同孩子说话,你一定要先弄清楚他讲话的用意,让他把话表达清楚,然后针对他话中的漏洞,加以说服教育,你的话要有理有据,有始有终,让他听后心服口服。◇◇◆◇◇◆◇◇◆◇◇朋友小时候,家里很穷,平时总是捡姐姐的衣服穿。有一次,她看到最好的同学又换了一件新衣服,回家后就问母亲:“妈妈,你看我同学,她妈妈隔几天就给她买新衣服,你为什么不给我买呀?”母亲说道:“因为你比她体谅妈妈,知道家里困难,才不让我为难的。”她原本下一句是要求母亲买的,听了这话,她只得改变主意,说道:“唉,妈妈,你不知道那衣服有多漂亮。”母亲笑着说:“再漂亮也没有我女儿的心灵美。我有这么懂事、体贴妈妈的女儿,我以后要多苦点累点,帮你买一件漂亮衣服。”母亲贴心窝的话,让她突然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她忍不住脱口说道:“妈妈,我不会让你再受苦受累了,等我长大了,挣到钱后,先给你买一件衣服。”话一出口,她才有机会好好打量母亲,母亲身上那件衣服,已经穿了好几年了。母亲笑起来,说:“有你这句话,妈妈比穿新衣服还美呢。”

在孩子面前,你把话说好,是一种最简单但极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这远比物质奖励实用得多。一句好话,可以让他甘愿放弃自己的要求,为了回报你满满的爱而努力。◇◇◆◇◇◆◇◇◆◇◇朋友刚进家门,上中学的女儿就大声冲她叫道:“你下午干什么去了?打你办公室电话也不接,你手机还关机。”“哦,我到外面见了一个客户,手机正好没电了。”她解释道。“怎么会这么巧,偏我有事找你时,你就出现这种特殊情况了。”女儿显然很生气。“有什么事,现在说吧。”“现在说已经晚了。”女儿气冲冲地说,转身往自己房间走去。本来在公司忙了一天,回家想好好放松一下,却让女儿一番话搅得她心乱乱的。看到女儿生这么大的气,她猜可能真耽搁了女儿的大事,就来到女儿房间,微笑着问道:“气消了吗?要是没消气,我等一会再过来。”“是不是要跟我道歉?”女儿背对着她,说道。“这事我好像没错吧。”她解释道,“你找我时,是我的工作时间,又不是我故意躲着你。”“那你来我房间干什么?”“就是想问问你,我没接你的电话,给你造成的损失大不大?”她试探着问。却见女儿“扑哧”一声笑起来,说:“老妈,我跟你打电话,其实没事,就是……就是想看看你会不会烦。”她一怔,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同桌说,有一次她打她妈电话,被骂了一顿,说她干涉大人的生活。”“你这样做,确实……”“不对。”女儿接过话茬,说,“我知道这不对。但孩子了解一下大人的工作情况不好吗?”“你什么时候学会抢话了?”她笑道,“你等我把话说完。我觉得你这么做,确实有道理,孩子了解大人的工作情况,就像大人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样,也是一种关心。”又问:“你说,这点咱俩是不是想到一起了?不过,以后要是没什么事,咱还是省点电话费吧。”女儿笑着点了点头。

对孩子的做法有不满时,先把责怪的话咽下去,耐心地问清他做事的初衷,表扬的话要大声说出来,之后再婉转地提示他改正不对的地方。◇◇◆◇◇◆◇◇◆◇◇小时候,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喜欢看书的我,常常想尽一切办法向同学借作文书、故事书看。有一次,当我又向一个男生借时,他嘲笑我:“你家不会穷到连买这种书的钱都没有吧。”我没借到书,反挨他的讽刺,心里很不舒服,回家后也不说话。父亲看到后,就说:“我猜你今天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了。如果说出来不能减轻你的痛苦,咱就不说了。”父亲的话反激起我说话的欲望。我问:“咱家是不是特别穷?”父亲想了一会儿,摇摇头,笑着说:“我们家有一个宝物,那是多少钱都买不走的。”我惊讶地问:“在哪?我怎么没见过?”“傻孩子,那就是快乐。”父亲笑着解释,“你关心爸爸,爸爸也喜欢你。只要咱们在一起,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这就是宝啊。”

那时我年纪小,父亲的话虽然有点抽象,但我从他说话的语气中,能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愉悦之情。从那以后,我再也没问过他这个话题。

跟孩子说话时,你的声音要充满感情,让他从你的声音中体验到生活中最朴实的爱。再顽皮的孩子,也会被和风细雨般的爱所打动。◇◇◆◇◇◆◇◇◆◇◇

要想跟孩子永远没有冲突,你就要掌握亲子说服术。平时多理解孩子,多站在他的角度上想问题,多和他沟通来掌握他的真实信息,多向他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获取他的信任。

与孩子说话的技巧不是能说会道,而是把话说对,把道理摆明,把观点讲清楚,让他不但找不出拒绝的理由,还会不由自主地顺着你的话去想、去做。你怎么回事啊?存心烦我是不是?话语里充满对孩子的爱当孩子的行为出现错误时,你可能会不停地训斥,甚至打骂孩子,这样是无效的。只有充满爱的话语,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有个小学二年级的男孩,曾对我抱怨说:“蒙老师,我很讨厌我妈妈,她只爱我的学习成绩,而不爱我。"我猜到了男孩的意思。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把学习成绩作为区分好孩子、坏孩子的标准,根据成绩来选择对孩子的态度。我问男孩:“哦,你跟我说说,你妈妈怎么更爱你的学习成绩,而不爱你?”他愤愤地说:“上个礼拜,我考试只考了69分,我妈知道后,就对我一顿狠批。蒙老师,你是没看见我妈那种'凶神恶煞'的样子,没听到她说那么多烦人的话。每次我考试考不好,她都会说那么多,没完没了地给我上'政治课'。”“哦,你妈都说什么?”“她说:'我和你爸拼死累活地挣钱让你读书,你就考这么点分啊?丢不丢人啊?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你整天就知道疯玩,考试只考69分算什么能耐?你能不能给我长点志气啊...... ' "男孩一边用手指着旁边的一把椅子,一边学着妈妈的样子气愤地说,“她眼里只有我的考分,我这个人根本不算什么。我考不好的时候她就对我大呼小叫,考得好了才给我笑肣。哎,我怎么摊上了这么一个妈啊?”男孩“老气横秋”的样子让我既有点好笑,又有些替他委屈,我理解他的苦恼。“看得出来,你对妈妈的做法很不满,她的做法让你生气。其实你妈妈还是爱你的,只不过她采用了不正确的方式。"我安慰男孩说。

◇◇◆◇◇◆◇◇◆◇◇

有时候,我也会犯这样的错误,这种错误曾经给我的女儿小语带去伤害。那是在小语3岁的时候,因为刚上幼儿园不久,她还不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一天早上7点钟,该起床了,我一边穿衣,一边招呼小语起床,一会儿我要送她去幼儿园。小语磨磨蹭蹭不肯起床,很慵懒的样子。一会儿,她拿过小褂子摆弄起来,就是不往身上穿。我穿好了衣服,洗漱完毕,回来发现小语还没有穿好衣服。这时,我就有点生气了:“快点穿衣服啊,一会就迟到了。”小语不说话,眼巴巴地望着我。我知道她是以此拖延去幼儿园的时间。“快点穿衣服,你听到没有,再不快点你就迟到了,妈妈上班也会迟到。”我又一次催促她。“妈妈,我不去幼儿园行不行?”小语的声音很小,但我还是听到了。“不去幼儿园怎么行?快点穿衣服,一会儿送你去。”我皱着眉头说,一边整理着自己的文件包。等我整理完了文件包,小语依然坐在床上,只穿了一件上衣。看到她磨洋工的样子,我真火了:“你怎么回事啊?存心烦我是不是?”小语看到我愤怒的表情,脸上充满了恐惧,我从来没跟她发过这么大的火。我不由分说,夺过小语的衣服,一边继续数落她,一边迅速给她穿上了衣服。然而,从送小语去幼儿园,到下午接她回家,一直到晚上吃饭时间,小语一直都闷闷不乐,不再与我一起玩,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与快乐。我很内疚,一定是我早上的态度伤害了她。晚饭后,我与小语聊天,最后,她终于对我敞开心扉:“妈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我听话的时候,你就亲我,抱我,我不听话的时候,你就训我。”我汗颜:我只喜欢孩子满足我的需求,达到我的期望时的样子,而这却伤害了女儿。过了一会儿,我对小语说:“对不起,妈妈早上心情不好。妈妈仍然是爱你的。”说着我拥抱了她。

你对孩子的爱可能常常附加很多条件,比如当孩子听话的时候,孩子学习成绩好的时候,当孩子各方面表现好的时候,你就对孩子千般欢喜、万般宠爱。

而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当孩子学习成绩差,有行为问题的时候,你就不住地训斥、责骂孩子,语气和表情、动作中都透露着对孩子的不满甚至愤怒和嫌弃。

这其实是一种不爱孩子的表现,那种带着强烈情绪的说教常常是无效的。◇◇◆◇◇◆◇◇◆◇◇有一次,小语因为好奇,把正开着的电脑给弄坏了。电脑算是我们家的贵重物品,是我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丈夫发现电脑被弄坏之后,有些生气地数落了女儿一番。丈夫情绪上来的时候,就忍不住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不是说不让你随便动电脑吗?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你真气死我了……”而女儿此时表现得很慌张,瞪着一双受惊的大眼睛望着丈夫,又求助地望望我这边。见状,我忙走上前去,问清了事情的缘由。“你是不是把电脑弄坏了有些难过?”我蹲下来,问小语。她点了点头,回头看了看一片黑屏的电脑。“没关系,电脑坏了我们可以拿去修,修不好我们就去买一台新的。但无论如何,我和爸爸都是爱你的。”我朝丈夫使了个眼色,转身对小语说。小语的表情这才放松下来,现出了笑容。◇◇◆◇◇◆◇◇◆◇◇

对于孩子来说,你的爱心远比舌头更重要。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你可能喜欢不停地带着厌烦的口气对孩子进行说教甚至训斥、责骂,这是最要不得的。

因为,这容易让孩子觉得,你爱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的行为和成绩,这种做法易打击孩子,让孩子感觉不到你的爱。

因此,无论孩子做得好不好,你都要表达出对孩子的爱。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难道我说错了吗?——跟孩子说话,从管好自己的眺开始

如果你不顾孩子的感受,随意说出伤害孩子的话,即使你的本意是为孩子好,孩子也不会接受你的教导。

在一本杂志上,我曾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年轻妈妈婚姻不幸,离婚后,她的脾气变得很坏,读初中二年级的女儿也跟着遭殃。妈妈话多,只要有不好的情绪,她就会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不断地向女儿抱怨,抱怨她的爸爸如何不负责任,抱怨她如何不听话、不懂事。“我怎么找了你爸这么个不负责任的东西,他有过好几次婚外恋,这些你都不知道,嫁给他我真是瞎了眼了。你也不成器,像你爸一个样。你就不能听话一点吗?我这辈子真倒霉,遇到你们这两个灾星。"这句话几乎成了妈妈的口头禅,她时不时地把这句话搬出来,对女儿发泄自己的情绪。软弱的女儿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妈妈,不知道如何应对妈妈带给她的坏情绪,她只是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逃离这个家,逃离妈妈。每次说过发泄情绪的话后,妈妈都会后悔,但每次情绪未了,又忍不住要说。终于有一天,女孩离家出走了,给妈妈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样的话:“妈妈,我知道你是爱我的,但我不是你的出气筒,我讨厌你口无遮拦地跟我说那些话,这让我很伤心。我走了,不要找我,你不会找到我。"

妈妈如梦初醒,才知道自己口无遮拦的说话方式深深地伤害了女儿。

有些父母跟孩子说话时,常常会口无遮拦、无所顾忌,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说出一些过激的让孩子承受不了的话。

父母这样做,只是在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

如果父母总这样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不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而说出让孩子伤心的话,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往往不听父母的劝告,不接受父母的教导。◇◇◆◇◇◆◇◇◆◇◇

一位妈妈曾带着12岁的儿子来找我,请我帮助他们解决沟通的难题。“这孩子太拧了,像个犟驴,我和他爸的话他死活就是不听。闷葫芦一个,我们问他什么话他都不说,还会跟我们甩脸子,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在外人面前被揭了短,儿子脸上一阵尴尬,他白了妈妈一眼。但是妈妈并没有停下来,仍然生气地说个不停。最后,那孩子向我哭诉道:“我妈说话太随意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我听了很愤怒,就什么话也不愿意听,也不愿意说。”我找了个理由把孩子支开,想单独和妈妈谈谈。“你的孩子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在于你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我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她的错误。她感到很迷惑:“难道我说错了吗?”“你想想,如果别人这样毫不留情地批评你、数落你,无所顾忌地指出你的错误,你心里会怎么想?”我启发她。这位妈妈答不上来。“我给你提个建议,以后你每次发现自己想要埋怨、指责儿子的时候,你就赶快离开这个环境,离开孩子,找个地方平静一下你的情绪,借此来管住你的嘴巴。”妈妈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管住你的嘴巴,这样孩子就一定会改变。”我强调了这一点。妈妈想了想,答应试一试。◇◇◆◇◇◆◇◇◆◇◇还有一位妈妈,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她给我打来电话说:“我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除了上班还要辛苦地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还有学习。可这孩子满身的缺点,我给他指出来让他改正,他根本不听,还嫌我整天唠叨,我可是为了他好啊……蒙老师,你帮帮我,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我说:“我可以帮助你,但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如果你做不到,我也没办法。”“行,你说,我保证能做到。”“你在一星期之内,不要跟孩子说话。你就集中精力干自己的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忙家务就忙家务,该忙工作就忙工作。”“一个星期内不和孩子说话?这怎么可能?我不管他,他还不无法无天了?”这位妈妈听我这样说,马上反驳。“如果你做不到,那我就没有办法了。”“那好吧,我试试。”想了一会儿,妈妈答应试一试。一个星期后,这位妈妈又给我打来电话。“蒙老师,真是太谢谢你了。这一个星期,我很努力地按照你说的去做了,你猜怎么着?”她欢快的口气让我猜到,一定是好消息。“我儿子慢慢变得听话了,有一次他还问我:‘妈妈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你生气了?我以后改就是了。’不过,这么长时间不说话,真憋死我了,总忍不住想说话。”我在电话这边笑:“你说得太多,说话时不顾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会反感,就容易与你对着干,你不说话反而激起了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对,以前我没有管好自己的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结果让他烦了。我管住了自己的嘴,孩子反而愿意听我说话了。我以后知道该怎么做了。”最后,这位妈妈说。我欣慰地挂断了电话。◇◇◆◇◇◆◇◇◆◇◇

很多父母管教孩子时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这往往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对喜欢通过说话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大多数女性来说,管住自己的嘴巴需要付出努力。

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带着消极的情绪教导孩子。有负面情绪时,父母可暂时离开孩子,可转移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情,借此管住自己的嘴巴,等情绪平静后,再教导孩子,这样就会比较客观且有效。妈妈,我们就不起来,看他怎么着——言传,更要身教

和孩子说话,一定要言简意陔。孩子各种观念的建立,来自于你的话语,你要用最简单的话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我不这么认为。”这是一位妈妈给孩子说的话。那个孩子是我初中时的班长兼好友。她是老师、同学公认的“好人” ,当选班长,就是因为“好”。她单科成绩在班里属中等,综合成绩属中上等。可以说,要是论成绩未选班干部,是不会轮到她的。就是因为会说话,会办事,她在班上的人缘极好,就连那些让老师头疼的“调皮大王” ,也愿意听她的话。她肣上总挂着甜美的微笑,说给我们的每一句话都很温暖,就连争执的话,她也能在不伤人自尊的情况下,说得人心服口服。私底下,老师们说她这种聪明的处世方式是天生的;同学家长却说她一定有一位会说话的爸爸或妈妈。有一次,班上的一位男生让隔壁班上的男生打了,学校处理得欠公平。班上的同学瞒着老师找到她,商量着找人“收拾“一下那男生,给他点”颜色"瞧瞧。她笫一次为难了,因为作为同学最信任的班长,她不能告诉老师,因为这件事非同小可,她不想大家意气用事。于是,以商量最佳”对策”为由,她把几个男、女生代表约到家里。她凭着那张好嘴,说服大家这事要让她妈妈参与。在会上,大家义愤填质地发着感慨,又把自认为好的“报复”计划讲出来。她妈妈安静地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阿姨,您怎么看待我们的计划?”有同学问道。她妈妈沉思一会,客气地说道:“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不认为你们找人‘惩罚’那男生后,心里能好受。”接着,她有理有据地罗列出“惩罚”后的各种后果,然后才问我们:“能不能想一个更稳妥的办法呢?”不得不承认,她妈妈考虑得太全面了,特别是经过语言的渲染,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想法、计划幼稚可笑。有个男生发狠说:“我觉得先找他本人谈谈,要是他再有下次,我们决不轻饶他。”她妈妈笑道:“我赞成你这么做,可是再一想,以我们现在的心情找他谈,他有一句话说得不好了,是不是会引起新的冲突?我们这么做,对解决问题是否会有好处呢?”大家相互看看。其中一个男生气咻咻地说:“他欺负了人,还想怎样?”“这样下去,恐怕还会打起来。”有个女生说道,又问:“阿姨,您有好主意吗?”她妈妈沉思一会,才说:“谈不上好主意,只是个建议,我讲出来,要是你们认为不好,再一起想别的办法。我觉得咱们过一段时间再和那男生谈,或者找老师叫他的家长一起谈。”“对对,从头到尾,老师就没让他家里知道这事。”一个男生说道,“只有让他爸妈知道这事,教训他一顿,他才能长记性呢。”“是呀,这样挺好,既给了他‘颜色’,又让他觉得我们不是好欺负的。咦,以前怎么没想到呢。”另一个男生说。她妈妈微笑着看着大家,眼里盛满爱意。

那一刻,我忽然领悟到:“一个好孩子背后,真的是有一位了不起的妈妈。”◇◇◆◇◇◆◇◇◆◇◇“一个孩子的素质,从他父母身上就能体现出来。”这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同事说的话。有一次,我和这位同事等公交,车来后,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一对十来岁的男孩、女孩,也不排队,挤上车后就抢座位,男孩还占着旁边的位子不让别人坐。一位乘客说他:“你不能占座儿,上公交车的人可都买票了。”“你管我呢。”男孩蛮横地说,一边冲着人群喊,“妈妈,来这儿坐。”同事在我耳边说:“那位妈妈也不咋的。”果然,这边孩子们帮着占座位,那边的妈妈在为买票的事和售票员争吵。售票员说:“两个孩子买一张成人票,这是规定。再说了,你的两个孩子都一米二了。”妈妈说:“我带他们乘别的公交车从不买票,偏在你这车上让买,我还就是不买,你能把我们轰下车去?”售票员指着车厢里贴的“乘客坐车须知”,说:“你自己看吧。”妈妈说:“我没那闲工夫看这些,也没有买票的钱。你看着办吧。”说完就挤到孩子帮她占的座位上坐下。“你不给两个孩子买票,就把座位让出来一个。”售票员自知说不过她,只得改变策略。“凭什么啊?”妈妈说道,“我不买票是犯不着买,这座位是孩子来得早争来的。”两个孩子一起给妈妈打气:“妈妈,我们就不起来,看他怎么着。”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但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更要注意自己的做事方式。这位妈妈或许没有想到,她当众为买票与售票员争吵的行为比不当的言论更能误导孩子,甚至会给他们的心里贴上“逃票光荣”的标签。◇◇◆◇◇◆◇◇◆◇◇同样的公共场所,我也目睹过一对获得人们好评的母子。那是在一个热闹的商场,一个五岁的男孩流着眼泪,拿着一团手纸,拉着妈妈的手四处寻找垃圾箱。他为什么哭?他妈妈解释说:“服务员说这楼的垃圾箱少,离得远,让孩子交给他扔掉,他说什么也不同意,非得亲自去扔。说多了,他就气得哭起来。”旁边有人善意地逗他:“真是个自觉的小顽固。”妈妈笑着反驳:“我不这样认为,他这么做是讲文明,做得很好。”孩子听了甜甜地笑了。母子俩又去找垃圾箱了。

孩子有做好事的意愿,父母要及时表扬,并努力陪同他完成,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将这种好的行为习惯保持下去。如果父母视而不见,或是不鼓励孩子完成,孩子下次就不会再有同样的意愿了。◇◇◆◇◇◆◇◇◆◇◇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玩的小伙伴,都不和一个叫小文的女孩玩。大家不和她玩的原因是她有一个很厉害的妈妈。有时大家玩得好好的,小文就过来抢我们的玩具,她妈妈在一旁非但不说她,还说我们:“哈哈,你们都比我家小文大,就多让着点她。”要是有别的大人在场,小文妈妈就指着我们说:“你们真不懂事,你们是好朋友,一起玩玩具多好啊。前些日子你们不是还玩小文的玩具吗?”

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没玩过小文的玩具。

小文妈妈这么做的结果是,小文越来越孤单,她上学后,因为不讲道理,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她做朋友。◇◇◆◇◇◆◇◇◆◇◇

在孩子认知的世界里,他们判断事物的对错,是来自你的每一句话。因此,你在说每一句话之前,都要认真地想一想,争取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他。妈,奶奶也不说声谢谢——维护孩子尊严,给足面子

孩子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伤害到他的自尊心。所以一定要注意维护孩子的尊严,给足他“面子”。有一次,我在坐公交车时,人很多。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起身把座位让给老奶奶,然后被妈妈拉着往车厢里面走。老奶奶忘了道谢,我听到男孩不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奶奶也不说声谢谢。"妈妈笑着说:“我们给人让座位,是对方需要帮助,不是为了听谢谢。"他说:“那我以后不让了,这样多没面子。"妈妈说:“怎么没面子?”他说:”就好像那座位是她应该坐的一样,这样反让我觉得自己是抢了她的座位。"妈妈笑道:“哦,既然这样,我替奶奶谢谢你。她上了年纪,是记忆力不好才忘了,不是有意的。"他也笑了,对妈妈说:“没关系。"

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尊严。随着他的成长,他们开始希望能够有自己的尊严,希望能受到大人的重视和尊重。

因此,要维护他的尊严,做父母的要细心观察,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给足他面子,只有让他在尊重中成长,才能让他学会尊重别人。◇◇◆◇◇◆◇◇◆◇◇我有个朋友,是位经济学家,他向我讲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有一次,母亲因为生病,让他向一个亲戚借钱买药。那个亲戚很有钱,有点看不起他们。在给他钱时,亲戚说:“给,不用还了。”他听后很感动,正要说声谢谢时,亲戚带着嘲讽的口吻说:“我就是想要,你们也还不起啊。”朋友顿时被这话噎得脸都红了,为了母亲的病,他忍气吞声地回家了。母亲看他脸色不对,就问他。他起初不说,后来禁不住母亲套他的话,才如实地说出来。母亲听后,立刻带他去亲戚家,委婉地拒绝了亲戚的帮忙,把钱还回去了。回家路上,她对儿子说:“孩子,一定要记住,我们可以没钱,可以忍受病痛,但不能丢掉做人的尊严。当我们穷得只剩下尊严时,才能激励自己继续向前冲。”他说:“每当我遇到什么不如意时,我就想起母亲这句话,让尊严激励着我向前冲。”◇◇◆◇◇◆◇◇◆◇◇“我这次犯罪,是因为妈妈。”几年前,我应约去一所少年看管所,为那些孩子做心理咨询时,有个少年单独找我咨询,开口就说了这句话。他说上小学时,有一次被一个高年级的男生欺负,还让他喝臭水沟里的脏水。他说:“当时的感觉就是,没喝出水的味道来。只是觉得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人丢尽了。”妈妈知道后,到学校把那男生辱骂了一顿。事后妈妈告诉他,和同学打架不能吃亏,还说:“谁欺负你,你就狠狠地给我打。要是打坏了,我出钱。要是你被打坏了,讹他个几十万。”在妈妈的教导下,他以后不但不受人欺负,而且还欺负别人。“说句不好听的话,我那时厉害,是出了名的。可是尊严维护了,却助长了我的坏脾气。”有一次,他在超市与人发生争吵,对方欺他年纪小,骂他的话极难听。他觉得伤了自尊,趁对方不备,竟用旁边的灭火器打,对方因伤势过重住进医院,他也被关进了少管所。他叹口气说:“早知道自尊能让我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我真不会这么做。”我对他说:“我们要维护自尊,但同时也要维护别人的自尊。更重要的是,要认清什么是尊严。我觉得,尊严要建立在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基础上。”听着我的话,他眼神里满是悔恨。◇◇◆◇◇◆◇◇◆◇◇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是靠尊严来支撑的,别以为孩子小就没有自尊和面子的意识。家长要懂得维护孩子的这种尊严意识,给足他面子,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养成他自尊自爱的个性。

但孩子的尊严意识并不成熟,甚至常常显得幼稚,家长要多给予正确的引导,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尊严观念。正确的尊严意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反之,则会毁掉他。  第二章 言简意赅,重点突出——让孩子清楚、透彻地理解你的话我以为你能从我的训话中猜出来呢——褒贬分明,别让孩子去猜

交谈前,要明确你的目的,不要把交谈变成一场指责孩子的战争。批评孩子要委婉,表扬孩子要具体,清楚地让孩子明白你的态度和想法,这样的交谈才有效。上大学的时候,我下铺的女同学,每次一接到她妈妈的电话,就向我使眼色,意思是叫我接一下。在我接之前,她会对她妈妈说:“我没骗你,是有个同学在等电话,不信你问她。"等她妈妈一放下电话,她就长出一口气,对我说:“我现在一回忆起小时候妈妈对我的听觉'摧残',就不寒而栗。"原来,她妈妈无论是对她的批评,还是赞扬,都说得含含糊糊。妈妈会无缘无故地训斥她一顿,有时又会莫名其妙地表扬她一番。她总结道:“从小我就没有自信,常常不知道自己做得到底好还是不好,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妈妈高兴。"由于小时候敬畏妈妈,她不敢说出来,上大学后,就用拒绝和妈妈通电话未躲避。大学毕业后,为了不听妈妈的""劳叨",她索性选择了离家很远的城市去打工。◇◇◆◇◇◆◇◇◆◇◇很多年以前,我房东的儿子对我说:"姐姐,我好想长上翅膀,飞到天上去,那样再也不用听我妈的声音了。”他那时才上小学三年级。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在一所研究机构工作,因为单位离家远,就在附近租了一间平房。与房东一墙之隔。只要他在家,女房东就会不停地指责他,比如:“看看,你这次又比同桌少好几分。”“你字写得好看点不行吗?”“不许给我看电视。”“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妈的脸都被你丢尽了。”……起初他还会顶嘴,说:“你到底想让我怎么做呀?”渐渐地,他不再说话。只要女房东不在家,他会溜到我房间。要是被女房东知道,她就会说他:“小小年纪就学会串门聊天了,这可是女人……”每当这时,他看也不看妈妈一眼,就捂住耳朵跑回自己房间。不当着他的面,女房东也会讲到他的许多优点,比如会疼人、聪明等等。从她说话的语气中,她很认可孩子的这些优点。我对她说:“这些话,你该当面说给他听,这样会让他正确地认识自己……”她立刻打断我,说道:“哪能当面说给他听呢,我还不了解他,一听好话就不是他了。”我问:“你不说他怎么知道自己好在哪儿?又错在哪里?”她想也不想就说:“等他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与孩子沟通的重心是彼此间要敞开心扉,实话实说,让他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也要让他讲出自己的心里话。这种沟通不仅会让你随时掌控孩子的情况,还会加深他对你的爱和信任。◇◇◆◇◇◆◇◇◆◇◇小语在饭桌上向我们宣布:“以后我不管功课多忙,都要帮奶奶和妈妈收拾家务,减轻你们的负担。”听了她的话,婆婆高兴地说:“先不说我舍不得让我孙女干活,光听她说这句话,我心也暖暖的。”小语听后,脸上乐开了花。丈夫旧事重提:“妈,我记得我小时候,帮你做过好多事情,你可从来没说过这些话。”婆婆笑道:“我嘴上是没有说,可心里很高兴呀。”说着,她讲起丈夫上六年级时,有一次下大雨,到她公司给她送伞的事情。婆婆说:“你走后,我对同事说,‘看,我这儿子多懂事。’”丈夫也记得这事,就说:“那你为什么不当面说,回家后也没提过。”婆婆却说:“后来我不是夸过你长大了吗。虽然没向你提这事,可我心里记着呢。”丈夫恍然大悟,说:“现在我才明白,小学毕业前你常夸我长大了,当时我还纳闷,长大了有什么好夸的。原来是送伞的事呀。”婆婆又说:“你上初中时有段时间我老训你,知道为什么吗?”丈夫摇头。婆婆笑道:“你们班主任告诉我,说你过于自信,有点骄傲的情绪。”听了婆婆的话,丈夫不解地问:“你当时怎么不明着告诉我?每次我挨了你的训,也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害得我放学后有点不想回家。”婆婆说:“我以为你能从我的训话中猜出来呢。”◇◇◆◇◇◆◇◇◆◇◇

与孩子说话,无论好话坏话,你一定要把握住重点,捡最主要的来说,好让孩子听后能马上明白你要传达的信息,同时能认清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对他以后发挥自身的优点或是改正缺点,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犯了错误也意识不到。这时候父母一气之下说出过激的话,很容易伤到他。因此,父母指责他时要委婉、含蓄。而表扬的话,则要说得直白、动听一些。等你想好了,咱们再商量——与孩子谈话的主题要集中具体

你和孩子说话前,一定要明确自己谈话的内容,这样才能让接下来的谈话具体而且有针对性,孩子才能明白你到底想要说什么。我一进门,就看到丈夫正在和小松谈话。看到我,丈夫说道:“你未和他谈吧。他今天犯了很大的错误。”说完拉我到书房,低声说:”他偷着到网吧上网了。"“家里不是能上网吗?"我问道。”这就是让你给他谈的目的,问清他上网干什么了。"丈夫说,”还有,刚才他跟我说,已经去网吧上过好几次网了,你也问问他那几次是和谁去的。"小松看到我,怯怯地说:“妈妈,我前几次上网,真的是和同学一起去的。"我对他说:“以前的不提,我们就谈今天你到网吧上网的事情。咱家能上网你怎么还去网吧?”小松说:"姐姐得用电脑上网查资朴。" “哦,为什么不等姐姐用完了再上,是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上网。未解决呀?"我问道。“我给爸爸说了,就是在网上看动画。“小松老老实实地回答,”可爸爸不信。说要找我的同学问清楚。" “你说的是实话,我相信你。"我笑着说,漫不经心地问他:“我特别喜欢听你讲故事,能不能把今天看的动画,给我讲讲呀。"见我夸他,小松眉飞色舞地讲起来。等他讲完,我心中确定他没撒谎,就先肯定他:“讲得真不错,在你生动的讲叙中,我仿佛也看完了这两集动画。”又问,“从这次在网吧看动画,你觉得和在家里看有什么不同?”他想了想,说:“在网吧里看,自由放松,可空气不好,有的人把鞋脱了,有的抽烟,有的吃零食。哪如在家里环境好啊!”我问他:“是不是觉得在家里我们对你有时间限制,才感到不自由不放松的?”他摇头:“在网吧也有时间限制。”“你帮我想想,制订什么样的上网时间,才让你觉得在家上网也自由放松呢?”我建议道,“等你想好了,咱们再商量。”小松高兴地答应了。不久我们制订了新的上网时间,只加了一条:他上网时,若没有太急的事情,不能随便占用他的时间用电脑。◇◇◆◇◇◆◇◇◆◇◇有个朋友,才四十岁就成为某公司的董事长。每次和我见面,总忍不住向我自豪地讲起他的母亲,评价她是“把事情谈得最具体”的人。为此,他给我举过一个例子。他小时候个子长得不高,老是被同学欺负。起初他总是忍着,后来被一个高个子的男生追着收他的“保护费”时,他开始反抗了。可能是老被欺负而压抑了他的性格,他用一种豁出去的狠劲来对付找事的同学。居然把比他高的男生也打怕了。其中一个男生跌倒时鼻子破了,家长还讹他家不少钱,说是医药费。老师对他妈妈说:“他以前很老实,不知道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你好好问问他。”妈妈像以往一样来到他房间,温和地问:“咱们谈谈这件事吧。”他一下子感动起来。他家经济条件不好,却为同学出了那么多冤枉钱,满以为妈妈会骂他一顿,没想到妈妈对他这么宽容。他难过地说:“妈妈,其实,那同学没受多大伤,他是在讹我们的钱。”妈妈说:“咱们今天不谈别的,就谈你和同学打架的事情。”他说:“他们以前老欺负我。”妈妈同情地说:“我知道你是被欺负怕了才动手的。今天先不谈这些,就说你这次打架的事情。”他只得承认:“这件事怪我,我听人说他在背后骂过我,当他又朝我要‘保护费’时,我出手也就重了。”妈妈耐心地说:“今天你能承认是你不对,以后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再怎么闹,你们都是同学,不能太计较以前的事情,你说是吗?”他说:“你都不计较我以前惹的事,我哪里还计较。”说完这话,妈妈和他都笑了。

讲完这件事,他对我说:“妈妈不光处理这件事情让我服她,包括她处理其他事情,都令我心服口服,对我的影响很大。”◇◇◆◇◇◆◇◇◆◇◇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男生,文笔很好,发表了很多文章,在大学里是小有名气。如果你听他讲一次话,他的形象就会在你心目中打折。他讲话老是跑题,当你的思维还在这件事上时,他早已经说另一个不相关的话题了。对于他的这种表现,熟悉他的人说他是“肚子里有东西倒不出来”;不熟悉的人说他不厚道,怕别人超过他,不肯教人。后来,他写过一篇文章,我们才明白他并不是故意的。文章写的是他的妈妈,他说,每次他犯了错误,妈妈会在一周内与他谈论这事,甚至于还把好几年前发生的事翻出来……他在文章结尾说:“妈妈这种长时间纠结在一件事上的说话方式,在不经意间传染了我,让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明确目标……”◇◇◆◇◇◆◇◇◆◇◇我有个亲戚,工作能力不错,很多次公司都想提拔她当主管。可是,因为她讲话罗嗦,有一部分领导不同意,怕她在传达公司文件时,给员工带来误会。有一次,她无奈地对我说:“我这个毛病,是妈妈传给我的。小时候,她给我谈什么事情,都要东扯西扯一大堆闲话,有时都不知道谈论的是哪个话题。”接着又叹一口气:“那时我为了给妈妈把事情讲清楚,就学她那样。没想到,让我养成了这种不受欢迎的说话方式。”

你对孩子的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还要把话说得到位,温暖他的心,让他在快乐中接受你的“训话”后,还会把你这套说话的方式“占为己有”。◇◇◆◇◇◆◇◇◆◇◇

你和孩子说话前,自己先要明白要和他谈什么,这样你和他的谈话才会变得具体,有针对性,让他心领神会。同时,这种良好的说话习惯会给他以后带来很大的影响。

帮我把这几件衣服洗了——给孩子传达指令要清楚明臼,越简单越好

在传达自己的指令时,一定要直接、清楚,让孩子明白自己具体要做什么,这样的指令才是有效的指令。我准备洗衣服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有事让我赶快过去一下。我看到小语在客厅看电视,就问她:“小语,你下午有时间吗?”“干什么呀?”她问。“帮我把这几件衣服洗了。“我说。“好的。“她飞快地答道。奶奶出来,笑着说:“你妈妈让你干什么,都满口答应。上次你爸让你干活,你就推未推去的。"小语说:"爸爸安排我干活时,也不问我有没有时间,也不把要干的活讲清楚。他就说让我把家里不干净的地方收拾一下。扫地、拖地、洗衣服、收拾房间都是收拾啊,那么多活儿我哪做得过来。我拒绝的理由是,一没时间;二怕胜任不了那活。"

你指使孩子干活时,心里只想着自己需要帮忙,话也讲得含含糊糊,让他根本听不明白你让他到底干什么,又怕干错了受你的批评,就干脆拒绝。

长此下去,孩子就会给你留下"懒惰"的印象,其实是因为你传达指令不清楚的问题。◇◇◆◇◇◆◇◇◆◇◇

有一位毋亲向我抱怨,说她儿子都十五岁了,什么活都不会干不说,连传个话也传不好。接着,她向我讲起儿子因传错话闹出的笑话。这位母亲是位小学教师,她的亲侄女是她班上的学生,学校规定每周一学生都要换上校服,参加升旗仪式。侄女每次不是不换校服上衣,就是不换校服裤子。为此,校长多次点名批评她们班的班容。后来,她还特意打电话给小姑,但侄女还是不改。有一次,儿子去小姑家玩,她就让他告诉小姑周一记得给他表妹换校服,不能换了上衣,不换裤子。“可你猜他是怎么说的?”我说:“不就一句话嘛,周一让表妹穿校服。他还能怎么说。”她模仿着儿子的声音说:“‘我妈说,表妹周一有时不穿上衣,有时不穿裤子,有时干脆衣服裤子都不穿。’他姑姑听了,一时没反应过来,忙打电话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笑着说:“你让他捎的这话确实有点拗口,传达的意思不太明确。不如就说,‘让你姑姑记得周一提醒你表妹穿校服。’”她听后,点头说:“是呀,我当时怎么没想到呢。”◇◇◆◇◇◆◇◇◆◇◇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要出远门,把我托给他的一个朋友照顾。他朋友的妻子是一位杂志社的主编。做晚饭时,她问我:“你愿意帮我做饭吗?”一听说要帮助大人干活,我很高兴,说:“愿意。”在厨房里,她问:“你是喜欢择菜还是喜欢洗菜。这两样你只选一个就行。”我选择了择菜,她来洗菜。吃完饭,她说:“帮我把碗筷放到盆里,我去帮你开电视,好吗?”我照做了,她来时,见我洗腕,又高兴又不解,问我:“我好像没说让你洗碗吧。”我说:“你没有,可我想洗碗。”她笑着用手摸摸我的脸,说:“你真好,来,你洗第一遍,我洗第二遍。”很快,我们就把事情做完了。◇◇◆◇◇◆◇◇◆◇◇

多年后,当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才渐渐领悟到,父母对孩子的“发号施令”,只要能做到表达准确,把需要孩子做的事情说得细致具体一点,孩子就会觉得很容易完成,从而比较乐意接受。

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时,你先要想一想这件事情他能否做到,然后再发简单明确的指令给他。当一个干了一年多的主管递上辞职信时,他决定问清原因。到我真的去做某件事肘,倒忘了要干什么——分清主次,不要冗长繁琐有个朋友对我说:“父毋和孩子说话,最忌讳的就是你给他讲半天,到最后孩子却不知道你给他讲的是什么。这样的话说多了,孩子就会有抵触的情绪。"他小时候,毋亲在指使他做什么事情时,总要扯上一堆元关紧要的话,他说:“因为妈妈说的话太多了,到我真的去做某件事时,倒忘了要干什么。"有一次,毋亲让他去车站接亲戚,他走时,毋亲就说:“可不能像我上次接朋友那样,说好了在出站口等,我等得不耐烦了,就去附近转悠,又赶上朋友的手机没电了,联系半天联系不上。后来耽搁了两个多小时.....”他说:“我就这么听毋亲讲着,等我听完,出门后,却忘记问毋亲,亲戚坐的是几点钟的火车了,在哪个站台等,只得打电话重新问。这时,毋亲训我后,又讲上一堆无用的话。"就这样,那次接人事件让他脑子里一团糟。幸好亲戚的手机有电,他们才及时联系上。

和孩子说话,你一定要就事论事,一语中的,把最关键的事情说清楚,千万不要泛泛而谈,最后让他抓不住主次。◇◇◆◇◇◆◇◇◆◇◇我有个朋友,前年开了一个小公司。他招聘的员工没干多长时间就辞职了,他不知道什么原因。按说给员工的工资,在同行业中也不算低,而他脾气也很好,就是留不住人。他把主管单独叫到办公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挽留他。看到主管不再坚持走了,才真心实意地问:“给我透个实话,你是对公司不满,还是对我有什么看法?”主管说:“说心里话,我对工资待遇很满意,你人也很随和。”“可你为什么要走?”他问,“希望你看在我平时对你不错的份上,能把实情告诉我,这样我好改进呀。”主管犹豫了好久,才说:“好吧,我就实话实说。因为您在指派我们工作时,话讲得不明白,比如您让我们给指定的客户谈业务时,事先会说很多不相关的话。”他一惊,说:“我是怕你们谈砸了。”主管说:“您的好意我们都理解,可再好的话,表达不明确,就会变得罗嗦,到最后我们可能把最重要的事情忽略掉,影响我们的办事效率,到时您不高兴,我们也没有提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