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实践解惑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22:48:47

点击下载

作者:近藤麻理惠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实践解惑篇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实践解惑篇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实践解惑篇作者:近藤麻理惠设计:李洪达排版:李洪达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ISBN:9787540488161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真正的人生,从整理之后开始!

现在你手上的这本书就是专为“想要整理,却还没有整理完的人”准备的,它会告诉你“完全彻底的整理方法”。——日本新一代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前言「」通过整理魔法,拥有怦然心动的闪亮未来

真正的人生,从整理之后开始。

因此,我希望更多人能够尽早开始整理。

这就是我——一个把人生大半的精力用来研究如何整理的人的最大愿望。

所以,我出了一本书来告诉大家“只要做一次整理,就绝对不再回复到原来状态”的整理方法。具体的方法在第一本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中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那么,现在我就要开门见山地问大家了:“你已经完全、彻底地整理好了吗?”

一定有很多种回答。

有的人按照书中所写的方法实际操作,完美地完成了任务;有的人现在正整理得热火朝天,充满干劲。

当然,也会有人已经尝试过整理,却遭受挫败;还有一些人看完书后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想,应该还有一部分人属于“按照书上说的做了,可现在又回复到整理前的样子了”这一类。

无论如何都无须担心。因为,现在你手上的这本书就是专为“想要整理,却还没有整理完的人”准备的,它会告诉你“完全彻底的整理方法”。

你觉得“完全彻底的整理方法”是怎样的呢?

就像上一本书中讲到的,整理的基本前提就是“用‘丢弃’的方法来完成整理的第一步”。这个东西能让人心动,那个则不能。不把所有的东西进行这样一番筛选的话,是不可能做好整理的。

另外,如果不丢掉东西,光是把东西收纳好,或是整理到一半,都有可能会遭遇“反弹”。所谓整理的“反弹”,就是说物品又回到了整理前那种四下散乱的状态。很多人遭遇“反弹”,是因为他们的整理半途而废。

那么,光靠丢掉东西就能把整理做好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并不是“这个也扔,那个也扔”,而是“有选择地留下发光的东西”,这才是理想生活的开端。

如果是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坚持留在身边就对了。就算留在身边的并不是理想的东西,也要好好对待它们,让它们物尽其用。这样的话,很一般的东西也有可能变成自己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珍惜物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珍惜自己的一种表现。

通过不断整理,反复判断物件是否能让人心动,几次下来,所谓的“心动感知度”就会得到提高。

这样可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不仅整理的速度加快了,面对各种人生选择时的判断力也相应地得到了磨炼。

话说回来,自己到底对什么东西心动、对什么东西不心动呢?

说得夸张一点,生而为人,对“什么能让自己心动”的判断是了解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的重要线索。

所以,我深深相信这些大大小小的物品是让我们的生活,不,是让我们的人生怦然心动的原动力。

偶尔也有客户反映说:“要是把不让人心动的东西都扔了,那几乎就没有什么剩下的了,一时间有些困惑。”尤其是在刚整理完衣服的时候,这样抱怨的客户特别多。这种时候,我希望大家千万不要退缩。因为,对现状的觉醒可比“一无所有”重要多了。要是一辈子都感知不到一件能让自己心动的东西,那才叫可悲呢。如果能给自己的生活以及人生带来一抹新色彩的话,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其实,不管掌握了多少整理的窍门,都不意味着你是一个整理高手。因为,这些都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

留下令自己心动的物品,丢掉不心动的;接着,决定留下来的物品的固定位置,用完后一定要物归原位。整理要做到的也就是这两点而已。

如果说上一本书是指导大家“首先,要从‘丢弃’开始”的话,那么,这本书就要教会你“在丢掉不心动的物品后,如何创造理想的居家空间,过上怦然心动的生活”。

如果你没有看过我的书,那么我建议你先读一读我的第一本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整理的重点,不在于“应该把什么东西丢掉”,而是“自己想要在什么东西的围绕下生活”。

既然大家有缘遇到了这本书,我衷心希望“整理魔法”能够帮大家收获一个怦然心动的闪亮未来。第1章什么是“怦然心动的感觉”整理是面向自己的行为,打扫是面向自然的行为“这次一定好好整理!年底的时候要来个‘集中整理’!”

说到年底的整理,那就是大扫除了。每年一到十二月,电视和杂志上就会推出各种关于整理的特辑,超市和杂货店也会大张旗鼓地辟出一个“扫除角”。

一到年底就想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几乎是日本人骨子里的习惯。所有日本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将大扫除进行得热火朝天,这简直就是一个全民仪式。

可是,往往到头来听得最多的是这样的声音:“年底的时候用心整理过了!只是……没能在年前整理完。”仔细一问,这些人几乎都是一边“整理”一边“打扫”的。一看到没用的东西就拿出去丢掉,把露出来的地板和墙壁之类的擦拭干净,把书从书架里整理出来,然后擦拭书架……我敢断言,按照这样的做法,一辈子也做不完整理,大扫除半途而废也是理所当然。实不相瞒,以前我爸妈也是用这种方法做“大扫除”的,从来没有一次在年前就把家里打扫得焕然一新。“打扫”和“整理”是一对容易混淆的近义词,但其实这两个词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没有搞清楚这一点,想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首先,两者针对的对象就是不同的。整理的对象是物品,而打扫的对象是污垢。整理是通过让东西发挥作用或将其收纳起来使房间变得整洁,打扫则是通过清理污垢、扫除灰尘来使房间变得整洁。

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胡乱摆放,这百分之百是你自己的责任。如果不是一个劲地买东西,又不懂得如何把东西妥善放置,东西是不会堆积得这么夸张的。而且,因为不懂得物归原位,房间里又会变得乱糟糟的。也就是说,“不知不觉间满屋子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总之,整理可以说是一种面向自己的行为。

与之相对,“不知不觉间就沉积下来”的则是污垢。灰尘等污垢渐渐沉积,可以说是一种“自然法则”。也就是说,打扫是一种面向自然的行为。

为了清除掉不知不觉间积累的污垢,必须定期进行清扫。所以,每年年末定期进行的清扫活动只能被称为“大扫除”,而不是“集中整理”。

那么,怎样才能毕其功于一役,做好大扫除呢?首先,就要完成“集中整理”。

读过《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的读者一定知道,我所提倡的“集中整理”是要在短期内把房间一口气收拾干净,该丢掉的东西都丢掉,再把剩余物品都放到适当的收纳场所。

这样的整理做一次就够了。如果能下定决心做一次“集中整理”,那么等到年末大扫除的时候就能真正地把精力放在打扫卫生上了。

那些说自己“不擅长打扫”的人,其实大半是因为他们不会做整理。而那些完成了“集中整理”的人,绝大多数的反应是“打扫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旦学会“集中整理”,那些自认为不擅长打扫的人不但不会感到困难,甚至还会爱上打扫这件事。

顺便说一句,寺院的修行只能算是打扫,而不是整理。

整理需要你判断每个物品是否有留下来的价值,并把它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所以在进行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

而打扫就只需要动手,就算不用心也是能做的。

所以,整理是一种内心的调整,打扫则是一种内心的清理。

到年底打算把家里清扫一番的时候,请在开始大扫除之前先做一遍“集中整理”。如果没有做整理就开始打扫,那么就算打扫完了也称不上真正整洁。不知“心动”为何物,就从靠近心脏的东西开始选择“我心动了……”“感觉……应该会心动吧。”“介于‘心动’和‘不心动’之间吧。”

某次整理收纳课的第一堂课,我与客户站在一间八块榻榻米大的房间里,衣服堆积如山,足有一米高,旁边是垃圾袋以及手拿衣服犹豫不决的客户。客户把手里的白T恤放回如山的衣服堆里,随即拿起边上的一件灰色开襟毛衣,足足盯了十秒后,缓缓地看向我,这样说道:“我真的不明白什么是心动的感觉……”

拿到某样东西的时候,你是否会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呢?

不知道正在看这本书的你是否了解,这就是我提倡的整理方法的关键。也就是说,要“留下让你心动的东西,丢掉你不心动的东西”。也许有人会说:“原来如此,这个很好理解!”不过,也有人会想:“你说的这个心动到底是什么感觉呢?”我整理课上的客户也不例外。这时,我必定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中间‘最让你心动的衣服前三名’是哪几件呢?请在三分钟内做出选择。”

话音刚落,之前一脸困惑的客户瞬间做出思考的表情。“要说前三名的话……”

她一边说着一边迅速地从堆成山的衣服中先捞出五件,然后把衣服一字排开,不断变换排序,或是把衣服丢回去。整整三分钟后,客户指着衣服,自信满满地说:“从右往左,是我最喜欢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名!”

我一看,从右往左分别是:一条白底印绿花的连衣裙、一件米色的马海毛针织衫,以及一条蓝色花纹的半身裙。“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心动!”

这可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思。想要知道自己对哪样东西心动、对哪样东西不心动,最好的诀窍就是把东西进行比较选择。事实上,对单一物品进行判断并非像分辨黑白那样简单,对每一个人来说一开始都是有难度的。“要从这堆衣服里挑出最喜欢的三件,原来是这样的啊。”将让自己心动的东西和其他东西进行对比,才能明白其中的差别在哪里。所以,必须先在同类物品中进行一番比较选择,这是十分重要的。

我建议最初从衣服的整理入手。虽然是衣服与衣服相比较,但这里面也藏着一个判断心动与否的秘诀,那就是,从靠近心脏的衣服开始选。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心动与否并不是由大脑来判断的,而是由心脏来感应的。比起袜子,下装(内裤、半身裙等)离心脏更近,而上装(衬衫等)又比下装更靠近心脏。就像这样,越靠近心脏越容易选择。打底背心和文胸等内衣则是更加靠近心脏的物件,但这些东西往往没有多到需要你做心动比较的地步,所以,从上装开始选择才是王道。

如果还是有衣服让你“搞不懂到底有没有让自己心动”,那就不要止于用手摸,建议你试着把衣服紧紧抱在怀里。当衣服靠近心脏的时候,自己的身体有什么样的反应?就算这个感觉不太准确,也有助于判断是否能让你心动。所以,要试着仔细观察,试着触摸,试着抱紧,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与物品互动。

当然,作为最后的手段,试穿一下衣服也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把想要试穿的衣服挑选出来,码成一堆,然后集中进行试穿,这样效率会比较高。

一开始的时候,辨别心动的感觉的确是比较困难的。在我的客户当中,确实有人在第一次的时候花了足足十五分钟判断对自己手上的那件衣服是否有心动的感觉。

所以,就算你因此感到不安,纠结于“要花这么多时间,行不行啊”,也不要过于担心,要放轻松。

判断心动与否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其实取决于经验。当然了,从一开始时慢慢地寻找心动的感觉到后来判断速度加快,这个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千万不能放弃。

顺便说一句,前面介绍的“心动排序整理”在整理其他物品的时候也适用。不管是书还是其他感兴趣的东西,不能明确判断是否心动的时候,请逐一试试看。如果是同一类物品,那就不是选前三的事了,而是对所有物品进行明确排序,你一定会感到震惊。虽说对身边的东西都进行排序的确需要花不少时间,但是在选择“前十名”“前二十名”的过程中,你能清楚地找到自己的心动分割线,发现“这个那个已经都派不上用场了”。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最好是留着”是整理的大忌“对于那些完全不让人心动但又不能少的东西,该怎么处理呢?”

这是我的客户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比如,大冬天时用的保暖内衣等注重实用性的衣服,剪刀、螺丝刀这样的工具,在收拾这些东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犹豫不决。“虽然不让人心动,但都是必需品啊。”

这种时候,我都会先这样回答:“实在无法让你心动的东西,不如干脆丢掉,没问题的!”

如果对方的回答是“这样哦,那就狠心丢掉试试吧”,这就很简单了。可是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不行啊,丢了多不方便”,或者“偶尔也还是要用一下的”,这时我就会这样说:“那就不要丢,好好收起来。”

这一连串的应答看起来好像有点不负责任,但其实,这是以我耗费半生时间得出的整理经验为基础做出的解答。

准确地说,我是从中学时代真正开始研究整理的。在经历了不管什么东西都乱扔一气的“狂扔时代”后,我终于认识到了“只留下心动物件”的重要性,然后就是日复一日地实践。对于各种不能让自己心动的东西,一扔了之,如此循环往复。

直截了当地说,“姑且一扔”是不会造成致命伤的。因为你会发现,家里其实可以找出不少替代品。

丢掉一只有些破损的花瓶后,第二天开始觉得有些不方便,而把自己中意的布包裹在废弃的饮料瓶上再插上花,就是一个不错的替代品。

丢掉把手老旧松动的锤子后,就用平底煎锅来敲钉子。

音箱的喇叭用久了破音,实在听不下去就把它丢掉,改用耳机来听音乐。

当然,万不得已的时候还是会考虑重新买一样,此时考虑的就不仅仅是实用功能了,还会从设计、使用体验等角度精挑细选,最终会买到一款合心意的极品。这种情况下入手的,才是自己会一直珍惜的最棒的东西。

整理并不是单纯的关于留和扔的命题,而是一种让自己重新正视与物品的关系并进行微调,从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的绝佳学习过程。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整理的乐趣想必会大大增加吧。

虽然做法有些粗暴,但我确信,“试着舍弃不心动的东西”是让自己生活在心动物品围绕之下的最迅速的方法。“最好是留着”,绝对没有这回事。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被取代的。

对那些正热衷于“集中整理”的人来说,“最好是留着”是绝不能挂在嘴上的大忌,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思考那些“不心动又必需的东西”的真正用处

上面也讲到了,把不让人心动的花瓶丢掉之后,就用饮料瓶来代替花瓶。饮料瓶轻巧不怕摔,用完就扔,也不需要专门收纳的地方。用剪刀剪去部分瓶身,可以自由调节高度,再用自己喜欢的布包裹瓶身,就能享受自己设计造型的喜悦啦。就算现在手头已经有一只中意的玻璃花瓶,我还是偶尔会在花多得装不下的时候自制饮料瓶花瓶。

用耳机取代音箱则是最适合我的简单生活的正确决定。最近,我喜欢把耳机音量调到最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取代音箱。在那些对音质有特别要求的人看来,这或许是难以忍受的行为,但不管是从音质还是从音量来说,在我这个狭小的房间里,耳机播放出来的音乐已经是足够的了,我个人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通过舍弃发现的生活中的新乐趣真是数不胜数。

话虽如此,也有例外的时候。

吸尘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机器老旧不堪就扔进了垃圾桶,开始用纸巾和抹布擦拭地板,但是发觉太耗时间,所以我放弃了,重新买了一台吸尘器。

再比如螺丝刀,扔了它之后发现柜子的螺丝松了,就试图用尺子把它拧紧,结果尺子咔嚓一声对半断成两截,真是把我心疼死了。

还有穿在裙子里面的保暖裤,我不再穿它之后身体立马受寒,还得了膀胱炎,被医生臭骂了一顿。再次穿上保暖裤的那一瞬,真是感觉安心又幸福啊!

这些例子当然都可以说是“年少无知”的结果,那时候的我对真正意义上的心动的判断力的确还是十分迟钝的,一看到外观朴素、平凡无奇的东西就想丢掉,根本没发现那些其实是让自己心动的物品。当时只是一味地觉得只有那些能让人心跳加速、血往上涌的东西才能令人怦然心动。

但是,现在的我再不会这样想了。

所谓的怦然心动,并不单是“令人陶醉”“招人喜欢”“使人心跳加快”这类简单的魅力。朴素的设计传递出来的“安心感”、功能丰富的“便利性”、说不出的“融洽适合”,以及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等,才是名副其实的让人怦然心动的特点。

其实,如果真是不会让你心动的东西,你从一开始就不会为是否要留下它而犹豫不决。

让人有“虽然不心动,却不想扔”的感觉的,往往只有三种东西,它们分别是:曾经让人心动但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东西、本应仍旧让人心动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的东西,以及不管心动与否都不能丢掉的东西。其中,第三类物品常常包括必须一直保存着的合约、印章、丧服、礼服,以及红白喜事等仪式需要的物品,还有那些随意丢掉就会引发麻烦的家人、朋友或其他人的东西。

这种判断并没有什么难度,只需按照常理对物品一一进行考量,看它们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就能得到答案。

如果觉得感知心动有困难,我这里有一个提高感知度的小窍门可以介绍给大家。

这就是,用赞赏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些“虽不让人心动却用得上”的东西。比如像下面这些情况:“这条光秃秃的全黑衬裙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是它能衬托出连衣裙的线条,这种低调的内涵就是它最大的魅力啊!”“虽然螺丝刀的出场机会很少,但它能迅速高效地把柜子的螺丝拧紧,简直就是天才啊。质朴的外形和冷硬的质感都为家里增添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呢!”

这样说出来好像有硬要找出优点之嫌,但真的做起来还是挺让人开心的。总之,真正的必需品肯定是能让自己幸福的东西,所以,应该积极地把必需品当作“心动物品”来对待。

这样一来,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开始发生,就算是本以为只有实用属性的东西,也由于能在生活中发挥作用,被人正视为“让人心动”的东西。在我平时的整理课上,有一个课题是“好好犒劳自己用过的每一件物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心动判断力,还能使物品发挥其他重要作用。

这也是我的客户们都深有同感的。在进入厨房小物件整理的阶段后,他们对毫不起眼的平底煎锅和打蛋器也能坦荡荡地喊出:“它让我好心动!”

另外,也有不少客户会说:“我真是对工作制服爱不起来。”但是,让他们好好想想爱不起来的原因,大多数人都会发现其实是自己对工作本身爱不起来。

有些我们自认为不会心动的东西,其实真正打动了我们,只是我们丝毫没有察觉,而跟自己说“没有心动”。所以,物品与我们人之间的关系恐怕是十分深奥、复杂的。

心动感知度随着整理的进行得到提高,自己的东西一件件变得清晰起来。其实这也正是整理的目的之所在。看似无用的心动物品可以拿来活用“这件衣服很让我心动,但肯定不会再穿了,是不是应该扔了?”

在某堂整理课上,有个客户犹豫地问我。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是一条醒目的蓝色镶金边的连衣裙。连衣裙的肩部装了垫肩,高耸着,裙边上足足镶了五层荷叶边,的确是平常日子里很少会穿出门的华丽设计。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才说出实情,原来这是很久以前学舞时在发布会上穿的服装,现在已经不再学舞了,而且就算要重新开始学的话,也得换一条新舞裙,这条裙子肯定是不会再穿了。“虽然每次看到都还会觉得心动,但看样子现在也只好丢掉了吧。”“请等一下!”

我拼命阻止那位正心不甘情不愿地把裙子扔进垃圾袋的客户。“尝试着把裙子当家居服穿穿看吧!”“什么?!”对方先是一惊,紧接着一脸认真,试探性地问,“可是,这样很奇怪吧?”

我笑着反问:“它能让你心动,不是吗?”

客户思考了大约五秒,说:“不管怎样,这么久没穿了,今天再穿穿看吧!”说着,一手揽着裙子推开隔扇,急匆匆地走进隔壁房间换衣服去了。

三分钟后,隔扇呼啦一声打开,刚才那个客户出现在眼前,好似换了一个人。从T恤、牛仔裤变成蓝色连衣裙自不必说,头发也梳了上去,还插上了黄色的头花,金色的耳环在耳畔摇晃。仔细一看,甚至脸上的妆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下子轮到我吃惊了,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客户微笑着看向全身镜中的自己,这样说道:“想不到效果很好呢,我今天就穿着这一身做整理了!”

虽然这是一个有些极端的例子,但是,那些在派对上才穿的旗袍、女仆装,或者是以前练舞时穿过的芭蕾服等各种各样角色扮演路线的衣服,大多都被主人保留着,衣服的主人大多都真心喜欢这些衣服,总也舍不得丢掉。

如果是“因为心动舍不得扔,但又穿不出门”的衣服,那么当作家居服穿是最好的选择了。

当然,或许有人会对此有所抵触,但是,不妨先穿一次试试看,或许镜子中自己的蠢样会让你下定决心把衣服丢掉,又或者穿起来效果很好,在平时也能享受非日常的乐趣(记得先跟家人打声招呼)。不管怎样,都是好的。如果能生活在心动物品的围绕之下,甚至穿上令自己心动的衣服,那整个家简直就成了自己的天堂。

所以,不能因为心动物品派不上用场就一扔了之。想方设法灵活运用让自己心动的物品,也是“集中整理”的乐趣之一。

另外,还可以把自己中意的物品的照片在壁橱上贴得满满的,打造出一个“心动空间”,或是把风景明信片插在整理柜的正面当作装饰。不管怎样,要想办法让那些“看起来没有实际用途的心动物品”得到活用。这才是整理的妙趣之所在。

如果这个也扔那个也扔,生活本身就会变得令人爱不起来,所以请务必注意。不能把“散乱”和“回复原状”混为一谈“不好意思,我的房间又回复原样了。”

看到邮件里的第一句话,我就怔住了,心想:“终于到了该讨论这一步的时候了吗?”

我开办的个人课程都是到客户家中教对方整理,我很骄傲的是,到目前为止,毕业生的回流率一直是零。关于这个零回流率,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不可能是零吧。”还有人问:“你是怎么篡改数据让它变成零的啊?”我要说的是,事实的确就是零。这并不是一个多了不起的数字,什么都算不上,只要真正学会了整理的方法,谁都可以做到不让自己的房间回复原状。“为了下次能以‘零回流率’为招牌,我必须向这位客户道歉,并且主动提出再上一次课。”我一边这么想,一边紧张地查看发件人姓名,结果有些失望。原来这位客户还没有上完课程,还剩下小东西和纪念品的整理课没有上,并且已经预约了在月底上最后的课程。

话虽如此,我至今为止却还没有听说过有人在整理课程中途遇到房间又回到散乱状态的例子,所以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问题。

给我写邮件的是公司职员A女士,有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六岁,丈夫也是整天忙于工作。“真是不好意思,我家又变得跟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一样乱了……”

上门去上最后一课的时候,我发现A女士的家里的确已经是一片狼藉了。客厅的角落堆满了衣服,和室满地都是儿童的玩具,厨房里的餐具堆成了山,根本没法上课。“不管怎样,先把那些确定了摆放位置的东西物归原位吧。”“是哦,啊,前几天把公司里的桌子也整理了一下……”

A女士一边跟我聊天一边把东西一一归回原位:衣服都折叠好了放进抽屉里;玩具都放进塑料收纳箱里收好,布玩偶放进藤条箱子里,孩子玩剩下的废纸扔进垃圾桶;厨房里的调味品整齐地放回架子上,洗好的锅碗瓢盆都放回橱柜里。

半小时后,家里的整洁程度回复到了跟上次课程结束后差不多的状况。也就是说,地板上和桌子上的东西都清空了。“原来如此!只要花上三十分钟就能变得这么干净啊。”A女士说道,“因为平时忙,东西都没时间放回去,每个月总是有两三次这样的情况。”

其实,这并不能算是回复原状,只是日常使用后没有把东西及时“归回原位”,造成了暂时的散乱现象。“回复原状”和“散乱”是两回事。“回复”指的是在一次完美的整理后,没有被固定位置的东西在家里随处乱放的状态。不管多散乱,只要每一样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就完全没有问题。我自己也是一样,由于工作太忙,每次出门时都是手忙脚乱,回来的时候又疲惫不堪,不知不觉间,本该叠好收起来的衣服堆成了山,这也是常有的。但这并不会让我感到焦虑,因为我知道只要花点时间稍微整理一下,房间就能像原先一样整洁。“只要花上三十分钟就能让房间整洁如初!”这种观念让人备感安心。

糟糕的是,面对暂时的凌乱却误以为“啊,居然又回到以前的样子了”,这样一来,整理的热情会急剧下降,真的会导致前功尽弃。

所以,在每次整理的过程中,就算房间再乱也不能放弃。首先,要把固定了位置的东西放回原位(收纳箱的位置最后决定,在整理过程中只需暂时放在一处),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整理。随着整理的展开,回复整洁所需的时间就会越来越短,所以完全不必担心。

这是整理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个状况,这种时候不如试着返回原点吧。给每一样东西都确定位置是一开始整理就要学会的守则。

请大家相信,只要能坚持把整理做到最后,是绝不会有回复原状的情况的。整理过程中感觉“看不到终点,受到挫败”怎么办

虽然已经下定决心开始集中整理,但这整理何时才是个头呢?想必不少人都有过在整理过程中站在房间中央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的经历吧。

不用担心,每个人在刚开始整理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近藤小姐,我受挫了。”“又开始整理衣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太打击人了。”

我的客户或者研讨组的学员偶尔也会这样向我吐露心声。

之所以会感到茫然不安,是因为对自己的房间没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把握。

在这种时候,我建议对收纳现状做一个盘点。当前,家里有哪几个收纳用的柜子、箱子?里面都装着些什么东西呢?可以自己画一张房间平面图,把现状冷静地记录下来。

当然,实际开始整理的时候,“节外生枝”也是家常便饭,所以不必过分拘泥于小节,只需大致把握收纳物品的分类就行。

我一开始上门去客户家的时候,也不是一进门就从衣服整理开始做起,而是先确认一下家里有哪些收纳场所。“这里面放的是什么?”“同类的东西还有放在其他地方的吗?”

反复问过这样的问题后,我会把答案记在脑子里,对家里物品的摆放位置和数量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然后在脑子里开始想象完成这次整理需要多长时间,决定最终该如何收纳。

不过,这只是我站在上课的立场上来说的,大家对自己家里的收纳进行盘点的时候,只要“把握现状并冷静思考”即可。

而且,不必在清点收纳现状上面花费太多时间,十分钟就够了,至多不要超过三十分钟。

关键在于一定要做记录。如果只关注收纳的情况,难免会产生“到整理完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的感觉,结果影响到对现状的把握,甚至会陷入恐慌。

如果事先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这种收纳盘点工作就是一种放松。光是把家里的收纳场所一个个写下来,就能让自己冷静下来。所以,如果中途觉得“现在不是干这个的时候”,停下来也不碍事。如果盘点收纳现状成了你的负担,阻碍了整理的进度,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喜欢做笔头记录的朋友,可以把收纳场所的东西都检查一遍,列一个清单。充分了解收纳物品,可以加快整理的速度。

有些客户甚至还专门做了一本“集中整理笔记”。第一页写上“理想的生活”,第二页开始是“现状”(整理的烦恼、现有的收纳家具、现有物品分类清单)和写有“整理的进度”的进度表,上面记录了整理过程中的心得和使用的垃圾袋数量等。“把一类东西整理完毕后,用封条封起来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呢。”

如果你刚好喜欢做记录,不妨多花一点时间在做记录上。就算整理时间减少了,但只要能做得开心就很好。大家都试着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吧。给凌乱的房间拍照,用“震撼疗法”激励自己努力整理

整理的方法已经掌握了,理想的生活环境也已经设想好了,那么,就开始大张旗鼓地集中整理吧!正跃跃欲试的T太太却突然情绪低落,把第一堂整理课推到了下一周,并在邮件里这样写道:“虽然也想开展集中整理,可是一团乱的房间实在是让人厌烦,根本没有什么动力……“我们家有的房间简直成了库房。“两个孩子把房间里弄得乱七八糟、一塌糊涂。”

大家总是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去展开整理行动,甚至连“对我这个B型血的人来说本来就很困难嘛”这样的话都说得出口。“别再狡辩了,赶紧动手开始吧!”我真的很想这么直截了当地对那些人说。不过既然还有工夫瞎扯这么多理由,至少说明大家还有做事情的精神。所以,不如好好利用眼前这“空前绝后”的脏乱差的景象来为整理助力吧。

请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把房间里凌乱的状态拍下来,从各个角度把房间整体以及抽屉里面都拍个清清楚楚。你们猜会发生什么?你会发现照片里的房间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凌乱。堆成山的脏衣服、摊开的书本,总之到处都是你不明白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的东西。客观看到的房间实况让人备受打击,情绪愈加低落。可是,为什么要做这种让人更加丧气的事呢?这可绝不是要故意找麻烦。越是情绪低落,越能激发热情和奋斗的意志。一旦情绪低落到了最低点,整理行动就会很快展开,因为厌倦也是有一个尽头的。

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在整理前使用,在整理中途因疲劳而情绪低落时也非常管用。之前拍的照片可以与房间整洁后做比较,让你享受成就感。也可以在跟朋友聊天时拿出对比照片来秀一秀,这是不错的话题。总而言之,要灵活利用这个方法。

随着整理的进行,你会渐渐忘记以前的凌乱状态。在整理中回头看看最初的照片,就会感到“比开始的时候干净多了呢”,于是更加有干劲了。

整理结束后,再看一眼之前的房间照片,几乎每个人都会惊叹:“这个乱七八糟的房间到底是谁的?”这个结果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偷偷地对各位说,我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会对着电脑把负面情绪洋洋洒洒地都写出来,一边哭一边任由自己的情绪跌到谷底,然后蒙上被子睡上一觉。一晚过后,神清气爽,一身轻松。就算再烦恼的事情,最长也只要一个月时间就能忘得一干二净。当时哭着写下的消沉日记可是绝对不能让别人看到的,一年之后再看,就会觉得都是些可以一笑置之的事情。不管多么凌乱,都要“不畏缩、不中断、不放弃”

我的整理工作至今已经做到了第九年。每一个被访家庭都说“我们家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了”,结果我一家家走下来之后,已经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一般的脏乱不会让我感到吃惊。房间一角堆着三四堆衣服,我已经习以为常了,有的房间一打开房门就是满地的书,几乎能没过脚面,还有的房间满屋子都是瓦楞纸箱……每一个房间都是来势汹汹的感觉。

即便已经身经百战,我第一次来到K小姐家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感到一阵久违的眩晕:这里是地狱吗?

K小姐是自由职业者,一楼的房间她用来当办公室,二楼和三楼是私人空间。穿过一楼相对整洁的走廊,走上楼梯,打开私人空间的房门的一瞬间,我的感觉是:天哪,简直走进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一打开门,脚边紧挨着的就是一只猫砂盆,盆的周围散落着看上去像是猫粮的东西,想不踩到这些东西就顺利走到房间里面去可是个不小的考验。正想着,脚底下就踩到了一颗麦丽素大小的猫粮。我正在为弄脏了拖鞋而不好意思,一边抬头,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就把弄脏拖鞋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眼前往上一层延伸的楼梯简直就是由书本搭建起来的。准确地说,每一层台阶上都叠放着三四本书,台阶被铺得满满的,原本的木质部分几乎已经看不见了。

K小姐顾不上目瞪口呆的我,一边说着“书有点多啦,楼上还堆了不少呢”,一边踩在似乎每走一步都有可能让书滑落的台阶上,像消防员一般动作敏捷轻盈地往上走。

我一边紧紧抓住扶手跟在她身后,一边脑子里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要是从这楼梯上滑下去,后脑勺刚好就砸在门口那个猫砂盆上了……这简直是防盗机关嘛。”

平安到达三楼,客厅里的书依旧是堆得山高,像是一堵墙。我姑且无视书墙,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K小姐的房间,这简直就是一个“衣服洞穴”。

这么说真的一点都不过分,房间两侧的晾衣杆上挂满了衣服,两边的视野变得狭窄,就像进入了洞穴一样。

第一堂课是这副样子的K小姐,至今都还在上我的整理课。说实话,她在整理上花了不少时间,大大刷新了我之前一对一上课次数的纪录。

不过,现在K小姐的家里跟以前完全不同了。生活中,她是一个每月至少去看三次美术展的艺术品爱好者,家里收藏着大量陶器和名画临摹品。每次整理过后,当墙壁上有空白多出来的时候,她就挂上自己喜欢的画。汇聚了莫奈作品的房间一角简直变成了颇有个性的画廊,之前地狱般的环境已经找不到一丝踪影。

即便如此,K小姐偶尔还是会这样问我:“整理完的时候的确是很干净……可是,花了这么多时间没问题吗?”

我立即回答:“没事的!因为整理的水平在不断地提升。”

不管多么凌乱的房间,整理都只是一种物理性的作业。东西毕竟不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能留下让自己心动的东西,给它们固定位置,整理工作就一定会结束。

随着整理的进行,你离自己的心动房间会越来越近,如果中途放弃,那就太可惜了。

一旦集中整理开始了第一步,就要遵循“不畏缩、不中断、不放弃”的三不原则。

我敢断言,不管现在情况如何,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一个心动房间。因为,整理这件事是不会骗人的。

相反,如果不能坚持,那么集中整理会是永无止境的。

如果你是中断了整理的一员,就请不要磨磨蹭蹭了,赶紧再次开始“集中整理”吧!即使是整理菜鸟也能经历戏剧性的变化

你是整理达人还是整理菜鸟呢?

在开始集中整理前,我向客户提出这个问题时,通常会收到三类答案:达人,不大擅长,菜鸟。这三类答案占的比例是1:3:6。

如果对方是整理达人,那么等我去他家拜访的时候他就已经整理得比较整洁了。因为这类人会主动实践各种整理方法,就连提问也十分具体。“吸尘器是放在壁橱比较好,还是放在储藏室比较好呢?”“毛巾收在洗脸台的边上没问题吗?”

尽管问题琐碎,我都一一回答,所以谈话得以顺利地进行。整理达人相对来说更擅长选择心动物品,因此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收纳方式,整理课程很快就可以结束了。

不大擅长整理的人通常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按照这套方法做整理也不会太糟糕。只不过,从全局上来讲,还是有些欠缺的。就算收纳得很整齐,还是留下很多自己不心动的东西,而且他们会把同一类物品分别收纳到多个地方,使收纳变得相当复杂。给这些人上课时,我都要求他们从整理衣服开始——把衣服堆在房间一角,一件一件地拿在手里选择让自己心动的衣服。

剩下的就是整理菜鸟了,他们通常要等到我上门的那一刻才开始进入集中整理。对整理变态狂的我来说,其杂乱已经到了让人发疯的地步。其中,有人说出了“房间就是仓库”这样的名言。还有很多次,在做物品的心动确认之前,先要整出一块能够堆放衣服的空地,或是先用吸尘器把地面清理干净。

直截了当地说,不管是哪一类人,都能成为整理的高手。

但是,要说哪一类人最能在整理水平上发生戏剧性的变化的话,那无疑是整理菜鸟。

哪怕是那些觉得自己不会整理、永远学不会整理的人,一旦变成整理达人,也会变得非常勤快。

说什么整理高手、整理菜鸟,都是一种偏见。

所谓整理菜鸟,只不过是不知道正确的整理方法,以至于从未见过整理完毕后的整洁的家居环境状态。

正是那些目前的整理菜鸟,面对凌乱的房间束手无策的人,整理后才能达到戏剧性的效果。

我曾在课程结束后收到过客户的丈夫寄来的邮件,里面说他妻子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特别勤快了。

听这位丈夫的意思,他的妻子以前是一个“不管好坏都特别不上心的人”。“既不顾下面,也不看后面,用过的东西不放回原位,对什么事都不上心。之前所有的整理都是我做的,可是现在妻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勤快起来了,叠衣服自然是不必说了,包里的东西也会物归原位,这些都变成了她每日必做的工作,这甚至让我有些感动。”

这样的变化会给人生带来多大的正面影响,大家都想象得到吧。

所以,不管怎样,请放宽心。

哪怕是那些自以为会稀里糊涂地过完不会整理的一生的人,“整理之神”也不会见死不救的。

当然,这只是针对那些下决心要做整理的人。

如果一个人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做一件事,那么,他是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的。

在完成整理之后,你会从“整理之神”那儿收到一份很棒的礼物。完全彻底地整理,实现理想生活

每次被问到“集中整理的周期有多长”的时候,我的回答都是“最长半年”。当然,这是在我访问过客户家,调整下次课程的内容并预约好上课时间之后才给出的答案。

不过,也有人通过看我写的书自学近藤整理法并加以实践,他们常常向我汇报整理的情况,有的说“花了两天半的时间把家里整理得像酒店一样整洁了”,还有的说“花了五天长假的时间做整理,连纪念品都让我收拾得井井有条了”,这让我感到吃惊——这么迅速就完成了?

我进一步向这些速战速决、已经进入“心动生活”的人进行询问后,才发现其实并非我所想的那样。他们只不过是忠实依照我书里写的内容进行了实践而已。

也有一部分人是这样对我说的:“很遗憾,我的整理没能做完。“中途遇到了困难。“整理是做了,但是很快就回复原样了。”

对于这些人,我有一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想象过自己的理想生活吗?

如果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就像是没有终点地瞎跑。如果有人是在整理中途失去热情,中止了行动,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没有设想过自己的理想生活。

首先,该丢的东西真的都“丢”完了吗?请记住,千万不能一边丢东西一边做收纳。如果该丢的东西还没丢完就想着要把东西都收纳起来,整理就永远没有尽头了。

在判断东西该留下还是该丢掉时,是否给物品进行过分类(比如,衣服归衣服,书归书),集中堆放在房间的某个地方了呢?把全部的东西堆积在一个地方,有助于对自己拥有的东西的总量有一个大概把握。有些人在不清楚物品总量的情况下想要完成整理,我很佩服他们的勇气,但同时觉得,这未免有点鲁莽了。

进行心动鉴定的时候,你确实把东西一件件地拿在手上判断了吗?衣服还挂在衣柜里就做心动鉴定的话,不管做多少次都无法提高自己的心动感知度,结果还是没办法挑选出正确的心动之物,无法使自己的眼光得到锻炼。通过整理来发现什么东西是让自己心动的,什么东西是自己不心动的,拥有这种判断力才能让整理发挥最大的效用。如果漏掉了这一环节,说实话,就算家里整理干净了,也还是会有遗憾。

真的按照正确顺序进行集中整理了吗?按照衣服、书籍、文件、小物件、纪念品这样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才是正确的。在培养出心动判断力之前就开始进行照片之类的小物品的整理的话,会感觉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而且一直会被挫败感笼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请大家按照正确的顺序从头开始做一遍。

我猜,你是从客厅开始整理的吧?将整理按场所、房间来划分,这其实是房间回复原状的原因之一。“不是按照场所划分,而是按照物品类别划分”,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条原则,请大家一定牢记。

是不是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每一件东西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固定位置后,集中整理才算是完成了。物品在自己的专属位置上才会闪耀出光芒,而作为主人,你也会提醒自己要更加爱护自己的东西。

最后要注意的是,“集中整理”要“在短时间内一口气完美实现”。戏剧性的变化会让你备受鼓舞,然后发誓“再也不要住回那种狗窝一样的地方了”,继而努力整理,并且再不让居家空间回到乱糟糟的样子。

就趁此刻下定决心吧!“完全彻底整理,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

放心好了,只要有这样的愿望,不管是谁都能学会整理,并且迎来整理过后的闪亮人生。第2章打造心动之家的方法既然决定留下“灰色地带物品”,就坦然收好吧“把让你犹豫不决的东西丢进‘三个月不用的话就丢掉它’的箱子里,如果三个月内真的没有用到,就下定决心把它丢掉。”

乍一看这个整理方法似乎挺有道理,实际操作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我是不赞同这个方法的。因为我曾经亲自实践过这个方法,发现它完全不适合我。

这个方法听上去挺合理,规则也简单易懂,在丢东西的时候也可以为自己找理由说:“算了,都已经三个月没用它了,看来是用不上了吧。”当时的我过度热衷于整理,正感到有些内疚,觉得自己“是不是扔得太多了”,而这个方法非常符合我的情感需求,于是,我竟然足足坚持了两年半。

首先,给“心动程度位于灰色地带但仍不舍得扔的东西”一个固定位置——衣柜右下角的纸袋里。下一步,应该给每一样东西贴上三个月后“判决”的标签,但由于东西并没有那么多,所以这一步骤可以省略。之后的时间里你不必理它们,照常生活就好。

而结论是:一旦把东西放进袋子里,就不会再使用了。

那些本打算丢掉的东西被救了下来,按理说应该开心才是,可是不知为什么,一看到右下角的袋子,心情瞬间就变得沉重起来。本来好不容易收拾好的衣柜总算能让人心动了,结果就是这个袋子让心动感直线下降。想着把袋子移到左边会不会好一点,结果只是徒劳。本来袋子里的东西是可以不用的,但是为了不浪费,尽量让自己去用,结果就是:拆信件的时候用到旅行时买的竹制裁纸刀;明明手边有一堆用不完的心动笔记本,却找出卡通人物封面的笔记本来用,而且只用过一两回……这段时间里,多希望“三个月早点过去”,真的到了做决定的那天,又会想:“我实在是太蠢了,这些东西到底还是用不上了,抱歉。”心里的罪恶感比起三个月前增加了不止三倍。

结果,在最后的半年时间里,我把所有的东西忘得精光,连袋子都没再碰一下。

那样的状态持续了两年半。有可能的话,我真想让过去的那个自己好好坐在面前,教训她说:“喏,你看看你……”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是你不舍得丢的,那就不要把它另外保管,坦然地把它收好就行。

因为,想要知道之后的三个月里会不会用到这个东西,只要参考之前三个月的使用情况,就可以做出判断。

站在物品的立场来看的话,应该会是这样的心态:你又不喜欢我,又觉得不会用到我,还让我在这里待了整整三个月。看到这类物品的时候,就给它们判了“不让人心动”的死刑,把它们与其他物品隔离开来,再次看到的时候,嘟囔着“到底还是让人喜欢不起来啊”,这样的待遇简直与拷问无异。

想以“如果三个月不用,那就只好丢掉了”为由,减轻罪恶感,就把那些“灰色地带”的物品跟其他物品分隔开来,这是非常残酷的。

一旦这样分隔开来,那些“虽不让人心动却还要留着”的东西就有了在家里存在的理由。

最终,只剩下“是扔是留”这个二者必选其一的抉择。

如果这样的话,就应该下定决心好好对待那些决定要留下的东西。

再也别做留三个月犹豫期这种模棱两可的事了,既然决定要留下,就好好地接纳它,这样才不会让自己郁闷或后悔。把这些物品和其他物品放在一起,让自己经常可以看到,这样就不会遗忘了。

对于某一件物品,就算自己拿定主意,“这个夏天用不上的话就跟你说拜拜啦”,但是只要物品还在家里,就要像对待心动物品那样对待它,感谢它:“多亏有你一直在这里。”如果发现这件物品的确是无法让自己心动或者是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那就谢谢它一直以来的陪伴,然后果断地丢掉。

这件事情很重要,所以我要再强调一遍。

一旦自己决定留下某件“灰色地带”的物品,就坦荡地把它留在身边,与心动物品平等对待,好好地照顾、使用它。把家变成美术馆那样的“心动空间”

在整理现场,我每天都要盯着各色物品,渐渐地发现了这样一件事:那些吸引人的物品,它们基本都具备三大魅力要素。

这三大要素分别是,物品自身的美观程度(先天的魅力)、人在物品上倾注的感情多少(后天的魅力),以及这件物品有多长的历史和多高的磨损程度(经验值)。

在美术馆悠闲地耗时间是我仅有的几个爱好之一。绘画和摄影我都喜欢,其中,最喜欢的还要数餐具和坛坛罐罐之类的生活用品。那些放置在美术馆中的物品除了本身的使用价值以外,在众多人的关切、尊重下,在诸多视线的注视下,已经脱胎换骨为一种美术品或工艺品。有时候看来看去不过是一只盛饭的碗,可我偏偏就被它散发出来的强烈魅力吸引。至于缘故,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是这件物品曾经受到了主人的极大爱护。

在整理的现场,我也曾遇到过这种深藏着让人不可思议的魅力的物品。

那是某次课上整理食器时发生的事情。N小姐家从曾祖父一代开始就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是一户很有趣的人家。厨房里有一只镶着玻璃柜门的大餐具柜,固定在墙上的架子和收纳箱里也摆放着整箱整箱的餐具,那数量真的十分惊人。把所有餐具从收纳箱里理出来摊在地上后,大概有三块榻榻米的面积。然而,已经完成餐具之外的小物件整理的N小姐做起心动检查来似乎非常顺利,伴随着器皿碰撞发出的声音,她一边整理一边嘀咕着“这个盘子我喜欢”“这个杯子我不中意”。

此时,我一边考虑着厨房该如何整理,一边盯着客户手边的物品。忽然,我的视线停留在一只躺在“心动空间”里的小盘子上,然后问N小姐:“这个盘子对您来说很重要吧?”

N小姐似乎大吃一惊,回答说:“没有啊,我甚至连家里有这个盘子都忘记了呢。设计也不是我喜欢的,但不知怎么的,就是有一种让人心动的感觉。”

的确,盘子整体是灰色的,没有任何点缀,厚墩墩的,样貌十分质朴,在“心动空间”那一堆花里胡哨的陶瓷器皿中特别惹眼。

课程结束后,有客户特意向N小姐的妈妈询问了那个小盘子的来历。原来,这是祖母生前十分宝贝的物件。“听说是祖父亲手做的礼物呢!这事我一点都不知道,却有心动的感觉,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啊。”关于这个小盘子,又接连冒出不少故事来。

后来,再次拜访N小姐时,我发现小盘子已经被用作佛前装供品的器具了。就因为这个盘子,周围的整个气氛都变得温馨起来,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要让身边充满自己喜欢的物品,向它们倾注自己的感情,就能让自己的家变成像美术馆一样让人心动的空间了。

于是,我不由得这样想,在人的爱意和关注中留存下来的物品,自然而然就具备了一种气场和品格。参考美好的照片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首先,完成‘丢弃’的工作。”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这条法则是麻理惠整理法的铁律之一。如果还没有选择完物品就想着收纳的事,这样不管过了多久都没法让整理进行下去。所以,有必要在一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丢弃”这件事上。

已经实践过集中整理的人可能有切身体会,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一旦扔东西扔出了惯性,丢弃这个行为本身就会给人带来一种快感。不过,这其实是一种需要引起注意的危险信号。虽说可以扔出快感,但坚决不能变成“扔东西机器”。

因为,光靠一个劲地扔东西是没法让人生闪闪发亮的。

所以,整理的目的不是扔东西,而是把心动物品保留下来。如果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心动物品、空荡荡的房间里的话,我觉得是无法开心的。生活在心动物品之中,这才是整理的最终目标吧。

因此,在集中整理之初,“思考自己的理想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我有一个小要求,那就是不要给自己的理想生活设限。“家具和寝具要全白的,想走少女式的生活路线。”“我要在墙上挂上画,走华丽风。”“打算买很多观赏植物放在家里,这样感觉就像生活在森林中一样。”

所谓的理想,并不是像目标那样带有义务性;正因为是理想,所以无须多虑,不管怎样幻想都是可以的。

话虽如此,应该也有不少人会说:“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从来都没想过。”对于这部分人,我的建议是寻找一张“理想的照片”。当然,在自己脑中做一番想象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手头有一张照片,让你“想要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你整理的热情和动力就会发生戏剧性的转变。

不过,需注意的是,要迅速有效地找到这么一张理想的照片。要是一直抱有“等遇到合适的照片再说吧”这样的想法,那么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到那张照片。

诀窍是,把大量的室内设计杂志放在一起,在各种各样的照片中进行比较挑选。“昨天看了那本杂志,今天看看这本吧。”如果按照这样的节奏挑选,有趣是有趣,但每天的心情都在变,就很难弄明白自己到底喜欢怎样的家居风格。而且,刊载在杂志上的房间自然都是很棒的,所以每一张照片看起来也很棒。于是就会出现头一天还想着“日本人到底还是比较适合和式房间啊”,第二天又觉得“海岛度假风似乎也不错啊”的情况。

把各种各样的装修类型放在一起比较,会很容易发现自己最在意的地方在哪里,比如,“似乎对全白的房间比较有好感”,或是“个人爱好倒不是很重要,只要室内有足够多的观赏植物就行”,等等。

那么,就去图书馆或书店收集一些室内装潢的杂志,从头到尾看上一遍吧。建议大家从里面找到自己理想的房间的图片,将其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或是压在桌面上,让自己可以随时看到理想的生活环境。善用色彩和花朵,让房间朝气蓬勃“按照心动标准整理房间后,房间一下子变得整洁了,但总感觉好像还没有整理完。”

被这种感觉困扰的人还不少,我一看照片,发现首先就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他们的房间里缺少色彩。

经过了减少物品数量的阶段后,就进入了添加心动元素的阶段。通常,只要把手头现有的物品活用起来就行,但如果在选择心动物品上经验不足,就有必要重新买一些了。对那些缺少心动感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所缺少的主要就是色彩。

理想的情况是,把窗帘或床单的颜色换成自己喜欢的,或者是在墙上挂上自己中意的画作。然而,很多时候,这些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就实现。

那么,有什么更加方便的办法吗?我推荐的办法是,用花朵来点缀房间。

对插花不是那么擅长的人,当然也可以选择绿色观赏植物。

我是从高中时代开始在房间里摆设鲜花的。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五六块钱一束的非洲菊而已……

要说我为什么这么注重色彩,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思考过。当时,我觉得这一定和儿时记忆中的餐桌有关。妈妈准备的饭菜总是品种多样,色彩丰富,比如牛蒡炖鸡、蘑菇炒肉、茄子味噌汤、醋渍冷豇豆等。菜色充足的时候,妈妈会从整体上把握色彩的平衡。她会说:“哎呀,今天都是褐色的菜,颜色不漂亮。”然后切上几片番茄加以点缀。

这多么奇妙啊,只需一个点缀,整桌的食物都变得明媚起来,吃饭也变成了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

房间的整理也是一样的道理。只需在冷清的房间里放上一朵花,整个气氛就会变得热闹起来,房间显得朝气蓬勃。

以前参加电视节目时,我去一位艺人家里给她上过整理课。

那位女艺人的家是跨层公寓,楼上是工作间,楼下是卧室。工作间内,文件都收在纸箱里,纸箱堆放在地上,相对来说还算是整洁、实用。稍微检查了一下工作间后,下楼梯来到她的卧室,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一开门,首先跳进视野的是靠墙的书架上摆放着的六台老虎机。动画主题的窗口幽幽地发着光,滚轮部分自顾自地转动着,不时发出丁零零的独特机械声。收集飞镖板和麻将桌的人的确是有,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把启动状态的老虎机放在家里。而且,壁橱里还静静地躺着两台休眠的老虎机。“老虎机是我最大的爱好!”

看着那个满面笑容的女艺人自信满满地向我介绍她的宝贝,我不禁想:对她来说,老虎机就是比花更能让她心情愉悦的东西。

整理完毕后,老虎机在卧室里正大光明地闪着光。这对那个女艺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充满心动物品的天堂。

我觉得,与其住在没有心动物品的光秃秃的房间里,不如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堂堂正正地摆放出来,这样的房间才是最理想的居住环境。

事实上,上过我的整理课的客户绝大部分也都是如此。刚整理完的房间是清爽整洁的,一年后,主人的“心动物品”就会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窗帘和寝具也换成了可爱的颜色,主人渐渐身处被心动物品围绕的环境之中。

如果你觉得只要扔东西就是在做整理,那就大错特错了。

真正的整理,要把心动物品好好地留下来,并且大大方方地摆出来,然后,每一天都过得怦然心动。这才是整理的真正目的,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让“心动却无用的物品”重新拥有存在的价值“确实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有没有用,可是能看到它就觉得很满足了。只要它在我眼前就好!”

总会有一些客户在某个时候在我面前不停地辩解,这时,摆在面前的往往是一些零碎布头、坏掉的胸针、老旧的手机链等用途不明的小物件。

不用说,对于让自己心动的物品,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应该大大方方地留下来,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把物品小心翼翼地收在箱子里,偶尔拿出来看一眼,这当然是挺有趣味的一种做法。不过,我想大家都还是希望能让自己的心动物品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吧。

在别人看来毫无用处、只有自己明白其重要性的心动物品,就应该当作装饰好好地展示。

这些小物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模型或是玩偶之类的可以直接用来装饰的物品(摆放类),钥匙圈或手机链之类的需要挂起来的装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