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整理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2:37:32

点击下载

作者:(英)迈克尔·赫佩尔 (Michael Heppell)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整理术

人生整理术试读:

内容提要

拖延症、不自信、做事千篇一律、躲避挑战、人际关系迷茫……如果你感觉生活如一团乱麻,那么“丢弃与整理”的理念将帮你放下心中执念,缕清人与物、是与非的关系,清除不合适、不需要、无益的一切,重获自由、重拾自我。

本书是英国家喻户晓的激励大师迈克尔·赫佩尔的力作,也是其备受欢迎的一部作品。作为人生整理专家,作者从自信、社交圈、健康、财富、成功、工作、创造力、“糟糕的一天”等11个角度教导人们如何运用时下流行的“丢弃与整理”理念重新整理自己的人生,他鼓励大家丢掉“不需要的”“不舒适的”负能量,留下“必要的”“有益的”正能量,进而轻装上阵,提高做事效率、重获内心的平和与愉悦,享受畅快淋漓的人生。

本书适合职场人士、SOHO一族、全职主妇等所有感觉生活需要重新整理、渴望享受自由人生的读者阅读。

出版前言

整理人生有时就和收纳物品一样。

我们在给物品分类与贴标签时,必定会面对那些“丢了好可惜”的东西,甚至分不清什么东西只是“想要的东西”、什么东西才是“需要的东西”,只是惯性地依赖这些“破烂儿”留在原有的位置上,但实际上此时的你早就“想要收拾想得坐立不安了”。

如果你的人生也到了这个阶段,恐怕你的周身早已负能量满满。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学习自然是要日益精进,广学多闻;但是修道,则是要不断除去不必要的部分,去芜存菁方能明心见性。《人生整理术》距离上一版《人生需要整理》出版已有三年的时间,无论是原书作者、译者、编辑,还是最重要的读者,每一位了解了其中精华的人都在努力让自己活出最佳状态。相信很多人在研究了“丢弃与整理”这一理念后,找到了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那就是——清爽。

秉持着贯彻整本书的原则——“丢弃与整理”,在热心读者的建议下,新版的《人生整理术》在上一版的基础上不仅修改了书名,而且还做了内容上的删减与修改工作,丢掉了“不需要的”“过时了的”,留下了那些“必要的”“有益的”,力求每一条攻略都简单直白且实用。

可以说,“丢弃与整理”是一种高效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尽管最初不易执行,但当你体会到“减法美学”所带来的幸福感时,你就再也回不到那个“杂乱”“疲惫”的过去了。

请牢记,一个人怎样去整理自己的生活,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序

在过去的15年中,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让每个人都活出自己的最佳状态。伴随着“丢弃与整理”理念的诞生,我想我已找到了拥有理想人生的精华,并将它全部倾注笔下。生活的真谛简单,却充满震撼力。

这也许是我们读过的最浅显易懂的书。无论我们每个人在背景、时间、境遇上有多少差异,我们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理念、技巧和方法。无数成功案例已经证明,人人都可以通过“丢弃与整理”理念所提倡的方法,为生活减负。“丢弃与整理”这个理念为读者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思维与行动模式。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恰当使用它,它将带给我们更高层次的成就、自信心、创造力和幸福感。也就是说,“丢弃与整理”可以让一切变得更好。我可以大胆断言:

阅读此书,你将会成为更完美的人。

将“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你将会拥有无比精彩的人生。

转换思维

本书共分11章,围绕生活的不同领域讲解“丢弃与整理”技巧的知识与应用,比如工作、健康、家庭、成功等方面。切忌只读那些你特别关心的章节而忽略其他部分,因为每章都会让你有所收获。如果你习惯于根据目录标题来进行选择性阅读,那么你恐怕也会因此错过很多精彩内容。所以,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学习“丢弃与整理”的第一步——“转换思维”,换一种角度来观察周围的一切,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想要改变,就趁现在!

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技巧。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己头脑中不断闪现“我从来不这样说”或“从来不这样做”,那么请立即练习“丢弃与整理”,甩掉旧的思维方式,换个角度问自己:“我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这些技巧?”只要时刻准备好“丢弃与整理”思维,你就会在每一页的阅读中有所领悟。

阅读本书,可以不必依照章节次序进行。相信读者很快就可以找到充分利用各章内容的方法。下一个步骤是从“课本”到“实践”。如果你已经深刻理解“丢弃与整理”技巧,这很好;但是只有将其付诸实践,你才会真正受益。

秘诀不在“课本”里,而在“实践”中。

因此,请马上行动起来——每学会一个技巧,就要立即在生活中体验——行动会给人带来心灵的变化。不久,你就会为自身与周遭发生的变化而感到惊奇,你本人也会更加善于抛下所有的负能量、获得生活的最佳状态。

丢弃与整理小语:如果你时常会为那些不曾尝试的事而感到遗憾的话,那么现在就去做吧。第1章人生需要“丢弃与整理”

你想拥有清爽、畅快的人生吗?

现在我宣布:“丢弃与整理”的旅程正式起航!“丢弃与整理”这种思维方式无处不在。有时你会下意识地“丢弃与整理”;有时你本应当“丢弃与整理”,却没这样做。

这张图意味着什么

看到下面这个图案时,你会有怎样的想法。

有人看到了乌云,并联想到阴天下雨;有人则看到晴空中有云朵点缀;还有人认为这是雨过天晴,不久就会有阳光明媚、白云朵朵的好天气。此外,有一群超级“乐天派”,他们会直接忽略画面上的云彩,只看到耀眼的太阳。

你属于哪种类型

现在,我想问各位读者:你在这图中看见了什么?在思考的过程中,请相信并牢记我们的终极目标——丢弃不需要、不舒服、无益、负面的语言和行为,重整身边秩序,帮助自己在任何境遇中都达到最佳状态。

有人经常纠结于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感觉苦不堪言,因此常常想要改变;有人天生乐观,笑口常开,并且想让生活更加快乐。无论你属于哪一类型,本书都会给你提供各种建议、方法与步骤。请积极调动你的头脑与行动力,让自己变得更加机智灵活,最终拥有优化生活的智慧。

本书首先向你展示“丢弃与整理”的基本技能。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再逐步提高难度,接触更复杂的技巧。攻略1我的人生是否需要丢弃与整理

我的读者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型。现在不妨花上几分钟时间看看自己属于以下哪一种类型,审视自己是否需要“丢弃与整理”的技巧,并根据自身特点来充分利用本书。

类型1:我知道

如果你对这些理念很熟悉,甚至已经了如指掌。好!有人跟我说他们了解这些方法,这时我总会回答:“那么你真的在这样做吗?”秘诀不在于“了解”,而在于“行动”。

不用担心,下文会出现更多、更新的创意和办法,彻底颠覆你此刻还停留在“我知道”阶段的大脑。

类型2:就这么简单吗

理论上说,这些理念的确很简单。但是,你必须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和实践,看看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如果其中一些技巧不能立竿见影,换个角度看其实是件好事,你将会通过后文了解其中原委。

类型3:再多告诉我一些

你已经睁大眼睛,准备洗耳恭听了。太好了!我在之后每一章中提出的建议都会促使你获得很大的进步。

类型4:你说什么

如果你不属于上述三种类型。好极了!你天生就是一个擅长“丢弃与整理”的人。请保持自己的风格,继续读下去,你会在后面的内容中发现惊喜。攻略2丢弃令人丧气、抱怨的负面用语,用提问激励自己“丢弃与整理”工具箱里有一件万能武器,那就是“睿智提问的力量”。恰当的问题往往可以逆转劣势。但关键是——我们到底应该问哪些问题?“为什么”和“如何”

请看下面的故事,想象现在的场景是你最喜爱的播音员在进行拳击比赛的现场解说。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观看世纪拳王争霸战!红方是200磅重的大块头,我们每个问句里面都有他。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号称“遗憾之子”“不幸之母”“悲哀之圣”“史上最消极问题的常胜将军” —— “为什么”先生,隆重登场!

现在请大家将目光转向赛场的另一边,蓝方选手是一位轻量级选手,体重140磅。大家叫他“希望之星”“沟通之王”“迎刃而解的秘方”。他反应迅速,动作敏捷而多变(有时喜欢虚晃一招)。让我们热烈欢迎挑战者—“如何”先生!

这场激战绝对值得观赏,对吧?“为什么”这个词经常和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要现在发生?”“为什么应该由我来做这些?”相反,“如何”却通常与解决问题相关——“我如何去做?”“我可以如何改善?”“我们应当如何解决?”

下面是一个“为什么”与“如何”对抗的经典实例。

你很忙。距离一个重要会议仅剩几分钟时间,但是你却在赶赴会场的途中迷路了。你惶恐不安,头脑中不停闪现各种“为什么”——“为什么我总是迷路?”“为什么这种情况总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偏偏在今天迷路呢?”“为什么”问得多了,你那聪明的大脑就会陷入沮丧、恐慌以及于事无补的怪圈。

现在,请试着问自己“如何”——“我是如何迷路的?“”我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会场?”“应该如何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向他们说明我现在的处境?”“我如何保持冷静?”

注意,用“如何”提问时,我们并不是要去说那些听起来积极却虚弱无力的废话;也不是要去说一些安慰自己的话,比如,“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或者“我迷路了,这也许是天意,我应当顺其自然。”绝对不是!当你需要快速、理性地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时,问自己“如何、怎样”就是一种强大的思考方式。

我为何如此焦虑

有多少人真正思考过这个经典问题?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只会一味地问“为什么”——这通常就是焦虑的源头。问“为什么”不能帮你减少焦虑,反而会剥夺你的能量——“我为什么不能如此?”“为什么人们要这么做?”“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现在,请丢弃“为什么”,从此改问“如何”——“我应如何做这件事?”“如何改变人们的想法?”“如何让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如何”式的提问可以立即让你感到情绪有所好转。是不是觉得这一切都很神奇?那么,欢迎你来到“丢弃与整理”的奇妙世界。

丢弃与整理小语:用一些“面部表情心理学”,可以让提问的效果更好。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在问“如何”的时候,试着微笑、扬起眉毛。这样,问题会变得强烈而迫切,大脑也会更快地想出办法。

大脑的潜能

人类的大脑是如此精妙,它拥有1千亿个神经元,能处理数万亿的信息,但是其中大部分神经元都处于闲置状态。所以,我们何不让大脑忙碌起来,给自己注入一些新想法呢?

遇到困难时,不要认定大势已去,只能全盘接受;相反,我们应向自己提问,这会有效地打破你原有的思考模式。以下实例可以教我们如何在某些状况下进行自问,从而扭转局面。我没时间我如何能挤出时间?→我如何能把它变得有趣一真无聊→些?在我认识的人里面,谁可我不知道→能会知道答案?太贵了→我如何才能买得起?

这样运用我们的头脑,可以帮我们冲破大脑原有的蛛网链接,充分调动闲置的神经元,从而让我们更加自如地发挥大脑的智慧。攻略3丢弃借口,让自己获得解脱

丢弃与整理小语:找借口,会让你行事缓慢,创意受限,甚至摧毁他人对你的信任。

我们在小时候也许就发现,如果我们因为不想做某事而编造借口,最后往往可以得偿所愿。5岁的孩子这样做没什么问题。然而,很多成年人至今仍然在用五花八门的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不能”“不愿”完成某项工作,或者利用千奇百怪的借口让自己半途而废,把事情一拖再拖,甚至说服自己无须完成。

为什么我们不停地找借口?为了寻找答案,现在需要我们倒推几步。

我们必须硬着头皮面对事实:借口实际上就是谎言。“我今天不能着手这项工作,因为我手头有太多的事情要忙。”

这句话的潜台词大致是:“哎呀!我有这么重要的事情要做,却花了半天时间在那里无所事事。快点儿,编个借口,而且必须听起来非常合理。我知道,我需要说我一直很忙。不,必须更有说服力才行。我得向对方暗示我确实忙得不可开交。这可能还会博得一些同情。”

如果你在找借口时不曾进行这么复杂的思索过程,那么这恐怕已成为你根深蒂固、不由自主的行为方式了,你甚至可以瞬间找到精彩绝伦的理由,然后信口开河。真是了不起呀!

如果这种行为方式已经“根深蒂固”,是否还能改变呢?当然能。但是此时需要你先丢弃“找借口”的糟糕习惯。这是你面临的第一大挑战。下次再想找借口时,请你颠覆原来的做法,说出事实真相。

这里有一些小事例,供你参考。

妻子嘱咐丈夫买一些东西,但是他却忘记了。如果妻子问起,他很可能会说:“我转遍了整家商店也没看到你要的东西,一定是卖完了。”

但是,他其实可以不找任何借口,选择实话实说:“天啊!我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我现在就去买!”

另一个例子如下。“什么?你没收到我的邮件?网络系统一直有些问题,我的邮件可能被拦截了。”

如果丢弃借口,他可以说:“非常抱歉,邮件尚未发出。请您再给我1小时时间,好吗?”

大家看,讲出真相更好,对吧?“编造蹩脚借口”与“坦诚说出真相”,二者相比,不知你感觉如何,反正我始终更欣赏后者。

两条警告:

★慎重起见。不要为了说出真相而失去工作、伴侣、朋友和家人。

★循序渐进地挑战自我。试着每次都在自己习惯的程度上再稍微向前推进一步,讲出更多真相。

为什么要费尽周折丢弃各种借口

改掉找借口的坏习惯,你会变得更加自由且一身轻松,在很多事上,无须为自己的行为(或“不作为”)进行辩解。大家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你,他们与你的互动也会变得更为正面、积极。

想要丢弃借口,请在一开始就遏制编造借口的行为。

请认真思考上面这句话。

我曾经为一位非常古怪的老板工作。为了不惹她生气,我总会想出各种理由搪塞,不跟她讲实际情况,结果却经常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有一天,当我又在她面前支支吾吾时,她盯着我的眼睛对我说:“讲真话,可以让你解脱。”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对她说出了真相。过去不曾有人跟她反映那些因她而生的困难和问题,也没人告诉她这些问题会给员工带来多少麻烦。我把一切和盘托出。一开始她很难接受,气氛异常紧张;但后来她渐渐平和下来,最终对我表示感谢。

关于如何处理类似情形的建议,详见攻略8。

丢弃与整理小语:讲真话,可以让你获得解脱。

关于“借口”的话题告一段落。现在,我将和读者分享一个故事,这是“丢弃与整理”技巧应用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案例。攻略4丢弃对自我的过分关注,成为有趣的人

你是否想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差不多所有人都有过这种念头。传统观念认为,如果你想变得有趣,你需要博览群书、聪明伶俐、善于表达、有魅力且有智慧。等一下,在你认同这种说法之前,请先读读下面这则故事。

一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在为期1个月的假期里,每天都乘坐飞机往返于纽约和洛杉矶之间,他总是坐在三人一排的中间位置。

航班起飞后,他会选择旁边的一位乘客进行交谈。他没想过让自己变得有趣;相反,他尽力使自己对旁边乘客所说的话感兴趣。他会问一些高质量的问题,然后让对方尽情表达。

每次下飞机前,他都会询问对方的个人信息,希望与他们保持联络。一星期后,研究人员会联系那些同这位心理学家交谈过的乘客。结果发现,尽管没人能够记起心理学家的婚姻、工作、家乡、居住的城市等信息(当然,他根本就没有透露过这些信息),但是每个人都记得他,并表示很喜欢他。这项调查最有趣的发现是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这位心理学家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 “最有趣的人” !

丢弃与整理小语:想变成“有趣的人”,并非不停地表现自己,让别人对你感兴趣;而是应当关注他人,提升自己对他人的兴趣。

在“对他人感兴趣”和“使别人对自己感兴趣”之间取得平衡

提升对他人的兴趣,并不意味着永远剥夺你讲故事的权利,你可以给大家描述穆丽尔姨婆险些炸掉整座村庄的场景,也可以说说你是如何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的。但学会“丢弃与整理”后,你只要向对方提问,就可以把自己打造成史上“最有趣的人”。

让别人记住你的10个有趣问题

以下10个问题和描述可以有效展现你对他人的关注,下次遇到别人时,要记得说。

1.你是怎么做到的?

2.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3.你在哪里学的高招?

4.像我这样的人,如何参与这项活动?

5.能举个例子吗?

6.后来怎么样?再多告诉我一些信息。

7.你还会那样做吗?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和从前不一样的方法吗?

8.接下来怎么办?

9.真的?哇,太棒了!

10.最后这句不是你要说的话。你只需保持沉默和微笑,并且时不时地点头。你会惊讶地发现,对方在这种肢体语言的提示下竟然会变得如此滔滔不绝。攻略5丢弃对人或事的固念,学会换位思考

我们已经了解到“丢弃与整理”的基本理念和行动方式了,现在让我们稍微升级,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概念——“模式转换”“模式转换”也可以被描述为对基本假设的改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我们都经历过这种变化。我想让读者做的是,使用“丢弃与整理”方法,并且有意识地丢弃对人或事的固有看法而进行换位思考。

以下是我经历的一次印象深刻的“模式转换”,以及我的领悟。

1995年,我去华盛顿参加会议。由于旅行计划的安排,我提前一天抵达。当晚,我在宾馆附近散步,走着走着,来到一家电影院门前,于是便随意地选了一场快要开演的电影看。工作人员告诉我,这片子不长,片名是《黑街追辑令》(Clockers),马上开演。

于是我小心地走进已经熄灯的2号影厅,找了个位子坐下,开始观看影片。当银幕上滚动片尾字幕,周围灯光也逐渐亮起时,我环顾四周,顿时惊呆了。我是2号影厅内唯一一个白皮肤的人。我并没有感到紧张或恐惧,只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意识到,作为少数派中的一员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

这次“模式转换”是被动的,但让我深刻认识到,肤色、能力、体型、年龄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会让人们产生怎样的差异心理与感受。我妻子曾是全校700个孩子中唯一一个拥有黑色皮肤的人(当然这种现象在如今的校园已极为罕见),那种身为少数派的经历,一定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那次观影体验,让我深深领悟了这些道理,且至今仍记忆犹新。

倘若我在那次被动的“换位思考”前就积极鼓励自己进行尝试,相信我会更早地懂得身边的某些人和某些事。

这里提供了一些换位思考的提案,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挑战一下。

★试着坐在轮椅上一段时间,看看周围的人会有什么举动。

★如果出了问题,试着停止抱怨,扪心自问怎样才能改善眼前的情况。

★试着成为你自己的顾客。

★禁食一天。

★去收容所做义工,和那儿的人聊聊,问问他们为什么会在这里。

★保持一星期不去超市购物,而在自己的壁橱和冰箱里搜寻一下,尽量依靠家里现有的东西来生活。

★在指责别人的行为之前,先充分了解这个人所处的情况。

由于我们对周遭的一切都已司空见惯,因此要强行创造一些“换位思考”的机会,相信你一定会从他人的角度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从而摒弃自己以往对人或事的固念。这也是除旧立新的最快办法,有时甚至可以帮助你深刻地审视现实。

丢弃与整理小语:如果你是一位交警,执勤过程中从未遇到过超速驾驶,那么你一定会觉得特别奇怪。于是,当你脱下制服开车回家时,也许会产生上演一段“急速飞车”的念头,看看当班的交警会是什么态度。这也是一种换位思考,但请你不要知法犯法。

整理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一个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当事人以及他们的行为。坚持有规律地进行“换位思考”训练,我们会在恰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看待事物也会更加透彻。无论生活赋予你什么,我们都可以时刻准备迎战,把一切变得更好。“丢弃与整理”的实习期已经结束,我们也已学到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简单技巧。下一步,我们来看看在人生的不同领域中要如何应用和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接下来的章节将具体展示如何在某些关键领域内“丢弃与整理”。

阅读过程中,请大家随时准备转换思维。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总是在想:“我不确定这些方法是否适合我。”请立刻“丢弃与整理”,甩掉自我否定的想法,改问自己:“怎样才能使这些方法适合我?”第2章为自信和幸福丢弃与整理

快把无谓的担忧甩开,立刻!马上!

想象一下,有这样两个人,年龄相仿、背景相同、资历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其中一个总是信心百倍,另一个却时常自我怀疑。请问谁比较容易成功?

当然是前者。

在过去的15年里,我周游世界各地,为人们进行励志演说。讲座期间,我经常会问:“在场的各位,有谁能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时刻保持自信?请诚实回答。”在迄今为止的约50万听众中,仅有3人举手回答说:“我总能保持自信!”实际上,我不认为这些人能够真正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能做到时时刻刻保持自信,他们也许并没有完全听清楚我的提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