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之旅:军事史上著名的战斗团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8:29:10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钢铁之旅:军事史上著名的战斗团队

钢铁之旅:军事史上著名的战斗团队试读:

前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如今战争仍然没有彻底地离我们远去。许多局部战争依然在世界的诸多角落爆发。无情的战火摧毁着现代文明,摧残着无辜生灵,也深深地伤害了热爱和平的人们。回眸人类的发展历程,战争不断地助推着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从某个角度而言,战争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较量,是战斗团体之间的较量。而一支优秀的战斗团体或许没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或许在武器装备上不够精良,但其坚强的战斗精神、良好的团队意识足以使其被深深的镌刻在人类战争的史册上。《钢铁之旅:军事史上著名战斗团体》选择了古代和近代十支著名战斗团体,历史跨度囊括了人类古代战争史和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至今的现代战争史,选取了世界战争史上各个时期内最为著名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战斗团体加以论述。在本书的上部——

古代篇

中,作者向广大青少年读者朋友们介绍了马其顿远征军、古罗马帝国军团、斯巴达军队和蒙古骑兵四支骁勇善战的古代军队。由于古代国家的军队编制、作战方式、武器装备和科技水平的局限性,各个国家往往采用军兵种单一的大兵团作战形式。所以在本书上篇中出现的四支古代军队是以国家的整体武装力量出现的。在各个章节之中,又分别包含了史海回眸、部队编制、特色训练、经典战例、风流人物和历史评价等诸多板块,从每支军队的发展历程、人员装备、训练特色、战术特点、辉煌战绩和英雄代表人物等不同角度出发,向广大读者朋友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这些古代军团的风采。

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不同作战效能的诸多兵种逐渐登上了世界战争史的舞台。因此,在本书的下部——近代篇中,作者精选了五个国家的六支王牌部队进行介绍,既包括了老牌劲旅,如有“沙漠之鼠”之称的英国皇家陆军第7装甲师,又有后起之秀,如号称“大卫王之鹰”的以色列伞兵部队;既有传奇色彩浓郁的美国第82空降师和英国皇家空军部队,又有发展历程曲折的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和法国装甲兵部队。各章节的结构基本与上篇保持一致,分为组建与发展、特色训练、编制及装备、经典战例、风流人物和历史评价六个板块进行重点详实地介绍。纵观全书内容,作者通过对这些著名战斗团体真实、细腻的记述,清晰地再现了这些团队中的广大官兵们与众不同的生活、训练、战斗场面和他们细微的情感世界。本书将使广大读者朋友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领略战争领域的辉煌、绚丽、惨烈和玄妙的景致,也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本书,能够对战争的奥秘有着更加精深的领悟。

为保证成书质量,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谨向被参阅资料的作者致谢。在撰写过程中,尽管我们力求流畅、通俗、准确,但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故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古代篇

战无不胜——马其顿远征军

在公元前333年~公元前323年的短短10年里,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击溃希腊当时号称无敌的底比斯神圣军团,血洗底比斯;东征波斯,击溃庞大而装备精良的波斯军主力;控制地中海,平定埃及;远征印度,击破印度的战象部队……亚历山大与他统帅的马其顿远征军,如同夺目而短暂的流星,在历史的夜空中划过,留给我们的则是无限的遐想和赞叹。史海回眸

亚历山大时期的马其顿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是古代波斯)。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马其顿两代君王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不断完善军队建制,发展军队新型作战方式,带领强大的马其顿大军攻城略地,扩张领土,将原本地处偏远的马其顿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疆域东自喜马拉雅山的支脉和印度的西北边陲,直抵西方的意大利,北从中亚细亚、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今日的苏丹边境与撒哈拉大沙漠。马其顿鼎盛时期版图

马其顿,原是位于希腊北部边陲的一个偏僻地区。马其顿人属于多利亚人入侵时分布于希腊北部的诸多部族之一,是希腊人的近亲,但族属复杂,文明的开始比其他希腊人晚,处于希腊文明的边缘。因而在帝国崛起之前,一直被希腊人视为蛮荒之地。

公元前359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执政,国家迅速崛起。腓力年轻时曾在希腊城邦底比斯做人质,还曾获得过古希腊奥运会马车赛的冠军。由于他对希腊诸邦的情况有较深的了解,希腊人也不再视之为蛮族之王。腓力二世在位期间,实施了多项重要改革,如进行巩固王权、消除部族首领的军事割据以及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加强王权,限制贵族议会的权力,将全部军政财权集中到国王手里;经济上实行货币交换方式以利于贸易;推动马其顿历史发展﹐使马其顿的历史从此长期与希腊的历史融为一体;设立由国王直接指挥的常备军,并在底比斯军队阵形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长矛盾牌为主兵器、攻防兼备的马其顿方阵。在腓力二世的治理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底比斯、雅典、科林斯等城邦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仅斯巴达缺席),会议约定成立马其顿—希腊的永久性同盟,盟主是马其顿。会议决定维持现存法律及秩序,并决定东征波斯。所有这一切熄灭了希腊人一向高举着的自由火腓力二世(公元前382年~公元前336年)炬,科林斯会议标志着希腊城邦时代的结束。

公元前336年的夏天,马其顿王国的旧都皮拉正在举行腓力二世女儿盛大的结婚典礼。喜气洋洋、身穿节日白袍的腓力二世在一群喜庆的宾客簇拥下走进礼堂。然而,不幸在此时发生了。当腓力通过礼堂入口时,一名卫兵打扮的人突然拔出短剑往腓力胸前奋力刺去,腓力二世未及躲闪,转瞬间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腓力遇刺后,马其顿宫廷的骚乱与希腊起义并起,不过,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迅速平定了马其顿贵族的谋叛,继承并巩固了王位。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

马其顿大军远征中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远征军先后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米拉战役爆发,马其顿远征军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远征军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庞大的马其顿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远征军在途中进行了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行程万余里,时间长达10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征战中,马其顿远征军几乎战无不胜,究其原因除了亚历山大正确的战略指挥外,更主要的还在于马其顿方阵战术的合理运用和步兵与骑兵的协同作战。这一切,使得马其顿远征军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远征军编制

马其顿远征军主要有重装步兵方阵、重装骑兵部队和轻装步兵、骑兵组成。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途中主要进行了四场激烈战役,从这四场激烈战役来看,发挥重要作用的还在于重装步兵方阵和重装骑兵部队,而作为辅助部队的轻装骑兵和步兵毫无优势可言,反而有亚历山大大帝时甚至成为远征军的软肋,在多次战役中屡遭重创。下面我们就重装步兵方阵和重装骑兵的编制情况作简要讲解。

马其顿远征军威力最为强大的便是重装步兵方阵了,即马其顿方阵。步兵方阵起源于希腊方阵。马其顿方阵的创建人是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到亚历山大时代,一个标准的巨大方阵共16384人,由4个组织严密的小方阵组成,每个小方阵(约4096人)由一名将领统率。每个小方阵每一横排为256人,纵列为16人。4个小方阵横排成1个长方形大阵,每排就成为1024人,纵列仍为16人(看起来有点类似我国演义评书里的16条一字长蛇阵)。组成马其顿方阵的重装步兵基本由马其顿中上层自由民组成。马其顿方阵这种军事编制跟现代军队的编制极其相似。方阵的基本战术组成单位为方阵的纵列,即16人,名为洛考斯。16个洛考斯组成1个辛塔哥马(256人),相当于营。一个小方阵由16个辛塔哥马组成,相当于1个师。亚历山大在参战人数最多的战役里动用了2个巨大方阵。蓄势待发的马其顿方阵

马其顿军的重装骑兵被称为同伴,这是由年轻贵族组成的精锐部队。用我们中国的说法,这都是一群“膏粱子弟”。但这批贵族子弟自幼刀马娴熟,又富有希腊式的骑士精神,并有向亚历山大效忠的赴死斗志,所以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这支部队通常人数在1800左右。整支部队分成8个分队,每队200人,国王的卫队有400人。分队编有4个小队,各有49人。为什么会有49这么古怪的数字,很简单:站队的时候小队长在最前面,后排3个骑兵,再后排5个,以此类推,最后一排13个,整个小队就是49人。这样的三角队形是腓力二世发明的,使骑兵队可以方便的向左右两翼回旋,比波斯骑兵传统的直线形站队具有更高的机动性。每次转向时,只要将马头拨过45度,三角形的边就成为最前一线,第一排有7名骑兵,第二排有6名,以此类推。每两人中间空开一段距离,不影响后面的同伴冲击。四个小队排成一线,他们的站位就像尖利的锯齿;若干道这样的锯齿就是马其顿骑兵的突击队形。当然,这需要严明的纪律和高水平的训练。每个分队的同伴都来自同一个省份,他们用同一颜色的披风和旗帜,在战斗时可以高呼家乡的名字。冲击中的马其顿重装骑兵

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长矛都是马其顿远征军的主要武器,这里将不再赘述了。作战方式

马其顿远征军在同敌军会战时,主要依托处于中军位置的马其顿巨大方阵,左右辅助轻装步兵和重装骑兵。

被用作中军的巨大方阵在作战时会排很长的横队,纵深16人,士兵与士兵之间有着较大的间隔,马其顿长矛通常握在离柄端3~6英尺(1英尺约为30.48厘米)的位置,方阵头上4~6排士兵的矛头对准前方,后面各排士兵握矛的姿势有的倾斜,有的垂直于地面,各不相同。每个纵列的排头三人和末尾一人属于关键位置,因而选用骁勇而技术高强的士兵。作战时,整个方阵常常以坚固的密集队形跑步向前推进,就像一把攻城锤猛烈冲击敌人的队伍。马其顿方阵示意图

方阵的右翼主要为重装骑兵。马其顿重装骑兵的武器装备跟重装步兵基本相同。他们也都手持一根马其顿长矛,可惜在马背上很难施展。在交战之前,他们往往把长矛扛在肩上,矛头稍向下。冲锋时,长矛可以稍稍放低在肩部以下,但还需矛头向下方倾斜以保持平衡。在猛力刺中第一个敌人后,往往让长矛留在他的身体里不再拔出。丧失长矛以后,再用刀剑继续进行战斗。等到战斗胜利后,再去找回那些长矛。

方阵的左翼由轻装步兵与同盟者骑兵组成。但左翼轻装步兵的队形很长,呈斜形,有如一条巨长的锁链,可以贯穿连接整个重装步兵方阵和右翼重装骑兵,在作战中保持全军互相策应、队形不乱而不至于被敌军分割包围。

由于巨大方阵在作战中保持密集紧凑而且移动快捷的队形并不容易,所以很多作战任务都由右翼的重装骑兵发起的。根据亚历山大四次最主要的战役来看,亚历山大的主要战术是利用重骑兵率先突击,来打击敌人的左翼,然后中军巨大方阵跟进摧毁敌方中军主力。战斗力较弱的左翼则咬住对方右翼,有时左翼甚至抵挡不住,但随着右翼和中军的胜利而反过来对敌人进行反击。最终击溃敌军,获得全面胜利。

马其顿方阵必须和骑兵紧密配合,单纯依靠方阵是不容易取胜的,马其顿人在作战时会把方阵排成斜阵,即直角三角形或直角体形,斜面向外,这样就会根据具体需要从某一侧包围敌人。一般敌人在马其顿方阵面前不会被立刻杀得四散奔逃,像割草机一样利索,他们大部分会为其所困,竭尽全力的躲避众多的矛头,而这恰恰是马其顿将军所要的,敌人被放在一个大大的案板上,而刀就是马其顿重装骑兵。在重装骑兵首轮冲击之后,会迅速掉转马头,从后面重重一击,就像用刀剁菜板上的肉一样。这要求步骑协同,不能晚也不能早。

我们可以看出,马其顿军队获得胜利的主要战术原因在于重装步兵方阵和重装骑兵。但是,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方阵士兵配备较重的长矛、铠甲和盾牌,所以行军缓慢,机动性差,适合速战速决,不适宜长期作战。而且方阵在作战中只有保持密集队形才能维持强大战斗力。风流人物——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323年,古马其顿王国国王,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这位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西方世界里,上至史学家,下至中小学生,几乎尽人皆知。亚历山大曾经扬言要“直捣世界的尽头”,这句话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拿破仑曾经这样评价他:“亚历山大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亚历山大在20岁的时候便登上了希腊北部马其顿国王的宝座。这位年轻的国王在两年之内平定内乱,而在此后的10年中,亚历山大则率领马其顿远征军首先占领希腊全境,继而长驱直入波斯,生擒了号称“万王之王”的波斯皇帝大流士,然后征服埃及,最后经开伯尔山口,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出生于马其顿首都佩拉,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12岁时驯服全马其顿无人能够驾驭的烈马布卢法卢斯。目睹此景,其父腓力二世惊叹道:“我的孩子,征服属于你的领土吧,马其顿对你来说实在太小了!”后来,腓力二世为亚历山大请来了当时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作教师。少年亚历山大最喜欢的书是描绘古希腊特洛伊战争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他一心向往《伊利亚特》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的丰功伟绩。

公元前336年的仲夏,腓力二世在其女儿的婚礼上遇刺身亡,被征服的希腊城邦纷纷起义。年轻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用两年时间平息了暴动。此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领土辽阔、财源滚滚的波斯。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领3.5万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远征东方。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有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亚历山大回答:“希望。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那里的波斯军队,然后又挥师北上,向叙利亚城市伊苏进军。他打败了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俘获了其母和妻女。看着大流士的豪华宫殿,亚历山大赞不绝口:“这样才像个国王!”接着,亚历山大南征叙利亚和腓尼基,派大将攻占了大马士革。随后,他又率军南下,经过7个月的艰苦战斗,攻下了中东文明古城推罗,将推罗城的3万居民全部卖为奴隶。围攻推罗城期间,大流士三世派使者求见亚历山大,愿意出巨款、割让半个波斯帝国赎回其母和妻女,但亚历山大毫不动心。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在切断了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长驱直入埃及。当时的埃及不满波斯帝国的统治,视亚历山大为救星。马其顿远征军不伤一兵一卒进入了埃及。亚历山大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作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在庆功的宴会上,亚历山大分外兴奋,他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

征服埃及后,亚历山大率军大举入侵中亚,在那里遇到了当地部族的顽强抵抗。从公元前330年起,将近3年的时间他都在中亚作战。在这期间,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中不断有人反对继续东进,亚历山大镇压了持异议者,并于公元前327年率军离开中亚,南下侵入印度,占领了印度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他本想向恒河流域进发,征服印度的心脏地带,但士兵们厌倦了长期战争,思乡心切,加上印度的炎热、暴雨和疾病,拒绝前进。亚历山大的军队发生哗变,印度的土著居民也群起反击。再加上从少年时代就随同他征战的战马布卢法卢斯暴死,使亚历山大心灰意冷。万般无奈之下,他在公元前325年下令撤出印度。

公元前324年初,分两路撤回的军队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会师。由于长途跋涉,部队损伤极大。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新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准备新一轮的远征。然而,在公元前323年的6月初,亚历山大突然患上恶性疟疾,于6月13日便不治而终,年仅33岁。虽然他生前采取了一些加强统一的措施,但其帝国毕竟是在短期的武力征服中迅速建立起来的,随着强有力的创建者的死去,帝国很快也就土崩瓦解了。

亚历山大的一生可谓扩张征略的一生。他的10年远征堪称古希腊军事学术发展的高峰。他在腓力二世的基础上,革新军事学术,增加军队侧翼的密度以提高其攻击能力;创立了既善于在乘马队伍中又善于在徒步队形中进行战斗的新型骑兵,使骑兵成为军队的决定性突击力量;制定了战斗队形各组成部分之间灵活机动、有机协同的作战原则。他在交战中善于在一个侧翼集中优势兵力实行突破,带动全线进攻。恩格斯称他为“历代最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之一”。同时,他的军事行动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注意战略基地的建立和巩固,并把整治行动与军事行动结合在一起。

亚历山大代表了古代希腊社会的一个阶级。他和古希腊一切著名奴隶主活动家一样,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他的东征是为了掠夺,造成了人员的大量伤亡,给被侵略各民族人民带来了无数灾难;另一方面,他东征的10年是希腊社会的极盛时代,在此前后,不仅希腊文明吸收了东方营养,而且高度发达的古希腊文明以空前规模传祥东方,对古代东方文明特别是中亚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经典战例——高加米拉战役

高加米拉战役是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与波斯军队所进行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亚历山大扬长避短、灵活指挥,率领马其顿远征军以必胜的勇气奋勇冲杀,以少胜多,消灭了大流士指挥的波斯军队主力,为征服西亚扫除了障碍。

公元前331年春天,亚历山大拒绝大流士三世的讲和,率领马其顿远征军4.7万人,其中骑兵7000人,东渡幼发拉底河寻找波斯军队主力。同年9月22日,亚历山大率军渡过底格里斯河,24日搜索队报告发现波斯骑兵。为摸清准确情报,亚历山大亲自率骑兵前去侦察。从俘虏口中得知,波斯军队驻扎在高加米拉附近的平原上。波斯军队当时大约有4万名骑兵、100万名步兵和200辆装有镰刀的战车,另外还有15头战象。

公元前331年9月29日,亚历山大率轻装步兵和骑兵对敌人的部署和整个战场进行了周密全面的侦查。根据侦察,亚历山大掌握了波斯军队的阵形配置情况:整个部队分为前后两个阵势,前面阵势的两翼是骑兵,中央是步兵,后一阵势全部是步兵。中央前方是象队,左翼前方配置了150辆飞轮战车,右翼前方配置了50辆刀轮战车,中央方针由波斯皇帝部队的步兵、弓箭手和骑兵混合编组,由大流士直接指挥。亚历山大针对波斯军队的部署特点,根据自己的兵力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密集的马其顿方阵置于正中,两翼配置骑兵和轻装步兵,在马其顿方阵后还部署一个后方方阵,两个方阵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在一线部队两翼外侧还设两条防卫,正好与一线成斜角。如果第一线被敌军包围,侧卫即迂回到侧翼进行迎击;如果敌军想绕过侧翼进攻,侧卫则直接攻击敌军侧翼;如果敌军不这样打,侧卫就向内旋转,以增强正方方阵的兵力。在第一线中央方阵前面,他精心埋伏了一些优秀的弓弩手和一支标枪队,以打击波斯军的战象和战车。从整个部署来看,马其顿军的阵形为一个空心大方阵,具有较大的机动性,侧卫可以面对任何方向,各处都可以构成正面。亚历山大与波斯军队战斗马其顿方阵对波斯战象

公元前331年10月1日拂晓时分,决战开始。亚历山大率先发起攻击,他带领部队向右移动,佯装攻击波斯军队的左翼。大流士看到这种情况,深恐自己的联军无法到达平正的地方,从而使刀轮战车失去作用。于是急忙下令他的左翼部队实施大迂回,卷积马其顿军队的右翼,以阻击亚历山大再向右延伸。亚历山大也明白了大流士的意图,命令右翼迅速出击。波斯军队在人数上占有压倒性优势,即便如此,马其顿军还是挡住了波斯军队的冲击。不一会儿,波斯军左翼出动刀轮战车,试图冲散马其顿方阵。亚历山大命令标枪手向前以排箭一齐射杀战车驭马,然后乘势上前用长矛猛刺车夫。虽然波斯军队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是勇敢的马其顿士兵死战不退,顶住了敌人的连续冲击。接着,大流士又把方阵全部调上来,同时命令左翼骑兵绕过马其顿军的右翼,迅速迂回插向后方,企图形成决定性的包围。马其顿军的形势十分危急。在这紧要关头,亚历山大沉着冷静,他下令全军收缩队形,避敌锐势,阻击迂回和穿插之敌,并以部分兵力袭击迂回之敌的侧后,寻找战机扭转战局。由于波斯军队骑兵已经绕向马其顿军右翼,造成了中央和左翼之间的空虚,出现了一个缺口。亚历山大迅速抓住这一契机,命令所有骑兵和突破口附近的方阵组成突击队,亲自率队向突破口冲去,马其顿军将士像洪流一般经突破口直扑大流士的中军。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大流士不知所措,眼看四面八方都是激昂的马其顿人,本已提心吊胆的大流士再也无心恋战,他拨转马头,头一个溜之大吉。群龙无首的波斯军队左翼顿时乱了阵脚。马其顿军则越战越勇,经过连续几次的冲锋,终于突破了波斯军队企图迂回包抄的阵线。

与此同时,马其顿军左翼的战斗也在激烈地进行着。由于马其顿军右翼的斜进,左翼落在右翼的后面,而此时配置在波斯军队的右翼部队既不知大流士已经逃跑,也没有听到左翼败北的消息,仍在继续作战。他们一路绕过马其顿军的左翼,从侧面攻打;一路从正面攻击。马其顿军左翼受到两面夹击,立即派人向亚历山大告急。于是亚历山大停止追击,率领骑兵回来增援。他们首先与波斯骑兵相遇,此时,马其顿军前后夹击,波斯军队无力招架,又闻大流士已逃,早已斗志全无,纷纷落荒而逃。亚历山大率军乘胜追击,一直追了50多千米。

高加米拉之战,亚历山大指挥马其顿远征军4.7万人,击败了大流士的百万大军,彻底击垮了波斯军队的抵抗能力,取得了东征的决定性胜利,成为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历史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马其顿远征军是同亚历山大的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这支军队随处可见亚历山大的个人意志之所在。伴着亚历山大野心的膨胀,这支军队也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但随着亚历山大的英年早逝,这支军队也变得四分五裂。虽然能征善战的马其顿远征军随着短暂的亚历山大庞大帝国的崩溃而分崩离析,但在当时的年代,也就是公元前350年,无论从战斗精神还是从战斗素养上来评论对比,这支军队无疑都称得上世界最强悍的军队。这支军队装备精良,兵种齐全,除了举世闻名的马其顿方阵以外,还包含了骑兵、轻步兵、弓箭手、投石兵、攻城兵、工兵,甚至还有一支医疗部队。而天才的亚历山大将这一切统一整合,并使之成为一支高度职业化的战争机器。

从马其顿远征军短短的征战史来看,一支强悍过硬的军队,除了精良的装备、训练有素的士兵,还有一点也是不可或缺的,便是能够身先士卒、冷静智慧的优秀指挥官,这一点可以算得上马其顿远征军留给后人的思考和反省吧。

欧洲劲旅——古罗马帝国军团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条西方谚语,对古罗马帝国来说确实当之无愧。当年,古罗马只是南欧台伯河畔的一座小城。但曾几何时,它战胜了周围一些民族的入侵,并发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强大国家,把古罗马的道路铺向了全世界。这些,当然与古罗马军队的英勇作战密不可分。因此,对于古罗马军队战斗力为何长期强盛的探究,便成为军事史学家们的永恒话题。著名学者维吉秀甚至断言,“罗马人是掌握了战神的某种奥秘,才组成他们的军团的。”史海回眸

古罗马帝国曾经显赫一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权之一。古罗马人的统治延续了近千年时间,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今天的西方,语言、法律和地理景观,依然镌刻着古罗马的印记——“要生存,就要以武力征服对手”。古罗马人非常精明,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或武力,帝国的军团逐渐蚕食着附近地区:从意大利境内的敌对城邦到西班牙、法国、巴尔干半岛,甚至北非和中东地区,一路所向披靡。

古罗马,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古罗马先后经历了古罗马王国、古罗马共和国和古罗马帝国三个时期。从历史角度来看,只有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军队才真正属于国家武装力量,所以本篇着重向广大青少年朋友介绍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军队情况。

公元前30年,恺撒的养子盖乌斯·屋大维击败对手——恺撒军队的指挥官马克·安东尼,平定了古罗马内乱,吞并普托雷迈奥斯王朝统治下的埃及,推翻了古罗马共和国,建立了古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而古罗马帝国也名副其实地掌握了古地中海世界的霸权。

盖乌斯·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古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92年)和后期帝国(公元193年~公元476年)两个阶段。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鼎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古罗马的黄金时期。后期帝国从三世纪危机起,经伊利里亚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国,至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将帝国正式分为东西两部分(公元395年)。西部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在公元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部帝国直到公元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史学家更多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

值得一提的是,古罗马本是起源于提比利斯河畔的都市国家,由于连年的军事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古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图拉真,第一个出身行省贵族的皇帝,他主张兴建公共设施和积极对外扩张。图拉真时期是古罗马帝国疆域最大的时期。从公元101年起图拉真就率兵入侵达西亚,至公元106年完全征服达西亚,设达西亚行省;盖乌斯·屋大维,古罗马帝国在公元105年,图拉真占领阿拉伯北部,设阿拉伯行省;公元114年,图拉真并入亚美尼亚,设亚美尼亚行省;图拉真继续东进,击败了帕提亚军队,于公元116年占领帕提亚首都泰西封。当年年底,图拉真兵抵波斯湾,他是古罗马统帅中唯一一个到达过此地的;公元117年,图拉真病重撤军,设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两个行省。古罗马帝国最盛时,其面积达173万平方英里(1平方千米约为0.3861平方英里),人口达6000万~7000万,均居世界第一位。古罗马帝国的版图

古罗马恒久不衰的统治力,主要归功于它灵活多变、顺应潮流的政治体制。但作为政治的强力工具,打垮了难以计数的敌国、粉碎了异族的一次次入侵、镇压了对统治阶层所有反抗的强大古罗马军团,同样不容忽视。从提比利斯河畔的都市国家到拜占庭帝国,长达2000年的古罗马帝国史,同时也正是一部帝国的中流砥柱——古罗马军团纵横驰骋的历史……军团编制

古罗马帝国军团,如此庞大的战争机器,到底是如何保持着井然的秩序和强悍的战斗力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古罗马军团的军营,亲身去感受一下这支庞大的队伍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吧。

古罗马军团的名称,在这里不能不提。因为名称的由来是一件既复杂又有趣的事情。

古罗马军队其实包含着数十支军团,但每当人们提及这个国家的战争机器的时候,总是习惯统称为古罗马军团,军团在拉丁语中有“征兵建军”的意思。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也就是在屋大维建立古罗马帝国,创立元首制的前期,古罗马军队下辖的军团最多的时候竟然有40支之多,这些军团多属于军队将领个人掌控。在古罗马帝国建立后,屋大维将军权集中在个人手中,并使军人职业化。他一边大力裁撤军队(古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全境的军团数目基本在30支左右浮动),一边加大军队整治力度,建立各种条令来约束和管理军队,使得古罗马帝国军团完全成为国家的正规军。

军纪中要求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军队中亦有各种刑罚,从鞭打到处死都有。逃跑的军队会被实行“十一抽杀律”,即每十人中抽出一人处死。同时,古罗马军团的绰号很有特色,其中很多来源于该军团曾经获得过荣誉的行省,例如第五“马其顿”军团。当然也有以指挥过军团的著名将领的名字命名的,例如比较早期的穆基那战役中从属屋大维一方的第四“马尔斯”军团。军团的名称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一段时间后原有的称号就有可能被新的所取代。在军团称号中常会出现一些专有词汇,这些词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军团的历史。比如Gemina这个拉丁词汇的含义“双”,如果一个军团的称号中出现了这个词就是说此军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前军团整编而成的。Augusta的意思是庄严、伟大,这同样是屋大维成为皇帝后的称号,因此获得这一称号的军团是无比光荣的。Pia Fidelis则是忠诚的意思,它往往作为荣誉称号被赐予那些在兵变和叛乱中保持对皇帝忠诚的军团。Victrix毫无疑问是胜利的意思,这是所有军团在每次重大战役胜利后都能获得的荣誉。

古罗马帝国军团是古罗马王国时期的军队在其崛起、强盛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吸取了宝贵的作战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的继承、完善和发扬。古罗马帝国军团的编制组成基本是从古罗马王国时期沿袭下来的。每个军团基本上以步兵为主,共分为10个步兵大队,满编5120人。第一步兵大队拥有最精锐的800名士兵,其余大队各480人。但在实际运用中,为了保证军团步兵实战能力的均衡以及运用方便,一般情况下军团总兵力大多为2000~3000人,最多不过4500人。

步兵大队是拥有高度机动性和自由度的独立战术单位。军团司令官得以将一至数个大队作为总预备队配置在阵地后方,适时出击;或是随时从本队中分派出以大队为单位的分遣队,随心所欲地排布构思中的理想阵型。这种“科霍尔斯战术”在以步兵为主力的欧洲战场上无往不利。步兵大队又分为若干百人队,百人队的长官叫做百夫长。5120人的军团是重装主体,有时也辅以轻装军团。轻装军团来自北非的努米底亚。发石车手一般是希腊克利特岛或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的居民。骑兵则来自高卢和德国。古罗马军团中的百夫长和他身后的士兵

在这种编制下,古罗马帝国军团是如何行军作战的呢?原来罗马人主要采用三列棋盘布置。即第一线配置4个大队,二、三线各3个大队;每个大队中包含并立的小队,每个小队是200人;每条线右翼是后备兵、中间是主力、左边是枪兵。

古罗马帝国时期建立的正规化军事编制使得古罗马军团的协调能力达到了一个高度。细分的编制和体制,加上使用军旗来分别队伍和发出信号,大大地加强了其庞大的军团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更利于指挥。同时军队中严明的纪律和鲜明的上下级隶属关系,还能使得各单位在战场上能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此时,古罗马帝国军团已经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最先进的军队。举个例子来说,其布于侧翼的枪兵,其任务可能就是对攻击侧翼的敌人进行防御,不必等到军团指挥官下达命令,大队的指挥官就能自觉的改变队形,进行防御。这样,罗马帝国军团的指挥官们对侧翼的顾虑便大大的减小了。标致性装备

古罗马帝国军团在欧洲战无不胜,不仅依靠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也得益于精良的装备。盔甲、短剑、方盾和投枪是古罗马帝国军团武器配备的标志。

军团士兵身穿金属和皮革制成盔甲,头带金属头盔保护头部、脸和脖颈。

公元前3世纪末,古罗马帝国军队淘汰了用于砍杀的剑,改用一种稍短的双刃剑,称为“格拉蒂斯”。其长约2英尺(1英尺约为30.48厘米),宽约2英尺,重量十足,剑头十分尖锐,用起来非常灵便,用途更加广泛,可作为劈刺式兵百夫长的盔甲器,其作用十分重要。军团士兵的标准装备——短剑标准盾牌 所属军团名称写在两组翅膀纹样之间的长方格内

由于短剑的作用距离较近,不能距敌于较远的距离,对士兵的保护功能相对差一些。为弥补这一缺陷,罗马人对盾牌作了较大改进,将盾改成了结实的长圆形凸面体,高约4英尺,宽2英尺,用木头做成,上面蒙有兽皮,并用窄金属条加固,可以将身体的大部分遮盖住,其形状有些像琵琶桶的平面,这种盾也称作“斯邱托姆”。这一改变使得古罗马帝国军团的机动性大大增强。另外,盾上面还写清楚了持盾者所属的兵团名字。利用盾牌相接而成的“龟甲阵”

重标枪是古罗马帝国对兵器的一项重大发展。这种重标枪被称作“皮鲁姆”。它是标枪的一种,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这种标枪容易投掷,穿透力大,它一半是金属杆,一半是木杆,即将一根4.5英尺的铁杆插入一根4.5英尺的木杆,中间用两个销钉连接起来,总长度约为7英尺,在金属杆的一端加有一个坚硬的铁枪尖。这些投枪的构造独特,一旦刺中目标枪头就会折断,以防被敌方反掷回来。重标枪用单手投掷,最大投射距离约60英尺。作战时,军团士兵可一齐投出,可以取得最大的心理威慑效果。起初,重标枪只是剑的辅助兵器,到了公元前1世纪,它的作用就变得跟剑一样重要了。除用于投掷外,它们也能充当普通长枪使用。士兵手中的重标枪

除了以上的基本作战装备外,军团里还有一类特殊的士兵,他们身披狼皮,带银质面具,显得狰狞可怕。不穿重甲,只穿相对轻便的锁子甲。手中也没有标枪,而是换成了旗杆,这就是“掌旗手”。列队时,他们站在百夫长身旁,冲锋时,无论自己受到什么伤害,也要保证手中的旗帜高高竖立。如果说指挥官是一个军团的灵魂,那么掌旗手就是军团的精神。在指挥官阵亡时,只要掌旗手手中象征着军团荣誉的旗帜还竖立着,古罗马军团的士兵就仍会士气高昂的奋战到底。所以,掌旗手都是由英勇无畏、经验丰富的勇士或者老兵充任,给士兵们以精神上的鼓励。如果军团旗帜被敌人夺走,这比整个军团全军覆没还要耻辱。军团掌棋手作战方式

古罗马帝国的将军们都强调打进攻战,只要有可能,就尽量找机会袭击或逼近敌人的侧翼。他们总是力争占领制高点,以增加投掷的距离,增强冲锋时的冲击力量。

古罗马帝国军团进行进攻作战时,先以轻步兵进行小规模袭击或用投掷进行骚扰后,双方的主力横队开始互相接近。待相距20码的距离时,第一横队的前面两列士兵便将标枪投出,与此同时,军团往往已经采取半方阵式的疏开队形。军团的主力几乎总是在主力横队开始跟敌人进行白刃战前发起冲锋。这时,第一横队的8或10列士兵就迅猛地冲向敌人,但只有前面的两列士兵能够用上剑,后面各列士兵则将手中的标枪从混战中的己方士兵的头顶上掷过去。几分钟后,双方的第二列士兵便上前替换正在交战中的士兵。这样周而复始的交换着打下去,直至战斗结束。与此同时,轻步兵要负责给后面各列士兵补充标枪。这些轻步兵除了要掩护军团的后备和侧翼外,还要负责找回所有可能要到的并能使用的标枪。若第一横队的进攻未能取胜或者被敌人压住,那么第二横队的士兵就穿过第一横队的士兵的6英尺间隔向前推进,第一横队中精疲力尽的士兵则退下来休息并重新编队,最后便作为后备队的第三横队使用。因此,在整个战斗中,横队中的各列士兵以及两个或三个主力横队之间都在连续不断地进行调动。要进行这样的调动和调换,军队必须要有高度的纪律性和严密的组织。正因为古罗马帝国军队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才能在高明的军事将领的指挥下,不断战胜强大的敌人。军团作战场面风流人物——贝利扎留·贝利萨留

贝利扎留·贝利萨留,东罗马帝国(也称为拜占庭帝国或后罗马帝国)查士丁尼一世时期著名军事领袖人物,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将领之一。作为古罗马军事传统中最后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促进了东罗马帝国对北非和意大利的收复。贝利扎留·贝利萨留(约公元505年~公元565年)

贝利萨留出生于巴尔干半岛达尔马提亚的一户农家。年少时便英勇过人,性情坚韧。后加入军队,最初担任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亲随侍卫。公元527年,他率军参加对波斯的战争。公元529年任禁卫军长官。次年任德拉总督,采用骑兵伏击战术,击败4万波斯一阿拉伯联军,名声大振。时年25岁。公元532年镇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义,解救被困的皇帝,又立新功。公元533~公元534年,奉命率步兵1万、骑兵5000人侵入北非,灭汪达尔一阿兰王国并俘其国王,凯旋首都,被授予执政官称号。这个最高奖赏是他为查士丁尼进行侵略战争而赢得的,是他一生征战事业的顶峰。值得一提的是,贝利萨留的妻子安东妮娜与皇后提娥多拉原都是马戏演员,交情甚厚。通过这层关系,他的妻子也为他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帮助。

公元535年,为了完成查士丁尼攻占东哥特王国以收复意大利本土的使命,贝利萨留再次率军远征。是年冬,他的军队登陆西西里岛,但是未及北上又被召去非洲镇压了一次叛乱。公元536年攻人意大利南部,后北上攻占罗马。公元540年攻陷东哥特都城拉文纳,俘东哥特王维蒂吉斯。东哥特人曾以立贝利萨留为王作为投降条件,他佯装同意,但受降后又拒绝王位。此举却引起查士丁尼的猜疑,年底被召回,从此受到冷遇。

公元541~公元544年,他再次率军对波斯作战,取得几次胜利,但对纪律松弛的雇佣军控制不力,被查士丁尼斥为不忠,剥夺了他的军权。幸亏皇后干预,才免于身败名裂。此时,东哥特人造反。贝利萨留于公元544年再次去意大利征战东哥特。由于长期战争使出征意大利的部队疲惫不堪,皇帝仍对贝利萨留心存疑惧而不予增援,故对东哥特人的征战失利。公元548年贝利萨留被召回解职。公元559年匈奴人入侵,他再次被皇帝任用,率军击退匈奴人。公元562年被指控参与谋反,被捕入狱。次年获释后不久去世。

贝利萨留戎马一生,英勇善战,为东罗马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当时即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他在军事上注意改进军队的战术和装备,在作战中以善于使用骑兵著称。他所建立的新型骑兵,身披护身铁甲,装备有日耳曼人的长矛和波斯人的弓箭,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当时就被称为“铁甲军”。他所留下的骑兵,后来一直成为捍卫东罗马帝国的骨干力量。经典战例——提卡米伦战役

公元533年6月,东罗马帝国开始了对北非汪达尔王国的征服。东罗马军队的指挥者是谁呢?就是我们刚刚介绍过的,一贯以作风英勇而著称的贝利萨留,而汪达尔军队的指挥者则是国王吉里米尔。贝利萨留仅凭1.5万人的兵力,以积极的进攻和迅速的行动,在汪达尔王国连战连捷,最后在迦太基附近的提卡米伦大败吉里米尔的军队,完成了东罗马帝国对汪达尔王国的吞并。

本文的开端,我们讲过,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但在这座废墟之上,却先后又建立了一系列的国家:意大利和达尔马提亚一带有东哥特王国,不列颠东南部有盎格鲁—撒克逊等王国,高卢有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王国,西班牙有西哥特王国,北非有汪达尔王国。此时的东罗马帝国正处于强盛时期,当查士丁尼一世即位后,决定重建罗马帝国的辉煌。通过分析对比,查士丁尼认为,北非的汪达尔王国内外交困、防卫薄弱,在新兴的王国中政权是最不牢固的,于是决定把该国作为征服计划中的第一个目标。在公元531年的时候,查士丁尼的机会终于到来了。原来,在北非的汪达尔王国中,一个叫吉里米尔的人推翻了他的叔父——汪达尔国王希尔德里克的政权,取得了王位,希尔德里克被投入了监狱。希尔德里克在年轻时代与查士丁尼曾是盟友,因此查士丁尼要求吉里米尔释放希尔德里克。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吉里米尔好不容易才到手的政权又怎么会轻易还回呢?这也正中了查士丁尼的下怀,他可以以此为借口发动对汪达尔的征战了。

公元533年6月22日,由贝利萨留率领的远征军踏上了征程。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这支队伍的构成做一简单介绍。这支队伍数量不多,只包含了1万名步兵和5000名骑兵。步兵几乎全部由非民族性的雇佣兵组成。所谓非民族性的雇佣兵,顾名思义,就是从东罗马帝国各地区招募而来的大部分是匈奴人,虽然他们也具备高度的训练水准和战斗力,但是忠诚度却不高,当胜利时,他们会像野兽一样凶猛,可一旦失败,很有可能反噬主人。贝利萨留就带着这样一直军队开始了对北非汪达尔的征讨。当东罗马帝国的远征军离开首都君士坦丁堡,经海路进发的时候,汪达尔的新国王吉里米尔对此情况全然不知,因为他所关注的却是撒丁岛的叛乱,当然这个叛乱也是由查士丁尼一手煽动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吉里米尔的精锐部队在其兄弟特查宗的率领下,正在撒丁岛平叛。

在9月初的时候,贝利萨留的部队到达非洲海岸,并在当地四处散发公告,说远征军只讨伐吉里米尔一人,绝非对当地人民作战。稍作安顿之后,贝利萨留便率领部队向汪达尔的首都迦太基开进。此时吉里米尔得到消息,但得知东罗马帝国的远征军人数不多的消息时,吉里米尔决定集中身边的军队解决这场战争。为此,吉里米尔制定出了一个自认为无懈可击的计划,他打算从三个方向向贝利萨留进攻,即他的另一个兄弟安马塔斯率领迦太基的守城部队攻击贝利撒留的前卫,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攻击贝利萨留的右翼,同时他的侄儿吉巴莫德穿越山地,攻击贝利萨留的左翼。但吉里米尔在制订计划时忽略了时间的因素,在一个没有钟表的年代,要想使三个纵队同时作战,根本不可能,这也是导致吉里米尔计划落空的根本原因。

结果可想而知,吉里米尔的军队大败,他的兄弟安马塔斯战死,迦太基城失守。贝利萨留带领军队进驻迦太基,立刻修城固防,而吉里米尔则对到距迦太基160千米的布拉里吉亚,一边收拢残部,一边等待在撒丁岛平叛的特查宗的救援。当特查宗赶到后,吉里米尔的兵力再一次强大起来,数量上达到了东罗马远征军的10倍之多。

重整军备之后,吉里米尔便开始向迦太基前进。首先,为把贝利萨留军队逼出迦太基城,他破坏了供给城内的水道;其次,为分化瓦解对反改的力量,他利用贝利萨留军队中的匈奴人对于服役条件不满的矛盾,派人去游说匈奴人,使他们答应在下一次战斗中倒戈。此后,他就退往一个距离迦太基城29千米的叫提卡米伦的地方,建立设防营地,静候贝利萨留出击。

贝利萨留得到他的匈奴部队想要倒戈的消息,立刻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笼络,最后,匈奴人决定在会战中保持中立。大约在12月的中旬,贝利萨留决定带领骑兵进行攻击。战斗开始了,首先,贝利萨留的部下约翰带领精锐骑兵前卫,经过三次冲击,终于将吉里米尔的整支队伍冲散,并杀死吉里米尔的兄弟特查宗,贝利萨留则率领主力骑兵随后对溃散的敌军进行砍杀,此时,匈奴人见贝利萨留占据主动,也加入战斗,随后进行出击,就这样,汪达尔的军队被逐回其设防营地。贝利萨留并没有就此收兵,而是趁机带领骑兵乘胜追击,吉里米尔本人见大势已去,上马逃走,而吉里米尔的军队见到国王已经逃跑更是无心恋战,各自逃命去了。就这样,贝利萨留占领了吉里米尔设在提卡米伦的营地,并领兵再追。一直到公元534年3月,吉里米尔投降,贝利萨留才胜利回国。历史评价

古罗马帝国军团战斗力之强悍可谓在当时是无国可敌。究其根源,可谓秘密只在罗马人自己身上。古罗马帝国公民的勤俭、勇敢、爱国、尚武的精神,超常性与严酷性相结合的训练,完善的军队编制,精良的武器装备和科学作战方式,造就了这样一支神话般的军团,而这一切也给我们当今世界各国的军队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是,由于受整个国家政治腐败和奢华纵欲风气的影响,军队中也滋长起奢靡腐化之风,最终被哥特等“蛮族”打败而导致帝国覆亡。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对此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罗马人坚守住了一些优秀品德和科学的制度,才造就了自己的伟大;后来却因为奉行与以前完全相反的一套东西把自己搞垮了。我们姑且放下古罗马帝国的成败,单单看古罗马帝国军团雄视欧洲战场数千年的豪迈,也会令今人赞叹不已!

波斯人的恐惧——斯巴达军队

铁质、严酷、热血、刚毅的斯巴达勇士们给后人一种信仰、一种崇高,一种只有胸怀大志者才能表现出来的气度和荣耀。“永远不会屈服,直到战死沙场。为国家而战则是一生最高的荣耀。”——这便是每一位斯巴达人的心声。阅读本文,我们铭记的是一种历史,而历史留下的是一种精神,虽然最后一位斯巴达勇士轰然倒下,但勇猛刚强的斯巴达人精神将为后世永远铭记。史海回眸

斯巴达(公元前7世纪末~公元396年),是古代希腊中的一个城邦。所谓城邦,就是一个国家,它以一座城市为中心,周边包括诸多的乡镇。要数古代希腊最强大的城邦,雅典第一,斯巴达便可称之为第二。斯巴达城邦位于古希腊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拉哥尼亚平原位于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东临爱琴海,南濒地中海,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小平原,土地肥沃,适于农耕。“斯巴达”的含义即是“可以耕种的平原”。我们所要讲述的便是在公元前11世纪来到这里并经过数年征服与扩张,终于在公元前7世纪完全占领这片肥沃土地的多利亚人的强悍军队。下面让我们一起重回中古欧洲,回顾一下斯巴达城邦的建立与发展。

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初,一批由阿卡亚人组成的希腊部落来到了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公元前20世纪中叶,阿卡亚人在拉哥尼亚建立了一些城市。当时拉哥尼亚各城市处于迈锡尼国家统治之下。公元前1100年左右,另一批由多利亚人组成的希腊部落从希腊半岛北部侵入了伯罗奔尼撒,其中的一支进入拉哥尼亚,毁灭了迈锡尼时代的城市文明。进入拉哥尼亚的多利亚人分为三个部落,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他们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由五个村落联成一个新的政治中心,这就是多利亚人的斯巴达城。它名之为城,实际上既没有城墙,也没有像样的街道。居住在这一带的多利亚人,称为斯巴达人。今伯罗奔尼撒半岛地图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730年,斯巴达人逐渐征服了拉哥尼亚地区,迫使被征服的居民向其纳贡,这些被征服者居住在斯巴达人的周围,称作皮里阿西人(意为周围地区的居民)。后来居住在南部沿海希洛斯城的被征服者不堪斯巴达人的压迫而发动了起义。斯巴达人将起义者镇压下去之后,将他们变为奴隶,称之为希洛人。

公元前8世纪中叶,由于斯巴达人本身社会分化加剧和人口增加,为了解决土地不足,斯巴达人一方面向外殖民,另一方面侵入美塞尼亚,史称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约公元前740年~公元前720年)。结果,斯巴达人占领了整个美塞尼亚,把其居民也变成希洛人。把侵占的土地在斯巴达人与皮里阿西人之间分配,斯巴达人分得平原的土地,皮里阿西人分得山区土地。约公元前640年~公元前620年,美塞尼亚人不堪奴役与压迫举行起义(史称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虽然给斯巴达人以沉重打击,最后还是失败了。到公元前7世纪,斯巴达的奴隶制国家政体已经大致形成了。

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逐步与伯罗奔尼撒半岛大多数城邦组成伯罗奔尼撒同盟,成为希腊一个城邦集团的领袖。凭借这个同盟,斯巴达经常干涉雅典等邦内政。公元前5世纪初,它没有派兵支援小亚细亚希腊城邦反对波斯的起义。公元前480和前479年,斯巴达人在波希战争中曾任希腊诸邦盟军统帅,与雅典等邦联合反对波斯的侵略。此后,随着提洛同盟的建立和雅典势力的增长,斯巴达与雅典的矛盾日趋尖锐。

公元前464年大地震后,斯巴达奴隶乘机起义,为了挽救危局,斯巴达一度求助于雅典。公元前404年,在波斯的帮助下,斯巴达打败雅典,成为延续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胜利者和全希腊的霸主。它的暴虐统治很快引起各城邦的不满和反抗。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斯巴达与雅典、忒拜、科林斯长期角逐,渐失优势。斯巴达公民内部贫富分化加速,失去土地和公民权者日增,兵力日益削弱。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入侵希腊城邦忒拜,大败,国王战死。随后美塞尼亚独立,伯罗奔尼撒同盟解体。公元前3世纪后期,斯巴达的社会矛盾尤为激烈,亚基斯四世和克莱奥梅涅斯三世改革相继以失败告终。公元前192年,斯巴达僭主纳比斯被杀,斯巴达被迫加入阿哈伊亚同盟,实际失去了独立。罗马帝国征服伯罗奔尼撒半岛后,公元396年斯巴达城为哥特人所毁,随后拜占庭入主。

长期对奴隶——希洛人的武装镇压,使斯巴达拥有一支铁血严酷、刚毅好战的军队,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在公元前6世纪的波希战争中得以充分体现。经过温泉关一役,斯巴达人虽然寡不敌众,使得波斯军队攻占雅典,但斯巴达军队强悍的战斗力从此声名远播。特色训练

为了维持对希洛人的压迫与剥削,镇压希洛人的反抗,斯巴达人需要一只强壮的军队。于是,斯巴达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整个社会过着军事化的生活,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军事训练。为了防止斯巴达人内部贫富分化,斯巴达人不许从事工商业,不用金银做货币,而用价值低廉的铁币。斯巴达人除了军事外,不得从事其他生计。斯巴达人崇尚武力精神,整个斯巴达社会等于是个管理严格的大军营。

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那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这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要求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为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打一次。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训练也越来越严格。受训者经常举行演习和表演,国王还亲自到场观看。有一种演习是分成两队进行搏斗。在搏斗的前一天晚上,孩子们要用小狗来祭神,据说是因为狗又机灵、又勇猛。祭完神,还要同公猪搏斗一次。第二天,开始正式的搏斗。双方赤手空拳,没有护身的披挂。搏斗的时候,可以拳打、脚踢、用嘴咬,甚至允许挖对方的眼睛。经过残酷的搏斗,打倒了对方的孩子就能获得荣誉。当男孩过了12岁,便会被编入少年队,只能光头赤脚,不论天气冷暖均只许穿一件外衣,并只可在军营里作少量进食,逼使他们在外面偷取食物,锻炼他们的身手。若被人发现,则会被重打,因为这证明他身手不灵活。

斯巴达人到了20岁,开始军营生活,受正规的军事训练。斯巴达的战术是方阵。这种战术不仅要求每个战士能勇敢作战,而且更重要的是依靠组织和纪律的严密。为了保证方阵在战斗中进退熟练,接应机敏,长期操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20岁到30岁,每个青年都要接受这种训练。过了30岁,斯巴达人才能结婚成家。但是,集体的军事生活还得继续下去。他们必须参加一种叫做“斐迪提亚”的公民社团,每团15人,平时一起聚餐,一起扎营,在战时就是一个作战的小队。他们还必须每天出操,直到60岁时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

斯巴达女孩7岁仍留在家里,但她们不是整天织布做家务,而是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斯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强健的母亲,才能生下刚强的战士。斯巴达妇女很勇敢坚强,她们不怕看到儿子在战场上负伤或死亡。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面。”意思是说,要么拿着盾牌光荣胜利归来,要么光荣战死被别人用盾牌抬回来。

斯巴达人要求他们的子弟语言简明,直截了当,从小就养成沉默寡言的习惯。有一次,斯巴达国王的儿子听到雅典一位演说家说斯巴达人没有学问,就回答说,“先生,你说得对,在希腊人中,只有我们一点也没有学到你那些坏品质。”又有一次,一个国王给斯巴达国王写恐吓信,要斯巴达听从他的命令,不然的话,就要把斯巴达变成废墟。斯巴达王是怎样回答的呢?他只用了一个字:“请!”后来,人们把这种简练的回答叫做斯巴达式的回答。英语里“精练的”这个形容词(laconic)就是从斯巴达人居住的拉哥尼亚这个地名转化而来的。斯巴达独特的军事社会制度和尚武精神,使它拥有希腊其他城邦无法相比的军事优势。它曾经称霸南希腊,打败雅典。但是,它除了军事力量强大以外,在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什么成就和发展。军队编制

斯巴达是奴隶制专政的国家,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整个斯巴达人依靠奴隶——希洛人的供养,形成完全而终身脱离生产的、专门从事军事活动的特权阶级。斯巴达的兵役制度是公民兵制,兵民合一,兵即是民,民也是兵,兵民不分。斯巴达人为终身的职业兵,从20岁起正式成为军人,30岁开始结婚,服役至60岁,成为世界上服役期限最长的常备军。

在这期间,他们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住在军营,实行严格得军事训练,包括体育、击剑、拳斗、操练和跑步等,并进行严格的共餐制,不得无故缺席。所以,整个斯巴达城就像一座大兵营,斯巴达人只要活着,就得受无休止的训练,过着严酷的军事生活。斯巴达军队主要为重装步兵,重装步兵的编制,开始为5个营,公元前5世纪末已有8个营。到公元前4世纪,军队编制复杂化。军队的最小单位是排,由64人组成。两个排组成一个连,两个连组成一个营,四个营为一个团。作战时,单位区分作用不大,所有重兵都编入一个方阵,整体作战。除此之外,还有轻装步兵,但编制数量不确定。标志性装备

重装步兵最主要的武器是矛。这种矛一般全长为1.8~2.2米左右,矛杆是木制的。矛的前端有一个矛头,形状是扁平的柳叶形,长度约30~35厘米,最阔的地方宽度约4~5厘米,由铁铸造而成。矛的后端装有一个大尖钉,形状是截面为正方形的锥形,长度比矛头要短,锥形的底部约为2厘米宽,由青铜铸造而成。平时不用的时候,矛是矛头冲上,凭着后端的尖钉,垂直地钉在地面上的;需要使用时再把它拔起来。大概是因为把矛钉在地面上的行为,时刻可能威胁到地面上的小生物,所以矛后端的这种青铜钉的别名就是“蜥蜴锥”。

重装步兵的次要武器是非常著名的斯巴达短剑。剑的长度一般是60厘米左右,形状不一,由铁铸造。到了公元前5世纪,希腊诸城邦里陆军最强的斯巴达,发展出一种比较短(30~40厘米左右),尖端形状是三角形的剑,几乎只能算是一种比较大的匕首。这种短剑在实战中比长剑更有效。

在矛和剑之外,有时重装步兵还会携带一种砍刀。这种砍刀比长剑稍短,形状也不一样,不过都有一条弯曲的刀刃,也是由铁铸造的。由于这种砍刀只有一条刃,所以它的主要功能是往一个方向去劈,而不像剑那样有两条刃,可以往两个方向去切,还可以往前去直刺。所以砍刀在重装步兵中不是常见的装备。倒是骑在马上的骑兵,由于最经常的动作就是往下砍,所以砍刀在骑兵中是常见的装备。像古希腊的著名学者、苏格拉底的弟子之一色诺芬就在他的《论骑术》十二卷11节向骑兵特别推荐这种武器。

在防护方面,重装步兵和以前的步兵最大的不同,在于重装步兵的盾牌比较小。以前那种可以把士兵全身从脚面到脖子全部掩护起来的大盾牌,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盾牌则是圆形的,直径约1米,以木制的圆盘为基底,外面铺上一层青铜。在盾面上,经常会绘上一些标记,以表明持有者来自哪个城邦,或者他是什么身份。比较常见的几种标记有:斯巴达人的∧(∧即L,是斯巴达所属的“拉栖底梦地区”的首字母)、雅典人的猫头鹰(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的圣鸟)、忒拜人的斯芬克斯(人首狮身的怪兽)。

除圆盾之外,重装步兵的个人防护也主要依靠盔甲。重装步兵的盔甲主要分三部分:头盔、胸甲、胫甲。重装步兵的头盔是很有特色的,一般都是青铜铸造,可以把整个头颅,包括颈部都裹起来。头盔只在正面有一道T字形的开口,以便眼睛的观察、鼻子的呼吸,以及嘴的说话。另外,头盔在两眼之间还往下伸出来一道,用来保护鼻梁。有时在这种头盔的顶上,还会加上一些马鬃,作为装饰。由于这种特殊的头盔最早产生于科林斯,所以得名“科林斯式头盔”。胸甲和胫甲一般也是用青铜铸造的,用来保护躯干正面和小腿。胸甲可以把前全副武装的斯巴达重装步兵胸和腹部整个裹起来,最初就是一块青铜大罩子,后来有了根据士兵个人的身材量身打造的胸甲。由于青铜胸甲过于沉重,而且重装步兵左手的圆盾已经提供了对身体正面的保护,所以古典时代后期出现了用几层牛皮制作的、只是在心口处缀上铜片的胸甲。这种牛皮质地的胸甲一直流行到了罗马时代。当时还有其他种类的胸甲,比如鳞甲、片甲等等。由于重装步兵的圆盾不能像以前的大盾牌那样有效保护士兵的双腿,使得胫甲现在比原来更重要,所以胫甲和胸甲相反,从原来的牛皮质地变成了后来的青铜质地。盾牌、头盔、胸甲、胫甲加在一起,总重量大约在25~30千克,所以重装步兵一般不进行长距离的奔袭。

斯巴达公民唯一的职业就是战士,所以他们的装备是城邦提供并且统一制式的。斯巴达人这种整齐划一的装备,自然而然会给战场上那些穿着五花八门装备的对手们一种震慑。作战方式

斯巴达人在战斗中步调一致、军纪严明,他们采用攻守兼顾的步兵方阵并注重保障队形的要害部位。阵列的深度一般有6~8行,人多的时候也有十几行的,而每一行则为8个士兵。方阵中士兵们都是左手握盾,右手执矛。

先说防护,战斗时前两排的士兵将圆盾举起,形成一道铜墙铁壁,盾牌被提到脖子的高度,以保护自己的前胸,然后把彼此的盾牌互相接在一起,形成一道“盾墙”。基本上方阵的最左端是封闭的,因为战士左手拿盾右手拿矛,防御时每个斯巴达方阵的战士都会保护着他左边的战士,锻炼成这种战术需要相当强悍的力量和准确的判断力。再说进攻,方阵中的士兵把矛扛在肩上,矛头朝上。当重装步兵的阵列都集结完毕、每一行都形成“盾墙”之后,等到接近敌军时,中后排的士兵将长矛插空前刺,攻击敌方头盔保护不到的部位,比如眼睛;或者去扎头盔与“盾墙”之间裸露出来的部分,比如脖子。

这种方阵攻防效果兼备。敌人冲锋到方阵前时,后方的长枪可发挥长度优势先发攻击,前方盾牌组成的防御墙提供了很好的保护;而当斯巴达人冲锋时,密密麻麻的长枪加上战士行进的冲击力,灵活地交替攻击,威力惊人。这种方阵后来被亚历山大大帝采用并改良,在他的征伐大业中被发挥到极致。

值得一提的是,斯巴达军队进行作战时,往往征调他们的奴隶——希洛人去打头阵,以减少自己的损耗。由于斯巴达人经常对外发动战争,希洛人的军役负担自然十分沉重。希波战争期间,斯巴达人一次就征调了3.5万希洛人随军出征。他们被迫去打头阵,用自己的生命去探明敌方的虚实,消耗敌方的兵力。风流人物——列奥尼达一世“生能万人敌,身先士卒,大军千万亦无所惧,真英勇也。”这是后人对列奥尼达一世带领斯巴达三百勇士在温泉关战役中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的溢美之词。

列奥尼达(勇猛若狮之意),古代希腊斯巴达国王,古代希腊抗击波斯入侵的英雄。他为人英勇果敢,每战必身先士卒。斯巴达城国王的诞生没有世袭之说,只能从成千上万的竞争者中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获得。

列奥尼达打小就接受了严酷的地狱式训练,10岁开始学会被动挨打,随后学会了还击,多年的不间断训练,不但练就了他强壮的铮铮铁骨,同时也获得了超强的武艺和强烈的团队合作技能。列奥尼达经历了独身非人的野外生存考验,经历了与野狼对峙终将其杀死的严酷挑战,最终他胜利了,成为统领斯巴达城的国王,大约于公元前490年即位。“朋友和兄弟是你成功的有力保障……”列奥尼达一世在陪儿子玩耍时教导儿子说。这句话在后来的温泉关战役中得到了有力的验证。列奥尼达一世

公元前480年波斯第二次远征希腊时,列奥尼达一世任希腊抗波联军陆军统帅,率部约7000人镇守北、中希腊之间交通要冲温泉关,阻10余万波斯军南下。8月中旬指挥守军顽强阻击两天,多次打退波斯军进攻。后因当地希腊人出卖,联军腹背受敌。列奥尼达一世为保存实力命令联军撤退,亲率300名斯巴达人坚守,与波斯军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战后,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为报复,下令找到列奥尼达尸体,砍下首级,挑在矛头上。希腊人后来在温泉关为列奥尼达等300斯巴达精兵修建了墓碑纪念。经典战例——温泉关战役

今天,矗立在希腊德摩比勤隘口(俗称温泉关),用来纪念公元前480年希波战争中温泉关战役的一尊狮子状纪念碑上的铭文写道:“过往的客人,去告诉我们的斯巴达人,我们矢志不渝,死守在这里,粉身碎骨。”温泉关战役的纪念塑像和浮雕

温泉关战役是希波战争中的一场经典战役,也是希腊历史上的一次著名的爱国主义战斗典范,斯巴达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所展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一直被后人所称颂。此次战役斯巴达军队可谓虽败犹荣,他们的大无畏精神震撼了敌军,更鼓舞了希腊各城邦军队的士气。

公元前485年,薛西斯继承波斯皇位,成为波斯帝国的第四代皇帝。兴起于中亚伊朗高原的波斯,是通过无止境的扩张而发展起来的。然而,波斯皇帝对土地和财富的贪得无厌使他永远无法满足现状,他虎视眈眈地望着爱琴海彼岸欣欣向荣的希腊城邦,下令备战进攻希腊。

公元前481年,这已经是薛西斯备战的第4个年头了。薛西斯一共向臣服于波斯的46个国家、100个民族征集了25万人的大军,他的作战计划是穿越色雷斯、马其顿,然后南下希腊。这条路虽长,却比横越爱琴海保险系数大,并有利于发挥波斯军队人数众多的优势。

面对气势汹汹的波斯侵略军,希腊人组织了从未有过的联合行动,30多个城邦齐集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的科林斯,结成了反波斯同盟,发誓同仇敌忾,共御强敌。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被推举为陆军统帅,海军统帅也由斯巴达人尤里比阿德担任。陆军以最精锐的斯巴达军为主力,海军则以素有海上强国之称的雅典为骨干,全军11万人,战舰400艘。

全希腊动员起来的所有军事力量与强大的波斯对手相比,显得十分单薄。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波斯军队有500万人,不过根据合理估计应为50万人左右。而希腊联军只有7000人,因为这一年恰逢古希腊的奥运会,所以希腊人只派出了这么少的军队来迎战。其中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带领了300人的国王卫队前来,斯巴达人的尚武传统与常年不懈的训练,使得这300人个个都是以一当百的剽悍勇士。但是,即便如此,希腊联军也处于弱势。于是,联军将领们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大家决定只有踞守温泉关,兵力不足的希腊联军才能阻止波斯军队的进攻。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古战场,一同看看温泉关的地理位置。温泉关是一个海岸边的狭窄通道,东西走向,地势极其险要,狭窄得只能通过一辆战车,一旦希腊军队失守,波斯军队将长驱南下。

战役打响后,波斯人发挥数量优势,首先派重装步兵轮番冲击,并将之前的希腊俘虏放在最前面当炮灰。列奥尼达则充分利用温泉关有利地势和兵器优势,命令斯巴达方阵居高临下,用长矛刺向手持短兵器的敌军,使波斯兵伤亡惨重。训练有素的斯巴达人,有时故意示弱,丢下长矛撤退,等敌军追上来时,转身再用长剑发动反冲锋,这种“回马枪”战术屡屡得手,波斯人一直无法突破关隘。当波斯人的第一波攻击被彻底粉碎的时候,斯巴达军队只损失了2至3个斯巴达战士。波斯王薛西斯的军队在第一波攻击遭到失败之后充分认识到他面对的是一支多么可怕的军队,于是派出自己最精锐的“不死队”,这支12000人的皇家卫队号称波斯的王牌预备队,但一天下来还是攻不破斯巴达人的防线。第二天薛西斯派出了总共50000人对斯巴达守军进行猛攻,照样没有奏效。薛西斯急得三次从他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子,狂躁地吼叫不已。

一天傍晚,薛西斯正在大营中生闷气,侍卫悄悄领进来一个人,原来是一个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当地农民。这个希腊叛徒跪倒在地,卑微地说道:“皇帝陛下,我知道一条小路,可以让您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希腊人的后方,只要您给我一笔酬金,我立刻领您的人去看。”薛西斯一听,大喜过望,立即命令这个希腊叛徒带领御林军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直插后山。本来列奥尼达在小路旁的山岭上早已布置下1000余名守兵。但因此处数日没有战事,他们便放松了警惕,直到寂静的黑暗中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他们才慌忙披挂上阵。波斯的将军面对这些匆忙迎战的希腊军队感到目瞪口呆,这与前两天他们曾经面对的可怕敌人大相径庭。波斯将军一度不敢下令自己的军队立即进攻,叛徒提醒他这些人不是可怕的斯巴达战士,波斯军队才大举进攻,打败了负责保卫这一区域的佛西斯城邦士兵,黎明时分迂回到斯巴达军队防线背后。

面对险情,列奥尼达和他的300个斯巴达士兵没有离开,因为按照斯巴达传统,士兵永远不能放弃阵地!自愿留下与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700名塞斯比亚城邦士兵。温泉关战役想象图

决战的时刻来临了,腹背受敌的斯巴达壮士背水一战,给波斯军队以重大杀伤,薛西斯国王的两个兄弟阿布罗科美斯和海佩兰西斯在混战中被杀。前后夹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扑向防守薄弱的关口,斯巴达勇士用长矛猛刺敌人,长矛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佩剑断了,用身体去抵抗。可波斯人一波一波拥了上来,斯巴达勇士杀退敌人四次进攻,斯巴达王李奥尼达英勇牺牲。他死后,壮士们拼死夺回他的遗体。所剩的斯巴达人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一个小山丘上,塞斯比亚人的心理防线崩溃,纷纷举起双手向波斯人投降,但还是被杀红眼的波斯人全部屠杀。波斯军队将残余的斯巴达战士死死围住直到全部杀光。波斯人在战后打扫战场时,发现波斯军队死亡达2万人左右,斯巴达人的尸体却只有298具。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没参加战斗。一个是因为有眼病,一个是当时奉命外出。这两人回国后受到人们的极度鄙视,于是其中一人自杀,另一人则在后来的战斗中战死,一雪前耻。

付出约20000名波斯士兵生命的温泉关血战,对于薛西斯就像一场噩梦,他残忍的割下战死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的首级,并且把尸体钉到十字架上,这样的战后行为在波斯传统中很罕见,通常波斯人十分尊敬那些英勇不屈的敌人,这也可以看出斯巴达勇士给波斯军队造成多么惨痛的损失,以致波斯王做出这样惨绝人寰的举动。

攻占温泉关以后,波斯军队长驱直入,直扑雅典城。然而雅典城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薛西斯大怒,下令放火烧毁了希腊这座最繁华、最富庶的城市。虽然陆战取得了胜利,然而强大的波斯帝国军队却在萨拉米斯海战中一败涂地,最终导致战争的主动权完全被希腊人所操纵,最后不仅将波斯人彻底赶出了欧洲,而且还解放了长久被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