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与龙舟文化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3:49:45

点击下载

作者:胡元斌

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端午节与龙舟文化读本

端午节与龙舟文化读本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核心是“全面”,即追求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其内容是“五位一体”,即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小康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会,则是我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任务和总体要求,为全国人民描画了今后的幸福生活,这是全党的共同任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特推出“共享小康生活”系列读物,旨在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共建小康社会,共享小康生活。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首先要过上平安健康的生活。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和家庭因为安全或健康出了问题,导致整个人生和家庭都不幸,因残疾而穷困,因病痛而潦倒,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很大负担。还有些人涉黄、涉赌、涉毒、涉黑等,有些人被骗、被盗、被暴力侵害、被传销坑害、被邪教毒害等,从此陷入人生和家庭的不幸。这些都与建成小康社会背道而驰。小康生活就是要把“平安是福,健康是金”的理念转化为现实。“共享小康生活”之“安全预防与平安生活”读本,主要介绍交通出行、用电用火、网络生活、运动锻炼、食品卫生、疾病预防、劳动防护、黄赌毒黑、社会治安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预防知识,悉心告诫,关怀备至,是教导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每一天、幸福每一刻的最好读本。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就要创造社会新风尚,过上有文化有品位的幸福生活。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吃饱了、穿暖了、有钱了,但仍然过着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腐败的、丑陋的生活,这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不是小康生活的内容。小康生活包括文化内涵的建设,要体现出民风淳朴、文化品位的时代新风貌。“共享小康生活”之“社会新风与文化生活”读本,主要介绍对联与文书写作、谜语与猜谜游戏、岁时与节气知识、民间剪纸与年画、春节与除夕庆祝、元宵节与灯会、清明节与祭祀、端午节与龙舟、中秋节与赏月以及现代婚丧喜庆等文化知识,民风习俗、节日庆祝,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是发扬传统、建设时代文化的普及读本。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就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享受高雅的休闲娱乐生活。常常可以看到,本来应该高雅享受的休闲娱乐,却被有些人搞得庸俗不堪和声色喧嚣,有人有钱就任性,有人得势就放纵,这最终都是腐败堕落的滑梯。这些与小康生活是格格不入的。小康生活包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共享小康生活”之“休闲娱乐与健康生活”读本,主要介绍歌咏、器乐、美术、书法、舞蹈、口才、曲艺、戏剧、表演、游艺等知识,是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培养休闲娱乐爱好的最佳读本。

要建成小康社会,享受小康生活,就要养成文明的道德行为,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常常可以看到旅游行程中诸如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等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不仅国内有,而且还有丢丑到国外的。这些根本不是小康生活的具体表现。小康生活包括行为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享小康生活”之“休闲娱乐与健康生活”读本,主要介绍阅读、科普、健身、娱乐、游戏、旅行、环保、收藏、棋艺、牌艺等内容,是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文明行为、提高精神生活的最优读本。

总之,推出本套“共享小康生活”系列读物的目的,是使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都投身建设小康生活,成为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也让广大人民群众人人都能很好地享受小康生活,成为小康生活的享受者,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本套系列读物图文并茂、通俗易读,非常适合广大读者和有关单位机构用以指导现代家庭、社区以及新农村建设。同时,亦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编者2015年7月百变源流端午起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这个节日,举国同庆,民俗活动盛行,蕴含了深厚的民俗文化。

端午节还称为五月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等,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端午起源传说很多,充满神秘色彩。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主流地位。源于百越族的图腾祭祀

相传早在四五千年前,水乡泽国有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他们每年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龙图腾祭祀。在祭祀仪式中,有个半宗教半民俗的神人共娱节目,就是举行龙舟竞渡。他们还往水里投粽子,这是献给图腾神的祭品。在祭祀过程中,乡民们断发文石刻龙图腾身,以显示自己龙子的身份。原来这里也有在五月初五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也成为了“像龙子”文身习俗的遗迹。

后来,人们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的族属,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百越族的生产工具,大量的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族群标志之一。那么,百越族为什么在五月初五进行龙图腾的祭祀呢?

在古时候,夏历每月初五皆可称端五。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著名百科全书类丛书《太平御览》的《风土记》中记述:

仲夏端五,端,初也。

也就是说,“端”的意思和“初”相同,初五就称“端五”。端五的“五”与“午”相通,亦称“端午”。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端五”也叫“端阳”。五月初五,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作为民间的节日,五月初五这个“重五”的数字有着特殊的意义。古代许多先人认为,在以“十”为足数的系统中,“五”是半数。在天干地支中,“午”“戊”也都居中。金木水火土五行,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自然概念。

在春秋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著述的我国最早的军事理论策略《鬼谷子·阴符篇》有“盛德法五龙”的说法。南朝梁时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注曰:

五龙,五行之龙。

古老神话传说的五龙中,四条子龙各治东南西北一方,即金木水火四行,父龙居中央而为共主,“五”也就被赋予了帝王的神圣尊荣涵义。这样,初五就成了敬畏龙的日子,而“重五”日就是祭龙的盛大节日,也称为“龙节”。百越人创立祭祖的龙节,后来人们就称为“端午节。”

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合到汉族中,其余部分演变为了南方少数民族,端午节就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了。

那么,龙图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在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它的长相相当奇特,很像各种动物的集合。

它的身体像蛇一样长有麟片且修长,但它的角像鹿角一样,耳朵像牛耳,嘴上有两条像虾须一样的须,也有又大又凸的圆眼睛,还拥有长得像鹰爪的爪子,虎掌一般的脚掌,背上有鱼鳍,嘴里含有一颗珠子。

因此,龙在人们心中非常厉害,它能在天空中飞行,能在地上爬走,也可以悠游海中,它住在深海里,难得一见。

先秦重要古籍,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有人认为,龙是远古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糅合各氏族的图腾而形成的统一形象。传说龙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后来,龙成为了皇权的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华民族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我国汉族人民也经常将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

中华民族普遍认为,龙代表着吉祥和神圣尊贵。在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帝王们都称自己为“真龙天子”,这样就使龙也具有了权力的象征。

古代的帝王们和龙是脱离不了关系的,普遍认为皇帝是真龙转世,说他们的长相叫“龙颜”,身体是“龙体”,衣服叫“龙袍”等。凡是皇帝用的东西,都要冠上一个“龙”字。其实,皇帝之所以会跟龙扯上关系,还要从远古说起。端午龙舟雕塑

传说尧是赤龙族的后代,他的母亲在怀孕时,常有赤龙伏在身上,由此人们推断,赤龙族是龙的子孙,与龙有血缘关系。大禹的父亲死后三年变成黄龙,背着大禹治水患,都与龙有关系。

到了汉代,汉高祖刘邦虽然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但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不太好,于是他编了一个故事,说他的母亲是因蛟龙缠身才生下了他,所以他是由龙转世的真命天子。以后的皇帝也照葫芦画瓢地学刘邦这一招,所以龙的地位又上升了不少。

如果龙只有皇帝能用,那对百姓就太不公平了,所以五爪的龙给皇帝用,四爪的龙给大臣或贵族用,三爪的百姓就能用了。龙形石雕

在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龙排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我国天文的四象。

佛教中的龙是天人中8个部落中的一支,即天龙八部,八部中第二是龙部。佛教中的天龙,是佛教护法神,龙部众生都是以护卫佛法金刚为己任,保证佛法在三界中不被祸乱。有人真正修行佛教时,也有龙部众生被派遣来保护修佛人的说法,这就是护法。

天龙,就是指天上的龙,或升天的龙。龙能够腾翔于云天,是由其取材对象和他的神性决定的。龙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显灵、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括。其中的“好飞”和“通天”,是“天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龙的集合对象中的雷电、云雾、虹霓等,本来就是飞腾在空中的“天象”。而鱼、鳄、蛇等在水中潜游之快,马、牛、鹿等在陆地上奔跑之速,都类似于“飞”。

远古的人们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往往将潜游于水中的鱼、鳄、蛇,或奔跑于陆地上的马、牛、鹿,还有飞升腾跃在空中的雷电、云雾、虹霓,看成一个神物的不同表现,从而认为龙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飞。“好飞”就可以“通天”。龙“飞”的方向和域界,自然是神秘、辽阔、至高无上的天。从远古以来,人们总是让神龙常常出现在浩渺无垠的云气中。

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黑陶双耳盆上,有将“鱼藻纹”和“鸟纹”刻画在一起的图案,陕西宝鸡北首岭发现的“鸟鱼纹”,也将天上飞的鸟同水中游的鱼龙的集合对象联系起来。这就透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模糊集合之初,龙就开始有了“通天”的意味。

我们的祖先们,生活在异常艰辛的环境里,自然界灾害频发,氏族间你争我斗,自身面临生老病死诸多苦痛。进入阶级社会后,又增加了来自专制皇权的压力,这种压力又同道德伦理相结合,以“三纲五常”等形式灌进人们的血脉中,不容分说、无可拒绝地捆绑住人们的手脚。

人们有追求自由的天性,可是天性自由却无时不在羁绊之中,于是,人们期冀着、希求着、幻想着挣开绳索,超脱尘世,过一种能使天性充分解放的无拘无束的生活。龙为满足人们这样的心理提供了可能。

远古时期的百越族崇拜龙,认为他们是图腾龙的后代,就将龙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图腾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一直都在流传着。

有关龙图腾起源的传说也特别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以蛇为原型的综合图腾。

在《伏羲考》和《端午考》等有关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论著中认为:

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众图腾单体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体的结果。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龙图腾还有很多说法,有的认为龙源于马,有的认为龙源于恐龙,还有的认为龙源于蜥蜴、鳄鱼等。但是,这些都不可信。

那么,龙图腾到底是由何而生的呢?还得从最早的祭祀说起。龙形雕刻

根据相关记载,祭祀的最初形成,是原始社会的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便把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用竹木或泥土塑造成神灵偶像,或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他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我国的祭祀文化起源较早,大约至少已经有8000多年了,甚至更加久远。由于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黄色人种特有的思维模式,我国在祭祀文化的起源和形式上,与其他民族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就好比龙图腾的另类一样,不可避免地会留下民族的特征和烙印。

人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原始人面对着肆虐的黄河,产生了无比的敬畏,认为黄河是由神来主宰的,于是祭河神开始渐渐兴起,成为我国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

传说人们祭河神都要献上很多祭品,一开始是用动物作为祭品,诸如蛇、鹿、牛、马、虎、熊等。祭祀的过程中,人们惊异的发现,如果把这些作为祭品的动物组合起来,正好是一条完整的中国龙形象!

就这样,形成了龙的最初形象,也可以说,龙的形象起源于祭祀,祭祀文化的兴起略早于龙图腾的崇拜。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龙的形象不断演化,这是由于祭祀文化多元发展造成的。祭祀初始是祭河神,后来又逐步发展到祭天、祭海等。人们用来做祭品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多,被不断的添加到龙的形象中去,龙也不断被神话为上天入海无所不能的吉祥物,逐渐形成了对龙图腾的崇拜。龙的形象虽然有很多种变化,但是蛇身却作为龙的主体形象一直建筑上的龙雕存在,也是中国龙形象构成的基础。

龙的传说历史悠久,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结构完备的“龙”字,龙的图案和传说更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文化。人们推测,以蛇为图腾的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部落,逐渐形成了华夏大民族。

在我国传统的习俗中,龙是吉祥的象征。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以龙为名的山川城池不计其数,以龙为号的亭台楼阁举不胜举,与龙有关的民俗比比皆是。

古老的中华民族先人,尊奉龙是神灵、权威的象征。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已成为中华民族先民心中神圣的图腾。在远古时代,人们崇拜龙,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祭祀龙图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民俗风情,这便是端午节的起源。爱国诗人屈原悲愤投江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屈原。他于公元前340年出生在秭归,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的国力有所增强。但是,他的性格十分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也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怀王便开始对屈原产生了罅隙,疏远了屈原。

屈原虽遭谗被疏,但他始终以国家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

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危险,他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出了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高尚人格与意志。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屈原也被楚怀王逐出了郢都,开始了被流放的生涯。

屈原被流放到了沅江和湘江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他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思想感情,表达了他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我国屈原塑像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由于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这些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

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

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天问》雕像

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息。

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九歌》和《天问》等还以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十分罕有。除此之外,屈原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了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第二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

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他心如刀割,但是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国家。

他也曾经考虑过要出走他国,但他最终还是爱恋故土,在悲愤交加之中,于农历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乐章。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我们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

作为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我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我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创作的楚辞体还影响到后来汉赋的形成。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地寻找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和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汨罗江骚坛全部都投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便纷纷仿效。

有一位老医生则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人们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逐渐发展成粽子。

此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正是由于纪念屈原的缘故,端午节也因此被称为诗人节。后来唐末江南僧人文秀写过一首《端阳》: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此诗表达了人民对屈原的同情与崇敬,抒发了作者对昏君和奸臣的痛恨。纪念千古孝女曹娥娘娘

到了东汉时期,端午节的起源又加入了纪念孝女曹娥的说法。

传说在很久以前,浙江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叫曹家堡的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名为曹盱,他天天都在舜江上捕鱼。他还是一位巫者,善于“抚节安歌,婆娑乐神”。

这位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生得美如天仙,聪明伶俐,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

有一年的春夏之交,连绵大雨,舜江洪水暴涨。江上浊浪滚滚,卷起一个个巨大的漩涡,洪水淹没了滩涂。渔人盼大水又怕大水,涨了大水鱼虾多,但洪水汹涌危险大。

按着当地的习俗,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在舜江上举行迎祭神仪式。曹盱望着混浊的江水,决定要参加这个重要的仪式。曹娥望着满天风云,劝爹不要去。

她爹说:“我善于安歌乐神,这个仪式每年都参加,只要小心就无事。”

曹娥见爹要去,就央求爹,她要同去,好歹也有个照应。她爹说,女儿不识水性,去了会给他添麻烦的,就不要去了。

曹盱去不多时,站在举行仪式的船头,忽然一个巨浪将船掀翻,很多人被翻进滔滔江水中。曹盱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卷进漩涡不见了。

曹娥在家不放心,时时盼、刻刻望,只望爹爹平平安安早回家。直到日中太阳过了西,还不见爹爹回家来。

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但曹娥塑像见江水茫茫,掀起层层恶浪,却不见爹爹。曹娥心里不安,她沿江向上游走三里,转身又朝下游走六里,还没见到爹。

太阳快落山头了,曹娥急得拼命叫:“爹爹,爹爹啊……”

喊声招来了几个她爹的伙伴,他们个个衣衫湿淋淋的,大家见了曹娥都叹气,告诉曹娥说,他们一起突然被洪涛推进漩涡,你爹让水冲走了。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大叫一声“爹爹”,拔脚朝下游追去。

年仅14岁的曹娥痛失慈父,于是她昼夜不停地哭喊着沿江寻找。到7天时,曹娥脱下衣裳投入江中,对天祷祝说:“若父尸尚在,让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让衣服浮起。”

这句话刚说完,眼看衣服就沉没了。曹娥随即纵身投到江里,寻找父亲去了。

5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五这一天,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着父亲的尸体浮出了水面。众乡亲惊异,哀其孝女,就纷纷出资买棺木,将她尸葬于江东。孝女曹娥的坟墓,一直矗立在浙江的绍兴。

曹娥虽然死了,但她却能找回父亲的尸首,把他负到江堤边。她的孝心感动了天,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他们又在曹娥跳水救父的江边,给她塑了雕像,尊她为“孝女娘娘”,后来人们把曹娥寻父出水的地方就叫做曹娥村。曹娥江风景

到了151年,人们为纪念曹娥的孝行,再将曹娥改葬在江的西岸道路旁,此事迅速传扬开去,轰动了朝野。这时,有个原在皇帝身边当郎中的官,被派到上虞当县令,名叫度尚。他为官清正,体察民情,对曹娥投江救父的事迹非常感动,于是就上报朝廷,将其封为了孝女。

相传曹娥江历史悠久,最早叫舜江,是虞舜避丹朱之乱来上虞,率百官治江害而得名。这是一条名震东南亚的大江。汉桓帝为纪念曹娥的孝行,就将舜江改名为曹娥江。

人们怀念孝女曹娥,为弘扬她的孝道,在浙江省上虞市曹娥江畔建起一座曹娥庙。相传,曹娥江不管怎样水急潮猛,还是江水奔腾咆哮,一到曹娥庙前面,立即变得无声无息,仿佛愧对孝女,悄悄遁去;过了曹娥庙门口,才敢再发出响声,叫人叹为奇迹。

曹娥庙早年又叫灵孝庙、孝女庙,几经迁徙、扩建、修葺,奠定了现有庙宇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气势恢宏的建筑基调。

曹娥庙坐西朝东,背依凤凰山,面向曹娥江,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40米,主要建筑分布在3条轴线上。北轴线为3开间,依次有石牌坊、饮酒亭、碑廊、双桧亭和曹娥墓。中轴线为5开间,依次有罩墙、御碑亭、山门、戏台、正殿、曹府君祠。南轴线为3开间,依次有山门、戏台、土谷祠、沈公祠、东岳殿、阎王殿。

曹娥庙的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极高,以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饮誉海内外。

每年曹娥庙都要举行盛大的五月庙会,各省各府都有人来参拜孝女曹娥娘娘,各地香客盈门,盛况空前,逐步演变成端午习俗。

上虞县令度尚又让他有奇才的外甥邯郸淳作碑文。当时年仅20岁的邯郸淳写碑文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令众人叹服。邯郸淳写完碑文,立碑在曹娥墓旁。这块石碑,便是著名的曹娥碑。

闻名天下的曹娥碑,碑文为行楷体,文笔生动流畅,饱含激情,文人墨客视作瑰宝,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称是曹娥庙的镇庙之宝。

195年,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蔡邕,因为得罪宦官逃到这里。他听说年轻的邯郸淳写碑文竟一挥而成,却又不加标点,便赶来观读。

他在夜间来到曹娥庙,借着月光,手摸碑文,赞为奇文,就索笔在碑的背面题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哑谜式的古禅歌。

后来曹操领兵路过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家,见墙壁上挂着曹娥碑图,旁边写着8个大字,于是曹操便向蔡文姬询问,可这位曾经创作过《胡笳十八拍》的著名才女,也不解这8个字的意思。其时曹操的谋臣杨修,看了一会就说已经破译。

好胜的阿瞒要杨修暂且勿言。马行三里,曹操也突然省悟破译,双方核对答案,居然都为“绝妙好辞”4个字。

原来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旁加丝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女旁加少字即为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女旁子定是好字。齑臼可称为受辛之器,受旁辛字,则是受辛字,即辞字。

蔡邕的这段题词,就成了我国最早的字谜。从此,曹娥庙中的曹娥碑便名扬天下,文人墨客纷纷来这里作文吟诗,临摹碑帖,有的还写诗留念。

在曹娥庙里,尚存着35副楹联和120余方碑刻真迹,楹联多围绕着曹娥的千古孝道做文章,却文字各异,风采万般,其中有明末会稽奇才徐渭亲手写的楹联。我国著名的大作家罗贯中、曹雪芹也把此碑事写到《三国演义》《红楼梦》中。

汉代立的曹娥碑,大约1086年堕江。王羲之曾重写过碑文,但也失落了。存留下来的这块是宋碑,是由王安石之婿蔡卞书写的,碑文共有445个字,字体为行楷体,文人墨客视为瑰宝,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曹娥江、曹娥碑与曹娥庙成为闻名华夏的旅游胜地与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都曾对曹娥孝女给予过高度赞扬。

1093年,宋哲宗下令建造了高大辉煌的曹娥正殿,1110年封曹娥为灵孝夫人。后来曹娥又先后被皇帝加封为昭顺夫人、纯懿夫人,还加封曹娥的父亲为和应侯,母亲为庆善夫人等。

1357年,在端午曹娥庙会期间,朱元璋命文武百官和地方官都到曹娥庙祭奠,诚意伯刘基亲自撰写诔文,弘扬孝道。

从此以后,曹娥庙的五月庙会,引起了官府和民间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逛庙会就成为端午节长盛不衰的重要风俗。迎涛而上迎接涛神伍子胥

在同一时期,端午节也有了纪念伍子胥的说法,依据是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的人们都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伍君便是伍子胥。

因为千年来,屈原的名气太大,中原一带的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对纪念伍子胥之说,除了江浙一带的人们知晓,其他地区的人们则很少有人知道。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不听劝诫。吴国太宰受越国的贿赂,向夫差进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相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

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伍子胥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而死。

两年后,越国攻打吴国。八月十八那天,潮水汹涌,江面上鼓乐大作。老百姓看到伍子胥身披战袍,立在潮头,身边还站着4员大将,眼看着吴国兵败覆灭。一炷香后,随着潮水消失。老百姓都说这是天帝怜伍子胥竭尽忠心却被冤死,便封他为钱塘江涛神。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便在端午这一天,挑选精壮的男子,划着龙舟,敲锣打鼓迎接涛神。传说,划到第一的龙舟便能接到涛神,那一方百姓这一年便能太平无事。从此,在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便在这一带流传下来。伍子胥竭尽忠诚却被冤杀,让伍子胥画像人扼腕叹息。在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位忠贞的贤臣自然也就成了仙,成了神。

平湖乍浦山湾渔村有座水仙庙,传说伍子胥死后忠魂不散,成了水仙,千年来保佑着这一方的渔民。伍子胥还化身为涛神,海宁的海神庙,便是用以纪念伍子胥的。

除这些传说外,民间还流传有伍子胥做好事,帮助乡邻驱鬼辟邪,杀蛇除妖;并传授偏方,用粽子箬叶灰治腹泻的传说。

关于伍子胥,在嘉兴民间还有许多传说。相传,当年伍子胥在吴越边界天荒荡一带练兵,在纪目墩牧养战马。立夏后,没下过一滴雨,田地干涸,河道枯竭。

在五月初五端午节一早,伍子胥便亲自带了一队人马,到纪目墩一带寻找水源。在一个土墩子边上,他发现有灵芝,于是便告诉众人:“既有灵芝草,必有水源头!”

于是众人在灵芝边挖土,至一丈深时,隐隐约约有水渗出来了,可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呢,那水竟然又无声无息地隐没了。

见此情状,伍子胥怒发冲冠,他拔出白金剑,纵身跳入深井,用白金剑挖起土来。说来还挺怪,不一会儿,那泉水就汩汩地冒出来了,但是一收回白金剑,泉水便转眼间消失。无奈之下,伍子胥留下白金剑,纵身一跃,出了水井,一股清泉随即便冒了出来。

据说,这口井打上来的水,总是特别的清冽甘甜。传说在端午节的正午,打出的井水泡茶酿酒特别的香醇,而且还有治病的奇效。

所以,当地有了这样的谚语,即“午时水洗眸,晚来若乌枭。”也有的说:“午时井水饮一口,胜过补药吃三年。”

传说,在端午节正午时分,还能看到伍子胥那把白金剑的影子。而看到白金剑影的人,这一年就一定无灾无难。避讳恶日与勾践练水军

在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初五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五毒是指蝎子、蛇、马蜂、蜈蚣、蟾蜍,五种毒物是民间盛传的害虫。

据《礼记》记载,端午节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载:

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载:“五月初五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

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初五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此日生的孩子,将不利其父母。

东晋大将王镇恶在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王镇恶,字景略,是东晋时的名将,是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后随叔父归晋。

王镇恶好读兵书,长于谋略,为东晋录尚书事、中军将军刘裕所赏识。曾任振武将军和龙骧将军,随刘裕袭南征北,立下显赫的战功,为击败后秦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号征虏将军。孟尝君像

宋徽宗赵佶,也是五月初五生,因此从小就被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的现象。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为了避“端五”的忌讳,称之为“端午节”。

在浙江,还有端午节来源于纪念勾践操练水军的说法。端午的龙舟竞渡活动,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卧薪尝胆打败吴国的历史。

在民俗文化领域,后人为昭彰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初五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都耳熟能详。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96年的时候,吴王阖闾听说允常逝世,就举兵讨伐越国。越王勾践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勇士们排成3行,冲入吴军阵地,大呼着自刎身亡。

吴兵看得目瞪口呆,越军趁机袭击了吴军,在檇李大败吴军,射伤吴王阖闾。阖闾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能忘记越国。”

3年后,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一箭之仇,便打算先发制人,在吴未发兵前去攻打吴国。

大臣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

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

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聚拢起5000名残兵败将退守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勾践对范蠡说:“因为没听您的劝告才落到这个地步,那该怎么办呢?”范蠡回答说:“能够完全保住功业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够平定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谦卑的;能够节制事理的人,就会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现在,您对吴王要谦卑有礼,派人给吴王送去优厚的礼物,如果他不答应,您就亲自前往侍奉他,把自范蠡身也抵押给吴国。”

勾践说:“好吧!”

于是派大夫文种去向吴国求和,文种跪在地上边向前行边叩头说:“君王的亡国臣民勾践,让我大胆的告诉您的办事人员,勾践请您允许他做您的奴仆,允许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

吴王将要答应文种。伍子胥对吴王说:“天帝把越国赏赐给吴国,不要答应他。”江苏文种墓

文种回越国后,将情况告诉了勾践。勾践想杀死妻子儿女,焚烧宝器,亲赴疆场决一死战。文种阻止勾践说:“吴国的太宰嚭十分贪婪,我们可以用重财诱惑他,请您允许我暗中去吴通融他。”

这样,勾践便让文种给太宰嚭献上美女珠宝玉器。嚭欣然接受,就把大夫文种引见给吴王。

文种叩头说:“希望大王能赦免勾践的罪过,我们越国将把世传的宝器全部送给您。万一不能侥幸得到赦免,勾践将把妻子儿女全部杀死,烧毁宝器,率领他的5000名士兵与您决一死战,您也将付出相当的代价。”

太宰嚭借机劝说吴王:“越王已经服服帖帖地当了臣子,如果赦免了他,将对我国有利。”

吴王听了太宰的谏言,赦免了越王,撤军回国。勾践被困在会稽时,曾叹息说:“我将在此了结一生吗?”

文种说:“商汤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围困在羑里,晋国重耳逃到翟,齐国小白逃到莒,他们都终于称王称霸天下。由此观之,我们今日的处境何尝不可能成为福分呢?”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

危急之际,纳范蠡委曲求全、以退为进之谋,卑辞厚礼以求和,派文种向吴求和。初,吴王夫差纳伍子胥之谏,勿许。

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

文种谏而献“以美女宝器厚赂吴太宰嚭”之策,向夫差请求称臣纳贡。终于使夫差同意赦越,罢兵而归。

夫差不听相国伍子胥要他坚决灭掉越国的忠告,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但要勾践夫妇到吴国为他服役。

勾践将国内事情托付给文种等大臣,带着夫人和范蠡去吴。大臣们见国君为保国复仇甘受屈辱,都哭着向他保证一定要治理好越国,百姓也都哭着为他送行。

公元前492年,勾践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大臣范蠡离别越国,亲去吴国作为人质臣服夫差,成为夫差的奴役,侍奉夫差。

勾践抵达吴国都城,夫差有意羞辱他,将他囚在石室里。要他住在阖闾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骑马出门还故意要他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

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总是恭恭敬敬,谦和有礼。他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他穿着佣人穿的短裤,头戴着樵夫的头巾,他的夫人穿着没有花边修饰的裙服,右衣襟盖着左衣襟的短衣,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他每天养马、担水、除粪、洒扫。

勾践3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夫差生病,勾践前去问候,还观察夫差刚拉的大便,体贴夫差的病情。“问疾尝粪”,博得吴王夫差的欢心。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3年,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上太宰伯嚭经常接受文种派人送的礼品,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说好话,使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决定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国。

勾践自从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未晚”。他以“卧薪尝胆”的方式激励自己,不忘3年奇耻大辱,以图东山再起。

他委托范蠡建城作都,自己每晚睡在柴垛上,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操练军队,治国强兵。

他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每天都卧薪尝胆,警世自己莫忘雪耻。勾践不听音乐,不近女色,不忘复仇。

勾践对外讨好吴王,不断送礼,给吴王送去西施、郑旦等美女和大量的木材,以削弱吴国的国力,以致这些木材都堆积在灵岩山下的河道里,因此这个地方至今还叫木渎。

对内休养生息,富国强兵,鼓励增加人口,以增强国力,并和群臣一起谋划攻吴之计。经常抚慰自己的士兵百姓。

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曲求全,招待宾客热情诚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越王勾践的军事实力和国力日益强大。

大夫逢进谏说:“国家刚刚流亡,今天才又殷实富裕,如果我们整顿军备,吴国一定惧怕,它惧怕,灾难必然降临。再说,凶猛的大鸟袭击目标时,一定先隐藏起来。现在,吴国军队压在齐、晋的国境上,对楚、越有深仇大恨,在天下虽名声显赫,实际危害周王室。吴国缺乏道德,但是功劳不少,一定骄横狂妄。真为越国着想的话,那越国不如结交齐国,亲近楚国,归附晋国,厚待吴国。吴国志向高远,对待战争一定很轻视,这样我国可以联络三国的势力,让三国攻打吴国,越国便趁机可以攻克吴国了。”

勾践说:“好。”

越国大夫文种说:“我观察吴王当政太骄横了,请您允许我试探一下,向他借粮,来揣度一下吴王对越国的态度。”

文种向吴王请求借粮。吴王想借予,子胥建议不借,吴王还是借给越国了,越王暗中十分喜悦。吴王宫殿

伍子胥说:“君王不听劝谏,再过三年吴国将成为一片废墟!”

太宰嚭听到这话后,就多次与伍子胥争论对付越国的计策,并借机诽谤子胥说:“伍员表面忠厚,实际很残忍,他连自己的父兄都不顾惜,怎么能顾惜君王呢?君王上次想攻打齐国,伍员强劲地进谏,后来您作战有功,他反而因此怨恨您。您不防备他,他一定会作乱的。”

太宰嚭还和逢共同谋划,在吴王面前再三再四诽谤伍子胥。吴王开始也不听信谗言,于是就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听说伍子胥把儿子委托给鲍氏,吴王才大怒,说:“伍员果真欺骗我!”

伍子胥出使齐回国后,吴王就派人赐给他一把“属镂”剑让他自杀。于是吴王夫差重用太宰嚭执掌国政。

过了3年,勾践召见范蠡说:“吴王已杀死了伍子胥,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可以攻打吴了吗?”范蠡回答说:“不行。”

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剩下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

勾践问范蠡是否可以进攻吴国。范蠡说:“可以了”。于是越国派出熟悉水战的士兵2000人,训练有素的士兵4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地位较高的近卫军6000人,各类管理技术军官1000人,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了吴国的太子。

吴国使者赶快向吴王告急,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就坚守秘密。吴王已经在黄池与诸侯订立了盟约,就派人带上厚礼请求与越国讲和。

越王估计自己也不能灭亡吴国,就与吴国讲和了。过了4年以后,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越国大军所向披靡,吴国军队不堪一击,这时候,越王勾践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气壮山河,一洗前耻。吴王宫

正如后人的楹联写道: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吴王自杀身亡,自尽时他遮住自己的面孔说:“我没脸面见到伍子胥啊!”

越王安葬了吴王,杀死了太宰伯嚭。

越王勾践能够“尝粪问疾,卧薪尝胆”20年,忍受常人所不能忍耐的耻辱,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苦难,他创下了人类君王史上的奇迹!他苦心励志,发愤强国,创下了以小打大,以弱胜强,以卵击石的人间神话!

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被称为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经典中的经典,勾践的超人意志,挑战逆境的精神或许更有重要的人生意义!

勾践的这种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在浙江一带,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举行龙舟竞渡,这也是端午节来源的一种传说。古越台卧薪尝胆雕塑

端午节还有起源于三代夏至节之说,持这一看法的人们提出3个主要理由:

一是在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中,并未提到五月初五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

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是在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是在《岁时风物华纪丽》中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是夏至。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被人们认为是最早提到的端午节。一脉相承习俗流布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节日食品之一。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端午节这一天,民间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粽子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吃“五黄”、煨蛋等传统。我国许多习俗,都包含着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从五月份的气象、物候,可知端午的“五黄”和“五毒”是有一定道理的。

过去人们不知道疾病发生的原因,把生病看成是鬼怪作祟。他们就以挂钟馗像、在孩子额上用雄黄写“王”字,给孩子穿虎头鞋等方法来求安宁。而雄黄酒、艾叶、菖蒲等也确有杀菌解毒的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