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文《材料力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7:48:3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鸿文《材料力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刘鸿文《材料力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材料力学的任务

1强度要求

在规定载荷作用下构件不发生破坏,即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

2刚度要求

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其中变形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固体的尺寸和形状发生变化。

3稳定性要求

构件应具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因此,材料力学的任务是为设计满足材料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经济且安全的构件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二、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

组成固体的物质不留空隙的充满了固体的体积,即固体在整个体积内是连续的。

2均匀性假设

固体内各部分力学性能相同。

3各向同性假设

无论沿任何方向,固体的力学性能是相同的,且将具有这种属性的材料称为各向同性材料,将沿各个方向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称为各向异性材料。

三、基本概念

1外力及其分类

外力是指来自构件外部作用于构件上的力。(1)按外力作用方式划分

①表面力: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又可分为分布力和集中力。

②体积力:连续分布于物体内部各点的力,如物体的自重和惯性力等。(2)按载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划分

①静载荷:载荷缓慢的由零增加为某一定值后即保持不变,或变动很不显著。

②动载荷:载荷随时间而变化,其中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动载荷为交变载荷,物体的运动在瞬时内发生突然变化所引起的动载荷称为冲击载荷。

2内力及其求解

内力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因外力而引起的附加相互作用力,即“附加内力”。

通常采用截面法求解内力,即用截面假想的把构件分为两部分,以显示并确定内力的方法。具体求解步骤如下:(1)截开:沿着所求截面假想地将构件分为两部分,任意的取出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弃去另一部分;(2)代替: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力代替弃去部分对取出部分的作用;(3)平衡:建立取出部分的平衡方程,确定未知内力。

3应力与应变(1)应力6

由外力引起的内力集度,单位为Pa或MPa,1MPa=10Pa,1Pa2=1N/m。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内力集度称为平均应力,用p表示,即m

p=ΔF/ΔAm

当面积ΔA趋于0时,p的大小和方向都将趋于一定极限,即为该m点处的应力p,也即

p是一个矢量,通常将其分解为垂直于截面的分量σ(称为正应力)和平行于截面的分量τ(称为切应力)。(2)应变

应变是度量一点处变形程度的基本量,分为线应变和角应变。长度的改变量Δs与原长Δx的比值为平均正应变,用ε表示,即m

ε=Δs/Δxm

平均正应变的极限值即为正应变,用ε表示,也即

微体相邻棱边所夹直角改变量,称为切应变,用γ表示,单位为rad,若α用表示变形后微体相邻棱边的夹角,则

四、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长度远大于横截面尺寸的构件称为杆件,简称杆,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种。

1轴向拉伸或压缩

受力特征: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的一对力;

变形特征:杆件的长度发生伸长或缩短。

2剪切

受力特征: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平行的力;

变形特征:受剪杆件的两部分沿外力作用方向发生相对错动。

3扭转

受力特征: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面都垂直于杆轴的两个力偶;

变形特征:杆件的任意两个截面发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

4弯曲

受力特征:受垂直于杆件轴线的横向力,或由作用于包含杆轴的纵向平面内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

变形特征:杆件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

1.2 课后习题详解

1.1 对图1-2-1所示钻床,试求n-n截面上的内力。

图1-2-1

解:应用截面法,沿n-n截面将钻床分成两部分,取n-n截面右半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2-2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

∑F=0,F-F=0yS

∑M=0,F-M=0Cb

则n-n截面内力为:F=F,M=F。Sb

图1-2-2

1.2 试求图1-2-3所示结构m-m和n-n两截面上的内力,并指出AB和BC两杆的变形属于何类基本变形。

图1-2-3

解:(1)应用截面法,取n-n截面以下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2-4(a)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M=0,F×3-3×2=0;AN

则截面内为:F=2kN(受拉);N

BC杆属于拉伸变形。(2)应用截面法,取m-m截面右侧部分及n-n截面以下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2-4(b)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

∑M=0,F×2-3×1-M=0ON

∑F=0,F+F-3=0ySN

则截面内为:F=1kN,M=1kN·m。S

AB杆属于弯曲变形。

图1-2-4(a)

图1-2-4(b)

1.3 在图1-2-5所示简易吊车的横梁上,F力可以左右移动。试求截面1-1和2-2上的内力及其最大值。

图1-2-5

解:(1)应用截面法,取1-1截面以下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2-6(a)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M=0,Flsinα-Fx=0;AN1

解得:F=Fx/(lsinα);N1

故当x=l时,1-1截面内力有最大值:F=F/sinα。N1max(2)应用截面法,取1-1截面以下,2-2截面右侧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2-6(b)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

∑F=0,F-Fcosα=0xN2N1

∑F=0,F-Fsinα-F=0yS2N1

∑M=0,F(l-x)sinα-M=0ON12

解得2-2截面内力:F=Fxcotα/l,F=(1-x/l)F,M=N2S22xF(l-x)/l。

综上可知,当x=l时,F有最大值,且F=Fcotα;当x=0N2N2max时,F有最大值,且F=F;当x=l/2时,弯矩M有最大值,且S2S2max2M=Fl/4。2max

图1-2-6(a)

图1-2-6(b)

1.4 图1-2-7所示拉伸试样上A,B两点的距离l称为标距。受拉力-2作用后,用引伸计量出两点距离的增量为Δl=5×10mm。若l的原长为l=100mm,试求A、B两点的平均应变ε。m

图1-2-7

解:由线应变的定义可知,A、B两点的平均应变为--42

ε=Δl/l=5×10/100=5×10m

1.5 图1-2-8所示的三角形薄板因受外力作用而变形,角点B垂直向上的位移为0.03mm,但AB和BC仍保持为直线。试求沿OB的平均应变,并求薄板在B点处的切应变。

图1-2-8

解:如图1-2-9所示,由线应变的定义可知,沿OB方向的平均应变为-4

ε=BB′/OB=0.03/120=2.5×10m

变形后AB与BC两边的角度改变量为:π/2-∠AB′C=γ。B

γ非常微小,由图示几何关系有B-4

γ=π/2-2arctan[120/(120+0.03)]=2.5×10radB

图1-2-9

1.6 图1-2-10所示圆形薄板的半径为R,变形后R的增量为ΔR。-3若R=80mm,ΔR=3×10mm,试求沿半径方向和外圆圆周方向的平均应变。

图1-2-10

解:由线应变的定义可知,沿半径方向的平均应变为--53

ε=ΔR/R=3×10/80=3.75×10m

沿圆周方向的平均应变为

1.7 取出某变形体在A点的微元体如图1-2-11中实线所示,变形后的微元体如图1-2-11中虚线所示。试求A点的切应变。

图1-2-11

解:切应变为相邻直角边的直角的改变量,则

γ=π/2-(π/2+α-α)=α-α1221

当γ>0时,该直角减小,即切应变为正;

当γ<0时,该直角增大,即切应变为负。

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1下列结论中(  )是正确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研]

A.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B.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C.若物体无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无位移

D.若物体产生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有位移【答案】B

2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  )获得。[华南理工大学2016研]

A.理论分析

B.数字计算

C.实验测定

D.数学推导【答案】C

二、填空题

强度是指构件抵抗______的能力。[华南理工大学2016研]【答案】破坏

第2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2.1 复习笔记

一、轴向拉伸与压缩概述

轴向拉伸与压缩是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之一,如图2-1-1所示,其中虚线表示变形后的形状。

受力特征: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的一对力;

变形特征: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

图2-1-1

1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1)轴力FN

在外力F作用下,内力的合力称为轴力,用F表示,其作用线与N轴线重合。

符号规定:把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压缩时的轴力为负。(2)轴力图

选取一个坐标系,横坐标表示各部分横截面在杆轴线上的位置,纵坐标表示相应截面上的轴力,表示出轴力沿杆轴线变化情况的图线。

应当注意:拉力绘制在x轴上侧,压力绘制在x轴下侧。(3)正应力

与轴力对应的是正应力。根据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平截面假设,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且相等,于是可得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σ=F/AN

符号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2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1)表达式

横截面面积为A的直杆在轴向拉力F作用下,任意斜截面的总应力为

p=(Fcosα)/A=σcosαα

垂直于斜截面的正应力为2

σ=pcosα=σcosααα

相切于斜截面的切应力为

τ=psinα=(σcosα)·sinα=(σsin2α)/2αα

式中,α为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以横截面外向法线至斜截面外向法线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2)应力极值

①正应力:α=0,σ=σ;αmax

②切应力:α=45°,τ=σ/2;αmax

③平行于杆轴线的纵向截面上无任何应力,即α=90°,σ=τ=αα0。

二、材料拉伸或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1基本概念(1)材料的力学性能:又称机械性质,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变形、破坏等方面的特性,须由实验测定。(2)标准试样:拉伸和压缩试验采用标准试样,标准试样标距l与直径d的比值有两种,l=5d和l=10d。(3)低碳钢:含碳量在0.3%以下的碳素钢。(4)拉伸图:根据试验得到拉力F和伸长量Δl的关系曲线。(5)应力—应变曲线:表示应力σ和应变ε关系的曲线。(6)屈服:应力基本保持不变,应变显著增加的现象。

2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1)低碳钢的拉伸图和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1-2所示。

图2-1-2(a)低碳钢的拉伸图

图2-1-2(b)应力—应变曲线(2)力学性能

①弹性阶段

如图2-1-2(b)所示曲线的Ob段,材料的变形是弹性变形,Oa段变形满足胡克定律,但ab段变形不满足胡克定律。

a.比例极限

a点是变形服从胡克定律的最高极限点,所对应的应力即为比例极限,用σ表示。p

b.弹性极限

b点是产生弹性变形的最高极限点,所对应的应力即为弹性极限,用σ表示。e

②屈服阶段

如图2-1-2(b)所示锯齿形线段,表现为应力基本保持不变,应变显著增加。

a.上屈服极限:该阶段内的最高应力,一般不稳定。

b.下屈服极限:该阶段内的最低应力,是稳定的,通常把下屈服极限称为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用σ表示。s

材料的屈服表现为显著的塑性变形,屈服极限σ是衡量材料强度s的重要指标。

③强化阶段

如图2-1-2(b)所示ce段,试样横向尺寸明显缩小。

材料进入强化阶段后达到最高点e时,对应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σ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该应力是衡量材料强度的另一重要b指标。

④局部变形阶段

如图2-1-2(b)所示ef段,该阶段将出现缩颈现象,横截面面积迅速减小,直至f点试样被拉断。(3)性能指标

①衡量材料强度的指标: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

②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该指标越高,表明材料塑性越好。

伸长率:试样标距l的改变量与原始标距l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即

δ=[(l-l)/l]×100%1

断面收缩率:试样横截面积的该变量与原始横截面积A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即

ψ=[(A-A)/A]×100%1

式中,A为拉断后径缩处最小横截面面积。1(4)卸载定律和冷作硬化

①卸载定律

卸载过程中,应力和应变按直线规律变化。

卸载特性:卸载斜直线与弹性阶段变形直线近乎平行,如图2-1-2(b)所示的直线dd′和Oa。

②冷作硬化

卸载后,短期内再次加载,比例极限(弹性阶段)提高,塑性变形和伸长率降低的现象,经退火后可消除。

3其他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根据材料伸长率δ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①δ>5%,为塑性材料,其塑性指标较高,抗拉能力较好,强度指标是屈服强度,拉伸和压缩时屈服强度相同;

②δ<5%,为脆性材料,其塑性指标较低,拉伸强度σ远低于压b缩强度σ,强度指标是强度极限。c

应当注意:材料无论是塑性的还是脆性的,都将随着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的不同而不同。(1)其他塑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材料,常将产生0.2%塑性应变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指标,并用σ表示。p0.2(2)脆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割线弹性模量:较低拉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割线斜率作为弹性模量。

强度衡量指标:强度极限σ。b

4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1)低碳钢

低碳钢压缩时的弹性模量和屈服极限与拉伸时大致相同,屈服阶段以后,压缩试样的抗压能力随着横截面的增大也继续增高,为此无法像拉伸曲线一样得到强度极限。(2)铸铁

脆性材料在压缩和拉伸时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区别,以铸铁为例进行说明。

①铸铁在压缩时的抗压强度较拉伸时抗压强度大得多,因此宜做受压构件;

②弹性阶段很短,近似服从胡克定律。

5温度和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知识点仅做了解)

①短期静载下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在一定高温度下对金属材料进行短期静载拉伸试验可获得材料参数(σ,σ,E,δ,ψ)随温度的变化情况。sb

对于低碳钢,σ和E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以250℃~300℃为界,s随温度升高,δ和ψ先减小后增大,而σ变化规律与δ和ψ相反。低温b时,碳钢趋于变脆,其弹性极限和强度极限相对提高,而伸长率降低。

②高温、长期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蠕变:当材料长期处于某一高温度、应力超过材料限度时,随着时间增长,材料变形缓慢增加的现象。蠕变变形是塑性变形,蠕变分为不稳定、稳定和加速三个阶段。

松弛:随时间增长,蠕变变形逐渐代替原有的弹性变形,零件内预紧力逐渐降低的现象。

三、强度计算

失效是指由于断裂和出现塑性变形而致使构件不能正常工作。

1确定许用应力(1)极限应力指标

脆性材料取强度极限σ作为极限应力;塑性材料取屈服极限σ或bsσ作为极限应力。p0.2(2)安全因数

脆性材料的安全因数的范围为n=2.0~3.5,甚至取为3~9;塑b性材料的安全因数的范围为n=1.2~2.5。s(3)许用应力

脆性材料

[σ]=σ/nbb

塑性材料

[σ]=σ/n或者[σ]=σ/nssp0.2s

2强度条件(1)构件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条件

σ=F/A≤[σ]N(2)强度条件的应用

根据以上强度条件可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确定许可载荷等强度计算。

①强度校核

已知拉(压)杆的材料、尺寸及所受荷载的情况下,检验构件能否满足上述强度条件。

②截面选择

已知拉(压)杆所受荷载及所用材料,按强度条件选择杆件的横截面面积或尺寸,即

A≥F/[σ]N,max

③许可荷载计算

已知拉(压)杆的材料和尺寸,按强度条件来确定杆所能容许的最大轴力,从而计算出其所允许承受的荷载,即

F≤A[σ]N,max

四、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与应变能

1变形

等直杆长度受轴向力作用,变形前后的几何尺寸如图2-1-3所示。

图2-1-3(1)轴向变形:Δl=l-l,轴向线应变:ε=Δl/l。1(2)横向变形:Δb=b-b,横向线应变:ε′=Δb/b=(b-b)/11b。(3)泊松比μ:当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又称横向变形因数,即

μ=|ε′/ε|

它是材料固有的弹性常数。对于各项同性材料取-1≤μ≤1/2,不可压缩材料μ=1/2。当-1<μ<0时,为负泊松比材料或拉胀材料,表现为材料伸长且横向增大(或轴向缩短横向缩小)。(4)胡克定律:杆件内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杆件的伸长量Δl与拉力F和杆件的原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面积A成反比,其表达式为

σ=Eε或Δl=Fl/(EA)

式中,EA称为杆件的抗拉(或抗压)刚度。

注意:上述公式同样适用于轴向受压,只需改拉伸变形为压缩变形,并符合相应符号规定即可。

2应变能(1)基本概念

①应变能: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因变形而储存的能量。

②应变能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应变能。

③回弹模量:以比例极限σ求得的应变能密度,是度量线弹性范p围内材料吸收能量能力的基本量。(2)计算公式

①应变能密度22

ν=σε/2=Eε/2=σ/(2E)ε

②应变能

根据功能原理计算2

V=FΔl/2=Fl/(2EA)ε

根据应变能密度计算

V=νV(杆件内应力均匀)εε

③适用范围:线弹性范围内的应变能及应变能密度计算。

五、拉伸、压缩超静定问题

1基本概念(1)静定问题:杆件的轴力可由静力平衡方程求出的问题。(2)超静定问题:杆件的轴力并不能全由静力平衡方程解出的问题。(3)温度应力:在超静定结构中,由温度变化引起膨胀或收缩变形,物体变形将受到部分或全部约束,从而引起的杆件内的应力。(4)装配应力:在超静定结构中,将具有加工误差的杆件装配到结构中,产生杆件内力,而引起的应力。

2超静定问题求解

超静定问题求解需综合静力方程、变形协调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等三方面的关系。其中,变形几何方程是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建立的,物理方程主要有两种情况:①温度变形:Δl=αΔT·l;②杆Tl件变形:胡克定律。将物理方程带入变形几何方程得到补充方程,通过补充方程与综合静力方程的联立即可得解。

求解的一般步骤为:(1)确定静不定次数,列静力平衡方程。其中,静不定次数=未知力的个数-独立平衡方程的数目。(2)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列变形几何方程。(3)将物理方程(变形与力之间的关系)代入变形几何方程得补充方程。(4)联立补充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求解。

六、应力集中的概念

应力集中指由于杆件外形突然变化而引起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应力集中因数反映了应力集中的程度,是发生应力集中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σ与该截面上的平均应力σ的比值。max

注意:①由塑性材料制成的杆件,在静载荷作用下通常不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②对于由脆性材料或者塑性较差的材料制成的杆件,应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按局部最大应力进行强度计算,但铸铁除外;③在动荷载作用下,均需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七、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1剪切

受力特征:某一截面两侧很近处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轴线的作用力。

变形特征:受剪杆件的两部分剪切面上相互平行发生相对错动。

强度计算:τ=F/A≤[τ]。S

式中,F为作用在剪切面上的剪力;A为剪切面的面积;[τ]为许S用切应力。

2挤压

挤压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与连接件和被连接件之间的接触面上相互压紧的现象。

挤压的强度条件

σ=F/A≤[σ]bsbsbs

式中,F表示挤压面传递的力;A为挤压面积;[σ]为许用挤压bsbs应力。

注意:挤压面积的计算根据挤压面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圆柱面接触面,挤压面积取直径平面的面积;对于平面接触面,挤压面积为平面面积。

2.2 课后习题详解

2.1 试求图2-2-1所示的各杆1-1、2-2、3-3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图2-2-1(a)

图2-2-1(b)

图2-2-1(c)

解:由截面法求得各截面上的轴力。由受拉为正,受压为负可得:(a)F=50kN,F=10kN,F=-20kN;N1N2N3(b)F=F,F=0,F=F;N1N2N3(c)F=0,F=4F,F=3F。N1N2N3

对应的轴力图如图2-2-2所示。

图2-2-2(a)

图2-2-2(b)

图2-2-2(c)

2.2 作用于图2-2-3所示零件上的拉力F=38kN,试问零件内最大拉应力发生于哪个截面上?并求其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