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微表情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6:28:23

点击下载

作者:风影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微表情心理学

儿童微表情心理学试读:

前言

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每一个孩子都是“戏精”的化身,可能上一刻还在哈哈大笑,下一刻就晴转多云,接着可能就是梨花带泪了。孩子的微表情就像天气一样让人难以琢磨。

对于不了解儿童微表情的父母来说,孩子的喜怒哀乐就是一道道难解的试题。他们总是不明白:

为什么几个月的孩子有时咧着嘴笑得那么开心,有时又撇着嘴像受了很大的委屈?

为什么孩子对你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孩子津津有味地吮吸着小手,这是怎么回事?

孩子总是握着拳头,就连睡觉也不松开,这正常吗?

孩子总是一个人待着,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他不会得了自闭症吧?

除了睡觉,孩子几乎没有一刻是安静的,这是不是儿童多动症呢?

……

其实,读懂儿童微表情,了解儿童微表情背后的心理,父母的这些疑惑就都会迎刃而解,并能帮助他们找到相应的回应方式或者措施来解决。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同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也会通过微表情表现出来。

说到儿童的微表情,父母通常会认为只是指孩子面部五官的微表情,例如眉开眼笑、做鬼脸、痛哭、嘟嘴等,它们反映了孩子眉毛、眼睛、嘴巴以及面部五官组合的细微变化,就是这些微小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孩子内心的情绪变化。如果父母能够及时捕捉到孩子的这些面部表情并准确解读,那么就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然而,儿童微表情不仅包括儿童的面部表情,还包括儿童的肢体动作和语言声调等,这些也属于儿童微表情的范畴。比如,特定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津津有味地吮吸手指,喜欢随口咬人,总是爱走高低不平的路,这些都是孩子特定年龄段的特定表现,背后都可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再比如,孩子放狠话、顶嘴、爱插话,既有孩子生理发育方面的原因,也有孩子心理方面的因素。听孩子的声音,观察孩子的睡姿,同样可以了解孩子的情绪,判断孩子的性格及未来成长趋向。

孩子的微表情是复杂多变的,很多时候父母总是不能捕捉到这些微表情,有的即使观察到了孩子的微表情,却常常误解了孩子的“心意”,无法读懂孩子的心灵语言。因此,父母需要通过孩子的微表情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以便对孩子的需求及时做出回应。《儿童微表情心理学》一书就是基于这个理念而产生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儿童心理学专业知识,以及典型的儿童家教案例,帮助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读懂自己的孩子。

书中精选了儿童的几十种典型微表情,并将其分为积极微表情和消极微表情,在对孩子的微表情进行阐释的时候,教给父母引导孩子表达正向情绪、规避负面情绪的方法。

总之,这是一本内容丰富、专业性和实用性兼具的家庭教育枕边书,为父母解读孩子微表情背后的心理密码提供了参考。  第一章 儿童的微表情——读懂孩子的N个心理暗示

相对于成人的微表情来说,儿童的微表情比较简单。他们的喜怒哀乐通常表现在他们的脸上、肢体动作上、声音里,他们心里想要说的话就隐藏在这些微表情的背后。父母要做的就是通过孩子的微表情,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读懂孩子想要传递的心理暗示,从而及时给予孩子回应和帮助。儿童都是“小戏精”“人类表达愤怒、厌恶、恐惧、惊讶、快乐和悲伤的表情是与生俱来的,是跨文化、跨领域、全球皆准的。从美国到日本,从巴西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无论哪种语言与文化,这6种基本情绪引发的面部肌肉变化大致都是一样的。而且,情绪的表达是下意识的,基本上难以抑制或隐瞒。”这是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的主张,后来被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教授成功证实。

当然,这6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情绪同样适用于儿童。儿童天真烂漫、充满童真,他们流露出的表情一般都是本能的、真实的。

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声音等各方面常常丰富多彩,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小戏精”。一般来说,儿童的微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和语言声调。1.面部表情

孩子的面部表情很丰富,而且瞬息万变,如不经意地皱眉、瘪嘴、吐舌头、做鬼脸等,这些微表情都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主要表现在眉毛、眼睛、嘴巴、鼻子和面部肌肉的变化。(1)眉毛

孩子的眉毛会“跳舞”,它总是随着孩子心情的好坏而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当孩子感觉愤怒时,他的眉毛常常竖起来;当孩子表示顺从时,他常常低眉顺眼(有时内心不服气又迫于大人的逼迫也会如此);当孩子搞怪时,他常常挤眉弄眼;当孩子开心时,他会眉头舒展,喜上眉梢;等等。(2)眼睛

孩子的眼睛能表达丰富的情感,不管是欢乐还是忧伤,是厌恶还是喜欢,是惊讶还是平静,我们都能从孩子的眼睛中找到答案。从孩子的眼睛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是否在说谎,因为孩子在说谎时,常常不敢直视别人,总是躲躲闪闪。我们从孩子瞳孔的变化也能看出情绪变化。如果孩子对一件事物或者某人非常感兴趣,他的瞳孔会扩大;反之,当孩子看到不喜欢或厌恶的东西时,他的瞳孔会缩小。(3)鼻子

孩子的心理变化也可以通过鼻子的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厌恶时耸起鼻子;愤怒时鼻孔张大,鼻翼抖动;紧张时常常鼻腔收缩,屏息敛气,有时还会鼻头出汗。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孩子出现恐惧、不安、尴尬等负面情绪时,鼻子会泛白。(4)嘴巴

孩子的嘴部表情很丰富,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可爱的嘟嘴动作。除此之外,孩子还有撇嘴、噘嘴等动作。孩子撇嘴,代表心情低落,处于伤心状态;孩子噘嘴,说明受到了委屈;孩子嘴角上提,代表心情愉悦;孩子张口结舌,说明很惊讶;孩子咬牙切齿,说明愤恨;孩子咬紧下唇,说明在忍受痛苦。(5)面部肌肉

当孩子面部表情呈现积极状态时,面部肌肉松弛,表明孩子心情轻松、愉快、舒畅;当孩子面部表情呈现消极状态时,面部肌肉紧张,表明孩子神情严肃或者内心紧张、痛苦。2.身体姿态

孩子的身体姿态(即肢体动作)有时候也能泄露孩子内心的小秘密。当他处于强烈的兴奋、紧张、恐惧等状态时,往往无法抑制自己身体姿态的变化,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当孩子心事重重时,他的脚步是迟缓的;当孩子心情愉快时,他的脚步是轻盈的;当孩子充满自信和自豪感时,他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当孩子心情紧张时,他做起事来手忙脚乱;当孩子心虚时,他会浑身颤抖、冒虚汗。3.语言声调

孩子的语言已经能表达出他的心境,再配上声调的高低不同,更是将孩子的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孩子说话的语调多种多样,有慢条斯理的,有语速很快的,声音的分贝时高时低,有时候还会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不管是什么语调,孩子的喜怒哀乐都藏在其中,我们很容易分辨出来。具体内容,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讲解。别忽略孩子的“小心情”

人类有很多种情感:快乐、伤心、害怕、气愤、厌恶、忌妒……这些情感孩子多多少少都会体验到。快乐是孩子最喜欢的情感体验方式,但是对于伤心、害怕、气愤等消极情感,孩子通常会感到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这就需要父母多关注孩子,从孩子的微表情中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下面这位妈妈的做法就比较好,让我们来看看她的自述:

如果孩子放学回家,他的脸上有一丝的不开心,我就会想:孩子在学校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接下来做饭时,我就会特意给孩子做几道好吃的菜。吃过饭后,我还会找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不开心的原因,并顺势开导孩子。

如果孩子从外面回来,看起来很兴奋,我就会想:孩子今天是不是碰到了什么开心的事?趁着孩子那股兴奋劲,我就会去他面前凑热闹,问东问西。这时候,孩子往往会毫无保留地和我分享他的喜悦。

就这样,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情等,孩子最新的动态全在我的掌握之中,而且我也能对孩子的成长做到心中有数。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孩子的语言和做事风格中感知他的情绪变化,分析他的情绪好坏。比如:

一个活泼开朗的“小话痨”突然变得沉默寡言。

孩子平时和家人沟通交流都很融洽,突然言语之中透着不耐烦、反感、无奈等情绪。孩子平时做事很认真,某天突然做事心不在焉,甚至还夹杂着一些烦躁、易怒的倾向。

对于这些异常现象,父母就要主动帮孩子分析原因,及时开导孩子。下面就孩子情绪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法进行介绍。1.突发事件

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不开心,背后肯定有原因,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找出导致孩子情绪变化的因素,如孩子是否在学校受到了挫折或委屈,孩子是否在家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孩子的身体是否不舒服。对策

父母应用关爱的语言、态度和孩子耐心交流,给予孩子理解和支持。孩子受到鼓励后,很容易就会把心里话说出来。如果无法从孩子的语言中获得有效信息,父母可细心观察孩子的饮食、睡眠等状况,看孩子的身体是不是有什么异常。2.父母的情绪及家庭氛围

孩子的情绪极易受到父母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对父母情绪的模仿和认同,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许多父母在生活中会发现,如果自己不开心,孩子也会被传染,变得情绪低落。一个性格暴躁的母亲教不出性格温和、极富耐心的孩子;一个家庭氛围压抑、消极的家庭培育不出快乐、坚强的孩子。此外,父母之间经常闹矛盾,也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不利影响,孩子由此会缺乏安全感,并产生负疚感,认为是自己不够乖才惹得大人之间出现矛盾。对策

父母要起到模范作用,给孩子做好榜样。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悄无声息的。因此,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快乐活泼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用乐观的态度传递给孩子快乐和坚强向上的力量。父母最好避免将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孩子,平时大人之间有了矛盾可以协商解决,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为孩子树立和谐处理问题的好榜样。3.家人的关爱减少

孩子如果有足够的安全感,并且能感受到家人充足的关爱,就容易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但是,如果家庭中发生一些事情,如父母的工作变动、家庭中有新成员出生等,使得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了,孩子没有得到充足的关注和爱,就容易形成自卑和内向的性格。对策

父母要给予孩子充足的陪伴,最好每天都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陪孩子做游戏,增进亲子感情。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母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专心,全身心地陪伴孩子;二是要经常抚摸、亲吻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满满的爱意;三是不要搞“一言堂”试图树立父母的权威,而是要与孩子做朋友。4.太多的压力

有的父母总是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导致孩子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玩耍,爱玩的天性受到抑制,这时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他只有学习好,拿到名次,父母才会去爱他。时间长了,孩子的性格就容易变得悲观、抑郁。对策

孩子承受的压力太多,就会不快乐,而玩耍和游戏是让孩子快乐起来的最佳良药。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尽情地欢笑,体验快乐,释放压力。另外,玩耍和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以及求知欲,这是孩子爱上学习的兴趣来源。因此,父母应该保证孩子拥有一定的自由玩耍和游戏的时间。准确解读婴儿的面部微表情

婴儿有很多需求,可是偏偏不会说话,这让新手父母在喜悦之余平添了一丝担忧,唯恐对孩子照顾不周。所幸的是,孩子不会将心事藏在心里,他们会用自己的微表情表达自己的心情。这就需要父母通过心领神会来完成。其实,细心的父母往往会发现,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们有着丰富的微表情,这些表情就是在向父母暗示自己的需求,父母可以据此适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婴儿的微表情其实是自己的生理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的一种情绪反应。婴儿有两种基本的情绪反应:在他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孩子会出现愉悦的表情,通常表现为笑;在他的生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他就会出现不愉快的表情。

下面我们就来解读一下婴儿常见的微表情,找出孩子表情背后的潜台词。1.咧嘴笑——兴奋愉快

有时孩子会突然露出可爱的笑脸,这个过程十分短暂,需要父母细心捕捉。这个表情的特征是嘴角牵动,笑容骤现,同时伴随着两眼发光,两手挥舞。这是孩子心情愉快、兴奋的表现。这时,父母应对孩子的表情及时做出回应,可以先对孩子笑一下,然后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小脸,亲吻他的额头,以示鼓励。2.撇嘴——有需求

当看到宝宝撇起小嘴,像是受到了委屈时,父母就要注意了,可能下一秒孩子就要哭了。因为这个表情往往是孩子啼哭的先兆,也是对父母有所需求的信号。父母要做的就是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需求并及时地去满足他,比如喂他吃奶、逗他开心等。3.撇嘴、咧嘴——要小便

婴儿要小便的信号与性别有关,父母要根据不同性别孩子的特定动作来判断孩子小便的信号。一般来说,男孩子通过噘嘴这个动作来表示要小便,女孩则常常以咧嘴或上唇紧含下唇来表示。4.小脸通红——大便前兆

准确判断孩子大便的时机,可以有效减少父母的工作量。孩子要大便的表现是:先是眉筋突暴,然后小脸发红,眼神呆滞。当父母观察到孩子的这种表现时,就得赶紧带他去排便了。不然孩子就会憋得难受,甚至大哭,父母的后续工作也会增加。5.爱理不理——困了

孩子玩着玩着,眼神开始涣散,不像平时那么灵活有神了,同时不停地打哈欠,头转到一边不愿理睬他人,这就说明孩子有点困了。这时,父母就不要继续逗孩子玩了,应该带他去一个安静舒适的房间,让他美美地睡上一觉。6.吮吸——肚子饿了

给孩子喂食一段时间后,如果孩子的小手紧紧抓住妈妈不放,用手触碰他的面颊或嘴角,他就会立刻把头转向妈妈,张开小嘴,一副慌慌张张寻觅食物的样子,同时嘴里还做着吸吮的动作,这就说明孩子又饿了,赶紧给孩子喂食吧!7.懒洋洋——吃饱了

父母总是害怕饿着孩子,但是喂食过多也不一定是好事。那么,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已经吃饱了呢?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当孩子把奶头或奶瓶推开,将头转向一边,并且看起来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懒洋洋的模样时,说明他已经吃饱了。这时父母就不要再给孩子喂食了。8.皱眉头、大哭——心烦

1岁以内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尤其是嘈杂的环境,很容易使孩子变得烦躁不堪,但是苦于不会说话,于是孩子只能通过皱眉头,甚至大哭大闹来表达自己的烦恼。这时父母首先应该降低噪音,用缓慢、柔和的声音和孩子说话,使他的情绪缓和下来,也可以抱孩子离开那个嘈杂的环境,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散步,或者用食物或者玩具让孩子平静下来。同时,父母也要做好榜样,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发脾气,不然孩子很容易模仿。9.嘟嘴——无聊

如果孩子嘟着小嘴,一脸委屈,这说明他觉得太无聊了,需要有人陪他玩。此时,父母可以多陪孩子说说话,或者拿一个好玩的玩具来逗孩子开心。

掌握了婴儿的表情密码后,父母就可以通过孩子的微表情深入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从而更好地照顾孩子。不要制止孩子的哭泣

小娅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当她背上绵羊造型的书包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更加引人注目了。小朋友们都围着她,争先恐后地要摸一摸、抱一抱她的新书包。只有调皮的皮皮极其反常地站在一旁。

小娅以为皮皮不喜欢她的新书包,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没注意的时候,皮皮突然冲过来,抢了小娅的书包就跑。小娅赶紧跟在皮皮后面追,可是皮皮毕竟是男孩子,他跑得比小娅快,小娅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还是没追上皮皮。皮皮还冲她做鬼脸,并把她心爱的书包丢在地上。

小娅看着自己的书包被皮皮弄脏了,感觉非常委屈,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小娅选择用哭泣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委屈和不满,这是因为当孩子在深感无助的时候,哭泣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表达内心委屈情绪的方法。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作哭泣效应。它指的是人们因悲痛而哭泣,使心情舒畅,避免不幸后果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哭泣效应呢?这是因为人的眼泪中含有有害身心健康的物质,哭泣可以使这些物质随着眼泪流出去,从而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害怕孩子哭闹,一看到孩子哭闹,他们就慌了神,不停地说“不哭不哭”,而且还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试图让孩子停止哭泣,比如逗孩子笑、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一些父母还会利用自己的特权命令孩子“不准哭”。还有一些父母喜欢将孩子的哭与其品质联系起来,孩子一哭,他们就立马给孩子扣上一顶“不乖”的帽子,并威胁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其实,父母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因伤心、愤怒而哭泣的时候,身边有人非常理智地对你说“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就算你心里有数不尽的委屈,你还会向他倾诉吗?更重要的是,如果内心的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宣泄出去,长期积累很容易使人生病,而哭恰恰是一种最好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因此,好父母就该善于“不止哭”。

当然,这里的“不止哭”绝不是鼓励孩子无条件、无休止地哭,而是强调父母要与孩子产生共情,接纳孩子的坏情绪,并弄明白孩子哭的原因,逐步帮孩子解开心结,或满足孩子的需求。

哭闹是孩子寻求自我保护的一种自然现象,而父母对待孩子哭闹的态度和调节方式,却会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父母应对孩子哭闹的方式无外乎三种:毫无应答;立即应答,立即满足;积极应答,延迟满足。不同的方式将对孩子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1.毫无应答

有的父母对待孩子的哭闹充耳不闻,任凭孩子长时间大声哭闹也不为所动,他们认为这样能使孩子明白哭闹这招对父母不起作用。其实不然,外界尤其是父母的冷漠、忽略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容易形成烦躁、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这对于孩子积极性格的形成是极其不利的。2.立即应答,立即满足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哭闹,就立即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的需求与父母给予的满足之间只有很短的时间差。这样做确实能很快安抚孩子的情绪,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做什么事情都会等着别人来帮助自己,而不会自己主动想办法去排解情绪、解决问题。3.积极应答,延迟满足

有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哭闹会立即做出积极的回应,但是不直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做既能让孩子充满安全感,又能锻炼他的延迟满足能力,从而提高孩子面对挫折的自信心和自助能力,同时还会让孩子形成充满爱但不依赖别人的良好心理。

这是最好的回应孩子哭闹的方法,父母们不妨一试。

此外,对于孩子的哭闹,父母一定要学会审时度势,拿捏好分寸。具体来讲,父母最好做到以下几点。1.对于孩子要挟式的哭泣应区别对待

对孩子要挟式的哭泣,父母可以暂时不做回应,而是与孩子事先约定好,让孩子先在自己的房间反思5分钟,5分钟过后,就必须对孩子有所回应。父母使用这种方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父母要足够了解孩子,确定他是在要挟自己。2.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绪

对于刚会说话的孩子,父母应该鼓励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绪,教导他不要动不动就哭鼻子。3.给予孩子适当的安慰

对于孩子痛苦和委屈的哭泣,比如因摔跤、打针、生病、被人误解等而哭泣,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身边陪伴他,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并给予适当的安慰。4.多表扬少批评

父母应对孩子多一些表扬,比如,可以说“你今天摔倒了没有哭,表现很棒哦”。父母对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比如,当孩子非常自豪地告诉父母“我刚才自己洗手了”时,父母要夸赞孩子会洗手了,夸孩子能干,而不是劈头盖脸地指责孩子“把水洒得到处都是”。5.不给孩子乱贴标签

父母不要乱给孩子贴上“敏感、脆弱、爱哭”等标签,尤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说孩子,更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爱哭的事情到处宣扬、随意评论。对于爱哭的孩子,父母应多给孩子面对困难的机会,不要事事包办,以此让孩子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测测你对孩子的了解程度

孩子每个微表情的背后都是其心理变化的表现,父母只有对孩子足够了解,才能及时捕捉孩子的微表情,准确解读孩子表情背后细微的心理变化,并及时对孩子的微表情给予回应。

下面这个小测试可以帮助父母测试自己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不妨静下心来认真地考虑以下问题。(1)您的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是谁?(2)您的孩子喜欢什么颜色的房间?(3)您的孩子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是谁?(4)您的孩子最苦恼的是什么?(5)您的孩子最大的忧虑是什么?(6)在体育馆里,您的孩子喜欢看打篮球、体操还是接力赛跑?(7)您的孩子最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8)在家庭之外,对您的孩子的生活影响最大的是谁?(9)在学校里,您的孩子喜欢什么课程?不喜欢什么课程?(10)在孩子做过的事情中,哪一件是他最自豪的事情?(11)您的孩子对家庭的最大抱怨是什么?(12)您的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13)您的孩子最喜欢玩什么游戏?(14)假如让您的孩子任意挑选世界上的东西,他会挑选什么(只能选一样)?(15)您的孩子最喜欢哪一位老师?(16)什么事情会让您的孩子真正感到愤怒?(17)在学校里,您的孩子是否感到自己被其他小朋友喜欢?(18)您的孩子以后想要干什么?(19)今年最让孩子感到失望的是什么事?(20)就您的孩子的年龄而言,他是否感觉自己过于大或者过于小?(21)在您给孩子的所有礼物中,他最珍爱的是什么礼物?(22)在假期中,您的孩子是喜欢去野营,去大城市观光,还是喜欢乘船去旅游?(23)您的孩子最不喜欢做的是什么家务?是洗碗、打扫房间还是倒垃圾?(24)您的孩子最近读的是什么课外书?(25)您的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家庭场合?(26)您的孩子最喜欢吃什么?最不喜欢吃什么?(27)在学校里,您的孩子有什么绰号?(28)您的孩子经常在什么时候做家庭作业?(29)您的孩子最喜欢什么动物?猫、狗、鸟、鱼,或者其他的什么动物?(30)在您的孩子的所有收藏物中,哪件东西是他认为最珍贵的?

针对以上问题,父母可以认真思考一下,然后与孩子进行交流,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是孩子的答案。

测试分析:

如果答对0~14道题,说明您对孩子了解得还不够,应该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如果答对15~25道题,说明您对孩子比较了解,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了解。

如果答对25道题以上,说明您已经非常了解孩子了,这种亲子状态应一直保持下去。  第二章 积极微表情——孩子的正能量,父母造

人类积极的微表情并不多,愉悦微表情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愉悦微表情主要指各种笑。孩子很少有假笑、皮笑肉不笑、奸笑、苦笑等,他们通常会微笑、偷笑、“咯咯”大笑等,他们的笑通常是发自内心的。为了让孩子的脸上多一些笑容,父母应对孩子进行正向强化,让孩子拥有积极的情绪,乐观面对生活。愉悦微表情:常常是内心愉悦的象征

心情愉悦,表现在脸上的主要表情就是笑容。愉悦微表情主要是眼睛和嘴角配合的一组表情,也就是眼睛笑眯眯的程度和嘴角上扬的程度相匹配而表现出含义不同的笑容。

虽然婴儿在出生的一刹那,会尖声大哭,但是他们掌握了难度较大的呼吸动作后,在心情愉悦时就会发出“咯咯”的笑声。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微笑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新生儿的微笑是自发性的,没有明显的理由,只是自然进化的结果。随着婴儿渐渐长大,他们开始学会有意控制自己的微笑。当婴儿5~6周大的时候,婴儿开始对人的声音和面容有了一定的偏好,于是出现了最初的社会性微笑。之后,在婴儿3~4个月大时,他们开始对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微笑表情,即出现了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微笑通常是喜悦的真实标志。有儿童心理专家认为,当婴儿8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就能清楚地意识到微笑可以带来一系列美好的回应,比如拥抱、亲吻、好吃的东西等。当婴儿12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就能够明白微笑可以让别人感到开心,还可以引来父母的微笑回应。这给他们露出微笑增加了一个理由。

那么,是什么让孩子心情愉悦,从而露出甜蜜的微笑呢?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有时候一颗糖、一杯牛奶、妈妈的一个拥抱,都能使他露出开心的笑容。可见,及时满足孩子小小的需求,他就会很开心。

那么,是不是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以后,他都会很开心呢?未必如此。事实上,有时候父母一味地满足并不一定能让孩子开心起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情绪的起源角度来讲,愉悦的心情源于自我满足或者超越满足。当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就会感觉开心、快乐,被拒绝后他就会不高兴、不快乐。但如果需求的东西总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那么孩子便没有了愉悦之情。因此,父母要懂得适当满足或者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有助于提高孩子控制自我欲望和需求、摆脱眼前利益的吸引并恢复平衡心态的能力,能给孩子带来长远的快乐。

除此之外,父母要掌握培养孩子愉悦情绪的策略,从而让孩子拥有更多的快乐。1.合作性的活动有助于分享快乐

父母要支持孩子分享快乐,如此孩子就会拥有更多的快乐。而合作性的活动有助于孩子与他人分享快乐,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合作性的活动或者游戏,比如下棋、打球、讲笑话等,这些都有助于孩子保持心情愉悦。2.举手之劳有助于利他快乐

人的快乐不仅源于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满足他人的需要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这就是一种利他快乐。生活中的举手之劳就是一种利他快乐,既给他人提供了便利,又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使自己陷入困境,是值得提倡的。3.为孩子设置合理的期望值

我们的很多快乐源于希望得以实现,而不开心源于希望落空。父母总是给孩子提出努力的方向和期望,所以孩子的快乐一部分源于父母的期望值是否合理。父母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朝着父母的期望而努力时,父母也应积极参与孩子努力的全过程,这会让孩子感觉安全和快乐。4.营造轻松欢快的家庭氛围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缺乏童心,或者忙于工作、家务等,很少和孩子一起玩耍。久而久之,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最后出现了代沟。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出现,父母应该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营造轻松欢快的家庭氛围。5.丰富孩子的生活

平时父母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为孩子找到调节心理平衡的载体,比如让孩子学画画、弹琴、下棋、做手工、踢球、读书等。杜根定律:让孩子脸上露出自信的表情

美国职业橄榄球联会前主席杜根说过这样一句话:“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后来,人们将杜根的这一名言归纳为“杜根定律”。杜根定律告诉我们,信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拥有自信的人,最终能够走向成功。

这一定律同样也适用于儿童,自信心是儿童成才与成功的重要前提。自信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认知,脸上时常露出自信的表情,对所处的环境也非常有安全感。而一个自卑的孩子常常会感觉很无助。心理学家曾指出,自卑的人经常会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妒忌、害羞、猜疑、自欺欺人、焦虑、迁怒于人等,整个人变得非常敏感,经不起一点小小的刺激。

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孩子生活在支离破碎的家庭中,长期得不到父母双方的爱,这使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人,从而变得很自卑。(2)有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这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充满自卑。(3)有的父母本身有自卑情绪,平时总是把“我不行”三个字挂在嘴边,潜移默化中,孩子就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也会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的孩子严重缺乏自信,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甚至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他们自我评价较低,经常看不起自己,这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会给孩子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因此,父母应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让自信的微笑在孩子的脸上绽放。

具体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树立孩子的自信:1.避免苛求孩子

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首先父母不要苛求孩子,对孩子的要求应与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相一致。不管是做家务还是学习,父母都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包容和耐心。比如,当孩子成绩下降时,父母不要劈头盖脸一顿指责,而应关心和安慰孩子,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再加以耐心的指导,一步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2.教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父母要想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对于孩子的优点,父母要给孩子提供能发挥他的优势和长处的机会;对于孩子的缺点,父母要教会孩子理智地对待,并寻找合适的补偿目标,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将自卑转化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3.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侃侃而谈,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有的孩子则默默听着,一言不发。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由于孩子的知识面不同造成的。有的孩子见多识广,说起话来自然底气十足,而那些知识面狭窄的孩子则较为自卑,不敢当众发言。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提高孩子的知识面,开阔孩子的眼界。4.鼓励孩子交朋友

自卑的孩子通常比较孤僻、不合群,总是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而积极的人际关系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撑,有利于帮助孩子减缓和排解自身的压力,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开朗乐观起来。更重要的是,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从而逐渐摆脱自卑心理,变得自信起来。不要用负面标签伤害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一旦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美国某大学的科研人员做过一个著名的“伤痕实验”:他们请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每一位参与实验的志愿者脸上画了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让志愿者对着镜子看了化妆的效果后,借口补妆,化妆师悄悄把那些伤痕擦掉了。对此,志愿者们毫不知情。

紧接着,他们又被派往各大医院的候诊室,去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当志愿者按规定的时间返回后,令人惊奇的现象出现了:他们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同样的感受,他们感觉人们对自己的态度明显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有意无意地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标签的威力。标签对于孩子同样具有很强的作用,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在种种影响因素中,社会评价和心理暗示的影响不容小觑,这其实就是贴标签对孩子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习惯于给孩子贴标签。当孩子表现得比较好时,父母会自豪地夸孩

子一通,给孩子贴上聪明、懂事、机灵、能干、有礼貌等正面标签;当孩子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时,父母又会给孩子贴上认生、小气、内向、害羞、懦弱、暴躁、不自信等负面标签。

其实,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就有可能变成什么样的人。比如:

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

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

给孩子贴上“有礼貌”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有礼貌;

给孩子贴上“勤劳”的标签,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勤劳。

……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当你为孩子贴上负面标签的时候,你的孩子就会“如你所愿”变成你嘴里说的那个坏孩子;当你为孩子贴上正面标签的时候,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你嘴里说的那个好孩子。

父母教育的创始人之一海姆·吉诺特曾提出这样的建议:“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因为这真的会导致这些行为发生!”美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学家阿黛尔·法伯也说过类似的话:“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因此,对于给孩子贴标签这件事,父母需谨慎对待。做好了,孩子会变得更好,反之,孩子会变得更糟。因为孩子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来分辨是非,对于别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大多会不做判断,全盘吸收。1.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不可否认,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调皮、捣蛋的时候,也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其实,这些都是孩子正常的表现。如果父母总是盯着这些不足之处,长期抱怨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将会沿着你抱怨的方向越走越近。

对此,父母真正应该做的是,谴责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比如,您可以这样评价孩子的行为:“那样做是自私的行为。”或者:“强行进入别人房间很粗鲁。”即使你真的很想抱怨一声“你真的很自私”或“你真的很粗鲁”,也绝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更不要在别人面前这样说,以免这些话传到孩子耳中。

事实上,孩子的顽皮、淘气、好动,大多都是源于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绝对地说是好还是坏。有时候孩子做了错事,还可能是对大人行为的模仿,是一种无意识行为。2.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负面标签

有时候,孩子会不可避免地被贴上负面标签。这时,父母要告诉孩子:什么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比如:“你可能被别人嘲笑是胖子,但是通过自己的锻炼是会瘦下来的。”“你这次忘记做一些事情,被别人说是不负责任,以后你记得把事情做好,就会重新变成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标签是固化的,但是孩子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别人对自己不好的印象。3.尽量给孩子贴上正面标签

正面标签可以鼓励孩子,使孩子表现出令此标签名副其实的行为,如勤奋、善良、勇敢、坚强等。不仅如此,父母还可以利用这些正面标签,在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的时候,强化其好的行为。比如,当看到孩子的行为很粗鲁时,父母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看见你这么粗鲁的行为,我吓了一跳,因为我一直以为你是一个特别有礼貌的孩子。”这样说会让孩子觉得安心,因为父母没有放弃对他的正面看法,所以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不过,贴正面标签也是需要技巧的。比如,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表扬孩子,但不要在任何时候都过分夸大地表扬。这是因为,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一旦发现之前的表扬并不是事实,就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且,不切实际的表扬,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自信、爱慕虚荣,或者变得过于沮丧、自卑,无法实事求是地去面对问题和挫折。父母心态好,孩子更快乐

姣姣已经1岁了,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最近妈妈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姣姣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是盯着妈妈,好像是在寻求指导。事实上,在孩子能看得见的距离,父母脸上的任何微表情都能被孩子捕捉到,并且孩子能做出不同的反应。

妈妈还特意做了一个实验:她把一个新玩具放在离姣姣不远的地方,然后分别做出三个不同的表情——微笑、害怕、无所谓,并观察姣姣的反应。结果,当姣姣看到妈妈害怕的表情后,她会很快地爬向妈妈,渴望得到更多身体上的抚慰。对于妈妈的其他两个表情,姣姣则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妈妈发现:当她做出正面、鼓励性的表情时,孩子就会表现得比较大胆;而当她做出害怕的表情时,孩子就会变得畏首畏尾。孩子的这种反应显然不是模仿,而是对大人表情的一种回应。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的情绪极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如果父母看起来积极乐观,孩子通常也会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稍不注意就容易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长期受负面情绪的影响,极易变成一个消极、悲观、爱抱怨、爱挑剔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很紧张,让身边的人感觉很压抑、不快乐。

这正应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利奥的一句话:“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一个人如果精神状态不好,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杜利奥定律”。它告诫人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因为消极的心态只会让一切变得更糟。

因此,父母要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并用积极饱满的情绪给孩子传递正能量。父母要时刻记得这句话:“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另外,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孩子影响深远,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它可以诱发孩子采取行动,还能让孩子充满勇气、战胜困难。1.营造快乐的家庭氛围

快乐的家庭氛围,更易培养出言行乐观的孩子。有的孩子天生比较乐观,有的孩子则相反,这就需要父母营造快乐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营造快乐的家庭氛围,父母应做到:多一点鼓励和赞赏,少一点苛求与批评,多给孩子温暖和笑容,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帮助孩子克服悲观情绪,让孩子开心地学习与生活,这样孩子渐渐地就会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2.换一种积极的说法

当一些事情无法改变时,父母可以换一种说法,给孩子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比如,爸爸对孩子说:“现在爸爸要起草一份材料,爸爸的工作很忙,一会儿再陪你。”这样说,孩子就会认为爸爸很能干,工作也很重要。如果爸爸对孩子说:“真可恶,爸爸还得起草一份该死的材料,现在不能陪你。”这样说,会使爸爸的消极情绪传递给孩子,对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有阻碍作用。3.不向孩子宣泄垃圾情绪

有的父母由于工作等不顺心的事情,在外面不敢发泄出来,回到家里,对着孩子发无名火。这种做法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和影响其乐观的心态,因为孩子会把父母的怒火归咎为自己犯了错,但孩子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只好全盘否定自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责、退缩,并形成隐约却又牢固的消极心理,渐渐地,孩子脸上的笑容会变少。因此,父母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保持乐观,这对培养孩子的乐观品质很重要。4.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父母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这样孩子对生活就会充满向往。对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孩子更擅长,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当孩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感时,他就会变得积极、自信。南风效应:打好“温情教育”这张牌“南风效应”源自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这则寓言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北风和南风比谁的威力大,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于是,北风发挥威力,吹出了刺骨的寒风,结果行人害怕寒冷,把大衣裹得更紧了;而南风吹出了徐徐暖风,行人觉得很温暖,便解开了大衣,因而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而在教育孩子方面,它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那就是温暖的关爱和鼓励胜于严厉的批评。

子轩的妈妈发现儿子最近迷上了踢足球,连学习都不放在心上了。于是,妈妈找了一个机会和孩子聊了聊。当妈妈问子轩足球的来历时,子轩竟毫不在意地说,是自己从学校拿的。这让妈妈很吃惊,同时也引起了她的高度重视,因为她知道,学校的足球是不能随便带回家的。最后,妈妈委婉地指出子轩所犯的错误,让他意识到了这样做是不对的,并向妈妈坦白了这样做的原因。原来子轩只是出于对足球的热爱,所以才忍不住拿了学校的足球带回家玩。妈妈最终原谅了子轩,并要求他将足球归还给学校。

子轩听了妈妈的话,非常懂事地把足球归还给了学校。为了鼓励子轩踢足球,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新足球。子轩非常开心,他非常感谢妈妈的理解。后来,子轩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还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球技不断提升。妈妈看到子轩健康成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对于子轩拿学校足球的这件事情,子轩的妈妈并没有严厉批评孩子,而是委婉地指出孩子所犯的错误,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认错,并改正错误。妈妈为了鼓励孩子,给孩子买了新足球,孩子的球技不断提高,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科学、良好的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拙劣的教育方式,会改变孩子的性格,让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变得心情抑郁、苦闷不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因此,当孩子表现出让父母失望的一面时,父母通常会恨铁不成钢,很可能会采取过激的教育方式,或说教,或打骂,或挖苦、奚落。然而,孩子也是需要被尊重的,父母动不动就批评、打骂孩子,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因此,父母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批评孩子的不是,而应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夸奖孩子的长处,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出孩子的上进心。这样教育孩子才会多一些“人情味”。

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也不例外,而且孩子犯错的概率远远大于成人。犯错不可怕,值得父母重视的是自己对待孩子错误的态度。父母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他们渴望被尊重,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表扬和赞赏。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妨运用“南风效应”来关怀、引导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恰当地表扬、鼓励孩子,让孩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做得更好。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该如何来关怀孩子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说贴合孩子心理的话

在说贴合孩子心理的话之前,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性。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性,不知道孩子的优劣之处,说出的话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孩子就难以接受和明白。这样父母和孩子沟通起来就比较困难。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心性,说贴合孩子心理的话,才能与孩子进行无障碍的沟通,才能倾听孩子的心声,以此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健康成长。2.多说鼓励和欣赏孩子的话

孩子都有着强烈的好胜心,他们总是想成功地做一些事情,然而由于年龄或能力的限制,常常事与愿违。有的孩子会对自己的一时失利感到沮丧、失望,这时父母就要及时鼓励孩子,不要因为孩子一次小小的失败就对孩子横加指责,要让孩子树立信心,勇于尝试新事物。即使孩子取得很小的进步,父母也要及时鼓励,用欣赏的口吻,恰到好处地鼓励孩子,以此增强他的自信心。3.温和教育孩子

孩子犯错,通常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经验不足,能力有限,使自己犯下错误;二是明知故犯,明明知道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还是会故意犯错,这主要是孩子在做事时发怒气、泄私愤。

针对犯错的孩子,父母不应视而不见,而是要及时提醒孩子,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或无意义的错误,应该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获得益处,并明白知错就改的道理。  第三章 消极微表情——破译“宝宝心里苦”的心理密码

虽然,大多数时候孩子是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但是他们和成人一样,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烦恼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不再“不识愁滋味”,而是会变得容易情绪低落,从而变得悲伤、恐惧、愤怒、羞怯。这就需要父母及时捕捉孩子的消极微表情,并找出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恢复灿烂笑容。悲伤微表情:哭泣是其主要表现

悲伤的微表情与哭泣直接关联。但是,婴儿哭泣并非一定是在表达悲伤,还可能是在表达愤怒、厌恶、恐惧等负面情绪。

哭是悲伤情绪最直接的反应。当小朋友摔倒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会皱起眉头,紧闭双眼,鼻翼张开,大咧着嘴巴,哇哇大哭,这就是悲伤情绪中大哭的微表情特征。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眉毛,人们在悲伤时眉头处上扬,但整体眉毛保持下压。

一般来说,孩子哭泣反映了两个不同方面的需求,一个是生理性需求,另一个是心理性需求。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需求具体包含哪些内容。1.生理性需求

对于生理性需求,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婴儿,由于孩子太小,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只能通过哭来与父母交流。渴了、饿了、困了、热了、冷了、尿布脏了或湿了、周围太吵了、光线太亮了、被蚊虫叮咬了……这些外在的因素都会导致孩子感觉身体不舒服,于是他会通过哭泣来呼唤父母帮助自己做出调整。2.心理性需求

心理性需求主要是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父母可以通过孩子的微表情来找出孩子的心理性需求,并及时回应。(1)“我害怕”——表达恐惧

害怕是人的本能,孩子害怕时的哭声具有求救的意义。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会对高分贝的噪声、身体忽然失去平衡、一定的高度、与熟悉的人分离、见到陌生人、身处陌生环境等现象产生害怕情绪而哭泣。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及时安抚孩子,让孩子不至于受到过度惊吓。(2)“注意我”——表达关注

当孩子的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时候,他的哭可能是在表达“快注意我”。比如孩子睡觉前哭闹一番,就是想让妈妈多抱一会儿;当孩子在小床上独自躺了一会儿时,就开始用哭声喊妈妈……这些哭都是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特征是声调平稳,具有试探性,而且哭声的高低、长短和间歇会随着妈妈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有所变化。(3)“没人懂我”——表达不耐烦

妈妈对于孩子的“心语”常常会判断错误或者回应较迟,这会让孩子感到不耐烦,从而引发孩子哭泣。比如,被角盖住了孩子的眼睛,妈妈没有发现;孩子衣服穿着不舒服,妈妈不知道;奶嘴孔太小,孩子吃奶费力……孩子因此感到失望、生气而哭泣。这种哭泣的特征是哭声不大却显得不耐烦,通常会配合后背弓起,头部不耐烦地来回转动等来表示抗议。如果妈妈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帮助孩子解决,孩子的哭声很快就会停止。(4)“我只爱你”——表达依恋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的哭声开始有目的性和指向性。具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的哭泣意味着孩子的依恋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般来说,孩子的依恋分为3个阶段:0~3个月的孩子处于无差别的依恋阶段,就是对每个人的反应都一样,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偏爱;3~6个月的孩子处于有差别的依恋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够分出熟人和陌生人,对熟人表现得比较积极,对陌生人则比较排斥;6~24个月的孩子处于依恋对象单一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够将妈妈从熟人群中辨别出来,并产生强烈的依恋。

当然,需要排除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孩子因生病引起的哭泣。如果孩子的哭声比较尖锐、短促,持续时间较长,并伴有握拳蹬腿、烦躁不安等状况,父母给予细心照顾和心理慰藉都不能使他安静下来,那么孩子可能是生病了,孩子是在用哭声来提醒妈妈自己身体不舒服了。针对孩子哭闹的原因,父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来说,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安抚孩子。首先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观察判断,找出孩子哭闹的原因。在孩子哭闹的原因中,除了病理性状况外,生理性需求和心理性需求都不需要父母立即应答,父母只需要积极应答即可。积极应答的步骤依次为声音慰藉、依恋慰藉和身体慰藉。1.声音慰藉

爸爸(妈妈)可以先远远地回应孩子一声,让孩子知道父母就在他可以求助的安全地带,接着父母通过“踏踏”的脚步声让孩子在希望中等待几秒。然后父母来到孩子面前,用轻柔的话语和孩子聊聊天,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来喽。就这样,通过简单的几步,孩子的承受力在一点点提升,自我镇静的信心也在一点点加强。2.依恋慰藉

声音慰藉已经让孩子等待了将近1分钟,这时父母依然不能着急抱起孩子,但可以在孩子面前晃动一个小玩具或者带有父母味道的物品,这样孩子又能在积极的状态下多等待几秒了。慢慢地,孩子会对这些物品产生依恋,当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这些物品可以暂时代替父母对孩子产生安慰作用,于是孩子就将对父母的直接依赖转化为对物的依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也在逐步加强。3.身体慰藉

经过声音慰藉、依恋慰藉之后,父母要抱起孩子满足他的生理或心理需求,并且,这时的孩子已经变得足够坚强、自信和乐观了。4.舒适自慰

舒适自慰指父母等孩子平静下来后,把孩子放回小床上,让孩子独自快乐地玩耍一会儿。舒适自慰这一步骤很关键,父母不要轻易省略,这有助于孩子摆脱依赖,形成良好的心理与性格。恐惧微表情:本质是儿童安全感缺失

灵灵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没少和医院“打交道”。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灵灵对医院充满着恐惧,她一见到医生就会大哭大闹。不管爸爸妈妈怎么哄她,都不管用。最后,爸爸妈妈只好强行按住她,这才让医生得以顺利打针。

灵灵的这种恐惧,在于她清楚打针带来的疼痛。其实,孩子对一些事物或现象的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不理解、没接触过,其本质是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恐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有研究发现,90%以上的正常孩子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40%的2~4岁的孩子至少恐惧一样东西;43%的6~12岁的孩子至少会恐惧七种东西。并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恐惧对象,年龄偏低的孩子恐惧以生理、物理和物质环境为主的自然现象,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开始恐惧以想象、交往、自尊为主的心理和社会现象。具体如下:(1)6个月以下的孩子:高分贝的噪声、突如其来的声响(如雷声、鞭炮声、警笛声等)以及身体突然失去支撑,都会让孩子充满恐惧而哇哇大哭。(2)6个月~1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害怕一般意义上的陌生人,对于比较生疏的环境也会感到恐惧、害怕。(3)1~2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害怕一个人睡,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受伤,害怕去医院,害怕医生,还害怕被称为“坏蛋”的人。(4)2~3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害怕黑暗,害怕孤独,还害怕父母争吵。(5)3~5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害怕被嘲笑,害怕被惩罚,害怕黑影、强盗,害怕想象中的怪兽。

当孩子感到恐惧、害怕的时候,常常双眉向中间紧皱,眼睛睁大,嘴巴大张。另外,典型的恐惧微表情是眉头向中间聚拢、上扬,上眼皮也随之上提。整个眉眼呈现出因害怕而躲避、努力向后撤的状态,因此看起来有整体上扬的趋势。当父母观察到孩子有这样的表情时,说明孩子的内心是恐惧的,父母就要适当安慰孩子,缓解孩子的恐惧心理。减少孩子的恐惧情绪,父母应采取的一定的策略主要有:1.用肢体语言安抚孩子的害怕情绪

当孩子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或事件吓着时,比如闪电打雷、陡然摔倒等,父母可以用温柔的话语和温暖的怀抱安抚孩子的情绪。比如这样对孩子说:“宝宝别怕,妈妈抱抱……现在没事了。”父母还可以摸摸孩子的头或拉拉他的小手,这些动作都能够给孩子传递一份战胜恐惧心理的力量。2.让孩子见多识广

孩子在某个年龄段会对陌生的环境或陌生人感到比较恐惧。甚至是父母自认为比较熟悉的朋友或同事,孩子也不太愿意接近。其实,这是孩子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他进入了一个自己建立安全感的阶段。因此,父母不要强迫孩子立即接受新环境和陌生人,可在平时多带孩子与别人交往,孩子见得多了,自然就不会这么害怕陌生人了。3.提高孩子的认知

3岁以上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如果听到太多鬼怪故事的话,他们会因为产生联想而害怕。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分不清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要耐心地给孩子解释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通过提高认知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4.帮孩子摆脱依赖心理

父母事事包办,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导致孩子不但懒于动手,还懒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这也是孩子胆小、畏惧的重要原因。因此,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遇到难题,也不要完全帮孩子解决,而要给孩子留出一定的适应空间和锻炼机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