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基础(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21:20:40

点击下载

作者:周亚庆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管理基础(第二版)

现代管理基础(第二版)试读:

第二版前言

《现代管理基础》第一版于2014年9月出版后,得到了部分高校师生和企业界人士的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使用本书进行教学与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一些热心朋友肯定了本书的基本架构,同时把发现的问题也反馈给了笔者,并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笔者深受启发与鼓舞,让笔者有动力对本书进行更新。

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众多变化,而且其中的某些变化完全出乎许多管理学研究者与组织管理者的意料。环境变化带来的结果,既有“陷阱”,又有“馅饼”。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环境,如何把握机会,如何创新创业,关键在于增强洞察力与应变力,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为了保持本书的前沿性和系统性,我们借鉴了国内外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方面的新成果,吸收了体验式教学的成果,对本书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炼、修订与完善。在“现代管理基础”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中,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兴趣和能力,浙江大学管理学教研中心推行体验式教学,于2016年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SPOC教学实施方案,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教学环节,运用与总结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把知识点讲授的内容和知识点的测试、个人作业互评放在线上课堂中,把内容提炼与答疑、知识运用、问题讨论放在线下课堂中,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课内与课外、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过程考核与期末测试进行有机结合,着力贯彻聚焦“学生体验”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化。

本书第二版的编著得到了浙江大学本科生院的支持与众多良师益友的无私帮助。邢以群教授一如既往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相关的素材,参与了部分内容的撰写和更新。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朱玲编辑对于本书的再版给予了精心帮助。在使用本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黄浏英老师与姚卫红老师对本书内容的调整提出了具体思路。邹益民教授、项保华教授、张世琪老师对本书框架提出了相关建议。家人一直理解与支持笔者,努力为笔者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本书获得了2018年浙江大学校级本科教材立项,本人主持的“基于学生体验的‘现代管理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获得了浙江大学文科教师教学科研发展专项项目立项。本书参考与引用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大学众多师生的真心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限于笔者的能力与水平,书中肯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行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周亚庆2018年10月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第一版前言

本书旨在通过对管理内涵、管理者、管理过程、管理要点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学习管理的重要性,了解组织的创立和发展过程,理解管理者与科技人员的不同,掌握管理的实质和有效管理的基本要领,从而提高学生的管理素养、组织意识、管理能力,为其将来做好本职工作和自我管理,以及创立组织和成为管理者打下一定基础。为了让理工类及其他非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基础的内容体系,我们吸取了国内外相关教材的优点,构建了本书的编排体系。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列出了“学习目标”,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方向性和主动性。在每章的结尾部分,设计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与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可通过思考题检测自己是否已经理解了本章内容。本书的附录部分提供了相关案例。本书所采用的案例基本上是短小精悍的德鲁克式案例,目的是为了更适应通识类课程教学的需要,便于非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更快地掌握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这些案例的基本素材,大多源自笔者所熟知的人和事或所主持的管理咨询项目。其中的六个案例所涉及的人名和单位名称均是化名。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案例,不仅能促进他们进一步理解管理基础知识,而且能促进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剖析和解决更为复杂和实际的管理问题。本书的构架与内容凝结了笔者与管理学课程组近年来的研究心得与实践体验,融会了学术界与业界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感知。从构思、撰写、修改到成稿,笔者自感尽了最大努力,希望达到先进性和实用性兼具的目的。本书的基本特点包括三方面:一是系统性,本书不仅阐述了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而且介绍了组织管理的实务与方法;二是应用性,本书既注重先进的现代管理理论与经验的介绍,又注重结合我国各类组织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的主要观点与方法对我国部分组织的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三是探究性,本书重视对现代管理理念的探索,重视对管理实践问题的探究,并力求在架构与内容上有一定新意。在负责本书的编著过程中,笔者得到了众多良师益友的真诚帮助。作为本书的主审,邢以群教授拟定了最初的框架,参与了部分内容的撰写,并为内容的修正与完善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相关的素材。基于邢以群教授提供的最初框架,笔者拟定了本书编写大纲,而在随后召开的管理学课程组会议上,课程组的所有老师参与审定了编写大纲,并给予了许多具体的建议。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朱玲编辑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多次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项保华教授对本书框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授权引用其书稿中的部分内容。邹益民教授提供了有用的素材,给予了真诚的鼓励。黄浏英副教授给予了中肯的建议和无私的帮助。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孙秋霓、普片、王宸宸、达瓦拉姆等参与了部分章节初稿的撰写工作。尤其是孙秋霓同学,积极协助收集相关文献。邵佳萍、王梦斌、孙凤、叶顺与颜慧佳等同学在阅读部分初稿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家人长期以来给予了笔者默默的理解与帮助,努力为本人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虽然笔者基本参与了本书各章节的撰写和修改工作,但从整体的框架、所用的素材和参与的人员来看,本书无疑是在邢以群教授指导下团队智慧的结晶。在写作过程中,笔者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学术成果,得到了管理学课程组众多老师的真心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这是一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识教育的教材,其体系与内容是一次新的尝试。由于笔者自身能力的局限,书中肯定存在欠妥与疏漏之处,敬请各位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周亚庆2014年7月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第一章 管理导论

学习目标①掌握管理的定义②理解管理的实质③解释管理产生的原因④了解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⑤理解学习管理的重要性⑥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特点

管理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管理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形成的,并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科技的发展,管理的内涵日益丰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管理在实际生活与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学习与运用管理知识,我们必须从整体上理清思路,理解管理的定义与实质,了解管理产生的原因,知晓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明确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把握管理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

对于管理的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但对于“管理究竟是什么”,大多数人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究。管理似乎人人都懂,不过大家所谈的管理实际上并非同一内涵。因此,我们必须明目扩胸,博采众长,求同存异,以真正明确管理的定义与实质。一、管理的定义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中外研究者对管理给出了不尽相同的定义。“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从管理实践中提炼管理理论与明确管理定义,于1916年发表了传世之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他指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按照法约尔的解释,计划是指预见未来与拟定行动计划;组织是指建立一个既有物质性又有社会性的双重性机构;指挥是指让人员执行计划与发挥作用;协调是指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控制是指按照已有规则和既定程序,监督事物的运行过程。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认为“管理是指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1]果地完成工作”。协调与监管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管理过程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认为“管理是指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们在群体状态下高效率[2]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在1961年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他指出:“管理就是在正式的组织化群体中通过别人做事情的艺术,也是创造一种环境使这种组织化群体里的人们以个体或协作方式实现群体目标的艺术,也是排除绩效障碍的艺术,以及在有效地达[3]成目标过程中保证最有效率的艺术。”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芮明杰教授认为“管理是指对组织的资源进[4]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周三多教授等认为“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特定的时空中,对组织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的过程”[5]。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邢以群教授认为,管理是指人们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管理定义的多样性既反映了学者们研究视角、主题与方法的不同,又反映了理论界与实践界对于管理认知的不断深入。综合各种定义,本书把管理定义为:管理是指人们根据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整合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等职能,以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为深刻理解管理的定义,需把握以下要点:(1)管理的工作必须基于特定的环境。人们必须把握环境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使管理工作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资源。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但最重要的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最活跃的因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活动,能主动调节自身与外部的关系,具有自我开发与自我利用的能力。因此,对人的能动性调动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最终效果。(3)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各项管理职能在逻辑上存在先后顺序,在实践中相互关联、重叠或交融。(4)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与整合。人们必须协调相互冲突的利益,实现各类资源与各自目标的整合,通过有效协调来实现整合与统一,在不断变化中求动态平衡。(5)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所有的管理行动都必须紧紧围绕目标而有序进行,并且追求高效地实现目标。二、管理的实质

为了有效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就必须特别关注组织内外部多层面、多环节、多活动之间的有效协调。协调是指使表面看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事物,如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专注优势与创新优势等,实现有机融合和动态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讲,协调已经成为维系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纽带。领导者的协调能力成为维持组织有序运作的关键要素。孔茨指出,很多专业人士把协调看作是管理的一项独立职能,而实际上把协调看作管理的本质更为确切。因为管理者的绝大部分工作就是协调组织成员在利益、资源、时机等方面的分歧,使大家对组织目标达成共识。

人类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人们之所以需要管理,是因为管理有助于个人追求与组织目标的确立与实现。因此,管理的实质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一方面,管理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人们用以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我们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另一方面,管理作为一种工具,用得好,有助于目标的达成;用得不好,则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更好地发挥管理的作用。

毋庸置疑,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常常由于缺乏对管理本质的正确认识而错把手段当目的。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管理的实质,有效运用管理的手段。[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11版.李原,孙健敏,黄小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2]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国际化与领导力的视角(精要版).9版.马春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3]张钢.管理学基础文献选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4—95.[4]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2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5]周三多,陈传明,刘子馨等.管理学.7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7.

第二节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出现。自从出现了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表现为有目的、有协作的形式,就有了管理实践。随着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管理活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逐步形成各种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并在管理实践中得到不断修正与完善。一、管理产生的原因

人们通常认为共同劳动导致了管理的产生。其理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劳动,就必然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协调问题。共同劳动的确需要管理,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共同劳动需要管理。实际上,每个个体也会同样面对目标与目标之间、资源与目标之间、活动与活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问题。因此,个人也需要管理,即自我管理。这就说明了共同劳动是组织或团队管理产生的原因,但不是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每个人对目标、资源、活动等进行协调的目的来看,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无限性与人所拥有的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且人们还会随着当前欲望的满足而不断产生新的欲望;另一方面,人们要有所获得,必须有所投入,想得到满足的欲望越多,所需要的投入就越多。而每个人所拥有的可以投入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时间有限、知识有限、能力有限、财力有限、精力有限等。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即人类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并因而产生了协调这对矛盾的需求(见图1.1)。图1.1 管理产生的原因

为了协调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人类想方设法,并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从某种程度而言,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人类寻找这对矛盾协调方法的历史,组织和管理就是在人类寻求解决这对矛盾的过程中产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

人类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尽可能地拓展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向大自然要资源是最早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起因。在早期猿人阶段,人类通过制造简单的工具以提高向大自然索取食物的能力。在晚期猿人阶段,人类为了生存并抵御外来威胁,就常以二三十人为一群进行生活,并由此产生了人类社会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血缘家族。人类为了更好地满足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开始采用组织的手段,通过群体的分工与协作,形成超越个人的群体力量,从而满足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的欲望。

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他们的需求不断扩张。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从大自然所能得到的资源不能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欲望,于是产生了以掠夺他人资源为目的的战争。人们希望通过战争的方式,掠夺他人的资源以拓展自身的资源,从而满足自身急剧增长的各种欲望。

战争的主要起因是掠夺资源,但战争也需要消耗资源。当战争的双方旗鼓相当时,即使己方打败对方,己方也必然在战争中丧失众多的资源,并且对方的资源大多已毁灭于战火中。因此,在各方力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人类又创造了和平的贸易方式。人们通过贸易的方式,将自身相对富余的资源与他人交换,来获得相对稀缺的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自身的欲望。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当通过上述各种方式所获得的资源仍然难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需要时,先贤们认识到过度推崇和放纵欲望的不良后果,主张理智地调控与节制欲望。在我国古代,相当一部分先贤主张“清心寡欲”,希望通过约束人的欲望,使有限的资源得以满足人的欲望,由此导致了伦理道德的形成。为了约束与改变人的欲望,人们提出了各种伦理道德规范,期望通过教育的手段,教化社会成员,以此调节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实践中,为了使有限的资源更好地满足人类的欲望,西方则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方法,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的资源满足尽可能多或高的目标。这就是管理的功能,也是所有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为了实现共同目标,促成有效协作,人们就必须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按照自然法则、法律法规与科学方法的要求,进行系统管理。

在协调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这对矛盾时,道德与管理的方法各有优缺点。通过道德教育的方法,人们可以达到缓解这对矛盾的目的,但效果也常常不稳定;通过科学管理的方法,人们确实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对矛盾,却无法最终解决这对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既注重道德教育又注重科学管理,将东方传统的教化方法与西方科学的管理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既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又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目的。

总之,管理与生产、组织、战争、贸易、道德等一样,都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协调无限欲望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所采用的方法或手段(见表1.1)。表1.1 协调的方法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管理思想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发现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所蕴含的管理之道可谓博大精深。但时至今日,我国的管理思想还相对欠缺系统的整理与深化,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尽管人类管理思想的发展可追溯到人类试图通过集体劳动来达到一定目标的时代,但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西方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本部分主要阐述西方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一)早期管理思想

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管理实践,但尚未对管理实践进行科学的提炼,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早期的一些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大多出现于埃及、中国、印度、希腊与意大利等国家的史籍与宗教文献中。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工厂制度的产生,使得在工厂里制造产品比在家庭作坊内更具经济效益。新兴的工厂制度所提出的管理问题完全不同于以前传统组织所碰到的管理问题,给管理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典型问题包括:工人的组织与相互间的配合问题;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协调运转问题;劳动力的招募、培训与激励问题;纪律的维持问题;等等。人们需要去探究与解决这些管理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管理理论研究开始出现。

早期研究者为了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问题,从各自从事的领域出发,对管理理论进行了一些探索。其中对后来的管理思想具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和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1776年,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他在该书中提出了劳动分工与经济人的观点。欧文特别重视人的因素,他是企业人道主义实践的开拓者,他的思想后来发展成行为管理思想。巴贝奇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是可编程计算机的发明者,是科学管理思想与定量管理思想的先驱者。他深刻认识到专业化分工的优势,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使用机器与工具,主张实施利润分享制来获得工人们的协作。

尽管这些先驱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管理思想,但他们毕竟不是专门研究管理的,因此他们的研究并未形成一种系统化的管理理论。这与当时社会普遍只注重生产组织、增加产量、减少浪费、追求利润最大化等相关联。早期的管理人员通常凭借自己的经验来管理。人们更重视的是具体方法而不是理论。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与协作问题。(二)经验管理思想

作为一类新的组织,工厂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类组织,在当时缺乏可以借鉴的管理经验,所以人们只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对新颖管理问题的理解来探索管理实践。由于人们难以从理论上解释成功的原因,因此当时流行的是经验管理思想。经验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是:组织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经验与素质,通过研究经验(案例)可学会有效管理。相关学者通过重点分析典型组织的管理者实际管理的经验,提炼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从而向其他组织的管理者提供管理改进策略。

经验管理思想的学者将管理学看作一种经验研究,有时试图将其一般化,但通常是作为一种向实践者或学员们传播与教授管理经验的手段。经验学派注重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并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认为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或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会有效管理。他们重视探究实际管理者的管理经验教训和组织管理的实际经验,强调用案例研究与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总结管理经验。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彼得·F.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2005)、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等。该流派是应用导向的。他们设法理解与学会运用那些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管理技巧。他们认为,通过发现在个体情境中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实践者或学生们就能在相似的情境中做出同样的抉择。[1](三)科学管理思想

随着工业革命从英国转向欧洲大陆和美洲,在19世纪后期,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发明热促发了工厂制度的日益普及、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同类产品的激剧增加,从而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早期研究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科学管理思想随之产生。科学管理思想着眼于寻找科学地管理劳动和组织的各种方法。科学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是:管理有效性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依据一定的科学方法或原则。科学管理思想包括三种各有特点的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官僚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最早突破传统的经验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他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劳动效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他于1911年出版了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泰勒在该书中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因此他被管理学界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关注通过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通过在企业中的大量试验与实践,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四条科学管理原则(见表1.2)。表1.2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所有相关要素的整合:它是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它是和谐,而不是冲突;它是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它以最大产出代替有限产出;它让每个人达到最高效率与获得最[2]大富裕。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决定工作方法,而不是凭每一个工人过去的经验。泰勒认为,对于工人们与管理层,科学管理的本质都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以前,劳资双方的兴趣集中在双方共同努力所取得的盈余的合理分配上,而科学管理则鼓励“共同利益”,主张双方都应该进行一次“心理革命”,将相互对立关系转变为相互合作关系,实现双方的共同富裕。双方通过遵循科学管理原则,共同为提升劳动生产率而努力,从而都可以从中获益。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泰勒通过持续的努力,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进行劳动方法、工具、材料的标准化;科学地挑选与培养工人;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明确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推进基于劳资双方共同利益的“心理革命”;采用职能组织形式;推行例外管理制度等。

2.一般管理理论

泰勒等人在美国研究与倡导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欧洲出现了对组织管理的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由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泰勒和他那一学派的人主要关心的是作业方面的问题,注重的是车间管理与科学方法的运用。当管理层在分析需要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时,或者运用时间与动作研究以消减多余动作时,他们就是在应用科学管理理论。而一般管理理论(general administrative theory)关注整个组织,研究有关管理者做什么以及如何才能做好等更一般的管理问题。

法约尔根据自己长期担任公司总经理的经历与30多年的管理实践,于1916年发表了《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五大管理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

法约尔把工业企业内的所有活动划分成六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与管理活动。前五类活动为人们所熟知,因此要重点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他认为管理活动包括五大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通过对企业管理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和提升,法约尔系统地提出了管理的一般原则。他认为,想要执行好管理职能,就要学会运用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责相当;纪律严明;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权力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法约尔首先明确地提出管理的概念,最早确定与描述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主张年轻的工程师们增加对管理要素的关注。他具有高层管理者的视角,强调管理的一般性与普适性,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管理能力,提倡在大学与专科院校开展管理教育。他的观点被各界人士不断复述,显而易见,当今许多管理者在本质上还是法约尔主义者。

3.官僚组织理论

官僚组织理论是科学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主要基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的工作。官僚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的运转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依据业主或管理者的判断。

韦伯在一生中担任过多所大学的教授,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等都拥有浓厚兴趣。他反对当时盛行的靠传统的自觉(封建制)与裙带关系(世袭制)来管理的思想,认为这不仅是不公正的,而且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在20世纪初期,他提出了权力结构理论。该理论基于一种理想组织模式。韦伯将该组织模式称为官僚组织(bureaucracy)。韦伯提出的理论从本质上说是规范性的,这与泰勒和法约尔提出的以管理实践者为导向的[3]建议形成有趣的对比。

理想的官僚组织是一种以具有明确的劳动分工、清晰的等级关系、详尽的规章制度和非人格化的相互关系为特征的组织形式。韦伯确定了理想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见表1.3),并且相信这些特定的优点会被有毅力的实施者获得。他尝试用法定权力替代基于传统和超凡魅力的权力,而且提出以一种客观公平的、基于价值的标准来挑选、雇佣与晋升员工。由于这种组织模式强调高度结构化、非人格化、正式化与法定权力,所以有利于杜绝任人唯亲、组织涣散、人浮于事等情况,有助于组织提高效率与达成目标。这种组织模式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与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虽然存在各种争议的声音,但它至今仍是许多大型组织的设计样本。

与其他管理思想相比,科学管理思想呈现的特点包括三方面:管理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效率;主张用科学管理来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倡导管理专业化与职业化。(四)行为管理思想

随着科学管理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日趋复杂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劳资矛盾也随之恶化。劳资矛盾的有效协调与员工积极性的有效调动成为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关键。人的因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霍桑试验(Hawthorne studies)的结果催化了行为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行为管理思想把重点放在影响组织中个体行为的各种因素上,强调管理的重点是理解人的行为。表1.3 韦伯的理想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4]

科学管理思想尽管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强化对工人的严格控制和动作的规范化,忽视了工人的社会需求和情感需求,从而引起了工人的不满与社会的责难。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需要运用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来进一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组织是由一群人组成的,管理者通过他人的工作来完成既定目标,因此有些研究者就把管理研究的角度转向对人类工作行为的研究上,并最终导致了行为管理思想的产生。行为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其劳动生产率受到社会、心理和群体因素的影响。行为管理思想产生于科学管理时代的后期,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引起各方的关注。为了清楚地表述这一过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介绍行为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

1.霍桑试验

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没有任何一项研究能够像霍桑试验那样获得管理学界持续广泛的关注。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即霍桑试验,开始于1924年,历时8年之久。该研究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照明度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工作环境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他们改变工作场所的照明度,得到的结果是:产量的浮动与照明度的变化并无直接关联;无论照明度如何变化,产量都普遍提高。1927年冬,著名心理学家与管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开始参加该项试验。1927—1932年,梅奥等人持续在霍桑工厂进行研究,探究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工人工作行为的影响。梅奥认为,“小组中人员心理态度的显著变[5]化”是解释霍桑试验谜团的关键因素。该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不仅同物质条件有关,而且同工人的心理、态度、动机有关,还同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以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相关。梅奥在1933年发表的《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中,对霍桑试验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其主要结论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于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与相互尊重等。管理者若能真诚关心下属,重视情感沟通,那么工人的生产率将会有较大的提高。(2)企业中除了存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非正式组织有自己的核心人物与领袖,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观念、价值标准、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等。非正式组织以其特有的感情倾向与精神导向,左右着成员们的行为。(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工人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工人的高满意度来源于其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既包括物质需求,又包括精神需求。

2.人际关系运动

根据霍桑试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对工人的更多关心。这就要求管理者与工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并理解如何才能使工人对工作感到满意。为此,研究人员从各个方面开展了人际关系研究:对人性的研究;对人的需要、动机、行为与激励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研究形成热潮。人际关系训练也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开始流行,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人际技能与克服沟通障碍。

3.行为科学学派

人际关系学家认为工人是有各种各样需要的“社会人”,这比“经济人”的观点有了更大的进步,但他们对人性的描述较为简单,常使管理者不知道在特定情况下应该采取何种行动。为此,后续研究需要从各种角度更全面详尽地分析人的工作行为。行为科学理论就是在这种需求推动下形成的。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由哲学家、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参加的跨学科的科学会议,讨论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6]论。这门综合性学科在会议上被定名为“行为科学”。行为科学学派强调通过科学研究来形成关于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理论,并要求能据此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他们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从个人、群体及组织的各个方面来分析人的工作行为。他们不仅关注人的需要、动机与激励因素,而且研究环境的压力、人际的沟通、组织的变革、纷争的解决、领导的方式等。

行为管理思想改变了人们对管理的思考方式。相关研究者把人看作宝贵的资源,探究人的作用、需要、动机、相互关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对管理活动及其结果的影响,探究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目标、激励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个人行为的复杂性导致对行为准确分析与预测的困难性,因此,行为科学要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有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五)定量管理思想

定量管理思想产生和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与美国的军队为了解决当时战争中的一些问题,组建了由各类专家组成的运筹研究小组,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譬如,英国通过数学家构建的资源最优分配模型,解决了怎样以有限的皇家空军力量来抵抗庞大的德国空军的难题。定量方法的成功逐渐引起了实业界的关注。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产生了管理精细化需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结出来的资源分配运筹方法为战后解决管理精细化问题奠定了基础。这种需要与方法的结合促进了定量管理思想的发展。当运筹研究人员在战后纷纷到公司就业以后,定量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迅速运用与推广。

定量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定量化能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效益。定量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把数学、统计学和信息技术用于管理决策与提高组织效率。它包括三个主要分支。

1.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亦称运筹学,通过具体的数学模型与统计模型的应用来提高决策的有效性。例如,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对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深入的剖析。1953年,美国管理科学学会成立,并开始出版《管理科学》杂志。

2.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亦称运营管理,包括库存管理、工作安排、计划编制、设备安装与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常用到预测技术、库存分析、物资供应系统、网络图、质量控制统计技术和项目计划评审技术等定量化方法。作业管理可看作是实用管理科学的一种形式,但它所用的数学与统计方法比管理科学所涉及的内容要简单得多。

3.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运用

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可把原始资料转化为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使得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迅速了解情况与提出对策建议,从而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定量管理思想的特点包括三方面:力求减少决策中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决策程序与数学模型来寻求优化方案;以效益作为各种备选方案评判的依据;强化信息技术在组织管理中的运用。定量研究人员把科学的知识与方法用于探究复杂的管理问题,以便制定正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行动方案。因此,与其说是探求管理的科学,不如说是努力把科学应用于管理,从这一点而言,定量管理思想与科学管理思想是极为相似的。

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这要求管理者改善决策方法与管理方式,寻求合理分配与使用资源的更好手段。因此,定量管理思想在管理决策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尤其是在计划与控制决策中。在管理实践中,解释与预测组织成员的行为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时常受到实际情境难以定量化的限制。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神经科学、智能技术、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广泛运用,定量管理思想必将在21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与完善。(六)权变管理思想

在上述各种管理思想不断运用与发展的同时,随着经济、科技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新的管理思想不断涌现。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标志着企业所处的环境从稳定走向动荡,而经营的全球化则要求企业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与社会制度。外部环境成为管理学界关注的因素之一。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以及怎样在多变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等问题成为管理研究的重点。与此相适应,从20世纪最后几十年看,占主导地位的管理思想是权变管理思想,其中包括系统理论、权变理论与过程理论等。

1.系统理论

系统观是对管理思想进行组织、阐述与理解的有效方式。切斯特·I.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1886—1961)是系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38年发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从社会组织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经理人员的职责与任务,探讨了组织形成的原因、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等。他被认为是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人。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系统理论才对管理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从系统角度分析组织的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系统是指相互依赖的各部分以一定的形式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每一个系统都包括四个方面: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这个系统所需要的资源;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过程,促进输入物的转化;向环境提供产品或劳务;环境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做出反馈。根据系统理论,组织是由相互依存的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局部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因此,管理者的作用就是确保组织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2.权变理论

之前的管理研究倾向于寻求普遍适用的最佳方法。而根据权变理论,组织的管理应根据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与方法。

根据科学管理理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进行分工,这是普遍适用的管理原则;根据权变理论,在一定的范围内,分工确实会提高效率,但分工太细则会降低效率。科学管理理论采用“假如X,那么Y”的表达形式。权变理论采用的则是“假如X,那么Y,但只有在Z的情况下”的表达形式,其中Z为环境变量。

3.过程理论

过程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认为管理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职能所组成的。通过对这些职能的分析,可归纳出一系列的管理原则,从而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孔茨等人对该学派进行了发扬光大。孔茨的主要代表作包括《管理学》《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等。孔茨是过程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使该理论更为系统化、条理化。由于过程理论提供了一个分析与探究管理的思维框架,其内涵既广泛又易于理解,所以这一学派已被人们广为接受。

权变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每一种管理理论与方法都有适用范围,管理者在实践中做什么取决于具体的环境,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与寻求适合的管理模式。在继承以前各种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权变管理学派把管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对管理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研究上,试图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研究,找到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具体适用场合。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与环境的复杂多变,组织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这迫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理论界与实践界认识到规模扩张与盲目多元化的危害,转而重视竞争战略理论、组织文化理论及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不断涌现,其中最著名的是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引起了管理规则的重构、知识管理的兴起与网络化组织的发展。

目前,我国基本上还处于同步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理论,着手发掘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开始总结管理实践中的成败经验,探索创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阶段。我国管理理论研究还落后于管理实践,许多在我国管理实践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还有待管理学者进行系统总结。[1]张钢.管理学基础文献选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85—86.[2]丹尼尔·A.雷恩,阿瑟·G.贝德安.管理思想史.6版.孙健敏,黄小勇,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3.[3]丹尼尔·A.雷恩,阿瑟·G.贝德安.管理思想史.6版.孙健敏,黄小勇,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3.[4]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11版.李原,孙健敏,黄小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0.[5]丹尼尔·A.雷恩,阿瑟·G.贝德安.管理思想史.6版.孙健敏,黄小勇,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22.[6]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65.

第三节 管理的重要性

与人类的欲望相比,人类拥有的资源总是短缺的,因此,管理的必要性是普遍存在的。人类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欲望或实现预期的目标,就必然会有效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无论人们从事何种职业,实际上都在参与管理:或管理自我,或管理家庭,或管理企业,或管理社会团体,或管理国家。自我的成长,家庭的幸福,组织的成败,国家的兴衰,都与管理的有效性密切相关。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一)管理是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

现代管理科学是20世纪人类伟大的成果之一。科学、技术、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科学与技术是两个轮子,管理是轴。通过科学管理,科学技术才能有效转变为生产力,才能有效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进步。美国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的高速增长时,自称“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德鲁克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发展上落后,而是管理上落[1]后。”因此,人们学习管理的基本理由是鉴于管理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我们在生活中已日益感受到管理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管理不善所导致的各种恶果。社会各个层面都需要能提高效率与效益的管理者。人类社会如果得到良好的管理,不良现象就会得到改善,大家的梦想才能逐渐变为现实。在21世纪的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支撑、融合与创新,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二)管理是所有组织的普遍需要

管理的普遍性是指无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论组织属于何种类型,无论组织的哪个层次,无论组织的哪个职能领域,无论组织处于[2]任何地域,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见图1.2)。在上述各种各样的组织环境中,管理者都需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的职能,只不过从事各种职能的重点有所差别而已。管理良好的组织会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奠定成长的根基;管理不善的组织会导致核心人才的流失与成长基础的丧失。通过学习管理,你能够明确成功组织的基因,并确立学习的标杆;你能够发现不良组织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加以改正。图1.2 组织对管理的普遍需要资料来源: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11版。李原,孙健敏,黄小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7(略有调整).(三)管理是效益提升的决定因素

现代化大生产更加突出了科学管理的重要价值。管理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经营的全球化,资源配置的复杂化,以及劳动分工的精细化,组织的科学管理就显得日益重要,尤其要求重大决策的正确与战略执行的高效。经济实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振兴经济必须依托有效的管理。如果缺乏科学的管理,各种环境要素与资源条件就难以产生协同效应,也就无法获得理想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当代社会中,以有限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每一个组织都需要遵循的原则。无论营利性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组织,都必须有成本费用观念,都需要追求效益优化。而决定一个组织效益大小与资源效率高低的先决条件[3]是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优化使用,其基本手段是科学管理。因此,管理是促进经济发展与提升社会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二、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一)管理的认知:个人生存的关键要素

自学校毕业后,你就开始了自身的职业生涯。你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一般走上社会,不是从事管理就是被人管理。学习现代管理知识也许只是为了能获得某个学位,但这应该与绝大多数学习管理的人无关。当你对管理的认知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时,你就会更好地管理自己与理解所处环境的演变机理。假如你不得不为生活而去工作,那么你肯定在某个组织中工作,你将成为管理者或在管理者手下工作。通过系统学习管理知识,你就可以较多地了解你的上司的行为方式或你所在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从而有助于你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二)管理的能力:个人晋升的重要条件

你的职位晋升不仅仅因为你的专业能力,更取决于你的管理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能力,你才会获得晋升的机会,并在更高层面的职位上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若你想从一位技术人员晋升为技术管理者,你就必须向所在组织展现拥有的管理素质。在职场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清醒地规划个人成长之道,要培育自身的管理意识,积极地面对各种竞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三)管理的方法:个人成材的有效手段

灵活运用管理的方法有助于个人成就一番事业。因为个人资源相对于个人追求的有限性,你必须学会组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管理学中的大多数知识同样适用于自我管理。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你要在有限的一生中达成欲望的满足,就需要掌握有效管理的方法。在各项管理能力中,首要的是自我管理能力,因为当你难以改变他人时,只能从改变自己开始。学好管理学,有助于个人明晰自身的定位,有助于个人在实践中少走弯路,有助于个人早日成材。

因此,我们学习现代管理的基础知识,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我们都应该用心学习一些管理知识,并努力把管理知识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与自身成长的力量。[1]朱占峰.管理学原理——管理实务与技巧.2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7.[2]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11版.李原,孙健敏,黄小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6—18.[3]辛磊,易兰华.企业管理概论.2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24.

第四节 管理学及其特点

一百多年的现代管理学发展史,产生了精彩纷呈的管理思想、学派、理论与方法,让人们感知到管理学的博大精深。孔茨把这种现象称为“管理丛林”,并指出丛林虽然茂盛,但长得杂乱了一些,因此[1]我们要避免迷失在这片丛林中。随着管理实践活动的日趋丰富与繁杂,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管理学在个体日常生活与组织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这就为深入地探究管理活动的本质与原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有助于管理界发展与完善管理学的内容。一、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是指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理论与一般方法的科学。经过众多研究者的概括与提炼,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文化积累以及思想变化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大致包括四个层次:个体层次、群体层次、组织层次与组织间层次。管理学研究以组织为核心,往下衔接群体与个体的研究,往上衔接组织间的研究。因此,管理学注重于研究管理中的一般问题,主要以组织管理为研究对象,探究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管理其所在的组织。

管理学是整个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石。对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性质的组织,其具体的管理方法与内容可能很不相同,因此形成了许多专门性的管理学科,如企业管理、学校管理、行政管理、工业管理、农业管理、科技管理、财政管理、城市管理、社团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管理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一般组织管理理论的科学,聚焦于所有组织的普遍性管理问题,所涉及的管理基本原理、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是各类管理学科的概括与总结。二、管理学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掌握现代管理基础知识,我们首先要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视事实知识与原理知识的科学,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人们通常把在给定条件下能得到确定结果的科学称为精确的科学。一般来说,管理者应首先进行计划,应根据员工变化着的需要来调整相应的激励手段。这也许可以称之为管理原则,但显然缺乏精确科学中的严密性。这主要是因为影响管理的因素众多,而且管理活动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不可控因素太多,使得人们只能借助于假设或人为的分析来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

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并经过验证或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个领域中事物的本质特征、必然联系与运动规律的理性知识。根据这一概念,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尽管不像自然科学那么精确,但是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总结,已形成了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理论体系,据此,可以解释管理工作中过去和现有的变化,并预测未来的变化。我们可以用许多精确科学中所用的方法来定义、分析、度量各种管理现象,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学习与研究管理学,不同的只是不能像精确科学那样进行严格的实验。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因此我们能通过学习掌握其基本原理,并据此指导实践;而它又是不精确的科学,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不顾实际情形,机械地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二)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作为达成目标的有效手段,管理不仅在各种组织中普遍存在,而且涉及人、财、物、信息、技术、环境的动态平衡。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动态性和管理对象的多样化决定了管理所要借助的知识、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因此,管理学的研究也必然涉及众多的学科,主要有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等。

管理学的综合性决定了我们可以从多元视角出发研究管理问题;管理的复杂性和对象的多样化则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