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梯级公开课2(有态度的新语文!国学专家摩罗“经史子集”分级读本,12年一线教学经验倾力打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21:39:09

点击下载

作者:摩罗 杨帆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梯级公开课2(有态度的新语文!国学专家摩罗“经史子集”分级读本,12年一线教学经验倾力打造!)

国学梯级公开课2(有态度的新语文!国学专家摩罗“经史子集”分级读本,12年一线教学经验倾力打造!)试读:

《国学梯级公开课》编辑思路和学习建议

一、总目标《国学梯级公开课》(全称《国学梯级公开课:经史子集分梯分级文言文教材》),是一部学习文言文和传统文化经典的教材。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均以文言文形式书写。不学习文言文,就无法学习传统经典;只要学习传统经典,就一定是在学习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与今天流行的白话文书面语,差异很大。从夏商到清末民初,文言文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流变。传承至今的文献,其难易程度也差异很大。学习文言文必须经历从易到难的过程,一步步拾级而上,最后阅读任何古代文献都不会有语言障碍。前几年,我们应邀在经崖书院给初中孩子讲古文,以《古文观止》为教材。教学中渐渐意识到,《古文观止》对今天的习者来说,尚有一些不适合之处。比如,其选文集中于儒家一脉,对其他各家各派基本不拣选。至于那些集中体现华夏先民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思想性、哲学性作品,似乎视而不见。此外,它具有较多文人趣味,常常沉溺于游山玩水、吟风弄月。要想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就得开掘更广阔的教学资源,就得有更加中正精良的教材。《国学梯级公开课》,即顺应习者此一需求而编撰。其编辑思路、选文标准,都体现了从低到高、由易而难的特点。只要按照要求认真学习,学完第一级,习者的文言文水平就可达到第一级。以此类推。《国学梯级公开课》,共分3梯18级。以初中文化程度为起点,学完18级,可以较为方便地阅读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3梯为:及门梯、登堂梯、入室梯。每梯各有6级,每级1册,共有18册。概括起来,本书有如下6个特征:1.语言性:文言文教材。2.文化性:传统文化教材。3.经典性:传统经典教材。4.故事性:魅力教材。5.写作性:写作教材。6.梯级性:拾级而上教材。二、各梯级目标一般古文选本,都是从远古到近代编选,《国学梯级公开课》则是从近代到远古的逆行编法,由易而难,层层推进。及门梯1—6级,除经部外,重点编选元明清时期文章。认真学完及门梯6级教材,可以较好地阅读元明清时期的散文、游记、小说、书信、政论、奏折、史书等。登堂梯7—12级,除经部外,重点编选魏晋唐宋时期文章。认真学完登堂梯6级教材,可以较轻松地阅读唐宋的作品,借助简单注释就能看懂魏晋的作品。入室梯13—18 级,重点编选《尚书》及秦汉文章。认真学完入室梯6级教材,可以较轻松地阅读秦汉时期作品,借助简单注释就能读通先秦文献。这3梯18级,习者不但学习语言,也学习大量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能由此深入传统文化堂奥,洞悉传统文化真髓。三、选文特点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人对浩瀚文献的分类方法,名曰四部。《国学梯级公开课》按照古人的分类方法(但也有所变通),引导习者一步步进入古人创造的传统文化堂奥,是最好的捷径。本编每级教材都按集、经、史、子顺序排列。因为集部文献浅易生动,习者容易进入。集部《国学梯级公开课》把今天所谓文学作品,诸如散文、小说,都归入集部。3梯18级的集部连缀起来,也可以看作是一部由近及远、逆向编选的简单文学选本。经部《国学阶梯公开课》按照唐宋形成的“十三经”体系,从中节选合适的篇章作为经部课文。“十三经”在语言上的难易程度,差别甚大。本编基本上按照从易到难原则编选。史部史部选文最为特殊,每级5篇课文,其中3篇《史记》故事选段,1篇《资治通鉴》故事选段,1篇其他文章。先秦典籍都是经过汉代整理然后流传,故可说华夏书面语到汉代才最后成熟和定型。《史记》正好是汉代最辉煌的作品,代表了汉语的成熟与定型。学好了《史记》,也就学好了古代汉语。子部先秦的诸子百家,汉以后凡是著书立说,阐发天地大道、人生奥义和治国谋略的著述,都归入子部。四、课文模式《国学梯级公开课》每级一册,每册20课,经、史、子、集各5课。每课以主课文为核心,加以注释、解读与阐发。每课由9项内容组成。现将其中主要板块的特点介绍如下。【人物故事】介绍课文作者,或课文中提到的重要人物。介绍时常常带出该人物主要经历、思想、成就和历史影响。【主课文】这是全书的核心。学习这些课文,就是触摸中国传统文化。【参考译文】希望习者尽量不看译文,仅在对原文意旨拿不准时,查阅译文作为参考。【赏析与写作指导】赏析是对文章特别精彩之处予以解读,以深化习者对课文的理解。如果阅读每一篇经典时,都能有意识地体会其感情态度、篇章结构、语言艺术,我们的写作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延伸知识】延伸知识大多是介绍与主课文内容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文化知识。【副课文】增加副课文,主要是为了扩大习者的文言文阅读量。学习一种语言,阅读量越大,进步就越快。多年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每学期两个单元大约6课,平均每课约400字,一学期2000多字,初高中12个学期才学不到3万字,频率如此低,阅读量如此小,所以高中毕业之后,基本上没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思考与训练】思考题一般都是引导读者在主课文或副课文内容的激发下,展开人文思考。训练题主要是将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的练习。《国学梯级公开课》,平均每课(主课文加副课文)有文言文原典1000—2000字,18册共有文言文原典约54万字,是中学教材中文言文原典的19倍。有了这样的学习频率、强度和阅读量,才能真正具备文言文阅读能力。五、学习建议【习者范围】这是一套在课堂上讲出来的文言文读本,特别接地气。初中生可在老师辅导下学习此书,高中生、大学生和上班族可独立自学此书。【学习频率】无论上学族还是上班族,学习和工作压力不大者,可以每周学习两课,压力较大者,可以每周学习一课。如果利用假期集中学习,则可每天学习一课。【学习核心】背诵主课文,阅读副课文及其所属的书。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背诵和广泛阅读。【诵读与背诵】阅读能得文章之故事与观点,诵读能得文章之深旨和神韵,背诵则能终身受益于文章之义理与力量。诵读和背诵,尤其适合自学文言文经典者。摩罗 杨帆

序言

《国学梯级公开课》及门梯第2级之集部、子部,主要选编明清两代文章。选文作者,既照顾到声名显赫的大师巨匠,如刘伯温、郑板桥、吴承恩、方孝孺、戚继光、宋应星、张之洞等,也有今天影响不太大,但是文章的确精彩、品行或事功的确震撼人心的人物,如戴名世、虞集等。虞集是元代人,像明代刘伯温一样享有国师之尊。他的文章语言质朴简易,不做作,不摆架子,比许多清代文章还通俗易懂,编者曾为此惊讶不已。清初作家戴名世,是方苞的老师,被尊为桐城派先驱。今日之影响,远不如方苞、姚鼐、刘大櫆那么大。私以为,戴名世的文学才华,清一代首屈一指。他因为早年不事科举,自称胸中有几百卷雄文,因穷困潦倒而无法写出,最后不幸因文字狱而死。就其已经写出的作品看,他的天赋和创新已经堪称一流。他的文笔如大才子袁枚那样行云流水,其文体和叙述的新颖,远超袁枚。经部像第1级那样,依然是孔孟著作为主。《左传》选文特别重要,介绍了中国社会影响巨大的“三不朽”学说之出处。一个外交场合的随意对话,就创造了一个必将永远与日月同光的学说,堪称奇迹。古人对人生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何其深刻也。那时巫史之外没有专业学者,能立新说者往往是君王或治国的大夫。提出三不朽的穆叔,就是鲁国大夫叔孙豹。史部依然以《史记》为主。管仲和鲍叔牙的哥们儿义气,许多人称羡不已,习者终于有机会仔细玩味一番。至于管仲如何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于也有机会弄个明白。戊戌变法之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不同选择,一定会让习者感慨万千。其中的原因和道理,终于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了。正所谓开卷有益也。副课文部分,最能体现本编由易到难的梯级特征。第2级的副课文,主要选自《清史稿》、康有为《公车上书》和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清史稿》卷帙浩繁,习者可以挑其中好读的读一些,比如一些知名人物的传记。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林则徐、洪秀全等传,以及康熙、乾隆、光绪的纪,最值得细读。康有为和纪晓岚的名声,可谓如雷贯耳,大家更应该读其作品,看看他们的文字,是不是与其名声相称。二者一为政论,一为小说。多接触不同文体,也是长见识啊。

壹 集部

第一课 马之足交于野〔明〕刘伯温

题解统治集团的各种势力,飞扬铁蹄,在中华大地肆意践踏,疯狂掠夺,导致生灵涂炭,白骨遍野。最后统治集团自己也跟国家一起崩溃(王无马不能师,天下萧然)。刘伯温深刻的历史洞见,预言了元政权即将灭亡的命运。人物故事刘伯温(1311—1375):名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1514)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博通经史,时人誉为诸葛亮。元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礼聘刘基及宋濂等名人入幕。刘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肃正纲纪。刘伯温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诗文古朴雄放,抨击时弊,同情民瘼。《郁离子》写于元朝末期,多以寓言形式讽喻朝政腐败,纲纪倾圮。他还是民间传说中的预言大师,至今常有人以其《推背图》为名推测世事和未来,有《诚意伯文集》传世。主课文[1][2][3][4]穆天子得八骏,以造王母。归而伐徐偃王,灭[5][6]之。乃立天闲、内外之厩。八骏居天闲,食粟日石;其次乘居内厩,食粟日八斗;又次居外厩,食粟日六斗;其[7]不企是选者为散马,散马日食粟五斗;又下者为民马,弗[8][9]齿于官牧。以造父为司马,故天下之马无遗良,而上下其食者莫不甘心焉。[10][11]穆王崩,造父卒,八骏死,马之良驽莫能差,然[12]后以产区焉。故冀之北土纯色者为上乘,居天闲,以驾[13][14]王之乘舆;其厖为中乘,居内厩,以备乘舆之阙[16][15],戎事用之;冀及济河以北,居外厩,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江淮以南为散马,以递传服百役,大事弗任也。其士蛮亦视马高下,如造父之旧。[17]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18][19][20]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乃参以外厩。[21][22]二厩之士不相能,内厩曰:“我乘舆之骖服也。”外厩曰:“尔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争而闻于王,王及大[23]臣皆右内厩。[24]既而与盗遇,外厩先,盗北。内厩又先上以为功。于是外厩之士马俱懈。盗乘而攻之,内厩先奔,外厩视而[25]弗救,亦奔。马之高足骧首者尽没。[26]王大惧,乃命出天闲之马。天闲之马,实素习吉行,[27]乃言于王而召散马。散马之士曰:“戎事尚力,食充则力[28][29]强;今食之倍者且不克荷,吾侪力少而恒劳,惧弗肩[30]也。”王内省而惭,慰而遣之,且命与天闲同其食,而[31][32]廪粟不继,虚名而已。于是四马之足交于野,望粟而[33][34][35][36]取。农不得植,其老羸皆殍,而其壮皆逸入于[37]盗。马如之。[38]王无马不能师,天下萧然。(选自《郁离子·八骏》)注释[1]穆天子:周代第五个君主周穆王。[2]八骏:传说中周穆王的八匹名马。[3]造:拜访。[4]徐偃王:周穆王时,徐国国君。[5]天闲:古时帝王养马的地方。[6]食(sì)粟日石:每天喂料一石。一石即十斗。[7]企:踮起脚,引申为“达到”。[8]弗齿于官牧:不列入官方供给制之内。齿,排列。[9]造父为司马:造父担任司马。造父,古之善御者,受宠于周穆王。据《史记·赵世家》载:“周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司马,主管马政的官。[10]崩:古代帝王逝世曰“崩”。《礼记·曲礼》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11]良驽莫能差:良马劣马难以识别。驽,劣马。差,分辨,识别。[12]以产区焉:以产地区分这些马的等级。产,产地。区,区别,划分。[13]厖(méng):通“尨”。杂,乱。此指杂色马。[14]乘舆(shèng yú):古代特指皇帝或诸侯所用车舆。[15]阙:通“缺”。[16]戎事:战事。[17]夷王之季年:夷王,姬燮,西周第九个君主。季年,末年。[18]闻钲鼓而辟易:听见进军的鼓声就惊惶后退。钲鼓,古代军中的两种乐器,作为行军、作战的信号。[19]望旆(pèi)而走:看见敌军的军旗就逃跑。旆,旌旗。[20]参以外厩:配上外厩的马。[21]不相能:不相和。[22]骖(c`n)服:古代一车四马,居外两匹为“骖”,居中两匹为“服”。[23]右:偏袒、袒护。[24]北:失败。[25]骧(xi`ng)首:马首昂举。[26]素习吉行:素,一向。吉行,指在安全的环境中行车。[27]尚力:依靠力气。[28]克荷:能够承担。[29]吾侪(chái):我辈。[30]肩:承担。[31]廪(lǐn)粟不继:政府的粮仓储备不足,无法持续供应马的饲料。[32]四马:指四个等级的马。[33]农不得植:农民无法种庄稼。[34]羸(léi):瘦、弱。[35]殍(piǎo):饿死。[36]逸:逃跑。[37]马如之:马也像这些人一样。[38]萧然:萧条凄凉的样子。参考译文周穆王有八匹骏马,驾车去拜访西王母。回来后又驾车讨伐徐偃王,并灭掉了他。于是设立天闲、内厩和外厩等级不同的马厩。把八匹骏马放在天闲里喂养,每天喂料一石(十斗);次等马放在内厩,每天喂料八斗;再次等马放在外厩,每天喂料六斗;达不到此等标准的马称为散马,每天喂料五斗;其他马均为民马,不列入官府饲养。任命造父掌管马政,天下好马悉数网罗,并按马的高低等级对待各类养马人,各类养马人均感满意。穆王驾崩,造父辞世,八骏也死了,马的优劣无人能分辨,只好按马的产地来区分。把冀地北部纯色马作为上等,放在天闲喂养,用来驾驭君王车辆;杂色马作为中等,放在内厩,以备君王车驾之缺,并用于打仗;冀地南部和济河以北的马,置于外厩喂养,由公卿大夫及出使者乘用;江淮以南的马称为散马,用于驿站服役,干各种杂活,不可承担重大任务。养马人的待遇,按所养马的等级不同而不同,一切按造父时期的规矩办。周夷王末年,盗贼四起,内厩马本当负责作战,但它们向来养尊处优,骄横自负,一听到军鼓声,便吓得往后退,一看见旌旗飘扬就惊恐不安,四处逃跑。于是调外厩马上阵。内外两厩养马人因此争吵起来,内厩马倌说:“我们的马本是乘舆所用。”外厩马倌说:“你们的马多吃多占,还不服劳役,凭什么还比我们高一等?”两家争论不休,传到夷王那里。夷王和百官都袒护内厩,外厩马只好参战了。刚上阵便与盗贼相遇,外厩马先发起冲锋,把盗贼打得溃败逃散。内厩马这时也发起冲锋,天子把军功算在内厩马头上。外厩人马深感不公,因此懈怠。这时盗贼乘机发起反攻,内厩人马惊恐奔逃,外厩人马见此情形,无意救援,也四处奔逃,结果那些高大英武的内厩马全部覆没。夷王非常恐惧,紧急调遣天闲马上阵。天闲马习惯在舒适环境里驾车,不习征战。天闲马倌向夷王陈述此情,夷王乃改令散马出战。散马马倌说:“打仗要靠力气,吃得饱才力气大。那些饲料比我们翻倍的马尚且不能取胜,我们这些力气小又常服重役的马,恐怕更不能担此重任吧。”夷王听后深感惭愧,好言安慰养散马的人,还是得派散马去迎敌,并制定散马与天闲马同等待遇的政策。可是,粮仓储蓄有限,无法持续供应这么多饲料,政策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四个等级的马都无法吃饱,成天在田野里奔波觅食,看见庄稼便大吃一顿。闹得农民不能种庄稼,老弱病夫饿死,壮年人都投奔盗贼去了。那些马也像这些农人一样逃散了。夷王没有马,不能组织军队保卫国家,天下逐渐萧条败落。赏析与写作指导元朝的等级制度刘伯温一生,大多处于蒙古人治下,那时被称作元朝。本课涉及元末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从元朝征战起即开始的民族歧视问题;二是元末国家机器腐朽、无法有效履行治理职能问题。那时蒙古统治着从东亚到西亚到东欧的大片地区。元朝把国民分作四等,第一等当然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较早被蒙古人征服的北方各少数民族,被称作色目人,第三等是淮河以北原金国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民族,和云南、四川两省较早被蒙古人征服的人民,统统被称作汉人,第四等则是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和河南行省南部的居民,被称作南人或蛮人,他们是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南宋境内的人民,故最受歧视。这四个等级的人民,享有的政治、法律权益是不一样的,贵者贵、贱者贱。汉人被压制在最底层,文化创造力和人生价值受到极度摧残。《郁离子》第一篇文章《千里马》,就批评统治者不分马的优劣,仅以是否产在北方地区而论定马的贵贱。这篇《八骏》,更是形象地把天下马分作四等,跟元统治者的民分四等相对应,是对元朝统治者黑暗统治的控诉。“穆王崩,造父卒,八骏死,马之良驽莫能差,然后以产区焉。故冀之北土纯色者为上乘,居天闲,以驾王之乘舆;其厖为中乘,居内厩,以备乘舆之阙,戎事用之;冀及济河以北,居外厩,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江淮以南为散马,以递传服百役,大事弗任也。”才华盖世的刘伯温就属于第四等国民,对这种侮辱感受极深。既然马分四等,贵贱有别,其地位、利益各不相同,久而久之,一定会挫伤马的劳动积极性。这种不合理的民族政策发展下去,必将导致国家机器锈蚀腐烂,无法正常治理天下、造福兆民,最后必然是崩溃、灭亡。当国王命令各等级的马上阵杀敌、保卫国家时,每个等级的马都有理由拒绝效力。“天闲之马,实素习吉行”,不适合打仗。“内厩之马皆饱而骄”,只愿意享福,没想过吃苦。它们听见战鼓就后退,看见战旗就逃跑。外厩之马则说:“内厩之马吃那么多,力气大。它们都打不赢,我们更打不赢。”散马更没有积极性,因为这国家从来不是它们的。眼看国家就要在敌军的打击下灰飞烟灭。君王终于着急起来,马上调整政策,让四等马享受同样的待遇。这种应景式的改革能否改变命运呢?刘伯温说,国库很快空虚,无法供应马料。它们只能四散奔逃,到老百姓的庄稼地里掠夺践踏,直弄得老百姓无法生存,被迫为匪为盗。元代也以儒学科举取士,以儒学笼络知识分子。但是儒学的地位在汉以后历朝历代是最低的,科举入仕的汉族知识分子也难以担任高职,发挥治国平天下的作用。刘伯温20岁就考中进士,具有大智大才,可是只能在地方官府担任小吏,还备受排挤,最后只好隐居乡里写作《郁离子》,为后世君子阐发治国大道。《郁离子》实际上准确预言了元代政权的灭亡。意味深长的是,刘伯温正好是帮助朱元璋打垮元政权的最主要谋士。延伸知识考察历史的视角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时期被北方游牧民族占领全境,由他们建立了覆盖全境的大一统政权,这就是元和清。今天的历史学中,元和清成为“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王朝序列的两个重要环节。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更是层出不穷,成为一种文化现象。1934年,鲁迅在《随便翻翻》一文中指出:我回忆自己的得到一点知识,真是苦得可怜。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摘自《且介亭杂文》)副课文台湾不可割给日本窃闻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此外尚有缴械、献俘、迁民之说。阅《上海新报》,天下震动。闻举国廷诤,都人惶骇。又闻台湾臣民不敢奉诏,思戴本朝。人心之固,斯诚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覆,数百年而得此。然伏下风数日,换约期迫矣,犹未闻明诏赫然峻拒日夷之求,严正议臣之罪。甘忍大辱,委弃其民,以列圣艰难缔构而得之,一旦从容误听而弃之,如列祖列宗何?如天下臣民何?然推皇上孝治天下之心,岂忍上负宗庙,下弃其民哉!良由误于议臣之言,以为京师为重,边省为轻,割地则都畿能保,不割则都畿震动,故苟从权宜,忍于割弃也。又以群议纷纭,虽力摈和议,而保全大局终无把握,不若隐忍求和,犹苟延旦夕也。又以为和议成后,可十数年无事,如庚申以后也。左右贵近,论率如此。故盈廷之言,虽切而不入;议臣之说,虽辱而易行,所以甘于割地、弃民而不顾也。——〔清〕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公车上书》思考与训练下段文字对马的等级划分的依据,跟元统治者的等级制度,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穆王崩,造父卒,八骏死,马之良驽莫能差,然后以产区焉。故冀之北土纯色者为上乘,居天闲,以驾王之乘舆;其厖为中乘,居内厩,以备乘舆之阙,戎事用之;冀及济河以北,居外厩,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江淮以南为散马,以递传服百役,大事弗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 意在笔先〔清〕郑板桥题解给自己画作题词,谈创作体会,寄意深远。“意在笔先”对各种艺术体裁的创作都有启示。人物故事郑板桥(1693—1765):原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悲悯万物,体恤众生。任潍县令当年,遭遇饥荒,他开仓赈贷,发券供给,又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救人无数。后因固执向上级索款赈灾,得罪朝廷重臣,只好乞病归隐。离任时,潍县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于潍城海岛寺为他建生祠。辞官后客居扬州,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画派代表人物。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每有画作,常题诗题词,文辞书法皆卓异,世称“诗书画三绝”。本课文即是其画上题词。代表作有《竹石图》《兰竹芳馨图》《修竹新篁图》《甘谷菊泉图》《清光留照图》等。主课文一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1][2]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3]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4]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二[5]画竹之法,不贵拘泥成局,要在会心人得神,所以[6]梅道人能超最上乘也。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霜,[7]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8]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9][10]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竹其有知,必能谓余为解人;石也有灵,亦当为余首肯。[11][12][13]甲申秋杪,归自邗江,居杏花楼。对雨独酌,醉后研墨拈管,挥此一幅,留赠主人。(选自《中国画论辑要·创作论》)注释[1]倏:迅速,忽然。[2]变相:即图画。唐代将佛教故事称为“变”,绘画故事为“变相”,叙写故事为“变文”。[3]意在笔先:艺术创作中构思在落笔之前,无论写字、作画、诗文创作均如此。[4]化机:自然的机运。[5]得神:领悟其精神。[6]梅道人:指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元代嘉兴人。善画山水竹石,每题诗其上,时人称为“诗书画三绝”。著有《梅花道人遗墨》。[7]干霄:触及云霄。[8]写生:画出其形态气韵。[9]色相:佛教用语,指一切事物的形状外貌。[10]梗概:外部形态。[11]甲申:乾隆二十九年(1764)。[12]秋杪(miǎo):秋末。杪,树梢,末端。[13]邗(hán)江:邗沟的别称,此处指扬州。参考译文一江馆明净爽朗的秋天,早晨起来看竹子,烟光、日影和露气,都在树枝密叶间浮动。胸中灵气萌动竟然想作画。其实想要画出来的竹子,并不是眼中看到的竹子。因而磨墨展纸,一落笔画出来的画倏忽间会有变化,这是因为画出来的竹子又不同于想要画出来的竹子。总而言之,画画,先要构思成熟,然后下笔,这是定则;画作所表现出的意趣神韵却不是固定画法所能框定的,这是自然的机运。这不独独表现在绘画这一领域呀。二画竹之法,不以拘泥预定的格局为贵,关键在领悟其精神,这也是梅道人能超越最上乘的原因。竹子的形体,瘦劲孤高,枝枝傲视霜雪,节节触及云霄,似士人君子豪气凌云,不屈从世俗。所以郑板桥画竹,不只是画出竹的神态,也画出竹的形态。瘦劲孤高,是竹的神态;豪气凌云,是竹的形态;依靠着石头而不为石头所局限,是竹的节操;形貌衰败而不为外部形态所凝滞,是竹的品相。竹如果知道我的这些看法,一定视我为善解竹意的人;石头如果有灵性,也应当点头同意我的看法。甲申年秋末,自扬州归来,住在杏花楼。对雨独自一人喝酒,醉后研墨挥笔,写下此条幅,留赠杏花楼主人。赏析与写作指导三才融会郑板桥郑板桥在艺术史上是个传奇人物。他仕途终于县官,未曾在朝廷任职,生前活动范围极小,跟达官贵人少有交往。可是他耿介清廉,为官正派,悲悯万物,体恤众生。艺术上个性鲜明,才华卓异,“诗书画”样样精彩,人们乐于传颂其亲切可爱形象。所谓“诗书画三绝”,指其诗文创作、书法、绘画三者集于一身。单独言之,其诗文并非巍然大家,其书法也不像欧阳询、颜真卿、怀素、黄庭坚那样卓绝千古,其画家地位也不像文征明、八大山人那样巨峰耸立。他在《绘画史》《书法史》教材中所占篇幅都不会太多,《文学史》恐怕还难于上榜。可是,当他把诗书画三者集于尺幅之中,他的优势就很明显。就诗文创作而言,其才华足够丰沛,表现力甚强。“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这种触景生情、引发创作冲动的情形,写得极其生动。“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种创作体会,人人皆有,然人人未曾道出。郑板桥纵笔言之,人人喝彩。无论画家还是作家,要想用文字或水墨客观准确地描摹眼前事物、胸中情愫,绝无可能。一下笔就走样。每个作家完成一文,都会觉得未尽吾意,每个画家完成一画,都会觉得未尽吾形。所以“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一言击中所有艺术创作者的痛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结论,水到渠成。意在笔先,笔却无力尽达吾意。奈何奈何。郑板桥的境界和才华,在第二则题词中表现得更为充分。“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此竹乃郑板桥心中之竹,倾注了郑板桥的志气、节操和理想。人们青睐郑板桥之竹,乃包含着对其人格、志节、理想的认可与尊敬。板桥画竹,有“胸无成竹”的理论。他画竹并无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直接取法自然。其名作《竹石图》,竹子画得瘦劲挺拔,节节屹立而上,直冲云天,每一片叶子都有不同表情,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竹的质感。在构图上,板桥将竹、石的位置关系和题诗文字处理得十分协调。竹的纤细清飒更与石的浑朴坚毅相得益彰。这种丛生植物成为板桥理想的幻影。郑板桥心中始终装着平民百姓。他写《农人勤苦养天下》,告诫家人不可忘本。他画画也想着劳动者的内心世界。“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此种箴言,古今中外没几个艺术家说得出来。中国文化讲究“万物皆备于我”(孟子)、“与天下万物为一体”(庄子),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载体,画家与画中景致风物融为一体,乃中国画一大特点。郑板桥一生创作与行状,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所以他是一位有代表性的文人和画家。近人徐悲鸿赞曰:“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延伸知识扬州八怪并不怪扬州八怪,是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他们于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画坛,美术史上称其为“扬州画派”。八怪人员构成,说法不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金农、郑板桥、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其他画家如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所以八怪非确指,乃概数。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1799)罗聘去世,扬州画派活跃于画坛近百年。他们留存至今的绘画作品,为数巨大。据《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散存于国内外200多个收藏机构者就有8000余幅。八人中除郑板桥、李方膺做过小知县外,其他人均谢绝仕途,终身布衣。他们呼吸于草泽,谋生于民间,与芸芸众生和劳苦大众具有天然的血脉联系,对官场的卑污、势利则厌弃躲避。郑板桥上任时,在县衙墙壁上挖了百十个孔,通到街上,说是“出前官恶俗气”,决意坚守清廉、志节。扬州八怪在生活中和社交中并无癫狂表现,都是俗子凡胎。所谓怪者,乃因他们志节高古,不同流合污。他们迷恋“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郑板桥),要求自己终生为此努力。他们以梅的高傲、石的坚冷、竹的清高、兰的幽香表达自己的志趣。最后果然在艺术上独立门户,自成一格。所以,志节仁义,趣味清高,是扬州八怪赖以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精神基础。郑板桥等所谓八怪,用诗画反映民间疾苦、发泄积愤和苦闷、表达理想和憧憬。他们对前辈画家多有师承,对后世画家广有影响,构成中国艺术史上一个特点鲜明的重要流派。他们的诉求和努力,这都是艺术家很正常、很自然的精神追求和艺术追求,非为怪也。副课文弃台民即散天下也窃以为弃台民之事小,散天下民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社稷安危,在此一举。举人等栋折榱(cuī,椽子)坏,同受倾压,故不避斧钺之诛,犯冒越之罪,统筹大局,为我皇上陈之。何以谓弃台民即散天下也?天下以为吾戴朝廷,而朝廷可弃台民,即可弃我,一旦有事,次第割弃,终难保为大清国之民矣。民心先离,将有见土崩瓦解之患。《春秋》书“梁亡”者,梁未亡也,谓自弃其民,同于亡也。故谓弃台民之事小,散天下民之事大。日本之于台湾,未加一矢,大言恫喝,全岛已割。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法人将问滇、桂,英人将问藏、粤,俄人将问新疆,德、奥、意、日(指西班牙,当时译为日斯巴尼亚)、葡、荷皆狡焉思启。有一不与,皆日本也,都畿必惊;若皆应所求,则自啖其肉,手足腹心,应时尽矣,仅存元首,岂能生存?且行省已尽,何以为都畿也?故谓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此理至浅,童愚可知,而以议臣老成,乃谓割地以保都畿,此敢于欺皇上、愚天下也,此中国所痛哭,日本所阴喜,而诸夷所窃笑者也。诸夷知吾专以保都畿为事,皆将阳为恐吓都畿,而阴窥边省,其来必速。日本所为日日扬言攻都城,而卒无一砲震于大沽者,盖深得吾情也。恐诸国之速以日本为师也。是我以割地而鼓舞其来也。皇上试召主割地议和之臣,以此诘之,度诸臣必不敢保他夷之不来,而都畿之不震也。则今之议割地、弃民何为乎?皇上亦可以翻然独断矣。——〔清〕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公车上书》思考与训练未必人人都有画画体验,但是几乎人人都有写文章体验。请结合你的写作经历,谈谈你对“意在笔先”的理解。当你读懂了“意在笔先”,对你提高写作水平具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 尚志斋说〔元〕虞集题解作者为门生黄济的书斋命名为尚志斋,并应邀著此说。文章以射箭必须以中靶为目的设喻,强调学习必须有目的(志),那就是成为圣贤。若无此目的,为何要学?为何要刻苦学好?人物故事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元代巨儒,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宋末乱世,随父迁居江西临川郡崇仁县(今江西崇仁县)。元代历官国子助教、博士、集贤修撰、翰林待制、奎章阁侍书学士。曾领修《经世大典》。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与揭傒斯、范梈、杨载并称“元诗四家”。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传世。主课文[1]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2]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3][4]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选自《国学治要·古文治要上》)注释[1]正鹄:箭靶的中心。[2]视必审:瞄准一定十分认真。审,周到,准确。[3]嫚(màn):轻视。[4]定的:确定的目标。参考译文你见过射箭吗?箭靶的中心,是射箭人的目标。于是要选择好的弓、直的箭,养体气,攒力气,站好姿势,遵守法度,来到靶前。拉弓必圆,瞄准必认真,发射必果断,以图射中靶心。如不设靶心,就无专一之志,就算有好弓箭、大力气,也茫茫然无处施展。至于懈怠游戏,随意发箭,本无目标,也不指望射中,这种事君子不做,这种人君子不交,因为他没有志向。善于治学者,如懂此理,也就能稍有警戒了。读书人的理想就是成为圣贤,就像射箭者追求射中靶心一样。不以圣贤为标准,就像不设靶心而射箭。没有明确志向,就像在海洋航行而无目标,最终不沦为无知妄为的人很少!这是立志者首先要做到的。有了目标,就该讲究到达目标之法,只有有志者能做到。所以拜师、交友,读书、研究事理,都是接近目标的途径。平时无事,对此目标不怠慢;待人接物之际,此目标也不错乱;安逸舒适,目标不丧失;患难忧虑,目标不放弃。时时刻刻为此目标努力,这就是矢志不渝。如果立下志向,就算志在成为圣人,也可实现。古人说过:“有志者,事竟成。”又说:“志向不变,聚精会神。”就是此意。若不立志,就算细小事,也无成功之理,何况做学问之大事呢?从前孔子怀天纵之才,其求学尚且必须立志,何况我们这样蠢笨的后辈呢?一定要把立志作为紧迫的事情,的确如此。如今大司寇的上客开封人黄先生,善于教育子女,温和但有制约,严格但没隔阂。曾让他儿子黄济跟从我求学。黄济请我给其书斋题字勉励,我写了“尚志”二字送他。有一天他需暂回老家,特来要我为其书斋写篇“说”。我挥笔而就,不厌其烦。黄济,正在立志呢。赏析与写作指导作文从打比方下手用打比方来阐明一个抽象道理,这是古人作文、游说最常用的写作手法。战国纵横家常常打个比方就能让君王明白一个高远战略,或者打个比方就能让千军万马放弃围城,掉头回国。至于作家为文,这种方法就更常见了,从孟子、庄子,到荀子、韩非子,再到今天的文人学士,经常如此写作。本文劝学,告诫学生首在立志。立何志呢?圣贤之志。怎样说服他呢?打比方啊。射箭是古代最常见的行为,三岁小孩都明白,就用射箭打比方吧。“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射箭得要目的,有目的才知道如何射。“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明白了吧?学习得有目标,有了目标,才知道该学什么(内容),该怎样学(方法)。如今的孩子,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写作文了。一直学到高中毕业,大家还觉得不知从何下手,可见文章难学啊。现在好了,记住一点,打比方。无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先琢磨着找个人人明白的简单事物,打个比方,然后把这个比方,跟你的写作对象多多挂钩。每次挂钩,阐述事情的一个方面。三次挂钩,阐述三个方面,一篇文章也就成了,可以交给老师或编辑了。打比方就这么有用,它是打开文章思路的万能钥匙。以后遇到难题不知怎么写,千万别忘了用上这把万能钥匙:打比方。延伸知识古代官学与私学远古时代,知识、宗教、学问都掌握在领导集团手里,教育也不例外。庶民的生活知识和生产经验,都是跟着父辈祖辈习得的。他们没有条件受专门教育,对于国家祭祀、天文地理、国家治理等知识,无法沾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权威丧失,诸侯各谋其私,天下失去秩序,也就失去控制。天子典籍,本来是给诸侯学习的,后来逐步流失民间,不断扩散。民间优秀士人,终于可以继承老祖宗千百年的创造与积累。孔子出身并不高贵,能学贯古今,就得益于此种历史背景。既然民间可以学习文化,这就需要民间学堂。私人设堂授徒,逐渐流行。孔子未必是最早的民间教书先生,年轻时也不是影响最大的。被他诛杀的少正卯,生前影响比他还大,招生比他还多。但是孔子心通天理,志在大道,承继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道统,对后学具有非凡的感召力,于是逐步胜出,成为冠绝古今的大圣人和大教育家。官学流失民间,激发了民间的求学热情,也必定激发民间思想。墨子的思想,跟官学距离很大,观点主张一般都代表社会最底层劳动人群的感情和利益,而且吸引了一大批劳动者及其子弟前来问学。这是私学独立发展的一个明显的例子。秦统一六国之后,李斯认为战国时期私学发达是致乱原因之一,值得后世吸取教训。他说:“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以他主张烧尽杂书,禁绝私学,以便强化国家认同,实现天下齐一。不但学问与思想有官学私学之分,学校也有官私之分。出身高贵的儿童,可延聘老师到家里施教,长成少年则可以入朝廷太学。普通人的孩子,则可以上私校启蒙。朝廷国学、太学里的老师都是学问宏博的官员,专教权贵子弟。身份略低的人,可到州县所设学校就读。这些都是官学,入学都有门槛,诸如几品官员的子弟,至少得是公职人员家属。纯粹的老百姓子弟,只能到名儒所设的民间私塾或书院就读,这个是私学。孔子被看作历史上第一个影响巨大的教育家,其学校也是影响最大的私校,其生徒年龄,相当于后世书院生徒的年龄。既然孔子的学校是私学,为什么来求学的那么多(号称前后三千)?因为他满足了当时普通士子求学问道的社会需求。他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尊卑,随便交点学费(一般学生就送块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入学。这为知识流向基层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入谁的私学,就是拜谁为师,这是一种郑重其事的选择。如果不是德高望重者,谁愿意拜你为师啊?而且,古人一旦师从某师,乃终身追随、终身求教。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古代开办私学者,不唯学问秀杰,而且品德尊贵,节操卓越,声望隆盛。所谓师道尊严,乃因兹师是道师,是华夏圣道的承载者。道师开私学,是个令人向往的风尚。孔子为之,孟子为之,朱子为之,阳明子为之,朱九江和康有为也曾为之。副课文练兵强天下之势或以为庚申和后,乃有甲申之役,二十年中可图自强,今虽割弃,徐图补救。此又敢以美言欺皇上、卖天下者也。夫治天下者势也,可静而不可动,如箭之在桰(guā,同“栝”,箭末扣弦处),如马之在埒(liè),如决堰陂之水,如运高山之石,稍有发动,不可禁压,当其无事,相视莫敢发难;当其更变,朽株尽可为患。昔者辛巳以前,吾属国无恙也。自日本灭琉球,吾不敢问。于是,法取越南,英灭缅甸,朝鲜通商,而暹罗(泰国)半翦。不过三四年间,而吾属国尽矣。甲午以前,吾内地无恙也。今东边及台湾一割,法规滇、桂,英规滇、粤及西藏,俄规新疆及吉林、黑龙江,必接踵而来,岂肯迟迟以礼让为国哉?况数十国之逐于后乎?譬大病后,元气既弱,外邪易侵,变症百作,岂与同治之时,吾国势犹盛,外夷窥伺情形未洽比哉?且民心既解,散勇无归,外患内讧,祸在旦夕。而欲苟借和款,求安目前,亡无日矣。今乃始基耳。症脉俱见,不待卢扁(扁鹊),此举人等所为日夜忧惧,不惮僭越,而谋及大计也。夫言战者,固结民心,力筹大局,可以图存;言和者,解散民体,鼓舞夷心,更速其亡。以皇上圣明,反复讲辩,孰利孰害,孰得孰失,必当独断圣衷,翻然变计者。不揣狂愚,统筹大计,近之为可和可战,而必不致割地、弃民之策;远之为可富可强,而断无敌国外患之来。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清〕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公车上书》思考与训练古人把修己达仁、治国安邦之学,名之曰圣贤之学。谚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圣贤书即圣贤之学。读圣贤书,目的是让自己成为圣贤。为什么要成为圣贤呢?古人认为,治国安邦、福佑苍生,只有圣贤才可为之。所以,成为圣贤,终极目的还在于为国效力,为民造福。你赞成上述人生观吗?你想成为何种人?君子乎?小人乎?圣贤乎?盗贼乎?英雄乎?凡人乎?请自己琢磨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课 意园记〔清〕戴名世题解一个最让文人学士称心如意的理想世界是何种形态?《意园记》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案。这个世界若是再增加一点社会色彩,就成了理想社会的设计。作者知道这个理想社会只能存在于心中,故以“意”命名之。人物故事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年号南山先生。遭遇文字狱被康熙诛杀之后,人们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系桐城派作家群之先驱。出身贫寒,天资秀杰,嗜书如命。11岁熟背四书五经,19岁开馆授徒以养亲,27岁以文章卓越而闻名天下。少有四海之志,对清朝施行剃发易服的暴行深怀痛恨,长期拒绝科举考试,为行藏出处矛盾纠结。直到年过半百,内心与清政府关系有所缓和,才愿意投身科场。康熙四十八年(1709),以56岁高龄中会试第一名,殿试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榜眼)。4年后因《南山集》冤案被杀。主课文意园者,无是园也,意之如此云耳。山数峰,田数[1]顷,水一溪,瀑十丈,树千章,竹万个。主人携书千卷,童子一人,琴一张,酒一瓮。其园无径,主人不知出,人不知入。其草若兰,若蕙,若菖蒲,若薜荔;其花若荷,若菊,若芙蓉,若芍药;其鸟若鹤,若鹭,若鸥,若黄鹂。树则有松,有杉,有梅,有梧桐,有桃,有海棠;溪则为[2][3]声如丝桐,如钟,如磬。其石或青或赭,或偃或仰,或[4][5]峭立百仞。其田宜稻宜秫,其圃宜芹,其山有蕨,有薇,[6]有笋,其池有荇。其童子伐薪、采薇、捕鱼。主人以半日读书,以半日看花,弹琴饮酒,听鸟声、松声、水声,观太空,粲然而[7]笑,怡然而睡,明日亦如之。岁几更欤,代几更欤?不知也;避世者欤?避地者欤?不知也。主人失其姓,晦其名,何氏之民?曰无怀氏之民也。其园为何?曰意园也。(选自《戴名世散文选》)注释[1]章:常用量词,如音乐、诗文的片段名乐章、诗章、文章。[2]赭(zhě):红褐色。[3]偃(yǎn):倒伏。[4]秫(shú):有黏性的谷物。[5]圃(pǔ):种植蔬菜、瓜果、花草的园地。[6]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蒴(shuò)果椭圆形。茎可以吃,全草入药。[7]欤(yú):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参考译文意园,本没有这个园子,是想象出来的而已。园里要有山峰数座,良田数顷,溪水一条,瀑布十丈,树千棵,竹万竿。园主带着千卷书,一童子,一琴,一瓮酒。这个园子没有路,主人不知道从哪里出,外面的人不知道从哪里进。园里的草有兰、蕙、菖蒲和薜荔。花有荷、菊、芙蓉和芍药。鸟有鹤、鹭、鸥和黄鹂。树有松、杉、梅、梧桐、桃和海棠。溪流的声音如琴,如钟,如磬。石头或青色或红褐色,有的倒伏,有的仰卧,有的高高耸立。田里适宜种稻谷和高粱,园圃适合栽种芹菜,山上有蕨、薇和笋,池塘里有荇菜。童子负责伐薪、采薇和捕鱼。主人半天读书,半天看花,弹琴饮酒,听鸟声、松声和水声,仰望天空,有时粲然而笑,有时怡然而睡,第二天也如此。年岁更替了几次,朝代更替了几次?不知道。是避世隐居还是避地逃灾?不知道。主人隐姓去名,他是哪个朝代的臣民?说是无怀氏的臣民。园名是什么?名为意园。赏析与写作指导戴名世神会陶渊明陶渊明曾经设计了一种理想社会,以《桃花源记》描述出来。他生怕人家认为这是假的,于是言之凿凿地证明,桃花源乃武陵人实地考察过的真实存在。戴名世也设计了一种理想生活,以《意园记》描述之。他生怕人家认为这是真的,开宗明义告诉读者“意园者,无是园也,意之如此云耳”。结尾还不忘强调“曰意园也”。《桃花源记》写的是一个社会空间,人多,有完整的社会体系和产业形态,有极其和谐的人伦关系。它跟外界官府征税、盗匪劫财、尔虞我诈的社会形成巨大反差。《意园记》主要写一个文人的生活理想,比较个人化。一个好读诗书、迷醉艺术、热爱自然的文人,在此园中,每天读书,看花,弹琴,饮酒,听鸟声、松声、水声,观太空,粲然而笑,怡然而睡。其中的花、树、鸟、山石,都是千百年来文人学士的至爱。这是古人所能想象的最诗性的生活。两次提到农田,这是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但作者非常谨慎地一笔带过。为了避免文字狱时代的政治风险,他必须弱化“社会理想”气息,强化“个人理想”气息,于是文人趣味就成为全文主旋律。文章末尾,社会气息不得不有所呈现。“岁几更欤,代几更欤?不知也。”这个“代”字,就是指世俗王朝的更替换代。《桃花源记》也意识到“代”的重要性,特意强调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避世者欤?避地者欤?不知也。”此说有圣人来历。孔子说过:“贤者辟(避)世,其次辟(避)地,其次辟(避)色,其次辟(避)言。”(《论语·宪问》)孔子还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泰伯》)无论避世避地,都表现了不与暴君乱政合作的态度。只有遇到承平盛世,意园主人才愿意有名有姓有尊严地挺立于天地之间。何谓承平盛世,那当然是被历代圣贤追慕几千年的“无怀氏”时代,他唯一愿做的,是“无怀氏之民”。什么是“无怀氏”?无怀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帝王,那时属于女系社会时代,比黄帝时代还早。无怀氏是个名叫苍芒的女王。有人说无怀氏是燧人氏风姓的一个支脉,是伏羲氏民族一个比较大的部落。其居住地集中在今河南焦作市的武陟县和温县一带。武陟县古称怀城,是无怀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甚至有人有鼻子有眼地说,无怀氏生卒年为前5278—前5209,在位时间为前5241—前5209。虽然具体年头未必准确,但历史上确有其族其人是比较可靠的。那时社会尚处于没有阶级、没有赋税、没有国家的原始社会,也没有军队,因为与外族作战都是全民皆兵。中国古人在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时,都是把远古时代经过一番打扮之后,作为理想的归宿。孔子如此,孟子如此,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如此,戴名世《意园记》也如此。所以,这是一篇继陶渊明《桃花源记》之后,表达儒家“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理想的重要文章,只是因为过于含蓄,而略嫌模糊。延伸知识古代私塾教些啥?本课前文提到,戴名世19岁开馆授徒以养亲,就是从事私塾教学,挣工资养家。何谓私塾呢?私塾是民间蒙学教育机构,与官方太学、国学、州县公学相对举,也与民间书院相衔接。作为教育制度的私塾古已有之,但是私塾名称直到近代才出现,用以区别于官办或公办的新式学堂。古代蒙学教育机构,统称学塾。按学塾类型之别,各有其名。富贵之家聘师在家设教,称坐馆或家塾;村社、宗族群策群力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称村塾、族塾;塾师私人设馆招收生徒,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私塾学生一般七八岁入学,学习到15岁(虚岁)。也有入学特晚者,可能20岁还在私塾发奋。一个私塾一般只有一个老师,学生则多少不一,或者二三人,或者一二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