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实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物流管理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20:52:37

点击下载

作者:主编 卢桂芬 王海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仓储与配送实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物流管理系列)

仓储与配送实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物流管理系列)试读:

前言

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根据16号文件的精神,各高职院校应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原来的物流教材多数是本科的压缩版和国外的翻译版,理论性较强,已无法适用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必须开发出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

本书重组课程结构,更新传统教学内容。通过实际调研和专家委员会研究,根据物流企业相关物流岗位群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八个模块:仓储与仓储管理概述模块;仓储经营管理能力模块;仓库选址布局规划能力模块;仓储库内作业能力模块;库存控制管理能力模块;保税仓库管理能力模块;仓储成本及绩效管理能力模块;仓库货物配送组织能力模块。同时我们还增添了仓库规划方案、自动化仓库操作等内容。

本书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作为课程设计理念,并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具有以下特色:

1.本书是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导向,突出体现“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的课程开发思想。

3.在2014年颁布的一系列物流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确定本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4.结合了企业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与企业无缝对接。

5.突出实践教学。根据仓储企业的岗位群所需的专业能力来设计组织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企业培养即聘即用的人才。

6.案例的关联性。本书提供了大量实战案例,案例与模块内容有很强的关联性。

7.“最后一公里”配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我们也将其相关内容纳入教材。

8.每个单元结束,都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设计实训项目,融“教、学、做”为一体,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不仅能巩固单元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考试评价体系。我们改革了传统教学中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按知识体系将考核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技能、职业素质四个模块,比例分别是3∶2∶2∶2,给出期末成绩。

本书可作为物流管理、运输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同时还适用于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岗前培训。

本书由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卢桂芬和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王海兰担任主编,由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李忠国、辽宁省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张艳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李萍担任副主编。本书编写人员及分工如下:卢桂芬提出编写计划和编写大纲,并进行统稿。王海兰编写第一模块;张艳丽编写第二模块;李忠国编写第三模块和第六模块;卢桂芬编写第四模块;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石岩编写第五模块;李萍编写第七模块;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胡军珠编写第八模块。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物流文献资料,引用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编者尽可能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引证的资料也有可能由于疏漏没有列出,在这里深表歉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物流界的学者专家给予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借此机会,向对本书给予大力支持的五环顺通物流有限公司、北京燕顺储运物资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全体编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主编模块一 仓储与仓储管理概述【教学情境导入】

京东2016年实现总交易额达1 100亿元,其中仓储物流开放平台业务占到一半。目前电商自营商品普遍亏损比较严重,且缺乏较好的盈利模式。为实现流量变现,各大电商纷纷开发第三方平台,增加商家入驻,扩大交易额,提高毛利率,电商开放平台业务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借助开放平台可以快速做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可以贡献运营收入、提升净利润,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京东的持续高速发展来源于其对物流体系的自信。早前京东已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建立了覆盖全国各大城市的四大物流中心,在天津、苏州、杭州、南京、深圳、宁波、无锡、济南、武汉、厦门等40余座重点城市建立了配送站,2010年又在武汉建立了物流中心。在最新的开放平台政策下,京东占地面积约120亩的“亚洲一号”上海物流中心及第三方仓储系统,正式对第三方商家开放。其中物流中心包括单体15万~20万平方米的库房。“亚洲一号”至少支持百万级的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目标是适应京东未来5至10年的发展。

目前,京东的仓储面积已超过100万平方米。刘强东称,京东以后会将多余的物流配送能力出让给其开放平台上的商家。可以预见,仓储物流的开放将给京东电商带来可观的运营收入。

仓储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实现仓储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在信息化、网络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仓储行业如何定位与发展?对于以仓储配送为主的大型物流企业,其组织结构是如何设置的?如何组织物流企业的运营,为客户提供最佳、最快的物流服务呢?【知识目标】

1.掌握仓储的概念、性质、功能和种类

2.掌握仓储管理的目标、必要性、任务和基本原则

3.了解我国仓储业的现状与现代化发展趋势

4.了解仓储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作用【能力目标】

1.运用仓储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2.了解仓储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步骤,能够设计仓储企业组织结构单元一仓储和仓储管理

在物流系统中,仓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是物流、信息流、单证流合一的作业基础。仓储管理是对仓库以及储存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高效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

一 仓储概述(一)仓储的概念及性质

1.仓储的概念

仓储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物料进行储存和保管。“仓”也称仓库,是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或场所的总称,可以是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其他特定的场地,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广义的仓储是指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等物品,并且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物品的状态和处理情况等信息,是企业物流系统的一部分。

仓储活动随着物资储存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仓储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

现代仓储是指仓储企业主动为客户进行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并提供流通领域内的加工、包装、商品配送、信息分析等增值服务。它克服了商品产销在时间上、地点上的隔离,保证了商品流通的连续性,还克服了商品产销方式不同及产销量不平衡造成的不便。现代仓储已经形成了围绕商品的由存储空间、储存设施设备、人员和作业及管理系统组成的仓储系统,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等一整套的物流环节。

2.仓储的性质(1)仓储是物品生产过程的持续。这是因为仓储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结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物品从脱离生产到进入消费,一般要经过运输和储存。所以,仓储是物品生产过程的持续。(2)仓储提升了物品的价值。这是因为:1)仓储活动和其他物质生产活动一样,具有生产三要素,是仓库作业人员(即劳动力)借助于仓储设施(即劳动资料),对商品(即劳动对象)进行收发保管的过程。2)仓储活动中的有些环节提升了物品的价值,例如加工、包装和拣选等活动就提升了物品的价值。3)在仓储活动中,还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并需要适当的机械设备相配合,这部分消耗和设备磨损的价值要转移到库存商品中去,构成其价值增值的一部分。(3)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的场所。(4)仓储的对象既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但必须是实物动产。(5)仓储活动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一般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功能、性质和使用价值,只是保持和延续其使用价值。

由此可见,无论是处在生产领域的企业仓库,还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储运仓库和物流仓库,其生产的性质是一样的。仓储与物资资料的生产活动的区别在于:不创造使用价值;具有不均衡和不连续性;具有服务性质。(二)仓储的功能

从物流的角度看,仓储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增值服务功能。仓储的基本功能主要是储存、保管、调节和检验功能。仓储的增值服务功能是指利用物品在仓库的存储时间,开展多种服务来提高仓储附加值、促进物品流通、提高社会效益,主要包括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

1.基本功能(1)储存功能。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专业化和规模化,劳动生产率极高,产量巨大,绝大多数产品都不能及时被消费,需要经过仓储手段进行储存,这样才能避免生产过程堵塞,保证生产过程能够顺畅进行。另一方面,对于生产过程来说,适当的原材料、半成品的储存,可以防止因缺货造成的生产间断;而对于销售过程来说,储存尤其是季节性储存可以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创造良机,适当的储存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战略,它为市场营销中特别的商品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保管功能。生产出的产品在消费之前必须保持其使用价值,否则将会被废弃。这项任务需要由仓储来承担,在仓储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保护、管理,防止其受损坏而丧失价值。为了保证仓储物的质量不变,保管人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保管措施,妥善地保管仓储物。如水泥受潮易结块,使其使用价值降低,因此在保管过程中就要选择适宜的储存场所,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仓储物发生危险时,保管人不仅要及时通知存货人,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3)调节功能。仓储在物流中起着“蓄水池”的作用。一方面,仓储可以调节生产与消费的平衡,使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协调,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运输方式在运向、运程、运力和运输时间上存在着差距,一种运输方式一般不能直接将货物运达目的地,所以需要在中途改变运输方式、运输线路、运输规模和运输工具,而且为了协调运输时间和完成物品倒装、转运、分装、集装等物流作业,还需要在物品运输的中途停留,仓储的调节功能就是对物品进行仓储还是流转作出安排,确定储存时间和储存地点。(4)检验功能。在物流过程中,为了保证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分清事故责任,维护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对物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以满足生产、运输、销售以及用户的要求,仓储为组织检验提供了场地和条件。

2.增值服务功能

仓储增值服务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衔接好仓储环节与生产运输环节,实现物品“无缝”流转,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总时间,加速产品价值的实现;二是采用生产延迟、运输延迟的策略,针对不同的行业和产品,在物流停滞期间完成产品的粗加工、包装、贴标签等作业,既能为上下游的生产、运输环节提供便利,又可以使仓储作业从单一的保值功能转化为增值、保值功能合一,大大提高仓储的效益。(1)流通加工功能。仓储期间可以通过简单的制造、加工活动来延期或延迟生产,提高物品附加值。加工本是生产环节的任务,但随着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许多企业将产品的定型、分装、组配、贴商标等工序留到仓储环节进行。例如,PC机的库内加工,就是将原来分散的各个计算机配件组装成一台顾客需要的PC,而这一切不需要计算机的制造商将分散的货物出库完成,完全由仓库代劳。

通过流通加工,可以缩短生产时间、节约材料、提高成品率,保证供货质量和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实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价值增值。流通加工的种类主要包括:1)为保护产品进行的加工。如对保鲜、保质要求较高的水产品、肉产品、蛋产品等食品,可进行冷冻加工、防腐加工及保鲜加工等;对金属材料可进行喷漆、涂防锈油等防腐蚀的加工。2)为适应多样化进行的加工。如对钢材卷板的舒展、剪切加工,对平板玻璃的开片加工等。3)为使消费者方便、省力的加工。如将木材直接加工成各种型材,让消费者可直接使用。4)为提高产品利用率的加工。如对钢材、木材的集中下料,只搭配套材,减少边角余料,可节省原材料成本和加工费用。5)为便于衔接不同的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加工。如散装水泥的中转仓库担负起散装水泥装袋的流通加工及将大规模散装转化为小规模散装的任务。6)为实现配送进行的流通加工。仓储中心为实现配送活动,满足客户对物品的数量和构成的需求,可对配送的物品进行各种加工活动,如拆整化零、定量备货等。再如,把沙子、水泥、石子、水等各种材料按比例要求加入水泥混凝土搅拌车中,在配送途中进行搅拌,到达施工现场后,混凝土已经搅拌好,可直接投入使用。(2)配送功能。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商家、消费者订货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完成,但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必须要经过物流环节,通过仓储配送可以缩短流通渠道,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效益,促进物流的合理化,实现物品的小批量送达。因此,配送是商流与物流的结合体,是拣选、包装、加工、组配、配送等各种活动的有机组合。一般配送点(仓储地)设置在生产和消费集中的地区,如从事原材料、半成品的仓储,设在生产车间附近;产成品、待销品的仓储设在消费集中区附近,根据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将仓储物小批量地送到生产线或零售商店和消费者手中,通过实现准时制配送,实现仓储的增值服务。仓储配送功能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最低库存或零库存;简化了手续,方便了用户;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

此外,仓储还是现货交易的场所,具有提供信用保证等功能。总之,通过仓储的合理化动作,可以加速物资流通和资金周转,节省费用支出,降低物流成本,开拓“第三利润源泉”。(三)仓储的种类

虽然说仓储的本质是物品的储藏和保管,但由于经营主体、仓储对象、经营方式和仓储功能的不同,使得不同的仓储活动具有不同的特性。了解仓储的种类及相应管理要求,有利于使仓储管理更具有针对性,提高管理效率。

1.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1)企业自营仓储。企业自营仓储包括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自营仓储。生产企业自营仓储是指生产企业使用自有的仓库设施对生产使用的原材料、生产的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实施储存保管的行为,储存的对象较为单一,以满足生产需要为原则。流通企业自营仓储是指流通企业以其拥有的仓储设施对其经营的商品进行仓储保管的行为,仓储对象种类较多,其目的是支持销售。

企业自营的仓储行为不具有独立性,仅仅是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或商品经营活动服务,相对来说规模小、专用性强,而且仓储专业化程度低、设施简单。企业自营仓储为自用仓储,不开展商业性仓储经营。(2)营业仓储。营业仓储是仓储经营人以其拥有的仓储设施,向社会提供商业性仓储服务的仓储行为。仓储经营人与存货人通过订立仓储合同的方式建立仓储关系,并且依据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和收取仓储费。营业仓储的目的是在仓储活动中获得经济回报,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经营内容包括提供货物仓储服务和提供仓储场地服务。(3)公共仓储。公共仓储是公用事业的配套服务设施,为车站、码头提供仓储配套服务。其主要目的是保证车站、码头的货物作业和运输流畅,具有内部服务的性质,处于从属地位。但对于存货人而言,公共仓储也适用营业仓储的关系,只是不独立订立仓储合同,而是将仓储关系列在作业合同、运输合同之中。(4)国家物资储备。国家物资储备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储备,即国家作为后备而储存的粮食、棉花、食糖、石油及其他重要农产品、工业原材料、燃料等实物的总称。国家物资储备可以直接由国家储备库储备,也可以由地方储备库、企业仓库、农民仓库等进行代储。按照储备功能和作用不同,分为战略储备和经济储备。国家战略储备是指国家为了应付战争、灾荒和其他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国防需求,在平时有计划地建立一定数量的物资、能源等方面的储存和积蓄。国家经济储备是国家为了调控市场供求及价格水平等而进行的物资储备。

2.按仓储对象划分(1)普通物品仓储。普通物品仓储是指不需要特殊保管条件的物品仓储。对于一般生产物资、普通生活用品、普通工具等物品,不需要设置特殊的保管条件,可采取无特殊装备的通用仓库或货场存放货物。(2)特殊物品仓储。特殊物品仓储是指在保管中有特殊要求的物品仓储,如危险物品仓储、冷库仓储、粮食仓储等。特殊物品仓储一般采用专用仓库,按照物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以及法规规定进行专门的仓库建设和管理。

3.按仓储功能划分(1)储存仓储。储存仓储为物资较长时期存放的仓储。由于物资存放时间长,储存仓储特别注重对物资质量的维护,同时要求存储费用低廉,一般在较为偏远的地区进行。储存仓储的物资较为单一、品种少,但存量大。(2)物流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仓储是以物流管理为目的的仓储活动,是为了实现有效的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的时间价值,对物流的过程、数量和方向进行控制的环节。一般在经济中心、交通较为便利、储存成本较低的地方进行。物流中心仓储品种较少,较大批量进库、一定批量分批出库,整体吞吐能力强。(3)配送仓储。配送仓储也称为配送中心仓储,是商品在配送交付消费者之前所进行的短期仓储,是商品在销售或者供生产使用前的最后储存,并在该环节对商品进行销售或使用的前期处理。一般在商品的消费经济区间内进行,能迅速地送达消费和销售地区,目的是支持销售,注重对物品存量的控制。配送仓储物品品类繁多、批量少,一定量进库、分批少量出库,往往需要进行拆包、分拣、组配等作业。(4)运输转换仓储。运输转换仓储是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仓储,在不同运输方式的相接处进行,目的是保证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减少装卸和运输工具停留的时间。如港口、车站等场所进行的仓储。运输转换仓储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货物存期短,注重货物的周转作业效率和周转率。(5)保税仓储。保税仓储是指使用海关核准的保税仓库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储行为。保税货物主要是指暂时进境后还需要复运出境的货物,或者海关批准暂缓纳税的进口货物。保税仓储受到海关的直接监控,虽然说货物也是由存货人委托保管,但保管人要对海关负责,入库或者出库单据均需要由海关签署。保税仓储一般在进出境口岸附近进行。

4.按仓储技术特征划分(1)人力仓储。人力仓储一般指储存电子元器件、工具、备品备件等货物的仓储。这种仓库规模较小,采用人力作业方式,无装卸机械设备。(2)半机械化仓储。半机械化仓储是指入库采用机械作业,如使用叉车等,出库采用人工作业方式,一般适用于批量入库、零星出库的情况。(3)机械化仓储。机械化仓储是指入库和出库均采用机械作业,如使用叉车、输送机等,适合整批入库和出库,体积大、笨重的货物储存。一般机械化仓库配备高层货架,有利于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4)半自动化仓储。半自动化仓储是自动化仓储的过渡形式,配备高层货架和输送系统,采用人工操作巷道堆垛机的方式,多见于备件仓储。(5)自动化仓储。自动化仓储是指以高层货架为主体,配合自动巷道作业设备和输送系统的无人仓库,是现代仓储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5.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1)保管式仓储。保管式仓储是指按保管物原样保持不变的方式所进行的仓储,也称为纯仓储。存货人将特定的物品交由保管人进行保管,到期之后保管人将原物交还存货人。保管物除了发生自然损耗和自然减量外,数量、质量、件数不发生变化。保管式仓储又分为仓储物独立保管仓储和将同类仓储物混合在一起的混藏式仓储。(2)加工式仓储。加工式仓储是指保管人在仓储期间根据存货人的要求对保管物进行一定加工的仓储方式。保管物在保管期间,保管人根据存货人的要求对保管物进行外观、形状、成分构成、尺度等方面的加工,使保管物发生存货人所希望的变化。(3)消费式仓储。消费式仓储是指保管人在接受保管物时,同时接受保管物的所有权,保管人在仓储期间有权对保管物行使所有权,待仓储期满,保管人将相同种类、品种和数量的替代物交还存货人所进行的仓储。消费式仓储适合于保管期较短(如农产品)、市场供求或者价格变化较大的商品的长期存放,具有一定的商品保值和增值功能,是仓储经营人利用仓储物开展经营的增值活动。它是仓储经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 仓储管理(一)仓储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仓储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经营决策、商务管理、作业管理、仓储保管、安全管理、人事劳动管理、经济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站在供应链一体化的战略高度,以物流系统功能的整体观念来看,仓储管理不仅是对仓储业务活动与作业过程的管理,而且包括了仓储的战略规划和以仓库定位为中心的物流网络设计与物流节点布局,其目标是实现储存合理化。

仓储合理化是用经济的经营方法实现仓储的功能,可以通过表1-1所示的6个标志来判断。表1-1 仓储合理化的标志(二)仓储管理的必要性

1.仓储管理是保持物资原有使用价值和合理使用物资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种物资,当它生产出来以后至消费之前,由于其本身的性质、所处的条件,以及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因素,都可能使物资在数量上减少、质量上降低,如果不创造必要的条件,就不可避免地对物资造成损害。

2.仓储管理是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商品由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是依靠仓储活动来实现的。仓储管理的意义正是由于生产与消费在空间、时间以及品种、数量等方面存在着矛盾而产生的。尤其是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些矛盾势必进一步地扩大。

3.仓储管理是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资仓储活动在物资供销管理工作中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供需预测、计划分配、市场采购、订购衔接、货运组织、储存保管、维护保养、配送发料、用料管理、销售发运、货款结算、用户服务等主要环节。各主要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关系极为密切。其中许多环节属于仓储活动。

4.仓储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仓储管理活动是物质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形态,这对整个社会再生产,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三)仓储管理的任务

1.利用市场化手段配置仓储资源

配置仓储资源应依据所配置的资源能获得最大效益为原则,营造本仓储机构的局部效益空间,吸引资源的投入。具体任务包括: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仓储的建设;依据竞争优势选择仓储地址;以所生产的差别产品决定仓储专业化分工和确定仓储功能;以所确定的功能决定仓储布局;根据设备利用率决定设备配置等。

2.高效组织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是开展有效仓储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生产要素特别是人的要素只有在良好组织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实现整体的力量。仓储组织机构的确定需围绕着仓储经营的目标,依据管理幅度合理化、因事设岗、责权对等的原则,建立结构清晰、分工明确、互相合作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

仓储管理机构因仓储机构的属性不同,分为独立仓储企业的管理组织和附属仓储机构的管理组织。一般都设有内部行政管理机构、商务、库场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安全保卫、财务以及其他必要的机构。仓储内部大都实行直线职能管理制度或者事业部制的管理组织结构。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普及,管理机构趋向于扁平化发展。

3.开展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务活动

商务工作是仓储对外的经济联系,包括市场定位、市场营销、交易和合同关系、客户服务、争议处理等。仓储商务是经营性仓储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工作,是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和仓储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保证。从功能来说,商务管理是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的仓储管理,必须不断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提供仓储产品,满足市场需要。要不断掌握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开拓创新,提供适合经济发展的仓储产品。

4.组织高效率、低成本的仓储活动

仓储活动包括货物入库、堆存、出库的作业,仓储物验收、理货交接,在仓储期间的保管照料、质量维护、安全防护等。仓储活动的组织遵循高效、低耗的原则,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先进的保管技术、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仓储快进、快出,提高仓储利用率,降低成本,避免发生差、损、错事故,保持连续、稳定的运营。仓储活动的核心在于充分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建立科学的仓储作业制度和操作规程,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采取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特别是非独立经营的部门仓储,中心工作就是开展高效率、低成本的仓储管理。

5.建立企业形象并提高员工素质

作为服务产业的仓储业,其企业形象所面向的对象主要是生产、流通经营者,其企业形象的建立主要通过服务质量、产品质量、诚信和友好合作获得,并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在潜在客户中推广。现代物流管理中对服务质量和合作伙伴信誉的高度要求,使得作为物流环节的仓储企业的形象建立极为必要,具有良好形象的仓储经营人才能在物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优秀的企业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仓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根据企业形象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和激励。员工的素质包括每个员工的技术素质和精神素质。通过不断的、系统的培训,严格的考核,保证每个员工熟练掌握其从事劳动岗位应知、应会的操作,且要求精益求精,跟上技术和知识的发展更新。在仓储管理中重视员工的地位,不能将员工仅仅看作是生产工具、一种等价交换的生产要素。在信赖中约束、在激励中规范,使员工形成人尽其才、劳有所得、人格被尊重的感受,形成热爱企业、自觉奉献、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6.实现制度化、科学化动态仓储管理

任何企业的管理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适应新的变化,仓储管理也要根据仓储企业的经营目的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改变。

管理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开始就设计出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不仅教条,而且不可行。仓储管理也要从简单管理到复杂管理、从直观管理到系统管理,在管理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正、完善,实行动态的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的动态化和管理变革,可以促进管理和仓储效益的提高,但也可能因为脱离实际、不同于人们的惯性思维或者形而上,使管理的变革失败,甚至趋于倒退,不利于仓储的发展。因而仓储管理的变革需要有制度性的变革管理,通过科学的论证,广泛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针对本企业的客观实际进行管理。(四)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效率的原则

仓储管理的核心就是效率管理,效率是指一定产品产出量与一定的劳动要素投入量之比。较小的劳动要素投入和较高的产品产出量才能实现高效率。高效率是现代生产的基本要求。仓储的效率表现在仓容利用率、货物周转率、进出库时间、装卸车时间等指标上,表现为“多存储、快进出、保管好、省力化”的高效率仓储。

2.效益的原则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利润是经济效益的表现,即:

实现利润最大化则需要做到经营收入最大化和经营成本最小化。仓储企业应围绕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进行组织和经营,也需要承担部分社会责任,履行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安定、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等社会义务,实现生产经营的社会效益,实现仓储企业与国民经济、行业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同步可持续发展。

3.服务的原则

仓储活动本身就是向社会提供服务和产品。服务是贯穿在仓储中的一条主线,仓储的定位布点、仓储具体操作、对储存货物的控制等都是围绕着服务进行的。仓储管理就是围绕着服务定位开展的关于如何提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的管理,包括直接的服务管理和以服务为原则的生产管理。仓储的服务水平与仓储经营成本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一般是服务好,成本高,收费也高。仓储服务管理就是要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或者保持服务水平之间保持平衡。仓储企业进行服务定位的策略如表1-2所示。表1-2 各阶段服务定位策略一览表

4.安全的原则

仓储活动中不安全因素有很多,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的交叉与结合,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归纳起来大致有五种类型:仓储管理人员的错误行为;库存物资的不安全状态;外界环境的不安全性;设施设备的不合理性;管理手段的不科学性。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保证充分发挥仓储系统功能、投入最经济、取得效益最高及其他条件限制下,使仓储系统在运营的各个阶段均可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五)我国仓储业的现状与现代化

1.我国仓储业的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仓储管理技术从最初的人工管理阶段,发展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仓储管理阶段,仓储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国的仓储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提升了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凸显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仓储业务量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仓储技术获得较快发展。但我国仓储业目前效率低、利用率不高、作业条件差、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仓储功能不强。我国仓库资源规模较大,仅流通领域的仓库面积就达3亿多平方米。但我国仓库普遍功能不强,大多只有商品储存功能,很少有物流配送功能,而且分散在各个企业中,仓储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我国仓储企业管理落后、负债率高、税负重、服务功能单一、经营方式陈旧、人员结构及素质不适应仓储业的发展,导致我国物流业效率普遍低下。(2)布局不合理。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以至于仓储布局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状况。据了解,全国仓库面积利用率平均不到40%,由于乱建、乱设仓库,使得市场竞争过度,仓储价格无序。(3)技术发展不平衡。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不少企业仍处在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状态,商品因在库滞留时间长,保管不善造成破损、霉变,损失严重,物流成本较高。仓储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很低。我国目前约有3万家仓库,其中真正实现信息化的还不到5%。此外,我国现有仓库大都是平房库,自动化仓库使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使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品种单一的生产企业不能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4)信息化状况不容乐观。信息化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对物流信息化认识和了解不足,物流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推进慢,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其信息化建设也很少从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出发进行规划。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甚至出现了物流信息化孤岛。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的成本以及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整个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库存大、运力浪费。

2.我国仓储业的现代化(1)社会化、功能化发展方向。我国仓储业应趋向社会化、功能化发展,加速满足社会生产发展和促进物流效率,提高仓储标准化水平和效率,实现仓储管理的现代化。仓储业需要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原则进行现代化改造,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以彻底改变我国仓储业的不良状况,真正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机械化、自动化发展方向。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机械化已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仓储企业应通过机械化实现最低程度的人力作业,加大企业集成度,减少员工人身伤害和货物损害,提高作业效率。随着货物运输包装向着大型化、托盘化发展,仓储也必然要向机械化过渡。在仓储自动化方面,我国仓储物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工厂自动化对仓储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搬运仓储技术要具有更可靠、更实时的信息,工厂和仓库中的物流必须伴随着并行的信息流。(3)信息化、信息网络化发展方向。信息化、信息网络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仓储物流业同样如此。对于存货品种繁多、存量巨大的物流与配送中心,要提高仓库利用率,保持高效率的存货流转,实施适时的存货控制,没有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需要仓储部门及时地把存货信息反馈给管理部门,在充分掌握物品的存量、储备、存放地点、消费速度的情况下,才能够准确地制定生产和经营决策。实现高效的物流管理需要在仓库、厂商、物流管理者、物流需求者、运输工具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仓储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网络控制物流,做到仓储信息网络化。

三 现代物流与仓储(一)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

1.专业化

社会分工导致了生产专业化,导致了物流专业的形成。物流专业化本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企业中,物流管理作为企业一个专业部门独立地存在着并承担专门的职能,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的增加,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可能从企业中分离出去成为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另一个方面,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提供着各种不同的物流服务,并且服务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

2.标准化

随着物流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现代物流越来越强调对物流过程的系统化管理,通过物流系统的优化降低物流成本。要实现物流的系统化管理,保证物流系统的统一协调以及系统内各环节的有机联系,需要采取很多种方法和手段,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现代物流系统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统一以及能够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化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国际标准的采用已经十分普遍,生产运营标准化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相当不完善,尽管已建立了物流标识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储运单元条码》等,但这些标准的应用和推广存在着严重问题。以《储运单元条码》为例,应用正确率不足15%。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3.系统化

物流系统化是系统科学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的结果。系统科学在物流管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建立物流系统,包括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物流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用系统的观念、系统工程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各种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物流空间和时间的需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这些物流环节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为因果的子系统。

要追求物流运作的整体效益,就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只有把系统的观念引入物流领域以后,才是现代意义上规范的物流。从系统的观点看,物流的要素之间明显存在着效益背反关系。例如,减少仓库设置的数量可以节省保管费用,但是,会由于加大了运输距离和增多了运输次数而使运输费用增加,从而有可能使物流总费用水平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再如,采用高速运输会增加运输费用,但是,高速运输使得库存量降低,从而节省了库存费用和保管费用,最终导致物流总费用的降低。现代物流应利用物流要素之间存在的二律背反关系,通过物流各个功能活动的相互配合和总体协调达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4.信息化

信息网络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现代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基础保障,没有现代信息网络作依托,现代物流就难以实现,物流效率就无从谈起。物流信息的价值就在于用信息网络和手段整合传统物流产业,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使现代物流业经营的全过程实现信息化、数字化、高效化,提升产业水平,提高物流效率。具体地讲,就是要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物流经营网点连接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连通,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实现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同时也要加快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一方面,现代物流要为电子商务服务,物流信息化也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也要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实现物流电子化。

5.国际化

服务于全球化经营和国际贸易的跨国界物流日趋兴旺。目前,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总值的30% 、国际贸易的60%和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一个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国际生产体系”已经形成。同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崛起,为全球范围内快速、系统的物流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二)仓储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1.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我国仓储物流业是伴随计划经济逐步确立和完善起来的。当前仓储物流业虽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仓储批发销售额仍远远多于零售额,仓储物流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物流过程由一系列的“供给”和“需求”组成,在供需之间既存在物的“流动”,也存在物的“静止”,仓储正是物流不可缺少的“静止”环节。仓储环节有利于社会节约,有利于生产和流通,在调配余缺、减少生产和销售部门的库存积压,在总量上减少地区内货物存储量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仓储可以使货物在进入市场前完成整理、包装、检查、分拣、拴标签等工作,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并保证货物不变质、不受损、不短缺。

2.仓储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虽然说物流管理是为了系统地降低物流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总成本,但物流成本同样表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之中,包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作业成本、风险成本等。(1)仓储成本。仓储环节不仅是物流成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体上对物流成本实施管理的控制环节。仓储成本的控制和降低直接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2)运输成本。产品在仓储中的组合、妥善配载和流通包装、成组等流通加工就是为了提高装卸效率、充分利用运输工具,从而降低运输成本的支出。(3)作业成本。合理和准确的仓储会减少商品的换装、流动,减少作业次数,采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仓储作业,这些都有利于降低作业成本。(4)风险成本。优良的仓储管理,对商品实施有效的保管和养护、准确的数量控制,可大大减少风险成本。这样就使得每一个单独的厂商或托运人能够享受到物流总成本低于其各自分别直接装运的成本,使得装运费降低,避免顾客在收货站台发生拥挤,使长距离、大批量运输成本降低、风险最小化,并降低存货水平。

3.仓储在提供增值服务中的作用

优秀的物流管理不仅要做到满足产品销售要求、降低产品成本,还应该提供增值服务,提高产品销售的收益。众多的物流增值服务在仓储环节进行,流通加工在仓储环节物资流动停顿时开展,通过加工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变功能、实现产品个性化;通过仓储的时间控制,使生产节奏与消费节奏同步,实现物流管理的时间效用的价值;通过仓储的商品整合,开展消费个性化的服务等。

仓储的增值服务涉及的范围很宽,一般可以归纳为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以促销为核心的服务、以制造为核心的服务和以时间为核心的服务。仓储可以通过优化包装来提高这些增值服务,以满足整个渠道的顾客需求。例如,仓库可以通过延伸包装(stretch wra- pping)和变换托盘来增值。这种做法可以使制造商只处理一种统一的产品,与此同时,延伸包装使包装需求专门化。仓库经营人还可以通过改变包装特点来增值,诸如供应商将大批量的防冻剂装运到仓库,然后仓库经营者对该产品进行装瓶,以满足各种牌号和包装尺寸的需要。这类延伸包装使存货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减少了运输成本,降低了货损。

同时,近距离的仓储存货,对客户的服务更快、更及时,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产品准时和合理的仓储,充分表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形成了效率高、管理先进的企业形象。

知识拓展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对仓储管理的要求

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对企业来说,是同国际接轨,确保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仓储部门往往是质量体系认证的重点部门之一。目前一般企业不愿意投资仓储,企业仓储条件都十分有限。仓储人员素质与现代化管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正确理解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对仓储管理的要求,制定规范的程序文件和操作指导书,按流程规范操作。如何摒弃以经验为依据的管理观念,是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要解决的关键问题。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对仓储管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标准4.15条款“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即:(1)总则。供方应建立并保持产品的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形成文件的程序。(2)搬运。供方应提供防止产品损坏或变质的搬运方法。(3)储存。供方应使用指定的储存场地或库房,以防止产品在使用或交付前受到损坏或变质。应规定授权接收和发放的管理办法。按适宜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品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情况。(4)包装。供方应对装箱、包装和标志过程(包括所用材料)进行必要的控制,以确保符合规定要求。(5)防护。当产品受供方控制时,供方应对其采取适当的防护和隔离措施。(6)交付。在最终检验和试验后,供方应采取保护产品质量的措施。合同要求时,这种保护应延续到交付的目的地。【实训项目一】 企业仓储管理的运作

1.实训背景资料: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物流仓储企业或企业的仓库,组织学生前往该地调研。

2.实训目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仓储管理的基本内容,增强对仓储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

3.实训准备:(1)了解该企业所处领域、业务功能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定位与发展规划;(2)设计调研问卷提纲;(3)班级同学分组,明确分工;(4)根据具体情况,对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限期一周。

4.实训步骤:(1)描述企业概况,包括企业的发展现状(主管业务、人员、设备、技术、管理等);(2)总结仓储管理的基本流程和主要任务;(3)明确仓储管理所涉及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功能以及责任人;(4)了解仓储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和各部门所涉及的运作程序;(5)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物流仓储的发展情况,在教师和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分组讨论仓储管理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5.实训评价:【本单元小结】

本单元介绍了仓储的概念及性质,仓储的基本功能和增值服务功能,仓储的种类及仓储管理的必要性、任务和基本原理。仓储作为物流的核心功能之一,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仓储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物流系统的质量和效率。【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仓储?仓储在物流系统中具有什么地位和作用?

2.仓储的功能是什么?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仓储的种类有哪些?

3.仓储管理的含义是什么?仓储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4.简述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应遵循的原则。

5.简述现代仓储的发展趋势。

6.做好仓储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单元二仓储企业组织结构

物流仓储企业组织管理的基本要点在于如何明确业务范围,如何进行业务分工以及如何实施仓库管理的统一协调性。仓储企业的组织职能是以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体现的,组织结构是管理组织各个部分以及整个企业经营组织之间关系的模式。

一 仓储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做好仓储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就是要立足于企业管理整体的任务,综合考虑各要素、各部门的关系,围绕共同的目的建立组织机构,对组织机构中的全体成员指定职位、明确职责,并协调其工作,达到物流企业管理的合理化,使该组织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获得最大效益。在仓储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过程中,应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仓储企业管理的总体需要,体现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原则。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如图1-1所示。图1-1 组织结构设计步骤(一)确定组织目标

仓储组织就是按照预定的目标,将仓库作业人员与仓库储存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完成仓库作业过程各环节的职责,为商品流通提供良好的储存条件。仓储组织的目标是按照仓储活动的客观要求和仓储管理上的需要,把与仓储有直接关系的部门、环节、人和物尽可能地合理组织搭配起来,使其工作协调地、有效地进行。加速商品在仓库中的周转,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仓储组织的目标就是实现仓储活动的“快进、快出、多储存、好保管、省费用”。(二)确定业务流程

确定业务流程是指明确组织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主导业务流程,并对流程中各节点的工作内容进行分工。仓储的业务按仓库作业阶段可分为三个主要内容,即货品入库验收、货品保管养护、货品出库配送。按作业阶段确定的业务流程如图1-2所示。图1-2 仓储基本业务流程

仓储基本业务流程由供应货车到达卸货站台开始,经“进货”作业确认所进货品正确后,便依次将货品验收入库,上货架“储存”。而后为确保在库货品得到良好的保护与管理,进行物料实时控制与管理。当接到客户订单后,先根据订单性质作“订单处理”,之后即可根据处理后的订单信息执行将客户订购货品从仓库中取出的“拣货”作业。拣货完成后如果拣货区所剩余的存量过低,则必须“补货”。如果储区的存量低于标准,便向上游采购进货。而从仓库拣出的货品经整理后即可准备“出货”,等到一切出货手续完成,便可将出货品装上配送车,将之“配送”到各个客户点交货。(三)确定组织结构

确定组织结构是指根据行业特点、组织环境等因素,确定采用何种组织形式、设置哪些部门,还要对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内容进行优化组合。

仓储企业组织结构一般包括三级管理层次,即最高决策层、执行监督层和仓库作业层。最高决策层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制定长期仓储管理规划,决定仓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变更,进行财务监督,决定仓储管理人员的调配等。执行监督层的任务是组织和保证实现最高决策的目标,包括制订各项仓库业务计划、预测物流量、分析设计和改善仓库管理体系、检查仓库服务水平、编制仓库管理预算草案、分析仓库管理费用、实施仓库作业管理和进行仓库管理的思想宣传等。仓库作业层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组织仓库作业,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和与客户间业务联系等。

三级管理层次的组织结构其实质是在于建立仓库管理组织的合理纵向分工,设计合理的垂直机构。管理层次的划分,体现纵向指挥系统的分工和分权原则。(四)进行职能分解

职能分解是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设计的后续、细化和完善工作,即在企业组织结构确定之后,通过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分解,将各项职能具体化,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职能分解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经营项目的不断变化,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对一些业务项目进行优化组合,这样就可节约人力成本,充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同时还能够使工作更加顺畅,培养员工成为多面手;另外,将一些职能进行分解,工作将更加细化、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

划分一、二、三级职能对于明确企业各部门的具体职责是很关键的。下面以某物流仓储企业的仓储部为例来具体阐述一、二、三级职能,如表1-3所示。表1-3 仓储部职能分解表续前表(五)设置企业岗位

在岗位设置中,不仅要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还要规定该岗位的工作标准,以及与其他岗位的协调关系等内容。由于各仓储企业的规模、设施设备、作业内容和服务对象不同,岗位设置也不尽相同。根据仓储企业业务流程,一般可以设置以下岗位:(1)业务部主要设置的岗位:业务部经理、业务主管、业务员、客服主管、客服专员、信息处理专员、商务谈判人员等。(2)仓储管理部主要设置的岗位:仓储部经理、验货员、保管员(出入库和在库管理)、理货员、复核员、包装员等。(3)配送部主要设置的岗位:配送部经理、配送部主管、调度员、送货员、装卸工等。(六)配备职位人员

人员配备是指根据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对职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为各个部门配备人员,并明确职务和职称。

1.需要配置的主要人员

人员配置主要是配备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然后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授权。由于现代化的仓储企业功能齐全,运作复杂,所以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需要配备以下人员:(1)高级管理者。负责协调运转,对公司和顾客负责,处理危机事件,制定发展战略及规划。(2)现场管理者。负责监督控制作业流程,调度现场作业,排除应急故障。(3)信息管理员。负责信息的接收、处理及信息设备的维护。(4)计划人员。负责短期作业计划活动。(5)操作人员。负责出入库作业、分拣、理货,驾驶机动车辆,仓储保管,配送加工、包装等活动。

除此之外,还包括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保安人员等。各部门人员应分工协调、权责一致、统一指挥,所有管理人员及一般职员应精干高效,人员岗位相对稳定,各部门的人员素质要有一定的均衡性。

2.对人员配备的要求

合理配备人员,就是根据仓储各项工作的需要,给不同的工作配备相应工种的人员,做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对人员配备的要求包括:(1)要使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尽可能适合本人的条件和工作能力。(2)要使每个员工有适宜的工作量,充分利用工时。(3)要使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要建立岗位责任制。(4)要有利于加强员工间的联系和协作,保证各项工作的协调性。(5)要有利于每个员工在岗位上的业务技术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6)要注意各工作岗位的相对稳定,以便于管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 仓储企业组织机构的类型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形式的不断演变,使物流仓储管理组织的结构形式也不断发展变化。一般企业组织机构的类型有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等。(一)直线式组织结构

所谓“直线”是指在这种组织结构下,职权直接从高层开始向下“流动”(传递、分解),经过若干个管理层次达到组织最低层。其特点是:组织中每一位主管人员对其下属拥有直接职权,组织中每一个人只对他的直接上级负责或报告工作。主管人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拥有完全职权,即主管人员对所管辖的部门的所有业务活动行使决策权、指挥权和监督权。直线式组织结构如图1-3所示。图1-3 直线式组织结构形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