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自然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21:14:40

点击下载

作者:程朝晖等编著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肥胖症自然疗法

肥胖症自然疗法试读:

序言

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起源于自然,依靠于自然,发展于自然,归结于自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和自然法则的支配,自然界的千变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所以,我国最早的医籍《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人类为了生存,在与大自然搏斗中发现和创造了种种利用自然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逐步形成了食物疗法、药膳疗法、茶酒疗法、动植物疗法、体育疗法、按摩疗法、推拿疗法、针灸疗法、耳压疗法、拔罐疗法、磁场疗法、足部疗法、药浴疗法、药敷疗法、药贴疗法、刮痧疗法、心理疗法、起居疗法、音乐疗法、舞蹈疗法、书画疗法、花卉疗法、日光疗法、空气疗法、泥土疗法、泉水疗法、森林疗法、高山疗法、热沙疗法等具有特色、简单易行、方便实用、疗效确切的自然疗法。所谓自然疗法,我认为就是除了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化学合成药物以外的无创伤、无痛苦的自然治疗方法,它的内容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并形成了一门横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应用医学学科。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合成药物毒副作用的危害及现代病、富贵病、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大量涌现,人们要求“回归大自然”的返璞归真的呼声日益高涨,自然疗法已经引起世界人民的极大关注和重视。目前,自然疗法在欧洲、美洲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颇为盛行。美国和澳大利亚成立了自然疗法学院,曰本有自然疗法学会,东南亚国家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有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中国台湾省也成立了自然疗法学会,并创办了《自然疗法》杂志。南京于1997年5月率先成立了南京自然医学会。2007年,世界自然医学总会在南京成立。

中国是自然疗法的发源地,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炎黄子孙、中医的传人,发掘、普及和提高中华自然疗法的历史重任便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肩上。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名医馆主任医师谢英彪教授是一位学验倶丰的中医专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自然医学专家,早在1998年,他就邀请了一批自然疗法专家,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了《常见病自然疗法》丛书,推出了《高血压病自然疗法》等12本单病种的自然疗法著作,在全国开创了单病种自然疗法著作的先河。书中所介绍的各种自然疗法,有继承前贤的经验,也有编著者长期的实践经验,内容翔实,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城乡广大群众阅读和选用。该丛书出版后深受读者青睐,已重印十余次,并于2003年被中国台湾培根出版社购买版权,出版发行后,深受读者欢迎。为了满足广大读者与时倶进、知识更新的需求,谢英彪教授再次组织了一批自然医学专家,对该丛书进行了修订,补充了有关常见病自然疗法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新观念、新疗法,并增补了《肾病自然疗法》《肥胖症自然疗法》《痛风自然疗法》《便秘自然疗法》《骨质疏松症自然疗法》5个分册,这样便涵盖了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修订后的这套丛书,所介绍的常见病、多发病自然疗法均为近年来经临床验证行之有效的方法。病人在病情稳定或尚未痊愈时,可以此作为辅助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若病情严重或不稳定时,必须在医生直接指导下综合治疗。

愿本书能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中国香港中医药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总裁中医药发展国际董事会董事兼秘书长中国香港城市大学中医药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香港首家中医康复护养院总裁 成钰瑛

Part 1 肥胖症的基本知识

小资料在中国人奔小康的过程中,一个曾困扰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的问题——肥胖,开始浮现并使许多中国人为之心烦。肥胖已是当今世界人类健康的最大障碍,已成为公众最为担心的社会性疾病。全世界因患肥胖症死亡的人数是因饥荒饿死的人数的两倍多。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比上一代人减少了1/3的运动量,除非人们决心多参加运动,否则,如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血压等与过分肥胖有关的疾病将更加普遍。

(一)肥胖症的定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包括了肥胖本身对健康的损害以及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对健康的损害两个方面。因此,在医学上将肥胖称之为肥胖症。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积聚过多,当进食热量超过消耗量时,多余的物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于各组织及皮下,一般超过理想体重10%称为超重,超过20%以上则称为肥胖。从生理的角度来讲,人体能量的摄入和能量的消耗保持着一定的平衡,能量的摄入增加或消耗减少会导致能量代谢不正常而造成肥胖。能量消耗可分为静息时的能量消耗和活动时的能量消耗,静息时的能量消耗占热量的50%~70%。活动时的能量消耗对减肥起着重要作用,而静息时的能量消耗的减少在肥胖的产生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发现,有些肥胖者并不比一般人吃得多,有时甚至比一般人吃得少,他们尽管也参加一些运动,但体重仍不见减少,这是由于肥胖者的能量消耗低,即他们摄取的营养很少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而是更多地把营养转化成能量贮存起来。

正常人体内脂肪细胞有200亿~300亿个,而终生性肥胖者高达900亿~1500亿个,为正常人的3~5倍,同时每个脂肪细胞内脂肪含量亦较多。20岁以后的成年型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变大,而不是脂肪细胞数量增加。终生性肥胖症患者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都增加,体重减轻后只是脂肪细胞皱缩,而无数量减少。有些人吃相同的食物,做相同量的运动,所剩余的热量却有很大的差别,且肥胖症的发生情况也不同,这就要涉及遗传、年龄、性别、职业、内分泌等一些与肥胖有关的比较复杂的问题。

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轻者无明显症状,仅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堆积,脂肪分布以颈及躯干或臀部为主,中、重度肥胖表现有乏力、怕热、出汗、行动不灵活、动则气短心悸,以及便秘、性机能减退,女性可伴有月经不调等症状,部分病人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浮肿,也可因为脂肪过多或活动减少导致下肢血液、淋巴液回流受阻而引起浮肿。

肥胖症患者的胸部脂肪过度堆积,因横膈抬高常觉呼吸短促,不能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甚至可以导致低换气综合征:气促、脉快、无力、易倦、嗜睡、发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动脉氧饱和度下降。严重肥胖时可有血压增高,左心室肥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有些患者可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脏病或胆石症。

肥胖儿童运动不灵活,不愿参加活动,易出汗、心慌、气短亦是患儿活动后常见的症状。此外,患儿抵抗力低,易患呼吸道疾病,部分患儿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二)肥胖症的分类

临床上一般将肥胖症分为两大类,有明确病因者(如下丘脑—垂体的炎症、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胰岛素瘤等)称继发性肥胖症;无明确特殊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肥胖症。肥胖者除了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心脑血管合并症外,肝胆疾病也是常见的并发症。通过肝组织活检证明,约50%肥胖症合并脂肪肝,常与胆囊炎与胆石症同时存在。我国单纯性肥胖症患病率较欧美国家低,程度也较轻,但在儿童中有增加倾向。1 单纯性肥胖

单纯型肥胖属非病理性肥胖,无明显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和特殊临床症状,它的发生与年龄、遗传、生活习惯及脂肪组织特征有关,常见的肥胖之人大都属于此类。根据其肥胖的特征不同又可分为两种:①体质性肥胖:自幼肥胖,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分布全身,又叫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型肥胖症、幼年起病型肥胖症。②获得性肥胖:此种肥胖者,脂肪多分布于躯干,脂肪细胞仅有肥大而无数量上的增生,患者大都在20~25岁以后因营养过度及遗传因素引起。

又称为脂肪细胞单纯肥大型肥胖症、成年起病型肥胖症。

单纯性肥胖主要是因吃得多而消耗得少所致。一般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虽然吃得很多,但因消耗量大而不会发胖。很少参加体力劳动的人,虽然吃得不多,但消耗少反而容易肥胖。刚刚开始发胖的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显著肥胖时因脂肪的大量积聚而使机体负担加重,氧耗量较正常时增加30%~40%,因而患者出现怕热、多汗等现象。过于肥胖的人横膈大多抬高,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易感疲劳,呼吸短促,不能耐受较重的体力劳动。平时经常有头晕、头痛、心悸、腿胀、下肢浮肿等症状。极度肥胖时,因肺泡换气不足,可出现缺氧、嗜睡症状,并可因血容量和心搏增加引起左心室肥大,严重时可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肥胖还容易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胆石症、胰腺炎等疾病。2 继发性肥胖

这类肥胖是因内分泌代谢异常而引起,肥胖者大都呈特殊体态,症状较单纯性肥胖明显,属于病理性肥胖。(1)病理性肥胖的种类

①柯兴氏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脸、脖子和躯干肥大,面颊及肩部由于脂肪堆积形成特殊体征,如“满月脸”“水牛肩”,而四肢则脂肪不多。因此,这种肥胖者躯干与四肢比例很不相称,故医学上又称为向心性肥胖。其主要病因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分泌过多,需要及时诊治。

②垂体性肥胖:全身骨骼及软组织、内脏组织增生和肥大,患者呈面胖、下颌大,手掌、手指增厚变宽等,大多由于脑垂体肿瘤使垂体前叶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所致。

③胰源性肥胖: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脂肪分解减少而合成增加和代谢率降低等原因造成的肥胖。

④性功能降低性肥胖:又称脑性肥胖症。特征是乳房、下腹部和外生殖器附近肥胖明显,而面部和上肢不肥胖,成年患者伴有性功能丧失或性欲减退等症状。(2)根据脂肪细胞数和细胞大小分类

根据体检标准,判定人体是否肥胖并寻求相应的病因,是人们追求健美、长寿的重要步骤。掌握一些必需的知识,进行自身监控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的胖瘦取决于其所含的脂肪细胞数目及脂肪细胞所含的脂肪量。人体的脂肪量的增减主要是由容纳脂肪的脂肪细胞数和脂肪细胞大小的变化来调节的。身体部位的不同,其脂肪细胞数量、细胞大小也不同。脂肪分布的厚度,也因男女老幼不同而有所区别,9但一般和肥胖程度大致平行。正常人全身的脂肪细胞数为25×10~950×10个,皮下脂肪细胞平均直径为67~98微米,每一脂肪细胞含脂肪量约为0.60微克。脂肪细胞的大小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根据脂肪细胞数的增加和脂肪细胞大小的增长,可将肥胖症分为三型:①肥大型。开始肥胖时只出现脂肪细胞肥大,每个细胞直径可达100~150微米,脂肪含量可达0.6~1.0微克。经限制饮食治疗后,体重减轻,脂肪细胞大小可恢复正常。②增生型。脂肪细胞大小和细9胞内脂肪含量在正常范围内,然而脂肪细胞数增加,常为50×10~9150×10个。一般始于幼儿期,发病者在最初2年之内脂肪细胞数增加迅速者约占肥胖症的10%,可发展为结合型。③结合型。脂肪细胞9数、大小及脂肪含量呈轻度到重度增加。细胞数常超过100×10个,细胞直径超过100微米,细胞内脂肪含量超过1微克。此型肥胖较为严重,治疗效果一般不明显。

以上只是病理学分型,在临床上很难有严格界限,因为每个患者的脂肪细胞数、脂肪细胞大小、细胞内脂肪含量均有差异,即使在同一患者身上,不同部位的异常程度也不同。一般认为,脂肪细胞数的增加和肥胖发病年龄有关。如小儿在1岁之内营养供给量超过同年龄儿正常需要量,则脂肪合成增加并储存在脂肪细胞内,使细胞数迅速增加,细胞体积变大,脂肪含量增加,至青春期肥胖仍未得到控制则易发展为成人肥胖症。

了解腰部、臀部、腿部的脂肪的比例,对于了解肥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人们把这种比值分为两种:脂肪主要分布在下体者,称为下体肥胖者;脂肪主要分布在上体者,称为上体肥胖者。一般来说,由于脂肪细胞增多而引起的脂肪较为稳定,对身体危害不大,但减肥困难,如下体肥胖。上体肥胖因为是由于细胞增大而贮存脂肪,所以极不稳定,血管中脂肪酸沉积,对身体危害较大,易引起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但这种上体肥胖比起下体肥胖更容易减肥。小贴士

减肥药主要有五大类:一是食欲抑制剂;二是能量消耗增强剂;三是阻止消化吸收药物;四是影响脂肪代谢的药物;五是其他药物。使用药物治疗肥胖症多为以下四种情形:①应用药物抑制食欲,以保证病人忍受因控制饮食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变化。②饮食控制半年到1年,体重仍有增加者。③病人拒绝饮食控制,可试用药物治疗。④对于某些情绪不好者,或伴有消化性溃疡者,在饮食治疗有困难时,应加用药物作为一种暂时的办法。

(三)容易肥胖的人群

人在漫长的一生中,并不是每个时期都容易发胖的,往往是在某些特定环境条件下,或处在某时期内、特殊生活条件下容易发生肥胖病。例如,运动员或平时爱活动的人,一旦运动停止后容易发胖,因为在突然终止运动后,饮食习惯却没有随之而改变,饮食量仍然较多,而消耗量已有减少,于是造成体内热量过剩,转变成脂肪堆积在皮下,逐渐形成肥胖。对于一般人来说,容易发胖的时期是婴幼儿期、青春期、结婚后、妊娠期和产后、中年期和更年期。此外,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掌勺的厨师大都长得白白胖胖,而长期在井下工作的煤矿工人却都是瘦瘦的。可见肥胖与职业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不同职业的人,肥胖的发生率不同。一般来说,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肥胖率高;城市人口较农村人口肥胖率高;消耗体力小较消耗体力大的肥胖率高。1 婴幼儿肥胖

婴幼儿肥胖较为常见,其高发年龄为1岁,其次为5岁。约有1/3的肥胖儿会进入成年期肥胖,因而潜伏着许多疾病的危险。凡是1岁以前变为肥胖的儿童,其体内脂肪细胞的总数是增多的,而凡是后来才变为肥胖的儿童,则未见有脂肪细胞数量异常。小儿肥胖症的成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1岁左右婴儿的肥胖可能与脂肪细胞分化的数目有关,并预示着今后肥胖的倾向性。小儿肥胖症的特点是机体脂肪含量过多而致体重增加。如果小儿体重过重而脂肪含量并不过多,可能仅仅是机体内非脂组织如肌肉含量增多或骨架较大,则不能诊断为肥胖症。肥胖儿身高增长较正常稍快,骨龄正常或超过实际年龄,性成熟可正常或提前。

由于肥胖,小儿学步的时间会推迟,容易出现扁平足,小儿行动较笨拙,容易疲乏。年龄较大的儿童可出现性情孤僻、自卑感强。肥胖婴幼儿抗感染能力减弱,易患呼吸道感染。肥胖儿易患股骨骺滑脱和股骨畸形,且畸形的程度和肥胖程度相关。小儿肥胖严重者可继发多种危险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症状、通气不良综合征、脂肪肝、感染性疾患等。更严重的是肥胖儿的血液中会出现高胆固醇、高三酸甘油酯、高胰岛素水平,如果持续到成年,则会使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症的发生率升高。

预防肥胖要从婴儿期开始。从新生儿起,父母就应注意科学喂养,合理计算摄入量。1岁以前最重要,应该掌握每月体重以增加500克为度,不要超过太多。母乳是婴儿的最佳营养食品,具有良好的正向促进作用,以母乳为主的蛋白质使婴儿向高而瘦的体格发育,表现为头大、皮脂薄、胸围较小;而且母乳喂养儿体质健康,较少发生肠炎、贫血等人工喂养儿常见的疾病。奶粉喂养的方式极易造成婴儿蛋白质、能量摄入过多,生长速率过快。如孩子饿哭了,可加喂清水或新鲜水果汁,不加或少加一点糖,经过一段时间即可适应。父母要对婴儿进行四肢和全身的自由活动,定期测量体重,超过标准者注意饮食调节。学龄前儿童不要养成贪吃零食的习惯,肥胖儿的过多热量摄入均源于零食。此外,不要让孩子养成挑食或偏食的习惯。要鼓励他们参加一些有益的运动。保证每天有8小时至10小时的睡眠,提倡早睡早起与每天至少2小时以上的室外运动。8~10小时上课、做作业,2小时吃饭,其余时间机动,周末可增加室外活动。总之,合理安排食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孩子非常有益,也是防止肥胖发生的重要环节。2 青少年肥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症却逐渐增多。调查表明,我国女青年14~16岁肥胖病检出率高达4.58%,男性17~18岁肥胖病检出率高达5%~6%。青少年的肥胖绝大部分属于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食物摄取过多使体重增加,或者由于活动量减少使体内能量消耗减少所造成。青少年的肥胖往往起因于婴幼儿时期的过度喂养和营养过剩。

肥胖青少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善于参加活动锻炼,放学回家后多以室内活动为主,很少在户外做运动量大的活动。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一是目前能提供给青少年的活动场所较少;二是由于现在大部分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从小溺爱,父母生怕孩子在外惹事闯祸,受到伤害,所以大部分家庭情愿让小孩留在家里;另一方面,大多数肥胖儿童也不太喜欢在室外活动,性格较为孤僻,不合群。正是由于这些少年儿童在户外活动量少,能量的消耗必然减低,容易造成小儿肥胖,儿童发生肥胖后,自我感觉活动不灵活,反应慢,容易疲劳,反过来又进一步减少活动量,更使能量消耗减少,肥胖日趋严重。

肥胖对青少年的危害也很大,儿童青少年期的肥胖还可以影响人的终生,应及早做好预防工作。要改变某些人或某些家庭以肥胖为荣的观点,要认识到肥胖是一种病。防治肥胖要从饮食入手,要控制饮食量,做到膳食平衡,既要保证营养的供给,又要减少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限制糖、盐的摄入。对于肥胖者来说,控制饮食将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治疗不明显而失去信心,只有坚持,才能最后取得满意的结果。运动是防治肥胖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运动可使热量消耗增加,以保持热量的平衡。3 孕期与产后肥胖

女性肥胖者较男性多,因为女性的脂肪细胞比男性的多,这是女性较男性更易患肥胖症的最重要的原因。女性的活动量一般比男性少,女性情绪化的进食较男性多,这也是导致女性肥胖者比例较高的原因之一。另外,由于雌性激素的水平升高会促进脂肪合成代谢速度加快,也使得女性更容易发胖。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形上容易出现变化,其变化与卵巢功能为主的各种内分泌变化有关。一般在青春期、妊娠期易使人肥胖。

妊娠期间,孕妇的体重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增加的。孕妇体重随着孕期而有比例地增加,这对孕妇及胎儿至关重要。孕妇体重增加过慢或过快均不利于母子健康。孕妇体重增加包括三方面:孕妇自身体重增加、胎儿体重增加和胎儿附属物重量增加。胎儿在母亲怀孕初期生长较慢,每日约增加体重1克,从孕中期起,体重增加幅度上升。孕中期(第13~27周)与孕晚期总增重及每周增重水平基本一致,增重状况平缓,没有大起大落,每周增加350~400克。在非必须增加体重中,间质液增重1200克,蛋白质贮备500~1800克,组织增大及水分滞留等约3200克。

对胎儿而言,生长过快易出现巨大儿,难产的几率增高,宫内窒息、手术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升,影响胎儿健康。妊娠肥胖者巨大胎儿的出生率高于非肥胖孕妇,为胎儿今后的肥胖留下后患。妊娠肥胖者分娩后,新生儿的死亡率增加;母体产后乳汁分泌不良的发生率亦高于非肥胖者。有人对产后1年月经周期的排卵率做了调查,发现肥胖者的排卵率为35%,而正常体重者为65%。此外,妊娠期肥胖者合并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者也多于正常体重者。

妇女生过孩子后容易发胖,有的在此后发展成持续性肥胖。这主要是由于有些人只强调加强营养,而忽视膳食平衡。妇女坐月子期间适当增加营养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因为这时既要补充胎儿发育期给母体带来的消耗,又要补偿分娩中的体力消耗和失血,同时还要为婴儿哺乳。因此,人们对营养缺乏会给母婴带来危害有深刻的认识,但往往忽视了孕期与产后营养过剩的害处。孕产妇盲目追求“营养”,对某些营养素摄入过多,会使孕妇肥胖,胎儿过大,不利于母婴健康。

对孕产妇而言,孕期肥胖会使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同时易导致产后持续肥胖,不但昔日苗条身材难以再现,而且肥胖还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危险信号,不利于身心健康。妊娠期肥胖的直接危害与肥胖程度及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有关。妊娠期肥胖者分娩时伴发各种合并症者约占75%,包括胎位异常、早期破水、延迟分娩、难产、剖宫产的比率增高、产褥期出血量多、贫血等。严重者,因肥胖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影响组织液回流,引起高血压、浮肿,重者损及心、肾功能,出现蛋白尿、气短、难以平卧等心肾功能衰竭的表现,称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不及时可发生抽搐、意识障碍等先兆子痫危症,从而危及生命。

有的妇女认为喂奶会影响体形,或因其他种种原因不进行哺乳或哺乳期很短,其实这种情况更易导致产后肥胖。因为在孕期母体贮备了约3000克的脂肪,这些脂肪要在哺乳期间消耗掉。若不进行哺乳,势必会减少脂肪的消耗而产生肥胖。

孕产妇饮食的调配要合理,应尽量增加饮食品种,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以满足孕产妇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取长补短。要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把全天的食物定质、定量、定时间地分配食用。选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使其符合孕产妇热量和营养素的供给量标准。每天饮食中应包括粮谷类、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蔬菜和水果、乳类制品等,并轮流选用同一类中的不同食物,使食物达到多样化,既能避免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又可使各种食物在营养成分上起互补作用。还要注意讲究正确的烹调方法,不但要有利于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而且要尽量避免营养素损失和有害物质的形成。4 中老年肥胖

在中老年人各种常见的疾病中,肥胖是最令人烦恼的问题之一。在肥胖症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年以后的人容易发胖,有人称之为“发福”,其实并非是福,往往是衰老的先兆。中老年人发胖的原因主要是中年以后身体热量消耗逐渐降低,但不少人仍保持良好的食欲,食量很大,就会形成“收入”大于“支出”现象,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变成脂肪贮存在体内,导致肥胖。女性到了中年以后,出现肥胖的机会更多,皮下脂肪的积蓄是形成女性特有体形的重要因素。从青春期开始到成熟期,体形逐渐定型。成熟期以后,脂肪组织内的代谢活跃,同时,脂肪向全身的分布也发生变化。另外,妇女绝经期后内分泌功能减退,新陈代谢率降低,加上生活条件改善、体力活动减少等也容易导致发胖。一般说来,年轻人的脂肪组织向全身分布,中年以后脂肪则多沉积于躯干,尤其是腹部,出现“向心性肥胖”。肥胖者经减肥治疗后,多在四肢出现脂肪减少,而腹部皮下脂肪则很难减少,这可能与内分泌、血管、神经性因素有关。小贴士

肥胖的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重度肥胖,目的是减少严重的合并症,降低死亡率,保护患者的健康。肥胖症手术适应证:①多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的首选方案是治疗原发性疾病,但并不完全排除对某些症状性肥胖进行手术治疗。②超过标准体重45千克及45千克以上的病人。③持续减少体重给健康带来的坏处,可能大于因预定手术与麻醉所担风险的病人。④权衡手术的利弊,能应付术后长期活动要求的病人。

(四)肥胖症的原因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食物结构向高能量、高脂肪发展。而在社会生产领域,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交通的发达使得人的体力劳动强度下降,这些都是产生肥胖的因素。一些不科学的习俗也使得肥胖者不断增加,比如有的地方认为妇女产后必须长期卧床休息,这样,大量进食高能量食物与运动幅度的大量减少使得体内脂肪大量堆积,产生肥胖等。迄今为止,肥胖的病因并未完全明确,有各种不同的病因,同一病人可能有几种因素同时存在。从临床与实验资料中分析可以发现,饮食营养中热量的摄入可作为“致病因素”,是发生肥胖的前提。就个体而言,来自机体及其生活条件的因素均可改变其身体超重的出现和超重的程度。在上述因素中有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内因为体内调节异常,包括遗传因素、神经精神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等;外因则包括饮食和活动两方面。1 遗传因素

有些重体力劳动者,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却身宽体胖,问题就出在遗传基因上。发现肥胖遗传基因的英国伦敦皇家医院的科学家对114名男女进行了调查,其中一半是肥胖者,另一半体重正常,发现凡是肥胖者体内都存在有一种功能独特的与3号染色体有关的基因。由于这种基因只藏在肥胖者的体内,故被称为“肥胖基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肥胖基因”原本是一种应付生活困难时期的保险装置,它可以促使身体利用一切食物,并将吸收的养料储存起来。在一些长期贫困的地区,居民体内的“肥胖基因”就积累得较多,成为“生命的保护神”。随着人们食物的不断丰盛,“肥胖基因”便成了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

单纯性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性,这类肥胖者很难采取其他的人为措施(如运动、节食等)消除肥胖,自己只能在减肥后与减肥前相比,体重相对来说会轻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肥胖的确有明显的家族倾向:父母肥胖,其子女肥胖的几率就高,甚至自幼就是肥胖体形,且一家人的肥胖体形往往相似。研究表明,肥胖是因控制脂肪细胞产生和生长的基因密码发生突变所致,肥胖者的子女获得父母这部分的基因密码。因此,父母均为肥胖者的子女获得这类基因的机会就多。父母体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的几率约为10%,而父母中1人或2人均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的几率分别增至50%~80%,但目前尚未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单卵双胎儿出生后分开抚养,成年后其体重差别可为4.5千克或更多。因此,肥胖症在某些家庭的聚集倾向并非遗传易感性,而与行为因素,即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如对食物的偏好和不喜欢体力活动等有关。

有研究认为,在发生遗传基因突变的脂肪组织中会出现更多的脂肪细胞,而这类脂肪细胞只能积存,不能转化为能量,况且这类脂肪细胞还会对抗胰岛素,诱致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于是食欲更加亢进,肝脏受到刺激而合成更多的脂肪。目前,肥胖与遗传因素有关已被公认,但有确切证据的疑有染色体异常的单纯性肥胖症还仅限于几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如“劳伦斯—穆恩—比尔德综合征”等。2 饮食结构不合理

肥胖者往往有饮食增多史,食量较大。有的三餐中间加食,引起能量过剩。有的饮食选择是不科学的,一是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过多,如肥肉、多种油炸食品、煎炒食品,这些均是高热能的来源。无论个体消化、利用食物的能力如何,如出入平衡均不会发生肥胖。总摄入量超过人体需要量,多余的部分将变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导致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也是肥胖的致病因素之一,尤其是经济条件不够好时,过多进食糖类和脂肪会引起肥胖。另外进食方式对肥胖的发生也有影响,在同一地区每一天总食量相近的情况下,每天进食1次的人比每天进食2次的人发生肥胖的多,而进食2次的人比每天进食3次的人发生肥胖的多。肥胖与营养密切相关,吃进食物,不论是蛋白质、脂肪或糖类,如热量过剩,消耗不完,就会导致体内脂肪过多地积聚,这些脂肪大部分分布在皮下、肝脏、腹壁、腹腔的大网膜及肠系膜上,形成肥胖。多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在年幼开始多食对肥胖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饮食不节,入多于出,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是肥胖症的常见原因。肥胖症是机体脂肪组织的量过多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所致,因此可被认为是一种营养过剩所造成的营养不良性疾病,也可认为是一种能量代谢紊乱疾病。人们所需热量的多少依性别、年龄、体形、工作类型、生活方式及各人的生理和病理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说来,在年龄相同的前提下,男人较女人所需热量多,青年人较老年人所需热量多,体力劳动者较脑力劳动者所需热量多,活动量大的人较活动量少的人所需热量多。正常人每天需要从饮食中摄取多少热量,直接取决于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表面积、职业、运动及劳动等因素,其变异范围较大。

社会环境改变和肥胖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儿童肥胖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独生子女或一家中最小的子女容易肥胖。其主要原因是错误地认为婴儿喂养越胖越好、越胖越健康,从哺乳期的婴儿就用“填鸭”式的方式喂养,结果造成营养过剩。此外,过分溺爱孩子,养成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零食和甜食过多,以及滥用各种补品,均有可能引起肥胖。再则,孩子缺乏必要的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造成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3 运动过少

肥胖的产生大多数是由于身体消耗较少,不常进行体力活动,胃口较好,睡眠较多所致;也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有人从小就发胖。有研究指出,肥胖者每日摄入热量少于非肥胖者,因而认为某些肥胖是由于体力活动减少(例如常采用坐位生活方式)所致。现代都市居民习惯于舒适的生活环境,缺乏运动和锻炼,许多人晚饭后长时间地坐着看电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肥胖也就在所难免了。运动可以消耗很多能量,增加脂肪的分解,减轻体重。但运动也会使食欲增强,如果增加的饮食量超过了运动的消耗量,则会使体重增加。4 神经精神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可调节食欲、营养物的消化和吸收。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指挥系统。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通过神经递质影响位于下丘脑的食欲中枢,在调节饥饿感和饱食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下丘脑是皮质下中枢,饱食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内侧核,摄食中枢位于下丘脑腹外侧核,它们之间有神经纤维联系,在生理功能上又相互调节、相互制约。这两个中枢受机体内糖、脂肪及氨基酸的影响,当下丘脑病变或体内某些代谢改变时可影响食欲中枢,从而发生多食,导致肥胖。一般认为,单纯性肥胖者多有下丘脑的功能性改变。电刺激实验动物下丘脑腹内侧核可引起拒食,而用电或化学方法破坏该区则引起多食、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临床上也可见到下丘脑或边缘系统的炎症、肿瘤、外伤、手术引起的肥胖。进食的调节有短期和长期两种作用,短期的影响包括进餐时和进餐之间的饱感信号的作用,在胃肠道、肌伸张受体、化学感受器和渗透压感受器发出的信号经神经、体液途径送至中枢神经系统,以调节食欲。而长期的影响则与稳定状态的体重有关。但在临床上,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不一定有下丘脑病变,而食欲也受精神的影响。

精神因素常常影响食欲。没有思想负担,吃得香,消化吸收也特别好,则会心宽体胖。借酒消愁者则会以吃喝来缓解不良情绪,这些均会导致肥胖。下丘脑食激中枢的功能活动又受到精神状态的制约。当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而沮丧时,食欲明显减退。当精神过度紧张而肾上腺素能神经受刺激伴有交感神经兴奋时,食欲也会受到抑制;当迷走神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则食欲亢进。动物实验证明,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促进胰岛素分泌,故食欲亢进;刺激腹中核则抑制胰岛素分泌而加强胰升血糖素分泌,故食欲减退,表明高级神经活动是通过自主神经影响下丘脑食欲中枢及胰岛素的分泌,进而产生多食肥胖或厌食消瘦。5 内分泌功能失调

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多有内分泌功能的改变,某些内分泌激素与肥胖有着微妙的联系。内分泌激素紊乱往往可引起肥胖,其中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与肥胖的发生关系较为密切。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能促进血糖变成肝糖原和肌糖原,抑制糖原异生,促进组织氧化血糖,促进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合成脂肪,抑制脂肪分解,因而在肥胖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肥胖者胰岛素空腹基础值往往高于正常水平,在体重减至正常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受体可恢复正常,表明这种改变是继发性的。肥胖症病人、肥胖啮齿动物(不论遗传性或损伤下丘脑)均可见血中胰岛素升高,提示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多食,形成肥胖。一些神经肽和激素(包括缩胆囊素、蛙皮素、胃动素、生长抑素、胰岛素、内啡肽、神经肽Y、甘丙肽、血清素、儿茶酚胺、γ氨基丁酸等)参与了对进食的影响。缩胆囊素可引起饱感,阻断其受体可引起多食。肥胖症中以女性为多,尤其是经产妇、绝经期后或长期口服避孕药者,提示与雌激素有一定关系。6 代谢因素

科学家推测,在肥胖和非肥胖者之间存在着代谢的差异,例如营养物可能较易进入脂肪生成途径;脂肪组织从营养物中摄取能量的效应加强了三酰甘油的合成和贮存,并使已经贮存的三酰甘油动员受阻。但肥胖与非肥胖者的基础代谢率和饮食引起的产热作用无明显差异。7 生长因素

脂肪组织的肥大可由于脂肪细胞数量增多、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或脂肪细胞同时增多、增大而引起。幼年起病者多为增生型或增生肥大型,肥胖程度较重,且不易控制。成年起病者多为肥大型。

当然,肥胖的产生不仅有生物因素,而且还有复杂的社会因素,而其产生的后果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负担,而且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问题。小贴士 肥胖症的一级预防

从社会着手的病因预防。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一级预防从出生前及幼儿抓起,对孕妇、各年龄组的健康者制订出适合不同地区和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的科学膳食食谱,既能满足食欲又合乎科学化。②对不同人群的劳动量和体育运动量进行调查研究,制订出合理的体育运动措施。③普及保持理想体重,防止超重及肥胖的正确观念,宣传肥胖病的危险性,积极降低肥胖的发病率,达到优生优育,健康成长,延年益寿。

(五)肥胖症的诊断与检查

诊断肥胖与诊断其他病一样,要详细了解病史、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及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根据资料全面分析,尽可能明确肥胖是原发的,抑或是继发的。1 病史

引起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如使用过能引起肥胖的药物,有头部外伤、脑炎、脑脓肿、中风史,处于急慢性疾病的恢复期、大手术或分娩后发生肥胖,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变更,诸如中止体育锻炼、职业变换、搬家、营养条件的改善等。还有因精神刺激或患狂躁、抑郁症后起病者。内分泌肥胖多以原发病的主诉来诊。糖尿病常有口渴、多尿及多饮;下丘脑性肥胖可有头痛、尿崩、溢乳、贪食以及颅神经损害症状;遗传性肥胖常有性器官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畸形。主诉食欲减退而体重增加者应疑为甲状腺减退症。注意病史中体重增加的时期和快慢。自幼肥胖者常为单纯性或遗传性肥胖,成人起病或病史较短者可能为继发性肥胖。注意肥胖的伴随症状,如高血压、糖尿病、月经失调等,既可为引起继发性肥胖的基础疾病的表现,也可为单纯性肥胖的合并症。2 体格检查

注意身高、体重、肌肉发达情况、有无水肿及先天畸形。注意体形,凡女性呈男性化或男性呈女性化脂肪分布者可能有性腺功能低下,注意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向心性肥胖者有皮质醇增多症的可能。下半身脂肪异常增加而上半身脂肪萎缩可能是进行性脂肪萎缩。注意有无中枢神经及精神障碍,下丘脑肥胖可有视野缺损及颅神经损害表现,精神障碍伴低血糖表现可能为胰岛素瘤。有智力低下表现的可见于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并可伴有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生殖器官发育障碍。体检时尚应注意血压变化及糖尿病的表现。3 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体重超过标准10%~20%,一般没有自觉症状。而由于浮肿致体重增加者,增加10%即有睑部肿胀、两手握拳困难、两下肢沉重感等自觉症状。体重超过标准30%以上会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中、重度肥胖者上楼时感觉到气促,体力劳动易疲劳,怕热多汗,呼吸短促,下肢出现轻重不等的浮肿。(2)内分泌代谢紊乱:由于肥大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患者糖耐量常减低。总脂、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游离脂肪酸常增高,呈高脂血症与高脂蛋白血症,此为诱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胆石症等的基础。女性患者可有闭经、不孕及男性化特征。男性可有阳痿。(3)消化系统表现:食欲持续旺盛,善饥多食,多便秘、腹胀,好吃零食、糖果、糕点及甜食,部分患者不及时进食可有心悸、出汗及手颤。伴有胆石症者,可有慢性消化不良、胆绞痛。肝脂肪变性时可有肝肿大。(4)肺心综合征:这是严重肥胖症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腹腔和胸壁脂肪组织太多,影响呼吸运动,肺部通气不良,换气受限,导致二氧化碳潴留,血二氧化碳分压超过正常范围,呈呼吸性酸中毒,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间歇或潮式呼吸,脉搏快速,可有发绀、浮肿、神志不清、嗜睡、昏睡等。(5)并发症:①增加死亡率。②高血压。③冠心病。④糖尿病。⑤胆囊炎、胆石症及脂肪肝。4 肥胖的测定方法(1)标准体重推算法:有一种简便的根据身高推算标准体重的公式:

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本公式用于身高155厘米以下者)

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本公式用于身高155厘米以上者)

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超过10%为超重或过重。(2)体重指数推算法: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千克/平方米)。在我国如超过24,不论其性别均属肥胖。(3)皮肤皱褶厚度推算法:采用特制皮肤皱褶卡钳测量皮肤皱褶厚度。肩胛下区皮肤皱褶厚度男性为9.1~14.3毫米,平均13.1毫米,女性为9~12毫米,平均11.5毫米,如超过14毫米可诊断为肥胖。三角肌区男性为7.9~17.8毫米,平均12.3毫米,女性为13~25毫米,平均为18.1毫米,如男性超过23毫米,女性超过30毫米可诊断为肥胖。(4)脂肪测定方法: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必须使用专门的测量卡钳。测定皮肤皱褶厚度所用的皮脂厚度计,是一种特制的弯脚钳,常用者有美制Lange型、英制Harpenden型及国产皮脂厚度计。测量时用拇指和食指将皮肤皱褶捏起,注意不要捏起肌肉,然后用卡钳卡住皮肤皱褶2~3秒钟,读出指针毫米数,每个部位测定两次。测量部位一般选择上臂后侧、背部(肩胛下角处)、腹部、腰部(髂嵴处)和大腿前部进行测量。测量时,被测量的部位要求放松,再用食指和拇指将皮肤层捏起,用皮肤皱褶卡钳测量厚度。皮下脂肪约占人体脂肪的2/3,它的厚度与整个机体的肥胖程度相平行。所以,测定皮下脂肪厚度可大体反映人体脂肪含量的多少。因其测定方法简单,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在身体的许多部位,皮下脂肪疏松地附着于皮肤组织,故可用拇、食二指将皮肤皱褶捏起,用特制的皮脂厚度计测量出皮肤皱褶厚度。由于皮肤厚度个体差异很小,因而皮肤皱褶厚度可以代表皮下脂肪厚度,据此可推算出全身脂肪量。对皮肤皱褶测定选择哪些部位比较好,目前仍有争论。以左上臂肱三头肌肌腹后缘(左上臂肩峰与桡骨头连接的中点)最为常用,其次为右肩胛下角下方,左腹脐旁5厘米处及大腿前中段也常应用。(5)腰围:衡量肥胖的另一个指标是腰围。腰围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单纯腰围大的人称之为腹型肥胖、苹果形肥胖,亚洲人倾向于腹型肥胖,而男性也容易发生腹型肥胖。女性脂肪易堆积于臀部和大腿,称为梨形肥胖。由于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容易引起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因此要求将腰围控制在正常范围。男性正常腰围应≤85厘米,女性腰围应≤80厘米,如超过此值,患各种疾病的危险性均增加。(6)排除水钠潴留原因法:诊断肥胖时应排除体重增加是否因水钠潴留所致。体内水钠潴留是指体重增加迅速,24小时内体重增加可达1千克以上。也可能脂肪增多同时有水钠潴留,即水钠潴留性肥胖。立卧位水试验有助于诊断。立卧位水试验方法:清晨空腹排尿后,于20分钟内饮水1000毫升,然后每小时排尿1次,连续4次,测每小时尿量及4小时总尿量。第一天取卧位(不用枕头),第二天在同样时间取立位(活动或工作)重复试验一次。结果判定:正常人卧位时,饮水量在3小时内排出,4小时尿总量超过饮水量;立位时,4小时尿总量较卧位时稍少,平均为饮水量90%,一般在80%以上。水钠潴留性肥胖病人,卧位时排出情况和正常人相仿,立位时4小时排尿量平均约为饮水量的40%,同时有钠潴留,尿钠排量明显低于卧位时。5 辅助检查(1)X线检查:头颅平片及蝶鞍分层片,可发现较大垂体瘤、脑瘤及颅骨内板增生。怀疑脑瘤者做气脑或脑血管造影检查。怀疑肾上腺肿瘤者可行腹膜后充气造影或血管造影检查。胰腺、卵巢也可行X线检查。(2)CT和磁共振检查:头颅及全身CT或磁共振检查可发现垂体瘤、其他颅内肿瘤以及肾上腺、胰腺、卵巢等部位肿瘤,为目前常用的无创伤性检查。(3)B超检查:对肾上腺、胰腺、甲状腺、性腺肿瘤或囊肿的诊断有帮助。(4)放射性核素检查:主要用于内脏器官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如肾上腺或甲状腺肿瘤。(5)染色体检查:可检出遗传性疾病。6 内分泌功能检查(1)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检查:有基础代谢率、甲状腺摄131碘率、血清蛋白结合碘、血清总T、总T、游离T(FT)、游离3433T(FT),可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44(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检查:尿17-羟、17-酮皮质醇及尿游离皮质醇测定、血浆皮质醇测定,主要检出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血浆ACTH测定、ACTH兴奋试验,主要鉴别皮质醇增高是原发于肾上腺抑或是继发于垂体及下丘脑。小剂量(2毫克/日)、大剂量(8毫克/日)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前者用于鉴别单纯性肥胖与皮质醇增多症,后者用于鉴别皮质醇增多症为原发于肾上腺肿瘤或继发于垂体及下丘脑病变。(3)胰岛功能检查:怀疑糖尿病、胰岛B细胞瘤时可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C肽、糖基化血红蛋白、血清果糖胺。也可选做葡萄糖耐量试验、饥饿试验等。糖尿病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毫摩尔/升。一般说来,若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不低于正常情况下的40%,空腹血糖水平可正常或略高,血糖水平<6.7毫摩尔/升;在分泌能力不低于正常的25%时,空腹血糖可在6.7~12.8毫摩尔/升之间;若空腹血糖>12.8毫摩尔/升,表示胰岛素分泌能力很差。小贴士 肥胖症的二级预防

对肥胖病做到早期治疗,积极降低肥胖病的并发症。控制总热能的摄入,加强体育锻炼,以及非药物和药物疗法,使体重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及时发现肥胖病的并发症加以适当治疗。

(六)肥胖症与疾病

许多种疾病的发生,几乎都与肥胖有关,因为肥胖大多数是由于脂肪堆积形成的,人体内的脂肪增多不仅给肥胖者带来许多精神上的负担和生活上的不便,而且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许多疾病,并因此缩短人的寿命。1 肥胖与性功能障碍

人体脂肪含量过多,不论男女,都会有明显的性功能衰退。因为性激素是通过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去的,如果过多地沉积在脂肪组织内,就会引起性功能衰退。男性肥胖者由于体脂量增加,使雄激素较多地转化为雌激素,血中浓度可增加一倍以上;较高的雌激素浓度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进而使睾丸的睾酮分泌减少。由于肥胖男子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使男性的“男子气”削弱,“脂粉气”增强,性功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重度肥胖者的性功能减退表现在性欲勃起、性交、射精及情欲高潮等环节上。此外,高脂肪饮食可降低男性体内睾酮水平,引起男性性功能低下乃至性功能障碍。在有效减肥以后,体内这种雌、雄激素的“倒逆”可以逆转,性功能随之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甚至完全恢复。

肥胖对卵巢功能有明显影响,可表现为卵泡发育异常、排卵障碍、发育不良等。这些改变可显著影响月经周期及生育。体形肥胖的少女,月经初期常提前来到,有人曾提出月经初潮与体重相关,即女孩在生长发育中待体重达一定值时月经来潮。月经初潮时女子平均体重为40~42千克;肥胖少女月经初潮提前的另一看法是由于脂肪组织量增多,雌激素浓度较高,对月经的来潮有直接的刺激作用。有统计表明,肥胖妇女中闭经占16.4%,月经稀少占28.7%,月经不规律占5.5%,月经过多过频占5.5%,合计异常率高达56.1%。肥胖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女性的性欲强弱主要取决于体内雄激素水平,肥胖女性性欲普遍低下,此与其雄激素水平低下有密切关系。女性更年期是内分泌改变最为显著阶段,此时卵巢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降低乃至消失。肥胖女性更年期易提前出现,而闭经会过早来到。2 肥胖症与糖尿病

长期持续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提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80%是肥胖者,60%有糖耐量异常。肥胖者多伴高胰岛素血症,故认为肥胖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

多数学者认为肥胖者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为了满足代谢上的要求,胰岛必须分泌出比正常高5~10倍的胰岛素,如果分泌量达不到上述水平,即表现为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脂肪细胞过度增生,以及脂肪体积变大,而且对胰岛素不敏感,由于较少的葡萄糖被利用,结果引起高血糖症,并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而少年型糖尿病患者,多数有遗传倾向,多表现为胰岛素分泌水平低于正常,胰岛素分泌功能衰竭,故与肥胖型糖尿病者不同。人肥胖时,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反应均有所降低。由于肥胖使胰岛素需要量增加,胰岛必然负担过重,造成胰岛肥大。肥胖者葡萄糖耐量受损是由于胰脏长期持续受刺激。最终胰脏发生疲劳,不能充分生产胰岛素,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一个因肥胖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在减轻体重后,病情随之改变,糖分的代谢功能也会恢复正常。所以对于一个伴有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更应努力减肥。3 肥胖症与妇科病

肥胖的女人常易伴有月经不调的情况发生,如时间过长、不规则、量过大,以及多毛症(因内分泌代谢不平衡所引起的体毛反常生长)出现。肥胖还会导致阴道感染和一些经前并发症,从而引起许多不愉快和不方便。而且肥胖的女人会分泌过量的雌激素,当体内雌激素过多、黄体素太少时,可能会引起水肿,从而使体重增加。4 肥胖症与皮肤病

肥胖者末梢循环微弱,皮肤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较慢,抵抗能力也很低,因此极易患皮炎、湿疹、疥癣、冻疮等皮肤病。同时由于肥胖者流汗较多,会破坏皮肤预防感染的功能,这会大大增加皮肤病的发生率。5 肥胖症与心脏病

脂肪增多会使体重增加,人体所消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就相应增加。这就要求心脏额外费力地工作,加强收缩,输送更多的血液,才能把足够的血液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满足身体的需求。这就大大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影响了心脏的功能,增加了患心脏病的危险。美国波士顿的研究人员对11.6万名年龄在30~35岁的妇女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后发现,身高1.66米,体重在62~67千克的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是同样身高、体重低于57千克的妇女的1.3倍;而同样身高,体重为68~78千克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妇女的1.8倍。因此认为,肥胖比吸烟更容易导致心脏病。6 肥胖症与癌症

在不少妇女看来,中年以后发胖是自然规律,其实,有些妇女突然发福是体内肿瘤生长的信号,对此不容忽视。子宫内膜癌好发于老年妇女,已成为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在50岁以上的病人中占到75%~90%,其发病率已接近宫颈癌。近年来的临床资料表明,肥胖妇女子宫内膜癌比正常妇女高2~3倍,绝经后乳癌发生率随体重增加而升高。患子宫内膜癌的妇女多肥胖,常伴有绝经期延迟、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体重增加而增高。此外,在肥胖症患者中,胆囊和胆道癌肿也较常见。肥胖男性结肠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发生率较非肥胖者高。女性的体重若超过理想体重15千克以上,其患子宫癌的可能性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如果超过理想体重25千克以上,其患子宫癌的可能性是体重正常者的10倍。7 肥胖症与肝病

正常情况下,由肠道吸收的脂肪在肝脏内分解、转换,再运送到脂肪组织中去储存。当人体饥饿时,储存的脂肪则被动员到肝脏或其他组织中去分解利用。肝细胞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能适应人体变化的需要,使脂肪的合成、转换、利用在相互作用中达到平衡。食物中除了对身体有益的部分之外,还存在极少量有害物质,需要经过肝脏的过滤清洁。肥胖者食量通常较大,摄入的有害物质较正常人多,这样就使肝脏中积累的毒素过多,加重肝脏的负担。同时,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感受性低下,肌肉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亦下降,以致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葡萄糖不断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肝脏在胰岛素作用下,以葡萄糖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大量的三酰甘油,超过肝细胞的负荷能力,加上胰岛素的效力减低,肝内脂肪的分解利用受到障碍,致使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形成高脂血症和脂肪肝。

得了脂肪肝后可有全身无力、腹胀、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感觉。检查可以发现肝脏有不同程度肿大,表面光滑,边缘钝,可有触痛;血液化验有肝功能改变和血脂增高,同时B超也可以提示肝脏是否出现了特有的波型改变。早期或轻中度脂肪肝多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减轻体重、调整饮食摄入与需要的平衡,脂肪肝可随之改善甚至消失。重者可发生脂肪性肝炎,出现非特异性腹痛和肝功能异常。晚期可因纤维组织增多而致肝硬变。8 肥胖症与冠心病

肥胖者并不是都易患冠心病,只有那些肚子特别大的胖子才易得冠心病。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史密斯博士经过13年的研究,测量了男女各1500人的腰围和臀围,并算出两者的比值,然后进行长期的随访,发现那些腰围与臀围的比值高的人得冠心病的危险要比正常人得冠心病的危险高出3~4倍。这是因为积聚于腹部的脂肪较其他部位的脂肪更易进入血液,因此更容易导致血管硬化。男人多胖在肚子,女人多胖在臀部和大腿,因此大腹便便的男人更应注意减肥,以减少患冠心病的危险。9 肥胖症与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脂肪组织在体内大量增加,给人体造成额外的负担,使人体对氧气的消耗量增加30%~40%。肥胖症人因胸壁增厚,膈升高而降低了肺活量,引起活动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缺氧、发绀和高碳酸血症,终末期呈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病人嗜睡,甚至可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肥胖者经常因为肺的功能下降,肺泡换气不足而出现呼吸短促、易疲劳、怕热多汗等病症。同时由于肥胖者颈部积累了大量的脂肪,气管受到挤压,呼吸时气流不畅,呼吸困难,导致大脑及身体其他组织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肥胖者会因此而感到睡眠不足和乏力。而肥胖者睡得越多,越容易发胖,越睡越胖,越胖越睡,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被称为睡眠障碍症候群。一旦恶化就可能出现肺心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跳加速、浮肿、紫癜、神志不清、嗜睡等症状,需要及时的抢救。当然,这种病也仅仅是在严重的肥胖者呼吸循环受到极大障碍时才会出现。10 肥胖症与肾脏疾病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清除血中的废物和毒素,维持其中的盐分、水分和其他物质的平衡。一般说来,身体过于肥胖,易伤害身体的主要器官,因高血压和糖尿病都与肥胖关系密切,而这两者都是肾病的主要起因。11 肥胖症与背痛

过多的脂肪、过重的身体会加给背肌、韧带、筋腱等过大的曲张力,常会引起背痛,长此以往会形成慢性的背部疾病。此外,鼓凸的腹部也特别容易造成背痛。12 肥胖症与关节及四肢疾病

肥胖者躯体重量大,加重了脊柱、骨盆及下肢所承担的重量,加之循环功能减退,对末梢循环供应不足,关节容易产生各种退化性病变。同时由于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机体抗病能力就会降低,容易引起关节及四肢疾病和损伤,造成行动的不便。

肥胖者增生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高得惊人。临床观察表明,增生性关节炎患者中,约有50%以上是身体肥胖的中年人。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中的半月板是保护膝关节的一个缓冲装置。一个体重65~70千克的人行走时,每平方厘米半月板所承受的压力为4.5千克;若体重增加到100千克,那么每平方厘米半月板所承受的压力便达到6.9千克。关节、肌腱、韧带和软骨长期在超负荷状态下活动,就会发生病变。增生性关节炎多发生在膝关节以及髋关节、腰椎和颈椎。起病较为缓慢,早期表现为关节酸痛,行走运动不灵便,久坐后症状加重,略微活动后有所好转,但活动多了又觉得不舒服。随着关节周围骨刺和骨赘的产生,软组织受到损伤,疼痛便加剧。严重时关节肿胀,继而出现畸形,行走、活动就会受到严重限制。肥胖者患增生性关节炎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关节肿胀或畸形时,活动被迫减少;活动减少了,体重进一步增加,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病情便进一步恶化。因此,肥胖者患增生性关节炎时,应当从减肥入手。体重降下来了,关节承受的压力减少了,症状就会逐步减轻,运动也就日渐自如了。

痛风是指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引起过多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沉积,从而导致关节炎性病变。痛风多发生在营养过度的肥胖症人身上,痛风的“发作”也常常在美餐之后。尽管痛风与肥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但两者关系甚为密切。有人对50岁以上494名受检者的血尿酸进行测定,发现肥胖者较非肥胖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3倍。肥胖度越高,血尿酸水平越高,痛风的患病率也越高。曾有人报道超重20%以下者,高尿酸血症患者约占9.2%;超重20%~40%者约占9.4%;超重≥40%者可达20%。如能控制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节制饮食量,减轻体重,则可降低血尿酸水平,亦可减少痛风的发作。13 肥胖症与直立性血压过低

久蹲后突然站起,有时会发生轻度脑缺血,这种病叫直立性血压过低。这种疾病与贫血并无关系,多是由于身体调节血压的功能不健全而引起的。肥胖者随着体内脂肪的增加,向组织各处运输血液的血管相应地需要增加,提高血压的功能也需要相应的增加。如果身体状态不能发生相应改变(如在迅速发胖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功能障碍,导致直立性血压过低。14 肥胖症与高血压病

肥胖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肥胖症人体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使血液循环量相应增加,使得小动脉的外周阻力增加。心脏必须增加心搏出量,以保证外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心脏因负担加重而致小动脉硬化,引发了高血压。肥胖症患者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这会进一步增加血液循环量,从而加重高血压。有些肥胖症人血压并不高,这与机体本身的代偿能力有关,一旦失去代偿能力则会出现血压升高。减轻体重是防止高血压发生的有效措施,甚至对已经发生高血压的肥胖者,经低热量饮食疗法治疗使体重下降后,高血压也可自行缓解。

遗传因素对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包括一部分体重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壁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对高血压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15 肥胖症与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即血浆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脂等血脂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标准。肥胖者的脂肪代谢特点是: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脂等血脂成分普遍增高,肥胖者的血浆胆固醇水平在5.2毫摩尔/升以上的可占55.8%。男子在60岁以后,女子在50岁以后,血浆胆固醇水平会显著升高。肥胖症患者往往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而使三酰甘油合成过多,故经常表现有高脂血症,尤其是高三酰甘油血症。另外,由于脂肪、肌肉、肝细胞等胰岛素受体数降低而对胰岛素不敏感,患者糖耐量常减低,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游离脂肪酸常增高,因此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等病。50%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这是由于脂肪组织增加,游离脂肪酸释出增多之故,而减肥可使脂肪浸润消退。肝炎后体内脂肪肝多是由于摄食过多、活动过少引起的肥胖所致。常见于急性肝炎恢复期和慢性活动性肝炎HBsAg阳性并伴有谷丙转氨酶增高者,这是由于不适当地增加营养和减少体力活动的结果。肥胖者大多喜食高糖饮食,随着大量糖分进入肝脏,超过了肝脏贮存糖原的能力,而使相当多的糖经代谢转化成乙酰辅酶A,进而合成脂肪酸增多。肥胖者多合并糖耐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促使肝脏合成大量三酰甘油,产生内源性高脂血症。16 肥胖症与胆结石症

胆结石病人多数都较肥胖,这是因为肥胖症病人营养过剩而血脂偏高,因消化脂肪的需要,胆汁的分泌就要增多,以致胆囊的负荷加大。同时,由于胆固醇明显增高,胆囊内胆固醇结石的机会也大大增加。此外,肥胖者活动减少也可能是结石生成的条件之一。总的说来,胆结石在肥胖症人中的发病率是较高的,其机理尚不明确。另外,胆囊炎病人中也有许多人较一般人肥胖。小贴士 肥胖症的三级预防

指导肥胖病患者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糖尿病、胆石症、骨关节疾病、痛风等的预防和治疗。

(七)中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

肥胖症以多食少动、身体肥胖为其临床特征,属中医学“瘀胀”范畴。过食肥甘厚味,多余部分化为膏脂,堆积于体内,则为“膏人”“脂人”“肥人”。饮食不节,食量过大,过食肥甘厚味,致油脂堆积,影响脾的运化;长期过食甜食或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肥鸭、猪油等),醇酒厚味,易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化成精血,膏脂痰浊蓄积体内,遂成肥胖。

肥胖起因部分由个体差异所致,这部分人是由先天禀赋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肥胖的形成与人的先天体质有关。肥胖者的子女常为肥胖,自幼多脂,且为全身性发胖。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多不足,津液膏脂输化迟缓,血中瘀滞过多。或素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膏,溶入血中,化生肥胖。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内伤,可以影响五脏六腑功能,七情变化超出人体生理调节范围,必定影响饮食起居,引起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功能过弱过亢均能导致肥胖。尤其是脾、肾、肝、胆功能失调,都是发生肥胖的因素。久坐久卧,缺少劳作;久卧久坐,活动过少,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减少机体对食物营养的消耗,以致痰湿浊脂充于肌肤,也是肥胖的重要原因。外感湿邪,人里内蕴,侵袭脏腑,影响脏腑功能,也常为发生肥胖的因素。中医认为,肥胖可以是单独的一个病,也可以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的一个症。

中医认为,肥胖的发生与湿、痰、虚有关,故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肥胖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可“运化水湿”,因此脾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脏腑。中年以后肾气渐衰,脾肾阳虚,气机不畅,湿邪困脾,湿蕴化热,水湿代谢紊乱,溢于肌腠,即所谓“肥人多痰湿”。嗜食膏粱厚味,饮食超量,营养成分供过于求,嗜卧少动,使体能消耗明显降低,致营养过剩,使脂肪充于肌肤而致肥胖。脏腑功能失调,肝郁气滞,脾虚失运,肾虚气化失职,运化疏泄乏力,气机郁滞,升降失司,血行不畅,内伤久病,痰浊内生,或外受湿邪,使脂浊痰湿蓄积体内,日久就会形成肥胖症。由于脾肾气虚,肝胆失调,不仅造成膏脂痰浊,水湿停蓄,也使气机失畅,脉道不利,可有气滞或血瘀。

肥胖症多属于虚实夹杂、标实本虚之证。标实以痰浊、膏脂为主,常兼水湿,亦兼有气滞、血瘀;本虚则以脾胃不足,甚者脾肾虚弱为主。病位以脾为主,次及肾及肝胆,亦可及心肺,但总以脾肾气虚为多见,肝胆疏泄失调也有见。病理因素为湿痰瘀滞,主要病机转归为脾胃受损,脾不散精,或脾肾不足,水道不利,变生膏脂痰湿,瘀积体内而成肥胖。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肥胖症病情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本病的治疗应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因引起肥胖的原因多样,个体差异较大,症候表现错杂,临床当审因辨证,分而治之。从辨证施治的角度,将肥胖分为脾虚湿阻型、脾肾两虚型、胃热湿阻型、气滞血瘀型、阴虚内热型五种临床类型,根据不同症型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治疗,可以收到理想的减肥效果。(1)脾虚湿阻型:形体肥胖臃肿,肢体困重,倦卧少动,胸闷憋气,气短乏力,活动后尤甚,头晕头重,心悸,脘腹胀满,纳差食少,口黏口甜,下肢时有水肿,大便溏薄不爽,舌淡胖,舌苔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滑。此型临床上最为多见。治宜健脾益气,化痰除湿。(2)脾肾两虚型:形体肥胖,下肢虚浮肿胀,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动而喘息,腰背酸痛,头晕气短,食少纳差,畏寒,腰膝冷痛,阳痿阴冷,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薄白,脉沉细。重度肥胖症患者多为此型。治宜益气健脾,温阳益肾。(3)脾胃湿热型:多食,体肥健壮,消谷善饥,面色红润,口干口臭,舌燥,大便秘结,二三日一行,甚则三五日一行,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有力。此型多为体壮的中青年肥胖者。治宜清胃通腑,凉血润肠。(4)气滞血瘀型:形体肥胖,胸痛胁胀,胃脘痞满,烦躁易怒,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食欲亢进,月经不调或经闭,大便偏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数或细弦。肥胖日久者可见此型。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5)阴虚内热型:体质肥胖,头痛眩晕,目胀耳鸣,面色如醉,血压升高,肢体麻木,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尖红,苔少或薄,脉细数或细弦。此型临床上比较少见。治宜化痰降浊,滋阴清热。医生忠告

预防肥胖症应从幼年开始,正确理解现代健康概念应包括身、心、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预防肥胖主要是适当控制进食量,特别要限制高脂肪和糖类饮食,坚持参加一般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这在儿童期、青春发育期、妇女产后及绝经期、男性中年以上和病后恢复期,以及有肥胖家庭史者中,应倍加重视。

Part 2 食物疗法

医生的话饮食控制是减肥的重要措施,采用低热量饮食,控制进食量,可使机体热能的摄入少于热能的消耗,迫使体内库存脂肪消耗,最终达到减肥的目的。减肥者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食谱。

(一)肥胖症的饮食原则

食物中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及水。能向机体供应热能的是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每1克蛋白质可供能16.7千焦,每1克糖类可供能16.8千焦,每1克脂肪可供能37.6千焦。这三大物质在体内的功能是: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保证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需要。糖类和脂肪除有许多重要生理作用外,其主要功能都是供应机体热能,这种热能是机体新陈代谢和活动所必需的。如果摄入的脂肪过多,则多余的脂肪经代谢后贮存入人体脂肪库中;如果摄入的糖类太多,过剩的则转变成脂肪后贮存入脂肪库中,这种库存的脂肪会在机体热能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动员出来供能。蛋白质一般不会转化为脂肪。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主要有瘦肉、鱼、蛋、豆类等;糖类含量高的食物主要有大米、小米、玉米、高粱、荞麦、薯类、豆类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主要有植物油、肥肉、油炸面拖(挂糊)、硬果等。

肥胖者的饮食应是低热能、低脂肪、低糖类、高蛋白质。低热能、低脂肪和低糖类的饮食会迫使机体消耗更多的库存脂肪,但同时不可能完全不消耗机体的组织蛋白,为了减少蛋白质的消耗,饮食中必须提高蛋白质的比例。糖类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吸收,而葡萄糖是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的最强的刺激物,而胰岛素又可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另外,如糖类摄入过多,热能过剩的话,可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进而加重肥胖。因此,减少饮食中糖类是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的必要措施。不少人错误地认为肥胖是营养过度造成的,因此要少吃食物,结果在减肥的同时造成了蛋白质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产生许多副作用。

轻度肥胖者仅需限制脂肪、糖类,包括糕点、糖果、啤酒等的摄入,并增加体力活动及运动,每月使体重下降0.5~1.0千克即可达正常理想体重,不需服用药物来减肥。

中度以上肥胖者应注意控制饮食,每日摄入热量在5000千焦以下,每月体重可下降1~2千克。食物中蛋白质应适当高些,每日每千克体重1克;糖类以每日150~250克为宜。如体重下降不满意,还可把热量降至每日3350千焦左右,糖类每日200克以下,脂肪每日每千克体重0.6~0.7克,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1.0~1.5克。应增加蔬菜及水果摄入量,从而降低饥饿感。饮食宜平淡,少用调料,适当限盐。偏酸食品如肉、蛋、鱼、精制面粉应少食,多吃粗粮及高纤维素食物,后者阻碍食物中的脂肪吸收,有防止肥胖及动脉硬化作用。严重肥胖者可用间歇饥饿法或全饥饿法,使机体产生热量负差,机体将会动员库存脂肪,但必须在医生监督下,谨慎选择在严重肥胖而没有合并症的患者中进行,儿童不宜使用。无论何种限食方法,都必须坚持并应巩固疗效。应有信心,不应因初期看不到成效而放弃限食。禁食时间不宜过长,体重减轻不宜过快,否则会出现酮血症、体位性低血压、水盐平衡失调等。停止禁食后如不限食,则食量更大,肥胖将会重新出现。

总之,在减肥病人的食谱中,瘦肉、鱼、奶、蛋、大豆及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的比例应适当提高,而粮谷类、植物油、动物脂肪、糖类产品及酒的比例应降低。

减肥者的日常膳食标准是:(1)轻度肥胖:每日热量6697.6千焦。①早餐:面粉50克(相当于馒头75~78克),淡豆浆250克,咸菜或萝卜干20克。②中餐:大米100克,瘦猪肉50克,豆腐干50克,蔬菜250克,精制植物油10克。③晚餐:大米75克,瘦猪肉50克,豆腐干50克,蔬菜250克,精制植物油10克。(2)中度肥胖:每日热量5860.4千焦。①早餐:面粉50克,淡豆浆350克,咸蛋50克。②中餐:大米75克,瘦猪肉50克,拌豆腐50克,蔬菜200克,精制植物油10克。③晚餐:大米50克,瘦猪肉50克,豆腐干25克,蔬菜200克,精制植物油10克。(3)重度肥胖:每日热量5020.8千焦。①早餐:面粉50克,淡豆浆250克,咸菜或萝卜干20克。②中餐:大米75克,瘦猪肉50克,蔬菜200克,精制植物油10克。③晚餐:面粉50克,瘦猪肉25克,豆腐干50克,蔬菜100克,精制植物油10克。相关链接 节食减肥十要点(1)尽量少吃高热、高脂、高糖类的食物。(2)多吃水果、蔬菜、杂粮。在开始低热量饮食时,因糖类比例减少,使食物总体积缩小,影响了饭后饱腹感,病人感到没有吃饱,因此,可适当多吃些水果、蔬菜、杂粮。(3)少吃或不吃零食,或选择低热量的食物作零食,如黄瓜条。(4)千万不要忽略早餐。(5)切忌暴饮暴食。(6)进食要细嚼慢咽。为了促进饱腹感,可延长咀嚼时间,因为咀嚼可向中枢神经传递吃饱了的信号,增强饱食的感觉。(7)注意饮食的种类和营养成分的比例。要保证摄入满足身体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8)注意控制饮食的热量,按照每日自身所需的热量来安排三餐。(9)在食欲旺盛时,分散注意力,以达到降低食欲的目的。(10)注意控制减肥速度,避免减肥过急而影响营养平衡。

(二)常用降脂减肥食物

1 绿豆

绿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绿豆的种子,又名青小豆。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绿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所含膳食纤维也很丰富,而脂肪含量较少。绿豆还含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维1生素B、维生素E和烟酸及多种矿物质元素。绿豆所含蛋白质主要为2球蛋白,并含有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在所含磷脂中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等成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绿豆中含有一种球蛋白和多糖成分,能促进动物体内胆固醇在肝脏分解成胆酸,加速胆汁中胆盐排出和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绿豆中的多糖成分还能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使脂蛋白中三酰甘油水解,达到降低血脂和减肥的疗效。

绿豆芽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水浸泡后发生的嫩芽。现代研究表明,豆芽中水分含量多,热量极少,不易形成脂肪,同时还有利尿的功能。豆芽中不含有胆固醇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这也对降低血胆固醇水平有利,不饱和脂肪酸还可减肥、保护皮肤和毛细血管,营养毛发。

运用绿豆减肥时,应注意食用绿豆时不要去外皮,包括煮食和制绿豆粉时都应尽量将绿豆外皮(俗称“绿豆衣”)一起吃下去。脾胃虚弱的人不宜过多食用绿豆。熬绿豆汤时不宜使用明矾,否则会失去绿豆汤原有的清香风味,还会使部分营养物质受到破坏。此外,明矾在水溶液中加热还会产生有害的硫化物。2 薏苡仁

薏苡仁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仁去壳后的果实,亦称薏米、薏仁、苡仁等。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具有减肥消肿、健脾渗湿、清热排脓、祛风除湿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说“久服轻身益气”。现代研究发现,薏苡仁中含有氨基酸、薏苡酯、三萜化合物、薏苡仁素、薏苡仁油等成分,有降血脂和减肥作用。薏苡仁可以当粮食吃,是一种很好的杂粮。薏苡仁煮熟后,味道与普通大米相似,又容易消化吸收。

薏苡仁性较滑利,孕妇慎用。3 赤小豆

赤小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攀援植物赤小豆的种子,又名赤豆、红豆、红小豆、朱小豆、米小豆、小红绿豆、饭赤豆等。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无毒,具有健脾利水、减肥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赤小豆是一种低热量、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经常适量食用赤小豆,可以促进脂肪在体内的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有人从赤小豆豆皮中提取出了赤小豆色素,加茶叶制成减肥茶后有一定疗效,可见赤小豆减肥作用尚待进一步开发利用。赤小豆不仅可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病,而且对单纯性肥胖症有较好疗效。4 麦麸

麦麸,俗称麸皮,为加工时脱下的麸皮。麦麸原植物麦为禾本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我国栽培的种类甚多,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尤以小麦、大麦栽培最为普遍。麦麸所含的营养素成分很丰富。以甘肃、宁夏所产麸皮为例,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有31.3克膳食纤维,为所有粮食食品中含量最高。现代研究证实,饮食中增加高纤维食物,将增加胃肠的蠕动,可使脂肪及氮排泄增加,改善大便习惯,并增加排便量。临床常见的“纤维缺乏性”疾病有: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冠状动脉疾病、结肠癌、痔疮、肠过敏综合征、老年性习惯性便秘等,患这类疾病者若常食麦麸及其制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学者认为,摄入高纤维食物,能增加粪便中类固醇的排出,而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分解代谢过程是通过粪便的,所以可使血清胆固醇下降,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目前在我国很少见到出粉率较高(即含谷麸量较多)的八五粉、九零粉。面对这种市场供应情况和“富贵病”向人们直逼而来的严峻形势,对于所有的人来说,定期、适量补充麦麸类食品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富贵病”的人,更应坚持每周数日服食麦麸、麦片及其制品所配伍的食疗、药膳,以期缓解病情,标本施治,达到康复痊愈的目的。5 花生

花生,即落花生,有地果、长生果、唐人豆等异名,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落花生的果实。现代营养学研究资料表明,花生的营养价值很高,主含脂肪酸,每100克花生(成熟种仁干品)含脂肪酸可达44.3%,并含有蛋白质、糖类以及较丰富的膳食纤维。花生所含脂肪酸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达80%以上,这类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临床观察发现,食用花生油,可使肝内的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能促使其排泄增强。花生有降血脂、减肥作用,用香醋浸泡过的花生仁效果更佳。

中医认为,落花生较滋腻,凡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食用。花生含脂肪酸成分较多,故一次不宜食入过多,以防滑肠腹泻等;对胆囊切除的人说来,花生宜慎食之,因为消化花生中的油脂需分泌大量胆汁,致使肝脏负担加重,久而久之就会发生潜隐性肝脏损伤,甚至引起其他相关疾病。还有一点要特别提醒,就是绝不要吃发霉的花生。霉变花生多是受了霉菌包括有毒霉菌的污染所致,其中以黄曲霉菌的污染最严重,它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为致癌物质,此物质有很强的致癌活性,经常吃霉变花生米可引起肝脏癌变,导致肝癌。霉变花生米也不能给家畜家禽食用;家畜家禽吃了霉变花生米不仅会引起急性中毒,同样也会引起动物肝脏的癌变。6 大豆

大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的种子,因种皮颜色不同,有黄大豆(即黄豆)、黑大豆(即黑豆)、青豆之分。大豆所含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以黄豆干品为例,每100克大豆食部含蛋白质35.1克、脂肪16.0克,膳食纤维可高达15.5克,并含糖类18.6克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1212烟酸、叶酸、生物素、胆碱、泛酸、唾液酸、亚叶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大豆所含的脂肪酸为不饱和双烯脂肪酸,即亚油酸,占所含脂肪55%以上;大豆还含有大量的豆固醇,几乎不含胆固醇,可以起到抑制机体吸收动物食品所含胆固醇的作用,协同不饱和脂肪酸与体内胆固醇结合转变为液态,随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的含量,有助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康复。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我国人民食用大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加工方法及制品种类繁多,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用大豆及其豆浆、豆腐脑、豆腐、腐竹、百页等豆制品制作的美味食品及药膳佳肴,物美价廉,品种繁多,都具有良好的降脂、减肥、降压、降糖以及健身、美容、益寿作用。对中老年人说来,运用大豆防治肥胖症、高脂血症,更为可取的是服食豆浆、豆奶以及豆腐、豆腐脑等爽口舒心的食品。将黄豆等煨煮至酥烂,每日服食2次,每次25~30克,噙入口中,缓慢咀嚼后咽下,所发挥的降血脂功效同样是很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庭自制豆浆时,请勿随意丢弃豆渣,因为豆渣不仅含有丰富的容易被吸收的钙,对老年人减缓骨质疏松,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好处;而且豆渣含热量低,含纤维素多,在肠道具有吸附胆固醇的作用并可使其转变为粪便排出;豆渣食后有饱腹感,对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症患者来说,是较理想的辅助食疗剂,并有较好的疗效。为了使豆渣食之有味,可以将豆渣和入燕麦粉中,制成豆渣燕麦饼,松软可口,香酥爽人。在食用大豆及其大豆制品时,要注意适量有度。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黄大豆“多食壅气,生痰,咳嗽,令人身重”等。另有报道说,肾炎患者应少食大豆,以防血清中非蛋白氮成分增加。7 玉米

玉米,即王蜀黍,俗称玉高粱、包谷、苞米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蜀黍的种子。玉米营养丰富,主含复合糖类;并含一定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其脂肪油含量可达3.8%左右。经研究分析,玉米提取的玉米油是一种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是一种胆固醇吸收的抑制剂。临床应用研究发现,长期食用玉米油,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并柔化动脉血管,因其所含的维生素E相当高,因而是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病、脂肪肝、肥胖症患者和中老年人的理想食用油。玉米主含复合碳水化合物,每100克玉米干品,其复合糖类可高达66.7克左右,临床研究表明,用复合糖类(玉米等谷类)代替简单糖类,可使高脂血症患者的三酰甘油含量降低。玉米须有减肥降糖、利胆降糖、清热利尿等功效,经常饮用玉米须茶或煎汁,有明显的减肥降脂功效。

在运用玉米防治单纯性肥胖症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应引起重视:第一,玉米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但也缺乏人体必需的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等,因此,不宜长期单独服食,建议将玉米与粟米、麦类以及大豆类混食。第二,食用玉米要煮熟、蒸透,尤其中老年人更应以吃酥烂玉米食品为宜,吃爆米花是害多益少的,最好将玉米研磨成细粉煨煮玉米粥,或制成玉米饼等糕点服食。有人在研究中发现,将玉米粉、大豆粉、小麦面以各1/3比例配制成混合食品,其营养保健价值可提高8倍。第三,防治高脂血症等“富贵病”是一项长期的医疗保健任务,因此,运用玉米等食疗应坚持适量服食,并要持之以恒。第四,玉米受潮后容易发霉,霉变的玉米(及玉米粉)中含有黄曲霉菌,它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活性。因此,必须注意勿食发霉变质的玉米或玉米粉。8 魔芋

魔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的块茎。性温、味辛,有毒。具有轻身减肥、化痰散积、行瘀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魔芋含葡萄糖甘露聚糖很丰富,可高达50%,且含30%左右的蛋白质,以及含纤维素、维生素、铁、钙和17种氨基酸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并证实,魔芋所含葡萄糖甘露聚糖是一种半纤维素,吸水性极强,吸液溶胀后可使体积增长50~80倍,形成体积很大的凝胶纤维状结构,提高了食物的黏滞度,延缓了胃排空和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并有降脂作用。此外,由于其吸水后体积膨大,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魔芋本身含热量又极低。因此,它既能控制肥胖症患者的热量摄入,降低体重,又能增加饱腹感,减轻肥胖症患者饥饿的痛苦,而且还能增加肠内容积的体积,改善大便干结等症状。华西医科大学曾就魔芋食品对脂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吃了魔芋食品45天后,可使高血脂者的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显著下降,并使高密度脂蛋白增加,这揭示了魔芋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奥秘。魔芋全株皆有毒,以其根茎毒性为大,故用作食品时需加工后食用,不宜多食。据报道,魔芋已制成可供食用的精粉,并加工制成魔芋挂面、魔芋饼干、魔芋粉丝、魔芋脆片等各种食品,魔芋食品可望成为理想的高纤维食品,这对肥胖症患者来说真可谓是一个福音。经现代药理试验证实,魔芋温浸液可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兴奋离体肠管。加上所含葡萄糖甘露聚糖能抑制饮食中过量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可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减少高血压病的潜在危害。

魔芋有小毒,就魔芋全株而言,以根头毒性最大,故需经化学方法加工或用石灰水漂煮后,再用以烹调菜肴或制成食品,一般情况下,不宜多食。因而,肥胖症病人在食前必须经过去毒加工,具体方法如下:将魔芋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每0.5千克芋片用12%食用碱溶液1000毫升浸泡4小时(也可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浸泡1天),再用清水漂洗至无麻辣味即可。魔芋去毒后,可供烹饪做菜,也可晒干成魔芋片,或磨成魔芋干粉。市场上已有加工好的魔芋精粉,购买时需注意质量。9 萝卜

萝卜又名莱菔、芦菔、萝白等,为十字花科植物栗菔的新鲜根。萝卜性凉,味辛甘,无毒,具有消食顺气,醒酒化痰,治喘止渴,利尿散瘀和补虚的功效,适用于食积胀满,咳嗽多痰,胸闷气喘,消渴,吐血,衄血,痢疾,偏正头痛等症。现代研究表明,萝卜中含有的胆碱物质、芥子油和淀粉酶等,有助于消化和脂肪类食物的新陈代谢,防止皮下脂肪的堆积。萝卜中的膳食纤维能刺激肠胃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保持大便通畅。此外,萝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能保持细胞屏障结构的完整。萝卜中还含有一种干扰素诱生剂物质,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10 冬瓜

冬瓜,别名白瓜、东瓜、枕瓜、水芝、地芝等,为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冬瓜的果实。古人对冬瓜的药用价值早有认识,在中医古代医书中,对冬瓜的减肥功效早有论述,唐代《食疗本草》认为,对于冬瓜“欲得体瘦轻健者,则可长食之;若要肥,则勿食也”。由此提示后人,冬瓜有明显的减肥作用。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冬瓜肉不含脂肪,含钠量低,所含糖类物质也极少,是身体肥胖、体态臃肿之人理想的佐餐佳肴,如经常食用,可以减肥,尤其对妇女而言是保持体形健美的好瓜菜。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冬瓜确实含有减肥物质——葫芦巴碱和丙醇二酸。葫芦巴碱对人体新陈代谢有独特作用,丙醇二酸在体内可有效地阻止糖类转化为脂肪,而取得减肥效果。实验研究还证实,冬瓜果皮含蜡类及树脂类物质,人体试验,口服冬瓜皮煎汤,短期内可使排尿量增加,带走身体的一部分热量。而且,冬瓜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B。B族维生素能使食物中的淀12粉和糖类不转化为脂肪。因此,冬瓜有良好的减肥轻身作用。11 黄瓜

黄瓜,又称胡瓜、王瓜,也叫刺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黄瓜的幼果具刺的栽培种。黄瓜性寒,味甘,无毒,具有清热解渴,减肥利尿等功效,适用于烦热口干,小便不畅,四肢浮肿,水肿腹胀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瓜不仅含热量低,而且还含有一种可以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的物质丙醇二酸。当人体进食的糖类物质进入体内后,一部分会转化为脂肪,贮存在皮下、肠系膜和内脏器官周围,如果能够吃一些黄瓜,则可抑制糖类向脂肪的转化,减少人体脂肪的贮存积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黄瓜所含纤维素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故又有降低胆固醇作用。黄瓜切片或取黄瓜汁可作为美容品,涂擦面部可清洁保护皮肤。黄瓜常入菜作肴,如煮汤饮则利水效果更佳。不过,黄瓜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经常食用。

脾胃虚寒、大便稀溏不成形者不宜经常食用黄瓜。12 大蒜

大蒜,又称胡蒜、蒜头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的鳞茎。近年来,人们对大蒜的降血脂、减肥作用进行了较多研究,结果证明大蒜及其大蒜制剂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是防治肥胖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药食之一。现代医学研究中发现,每日服食相当于50克大蒜的新鲜蒜汁或精油(主要成分为丙烯基丙基二硫化物和二丙烯基二硫化物),均能防止饮食所引起的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由于大蒜具有抑制脂肪增加的作用,所以经常食用大蒜可起到减肥降脂的作用。

大蒜的减肥降脂功能虽为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但其臭味很难为患者所接受,所以最好能煮熟再吃,或生吃之后嚼些茶叶(或嚼食2枚红枣),以解其臭味。有一点应注意,中医认为,凡阴虚火旺者,以及目、口、齿、喉、舌诸患者均忌食。大蒜头的吃法很多,医学专家们认为,多吃青蒜、蒜苗、蒜薹等,亦具有较好的防治肥胖症功效。13 马齿苋

马齿苋,又名马齿草、安乐菜,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马齿苋的全草。马齿苋为民间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野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马齿苋对改善动脉脂质代谢紊乱以及防止纤维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科学家小诺曼·赛勒姆发现,马齿苋中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该物质能抑制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生成,是保护心脏的有益物质。因此,经常食用马齿苋,可从中摄取Omega—3脂肪酸,可预防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能有效地防治肥胖症、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

马齿苋既可鲜食,也可洗净后榨汁服食,还可烹饪为餐中佳肴。若要采收贮放,应选择青新嫩绿、无虫害及无黄叶之品,且以割取全草,洗净泥土,用沸水略烫后晒干为佳。中医认为,马齿苋偏于寒凉,且能活血破瘀,故脾胃虚弱、肠滑腹泻者以及孕妇忌食。14 苜蓿

苜蓿,又称草头、金花菜,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苜蓿植株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苜蓿含有较全面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B、12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以及胡萝卜12素等成分。无论是紫苜蓿,还是南苜蓿,均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及果胶等营养素成分。近年来,大量的动物试验已证明,苜蓿具有预防动物由于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饲料所引起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据研究认为,苜蓿的这种降胆固醇作用可能与其含有较多的食物纤维,尤其是一种称为皂角素的物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资料已证明,皂角素有很强的结合胆固醇的代谢物——胆酸的作用,因而有利于胆固醇和多余脂肪的排出。

苜蓿是人们特别喜爱的野蔬妙品,可炒食、腌渍及拌面蒸食,味纯鲜美,且具有较好的防治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等保健作用。15 竹笋

竹笋,俗称毛竹笋,为禾本科多年生常绿植物毛竹或同科各种竹子的幼苗或嫩茎或短缩肥大芽。竹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等特点。竹笋中含有16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均有一定的含量。而且,谷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他们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于体形肥胖的人来说,是一种理想食品,特别是竹笋含有吸附油脂能力较强的纤维,当食入一定数量的竹笋后,食物中的油脂会不断地被竹笋纤维吸附,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胃肠黏膜对脂肪的吸收和蓄积。临床观察反映,体形肥胖者每天摄入50~100克竹笋,1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食5~10个疗程,有较明显的减肥效果。对一般人来说,经常食用竹笋,可以达到健身减肥的目的,并保持体形健美。

由于竹笋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及难溶性草酸钙,平时胃肠道消化吸收不良的人,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出血、尿路结石、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人忌食。16 海带

海带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体,又称海草、纶布、昆布、海马蔺等,生活在海水中,柔韧而长如同一条带子,所以得其名称。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海带营养成分很多,海带含有大量粗纤维和多糖成分,所含多糖成分中有藻胶酸、昆布素、甘露醇,以及岩藻甾醇、黑麦草内酯、戊聚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木糖等。海带含胡萝卜素,还含多种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D、烟酸,并12含钾、钠、钙、磷、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海带含碘量极丰,每100克海带干品食部含碘量可高达24毫克,而且还含铁、锰、锌、铜、硒、钴、氟等微量元素。

现代研究提示,海带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并可防治胆结石,能增强微血管的韧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海带不含脂肪,所含纤维素和褐藻酸类物质如藻胶酸、昆布素等,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并促进其排泄。有资料报道,海带素、褐藻淀粉和昆布素多糖等当其被磺化后具有很好的降脂和抗凝血作用,已被用于临床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此可见,肥胖症、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多吃些海带、褐藻、紫菜等藻类食物大有益处。

海带性寒,脾胃虚寒者忌食。海带中含有一定量的砷,摄入过多的砷可引起慢性中毒,因此,食用海带前应先用水漂洗,使砷溶于水。至少浸泡24小时并勤换水,可使海带中的砷含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17 香菇

香菇,即香蕈,又名香信、香菌、香菰、冬菇等,为伞菌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香菇营养丰富,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维12生素D、烟酸,并含胆碱与30多种酶,18种氨基酸等成分。香菇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占80%以上,所含氨基酸中,有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香菇所含降低血脂的物质有香蕈太生和2R—羟基—4—(9—腺嘌呤基)丁酸等活性成分。现代临床应用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患者以及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高血压病者,连服香蕈有效成分(香蕈太生)每天150~180毫克,15周后,其体内所含三酰甘油、磷脂、总脂及非酯型脂肪酸均有所下降,停药后血中脂质稍有上升,再给药又可下降,而对肝功能(AST, ALT、血清总蛋白、凝血酶原等)则无任何影响。香菇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胃蠕动,不仅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而且可防止便秘,这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上等的保健佳蔬。同时,香菇中还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类物质,对胆固醇有溶解作用,可有效地促使体内过多的胆固醇溶解并排出体外。香菇有“植物皇后”的美称,经常食用有明显的减肥、降脂、降糖、降压及防癌功效。18 蘑菇

蘑菇又名肉蕈,有鸡足蘑菇、蘑菇蕈等异名,为黑伞科植物蘑菇的子实体菌盖及柄。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蘑菇所含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以甘肃甘南蘑菇(干品)为例,每100克含膳食纤维21.0克,蛋白质21.0克,含脂肪仅4.6克。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蘑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资料表明,食物纤维具有很好的降脂作用,在所含的膳食纤维中,纯天然的木质素成分占有相当比例,与含钾量高等综合因素交互作用,不仅可降血脂,同时兼有降压、降糖以及减肥等特殊作用。现代营养食疗专家们认为,蘑菇是肥胖症、高脂血症患者膳食餐饮中的佳品。

中医认为,蘑菇“多食易动气发病”,因而,食用蘑菇1次量不宜过大。另外,腐烂变质的蘑菇不可食,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19 山楂

山楂,又名山里红、红果、酸查、猴楂等,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或灌木山里红、山楂、野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山楂有降血脂作用,并对防治单纯性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具有消积食、散瘀血、驱绦虫、止痢疾、化痰浊、解毒活血、提神醒脑、清胃等功效,适用于肉积、痰饮、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常吃山楂可以减肥健身。山楂中含有三萜类和黄酮类药物成分,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利尿、镇静的作用。山楂富含维生素C和各种酸类,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等。因此,食山楂可以促进胃液和胆汁分泌,利于食物消化,尤其是有助肉类的消化,防治肥胖。

山楂味酸,对单纯性肥胖、胃酸分泌偏少者尤为适宜。消化性溃疡、胃酸增多者忌食。20 兔肉

兔肉,为兔科动物家兔和东北兔、蒙古兔、华南兔、高原兔的肉。近年来,国外兴起吃兔肉之风,兔肉在国际市场上十分受宠爱。兔肉为什么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呢?这除了兔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价格较低等原因外,主要是兔肉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据现代研究资料表明:兔肉中蛋白质含量为21.5%,比猪肉多一倍以上,比羊肉也多近一倍,比牛肉多18.7%,比鸡肉高33%。脂肪含量仅为3.8%,为猪肉含量的1/16,羊肉的1/7,牛肉的1/5,低于其他畜禽肉。更有意义的是,在兔肉的脂肪组织中,人不可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于饱和脂肪酸近一倍。此外,兔肉中还含有较多的磷脂、卵磷脂,以及麦芽糖、葡萄糖等成分,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磷、硫、钙、钾、钠、铁等矿物质。值得一提的是,人体对兔肉的消化率可达85%,兔肉被人体利用率居各种畜禽肉之首,而胆固醇的含量却低于其他肉食品。兔肉是肥胖者和心血管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是真正的“保健肉”。21 苹果

苹果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苹果营养丰富,除含有蛋白质、复合糖类、食物纤维外,还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苹果性平,味甘酸,具有补心益气、增强记忆、生津止渴、止泻润肺、健胃和脾、除烦解暑、醒酒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苹果中含有较多的苹果酸,可使积存在体内的脂肪分解,能防止体态过胖。苹果酸能降低胆固醇,具有对抗动脉硬化的作用。苹果中含有果胶质,这是一种可溶性纤维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苹果还富含粗纤维,能吸收大量的水分,减慢人体对糖分的吸收,同时它还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高血压病的发生,往往与人体内钠盐的积累有关,人体摄取过量的钠,是中风和高血压病的主要成因,而苹果中含有一定量的钾盐,可将人体血液中的钠盐置换出来,有利于降低血压。常吃苹果还能增加血色素,使皮肤变得细嫩红润,维护皮肤健美,对贫血患者有一定疗效。苹果还可迅速中和体内过量酸性物,促使疲劳消除。22 核桃仁

核桃仁,又称胡桃肉、核桃肉,为胡桃科落叶乔木胡桃果实的核仁。核桃仁营养很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并含尼克酸与12多种矿物质元素。经常服食核桃仁及其制品,可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对高脂血症及肥胖症患者可减轻临床症状,并延缓甚至遏制病情的发展。而且,核桃仁多数用于生吃,因此,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没有遭受任何破坏,不仅非常合乎生理需要,而且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降胆固醇作用。

核桃仁含热量高,作为保健食品运用于高脂血症、肥胖症、冠心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适量服食是很有意义的。但是专家们提醒,食用核桃仁切莫过量,若过分食用,对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肥胖症患者可能会增加身体的额外负担,因此还是以适量为度,同时应适当减少主食摄入量。中医认为,凡痰火炽热或阴虚火旺者忌服。23 黑木耳

性平,味甘,具有补气益智,滋养强壮,补血活血,凉血止血,护肤美容,滋阴润燥,养胃润肠等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崩中漏下、痔疮出血、血痢、贫血、牙痛、失眠、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多尿、白细胞减少、便秘、扁桃体炎等病症患者的辅助食疗。现代研究发现,黑木耳中的一类核酸物质可显著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黑木耳中胶质的吸附力强,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等吸附起来,排出体外,从而可以清涤胃肠。24 韭菜

性温,味甘辛,无毒,具有温中行气、健胃提神、温肾阳暖腰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