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的日子——山区教育的实践与回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23:32:31

点击下载

作者:吴杰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追寻的日子——山区教育的实践与回顾

追寻的日子——山区教育的实践与回顾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追寻的日子——山区教育的实践与回顾作者:吴杰排版:KingStar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3-01ISBN:9787561475348本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读者手里这本书,凝聚着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实践教育、研究教育的心血和汗水,是教育智慧的结晶,也是吴杰老师献给同行的一缕春风,一张笑脸,一片心意,一朵小花。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工作也是短暂的,但始终勤奋忘我的工作,用激情、用真情付出和用文字去记载自己的经历、感悟和反思,确实难能可贵。本书一串串鲜活的故事,渗透着人性的光辉,承载着师生共同发展的经历;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记录着心灵的对话,迸溅出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教育无小事,事事有学问。从事教育工作除了有情之外,还得有心,处处留心,事事用心。基础教育不是高谈阔论的教育,它需要教师俯下身子,张开双臂拥抱孩子,伸出双手携带孩子进步。正是因为心中有孩子,聚精会神凝视孩子,所以时刻会察觉到孩子们的笑容和泪水,可以感觉到孩子们心中情感冷暖的变化,可以洞察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孩子们的一句稚嫩的发问,一次果敢的表现,都可以成为一个积累的案例,成为一个可以研究的课题。来自校园、来自课堂的课题最具生命力,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你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心得、教育语言和教育花朵。也只有在教育中绽放了自己的花朵,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的甜蜜。吴杰老师从事教育工作近20年,怀揣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信念,在数学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和学校管理工作中,赢得了学生、家长、同行和社会的广泛尊重和赞誉。追求,是吴杰老师工作的主旋律,虽然她身处凉山民族地区基层乡镇小学,但始终坚持对教育的探索和思考。在追寻中一路走来,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优秀校长等荣誉的背后,尽管有许多的无奈,但仍然坚守,从不放弃。她和她的同伴们一道,终于将一所落后的乡村学校打造成了四川省校本研训基地学校。这本书收集了作者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一些教学案例、工作感悟和研究成果,是凉山州农村小学教师从事教育、坚守教育、追求教育的真实写照和缩影。本书的出版对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增强学校管理能力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吴杰老师的成长印证了一个道理:教育的规律源于实践,并且是有生命的。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思考,就能有所发现;只要我们敢于实践、质疑,就能有所创新。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生存状态。我由衷地期望有更多的一线老师,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面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用自己的行动记录身边的教育故事和心灵的足迹,奉献出更多、更新、更好的教育智慧成果,让教师研究之花绽放并大放异彩!何良仆

何良仆:西昌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四川省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课程改革联盟理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第一章爱伴我成长“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艾青在战争年代流露出的对家乡、对祖国、对民族的那份难以割舍的爱。再次看到这句诗的时候,我觉得用它来形容今天的教师职业,可能再贴切不过了:为什么我总是满怀激情,因为我对教育爱得深沉。

人世间有很多种爱,但凡有了生命的诞生就有了爱的存在:对亲人的爱、对社会的爱、对生活的爱……

有人说有爱才有家,有家就有幸福。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需要用一颗包容、宽厚的心去对待学生。但如果我们对家人都做不到理解和包容,那我们在学校怎么能做到宽以待人呢?所以教师应该具有一种最起码的品质,那就是对亲人、对家的爱。有了这份爱,我们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动力,可以尽情地享受亲情的温暖和爱情的温馨,我们才可以做到少一份抱怨,多一些关爱、理解与宽容,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如果说对亲人的爱是一种属于个人的爱,那对社会的爱应该是一种大爱,这种爱可以让你更多地感受你和他人、你和社会的关系,可以让你了解更多的信息和变化,拥有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可以让你承载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为什么有平凡与伟大之分?关注社会,热爱社会,可能成就了后者。

不同的人对生活的感受可能不一样,有些人可以把烦恼和痛苦转化为平凡的经历和尝试,而有些人可能就此消沉。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生活是平淡的,怎样去捕捉和感受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喜悦和快乐呢?这就需要我们从那些繁杂的小事中,或是从四季轮回的变化中去发现、感悟、分享和体验那种愉悦和幸福,当我们感触到生活的美了,才可能让这种美好的情感浸润我们的身心,我们对工作才可能乐此不疲。

作为教师还应该拥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这种情感把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区分开来,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本质和属性,这就是爱的情感——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挚爱。这种爱是什么?是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是奉献,是付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是自然流露的,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外界条件可以造就的,而是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内化和积淀而成的,它需要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漫长过程,它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一种品质、一项特殊的技能,是情感的展示。

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迁,回忆我18年的教师生涯,最终沉淀下来的还是对工作、对学生、对教育的执着,这份情感也经历了这么一个漫长的实践、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我的师范生活

1992年的夏天,我以优异的中考成绩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活。虽然怀揣很多农村孩子都有的梦想——到省城的学校完成四年的专业学习,但因为家里的一些特殊事情,我的梦最终没有实现,在开学报到的最后一天,无奈的我带着满身的委屈来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中等专业师范学校——冕宁师范学校。报道注册完,正准备整理床铺的时候,我听见女生院外隐约传来了琴声,顺着声音的方向我一路寻去,原来是1990级的一位男生在弹唱《山水故乡情》。优美的旋律,浓浓的乡情,那一刻,我整个人被歌声和琴声深深地吸引住了。从小喜爱唱歌,但又从未近距离感受过音乐的我欣喜若狂,从来不知道师范专业还包含了这么多的学习内容,我忍不住激动地问那位男同学:“我要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可以自弹自唱?”他说:“只要你好学,一年就可以了。”瞬间,我深感自己是因祸得福,在这里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校园里的琴声把我带进了三年的师范生活,我喜欢上了师范这个专业。至今回想起来,还是那样的感慨!

因为对专业的喜爱,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我的付出也换来了丰硕的回报:从班上的文娱委员到学校学生会文娱部长的担任,从优秀学生干部到三好学生的评选,从优秀实习生到优秀毕业生的荣誉。在回忆我成长经历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到三年的师范生活给予我的那份信念和执着。当我再次打开已经发黄的纪念册,18年前写的一篇《美丽的校园》进入了我的视线:

提起冕宁师范,你可能不会忘记荒凉、萧瑟的北山坝,也可能会想起北山坝的风冰冷无情,然而当你真正置身于校园的时候,当你的中师生活真正开始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校园浓浓的爱和悠悠的情。

……

校园,虽然它只是我学习的地方,但它却是我成长的起点。虽然这里没有家乡的梨花白、稻花香,但我更爱这里的柏树青、梧桐壮;虽然这里没有妈妈的嘱托、奶奶的唠叨,但我更难忘老师深情的教诲和同学间无私的友情。三年的中师生活,从do、re、mi的认识到红、黄、蓝的调配,从一次次的即兴发言到长篇大论的登台演讲,从跑跳步的练习到组合舞的精心设计,我深深地领悟到了“能说会做、能画会写、能唱会跳、能弹会导……”的内涵。校园的一草一木、画室琴房无不印下我追寻的足迹,洒下我点滴的汗水,饱含着我的一份真情、一腔挚爱。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的帮助鼓励给我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回首往事,魂牵梦萦,闲暇时的欢声笑语、神奇幻想,学习时的酸甜苦辣、眼泪悲伤,中师的无数趣事都飘洒在校园的青草地上。曾记得一次次站在琴房门口,聆听那一曲曲醉人的弹唱,更难忘失败后的悲伤和双手捧起荣誉证书时的喜悦与骄傲。

当我再次漫步在月下的校园,极目四周树身丛影时,我的思绪总是难以平息。冕师!是您的甘露滋润了我,是您的深情一直抚摸着我,是您内在的美丽紧紧吸引了我,也是您丰富多彩的中师生活塑造了我,我能给您带来什么呢?除了留在您怀里的苦苦追求和探索以外,我又一次感到自己的无知和贫乏,在这片朦胧之中,我再次自责并暗下决心——我三年后的人生定是无悔的人生!

在绿树丛林中,我静静地思考着。瞬间我仿佛明白了许多:昨天的没有全部留住,但未来的一定要奋力争取,在这中师三年的生活中,不仅要依恋校园的情,更要珍惜这有限的光阴,让青春沐浴在这生命的绿园里,让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人生谱写更多的光辉凯歌,为了回报校园对我的培养,为了明日的花朵开得更加艳丽,我整理自己的思绪,排除内心的惆怅和迷茫,再次放飞青春的梦想!

回首我的中师生活,我感谢那时的梦想,让我能带着无限的憧憬,以一种充满青春活力、阳光快活的心态来到了梦开始的地方——复兴小学。工作与收获

复兴小学坐落在山清水秀的复兴镇,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樱桃之乡”,农产品丰富,交通也很便利,算得上是山区的繁华之地。学校属于乡镇中心校,有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刚到学校的第一天,我就被孩子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因为学校已有近十年的时间没有分配年轻的教师来了。面对一个长得虽然不漂亮但却爱“臭美”的年轻女教师的到来,孩子们有些好奇,那算再正常不过了。那时候的我还有几分自豪,因为我是作为我们那一届毕业生中评选出的唯一一位“优秀毕业生”分配到复兴小学的,而我其他的同学都去了边远山区。

没想到,初为人师颇有几分傲气的我遇到了教师生涯中特别尴尬的两件事情:我承担一年级二班的数学课的教学任务,我们班上有一个男生,与正常孩子相比智力要差得多。这孩子经常不完成作业,国庆节放假回来,他又是一道题都没做,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对他大声地呵斥:“不做作业你就回去,我不想再见到你了!”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他背着书包就往外走,我被他吓着了:他是在反抗我,还是真把我的话听进去了?我不敢多想,赶紧冲到教室门口不让他走,结果他说:“老师让我走我就走。”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点声音,孩子们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似乎听见他们在问我:“吴老师,你刚才不是让他走吗?”这时,我忽然想到平时孩子们不认真上课被我责骂后,他们依然会说:“老师您好!老师再见!”是他们怕我,还是对我的宽容和尊重?此刻,我感到自责和羞愧,孩子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我很清楚啊,为什么不能对他降低要求呢?他的智力已经有了障碍,难道还要让他幼小的心灵也受伤害吗?孩子们上课不认真,我这个当老师的也有错,我没有把孩子当孩子看,没有关注他们的年龄和心理,没有充分考虑他们面临的困难。孩子们的童真和宽容感化了我,在反思和愧疚中我学会了站在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学会去理解他们表达不完整的内容,学会说他们能听懂的话,学着去包容孩子们的贪玩和调皮,我的课堂不再威严、焦躁了,孩子们也逐渐习惯了我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疑问,整个课堂有了宽松、愉悦的氛围。

因为听说来了一位年轻的教师上数学课,我们班上一些有关系的孩子都转到其他班去了,这件事是开学一个月后我才知道的,当时我发现我们班的班主任和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有一些矛盾,甚至发展到吵架的程度,旁边的教师才告诉我:“吴杰,你还不知道啊,因为你是新教师,你们班有几个学生都转班了。”知道这件事以后,我没有丝毫的责怪,只有尴尬,因为我知道我没有教学经验,家长不信任我是正常的,但是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凭着我对工作的热爱,加上对教学的领悟和对孩子们的精心管理,一年级学年统考,我们班以91.4的平均分在整个巨龙片区排名第一;二年级、三年级的期末统考,又以94.2和94.6的平均分在片区排名第一。除了教学成绩突出以外,我们班在学校的各种班级活动和各项比赛中的表现也都是最出色的。

初为人师的教学工作让我至今难忘,忘不了孩子们第一天看我的那种胆怯的眼神,忘不了他们第一次站在台上不敢说话的紧张模样,更忘不了他们第一次跟我学跳舞时的那份僵硬和不协调。那时的我对他们没有过多的责骂,有的只是理解和面对。那时候的我,虽然对教育没有太多的思考,但在让孩子们学会知识的同时,我总会尽力去培养他们生活中的习惯和技能,让他们明白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一句话:书本上有的我会教他们,书本上没有的我也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

农村孩子习惯很差,手是脏的,衣服是脏的,脸也是脏的,更别说其他的行为习惯了。我先从个人卫生开始,包括个人学习用品的卫生整洁。每一节课下课后,我都要求手脏的孩子去洗手,要不然衣服、脸、书、练习册、作业本全都会变黑的。我还要求每个孩子必须让所有书本的角保持平整,不能有皱褶,书写一定要工整。以上要求天天督促,孩子们也就慢慢地养成习惯了,每当批改作业或是考试的时候,见到孩子们整洁的卷面与其他班截然不同,心里就有一分收获的喜悦。

还记得第一节数学课,我没有讲授新课,而是带领孩子们观察书上的彩图——“我们的校园”,然后要求他们一个一个地站起来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书上的内容说完了,我就带着他们观察我们的校园,观察完了回教室接着说“你又看到了什么”。每一个同学在说话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声音要洪亮。从第一天开始我就让孩子们习惯在我的面前大声说话,我要让农村孩子克服不敢说话的胆怯心理。后来在我的教学中我不仅让孩子们说题意、说思考方法、说过程,还让他们听我说、跟我说,所有的口算题我从来没有让学生直接写出或是说出答案,而是听我读题,然后快速说出答案,这样孩子们不仅有了认真听的习惯,还增加了一个间接思考的过程。后来,稍微简单一点的应用题我都让他们听我读题,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这样不仅循序渐进地培养了他们听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空间思考和想象的能力。直到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的我已经无意识地在低年级的数学课上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倾听的能力了,这也为2008年我申报四川省民族地区微型课题——“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课题于2010年获四川省教科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担任学校辅导员的那六年,我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我管理的范围从班级扩大到学校。接任这项工作的时候,除了学校订阅的那本《辅导员》杂志以外,什么资料也没有。究竟是按以前的惯例形式化地开展少先队工作,还是应该与时俱进地组织少先队活动?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后来我想,学校让我来承担这项工作不就是要发挥我的特长,把少先队的活动开展起来吗?于是我厘清了工作思路,从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制定工作和管理条例开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活动,不到半年的时间学校少先队工作就呈现了一派生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观摩西昌第四小学的一节主题活动和一次争章达标活动的时候,我的灵感来了:这些活动农村学校也可以开展啊,而且还可以做到因地制宜地开展。从那以后,我带着中队辅导员,在学校的每个中队开展争章达标活动,同时由大队委组织开展百花园艺术活动和手拉手活动。虽然这些工作起步非常的艰难,但是由于我的执着和学校领导、教师的配合,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也积累了很多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经验,先后两次在全县少先队工作培训会上做了经验汇报。最让我为之骄傲的是,我撰写的少先队工作论文《怎样在农村学校开展争章达标活动》,于1998年获凉山州少先队工作论文评比一等奖,文章虽然稚嫩,但足以见证那时候的我对工作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

在几次进行少先队工作汇报的时候,我都引用了诗人泰戈尔的几句诗:“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绿荫。”1998年,我在一篇工作日记中写下了几句话: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更爱辅导员的工作。复兴小学的一草一木我都用心去爱过,更别说是任何一个孩子——我愿做叶的事业,为孩子们撑起片片绿荫。这应该是我那段工作经历的真实写照吧。因为少先队工作的成绩,我先后几次被凉山州团委、州少工委、州教育局评为“凉山州优秀辅导员”“凉山州先进德育工作者”。

少先队工作的开展,使我有了深刻的感悟:有了对工作、对事业的爱,才有长期的坚持和付出。我感受和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我也得到了锻炼和收获,即使有一天什么也没有了,这段真实的回忆也会让我感到充实和幸福。

由于家庭的需要,2003年我从复兴小学调到离我爱人很近的泸沽教办担任数学教研员工作。泸沽镇是四川省的“百强镇”,经济比复兴镇更加的繁荣,交通更便利了。教办离我家很近,不到5分钟就可以走到,这也许是大多数教师都梦寐以求的地方,可以过上“一张报纸,一杯茶”的生活,但是喜欢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充实的我,始终感觉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2005年经过慎重的考虑,我向组织提出申请到泸沽小学去工作。但出乎我的预料,2006年3月,组织经过考察后,又把我调回了复兴小学,让我担任副校长工作。学校离我家有17公里,说实话我是不想去的,因为我的孩子只有两岁,我知道这份艰辛会有多么漫长,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只有服从,别无选择。就这样,我开始了早出晚归,在家与校之间两点一线的奔波。一晃就是整整7年半的时间,这也是我的教师生涯中一段艰难而幸福的时光,我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希望,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村学校的教育更需要爱和付出。无奈与坚守

如果说十年前我初到复兴小学是带着欣喜和渴望来的,那这次到复兴小学却是带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来的。我知道2006年的复兴小学已经不是当年的景象,教师工作涣散,教学质量连续下滑,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事实比这还要糟糕。

上班的第一天,校长告诉我说学校编排了一个舞蹈节目,准备参加县上的艺术节比赛,让我去把把关。在看完节目之后,我不得不提出一些建议,因为整个舞蹈过程确实缺少情节和故事性,音乐和动作都过于简单,我还非常委婉地告诉负责编排的教师,接下来可以在音乐和动作上怎样改进和弥补。结果预想不到的事来了,没过半个小时,负责编排舞蹈的那位女教师走进办公室对校长说:“我这段时间很忙,不如把这项工作交给吴校长算了,再说,这也是她的强项。”说完甩手走了,没过几分钟,分管这项工作的学校中层教师也进来了,板着脸对校长说:“我太忙了,这个节目就交给吴校长吧,反正我也是外行。”

我坐在办公桌前目视校长的无奈,那一刻我似乎感触到学校无法发展和他无法开展工作的一些苦衷。接下来的几天,我才慢慢地发现复兴小学除了内部的管理出了问题,更可怕的是外部环境给予它过大的压力,感觉有一双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掐住它的喉咙不让它喘气,有一根无形的绳子捆住它的手脚不让它发展。在了解了学校面临的问题之后,我被那些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吓着了,那时的我,似乎从火焰山掉进了冰窟窿,彻底陷入了消沉。

接下来的我做了什么呢?想办法、找理由向校长请假。那一年,正赶上冕宁县为庆祝“七一”要举行大型文艺演出,县林业局和工商局都请我去给他们编排大合唱,“机会”来了,我终于可以不去学校了。就这样,这一学期结束了。

新学期又来了,那是2006年的8月底,我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婆婆那里,无奈地坐上了去学校的公共汽车,“请买票!”售票员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多少钱?”“五块。”平时我都是开车,那天我实在没有心情,所以就选择了乘坐公共汽车,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问自己:我每天这样去学校究竟有何价值?我对得起这来回的十元车费吗?孩子的哭声似乎也在耳边萦绕,我舍下我的孩子,不顾家人的劝阻,不就是为了去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不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农村孩子吗?我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畏惧,组织上把我安排在这里,不就是希望复兴小学能有更好的发展吗?我暂时改变不了学校的面貌,但我能做学校的业务管理啊,想到这,我整理了自己的思绪来到学校。

当我把所有的想法都告诉了校长之后,他也非常赞成。我们一边规范和落实学校的管理制度,一边抓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一切用制度说话,同时也积极地向教育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现状和工作难度。记得那一学期,我把学校所有教师的课都听了一遍,并且进行了意见交流,这一举措也让老师们感觉到了学校管理的微小变化。

2006年学校教师课堂现状:

案例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整节课语文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被动而紧张地接受学习。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语文教师在整节课中,没有给学生任何一点阅读的时间,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内容。也没有给学生任何自主思考、交流和学习的时间,没有一点点新课程的理念和教法,而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授课教师完全不知语文课中阅读的重要性:初读的感知、细读的理解、精读的感悟。学校语文骨干教师陈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人叹息。由此可见,当时学校语文教师新课程理念的缺乏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也可看出学校语文教研工作的境况。

案例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连减的解决问题”:学校兴趣小组一共有学生50人,参加舞蹈小组的有15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9人,还剩多少人?

教师先让学生完整地把题读一遍,然后问全班学生:“总共有多少人?”学生答“50人”, “参加舞蹈的有多少人?”学生又答“15人”, “参加美术的多少人?”学生再齐声答“19人”,更出乎预料的是教师直接问:“怎样列算式?”学生答“50-15-19”,之后教师自问自答地把整个计算过程和结果写了出来,这节课的教学工作也就结束了。

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一问一答、自问自答的方式中结束了,没有课前的情景创设和引入,没有学生分析和探究的过程,没有对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和各种习惯的培养,更没有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活动的环节。

我是怀着非常遗憾和难过的心情听完这节课的。遗憾的是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很久,复兴小学的部分教师还在继续扮演教书匠的角色,完全不知道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四基”“四能”体现在哪儿?难过的是这些孩子的不幸,因为遇到了这样的教师。由此也足以看出提高复兴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对全校教师的整个教学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发现复兴小学教师工作涣散,教风不严,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非常滞后,在全国上下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普及阶段,复兴小学的教师好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一切照旧。2007年8月,组织上也意识到了学校的发展问题,对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一位新的校长来了,学校也随之被确立为县直属小学。新来的王校长是一个懂管理、知人善用的业务型校长。从他上任的第一天,学校教师会的氛围就有了改变,以前在会上大呼小叫的情景没有了。这时的我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整个人的精气神又回来了,该是做点事的时候了。职业与事业

王校长对学校班子成员的分工进行了调整,我分管教育科研工作和德育工作。当时复兴小学迫在眉睫的一件事,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教学科研形同虚设的状况。我首先要做的是开展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学习,严格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教育观念。其次是制度的修订,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完善的科研制度,才能更好地管理和考核教师的教研行为。让教师参与的所有科研活动都有据可查、有据可依。同时把教育科研的各项工作都纳入年度考核,力求通过制度管理和考核激励的办法促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再次就是落实每一项工作的开展和监管,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从我做起,逐步规范老师们参与教研活动的行为,转变他们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指导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来感悟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因为教师们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形成了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照本宣科、自由散漫的工作状态,所以给科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当时省内的各级培训很多,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时机,从理论和思想意识上对学校教师进行熏陶。每次派去学习的都是学校内稍微优秀一点的教师,学校要求每一位外出培训的教师必须把培训内容与我校当前的实情相结合,就培训的内容进行理解、消化后,以讲解、汇报的形式对全校教师进行二次培训。

第一次在会上进行汇报的是一位青年语文教师,她像读日记一样把每天培训的内容以标题的形式念了一遍就结束了,当时我非常无奈,但我知道她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已经养成不愿动脑筋的工作习惯,所以我委婉地说了她几句,没想到她却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说:“我汇报不来,谁让你们派我去学习的。”这就是当时学校校本教研工作难以开展的一个最真实的写照。在制度和要求的面前,我坚持原则,我也深深地明白,如果这样的局势不扭转,今后的工作将陷入尴尬的局面。当着所有教师的面,我没有与她争执,而是严肃地告诉她:“首先,学校派你参加培训不仅因为你是学校年轻的骨干教师,还因为你平时工作认真,有教学经验,悟性也好,而且培训汇报这项工作不是教师个人的行为,而是学校教学科研制度的规定,我们必须按制度办事。其次,我也理解你的苦衷,不是抵触制度,可能是准备不够充分,希望你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优势,认真整理培训内容,进行书面汇报。”会后,这位教师改变了之前的工作态度,对培训期间的学习内容进行了认真整理、归纳和总结,写出了很好的培训心得体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后来的校本培训工作中,老师们都知道该怎么样进行汇报培训了,那位女教师也在后来的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近几年的教学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为了实现学校“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和“创农村一流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我认为必须先关注全校师生良好习惯和文明素养的培养,因为学校老师们没有主动学习、课后反思、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叙事的习惯,而农村孩子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在行为习惯和素养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做了深入的调查后,2007年底,我负责申报了凉山州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提高农村小学生文明素养研究”,这个课题主要以教师课堂教学、班级主题活动、学校升旗仪式、班级管理为主要研究渠道,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想意识、道德素养等方面对全校师生起到了约束、由外而内转化和提高的作用,同时也迫使老师们去经历实践、反思、总结、提炼这么一个研究过程。此课题的研究转变了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培养了他们参与实践研究的能力。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该课题的成果受到了县教育局的关注,在全县内进行了推广和运用。学校教师撰写的大量优秀论文和教学案例也受到了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教科所)的关注,2010年12月专门为我校出版了《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一书,共收集教师文章80多篇。此课题于2012年获四川省教科所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于2013年获冕宁县政府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是全县教育类唯一获二等奖的科研成果。

就在当时,学校没有一位教师愿意承担学校的公开课、研讨课,没办法的我只有亲自点兵,先从我自己开始,从年轻教师开始,然后再组织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参与,在每学期安排不同内容的公开课和示范课,语文、数学教师分别参与听课并进行点评和研讨。最初,就是一个简单的点评环节居然都没有一位教师愿意发言,即使点名让某位老师发言,他也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好话应付了事,从来不谈实质性的问题,当时的我明白这样的状况必须改变,不然“教学研讨”就是一句空话。于是,我只好把“评课”这个环节也纳入科研考核,就每位教师发言的次数和点评的效果进行记录,年终参与绩效考核。这样从硬性的要求开始,时间长了老师们便养成了大胆点评、激烈讨论的习惯。这项工作的开展也从教学行为方面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2009年初,我负责组织申报了凉山州教育小专题——“通过教师观课、评课和议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该课题于2011年获得了凉山州教育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由于学校地处山区,教育发展迟缓,复兴小学在2006年之前没有教师参加过任何一级的赛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略有成效的时候,2008年4月,县上把凉山州语文教师优质课赛课的机会给了学校青年语文教师周应凤老师。这对于复兴小学来说,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机会,但是由于学校语文教师没有人可以更好地对周老师进行指导,我当时对此工作也没有更好的工作经验,最后周应凤老师只取得了一个二等奖的成绩。

这次事情后,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反思,我觉得一定要在教育理念、教学设计和方法选择方面加强学习,只有学校的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对学校教师做到更好的示范引领。所以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努力地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教法,大量地听老师们的课,不论语文、数学或是科学、品德,什么课我都听,都参与教学设计。我与老师们一起探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先后几次在校内开展“复兴小学新课程教学研讨会”,邀请县上的教学专家做点评,聘请县内的知名教师与我校教师同台上课,力求通过各种活动提高我校教师教学研讨的意识,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从2008年真正拉开了复兴小学青年教师参加县、州级赛课的序幕,五年的时间,我先后指导了14名教师参加冕宁县、凉山州青年教师课堂展评活动,取得10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

在这期间也发生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那是2008年的10月12日的晚上10:30,由于我申报的四川省微型课题取得了立项,省教科所要召开课题负责人会议,所以当晚我爱人开车送我到火车站,当时我的孩子已经睡着了,平时这孩子都是一觉就睡到天亮的,也不知那天是怎么了,我们刚出门孩子就醒了,当我爱人开车回来的时候,顺着灯光远远地就看见我家楼下的水泥地上躺着一个孩子——那是我们的孩子!他从7米高的三楼上摔下来了,当时孩子已经昏迷。

其实那天离家的时候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还看了我们家的窗户是否关好,心里还庆幸有防盗栏,但我没想到的是孩子就是从防盗栏处摔下去的。我上火车把行李放好之后就一直不停地给我爱人打电话,打了很多次都没有人接听,第16个电话我爱人终于接了,他用非常低沉的声音告诉我孩子从楼上摔下来了,正在去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的路上。那一刻,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那楼有多高,当时的我无法承受这莫大的打击,只想从车窗跳下去一了百了。也就在那时,我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孩子不会有事,他一定会创造一个奇迹,因为我这人虽然脾气有点急,但我的内心非常善良,我如此辛劳地工作定会换来上天的眷顾,肯定会保佑我的孩子安然无恙。在我赶到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的六点钟,孩子仍然处于昏迷状态,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说没有人知道孩子会在什么时候醒过来。那份煎熬,那份自责,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让我至今难忘!

三天以后,孩子奇迹般地苏醒了,当护士把孩子从监护室推出来的那一刻,我激动万分,也想到了很多,我觉得我要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因为有了他们的爱,孩子才得以存活,我更要感谢上天、感谢命运、感谢生活,因为有了它们的眷顾才有孩子的生命,我也要用我这份爱去回报社会和生活!我明白我该做什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去,我要延续这份爱!

孩子是10月22日的上午出院的,从西昌回到家中已经是中午了。把孩子交给我婆婆和我妈妈后,我立刻赶回了学校。因为学校有两位青年教师要在本月25日参加县级数学和科学课赛课,我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教导处和教科室,但是我知道当时学校的情况,所以我对这两节课不放心。那天上午在医院我就通知两位教师准备下午上课,我要听课。

在听了他们的课后,我感觉整个设计重难点不够明确,教学过程没有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做了及时的调整设计后,又利用第二天的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学校,让两位教师按设计后的思路再上课。最后两位教师都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个历练的过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公开课或赛课,让他们在别人的“搀扶”下学会站立,让他们在精心的“设计”中避开弯路,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实践和反思课程的思想理念,这也是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的一个可行路线。

在落实教育科研的工作中,我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把学校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图书管理、课外阅读工作相结合,通过主题学习、课程落实、活动创设来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加强对学校图书室的管理和建设,有效利用图书室的资源,培养农村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2008年9月,我和学校领导商议后,做出了在3~6年级开展课外阅读课的决定,制度安排专门的阅读课指导教师,并将阅读课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这项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弥补了农村孩子没有课外阅读条件的不足,受到了省、州教科所的关注。2010年3月和2011年10月,我先后在凉山州教育装备总结会和四川省中小学图书管理、应用交流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当年我被评为“图书管理先进个人”。在此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的基础上,2010年4月,我负责申报了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与图书有效利用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更好地促进了我校师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六年的时间,学校从过去常规教研活动都难以开展的局面,发展到成为今天的教育科研重点学校,从教师“无视”教育科研到全体教师的实践参与,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要感谢凉山州教科所巫明英所长、理论研究室的何良仆主任,是他们在我茫然无助的时候给予我耐心的指导,也是他们长期对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关心和扶持,才让我们走出科研的困境。我还要感谢教育主管局黄珉福局长,是他对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才坚定了我和老师们克服困难的决心。我还要感谢学校校长——王显龙,是他所带领的这一个行政班子为我搭建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平台,让我和老师们能在极其艰难的工作中逐步成长。我更感谢我校的全体教师,是他们陪我一起面对和克服工作中的无数困难,使复兴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一次又一次取得骄人成果。几年来,我个人也先后获得了冕宁县“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及“凉山州优秀教师”的称号。2010年被冕宁县教师培训中心聘为“冕宁县小学数学兼职教师”,2012年被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聘为“四川省首届中小学班主任中心教研组成员”,2013年4月被成都师范学院聘为“成都师范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培训专家”,2013年9月被凉山州政府评为“凉山州第七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爱与教育

教师职业用一个字来形容可以说是“爱”的职业:爱工作、爱事业、爱学生、爱生活。很多关心我的同事们经常劝导我说:“别那么累了,歇歇吧。”我知道他们是关心我。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对这份工作乐此不疲,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和责任驱使我坚持走到今天,那就是爱——对事业的挚爱!

复兴小学的学生几乎全部来自农村家庭,很多父母不知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扔给老人看管,自己外出打工。有的家庭是生活所迫,但很多家庭却是因为家长无视孩子的成长,认为小学阶段不重要,先挣了钱再管孩子,殊不知小学阶段是孩子各方面的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时期,仅有老师的爱、学校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是不够的,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才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的教育和监管也很重要啊!孩子一年里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家里度过,作为孩子的父母不懂得怎样配合学校教育和培养孩子,真的是一件很令人担忧的事情。鉴于这样的情况,近几年来,我在每年的九月份开学初分年级召开家长会,除了很特殊的家庭以外,一律要求孩子的父母参加家长会。在会上,就怎样管理、教育和培养孩子做专题培训。大到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小到孩子的衣食住行,我都要通过举例子、摆事实让家长明白并落实。

几年下来,家长们更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工作,也更加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了。今年9月28日最后一个年级的家长会后,我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尊敬的吴校长您好!在今天的家长会上,您讲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受益匪浅,我真心地感谢您对孩子们的苦心栽培,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知识,谢谢您!

今年我接了一年级二班的数学课,就在开学初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一位家长打来的电话,她说:“孩子能在您的班学习是我们全家人的荣幸,因为我参加过您的家长会,知道您是一位既懂得教育又善于培养学生的校长,更是一位好老师,孩子交给您我们很放心。”

作为教师,这样的话带给我的是莫大的尊重和信任。我也打心里感谢这些家长,因为他们的一分信任将激发我万分的灵感和热情,我又一次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与城市里的教师相比,我感觉自己是有遗憾的,在我参加工作的前十年,从来没有机会参加任何一级的教学比赛,这成了我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大遗憾。因为山区的教育相对要落后一些,我们县级的赛课也是近些年才面向全县的。2011年我县举办“首届小学数学校级领导课堂展评活动”,我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最后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与我身边的教师相比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有幸参加“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三年的培训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学习、交流和思考,使我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上获得更多的启示与感悟,促进了我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名师班专家、教师和导师的指导和激励下,2012年,我申报了名师专项课题“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目前正在研究中。2013年,我非常荣幸地上了《凉山教育研究》2013年第二期的“凉山名师介绍”。2013年《四川教育》下半月第五期以“美丽的绽放——复兴小学的复兴之路”为题报道了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情况,我个人也成了本期的封面人物。

这些年的教育工作虽然清苦平淡,但它让我明白了从事小学教育就应关注孩子身心的健康和发展,我们不能让客观的条件成为我们对教育工作松懈的理由,只要你善于去思考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小学教育、怎样做好农村教育,你的良心就能迫使你去关注孩子们的未来。从普通的教师到专业型教师再到教育工作者,这中间的距离并不遥远,遥远的是你的信念和思想。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堕落。”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虽然清苦平淡,但它让我明白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心态,抛弃抱怨,学会享受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也有过不少的抱怨和委屈,我甚至问自己:我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值吗?有一段时期,我的心情是浮躁不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对教育有了真正的理解和感悟,我才越来越觉得我喜欢教育,才开始沉淀下来。在小学教育这条路上,我不停地思考和追问:“该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实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孩子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幸福的人”,这就是我最终的回答。

2012年3月26日,我在成都师范学院参加教学名师培训的时候,应班主任教师的邀请,给成都师范学院即将毕业的数学系学生进行“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工作汇报时,学生们一次次的掌声给了我无数的感触。走在幽静而美丽的校园里,我突然想把那份欣慰带进我的日记,让它成为我对教育永恒的爱的纪念:

挚 爱

如果我是树

师生便是我生长的土壤

即便秋来了

叶也会化作感恩的养分

为来年的树

更加茁壮

如果我是花

师生便是我绽放的力量

即便凋谢了

花瓣也会把树根紧紧拥抱

为来年的花朵

更加芬芳

如果我选择了教师

责任是我神圣的殿堂

因为这份执着

我将爱

化作耕耘的力量

如果我选择了教育

使命将是我人生的辉煌

因为无悔的追求

我将用一生

践行我教育的理想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目标,世界都会为他让道。”我想我已经确立了人生的目标,它已在我的心中定格。第二章工作经历与感悟

在读师范学校的时候,我就养成了用日记记事的习惯。参加工作以后,这种习惯慢慢没有了,但还是偶尔会把一些有意义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每当一个人待在书房里,我就会把记事本打开,默默地读上几段,会有一种再次体验和分享的感觉,好像在观看曾经的照片,就像在昨天,似乎又很遥远……2007年8月27日

老校长调走了,听说今天新的校长要来,学校班子成员在教师会之前要开一个短会。我心里面感觉特别没劲,没有好奇更没有期待,因为我对整个学校、对自己的工作几乎失去了信心。

到街上吃了早餐回来,刚走进学校的大门,就看见有一个陌生的男人在办公室的门口看“教师公示栏”。“这是不是新来的校长?”同事问,大家都不知道,因为新校长是从县内边远的山区调来的,大家都不认识。听到这句话,我才仔细地打量起了这个人,四十多岁,个子有点高,但皮肤有点黑。这时候和我一起搭档的刘校长走过来给我介绍:“这是组织上调来的王校长。”我勉强地跟他握了手。心里想:不在山里待着,跑到这里干什么?你不来,我们学校就没有人可以胜任这个职位吗?来吧,好事还在后面呢。说实话,学校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但是我也有过管理学校的想法,所以面对新人的到来,心里多少是有些不愉快的。

班子成员的会议是在校长办公室开的,轮到我发言的时候,自然没有什么好话,我接着刚才王校长讲话中关于“安定团结”的话题借题发挥了:“那我就从团结说起吧,什么是团结,我想这不是某一个人单方面的想法,这应该是大家互相、彼此的一种包容、理解和合作,但它不代表一团和气,在以学校大局为重的前提下的团结我赞同,但是工作上的分歧也是可以保留和存在的,这算不算团结呢?我这人脾气急,说话直,希望王校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以团结为重,就多多包容吧!”我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新校长才来,难道就不怕激化矛盾,影响工作氛围吗?

让我怎么也没想到的是王校长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真诚地说:“吴校长说的话我很赞成,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安定团结,但这绝不是表面上的一团和气,而是大家在团结氛围下的探讨和共识,求大同,存小异,一切以学校发展为主。我也希望吴校长在今后的工作中就像今天一样,能给我和学校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我想,你今天的坦诚让我相信,在各位的努力下,学校会有新的发展。”

我的脸似乎有些挂不住了,本来想让校长难堪的,没想到他顺势这么一说,倒让我觉得这位新校长绝非等闲之辈,既然有幸与这样一位聪明人合作,为了能改变学校目前的困境,我还是尽责尽心吧。

再次看到这则记事的时候,真的为自己过去的那份虚荣感到有一些羞愧,还好这些年来自己没有辜负当时的那份决心,这也算是一种宽慰吧。2008年5月4日

今天是我的工作经历当中一个重要而难忘的日子,复兴小学终于有了第一个课题——“提高农村小学生文明素养研究”。今天在学校的阶梯教室里举行了开题会,在开题会上,州教科所的几位专家对课题做了很好的点评,也提出了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我都记在了笔记本上。因为我没有课题研究的经验,所以对每一位专家的发言我都听得非常的仔细认真,希望从他们的观点和意见中得到点拨和启示。

过去的几年里,学校连正常的教研活动也是形同虚设,什么是“课题研究”就更没有人去想它了。

说到课题研究,还得从两年前开始说起,那是2006年9月,我刚到复兴小学不久,校长让我去参加“凉山州中小学教科室主任培训会”,从那次会后,我才对课题研究工作有了一些粗略的了解。记得当时州教科所理论室主任何良仆的一番讲话点燃了我开展这项工作的激情。何主任说:“问题就是课题”,这让我有了对学校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念头。培训结束后,我满怀激情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原来的校长,他听了之后也很支持,于是我在教师会上做了一项工作安排:请各位教师在国庆放假期间思考一个问题——学校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或是你在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困惑是什么?想好之后,三言两语写在纸上交给我。当时我还对老师们说学校准备监督和检查教师教研活动情况,也想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尝试。没想到话音刚落,个别班子成员和台下的教师就开始七嘴八舌了,总之一句话:别把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快了,做什么事还是慢慢地来。面对这样的情景,我感到无能为力,虽然知道学校的管理出问题的真正原因,但也只有沉默了。

面对今天这个热闹而严肃的开题会,我非常的感慨:两年前的今天,学校没有人会去思考什么是课题,什么是研究,而今天大家不得不接受这项工作的挑战,因为这个课题的参研教师是学校的全体教师,研究对象是全体学生,研究过程必须通过全体教师的参与和班级的管理才能实现,没有退路。这也是学校管理不得不从严格要求到强制执行到养成习惯再到形成自觉的无奈吧。

这项课题的立项来之不易。2007年9月,在对学校师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之后,我有了这样的念头:德育工作是当前乃至今后复兴小学办学和发展的一个方向,只有教师的师德师风跟上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素养养成了,得到家长和社会关注了,学校才有得以发展的基本保障。于是,我把申请德育管理课题的想法告诉了王校长,希望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在校长的带领下,我和几位主研教师于2007年12月到了凉山州教科所,在州教科所办公室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学习让我至今难忘,在巫明英所长和何良仆主任的耐心分析、指导下,我们确立了此课题的申报。

虽然课题的开题今天才得以实现,但是从去年的9月我就拟定了研究方案,课题的各项研究措施都在有计划地实施中,从今天开题会上的“德育综合实践课”可以反映学校近期开展工作的成效,也可以领略到学校师生在精神风貌上的变化。

在一番感慨之后,又不免有些惆怅,该怎样立足学校的实情进行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怎样把文明行为内化为自身的素养”这一研究难点始终困扰着我。我一直在思考该创设什么样的活动来实现这一个研究目标,我知道后面的研究工作还会面临很多困难和困惑,好在目前老师们在逐步转变过去的陈旧观念,对我来说这就是校本研训和课题研究工作最有效的基础保障。至于“新点子”,还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和发现吧,相信我会有灵感!

再次翻阅这篇记事,我觉得心情有些沉重,起步时的艰难与挫折至今历历在目。收获也是有的,记得在当年凉山州教科所举行的“凉山州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负责人培训会”上,我对此课题的论证答辩得到了西昌学院的贺新宇教授和州教科所专家的高度评价,这更坚定了我做课题研究的决心,才获得了今天课题研究工作的可喜成果。2008年5月12日

没想到这么快我就找到实施研究的策略了。今天在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的时候,五年级一个班的周记本中的一篇文章给了我灵感,这篇文章是记录这个女同学因为一件小事和自己的妈妈怄气,后来发现是自己错怪了妈妈,联想到平时妈妈为家里的生活起早贪黑的情景,于是觉得对不起妈妈的一篇心理感受文章。我忽然觉得这不就是“从事情的发生到内心的感受,从行为的变化到素养形成”的最有效途径吗?于是,我对这个想法进行了反复的琢磨,与课题组的教师商议后,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每日一事”活动,即每天每个同学做一件小事、做一件善事、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要求四、五、六年级的同学把这件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每日一事本”上,并写出简单的想法、看法和自己的观点。这件事可以是在学校或课间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放学后发生的事情,每周内班主任教师必须检查本班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在班上进行总结,学校课题组在课题研讨会的时候对开展和落实情况进行汇报和讨论。也不知道这样的实施渠道是否是有效的,只有在研究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才能让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这是课题研究工作初期我做出的一个尝试,没想到在这个实践与反思的活动中,孩子们都积极地参与,老师们也热心地指导。2009年3月,课题组在孩子们都习惯记“每日一事”的基础上,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将其改为“每周一事”,同时也让学生由“自己做一件事”扩展到可以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对其进行简评。“5·12”汶川地震发生的那段时间,孩子们的记事里也增加了好多让人感动的场面。2008年和2009年的7月,课题组收集整理出了优秀的“每日记事”和“每周记事”,形成了学生文集《成长的日子》第一、二集,共收集了学生优秀记事两百多篇。教师在管理和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也写出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叙事和论文,其中学校语文教师黄宇芬老师的论文《以“每周记事”为平台,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一文还荣获了四川省教育厅“第十一届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2008年9月25日

在这学期开学初,学校教导处对上一学年语文统考试卷进行了分析,发现每一个年级的考试内容都涉及了课外知识,然而农村孩子根本就没有家庭阅读的条件,只有利用学校图书室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自“普九”以后,学校图书室就配备了3千册图书,还有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阅览室,但一直都闲置在那儿,几乎没有人去借阅,这在农村学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在听了教导处的汇报之后,我来到了图书室了解学校现有藏书情况,发现图书室的藏书暂时可以满足学生轮流阅读。这些图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对文明素养课题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于是,我和学校领导做出了一个决定:在学校3~6年级的班级设置课外阅读课,每周每个班1节课,指定由敬业精神和文学素养好一点的教师担任阅读课指导教师,阅读课将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不仅这样,同时也要求班主任教师每个周末到图书室为本班学生借书,让学生带回家自己阅读,同时通过学校宣传让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图书。这个决定在下周星期一开始执行。

说实话,来复兴小学也有近两年的时间了,但我确实没有去思考过该怎样利用好学校的图书资源这件事,所以在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我清楚地知道学校师生过去对图书室和课外阅读的陌生情况。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参与恐怕不行,还需要图书管理员积极负责、学生课外阅读课老师的管理、班主任教师的支持和参与,这一系列的辅助工作都得一一到位,不然课外阅读课迟早也会形同虚设。所以接下来的工作还很多,也很繁杂,但没有理由不做这些事,孩子们已经被耽误很多了,不能让他们再错过阅读的机会。

我提醒自己:做出了决定,就不要考虑困难了,该考虑的是怎么样才能让工作的开展取得应有的成效。我想只有在尝试中不断总结,使课外阅读真正走进全体师生的心中,让图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推动课外阅读的真正开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