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明理与实践心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7:36:10

点击下载

作者:李志道,李平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腧穴明理与实践心得

腧穴明理与实践心得试读:

前言

“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本书意在明腧穴与治疗之理,阐实践与心悟之得,故名《腧穴明理与实践心得》。“格物致知”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要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自然规律,以期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针灸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我们遵循“格物致知”的原则,精研医典,阐经络之理,明腧穴之义,采撷众长,继承创新,融会贯通,发岐黄之古义,融新知于其中,力求明理所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重点介绍腧穴作用规律,扩展了“经络所过,主治所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认识,提出经络横行说。介绍了常用腧穴的特定功能及特定穴的应用。系统总结古今选穴规律,丰富了现代选穴方法与取穴原则。创新现代针刺法,系统阐述古今刺灸法的应用。各论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腧穴明理篇,下篇为治疗实践篇。2006年版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虽有362个经穴,但本书未全面介绍,只介绍我们临床常用的穴位。我们将部分位置相近、功能相似的腧穴按部位或按经脉的形式介绍,对部分组穴予以命名,并介绍其位置、取穴法、主治、刺法及明理与心得。突破阿是穴“以痛为腧”的概念,将具有特定敏化状态(痛敏化、热敏化、光敏化、电敏化等)的穴位全部归属于阿是穴的范畴,将阿是穴独立篇章,补充其他专著的不足,还阿是穴原有的分类地位。治疗实践篇本着从临床实用出发的原则,采用中西医病症名并列,不拘泥于中医病症或西医病名,阐明病因病机,阐发组方配穴原则,突出我们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力求做到简而精,所选腧穴尽量做到前后呼应,不仅言其法,更明其理。

本书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念互融,个人经验与各家观点相参,旨在中西互通,继承创新,采撷众长,兼收并蓄。本书总论主要体现了主编的学术思想,各论腧穴明理篇与治疗实践篇相彰,阐发穴理,指导实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为本书作序,使本书增色不少,特此感谢!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天津市南开医院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本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态度,反复推敲,尽心尽力,但限于水平,无论是学术观点还是文字水平可能存在不少疏漏和错误,诚望广大读者斧正,批评和修正错误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这是我们由衷的心愿。编者2015年2月总 论第一章 腧穴总论第一节 腧穴作用规律一、腧穴远治作用的规律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在”

人体任何脏腑、器官、部位都有一条或多条经络分布。当这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凡是与这一部位有联系的经脉上的腧穴,基本都有治疗这一病变部位的作用,这个规律即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应用此规律应注意以下问题。(一)“经络所过,主治所在”是指整个经络系统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学者提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名句,既有文采,又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得到学术界的肯定,广为引用,功不可没。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浮络、孙络组成,无论是从分布部位看,还是从生理功能角度看,十二经脉均属于经络系统中的主体,但是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在其分布部位上,有很多地方突破了十二经脉的分布部位,因此我们认为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改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在”更为妥当。应用“经络所过,主治所在”的规律,应包括整个经络系统,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十二经脉分布的范围内。比如,胆经的肩井穴为治疗乳痈的常用效穴,但是胆经的经脉并不分布于乳房,而其经筋“系于膺乳”,为肩井治疗乳痈提供了依据;又如,足三里治疗胃肠积热、痰湿内停的失眠效果甚佳,失眠的病位在心,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其经脉不与心直接相连,而其经别“上通于心”,这样足阳明经别就为足三里治疗“胃不和,卧不安”的失眠提供了依据。要想正确而且熟练地运用“经络所过,主治所在”这一规律,必须熟悉经络系统的全部内容,而更重要的是,必须熟悉每一脏腑、器官、部位都有哪些经络分布。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设“经络发明”一节,首先以脏腑、器官为纲,将经络的分布做了总结归纳。现行教材《经络学》也设专篇论述,可供参考。(二)“经络所过,主治所在”主要用于本经作用和接经作用

当某一脏腑或器官发生病变时,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在”的规律,可以选用与这一脏腑或器官直接有联系的经脉上的腧穴治疗,这就是本经作用。如肺经起于中焦(胃),下络大肠,又系肺系(咽喉、气管),当上述脏腑器官发生病变,出现咳嗽、气喘、感冒时,可选用肺经的尺泽、孔最、鱼际治疗;当出现咽喉肿痛时,可选用肺经的鱼际、少商治疗;当出现呕吐、泄泻时选尺泽治疗。十二经脉是互相衔接的,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环体系,根据十二经流注的规律,当某一脏腑或器官发生病变时,除了选用上述与该脏腑器官直接发生联系的经脉上的腧穴治疗外,还可以选用与该脏腑器官间接相通经脉上的腧穴治疗,这就是接经作用,也称接经选穴法。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相接,治疗肺脏病变咳嗽、气喘、发热恶寒、咽喉肿痛时,就可以选用大肠经的合谷、曲池治疗,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这种接经主治作用又叫作表里经互治,也叫表里经选穴法;又如,肩的外侧、后侧为手三阳经的分布区,足三阳经是不分布于肩部的,但临床中经常用条口透承山、阳陵泉治疗肩凝、肩痛,且疗效甚佳,就是基于“经络所过,主治所在”的接经作用——条口属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迎香穴处相接;承山属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睛明穴处相接;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在瞳子髎穴处相接。从中可以看出,同名经都是相接的(阴经同名经亦如此)。这种治疗作用称之为同名经互治,又称作同名经选穴法。心属手少阴经,脾属足太阴经,二者既不是表里经,又不是同名经,但是根据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可知此二经是相通的,因为脾的经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临床以心经的神门和脾经的三阴交治疗病位在心的失眠,就是运用这一规律。

接经法的应用,一般限于某一经的上一经或下一经。如手少阴心经的上一经是足太阴脾经,下一经是手太阳小肠经,当心系有病时,可以选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接经选穴不能漫无边际。(三)“经络所过,主治所在”适用于距病位较远的腧穴

研习古人文献和今人经验,分析古今处方,发现腧穴的主治作用从“经络所过,主治所在”角度选穴,具有如下三点规律。

1.头面五官、咽喉部疾病,多用手足部的腧穴治疗

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头面之疾针至阴”,涌泉主治“顶心头痛眼不开”等。

2.躯干部和内脏部疾病,多用前臂和小腿部的腧穴治疗

例如“心胸内关谋”“胁肋支沟取”“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小腹三阴交”等。

3.肢体的病症,应在病位的远心端或近心端选穴

如“两足肩井搜”,以肩井治疗癔性瘫痪有时效如桴鼓。治疗坐骨神经痛,常以大肠俞、气海俞、环跳配以悬钟、昆仑。

必须说明,以上三点规律只能言其大概,并不是绝对的。(四)选穴时应与穴性相结合

中医治病既要考虑病位,又要考虑病性。从腧穴的功能(穴性)看,大部分腧穴是双向调节作用,即同一个腧穴既可以补,又可以泻。另有一部分腧穴,则有偏于补,或是偏于泻的作用。据此,在选穴时就有两种情况。

1.具双向调节作用的腧穴,只须确定病位,不须考虑病性

例如胃脘痛,病位在胃,病性可有胃寒、胃热、胃阴虚、胃阳虚等多种情况。足三里为胃经腧穴,其经脉“属胃”,古今经验都证明,此穴既可补,又可泻,具双向调节作用。所以各种类型的胃痛都可用足三里治疗。

2.单向调节作用较明显的腧穴,既须考虑病位,又须考虑病性

仍以胃脘痛为例:与胃相关联的经脉共6条,其中肝经“挟胃”,若用肝经的太冲治胃脘痛,只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者,不能通治所有的胃痛。(五)临床应用举隅

巅顶:分布的经络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阳经别、足少阳经筋。常用腧穴为至阴、足临泣、太冲透涌泉。涌泉属肾经,其经脉不至巅顶,但是肾经经别可随膀胱经至巅顶,且涌泉有滋肾水以养肝阴潜肝阳的作用,故本穴为治疗巅顶部疾病的常用穴。至阴、足临泣为经脉所过,用之多效。

侧头:分布的经络有足少阳胆经、手阳明经筋、督脉别络。手少阳三焦经的分布,从《灵枢经》原文中看不出与侧头有联系。但从《灵枢经》原文“直上者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分析,手少阳三焦经是分布于侧头的;足少阳胆经在侧头部的颔厌、悬厘两穴,为手少阳经的交会穴,也证明手少阳三焦经是分布于侧头部的。常用腧穴为外关、足临泣、合谷、列缺、风池。外关、足临泣、风池分属手足少阳经,外关、足临泣又为八脉交会穴中的一对,为经脉所过。手阳明经筋布于侧头,故用合谷。列缺属手太阴肺经,本不上头,但其经别合于手阳明,手阳明经筋布于侧头,故亦为治疗侧头痛的常用穴,另外,本穴为络穴,络脉通手阳明经,为手太阴与手阳明的又一通路。

前额:分布经络有足阳明经、足太阳经、足厥阴经、足少阳经筋、督脉。常用腧穴为合谷、解溪、外关、金门、太冲。合谷属手阳明,与足阳明为同名经,同名经相通。余为经脉所过。

后头:分布经络有督脉、足太阳经脉、足少阳经脉、跷脉、阳维脉。常用腧穴为后溪、申脉、列缺、金门、大椎。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为同名经,经脉相通,又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小肠经交会于大椎。列缺属肺经,通过手阳明大肠经亦交会于大椎,所以后溪、列缺为治后头痛的常用穴。申脉属于膀胱经,为阳跷脉交会穴,金门亦属膀胱经,为阳维脉交会穴,故二穴为治疗后头部疾病的常用穴。

眼:分布经络有督脉,足阳明经脉、经别、经筋,足太阳经脉、经筋,足少阳经脉,手少阴经脉,阴阳跷脉等。常用腧穴为内庭、金门、足临泣、外关、清冷渊、合谷、二间、后溪。合谷、二间属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不与眼直接发生联系,但是大肠经与胃经在迎香穴处相接,通过经脉的相接作用而为治疗各种眼病的常用穴。

耳:分布经络有足太阳经脉,足阳明经脉、经筋,足少阳经脉、经别,手少阳经脉,手太阳经脉,手阳明络脉,手厥阴经别。常用腧穴为外关、足临泣、合谷、偏历、太冲、金门、内庭、后溪。手阳明大肠经不与耳直接发生联系,但其络脉“入耳合于宗脉”,提示我们学习经络学不应仅局限于十二经脉,应系统学习经络系统的全部内容。《灵枢·经脉》明确说明偏历治耳聋。太冲属足厥肝经,肝经不与耳发生直接联系,通过足少阳胆经与耳发生联系,故太冲亦为治耳疾常用穴。

鼻:分布经络有手阳明经脉,足阳明经脉、经筋,手太阳经脉,足太阳经筋,督脉。常用腧穴为合谷、上星、内庭、通天、后溪、风池。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又为阳维脉交会穴,阳维脉与督脉在风府、哑门处相交会,故虽然胆经不与鼻直接发生关系,但风池仍为治鼻疾之要穴。上星、通天、风池三穴均位于头部,而不在四肢部,但仍属腧穴的远治作用。

牙齿:分布经络有手阳明经脉、经筋,足阳明经脉,手少阳经筋,足太阳经脉。常用腧穴为合谷、二间、内庭、陷谷、太溪。《灵枢·寒热病》载:“手阳明、足太阳,有入遍齿者。”从中可知,足太阳与牙齿发生了直接联系。肾与膀胱相表里,故肾经原穴太溪治疗牙痛。又有胃经穴治上齿痛,大肠经穴治下齿痛,且应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之说,依笔者临床体会,大肠经和胃经的上述任何一侧的腧穴,对于上下齿、同侧、对侧齿痛均可获效,不必拘泥于上述之说。

咽喉:分布经络有任脉、冲脉、手太阳经脉、手阳明经别、手少阴经别、手厥阴经脉、手太阴经脉、足太阴经脉、足阳明经脉、足少阴经脉、足厥阴经脉。常用腧穴为少商、鱼际、商阳、合谷、列缺、照海、三阴交、商丘、天突。手阳明经脉不与咽喉发生直接联系,但其经别与咽喉发生联系,因此商阳、合谷为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常用穴。而三阴交为治疗慢性咽喉肿痛的常用穴。

阴器:分布经络有足厥阴经脉、络脉、经筋,足阳明经筋,足太阴经筋,任脉,督脉,冲脉。常用腧穴为行间、太冲、三阴交、归来、大赫、足三里、中极、关元。

心与心包:分布经络有手少阴经脉、络脉,手厥阴经脉、络脉,手太阳经脉,足少阴经脉,足太阴经脉,足三阳经别,手少阳经脉,督脉。常用腧穴为神门、通里、内关、郄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丘墟透照海、水沟。丘墟属胆经,照海属肾经,胆经经别和肾经经脉均与心发生联系,故本穴治心主血脉、心主神方面的病症效果颇佳。

肺:分布经络有手太阴经脉、手阳明经脉、手少阴经脉、足少阴经脉、足厥阴经脉。常用腧穴为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合谷、曲池、太溪、太冲。

肝:分布经络有足厥阴经脉,足少阳经脉、经别,足少阴经脉。常用腧穴为行间、太冲、阳陵泉、丘墟、外关、支沟、内关。外关、支沟属手少阳经,手少阳不与肝直接发生联系,但手少阳与足少阳经脉相接,故支沟配阳陵泉,外关配丘墟为常用疏肝利胆之对穴。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与足厥阴经脉相接,故心包经的内关穴为治疗肝郁不舒的常用穴。

胆:分布经络有足少阳经脉、足厥阴经脉。常用腧穴同上述治肝之穴。肝胆相表,其位置相邻,故治肝之穴即是治胆之穴。

脾、胃:分布经络有足太阴经脉、足阳明经脉、手太阳经脉、足厥阴经脉、手太阴经脉。常用腧穴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梁丘、阴陵泉、三阴交、太冲、内关、尺泽、孔最。心包经不与脾胃发生直接联系,但手厥阴与足厥阴经脉相接,故内关为治疗脾胃的常用穴。

大小肠:分布经络有手阳明经脉、手太阴经脉、足太阴络脉、手太阳经脉、手少阴经脉。常用腧穴为合谷、曲池、阴陵泉、少泽、前谷、尺泽、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属胃经,胃经不与大小肠发生直接联系,但足阳明与手阳明为同名经脉,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又相表里,故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为治疗大小肠病症的常用穴,上巨虚、下巨虚二穴分别为大小肠的下合穴,其机制亦与此有关。

三焦:分布经络有手少阳经脉、手厥阴经脉、手太阴经脉。常用腧穴为外关、支沟、大陵、内关、尺泽。

膀胱:分布经脉有足少阴经脉、足太阳经脉。常用腧穴为太溪、照海、委中。

肾:分布经脉有足少阴经脉、经别,足太阳经脉、冲脉、胞络。常用腧穴为太溪、照海、涌泉。二、腧穴局部作用的规律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改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在”之后,又按这种造句法续写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总结了腧穴的局部作用。笔者于1995年发表在《针灸临床杂志》的文章中首次提出这一说法。腧穴作用的一大特性,是任何腧穴都能够治疗腧穴所在部位的局部病症和邻近病症。此外,胸腹腰背部的腧穴还有治疗相应部位脏腑病的作用,头部腧穴还治疗神志五官病症。总之,其规律为:“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一)躯干部的腧穴以治疗该穴投影区内部的脏腑病为主,与腧穴的经属基本无关

十四经脉中有十三条经脉的腧穴分布躯干部,只有手少阴心经的腧穴不分布于躯干部。经穴共362个,位于躯干部的经穴共121个。逐个阅读《针灸甲乙经》在躯干部腧穴的主治症可发现,这些腧穴的主症与这些腧穴的经属无关,基本上是由这些腧穴的位置而决定的,即这些腧穴的内部是什么脏腑,就治疗什么脏腑的疾病。例如足少阴肾经位于上腹部的腧穴基本上是以治疗胃的疾患为主,位于胸部的腧穴以治疗心肺疾患为主,而不治疗肾的疾患。在《针灸甲乙经》卷三中,叙述腧穴的位置时,将每一条经的腧穴分成两种情况:四肢部的腧穴按经叙述,在头面、躯干部的腧穴按部叙述,即“头身分部,四肢分经”的铺陈顺序。而不是将每一条经的腧穴集中起来依次叙述。这种铺陈顺序可能就是基于躯干部的腧穴,只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而与这些腧穴的经属无关。本书在设计总体体例时,本着从临床实际出发的理念,无意中却正合《针灸甲乙经》之体例。(二)背俞穴、募穴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突出体现

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募穴位于胸腹部,是脏腑之气募集之处。六脏六腑都有各自的俞、募穴,它们的功能与作用被古今医家所重视。细考各背俞穴、募穴的位置,基本上与相关脏腑的位置相一致。如胃募中脘与胃的位置相一致,心俞与心的位置相一致等。俞募穴与经属是无关的。如任脉上共有膀胱募中极、小肠募关元、三焦募石门、胃募中脘、心募巨阙、心包募膻中6个募穴,它们的主治症与任脉的功能无关。背俞穴均属膀胱经,其作用更是与膀胱经无关。至于胆募日月、肝募期门、膀胱俞等俞募穴均在本经上,其立意也未从经脉的功能考虑,而是因为这些腧穴恰在相应的脏腑分野处。俞募穴的作用,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其疗效已毋庸置疑,俞募穴一是治疗相应的脏腑病。二是治疗脏腑病变所导致的组织、器官及全身病,如肝俞治肝病,因肝开窍于目,故又治目疾,又如中脘治胃痛,又治由脾胃不足导致的气血不足诸证。三是治疗局部病,如大肠俞治腰痛。从俞募穴的位置与作用可以看出,古人早已认识到“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这一规律,还应注意的是,躯干部腧穴的作用虽然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但是其治疗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局部的脏腑,对全身都有着重要作用。(三)头面部腧穴具有治疗头、神志、五官疾病的作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头的里边为脑,脑为髓海。李时珍说:“脑为元神之府。”汪昂说:“人之记性,皆在脑中。”说明人之脑为精神意识所在。王清任说:“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他的这一认识,已把忆、听、嗅、言等感官功能归于脑。由于脑具有上述的生理功能,所以在其病理状态下则有失眠、健忘、痴呆、癫狂痫、昏迷等症及视、听、嗅、言的病变。在《内经》中就有由于脑而导致神志、五官病证的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素问·奇病论》:“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素问·至真要大论》:“头项囟顶脑户中痛,目似脱。”研究学习《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等古籍可见,头部腧穴几乎都有治疗神志、五官疾病的作用。现将以上两书的主治症归类如下。

暴病、喑不能言:哑门、风府、上星、完骨、风池、天牖、天柱。

鼻疾:哑门、风府、上星、风池、颔厌、承灵、天牖、通天、百会、眉冲。

目疾:脑户、后顶、神庭、颔厌、眉冲、百会、前项、目窗、天牖、承光、天柱、头临泣。

齿疾:浮白、目窗、正营、角孙。

耳疾:百会、天牖。

脑风:脑空。

中风:哑门、百会。

健忘:百会。

抽搐:哑门、脑户、强间、翳风、五处、前顶。

癫狂: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囟会、上星、天冲、神庭、本神、脑空。

以上头部腧穴的主治证,不仅有临床价值,也从临床角度证实了古人对脑功能的认识。(四)阿是穴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典型代表

在《灵枢·经筋》篇中,治疗经筋病都是“以痛为腧”,《灵枢·官针》篇中论述了多种刺法,但其刺激点中,有很多不是在经穴或奇穴上,而是在病变部位。晋代陈延之在《小品方》中指出,“便逐病所在便灸之”为针灸治病的“良法”之一。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掐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云阿是穴也。”必须指出的是,《千金方》所说的阿是穴指的是一种找穴方法,并不是专指目前所说的阿是穴的概念,文中“不问孔穴”即明确指出,这个反应点可能是经穴,也可能是奇穴,也可能以上二者都不是,其中心思想是找出反应点,这种思想对临床治疗经筋、经络病变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如肩髃治疗肩痛,并不是所有的肩痛都可以用肩髃穴治疗,而是只有当肩髃穴处及其周围疼痛时方可选用。

笔者曾对古今文献进行粗略统计,在局部或反应点上施治,可以治疗中风、痿证、痹证、多种疼痛、各种内脏病、痈疽、毛囊炎、睑腺炎、痔疮、扭伤、落枕、网球肘、腱鞘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30余种病证。其实,实际应用要比这些还要多很多,从中可以看出在身体某一部位施治,都可以治疗这一部位的各种病证,有的还治疗远端或内脏病,不难看出“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五)经络的横行说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基础

经络的横行说是指在肌体内存在着一类从体表以矢状线或冠状线向中心垂直轴分布的一类经络。这类经络将体表与体内组织或体内脏腑横向的联系起来,起着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传变病邪、反映病候的作用,在治疗上则为“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提供了理论依据。《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脏也。”这样,皮—络—经—腑脏成为疾病的传变形式,《素问·缪刺论》有一段文字与之相仿。《灵枢·百病始生》说:“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这段文字也反映了邪气从皮—络—脉—脏腑的传变层次。分析以上《内经》内容可以看出,病邪绝不是从某一经的纵行线向里传变的,而是从整个躯体中的皮肤经横行经络往里传变的,因此在机体中确实存在着横向分布的经络。

经络的横行说在病理、诊疗中的体现,验之临床,并且对于疾病的病理及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素有脾胃阳虚者,遇到风寒之邪则胃脘痛;素有痹证的患者,遇到风寒之邪则头痛加剧。这种病理现象,我们不可能用平时所说的纵行的经络学说来解释,只能用外邪呈矢状线或冠状线由皮肤向中心轴垂直传递来解释。在诊断方面,有胃病的人,常可在第九至第十一胸椎两侧触到结节状或索条状的物质,实际上就是由于横向分布经络的反映、传导病邪的结果。腰为肾之府,肾虚之人,常可见腰痛,肾虚为什么会出现腰痛呢?就是因为在人体中存在着横行的经络,肾虚时横向分布的经络失养而成腰痛。这样的例子很多,无论是从历代文献中,还是从生理功能、病理反应及诊断方面都能够证明人体中确实存在着横向分布的经络。躯干部的腧穴治疗内脏病,头部腧穴治疗神志和五官病,也是通过横向分布的经络而实现的。这些横向分布的经络有多少,是大的经脉,还是小的络脉,古人无明确记载,我们尚难以肯定,也无法命名。三、重视穴名对主治作用的启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孙思邈说:“凡诸孔穴,名无徒设,皆有深义。”可见研究腧穴的命名是十分有价值的。(一)腧穴的命名原则

腧穴的命名,是根据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脉流注、腧穴功能、解剖位置、取穴方法、骨度分寸、天文地理、八卦算术、乐器音律、土木建筑、活动场所、物象形态、文字字形等,用比喻、假借、会意、影射、象形、写实等方法来命名的,现简述如下。

1.阴阳五行类

如阴交、阴市、阴郄、阴陵泉、至阳、会阳、阳关、阳谷、阳陵泉、少商、伏白(复溜别名)、公孙。

2.脏腑气血类

如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小肠俞、胆俞、胃俞、大肠俞、膀胱俞、三焦俞、神堂、魄户、意舍、魂门、关元、气穴、气冲、气户、气海、血海。

3.经脉流注类

经脉循行如大迎、眉冲。经脉交会如三阴交、百会、三阳络、交信。经脉之名如带脉、太冲。流注时间如申脉。

4.腧穴功能类

如睛明、光明、水分、风池、风府、瘛脉、神门、哑门、四白。

5.解剖位置类

如曲骨、缺盆、乳中、臑俞、肘髎、胸乡、玉枕、膺窗、髀关。

6.取穴方法类

如居髎、箕门、侠白。

7.骨度分寸类

如扶突、足三里。

8.天文地理类

如日月、太乙、天枢、太白、地机、天池、天泉、天井、中极、紫宫、华盖、风池、风市、风府、秉风、翳风、云门、丰隆、列缺、承山、昆仑、外陵、大陵、阳溪、后溪、侠溪、解溪、率谷、合谷、阳谷、陷谷、漏谷、水沟、支沟、四渎、中渎、风池、曲池、天池、阳池、少泽、曲泽、尺泽、廉泉、阴陵泉、阳陵泉、水泉、照海、血海、气海、小海、少海、商丘、梁门、金门、石门。

9.八卦算数类

如列缺、厉兑、兑端、劳宫、人中(水沟别名)、二间、三间、四渎、五处。

10.乐器音律类

如丝竹空、少商、商阳、吕细(太溪别名)。

11.土木建筑类

如巨阙、紫宫、库房、胃仓、气舍、意舍、玉堂、神堂、志室、步廊、神庭、中庭、内庭、天窗、目窗、膺窗、风门、京门、幽门、气户、脑户、强间、二间、三间。

12.活动场所类

如风市、大都、胸乡、灵道、阳关、外关。

13.物象形态类

如攒竹、伏兔、犊鼻、天鼎。

14.文字字形类

如天枢、地仓、步廊、行间、内庭、悬颅、筑宾。(二)释义及应用举例

腧穴的命名原则已如上述。对于腧穴主治作用有启发者主要为腧穴功能类、脏腑类、气血类、经脉流注类等,现举例如下。

三阴交:“三”指三条经脉,“交”指交会,“阴”指阴经。穴属足太阴脾经,又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交会穴,故名三阴交。脾统血、生血;肝藏血;肾藏精。该穴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精血同源,因此就决定了三阴交为精血之穴。但凡精亏血少所导致的病证皆可以本穴治之,如眩晕、耳鸣、耳聋、目疾、心悸、失眠、健忘、胁肋隐痛等。由于肝经过阴器,足太阴之筋聚于阴器,足少阴之筋并太阴之筋而上结于阴器;足三阴经交会于任脉的中极、关元,任主胞胎(可理解为主男女生育),故男女生殖病证皆可以本穴为治疗主穴之一,如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遗精、阳痿、不孕、不育等。又由于肾主水、脾主运化、肝主疏泄,故凡水肿、小便不利亦皆以本穴为治疗主穴之一。从以上不难看出,只要紧紧抓住三阴交这个穴名特点,就可以灵活深入地运用和理解三阴交的主治症。

关元:“关”为枢纽机关,“元“为元气。穴处为元气出入之关隘,故名关元。凡元气不足之候均可用之,如遗精、阳痿、不育、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中风脱证、急性吐泻导致的四肢逆冷、精神疲惫、眼窝凹陷,元气不足导致的慢性泄泻,肾不纳气的虚喘、腰膝酸软、精神疲惫等。

气海:“气”为元气,“海”为聚会。该穴为元气生发、聚会、转输之处,故名气海。本穴的功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补元气,凡元气虚者皆可用之,主治与关元同,且常配伍使用。《会元针灸学》:“气海者,化冲气之海,由气海贯两旁通气穴,交于胃气,上至胸膈,入肺管而出于喉间,为气街,与卫气相交而行于经,且导胃气入胞中,络阴血,至胞相交于肾。其上至阴交,下至丹田、关元,由气海而分天地,水火由是相交,导气以上,导血以下,故名气海。”故本穴为“气街”“导气以上,导血以下”,其作用的另一方面是行气。本穴既能补气又能行气的功能,正是与关元穴的不同之处,临床之中,凡见胸腹胀满,纳呆不欲饮食者皆宜配气海以治之。

不少腧穴除了正名之外,还有别名,别名的数量不等,如关元穴就有28个别名,研究一些别名,往往也有益于理解腧穴的功能主治。如气海、关元、石门三穴的别名皆为丹田,丹为药之精品,田为耕耘之所,元气为人身重要的物质,喻此穴与元气密切相关,意守丹田可锤炼元气。现气功意守的下丹田正位于此三穴处。

风池:风为风邪,喻有散风之意,池为凹陷。穴处凹陷似池,为风邪易侵之地,又为散风之所,故名风池。风可分为内风和外风。内风为病,可见中风、眩晕、抽搐;外风为病,可见肩背颈项强痛,感冒、恶寒发热。这些都是风池穴最主要的主治症。(三)主治作用归类

从穴名角度认识腧穴的主治作用,内容很多,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详述。现根据穴名对主治作用的启发,以脏腑、器官、病证为纲,以穴名为目归类如下。

1.心、神志

心俞、厥阴俞、青灵、灵道、神门、神堂、神封、神藏、神道、神庭、灵墟、灵台、承灵、本神、正营、脑空。

2.肺

肺俞、魄户、华盖。

3.脾

三阴交、脾俞、意舍、周荣。

4.肝

三阴交、肝俞、魂门。

5.肾

三阴交、肾俞、志室、命门、气穴、京门。

6.胃

不容、承满、梁门、滑肉门、上脘、中脘、下脘、建里、胃俞、胃仓。

7.大小肠

太乙、大巨、大横、大肠俞、小肠俞、商曲、腹结。

8.胆

胆俞、阳纲、日月。

9.膀胱

膀胱俞、胞肓。

10.腑病

府舍。

11.腹

腹结、腹哀。

12.膈

膈俞、膈关。

13.鼻

迎香、通天。

14.目

承泣、四白、养老、睛明、承光、阳白、瞳子髎、头临泣、目窗、光明、足临泣。

15.耳

听宫、听会、耳门、养老、天牖、翳风、耳和髎、丝竹空。

16.乳房

膺窗、乳根。

17.元气

神阙、气海、石门、关元、气海俞、关元俞。

18.血

血海。

19.水

水道、四满、水分。

20.疝

归来、急脉。

21.带下

白环俞、带脉、维道、太冲。

22.白浊

白环俞。

23.遗精

大赫。

24.汗出不止

复溜。

25.风

风市、风府、风池、阴市、太冲。

26.喑哑

哑门。

同一个穴名的含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所列穴名含义,也仅代表笔者的认识。另外,凡是对脏腑有作用的腧穴,对这个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同样有治疗作用。四、加强腧穴功能的研究

腧穴功能是指某个腧穴针对机体病机所产生的调整作用,如补虚、泻实、调理肠胃等。历代是用腧穴的主治症来表述它的功能。20世纪60年代时,国内学者根据腧穴的主治作用,提出了“穴性”的概念,这实际就是腧穴的功能,这是针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实践证明研究腧穴的功能有助于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和扩充腧穴的主治症,腧穴的功能比腧穴的主治症更精炼、更具有指导作用,它既可以帮助理解腧穴的各个主治症,又可以根据腧穴的功能突破文献记载的主治症,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现举两例以说明。

合谷:《腧穴学》载,合谷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齿痛,耳聋,面肿,疔疮,咽喉肿痛,失音,牙关紧闭,口眼㖞斜,痄腮,指挛,臂痛,半身不遂,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咳嗽,闭经,滞产,胃痛,腹痛,便秘,痢疾,小儿惊风,瘾疹,疥疮,疟疾。”共31个病证,实际应用要比这些还要多,逐个死记硬背这些主治症是非常困难的,也找不出其间的规律。用“开闭、泻热、镇惊、止痛”八个字来概括合谷穴的功能,这样就能提纲挈领,灵活运用,扩充其主治作用。开闭,就是指本穴对气机闭塞不通的病证有行气活血的治疗作用,如《腧穴学》中的牙关紧闭、经闭、滞产、胃痛、便秘等。除此之外,还治疗气机闭塞不通的中风、尿闭、胸胁胀满疼痛、乳房胀痛、乳汁不行等。泻热,就是指本穴对各种热证有清热的作用,如《腧穴学》中的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血、疔疮、咽喉肿痛、失音、痄腮、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疟疾等。除此之外,还治疗口干口苦、口疮、痈疽、阳黄、高热等。镇惊,是指本穴对邪热内扰神明或气机逆乱所导致的神志病有开窍醒神止搐的作用,如《腧穴学》中的小儿惊风。除此之外,还治疗癫狂痫、抽搐、癔病、惊厥等。止痛,是指本穴对多种疼痛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如《腧穴学》中的头痛、齿痛、臂痛、胃痛等。除此之外,还可治疗胸痛、腰痛、腿痛等。当然,开闭、泻热、镇惊、止痛的作用是互相关联的,不少病证,可同时归在几个作用下,如中风病,既可归在开闭作用下,又可归在镇惊作用下。

太冲:《腧穴学》载,太冲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共18个病证。这些主治证除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属“经络所过,主治所在”外,其余诸证可由多种病因病机所致。什么样的病因病机所致之症为太冲穴的适应证呢?这还要联系到太冲穴的功能。因太冲具有疏肝解郁,清肝降逆,滋阴养血之功,所以以上病证只有由上述病机导致者才属太冲穴的主治范围,肝郁不舒、肝气上逆、肝血不足所导致的病证绝不是仅仅上述诸证,其他如耳鸣耳聋、气逆作咳、咳血、急慢性肝炎、胃脘疼痛、泄泻、急躁易怒、情志抑郁、更年期综合征、乳痈、乳胀等皆可为本穴的适应证。

腧穴的双向调节功能与单向调节功能。很多腧穴的功能与机体的状态有关,针刺同一腧穴,对实证可起到泻的作用,对虚证可起到补的作用,这就是腧穴的双向调节作用。如针刺足三里,对于胃酸过多者,可使胃酸减少;胃酸少者,可使胃酸增多;胃蠕动减弱者,可使胃蠕动增强;胃痉挛者,可使痉挛缓解。对于中气不足者,可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对于胃热、泄泻、痢疾,可起到清热泻火、行气化滞的作用。正因为腧穴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在腧穴主治规律中才提出了针对病位施治的原则。腧穴的单向调节功能是指腧穴对某一个脏腑、某一个病证或某一个病机有特殊的、专一的作用,也称作腧穴特异性作用。如针刺内关可使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不齐消失,交信次之,非经穴几乎无效。又如针刺哑门穴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针刺脑户穴可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下降。针刺关元、气海或足三里等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与清热凉血的委中穴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与活性化方面比有显著差异,而针刺非穴位(股四头肌处)则未见对人体免疫功能的明显影响,二者比较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与膏肓二穴,对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也显著不同。研究腧穴的功能应该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通过古今医学家几千年的探索,虽未提出腧穴功能这一名词,但对诸多腧穴的功能已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对全身起强壮作用的腧穴有足三里、气海、关元、肾俞;对热证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的腧穴有合谷、曲池、足三里、大椎、委中等;有补气升提作用的腧穴有百会、气海、足三里等;治疗热病有五十九俞(亦称五十九刺);开窍醒神的有水沟、合谷、太冲、十二井、十宣;治疗肺痈的有膏肓灸法;治疗癫狂的有十三鬼穴等。古人对腧穴功能的认识,是基于临床经验的总结,是十分宝贵的,但难免存在局限性。实验是比观察更为主动的研究行为,是更高一级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实验针灸领域里所取得的众多研究成果,已经为腧穴功能的阐述提供了大量新的资料。如针刺足三里穴可增强或调理胃肠道消化吸收,促进胆囊收缩,增加呼吸,调整心血管功能,抗休克、镇痛,提高机体防卫功能,增强应急能力,加快疲劳消除等,而对泌尿系统调节功能不显著。又如关元穴,经实验研究证实,具有抗多种休克,调节膀胱压力,保护肝脏免受损害,提高骨髓造血功能,阻抑肿瘤细胞生长,提高免疫防御功能等作用。这些研究不仅证实了古人的临床经验,而且在某些方面补充了古人对腧穴功能的认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的实验研究仍处在低级阶段,基本上是对已取得的临床效果的验证,距离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相信,在实验基础上,经过不断努力,人们将会逐步实现对腧穴功能的系统阐述,腧穴功能的研究前途光明,任重而道远。第二节 特定穴的应用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某种特殊作用的腧穴。由于其内容系统、形式固定、作用不同,故有特定的含义和名称,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一、单穴临床应用

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郄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交会穴十大类。(一)五输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古人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其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有输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渐深,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经”,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五(输)穴与五行相配,又有“五行输”之称,共60穴。阴经五输穴表阳经五输穴表

五输穴运用范围广泛,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五输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脏腑病和经络病的治疗。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按五输穴主病取穴应用

关于五输穴的主治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中也提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根据《内经》《难经》的论述,在临床应用时,无论阴经阳经,只要出现类似证候,均可选用相应的五输穴治疗,但要在分清病情、病因、病位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运用。

五输穴的主治范围较大,除了上述的普遍性(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实际上,十二条经各表现出不同的病候,而每条经中的五输穴,其主治也各有特点。

2.子母补泻法

五输穴在临床上的应用,还可根据五输穴与五行的配属关系,按照补母泻子的方法选取穴位,其原则是《难经·六十九难》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在临床应用时,分为以下几法。(1)本经子母补泻法,选取病变经脉上的五输穴进行补泻:

如足厥阴肝经在五行中属木,肝之实证、热证,按“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可取本经荥穴行间泻之,因荥穴属火,是木之子;肝之虚证,则选曲泉,因曲泉为合穴,属水,为木之母,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故选本穴。(2)异经子母补泻,按十二经脉配合五行的关系,选取病变经脉的母经母穴或子经子穴进行治疗:

如手太阴肺经配五行属金,肺之实证,可选足少阴肾经的合穴阴谷。因为足少阴肾属水,其合穴阴谷也属水,水为金之子,故泻之;肺之虚证,可选足太阴脾经的太白穴,因足太阴脾属土,土能生金,太白为输土,故可以补肺。

3.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是按时间选穴的一种针法,所选腧穴就是五输穴。(二)原穴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共12个。十二经原穴表续表

原穴具有激发原气,抗御病邪的功能,原穴的主治性能既有补虚的作用,也有祛邪的作用。

在临床上,原穴常用于脏腑病的治疗,即脏腑有病,可以选相应经脉的原穴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如咳嗽、气喘,可选肺经原穴太渊;肠鸣、泄泻,可选脾经原穴太白;肝胆疾患可选肝经原穴太冲、胆经原穴丘墟。

此外,原穴还可用于脏腑病的诊断,即可以通过原穴诊察十二经原气的盛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说明通过诊察十二原,可以了解脉气盛衰,推断脏腑疾病。在具体应用时常在原穴上找反应点,以此作为诊断内脏疾病的依据。如心肌炎,大陵出现压痛;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太溪出现压痛。也可以用经络仪测定原穴的电位差,以此确定脏腑经络的虚实,并可取其原穴治之。(三)络穴

络穴是指络脉从经脉别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十二经脉各有一络穴,皆位于肘膝以下,加上任脉之络穴鸠尾,督脉之络穴长强,脾之大络大包穴,共有15穴,故称“十五络穴”。十五络穴表

络穴的主要作用是联系和调节表里两经,所以络穴主要应用于表里两经、两脏腑病证的治疗。如足阳明的络穴丰隆,既可治喉痹、癫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腹胀腹痛等足阳明经病,又能治面浮肿、四肢肿、身重、呕吐等足太阴经病。又如手太阴的络穴列缺,既可治咳嗽、胸痛、喉痛等手太阴肺经病,又能治面瘫、鼻塞、头痛等手阳明大肠经病。

此外,由于任脉的络脉散布于腹部,故胸腹疾患可用鸠尾;督脉的络脉散布于头部并走足太阳经,故头部和腰背部痛可取长强;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网罗周身气血,可用于全身病痛和全身关节松弛的治疗。《内经》中每一条络脉都有各自的证候,可以按证候选取相应络穴治疗。(四)背俞穴

背俞穴是指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腰部并以脏腑的名字命名的特定穴,称为背俞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共12穴。六脏、六腑背俞穴表

背俞穴是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部位,具有反应内脏疾病和治疗相应内脏病变的作用,故可治疗脏腑病,同时也可用于脏腑病的辅助诊断。当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往往在相应的背俞穴上出现某些异常的变化,如皮肤变色、凹陷、突起、按压有结节、条索、压痛等,正如《灵枢·背腧》说:“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针灸背俞穴可治疗相应的内脏病。如痤疮患者,在背部俞穴附近常出现皮肤颜色的改变,可用于治疗痤疮;肺俞可治肺的疾病;心俞可治心的疾病;肝俞可治肝的疾病。因为背俞穴可调节内脏,所以通过这一作用,还可以治疗与内脏有关的部位、器官之疾病,如肝开窍于目,取肝俞可治疗目疾;肾开窍于耳,取肾俞可治疗耳鸣、耳聋;脾主四肢,取脾俞可治四肢乏力。(五)募穴

募穴是指脏腑经络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每一脏腑都有一个募穴,共12个。六脏、六腑募穴表

募穴多位于脏腑附近,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在临床应用时与背俞穴相似,既可用于脏腑病的辅助诊断,又可用于脏腑病的治疗。如胃痛在中脘处常有压痛;泄泻在天枢出现压痛;尿失禁、癃闭在中极有压痛,可取募穴进行治疗。

背俞穴和募穴均为脏腑经脉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皆可治疗相应的脏腑病,但古人认为两者的主治作用又各有特点。《十四经发挥》认为:“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说明经气可以由阳行阴,由阴行阳,阴阳互通,腹背前后相应,从而达到阴阳相对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当机体发生病变时,五脏或阴经的病邪,常可由阴出阳,而六腑和阳经的病邪,常可由阳出阴,正如《难经·六十七难》曰:“阴病行阳,阳病行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阴病和阳病的治疗做了明确的概括:“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明代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对俞募的治疗特点进行了具体说明:“阴病行阳,当从阳引阴,其治在俞;阳病行阴,当从阴引阳,其治在募。”故背俞穴多用于治疗阴性的病证,包括五脏病、慢性病、虚证、寒证,针刺时多采用补法,并加灸法。募穴多用于治疗阳性的病证,包括六腑病、急性病、实证、热证,针刺时多采用泻法,但这仅是古人的一种观点,现在看来没有细分的必要,当某一脏腑出现病变时,无论虚实、寒热,均可采用相应的俞募穴治疗。(六)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之处。具体是:

脏会-章门 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 筋会-阳陵泉 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大椎)髓会-绝骨(悬钟)

八会穴在临床应用时,凡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病变,都可选其相聚会的腧穴进行治疗。八会穴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滑寿《难经本义》对八会穴的意义做了详细的介绍,后人对主治症又不断发挥扩大。综合各文献,大致如下:脏会章门,章门为脾之募穴,五脏皆察气于脾,故称脏会,凡诸脏病,如肝脾肿大,胁痛黄疸,皆可取用;腑会中脘,中脘为胃之募穴,六腑皆禀气于胃,故称腑会,凡诸腑病,如脘腹胀痛、便秘、泄泻、肠胃病,皆可取用;气会膻中,膻中为宗气所居之处,内为肺脏,肺主气,又名上气海,故称气会,凡诸气病,如胸痛、气短、呼吸喘促、噎膈、呃逆等,皆可取用;血会膈俞,膈俞在七椎之下两旁,位于心俞与肝俞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本穴居中,故称血会,凡诸血病,如贫血、瘀血、吐血、便血等,皆可取用;筋会阳陵泉,阳陵泉为胆之合,位于膝下,足少阳之筋结于膝外廉,膝为筋之府,故称筋会,凡诸筋病,如筋骨拘挛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瘫痪等,皆可取用;脉会太渊,太渊位于寸口,为肺之原穴,肺朝百脉,寸口为脉之大会,故称脉会,凡诸脉病,如脉痹、脉疾、无脉症、脉管炎等,皆可取用;骨会大杼,大杼位于脊背,属膀胱经,膀胱与肾合,肾主骨,骨为脊养,髓自脑下,注入大椎,下灌尾骸,渗诸骨节,骨气之会,故称骨会,凡诸骨病,如肩脚背脊骨节疼痛等,皆可取用;髓会绝骨,绝骨又名悬钟,位于下肢外侧,诸髓皆属于骨,髓可养骨,入能健步,以髓会绝骨,故称髓会,凡诸髓病,如贫血、肢体软弱无力、骨髓病等,皆可取用。(七)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交通的8个穴位,又称八脉交会八穴。八脉交会穴表

由于八脉交会穴属于十二经脉,又通于奇经八脉,所以它具有调节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双层作用,其既可治疗十二正经病证,又可治疗奇经病证,故《医学入门》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可见八脉交会穴至为重要。在临床具体应用时,可以单独使用,如督脉或小肠病证可选后溪,冲脉或足太阴病可选公孙等,也可配合应用,如上表所述,8个腧穴分成4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