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优质高效栽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9:27:24

点击下载

作者:杨力,张民,万连步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茄子优质高效栽培

茄子优质高效栽培试读:

一、茄子栽培概述

(一)茄子栽培简史

茄子,是茄科茄属以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南北各地大众化蔬菜之一。茄子起源于亚洲东南热带地区,在原产地为多年生。古印度为茄子最早的栽培驯化地区,至今印度仍有茄子的野生种和近缘种。野生种的茄子果小、味苦,经过长期驯化,风味改善,果实变大。据资料介绍,茄子13世纪传入欧洲,16世纪传入美洲。我国栽培茄子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古代对茄子的叫法不一。据历代古书记载,晋代称茄;隋唐称昆仑紫皮,也叫落苏;五代称酪酥;宋代称昆仑瓜,并有紫茄、黄茄、白茄、青水茄、藤茄等名称;元代以后[1]有番茄、渤海茄、明茄等名称。

有关茄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南方草木状》一书;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茄子,九月熟时摘取,劈破,水淘子,取沉者速曝干,裹置,二月畦种……著四五叶,雨时合泥栽之。若旱无雨,浇水令沏泽,夜栽之;白日以席盖,勿令见日。”这说明,那时北方山东一带,种植茄子已很得法。及至明代,人们对茄子植物形态的观察,日益详细。

茄子在我国为一年生蔬菜作物,果实有长形、圆形和卵圆形。东北、华南、华东地区以长茄为主,华北、西北以圆茄为主。在北方露地无霜期内栽培,可以从初夏一直采收到深秋,成为解决北方八九月份蔬菜淡季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利用塑料大棚、中小拱棚及日光温室等保护形式,可于早春提早栽培,秋季延迟栽培,茄子产量增加,生长供应期延长,使之成为早春和深秋时令蔬菜,甚至可以用日光温室进行越冬栽培,基本上实现了周年供应。利用日光温室还可以使茄子植株多年生长,多年采果,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

山东青州、临淄等地,已形成了大面积的春早熟茄子生产基地,茄子已成为山东春季大批量外运蔬菜之一。

(二)茄子的营养价值

茄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据测定,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3克、脂类0.1克、糖类3.1克,还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B2等。特别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每100克鲜重含量高达700毫克,含量最多的部位是紫色表皮和果肉的结合处,故茄子以紫色品种为上品。维生素P,即芦丁,它可以降低人体毛细血管的脆性和渗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和身体细胞间的粘合力和修补能力,使毛细血管能保持正常状态和生理功能,有防止血管破裂出血的作用。茄子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胺素,有助于增强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茄子药用效果显著,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尿、消肿、降低胆固醇等功效。常吃茄子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咯血、紫斑症及坏血病等有一定作用。最近医学研究发现,茄子还含有一种名为“龙葵碱”的物质,该物质具有抗癌功效。

茄子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炒食、红烧、油焖、清蒸、酱汁、凉拌等。在烹调茄肴前,应除去茄锈。因为用刀切开茄子后,茄肉表面容易氧化变黑,影响茄子的色泽。可将切好的茄放入淡盐水中,用手洗后,挤去黑水,再用清水略冲即可。茄子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茄干、茄酱或腌渍。

烹调茄子菜肴时,应选择新采收的嫩果。在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接的地方,有一圈浅色的环带,这条带越宽,越明显,就说明茄子果实正快速生长,没有老化。如果环带不明显,说明茄子采收时,已停止生长,此时果肉已开始粗糙,种子变硬,影响食用。

(三)茄子的生产效益

茄子产量高,日光温室茄子一般亩产可达10000千克以上。尤其早春生产的茄子,2~5月份的可以卖到3~7元/千克,七八月份是销售高峰,一般亩产值都在5000元以上,大棚茄子亩产值在万元以上。若遇到特殊年份茄子效益会更高。[1] 本书采用亩为面积单位,1公顷等于15亩。

二、茄子生长发育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植物学特征

1.根

茄子的根系比较发达,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垂直向下伸长,直播时,入土深度可达1.3~1.7米。从主根上分生侧根,其上再形成第二、第三次侧根,由这些根组成以主根为中心的根系。根系的伸展范围可达120厘米,主要分布在地表5~30厘米的耕作层内。在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保水透气性良好的土中,侧根和毛根的数目会大幅度增加。中晚熟品种,植株长势强,根系分布深广,早熟品种,根系发育一般比中晚熟品种稍差。植株横展性品种的根群横向生长,而直立性、生长旺盛的品种的根群则垂直向下深入。

茄子的根系木质化较早,再生能力弱,且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根系被切断或损伤后,萌生新根的能力较差。但苗期根的横向生长晚,根系木质化程度轻,恢复能力也强,只要采用育苗钵或营养土块等护根措施,通过分苗,就能育成优质壮苗。根系对氧的要求严格,土中含水量过高不利于生长,栽培管理上要小水勤浇,不宜大水漫灌;雨季要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植株因根部缺氧死亡。

2.茎

茄子的茎为圆形,茎外皮的颜色与果实、叶片的颜色有相关性,一般果实为紫色的品种,嫩茎和叶柄也为紫色,白茄和青茄茎的颜色均为绿色。可以在苗期根据茄茎的颜色判断茄子的果色,易于剔除杂株杂苗。随着植株长大,茎逐渐木质化,成株的茎基部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直立性较强,因而能够承载地上部植株和果实的重量。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及时采收商品果,植株就不需插杆支撑。只是作采种用的植株,或保护栽培的植株,由于植株高大易倒伏,则需支架。

茄子的分枝习性为假二杈分枝,当主茎长到一定节数时顶芽变成花芽。而顶芽下面的两个侧芽抽生侧枝,代替主茎生长。两个侧枝几乎均衡生长,构成双杈分枝。侧枝长出2~3片叶后,顶芽又形成花芽,下面两个腋芽又依同样方式形成侧枝。以后每隔2~3叶形成花芽,又分枝一次。分枝能力强弱,茎的高度和直立程度、分枝性,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大。按果实出现的顺序分别称为门茄、对茄、四门斗、八面风等。从结果习性看,茄子前期结果少,产量低,以后数量成倍增加,产量也随之迅速提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但在保护地栽培中,这种分枝习性,如任其自然发展,会造成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病害严重,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在保护地栽培中,要进行科学整枝。茄子枝条短截后,隐芽会萌发,再次开花结果,这就为茄子整枝更新提供了可能。试验证明,不同的整枝栽培方式,茄子的产量会有较大的差别。

3.叶

茄子的叶为单叶、互生,叶片大,具有茸毛,叶脉和叶柄有刺毛。叶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片形状与株型有关,一般直立、紧凑型品种的叶片较长,而开张型品种的叶片较宽。紫茄品种的叶色多带有紫黑色的绿色;白茄和绿茄品种的叶色为绿色。在氮肥充足、温度稍低的条件下,叶色偏紫色,原因是茄子嫩叶中含有花青素,在低温多肥条件下花青素很浓。叶的中肋和叶柄的颜色与茎色一样。叶片的大小因品种及其着生部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中晚熟品种叶片较大,着生于植株基部和上部的叶片较小,自门茄至“四门斗”节位着生的叶片较大。

茄子叶片的叶龄影响光合能力,叶龄在30天前,光合能力强,从全生育期来看,叶龄15~25天的叶片光合作用最强,35天以后,光合能力迅速减退。因此,保护地生产要及时摘除下部衰老的叶片。

4.花

茄子的花为两性花,紫色或淡紫色,一般为单生,也有2~3朵花簇生。茄子花大而下垂,花萼上有锐刺,颜色与茎相同。萼片内着生花瓣,花瓣5~8片,基部合生连成筒状,紫色。花药黄色,内有两个药室,是产生和贮藏花粉的器官,雄蕊包围着雌蕊,雌蕊基部膨大部分为子房,子房上端是花柱,花柱顶部为柱头。根据花柱的长短,可以分为长花柱花、中花柱花和短花柱花。长柱花和中柱花的花器大,花色深,为健全花,这两种花的柱头长于或等于花药,柱头顶端的边缘部位大,表现为星状花柱,当雄蕊成熟时,花药筒顶端小孔开裂,花粉散发后自然地落在本朵花雄蕊的柱头上,因此,受精能力强,坐果率高。短花柱花则因花柱短于花药,而难以受精,所以坐果率低或不坐果,即使人工授粉也不容易结实。

茄子花器大小同植株的长势关系密切,可作为诊断生长的标志。如果植株生长健壮,叶大而肉厚,分枝多,叶色浓绿带紫色,花的各器官也表现出花梗粗,花柱长;健全花的上方有4~5片展开叶,如果花的位置上方仅有1~2片展开叶,距离先端仅5~10厘米,这种花的花器往往瘦小,花柱短,最易落花。形成短柱花的原因多是肥料不足、夜温高、干旱或光照不足。

茄子开花的时间因温度和气候而异,晴天时,一般清晨5点半开放,7点开药,很少下午开花。茄子一般是自花授粉,晴天时7~10点授粉,阴天时下午方能授粉。花的寿命比较长,持续3~4天。雌蕊和花粉的寿命也比较长,从开花前一天到开花后两三天内,都具有受精能力,所以日光温室栽培茄子,有时温度较低也能坐果。

5.果实

茄子果实为浆果,由受精后的子房膨大而成,形状有圆球形、扁球形、扁圆形、长棒形、倒卵圆形和灯泡形等,果实的颜色有鲜紫色、暗紫色、白色、绿色、紫红色等,以紫红色最为常见。果实在开花后20~30天达商品成熟,50~60天达生理成熟,颜色及光泽都褪去,果皮颜色变为黄褐色。茄子果肉的颜色有白色、绿色和黄白色。一般圆形果实的品种果肉比较紧实,细胞排列较紧密,间隙小,含水量少,适合炒食和加工茄干等。长茄品种果肉细胞较疏松,含水分多,较柔嫩,适合清蒸拌食。

茄子授粉受精后,花冠脱落,萼片却保留下来,并随着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增大。幼果的膨大速度明显大于萼片,当幼果突出萼片时,俗称“瞪眼期”。这是茄子果实开始进入迅速膨大期的一个临界标志。如果此时缺水或营养不足,果实往往停止发育,果皮粗糙无光泽,肉质较硬,味道苦涩,形成“僵果”。生产上如果出现生理障碍、或使用激素等原因,还会形成畸形果、裂果等。

6.种子

茄子的种子比果实发育晚,果实达商品成熟时,种皮仍十分柔软,只有达到生理成熟时,种皮才逐渐硬化,种皮内部的胚和胚乳才能发育完全。开花50~60天,种子可完全具有发芽能力,但后熟有明显促进种子成熟的效果。开花40天后采下的果实,通过20天后熟,种子的发芽能力与完全成熟的种子基本无差异。留种时,如果提前采收,后熟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力。

完全成熟的种子种皮黄褐色或黄色,有光泽;陈种子或采种时淘洗不干净的种子种皮褐色或灰褐色,无光泽。种皮组织细密,并有突起的网纹。种子扁平,表面光滑,圆茄种子为圆形,脐部凹入深;长茄种子为卵圆形,种子脐部凹入浅。千粒重4~5克,每个大圆茄有种子2000~3000粒,长茄有800~1000粒。一般情况下,种子保持发芽能力的年限为2~3年。陈种子的发芽率低,尤其是发芽势低。刚采的种子,有的品种有休眠期,晒种或激素处理能打破休眠。

(二)生长发育周期

茄子生育周期可分为种子发芽期、幼苗期、始花结果期和结果期4个阶段。

1.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露出为发芽期。由于茄子的发芽速度比较慢,发芽期时间长,从播种到出齐苗,一般需要15~20天。

种子发芽需要较高的温度,出苗前要求25~30℃;出苗至真叶显露要求白天25℃左右,夜间为15℃左右。发芽期间,温度如低于20℃,则发芽率降低,出苗慢。出苗后,要适当控制温度,温度过低,发芽和生长受抑制;温度过高(尤其是夜温过高),易造成胚轴徒长,秧苗较弱。

2.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露出至茄子开始现蕾为幼苗期,需50~60天。在幼苗期同时进行着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4片真叶期是开始进行生殖生长的转折期。在这以前,茄子幼苗的生长量很小,此后,幼苗迅速长大,95%以上的幼苗生长量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到7~8片真叶展开时,幼苗现蕾,四门斗花芽也已经分化。因此,在花芽分化前应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以积累营养为花芽分化打好基础;分苗也应在花芽分化前进行,扩大营养面积,以保证幼苗生长和花器官的正常分化发育。

幼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控制在15~18℃。在适温范围内,温度稍低,花芽发育稍慢,但长柱花多;反之,如温度高,花芽发育快,则中柱花和短柱花增多,尤其是高夜温影响显著。在强光照和9~12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幼苗发育快,花芽分化早。

3.始花结果期

从茄子现蕾到门茄果实坐住(门茄瞪眼)为始花结果期,一般需要8~12天。这一时期处于由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阶段。若植株长得旺,果实生长量就小,并推迟采收期。因此,这一时期应适当控制水分,促根控秧,促进营养物质向生殖器官输送。始花坐果期的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15℃或高于35℃,会引起落花或发育成畸形果。

4.结果期

从门茄“瞪眼”到拉秧为结果期。门茄瞪眼后以果实膨大为主,从此,干物质在茎叶和花果中的分配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即茎叶中的干物质量直线下降,而花果中干物质量则直线上升,植株同化产物大部分供给果实生长。此时,容易发生果实对茎叶及下层果实对上层果实的抑制作用。因此,门茄瞪眼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增加肥水供应,促进果实膨大;同时,还要保证茎叶的持续生长,以防止植株早衰。

结果期适温白天25~30℃,夜间16~20℃,低于15℃时果实发育缓慢,低于10℃生长停止。高于35℃,茎叶虽能正常生长,但易造成落花落果及果实异常等现象。

茄子从瞪眼到商品成熟需要13~14天,从商品成熟到种子成熟还需要30天左右。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茄子性喜高温,耐热性也较强,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在不同生育阶段,最适温度不同,最低发芽温度11℃,在恒温条件下发芽不如变温处理发得快、发得齐,目前多采用30℃、16小时和20℃、8小时交替进行的变温处理。茄子不耐低温,遇霜枯死,5℃以下发生冷害。结果期遇到15℃以下的低温或35℃以上的高温,就会产生没有受精能力的不育花粉,导致落花。气温降至20℃以下,受精和果实发育不良,17℃以下易导致落花,低于13℃生长停止,1~0℃即受冻害。在盛夏夜高温条件下,容易形成短柱花。如果温度达35~40℃,茎叶虽不会出现明显的生理障碍,但在果实形成时容易出现畸形果。气温如高达45℃以上时,几小时即可使茎叶发生日灼,叶脉间叶肉坏死,部分茎坏死,导致植株死亡。日平均温度17.5℃为计算有效积温的起始温度。早熟品种从出苗到始收需要的有效积温为450℃以上,中熟品种为500℃以上,晚熟品种为630℃以上。

2.光照

茄子属短日照植物,但对日照长短的要求并不严格。茄子光饱和点为4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2000勒克斯。日照延长,生长旺盛,尤其在幼苗期,日照延长,花芽分化快,开花早。光强度对花芽分化、开花结果和果实品质都有深刻的影响。光照弱时,叶片稍有增大,明显柔弱,且引起植株徒长,光合效率低,花的素质差,植株生长弱,紫果品种果实着色不良,商品品质下降。当光强降到正常光照的1/2时,果重比标准光照下减少50%;降到1/3时,果重仅为标准光照下的13%。

在栽培中,茄子群体的光强分布变化较大,例如,露地夏季晴天的中午,茄子群体最上面叶层的自然光强可达6万~7万勒克斯,但距上层20厘米叶层的光强只有1万勒克斯。光照充足时,秧苗健壮,花芽分化早,着花节位低,长柱花多,开花结果阶段可加速生育,提高坐果率,减少病害,果实着色好。光照不足时,发育延迟,短柱花多,植株细弱,授粉不良,结果少,果实发育慢,着色也不好,且易发病和腐烂。

3.水分

茄子原产热带多雨地区,对水分要求较高。由于茄子分枝多,叶片大而薄,蒸腾作用强,开花、结果多,需水量大,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势必影响发育和结果。虽然茄子根系较深,但耐旱性较差。在干旱条件下,植株发育不良,花的发育受阻,易形成短柱花;果形小而无光泽。因此,在栽培过程中,不仅要求土壤含水量大,而且空气湿度要稍大,以保持根系吸收水分和叶面蒸腾间的平衡。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门茄形成以前需水量较少,门茄迅速生长以后需水量逐渐增多,对茄收获前后需水量达到高峰,此时一定要充分供应水分,土壤含水量要达到15%~18%,以满足植株对水分的需求。此时水分不足就会严重影响产量,且易出现僵果或果实硬,表面粗糙,品质差。但也不能使土壤过湿,排水不良会造成土壤通气性差,茄子烂根,还易感染绵疫病,使果实布满白色菌丝而腐烂。据观测,茄子生育期土壤水分经常保持在PF2~2.3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有利于茄子的发棵和果实发育。

4.土壤

茄子对土壤适应性强,可在各种土壤上栽培,沙土地由于地温上升快,适合于早熟栽培,但植株生长势衰弱早。在耕作层浅的黏质土中根系不易充分伸展,所以茄子适于在有机质丰富、保水能力强的中性土壤中栽培。在养分瘠薄的土壤中栽培,果实往往皮厚、肉硬,品质差,产量低。

茄子比较耐肥,增施氮肥可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且很少发生徒长;能耐较高浓度土壤溶液,一般不会发生肥料的浓度障碍。氮、磷、钾同时施用比单一施磷、氮肥能分化出更多的花芽。茄子对氮、磷、钾吸收量比例大体为3∶1∶4。茄子是以嫩果为产品的,对氮肥要求较高。氮素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起重要作用,是与产量关系最密切的元素。苗期氮素营养不足,长柱花减少,花的质量差。结果初期氮肥缺乏,易导致植株基部叶片老化、脱落。结果中后期氮素缺乏,容易造成开花数减少,花的质量差,结实率下降,产量明显降低。磷对茄子根系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花芽的分化有着特殊的作用。钾对糖的合成与运输及增高细胞液浓度,加大细胞吸水量起着重要作用。茄子在苗期需磷多一些,如磷肥充足则根系发达,茎叶粗壮,花芽分化也能提早。在氮肥水平低的情况下,磷肥效果不太显著。茄子在开花结果盛期,需大量的氮、磷、钾肥,如果这时期氮肥不足,短柱花增多,植株发育不良,即使多施氮肥也很少引起疯秧。

茄子生育周期较长,需肥量大,因此,基肥应尽量多施、深施。在苗期,如果地温偏低或者土壤肥力差,可采取根外追肥的方法,改善幼苗的营养状况。一般用0.1%的磷酸二氢钾或0.1%的优质尿素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喷洒。

土壤湿度过大、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茄子容易出现缺钙症状,叶脉附近特别是主脉周围失绿变黄。茄子也易出现缺镁症状,缺镁会妨碍叶绿素的形成,叶脉周围尤其是主脉周围变黄。镁在土壤中易被雨水淋失。另外,大量施用钾肥,也会出现缺镁症。

在土壤pH5.8~7.3的条件下,茄子生长发育良好。

5.气体

茄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空气中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如能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光合作用的强度就会增强,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在保护地栽培时,人工增施二氧化碳,可弥补因二氧化碳亏缺对产量的限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与日照量有关,日照量多时,增施二氧化碳,光能合成的增加率非常大;反之光能合成增加的比率不大。增施二氧化碳,对幼苗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土壤中氧的含量对植株根系影响较大,茄子耐低氧的能力强,但如果土壤积水,含氧量太低,也容易导致根系窒息、腐烂死亡。

在保护地内氨气浓度达到40毫克/千克时,茄子植株就表现出受害症状。首先是危害生命力旺盛的叶片,叶缘组织先变褐色,后变白色,严重时枯死。在保护地内主要是因施用未腐熟的禽粪、猪圈粪、饼肥等造成的,这些肥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气。或者在保护地内施用碳酸氢铵或撒施尿素,也能产生氨气,如通风不良也会造成危害。

三、茄子优良品种

(一)长茄品种

1.早小长茄

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杂交种。生长势中等,成株高70厘米,门茄着生于第6~7节,果实为长灯泡形,油黑美观。肉质细嫩,种子较少。单果重250克左右。较耐弱光和低温,适于春季早熟栽培。

2.辽茄1号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植株直立,成株高60厘米,茎叶肥大、绿色。果实长椭圆形,光泽好。果肉白色、细嫩,种子少,果皮鲜绿。适于春季早熟栽培。

3.沈茄1号

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育成。植株生长势中等,茎紫色。果实长25厘米,横径3~4厘米,果皮紫黑色,有光泽。单果重200克左右,果实生长速度快,前期产量高,经济效益好。适于保护地栽培。

4.新乡早茄

河南省新乡、郑州一带地方品种。株高70~80厘米,开展度60厘米,全株绿色,果皮青绿色,有光泽。门茄着生于第7节,果实长卵形,长18~20厘米,横径12厘米。果肉白绿色,致密,品质好,单果重350克左右。早熟,定植后40~50天即可收获。适于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5.青选长茄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植株生长势强,中熟。果实长棒形,顶端渐尖,皮鲜紫色,有光泽。肉质细,子少,品质较好。单果重约200克。较抗绵疫病和褐纹病,比较耐热抗涝。适于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6.齐茄1号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育成。中熟,植株生长健壮,株高95厘米左右,门茄着生于第9~10节。果实细长,黑紫色,有光泽,单果重200~250克。抗黄萎病,耐低温。适于保护地栽培。

7.济南长茄

山东省济南市郊区农家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成株高1米左右,叶片大,暗绿色,茎紫色。门茄着生于第9节,果实为长卵形,长20厘米,横径8~10厘米,果形指数2.0左右。果皮黑紫色,有光泽,花萼下面微带绿紫色,单果重400~500克。果肉较松,种子数量中等,品质较好。比较耐病、丰产,适应性较强。中晚熟,适于露地栽培。

8.爱国者茄子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植株长势中等偏强,茎及叶柄紫色,叶片近长圆形。门茄着生于第8~9节,果实长棒状,长可达30厘米以上,横径一般为6~10厘米,果形指数在3以上。果肉白绿色,质地较紧实,品质好。果实紫黑色、有光泽,一般单果重300~500克,果实商品性较好。耐低温、弱光性较强,适于露地及保护地栽培,较抗灰霉病、枯萎病和绵疫病等病害。

9.济杂长茄1号

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中熟种。生长势强,9~10片真叶现蕾,每隔1~2片叶1花序,果实长棒形,果长30厘米左右,横径6~7厘米,平均单果重400克左右。果色油黑发亮,无青头顶,果实紧密度较好,极耐运输。萼片紫色,品质极佳。耐弱光、低温,抗病高产,拱圆大棚等春提早栽培专用品种。亩栽2000~2200株。

(二)圆茄品种

1.德州小火茄

山东省德州市农家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门茄着生于第7节,果实扁圆形,果皮紫红色,单果重450~500克。果肉致密,品质较好。适于春季早熟栽培或露地栽培。每亩可栽植3000~3500株。

2.北京五叶茄

北京市郊区农家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成株高50~60厘米,门茄着生于主茎4~6节。果实圆球形,皮紫黑色,有光泽。果肉浅绿白色、致密、细嫩,单果重200~300克。植株耐寒性强,不耐涝,抗病性较差,适于春季早熟栽培。每亩栽植3500~4000株。

3.北京六叶茄

北京市郊区农家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门茄着生于6~7节,早熟。果实圆球形,皮紫黑色,有光泽。果实肉质较致密,品质一般,单果重300~400克。不耐涝,抗病性较差。适于春季早熟栽培,每亩栽植3500~4000株。

4.天津快圆茄

天津市郊区农家品种。株高近60厘米,开展度50~60厘米,植株较为直立,株型紧凑。第6~7节着生门茄,果实正圆形,艳紫色,有光泽。果肉白色,品质好。单果重400~500克,果实膨大、生长迅速。耐寒性及抗病性较强,抗褐纹病和绵疫病。适于春季早熟栽培。

5.天津大民茄

天津市地方品种。植株高大,直立,生长势强,株高可达1米。一般在第9节着生门茄。果实圆球形,果皮紫黑色,果皮稍厚,单果重可达1000克。果肉浅绿白色,肉质致密,种子少,品质较好。晚熟、抗病、耐涝、抗逆性强,耐贮运。适于露地栽培。

6.茄杂2号

中早熟一代杂种。生长势强,连续坐果性好,单株结果数多。果实纵径9~11厘米,横径11~13厘米,单果重400~750克。果色紫黑,有光泽,商品性好。肉质致密、细嫩,适于保护地、春露地及夏秋栽培。

(三)线茄及卵圆茄品种

1.西安绿茄

西安市农家品种。中熟,7~8叶现蕾。果实卵圆形,果皮绿色、有光泽,果肉白色,单果重300~400克。比较抗病,适于保护地栽培。

2.鲁茄1号

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品种。生长势偏弱,成株高70~80厘米。叶片小而窄长,叶柄深紫色。茎较细,黑紫色,门茄着生于6~7节。果实为长卵形,皮黑紫色,肉质柔嫩,种子少,品质优良。坐果率高且集中,前期产量高,适于春季早熟栽培。每亩栽植3000~3500株。

3.黑珊瑚茄子

为早熟杂种一代。生长势强,7~8片真叶现蕾,每隔1片叶1花序,叶片狭长,茎及叶脉紫黑色,复花率高,坐果力强。果实细棒状,果长平均30厘米,横径3~4厘米,平均单果重300克左右。萼片紫色,果色黑亮,着色均匀,无青头顶,商品性极佳。抗病、抗逆性强。高产,日光温室越冬周年栽培,亩产量可达12500千克,适于保护地栽培,亩栽植2000~2200株,双秆或三秆整枝。重施有机肥作底肥。

4.双龙快茄

极早熟,前期、后期产量均高,生长旺盛,开张度中等,丰产性好。果实细长,长25~35厘米,果实种子少,肉嫩,品质极佳。果实紫黑色,油亮,采收期长,后期不易老化,商品性好。抗逆性强,耐弱光。适应早春保护地、露地及秋延后栽培。

5.以色列早茄王

早熟品种。抗病性强,耐热性佳,果实采收期长。株高90厘米,开展度60~70厘米,茎秆紫黑色,叶长卵形,绿色。定植后55天采收。果实长棒状,长50~60厘米。果皮深紫黑色,发亮,光泽度极佳,皮薄,肉质松软,品质优,商品性极佳。单果重350~500克,产量高。

6.长获5号

台湾全福种苗育成的品种。极早熟,品质好,产量高,易栽培,商品性极佳。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稍开张,叶稍大,分枝性中等,每花序2~3朵花。果实稍细长,长25~30厘米,果实条形均匀,黑紫色,色泽艳丽,新鲜感强,果皮薄而软,果肉细嫩,品质佳。前期产量高,色泽不良者极少。适合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

7.全福霸星

台湾全福种苗育成的品种。极早熟,前期产量高,易栽培,易丰产,商品性极佳。果实稍细长,长28~30厘米,果实条形、均匀、黑紫色,色泽艳丽,果皮薄而软,肉质细嫩,品质佳。生长势强,株型稍开张,叶稍大,分枝性中等,每花序2~3朵花。适合保护地及露地早熟栽培。

四、茄子主要栽培技术

茄子是喜温性蔬菜,一般来说,只要温度适宜,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几十年来,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和菜农的实践,已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栽培方式,如露地早熟栽培,中小拱棚早熟栽培,拱圆大棚或日光温室多层覆盖冬春茬、秋冬茬、越冬茬栽培及再生栽培等。不同的栽培方式,成本投入、经济效益和风险差异很大,根据经济基础和栽培水平选择正确的栽培方式,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一)育苗技术

茄子苗生长缓慢,木质化较早,不易徒长。但当温度过高过低、昼夜温差太小、床土干旱、营养不良、光照弱时,茄子苗发育受阻,苗体小、花朵小、花梗细、短花柱花多。茄子苗耐肥性强,如果忽视床土的营养成分配制,往往会导致秧苗细弱。茄苗根受伤后发生新根能力弱,多次分苗也会明显影响产量,应尽量减少分苗次数。茄子苗期猝倒病比较重,从出苗到1~2片真叶期,随时有发病的可能,必须注意综合防治。

1.育苗设施(1)阳畦:阳畦又叫冷床,是由风障畦发展而来的,是早春蔬菜育苗的主要形式。阳畦是利用日光加温的育苗床或栽培床。阳畦由风障、栽培畦和覆盖物组成。风障高2米左右,畦北墙高40~50厘米,南墙略低,南北墙之间搭一横杆,覆盖上塑料薄膜,晚上加盖草帘保温,这种阳畦见光早,升温快,保温好。阳畦内昼夜温差大,育出的幼苗健壮,适应性、抗逆性较强,定植后缓苗快、易成活。但阳畦的温度受日照和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遇不良天气会增加育苗的难度。(2)温床:温床是在阳畦的基础上,增加了加温措施,提高床内地温和气温,能满足低温季节育苗的需要。温床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分为酿热温床、电热温床及火道温床。

酿热温床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加温。酿热物一般是生马粪、牛粪、麦秸、稻草等。要一层马(牛)粪(10厘米厚)一层碎草(l0厘米厚),总厚度要达到30~40厘米,踩实后加床土,待床温达30℃时即可播种。酿热温床的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温度不易控制。

电热温床的原理是利用专用电线,通电后所产生的热量给土壤加温。电热温床加温快而均匀,且温度可人工或自动控制。电热温床的主要设备有电热加温线、控温仪、交流接触器、配电盘等。一般冬季每平方米70~90瓦,春季每平方米50~70瓦。电热线使用数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总功率(瓦)=苗床面积(米2)×设定功率

用线根数=总功率(瓦)÷额定功率(瓦)

布线行数=(电热线长-床宽)÷床长

线间距离=床宽÷(行数+1)

为便于间苗、拔草等农事操作,苗床宽以不超过1.5米为宜。埋设电热线时,先起出阳畦内10厘米厚的表土,整平畦底或先铺4~5厘米床土后即可布线。布线从一头开始,线要松紧适宜。布线完毕后,试通电看线路是否畅通。如通电正常,可铺床土。为保证较高的土温,一般播种畦床土层厚度不超过5厘米,分苗床床土不超过10厘米。

安装电热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电热线不得剪断使用,也不得交叉、重叠和打结。二是土壤加温时应把整根电热线全部埋入土中,每根电热线的工作电压必须是220伏,多根电热线使用时应并联,不能串联。三是电热线铺设和取出时,都要避免生拉硬拽和用锨挖掘,最好将畦土起出后再取出电热线,擦净泥土置于阴凉处保存。(3)小拱棚:小拱棚棚体较小,结构简单,一般高l~1.5米,跨度l.5~3米,长10~15米。用竹片、竹竿做成拱形架子,设l~3道横拉杆,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用压膜线或竹竿压住并固定薄膜,其上还可覆盖草苫防寒保温。在初秋进行日光温室茄子育苗时,可在小拱棚上覆盖遮阳网或防虫网,以防雨、遮阳、防虫等。(4)中拱棚:中拱棚棚宽一般为5~6米,高1.5~1.7米,长10米以上,面积50~300米2,人可以进入棚内进行农事活动。中拱棚有竹木结构、钢筋结构或钢竹混合结构等形式,形状与小拱棚相似,设有单排支柱或无支柱,覆3幅薄膜,留两条放风口,薄膜绷紧后四周埋入土中踩实。也可覆盖草苫保温,或育苗时在里面再搭小拱棚。(5)塑料大棚:拱圆大棚和单坡面大棚等,都可用于茄子育苗及分苗,温度低时,也可在棚内再搭小拱棚。

2.种子处理

为了防止茄子种带病菌(毒),提高种子发芽的整齐度,播种前一般都要进行种子处理。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晒种:栽培茄子一般用新种子,但因新种子往往发芽慢且不整齐,故须晒种,以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发芽的整齐度。晒种方法是:在浸种之前,将种子在太阳下曝晒6~8小时,晒1~2天。(2)种子消毒:即杀死种子所带病菌或钝化病毒。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在300~400倍甲醛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种子表面的溶液。用有效成分为0.l%多菌灵溶液浸泡30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用50%DT500倍液浸泡20分钟,或用0.1%硫酸铜溶液浸种6小时,或用代森铵200倍液浸种20分钟,或用0.l%升汞溶液浸种30分钟。有些新收获的茄子种子具有休眠性,用0.05%的赤霉素液浸种6小时,然后催芽,能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3)浸种:

①温汤浸种:将经过消毒的种子放入净盆中,用50~55℃的温水缓慢倒入盛种子的容器内,并不断搅拌使水温控制在50℃左右,10分钟后使水温降至30℃,在25~30℃环境下浸泡8小时。随后,将种子反复搓洗,用清水洗净种子表面的黏液,进行催芽。

②热水烫种:将种子充分晒干,盛入盆中,取75~85℃热水(水量以不超过种子体积的5倍为准),倒入盛种子的盆中,随即用两个盆将种子连同热水快速来回倾倒,待水温降至55℃时,不断搅拌,并保持7~8分钟,再按温汤浸种的方法自然浸种7~8小时。

③沸水烫种:将种子盛入容器后,先注入少量冷水,微搅拌,使种子表面都湿透,随之倒入翻滚热水,边倒边搅动种子,1~2分钟后将种子捞出,盛入干净无油的泥盆中,盖上湿布,放在20~30℃的地方催芽。高温烫种能增进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且使发芽整齐,同时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和虫卵。但容易烫伤种子,影响发芽,因此,须注意倾注开水时不停地搅动,搅动时按一个方向进行,以免种子停在水涡处被烫伤。烫种时间要根据种子新陈程度严格掌握,新种子时间可长些,陈种子时间要短。此外,浸种用的水及容器一定不能有油污,否则会在种皮外形成油膜,阻碍种子呼吸进而影响发芽。

④高温烫种和间歇性浸种相结合:先将种子除去杂质,用25℃的温水浸泡半小时,然后反复搓洗,除去种皮上的黏液。后用少许凉水浸润处理过的种子,然后加入90℃左右的热水,使水温达到75℃,并保持5分钟(温度降低时要补加热水,要边倒边迅速搅拌,避免烫伤种子)。水温降至30℃后,继续浸种。高温烫种可使种皮迅速软化,裂纹增加,促进胚细胞的呼吸作用。在30℃的温度下浸泡种子6小时,摊晾8~12小时,再浸泡4~5小时,再次摊晾8~12小时,然后用手摸感觉湿爽不黏时开始催芽。

3.催芽播种

壮苗标准:壮苗通常指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生命力强、定植后能适应栽培环境条件的优质丰产苗。形态特征一般是:茎秆粗壮,节间较短。叶片大而厚,叶色正常,子叶和下部叶片不过早脱落和变黄。幼苗的根系发育良好,须根发达,幼苗生长整齐。这种苗可以适当早定植,加之花芽分化早而好,花芽发育好且花数多,定植后开花早、结果多、果实膨大快,因而可以获得早熟丰产,是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保障。

育苗的时期要根据栽培季节、栽培方式、保护设施、育苗的方式、方法以及育苗技术、茄子品种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育苗天数(也就是日历苗龄)同温度水平密切相关。山东省早春阳畦育苗需90~100天,日光温室内育苗需80~90天,若加地热线60~70天即可育成。而秋延迟栽培,5~6月育苗则仅需60~70天。(1)催芽:把经过浸种的种子包入湿毛巾或湿麻袋片(种子不要包得太多),置于盆中。盆底用秸秆或竹竿搭成井字架,种子包放在架上面,不要接触盆底,以免影响通气。种子包上面再盖上几层蒸煮过的湿毛巾,然后放在30℃环境下催芽,一般6~7天后即可出芽。种子萌动前,每天要翻动2~3次,使种子内外受热均匀,并排放出发芽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发现种子发黏,应再清洗种子和包布。在催芽第3~4天时要淘洗种子1次。催芽温度如保持恒温,往往出芽不齐,最好对种子进行变温处理。方法是:每天在25~30℃条件下催芽16小时后,再移到20℃条件下催芽8小时。采用变温处理,一般4~5天即可整齐出芽。到50%的种子胚根外露时,即可播种。

如果在浸种时,用浓度为0.005%~0.01%的赤霉素溶液浸种,能很快发芽。这样可省去变温处理的麻烦。(2)苗床土的准备:床土对培育优质壮苗十分重要。床土必须肥沃疏松,保水性和通气性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床土携带病原菌,对幼苗生长发育不利。苗床连作或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都易诱发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

①苗床土的配制:经过合理配制的具有优良理化性状的床土称为培养土。常用的配制材料为园土,经腐熟的圈肥(猪或牛圈肥等),经过风化的河泥、塘泥、草木灰等,有时还加入少量石灰、过磷酸钙等,以调节酸碱度和增加养分。园土应尽量从近几年内未种过茄果类、瓜类蔬菜和马铃薯、烟草的田块中取,以用15~20厘米的表土层的土为好。园土是培养土的主要成分,以容积计算,一般占50%左右,腐熟过筛的圈肥等有机肥占20%~30%,草木灰等占30%~20%。分苗用的营养土腐熟有机肥宜增加至30%~40%。并加入占混合土量0.1%~0.2%的过磷酸钙,也可以在苗床内每平方米床面撒施60克过磷酸钙,然后耙入5厘米左右的表土层内。播种床床土一般厚10厘米,每平方米床约需培养土120千克。移苗床床土一般厚15厘米,每平方米床约需培养土200千克。在培养土的准备过程中,尿素、硫酸铵等氮素化肥,只能在混合培养土堆制过程中使用,不宜撒在苗床内耙入后随即播种。

②苗床土的消毒:为防止床土传带病菌,应进行床土消毒。床土消毒常用方法有:福尔马林(40%甲醛)消毒,可消灭猝倒病和菌核病病菌。福尔马林用量:200~300毫升福尔马林加水20~30千克,可消毒床土1000千克。消毒方法:入床前15~20天,将土堆在露天,喷入上述福尔马林溶液,充分拌匀后盖严塑料薄膜,堆闷2~3天。然后揭去薄膜,经15~20天,待土中福尔马林气体散发尽后,即可作床土放入苗床内。用65%代森锌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后消毒,可防治茄果类和瓜类秧苗的猝倒病和立枯病。每平方米苗床用混合药剂8~9克,与半干细土12~15千克拌匀,播种时可作盖土用。上述每种药剂的用量,每平方米苗床不能超过5克。用抗菌剂401或50%多菌灵或70%苯来特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上述药剂4~5克,加水溶解后喷洒床土,拌和均匀。苗床要充分通风后才能进行播种或分苗。此外,还可按每平方米苗床用25%多菌灵20克,加500~1000克干细土拌匀,撒在床面上。或每立方米老菜园苗床土用0.1%的高锰酸钾液7~10千克喷洒后,用薄膜盖严闷3~4天,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3)播种:茄子的播种时间,应根据定植时间来确定,而定植时间要根据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决定。如日光温室栽培茄子,可在地温达到15℃以上,气温达到20℃以上时栽植。从定植期向前推80~90天,即为茄子适宜播种的时间。

播种前育苗床要浇足底水,以免在出苗过程中再浇水。水渗下后撒一薄层过筛的细土,然后均匀撒种。每平方米用种量3~4克。播后覆土1~1.5厘米。覆土不可太薄,否则易导致幼苗“戴帽”出土,子叶被种皮夹住,不能展开,妨碍光合作用。阳畦播种后要立即盖上塑料薄膜,晚上盖草苫保温。大棚或温室内要加盖小拱棚或地膜,提高地温和保持水分。

由于茄子对苗床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故冬季和早春播种时一定要选风和日丽、光照强的日子,在10点至14点之间播种。夏季育苗要在傍晚播种。在寒冷季节育苗时,苗床要先灌水盖膜提高地温,待地温升高后,揭开薄膜,用喷壶喷上温水,使苗床表面湿润,然后再播种。

4.苗期管理

播种到出苗前管理主要是保温。茄子出苗的适宜气温,白天是25~30℃,夜间20~22℃,地温是16~20℃。若温度适宜,一般5~6天即可出齐苗,但如果地温、气温过低,出苗时间则可长达20多天。播后要重点进行温度管理,尤其是在阳畦或大棚冬春季育苗时,外界气温常在零度以下,保温增温就更为重要。此期夜间可在畦面加盖一层地膜以及覆盖草苫、保温被等。草苫、保温被要适时揭盖。出苗后将地膜撤掉。在寒冷季节,可采用电热温床育苗。当种子开始拱土出苗时,在苗床床面上撒一层薄细湿土,以便于保墒和防止“戴帽”出土。幼苗出土后到分苗这一段时间,以控温为主,从幼苗出土、子叶展开,到真叶露心,如果温度过高,易导致秧苗徒长,形成“高脚苗”。因此,当有70%~80%的苗子出土时,就要把温度从出苗期间的白天25~30℃,逐渐降为白天最高25℃,夜间从20~22℃降为16~18℃,次日早上温度不低于10℃。要严格防止夜温过高。幼苗出齐时,再撒一层土,以弥合苗间的缝隙。当两片子叶充分伸展时,可适当通风降温。一般苗床北部温度较高,故应先从北口通风,再逐渐将通风口转移到畦中部,白天床温控制在25℃左右。如果因种子播撒不均匀,使幼苗过分拥挤而形成高脚苗和弱苗时,要及早间苗,间完苗后要立即覆土。幼苗长到2~3片叶时,白天床温要降到20~23℃,苗床中部通风量要加大,为移植分苗作准备。在温室中播种,再分苗到大棚或阳畦中时,要加强对幼苗的低温锻炼,以使幼苗适应分苗后的环境。雪后要立即清扫草苫上的积雪,揭草苫见光;阴天也要揭草苫,使秧苗尽可能多地接受散射光,并开棚缝排湿。不能只求保温而不揭苫、见光,因为在弱光、高温下,幼苗最易发生病害。连阴骤晴时,不能马上大揭苫、大通风,否则会导致幼苗发生萎蔫。分苗能够促进秧苗幼根发生更多的须根,定植后利于缓苗。分苗一般在1叶1心或两叶1心时进行。分苗过晚,秧苗拥挤徒长,影响花芽分化。分苗前2~3天,苗床内浇一遍水,以便于起苗,减少伤根。起苗时,要将苗子按大小分级,分别栽在苗床的不同部位,以利育成整齐一致的壮苗。分苗床要提前装入床土并整平踏实。按10~15厘米的行距开沟,沟深3~4厘米,顺沟浇温水,按10厘米的株距将苗子贴沟壁排在沟内,将苗扶直覆土封沟。覆土时使湿土在下,干土在上,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缓苗快,又可降低分苗畦内的空气湿度。边分苗边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不透明覆盖物,避免阳光直射。分苗后5~6天畦内不通风,苫子要早揭晚盖,温度太高时要盖草苫遮光,以免幼苗根系未恢复前蒸腾量大,引起失水。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5~20℃。当幼苗心叶开始生长时,标志着缓苗期已经结束,应逐渐加大通气量,适当降低气温,尤其是夜温,以免幼苗徒长。通风时应注意,如温度过高,突然通大风会造成“闪苗”,导致叶子萎蔫干枯;连阴骤晴时,突然揭苦也会“闪苗”。因此,温度过高和连阴骤晴时,应揭花苫,小通风,使幼苗逐渐适应环境。为了防止床土板结,提高地温、保墒,促进幼苗根系发展,应于缓苗后中耕1次,深度1.5厘米左右,7天后再中耕1次,深度可达2~3厘米,行间可深一些,苗际周围可浅些。如果发现苗子贫弱缺肥,可以用0.2%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幼苗定植前7~10天浇一次透水,然后划成以苗子为中心10厘米见方的土块,并逐渐降温,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在低温锻炼期间,如遇寒流天气,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幼苗发生冻害。

5.嫁接育苗(1)选择砧木:目前茄子嫁接育苗的砧木主要使用赤茄(平茄)等,此外还有其他野生种、种间杂交种和抗性强的栽培种。据试验,用番茄作砧木,也有较好的效果。

赤茄(平茄)为野生种,原产非洲。株高约1米,整个植株着生鳞片状软毛和钩形针刺。叶卵形或长椭圆形,叶缘有波状浅裂,叶片长10~12厘米,中脉及叶柄着生针刺。花冠近白色而微紫,每个花序可着生2~6朵花。果实扁圆,横径5厘米左右,侧面有明显的沟纹,幼果绿色,成熟后朱红色。种子圆肾形,种皮白黄色。对黄萎病抗性较强。对5-氯硝基苯极为敏感,凡是前茬用过这种农药的田块,不宜定植以赤茄为砧木的嫁接苗。

托鲁巴姆对茄子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线虫病可达到高抗或免疫程度。嫁接后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幼苗出土后前期生长缓慢,3~4片真叶后生长速度接近正常。适合劈接或贴接,当砧木长到5~6片叶时即可嫁接,嫁接时砧木需保留2~3片真叶。(2)砧木的培育:

①播种期:根据砧木的特性,结合不同茬口的环境条件进行安排。首先确定采用的砧木种类,再根据嫁接方法来确定砧木的播种期。例如以赤茄为砧木,采取切接,在低温季节育苗时砧木比接穗可提早5~7天播种,若在高温季节则可同时播种,如采取插接,在低温季节育苗时砧木比接穗要提早7~10天播种,如在高温季节育苗砧木比接穗提早5天播种即可。使用托鲁巴姆作砧木应比赤茄再提早10~15天播种。

②播种量:因不同品种和不同整枝方式每亩定植的株数差别较大,所以只能根据育苗数量来确定砧木的播种量。例如,赤茄种子的千粒重为3~4克,托鲁巴姆子粒小,千粒重1.1克左右。再根据实测的发芽率,按预计定植株数再增加10%~15%的安全系数来确定砧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