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复试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0 14:36:4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复试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复试真题及详解试读: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试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

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试题(048)

考试科目:行政管理学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危机恢复与重建

2.行政立法

3.行政首长负责制

4.政府决算

5.360度考核法

二、简述题(每题l0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如何进行社会管理?

2.我国行政组织采用何种组织结构?

3.如何理解公共领导的内涵?

4.公务员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为何?如何进行优化?

2.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中央财经大学

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试题(048)

考试科目:行政管理学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

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危机恢复与重建

答:公共危机恢复与重建是公共危机事后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指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遭受损失的社区和民众向事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的回归,涉及需求评估、规划选址、工程实施、技术保障、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生态环境、组织系统、社会关系、心理援助等工作。

2.行政立法

答:行政立法是指特定国家行政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从静态角度讲,行政立法则是指特定国家行政机关依准立法程序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立法的性质如下:①行政立法仅指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而不包括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行政法律、地方人大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作为行政法渊源的地方性法规。②行政立法的主体只限于特定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法规只能由国务院制定,规章只能由国务院部委和具有外部行政管理职权的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其他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立法的范畴。③行政立法遵循准立法程序,这种程序既具有行政程序的特征,又具有立法程序的特征,我国行政立法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其性质的二元性:既属于(主要或本质上属于)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又属于立法——准立法或从属性立法。

3.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重大事务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定夺,具体日常行政事务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并不意味着行政首长可以独断专行或者滥用职权。行政机关或行政部门的重大问题,要由某种行政会议来决定。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需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或者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4.政府决算

答: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政府年度内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体现。政府决算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通常按照我国统一的决算体系汇编而成,包括中央级决算和地方总决算。根据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后,应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预算,以便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5.360度考核法

答:360度考核法又称为全方位考核法。该方法是指通过员工自己、上司、同事、下属、顾客等不同主体来了解其工作绩效,过评论知晓各方面的意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360度考核法的优点在于:①打破了由上级考核下属的传统考核制度,可以避免传统考核中考核者极容易发生的“光环效应”、“居中趋势”、“偏紧或偏松”、“个人偏见”和“考核盲点”等现象。②一个员工想要影响多个人是困难的,管理层获得的信息更准确。③可以反映出不同考核者对于同一被考核者不同的看法。④防止被考核者急功近利的行为(如仅仅致力于与薪金密切相关的业绩指标)。⑤较为全面的反馈信息有助于被考核者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简述题(每题l0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如何进行社会管理?

答:(1)社会管理的含义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要求

①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a.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培育公民社会,整合社会公共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b.要明确界定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正确处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社会的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彻底改革我国传统的政社不分的社会管理模式。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社会的宏观管理,包括规划社会发展方向,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等等。

c.在明确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要明确划分政府系统中各社会管理部门的职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②构建完整的社会政策体系

a.社会政策是指以公正为理念依据,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中心,以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目的,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手段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措施及制度安排。

b.目前,我国基本社会关系变化剧烈,迫切要求转变政府社会管理的战略重点,实施适应新形势的新的社会政策。我国政府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反贫困政策、社会资本政策、民众参与政策、社会自治政策,将其与社会保障政策、贫困救济政策等消极的社会政策结合起来。

c.要制定公共财政向科技、教育、卫生、生态等社会事业领域倾斜政策,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改变目前政府投资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对社会事业偏少的格局。

③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

a.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呈现社会矛盾多发的特点。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政府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及时稳妥地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和完善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与群众自律疏导互动的矛盾调处机制。

b.积极规范和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又依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c.针对发展中征地、房屋拆迁、旧城改造等易引发群众不满、社会不稳等问题,建立相应的经济补偿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处理好维护发展大局与保护群众权益的关系,既注重保护群众的当前利益,又注重维护群众的长远利益。

④推动“多中心”社会治理的发展

a.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发展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

b.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由政府包揽的一些社会管理事务必须与政府的职能分离,由各类社会组织来承接。

c.政府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积极拓展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推动“多中心”社会治理的发展。

d.政府在社会管理的角色定位上,要转变观念,打造一个具有公共服务精神的政府,使政府由控制者转变为服务者,推动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

2.我国行政组织采用何种组织结构?

答:(1)行政组织结构的含义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间的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式。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行政组织是实现行政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组织保证。(2)我国行政组织的结构

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从中央人民政府到基层的乡镇人民政府,从国务院各部、委、行、署到市县的职能局、办,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组织系统,并呈现出不同的结构模式,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①金字塔式结构

全国各级人民政府的排列组合会呈现出此种结构,处于塔尖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国务院下设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省级人民政府下辖若干市、县、区人民政府。

②纵向垂直结构

纵向垂直结构是国家行政职能纵向分工的体现。

a.同一级政府内部职能部门的纵向结构。如国务院职能部门设三级:部(委)—司—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一般设两级,如省政府的厅(局)—处,地级市政府的局—处(科)。

b.上下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纵向结构。公安、安全、审计、检查等独立性较强的职能部门,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等部门,上下级之间是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③横向并列结构

同级政府机关之间和政府机关内部各同级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呈现出此种结构。

a.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关系,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各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各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其中也包括不同管辖区域内同级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b.同一人民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并列关系,如国务院各部委的关系、同一部(委)内的各厅、局之间的关系等等。

3.如何理解公共领导的内涵?

答:公共领导是由“公共”和“领导”两部分构成。公共领导就是强调具有“公共性”的领导。具体而言,是指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体现公共精神而进行的高层次管理活动。公共领导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行政领导发展的趋向,同样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1)公共领导是具有“公共”精神的领导

①对于公共管理来说,公共领导是为了实现公众利益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它应成为组织本身与组织活动对象的公共性的领导和指引,即具备公共精神的领导。

②这种公共精神不是虚幻的称谓,它表现为公共领导行为赖以实施的基本权力来源于公众,公共领导以实现组织的公共利益而不是单个成员个体利益为宗旨,公共领导是公共部门的领导而不是私人部门的领导等等。

③在国内公共管理改革实践中,真正具备公共精神的领导并不普遍。因为公共领导首先考虑的是为谁服务的问题,其次才是怎样做好服务。但实际上,许多领导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自身权力的公众来源,也不会认真考虑到为公众负责,而过多的甚至只是把目光盯在对上级负责之上,其行为体现不出公共利益与公众要求,从而使得这种领导远离公共精神,甚至背道而驰。(2)公共领导是政治或政策型领导

①现代公共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视高层次公共管理的影响与作用。这种独特的研究视角必然会使公共领导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研究领域,并使公共领导更多地与高层决策及政治问题联系起来。从这一角度出发,公共领导又被看作是一种政治或政策领导。

②作为公共管理高层决策者的公共领导,不仅要讲管理和效率,更要讲政治,并且公共管理的政治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公共领导身上。(3)公共领导是战略型领导

①公共领导战略涉及到如何运用智慧和指挥能力来引导公共组织去实现既定方针或目标,如何制定并控制良好政策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②公共领导的战略管理区别于私人管理的战略性,这是由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一般而言,公私部门的管理在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上都大体相似,但在领导层面,由于公共管理是建立在公共权力强制力之上,它受到政治权威和合法强制力的双重限制,所以公共领导的战略有其独特内涵。

③这显然是私人部门领导在进行战略管理时无须考虑的。在我国公共领导理论与实践的建构上,如何真正体现领导行为的“公共性”,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私人管理的经验和做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问题。(4)公共领导更关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①对于公共管理而言,高级公共管理者即公共领导的活动不仅是局限于组织内部,而且更主要的还包括组织之间进行的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的领导活动。也就是说,公共领导比以往领导更加关注组织内外的变化和与此相应的管理。

②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的内涵在于社会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公共领导的社会化倾向会日益明显。公共领导者一定要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走出内部管理的“禁区”,关注和解决更为广阔的领导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问题,有效地推动公共领导向前发展。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公共管理比公共行政更能吸引现代改革者的目光。

4.公务员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1)公务员交流的含义

公务员交流指有关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法定形式,在公务员机关内部变换公务员的工作职位,或把公务员调出公务员机关任职,或将公务员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公务员机关担任公务员职务的活动。(2)公务员交流的主要方式

①调任。调任指公务员机关根据工作需要,从其他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到公务员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公务员机关任职的活动,它涉及公务员职务关系的产生或消失。

②转任。转任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公务员机关系统内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在同一部门内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转换任职。

③锻炼。公务员挂职锻炼指公务员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以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为何?如何进行优化?

答:(1)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①绩效目标的制定存在问题

a.没有把握好标准的高低。绩效目标的设定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会产生内在的激励作用。但是,目标实现难度的频繁提高,就会适得其反,挫伤下级的工作积极性。

b.绩效目标的制定偏向注重短期目标,忽视长远发展,导致政府的短期政绩得到彰显,但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

②绩效指标的设定存在问题

a.下级部门往往依据上级领导的偏好来设定指标,上级关注什么,绩效考核就考什么,上级不关注的职能往往不考核或考核的权重较轻。

b.指标设定过程缺乏对环境变量的思考。

c.地方政府的绩效指标体系中,存在许多“一票否决”指标的设置,即一项指标不合格,其他指标分值再高也不合格。

③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a.考核程序没有规范化,容易使本应严谨的考核流于形式。

b.考核方法多为定性,较少采取定量方法。

c.考核结果难以兑现。我国政府部门的考核以官方为主,多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以及政府内部的自身评估。

d.对下级部门的绩效考核不是统一进行,主管职能部门各自为战,下级部门每年要应付许多职能主管部门的考核和检查,多头考核成了下级部门的沉重负担,甚至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e.政府绩效考核过程封闭,缺乏外界监督。

④绩效管理重评估,轻过程

我国的绩效管理目前还处于重评估的阶段,并没有真正的把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引入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因而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看到的都是绩效考核和评估,绩效考核后的结果缺乏沟通,也缺乏配套的改进措施。

⑤绩效管理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作为法定依据

a.虽然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都强调提高行政效率,但只是停留在较为抽象的原则层次上,缺乏较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性指导,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

b.由于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难以在我国政府部门全面系统地推进。(2)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①政府的产出难以量化

a.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将所有绩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据此进行绩效衡量。

b.由于行政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是一些“非商品性”的产出,大多数公共服务的品质好坏很难用客观具体的数据来衡量,这就带来对其数量进行正确测量的技术上的难度。

②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a.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利益机制的复杂性,使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利益取向定位和价值取向定位具有更多的争议性和主观性,这种争议性和主观性也阻碍着政府部门有效地实施绩效管理。

b.绩效管理包括对公共项目决策、实施以及效果与影响的分析,评估一项公共项目实施的好坏,涉及对公共项目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的能力高低的鉴别。这种鉴别使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感到威胁而抵制评估。

c.政府部门由于利益主体意识,总是试图表明公共项目的积极效果,极力维护和提高其地位和权威,不愿接受来自外部的批评指正,因此,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公共管理工具未能被政府部门有效地利用。

③绩效管理项目的复杂性

a.绩效管理项目目标缺乏准确性。许多公共项目表述过于笼统,所反映的公共项目目标含糊而不具体。

b.公共项目目标隐含有价值判断和政治因素,很难形成社会全体成员的一致看法。公共项目决策者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往往故意把目标表述得模糊不清。这些都给考核标准的确立带来困难,难以衡量评估项目实现目标的程度。

④绩效指标制定困难

a.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否周全、合理、客观,是否能涵盖该组织的重要绩效,是成功的绩效管理必备的条件。因此,政府部门是否拥有具备绩效管理能力的专家,是否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就成为绩效管理的重要条件。

b.在制定绩效指标的过程中,上下级机关难免会在指标的数量、范围、权重等方面发生争议。许多政府部门推行绩效管理之所以失败,首先在于绩效指标体系的不合理。

⑤政府部门信息收集和处理困境

a.绩效管理的过程有赖于可靠的信息。如果所收集信息错误或不够全面,就无法真正反映机关的实际绩效。

b.政府部门的信息由于量化困难、渠道不畅、政治利益等各方面的原因,很难客观有效地反映组织的真实情况,这无疑也给绩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3)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优化方案

①建立完整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a.绩效考核的主体多元化,尤其重视公众满意度的测量。政府部门提交的绩效计划应当通过人大、上级政府的审批,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建议。

b.考核主体应多元化,不但要由政府部门自己提供绩效计划和结果报告,还要由上级主管部门、同级人大以及公众来参与评价。

c.要重视公众满意度的测评,赋予公众参与评价的权利,保证公众参与评价的途径畅通。

②政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a.从立法上确立绩效管理的地位和权威性,保证绩效管理成为管理政府的基本方法,促使政府开展绩效考核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b.颁布绩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把绩效管理纳入一个正常发展的轨道。

③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a.重新定位公民的作用。公民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投票人、纳税人、服务的接受者,而是政府的问题架构者。

b.由公民选择、界定绩效考核对象。在公共服务设计中引入“顾客介入”机制,通过公民的参与将事实(资料数据)与价值取向(公民偏好)结合起来,增加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社会相关性。

c.公民参与意味着公民可以以社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的角色对政府绩效提出要求,协助和监督政府机构对他们的开支和行为负责。这样的绩效管理不但能帮助政府以民众的需求为导向,还能使政府的运作随时受到公众的监督。

④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估体制

a.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各级政府内部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机构,为改进未来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

b.政府外部的评估机构,如立法、司法机关的相应部门主要负责进行公共项目实施的审计和监察,向立法机关、政府以及公众公布绩效评估的结果。

c.还可以借鉴国外思想库发展的经验,鼓励发展民间中介评估组织。

⑤完善绩效数据收集系统和建设信息公开的电子政府

a.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各项公共管理项目的实施结果、实施过程的监测数据、已开展的绩效考核资料、有关各地方和各部门乃至全国的统计指标和数据等,汇集形成全国性的绩效管理数据库,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网络。

b.在收集、整理信息的同时,把绩效考核的结果尽快反馈和扩散给有关各方,以便于及时发现和修正正在实施的公共管理项目的缺陷,增强公共管理项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完整政策过程包含的阶段

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的阶段:政策议程建立、政策规划、公共政策决策、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估。(2)政策过程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①政策议程建立

议程建立是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决策者需要辨认什么是政策问题,并依据某种标准,对问题的轻重缓急做出排序。议程建立是整个政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a.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利益或生存条件遭到威胁或损害而出现的问题。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也有人解释为,政策问题是那些引发部分或全部公民需求或不满的条件和状况,而这些公民追求的是状况的改善或矫正。

由此来看,成为政策问题的问题都必须具备一定范围和强度的影响力。问题的强度和影响力,以及渴望解决问题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问题能否进入议程和在议程中的排序。

b.建立议程的途径

第一,外在发动型:常由政府以外的社会团体或公众提出,首先成为公众议程,引起广泛讨论或较大反响,然后以社会舆论或建议的方式被政府采纳,从而进入正式的政府议程;

第二,政治动员型:常由最高领导集团或政治领袖提出,自上而下地形成各级政府的基本政策议程,再向外扩散成为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可的议程;

第三,内在发动型:常是某一政府部门或某一层级的政府首先提出,并被采纳为政府的正式议程。

②公共政策规划

政策规划是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阶段。社会公共问题一旦被提上政策议事日程,公共政策运行就进入拟定备选方案的规划阶段。公共政策规划是政策行动主体在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序和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办法或方案,为政策决策提供必要前提的过程。政策规划既是一种运用技术手段对解决政策问题的途径进行精心设计的活动,又是政策行动主体之间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展开的竞争和合作的活动。公共政策规划包括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和方案优化。

a.确立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最后结果。政策规划的任务就是为解决政策问题而寻找各种可能的政策方案。但是在政策问题和政策方案之间必须有政策目标作为中介和纽带。

b.设计政策预案

政策方案设计,即构思各种实现政策目标的可供选择的可能性方案或备选方案。政策制定作为一种决策过程,是对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途径和方法的选择过程。因此,方案设计是政策规划的中心环节,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实施及其后果。

c.预测方案后果

方案后果的预测应当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客观条件变化的预测。客观条件分为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条件的有利与不利,直接影响着政策方案实施所付出的代价以及所产生的效果。条件预测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在与具体政策方案有关的环境和条件中,存在哪些有利因素?在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和克服不利因素方面有什么手段和办法?未来的环境和条件会发生何种变化?有哪些导致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就现在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能否提供解决政策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d.预案可行论证

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是指围绕政策目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政策方案实际上是否可行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即对实现政策方案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做出说明。

e.优化政策预案

在政策预案经过评估以后,政策规划主体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各个预案进行优化工作。

③公共政策决策

公共政策决策是指政策行动主体围绕一定的价值和目标取向,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竞争、协商、合作,确定政策行动最终方案的过程。

a.政策的采纳

政策采纳是一次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再审查,是对政策规划的一次内部再分析。在政策采纳阶段,政策的最终决定者的知识结构、胆识、经验、智慧与魄力是相当重要的。政策采纳既可以是集体行为,也可以是个人行为。无论是集体的政策采纳,还是个人的政策采纳,都必须实行决策责任制。在集体采纳的情况下,应由集体的核心人物承担决策责任。

b.政策合法化

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选定的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据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对政策进行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的过程。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制定的政策和地方、基层制定的政策,都必须经过合法化过程。政策的合法化是有目的的能动活动,它使政策方案的可选择性转化为合法性、权威性。政策合法化又是法定主体依据一定的权限与程序所进行的活动。

④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操作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采取宣传、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已合法化的公共政策付诸实践,从而实现政策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

a.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策执行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各级政府行政部门;

第二,立法与司法机构;

第三,中介组织;

第四,社区组织。

b.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第一,政策决定因素。政策决定是指经由完整的法定程序,由法定的公共权力主体用自然语言表述出来并昭示公众的、关于某一特定政策问题的具有社会公共权威性的规定。这种规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

第二,政策资源因素。政策资源可等同于执行条件,是指政策执行中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第三,政策环境因素。

⑤政策评估

公共政策评估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公共政策方案规划、执行情况和政策效果及价值进行估计和评价的活动。在一项政策付诸实施之后,通常人们都需要对这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以判断该项政策是应该继续执行还是需要调整,或是应该终结。政策评估将决定政策执行之后的基本走向。作为政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政策评估有两个很重要的任务:第一,确认政策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描述;第二,用一系列衡量标准和方式去评估政策的效果,是失败还是成功。

a.政策评估的主体和标准

第一,政策评估主体

内部评估者:政策过程主要发生在政府或公共管理部门内部,主导政策过程的主要是具备政策能力和权力资源的政府官员。

外部评估者:外部公众作为政策的目标对象或受政策影响的对象,同样有权利评估相应的政策。

第二,政策评估的标准

评估在本质上是寻求、证明和确定政策价值的过程,实际上从确定评估价值标准开始。不同的价值和利益追求产生不同的评估标准。评估主体增多会导致评估标准多样化,达成一致意见的可能性会降低,但具体的政策成败应以是否实现了预设的政策目标为标准。

b.政策评估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般要经过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

主要包括确定评估对象;制定评估方案;挑选和培训人员。

第二,实施阶段

实施评估是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收集政策相关信息。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政策信息。在全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获取到的有关原始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全面评估政策效果。运用适合的评估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在评估实施过程中,评估者应该坚持评估材料的完整性和具体分析的科学性两个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政策的实际效果。

第三,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是评估者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的阶段。在总结阶段,政策评估者应该形成书面形式的评估报告,提交给有关领导和实际部门,使之了解一项政策实施的最终情形,及时根据这些情形决定政策的延续、调整、终止等。评估报告中除了对政策效果进行客观陈述、对政策进行价值判断、提出政策建议以外,还应对评估过程、评估方法及评估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说明,对评估工作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以便提高今后的政策评估水平。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试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试题(048)

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行政职能

2.公共领导

3.政府雇员制

4.危机预案

5.政府公共关系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政治一行政二分法”之于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意义?

2.简要分析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

3.行政伦理具有何种功能?

4.简要分析政策合法化包括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回顾并论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2.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完善?

参考答案

中央财经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试题(048)

行政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行政职能

答:行政职能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行政职能反映了政府管理活动的内容和基本方向,决定了政府的规模和管理方式。行政职能是相对于国家的立法职能和司法职能而言的。一般来说,国家政权机关是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的,它们在国家管理过程中分别发挥着决策、执行、监督的功能,也相应地行使着立法职能、行政职能和司法职能。这三种职能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了有机的、完整的国家职能体系。其中行政职能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它以国家的立法职能为依据,以国家的司法职能为后盾,同时又受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和制约。行政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政治性和社会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多样性和整体性。

2.公共领导

答:公共领导是指社会公共组织协调统一地在公共领域,为实现社会共享性利益的有效维护、合理享用及可持续增长,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并且为此进行战略、规范的确定,及相应的资源配置和调控的领导活动。公共领导是由“公共”和“领导”两部分构成。公共领导是指强调具有“公共性”的领导,具体而言,是指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在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体现公共精神而进行的高层次管理活动:①公共领导是具有“公共”精神的领导;②公共领导是政治或政策型领导;③公共领导是战略型领导;④公共领导更关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3.政府雇员制

答:政府雇员制是指政府以契约形式聘用、管理某些专门技术人才及承担部分临时性、勤务性工作的人员的公共人力资源制度。它以劳动合同为主要手段,来界定、规范和调整政府与雇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组织形式的完善,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和高品质的公共产品。

4.危机预案

答:危机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指挥、管理、救援计划等。制定、健全危机预案的主要目的,是为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提供行动上的指南。公共危机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危机预案应遵循预见性、可行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则。可行性原则意味着公共危机预案的制订不能是泛泛而谈的一纸空文,必须对政府的危机应急措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公共危机预案一般有四个要素:①情境,即预案编制和实施的有关危机情况与背景;②主体,应急预案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即制订和实施预案的组织和个人;③措施,各种应急措施、管理方法、控制手段和技术;④目标,应急预案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具体而言,预案包括编制的目的、原则、依据和适用范围,以及组织机构与职责、运行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信息管理、保障措施等内容组成。

5.政府公共关系

答: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同广大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传播关系。在我国,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机构为了更好地行使其职能,增进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支持、监督,以协调内部和外部关系的社会活动。它既具有一般公共关系的属性,又具有其独特的内容,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主体具有一定的权威,特别需要开展“全员公关”。②客体构成复杂多样,最紧要的是处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政府各部门及国家公务员之间的关系。③目标独特,为的是提高政府的美誉度。④多种传播手段并举,既有分工,又有配合补充。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政治—行政二分法”之于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意义?

答:(1)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含义

政治行政二分法是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政治与行政是所有政府具有的两种基本功能。政治与政策和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存在于政府表达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存在于政府执行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由于政府体制的不同,这两种功能的区分程度及其关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别。一般而言,政府的民主程度越低,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与表达功能之间的区别也就越小。但即使在君主制政府中,分工的需要也要求区分这两种功能。自此以后,“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就成为行政学中一种影响很广的观点。政治和行政分离的理论是对19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政治行政二分法对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意义“两分法”之于公共行政学的意义在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学科的论证的基础:

①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②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③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寻得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

④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效率。

2.简要分析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

答:(1)预算编制审批程序的含义

预算编制是预算过程的第一步,是指各部门在财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收入和支出测算,编制本部门预算,再由财政部门汇总编制政府预算草案的过程。预算审批是指同级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赋予其合法性的过程。(2)我国预算编制审批程序的具体过程主要是被称为“两上两下”预算程序

①“一上”:支出部门在收到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通知后,对部门下一年度的收支进行测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

②“一下”:财政部门收到各部门预算后,由职能处室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审查,然后将审查意见反馈给各部门。在下达反馈意见的同时,财政部门根据往年预算情况和对未来年度收入预测,给各部门下达支出预算控制数,要求各部门在控制数内修改部门预算。

③“二上”:各部门在财政部门下达控制数内重新编制本部门预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查各部门预算后,汇总编制政府预算。然后,报政府常务会议讨论。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常务会议的意见修改预算,然后报同级党委审查。最后,财政部门将政府预算草案报人大常委会初审。最后,人大常委会初审后形成的政府预算在人大会议召开时提交大会审议通过。

④“二下”:人大通过预算后,由财政部门批复给各部门,开始预算执行。

3.行政伦理具有何种功能?

答:(1)行政伦理的含义

行政伦理主要是人们关于行政活动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的理由,主要涉及行政主体行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亦即领导、决策和执行等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它包括公务人员个体在行政管理实践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活动与道德规范;行政主体作为群体及组织机构在行政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行政伦理概念的外延要大于行政道德的外延。特定的利益关系原则是行政伦理的本质所在,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是行政伦理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特定的主体性价值是其基本结构,特定的范畴构成其基本体系,特定的约束机制是其基本功能,特定的文化内涵又反映了行政伦理发展的基本机制。(2)行政伦理的功能

①中介功能

在公共行政中,要形成一定的行政行为规范、维护行政管理秩序、保障行政绩效,行政机构必须制定各种法制规章去约束成员的行政行为,这些法制规章包括法律、法规、组织纪律和伦理道德规则。法律法规的任务是“硬性”约束行政行为的规范类型,但它实际发挥作用时并不能脱离作用对象的工作动机与心理状态,因此,必须借助行政伦理这个中间环节。

②规范与约束功能

行政伦理以一系列的伦理规范反映并作用于行政过程和行政行为。体现在行政系统的运行和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中:

a.行政伦理对符合其要求的情感、信念和行政行为,予以激励和强化;对不符合其要求的情感、欲望和行为则予以纠正或弱化。

b.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认识错误、方式或方法失当时,行政伦理能纠正行为者某种自私的念头和偏颇的情感,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向和方式,以避免产生违背行政责任要求的后果。这是行政伦理对于行政行为者进行行为矫正的功能。

③教育与塑造功能

行政伦理依据国家和社会公认的、共同的道德观念和理想所倡导的共同原则和基本精神,构成现实社会中的主体道德。行政伦理的基本价值具有社会层面的公共性和道德实践的示范性。因此,它对社会具有教育示范功能。同时,由于行政人员掌握凭借国家行政权力而有的社会政治资源,其行为和风貌不仅为社会大众所关注,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直接塑造社会大众的公共行为规范。

④保证与激励功能

坚持什么样的行政伦理规范,直接影响公共行政管理的绩效高低和行为成败。要实现行政成本低下而行政绩效高企,就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政心理模式和行政伦理。行政伦理以其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行政个体或组织不断发展,逐步完善,以达到道德追求与行政目标的一致。行政伦理的激励功能有两种基本方式:

a.外在的道德激励,由行政伦理的理想、榜样、批评三要素构成;

b.内在的道德激励,包含行政伦理上的成就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等因素。

⑤国家认同和民心凝聚功能

行政伦理是赢得民心和民意的重要砝码。从某种程度上讲,行政伦理以其显示的官员群体的伦理状态,决定性地影响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进而影响统治的稳固和国家的兴衰。因为公共行政伦理是整个社会的主体道德,对社会有强大的示范作用,其伦理取向昭示社会的伦理状况。

4.简要分析政策合法化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1)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政策合法化是指所选择的优化的政策方案上升为法律或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政策的合法化是保障政策具有合法性和主要依靠法律机制来贯彻执行的重要环节,由国家有关的政策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立法活动与审查活动所构成。其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①从广义角度而言,一般认为,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②从狭义角度来讲,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公共政策合法化这一概念,它包括决策主体合法、决策程序合法、政策内容合法等内容。(2)政策合法化包括的主要内容

①决策者及其权力的合法化

这是政策合法化的前提,只有具备合法性的决策主体在其权限范围内颁布的政策,才有合法化的可能。决策者的地位及权限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决策者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在其权限范围内做出决策并使相应的政策方案合法化。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只能由法定的决策者依照法定的权限制定,不具有法定政策决策权力或超越权限范围的,都不能使政策取得合法性。

②政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程序是对决策行为的普遍规范和制度化,是以形式合理去抑制可能产生的实质不合理,防止随意决策和个人专断,提高了决策的可预测性。公正的程序强化了决策的内在化、社会化效果,人们很难抗拒程序所带来的后果。许多国家设有专门规范决策过程的程序性法规,如审查、听证制度等。而政策的内容、形式和效力范围不同,其合法化的主体和程序也不同。一般来说,立法机关强调公平、民主,其政策合法化的程序就相对烦琐、复杂。行政机关强调效率,其政策合法化程序就比较简单。同一国家机关,不同的政策也可能有不同的合法化程序,如我国国务院制定重大政策,应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后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发布。而一般性政策,国务院总理有权直接签署发布。

③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决策的政策方案必须与国家的宪法和现行法律保持一致,不能发生抵触,不仅要符合有关的立法精神和法律原则,而且要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同时,还应注意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进行配合调适。随着中国日渐融入全球化,政策决策有时还要考虑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WTO的相关规定。这就需要在决策过程中,注意把备选方案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对照,必要时要向法律性政策机构甚至立法机关进行咨询,或者设立专门的法律审查程序。

④政策内容法律化

政策内容法律化就是把政策向法律转化,按我国《立法法》的要求,由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据立法权限和程序,把经实践检验较为成功的、成熟稳定的、确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提升这些政策的法律效力。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回顾并论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答:新中国的行政体制脱胎于战争年代的革命根据地的政权体制,并受到了苏联集权模式的影响,加之任何一种新的行政管理体制都有一个从不成熟、不完善到逐步成熟、完善的过程,因此,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为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而不断地进行改革。从1949年到2002年我国前后经历了六次较大的以机构改革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1)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

①主要思路

粉碎“四人帮”后,从1977年开始,国务院很快恢复了部门管理体制,至1978年底,国务院行政单位达到76个。此后,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国务院继续增设机构,到1981年,国务院所属各种机构超过了100个,形成了中央政府机构设置的第三次高峰,也是最高峰。机构大量膨胀不仅使国务院机构林立、职责不清、人浮于事、运转不灵,而且导致了严重官僚主义的滋长。这一切显然背离了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原则。在这种背景下,党和政府做出重大决策,下决心进行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从1982年开始,国务院率先进行较大幅度的机构和人员调整,形成了第三次较大的国家行政改革。

②主要内容

a.改革国务院领导体制,国务院副总理由原先的13人减少为2人,同时设置了国务委

员,并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

b.大幅度精简机构,国务院部委由52个裁并为43个,直属机构由43个裁并为15个,

办事机构由5个裁并为3个。国务院行政机构由原有的100个减少到61个(新设国家体委)。

c.大幅度减少各级领导干部职数,规定部、委正副职人数3—5人(计委、经委、外交部除外),部属司、局正副职人数2—3人。

d.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规定部长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副部长和司局长一般不超过60岁,废除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e.精简人员,规定当时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51000名机关人员精简25%。但考虑到精简人员安置的难度,在紧缩编制的同时实行了定编不定人的改革政策,对富余人员进行了在职轮训。(2)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

①主要思路

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再度开始,其目标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a.转变职能。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弱化直接管理职能,减少具体审批事务,加强决策、咨询、调节、监督和信息等职能,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逐步转到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逐步转到宏观管理,从部门管理逐步转到行业管理。

b.下放权力。主要是向企业和基层下放权力,逐步理顺政府同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同地方的关系。

c.调整机构。主要是调整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中的专业管理司局,调整党政重复设置的机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机构。

d.精简人员。总体上按20%的比例进行精简,减下来的人员有些充实到缺人和需加强的部门,较多的人转到公司、协会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中去工作,达到离退休年龄的,按期办理离休退休手续。

e.搞好配套改革。在改革政府机构的同时,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公务员制度,开办行政学院,培养行政管理人才。

②主要内容

a.改革之前,国务院有工作机构72个,经过调整,减为68个。其中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由22个减为19个,办事机构由4个增至7个。

b.部委归口管理机构由12个增至15个。从精简机构的数量上看虽然不算大,但调整涉及的面还是不小的。更重要的是,这次机构精简,按照转变职能的方向和原则,本着加强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减少直接管理与部门管理的原则,着重对国务院的专业经济部门和综合部门中的专业机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合并,为建立一个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新的行政管理体系打下了基础。但是,这次改革未能有效地促动职能转变的进程,涉及转变职能的几个主要问题,譬如政企分开问题、进一步下放权力问题、加强宏观调控问题、减少部门的直接管理问题以及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关的几个问题都远未解决。(3)1993年政府机构改革

①主要思路

把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②主要内容

国务院原有部委42个,调整为41个;原有直属机构19个,调整为13个;原有办事机构9个,调整为5个。国家局仍设15个。国务院各部门行政编制总计48000余人,按20%精简。问题在于,国务院这次机构精简,部委只减少了1个,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虽然减少10个,但其中有些划归了党中央机关管理,有些划归了部委管理,有些改为了行政性的直属事业单位。即这些机构基本上保留着,且继续行使其原来的职能,不同的只是它们的隶属关系有所变更。(4)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政府机构改革: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起

①主要思路

我国现阶段面临六个方面的深层次的矛盾。及时、有效地解决这六个方面的矛盾,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而要及时、有效地消除这六个方面的隐患,政府自身首先必须进行整体性的改革,全面提升政府的三个方面的能力:正确地制定和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综合实施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能力,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②主要内容

a.精简国务院组成部门

1982年的改革,国务院机构(部委机构、直属机构、办公机构)在总量上由100个减至61个,减少了40%,但其中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序列)由52个减为43个,减量为9个,减幅为17%;1988年的改革,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由45个减至41个,减量为4个,减幅为9%;1993年的改革,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由42个减至41个,减量为1个,减幅为2%;这次改革,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由40个减至29个,减量为11个,减幅为27%。可见,这次国务院组成序列的精简幅度是1982年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比例最高的一次。

b.精简国务院行政单位人员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在精简机关干部人数方面的目标是明确的,即各级政府机关编制总数减少一半,三年完成。1982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实际的人员减量约为12000余人,即由51000余人缩减到39000余人(其中6000余人划转企事业单位),减幅为25%;1988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实际的人员减量为9700人,即由52000人缩减到39000余人,减幅18%,其中行政编制减量4900人,即由47000人缩减到39000余人(同时核准了6000多人的行政附属编制),减幅10.3%;1993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实际的人员减量为7400,即由37000人缩减到29600余人,减幅20%;这次机构改革计划减量16000人左右,即由31000人缩减到15000人左右,减幅50%,实际减幅47.5%,若减去新增设的国防科工委、纺织、轻工、有色金属工业局、知识产权局新增的编制数,精简一半机关人员的改革目标基本实现。可见,这次国务院行政单位人员精简幅度也是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比例最高的。同时,国务院各部门内设的局级机构减少了200多个,减幅达25%。

c.裁并工业经济专业管理部门

在政府与企业的相互关系中,政府无疑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政企分开在我国提出了多年,事实上也有一些进展,但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各级政府仍然在直接和多方面地管理企业。企业缺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地位,权利和责任因此无法得到应有的体现和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受到制约。据此,为了进一步把企业推向市场,进而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机构改革全部撤销了政府中机械部、煤炭部、化工部、电力部、电子部、轻工总会、纺织总会、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化工总公司等主管工业经济的专业管理部门。(5)2003年政府机构改革

①主要思路

a.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b.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正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c.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

d.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②主要内容

在1998年机构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和社会监管。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七个方面:

a.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