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解之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00:32:41

点击下载

作者:《家藏经典文库》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未解之谜

中国未解之谜试读:

前言

PREFACE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品格、勇敢的精神、卓越的智慧开疆拓土、繁衍生息,从蛮荒蒙昧的远古时代逐渐走向富强民主的现代社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成就了绵延不绝的中华历史。

在这长达数千年的漫长时光中,中华大地发生过一场场雄浑悲壮的战争,建立过一个个兴盛衰败的王朝,涌现了一位位英雄传奇的人物,产生了一项项伟大神奇的发明……中华文明因此而备受世人瞩目,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自豪!

但是,当我们试图探寻那些尘封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真相时,看到的不仅是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往事,更遭遇到了一桩桩难以破解的悬疑轶事,甚至遍布于历史、文化、科技、自然等诸多领域。

在对考古足迹的追寻中,我们既惊叹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又对中华文明的神秘莫测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感:北京人头盖骨横空出世,却又离奇失踪;河姆渡人和良渚人创造了高度成熟的农业文明,却突然间神秘消失;三星堆遗址、马王堆汉墓、楼兰古城遗址的相继发掘,让我们啧啧叹服,却又深陷迷雾之中;还有那至今仍无法一窥究竟的秦始皇陵墓,更是让人神往不已……

在探求历朝历代的史实时,尽管我们拥有卷帙浩繁的史料典籍可以查阅,但这些记载与真正的历史面貌相比简直就是沧海一粟,反而让我们对历史的真相更加好奇: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尧舜禅让”,是礼让还是篡位?“圣人”孔子竟然是“野合而生”吗?秦始皇、杨贵妃、雍正帝、林则徐、川岛芳子之死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事实?波云诡谲的明代宫廷,从宫女起义到三大疑案的发生,到底经历了哪些荒诞离奇的事件?让中华民族备受凌辱的八国联军,在战争中真的使用过毒气炮吗?在青龙山神秘失踪的两千名国民党士兵,到底去了哪里?

在对中华民族硕果累累的文化科技进行考证时,我们诧然发现,那些辉煌成果竟然也笼罩在层层迷雾之中:似简实繁的太极八卦图,不仅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好像还和现代科技密不可分;越王剑深埋地下两千年,却仍然锋利无比、寒光四射,令人惊叹而又迷惑;佛骨舍利子虽然稀少但又确实存在,其成因让人费解;小雁塔数度裂而复合,“神合”之谜至今无法破解;流传千古的《满江红》豪气悲壮,但很多学者却对其是否为抗金名将岳飞所作产生了怀疑……

中华大地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很多自然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更有很多地理奇观让人无限遐想:神农架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之一,遍布其中的白化动物、奇妙洞穴,以及真假难辨的野人和怪兽传闻,使其更添离奇色彩:被冠以“魔鬼”与“死亡”之称的罗布泊、黑竹沟、昆仑山死亡谷、峨眉山三宵洞等地域,似乎真的充满了魔鬼般神秘莫测的死亡气息;水怪传闻世界各地都有,中国也不例外,长白山天池怪兽和喀纳斯湖水怪之谜迄今依然扑朔迷离……

沧海桑田,兴衰巨变,在时间的纵深之中,到底有多少谜题早已被岁月的尘埃埋藏,被历史的阴影笼罩,我们难以一一细数。这些谜题中,有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考古学上的崭新发现,而获得了相对合理的诠释,但有些却至今依然令人迷惑不已。对这些谜题的追溯探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伟大与玄奥,更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从而多角度、多侧面地去了解、揭秘历史的真相。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其眼睛是迷糊不清的。”

有鉴于此,我们编撰了这本《中国未解之谜》,它荟萃了发生在华夏大地之上最匪夷所思、最具探索价值的种种谜题,涵盖了考古、历史、文化、科技、自然等诸多方面。全书以尊重历史、尊重科学为创作理念,结合众多历史文献和科学资料,以及现代最新研究成果,直击那些未解之谜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叩问那些神秘现象之中的种种巧合,以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和严谨客观的逻辑分析,在富有趣味的探索中使读者充分认识和思考这个世界,挑战自己的想象极限,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无尽滋养!

考古寻踪

下落不明的“北京人”

头盖骨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第一次1928发掘出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头盖骨是证明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有力证据,因此成为举世瞩目的稀世珍宝。这次考古发现也堪称20世纪古人类学界最重要的收获,被誉为“古人类历史中最有意义、最动人的发现”。1936年10月至11月,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在周口店又挖掘出很多北京猿人的化石,这批化石和“北京人”头盖骨一同被保存在了协和医学院的地下室中。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些珍贵的北京猿人化石却离奇失踪了!乱世中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40年12月26日,日军占领了北平。此时,藏有“北京人”化石的协和医学院不再安全。时任地质调查所所长的翁文灏等人想出三种方法来保护化石:把化石秘密地就地埋藏;把化石运到抗战的大后方重庆;把化石送交美国保管。

大家讨论认为,只要化石还留在北京,日军必定会严密搜查,很难不暴露;从北京到重庆,千里迢迢,要经过日军的重重关卡,很难避免意外的发生。最终,大家都倾向于第三种方案——把化石送交美国保管。

1941年,时任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主任的裴文中让人把化石打包装箱。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用纸和药用棉、细纱布将“北京人”化石层层包好,放进塞满棉花的小木盒中。这里面包括6枚猿人头骨、12枚下颌骨、10枚牙齿、10余件体骨。在严密包裹好后,这些化石被装进两个大箱子里,运到美国大使馆,准备随美国海军陆战队一起运北京猿人头像回美国。但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这些珍贵的化石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941年12月5日,“北京人”化石“乘坐”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专列驶出了北京。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们将被美国海军陆战队押运到秦皇岛的霍尔坎伯美军兵营,继而登上“哈里逊总统”号轮船,被运往美国保存。可是,三天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正式宣战,日军偷袭并占领了霍尔坎伯军营,护送“北京人”化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全部成为俘虏,而没有来得及运出的“北京人”化石也落入了日本人的控制之下。从此,这些化石就再也没有了消息。但其实,日本人当时的注意力都放在俘虏上,并没有认真对待那些箱子——他们不知道自己扣押下的是什么。艰难的寻找之旅“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神秘失踪的消息传出后,当时的日本宪兵队也曾经多方查问过;二战结束后,美军更是在日本对北京猿人化石进行了广泛搜寻,但均一无所获。

此后,关于“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产生了众多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化石当初并没有落入日本人的手中,它在秦皇岛就被送上了“哈里逊总统”号轮船。但是,这艘船在赴美途中被日军击沉。所以,化石应该在海底。对此,有人表示不同意见,说这艘船并没有被击沉,而是被日军缴获,化石也落入日本人手中,进入东京的博物馆,后在美军对东京的大轰炸中被焚毁。

有人说,化石在被运到秦皇岛后,虽然美军兵营被日军占领,但是日军并没有发现这些化石的价值,而是随意堆放在某处。后来,它被人盗走,下落不明。

还有人说,这些化石根本就没有被运出北平,而是掩埋在美国驻华公使馆的后院里。据说,有一个当年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总部任职的卫兵提供证词,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夕,他看到有人在院子里偷偷地埋下一个箱子,很可能是“北京人”的骨骼化石。但是,这种说法因为无法展开实地挖掘工作而得不到确认。

2005年,中国历史学者李树喜出版了《双X档案——“北京人”失踪和“阿波丸”沉没》一书,他声称自己掌握了大量资料,可以证明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极有可能在日军沉船“阿波丸”号上。“阿波丸”号是一艘日本远洋油轮,后被日军征用。1945年3月,“阿波丸”号满载着东南亚的日本侨民驶往日本,4月1日,它在途经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时,被美军潜水艇击沉。李树喜坚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在那艘船上。

几乎就在同一年,两位美国学者——斯特林•西格雷夫和佩吉•西格雷夫出版了震惊世界的著作《黄金武士》。在这本书里,他们对于“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化石和其他财宝被一起放在日本皇宫的地下室里。他们经过十几年的调查采访,收集了大量资料,最终得出这个结论。

截至目前,对“北京人”头盖骨到底流落何处,人们依旧有着层出不穷的猜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未解之谜终究会水落石出吧!

去向成谜的河姆渡人

年,河姆渡遗址首次被人们发现,在后来陆续的发1937掘中,7000年前的原始文化逐渐显露出其辉煌灿烂的面容,令世人惊叹不已:人工栽培的优良水稻,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耜耕农业,最早的干栏式建筑、高超的造船技术……这一切使得河姆渡文化成为中华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然而,到了大约5000年前,已经开始了原始定居生活的河姆渡人却突然自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放弃了经营了千年的家园。难以证实的消失原因

对于河姆渡文明的突然终止,在数十年的研究中,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一直未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就在这种情况下,1998年发生在我国南方的特大洪灾给了考古学家们以启示。他们猜测:地处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明是不是毁于水灾呢?为了证实这种观点,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遗址地层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考古人员运用种种科技手段,在相关地层中发现了蛛丝马迹,并做出合理的推测:在距今7000年前和5000年前,河姆渡遗址处分别遭受到了时间很长的特大洪水的侵袭。在7000年前的那次洪水中,由于河姆渡遗址具有的“工”字形地质结构,而且地势低平、植被丰茂,所以不但没有被淹没,反而在洪水过后,拥有了肥沃的淤泥地。这里的先民们正是凭借着丰饶的土地,生生不息,并且创造出长江流域的农业文化。但是,在其后的两千年中,洪水一次次肆虐,侵蚀着河姆渡先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直到5000年前,最后一次洪水冲垮了河姆渡人的家园,并且冲出一条100余米宽的河道,使得姚江改变了流向。从此,河姆渡人时刻面临着洪涝的威胁,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寻找新的栖息之所。于是,延续了2000年的古老文明被迫中断。

虽然这种说法得到了专家的普遍认同,但仍有很多人存在异议,7000年前的历史真相到底如何,现在已经很难证实了。到底去了哪里?

考古学者们推断出了河姆渡文明消失的原因,便自然地面临一个新的疑问,那就是:河姆渡人在背井离乡之后,究竟去了何方?

若干年来,考古学者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着出走后的河姆渡人的下落,但是毫无所获。无助之下,他们把目光投到从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几十具骸骨上……有人灵机一动:我们是不是可以寻求古人类学家的帮助呢?这也许就是一个突破口。

可惜的是,古人类学家的研究,也没有能够帮助他们解开这个谜。因为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河姆渡人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的特征:头骨较长;颧骨大而突出;鼻骨宽平;成年男性身高接近现在的中等身材……但是,蒙古人种广泛分布在东北亚,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的人都是典型的蒙古人种,所以这点结论根本无法证明河姆渡人的去向。河姆渡的干栏式建筑

就在考古学者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喜讯传来:台湾的考古学者从大岔坑、圆山等遗址中发现了河姆渡文化类型的陶器;大陆学者在浙江仙居山间平原、温州楠溪江下游发现了类似河姆渡文化晚期的遗址!这无疑是河姆渡文化研究的新突破,它们在隐隐之间向人们展示了河姆渡文化南迁的轨迹。但是具体的细节,还有待于学者们作进一步的准确考证。

半坡的人面鱼纹

是远古河图?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广阔的土地下面,沉睡着难以计数我的历史遗迹。这些与世隔绝几千年的文明,往往在无意间就被人们发掘出来。1953年春,西安灞桥火力发电厂正在修建一条专用的运煤铁路。当工程推进到西安东郊的半坡村时,泥土中出现了石制工具和人体骸骨及彩色陶器……随后,考古专家发现:这是距今约6000多年的一片文明的遗址,也是仰韶文化中一个保存最为完整的遗址!他们命名为“半坡遗址”。学者们让数千年前半坡人的生活得以复原:他们定居,以耕作和渔猎为生;他们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他们过着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学者们还发现,半坡人善于烧制红地黑彩的彩陶器皿。上面往往装饰着简朴的花纹,多为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人面鱼纹盆。从发掘至今,考古学家围绕着这个盆上的人面鱼纹的含义展开争论,先后提出30多种说法,但是没有哪一种能够具有确凿的说服力。奇特的形象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人面鱼纹盆的外观:它是细泥红陶质地,敞口卷唇,直径39.8厘米,高16.5厘米,在盆内壁,有用黑彩绘出的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大致呈圆形,额的左半部涂黑,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人面有着细且平直的眼睛和直挺的鼻梁,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两耳旁有两条相对的小鱼。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奇特的人面鱼纹图案。除了这个主体性质的图案,在盆的两壁上,还绘有两组对称的网格纹。这些网格纹是正方形,呈45°角斜置。它每边划分为10等分,形成总共100个格,而每个格的四角上又各接一个涂实的等腰三角形。这种100格网纹并不很精致,而是潦草地绘出。因此,大部分网格都不很清晰,有的甚至变成了两个涂黑的小方块,还有的则是象征性地在正方形内拉几条对角线及其平行线。众说纷纭对于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图案,考古学家们众说纷纭。以下几种论调比较有代表性:第一种是“鱼神”说。有学者认为:这种稍有变形的鱼纹极有可能是人格化后的鱼神。绘制这种图案,表达出半坡人对鱼图腾的崇拜。这与当时半坡人的生活方式是半坡人面鱼纹盆息息相关的。虽然他们的生产方式是以农业耕作为主,但是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不足以收获足够的粮食,所以采集和渔猎是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所以,鱼神就成为半坡人崇拜的图腾。至于那100格的网纹,正是当时半坡人用网捕鱼的生活场景的写照。

第二种是“巫道”说。有学者认为:半坡人的生活条件极其原始,因此儿童夭折的情况较为常见。仰韶文化中,盛行以瓮为棺的“瓮棺葬”,即把夭折的儿童放在陶瓮中,盖以盆而入葬。这种“人面鱼纹盆”就是半坡人为夭折的孩子准备的棺盖。人面两侧各有的一条小鱼正好附于人的耳部,这是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巫师“珥两蛇”的说法。

第三种是“祈福”说。有学者认为:人面鱼纹具有生殖繁衍的涵义,所以,半坡人绘下这种图案,是为了向上天祈求多子,使部落人丁兴旺。这种说法来源于先秦典籍《诗经》和《周易》,按照这两本书里的记载,鱼隐喻着“男女相合”。

第四种说法,就是最为人们所关注的“河图”说。“河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的图案,与另一种神秘图案“洛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术数之源。但其确切含义,至今犹无定论。较为普遍的一种看法是:“河图”是古代星图。在这种背景下,有学者将其与“人面鱼纹盆”联系起来,认为鱼纹图案上的100格网纹,就是古代的“河图”,即星图。其理由是:网纹角上的三角形两两尖角对顶,组成10×10的方阵,十分符合河图、洛书的形式。

但是,提出这些说法的学者,迄今都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人面鱼纹”的真正含义,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红山女神”

是女娲的塑像?峰,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座城市。“赤峰”即“红色的赤山峰”,在蒙古语里被称为“乌兰哈达”。它得名于该市东北的一片褐红色的山峦。这里有着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这一名称的正式提出来自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在其后的岁月里,考古学者们对红山文化做了很多考证,确定其年代大约在6000-5000年前。然而,红山文化在被确立后的几十年中始终没有重大的考古发现,因此它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它的特殊性被人们所忽略。直到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红山文化才又受到了考古学者的重视:1981年,人们发现了牛河梁文化遗址;1983年,人们发现了女神庙建筑群。这些都让红山文化遗址真正地轰动了世界,在国际考古学界掀起一场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讨论。随着红山文化由默默无闻变得举世瞩目,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拂去尘埃的女神像

1983年,这样一个普通的年头,对于考古学界来说,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因为“红山女神”在沉睡数千年后,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一年,考古工作人员在牛梁河遗址发掘出了积石冢和大型祭坛,经验表明,在史前文化遗址中,墓地、祭坛、地面建筑总是相伴而生的,因此,考古工作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寻找红山人建筑遗址上面。

一天,如同往常那样工作的考古队员终于有了收获——在一条水流冲刷出来的土沟里,一块土红色的东西吸引住了他们的目光。经过仔细辨别,他们认定这是一个泥塑的人耳!对此,考古队员们予以高度重视,仔细搜索起那条土沟。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相继陆续找出了泥塑的人鼻、乳房、手臂和一些残碎的陶片。他们愈发兴奋:这些东西不是土沟中应该有的,肯定是被水从附近某处冲刷下来的。大家顺着水沟追溯到不远处的东山坡上,在谨慎清理了25-50厘米的土层后,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地看到了红山人的建筑遗址——这是一座土木混合的建筑,分别有主室、东西侧室、南北室和一个长方形室,南北室与长方形室相连,建筑模式是半地穴式。通过种种迹象推断,考古队员们认定:这是红山人的神庙。

这一年的11月2日,考古队在清理主室西侧的一块特大“泥块”时,再次感受到了惊喜——当泥土相继剥离后,一个人的面部轮廓显现出来,继而是五官……沉睡了5000年的红山人崇拜的远古女神终于露出了神秘的面容!

女神头像与真人头颅大小相同,造型逼真,高度写实,脸形方红山女神头像圆,青色圆形玉片做成的眼睛深深凹进眼窝里,使眉骨、颧骨显得很高;面部表情生动,嘴巴回缩微咧,好似略带笑意。考古队员将从土沟中找到的鼻子接上去后,正好吻合。其后,考古队员在发掘工作中还找到了很多女神的肢体残块,这些残碎的外表细腻、光滑的泥塑肢体,分别属于六、七个女神像,而最小的女神像也和真人大小相仿。她们的出土位置表明,这些女神像是按照一定的主次顺序排列的,应该是反映出当时社会阶层分化以致形成地位尊卑的特点。中华民族的“共祖”——女娲?

女神塑像及其神庙建筑群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把红山文化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专家认为,五千年前的红山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正在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社会已向着文明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红山文化,其女神庙中的神像到底代表了对什么神的崇拜,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学者们对此提供了很多看法,但都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定。

对于红山神庙中的女神,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曾经断言:这座塑像可以称为“神”,因为她是参照真人样貌塑造的,所以应该是红山人的“女祖”,甚至可称为中华民族的“共祖”。这种观点得到很多学者的赞同,有学者从历史古籍和神话传说等方面着手,推断出这个女神就是传说中的“女娲”。他们的根据是上古的《帛书》。上面记载了女娲氏族的事迹,女娲和伏羲都确有其人,乃是兄妹,也是中华民族的共祖。他们曾经先后统治过原始部落。

但是,这种说法依旧没有得到有力证据的支持。时至今日,那带着神秘微笑的红山女神,还在默默等待着后人揭开其真实的身份。

良渚文化

突然消失之谜年,余杭市良渚镇的一处古文化遗址走进了人们的1936视野,在之后数十年的发掘中,良渚文化和良渚人的面貌开始变得清晰起来,让世人震惊的是,这个约5250-4150年前的文化却已经呈现出高度发达的状态:这里的先民已经能够使用石犁来种植水稻;用丝麻来编织衣服;烧制精美的黑陶来作为日常生活器皿。并且,他们居住着干栏式的房屋;夯建起土堆高台;建造起宏伟的宫殿,并把大量精雕细琢的玉器藏在宫殿里……但是,这样一个已经高度成熟、发达的文明,却在大约4000年前突然消失了!人们在惊讶的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良渚文化在短时间内就销声匿迹了呢?气候变化导致海侵

对于良渚文化的消失之谜,有学者提出这样一种看法:良渚文化消亡于距今4500-4000年前的现代冰期。正是这持续数百年的冰期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导致主要以种植水稻和采集植物为生的良渚先民失去食物来源,进而被迫迁徙,使得良渚文化逐渐走向衰亡。

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列举出了相关的水文资料,意在说明是气候变化和海面波动使沪杭和环太湖地区的良渚先民的生活受到致命的影响。在距今一万年前左右,曾有四个较长的暖湿气候和高海平面时期。最后一次的时候,海水淹没了良渚文化冠形器良渚先民耕作和聚居的土地,并且伴随有台风、海啸等灾害,摧毁了良渚先民的生活,这才导致良渚文化走向衰亡。特大洪水引发瘟疫

对于良渚文化的消失之谜,还有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良渚文化末期,一场或多场特大洪水及其过后所引发的疫情造成了良渚文化的消失。据考证,在良渚文化末期,古代淮河流域到太湖流域曾经多次发生过特大洪涝灾害。当洪水退走之后,由于当时极其落后的卫生条件,太湖流域可能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疫情。在天灾面前,先民们毫无抵抗之力,被迫迁徙或是逃亡。因此,日渐成熟的良渚文化不但没能进一步发展,反而走向消亡。战败后融入中原

对于良渚文化的消失之谜,不少学者还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们认为:所谓良渚文化,其实应该称为“良渚古国”,因为据考证他们已经形成了初级政权。这个“良渚古国”就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蚩尤”部落。他们在和代表着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炎帝、黄帝部落作战失败后,融入了中原文化之中。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所举出的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良渚的玉文化被后来的夏、商、周等中原王朝全面继承并形成了今天中华文明的特征之一。

来历成谜的中国金字塔

世界上,提到埃及金字塔,无人不知。这种建筑多用做陵在墓或者祭祀,因其外形酷似汉字“金”,所以被人们称为金字塔。它规模宏伟,结构精密,是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结晶。金字塔顶部呈锥角形,基础厚实,历经多次地震仍旧毫发无损、巍然屹立。它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建筑物,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首,至今都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但其实,中国也有圆锥形的“金字塔”式建筑,其功用无法确定,来历更是扑朔迷离。红山文化的金字塔建筑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远古时代的祭坛,命名为“女神庙积石冢群”。数年后,他们又在这里发现了红山文化时期的冶铜遗址。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一座圆锥形的“金字塔”式建筑,据考证,这座建筑大概有5000年的历史。当时,在距离女神庙1000米处有座小土山,山上遍布着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文”字纹彩陶片和冶铜坩埚片。考古学家、辽西考古发掘队领队孙守道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他便多次到这座土山考察。后来,经过初步发掘,人们发现:证实了这座土山竟然是用人工夯筑起来的!这座土山的地上部分,夯土堆高16米、直径近40米,外包巨石,内、外石圈的直径分别为60米和100米。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庞大的金字塔。金字塔顶部是冶铜遗址,有1500个炼红铜的坩埚。每个坩埚约有40厘米高,锅口直径约30厘米,整体上就像现代人用的水桶。这座金字塔夯土层次分明,估计总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而在大金字塔周围,还有30多座像是小金字塔的积石冢,都是圆锥形、大抹顶。这种以大金字塔为中心,周围是小金字塔群的布局,和古埃及是一样的。

面对如此庞大的金字塔,人们惊讶得连连咋舌:古人在当时无比落后的技术条件下,是如何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呢?他们修建这座金字塔的用意何在呢?这些疑问,目前学者们没有定论,有人认为这是辽西原始文明古国的祭坛,也有人认为这是古时王者的陵墓,但这些猜测都没有得到实践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工作者在其中的一座小金字塔里发现了一具男性骸骨,这似乎可以说明:中国的金字塔与埃及的金字塔有着相同的作为陵墓的功用。良渚文化的“土筑金字塔”

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良渚文化遗址时,发现了100多座被称为“土筑金字塔”的高台土墩。因为这些金字塔是土质建筑,所以它们在经过千年的岁月消磨后,只留存下来一小部分的遗迹。但是,从这些祭坛和墓葬结合的复合遗迹中,人们仍旧可以看出它们当年壮观宏大的规模。比如1987年发现的瑶山祭坛,就是由红土台、灰土围沟等组成,高约18米,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据考证,它的实际面积达到了22000平方米!同出一源的“金字塔”?

目前,人们所说的金字塔,多指的是埃及金字塔。其实,在南美洲,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如上所述,在中国也存在着金字塔。那么,人们自然就会产生疑问:这些地方的金字塔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呢?它们是同出一源抑或是仅为巧合?这些金字塔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可惜的是,虽然科学家们可以确定:古埃及金字塔是为了让法老的灵魂升天的陵墓;美洲金字塔是祭祀太阳神或者祖先用的祭坛。但是,对于为什么在远古时期,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会先后修建起金字塔这种建筑,科学家们目前还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但是,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猜想:美洲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的先祖,可能是从古代中国迁移过去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美洲金字塔和中国金字塔之间的联系,似乎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

迷雾笼罩的三星堆文化

国际考古界,1980年起发掘的“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具有在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址。它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北部地带,是中国西南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址。由于其主体是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因此得名。“三星堆”文明承接着古蜀宝墩文化和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它重现人世,不仅让人们见识到了很多造型奇异的器物,也带来了令人费解的历史之谜。“世界第九大奇迹”现世“三星堆”在地下沉睡了数千年,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重现天日。

1929年,川西平原面临着春旱。“三星堆”附近的一户燕姓人家决定挖一口井来缓解干旱的情况。他们刚刚开始挖掘,就发现了一些造型各异的玉器、石器。这户人家立即停止工作,耐心地等到夜深人静时,才小心翼翼地展开挖掘……不久后,成都的古玩市场里,人们突然见到了这些造型奇特的玉器。在一阵轰动之后,逐渐有人注意到了这些玉器的来历。于是,从此,“三星堆”附近常常有零星的考古挖掘活动。但是,直到20世纪的50、60年代,考古学家才组织起两次较大规模的考古活动,并找到了大量玉器和陶器标本。这就使得考古专家认定:“三星堆”地下埋藏的文明,极有可能是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因此,在1980年,四川省政府相关部门展开了对“三星堆”的全面考古发掘工作。这次,不仅出土了大量玉器、金器、石器、青铜器,还发现了大量房屋遗迹和墓葬遗址,可谓收获颇丰。

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关于古蜀的历史记载较少,而且这些仅有的资料中,都充满着浓郁的神话色彩。特别是关于古蜀的起源和古蜀三代的历史,更是令人感到真伪莫辨。而“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就让那些流传数千年的古蜀历史传说成为了信史,让世人看到了湮没数千年之久的古蜀王国的真实面貌。如今的“三星堆”遗址,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其中心区域是一三星堆遗址出土人头像座城区面积近4平方公里的古城。古城被东、南、西三面城墙包围,北临鸭子河。这座城池遗址的大小和中原王朝的早期都城河南郑州商城相仿。在3000多年前,能够建立起如此大规模的城市,世所罕见。因此,考古学家有理由推断:“三星堆”遗址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三星堆”的出土受到世界考古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现世,比中国兵马俑的现世意义更加重大,可谓“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人来自何方

有很多个谜团笼罩着“三星堆”文明,但是,因为“三星堆”遗址中没有找到任何已知的文字,所以,我们很难知道这种文化的起源了。但是,学者们发现:这里出土的数量极为庞大的青铜器,其形制、规格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所以,他们断定:“三星堆”文明是在古蜀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外来文化后形成的。由此,他们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外来文化”是从何而来的呢?

考古学者仔细观察了“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发现这些人像都有着颧骨突出、高鼻深目、大耳阔嘴,耳带穿孔等特征。非常符合西方人的形象。所以,这些学者大胆推断:“三星堆”人极有可能是从其他大陆迁徙而来的。同时,学者对祭祀坑中出土的5000多枚海贝进行了鉴定,确认它们来自印度洋。学者分析,这些海贝很可能是用作与外来人交易的,算是最早的“外汇”,或者,它们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

但是,更多的考古专家对此不予认同。他们通过对三星堆出土的器物进行考证,发现那些形制小而薄的斧、锛、凿等石器和夹砂灰褐陶器以及平底器等,都带有着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特征。所以,他们认为,“三星堆”的先民主要是来自川西北和岷江上游的氐羌族系。在万年前,蜀地发了大洪水,那些以畜牧业为生的古夷人就向西北方迁徙,到了康青藏高原生活,后来他们就被称为“羌人”。

还有学者把目光放在从“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鸟头把勺等器物上,得出结论:“三星堆”文化和川东鄂西的史前文化或山东的龙山文化有一定关系。所以,“三星堆”人应该是从河南、山东一带西迁入蜀的,时间大约在夏朝。

目前,关于“三星堆”青铜人像和先民的归属问题,学术界提出了氐羌、濮人、巴人、东夷、越人等众说纷纭的看法。有趣的是,境外一些媒体也参与了争论。不过,他们的观点却令人啼笑皆非——这些神秘的青铜人是远古的外星人……三星堆文化的突然消失

对世人来说,不仅“三星堆”文化的起源迷雾重重,而且它的消亡也是个难解之谜。“三星堆”文化在繁荣了1500多年后,神秘地消亡了。直到2000多年之后,它才被一群挖井的人掀开神秘的面纱。那么,在2000多年之前,“三星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一个能够建筑宏伟城池和制作精美器物的成熟的文明悄然消失呢?

学者们普遍认为:“三星堆”文化的消亡,有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因为就其城池遗址来看,建城时间至少在千年以上。因此,他们提出了种种猜想:

第一种是“水灾”说。有学者认为:“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同时马牧河穿城而过。所以,在特定时期,洪水极有可能毁灭掉这个文明。但是,考古学家并未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第二种是“战乱”说。有学者认为:“三星堆”遗址中发掘出的器具,大多有烧焦和人为毁坏的痕迹,这似乎说明,“三星堆”经历过一场致命的战乱。但是,人们后来考证出,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至数百年。

第三种是“迁徙”说。有学者三星堆金杖认为:“三星堆”的先民由于某种原因,主动或被迫地离开家园,迁徙他乡。所以导致了“三星堆”文明的荒废和消亡。这种说法不需要实物证据来证实,似乎较为合理。但是,它同样面临着无法自圆其说的情况——“三星堆”遗址所在的成都平原气候适宜,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先民们为什么要迁徙呢?

所以,时至今日,关于“三星堆”文明的消失之谜,依然没有一个确凿的答案。不过,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个谜团一定会得到破解。

疑云重重的秦始皇陵墓

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千古一作帝”,秦始皇可谓是举世皆知的历史人物。但是,这位功过已有定论的皇帝,却在死后留下了令人难以破解的陵寝之谜。这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据学者考证,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十多公里处的临潼县境内。它藏在骊山北麓以东的一段山岭处,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整体上看,被峰峦环抱的高大的封冢与骊山融为一体,散发着帝王陵寝特有的庄严肃穆之感。中国历代帝王陵之首

秦始皇陵的规模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历代学者。他们遍翻古籍,一点点地拼凑出骊山秦陵的大致轮廓:骊山陵墓自秦始皇即位的第二年开始动工,至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9年。设计者是秦相李斯,监工为大将军章邯。修筑陵寝的民夫共约72万,最多时近80万。若史料可信,那么,凭借秦始皇陵的巨大规模和数量惊人的陪葬品,它理所当然地成为历代帝王陵之冠。

千年以来,不乏对秦始皇陵感兴趣的人,但是没有谁能够真正走近这座神秘的陵寝,一睹真容。直到1974年3月29日。那一天,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西杨村生产队的几位农民在耕作时,无意中发掘出了日后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随后不久,考古人员来到现场。他们参与了对这个兵马俑坑的勘探试掘,惊喜地发现:在这个俑坑的北侧20米处,还有两个俑坑及一座“甲”字形大墓。

随后的日子里,参与挖掘的人们都被震撼了:单是兵马俑陪葬坑的面积,就达到20000多平方米!里面发掘出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陶马8000余件,青铜兵器数十万件!这么大规模的陪葬坑的确举世罕见,在中国乃至世界陵寝史上堪称奇迹。此后20余年中,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发现依旧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陵园东侧发现了百余座马厩陪葬坑和17座陪葬墓;陵园西侧发现了31座珍禽异兽陪葬坑,一座曲尺形马厩陪葬坑和61座小型墓坑;在地宫之西、原封土之下,有10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木车马;陵园北侧发现了一座较大的动物陪葬坑……

据考古资料显示,秦陵总面积约为56.25平方千米。作为好大喜功的帝王,秦始皇希望在自己死后,依旧统治大秦王朝。所以,陵园的整个布局,是仿照秦都咸阳的规格建造的,它呈回字形,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约3840米,外城周长约6210米。内外城郭有高8-10米的城墙,现在只存遗址。此外,还有400多个墓葬和陪葬坑围绕在陵墓四周,主要陪葬有兵马俑、兵器、铜车马和珍禽异兽等。

由于种种原因,秦陵的发掘工作尚未展开。兵马俑坑的真正主人是谁

位于秦陵陵园东侧1500米处的兵马俑坑,自重见天日那时起,就不断地带给世人惊喜。当最先被发现,也是最为著名的一号俑坑完全展现于世后,那由6000件陶人、陶马组成的长方形军阵震惊了所有世人:军阵分为三部分,前面是210个弓弩俑组成的前锋部队,中间是6000人的铠甲俑步兵阵,后面是35乘驷马战车,战车两侧各有一排保护驭手的侧翼卫士。这些武士俑身高1.75-1.95米,都是按照当年横扫天下的秦军将士形象塑造,他们体格魁梧壮实,神态生动鲜活,手执戈、矛、戟等兵器,杀气腾腾。陶马高1.5米,长2米,身形矫健,肌肉丰满,栩栩如生。

开始,人们认为:只有一代雄主秦始皇,才能够配得上这支虎虎生威的秦军雄师。所以,这么一支兵马俑大军,应该是用来护卫陵寝的。也因此,这些兵马俑无疑就是秦始皇的殉葬品。但是,有学者经过苦心考证,否定了这个结论。他们提出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兵马俑的军阵有疑点。

考古学者对一号、二号俑坑里发掘出的步兵、骑兵阵做了考证,认为他们与一同出土的战车组成作战阵列。但是,通过查阅相关古籍,如《史记》、《淮南子》、《文献通考》、《菽园杂记》等,他们发现,在秦始皇时代,没有这种怪异的军阵。因此,兵马俑就不应该属于秦始皇。

第二,兵马俑的造型有疑点。

这四个俑坑中出土的大部分兵马俑的造型都很相似,他们都梳着各种头髻,身穿战袍,足登浅履。秦始皇陵兵马俑这种打扮虽然是武士造型,但却不符合历史上横扫六合的秦军形象。试想,这样一支不顶盔掼甲、武装到牙齿的军队,怎么能够在秦始皇的指挥下攻城略地呢?况且,秦统一六国后,始皇帝规定了“衣服、旌旗、节旗皆为尚黑”的制度,也就是军服必须为黑色。但这些兵马俑的身上穿的却是颜色各异的服饰,在造型上不符合历史。自然,他们不应该属于秦始皇。

第三,兵马俑的兵器有疑点。

秦在统一六国后,曾经下令收缴了全国的兵器,铸成12个巨大的铜人,每个重达24万斤。而且,秦政府对兵器严格管制,禁止民间拥有。这固然是考虑到政权的稳定,但同时,也说明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金属质地的兵器是比较稀缺的资源,必须控制在政府手中。可是,兵马俑坑中出土了大量的矛、戟、铍等长柄武器及弩弓。这是秦始皇不太可能做出来的事情。所以,兵马俑坑的主人不太可能是秦始皇。

基于此,学者们对于兵马俑坑的真正主人的身份,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是——这些兵马俑属于秦昭王的母亲秦宣太后。她本为楚人,嫁到秦国,把持国政达41年,显赫无比。在她死后,这些兵马俑作为她的仪仗队,将在冥冥中护送她的魂魄回返家乡。提出这种意见的学者举出俑坑中出土的铜铖的年代顺序和武士俑身上的铭文作为证据。

但是,这种说法争议很大。其中有两点证据比较有说服力。

第一,俑坑里出土的兵器不全是秦宣太后时代的产物。这其中,有一把名为“相邦吕不韦戈”,是秦始皇三年至七年时生产的。另一把名为“寺工”长铍,而“寺工”是专铸墓葬兵器的官署,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秦始皇二年。这些兵器晚于秦宣太后的时代50年,而一般来说,不会有人把新出产的兵器放进50年前的死者坟墓中去。同时,学者注意到,这些兵器出土时,土层并没有被挖掘过的痕迹,也就是说,它们在数千年前被埋入俑坑后,便再没有被动过。

第二,秦宣太后的葬地位置不在这里。据《史记》中的记载,“宣太后死,葬芷阳骊山”。事实上,芷阳在骊山南麓,和兵马俑坑所在的骊山北麓绝非一处。既如此,在南麓的秦宣太后墓地,怎么会有一个地处北麓的陪葬俑坑呢?

至今,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的真正主人是谁,仍然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秦代铜矛谜团重重的幽深地宫

放置皇帝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宫,乃是秦始皇陵墓建筑最核心的部分。考古专家以遥感和物探等方法进行探测,最终确定了地宫的位置——就在秦陵园封土堆下。考古界虽然对秦始皇陵及其陪葬坑进行了大量的勘测与发掘工作,但是出于种种慎重考虑,并未真正对地宫进行发掘。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建造及相关情况的描写。司马迁以其生花妙笔,为我们详细地描绘出了秦陵的状况:陵墓底部深不见底;棺椁基座以铜加固;陪葬物品珍奇无比;墓室内部注满水银,以代替江河湖海;墓室顶部镶嵌珍珠,以代替日月星辰;墓室墓道遍布灯台,以鱼油长燃不灭……可是,地宫内的情形,是这样的吗?

几十年当中,考古专家们运用了种种的现代科技手段,逐渐为我们揭开了秦陵地宫神秘的面纱,或多或少地解答了一些疑问。

第一,地宫到底有多深?《史记》中的记载是“穿三泉”;《汉旧仪》的记载是“已深已极”。这些史籍都说明秦陵地宫的深度已挖到了极致。那么,地宫究竟有多深呢?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总面积约41600平方米,它的实际长度,东西为260米,南北为160米,其规模相当于5个足球场。而且,这个宽广的地宫为竖穴式,幽深无比。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曾经对其进行研究,推测出地宫深度为500米至1500米。但是,这个结论不太科学,因为从国内考古和地质学家的分析来看,即使地宫挖至1000米,也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侧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实际上,根据最新钻探研究资料,秦陵地宫的实际深度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深。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当然,具体数据尚有赖于考古勘探的进一步验证。

第二,地宫到底有几道门?

据《史记》记载,地宫工程完毕后的情形是:“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也就是说,秦朝官方为了防止地宫机密泄露而残忍地把工匠们都封死在地宫里。既然有“中羡”、“外羡”两道门,那么肯定也会有内羡门。所以,地宫里有三道门之说,似乎可以成立。当然,这也有待于事实的证明。第三,地宫内部到底有没有自动发射的弩机?作为一代雄主,秦始皇深知自己仇家众多。为了防止盗墓,他命人在陵寝内设置了重重机关。据《史记》记载,他“令匠作机弩矢,秦代豹纹瓦当有所穿进者辄射之”。也就是说,工匠奉命在地宫内安装了一套自动发射的弩机,被外界物体碰触,便会自动发射。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犀利的远程武器,秦弩的威力极大。安放在地宫里的自动发射的弩机自然更为厉害。那么,地宫里到底有没有这种利器呢?如果有,那么两千年前的古人是怎么制造出自动发射的弩机的呢?这都是待解的谜题。

第四,地宫里到底有没有“水银”?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里灌注入了大量水银(即液态汞)。这种记载也见于《汉书》。那么,陵墓中到底有没有水银呢?

地质学专家先后两次到秦始皇陵采样,经过反复测试,发现秦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出现“汞异常”的现象。而其他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陵中埋藏着大量水银的结论是可靠的。那么,秦始皇陵地宫为什么要埋入这么多的水银呢?北魏学者郦道元在《史记》、《汉书》记载的基础上给出解释:“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也就是说,秦始皇想要在自己死后,依然统治着天下河山,所以用水银来代表山川地理。

第五,地宫里到底有没有空间?

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的记载,秦始皇陵地宫是有着巨大空间的空心建筑。那么,这种说法成立吗?目前的考古勘探结果显示,秦陵地宫为竖穴式,墓内可能有“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所以是“竖穴木椁墓”。若是这样,那么墓道及木椁上部都会以夯土密封。由此,墓室内外封闭得很严实,不会再留有空间。也就是说,文献中的说法不成立。但是,秦相李斯作为当时主持修建陵墓的负责人之一,言之凿凿地说,地宫“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从李斯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地宫有个外壳。那么,按照李斯所言,秦陵应该是一座真空密封的大地堡式地宫。否则,“叩之空空”、“烧之不燃”的说法就无法成立。李斯以左丞相身份亲自主持修建陵墓,可以说,他对地宫的构造了如指掌。而且,这段话是他当面向皇帝奏报的,绝对不敢说谎。这样一来,出现了矛盾。地宫内部究竟有没有空间,就成为一个谜。因为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这个谜还无法解开。

第六,地宫里到底有多少珍宝?

自古至今,秦始皇陵内埋藏着大量珍奇宝物的说法不仅见于史籍,而且在民间也流传甚广。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以“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一语来进行描述,并明确记载下地宫内藏有“金雁”、“珠玉”、“翡翠”等物。比司马迁早些的学者刘向也曾发出感叹:“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那么,这座神秘的地宫里珍藏了哪些珍宝呢?

虽然截至目前,地宫还没有被发掘。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考古人员在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这组车马造型之精致,装饰之精美举世无比。而在此之前,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了一组木车马,除车马、御官俑为木质外,其余车马饰件均为金、银、铜铸造而成。试想,连地宫外侧的随葬物品都如此精致、贵重,那么地宫内的随葬物品到底有多么丰富、多么精美、多么珍贵,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啊!

第七,“上具天文”到底是什么含义?

据《史记》的描述,秦陵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那么,“上具天文”是什么含义呢?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经断言:“‘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这种说法在近些年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印证。

秦汉文化有相通之处。由于秦的历史很短,而“汉承秦制”又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从汉代文化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秦代的影子。近年来,西安交大汉墓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学者们推测,既然在秦陵地宫里有大量水银秦代金盘(液态汞)的存在,而水银代表的是山川地理,那么,上部可能也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秦始皇的意图很明显——在这有着象征天、地的地宫里,他的灵魂依然能够统治天下。秦陵地宫是否依然存在

关于秦陵地宫的诸多谜团,最为根本和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历经了千年岁月之后,时至今日,秦陵地宫是否依然安在?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据《史记》、《汉书》记载,秦末时期,义军四起,战火烽烟处处皆是。最后,义军首领项羽率领部队攻入秦都咸阳,打开了秦始皇陵墓,让众多军民日夜搬运随葬物品,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此后,面对残破的陵寝,盗贼纷纷下手,他们搜刮了残存的随葬物品,并把棺椁取出化铸为铜。更有甚者,纵火烧毁了整个宫殿。于是,几十年中耗费了数十万人力的浩大工程就这样化作焦土。

与这种传说相印证的,还有“黄金雁”的传说。如《三辅故事》中记载,项羽义军挖掘秦陵的过程中,有一只金雁突然从墓中飞出,朝南飞走。几百年后,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叫张善的日南太守得到一只金雁,上面的文字显示其出自秦始皇陵。而在《史记》、《汉书》中,都有对“黄金为凫雁”这件事的记载,即秦陵内有用黄金制作而成的“凫雁”。这多半是传说,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早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公输盘(鲁班)就已经制造出可以直飞到宋国城上的木雁。那么几百年后,秦国工匠制造出会飞的金雁,也是可信的。因此,近年来有学者指出,这些传说和古籍上的记载文字,都表明在云南以南的民间曾发现本属于秦陵陪葬品的东西,说明秦始皇陵很有可能被盗过。这不禁让人为秦陵地宫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但是,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研究者断定:地宫安然无恙,还在地下沉睡着。他们的论据有以下几点:

第一,地宫有汞保护着。研究人员对地宫周围的汞含量进行了勘测,发现地宫表面存在大片的强汞区。这就是秦陵地宫尚未被盗的有力证据。试想,若是秦始皇陵被盗过,则必然存在通往地宫的盗洞,那么汞理应早已挥发完了。

第二,地宫有弩机保护着。在《史记》中,明确记载地宫中有防盗的“机弩矢”,并且能做到“有所穿近者辄射之”。这种情况虽然未经证实,但以秦代领先世界的弓弩制作技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如果秦陵被盗,则必然有盗墓者被机弩所伤,但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都从未提及这一情况。

第三,地宫有宫墙保护着。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秦始皇陵封土周围进行了细致的钻探工作,发现若干个通往地宫的甬道,而甬道中的五花土并没有人为扰动的痕迹。更加具有说服力的是,研究人员利用现代技术对地宫进行勘探时,发现在封土堆下的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宽141米,南、北墙分别宽达16米和22米,十分坚固。在土墙宫墙内侧,研究人员又找到一道石质宫墙。探测结果显示,整个墓室都在宫墙的包围之下,既没有坍塌,也没有积水。可见,即使有盗墓贼尝试下手,那么如此坚固的宫墙,也不是他们轻易能够突破的。

虽然研究人员的信心十足,但是真实的情况到底怎样,还需要到秦始皇陵被发掘的那一天,才能得到解答。那时候,所有关于秦始皇陵的谜底也都将大白于天下!

千年不腐的马王堆古尸

国湖南省省会长沙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和美丽风景的古我城,它的地下埋藏着千年以来的无数古迹。在长沙市东郊的五里碑附近,有两座大小相仿、相距23米的土冢,它们的顶部都呈圆形,遥遥相对。当地人管这里叫做“马王堆”,因为据说下面埋葬着某朝一个马姓王侯。1972年,一座汉代古墓在这里被发现,而随之而来的发掘成果震惊了整个世界——不仅发掘出成套的古器物、内容罕见的帛书和竹木简,而且最重要的是发掘出一具完好无损、历千年而依然不腐的古尸!惊见千年古尸的真容这具保存完整的女尸身高1.54米,体重34.3公斤,面容鲜活,眉目可辨。女尸全身的皮肤呈淡黄色,柔软且湿润,而且眼睑上的睫毛和左耳的鼓膜都保存完好,就连脚趾的指纹和皮肤的毛孔也清晰可见,仿若死去不久一般。女尸双手伸展,各握一只内盛香草的绣花小香囊。据估计,女尸年纪大概有50岁。研究者用手指在女尸的额头、胸部及胳膊等处按下去再放开,发现肌肤的弹性惊人,很快复原。他们又掀动女尸四肢,发现关节可以马王堆出土帛画自由弯曲。进而,研究者对女尸进行了解剖,发现血管里尚有凝固的血块,血型为A型;女尸的内脏保存完好,细如发丝的肺部迷走神经清晰可见;其食管、肠胃内还残留有138粒甜瓜子,可以推知她死于瓜熟季节。根据病理学家的检查结果,死者生前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多发性胆石症等多种疾病,死者直肠和肝脏内还发现了血吸虫等多种寄生虫卵,可能正是由胆绞痛引起的冠心病导致她在约50岁时死去。

为了保护死者的内脏器官,研究者向其体内注射酒精与福尔马林混合液。混合液体慢慢注入尸身,尸体的脉管随之鼓起、延伸、扩散,就和给现代人注射一样。古尸千年不腐的原因

这个千年古尸是如何完好地保存至今的,人们对此非常惊奇。

一般情况下,古墓中的尸体在有空气、水分和细菌的环境里,会很快腐烂;即使棺木十分结实,但总会腐朽掉,最后尸体也难免腐烂。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比如极其干燥或空气隔绝时,细菌微生物难以生存,尸体才会迅速脱水,成为保存千百年的“干尸”。

但是马王堆女尸却既没有腐烂,也没有形成干尸,而是保持着鲜活的体表特征,这是防腐学上的奇迹!那么,古人是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让尸体保存得如此完好呢?

自女尸出土后,研究者们就开始寻找答案。经过多年的分析、研究,他们推测出了尸体不腐的几个原因:

首先,尸体经过完善的防腐处理。研究者们用化学方法鉴定了女尸及其容身的棺材,发现棺液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的乙醇、硫化汞和乙酸等物质。这说明,女尸在下葬前,经过了汞处理和其他浸泡处理,而硫化汞对于防止尸体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女尸所在的环境近似真空。马王堆女尸所在的墓室位于地表16米以下,在地表之上还有20多米高的封土堆,所以墓室内不透气、不渗水,封闭得极为严密。尸体入殓的棺椁也是封闭极为严密的。棺椁用多达6层的厚木板涂漆密封,四周采用黏性和致密性很强的白膏泥以及吸湿性很强的木炭填实。这层层保护措施使得水与空气无法侵入,从而给女尸营造了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真空或接近真空的独特环境。

再次,棺椁中带有防腐液体。在女尸出土时,人们在棺椁中发现了一些残留的茶色液体。无疑的,这种液体是女尸入葬时特意灌注进去的,具有防腐作用,可以杀死尸体和随葬品附带的细菌。我国古代的医药书籍中,有不少关于防腐剂的记载。但是,这种茶色液体究竟是怎么样调配而成的,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所以至今还没有得到答案。

最后,墓室的温度、湿度较为恒定。由于是近乎于真空密封的状态,女尸所在的墓室里形成了恒温和相对稳定的湿度。当初发掘时,墓室里有很强的沼气气流溢出,说明墓室内的大气压高于外界。据研究,这种沼气积聚达到饱和时能杀死细菌,而高压也同样可以杀死细菌。

除了以上各种原因,研究者们还从各个角度分析出其他方面的原因,也都很有道理。但事实上,至今还是没有一个定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