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技项目创新与绩效评估:“十一五”水专项科技创新贡献核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4:17:21

点击下载

作者:周北海、李楠、韩茹茹、黄远奕 等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环境科技项目创新与绩效评估:“十一五”水专项科技创新贡献核算

环境科技项目创新与绩效评估:“十一五”水专项科技创新贡献核算试读: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指导方针。为此,国家设立了水污染防治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等16个重大专项。科技创新评估对于技术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促进科学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如何客观、科学、公正地对科技项目进行科技创新评估是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难点之一。

本书在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投入产出分析基础上,以“十一五”水专项为例,通过构建量化方法模型,对科技项目的绩效及科技创新贡献进行评估。评估包括以下2个方面内容。

①水专项课题绩效评估。“十一五”水专项课题分为工程技术类课题和管理技术类课题,通过构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半监督式科技项目绩效评估模型分别进行评估。

②水专项实施对国家科技创新贡献评估。通过构建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的科技创新贡献评估方法,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法规及政策标准制定4个方面,对水专项实施的贡献进行评估。

此外,在对控源减排与水质改善贡献方面,基于灰水足迹构建流域污染程度核算模型(GWF-PAM),以太湖流域和辽河流域为例进行了核算。

本书总体框架由周北海审定,全书由周北海、李楠、韩茹茹、黄远奕等编著,具体编著分工如下:第1章~第3章由周北海、韩茹茹负责;第4章由李楠、韩茹茹负责;第5章和第6章由李楠、米乐、韩茹茹负责;第7章由黄远奕、曹宝负责;第8章由黄远奕、李楠负责。书中相关信息平台研发由北京易维清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全书最后由周北海统稿、定稿。

本书由水专项“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集成及效益评估”课题“水专项组织实施效益评估”(2014ZX07510-001-04)提供经费支持,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得到了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另外,课题相关参与单位为本书的部分内容提供了帮助。

尽管编著者竭尽全力,但书中不当或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2018年10月第1章 绪论

在知识驱动的全球经济中,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以及保持和提高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20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已经提升到各国或地区的战略层面,各国或地区纷纷出台各有侧重点的科技创新战略。我国一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发展教育和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1.1 科技创新的概念“创新”最早由经济学家熊彼得(Joseph A.Schumpeter)在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中提出,Schumpeter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并将创新归纳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1]场创新、原料创新和管理创新。在Schumpeter研究基础上,Holt认为创新是指一种创造和采用新知识的过程,周光召将创新定义为探究事物运动客观规律以获取知识,传播和运用知识以提取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水平的过程。

创新包括原始创新、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形式。原始创新是指开拓新领域、引领新方向和孕育新学科的科学创新活动和产生新方法、新工艺、新产品的技术创新活动。跟随创新指在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之上,沿着已经明确的技术道路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集成创新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活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的二次创新活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注重对外部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自我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创新积累及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促进科学技术[2]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科技创新”指科技系统的革新和变革,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应用到生产体系,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等多个要素,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3]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一类开放的复杂系统。1.1.1 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核心是科学研究,是新的思想观念和公理体系的产生,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学说的产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知识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该系统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机构构成。知识创新过程则是知识创新[4]系统中的关键过程和环节。Heisig提出知识创新过程包括知识产生、知识储存、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四部分。知识创新过程的现状可以通过系统产出、系统效率、对外影响(3E指标)等表达。通常以文献计量学指标标识产出类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探索效率和系统对外影响的效果。知识创新过程的绩效通常是指系统相对战略目标的成就、相关举措以及对将来的影响。基于知识创新过程的状态和绩效,可以对其异常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研究知识创新过程中高绩[5]效创新团队的统计特征、顶尖人才成长统计规律等。1.1.2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创新主体通过对创新信息和知识的应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生产方式,开发生产新型产品,或使产品质量提高,[6]或完善提供的服务,并占据市场、实现市场价值的技术活动。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和价值实现,其直接结果是推动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双螺旋互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在概念的外延上,技术创新不仅包括新产品、新工艺,也可以包括对产品、工艺的改进。在实现方式上,可以是在研究开发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也可以将已有技术进行新的组合(没有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以实现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技术成果转化、技术进步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通之处。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而技术发明常指在技术上有较大突破,但仅指技术活动,只考察技术的变动性,不考察是否应用和产生经济效益。技术成果转化则一般是指将研究开发形成的技术原型进行扩大实验,并投入实际应用,生产出产品推向市场或转化为成熟工艺投入应用的活动,侧重于技术活动的后端。技术进步一般用来表示社会技术经济活动的结果,但实现技术进步的根本途径则是技术创新,也可以说技术创新是手段,技术进步是结果。1.1.3 管理创新[7]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学者Stata明确提出了管理创新问题,[8]主要针对企业管理创新。Damanpour将管理创新定义为组织实施团队生产、供应链管理或质量管理系统等新管理实践或理念而产生的组织架构或过程变化。Birkinshaw等将管理创新定义为发明和实施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过程、结构或技能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9]Abrahamson将创新分为技术产品创新、技术性服务创新、技术性工艺创新和非技术性工艺创新,其中非技术性工艺创新即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制度表现形式有计划、政策、法律、法规等[10]。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技任务而规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是确定科技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科技事业的战略和策略原则。科技政策的核心是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服务,提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效果。2005年,美国政府提出发展科技政策方法论的倡议,发布了《科技政策方法论发展路线图》,致力于提供和发展科技政策研究的定量科学依据。

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技引领的管理变革,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所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11]会的进步。Lundvall认为科技创新不但包括生产技术创新和产品[12]创新,还应该包括新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创新。我国学者李燚认为管理创新不止是一种在现有结构中降低成本的方法,还可能是对现有资源整合范式本身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为原有绩效的渐进改善,而且可能获得绩效突破式的成长,是资源整合范式的飞跃。常修[13]泽将管理创新看作组织创新在经营层次上的辐射,把管理创新界定为对新的管理方式方法的引入,把降低交易费用视为管理创新的目标。1.1.4 科技成果

当今科学技术活动蓬勃开展,科学研究结果频繁出现。这些成果,有一些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而有一些则属于一般性收获。“科技成果”是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专门术语,泛指科学技术研究中取得的成功结果或者成就。一般认为,科技成果是指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运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调查考察、实验研究、设计试制和辩证思维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研究结果。它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技术改进以及其他推动科技进步的成果。科技成果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a.创新性,要求科技成果必须有独创之处,是前所未有的或是在原有知识、技术的基础之上增添了新的内容;b.先进性,要求科技成果必须比现有的知识、技术超前一步,有显而易见的提高;c.实用性,要求科技成果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学术价值。(1)科学研究理论成果

科学研究理论成果是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性或规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基础研究理论成果和应用基础研究理论成果。

某些重要基础资料、数据(如自然环境、水文、气象、地质、生态领域)的收集、分析、研究工作,虽然不一定带来对物质运动规律的突破性认识,但对人类知识宝库同样是一种贡献,也属于科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范畴。(2)应用技术成果

应用技术成果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为解决生产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科学技术问题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物质、新设备、新方法,以及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标准、计量、科技情报、科技档案等技术基础工作。(3)软科学成果

运用系统、信息、控制论原理及方法,为决策科学化和管理化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对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在有关战略、政策、规划、评价、预测、科技立法以及有关管理科学与政策科学的研究中,做出创造性贡献,能够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1.5 科技创新文献

科技创新文献指关于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文献资料。从出版形式上可分为图书、连续出版物(如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等)和特种文献(如政府出版物、档案资料、专利文献等)。科技论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研究的重要产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基础研究的表现情况。科技创新文献是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革命的出现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各项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应运而生的;同时,计量创新成果、度量人力资源和专利指标的测度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1)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于1961年编辑出版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双月刊,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Web版、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该数据库以S.布拉德福文献离散率理论和加菲尔德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被引用频次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来反映其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期刊收录文献类型主要为期刊,同时兼收重要专著、专利文献、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所涉学科包括生命科学、农业、工程技术、行为科学、临床医学、数理科学和化学等方面,主要侧重于基础学科,是一种综合性的检索刊物。(2)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

EI论文是指世界知名数据库提供商Elsevier旗下的Engineering Village中收录检索的文献,主要可以作为工程类的科研产出的评价指标。工程索引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全面的工程领域文摘数据库,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文摘数据库之一。该数据库包含1970年以来的超过700万条的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的题录,每年新增25万条工程类文献,数据来自175个学科的5100多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其中2600余种有文摘,数据每周更新。该数据库侧重于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报道,涉及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以及这些领域的子学科。(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分析国内科学技术活动的整体状况,帮助科教决策部门科学地评价我国科学活动的宏观水平和微观绩效,帮助科学家客观地了解自身学术影响力的得力工具。(4)《Nature》《Nature》是一份在世界学术界权威的综合性科学周刊,由英国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出版,由天文学家和氦的发现者J.洛克耶爵士于1869年创办。《Nature》杂志每周发表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同时也提供及时、具权威性和有深度的新闻,以及对科学界、科学家和大众有影响力的专题与未来趋势分析。该期刊编辑收录论文的原则是基于论文的独创性、重要性、跨学科性、及时性、易理解性和结论性等。在为数众多的综合性科学期刊中,《Nature》杂志被引用的次数名列世界前列。(5)《Science》《Science》是世界学术界权威的自然领域跨学科学术周刊,由纽约新闻记者J.迈克尔斯于1880年创办,由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该期刊主要关注重要的原创性科学研究、科研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Science》杂志发表的论文涉及所有科学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医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进展。1.1.6 创新型人才

创新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系统中最基础的构成主体。王通讯等[14]将人才定义为为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某[15]一领域、某一行业或者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叶忠海将人才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能够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对社会[16]或社会某个方面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赵恒平提出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素质,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指那些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能够突破原有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技术而取得独创性成果,并通过其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促进科学和技术进步,为社[17]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改革[18]与进步的必要手段,对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廖[17,19]志豪、王秀丽等展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并指出高等教育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重要主体,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1.2 中国科技发展规划及科技项目1.2.1 中国科技发展规划

中国科技发展规划,指中国政府为指导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而制定的一系列战略规划。中国的科技发展规划可以按其所规划的时间长短分为长期规划和中期规划。长期规划一般是8~15年,是一种指导性的科技规划;中期规划一般为5年,常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或规划并行。

1956年以来,中国先后编制了10个科技中长期战略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科技规划,从13个方面提出了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从中进一步综合提出了12个重点任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也对我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高等院校学科和专业的调整、科技队伍的培养方向和使用方式、科技管理体系和方法以及我国科技体制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执行为“两弹一星”做出了重大贡献。《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了8个重点发展领域和108个重点研究项目,以“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形式实施。《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规划强调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技术政策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科技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国家相继出台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也保证了计划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领(2006—2020年)》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阐明了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和发展重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提出“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确定了11个重点领域、68项优先主题、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个技术领域的27项前沿技术、18个基础科学问题、9大政策措施、16个重大专项。《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落实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规划继承和发展了纲要的方针,提出“一条主线、五项突破、六个统筹”的总体思路。《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部署了五年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战略任务,突出加快实施的重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前瞻部署基础研究和前言技术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提升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等。1.2.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以自由探索和国家需求导向“双力驱动”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自1998年开始实施,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自主创新能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为未来高新技术的形成提供创新源头。“973计划”主要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等领域进行战略部署。“十五”期间,“973计划”农业领域主要围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未来农产品竞争力以及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统筹部署;能源领域针对能源结构、能源消耗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部署基础研究,并探索可大规模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信息领域则主要面向数学机械化、高性能科学计算、互联网、量子信息等基础研究领域;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在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生态环境及重大灾害方面进行重点部署;人口与健康领域则针对重大疾病治疗措施与药物研发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开展多种重大疾病发病机理、创新药物、基因治疗等多项专项研究;材料领域主要围绕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转化和建立新材料产业等目标,部署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材料的研究。“十一五”期间,“973计划”在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综合交叉与重要科学前沿领域的战略部署及研究重点如表1-1所列。表1-1 “973计划”部署及研究重点1.2.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性计划,已于1986年3月启动实施,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863计划涉及领域包括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等。“十一五”期间,863计划以信息技术、生物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能源技术、资源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交通技术和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等关键高技术领域为重点,按照专题和项目两种方式,组织开展对技术的研究开发。专题是将探索性强、代表世界高技术发展方向、对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并有望获得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前沿技术作为研究开发任务。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支持科研人员在确定的前沿技术方向,进行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概念模型和原理样机的探索研究。项目是以集成性强、有望形成未来战略产品和技术系统、可以进行应用示范、有利于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并具备较好的人才队伍和研究开发基础的高技术作为研究开发任务,以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形成战略产品原型或技术系统为目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背景,进行组织实施。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863计划研究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并于1994年和1995年相继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的“大学领先奖”“工业领先奖”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可持续工业发展奖”。通过与俄罗斯合作,研制出6000米水下机器人,使中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6000米水下机器人的国家。该机器人可到达世界上除海沟之外的全部海洋深度,即全部有经济前景的海底,占海洋面积的98%。在信息领域,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a.曙光一号全对称多处理机服务器系列;b.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c.智能化应用系统;d.掺铒光纤应用系统及掺铒光纤放大器;e.量子阱半导体光电子器件;f.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g.自适应光学望远镜系统;h.红外焦平面器件;i.高速光纤传输系统;j.光纤分插复用系统;k.通信智能网系统;l.ISDN交换机;m.中国数字无绳电话;n.码分多址通信技术;o.ATM交换设备;p.航空遥感事实传输系统等。在新材料领域,镍氢电池、高性能低温烧结陶瓷电容器、光电子材料及制备技术、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改性锯条及负载型钴锰复合氧化物臭氧辅助催化降解低浓度甲醛的性能得以实现。1.2.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十一五”期间,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实施围绕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现代农业、材料、制造、信息、国民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交通运输等领域,突破多项重大关键技术,有效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1.2.5 政策引导类计划

政策引导类计划通过积极营造政策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辐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营造促进地方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行动以及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1)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是1986年批准实施的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1986~2000年星火计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传播和推广,促进了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5年来,星火计划共实施示范项目10万多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万多个,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县(市),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九五”期间,累计创利2810多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建立了一批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区域性支柱产业,营造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良好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扶持了一批龙头企业,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普及了科学技术知识,共建立了5000多个培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培训基地42个,培训了农村星火技术人才6000多万名,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泛开展,增强了星火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开拓了国际市场。“十五”期间,星火计划通过扶持星火龙头企业,促进了农村科技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制定启动全国星火110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启动平台建设工作,提高了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同时,星火计划坚持开发式扶贫,在老区和贫困地区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引导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逐步建立起多种服务主体并存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总投资1103亿元,项目完成后新增产值4828亿元,新增利税1048亿元,节创汇174亿美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新时期,星火计划从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人才开发、能力提升四个层次对相关涉农科技资源进行统筹布局:强化技术示范,促进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技术转化和应用;强化基地建设,促进农村科技集成转移和扩散;强化人才开发,聚集农村实用科技人才资源;强化能力提升,营造农村基层科技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星火计划引导资金8.4亿元,引导各级各类投入1939亿元,国家级星火项目立项7144个。支持建设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链17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65个、国家级星火产业带15个,培育了云南花卉、陕西苹果、福建食用菌等一大批区域支柱产业,吸收劳动力9000万人,培训农民(工)5000万人次。一大批星火科技骨干和星火带头人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生力军。支持13个省(区、市)开展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193个村、镇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星火计划将先进适用技术引入农村,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成效。(2)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自1988年开始由科学技术部组织实施,旨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其项目包括面上项目和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分为产业化环境建设、产业化示范两个方向;重大项目分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科技服务体系两个方向。火炬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创造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勇于创新、敢于在市场竞争中奋力拼搏的科技管理人才和科技实业人才。重点发展领域包括:a.电子信息;b.生物技术;c.新材料;d.光机电一体化;e.新能源;f.高效节能与环保。(3)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是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的国家政策引导类计划,于2006年开始实施。该计划主要目标为引导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增强战略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重点研究内容包括:a.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b.引导和支持若干重点领域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c.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d.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建设;e.加强面向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f.激励广大职工为企业技术创新建功立业。(4)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是一项政策性扶持计划,旨在引导、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进步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国内自主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等方式,加速经济竞争力强、市场份额大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该计划支持的产品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产品、利用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计划成果转化的新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外贸出口创汇新产品以及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新产品。1.2.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重点领域中确定一批优先主题的同时,围绕国家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作为重大专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力争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并填补国家战略空白。《纲要》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

16个重大专项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如表1-2所列。表1-2 16个重大专项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是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立[20]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集成创新出发,立足中国水污染控制和治理关键科技问题的解决与突破,并选择典型流域开展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保护的综合示范[21]。

水专项由生态环境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组织,围绕水体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的目标,设置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河流水环境整治、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与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研究六大主题,并在“三河(辽河、淮河、海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一江(松花江)一库(三峡库区)”[22]等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开展示范工程。水专项分三个阶段进行组织实施:第一阶段目标主要突破水体“控源减排”关键技术;第二阶段目标主要突破水体“减负修复”关键技术;第三阶段目标主要是[23]突破流域水环境“综合调控”成套关键技术。“十一五”期间水专项主要针对第一阶段“控源减排”目标,共设立33个项目238个课题(实际实施230个课题),总资金投入100多亿元,其中中央投入预算32.1亿元,涉及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4]数百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近万名科研人员。重点突破污染物控制与治理关键技术、水体污染负荷削减、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水质净化、安全输配、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监控预警关键技术,通过专项的实施,初步形成国家水环境综合管理与决策、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研发平台。“十一五”水专项实施以来,突破了水污染治理、水环境管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1000余项,并建设示范工程500余项,授权国内外专利1400余项,建成产学研开发平台和基地300余个,为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二五”水专项重点目标过渡至重点突破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集成流域治理与管理整装成套技术;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水生态监测和饮用水净化与输送成套工艺、技术与装备,引导和培育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水专项技术总体组提出以环境科技创新促进流域水质改善的目标,旨在通过提升环境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能力,深化已有成果,结合科技创新最新成果,大幅度提高水体污染治理效率[25]。“十二五”水专项在任务布局上,以流域为统筹,以支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为导向,系统梳理和设计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任务。在“三河三湖一江一库”10个流域开展流域综合整治及水质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改善我国水体形势严峻现状,要多措并举,以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引领水务行业的全面提升;并强化管理创新,建[26]立水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十三五”水专项目标为突破流域水环境“综合调控”成套关键技术,建立国家水环境“监控预警平台”,保障我国流域水环境安全。建立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综合管理、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开展流域水环境修复研究,促使不同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形成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和综合管理业务化运行成套技术;形成一批世界一流的环境科研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促进国家环境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第2章 环境科技创新

生态与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我国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加剧、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等问题。在要求整体环境状况有所好转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持[20]续快速增长,对环境科技创新提出重大战略需求。

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现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环境科技是环保工作的基础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在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时期,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解决结构性、复合型和压缩型环境问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环保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必要保障。该《意见》设定了实施环境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和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三大工程的目标,并提出要在知识创新的关键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到2020年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环境[27]科技支撑体系。“十一五”时期,我国首次将节能减排政策列入[28]国家发展纲要,节能减排成为我国发展的强制性制度安排。2.1 我国环境质量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新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如今,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峻。2.1.1 水环境质量状况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且时空分布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缺乏严重。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逐年升高。2000~2015年,废水排放总量由415.2亿吨/年增长到735.3亿吨/年,其中生活废水排放量变化最为显著,由220.9亿吨/年增长到535.2亿吨/年,工业废水则在2007年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83万立方米/万元降到55万立方米/万元(图2-1)。同时,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工业源及生活源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如表12-1所列。图2-1 我国用水及废水排放状况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①表2-1 2000~2015年我国COD及氨氮排放量  单位:万吨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006~2015年,地表水的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全国河流水质状况如表2-2所列。Ⅰ类、Ⅱ类的水体比例逐年升高,Ⅳ类、Ⅴ类及劣Ⅴ类的水体比例逐年下降。Ⅰ~Ⅲ类的水体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58.3%提高到2015年的74.2%,Ⅴ类水体比例由6.5%下降至4.2%,劣Ⅴ类水由21.8%下降至11.7%。珠江流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及长江干流的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中度污染。我国河流水体污染指标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等。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234良好,2006年、2010年和2015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72.3%、76.5%和97.1%,呈现明显好转趋势,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磷、溶解氧和五日生化需氧量。①表2-2 2006~2015年全国河流水质状况  单位:%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我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见表2-3),尤其是太湖、巢湖、滇池最为严重,多次发生蓝藻爆发事件。滇池水体污染最为严重,属于劣Ⅴ类水质,中度或重度富营养化状态。白洋淀同样为劣Ⅴ类水质,营养状态由重度富营养化转变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太湖水体2006~2010年属于劣Ⅴ类水质,中度富营养化状态,2011年后水体有所好转,整体为Ⅳ类水质,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巢湖的营养状态也由中度富营养化转变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南四湖由2006年的劣Ⅴ类水质及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转化为Ⅲ类水质及中度营养化状态,洞庭湖和鄱阳湖水质也有所好转。洱海水质一直处于良好状态,营养状态为中度营养化状态。我国重要水库水质状况基本为优良,富营养化状态为中营养和贫营养状态。于桥水库和尼尔基水库的水质相对较差,属于轻度污染,同时于桥水库属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个地市级行政区的5118个监测井(点)中,地下水水质9.1%为优良状态、25.0%为良好、4.6%为较好、42.5%为较差、18.8%为极差。中深层地下水水质略好于浅层地下水水质,主要超标指标为硬度、溶解性总固体、pH值、COD、亚硝酸盐氮、Mn硝酸盐氮、氨氮、氯离子、硫酸盐、氟化物、锰、铁、砷等,个别水5质监测点存在铅、六价铬、镉等重(类)金属超标现象。2.1.2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目前,我国的基本形势整体呈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并存的状态,土地资源破坏、土地退化严重,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态灾害频繁多样,包括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地面沉降等;因资源的开发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资源不[29,30]足、水资源出现危机、矿产资源大量流失等。

2012~2013年,全国2461个县域中,部分县域生态环境状况呈好转趋势,优/良等级的县域占比由61.0%增长到65.3%,部分县域生态环境状况变差,较差/差等级的县域由4.6%增长到8.6%。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55%,荒漠化和石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近20%。每年违法违规侵占林地约200万亩,全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78%。全国草原生态总体恶化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面积仍占1/3以上,已恢复的草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生态空间不断被蚕食侵占,一些地区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系统保护难度

6加大。

2000~2015年全国耕地面积如图2-2所示。2000~2008年,耕地面积逐渐缩小,从2000年到2008年耕地面积减少642.7万公顷。耕地质量总体偏低,退化趋势严重,存在土壤养分失衡、肥效下降、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由于调查标准及技术方法调整,2009年调查的耕地数据多出1358.7万公顷,2009~2015年耕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图2-2 我国耕地面积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根据2002年水利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蚀面积为165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191万平方千米,几乎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2000年以来,我国启动实施了一批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改造坡耕地/坡改梯、沟滩地,进行封育保护,营造水土保持林草,兴建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淤地坝,启动生态修复等,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土壤侵蚀强度降低。2000~2015年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如图2-3所示。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截至2011年12月317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94.91万平方千米。相比10年前,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61万平方千米,但目前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水土流失依然严重,人为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水土流失防治投入尚不能满足生态建设需要。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8加剧,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图2-3 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2 环境科技创新2.2.1 环境科技创新概念(1)环境技术创新

环境技术指“能源节约或保护能源和自然资源、减少人类活动的环境负荷从而保护环境的生产设备、生产方法和规程、产品设计以及[31]产品发送的方法等”。环保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型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减[32]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一方面直接降低环境保护成本,另一[33]方面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间接分解环境保护带来的成本。

环境技术创新,也称为绿色技术创新,通常指的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所进行的新产品、技术、生产工艺的开发或使用。早在1994年,Brawn和Wield就提出了环境技术创新的含义,即一些创新的或改进的生产方法、工艺、产品的总称,它们有利于避免或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降低经济生产的生态负效应。我国学者诸大建等认为环境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弃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

各国学者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定义如表2-4所列。表2-4 各国学者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定义[42]

Arundel等将环境技术创新分为6类,即清洁生产、清洁生产过程、污染控制技术、循环利用、废物处理技术以及净化技术;[43]Demirel等将环境技术创新分为末端治理新技术和综合清洁生产[44]过程;Gans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分类更加广泛,包括污染物削减技术、化石资源节约技术和化石资源替代技术。我国学者肖显静等[45]将环境技术创新分为3类:a.直接以环保为目的的环境技术创新;b.同时以环保和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技术创新;c.以经济增长为目的,无意中带来了环境保护效益的技术创新。综上所述,环境技术创新可分为:a.以直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目的的污染物末端治理技术及清洁生产工厂或工艺创新;b.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为目的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等,该类技术创新间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根据“波特假说”,通过技术创新激发企业的“创新补偿”效应是实现污染减排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Ehrlich和[46]Holdren提出的IPAT模型将环境影响与人口规模、人均财富和技术水平联系起来,认为技术进步能够减轻由人口增长造成的环境污[47]染。Grossman和Krueger将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强调技术效应在改善环境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因为越先进的技术往往越“绿色”。

近年来,国内学者基于创新、技术进步和减排、环境污染视角,[48]探讨了科技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李斌和赵新华运用37个工业行业2001~2009年3种主要废气排放数据,实证分析了工业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废气减排的贡献,结果发现结构生产技术效应和结构治理技术效应都对废气减排起到了促进作用。何小钢和张耀辉[49]测算并分析了中国36个工业行业基于绿色增长的技术进步,高能耗和高排放强度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具有[50]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最大。李博使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人均碳排放水平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水平,并对邻近区域产生显著的[51]空间溢出效应。王鹏和谢丽文的研究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促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的增加,并有效提高工业SO2[52]的去除率。聂普焱等研究认为,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行业碳排[28]放强度。蔡宁等以非径向、非导向性基于松弛测度的方向距离函数(SBM-DDF)测度了2005~2011年我国各地区工业节能减排效率,构建了工业节能减排指数。[53]

范群林等以中国大陆30个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探讨了环境政策、技术进步及市场结构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环境法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对环境技术创新不存在显著影响,“三同时”制度存在正向影响,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存在负向影响,且均存在累积效应;技术市场对环境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影响及累积效应,说明未来国内市场需求的预期会促进更多创新。

专利的拥有量,尤其是发明专利的拥有量是衡量技术创新水平最[54]主要和最常用的指标。孙亚梅等以环境技术专利表征创新水平,采用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专利结构布局系数(或特化系数)与技术创新主体的结构布局系数,衡量中国各省市环境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异。(2)环境创新与绿色创新

环境创新是指可以避免或减少有害环境影响的工艺、设备、产品、[55]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良。Kemp等将环境创新定义为:企业对新接触的产品、生产过程、服务或企业管理方法的吸收和开发使用。与正在使用的替代技术方法相比,环境创新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可减少环境危害、污染物或其他资源消耗的副作用。绿色创新则指旨在通过技术创新等降低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从而实现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研究者将其定义为环境绩效的改进,即包含所有能对环境[56]产生有利影响的创新。我国学者李巧华等将绿色创新定义为企业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在产品设计、生产、包装、使用和报废环节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旨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升产品性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创造性活动。

目前对环境科技创新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结合环境创新、环境技术创新及科技创新的概念,可将环境科技创新定义为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的环境理论、环境技术及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包括清洁生产过程创新、污染控制和治理创新、管理及组织方式创新、有利于清洁生产及污染物减排的宏观制度的创新。

国际环境科技发展趋势已由单项治理转向综合防控,正在向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方向延伸。主要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①环境科技的范围不断向人群健康和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扩展。

②环境科技更加注重解决复合性、系统性环境问题。发达国家的环境科学研究已进入以地球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综合集成研究阶段,开展了天地一体化、多环境要素交互影响的区域生态系统研究,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环境信息网络,实现了环境要素的长期连续观测。

③环境科技发展更加注重融合其他相关领域的创新成果。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分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推动发达国家突破了一批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技术,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监控预警与改善技术的创新发展。环境科技发展与其他领域技术创新的不断融合进一步带动了环保产业大发展。

2016年4月,日本政府综合科技创新会议(CSTI)发布了《能源环境技术创新战略2050》,强调要兼顾日本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实现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半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目标。战略提出了日本将要重点推进的五大技术创新领域。

①先进能源集成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先进的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一系列智能能源集成管理系统(如HEMS、BEMS和FEMS等),以实现对建筑、交通和家庭用电信息的实时监测、采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实时性、全局性和系统性远程调控、优化管理,实现“管理节能”和“绿色用能”。

②节能领域。包括创新制造工艺和超轻量耐热结构材料。

③储能领域。新一代蓄电池以及氢燃料制备、存储和使用。

④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包括新一代光伏发电技术、新一代地热发电技术。

⑤二氧化碳固定及有效利用。

欧盟也在环境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2012年,欧盟计划投入3500万欧元,用于支持42个环境创新项目,包括节能减排、提高能效、资源有效利用、生态环保、建筑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多样性等环境领域的各个方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