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世界著名岩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7:59:06

点击下载

作者:《看图走天下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走进世界著名岩洞

走进世界著名岩洞试读:

前言

洞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个充满神秘的区域。欧洲人认为洞穴是通向地狱的通道。电影中描述的洞藏宝藏和守卫的巨蟒,还有各种附加在上面的神秘咒语,撩起了人们对洞穴的向往,也使人产生了恐惧。经常有人问:洞穴里有没有鬼?有没有毒蛇?能找到宝藏吗?等等。这些都不奇怪,因为对洞穴的恐惧和好奇,在人们的心中被无限地放大了。

人类的祖先有很长时间的洞穴居住经历,人类对洞穴有着特殊情结。洞穴里不断发现的人文遗迹,都说明了人与洞穴长期且密切的关系。

北京周口店发现了猿人,长江三峡的峭壁洞穴中发现了悬棺,欧洲各地发现的洞穴壁画,各地在洞穴中发现的各种文物,都反映了人类对洞穴的利用是有史以来就开始的。除了人文遗迹的堆积外,洞中还有大量的古生物遗骸堆积,为科学工作者了解历史提供了大量的详实资料。

洞穴虽有趣,它的开发却并非坦途。因为洞穴常常是人迹罕至的,有野兽栖息,毒蛇居住,害虫藏身。开发时,在没有任何经验和装备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可能会遭到意外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有些天然的岩洞可能是盲洞或者废弃的矿洞,通风不良,氧气不足,有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沉积于洞穴深处,会使人因缺氧窒息而昏迷洞中。有些构造奇特的岩溶洞因其通道曲折崎岖,高低错落,岔洞很多,稍不小心便会迷失方向,或者从潮湿滑润的岩壁上跌落造成意外损伤。

因此,对洞穴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它有其可怕的一面,因为对地底世界的探索是真正的探险,但又只是正常的地质现象,很多洞穴都开放为游览景点。《走进世界著名岩洞》就为你精心挑选了一些有趣的洞穴,并配以精美的图片,让你不必如前辈般冒着生命危险,也能欣赏这些充满魅力的洞穴。安顺龙宫被吉尼斯评为世界上水旱溶洞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安顺龙宫(中国)

龙宫风景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区西南27千米,与黄果树风景区毗邻,距省会贵阳市116千米,距黄果树瀑布30多千米。龙宫于1980年被发现,以暗湖溶洞称奇,泛舟湖上,可作洞中游。

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千米,从整体上可分为中心景区、漩塘景区、油菜河景区、蚂蟥菁景区四个分景区,融瀑布、峡谷、峰丛、绝壁、湖泊、溪河、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于一体,景色奇美,堪称人间仙境。景区内有全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还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奇迹”。中心景区方圆1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余个,是全世界水旱溶洞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龙宫景区以水溶洞、洞穴瀑布和旱溶洞为景观主体要素,并有山野风光、石林奇趣、田园村寨等,可谓旅游景观多样。龙宫全长3000多米,由暗河连接五组溶洞组成。群众戏称“五进龙宫”。一进龙宫由宫门到蚌壳岩,二进龙宫由蚌壳岩到花鱼塘,三进龙宫由花鱼塘到青鱼洞,四进龙宫由青鱼洞到枫树洞,五进龙宫由旋塘经观音洞到小菜花湖。暗河水最深处28米,最宽处30多米,最窄处只能容一小船出入。龙宫与一般旱洞不同,它浸在一泓碧水中。泛舟穿行溶洞间,宛如荡舟“龙王水晶宫”。安顺龙宫

面积约8平方千米的龙宫风景区里,还有因岩溶发育形成的大小旱洞20多个,有新寨洞、龙旗洞、天剑洞和虎穴洞。四洞中以新寨洞最大,又名“玉柱洞”,洞深一千米许,有七个洞厅和奇丽多姿的岩溶景观。玉柱洞、龙旗洞、天剑洞,因洞中有奇特的石柱、石幔、石笋,形似玉柱、龙旗、宝剑得名。虎穴洞得名,因附近有一山头状如猛虎。

景区除龙宫外还有龙门瀑布、蚌岩飞燕、花鱼桃源、云山石林、卧龙池、坝上桥等景点。龙门瀑布在龙宫宫门近旁,是由天池水通过洞窗直泻而下形成。瀑布宽约25米,高达34米。瀑声如雪崩雷鸣,宽度和高度为洞中瀑布所罕见。当地群众称此景为“白龙出巢”。双龙洞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的著名旅游区。

双龙洞(中国)

双龙洞距浙江省金华市区约15千米,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双龙洞以景物奇美,并以洞内“卧船、观瀑、赏石”三种特殊游览方式而扬名于世。

双龙洞海拔520米,由内洞、外洞和耳洞组成,洞口轩朗,两侧分悬钟乳石酷似龙头,故得“双龙”此名。双龙洞

外洞宽敞,面积大约有1200平方米,像个大会堂,可容纳千人。常年气温约为15℃,冬暖夏凉。每当盛夏酷暑,每天在外洞有近千人在此纳凉消暑。如果说双龙洞是“龙宫”,那么外洞就是“龙厅”。其西壁挂一“石瀑”,犹如洪峰倾泻,往前有景石“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等。内外洞有巨大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高不及半米,这个隘口被称为“蛤蟆嘴”,欲观赏内洞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具有“水石奇观”之美誉。内洞的面积大约是外洞面积的两倍,钟乳石、石笋造型奇特,布局巧妙,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龙宫。内洞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天马行空”等景观,形象逼真,得天独厚。

最值得称奇的是洞的左侧有一处石罅,喷出一股清冽的泉水,仿佛是龙嘴汩汩吐着水。喝上几口,凉爽甘洌,痛快至极。据说是郁达夫在此游玩时发现的。

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

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慕名而游历者,举不胜举。南北朝时期的沈约,唐代的陈子昂、孟浩然、刘长卿,宋代的王安石、苏轼等,他们或写下游记诗篇,或题词留下墨迹。现代的郁达夫、郭沫若、叶圣陶等在此游历之后也留下了不少佳作。奇梁洞集山、河、峡谷、险滩、绝壁、飞瀑、丛林、田园、村落于一洞,以奇、秀、幽、峻四大特色著称。

奇梁洞(中国)

奇梁洞位于凤凰古城以北约5千米,溶洞全长6200多米,由地下河和高层干洞组成,共分三层(第一层阴阳河,第二层迷魂谷,第三层天堂和画廊)。

此溶洞岩石形成于古生代中寒武纪浅海盆地中,距今约5亿~6亿年。奇梁洞以“奇、幽、峻、秀、险”著称全国,洞内有楼,楼外有山,洞里有山,山顶有洞。集山、河、峡谷、险滩、绝壁、飞瀑、丛林、田园、村落于一洞,千姿百态,宛若一幅幅瑰丽的画卷,有“奇梁归来不看洞”之说。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B·D·埃德曼考察了奇梁洞后也认为这是世界上罕见的最美的溶洞。奇梁洞

奇梁洞内有溪水穿越而过,响声清脆洪亮,余韵袅袅;洞口气势磅礴,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通。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飞瀑于一洞,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林立,令人叹为观止。洞内景区有古战场、画廊、天堂、龙宫、迷魂谷等,俨然一奇瑰无比的世界。“水帘洞”,洞深30多米,洞长700米~800米,是奇梁洞未开发的支洞之一。这里有很有名的古战场,相传宋代末期,土人何车(又名鸡公大王)在苗山鸡公寨聚众造反,驻守在洞中,利用迷魂锣和追命鼓法宝,多次击退官兵的进攻,后因部下何三告密,致使全军覆没。此洞又名锣鼓洞,据说当年鸡公大王的两件宝物:追命鼓和迷魂锣就藏于此,后因涨水沉到洞中的深潭里。奇梁洞画廊

奇梁洞的第二层是“迷魂谷”。由于当年刚开发的时候很多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都在这里迷路了,所以取名为“迷魂谷”。在溶洞的半山亭上,可以看到一个类似海螺的“海螺石”,是苗王当年用来召集兵马用的,它的上面有一个因常年滴水穿石形成的小洞。还有一些圆圆的坑,是当年苗民来制硝的。

画廊全长2400余米,温度在16℃~18℃左右。在这里有两种并存的自然现象:一种是滴水穿石,一种是滴水长石。这些现象是因为水质和地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这儿还有没人耕耘的千丘水田及旱田。画廊还是天然的歌厅,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放声唱歌,享受一种别样情趣。芦笛岩洞又名“国宾洞”,雄伟广阔,洞内天然形成密集的钟乳石,线条丰富流畅。

芦笛岩洞(中国)

芦笛岩洞穴位于著名旅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的茅茅头山南侧,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洞穴之一。因洞口附近丛生芦荻草,用此草做成笛子,吹起来音色柔美,如袅袅仙乐,又如山涧流水,于是人们就把洞名改为“芦笛岩”。昔日野兽出没的地方,如今已变成了“人间仙境”,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

芦笛岩平面形状像一个口袋,也像一只草履,东西长240米,南北宽50米~90米,高度多在10米以上,最高处为18米,游程约500米。洞穴口部海拔标高176米,与谷地相对高差27米。主洞是一个14900平方米的巨大厅堂,洞的四周边界不规则,并在多处延伸为支洞。东南部有两个支洞:一个支洞长约90米,至末端洞底已抬高29米,几乎靠近地面,为一落水洞型支洞;另一支洞呈裂隙状向下延伸,形成很深的裂隙洞,是芦笛岩洞穴排泄来水的地下通道。芦笛岩洞

芦笛岩内的堆积物极为丰富,也较集中,大量次生化学沉积物把洞厅装扮得分外绚丽,令人目不暇接。次生化学沉积物中主要是滴水形成物,其中尤以石笋最为繁多,即使是高大的与洞顶相接的石柱,也可以看出以石笋向上伸展占有极大优势。其次是壁面流石如石幕、石带、石瀑布等。洞内也有盾状钟乳石发育,其下部往往有流苏下挂。在芦笛岩中的流苏特别长,形成圆帐子一般。洞床底部流石分布范围不大,仅存在于东大厅内,也不是呈钙板状分片分布,而是呈脉状、阡陌状流石坝形式出现,流石低矮细小,一般不为人们所注目。

由洞门向内,首先看到的是“狮林朝霞”。石柱和石笋组成的参天古树林,显出峰峦层叠的山林景色。远远望去,云天一色,黑黝黝的天穹中有一抹朝霞,红色的光芒射向四方,显出朝阳已喷薄而出。石柱下面的石笋像刚从睡梦中醒来的雄狮、幼狮,迎着朝阳,或嬉或跃,或作腾越之势,又作翻滚之态,朝气十足。洞顶有水滴落下,发出嘀嗒的声音,仿佛啄木鸟啄树虫时发出之声,增添林中的活力。右边为盾状钟乳石形成的“圆顶蚊帐”,流苏下坠长近2米,有折皱线条,半撩半掩,仿佛主人刚刚离去;远望又似“出塞昭君”辇车,华盖迎风。罗帐前方,有一石瀑高悬,如昭君的绸带,飘逸空间。向前不远可以看到冬天雪景图,银白色的碳酸钙,洒落在一片青松的枝叶上,形成一幅“雪压青松”的丹青。枝叶上银光灿灿,闪烁不停,青松傲然挺立,高风亮节。其旁是满山雪景,有似雪人,有如草原雪山,雪野苍茫,大地一片银光。刚刚观赏完冬日美景,转眼间就见到春夏景象,满园瓜果,琳琅满目,挂满枝头树梢,显现出一派农家乐的“田园风光”。随之就是一座珍贵的“灵芝”、“人参”等形成锦绣玉山,有灵路一条,直往前伸,其上有方解石结晶,晶亮闪烁,绚丽多彩。其旁有一座盘龙宝塔,塔身不高,却有雕龙盘身,龙头张口吞云喷雾,龙爪伸展,欲抓游人。

再往前就是“云台揽景”,景美而缥缈,由云台凭栏下瞰,下界如花园,细细地闻,还真有芬芳的馨香呢。向东远望,可见一片荷池,随风摇曳,一派田园佳景。云台是一个坠落堆积物体,由巨大的石块和坠落倾倒的钟乳石、石笋等组成,堆积的厚度大于15米。“云台揽景”是洞穴跨度最大的地方,这里有一条近东西方向的断层通过,更由于洞顶的岩石较平缓,故而最易崩塌。从坠体上又生长出的石笋现象可以判断,坠落发生在洞穴大量次生化学沉积物形成早期或中期。

过了“云台揽景”,就到了“原始森林”,成片石柱、石笋林立,或高或矮,或粗或细,集结在一起,显示出密密麻麻、葱葱蓊蓊的原始风光,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前面便是“双柱擎天”,一根石柱直顶穹顶,一根石笋正节节拔高,但欲顶不能,谁能知道它何时及顶?芦笛岩有很薄的石幔或薄层状钟乳石组成的景点称“帘外云山”。这种石幔,敲之铿锵有声,声脆音悦,故人们称此为“石琴”。“帘外云山”,云涌峰间,山浮云中,一片群山,隐现于茫茫云海之中。“水晶宫”是一个辉煌的大厅,高度向四周逐渐变小,悬挂的钟乳石如盏盏宫灯,疏落有致。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有的石笋如“跃水鲤鱼”,奋投水中,鱼尾和鱼鳞仿佛出自真鱼。“水晶宫”里石笋尖尖,钟乳石丛生,倒映在水中,如万剑刺空,直冲云霄锷未残,精美绝伦。离开“水晶宫”,踏上狭窄小道,拾级而行,回头遥望“水晶宫”的灯火,又似“渔歌唱晚”的景色一般。昏沉微红的晚霞,从地平线深处透射出来,已显得天色将晚,而在天穹之下的江河中,有几点灯火,闪闪发光,像煞渔船航归。在出口处为一头矫健的雄狮昂首而立,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芦笛岩的洞景,令人不得不叹服天工造物之奇。这个绚丽奇幻的岩洞,无愧为“大自然艺术之宫”。

芦笛岩内还保存着大量唐末以来的壁书,洞壁上用墨笔书写的“一洞”、“二洞”、“三洞”、“四洞”、“六洞”、“入洞”和“洞腹”等字样,显然是对洞内景区的划分。此外有前人给洞中景物命名为“塔”、“龙池”、“笋”等题字。据统计,已发现最早的壁书为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并多为全国各地游览者的游志。经整理共有83则壁书,现尚存77则,其中唐5则,宋11则,元1则,明4则,民国4则,年代无考52则。由此可知,芦笛岩被发现为旅游洞穴已有长达1200年左右的历史了。织金洞属于高旱位溶洞,是一多层次、多阶段、多类型的岩溶洞穴。

织金洞(中国)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乾宏洞”、“织金天宫”,位于贵州织金县城东北面23千米官寨乡东街口。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织金洞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它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织金洞是我国著名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是1988年国务院审定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与红枫湖、龙宫、黄果树大瀑布三个国家级风景区共同形成旅游黄金环线。织金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地处我国乌江上游,系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地块隆升,河流下切溶蚀岩体而形成的高位旱溶洞。地质形成约50万年,经历了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晚更新世。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多变,使该洞具有多格局、多阶段、多类型发育充分的特点。织金洞已开发的洞厅47织金洞个,洞厅最宽处173米,一般高50米~60米,最高达150米。洞内地形复杂,有40多种岩溶形态,有“岩溶博物馆”之称。洞外有地面岩溶、峡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与布依、苗、彝族村寨。整个风景名胜区面积450平方千米,除织金洞景区外,有织金古城、裸结河峡谷、洪家渡景区。织金洞石花斗奇

织金洞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属于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40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

织金洞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溶洞之王”,在于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项世界之最。如整个洞已开发部分就达35万平方米;洞内堆积物的多品类、高品位为世间少有;洞厅的最高、最宽跨度属于至极;神奇的银雨树,精巧的卷曲石举世罕见。

迎宾厅:长200余米。由于洞口阳光照射,厅内长满苔藓。厅顶有直径约10米的圆形天窗,阳光可直射洞底;窗沿串串滴落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撒下千千万万个金钱,称“圆光一洞天”,又名“落钱洞”。侧壁旁一小厅,中有一棵十余米高的钟乳石,形如核弹爆炸后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名“蘑菇云厅”。厅内还有直径约四米的圆形水塘,站立塘边,可观看塘中如林石笋和洞窗倒影,名“影泉”。

讲经堂:长约200米,宽50米。因岩溶堆积物如罗汉讲经得名。中间有一面积300平方米的水潭,被钟乳石间隔为二,名“日月潭”,系全洞最低点,也是该洞最冷的地方。潭中岩溶物高20余米,底部周围10余米,形如三层宝塔,顶端坐一佛,如聚神讲经。东侧半圆形石台上众多罗汉齐集谛听,有的手捧经卷,有的托腮凝思,有的问讯于邻。洞壁如七色俱备的天然壁画,呈山峦、林海、田野诸景。潭北有陡坡,石径盘旋而上,伸手可触讲经堂及顶板,左侧有九根石柱,直抵顶棚,形如蟠龙。

塔林洞,又称“金塔城”:金塔城内的塔林是织金洞内最大的景观,面积16000余平方米,有石塔100余座,呈金黄色,熠熠闪光,最高的达30余米,底部围20余米。群塔将景区分为11个厅堂,其间遍布石笋、石柱、石帷、钟旗,形态各异,气象万千。“蘑菇潭”潭水清澈,中有无数朵石蘑菇,影随波动;潭前石花成片。

万寿宫:远古时洞顶塌落的巨石堆积如山,称“万寿山”。后来山上又覆满岩溶堆积物。上有珍奇的“穴罐”,呈椭圆形。旁有“鸡血石”,晶莹绯红,酷似“孔雀开屏”。有三尊“寿星”,高10米~20米。洞顶和洞壁由黄、白、红、蓝、褐等颜色涂成,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著名作家冯牧曾经赞叹道:“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织金宫是国之瑰宝,天下奇观。它的各种造型无一不逼真,无一不形象。这种形象美构成了一个奇妙有趣的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令人精神舒畅。这正是织金洞的魅力所在。香港海蚀洞穴群,景观奇特,独具风采,是香港著名的野外景观。

香港海蚀洞群(中国)

海蚀洞是海水不断冲击山丘,将岩石冲出一条小巷而形成的。香港地区的基岩岛颇多,这么多的基岩海岛之中,不仅有良好的沙滩海港,也有许多的奇石怪岩,前者为泥沙堆积而成,后者则是海浪长期冲蚀的结果。

吊钟洞是香港地区著名的海蚀洞,它位于溶西洲之南的吊钟洲南端。因它远看像一口巨大的吊钟而得名。其洞高约3米,深约16米,小船可以穿梭来往于其中,接送旅游者自钟耳处进入洞内。洞内圆石成滩,可涉水登临。卵石大小不一,大者如碗,小者如卵,在波浪的长期冲磨下,表面十分光滑,游人至此,拾上几颗带回家去,可作纪念。

横洲角洞是另一处海蚀洞,位于瓮缸群岛横洲。横洲角洞状若半月形,洞高达20余米,宽6米多。洞口左边还有一个小洞,洞之通道十分狭窄,仅容一小型橡皮舟通过。洞道虽狭小,浪流却湍急,故横洲角洞内的景色要比吊钟洞险些。瓮缸群岛另外还有两洞,一曰沙塘口洞,一曰榄湾角洞。前者位于峭壁洲南端,高10余米,洞旁有高约30多米的海崖陡壁,险峻异常。此洞十分狭窄,舟行其中,宛若小巷行车,两壁可触。后者位于火石洲东南部的岬角处,其状如关公青龙偃月刀横卧地上,故又得名关刀洞。

榄湾角洞高约16米,宽3米多,洞顶岩石裂缝较多,令人望而生畏。此洞又面临南海,外无屏障以挡波浪,故洞内浪凶潮急,不易进入。海蚀洞

鹤岩洞位于坑口区的青洲,洞口高深宽广。进入鹤岩洞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厅,再深入20米,是一条狭窄的通道。洞中有各种奇特的礁石,乘小舟可缓缓进入观赏,但一旦落潮时,小舟会搁浅,无法向前行走。其右边是一条修长曲折的小岔道,由此继续深入,洞内光线逐渐变弱,洞内多卵石。

水帘洞飞鼠岩是香港地区东部众多洞穴中最为出色的一个海蚀洞穴,长度达60多米。因洞口常年滴水,尤其是雨后,洞前水帘悬挂。洞口前常有蝙蝠(飞鼠)飞来飞去,由此得名。水帘洞前面有暗礁,小舟抵此,游人登陆而进洞内,逐级而上,妙趣横生。当潮水退去时,右边还会显现出一个洞,高不过1米,深却达十几米。在洞中,自内向外望去,阳光从外面投射进来,逆光下的洞中景色,更显得奇形怪状,妙不可言。张保仔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狭窄黑暗的洞穴,洞穴据说是张保仔藏宝之地。

张保仔洞(中国)

香港南丫岛北段沙埔村后尖鸡山山麓有一山洞,传说是清中叶著名海盗张保仔藏金的地方。洞分5层,深约10余丈。张保仔原名张保,原为渔家之子,相传他于15岁时随父亲出海捕鱼时,被海盗郑一收养为养子。清嘉庆年间,郑一死去,张保仔便成为海盗的首领,称霸珠江口一带。张保仔出任首领之后,纪律甚严,拥有部属达三四万人,船舰五六百艘,对广东沿海造成极大威胁,连两广总督也感到棘手。嘉庆十五年,张保仔向清廷投降,当了官。现时的张保仔洞,便是传说中当年张保仔用来收藏盗来的财物和军火的地方。张保仔洞

那里有一个狭窄黑暗的洞穴,在入口有手电筒可以租借。前往该处,可沿山顶道向南走,亦可选择在渡轮码头乘坐舢板直达长洲南部西湾码头,然后沿张保仔道前行。沿山顶道继续向前行可抵气象台,从这里眺望全岛景色,一览无遗。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郊,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

本溪水洞(中国)

本溪水洞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位于距辽宁省本溪市35千米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

本溪水洞在侠柯山中,该洞由九曲银河洞、蟠龙洞、银波洞三部分组成。洞口坐南朝北,高于太子河面13米,洞身向山里延伸,长度3000余米,面积3600多平方米,容积40万余立方米。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华、石幔均发育良好,形状奇异,蔚为大观。清代同治年间诗人魏瓷均曾游此洞,留诗一首可见一斑:“拔云探洞口,云散洞天深。石穴千年乳,冷冷滴到今。冥蒙藏太古,寒气积阴深。闻有烧丹士,长年此陆沉。”洞中温度变化不大,冬夏仅差1~2℃,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盛夏时由于洞内外温差较大,常常会出现云遮雾掩、时隐时现的迷漫现象,传说这是洞内有妖蛇孽龙在洞内向洞外“呵气”而造成的。本溪水洞

九曲银河洞有四宫、三峡、四十六景,即银河宫(四景)、芙蓉峡(四景)、二仙宫(七景)、双剑峡(四景)、玉皇宫(九景)、玉象峡(九景)和尾端的北极宫(九景)。银河宫是九曲银河洞的第一宫,里面建有乘坐游艇的码头栈道,左通银波洞,右连蟠龙洞,高6米,宽20多米。洞口有泉水从10余米高的侧洞中倾出,沿峭壁下泻,霰飞珠溅,碎花缤纷。由栈道乘游艇逆水而上,洞大河阔,无波少浪,洞中幽晦,爽人心肺,有飘然羽化成仙的感觉。船过银河宫,就迎芙蓉峡,仰观百米洞顶,无数钟乳石倒垂,如“宝莲灯火”,灯火火焰却一律吹向洞口,呈翘起状向前。芙蓉峡洞水清波涟漪,两岸石幔如画,正是“一游赢得襟怀爽”。过芙蓉峡,进入石笋世界——二仙宫,遍地皆是的石笋,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大的如横空出世,小的如雨后春笋,形如“玉帝”、“王母”、“西天佛祖”、“南海观音”、“东方圣帝”、“北极玄灵”等各种形象,栩栩如生。景点除了“聚猿坡”、“蟠桃盛会”、“福寿双星”、“金钟室刹”、“玉柱擎天”之外,还有“龟蛇锁江”。穿过“龟蛇锁江”,就到双剑峡,峡顶“倚天长剑”、“斩妖神剑”直插水面,长四五米,双刃凌波,点于水面,剑光森森,令人惊骇不已。玉皇宫为第三宫,钟乳石纷垂,石笋林立,艇移景迁,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游兴盎然。宫内有“天王室塔”、“太白神笔”、“巨笏朝天”、“南海菩林”、“麒麟望天”、“千钩石”、“仙姑岩”等奇观,具有“瑶宫瑰景异尘寰”、“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仙乡幻境。

玉象峡是水洞第三峡,也是最长的一峡。有“大醉塔”者,已倾斜45°,斜躺于洞壁,摇摇欲坠而不倒。传说此塔原本尘世之物,因受日月之精华,吸阴阳之元气,已修炼成正果,可列位于仙班,只因偷饮西天王母的玉液琼浆,被玉帝降罪,还其本来之面目,永远歪斜于洞河之滨。峡内“玉象戏水”一景,白象惟妙惟肖,传说为释迦牟尼尊者如来佛的坐骑,受九曲银河洞内清冽甘甜洞水的引诱,擂鼻清流,渴饮不止,忘返西天,留于人间洞府之中。

最后进入了北极宫。初进此宫,雨雾溟濛,寒风习习,拂面而来。再进则是珠雨溅落,湿人衣裙。有景点“珠峰挂玉”、“天山烟云”、“昆仑披雪”、“雪山映日”、“海兽双欢”和“银鹰独立”等。尽头为一巨大岩石,矗立河中似为“天石当关”,水从底部涌出,洞不知去向,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了。

蟠龙洞顾名思义,状如龙蟠,首尾相衔,甚为罕见。此洞有两个洞口,一可折腰伏进,一玉象峡可侧身仰进。进入主洞,便看到大洞小洞、左洞右洞甚多。有“海眼”一景,系圆圆一井潭清泓,不知水自何来,不盈不涸,似通东海,令人遐思为“海之眼”。最奇特的为“香脂壁”,为一片石幔,色彩缤纷,有的青光,有的杏黄,有的乳白,有的银脂,从中却透出阵阵芳香,这种因沉淀而有香味的石幔与浙江金华双龙洞钟乳石的香味一致。洞内有“龙涎幛”和“龙涎潭”,“龙涎幛”系一壁连接顶底的大片石幔,条条褶皱,缕缕丝流,如龙涎吐滴壁上;“龙涎潭”则为一池清水,幽晦深邃,似龙涎滴聚池中。经“过缨峡”,来到“悬峰岩”,岩为群峰倒垂穹顶,尖利如削,令人触目惊心。蟠龙洞有一段河水畅流,养有十分名贵的红鳟鱼,该鱼又名瀑布鱼,产于温带,对水温、氧气的要求十分苛刻。洞内养鱼是一大创举,并构成佳景“洞河观鱼”。

银波洞是水洞水的排泄口,洞长不超过70米,洞体矮小,游人难以深入,而水由岩下流出,排入太子河。因洞内蝙蝠众多,又名“蝙蝠洞”。有一种红色蝙蝠,白天夹杂在成千上万只灰褐色蝙蝠群体中,栖息于洞内,倒悬于洞顶,粗略一看,像岩隙间生出鲜红的玛瑙。洞水清平如镜,可见鱼儿成群徜徉游动,倏忽而来,倏忽而去,为寻食和争食蝙蝠粪便竞相奔忙。

很久以来,本溪水洞以神秘虚幻的景象传诵人间。在风和日本溪洞的望天洞丽,天气晴朗的时刻,可见薄雾缭绕,轻烟迷漫,飘飘忽忽,氤氤氲氲,或高或低,在洞口飘移;在阴云密布、大雾弥天之际,侧耳洞畔,却可听到淙淙叮咚之声,悠扬悦耳,抑扬顿挫,“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种“仙乐”,疑是神仙宴庆奏乐。当地流传着种种神话:一说水洞是群仙聚会的地方,一说是“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的长眉老祖李大仙常来这里邀请众神宴饮,也有说水洞里锁缚着九头蛇妖和一条孽龙。因此居民敬畏神妖,不敢涉足其间,时有来者,也仅在洞外求神讨药,益增水洞的神秘色彩。日本侵略者侵华期间,关东军曾一度占据此洞作为军火库,森严壁垒,当地居民均避而远之。直至50年代末,才有政府派来的考古队与地质勘探队相继进洞勘测和发掘。考古队在洞口出土新石器时期的石针、石斧以及自殷商至金元年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器具,如骨针、陶器、铁器、青铜器等,这里无疑对古代我国北方人类生产、生活和气候、地理环境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983年5月1日,本溪水洞正式对外开放,每年来游览观光的中外游客近百万,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亚洲一流”、“世界罕见”。腾龙洞的每个景点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景点都是一段历史,要想用有限的笔墨描绘出实在是很难。

腾龙洞(中国)

腾龙洞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洞穴中最长的石灰岩溶洞,经过实际测量的长度为39千米,其中旱洞长22千米,水洞长16.8千米。估计腾龙洞穴系统总长度将超过70千米。该洞目前已经测过的洞长在世界上排名第25位。

腾龙洞位于湖北省清江上游利川市郊区,距离市区6.8千米。由水洞、旱洞、鲶鱼洞、凉风洞、独家寨以及三个龙门、化仙坑等景区组成。该洞以其雄、险、奇、幽、绝的独特魅力驰名中外。洞中石灰岩地貌发育完好,石柱、石笋、石花、石幔、石人、石猴等奇观随处可见。洞内透明鱼世上罕见,清江至此跌落形成“卧龙吞江”瀑布,水声如雷吼,气势磅礴。

腾龙洞洞穴公园总面积69腾龙洞平方千米,其西南起于腾龙洞洞口,与明岩峡峡谷景区相连;西北抵于黑洞洞口,与雪照河峡谷景区相通,总体上呈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展布,是一个沿清江河谷延伸的狭长景区。区内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现已开发的主要景区有二:一为腾龙洞旱洞景区;一为落水洞水洞景区。二景区距利川市城约6.8千米,集山、水、洞、林、石、峡于一体,溶雄、险、奇、幽、秀于一炉,声誉远播,遐迩闻名。

腾龙洞整个洞穴群共有上下五层,其中大小支洞300余个,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中有水,水洞相连,构成了一个庞大而雄奇的洞穴景观。洞内空气流畅,四季恒温18℃,是旅游、疗养、地质考察的绝妙所在,腾龙洞洞口高74米,宽64米,已经探明的洞穴长度为52.8千米,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洞内高山高达125米,洞穴最高处237米,最宽处174米。洞中共有150余个洞厅,象形石140余种。腾龙洞属世界特级洞穴之一,为湖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腾龙洞古名干洞、硝洞。清光绪《利川县志》记载:“干洞有硝。光绪十年(1884年),有采硝者十余人,秉烛而入数十里,惧而返。”洞中情况除从洞口至圆堂关,古代硝客稍有了解外,千万年来,腾龙洞传说百出,一直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庞然大物。后来经过艰难的探测,逐步揭开了腾龙洞神秘的面纱。

一进洞门,迎面便是一个大厅。大厅面积15万平方米,由于蚀余的岩石垮坍,在大厅的顶板上形成了一只巨大的孔雀,孔雀昂首扬冠,彩屏如扇石一样展开,恰像正在向远方的来客致意,所以这个大厅又名孔雀迎宾大厅。大厅本是古人筑灶熬制硝盐的地方,探险队初进洞时,本有一个个直径2~3米的硝坑,星罗棋布地散布在大厅的底部。现在,这些古代的化学工场,几乎荡然无存,只在洞壁左侧留下了一两个硝坑和灶孔的遗址,使我们还能想象古人熬制土硝的情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欣慰。腾龙洞大厅

从洞口到圆堂关,距离大约2000余米,除开迎宾大厅外,还要爬过一座峥嵘的石山和穿过两座洞内的大厅,越往里走,景致越奇。数以千计的蝙蝠在洞中飞舞,有如一道道黑色的闪电;一个个明白如镜的豕潭,把洞壁、洞额以及洞外的山峰倒映出来;一群群浑身透明的小鱼,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游荡,有如一对对羽衣霓裳的精灵。人们都叫它透明小鱼,其实它并非鱼类,而是一种叫红点齿蟾的古生物的幼虫。红点齿蟾浑身釉黑如黛;腹缘长满一圈火红的斑点,十分好看。现在,在凉风洞和牛鼻子洞里,还可以看到它们全身透明的倩影。

目前腾龙洞的奥秘尚未被全部揭开,它依然严守着自身的奥秘,等待着更多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到这个迷人的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在距腾龙洞不远的地方,有最早被发现的三棵活化石水杉树——谋道水杉王。另外,土家族的风俗民情以及古代巴蜀文化、畅销海外的药材、猕猴桃等特产更为腾龙洞锦上添花。天鹅洞以溶洞数量多,分布密,规模大为八闽洞群之冠,堪称中国东南地区罕见的洞群世界。

天鹅洞群(中国)

“天鹅洞”因坐落于湖村天鹅山和洞内钟乳石如同天鹅般美丽而得名,位于福建省宁化县东部28千米处的湖村镇内,总面积248平方千米,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并以自然景观为主,尤以喀斯特地貌岩溶奇观为最。天鹅洞群为岩溶化学沉积结构,拥有地下暗河、水中石林、石林、岩溶湖,汇集了岩溶地貌景观的山、水、洞三景为一体,具备了“奇、险、幽、深、美”的特性。天鹅洞国家地质公园

洞群由天鹅洞、神风洞地下河、石屏洞、水晶洞、山涧一线天等近百个风貌各异的溶洞组成,洞内景观幽奥、千奇百怪、流光溢彩、水天一色、变幻莫测。经国家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专家考察论证,天鹅洞群“其洞群规模之大、溶洞数量之多、洞穴分布之密、岩溶景观发育之完善为福建之冠”,并誉为“中国东南地区罕见的洞群世界”。洞群中尤以溶洞地下河水中的石林在国内独树一帜,洞内钟乳石丰富密集,岩溶造型奇特精巧、种类繁多,被福建省旅游资源科学考察组专家称为“福建省首屈一指地下岩溶艺术博物馆”。

天鹅洞洞内钟乳石丰富密集,造型奇特精巧,种类繁多,被誉为“福建省首屈一指地下岩溶天鹅洞石柱艺术博物馆”。该洞是水平廊道式与竖井分层式相结合的奇异落洞。分上中下三层,前后共7个大厅,49个景点,洞内钟乳累累,石笋林立,造型千姿百态,精美如玉,有似天鹅。洞内的石瀑一泻而下,气势磅礴,石珊瑚玲珑别致,如精雕细琢一般。天鹅洞石柱

神风洞是由一条地下河与三个旱厅组成,洞厅宽阔雄浑、缥缈神秘。而深藏于洞中的地下长河,拥有上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和数千米长的河道,堪称福建第一。泛舟河内,宽阔处如宽广的西湖,狭窄之处又如蜿蜒曲折的三峡一般。位立于河面上的石林,成群成片,规模宏大,造型各异,如鸟似兽,如人似物,千姿百态。抬头仰望,河穹挂满钟乳石,有如满天繁星,俯首观水,七彩石林倒映其中,如龙宫仙境。

2003年8月,宁化天鹅洞被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列为省级地质公园。2004年3月,宁化天鹅洞被国土资源部列为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神龙洞是黄果树溶洞群中最为典型的、最奇特、最具有欣赏价值的溶洞。

黄果树神龙洞(中国)

黄果树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它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溶洞群,黄果树大瀑布就是该溶洞群中一个塌陷的溶洞形成的世界奇观。神龙洞处于该溶洞群的核心位置,位于黄果树至贵阳贵黄公路旁600米,距黄果树大瀑布上游3千米处,是黄果树溶洞群中最典型、最奇特、最具有欣赏价值的溶洞,也是黄果树风景名胜黄果树神龙洞风光区唯一独立向游客开放的溶洞景观。神龙洞

洞内曲折幽深,怪石林立,即有金碧辉煌的大厅,也有迷宫般的通道,历经数亿年形成的钟乳石形态万千,精妙绝伦。洞内的景观达48处之多。洞内分上、中、下三层,底层暗河与黄果树大神龙洞风光瀑布相连,洞内十余万根钟乳石琳琅满目,大至十余人方可拥抱,小似绣花针。洞中石幔、石瀑、石笋、石花、石柱等溶洞景观比比皆是。

黄果树神龙洞是布依族聚居区。布依族的神话,是布依文化中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

布依族源于古越人,而越人始君乃“禹王苗裔”,因此布依族的崇龙文化来源于古代夏越民族的崇龙文化。布依族崇拜龙,在布依族传统文化中有丰厚的崇龙文化积层。在布依族的神话中有着很多关于龙的故事、传说,布依族把宗教经典称之为“摩经”,它以两种方式传承:一是口耳相传,另一种是用汉字或仿汉族“六书”法创造的方块字记录布依语音,即成为书面摩经。大多记录有较多的神话传说,主要有《访几经》、《请龙经》、《赎买经》、《退仙经》、《招魂经》等。其中的《请龙经》中对龙的描述有金公龙、银母龙、瀑下龙、山坳龙、田野龙、龙郎、龙崽等七种之多。黄果树神龙洞受到布依族人民的拥护及像神一般的敬仰,被尊为“神洞”。众多神龙的痕迹在黄果树神龙洞的洞内找到了验证,景观巧合地均围绕众多神龙自然铺排。

在神龙洞的风口,有一股凉风迎面袭来,轻风拂面,让人感到特别的清爽,平日里的烦心事都被这股仙风吹散。山坳龙掌管着山林茂盛,所以钟乳石琳琅满目,玉龙雪山、龙菌、雪松等景点,如树如枝如叶如针,多姿多彩;还有百鸟迎宾、石孔雀开屏、石凤凰的展翅,犹如活物一般。田野龙掌管着五谷丰登,千丘田也称流石坝,如层层梯田,宛若一派清新秀丽、安详和谐的田园风光。金公龙和银母龙掌管着财源不断,相连的两个厅万象宫、瑶池仙境,富丽堂皇、包罗万象,石化的奇珍异宝比比皆是,水中的倒影更是把御花园内的景色衬托得美轮美奂。龙郎掌管着衣食充足,在后宫之中,各种石幔、石花、石果、石具巧夺天工,琳琅满目。龙崽掌管着子孙发达,许多石钟乳像倒挂着的龙头,守望洞口,故名“群龙送客”;还有一处横卧着的小龙,龙头龙尾清晰可见,且各有神态,可爱极了。神龙洞的龙群

黄果树神龙洞曾经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军事要塞,里面的军事设施至今保存完好。

长白山迷宫溶洞(中国)

鬼斧神工造就的神奇梦幻般的长白山迷宫溶洞。

人们常用鬼斧神工形容奇特的溶洞景观,近年来天然溶洞因其奇险幽深而备受游人的青睐。神奇梦幻般的长白山迷宫溶洞,以其至今未解的自然之谜而格外引人注目。1989年此洞被发现,1993年对外开放。长白山迷宫溶洞位于吉林省白山市区西南部18千米处六道江镇横道村。景区占地5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建成为集山、水、林、草、地、溶洞及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多功能风景旅游区。洞内气候冬暖夏凉,各种溶孔、溶壁、溶沟、溶槽与钟乳石、石笋、石柱、石瀑、石流组成了洞内独有的景观,幻化成神态不同的各种动物、人物和建筑物等形象,构成各种栩栩如生、惟妙长白山迷宫溶洞惟肖的景观,有“神龟斗鳄鱼”、“万里长城”、“人参仙女”、“送子观音”、“童子拜佛”等造型奇特的钟乳石雕群。因溶洞内洞中有洞,洞洞相连,上下贯通,纵横交错,曲折环绕,长不见头,如不是有专人引导,外人很难从原路返回,故取名长白山迷宫溶洞。溶洞还发育地下暗河,游人可以听见神奇的流水声,却无法看见流淌的河水。此溶洞尚未有人探明其长度,也未找到溶洞内的地下暗河的流向,成为一个自然未解之谜。

长白山迷宫溶洞夏日结冰,冬季融化,令人费解。洞内有岩溶钟乳、石葡萄等特色景观,现已列为全国八大冰洞之首。其洞区宽敞,现已经探明三层,奇观在第一层区域,钟乳石与冰结晶交相辉映,成为一绝,是我国北方富有代表性的多层迷宫型的岩溶洞群区。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盛产燕窝而著称于世。

燕子洞(中国)

被誉为“南缴奇观数第一”的燕子洞位于云南红河州建水县城东30千米处。洞外有3万多平方米枝叶茂盛的天然林地,洞内巢居百万雨燕,云南红河每年春夏,燕飞如万箭齐发,十分壮观。早在明末清初就有人筹措银两琢石修缮。新中国建立后,云南红河政府多次拨款修葺。1987年开发游览以来,游客如云,每年有40余万之众。燕子洞

每年春夏间,有数十万只雨燕栖息繁殖于此而得名。燕子洞景区有旱洞、水洞和地面景观三部分。

燕子洞内分旱洞和水洞,一上一下,上为旱洞,下为水洞。旱洞形似一巨大的天桥,两面透光,洞厅宽敞可容纳千余人。悬崖上有一石殿,殿内有石帘、石幔、石台。沿绝壁有凌空栈道和吊脚楼,供人游览歇息。数十块摩崖石刻及诗文碑刻遍布洞中,与水洞口的钟乳悬匾遥相呼应。钟乳悬匾是燕子洞独有的奇观,在洞顶悬垂的钟乳石上,挂有上百块匾额,都是云南红河州当地农民徒手攀登悬崖绝壁挂上去的。每年3月21日的悬匾和8月8日的采燕窝活动,让人惊心动魄。

水洞高50余米,宽30余米,系泸江河4000米暗流的地下通道。洞中钟乳悬垂,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其中岔洞甚多,总长10余千米。在洞内3千米曲折蜿蜒、高低起伏的游览道上,分布着3组规模宏大的岩溶景观。

整个水洞有大小厅堂数十个,景点数百个,游览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第一景域称为“龙泉探幽”,犹如进入蓬莱仙境世外桃源,又像一叶扁舟划进浩瀚擎天玉柱无垠的艺术海洋,其中有拔地而起高达34米的“擎天玉柱”。第二景域称为“天街撷美”,是一条高于河床35米的绝壁长廊,全长250米,面积达2300平方米。这条长廊被石柱、石幔、石帘、石屏风等隔成十几个厅堂。钟乳石造型奇特,有的如瀑布飞泻,有的像万把钢锥直刺而下。第三景域称为“梦幻世界”,是与水洞相连接的一个独立旱洞,高40米,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游客可在此休息或品尝独具特色的燕窝稀饭,或观赏云南红河民族歌舞,或可随着轻快的乐曲翩翩起舞。1989年1月,中国和保加利亚洞穴考察队联合考察了燕子洞,保加利亚洞穴联合会主席、著名洞穴专家贝龙博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燕子洞是亚洲最壮观、最大的溶洞群之一。由于它有燕子、巨大的面积和河流,在世界级的溶洞群中也是突出的。”

燕子洞水景之美,为“江波荡漾青罗蒂,岩石虚明碧玉环”;钟乳石之奇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领略了燕子洞的水、石的色彩和神韵后,“寻春那止看群山”呢?誉满海内外的仙人洞,是一个由砂岩构成的岩石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的。

庐山仙人洞(中国)

庐山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岩构成的岩石洞,是庐山的著名景点之一。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以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庐山仙人洞

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了几分仙气。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匡山一奇景。松下石面镌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高达7米,深逾14米。庐山仙人洞吕洞宾像

仙人洞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清晰地记载着它那漫长的岁月。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吕纯阳(洞宾)身背宝剑石的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的对联。泉水清澈晶莹,其味甘美。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比重大,凸出碗口不溢,镍币平置不沉。此处青峰与奇岩竞秀,碧泉与幽洞争妍。绕洞的云雾,时而浓如泼墨,时而淡似青烟,变幻多姿。洞旁苍白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

自从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权以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说明自己是“天子”,有神助,编撰了很多神话。相传朱元璋称帝后,突患热病濒于死亡,宫内御医束手无策。忽报庐山仙人洞的赤脚僧持天眼尊者和周颠仙人赠送温良药至,朱元璋服后,立即病愈,太祖龙心大悦,让使者到庐山寻找仙人。当使者来到仙人洞小道上寻找时,不见寺庙,只见苍岩巨石上刻的“竹隐寺”三字。使者称奇,回京城复命。朱元璋便下旨在刻处旁建“访仙亭”。亭侧小道也因此称为“仙路”。洞周围的峭崖悬壁上,古刻峥嵘,有“云根”、“佛手岩”、“同舟共济”、“周道复兴”、“贤者乐此”、“仙源无二”、“总览群真”、“常乐我净”等摩崖石刻,琳琅满目,颇堪玩味。这些雄强俊快飘逸宏肆的摩岩石刻为青峰秀峦平增了几分妩媚和情意,并将后人的眼光引向历史的纵深。立足仙人洞,从谷口向远方眺望,一派朴实无饰、恬静秀丽的大自然风光。林云程在《佛手岩分韵》诗中写道:“洞杳琼浆冷,秋深林叶纷。霜钟流夜壑,雨刹挂青云”,他诗中写的是草木摇落、白露为霜的深秋季节。在这种季节里置身仙人洞,更宜作飘飘欲仙的神仙梦。

1961年,毛泽东主席游览庐山时,题诗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里面提到了仙人洞的美丽风光,使得仙人洞名扬四海,成了来庐山的游客必游并留影之处。善卷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

善卷洞(中国)

善卷洞与比利时的汉人洞、法国的里昂洞称为世界三大奇洞,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从古至今,胜景似绣,历代名贤雅士、文人墨客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

宜兴善卷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城西南25千米的螺岩山中。全洞面积5000平方米,有上洞、中洞、下洞及水洞。善卷洞因其天然灵秀而美丽诱人,又因善卷景区的深厚文化背景而绚丽夺目。

中洞亦称前洞,在善卷洞的入口处。中洞口有一巨大的钟乳石,高7米多,称“砥柱峰”,又称“小须弥山”。中洞是个天然的大石厅,高大,深远,宽敞,壮丽。石厅两边是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故中洞又称“狮象大场”。“狮象大场”四字由丹阳吕凤子题写。岩壁上还镌有“伏虎须弥当洞口,青狮白象拥莲台”联句。

上洞称“云雾大场”,又称“云洞”。上洞景观丰富,有“倒影荷花”、“万古双梅”、“熊猫小居”等景点。“乌龙吐水”、“金鸟独立”景观则是当年海水冲刷的痕迹,为研究善卷洞的形成提供了佐证。上洞的奇妙之处在于“云口”,一巨大岩石阻隔了洞内对流的空气,造成了上洞与中洞的温差,所以上洞的温度常年保持在23℃左右。由于温度和水汽所至,上洞又云雾缭绕,观赏上洞如临天上人间、欲界仙都。

连接中洞与下洞的岩石中通道称之为“盘梯”,为当年人工开凿而成,全长105级。由于下洞水流冲泻声和游人嬉笑声、风声等折射上传,在通道的各层转弯处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从上至下经“金鼓”、“风雷”、“万马”等门,游人仿佛置身于金鼓齐鸣、风雷交加、万马奔腾的境地。

下洞别有韵味。洞天相接,悬崖飞瀑直泻下洞,森林梯田,珍禽异兽,洞高宽畅,空气清新,一幅大自然的景观,增添了溶洞的秀色和灵气。善卷洞

水洞即后洞,长约120米,水深4米多。水洞泛舟,“船在水中行,桨在天上撑”,曲折荡漾,天穹压顶,千奇百怪的天然造型,配上彩灯,如游水晶宫、地下长廊、天然博物馆,引你凝思妙想,又心旷神怡。水洞尽头,自然亮光中“豁然开朗”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游客顿时如朦胧中清醒过来,惊叹不已。

出水洞,周围有丰富淳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三国时期的“国山碑”、晋代的“祝英台琴剑之冢碑”、唐代的“碧鲜庵碑”;有始建于南齐的千年古刹善卷寺古景观;有先人为纪念唐司空李、宋相李纲、宋大学士李曾伯三人先后在善卷寺求学攻读,后又都为修建善卷寺、开发善卷洞作过贡献而建的“三生堂”;有梁祝墓、李、李曾伯墓和善卷洞重新修缮者储南强先生墓;有名目繁多的观赏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树种等。据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中祝英台出生在善卷洞,梁山伯、祝英台曾生活、读书在善卷。现善卷洞周围仍有英台阁、祝陵村等梁祝故事中“十八相送”的遗址。近几年,当地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恢复了善权寺圆通阁、设立了梁祝文化陈列馆等,增加了善卷洞的看点,丰富了善卷洞的文化。祝英台琴剑之冢碑

关于善卷洞的发现,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舜要将天下让善卷治理。善卷答道:“余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于是善卷就不远万里之遥,来到了江南宜兴这处荒山石洞中隐居,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贤人,便把这个洞命名为善卷洞。“九乡溶洞九十九,数完溶洞白了头”,由此可见九乡溶洞的数量和规模。

九乡溶洞群(中国)

距昆明90千米的九乡溶洞被称为“云南的九寨沟”。九乡溶洞有上百个洞穴,被世界溶洞专家誉为“世界级溶洞”、“溶洞博物馆”,具有游览观赏、科学考察、洞穴探险、洞穴考古等多种综合性功能和价值。清幽迷人的荫翠峡是进入溶洞的第一个美景,属地表风光。峡宽五六米,崖高40米,长近1千米。两岸分布有形如山水画的层积石。峡区古崖苍苍,浓荫摇曳,中间一道瘦瘦的天空,发出九乡溶洞耀眼的光晕。峡谷深处,碧水悠悠,美丽幽静。

荫翠峡的流水是麦田河流,流到麦田村旁,一弯腰就钻进洞,成了一条暗河,出口与入口的直线距离是七千米。在该洞落差高达百米。幽邃暗河,两崖陡峭,在这个洞中形成了一条目前国内发现的第一地下大峡谷,峡长700米,最窄处仅三四米。游人从高处来到这里,看不到河,只听到波涛汹涌震耳的涛声,游人无不感到惊心动魄,于是被称为惊魂峡。进入卧龙洞,首先看到的是罕见的地下雌雄双瀑。荫翠峡的麦田河水到了洞顶,被一个顽石分成两半,突然从30多米高处跌落,形成双瀑。跌水似黄龙以雷霆万钧之势倾流洞内,响声如雷,震撼着溶洞,激起千尺浪花,转眼又散作银雨乳雾,喷湿半壁悬崖。在观瀑台,面向瀑布时,看到的是:左瀑稍小,亭亭玉立,如柔情美女;右瀑稍大,也较猛烈,似烈火般的多情男子。两瀑在潭底融为一体,犹如难分难舍的情侣,所以叫雌雄瀑布,让人产生许多联想。

从雌雄瀑布前行近百米,便是奇伟壮丽、充满田园野趣的边石坝盆景,像层层叠叠的梯田,又叫“神田”。形体较小的称边石盆,形体较大的称边石坝。田中有埂,埂中有水,清水幽幽,在灯光的照射下,水波泛金,十分壮观,被国际洞穴专家誉为世界之最。雌雄双瀑神田

走到高于暗河50多米的旱洞就步入了神女宫。这是一座迷宫,钟乳石造型琳琅满目,富丽堂皇。只见石笋林立,参差错落,玲珑剔透,色若碧玉,宛如一群仙女,或依或偎,或歌或舞。龙凤双烛拔地而起,把神女宫照得金碧辉煌,一派玉树琼楼、蓬莱仙境。

白象洞因洞口如巨象,石体纯白而得名。在白象洞,有一穹顶倾斜的椭圆形厅堂,宽阔宏大,长宽跨径都在200米以上,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地下广场大厅。更为神奇的是顶部由一块天衣无缝的巨石构成。因厅口有一钟乳石石狮昂首雄视,被称为雄狮厅。大厅最大跨度的长宽均可达200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穹顶倾斜,有巨大的圆形凹陷的涡穴,外有层层同心圆纹,酷似一张巨大的旧式唱片,甚为壮观。

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还形成“版纳风光”、“古河穿洞”、“彝家寨”等雄奇的景观。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笋,汇成黄龙洞气势磅礴的景观外延。

黄龙洞(中国)

黄龙洞是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中著名的溶洞景点,因享有“世界溶洞奇观”、“世界溶洞全能冠军”、“中国最美旅游溶洞”等顶级荣誉而名震全球。现已探明洞底总面积10万平方米;洞体共分四层,洞中有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经中外地质专家考察认为:黄龙洞规模之大、内容之全、景色之美,包含了溶洞学的所有内容。黄龙洞以其庞大的立体结构洞穴空间、丰富的溶洞景观、水陆兼备的游览观光线路独步天下。

黄龙洞又名黄龙泉,传说清代乾隆年间发生大旱,著名法师何俊儒率人进洞求雨,全部遇难丧生。河俊儒临死前留下一句话“干死当门田,莫打黄龙泉”。从此以后,黄龙洞一直没有人进入其中。直至1983年初,当地村民毛金初组织九个民兵,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探明了溶洞的真相。1984年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黄龙洞现已探明的洞底总面积10万平方米,全长7.5千米,垂直高度140米。洞体共分四层,整个洞内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石笋、石柱、石钟乳各种洞穴奇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据专家考证,大约3.8亿年前,黄龙洞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可溶性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经过漫长年代开始孕育洞穴,直到6500万年前地壳抬升,出现了干溶洞,然后经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地下奇观。

黄龙洞以立体的洞穴结构,庞大的洞穴空间,宽阔的龙宫厅,高大的洞穴瀑布,水陆兼备的游览线等优势构成了国内外颇有特色的游览洞穴,洞内有1库、2河、3潭、4瀑、13大厅、98廊,以及几十座山峰,上千个白玉池和近万根石笋。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遍布其中,无所不奇,无奇不有,仿佛一座神奇的地下“魔宫”。黄龙洞现已开放有龙舞厅、响水河、天仙瀑、天柱街、龙宫等6大游览区,主要景观有定海神针、万年雪松、龙王宝座、火箭升空、花果山、天仙瀑布、海螺吹天、双门迎宾、沧海桑田、黄土高坡等100多个。黄龙洞

黄龙洞洞口雾霭迷漫,洞内长廊蜿蜒,钟乳悬浮,石柱石笋林立,还有石帘、石幔、石花、石琴,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洞外洞”、“楼外楼”、“天外天”、“山外山”,盘根错节。黄龙洞内可分四层,水陆并进,从最低阴河至最高穹顶,垂直高度差有100多米,洞内有1个水库(黄龙水洞)、2条阴河(响水河、水晶河)、3个地下瀑布(黄龙瀑、天水瀑、天地瀑)、4个水潭、13个厅(宫)(龙舞宫、水晶宫、迷人宫……)、96条游廊,长度约达15千米,最大的厅堂有12000平方米,可容纳万人。黄龙洞山水弦音鸡冠洞是一条镌刻着古老文明以及神秘洞穴和自然风光的喀斯特溶洞。

鸡冠洞(中国)

鸡冠洞风景区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县城西3千米的小双堂沟内,属伏牛山系,海拔1021米,山势雄伟,孤峰卓立,植被覆盖密集。它形成于约6亿年前的早中更新纪,发现于唐贞观年间,山青、水秀、石奇、洞幽,四季成游。春天,春花烂漫、十里飘香;盛夏,浓荫蔽日、飞瀑流泉;金秋,红叶满山、层林尽染;隆冬,冰挂银条、松柏凝翠。区内一山,山中一洞,山以形名,洞以山名,故曰“鸡冠洞”。鸡冠洞鸡冠洞洞深5600米,上下分五层,落差138米。目前已开发洞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共分八大景区,依次命名为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聚仙宫、瑶池宫、藏秀阁、石林坊。洞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景观布局疏密有致,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石花、石盾、石珠、石琴、莲花池、透明石等景观,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如弥佛行吟,神态庄严;似百兽觅食,气势狰狞;这边老翁含笑,那厢童子拍手;有鸡冠洞玉柱潭桥似层层彩虹横跨,有塔如朵朵灵芝压叠;石林耸秀,石花吐芳;石帷垂挂,看临风欲动;石瀑飞溅,听似轰然有声;天狗寻月、鲤鱼戏水、鳄鱼拜寿、八仙过海、白虎拉玉峰、金龟渡仙翁……天然成趣,目不暇接。更有庞大的石琴,以石击之,可奏出美妙乐曲,袅袅的琴音与洞中地下河的潺潺水声融在一起,给鸡冠洞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鸡冠洞景区是我国长江以北罕见的洞穴旅游景区。洞中一年四季恒温18℃,严冬季节,洞内热浪扑面,暖意融融;盛夏酷暑,洞中寒气侵袭,清神爽心,爽凉宜人——被誉为“自然大空调”。

到溶洞进口,通过长30米,高2.5米的人工隧道,便进入第一景区玉柱潭,洞顶最高处距地面49米,可同时容纳500余人。景区内石笋、石柱密布,高低粗细不等,是洞内石笋、石柱最集中的一个景区,又因其间有一潭清澈的地下池水,所以景区得名“玉柱潭”。

第二景区溢彩殿是目前发现洞内形成最早的一个洞穴,距今约6亿年,地势开阔,状似峡谷,洞顶悬挂的钟乳石,地面上的石笋星罗棋布、流光溢彩,故而得名。

第三景区叠帏宫,它得名于洞顶成排成行的石帏幔,是洞内最为精彩的大厅之一。洞顶悬挂大面积的钟乳石,华丽飘逸,如同舞台的帷幕,地面上的石笋更是错落有致、姿态各异,仿佛豪华的舞台上正上演着一出好戏,令人称赞,令人捧腹。鸡冠洞石幔

穿过碧玉螺便是第四景区洞天河,长流不息的地下河从石缝中奔涌而出,不知来源不知去向,水声震人耳膜,景区便以此得名。这条河日流量达600吨,经河南地质研究所取样化验,河水中富含铁、钾、钙、锌、镁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矿泉水。由第一段铁梯拾级而上,便能看到左侧洞壁上布满了雪花状的石花,洁白透亮、晶莹,叫它雪花石。距雪花石2米的路右侧是面积约3平方米的水平池,长年不受旱涝影响,水位始终保持适中,不涨不落而得名,是洞中奇景之一。

第五景区,空间开阔,气势恢弘,景观丰富多彩,光怪陆离,其中石笋形态各异,如众仙欢聚一堂,故名曰“聚仙宫”。

第六景区,瑶池宫峰回路转,别有洞天。宫殿内不仅“珍藏”着许多珍稀罕见的景观,极富科研价值,而且景观之多有“移步三景”的说法。莲花池

第七景区藏秀阁是洞内观赏面积较小的一个景区。面积虽小但却小巧玲珑,景观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景区分上下两层,洞顶有一直径1.6米的洞口,从洞口望去,只见洞中石笋、石花密布,景色迷人。

第八景区石林坊是目前洞内开发的最后一个景区,景观分散、成因复杂是这个景区的特点。景区内最吸引游客的是由一片片长短不等的钟乳石排列齐整悬挂在洞壁上,形成宽8米、长6.4米的石帘,犹如石林倒挂。在石帘的正前方有一潭碧水,因水中生长有莲花盆而取名为“莲花池”。丰都雪玉洞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中有4个景观堪称世界之最。

雪玉洞(中国)

雪玉洞位于大三峡旅游区的中部,与丰都名山、龙河漂流、南天湖、武隆仙女山同在一条旅游环线上,距长江南岸的丰都新县城仅12千米。雪玉洞全长1644米,分上下三层,其中包括群英荟萃、天上人间、步步登高、北国风光、琼楼玉宇、前程似锦六大游览区。洞内有重力水和非重力水类沉积物件共计20余种,奇特景观多达100多处。洞内世界级景观有四处: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塔珊瑚花群;二是晶莹剔透、长达8米的世界最大的石棋王;三是高达4米的地盾,是目前世界所有洞穴中的石盾之王;四是傲雪斗霜、密度居世界之最的鹅管群。鹅管

第一,雪玉洞是世界罕见的洁白如雪的溶洞“冰雪世界”。由于雪玉洞是质地极纯的碳酸盐岩,洞穴沉积环境封闭很好,洞顶厚度很大,因而溶解后的碳酸岩溶液杂质极少,因而生成的洞内景观80%都“洁白如雪、质纯似玉”,正因为如此,朱学稳教授才亲自将洞名由原来的“水洞子”改称为“雪玉洞”。

第二,雪玉洞是世界罕见的正在快速成长的洞穴“妙龄少女”。据专家考证,距今8万年至5.5万年间,雪玉洞才开始发育于龙河边上;距今1万年以内,洞内环境才改变为有利于次生化学物的生成和发育,其他洞穴,钟乳石景观一般是几万年到几十万年前生成的,质地老化,色泽暗淡。而在雪玉洞,除极少数有四、五万年历史外,那些浩如烟海、色泽如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沉积物景观,都是在3300年至1万年之间生成的。这些洞穴景观酷似一群花季少女,正处在快速成长时期。洞穴沉积物景观的生长速度,一般是100年1毫米左右,而雪玉洞既达到100年33毫米,生长速度是一般洞穴的33倍。

第三,雪玉洞是一座世界罕见的“汉白玉雕塑博物馆”。洞内沉积物生成的景观,种类齐全、规模宏大、分布密集、形态精美,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大量鬼斧神工的鹅管、妩媚动人的钟乳石、昂首待哺的石笋、精美绝伦的石柱、薄透如纸的石旗、迎风招展的石带、气势恢弘的石幕、凌空高悬的石幔、从天而泻的石瀑布、繁星灿烂的流石坝、不可思议的石毛发、千姿百态的卷曲石,还有洞壁溶蚀后形成的众多妙趣横生的鸟兽鱼虫,还有那堪称世界第一的石盾和塔珊瑚花群等等,真的是“白玉雕琢玲珑界,冰雪起舞桃花源”!雪玉洞除了三个“世界罕见”以外,水和气也是一绝。洞中的水,特别清澈,特别纯净,特别甜美,特别富有诗情画意。据测定,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常年温度16℃~17℃,具有医学疗养价值。据专家介绍,洞内空气中的负离子对某些疾病,如重感冒、鼻窦炎、哮喘病有一定的疗效。塔珊瑚花群

据考证,雪玉洞绝大部分沉积物景观是距今1万年至3300年之间生成,系世界溶洞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而且还在以100年33毫米的速度快速生长。鉴于雪玉洞特殊的科学考察价值,其已被中国洞穴协会授予“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雪玉洞观测研究站暨洞穴科普基地”称号,成为国内首个洞穴科普基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