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学中医:重归中医经典思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9:01:34

点击下载

作者:王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拨开迷雾学中医:重归中医经典思维

拨开迷雾学中医:重归中医经典思维试读:

缘起

学医多年,回想这一路走来非常辛苦。经历过独上高楼的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最后终于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在学医的前三年,我遍览古书,凡是有名的中医书无一不读,当时便有“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的豪情壮志,认为自己满腹经纶,医术已经很高,并非常骄傲于自己成功治疗的几个亲人朋友的病例。但在后来出诊中有很多复杂的病却让我无从下手,甚至一个简单的感冒咳嗽,开方都不能必验。为了提高医术,我便四处拜访民间高人,结果发现大部分民间医生仅凭一小绝招以行医,而疗效稳定的民间中医却很难访到。之后我又看了一些火神派的书,这些书燃起了我内心的狂热,自谓“只要会用附子,天下无不治之大病”。刚开始我信心满满,但不久之后又遭到了打击,很多病越治越重,我当时坚信这是“排病”反应,这种盲目的狂热持续了半年。后来我经过反思发现,虽然治疗有效率较高(很多人都说整体感觉有效),但是治愈率却很低,很多病人成为了“职业病人”,定期吃药成为他们必须做的工作,不吃附子就难受。此非我的追求,我从这个“门派”跳脱出来,又开始研究学习另外的“门派”。这期间我接触过五运六气、圆运动、子午流注、董氏奇穴、性理疗病、汉方医学、道医、周易等,但在治疗病人时却始终没有达到稳定的疗效。这时我充分体会到“行医三年,方知天下无可用之方”。

感谢这些年我的大脑还算清醒,能够不停地反思,这样我就可以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和我一起苦学中医的同学有的会沉迷于一家或几家之言,他们给自己疗效的不确定找到了充分的理由,如“别人有效是治标,我见效慢或不见效是在治本”;或是高谈阔论地说医乃小道,人心已坏,病不可治;或是大谈禁欲、忌口等。总之就是服药的无效与自己医术无关,把无效的原因归咎于病人。一旦我们有了这种观点,知识便成为前进的最大障碍,知识构建了一堵围墙,凡是符合我的可以进入,不符合的就去批判,这就是佛家所言的“所知障”吧。真是太感谢我没有被“障碍”迷惑,但这却是痛苦的开始。错误的知识是阻碍真理出现的最大屏障,为了真正明了中医之道,我放下所有所学过的知识,又用了三年的时间只读经典和与经典相关的文献,这期间我很少与同行交流中医,尽量不参加中医社团活动,只是静心苦读。在这三年里,我被很多同学当成另类,很少有人理解我每天捧着《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在读什么,当别人炫耀他们的新发现或治好的特殊病例时,我总保持沉默。在痛苦的学习经典过程中,我经过了无数个如拨云见日般的狂喜,终于能够将《内经》中的方法实践于临床,并小有所成。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医之道一直在经典之中,感悟到中医经典的伟大智慧,亦体会到了古人传承医道的良苦用心。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学医经历,真是“疯三年,癫三年,疯疯癫癫又三年”。每个学中医的人都要鼓足勇气来迎接“疯癫”的学习经历。曾有朋友与我聊天,大谈他的中医理想,他强烈反对西医与西方文化,将中医经典奉若神明,言语中全是晦涩玄奥的医理。从他的言语中可知,任何中医、任何疾病他都不放在眼里。听了他的言论,我只能笑笑,这说明他正在经历“疯三年”的过程,只要对自己负责任,早晚会跳出来。还有的朋友与我聊天,避而不谈中医理论,只谈如何治病,谈哪个名医如何欺世盗名,或者垂头丧气地说医不可为而转谈宗教,感叹因果,我只能笑笑,这说明他正在经历“癫三年”的过程,只要对中医有信心,早晚会跳出来。经历了这些“疯三年,癫三年”之后的人,就会进入“疯疯癫癫的三年”,你会见到有些人读着读着中医经典一拍大腿兴奋不已,或者皱着眉头默默无语一页一页地翻书,忘记时间的流逝,这说明他马上就要步入经典之门了。

在经历了“疯癫”之后,我成为了一名执业中医师,我用临床疗效验证了经典的伟大。在断断续续的坐诊中,积累了很多细节上的经验,门诊人数由刚开始平均一周只诊一人,到如今日诊百人,病人多是口口相传。感谢中医经典给予我的一切,我非常幸运地初窥了中医经典的门庭,认识到了经典中所言天地之道的博大与精深,喜悦天天伴随着我。

独享快乐是孤单的,快乐必须与人分享才会更快乐。我写此书的目的是与同爱中医者共享中医经典带给我的快乐,将我从中医经典中的所得与大家分享,希望正在经历迷茫的同道,打算学习经典的同道,或是对中医经典有兴趣的同道,能借助本书所管窥的中医之道,为百姓带来健康,并由此对读经典产生乐趣。让我们一同继续深入研究经典,传承中医之道。

我每天都抑制不住地要对中医经典说:“谢谢你。”希望读者读完此书后能放下忙碌的心,体会学习经典智慧带来的恬淡。王伟2014年2月第一章熟读经典很重要学习中医,不像学习西方医学一样,可以直接移植别人的经验。中医没办法这样传承,因为学习中医的过程实际上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我没有办法将我的经验直接栽种到你的思维里。在中医的学习中,老师只是个领路人,他可以在你遇到瓶颈的时候点拨一下,使你越过瓶颈继续前进,但是任何老师都没有办法代替你前进。有的人自己不读书,却期盼着直接获取别人多年苦学所取得的技术方面的成果,掌握一招鲜的绝技,使自己可以不费力气进入“高手”行列,这肯定是不行的。西医的技术可以移植,中医的思维绝对不可能被移植,而任何中医技术在没有相应的中医思维指导下都很难取得好的、稳定的疗效。因此大家不要期盼我有什么绝活、秘方之类,让你一下子就可以抵得过别人多年的苦学。我所能做的只是尽我所能将真心想学中医但却未“得道”者领入中医经典的门庭。路要自己走,书还要自己去读。为什么要强调读经典

我所说的中医经典,就是具有上古遗风的几部中医古籍,主要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热爱中医的学子总会收到劝告“一定要学习经典”。但通过我的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人对学习经典的态度有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很多中医医生,虽然嘴上说一定要学习经典,但在临床中并没有用经典中的思维方法看病,而且处方很少用经方,针灸也是以阿是穴为主,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可以说这部分人喊着要学习经典只是随声附和,通过喊着要学习经典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即表明自己不是革新派而是传统的正宗中医,但在他们心里并不明白究竟为什么要学习经典。第二个问题就是很多中医医生或老师,只是揪住《内经》中的一句或几句话大做文章,比如看到《内经》中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就大论人体阳气的重要性,时时处处都要温阳;看到《内经》言“人过四十,阴气自半”,就认为阴气很容易衰减,所以处处都要养阴;看到《内经》中言“凡十一脉取决于胆”,就说胆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闲时一定要敲胆经等等。这些人设定了一个具有迷惑性的推论程序:①《内经》的观点是最高明最正确的;②我提出的观点来自于《内经》;③结论:我提出的观点是最高明最正确的。不难看出,这些人是先得出一个理论结果,然后再到《内经》中找到相应的原文,借机大发论述,以证明自己结果的正确性。他们将经典提高到很高的地位,实际是用了类比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提高到很高的地位,这种现象层出不穷。问题是《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体系庞大,无论你“发明”何种理论,都可以在《内经》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经典。

为了弄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经典古籍,我遍览古书,希望能够找到答案。我发现如果通过后世注解入手理解《内经》,从中挑选出正确的解读,概率简直太低了,我是没有能力做到。因为我在读书中发现陈修园、徐大椿、黄元御、郑钦安等人虽然都奉《黄帝内经》为经典、为奇书,认为是无上宝典,但仔细研读他们的著作就会发现,他们所说的似乎并不是同一本书,虽然名字都是《黄帝内经》。《内经》的作者在书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但经过这些医家的注解却出现好多种答案,同一句话不同的注家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句话会注解出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经典的原意只有一个,在这么多医家的不同注解中,最多只会有一个医家的注解与经典原意相符,甚至可能一个都没有。有很多医家为了炫耀自己的学识,在注解经典的时候故意用了华丽的韵词,并将经典简单的一句话注解成无限的引申意思,并引用大量丹道、术数等专业术语来解释,其实这些人并不是注解经典,而是借助经典注解自己,通过标新立异的解经来提高自己。从这些后世注解中,我同样没有找到答案。

我认识很多中医前辈,他们看病疗效不错,经验丰富,但很少读经典,他们认为中医是在不停地发展的,认为《内经》只是提出了中医理论的框架,是个雏形,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地补充才变得完善,并且需要继续发展以使其更加完善。从他们那里我更无从获知为什么要读经典。

我看到很多人用一生来学习经典,最后用一副对联来形容却是“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又远,月在水面拨开水面月更深”。他们苦苦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经典,似乎读一遍有一遍的感觉,但实际只是在原地画圈,感觉自己懂了一点,同时又引出更多的不懂,今天认为自己懂了,明天再看发现是错的,新想到的才正确,于是认为这次是真的懂了,可到后天又发现还是有问题!就这样不断地否定,不停地转圈。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以有限的生命用于无限的学习中医经典当中,临退休或临终还说经典太深奥了,太难懂了,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学习经典,要怎样学习经典,跳出这个类似轮回的圈子,读透经典。

我认为之所以强调读经典是因为中医经典中记载的是中医之道。“经”是达到“道”的最捷径的方式,故古人又言“经者,径也”。《内经》所言的就是“医道”,读懂《内经》(也包括其他经典古籍)是走进这个“道”的基础。古人言“经”,是因其用最简单的语言,最简捷的方式直指天地之道。因为最简单、最实用,所以这些书籍得以代代流传。

中国所有的传统行业都是“道”与“术”的完美结合,“道”即是天地的运行规律。明白“道”的先贤将“道”运用在各个领域,于是就产生了各行各业独有的“术”。无论哪个行业,上至宰相治国、下至农民种地,都运用这个“道”。不明“道”而行“术”,不仅不能有大成就,而且很危险。若不明“道”就种地,不能顺天时,那将颗粒无收;不明“道”而当宰相,治民不顺民意,则天下大乱。所以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遵从这个天地之“道”,行业虽不同,所求之“道”相同,此“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唯有心之人方可体察。同样,中医治病亦必须与这个道相同,若不用“道”只用“术”来治病,则是凭借经验,虽可有一定疗效,但终难成大医。《道德经》《易经》等经典都在谈论这个“道”,所有经典都说这个“道”是最简单的。《道德经》云:“吾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易经》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内经》亦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也就是说如果学习占筮,那经典在《易经》(虽然《易经》不是单纯的占筮方面的书),即《易经》这套占筮方法是最易知、最易从的方法。学习中医,经典是《内经》《伤寒论》(虽然《内经》也不单纯是看病方面的书),即经典中所载的看病方法最简单、最有效,我们要学习不是因为它复杂,皓首穷经也读不会,恰恰相反,是因为相比后世医家的书,这些书中所言医道最简单,所用之术最有效。读经典医书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读经典首先要发大慈恻隐之心,要耐得住寂寞。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医道,而学习医道是为了给百姓解除病痛,使医者自己内心得到宁静。《内经》中反复言“无道行私,必得夭殃”,如果作为一名医者没有恻隐慈悲心,一心只为了追求名与利,而不顾患者的病痛,那么他不会静心学习医道,在医术上也不会有长足的进步,自己也不会享受真正的幸福。我的学习经典心得是,当你真的学会了经典所载的看病方式,你开不出大剂量的方剂。我在临床经常开桂枝汤原方,桂枝9克,赤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大枣自备,药钱一共也就一元左右。这在我的日常诊疗中不是最便宜的,葶苈大枣泻肺汤我偶尔也开,葶苈子6克,大枣自备,药钱不到一毛钱。经典教的就是这么简单质朴的东西,所以耐不住物质诱惑不要学习经典。

学习经典还要心怀感恩之心。每当我拿起《内经》,对《内经》作者的敬佩和感恩之心便油然而生。我不知道《内经》的作者是谁,但对他或他们我是心怀感激的。他们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医道,使得我们后辈学子能够沿着他们的文字记载,找到一条通往中医最高殿堂的道路。我不知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经典作者的感恩,甚至都无从知道向谁表达,因此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他们的文字,尽我所能传承医道。

学习经典还要正信祛除邪念。学习经典要有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愿望和不达真理誓不罢休的信愿。在阅读《内经》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其他人向你鼓吹某人的新理论,或某个培训班的课程多么神奇,这时,你必须坚信《内经》所言之医道为最上乘的。我在迷惑的时候曾四处求学,走过很多地方,学过很多新疗法,知非即舍,现在我舍弃一切经验,坚定地学习经典。学习经典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阻力,遇到什么解不开的疑团,我们都需要坚定地相信:只要朝经典所指的方向努力,这些阻力将成为我们成长中宝贵的财富。

有人担心《内经》所言之理太深,读不懂,学不会怎么办。我坚定地告诉大家,只要有单纯的信愿,就一定能读懂、学会。因为如前所言,《内经》作者写书之目的不是为了让你迷惑,而是为了让后人得道,让后人明白,你是真心想要,他又是真心要给,因此一定能得到。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真心想学经典所言之道,其道必会应期而至。返本还源学经典

我们要掌握经典中所载的医道,首先必须明白信息是怎么接收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语言或文字来传达与接收信息:首先将信息转化为对方可以理解的信息,通过语言或文字传送出去,对方通过感觉器官将文字或语言接收,转化为自己所理解的信息,如此二人便发生了信息交换。若要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变质,则必须保证正确地传输了信息,同时正确地接收了信息并准确地转化信息。如果在发出信息时出错,如用了错误的词组或在关键字上出现错别字,对方就不会接收到正确信息。如果正确地传出了信息,而对方没有接收或接收过程中转化错误,则信息无法正确传递,即甲说话乙没有听,或没有专心听都接收不到信息;或乙本来就对甲有成见,则无论甲怎么表达,乙都有可能转化错误。明白了信息的传递,再谈对经典的学习就好办了。

经典的作者已经很清楚地表达了所要表达的信息,现在就看我们能否接收和转化好了。所以读经典第一必须要专心读,即做到接收;第二就是要保证不变质地转化,而保证转化不变质的前提是自己要没有成见,如果有成见则转化就会出错。所以我一直要求自己忘掉一切去读经典,只有自己是白纸才能让经典的原意写在上面,如果自己已经有很多知识了,经典是进不去的。我们若要原原本本地学习经典中的知识,只有靠三十六计之“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三十六计·第十四计》)我所言借尸还魂,并非要我们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内经》上,借《内经》这个不会说话的“尸”达成我们功成名就的心愿。恰恰相反,是让《内经》借我们来传承与弘扬它的道,我们是被借者。“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如果我们很“聪明”,有很多知识,很有主见,读《内经》时会附带上我们的主观见解,那我们就不可能读通,因为我们是“有用者”。我们必须忘掉自己所学的一切知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将自己损到一张白纸,这样才具备了传承经典的条件。“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当我们具备了条件成为“不能用”的“童蒙”时,我们不能坐等经典找我们,相反应该主动去读经典,要去主动请求让经典借助我们的身体传承,请求经典智慧融入我们的身体。积累知识开始很快乐,越积累越痛苦,因为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相反“为道日损”地将自己与经典合一刚开始会很痛苦,会经过无数次拉锯一样的心理战,一旦真的放下了,就会越来越快乐,这种快乐由心而生,甘甜无比。大家准备好“清空”自己了吗?愿意做快乐的“童蒙”吗?读经典要坚守的方法

第一只读经典图书。要原本而纯正地传承医道,学习之初就必须只读经典,就是在读经典的时候,只读经典书籍《伤寒论》《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脉经》,其他后世书一概先放一放,因为在树立正确的经典理论框架之前,阅读后世图书很容易被其中所载理论所迷惑,最后找不到回来的路。中国古代的教育都是如此,小孩子学习的时候,先把四书五经充分掌握,待四书五经的框架在孩童的思维结构中牢固树立,再阅读其他书籍,这样就不容易偏离正道,否则很容易走极端。学中医也是如此,如果全面地掌握了《内经》的思维体系后,再阅读其他医家的书,就会有很深的理解。相反如果没有《内经》思维体系的支撑,再好的理论、再好的方剂也无法应用得当。

第二只读经典图书的原文。成无己注解的《伤寒论》是成无己的理解,尤在泾注解的是尤在泾的理解,这些都不是张仲景《伤寒论》的原意。有很多人说看了某个人注解的经典之后明白某穴或某方某药怎么用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因为经典所讲授的医道是一个整体,不可能抛开整体而只明白某个局部的知识。读经典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可能只明白经典的某句话。我们读经典只读原文,文字不明白可以参考一下《说文解字》,哪句话不懂也不要急着看注解弄懂这句话,不懂就是不懂,待经典的“大森林”种好之后,对内里的“树木”自会看得清楚。

第三读懂经典图书所载的第一义。读经典,很多人会不自觉地从文字背后挖深意,从无字处读经典,甚至为了表明自己观点的高明,将经典表达得很简单的道理无限发挥,甚至对经典的一句话大发感慨和论述。本来经典用一句话表达清楚的事,非要洋洋洒洒写上几万字的注解,最后依然没有真懂这句话的意思。这样做实在是太辜负作者的苦心了。经典中留下的文字是为了传承医道,作者用最简单的文字,最直接的方式记录下来,若我们过分地去注解经典,结果是本来经典要帮助我们提升到他的层次,而我们这边却在拼命把经典往下拉到我们的层次来。事实上,大道至简,经典中记录的内容朴素直接,直指其意。曾经有人对张仲景的评价为“用思精而韵不高”,真是如此,整本《伤寒论》没有优美的韵词,甚至有很多方言,如此朴实的文字就是为了直接告诉我们他的思想,我们却乱加猜测,将简单的道理复杂化。因此我们不要用注解经典的心读经典,经典告诉我们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过多玄奥的解释。

第四要持之以恒读经典。我并不建议背诵经典,因为这样除了会在同行面前炫耀一下,实际效果并不好。我也不建议大家没白没黑地读经典,这样效率很低。我的建议是每天抽出一到两小时的时间,睡前或晨起都可,拿出一本经典,随意翻着看就行,不要用力思考,只要记住经典所讲的大概意思便可,让其意自然浮现。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有三周时间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会给你带来快乐,不要把读经典当成是个苦差事,就像早晨跑步一样,虽然开始有些吃力,三周后就会乐在其中。理、法、方、药贯穿的看病模式

我通过读经典所学到的看病模式可以用理、法、方、药四字概括。医生必须先明白“阴阳逆从”之理,无论疾病多么复杂,谨守阴阳大法,无论别人怎么干扰,都要守住中道。看到病人,通过某种方法(主要是望、闻、问、切四诊),了解病人阴阳的偏差,明白病人现在所有表象的内部机理,然后根据病人的阴阳之偏,设定一个“法”来纠正偏差,最后在理与法的指导下选方用药。淳于意读经典三年大成

在《史记》中记载了淳于意的学医经过,记录方式为第一人称,可见为淳于意自述,司马迁做的记录,现摘录于下:

自意(淳于意)少时,喜医药,医药方试之多不验者。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意得见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精。我家给富,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臣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臣意即避席再拜谒,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明岁即验之,有验,然尚未精也。要事之三年所,即尝已为人治,诊病决死生,有验,精良。

引文的大概意思是淳于意学医多年,治病亦多年,起初用药“多不验者”。后来又跟随公乘阳庆学习,老师公乘阳庆看到淳于意是可造之才,告诉他“尽去而方书”,就是忘掉所有以前学到的方书知识,传授他先古遗书,多年的学习方书没有使淳于意成为大医,尽去方书后学习先古遗书一年后医技大增,三年后便成为决定病人死生的大医。而现在好多学医者学了一辈子,还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自诩水平很高,而实际治病疗效很差,偶有中病则高谈阔论。淳于意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中医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忘掉后世所有的医书,苦心钻研上古遗书,一年便可成材,三年便可成大材。虽然淳于意所学的上古遗书我们无法见到,但从内容来看,《黄帝内经》与淳于意所学上古遗书内容相近,甚至很有可能《黄帝内经》中所收录的文献资料就是这些上古遗书。可见淳于意总结的最好的学中医方法是深入地学习《黄帝内经》。同学提问

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时代文化水平与当时的生产力有关,汉代之前我国的生产力非常低下,从近年出土的大量汉代及汉代以前的医书看,这些书层次不高,如《五十二病方》《武威汉代医简》《敦煌石刻药方》中所载的方剂组方没有君臣佐使,都是些类似偏方性质的方书,很难高效地指导临床。汉代之前人的寿命很短,一方面与战争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当时医疗水平确实落后,根本没法与我们现在的医疗水平相提并论,师兄认为以当时的医疗水平如何能写出像师兄所说的超高水准的书?

答:我非常敬佩那些搞医学文献的学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从堆积如山的中医文献中推理出可能指导临床的知识,但他们经常忽视一个问题:我们不能通过某一时代大部分医生的水平来推断某一医生的高度,更不能由此推断中医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汉代医生的总体水平确实很差,否则张仲景二百多人的大家族也不会被疾病消灭到仅剩十余口人。淳于意的医案中记载了大量太医误治的医案,太医作为当时医学权威级人士尚且每天都在杀人,更何况乡野之下的普通大夫呢?可知当时被误治冤死的人数相当多了。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的大量篇章都是在讲述疾病被误治之后的治疗方法,可见张仲景当年行医时遇到大量的病人都是被误治加重的。近年出土的一些汉代医书医学水平确实不高,也确实反映了那个年代的整体医学水平。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医生的医学造诣远在他们生活的时代之上,他们掌握了天地运行之道,并将道运用于临床,取得神奇的疗效而被世人神话化。唐代王冰注《黄帝内经》就很确定地说《内经》一定是黄帝作的,因为他不相信如此高的医学造诣会出自凡人之手。经典的作者究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人对人体的认识达到极高的高度,并且告诉我们如何达到这样的高度。如果你发现身边所有的中医师都治不好病,那绝对不能草率地下结论中医是伪科学,因为你所看到的中医师不能反映中医的高度,同样,我们所看到散落的古代文献也无法窥探经典作者的高度。请相信经典所达到的高度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方可体会,并且我们应当致力于达到这种高度。

问:师兄是在遍览群书之后才说要深入学习经典,对于我们没有接触过后世书或后世书看得很少的师弟师妹,这样做可以吗?

答:如果没有把后世医书都看一遍,很难生出持之以恒学经典的定力,很容易被一些宣传所诱惑,现在社会上对某些疗法的效果多过分夸张,初学之人很容易随波逐流。读不读后世医书,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灵枢经·禁服》里的内容。《灵枢经·禁服》:“雷公曰:愿为下材者,弗满而约之。黄帝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雷公问黄帝,作为一个“下材”,没有超人的资质,没有过人的学识,是否可以得到《内经》中的精华?黄帝回答说如果想成为一个以看病为最终追求的工,只要直接掌握浑束为一的智慧,并坚定不移地往深处走便可,因此如果想要做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不必要读后世医书,只要一心深入地学习经典就可以如愿。但是如果你不仅仅是想做一个医工,更想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天下师,传承医道,那就必须什么都会,以便根据学生的不同资质和知识情况设立教育方式,并解答学生的疑问。黄帝还是很仁慈的,将一些精华知识传授给了只想为工的雷公。我认为能够不读后世医书而坚持只读经典的人,要么是已经看过了后世大部分的医书,确定中医的理论核心在经典并对其无比坚信,要么就是有超人的定力与智慧,能避开诱惑。无论是读了很多后世医书的学子,还是什么都没看过的初学者,在学习经典上起点是一样的。我走了太多的弯路,才体会到必须一门心思地深入学习经典,我希望大家不要再走我走过的弯路,静下心来只读经典,这是最好的捷径。

问:师兄好,您说的忘掉以前所学的知识学经典,是忘掉所有的一切中医知识吗?需要记住的是什么呢?

答:如果你不忘掉,你就会总试着说服我或与我辩论,那经典就不可能告诉你它的本意。所以能忘掉的都忘掉,包括最基本的阴阳五行的定义,药物的功效,身体穴位功效,每个方子的适应证等等。需要记住的是经典中一定不移的东西,如《伤寒论》中方剂的组成,《灵枢经·本输》中穴位的定位,《灵枢经·经脉》中经络的走行,这些需要记住。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以前可能确定正确的知识,忘掉之后再从新看时就不一定认为正确了,因此能多忘别少忘。我在读经典时对此有很深的体会,有时一个点通不开,怎么也想不明白,清空以前所学之后答案就自动出现了,之前杂乱的知识就像迷雾,雾散之后自然就看到前面的路,读经典在这个时候是最快乐的。

问:师兄,您不让我们看后世书只读经典,难道只有经典是正确的,后世都是错误的吗?

答:经典所言为医道,后世所言很多也是医道,但也有很多是在谈论经验和独特见解,这就有些偏离医道。医道是很圆融的,经典与后世高明医家所言都是这个“道”,只是切入点和表达方式不同。这就好比爬山,山可以从南、北、东、西各个方向爬,爬到山顶后才明白原来这些道路都能上山,但是在爬山的过程中最好是一条路走到底,如果每条路都走走看,很难爬到山顶,反倒会觉得每条路都不通。在所有这些路中,我个人认为经典这条路最简单,最容易。

问:师兄好,请问这么多的理论,我们怎么分辨出哪些理论是得道的理论,哪些理论是错误的理论?如何鉴别理论真伪?

答:现在中医理论确实繁多,我们没必要每一个理论都深入研究,然后再对这个理论进行评价,这样做便如同夸父逐日,只追求表象而不得究竟之道。越是得道的人越不会夸夸其谈地炫耀自己的知识,而善于夸耀的“夸父”必未得道。我们没必要知道哪些理论是正确的,也没必要与眼下名目繁多的理论争辩,只需坚信《内经》理论是最高明的便可。

我接触过很多中医学派的理论,现在个人对医理真伪的鉴别主要通过四点:①该理论是否源自经典。这里的经典主要是《黄帝内经》,如果不是源自经典,则非我所当学。②该理论是否与天地道理相合。很多人打着《黄帝内经》的招牌忽悠人,而该理论如果真是源自《黄帝内经》则必是天地之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局限。最重要的是天地的道理可以经得住反推,很多自诩高超的中医医理不能反推,亦不敢举一反三,如此则绝非真正之医理。③该理论是否简单实用。任何玄奥的理论听起来都很像真理,但是真正的真理都是很简单很朴素的,大道至简,天地之道本不复杂,何必非要将其复杂化。④该理论必须经过临床验证。即说出这套理论的人必须是临床大家。金元之后,大量文人学医,其说言辞多很华丽,而于临床实用脱节,尤其是近几年很多理论是未经过临床专家研究而得的,很多数据不真实,难以取效。

问:师兄让我们读经典,除了《黄帝内经》与《伤寒论》之外还有哪些书是经典,有没有版本的要求?

答:任应秋前辈曾经总结过中医十大经典,我很赞成这十本书,分别是《素问》《灵枢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脉经》《中藏经》《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这些无论真不真,都还存有上古遗风。至于《温病条辨》,我个人认为可以先放一放。至于版本问题,大部分经典版本上并无很大差异,唯独《伤寒论》版本众多,差异较大,我建议以《脉经》记载的《伤寒论》内容为主,因为这是最接近张仲景原文的记载,再参考孙思邈《千金翼方》与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收录的《伤寒论》原文,还可参考现在通用的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清代陈士杰翻刻的《金匮玉函经》,以及敦煌残卷。至于现在网络盛行的桂林古本《伤寒论》,从文献上看造假太粗糙,虽然有很多条文写得很符合你的主观期望,但是毕竟是伪书,能反映清末一些医家的观点,绝不是张仲景的观点。

问:从文献上看,有很多观点认为张仲景看病不用《内经》理论,尤其是日本汉方一派,认为不用中医理论指导使用经方也可以效果很好,请问师兄认为该如何看待?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很多文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理论站住脚,而不是本着对事实本身尊重的态度做研究,因此很多文献的资料过于片面。正史没有为张仲景立传,而其威望却一直在后代延续,这说明张仲景有很好的民间基础、群众口碑。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若要成为一个三里五村的名医单凭经验或许可以,但若要成为一个连医生都敬佩的高疗效的明医,成为那个时代医生的标杆,则必须有很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且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可知扁鹊和仓公都有很严密的理论体系,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已知疾病传变体系,因此可推知张仲景一定是有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的,张仲景之所以不言理论,只能是因为《内经》已经将理论讲到了完美的极致,后人再写书也无法超越,所以张仲景只能对《内经》的实用性做发挥,将具体看病方法写成《伤寒杂病论》,以辅助《内经》弘扬医道。如同张仲景的弟子卫汛著有《小儿颅囟方》《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等,并不是因为卫汛只会治这些小儿、妇人病,而是他的老师已经将看病的方法写得很详细,他只能对老师没有详细写的地方增补一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医道。

问:师兄好,很多人说学习中医必须配合打坐之类的,您认为打坐之类的修行方法对学习经典有帮助吗?

答:我们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地工作。现在的社会风气很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专心投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读经典的时候也很容易思维乱跑,或读几分钟就开始烦躁,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好的静心功夫,定下心来方能深入读经典。《灵枢经·官能》言:“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就是只有心足够静的人方有可能深入经典而行针药,其实任何行业若要达到顶峰都需要静心,古代的三教儒、释、道都很强调静心。因此任何有助于静心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如静坐、书法、品茶、打太极拳、诵经、祈祷等等,人的爱好不同,不可要求所有人都用一种方法静心,任何一种方法只要你喜欢都可以,但是如果不喜欢也不强求,它们只是方法而非目的。第二章回归古人的思维模式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一章之前,一定要按照我前一章所言,忘掉所学知识,重新读几遍《黄帝内经》,以便于继续一起探讨经典。很多人已经习惯于戴上有色的眼镜来看经典,以及这个世界,这时候如果摘掉眼镜,看到丰富的经典知识和炫彩的世界会很不适应,这时内心会有很强烈的诱惑重新戴上眼镜,并且会有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戴上那个眼镜,回到原先已经根深蒂固的思维里,这是一个考验,需要你有坚定的信心。如果你已坚定地放弃眼镜,请和我一起将自己融入经典。如果读者经典基础不很牢靠,读这一章可能会有些眩晕,但请你依然试着读下去,同时多翻看经典,回头再看就不会难懂了。《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从文字上看有的很古朴,有的相对华丽一些。《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黄帝内经》九卷,古人将竹简用牛皮绳串起来卷成一个卷为一卷,一卷最多只能写三千字,九卷最多也就三万字,现在流传的《灵枢经》《素问》字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内经》并非上古经典《黄帝内经》。现在流传的《内经》从内容上看前后联系,虽有部分矛盾,但主要思想和基本概念还是比较统一,不是一堆汉代各家学说的大杂烩。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现在流传的《内经》是由最早的《黄帝内经》作为原始框架,经过后人不停地注解而成为现在流传的《内经》。在《内经》中我们可以看到由《灵枢经·外揣》言“九针九篇”逐渐增加到《灵枢经·禁服》言“通于九针六十篇”,最后成为现在所见到的《内经》,这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经典的文字之所以越来越多,是由于最早的经典用很简单的语言记叙了医道,只要拥有上古之人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就可以领悟医道,可是到了中古或末世,人们的领悟力和心境不如古人,看不懂经典,如果不与时俱进,对经典做些解释,将会“散于后世,绝于子孙”(《灵枢经·禁服》)。为了使医道传承下去,很多得道的前辈在经典的基础上加了一些作为注解的篇章,这样经典文字便增加到现在这么多。好在《内经》成书较早,大部分注解《内经》的前辈均为“得道高人”,因此现在的《内经》还是谈论医道的经典。

古人写书“述而不作”,古人著书均是如此。孔子几近圣人之才亦不敢著书立说,只是对上古经典进行整理注解,学生我亦不敢著书立说,只是将自己领悟到的经典医道再用更通俗的语言描述一下,最终目的还是希望更多的中医同道学习中医经典,并传承中医经典智慧。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读《内经》要先回到古人的思维里。古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宇宙的缩影,每个事物都包含有宇宙的全部信息,大到天地,小到一粒粟米,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规律运行,这个规律古人用“道”来命名。每个行业都必须遵循这个“道”,“道”从细小的事物中很难发现,天地是最大的事物,对“道”彰显得最清楚,因此每个行业都是将重点放在对天地的认识上,而对行业的具体操作细节放于末位。《内经》所写内容也遵循这个规律,先谈天地,再谈人体,并且在谈论人体的时候也处处联系着天地,不会离开天地空谈人体。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在末节与表述上区分很大,我个人认为核心并无本质差异。西方认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即人与造物主本质没有区别。中国人则认为人是天地之气所生,天地之道与人之道同,人就是小的天地。这是同样的道理用不同的语言表述而已。

上古之人通过观察,将天地之道的运行规律用河图和洛书表示,两图如下:

河图相传为伏羲所画,以表天象,并创八个卦象,以此推演万事万物的规律。洛书相传为大禹所画,以表地理,并依此画天下为九州,依此治理天下。事实上这里的伏羲与大禹都是托名,战国时期的每个学派都会选几个上古之人托名为本学派的祖师,如墨家首推大禹,道家首推黄帝,儒家首推尧、舜。这两个图分别托名伏羲与大禹,当为反映两个学派的思想,分别为阴阳学派与五行学派。阴阳学派主要偏重于对阴阳平衡的探讨,讲究时时处于中和之道,不可偏阳也不可偏阴。五行学派的主要思想为五行的传变,讲究生活在天地之间要顺应五行传变规律,行事不可逆天运。所有的中国古代文化都源自于古人对天地的观察,都用阴阳和五行说理,也就都离不开这两个图,都离不开这两套理。这两套理起源虽为二,然所言之理为一,故后人将两套理论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将两套理论分别作为先天与后天,即河图所传达的为先天八卦,洛书所传达的是后天八卦,一个言道,一个言器。《易经·系辞》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的思想很难用语言来记录,也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出古人的思想。下面我勉强用文字描述一下这两个门派在认识上的异同。阴阳之道

阴阳学派认为世界的生成过程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交感万物化生。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起初是一个大混沌,混沌分而为阴阳,阴气下降,阳气上升,就是说阴气与阳气本是一气,这一气中轻灵的部分上升而为天,重浊的部分下降而成形为地。这就产生了两极,一个是极阳的天,一个是极阴的地。如果只是一分为二则天地间只有一个属阳的象和一个属阴的象,不会有任何的生机,也就不会有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只有“二生为三”之后才有“三生万物”,这个二生为三就是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天气下为雨,地气上为云”,这便是阴阳二气的交感,在这个交感过程中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果要继续理解阴阳,还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忘掉教科书所教的阴阳的定义,阴阳并非哲学中定义的矛盾,也并非热水属阳、冷水属阴的刻板二分法,阴阳本是天地之道。放下以前的认知之后,我们继续沿着古人的思路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

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此缤纷美丽,究其本质为三生万物的结果,即阳气下降与阴气上升的过程中阴阳二气相互交织而呈现的各种景象,《道德经》言“万物负阴而抱阳”,世间的万物产生的机理都是阴阳气的交感,只是因各物中阴阳气的多少不同而呈现出大千世界。在这个大千世界中,阳气最多几乎没有阴气的就是天,阴气最多几乎没有阳气的就是地。同时,“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凡是阳气多的事物都会有像天一样清灵的特点,凡是阴气多的事物都会有像地一样重浊的特点。世上的事物我们都可以通过其外部表象来推测出阴阳气的多少,比如同样是动物,鹿与乌龟相比鹿体内的阳气多,而龟体内阴气多;鹿角为鹿之精华,阳气多,龟板为龟之精华,阴气多。一株植物,枝叶中所含的阳气偏多,而树根中所含的阴气偏多。如果学习宋代的程朱理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格物致知,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放下自己的心来感受世界万物的阴阳属性,准确地觉察到物体的阴阳气有多少。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在正常状态下是阴阳匀平的,男人会稍微偏阳盛一些,女人会稍微偏阴盛一些。人之所以会感觉不舒服是因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人体阴阳失去平衡而出现各种症状,就会得病,医生治疗的目的就是用各种方法帮助病人恢复阴阳平衡状态。

阴阳学说在历史上同样也在指导着古人修心养性。如果一心不动,则是石头、枯木,人活着就会动心。如何动心而不偏离阴阳匀平则是古人一直在探索的。因七情内伤亦可致病,保持心静平和相对来说就很重要了。保持心不死,但仍内心宁静平和,这是大多数人经历世事变迁后最终追求的心境。心若外求,即是追求通过获得或控制某一外在事物或实现某一结果而达到内心平和,不论设定的目标多么难以实现,最终只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内心的平和,而不是永久的平和。现在大部分人都执迷于外界条件满足之后的内心平和,但在这些条件都实现后就真的平和了吗?在得到想要之物的一瞬间或许你会很平静,很放松。但这种平和维持不了多久就会又坠入下一个欲望中。这些无休止的欲望“轮回”,使内心总得不到安宁,疾病便会产生。中国古人发现了跳出“轮回”的方法,那就是内求,就是时时刻刻守护自己的心,让心保持在“恬淡虚无”的状态。《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为医生修身养性的核心,如果每个中医都能以修心为第一,时刻守护自己的内心,那就可以使内心时时处于淡淡的甜美,自己不执着于身外的名利诱惑。保持这种心境学习经典和看病,第一自己可以健康快乐,第二可以救贫贱之厄,第三可以疗君亲之疾,这是张仲景写在《伤寒论·序》中的内容,是张仲景教学中的第一堂课,可惜大部分人对此并不重视。作为医生首先要正身,然后才能去纠正别人,“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我们只要保持恬淡虚无的心去学习经典,经典智慧亦很容易被我们体会,这样自会看病效如神,其余名利之事自会有老天打理好,不需我们过分操心。《内经》作者所向往的大同世界是人人“美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古代不同服装代表不同职业与地位,在大同世界里,每个人都非常享受自己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内心甜美,享受不同国度的欢乐,守住自己甜美的内心,不去与别人攀比。我个人认为只有中国古人所提倡的大同世界可以实现,因为其他人所创想的大同世界都是依赖于外在条件或外在制度的实现,而中国古人却看到了世界不和谐的根源非外在,而是内心,每个人内心都不安宁,无论外在条件如何都不会和谐。所谓大同世界,其实就是每一个人内心达到了和谐甜美,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并辅以相应制度保障的社会。

阴阳学说亦可用于处世之道中,即谨守中道。这里所言之“中道”并非是做好好先生,这里的“中”也非指二分之一的位置,而是说无论做任何事都不可偏离该事物的中道,而这个中道往往是由该行业的得道祖师根据行业特点总结出来的。以医生为例,医之中道就是安安心心给病人解除病痛,在看病过程中只做医生该做的,不可以向病人谈论鬼神,不可以与病人做各种商业交易,不可以向病人出售与治病无关的任何物品。鬼神是巫师走的道,卖东西是商人走的道,医生就要守住自己看病救人的中道,不可偏离。只有做事不偏离中道,我们的心才能不偏离恬淡。孔子一生都谨守中道,孔子是儒士,因此他只教学生天地之道,以及与周礼相关的知识,他并不谈论死后事和怪力乱神,孔子的避而不谈并不代表他不知道,而是谨守作为儒士的原则。这恰恰为我们后世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从这一点看孔子真不愧为万世师表。五行之道

五行学派则是从另一个视角来观察世界。五行学派认为世界本是一气,一气化而为五,整个世界是由五种能量组成:南极火的能量;北极水的能量;东极木的能量;西极金的能量;中央土的能量。土的能量是最中和的能量,土的能量最多的地方是中原,越往南火的能量越多,越往北水的能量越多。一年四季天地中的五行能量也会有偏差,夏天火的能量多一些,冬天水的能量多一些,春天木的能量多一些,秋天金的能量多一些。天地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由这五种能量聚合而成,每一种能量都有其特定的属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土爰稼穑。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外部表现判断出该物体内部五种能量的多少。天地间无生命的物体中,木头所含木的能量较多,金属所含金的能量较多……其他可以此类推。有生命的植物中,味道以酸味为主的含有木的能量较多,味道以苦为主的含有火的能量较多,生长在西方的植物金的能量偏多,生长在东方的植物木的能量偏多……其他可依此类推。人为万物之灵,人体内五行能量几乎匀平,体型瘦高的人木的能量稍微多一些,黑胖的人水的能量稍多一些,只要五行能量总体接近匀平,人就无病。当五个能量比例失衡时人就会得病,医生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将病人的五行能量调平衡。

五行能量如果静止不动,则无生机,天地乃至人体的五行能量运动以相生为顺。这种相生顺序最清晰的表现为天地四时的变化,天地五行能量由春木旺逐渐转变为夏火旺,再至长夏土旺,再至秋金旺,再至冬水旺,再回到春木旺,如此生生不息地流转。在古人的思维里,如果四时定格于任何一个能量不继续流转下去,天地便失去了生命,天地间也不会有任何生物。四时的流转如果出现了过急或滞涩,如不到夏天,火的能量就提前到了,或者已经到了夏天,火的能量还没到,则天地间的生物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每年天地间五行能量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素问》最后的“七篇大论”中都有详细记录,若要精研此七篇,没有扎实的古代天文和历法知识做基础是很难读懂的,亦很难用于临床,绝非现在流行的问问病人的生辰或得病时间就对其病情做判断这么简单的。五行学说在应用上,上可以治国、下可以治病。例如在古代,巫师通过各种方法判断出今年天地之间哪一个能量出现了问题,他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特定时间祭祀朝拜天地,将特定动物的五脏之一放于祭祀的正位,其他脏器根据具体情况放于次位。假设某年天地间能量单纯火不足,有可能的祭祀方法便是将属午火的马的心脏放于祭祀主位,通过一定的仪式壮大这个能量场,以期盼可以影响天地,这实际是给天地开了一张处方,以缓解天刑。这种方法究竟是否能够影响到天地间五行能量的流转,是否只是古人天真的臆想,目前无法判断。

人体五行能量也是以顺生流动为良,轻微地流动过慢或过快则病轻,五行能量滞留于某种能量时,起初只是会表现出该能量的病变,如果该能量继续增加且不流转,则会按相克或相侮的路线传下去,以相克之传为多。以木为例,能量堆积于木,随着木的能量堆积人开始会表现出木病;如果木病不得以纠正,继续蓄积一段时间便彻底打破了平衡,木的能量会去克制土的能量,土便得病,此为逆;也有可能木的能量继续蓄积到一定时间而去反侮金的能量,金得病,此为孙子打爷爷的大逆。木去克土之后如果还是得不到纠正,过一段时日土便会去克水,水病,继续则去克火,火继续下去就会克金,金如果再去克木,木本已病再受克,必死,其死多发于庚辛金日。

五行学说亦可用于修身养性。对于由精神和肉体组成的人,代表“火曰炎上”质轻无形的是人的精神,代表“水曰润下”质重有形的是人的肉体,肉体能量生精神,精神能量滋养肉体,中间经过木、土、金,作为两极则是水与火,如此循环往复。后天八卦即是以水火为两极立论,人可以控制的就是一定要让水的能量上行,慢慢滋养心火,同时要让火的能量下行慢慢滋养肾水。水为肉体,因此我们一定要运动肢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不能过于懒惰使得肉体能量堆积而不运行,这是现在很多人所犯的通病,每天海参、鲍鱼吃着补养肉体,却又坐着汽车不去运动,这样水的能量便会蓄积而得病,如此当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运动。但现实中经常看到的是这些人总喊自己虚,找中医大夫进补,这便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不知持满”。心火一定要下行,就是一定要沉下心来,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滋养身体,不要为了求得一时痛快而去放任其外骋。现在外界的诱惑使很多人心不能沉,并且沉迷于名利之中,在得到欲求多年的名利后却没有身体去享受,这便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不时御神”。《道德经》对修身养性的总结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也是中医讲的“水火既济”。

另外,也可以将五行学说用于为人处世。我们与外界人或事的关系不外乎以下几种:①付出。我们把能量给某人或某事,此为我生,为“子”,在现实中对应的是子孙、学生、下属以及掌握的技术等,这些都是需要不停滋养的。②索取。从某人或某事中索取能量,此为我克,为“财”,现实中对应的为金钱、奴隶、贵重物品等,这些是我们去索取的。③被给予。某人或某事主动给我们能量,此为生我,为“母”,现实中对应的是居住环境、房屋、汽车、工作单位、父母、老师、宗教等,这些都是滋养我们的。④被索取。某人或某事主动索取我们的能量,此为克我,为“官”,对应现实为官府、疾病,以及名声、地位等,这些都是从我们这里索取能量的。⑤合作。我们与某人并肩作战,只有能量交换没有盈亏,此为比肩,为“兄”,现实中对应为朋友、同道、合伙人等,这些都是与我们能量平行的。我们与外界只会发生以上五种能量交换。了解了五种关系后,我们需要知道正确的五行流动顺序为我去生子,子再去生财,财再去生官,官再去生母,母再来生我,如此流转反复,不可以使流转的能量停滞或发生相克。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使能量流转,就是《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能量流转才能生生不息,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生我们的能量,并用这个能量去生子让其传递下去。

阴阳学派和五行学派对“道”的认识一致,这两个门派所言均是“天地之道”,最核心的观点都是“天地本是一气”,只是在表述“道”所演化的万物时切入点有了分歧,最核心的分歧就是“道”演化出的最大的象——天地。阴阳学派认为“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地交泰,阴阳流转,此即浑天说;五行学派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圆地方,天动地静,五运相袭,此为盖天说。无论表述如何,与事实是否相符,都不影响我们对“道”的体认。所异者为道之用,所同者为道之体,门派的纷争起于未得道的门徒而非得道的师父。这就好比登山,在没有登到高峰的人眼中,只有一条他正在走的路可以通往山顶,因此会批评从别的路登山的人,认为他们错了;而到达峰顶的智者举目四望,所有通往山顶的路尽收眼底,每条路都有其独特的风景。《黄帝内经》中的两种思维体系:脏器系统与藏象系统《内经》里有两种脏腑理论:一种是以五行生克为源头的脏器系统,另一种是以阴阳法象为源头的藏象系统。以心为例,有认为心就是形而下的实体脏器的,还有认为心为一个象,所有具有与火相似的象都是心。现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两套体系。

以实体脏器为基础的脏器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占主要地位,他们认为健康状态的人体就是五行能量均匀分布,当能量有偏移时人便生病,当偏移到一定程度疾病便会传变。医生通过四诊以判断人体能量的偏移程度及传变的情况,医生治疗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干预人体五行能量,使人体的五种能量平衡。而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内阳气与阴气均匀,则人健康,当人体阳气与阴气有偏差时便得病,当偏差多以致阴阳离决则不救。医生通过四诊判断出人体阴阳气的偏差情况,治疗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体阴阳气恢复到匀平的状态。

起初的脏器理论与藏象理论有很大差异,以实体的脏器学说而论,五脏六腑的大王,人体的核心为心脏,心居于中央土位。以藏象学说而论,最能反映阴阳平和的土象的藏为脾,脾居于中央土位。《说文解字》中就记载了“心为土脏”与“心为火脏”的分歧:“心,人心,土藏也,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在郑玄著《驳五经异议》更有详细记载:“今文尚书欧阳说,肝木也,心火也,脾土也,肺金也,肾水也。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谨按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可以看出“古尚书说”是脏器理论,脏器的五行属性与实体脏器位置一致,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侧,属金。汉代有很长时间的“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并举行过多次大规模的辩论。其实争论的过程就是两个思想融合的过程,只是争论的焦点是谁去融合谁,最后是以“今文经”获胜结束,即“古文经”被“今文经”融化。藏象理论的脾为土藏胜,现在今文《尚书》便成了真经,古文《尚书》未流传下来。《内经》里对这两个体系在临床中的应用都有详细记载。先说一说脏器理论,其诊法是用三部九候的遍身诊法判断人体五行各能量的盛衰,如果“九候若一”,即九部脉大、小、缓、急、齐等,说明五行能量在人体分布均匀,人不病。如果有一部或几部脉与其他脉搏动不相应,便说明这部脉所反映的脏器能量过多或过少,则这一脏病。在治疗上,如果只有轻微一部脉与其他脉搏动不相应,则可在病变经络施行补泻,如果已经传变累及多个经脉,或一部脉与其他脉差异过大,则需补母泻子等方法治疗,用药亦同理,具体详见《难经》《素问·三部九候》《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藏经》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