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越简单越好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20:08:55

点击下载

作者:韩焘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管理越简单越好Ⅴ

管理越简单越好Ⅴ试读:

第一编画饼——有方向才有未来

有一位哲人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这个方向指的就是目标。

每个企业都必须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就如同一个人去旅行,必须知道目的地一样,一个企业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会有不懈的追求,才会有不竭的发展动力。企业目标就是企业发展的终极方向,是指引企业航向的灯塔,是激励企业员工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一、用目标激发员工热情

当目标被具体化或将理想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来后,员工就会从思想上产生一种共鸣,就会毫不犹豫地追随管理者。形象地说,就是管理者利用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激励员工,充当了一个“建筑师”的角色。“建筑师”把自己的想法具体地表现在蓝图上,让“建筑”的形象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来,以此激发出员工为之而努力工作的热情。

共同的奋斗目标一般是指某个组织中的人所共同持有的意向,它能够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中,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用美国学者彼得·圣洁的话说,如果有任何一种理念能够一直鼓舞人心、凝聚一群人,那么这一共同奋斗目标就能使组织长久不衰。

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在企业里领导班子成员应该首先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对企业其他员工的领导和统筹作用,从而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队伍成员共同目标的建立,使企业发展有了一个出发点,就会让所有的力量朝着一个方向使,避免了企业内部力量的分散而导致的生产力低下。换句话说,团队的共同奋斗目标能够确定这个企业是一个怎样的企业:是生机勃勃前景光明的企业,还是混混沌沌、毫无生机、在衰败中挣扎的企业。

联想集团的精神领袖柳传志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办企业有点儿像爬珠穆朗玛峰,目标是爬到山顶。不管是从北坡上,还是从南坡上,都能爬到山顶。但你做企业,你的队伍总不能一半人从南坡上,一半人从北坡上,这是不行的,大家要从同一个方向朝目标前进。只有这样,这个企业才会在竞争中有获胜的机会。“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是联想人在十多年来形成的心智模式。在硅谷中关村,企业潮起潮落,联想总能置身于商战的潮头,其原因就是联想有与习俗不同的心智模式。“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这个愿景是联想人共同奋斗的结晶,是无限的创造力和驱动力,促进了联想企业文化的成熟。

柳传志在说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强调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对企业目标、企业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员工队伍。企业文化认同对于维护整体、保持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公司采取几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在员工中形成共同愿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首先,新员工进入联想之后都要接受“模式培训”,深入了解联想的历史、现状,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其次,联想人善于通过开会来统一思想,贯彻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决策准则。通过这些朴素而行之有效的措施,联想已形成稳定的企业文化和一支稳固的核心员工队伍。

自创业之初,联想就抱定了“要把联想办成一个长久的、有规模的高技术企业”的信念,并逐渐为自己定下了更清晰的目标:到2010年力争进入世界500强。现在,这个目标已深深根植于每个联想员工的内心深处,它就像一盏明亮的灯,指引着全体联想员工奋勇前进。同时,柳传志总裁也有着独特的魅力,能够把大家凝聚起来,指引大家向着目标前进。柳传志自己也曾说过:对于联想领导核心而言,最重要的工作是深刻理解市场运作的规律,认识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并带动各层次的领导共同认识。建立共同愿景是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组织的共同奋斗目标是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发自内心的愿望,并由此对企业员工也产生了不断的激励。因为队伍成员有了一种同心力,他们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所以会被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用彼得·德鲁克的话说,是因为“共同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特别是内生的共同愿景。”

共同的奋斗目标可以产生强大的驱动力,驱动团队成员产生追求目标的巨大勇气,并把这种勇气转化为自己发自内心的行动力。事实已经证明: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力量把人们拉向想要实现的目标,那么维持现状的力量将牢不可破。只有设定共同目标,才会引导人们一步步排除干扰,沿着正确的方向到达成功的彼岸。

伟大愿景创造梦想

杰克·韦尔奇是一位强硬的公司愿景拥护者。在他的著作《杰克:在领导一个伟大的公司和伟大的民族中我所学到的东西》中,他是这样说的:“每当我有了一种想运用到这个组织中去的观点或者信息的时候,我从来都说不够。我在每次会议和每次考察中都会一次又一次地对它进行重复。我总是觉得我必须说到极致,好让大量的人们理解并追随这种观点。”

韦尔奇说:“领导人,像罗斯福、丘吉尔和里根等人,他们有办法激励一些有才干的人,让他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而管理者呢,总是在复杂事务的细节里打转,这些人在‘进行管理’的同时,‘把事情弄得复杂’。他们往往试图去控制和抑制,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琐碎的细节上。”

在被问到“你如何确保自己成为一个不进行微观管理的梦想家式领导人”的时候,韦尔奇这样回答:

明文写下愿景;

避免深陷细枝末节;

雇用并提升那些最有能力将愿景转化为现实的人;

领导人——你可以从罗斯福、丘吉尔和里根中任选一人——清晰地说出如何可以将事情做得更好,以此激励手下。

韦尔奇是这样解释员工的力量和真正的领导艺术的:不可能有哪项业务能够离开替补席上的运动员。真正的领导艺术来自一个人的愿景的质量,以及此人激发他人尽情施展的能力。最好的经理人并不用威吓胁迫进行领导(“我是老板,你得照我说的去做”),他们通过感召他人产生施展抱负的愿望来领导(“这是我为我们的未来设置的愿景,这样做你就能帮助它成为现实”)。

比如,他的关键性文化创意“群策群力”计划就是特别为确保每一名员工对企业应当如何运转都有发言权而设计的。通过引领员工为共同目标的奋斗,能有效地减少官僚主义、独断专行等阻碍员工才智发挥的障碍,为员工创造一个可以尽情施展的理想环境。

还有,20世纪80年代初,GE是一个工业革命时代遗留下来的庞然大物,韦尔奇坚信它一定可以成为市场上高价值的供应商,高效率运营的公司。为了达到这个愿景,韦尔奇不断加强公司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从而推动了公司的改革,使GE成为了全球最成功的国际企业之一。

韦尔奇上任伊始,就提出数一数二的战略愿景。他说:“我们要能够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要在自己进入的每一个行业里做到数一数二的位置——无论是在精干、高效,还是成本控制、全球化经营方面。不这样做,80年代的公司将不会再出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必须做到数一数二,因为,如果我们对一项业务的长期竞争力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终将有一天业务会陷入困境,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韦尔奇认为GE的各项业务都要力争在市场占有率、在竞争力上达到业界数一数二,否则就要处理掉。追求数一数二,这正是韦尔奇掌舵后的GE的新战略愿景。在此后的20年里,这一愿景就像一面旗帜,指引GE从当年的美国十强之一,变成世界第一;从当年的大而有些僵化的“超级油轮”,变成最具活力的企业——“会跳舞的大象”。

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拥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共同愿景”:

通用电气“使世界更光明”;

IBM公司“无论是一小步,还是一大步,都要带动人类的进步”;

苹果电脑公司“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AT&T公司“建立全球电话服务网”。

我们来看看福特公司是如何做的。一百多年前,亨利·福特说他的愿景是:“使每一个人都拥有一辆汽车。”很多人认为他疯了。但是,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他的T型车在美国卖出了1500多万辆,他的梦想已在当今的美国社会完全实现。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在他来到这个世界时,人们骑着马;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人们开着车。”

正是亨利·福特伟大的愿景激励着福特公司的员工,为着一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使福特公司成为今天世界上第二大汽车公司,也造就了福特公司这一伟大的团队。将企业与个人目标相结合

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努力方向,在实现之前,它只是一盏可望而不可及的明灯。但是,这个目标订立的越合理,实现它,使之由虚转实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如果把一个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机统一在一起,目标则成了虚与实的完美结合体。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发现,一项既定的目标,即使是十分科学的,要他人来认知和认同也是十分困难的。然而,如果一项管理目标不能被员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员工自己的目标,那么这项目标的实施就会遇到障碍。只有那些实现了“上下同欲”的目标,才能充分调动执行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管理目标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和执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德鲁克认为,请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目前在西方的许多企业中都实现了目标管理。德鲁克指出,目标管理的精髓就在于实现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完美结合,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请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这种原则在管理学中是至为重要的。在一起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因为各个下属部门或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提出对即将制定的目标的种种建议或见解,争论是不可避免的。但就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却可以洞察到目标的确立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更为下属所认同,而不至于使提出的目标高高在上,不合民意。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意见得到阐述,偏执的意见也会得到自我修正,实质上也是一个教育、说服和发动的过程。

对于员工来讲,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实在的“主人翁”的感觉。请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认识到目标决策的科学性,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与管理者一致的看法,相应的,主人翁的责任感也就油然而生了,促使目标的付诸实施也就会成为他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组织中,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参与目标的制定,所以派代表参与成为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代表们对决策目标产生了认同,那么他们就不仅会身体力行,而且会以极大的热情对目标进行宣传,使目标得到更深层面的认同,以至得到衷心拥护。此时,因为这项决策目标在情感上得到了员工的认同,员工就会自觉地把它化成自己的目标,那么,目标的实现就不仅仅是依靠其科学的内容对员工的感召,更重要的是员工为实现目标而做自觉的努力。

请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无疑会有许多问题产生,如浪费时间,议而不决,与管理者初衷背道而驰的意见占了上风等等。但这些问题不是原则本身的错误,而是操作上的不当造成的。管理者与员工一起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限定主题

在共同确立目标的开始,管理者要提出自己对目标的设想,为参与者指明方向,提供思路,防止参与者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也扯进来,分不清主次,或扯到另外的问题上去,导致浪费时间,偏离决策目标。但管理者提出的对目标的设想又不宜十全十美,有时即使管理者有能力把目标设计得十全十美,也要在提出目标最初的设计方案中有所疏漏。因为只有员工觉得一个十全十美的目标,是在自己的批评和建议下形成的,才会对目标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如果宣布的目标已经无可挑剔,参与变成了上传下达,那么共同制定目标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

2.协调纷争

在共同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因为各部门和个人都是从不同的利益角度出发而提议的,因此,争论是不可避免的。两军对垒、三足鼎立、吵得不可开交的事情会时常发生。如果此时管理者缺少统揽全局的艺术,就会导致议而不决,甚至矛盾激化。管理者在完善目标,对各方达成一定程度妥协,使目标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得到接受时,一定要清楚即使强行执行的正确目标也比自愿执行的错误目标更行之有效。

3.信息共享

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是要创造一种广开言路、百花齐放的氛围。但管理者常常会发现在这些观点中有些明显不合时宜、漏洞百出或没有见地与深度,不是纠缠于鸡毛蒜皮枝梢末节,就是在员工中形成一种占上风的错误倾向,结果就只能是时间的浪费或管理者与员工间的尴尬和僵局。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于:必须给员工提供充分的事实资料,以使其制定目标时有所依据。这就是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应该成为一种体制以纠正仅在猜想或推测上打圈圈的争论,以及只根据一些表面的证据和极不充分的情报便作出决定等现象。

没有什么比员工把企业目标作为个人目标能产生更大的生产力的了,这等于抓住了提高管人成效的“七寸”,在这个虚与实的结合点上,一切问题都变得容易解决。

目标明确,让员工有的放矢

在企业中,目标就像灯塔为航船指明前进方向。在鼓励员工为你打拼之前,企业管理者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制定一个定性定量的目标,让员工的激情与能力能够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充分地发动每一位员工为企业的整体目标而奋斗。

目标设置要适时、合理、可行,并且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这将成为能否有效激励员工为你打拼的关键。因此,如何正确设立目标是利用目标激励员工的关键。为了使目标的设立与管理更为科学、合理,企业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沟通

在现实中,几乎每个人都在心里给自己设定了追求的目标。但是,由许多个人目标所组成的目标就是“组织目标”了吗?当然不是。因为两者很难同时获得成功或很容易发生冲突,而且不仅仅在个人与个人的目标之间,即使在个人与组织的目标之间也经常会存在分歧。为了提高工作绩效,管理者必须使每一个员工对所有目标有一个清醒的共同认识。

管理者应该及时与下属进行沟通,促使员工理解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取舍。通常,那些看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有直接关系的员工,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工作欲望和工作热情,这样实现组织的目标也就比较容易。

2.目标设置要协调一致

要通过目标设置来激励员工为你打拼,归根结底是要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可能是平衡一致的,但大多数情况下二者会发生偏向,这种偏向会导致冲突发生,从而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更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只有使这种偏向趋于平衡,即组织目标向量与个人目标向量间的夹角最小,才能使员工产生较强的心理内聚力,从而使员工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奋斗。

3.目标设置要具体明确

设立目标的目的是为了使所有员工的行动能够尽量统一,让大家具有共同的方向,从而使行动的效果达到最大化,这就必然要求目标的设置要明确。如果目标不明确,很容易对目标的理解产生分歧,从而影响目标执行的效果。

目标应该达到能精确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比笼统、空泛的目标导致更高的绩效。例如,在制定每月要达到的销售目标时,用具体的数字往往比含糊其辞的“尽最大努力”、“争取有所提高”等要有效得多。

4.目标设置要适宜

很多时候,目标设置表现为一种选择,特别是在难易程度方面。设置目标时,其难度应以中等为宜,这个目标又被称为“零点五”目标。如果目标难度太大,员工容易失去信心;而难度过小又激发不出足够的激情与干劲。这两种情况都无法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只有所谓的“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激励作用才最强。因此,作为目标的制定者,管理者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5.目标设置要有可接受性

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白,企业目标只有内化为员工个人的目标,才能对个人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相反,如果组织目标无法内化为员工的个人目标,那么目标顺利执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是不可能的。

让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要比单纯的指令性目标好。这是因为,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可以使其看到自己的责任和价值,同时可以把目标定得更合理,从而提高目标的可接受性。当员工愿意接受某一目标时,就表明他认同这一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这与员工自身的目的性相一致。那么,员工尽心尽力为这样的目标打拼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6.目标设置要有可反馈性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员工能够得到及时、客观、不断的信息反馈,其受到的激励要比无任何反馈大得多。同时,员工获取行动效果的信息后,往往会主动发动或调整下一步的行动,这无疑将有利于取得更高绩效。

7.设定充满乐趣的目标

管理者在用目标激励员工时,把游戏和竞争法则用于组织的工作及挖掘组织中员工的潜力也是非常可行的。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图表、游戏和竞争的方法使目标变得充满个性与趣味,消除员工工作中过分的紧张。这样,员工必定会用实际行动给予企业相应的回报。

8.制定有期限的目标

对有明确期限要求的目标,员工会全身心投入,以期在期限内完成。而对没有确切期限的目标则会无限期地拖下去,甚至遗忘。因此,领导者一旦制定一个目标,就应给出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期限,否则你马上就会充分体会到,没有期限的目标,很多时候是没有结果的。

企业的目标应该具有阶梯性,从企业的管理层到执行层都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每个层次的目标都是为组织的总目标服务的,这样的目标管理系统才能起到激励整个企业员工的作用。

目标设定是员工“职业生涯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目标定得是否合理,决定着整个计划的成败。在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中,企业管理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的设定应该适合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而不是越高越好。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都是有一定条件,遵循一定规律的,脱离实际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一个企业的员工不可能都成为管理者,那么员工的个人目标应该怎么定呢?

对大多数员工来讲,一个基本目标应该是通过长期的努力,使自己成为本岗位或者本专业的能手,成为“第一”。从敬业开始,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工作取得成就,成为一个对企业、对社会都有用的人。到这时,个人的收入和需求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2.目标应该是阶段性的。员工的成长和企业发展一样,都有一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对职业生涯来讲,投入的主要是学习和时间,而产出的是能力和成就。

实现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地前进,企业管理者要确定一个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把一个完整的目标变成一个一个的分目标。

将目标的实现分成若干阶段,这样既不至于使目标太大,难以激起员工的兴趣,又不至于使目标太小,让员工觉得没有意义。为实现最后的结果,就必须从最后位的目标开始,一步一步地向前位目标迈进,次第完成每个目标。最后位的目标必须最接近目前的状况,且尽可能地详细而现实。也就是说,最后位的目标必须是可以达成的。达成了以后,再以更高的目标为目的。

达到目标的过程或手段,规划得愈仔细愈好。愈上位的目标,其过程或手段可以愈概略。只要从下位目标一步一步地向上“爬”,最后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3.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大的方面的提高和进步,也要注意员工成长过程中一些小的缺点和不足。比如:不经意的经常迟到或者不注意小节,像开会时手机响,衣着随便,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还有做事拖拉,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者不及时汇报等等。

这些不足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错误,但是对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实现会带来极大的不利。一个人的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作风,是一个人树立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基础,不能在细小之处克服人性中的惰性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很难使自己在本职岗位上争创第一。

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激励目标

员工工作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奋斗。任何一个员工都有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如何运用这种目标动力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领导者的一种管理艺术。正如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所说:“目标是最大的激励,给员工一个值得为之努力的宏伟目标,比任何物质激励都来得实在,也比任何精神激励都来得坚挺。”

联想集团的目标激励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做法。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对不同激励对象所选择的不同目标上。

第一代联想人100%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年龄在40岁至50岁之间。和同龄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他们富有学识但自感得不到施展,一面是看着国家落后,一面是自己不能更好地为国家多做一点事。所以这批人的精神要求很高,他们办公司的目的一半是忧国之忧,另一半是为了证明自己拥有的知识能够变成财富。这种要求对于他们尤其重要,办公司是证明他们价值的最后的机会。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也不太多,旧体制下他们的收入不足200元,当公司每月能够提供400多元薪水的时候他们就很知足。

归纳第一代联想人的总体特征,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事业要求极高;二是集体荣誉感很强;三是物质要求不高。针对他们的目标激励,也要与此相适应。因此,联想在这一时间的激励也体现出事业目标激励、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物质的基本满足这些特点。

公司初创时期人数只有100多人,在研究所时彼此相识相知,对旧体制弊端都有共同的感受,因此很容易在未来的事业目标上达成高度一致。如今依然在联想影响很大的一些思想和价值观都是在这一时间形成的。例如,“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看功劳不看苦劳”,“研究员站柜台”,“斯巴达克方阵”等等,这些构筑起联想文化的主体。

那时公司经常开会,一个好消息几分钟就传遍,员工走路都健步如飞,上上下下100多人团结得跟一个人似的。这就是当时的联想。初期的联想给员工最多和最大的激励是他们的事业,他们的理想和他们的目标。当然,他们的收入也有了相当的改善。但是,与精神方面的激励相比,物质方面的注重程度和实际效果就显得微不足道。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联想的情况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来自于新员工的大量加入。从1988年起,联想从中国科学院以外的渠道吸纳人才。先是从一些名牌大学招收研究生和本科生,刚开始时,招收的人数并不多。1988年招收了几十人,1989年招收了几十人,1990年招收了上百人。从学校招来的应届毕业生虽然热情很高,但工作经验很少,于是联想又通过刊登广告和在人才交流中心招聘具备在其他企业工作经验的员工。

到1991年的时候,联想北京总部有600多名员工,其中50%至60%的员工到联想以前与中国科学院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和老一代联想人在价值观方面有一定的差别。比如,新一代联想人在荣誉感方面也承认集体主义,但更多的是要突出个人的价值,而不像老一代联想人那样为了集体的荣誉宁愿牺牲自己。

此外,从当时的社会特点来看,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从一而终”的职业观念开始动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一技之长的人大多在建筑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大量流动的人才除去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以外,还有明确的物质要求,这其中包括工资、福利和住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首先,这批30岁左右的年轻人既看到了长辈们在物质方面的贫穷,也亲身经历了这种贫穷,同时也知道了美国的富裕给人们带来的难以抵挡的诱惑,因此他们害怕贫穷;其次,经过多年的孕育,人才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新型企业可以不按政府规定的工资标准给人才开出高价,只有国有企业这个时候还在执行统一的工资等级制度。

这种变化给联想的目标激励提出了新的课题。新一代联想人承认集体的作用,但是很难做到像老一代联想人那样甘愿作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他们强调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必须在工作中明显表现自己的作用。如果在这个方面不能使其满意,就可能给联想的管理带来麻烦。

另外,新一代联想人虽然对事业和理想的追求与老一代联想人一样强烈,但在他们看来,他的工作值多少钱企业就应该给他们多少钱,这完全是必要的。企业如果要求他们提高觉悟,在物质方面完全向老一代联想人学习,他们更可能认为这是愚昧。在职业观念方面,美国的职业观念表明企业是企业,家庭是家庭,联想如今的情况更接近美国。

联想员工薪水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是1990年以后,这其中涉及的原因很多。一是国家物价水平上涨,二是联想自身积累的高速增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员工对激励要求的变化。另外,公司在福利方面也有了突出的变化。例如仅商品房一项,1991年至1995年为员工解决的住房就有200多套。30岁出头的联想骨干绝大多数都能享有三室一厅的住房,这在北京已足以令人羡慕。员工每年还可以有10天的带薪休假。

如果说,联想过去的目标激励着重精神方面的话,那么联想今天的目标激励则朝着重物质的方向迈进。

规划美好蓝图,让员工充满信心

盖房子的时候,建筑师把自己的想法具体地表现在蓝图上,再依照蓝图完成建筑物。如果没有建筑师的具体规划就无法完成。同样的道理,企业在行动时也必须要有行动的蓝图,也就是精密的具体理想或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境界就是把各个员工的理想、抱负与企业前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双方共同发展。员工认为企业有前途,才会留下来努力工作;相反地,如果员工对企业前途没有信心,就会产生一种前途未卜的恐惧心理以及对业绩成长的忧虑。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员工就会表现为混日子、悲观消极、缺乏责任心和事业心,甚至整天想着跳槽。这样的心态,当然对员工个人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

要使员工对企业前途充满信心,就要让员工了解企业的优势和发展目标及企业的美好前景。员工看见了企业发展的蓝图和目标,才会主动地把个人的事业和企业的前途紧密地连在一起。

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员工越了解公司目标,归属感越强,公司就越有向心力。

不断地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目标,让员工对企业前途充满信心,是松下先生的重要激励谋略。早在1932年,松下幸之助在向企业员工演讲使命感的时候,曾经描绘了一个在250年内达成使命的愿景。其内容是:把250年分成10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的25年,再分成3期,第一期的10年是致力于建设的时代;第二期的10年继续建设,并努力活动,称“活动时代”;第三期的5年,一边继续活动,一边以这些建设的设施和活动的成果贡献于社会,称“贡献时代”。第一时间段以后的25年,是下一代继续努力的时代,同样要建设、活动、贡献。如此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直到第十个时间段,也就是250年以后,世间将不再有贫穷,而是变成一片繁荣富庶的乐土。

松下的这个规划,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在企业界未有先例,就是那些赫赫有名的政治改革家,也没有多少人有这样宏伟的规划。难能可贵的是,时至今日,可以说他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而更为现实的是,松下的这种规划让每个员工都拥有了灿烂辉煌的梦想,使员工对企业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松下说:“经营者的重大责任之一,就是让员工拥有梦想,并指出努力的目标。否则,就没有资格当领导。”

也许有人会说,松下电器之所以能够把梦想变为现实,完全是因为松下电器公司的经营一直都很顺利的缘故,如果经营状态不那么理想,松下先生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实际上,企业经营顺利时,需要制定远景目标,把企业做大做强;经营出现困难时,更需要制定改进目标,凝聚人气,走出困境。战后的松下电器公司正处于惨淡经营之中,但松下先生却不曾因此放弃为公司制定目标。由于目标明确,松下电器公司才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走出困境,续写昔日的辉煌。

如果是以强权或权威来压制一个人,这个人做起事来就失去了真正的动力。抓住人的期待并予以具体化,使其为了实现这个具体化的期待而努力,这就赋予了动力。因为具体化期待是能够实现的目标。善于激励人的管理者,能够将大家所期待的未来的愿景,着上艳丽的色彩。这愿景经过他的润饰后,就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是形象生动的美好蓝图。大家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热情自然高涨,士气自然高昂。

二、得战略者得天下

“战略”这个概念最初只存在于军事领域,战争讲究方略,战争方略的简称就是“战略”。虽然企业不像军队一样从事战争,但它要参与竞争,有竞争就要讲究方略,企业竞争的方略就是企业战略。

在西方,许多企业家称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战略制胜的时代。战略问题是关系到企业方向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问题,是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长期稳定发展而制定的全局性行动总方案;是在把握了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居于高屋建瓴的地位。没有方向就没有未来,不谋长远就没有立世的根基,因此企业“得天下”就要“有战略”。

对于企业长期发展而言,战略管理绝非小事。但是不能因此就把战略管理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因此走进了误区,反而会把战略管理弄得一团糟。

一般而言,战略管理的误区大致可分两个层面,一是认识误区,二是管理措施失当。

首先说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战略可以消除企业风险

假如你只有一艘小船,就只能在小河里捞小鱼、小虾,因为小船无法承受大海的风浪;如果你有大轮船,就可以不畏风浪,去大海中捞大鱼。如果说小河、大海相当于企业的经营环境,风浪相当于经营风险,那么船就相当于企业,船的大小相当于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风浪总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因为你的战略规划而消失。

战略的制定并不是企图消除企业风险,它的作用在于“当明天真正来临的时候,你和你的企业已做好了准备”。“贝姆·巴威克定律”认为,更大的风险=更大可能的成果:企业经营中,一份风险一份利润;如果没有风险,随便谁都可以做,利润也就很少了。如果你有不怕大风浪的大轮船,就可以到大海中抓大鱼,大的利润就属于你。

因此,成功的战略规划是为了提高企业承担和抵御更大风险的能力。

误区之二:战略能够量化,并具有操作性

战略是分析和判断,其本身不能量化,但它的目标和计划又必须量化;战略本身没有操作性,但实现战略的管理方法具有操作性。

许继集团曾经提出要做中国电力装备业最优、最强、最大的“龙头”。这是该集团的战略定位,它界定了区域——中国,界定了行业——电力行业的装备业,界定了方向——最优、最强、最大;然而,它不能量化。它后面会有一系列的目标来界定:什么是最优、最强、最大;还有一系列的计划说明:如何才能实现最优、最强、最大。

放眼真正的战略目标规划战略的同时,也要定出实现战略的一系列策略和途径,使战略有实现的可能。战略定出来,还需要落实,需要通过战略咨询会、计划预算咨询会、战略平衡积分卡等一系列管理手段,将公司的战略变成业务单元的策略,变成具体的行动计划,变成一系列的财务数据,变成一系列的考核指标……这样就有了可操作性。这些操作性的内容,是一系列的管理方法,是落实战略的手段,而不是战略本身,和具体定的什么战略也没有关系。

误区之三:战略是明天的决策

战略不是告诉我们“明天会发生什么”,“明天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我们“目前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包括怎样的未来性”,“今天必须为不确定的明天做什么”。

举例来说,你在路上开车,一公里之外有一个大坑,由于你有战略规划——提前看到坑,做出了决策——早点刹车,车不到大坑就停住了;另一个人没有看到大坑,一直往前开,一下掉进坑里,他在坑里想:那个家伙真有战略眼光,一公里之前就刹车了。

战略是前瞻性的,但是需要后验,惟独决策是现在的。只有前瞻性地看到“大坑”,现在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车毁人亡。这个结果是后验的。刹车是一公里之外的事,是现在的决定,不是明天的决策。

每个人今天做的决定,客观上都包含着一定的未来性,都会在将来被验证。差别在于,今天决策时,有没有前瞻性地看到未来的变化趋势,看到未来的机会和威胁——这就是战略的魅力所在。

战略是很实在的东西,并不虚无缥缈,所以不能以“忙”做借口,把它推到明天——因为你今天所做的事情,都几乎会构成未来命运的一部分。

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在创业时,可能是抓住了政策上的机遇,或利用了特殊的关系,甚至可能是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不见得是因为实实在在为客户服务发展起来的。如今,以客户为中心的时代已经到来,创业时的投机已无法持续;企业的长期发展,取决于能不能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那么,从现在开始好好分析客户需求、细分客户群体、提高客户服务、提高产品研发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培养员工队伍……这些工作似乎不能马上就给你带来立竿见影的利润,甚至还可能增加成本,但等别人都掉进“一公里外的深坑”时,你的战略、管理能力和优秀的员工队伍就会使你安然无恙,继续向前发展。

战略很朴素很实在,并不很具有投机性。因此,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而在实际的管理实践过程中,许多企业一不小心又会进入另外一些误区。

1.流浪倾向

一位管理大师有个形象的比喻: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

国内不少企业就有这种“流浪倾向”。它们缺乏企业战略,经营企业喜欢“脚踏溜冰鞋”“溜”到哪儿算哪儿。许多企业经营者,因为繁冗的事务性工作而成为“大忙人”,以至于无暇顾及企业任务、方向及战略。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认为,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任务是什么。可以想象,一家没有方向意识和连贯一致的经营战略的公司,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将会是什么结局。当一家企业像流浪汉一样,不知道应往哪里走时,企业命运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它通常会走到它不想去的地方。

随着中国企业战略性重组的逐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市场结构的细分化、多样化,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危机”。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企业广泛的并购重组,使得企业的经营范围、组织规模和结构、产品结构、市场范围等不可避免地发生重大改变。同时,由于跨国公司咄咄逼人,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大大增加,因此,企业必须不失时机地重新制定企业战略,才能成功应对市场竞争。

2.东施效颦

有些企业虽然也考虑制定战略,但其战略不是建立在对企业外部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弱点的全面、科学分析与论证基础之上,而是喜欢走“东施效颦”的“捷径”。看到别的行业、别的企业的战略获得成功,便盲目跟风。尤其是在企业进入新产业的问题上,缺乏独立判断,热衷于“跟进大势,人云亦云”,致使许多同行业的企业发展战略高度雷同。如中国家电行业便是一例。近来,许多企业又不顾自身的资源状况,在战略上猛刮“高科技”之风,似乎企业只要与“高科技”沾边,就无往而不胜。殊不知,高科技同时也蕴含着高风险,高科技企业在具备一般企业应有的资源之外,必须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方能在市场上立足。

这一问题不仅表现为仿效别的企业经营战略,而且还表现为仿效自己企业过去的经营战略。当环境和竞争条件要求企业战略发生变化时,企业却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正如一个经典的军事案例所言:拿破仑之所以胜利,是因为他的敌人仍采用适用于以往战争的战略、战术和组织形式。而当他败于俄国人及西班牙人时,又是因为他对敌人采用了“以往行之有效”的战略,而敌人则以新的思维建立了不是适用于过去,而是适用于未来的战略。企业如果固守过去曾行之有效的战略,必将败于竞争对手。这已为近年来一些企业的经营实践所验证。

企业战略,是基于特定企业的战略,它因时、因地、因企业而变化。没有一个具体战略可以重复救活两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或重复使两个企业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不同行业的企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不同资本、不同结构、不同技术和市场前景,需要选择不同的战略;同一企业在不同成长时期、不同生产规模也必须选择不同的战略。

3.航母情结

国内企业有一种倾向,即企业越大越好,跨的行业、地区越多越好。近几年企业界有句流行语,就是“把小舢板焊接成航空母舰”。当你询问企业经营者,他的企业战略目标是什么时,得到的回答多半是“做大”。许多“小舢板”因外力作用而被焊接成了“航空母舰”,但由于缺乏协调,难以形成“有机体”和核心竞争能力,因而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很难真正发挥航空母舰的作用。

企业规模只有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及运用资源的能力相适应,才能发挥规模效应。近些年,由于我们能够看到的、或比较熟悉的往往都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因而给我们一种错觉,以为国外的公司都是跨行业很多的跨国公司。其实在美国绝大多数都是专业化的中小企业。美国在世界500强固然占有相当多的席位(如1998年就有185家),但我们不要忘了美国还有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因此,就企业战略而言,重要的不是“贪大”,而是“图强”。

4.旧瓶装新酒:组织结构与经营战略的矛盾

有什么样的战略,就应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这是因为企业的组织结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目标和政策是如何建立的,而且还决定了企业的资源配置。

但这一点却往往被企业经营者忽视,相当多的企业试图以旧的组织结构实施新的战略。不少企业的组织规模、经营领域、产品种类、市场范围等等,随着新战略的实施已发生重大改变,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却变化缓慢甚至一成不变。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往往致使企业的现行结构变得无效,其典型的症状包括:过多的管理层次,过多的人参加过多的会议,过多的精力被用于解决部门间的冲突,控制范围过于宽广,有过多的目标未能实现等等。国内这几年一些“井喷式”发展的企业后来之所以“雪崩式”倒下,除了战略制定上的失误之外,在战略实施中组织结构调整的严重滞后及现行组织结构本身的缺陷显然难辞其咎。

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并不是为调整而调整,而是要寻找、选择与经营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切不可生搬硬套。企业是按产品设置组织结构还是按职能设置组织结构,是按地理区域设置分公司还是按用户设置分部,是建立战略事业部结构还是采用更为复杂的矩阵结构,一切必须以与战略相匹配为原则,以提高企业沟通效率、激励员工参与为目标。埃德森·斯潘塞说:“在理想的企业结构中,思想既自上而下流动,又自下而上流动,思想在流动中变得更有价值,参与和对目标的分担比经理的命令更为重要。”对特定战略或特定类型的企业来说,都应该有一种相对理想的组织结构。尽管特定产业中成功的公司趋向于采用相类似的组织结构,但对某一企业适用的组织结构未必一定适用于另一家类似的企业。因此,创建与新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是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5.赶鸭子上架:战略实施与人才匮乏的矛盾

企业往往要到战略实施时,才更加真切地意识到对实施新战略所需要的人才和技能的估计是如此的不足。有些企业简单地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企业便“无所不能”,企业扩张就可“心想事成”。尤其是在经过一段高速成长期,企业有了相当的资金积累,正准备进行“二次创业”实施跨行业经营战略之时,由于目标的“远大”和战略的“宏伟”,企业一时难以网罗足够的人才,于是便出现近年来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赶鸭子上架”,即将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明显不够的人员推上实施新战略的重要岗位。如酿酒公司涉足房地产领域时,任命酒厂的副厂长为新成立的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制药企业进入信息产业时,任命原副总经理为新成立的网络公司总经理;生产光缆的上市公司任命原车间主任为新成立的证券投资部经理;等等,不一而足。不仅经营管理者如此,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重要部门的业务人员,往往也是“赶鸭子上架”。

企业在实施新战略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了正确的经营思路,还要有具有相应能力的管理者及员工才能实现公司的战略意图,否则在执行过程中会偏离方向,不仅无法实现战略目标,反而很可能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不少企业失败的原因并非是战略目标的失误,而是战略实施所需的技术力量及组织管理能力的不足所致。

6.这山望着那山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

在中国企业界,有这样一种现象,经营者在制定战略时思想坚定而专注,但没过多久他们就“见异思迁”了。企业往往经不住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利润增长点”的诱惑,热衷于“哪里热闹哪里赶”,忽而房地产,忽而证券,忽而生物制药,忽而保健品,忽而环保,忽而网络,不能一如既往地执行既定的战略,原先的战略被抛至脑后,企业被短期利益所左右,企业经营变成“游击战”,“打一枪换个地方”,结果企业却“在运动中消灭了自己”。

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固然需要调整和发展,但这并不等于可以“踢开战略闹革命”,企业战略一旦付诸实施,企业就必须立足长远,必须专注,有焦点,把资源集中在既定的战略上,培养核心竞争力、开发核心产品,发展出自己的流程和自己的技术,并且把品质标准提升到世界水准,参与国际竞争。惟有如此,企业才能获得长期利益,真正做大做强。

7.亡羊才补牢:评价时机不当

不管你制定企业战略时考虑得多么全面、周详,由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你总会感到“变化大于计划”。因此适时地、客观地、高效地对正在实施的战略进行评价,并据此采取相应行动,无疑是保证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

但不少企业习惯于到年末,甚至是只有到发生重大问题时,才考虑进行战略评价。近几年,国内企业比较流行在经营出现严重挫折以后,才回过头来审视企业战略,总结出“几大反思”、“几大忏悔”等等。其实,企业战略出现危机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往往都有一段“潜伏期”。在“潜伏期”的早期阶段,企业经营者也大都有所察觉,但由于尚未出现严重偏差,不易引起经营者的重视。由于未能及时进行战略评价,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当企业外部或内部出现某种“诱因”时,战略危机总爆发就在所难免了。如“三株”仅仅因为与消费者的一桩官司就使企业发展出现重大挫折,便是一例。

战略评价何时进行才合适?实际上,战略评价活动应当持续地进行,而不只是在特定时期的期末或在发生了问题时才进行。当环境变得愈来愈复杂、市场变化越来越快时,战略评价活动的频率也要相应提高。惟有如此,才能及时校准方向,防患于未然。

8.见树不见林:评价指标片面

一方面,企业在进行战略评价时,容易片面强调短期的财务指标,如投资收益率、股本收益率、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等。这些指标固然重要,但由于绝大多数财务指标都是为年度目标而不是为长期目标制定的,而有些战略需要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施完毕,其实施结果可能在数年后方能显现,因此,这种做法有时不仅难以对战略做出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反而在客观上“弱化”了战略目标,并极易对企业的战略实施产生误导。企业为了追求这些财务指标,自觉不自觉地将战略目标搁置一边,而采取种种与战略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的短期行为。我国证券市场有几家一度“绩优”今年却出现巨额亏损的上市公司,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这几家公司,过去片面追求年度业绩指标,而忽视了对战略目标的把握,以至于酿成今日的苦果。

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战略评价时,容易忽视质量指标。很多数量指标会因使用的会计方法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质量指标在战略评价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如缺勤率、调动率、生产质量、生产效率、员工满意度等等都是影响绩效的重要因素。《财富》杂志每年对25个产业的企业进行评价,采用关键的8项评价指标是:管理质量,创新性,产品或服务质量,长期投资价值,财务状况,对社区和环境义务的履行,吸引、培养和保留人才的能力,对公司资产的使用。

可见,企业在确定战略评价指标时,不仅要“长短结合”,决心与耐心相得益彰,而且要“软硬兼施”,数量与质量相互统一,真正做到“见树又见林”。

9.远离数字化:评价手段落后

多数企业的战略评价,或者是“集中式的专家研讨”,或者是“零散的内部报告”,评价活动多是“静态”的,即并未将评价活动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来管理,而是评价报告完成就意味着评价活动的结束。企业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评价机制和“动态”的评价体系。远离数字化的落后的评价手段在企业中还有相当的市场。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更新战略评价的手段。

在市场竞争中,通常是拥有最佳信息的一方获胜。在某些情况下,管理者需要掌握当日的新信息。例如,当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而进行多元化经营时,便需要频繁地得到各种新的评价信息。及时而笼统的信息较之精确但过时的信息,通常更适合于作为战略评价的基础。因此,互联网技术被广泛采用,成为企业采用最新信息进行战略评价的基础。

企业还应利用计算机协助经营者进行综合的、统一的、分析性的和经济的战略管理评价活动。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IMS(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大量的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都将大大提高企业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能力。

数字化能明显促进战略评价过程中直觉与分析的有效结合。长期以来,许多企业经营者习惯于靠直觉决策和评价,尽管有其合理的成分,但遇到复杂的情况就容易出现偏差。虽然计算机只是决策工具而不是真正的决策主体,但它可以提供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信息,以及基于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判断。以此与直觉相结合,可使战略评价更加准确。

战略目标与绩效目标不可脱节

如果评选“最令管理者生厌的工作”的话,“考核”肯定能名列前茅。频繁的考核周期、复杂的表格、烦琐的评价项目、上下级再制定目标时的讨价还价……无一不让管理者头疼。

这种令人生厌的局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究其原因,绩效目标和企业战略相脱节是重要因素。

首先,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绩效目标的“全面性”。为了不遗漏目标,企业往往把各种指标都罗列出来,并设计相应的标准进行考核,有的部门承担着30多项指标。

这种看似周全的考虑,在实践中只会带来两种结果。

一方面,人的精力分散,不能集中在重点目标,尤其是战略目标上。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心理能量只能很好地关注7个左右的单元。目标非常多和没有目标的效果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人们在多目标情景中,由于不能兼顾,往往会采取“牺牲创新,少犯错误”的行事原则。因此,规规矩矩表现的部门由于没有大的差错,就不会得到太差的评价。

仔细研究,追求目标的全面性的背后,有两种假设。一种假设是,员工天生是爱偷懒的,因此需要外部的监控;另一种假设是,不考核的内容,员工就不会去做。实际上,员工最反感的就是外部控制,尤其是知识型员工,这种心理更为强烈。另外,企业不能以“考”代“管”,日常的沟通、协调和关键点的控制程序都是必要的管理措施,不能把全部压力都让绩效考核来承担。

造成脱节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绩效目标的来源往往不是企业战略。

在很多企业中,无论是部门的绩效目标,还是员工个体的绩效目标,往往来源于以往的习惯和静态的职能界定。

基于去年的做法来制定当前的绩效目标,显然是假设环境处于稳定状态,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实际上,在这个变革时代,多数行业的环境是动荡的,存在着极强的复杂性、频繁变化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在制定绩效目标时,一定要基于新的环境要求,而不要过分基于过去的行为习惯。

此外,基于静态的职能界定制定绩效目标,往往是不直接承担业务指标的行政支持部门的做法,他们假设部门的职能是稳定的,工作内容也是固定不变的。其实,无论是业务部门,还是支持部门,随着企业战略的不断调整,其绩效目标也是不断变化的。

那么,如何解决绩效目标和战略的脱钩问题呢?我们可以从平衡计分卡中寻找解决思路。

如果我们不能描述一项事物,我们就找不到衡量它的方法。如果不能很好地衡量一项事物,我们就很难有效地管理它。对企业战略而言,也是这个道理。中国的企业家不缺乏战略眼光和思考,欠缺的就是如何把这些想法用清晰的语言和可操作的方法描述出来。

平衡计分卡中强调因果关系链,实际上是企业战略的描述。这种因果关系式的战略描述,使得我们能够对战略进行管理,而不是盲目地跟着感觉走。以戴尔公司为例,以直销模式为核心、提升运作效率是其战略,而只有把这个战略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化描述时,这个战略才能够真正落地。

平衡计分卡中的因果链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普遍意义上的BSC因果关系链。即员工学习与成长促进内部流程的改善或创新,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最后影响财务绩效。另一层含义是指和企业价值定位直接相关的因果关系链。是通过从员工学习与成长到财务四个角度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来实现这个价值定位的。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只是描述战略的思考模式,只有那些具体的衡量指标才对企业的实际行动有直接的影响力。

如3M公司以创新为其战略,在其员工学习与成长方面就会制定出促进创新战略的具体绩效目标,如激励创新的薪酬机制建设等。

当然,由于战略是动态的,企业绩效目标也应不断调整,随战略而动,才能保证绩效目标和战略不脱节。

同时,要敢于大胆舍弃非战略性的绩效目标。

战略最主要的不是选择做什么,而是选择不做什么。绩效目标的设计也是如此,大胆地舍弃非战略性目标是保证战略性绩效目标得以实现的举措。

当然,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目标,虽然不一定体现变动的战略,也仍然应设计为考核目标,如金融服务业中的风险控制目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总之,无论是关键绩效指标,还是平衡计分卡,都倡导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作为“战略性”的体现,最为重要的就是绩效目标和战略的紧密结合。

战略规划不能盲目扩大

中国企业进入规模扩张阶段所遇到的多元化陷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中国的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单项产品的市场份额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单项产品的规模是给定的,在一种产品上竞争很难快速进行规模扩张,切蛋糕的人越多每个人分得到的蛋糕越少,所以企业要想扩大规模必须实行多项产品经营,也就是多元化。

然而许多企业在实行多元化时,由于决策不清而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一是你试图搞新产品、进入新产业,避开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而实际上你的竞争对手同样如此,在新的产品和新的产业方面立刻就会陷入一种过度竞争中,这就是博弈论,你不可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在一个市场里如果只有两个竞争对手,这两个竞争对手无论采取什么经营策略,都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多元化的结局。中国的彩电行业在电子行业的产业延伸即是明证。二是盲目多元化,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关联度较低,致使多元化失败。产业关联度不高,跨度较大,以高技术为基础的企业转而投资风险较大的房地产,搞房地产的又转而搞网络经济、高新技术企业,使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当年众所周知的轻骑集团。轻骑集团曾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摩托车行业之首,雄踞摩托车行业霸主地位。

毫不夸张地说,轻骑集团的历史是一部轰轰烈烈的扩张史。上世纪90年代初,轻骑开始以控股参股、兼并联合形式收购企业,鼎盛时期,集团拥有全资国有企业29个、中外合资公司16个,子子孙孙公司近百家;并先后控股济南轻骑(A、B股)、新大洲A、轻骑海药等三家上市公司,其辉煌程度可以想见。

然而,当轻骑集团还在总结低成本扩张之路是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优化资产结构时,危机已悄无声息地逼近了。自1998年以来,集团的生产经营每况愈下,各子公司不但不盈利,反而需要轻骑集团大量输血。至2001年初,轻骑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全线亏损,其中轻骑集团持股40%多的济南轻骑更创下2.72亿元的巨额亏损。同时,济南轻骑2000年年报披露,轻骑集团违规占用济南轻骑资金达25.8亿元。消息传出,全国哗然,昔日摩托车王国、轻骑系列缔造者,8亿国有资产拨动140亿总资产……所有罩在轻骑集团身上的耀眼光环瞬间消失殆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