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临床眼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07:45:04

点击下载

作者:李巧凤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中西医临床眼科学试读: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为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临床诊疗方面,三者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大力发展,使其基本形成了一门较为独立的中西医结合学。中西医结合最大的优势是反映在临床诊疗方面。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中医和西医两套理论和诊疗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医疗实践中,西医努力学习和掌握系统的中医知识, 中医学习和掌握系统的西医知识,对临床疗效的提高非常重要,现已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共识。但目前国内还未有一套系统的大型中西医诊疗丛书出版,广大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实习医师查阅及学习颇感不便。所以,系统总结我国当代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三方面诊疗经验,荟粹临床专家的诊治精华,努力反映临床各科中西医诊疗水平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了。

鉴于以上原因及强烈的责任感,我们组织了我国数百位临床各科的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著名专家共同编写了1800余万字,20部的《现代中西医诊疗丛书》这套巨著。该书适合广大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参考使用,是广大基层医师的临床必读书,也是广大中、西医院校实习医师临床学习的重要参考用书。

本套丛书体例新颖,特色鲜明,突出临床,突出诊治,突出中西医并举及在临床治疗上的互参并用。从实际出发,客观介绍每一疾病的各种诊疗方法,围绕临床诊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反映了当代中西医诊疗水平。每一种书一般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主要介绍本学科临床基本知识和技术,并对本学科临床诊疗中具有一般性的问题设专题进行介绍。各论主要介绍疾病的诊疗。以西医病名为纲, 中西医内容分述。对每一疾病,均从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三方面论述其诊治。西医内容包括:〔概述〕、〔诊断要点〕、〔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诊断提示〕〔治疗方法〕、〔治疗提示〕。中医内容包括:〔辨证纲目〕、〔辨证选方〕、〔专方验方〕、〔其它疗法〕、〔中成药〕、〔名医经验〕。中西医结合内容包括:〔治疗思路与方案〕、〔诊疗经验集要〕。

西医部分的〔诊断提示〕和〔治疗提示〕是本书重要特色之一。这部分内容重点对该病在发生、发展,以及诊治过程中有关诊断、治疗的重点、难点等诸多相关问题进行临床提示,集中反映了临床专家的诊治精华和实践经验。〔诊断标准〕重点介绍了本病目前最新统一的西医诊断标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医部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既有辨证论治,又有专方验方的应用,及其他临床行之有效的方药、方法。中西医结合部分重点介绍疾病在治疗上的中西医方法协同作用,有机结合应用, 既体现了当代中西医结合诊治的成果, 又具有很好的学术及实用价值。

本套丛书共计20种,包括《中西医临床肿瘤学》、《中西医临床疼痛学》、《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中西医临床儿科学》、《中西医临床妇科学》、《中西医临床外科学》、《中西医临床肛肠病学》、《中西医临床呼吸病学》、《中西医临床消化病学》、《中西医临床心血管病学》、《中西医临床肾病学》、《中西医临床血液病学》、《中西医临床神经病学》、《中西医临床急症学》、《中西医临床老年病学》、《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中西医临床耳鼻咽喉科学》、《中西医临床精神病学》、《中西医临床性病学》。

本套丛书的编写工程浩大,各书主编及编写人员表现出了极大的责任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又得到了许多学术界知名专家的指导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的关怀和支持,谨此致谢。

鉴于本套丛书涉及面较广,临床疾病诊疗又极具复杂性,又受编审时间和编者水平的限制,故书中不妥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尚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再版时修订和更新,使本套丛书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良师益友。《现代中西医诊疗丛书》编委会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八日编写说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使眼科学术理论及其相关技术、设备不断更新,而且眼科与临床各科之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中、西医学之间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新成果、新疗法不断涌现,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眼科事业的知识宝库。眼科学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其他临床各科诊疗水平的提高,为众多疾病的早期诊治和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形势的发展和临床的需求,使广大眼科工作者迫切需要一部全面系统,内容新颖,疗法丰富,实用性强,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为一体的临床眼科学专著。为此,我们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倡导、鼓励下,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邀请了国内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这部《中西医临床眼科学》专著。本书的编写,坚持了以下五个原则。

一、求实:全书的整体构思,着眼临床,重在实用,但适当兼顾基础理论,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印证理论。内容的论述,突出诊、疗两大环节,务求精详,切合实际,便于掌握;在病种的选择上,突出常见病、多发病;在治疗措施上,务求疗法丰富,实用性强。

二、求准:本书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选材,务求立论准确,概念无误,引用资料可靠。每种病的“诊断标准”以全国统一制定的标准为首选,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则录用有关著作上的“参考标准”。其对提高诊断的标准化、规范化,防止和减少误诊,皆具有重要意义。

三、求新:全书在创新体例的基础上,对有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新方药等内容,尽量予以收录,以充分展示当代学术、临床水平。其中有些病证,则系首次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角度整理探究。

四、求精:对有关学术理论和诊疗技术的编写,重在精华,突出独到,注重选择简便、实用、高效的各种疗法。力求以比较少的文字,将有关问题准确、精辟地阐述清楚,使读者从有限的篇幅中获取较多的信息。

五、求全:本书作为我国第一部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眼科诊疗经验和学术理论为一体的大型学术专著,力求内容全面系统,博而不杂,详而有要。全书共分3篇:基础篇分九章,着重阐述了眼科史略、解剖生理、整体观念、五轮八廓、病机、检查、辨证、治疗方法、预防护理等。集中反映了中医、西医各自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疾病的方法,较好地体现出中西医优势的互补性。病证篇共17章,详述了180余种眼病的诊疗。每病多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个层次论述,理论阐述简明精当,诊疗方法可靠实用,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新方药一应俱全。附篇介绍了眼科常用正常值、中医病名索引、方剂索引、参考书目等,以备临床查阅参考。

综上所述,《中西医临床眼科学》集古今眼科学之大成,内容涉及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临床诊疗。在突出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努力反映出求实、求准、求新、求精、求全的特色,为推动眼科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些有益地探索。但由于全书编写工作量大,学术性强,加之水平、时间所限,其中舛误疏漏实恐难免,尚祈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李巧凤一九九八年六月十六日—— 中西医临床眼科学  ——基础篇第一章眼科学的发展

我们的祖先对眼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可谓源远流长,代有发明。眼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其发展状况和学术特点来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一、南北朝以前时代的眼科学

从我国最早的文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祈祷辞和卜辞可知, 早在武丁时代,人们已将眼睛这一感受器官命名为“目”,眼睛得病称为“疾目”,眼睛失明称为“丧目”。如甲骨文卜辞中有:“贞王亡疾目”,“大目不长明”等。春秋战国时期,《书经》记载有“瞽奏鼓”,《诗经》记载有“蒙瞍奏公。”据《毛传》解释:“有眸子而无见曰蒙,无眸子曰瞍”。说明当时称盲人为瞽人,并已将目盲分为“蒙”和“瞍”两类。春秋战国末期,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阐明了眼是整体的一部分,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脏腑精气血津液皆供养于目。《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把眼局部组织按与脏腑相应的关系,大体上划分为6个部分。脏腑有偏盛偏衰,在眼上不同的部位会反映出来。这种整体观念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眼科的临床实践,并为唐代眼科提出五轮八廓学说打下了基础《素问》中有“目盲、目下肿、目黄、目赤、目赤痛、目瞑、目不明”等,也有关于复视、针法治眼病等记载。《山海经》载药物100余种,其中治疗眼病的有7种。《神农本草经》所载365种中药,有70余种对眼病有防治作用。其中有明目药57种,利九窍药16种,治青盲药6种,治目痛药11种,治泪出药10种,治目翳、淫眼、赤白膜药5种,治目中赤肿药2种,治伤眦药2种,治目似脱药1种,治目瞑夜视有精光药1种。《伤寒杂病论》首次记载了全身性眼症,如直视、目瞑、面目及身黄、不识人、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目弦、目赤(血)或从目出、眼中生花、其目正圆、目不得闭、目四眦黑、两目黯黑、目如脱、两目浮肿、目泣自出、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状、面目黄肿、目青面黑、目睛晕黄、目赤如鸠眼等。

有关眼病治疗的记载,据《隋书·经籍志》载此期有《陶氏疗目方》和甘浚之的《疗耳眼方》,可算是我国最早的眼科专书,可惜二书早已佚失。此外,留传后世之《针灸甲乙经》有少量治疗眼病的针灸处方,《肘后救卒方》、《刘涓子鬼遗方》、《肘后百一方》等还有少量治眼病的中药处方。

在南北朝以前,虽然有些散在的中医眼科理论知识与临床资料,但数量很少,而且不系统,并且没有专门的眼科医生。眼病患者,多由内科医生兼治。如《史记》载:“扁鹊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遂为耳目痹医”。扁鹊生于公元前4世纪,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眼科医生。所以,此期,仅能说中医眼科是处于萌芽时期。二、隋唐时代的眼科学

此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中医眼科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许多全书、方书中已有集中记载眼科证治的文献。隋代著名的医学家,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卷28列目病专篇计38候,还在伤寒、温病、妇女病、小儿病等证候中列有与目病有关的证候18候,共计55候。书中提到的解剖名词,除目、眼、白睛、黑睛、瞳子、眦等外,还首次应用了睑、眉、睫毛、缘等名词。书中收载了不少眼科的新病名,如针眼、目涩、目黑、目晕、目渺、目蜡、目胞、目珠管、目偏视、目飞血、目疱疮、目脓漏、目封塞、目内有丁、目珠子脱出、伤寒毒攻眼、时气毒攻眼、热病毒攻眼、温病毒攻眼等,对眼病症状的描述颇详。这些都为以后眼科临床证候诊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唐代初期,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收载了不少眼科的内容。该书于七窍病中首列目病,首次对眼病的病因进行总结,归纳为19因。明确指出生食五辛、房室不节、饮酒不已、夜读细书、月下看书、久处烟火、泣泪过多、抄写多辛、雕镂细作等皆为丧明之本。在眼病的治疗上,《千金要方》介绍验方71首,《千金翼方》介绍验方30首。其中有“神曲丸,主明目,百岁可读细书。”此方即现代常用的磁朱丸。并且首次提出猪、牛、羊、兔等动物肝脏具有明目作用。还首次记载了赤白膜(包括胬肉)的割除手术。关于眼病针灸资料之丰富,也大大超过以前各书。晚唐王焘《外台秘要》卷21专论眼疾,其对前人20多种眼科文献进行了综述,最早阐述了白内障的症状与病程,并明确记载了金针拨治。所谓“宜用金篦诀,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对青光眼的病因有独到见解,认为其病源“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并指出,该病初期即须速治,“若已成疾,便不可疗复。”这与现代医学认为青光眼眼压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房水流出受阻,有病早治,若进入绝对期,视力不易恢复的理论有极其相似之处。该书对视物辨色也有新的认识,认为:“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托三光,内因神识,故有所见。”意即眼能视物起码要有三个条件:①眼组织正常无疾(黑白分明,肝管无滞)。②要有光线照明(外托三光)。③大脑意识正常(内因神识)。这种见解和现代对眼的认识很相似。据史料记载,唐代还有一重大贡献,就是能安置假眼,此是世界上安置假眼最早的记载。这充分说明至唐代,我国的眼科学已积累了丰富的诊疗技术,并形成了专科。

随着医学的发展,唐代的医学教育也随之发展。公元624年,唐朝设立的既是医学教育机构又是医疗单位的“太医署”,内分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等四科,其中医科又分体疗、少小、疡胖、耳目口齿、角法等五种,尽管是把眼科与耳口齿科一起讲授,但也首次把眼科列入了正式教学科目。三、宋元时代的眼科学

宋元时期,眼科的生理解剖、病机学说等基础理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理论与临床方面都具备了成立专科的条件。故在北宋元年间的太医局,开始将眼科从耳目口齿科中分出来。从此,中医眼科一直作为独立学科不断发展。

从现存资料来看,此期眼科专著极少,大部分眼科资料存在于方书、全书之中。如王怀隐等著《太平圣惠方》有眼科两卷,介绍了眼病预防和详细的手术方法以及术后处理,并依五行生克原理,将五轮学说首次明确地运用于眼病的病机阐释,使五轮的临床应用推进一步。并以“眼通五脏,气贯五轮”之说,强调了以五轮学说为基础的整体观念。

此期,中医学术空气活跃,眼科亦然。各派医家从各自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不少独特的学术见解及诊疗方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火热派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目昧不明,目赤肿痛,翳膜眦疡皆为热也,及目瞑,俗为之眼黑,亦为热也。然平白目无所见者,热之郁之甚也。”又说:“仲景言伤寒病热极到不识人,乃目盲也,正理曰由热甚怫郁于目而致之然也。”并首次倡导玄府学说;攻下派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提出:“目不因火则不病,何以言之?气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能治火者,一句可了。”并提出针刺放血治疗眼病以及经络辨证等;脾胃派李杲在《兰室秘藏》中提出:“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养阴派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提出:“眼病所因,不过虚实二者而已。虚则眼目昏花,肾经真水之微也;实者眼目肿痛,肝经风热之甚也。实则散其风热,虚则滋其真阴,虚实相因,则散热滋阴兼之,此内治之法也。”以上四家论点虽不同,但都没有离开辨证论治的原则,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眼科理论,推动了眼科的发展。

本时期眼科方药的数量大大增加。在中药方面,唐慎微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的成就,参考了《神农本草经》以前的各种主要本草著作和其它经史方书共247家,编撰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载中药1746种,较《唐本草》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有关于眼科用药已达180多种。在方剂方面,《太平圣惠方》中收集治眼病方剂达500多首,《圣济总录》则收集了700多首,其它方书与眼科专著中的方剂也多在百首以上。南宋陈师文等将宫廷药局收存的有效方剂核定而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本,书中卷七有“治眼目疾”一篇,对所收锦鸠圆等20余方皆注明主治证候及服用法、配制法,这是最早的方剂规范化的尝试,这些方剂多为后世眼科所常用。《秘传眼科龙木论》是由宋元医家辑集前人眼科著述而成的眼科名著。该书第一部分是《龙木总论》,共84节。其中分总论12节,各论72节。主要载有“七十二证方论”,每节皆由白话文与诗歌组成;第二部分是杂文,包括诸家秘要名方、针灸经、诸方辨论药性等;第三部分附《蒋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这部分也可分成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中除作为病机学说的五轮歌与八廓歌之外,其它论述则源自《太平圣惠方》。各改以问答形式编写的“眼科七十二问”,具体内容与“七十二证方论”不同,而且没有分类。

署名孙思邈辑的《银海精微》一书共81证,除60余种采自《龙木总论》,6种与《太平圣惠方》、《脾胃论》、《诸病源候论》相同外,新增加的有胞肿如桃、眵泪净明、蝇翅黑花等15种。治疗方面除内服药外,有半数眼病配合点眼药外治。该书的附篇从眼的生理、病理、辨证,到常用内服方剂、中药性与外用药的制法等,一应俱全。在眼科临床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南宋赵希鹄所著《洞天清录》一书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正字通》说:“叆叇,眼镜也。”所以配制眼镜,实以我国为最早,只是当时只限于配制老花镜。四、明清时代的眼科学

从明代到清代鸦片战争以前,历时四百余年,是中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此期中医眼科的发展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不论在眼科文献的数量上和质量方面,还是对眼科理论与临床的研究方面,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各代。唐宋时期的不少眼科著作,也在此时期重版,得以流传下来。在医学教育方面,明、清皆设太医院,其中明设13科,清设11科(后合并为9科),眼科皆为独立专科。

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一书,是作者凭多年的临证经验和对病机的研究,把眼病按病因作精细分类,颇具草见,自此我国眼科学有了系统的理论根据。

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于公元1578年所著《本草纲目》,是世界有影响的著作。全书52卷,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眼科用药已达400多种。该书的第4卷眼目一节还记载治眼赤肿,昏盲、翳膜等药物数百种,多数药后附有单方验方。

王肯堂于1602年辑成临床医学巨著《证治准绳》,在“七窍门”内有眼科专篇,汇集眼科病证170多种,凡肉眼所能见到的病状几乎都作了描述,对临床诊断很有帮助。本书“类方”第7册,还收载眼科方剂405首,其中外治方106首。并且首次对五轮八廓等词的含义作了解释,而且对八廓的部位,首次提出了八方配位法。对瞳神首次记载内含神膏、神水、神光、真气、真血、真精的论述这些都被后世医家所推崇。

傅仁宇于1644年辑成眼科重要专著《审视瑶函》,该书前两卷为总论,内容博杂,特别强调气功、运气学说与五轮、八廓学说,其中“识病辨证详明金玉赋”,理论精深而明确实用,参考价值尤高。卷3~6为按病症分节,详述108种眼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其后为附篇,附有针灸治疗要穴和22个外用药方的配制与应用等,并记载眼科用方300多首。由于该书的理论及治疗学内容丰富,临床实用价值较高,所以是流传极广的一部眼科专著。

黄庭镜于1748年著《目经大成》,该书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别有新见。在理论方面,阐述比较广泛而深刻,创见也很多。如把“黄膜上冲”改为“黄液上冲”,被临床沿用至今。黄氏精于眼科手术,对针拨术总结出审机、点睛、射复、探骊、扰海、卷帘、圆镜、完璧等八法,使手术操作规范化。

此期的眼科专著尚有袁学渊的《秘传眼科全书》,邓苑的《一草亭目科全书》,顾锡的《银海指南》,马化龙的《眼科阐微》,王子固的《眼科百问》等。五、近百余年来的眼科学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直到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历时109年之久。由于晚清政府政治腐败,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特别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极力宣扬洋奴买办思想和民族虚无主义,企图消灭中医,使祖国医学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但是由于中医界诸多医家的不懈努力和人民大众的信任,中医眼科学仍取得了一些缓慢的发展。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西医眼科学和基督教一起传入我国。首先由东印度公司派眼科医生来澳门设立诊所,1834年美国又在广州设立“广东眼科医院”(后来改名为“博济医院”),从此,西医眼科便传入中国,并逐渐发展起来。然而,在同一时期,中医眼科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且还受到排斥打击。当时虽有一些中医眼科工作者不懈的奋斗,但眼科遗著较少。其中有陆天医1922年编的《最新眼科秘诀》,黄荔州1928年编的《救目慈航》等书,均乏创见。唯康衍恂1935年编的《眼科菁华录》有一定影响。该书共三卷,卷首为总论,阐述一般的眼科知识,卷上卷下为各论,按16门分述了128种眼症,每症分述了原因、症状、方剂、辨证加减,接近于现代讲义的格式,还绘有“治疗应用器具图”,对眼科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滋于1912年留日归国后编著《中西眼科汇通》,1936年出版,是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该书采用西医眼科分类法,将眼病分为10类,共98症,每病均列有中西医名称,这些编著虽在学术理论上无卓越见解,但却标志着中西医结合诊疗眼病已进入萌芽状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挥祖国医学在人民卫生保健事业中的作用,制定了一系列的中医政策,使中医事业得到拯救和发展,中医眼科走向复兴之路。其复兴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眼科机构建立:1955年我国成立了卫生部直属中医研究院,开始有了研究中医眼科的科室。1956年全国相继创建了20余所中医院校,把中医眼科作为中医专业的一门临床必修课,大多数院校都设立有中医眼科教研室。中医院校的附属医院中,大多设有眼科,并开设专科病房;省、市、县中医院内的眼科门诊或病房也相继建立;我国相继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组织,有的还成立了中医眼科或以中医眼科为主的五官科学会,交流学术经验,推动了眼科事业的发展。

2.眼科队伍壮大:中医眼科工作者队伍自建国以来得到迅速扩大。老一辈中医眼科工作者为中医眼科事业努力工作,组建眼科机构,登上大学讲台,集中训练中医眼科人才,或从事临床应诊,带徒传授中医眼科经验。全国各地于50年代出师的中医眼科学徒,以及60年代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医眼科的工作者,大多已成为中医眼科领域中承前启后的骨干力量。自1959年以后,还有一大批西医学习中医的眼科工作者,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共同为继承发扬中医眼科贡献力量,中医眼科队伍正在不断的壮大之中。

3.眼科著作增加:建国以来,中医眼科著作不但质量高,数量也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1960年由广州中医学院等五所院校出版了历史上第一部高等中医院校通用的中医眼科教材《中医眼科学讲义》,此教材又于1964年、1975年、1979年、1983年先后四次修订,不断充实完善。还有不少西医院校眼科教材中也写进一些中医眼科内容。中医眼科专著不断出版,计有韦玉英的《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路际平的《眼科临证笔记》、姚和清的《眼科证治经验》、陈达夫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陆南山的《眼科临证录》、庞赞襄的《中医眼科临床实践》、《陈南溪眼科经验》、《张皆春眼科证治》等,均各具特色,对继承发扬中医眼科的事业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眼科学术发展:中医眼科学术上的发展尤为突出。从基础到临床的各项科研工作取得不少成果,在全国各种中西医杂志与内部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见解新、水平高、影响大的中医眼科论文,而且正式出版了很多中医眼科与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书。为了继承老中医经验,提高中医眼科队伍的学术水平,卫生部曾经委托有关省市举办多期全国性的中医眼科学习班,广泛交流学术经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先后举办了两次全国性的眼科经验交流会及多次专题专病学术讲座,大部分省市也举办了中医眼科学习班和眼科学术经验交流会。对一些疑难病如视神经萎缩、眼底出血、病毒性眼病等进行专题研究,搞出了很多科研项目。韦玉英对儿童性视神经萎缩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并于1984年通过鉴定。在手术方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在古代金针开内障八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手术方式,开展了白内障针拨术与针拨套出术,使中医眼科古代手术为今所用,重放异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现代眼科学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成就。1950年即重组全国眼科学会,选举毕华德为主任委员,罗宗贤为副主任委员兼总编辑,创办了《中华眼科杂志》。学会组织成立以来,不断壮大,杂志水平不断提高,时至今日,这本杂志显示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为眼科学术交流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些年来又有新的发展,先后出刊了《眼科研究》、《实用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眼底病》、《眼科学报》、《眼外伤与职业性眼病》等等十余种。48年来,先后出版了大量书刊,基础理论方面有卫生部主持编写的高等医学院校全国统一教材《眼科学》,以及各医学院校自编眼科教材,如《实用眼科学》、《眼科全书(第一卷)》、《眼科病理解剖学》、《神经眼科学》、《实用眼科检查》等;重要译著有《梅氏眼科学》、《盖氏眼科学》、《视网膜病》、《眼科病理学》及《裂隙灯前房角镜检查法》等;眼科专著有《工业眼科学》、《眼与全身病》、《临床眼肌学》、《屈光学概论》、《临床视野学》、《青光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释义》、《眼底病》等;眼科护理专著有《眼科护理手册》等;眼科手术专著有《实用眼科手术学》、《眼科手术学》、《眼部成形术》、《眼科手术图解》、《眼内异物定位与摘出》等;眼科图谱有《眼底病图谱》、《高血压病眼底图谱》及《眼病摄影图谱》等。随着眼科专业人才的增加,为了适应临床与科研的迅速发展,近几年,陆续成立了角膜病、青光眼、眼外伤、眼病理、屈光眼肌、眼免疫、眼遗传、白内障与人工晶体、玻璃体与视网膜脱离等十余个协作组,由于分工精细,研讨深入,促进了眼科学的进展。

1955年,汤飞凡、张晓楼等在世界上首次用鸡胚培养分离方法,培养沙眼衣原体成功,为我国眼科界争得国际荣誉。1958年缪天荣创制的对数视力表,是对国际眼科界的较大贡献。第二章眼的解剖和生理

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组成。

眼球位于最前部,它接受视觉信息,经过视神经细胞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视路向视皮质传递,最后获得视感受象。眼附属器是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眼球具有保护机能。第一节 眼球的组织解剖和生理

眼球近似于球形,在正常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为23mm。眼球位于眼眶的前部,通过结膜、筋膜、眼外肌、神经、血管及眶脂肪等组织置于眶内,具有良好的运动性及免受震动性特点。

眼球的最前端(自角膜中心点算起)突出于眼眶外侧约12~14mm,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外侧部,眼球的前部由于受到眼睑的保护,比外侧部受伤害的机会要少。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一、眼球壁

眼球壁分为外、中、内三层。(一)外层

由角膜、巩膜组成,角膜和巩膜都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两者合起来组成眼球的外壳,成为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坚硬球壁。前面1/6为透明角膜,其余5/6为瓷白色不透明巩膜,两者移行处为角巩膜缘。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作用,透明的角膜则是接受视信息的入口,是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从眼球内面看,它是正圆形,从外面看,则是横椭圆形,这是因为在上下两方,角膜被交叉在其表面的巩膜组织遮盖得更多的缘故。成年男性的角膜横径为11~12mm,垂直径10~11mm,女性较男性平均小0.1mm,3岁以上的儿童,其角膜大小已接近成人。角膜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8mm。前面的曲率半径为7.8mm,后面约6.8mm。它的屈光率相当于正43屈光度的镜片。中央瞳孔区附近(即中央4mm直径的圆形区内)近为球形,其曲率半径基本是相等的,由此区向外的中间区和边缘部角膜,则较为扁平。

角膜由外向内分为:①上皮细胞层;厚约50~90um,由5~6层细胞组成,为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在初生儿只有4层细胞,半岁后增为6层。上皮细胞层易于和前弹力膜层相分离,特别在青光眼,眼压升高,角膜水肿后,上皮层和前弹力膜间联系更疏松。此时测量眼压时,上皮细胞可因被擦伤而大片脱落。上皮细膜层的特点是:再生能力强,损伤修复后不遗留痕迹。②前弹力层(Bowan氏层):它不是真正的弹力膜,而是角膜基质浅层特别分化的一部分,其厚度约为10~13u,终生不变。膜上存在许多孔洞,感觉神经纤维末梢从此钻进上皮层。此膜对机械性损伤如钝伤或棒棍伤抵抗力较高,对化学物质的抵抗力则较低,不管任何原因,一旦破坏了前弹力膜层,这部分不能再生,愈合后被疤痕组织所代替。③实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由纤细胶原纤维,角膜细胞和细胞外的粘液基质构成。由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排列极规则,与角膜表面平行,具有同等的屈光指数,各层互相成一定角度重叠,其间有固定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正常时角膜实质层除角膜固定细胞外,其它细胞成分不多,没有血管。在外伤,特别是发炎后因受化学吸引作用,可有大量白细胞由角膜缘血管网进入角膜。白细胞位于角膜小板之间;白细胞破坏后能放出蛋白溶解酶将角膜小板溶解;角膜水肿和角膜内压力的增加对角膜小板产生破坏作用,使其发生坏死。角膜水肿时构成角膜基质的粘多糖容易吸水肿胀,使角膜小板分离断裂坏死,角膜实质出现损伤,愈后为白色的瘢痕所取代。④后弹力膜层:此膜被认为是真正的弹力膜,由角膜内皮细胞分泌而成,常伴随年龄增长而变厚,中央较薄,约5~7u,边缘可达10u以上,为透明均质膜,有一定弹性,虽然对外伤的抵抗力较低,但对化学物质如细菌毒素等的抵抗力甚高,故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后弹力膜膨出,而不马上穿孔的现象,说明此膜有相当的弹性和韧性,不易被细菌的毒素所溶解破坏,此膜损伤后可迅速再生,不留下瘢痕。⑤内皮细胞层:位于角膜的前内面,由一层六角形细胞组成,形状矮而胖,通常高约5um,而宽可达30um,具有眼角膜一房水屏障功能。内皮细胞受损不能再生,只能依靠邻近的内皮细胞扩展和移行来填补缺损区。内皮细胞核居细胞中央,胞浆呈细颗粒状,常能见到细胞内空泡,此在过去曾被视为在制片过程中的人工改变,今则认为空泡的存在和内皮细胞功能及生理状态有关,即将液体从前房输送到基质内,当角膜内皮细胞有病理性改变时,可有一些沉着物如房水中的细胞色素颗粒附着于角膜背面称角膜后沉着物(KP)是诊断虹膜睫状体炎的重要体征之一。

角膜无血管,由泪液、房水、周围血管及神经支提供营养。角膜表面从大气得氧,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

2.巩膜:巩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约占纤维膜的5/6,呈瓷白色,质坚韧不透明,表面有疏松结缔组织依附,又与眼球筋膜相联系。儿童时期因巩膜较薄,色素外露而呈浅蓝色。老年人巩膜因有脂肪沉着而呈黄色。在睫状体血管出入巩膜处常有色素沉积,呈现青灰色斑点状。

巩膜的厚度差异很大,最厚处在眼的后极部,可厚达1mm,最薄处在直肌的附着点附近,仅0.3mm。值得注意的是巩膜沟处,它是眼的一个薄弱区,在长期眼压增高时,巩膜葡萄肿常在这个部位发生,眼球钝伤时,也经常在这个部位穿孔。

眼球后部的巩膜有一个圆形缺口称为后巩膜孔,是视神经由此穿出眼球的出口,视神经纤维束经过筛板上小孔达球后形成眼眶部视神经,此处巩膜薄,并形成许多小孔,称巩膜筛板。青光眼患者,因眼压升高时推压筛板向后突,形成筛板病理性凹陷;又因视神经纤维集中在巩膜管中,经筛板而过,管壁不易扩张,所以视神经炎症性肿胀时,神经纤维受到绞集而发生萎缩。

从组织学角度,巩膜可分为三个部分:①巩膜表层组织是一层疏松而又纤细的纤维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弹性纤维。②巩膜实质:由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基本上不含血管构成巩膜的纤维束也象角膜一样和眼球表面平行排列,但纤维束之间常互相交错,在眼球的前后两端面近角膜缘处和后面近视神经入口处,巩膜纤维束主要呈环行排列,在其他部位其纤维走向和眼球表面平行而采取前后走向,但其表层和里层又有所不同。③巩膜棕黑层:是三层巩膜组织中最内面的一层,弹性纤维成分更为丰富,内有大量分支形色素小胞存在,在这层组织的最内面,有一层内皮细胞覆盖,其内即为脉络膜上腔的潜在空腔,眼钝挫伤引起的脉络膜出血,可有大量血液在此间隙内积聚,脉络膜脱离即发生在此腔隙。

3.角巩膜缘:是角膜与巩膜的移行区,角膜嵌入巩膜内,前界为前弹力层,后缘为后弹力层。小梁及Schelmm氏管等重要组织均在此区域。角巩膜缘表面盖有结膜。

小梁网为前房角的网状结构,位于Schelmm代管内侧。小梁网组织和一般结缔组织不同,上面布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或椭圆网眼,象叶子一般地互相重叠。每个小梁由四部分组成:中央为坚实的胶原纤维心子,外有弹性纤维及玻璃膜样物质,最外面一层为内皮细胞。

Schelmm氏管是围绕前房角一周的房水排出管,由若于腔隙互相吻合而成。腔内壁有一层细胞,有人认为房水经此管内皮细胞的饮液作用从Schlemm氏管再传递到其外侧壁的集液管,与巩膜内静脉网沟通或直接经房水静脉排出。房水静脉穿过巩膜,在结膜下汇入巩膜上静脉网。(二)中层

又称葡萄膜,也称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有眼球血库之称。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1.虹膜:位于葡萄膜的最前部,位于晶体前,周围与睫状体相连,由视杯前段的神经外胚叶和其前部的中胚叶组织发育而成。它的起点和睫状体前缘相续,向中央延伸到晶状体前面的游离缘为止,成为将眼球前后分开的一个重要隔膜。虹膜呈环圆形,有辐射状皱褶称纹理表面含不平的隐窝,中央有一2.5~4.0mm的圆孔,称瞳孔,距瞳孔缘1.5mm处的环状圈为虹膜小环。虹膜不仅表面高低不平,而且各部分组织厚薄也不一样,最厚处在瞳孔领附近,约0.5mm是瞳孔括约肌存身之所,这块肌肉的存在,从组织上加强了这部分虹膜,故在眼球遭外力打击时(钝伤)瞳孔缘撕裂的机会少。最薄处在虹膜根部,这里可以薄到只有一层色素上皮,故当眼钝伤时易发生根部断离。

副交感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交感神经支配瞳孔开大肌,它们共同完成调节瞳孔大小,光照下瞳孔缩小,称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还与年龄、神经精神状态有关。

虹膜动脉主要来自虹膜的动脉大环,从动脉大环分出的虹膜动脉分支经过虹膜根部沿虹膜基质前行,呈放射形走向直趋瞳孔缘,在距瞳孔领约1.5mm处形成虹膜动脉小环,由此再分出细枝,分布到瞳孔领在瞳孔括约肌及瞳孔开大肌之间的基质内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虹膜内静脉的数量要较动脉为多,它们经过睫状静脉向后汇入涡状静脉系统。

2.睫状体:前接虹膜根部,后连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通过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相连。睫状体和脉络膜的互相过渡不是那么易辨认,但能通过锯齿缘处弯弯曲曲的灰白色条纹,来加以分界,睫状体的颜色比较黑,与棕色的脉络膜有所区别。睫状体在眼球内环绕一周,形成环状,但在眼球的不同方位,它的宽窄不完全一样,其中鼻侧的宽度为5.9mm,颞侧的宽度为6.7mm,睫状体分两大部分:①葡萄膜部:包括脉络膜上腔、睫状肌、血管层和基底膜。②上皮部:邻近后房,包括睫状体平坦部及睫状突。

睫状体由外向内可分为7层:①脉络膜上腔:是界于巩膜与脉络膜之间的一个潜在空腔含有肌星和棕色小板。②睫状肌层:是睫状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切面上前大而后小,呈狭长的直角三角形,可分为最外层肌纤维,它是前后走向,称为纵肌。中间为辐射形肌纤维,在纵形纤维的内侧,肌纤维采取斜行走向,向内向后,逐渐散开,最内层为环肌,位于睫状体的前内侧,正在虹膜根部之后,此肌与角膜缘平行,呈环形走向。③睫状体血管和睫状突:它是脉络膜血管层的直接延续,但与脉络膜血管结构和分布有显著不同。睫状突实际上只不过是睫状体血管层的突起部分,睫状肌不参加睫状突的形成。④玻璃膜层:是脉络膜玻璃膜的相连续,这里它又分为三层,最外层的弹性纤维层,中间结缔组织层和最内部的角质层。⑤色素上皮层: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之连续和延长部分。⑥睫状上皮层:为视网膜向前的延伸部分。⑦内界膜层:为视网膜内界膜向前的延续。

3.脉络膜:前起锯齿缘,后至视神经周围,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脉络膜有三个血管层,即大血管层:主要由动脉构成,亦称Hallers层,位于脉络膜的外层。中血管层:又称Satter氏层。主要由静脉组成,实际上,这种大、中血管层之分,纯系人为,即使在血管丰富的后极部,这两层的界限也很难分清楚,毛细血管层:主要为一层毛细血管,由一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小动脉到此终止,垂其进入毛细血管层呈扇形分布形成毛细血管网,以供视网膜外层的营养。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管径特别宽大,二是毛细血管都沿着一个平面呈放射状分布,脉络膜毛细血管贮藏了眼球内血液的70%,另外脉络膜的最外部是脉络膜上腔,由弹力和胶原纤维层构成,内有丰富的色素纤维母细胞,最内层为玻璃膜,由内外两个组成部分:外层系脉络膜毛细血管层浓缩而成,约0.5μm,内层为表皮层,是色素上皮的分泌产物,约2um,为粘多糖所构成。(三)内层(视网膜)

视网膜:为一透明薄膜,位于眼球壁的最内面一层,起自视神经乳头周围向前衬覆在脉络膜内面,其前缘呈锯齿状,故名锯齿缘,再向前则与睫状上皮相延续。视网膜仅在视神经穿过处和锯齿缘与其外面组织紧密连接。在眼球后极部偏鼻侧3mm处,可以看到一个大约1.5mm直径的圆盘区,称视乳头,它是视网膜的神经纤维离开眼球前在巩膜脉络膜管子内口处集中之处,又是视网膜中央血管由此进出眼球的必经之路。在视网膜后极部有一浅漏斗状凹,称中心凹,其直径约1.5mm。当死后不久,变为黄色,故名黄斑,呈横椭圆形,边缘微隆起,而中心区最薄,称为中心小凹,是视力最敏锐部分,检查眼底时所看到的小而明亮的中心反射即为此处。

视网膜的组织结构极为复杂,由外向内可分为10层:①色素上皮层;②杆状体和锥状体层;③外界膜;④外核层;⑤外丛状层;⑥内核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

视网膜的血管来自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其中,中央动脉营养视网膜的内五层,而视网膜的外五层则由脉络膜毛细血管供血。中央动脉和脉络膜的睫状血管系统除和Zinn氏动脉环分支有小吻合外,几乎完全分开,在发生中央动脉阻塞时,因没有吻合支,视网膜内五层营养丧失,所以视力下降极为显著。

视网膜包括三种神经单位:第一神经单位为杆细胞和圆锥细胞,这些细胞接受光刺激后将光能转化为神经冲动传给第二神经单位双极细胞,由此再传递给第三神经单位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轴实即视神经纤维,构成视神经经,视神经孔进入颅腔,形成视交叉。由视网膜鼻侧来的视神经交叉到对侧,由视网膜颞侧来的视神经纤维不交叉。视网膜特殊部位的结构

1.视神经乳头:仅有视神经纤维,而视网膜其它各层包括Müller氏纤维和内界膜均不存在,因此视神经乳头无感光,因而有盲斑之称,视野检查的生理肓点,即系由此产生。由于视乳头处集中了眼底上的全部神经纤维,由此走向球后,此处神经纤维最厚,又缺少Müller氏纤维和内界膜的约束作用,在视网膜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时,易于吸水肿起,向球内方向膨出,形成视乳头水肿。此外,视乳头部又常因眼底广泛病变或颅内、眶内或球内病变而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还可因眼内压力增高而向后凹陷。

2.黄斑:黄斑是位于眼底后极部的一椭圆形凹陷区,总面积略较视乳头大,黄斑中心小凹处位于黄斑中心区,相当于眼底检查时所见到的中心反光小点,中心凹处视网膜最薄,其厚度约为037mm,而中心小凹仅厚0.13mm。此处色素细胞变厚,排列紧密,故色较暗,仅有圆锥细胞而无杆细胞。黄斑中心凹向外,构成黄斑区的周壁,逐渐倾斜,名为斜坡。眼底检查时所见到反光轮,即是斜坡的外界,眼底后极部水肿或萎缩时,此斜坡消失或扩大,眼底检查时所见到的反光轮也随之消失或变大。

中心凹为视力的最敏锐部分,组织结构特殊,许多眼病特别容易累及黄斑,如外伤引起的黄斑水肿或裂孔,就和黄斑组织结构有关。

3.周边部视网膜和锯齿缘:周边部视网膜泛指赤道部向前到锯齿缘这一段距离的视网膜,而锯齿缘则是其前端以锯齿缘的形成和睫状体连接之处。周边部视网膜和锯齿缘有以下特点:①周边部视网膜较后部视网膜薄,其层次也逐渐减少,色素细胞变大,杆和圆锥细胞短而厚,内外两核层变薄,最后合而为一。神经节细胞稀少,神经胶质增多。周边部视网膜没有视功能。②周边部视网膜到锯齿缘的两核层之间,常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形成,是该部视网膜退行性变的产物。老年人锯齿缘部常有囊样变性,可以形成许多囊肿,连成一串,一旦其中有一个完全穿通,即可引起视网膜脱离。有时,视网膜囊肿虽未穿孔,许多囊肿互相连起来的结果可使视网膜分为前后二叶,称为视网膜劈裂症。二、眼球内容物及相关组织

在眼球内,充满透明的内容物,使眼球具有一定的张力,以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同时保证了光线的通过和屈折。这些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和角膜共同组成眼球的屈光间质。

1.房水:是透明的液体,由睫状突产生,充满前房和后房,有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的功能,同时也是维持和影响眼内压的主要因素。

房水全量约为0.16ml,弱碱性,屈光指数1.3336,比重较水略高,其主要成分是水,含有少量氯化钠、蛋白、维生素C、尿酸及无机盐类等。

房水的流出途径:房水由睫状突产生后,先进入后房,经瞳孔进入前房,再经前房角小梁网,Schlemm氏管和房水静脉,最后经睫状前静脉而进入血循环,如果这种正常的流出通路受阻,就会引起眼内压增高,临床上称之为青光眼。

2.前房:是一充满房水的腔。前为角膜,后为睫状体前面的一部分、虹膜和晶状体的中央部。其周围以前房角为界,中央深度约为1.64~2.21mm。前房愈向周围愈浅,在虹膜未卷处最浅,再向外略变宽,即前房隐窝。前房的深度随年龄增加而渐浅。近视眼的前房较深,远视眼前房较浅。

3.前房角:是前房的周边部分。有内、外二壁,由角膜和巩膜、虹膜和睫状体的移行部分组成。角、巩膜交界处内侧面稍向下凹,叫内巩膜沟。此沟的底部有Schlemm氏管,管的外侧为巩膜,内侧为小梁网。内巩膜沟后缘稍凸起,形成巩膜突,其前方和小梁网相连接,其后方有睫状肌子午线纤维附着,是临床上检查房角结构的重要标志之一。

小梁网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和结构的扇形网状组织,填充在除Schlemm氏管以外的巩膜内沟中,形成前房角外壁。其子午线切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尖端位于角膜内弹力层的止点和附近的角膜板层,此处稍隆起,名为Schwalbe氏前界环,也是房角检查的重要解剖标志之一。小梁网由内向外分为三个部分,内侧部为色素膜网,中间部为巩膜网,外侧部分为内皮网,一般认为此处是房水流出阻力最大的部位。

4.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瞳孔之后,玻璃体碟状凹内,借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以固定其位置。晶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屈光力很强。其直径约9~10mm,厚约4~5mm,前面凸度较小,后面凸度较大。前面的中心称前极,后面的中心称后极,前、后面结合部称赤道部。

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所组成。晶状体囊为一层透明而具有高度弹性的薄膜。前囊下有一层上皮细胞,后囊侧没有。前囊下的上皮细胞到达赤道部后伸长,弯曲,移向晶状体内部,成为晶状体纤维,一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增生,形成晶状体皮质层,旧的纤维被挤向中心,形成晶状体核。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核略呈黄色。

晶状体无血管,其营养主要来自房水,通过晶状体囊扩散和渗透作用,吸取营养排出代谢产物。房水若发生病理改变,常影响到晶状体的代谢,形成白内障。

晶状体悬韧带是连接晶状体赤道部和睫状体的带状纤维组织,每一纤维带由许多细微的纤维丝所组成。这些细纤维末端又分裂成扇状,附着在晶状体囊和睫状体上。

5.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其99%为水份,充满在晶状体后面的眼球腔内,其前面有一凹面,晶状体后面嵌于此窝内,在儿童及青年人与晶状体附着颇紧,至老年则变得容易分离,因此在白内障手术方式选择上,有一定意义。玻璃体周围部分密度较高称玻璃体膜,此膜在视神经乳头周围和锯齿缘前2mm之睫状体平坦部,与之紧密连接,后者又称玻璃体底部,当玻璃体脱离时,该处的睫状体上皮随之脱离而附于玻璃体上。玻璃体的中央部可见密度较低的狭长管,称Cloquet氏管,此管之两端分别与晶状体和视乳头相连。在胚胎期间,此管内有玻璃样动脉通过,出生前完全消失,但有时于晶状体后或视乳头前可见此种动脉的遗迹。

玻璃体无血管,其营养来自脉络膜,睫状体和房水,本身代谢作用极低,无再生能力,损失后留下的空间则由房水来充填。

玻璃体的功能除有屈光作用外,主要是支撑视网膜的内面,使之与色素上皮层紧贴。玻璃体脱失或液化时,此种支撑作用大为减弱,易导致视网膜脱离。第二节 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

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一、眼睑

眼睑分上睑和下睑,覆盖眼球前面,有保护眼球,防止外伤和干燥的功能。眼上睑较下睑大而宽。上睑以眉为上界,下睑下界与颊部皮肤相连续,无明显分界。上下两睑间的缝隙称为睑裂。正常睑裂宽度,向前平视时,在中央平均约为7.45mm。上下睑的联接处称为眦部,外侧称为外眦,呈锐角;内侧称为内眦,呈钝圆形,在内眦有一小湾叫泪湖,湖内有泪阜,上、下睑缘近内眦部,各有一稍突起的小孔,称为泪点,是泪液的排出通道开口。眼睑的游离边缘称睑缘,分前后两唇,前唇较钝,有排裂整齐向前倾斜的睫毛,具有防尘和减弱光线的作用,后唇锐利呈直角,从而保证眼睑和眼球的良好接触,使眼泪不致外溢。前后两唇之间稍突起呈灰色,称为灰线,是眼睑手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后唇有一排小孔,为睑板腺开口,腺体本身位于睑板内。

组织学上,眼睑由前向后分为5层:①皮肤层;②皮下组织层;③肌层;④纤维层;⑤睑结膜层。

睑皮肤:为全身皮肤中最薄者,容易形成皱褶,尤以老年人为显著。

皮下组织:为疏松结缔组织和少量脂肪所构成,易发生水肿、瘀血。

肌层:为两种横纹肌组成。一是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呈一扁环状,以睑裂为中心环绕上,下眼睑,司眼睑之闭合。由于肌纤维呈环状,故手术时皮肤切口应与肌纤维平行。另一是提上睑肌,由视神经孔周围的纤维环上方附近开始,沿眼眶上壁向前呈扇状展开,最后附着在上睑板上缘、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和结膜上穹窿部,由动眼神经支配,司上睑提起。

此外,还有上下睑板肌,又称Müller氏肌,为平滑肌,上睑的Müller氏肌,发源于提上睑肌,附着于睑板上缘;下睑的Müller氏肌,源于下直肌,附着于睑板下缘,该肌受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引起睑裂增宽。

纤维层:分为睑板和眶隔两部分组成。睑板为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质硬如软骨,是眼睑的支架。睑板内有许多垂直排列的皮脂腺,称睑板腺,开口于睑缘分泌油脂,有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故睑结膜面手术时,切口应垂直于睑裂。上下睑板的两端合成结缔组织带,内侧者称为内眦韧带,外侧者称为外眦韧带。眶隔,是一层薄的纤维膜,一面与眶缘的角膜相连,一面与睑板衔接,可随眼睑动作而伸缩。

睑结膜层:(详见结膜)

眼睑的血管:上、下眼睑血液由面部动脉和眼动脉来的各分支供给,这些分支互相吻合在睑板前后都有交通丛,并在上睑下沟和下睑缘附近形成二个睑缘动脉弓,上睑缘动脉弓位于睑缘上1~2mm处,下睑缘动脉弓位于睑缘下1~3mm处。这两个动脉弓的分支穿过睑板,出现于睑结膜以营养结膜。此外,在上睑或有时在下睑,沿着上睑板上缘和下睑板下缘形成第二动脉弓,即上睑和下睑的周围动脉弓。二、结膜

结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覆盖在眼睑后面和眼球前面,上于角膜缘,结膜以上、下睑缘为其外口,形成一囊,称为结膜囊。结膜按其不同的解剖部位分三部:①睑结膜;②球结膜;③穹窿结膜。在内眦泪阜外侧有半月形结膜皱襞,称为半月皱襞,是相当于低级动物第三眼睑的遗迹。

睑结膜和睑板紧密相连接,不能移动,表面光滑,距睑缘约2mm处,有与睑缘平行的浅沟,称睑板下沟,常为异物存留之处。

球结膜薄而透明,覆盖在眼球前部巩膜的外面。球结膜除和角膜缘紧紧附着外,其它部分疏松,容易推动,易因水肿或出血而隆起。

穹窿部结膜为结膜最松弛的部分,由于其宽广而松弛,遂形成横皱襞,使眼球能自由转动,其内含静脉丛和大量淋巴细胞,有时形成滤泡。

结膜的血管来自眼睑动脉弓和睫状前动脉,静脉与动脉大到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