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营销:最具颠覆性的营销革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1:01:25

点击下载

作者:(美)汤姆·海斯(TomHayes)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湿营销:最具颠覆性的营销革命

湿营销:最具颠覆性的营销革命试读:

湿营销——最具颠覆性的营销革命[美]海斯(Hayes,T.)[美]马隆(Malone,M.S.) 著曹蔓 译

ISBN:978-7-111-30384-8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bbbvip.com

新浪微博 @言商书局

腾讯微博 @bbb-vip推荐序一 人是湿的

人是湿的。

只有认同人是湿的,才能理解湿营销。

人为什么是湿的呢?据说人体95%以上的成分都是水,而干的成分不到5%。但经济学不是这样理解的。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理性的成分占了多少?占100%,甚至更多。

我女儿青青与邻家小女婷婷经常玩一种叫“干国与湿国”的游戏,在沙坑中划一条界,一边是引水修筑的湿国,一边是干打垒修建的干国。干国需用外力固化城堡,既成则坚固规整,但却略乏变化;湿国用水聚沙成塔,形态多变,然过则洪水泛滥。

古人说智者乐水,水是湿的。照目前地球环境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湿营销的未来前景似乎越来越看好。这好像“干国与湿国”游戏玩到最后,总是水越来越多,最后流到干国一边,把干国变成湿国,或变成干湿混合的大同世界。

营销也有干湿之分。湿营销是一种“湿国”的营销,情感化、个性化、自我化、碎片化、信息瀑布、湿件、圈子、好友、关系、信任……都跟心有关,具有水的特性。这与“干国”的营销,那种冷冰冰的理性营销,形成鲜明对照。

人们很想了解什么是湿,什么是湿营销。不过,由于湿的特征太多、太分散了,人们反而难以简单用一句话概括。《湿营销》这本书就有这个特点,内容很丰富,但还需要用一条主线贯穿。我想归纳一下这条主线。

要说清楚“营销是湿的”特指什么,首先得了解“人是湿的”特指什么,甚至“湿”本身特指什么。

让我概括什么是湿,如果只能用一个字从“道”上概括,我选择“心”。如果可以说“阴、阳”两句,第一句要说心是指世界的有机联系,相当于"Internet"中的"Inter";第二句要说心是指世界的异质多样,相当于"Internet"中的节点。关于湿的一切,都是从这里来的。

湿以前是干,干与湿是从什么时候分家的呢?是从工业化开始分家的。在人类工业化的思想源头上,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儿玩了一个大的过家家,把世界分为干国与湿国。干国的中心词是物,湿国的中心词是心,后世俗称心物二元论。

物与心——或者说干与湿——的区别在于:物,第一是机械论的,否认有机联系,否定关系、信任、圈子之类你我不分的“湿”性存在;第二是原子论的,认为原子与原子是同样的,否定个体差异,演化为同质化生产。心,第一是有机论的,有机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信任、关系、圈子等湿营销中看到的现象;第二是异质论的,心理(如情感)是异质性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比如同是强调个体,同质论通向大规模生产与营销;异质论则通向个性化生产和营销。差别就是在同质、异质上。

互联网出现之后,干国为什么倒霉了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机械论过头了,导致做事的摩擦系数过高(经济学上叫交易费用过高),湿营销中的关系、信任就相当于润滑油,用来降低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二是原子论过头了,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打价格战,没利润了,而需要个性化这种湿的东西来提高附加值。

互联网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心”的意思。它包含心(也就是湿)的两个基本面: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Inter"(主体间性),所以称做"Inter"的"Net";与你是你,我是我这种干的活法(俗称契约论)正好相反。二是你与我不同,我与你不同,干的活法虽然强调你是你,我是我,但在货币面前,你和我没有任何区别;而湿的活法,强调在心面前,你与我是异质性的、个性化的存在,可以分别定价。所以湿营销会通过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个性化定制,来系统地回避价格战,走向价值高端。它不是高在技术,而是高在人性。

引用孔子的话高度概括网络精神就是“和而不同”,意思是越融合,越个性化。湿营销,就是和而不同的营销的意思。我主张融合创造财富,就是指“和而不同”创造财富,特指网络层基础业务的融合加上节点上增值业务的差异互补形成的湿的经济。

举例来说,《湿营销》第四篇反复讲信任对湿营销的核心重要性。信任就作用于网络层基础业务,这是一种新的所有制形式,即社会资本的产权形式。其湿的特点在于,信任是反契约的,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有权不能在节点之间转移。不能说我把信任转给你,一方有另一方没有了,一定是相互信任,同时生效。这就是融合,是水所独具的湿的特征。谁最不喜欢融合呢?一定是美国律师。因为他们要让国民财富的相当一部分,内耗在你掐我,我掐你上。一旦营销变湿,人际关系协调了,社会化成本降低了,相当多律师就得失业。所以他们一定要挑动群众斗群众。相反,如果大家共享信任这种社会资本,交易就会变得简单。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另一方面,融合的结果,与工业时代相反,不是趋同,而是求异,是选择的多样化。论多样化,再没有比心更能的了。物是死的,心是活的,所以心比物更多变,湿比干更灵活。大规模定制,就是干国与湿国的混合。大规模承担的是干国的使命,用工业化求同的方式,降低成本;定制承担着湿国的使命,用信息化求异的方式,提高价值。对更广泛的互联网营销来说,更像是大水冲了干国,使干国、湿国不再那么界限分明,原来干的部分(社会化的部分)转化为共享用户规模、信任、社会网络等可融合利用的基础资源,以降低社会化成本;湿的部分成为在融合的土壤上齐放的百花、增值的个性化业务。所谓碎片化,不如用百花齐放形容更确切,因为百花是不能离开共享的土壤的。以前在干的年代,百花齐放是不经济的,因为一种花需要单独一盆土壤(专用资本),现在百花共享融为一体的土壤(社会资本),因此个性化的花朵成为生命中可承受之轻。有机融合与个性化相辅相成的道理就是这样。

世界说复杂真复杂,用一百本书,也说不尽干国与湿国;说简单也简单,世界无外乎网络与节点,把握住了网络与节点上的特征,就能找到这纷繁的现代市场背后的本质。

因此,把厚厚一本《湿营销》读薄成一个词,无非就是“有机+个性”,就是心。姜奇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推荐序二 越湿越营销

我做了11年的网络营销,热爱这个行业,享受这个行业带来的快乐,沉迷于这个行业带来的变化。[1]

11年前,当第一条banner广告在我服务的媒体上发布时,看到客户满意又略显困惑的面庞,一种兴奋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作为这个行业吃螃蟹的第一批人,我们怎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有价值的服务呢?在11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不断地在问自己这个问题。

五六年前Web2.0浪潮席卷全球,翻开了互联网行业崭新的一页,消费者为此兴奋,他们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了接收和发布信息的完全参与者。他们创造着自己的媒体平台、自己的社团、自己的网络生活。随着人们在互联网上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互联网变得越来越人性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发现在网络上聚合的关键在于它营造了值得信赖的新环境。那么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数十年来不变的广播式营销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传统的营销业何去何从,值得同行们普遍思考。[2]

我很幸运一直在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环境中生存,有机会不停地尝试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新思维、新模式。10年前配合传统媒体发布互联网广告,把广告创意做得绚丽多彩,充满感性,客户满意了;5年前整合互联网资源,编辑们开始主动采编、与用户形成网络互动专题,客户满意了;两年前从内容整合,到搜索、社区、线下活动的立体整合传播出现了,以网络互动为主角的精彩传播案例不断涌现,互联网营销成为主流传播的中坚力量,客户又满意了。但是随着上网人数的急速增加,网络碎片化加剧、用户自由度增加、口碑价值凸显、有序组织越发困难,客户开始困惑了。他们越来越重视网络营销,却面对互联网带来的营销新问题束手无策,这给网络营销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探究互联网环境中人群的本性、需求和价值观的时候,看到了《湿营销:最具颠覆性的营销革命》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伴随着场景变化产生的共鸣,惊喜地发现书中很多观点与我们的实践不谋而合,同时又有深入的研究、调查、整理、总结和提炼。

书中精炼了Web2.0技术平台发展中所积累的用户变化。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等多角度分析了人的基本特征、人的群体属性和本质。让读者了解到群体如何形成决策、如何保持决策。最终总结出正在亲历的营销革命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病毒传播,只要悉心琢磨人群的行为轨迹,就会发现:看似自由化、无组织的人群是可以有效引导、有效服务的。从而有规律地、可重复地创造出用户喜欢的“信息瀑”,引爆流行,获取用户信任。

这是最吸引我的一个章节,因为营销是为受众服务的,只有了解人、理解人,发现其中客观规律,才能创造出好的营销。“湿”在这里定义的是有情感的、自发的、个性的、符合人群本质需要的行为方式,不是硬邦邦的、干巴巴的、强加于人的手段。“湿营销”可以给需要的人更多的帮助,让不需要的人不被打扰,从而获得最好的营销效果。

书中对营销的主体——消费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事实上,消费者处在一个信息过剩的环境中,Web2.0的平台使他们更容易参与其中,使用内容、发布内容、平等互动。更多的信息随之产生,形成了一个无限丰饶的世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消费者其实并不快乐!为了享受美好生活,选择成本不断增加。他们开始困惑,于是排斥、躲避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在这片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人们开始像小水泡一样聚合成熟悉、信任的小圈子。家人、朋友、同事、网友的推荐,成为加入这些小圈子的最重要依据。这些小圈子开始屏蔽来势汹汹的大众传播。面对这样的变化,营销者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从提供选择到提供需求无疑是唯一的答案,需求又从何而来,从“湿环境”的分析和把握中来!

当读到这时,“湿营销”的理念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是“双赢”,信息发布者认为有理由传播信息,同时信息接收者又认为能够从中获益。营销变成了人与人的交流,而不是人与公司的对话。博客、论坛、聊天室、SNS工具、社交圈、好友录等逐渐成为营销选择的王道。

湿营销从湿的诉求开始,经过湿的执行、湿的优化,获得湿的结果,鼓励参与其中的人把好的体验和朋友们分享。书中总结了不少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发掘出了面对大众市场和利基市场两个截然不同市场的营销规律。涵盖了传播内容的选择、圈子语言的定义、传播方式的规划、传达人群的估算,甚至涉及文化的融合、金融的保障等,让我们全方位地触摸到了“湿营销”。越湿的环境,越需要专业营销人的专业服务,更加需要展现营销人的创意与智慧。

小趋势决定大变革,湿的世界里的机遇是什么?故事的最后,作者和读者一起设想了美丽的新世界,也许人们在新技术、新工具的帮助下,可以自由引领、创造、经营、享受属于自我的生活。于是一个更符合人类本性的经济新秩序便应运而生,在这样的世界里,互信比互利更重要!作为营销人,我们应该怎么规划和面对这一新世界呢?或许,一时半会儿也想不明白,不如每个月找个假日的下午,一缕阳光、一杯清茶、一群朋友、一段思考,靠群体的智慧让我们逐渐靠近答案。变革也许就像十几年前的互联网、五六年前的Web2.0一样,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会悄然来临。

如果说“湿”代表的是生命、活力和爱,我要说“每天湿你多一些”。如果说“湿”带来了变革与挑战,我想说:“越湿越营销”。于立娟天涯社区首席营销官[1]banner广告即标志广告,又称横幅广告,全幅广告,条幅广告或旗幅广告。banner是位于网页顶部、中部或底部任意一处,并横向贯穿整个或者大半个页面的广告条。[2]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是具体的实例。推荐序三 世界是平的,未来是湿的

千人一面地对待消费者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由数字社会创造的“湿”世界里。

我们研究发现,除了“利基”、“长尾”、“蓝海”外,一个新的指标也应该引起营销决策者们关注,那就是营销的“湿度”。在《成功营销》2009年8月刊的封面专题中,我们率先提出了“湿营销”的概念,这一概念迅速在营销圈中得到传播与认可。

所谓“湿营销”,指的是借由互联网上的社会性软件聚合群体,以温和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品牌的追随者,并赋予消费者力量,鼓励他们以创造性的方式贡献和分享内容,影响商家的新产品开发、市场调研、品牌管理等营销战略。

全世界有近70亿个性鲜明的人,但不管他们的选择多么离奇,借助互联网,都能轻易找到成千上万甚至更多与自己品味或兴趣相同的人。从Napster到Skype,从Google到eBay,从Wikipedia到Facebook,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群体基于兴趣、情感和爱好而成形。

互联网上自发聚合的群体正在繁荣发展,它们是有力量的。

而这些聚合起来的力量,已经从线上跨越到现实世界。人人可以成为意见领袖,可以发起一场公众运动或时尚潮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群体现象——参与化、情感化和圈子化的消费群体。

事实上,如果群体涉及到千分之一的人口,就会对企业的营销产生影响。戴尔在Twitter上面的粉丝超过150万,与客户之间直接沟通交流的同时,相关收入更是超过700万美元;派拉蒙在一些社交网站上为电影《灵动:鬼影实录》开设论坛,让大家为扩大电影上映规模“请命”,在没有任何传统宣传的情况下,这部花费1.5万美元拍摄完成的超级低成本惊悚片获得了6200万美元收入,成为派拉蒙有史以来“性价比”最高的电影;加拿大乡村歌手戴夫·卡罗尔自创自拍自演的《美联航弄坏吉他》在YouTube上疯狂流传,导致美联航股价暴跌10%,相当于蒸发掉1.8亿美元市值,还被数以百万计的人指责;还有通用、微软、波音等公司,通过博客建立起品牌追随群体,收集顾客反馈,在企业战略的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一个又一个不胜枚举的案例,为群体的聚合深刻影响营销做了完美注释。

在“湿世界”里,世界在变小,关系网在变大。人们不再像机关、工厂那样永远地靠正式制度强制待在一起,而是可以轻易地在网上组建各种群体,发现志同道合的人、以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一起从事某个项目。如此众多的人来到网上,网络拥有了真正的社会密度,这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工作、娱乐、生活和思考的方式,进一步对商业、政治、媒体和宗教等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说,互联网平台与各种媒介融合交互的整合,已经代表了一种新的营销传播趋势。

在这场变革中,营销人士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无数相互独立但又彼此影响的消费者圈子,鼓励消费者之间的交流。2009年11月,《成功营销》杂志在第六届年度创新营销峰会上,与800多名营销专业人士共同探讨“打开营销新‘湿’界,创新下的营销跃升”这一主题,我们坚信全球化的“湿营销”势不可挡。

我们需要让更多的营销人意识到“湿营销”,懂得“湿”意义并学会在湿世界里如何营销,正如本书所指出的,注重消费者的群体成员身份,而非单纯的产品使用者身份,营销手段从“模因”转变为“湿件控制”,抓住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情和心理纽带。

我们相信,“湿世界”里的互联网创新,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契机、新的思维。众多有着营销创新意识的企业,在中国互联网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营销平台上,根据中国自己的网络环境特点和企业自身的营销需求,不断进行着营销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索,并且产生了不少代表着营销新思维的成功案例。在报道和分析这些案例的时候,我们也会尝试把这些案例与国际动态进行横向比较,用一种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希望给营销决策者和从业者一个从实践中获得启发的渠道。

市场营销是一门很广泛的学科。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吸纳了多门学科——经济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的丰富内容。从研究一个群体内部的观点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到探寻湿营销模式存在的基础,从定义碎片化的经济到考察这种经济新秩序下企业的生存之道,作者以多学科视角对“湿营销”进行了系统化、全方位的分析。

聚合的力量是强大的。如何将这种无形的力量、这个庞大的气场用于营销?这值得所有的营销人士认真思考。毕竟,在这场“湿营销”变革中,谁能最大限度地、最长久地网罗住这些快聚快散的网民,谁就能把握市场、赢得未来。齐馨《成功营销》杂志社执行出品人兼主编译者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姜奇平老师形象地用“湿”来形容我们身边的互联网世界,让我们对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最直观的对比。在这个湿的世界里,人们不再像公司和政府机构靠制度连接在一起,而是可以轻易地在网上组建各种群体,发现志同道合的人,以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一起从事某个项目,人们用SNS、维基等词汇来命名这些项目。

互联网时代的“湿乎乎”是一种返璞归真,就是把只属于人,而不属于机械的东西找回来。人与人之间可以凭一种信任和喜欢,相互吸引,相互组合。工业社会的媒体充斥着各种商业信息,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是眼花缭乱的广告,翻开报纸杂志到处是赤裸裸的推销——于是我们开始明白在所有这些媒体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大众营销,让消费者不得不接受。

然而,在互联网新经济中每个用户都有绝对的自主权,备受传统媒体压迫的人们在这里可以完全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组成数以万计的小圈子。它的好处在于不仅能让成员彼此交流感情,还可以一致对外,抵制现实世界疯狂喧嚣的大众营销风暴。由此不难看出,规模宏大、高度统一的网络市场正在表现出一种加速分裂的趋势,分裂成无数具有一定意义的小型化群体——即全球化网络世界的碎片化。

干燥、强制的大众营销时代之后,是“湿营销”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的不再只限于娱乐明星,任何人、物、话题都可能成为他们聚合的原因;他们不再被动接受消费媒介内容,而是主动出击,乐于表达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圈。他们就是“湿营销”时代的“湿粉丝”。“湿营销”时代的消费者代表的是现今的一种消费者潮流——参与化、情感化和圈子化的消费者群体。对于公司而言,要想让品牌拥有强大的口碑,产品拥有广大的粉丝市场,就必须理解它所面对的这个日益强大的新的消费群体。《湿营销》作者汤姆·海斯和迈克尔·马隆在本书中阐述的深刻见解会让广大读者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虽然本书的主旨是探讨新市场环境下的市场营销行为,但两位作者却难能可贵地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互联网新经济带来的“湿营销”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湿”的本质其实就是回归人性的真诚关怀,回到人类社会之初,那个充满感情和信任的人际关系中。

从“干”到“湿”也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湿营销”也是一种不断发展进步的营销方式。随着“和而不同”精神在网络生活中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苍白的心灵或许会逐渐红润起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让“湿”的世界逐渐取代这个干燥、充满摩擦的世界,正是《湿营销》这本书中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

作者是怀着一种高尚的人文思想来看待问题的,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其表面原因上,而是进一步解释作为社会参与者——人类,在这些现象中的心理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动因。这就是为什么我在阅读此书时感到兴致盎然的原因,因为它能勾起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认同感,因为它能让我在阅读中时而感到莞尔,时而陷入沉思。也许这才是兼具思想价值和阅读价值的作品吧!曹蔓绪言 开启『湿营销』时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1]——《周易·系辞》个体与群体[2]

1971年,欧洲社会学家亨利·塔吉夫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个体会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对某个特定群体情有独钟。

这项实验十分简单:

实验以十几岁的年轻人作为对象,研究人员向他们分别展示克利[3][4]和康定斯基绘画作品的幻灯片,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把他们分成两个小组。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产生不同的群体身份感,即哪些人是“自己人”,哪些人是“圈外人”。通过这种潜意识的身份强化,研究者希望了解群体概念会对个人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完成分组后,这些年轻人会依次被带到一个小房间,对其他受试者进行主观评价,选出谁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好。

评价问题的设计很巧妙,充分突出了群体意识对个人判断的影响。也就是说,受试者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必须考虑到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是较为亲密的“自己人”还是相对陌生的“圈外人”。

那么,实验的结论如何呢?

按照大家的评选结果来看,所有的答案都反映出这样一个相似点: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所在小组的成员要优于另外一个小组的成员。无论实验规模如何变化,这种行为模式都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换句话说,假定有一个大家都不感兴趣的作品,而且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不会影响其主观选择时,在欣赏完之后他们仍会基于自己感受到的群体身份做出决定,哪怕他们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跟自己是“同一个战壕”的。后续的实验也表明,受试者即使在缺乏足够群体信息的情况下也会表现出高度的忠诚度。

塔吉夫的实验曾被广泛应用,其结论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真实本性,以及人与人之间期望彼此联系的深刻而必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一结论同样也为正在黑暗中摸索的当代全球经济点亮了一盏明灯。这种令人无法抗拒的人际间联系的需要,正史无前例地预示着未来几十年的商业发展方向。在这个人类正大胆突破传统同时为无穷的选择和机会而目不暇接的时代中,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这种本性在引导历史朝着未知的方向曲折前行,它所造成的变化效应足以让最合理的预测都落空。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最喜欢和志同道合者结成小群体。在当今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的影响下,人际交流不但变得更轻松,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响应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建立起新的社交方式。放眼望去,你会发现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正以全新的方式进行联络、合作和竞争。不但如此,人类还利用网络这一强大工具努力破除各种现实的藩篱——社会机构(如图书馆、录像店、书店)、媒介机构(如唱片公司、电影院)和传统事物(如每天的晨报和晚报)。

在这场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变革大潮中,有一点似乎被我们遗忘了。那就是,如果大家放弃了那些长久以来一直保护人类需要和支持人类存在的社会机构,如果人类可以拥有几乎无穷的选择权,以至于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时,随之出现的巨大心理真空反而会推动大多数人争相组建新的群体或机构以更好地适应迅速变化的现实生活。面对这种挑战时,人类不会形成大一统的联盟,而是更喜欢钻进那个容易让自己满足的,信任度更高的小圈子。

明白了这一点,过去那些纷繁复杂,令人难以解读的社会现象马上就会变得无比清晰。

例如,就拿我们所处的Web 2.0时代来说,最重要的新型商业机构是那些社会网络公司。其中最知名的公司包括Facebook、MySpace、YouTube、LinkedIn、Craigslist和其他一些网络巨头,除此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类似的公司,它们正逐步渗透并开始控制各个领域,如音像行业、摄影行业、分类广告和各种职业协会。

然而,尽管其来势汹汹,实际上除个别公司外几乎没有几个企业能说清楚自己到底在为用户提供哪些服务——至少比不上那些传统行业制造商或是经营服务业的公司。看,这正是奇怪之处,这些连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都不甚清楚的公司居然是目前全球业务增长最迅猛的企业。例如,2003年才成立的MySpace现有成员已达到2.7亿;Craigslist的前身是旧金山市海湾区的一个旧货交换网,成立还不到10年,却成功击败了经营了300多年的报纸行业,将其所有分类广告业务独揽怀中。

同样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如果从这些网络公司数以百万计的用户中随便挑一位来描述一下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盈利模式——我估计他十有八九说不出个所以然。你别看现如今虽然很多人都把Facebook当做与外界联系沟通的唯一手段,而且每天拿着手机不停地发Twitter消息,对这个问题他们照样是一头雾水。

可见,在这些貌似简单的现象背后一定还有着某些更为深刻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些服务,以及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更重要)正在成功地对我们的心理施加影响。这就像是我们在塔吉夫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那样,人类潜意识中都希望能归属于某个大于自我的群体。即使我们并不认识这个群体的其他成员,即使我们和整个群体几乎没什么相似点,即使加入这个群体不会带来丝毫利益——但我们仍会乐此不疲。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我们干嘛不退回到刚刚被抛到身后的社会机构中寻求心灵慰藉呢?的确,如果Web 2.0时代的这些网站提供的全都是匿名会员身份,我想人们大概会这样做。不过这些网站的天才之处就在于,它们会使用互联网的独特功能把你的自由、个性,以及你的好友或熟人身份无限放大,而所有这一切又都置身于一个宏大的社会交往背景下进行。换句话说,作为这样一个网站用户,你可以轻松徜徉于两个世界:一个充满了由数字化革命带来的独立和自由,另一个则洋溢着好友圈带来的亲密与舒适。

这种双重优势不仅实现了用户无与伦比的心理感受,而且还预示了人类社会的未来模式。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子民,我们将继续利用新的工具把一切现有的组织模式粉碎,而无论其表现为政府、商业、文化、社会还是宗教形式。另一方面,人类又会按照自己的喜好义无反顾地选择并参与到新的群体中。由于人际交流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因此新式群体组织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从寥寥数人到数以亿计。它们的存在或如昙花一现般短暂,或如磐石屹立般久远。其影响力也各不相同,或如蜻蜓点水般微不足道,又或如重磅炸弹,能引发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和政治运动。

换言之,我们的世界绝不是正变得越来越平坦,而是表现得愈发复杂化。而且,这种新格局也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变数。在那些变化最为激烈的区域,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刻将发生什么事情。

我想说明的是,正如预言家曾经预测的那样,我们会把旧式信箱、邮编和表明自己身份的标签统统消除,但取而代之的肯定不是天下一统的局面,而是一个不停变化的、缤纷多彩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到处是规模不等,目的不一的人类新群体。

另外我们还必须明白的一点是,这种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依托的人类重新组合行为绝不是一种短暂现象。与此相反,我们认为:

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群体构成方式。

目前互联网已有超过20亿用户(未来十年内将增至40亿),这个数字意味着发达国家的所有人口以及其他地区的一部分可观用户数量。在这种巨大力量的影响下,人类社会组织的形成方式已经出现了显著变化。我们在选择和加入各种群体时不再受地域、社会契约、传统或信息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因此,除非出现重大的全球性灾难(需要各国政府集中统一进行人员的组织和调度),否则这种社会流动性强化过程和自发性群体的形成过程只会一代代地继续进行下去。

所以,身处当今这个时代如果你感到有些边缘化,和各种传统形式的组织机构渐行渐远,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已经开始出现,而我们只能努力去加以适应。作为个体,当我们目睹曾经依赖过的各种传统机构日益衰落时,我们会身不由己地被取而代之的无穷新群体所吸引和接纳。这些新群体要么言辞诚恳地向我们发出邀请,要么利用各种令人心动的条件对潜在用户加以诱惑。同时,对于这些由互联网催生的大量杂乱无章,缺乏明确经营模式的网站,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它们彼此之间的激烈角力。结果,我们常常会难以做出取舍,是选择关系更亲密随意的小型群体,还是投身大型商业网站的怀抱?由于它们可分别满足我们的情感社交需求和经济需求,因此这的确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比之下,商业网站要面对的挑战要比社交网站大得多。在这个新时代,商界人士会发现整个市场正史无前例地碎裂成无数的利基空间。所有的客户正以成千上万的新式群体面目出现,而且这一切似乎全都毫无征兆,每分每秒都有新的群体诞生和旧的群体消亡。这些都表明市场正在建立新的游戏规则,而且,不但是这些规则令我们头疼不已——光是寻找潜在市场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往往还没来得及进行分析这些利基市场就已经消逝不见;更郁闷的是,我们曾经成功应用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各种传统营销手段,如公关和广告,似乎对这些新群体根本不起作用。

对任何商业机构而言,这种新变化带来的简直是致命性的挑战(当然它对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影响也一样),无论你的公司规模如何,都难以逃脱上述的悲惨情形。大型企业会发现它们的客户群逐渐分散,然后慢慢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小区里生意无比兴隆的工厂和小卖店也会渐渐意识到昔日无比忠诚的顾客竟全都跑到了越来越人性化的网上商店购物。

其实这种客户的注意力分散(甚至是对传统渠道的冷漠)对经营者而言还不是最要命的,真正令他们倍感伤心的是这些曾经的客户会转而积极地抵制公司的各种营销行为。成千上万的顾客选择加入新的群体,其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结识志同道合者,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避开所有他们不喜欢的人——当然,其中也包括那些每日不停兜售产品的经销商。

这就是新时代群体的第二个重要特征。尽管我们很早就已经在传统人类社会中认识到了这一点,但真正体会到它却是在如今的Web 2.0时代。在21世纪里,加入全球化经济和成为网民意味着我们每天要接受铺天盖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会从电视、电脑和收音机中奔涌而来;广告信息几乎无所不在,从服装标签,手机屏幕到汽车仪表盘随处可见;每天我们一睁开眼就必须面对它们,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里,每时每刻我们都被各种数据记录、监督、评价和跟踪着。

作为营销者,我们也许会认为自己是在向潜在客户提供服务,引导他们认识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价值——也许直到10年前都还是如[5]此。但如今,无论是电视广告、网络广告和RSS输出,又或者是用户在打开某个网页前不得不忍耐的15秒流媒体广告,对潜在客户而言,这已变得越来越令人讨厌,简直无异于在人们已经衰弱不堪的神经中继续增加负担。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一个安全的场所来逃避这一切——我们要对疯狂的营销行为说“不”!

很明显,对企业来说,Web 2.0时代社会媒体的恐怖之处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这个工具能让我们对不喜欢接收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排除。一旦加入网络社区和群体,我们更愿意做的往往是排斥而不是引入某些信息。这也正是这些社区和群体充满吸引力的第二个方面。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些工具(网络社区和群体)确实为我们过滤掉了许多狂轰滥炸的垃圾信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在身边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墙,借此抵御那些大众营销者、新商户、垃圾邮件和陌生人的骚扰。

可见,如果说选择加入网络社区和虚拟群体是由人类内心的需求决定的,那么我们愿意在此停留的真正原因则在于,它们能为我们提供帮助、归属感,以及最重要的——逃避嘈杂现实的心灵港湾。新型群体关系

其实虚拟社群能做到的不止上述内容,它们还能提供选择性现实。对此我们将在本书后面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见第9章)。现在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加入某个群体意味着你总是要接受该群体的特性、世界观,有时甚至是一些空头理论。

这并不奇怪,毕竟我们都很清楚,选择加入某个群体可以满足我们的地位感,可以帮我们降低压力,还能和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

没错,人类从来都是这样的。无论是童子军或兄弟会之类的私人俱乐部或服务机构,抑或是海军陆战队这样高度强调信念的组织,我们的祖辈(也包括我们自己)参与的群体不但能提供新的友谊,还能丰富其人生意义。

只不过,如今我们对群体的选择更具灵活性。想想著名的共济会,或是国际扶轮社,要想加入这些组织必须经过漫长而严格的过程,你还要参加无休止的会议、各种仪式活动和入会程序。就连加入本地保龄球队,你也得置办行头,定期参加比赛,还要支付会费。

与此不同的是,基于网络的社会群体无需任何付出。实际上,很多情况下许多网络社区的成员彼此从没见过面。出于同样原因,这些群体非常容易组织,只需一个网络地址即可,完全不用像传统组织那样要操心各种设施、制服和其他装备。这种轻松加入方式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网络上的社区和群体数量出现了几何式的增长,其内容和形式也五花八门,既包括粉丝群和新闻站点,也包括大量引人注目的博客,随便在Google中输入一个主题进行搜索你都会得到成百上千与之相关的兴趣小组。

同样,由于这些网络群体可以轻松创建,因此对其进行维持的动力也大大下降。相比之下,组织一支童子军的难度要大得多,为保持其运转正常你必须时刻努力加以维护。而成立一个网站花不了多少钱就能搞定,即便是一个Web 2.0网络社区所需的费用也不会超过几千美元。所以,如果这样的网站倒闭了,没人关注了,或是经营者失去兴趣了——那就随它去吧,反正重办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种情况会导致网络用户对社会群体(无论规模大小)表现出集体兴奋感。面对大量可自由选择的网站,有些人的兴趣会反复不定,还有些人则能长期地保持对某个网站的关注。此外,由于用户浏览网站时付出的时间成本和开销极低,因此现代网民很少守着一个网站过一辈子,而是看到感兴趣的群体就加入,这一点和传统组织的成员颇有不同。对现代网络用户来说,加入或是退出某个网站或社区简直比换件衣服还轻松。

乍一看,在这种组织形式中,用户的忠诚度很低,他们时刻不停地随着兴趣的指引和其他人结成短暂而并不可靠的“同盟”。其实,对80%的用户来说,其网上行为的确如此。我们随便在网上碰到一个博客或社区,点进去看一眼,发表两条意见,给他人捧捧场或泼点冷水,施展一下自己的专长,向“大虾”们问点问题——然后就把它给关闭了,也许再也不会回来看一眼。

不过,另外那20%的用户可就完全不同了。传统群体的重大缺陷在于其地理上的限制,即只有组织机构所在地周边的人才能参加。可以说,这既是传统群体的最大优势,也是其最致命的弱点。比方说,你为什么要加入本地的棒球队?——因为它就在本地!因此,即便你跟球队所有人都格格不入,即便一垒手不怎么样你也得去打外场,你根本就没得选择,因为这是本地唯一的球队。结果可想而知,原本应该让你敬佩和自豪的球队总是因为这些“遗憾”让你变得闷闷不乐。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完美,而你能做的只有妥协,再妥协。慢慢地,你会开始渴望一个真正重视你,能让你找到归属感的球队或群体。

很明显,这样的群体不在你的小区周围,也不在周边的城镇,而是在一个现实世界无法触及的地方——互联网中。在这里,你可以利用搜索工具从数千,甚至数万的网络群体中去寻找最适合你的空间。就算这样找也找不到,你还可以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球队,然后把它放到网络中,静待20亿网民中的志同道合者来找你。

这一点正是超越了网络群体参与者朝三暮四特性的重要意义之所在。你当然可以经年累月地在无数网站里来回穿梭,不过在这片看似充满偏见、个人观点、政治纷争和赤裸欲望的网络丛林中,肯定深藏着一些能深深吸引你,等待着你去发现的好东西。在它们当中,有些是社会网络(如Facebook),有些是供志同道合者互相帮助的平台(如Daily Kos或Free Republic),还有些则致力于培养用户对某个话题,生活方式或爱好产生共同兴趣。要想弄清楚某个用户喜欢哪些网站,简直就像确定他经常访问的链接和书签列表一样简单。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网络社群的吸引力要大于传统组织机构。原因在于,由于网络社群是基于人们的共同兴趣,而非以地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其成员所具备的信仰和态度要单纯得多。

换句话说,网络社群更有可能表现出人类在封闭社团中以及偶像崇拜者的行为方式。

由于人类已进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社会学研究,因此我们对偶像崇拜者的行为模式有很深的了解。一方面,这种组织形式高度封闭化,要想加入它们非常困难,至少想要进入其内部圈子要大费周折;但另一方面,一旦你能接受和认同其行为方式,你就会了解到更多深入的内容。同样,由于偶像崇拜也成功运用了“引诱”(如我们是一家人)和“排斥”(如我们要一致对外)双管齐下的手段,因此会让成员怀疑外来者,甚至会对他们产生敌视。这种群体往往会通过强化成员内部自我约束的方式来抵御外来者,而非勇敢地接纳外来者。经过时间的积累,偶像崇拜者也会形成自己眼中的现实(“现实扭曲带”),这种不同的认识会进一步拉开他们与周围人的距离,从而导致他们疑心更重,对外来者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当然,从比例上看,没有多少网络群体是真正的偶像崇拜型(它们数量并不多但一直在增长),但几乎每一个虚拟社群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偶像崇拜式的行为。网络群体和传统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群体永远无法像传统组织那样强迫其成员宣誓绝对效忠,光这一点就足够网民们谢天谢地了。要知道,在互联网上加入和退出一个网站简直是小菜一碟,动动鼠标就能完成,因此其会员身份也毫无约束力可言。

话说回来,能在网上和一群想法一致的人交流确实很吸引人。所以另一个悖论出现了,尽管网上社区的会员身份并无多大约束力,但随着时间的投入,当你为自己的MySpace主页不辞辛劳地进行设计和美化时,当你在聊天室创建的虚拟人物日益丰满时,当你把自己的Gmail邮箱通知给每个朋友时,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在感情上已经和这个网站有些难舍难分了。

因此,当我们貌似无聊地在各种网络社区里逛来逛去时,内心深处一定会有那么几个小圈子让我们永远牵挂着,那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有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换回的深厚友谊,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我们在这个网络世界中的身份标志。碎片化经济和“湿营销”

把上面所说的三种因素结合起来,即人类天性中依赖群体的需要,现代社会中人人都拼命逃避的信息轰炸,以及成功网络社群的封闭和偶像崇拜特性——然后把它们对现代商业的综合效应放大10倍,这时我们就会明白在这个全新的“碎片化经济”时代进行产品和服务营销时企业究竟需要面对哪些问题了。

一方面,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6]沉迷于斯托维·博伊德所说的“自我中心式集体主义”中。他们会在网络中不停寻找并加入最有意思的社区,而对那些已经过气的网站毫不留恋,转身就走。这些新群体和它们所形成的利基市场一样,全[7]都是转瞬即逝而且毫无忠诚度可言。例如,快闪族群体就是这样。这些市场机会随时都会出现和消失,要想迅速把握机会确定和进入这些市场简直是一个巨大的营销挑战。即便你足够幸运地抓住了其中一个机会,那么又该怎样保证在它消失之前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呢?

有一点我们无法忽略,那就是在这些短暂存在的群体中,其成员全都是潜在的购买人群。因此你应该弄清楚如何向他们进行销售。我们还应注意到,在这场互联网社群的饕餮盛宴中出席的全都是机智、有创意和备受欢迎的人,他们不但是众人眼中的时尚引领者和思维方式创造者,而且将来很有可能构成企业最大的竞争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对策只有两种。先和对方结成同盟,在构成竞争威胁之前把它打败,或是和对方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但这两种对策都需要一个共同前提——及时发现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很可能会输得一败涂地。[8]

而同时,在那些80/20法则已不再适用的群体中,包括忠实的产品用户(如苹果电脑和可口可乐用户),协会(如共济会)和组织机构(如美国海外退伍军人协会)。这些群体都拥有海量的会员,如果企业能成功进入将会实现巨大而稳定增长的销售收益。不过,要进入这些群体并不容易,而且就算你历经重重困难打入内部,对方还是一眼就能认出你是个外来者,因此没几个人愿意搭理你。

更不幸的是,我们那些屡试不爽的传统营销手段,如广告、公关和促销等,似乎对这些新群体已经越来越不起作用了。其实,现实情况甚至比这还要糟糕。使用传统手段很可能让营销者自取其辱,这种行为会引发整个群体的彻底不信任,根本不会把你当做成员一样接纳。可见,信任度似乎成了营销者加入对方必须付出的代价。

这一切或许有些危言耸听,过于疯狂,但遗憾的是它却是现实。我认为把这种现实称为非理性或许更为恰当。正是这些非理性因素,包括情感、潜意识需求、恐惧和欲望——在塑造着我们全新的市场形态。人类这些潜藏的欲望并不是由营销手段的不合理所导致的,实际上它们是我们的原始本性在内心深处发出的呼唤,即人类天生就需要依赖家庭和群体,恐惧外来者,需要团结起来应对充满未知的宇宙。

因此,要想向这种碎片化、高度警惕的利基市场进行销售,我们必须回到大众媒介出现之前的时代探查一番。那是一个崇尚人际关系,强调“湿营销”的时代。如今的大众媒介已经把人类驯服成思维和行动高度僵化的动物,与此相反,在此之前人们是在社会交往的背景中直接进行面对面交换的。在“湿营销”中,你的无形资产,如声誉,简直和你的产品或服务一样重要。人人都会选择和诚实可信的人做生意,远离江湖骗子,劣迹斑斑者更是被大家视为过街老鼠。我将在下一章说明为什么营销业的未来将回归到“湿营销”。

显而易见,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全新的商业世界。这个世界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游戏参与者和游戏规则,然而糟糕的是:这场游戏已经开始,但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参与。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探索这些规则,因为这将关系到目前的营销业和广告业何去何从;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为了探明这两种行业将会被哪些新的技术和行业所取代。我们当今所处的这个世界,一方面看起来似乎正迅速破碎成无数的小群体,但另一方面又在逐渐汇聚成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而混乱的整体。然而,在这种貌似混乱的背后其实仍然隐藏着有序的结构和条理。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向各位详细说明这是怎样的一种结构,如何利用它实现商业和职业成功,以跟上这个瞬息万变的新世界。[1]本句为编者所加,旨在方便中国读者理解湿营销的核心思想。[2]Tajfel Henri,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社会认同理论。[3]Paul Klee(1879—1940),瑞士著名画家。[4]Wassily Wasilyevich Kandinsky(1866—1944),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5]RDF Site Summary,指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6]Stowe Boyd,美国企业战略和信息技术专家。[7]flash mob,是指一群互不相识的人通过网络约在指定地点集合,在做出一些毫无意义的活动后散去。[8]80/20法则也称帕累托规则,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确定,在许多情况下得到广泛应用。一般表述为:在一个特定的组群或团体内,该组群中一个较小的部分比相对的大部分拥有更多的价值。第一篇 碎片化经济 大众市场之后的圈子化世界

篇首导读

当今全球互联网市场正日益表现出大量网络群体自由组织、自我维护的新特征。换句话说,我们正逐渐摆脱现实生活中呆板僵化的制度约束,投身到更有人情味儿,更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网络圈子中。在网络群体中没有枯燥乏味的教条和令人生厌的各种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而自然,这种趋势体现的是人性深处最本质的需求,即渴望和志同道合者随机自由地组成具有一定意义的人际关系。同时,这些网络群体还具备其他一些典型特征,如小型化、集聚化和封闭化等。

那么,在这种网络群体中,集体决策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呢?对营销者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营销信息的制定方式和渗透途径,为此我们必须了解一个群体内部的观点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和传统市场所不同的是,网络群体更强调其成员的社会资本,注重意见领袖的巨大作用和偶像崇拜效应。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营销,你必须依靠明星作用、口碑力量和领袖观点。

了解单个群体内的营销因素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放眼到更为广阔复杂的全球化互联网市场去一探究竟,这里有着无数相互独立但又彼此影响的消费者圈子。有别于营销学家的普遍看法,营销者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互联网中的营销信息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病毒式传播,而是有目的、可定向的传递——即信息瀑效应。聪明的营销者应当学会操纵这种巨大能量,让少数几个人的有意行为引发对大众认知潮水般的诱导。第1章 新型社会网络的崛起

人类联系得越密切,我们的群体就变得越分散

电子信息化变革的本质是将人类分散成众多的小型群体,而非把我们团结成一个大家庭。[1]——马歇尔·麦克卢汉

他们也许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庭。

1975年,在埃塞俄比亚,人们发现了320万年前死亡的古人类遗址,该遗址共发掘了12具古人类化石。此发现似乎证明了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看法——人类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是群居性动物了。

在这片环境恶劣的沙漠下,我们的发现并非个案。类似的考古发现遍布世界各地,包括非洲、亚洲和美洲。

在这些史前遗迹中,现代人类的直系远祖——智人,最早被发现于埃塞俄比亚一条干涸河床下的岩石层中。作为当时考古队的一员,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李基曾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科学家们在这个遗迹中同样发现了生活在2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群居的证据,整个遗址有20多具遗骸,从他们使用的工具和器物来判断,这个族群曾经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狩猎和劳作。

如此看来,对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来说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即人类总是选择组成群体或社区生活,而不是独自一人去面对恶劣的大自然。的确,人类群体组建方式的变化以及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几乎贯穿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

在人类诞生数百万年之后,我们发现这种喜欢融入群体的原始冲动依旧存在。如今,我们利用互联网来组织新型的群体,这种群体我们不妨称其为社会网络。虽然这些新式群体完全依靠现代科技互相联系,但它们在本质上和人类的祖先没什么不同。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不断变化的全球市场,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人类为什么喜欢组建群体,在这些群体中人们的行为方式有什么变化,以及面对这样的群体采用哪些营销手段更有效。人性之魂

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类本性,一个全新的学科——进化心理学诞生了。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人类社会组织,该学科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观点。

由于目前我们还无法监测人类大脑的详细思维过程,科学家采用了一种名为EEA(进化适应性环境)的理论来了解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正是这些外部环境使我们形成了某些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研究方法主要考察从160万年的更新世(群体狩猎时期)到大约1万年前进入农耕文明的阶段内,早期生存挑战对原始人类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会造成哪些影响。按照进化心理学家的观点,尽管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在此期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但人类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多少变化。实际上,在当今这个宇宙飞船、电脑和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依然承袭着远古人类的心理和思维模式。

作为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者,莱达·考斯米德和约翰·托比曾这样写道:

人类以狩猎群体生活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文明阶段。我们现代人所熟悉的这个到处是公路、学校、商店、工厂、农田和民族国家的世界与整个人类发展史相比,其诞生和存在不过只是一瞬间的事而已。计算机时代的出现也不过才20多年,工业革命才过去200多年,农业的出现也就是在1万多年前,直到大约5000年前世界上才有一半的人口放弃狩猎生活转而从事农业生产。自然选择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因此人类还需要经过很多代的发展才能形成充分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模式。

换句话说,在我们现代人的大脑中其实仍然存在着石器时代的思维方式。石器时代的生存环境使得人类大脑在处理某些问题时更有优势。很多情况下,当处理校园问题或是现代城市生活问题时我们的思考方式,和古人在非洲大草原上面对的情况没什么差异。例如,对我们来说,要面对一个小型群体总是要比应付成千上万人轻松得多。

莱达·考斯米德和约翰·托比认为,对生存的关注是原始人类思维方式的主要决定因素。对他们来说,生命不但痛苦严酷,而且非常短暂,随时都有可能死于非命。他们白天要躲避豺狼,晚上要防备虎豹,还要不辞辛劳地猎取食物。除此之外,寻找合适的伴侣也是一个大难题。简而言之,安全、食物和性就是古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而所有这些问题靠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在他们的意识中集群结伙的想法一直都根深蒂固。

理解人类祖先所面对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弄清楚人类的本性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对群体的依恋,以及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我们从他们身上了解到的东西清楚地解释了人类喜欢组成群体的原因,而且说明了人类怎样选择志同道合者组成群体。这一点对当今的营销者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重要的课题。快闪族

查尔斯·达尔文和其他19世纪的进化论科学家曾使用源自鞑靼语的词汇"horde"(游牧部落)来形容史前人类组成的形式最简单的社会群体。游牧部落是短期随机组成的群体,其目的非常单一,主要用于集体狩猎或进行战争。很明显,这种群体构成方式在现代人的生活[2]中并未消亡。比尔·瓦西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平日里他是《哈泼氏》杂志的资深编辑,但不为人知的是下班后他却成了纽约市快闪族的领袖。快闪族是指一群随意联系的人,他们常常会跑到预先约定好的地点来场速战速决的集体秀,然后又迅速四散而去。

而这一切是怎样组织的呢?这样的活动都是采用电子邮件、短消息、移动博客(如Twitter)或其他社会媒介方式通知参加者的。大家马上就可以知道活动的时间地点和要搞怪的方式,比如到商场捣乱或是在广场上来个枕头大战。这些活动通常都很短暂,一结束大家马上就如鸟兽散,回到自己的家里或单位继续做正常人。整个活动简直就是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只不过跟以往不同的是,这场闹剧的组织完全是通过现代沟通技术来完成的。

看来,即使在我们这些现代人的脑海中,那个远古时代随机群体的影子——游牧部落,并没有远离我们而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