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012-2018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9:30:12

点击下载

作者:刘斌志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012-2018年真题详解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012-2018年真题详解试读:

版权信息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012-2018年真题详解

总 主 编/沈黎

本册编著/刘斌志

策划编辑/刘 军

制作发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书  号/ISBN 978-7-5628-5705-1

联系我们:电子邮箱zongbianban@ecustpress.cn

     官方微博e.weibo.com/ecustpress

     天猫旗舰店http://hdlgdxcbs.tmall.com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主编序言

本套辅导用书的作者们有着相似的经历,我们当年大都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却因缘际会走进了社会工作领域,成为社会工作的授业者。但更大的相同之处是,对社会工作的执着和热忱让我们虽身在各处却心系一方。我们感恩于今天社会工作的发展,更珍惜我们彼此的情谊,我们愿意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在中国社会工作出版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在承担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社会工作流派译库”(第一期、第二期)、“玛丽·埃伦·里士满社会工作全集”等高品质出版工程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出版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用书,来协助一线社会工作者全面成长。在该社的诚意邀请下,我们根据最新版的考试指导教材及考试大纲编写了本套辅导用书,以期能与更多的考生一道前行。“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用书”共有10本,每门课程2本,包含“真题详解”系列和“考点精讲”系列。“真题详解”系列对历年真题进行精准剖析,“考点精讲”系列对考试教材进行重点梳理。本丛书两个系列互相搭配、相得益彰,是顺利通过考试的最佳利器。

一、考试复习态度

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忙与盲”的陷阱,每个人都会贪图“多”而以为拥有越多生活就会越好。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也是如此,有人买了很多辅导书,有人到处搜集课程PPT,也有人整天去比较新旧教材之间的差别。其实,社会工作是一种修行,考试只是对知识能力的一种检验,真正对社会工作的体悟都在考试之外。因此,我们希望学员们能够“学得少却考得好”。通过考试不仅是为了拿到一张证书,而是将我们领入社会工作的大门。生活如此美好,我们不需要也没必要把大量时间都耗费在考试复习上。用最少的时间、最高的效率顺利通过考试,方可将我们的生命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如与家人相处、同友人分享、与案主一起成长。这应是我们对待考试的基本态度。

我很喜欢Greg Mckeown写的Essentialism: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精要主义》),这本书的核心是专准主义(Essentialism)。我们提倡以专准主义者的态度对待生活:生活需要设计,选择你真正需要的,专注投入;有纪律地追求更少,人生才会更幸福。专准主义的精神是“精、简、准”。把它用在社会工作考试领域,就是精选学习材料、简化应考策略、准确执行进度。首先,要学会精选学习材料,面对众多的学习材料,判断“学什么、怎么学”才是最重要的;其次,要学会简化应考策略,懂得删繁就简;最后,要学会准确掌握进度,懂得如何移除过程中的障碍,并减少阻力与痛苦。

二、辅导用书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加快速有效地掌握考试大纲的精神要义和指导教材的核心考点,并能将之具体运用到社会工作的应试与实务之中,本套辅导用书针对每门考试编写了“真题详解”系列和“考点精讲”系列。(一)“真题详解”系列

全真试题对考试复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展现命题逻辑。真题是全国社会工作学者们智慧的结晶,任何模拟题都不可能达到真题的命题水准。它向我们原原本本地展现了考试的命题逻辑与方式,即“怎么考”的问题。掌握命题逻辑能指导我们学会如何复习。第二,凸显考试重点。从2008到2018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已举行11年,仔细研读考试真题,我们会发现许多题目反复出现,这向我们揭示了“考什么”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各位考生一定要将历年真题仔细做一遍,特别是2012—2018年的7套真题。当你回味过后,你就会明白某些考点总是在用不同形式、不同案例反复考查。本系列收集和整理了目前公开的历年真题,根据考试大纲及指导教材,对每道真题进行了详细解释,并就其对应的考点做了一一说明,供大家交叉阅读。具体来说,本系列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指引。

1.【参考答案】经过作者们的综合讨论,得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答案。

2.【考核知识点】将试题考核的知识点还原到最新版考试教材中,按照“章节+知识点”的方式进行编号,如9—3表示第九章第三个知识点。

3.【答案解析】为本题的解答提供指导教材中的原文依据,并对考点进行解释,提供一些技巧指引,以供考生参考使用。(二)“考点精讲”系列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与实践,民政部组织全国社会工作专家编写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先后经过2008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5年第3版的修订。2019年版指导教材与2015年的修订版基本无差异,指导教材是考试复习的最高准绳。“考点精讲”系列辅导用书是针对指导教材的提炼与补充。我们根据考试大纲和指导教材的精神,对2019年版指导教材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并精心准备了模拟试题,以帮助各位考生深入学习和掌握指导教材中的精髓。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指引。

第一部分 本章概览。对全书每一章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历年考题分布及分值,从考核角度对本章的重要性、考试分值、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第二部分 要点梳理。对全书每一章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按照知识点提炼出考核要点,并对每个考核要点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帮助各位考生了解知识点分布。

第三部分 考点精讲。对全书每一章的所有考核要点按照考点讲解、命题思路、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四个板块进行深入分析与具体运用。

1.【考点讲解】以2019年版指导教材为蓝本,对全书每一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与指导教材相配套的考点权威阐述。

2.【命题思路】分析历年考试真题,探讨本考点的通俗理解,并对可能考核的方式、内容进行预测与解释。

3.【历年真题】将2012—2018年真题试卷中与本考点对应的试题罗列出来,并按照年份和序号进行了系统的检索与梳理。

4.【模拟试题】基于对历年真题的分析,结合社会工作实务的最新发展和国家与社会生活的大事件,我们编制了适合本考点的模拟题目,便于各位考生进行模拟训练。

社会工作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by Doing),而社会工作考试也需要通过做习题来记住知识要点。因此,应对社工考试的最佳策略是以“考点精讲”为基础、以考点为核心线索,将与之对应的真题在“真题详解”系列上找到并放在一起练习。如此便能迅速掌握该考试的重点与动向。

三、考试复习方法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梳理与考点的归纳,我们发现由民政部组编的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简洁精练、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能够满足广大社会工作学习者的多方面需求。但考虑到不同考生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层次不同,因此在学习上还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指引,建议如下。

第一,粗读与精读相结合。指导教材系民政部组织全国社会工作专家精心编写而成,并经过多年的修订与完善,是非常通俗易懂的指导教材。由于社会工作学习者来源广泛,对于社会工作本专科及以上的学生而言,指导教材覆盖面较广,专业程度居中。而对于部分从事不同领域实务的一线社会工作者而言,指导教材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可能一时还难以理解清楚。尤其在当前我国存在许多半专业、半行政性的社会工作实务工作者的现实情况下,指导教材与完全专业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笔者建议:

1.针对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考生而言,可以直接粗读一遍指导教材,并将“考点精讲”系列中的阐述在指导教材中勾画出来,特别是将“考点精讲”系列中的【命题思路】批注在指导教材上,然后直接做“真题详解”系列,以此检验学习效果并熟悉考试感觉。

2.针对缺乏相应专业基础但有时间复习的考生而言,可以先一章一章地精读指导教材与“考点精讲”系列。精读一章后,配套完成“真题详解”系列中与考点对应的真题,认真研习。最后,在考前三周将“真题详解”系列中的试卷按照年份由近及远地认真做一遍。

第二,指导教材、“考点精讲”与“真题详解”系列辅导用书相结合。根据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历年绝大部分真题都能在指导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考核知识点,许多真题都有原文提示。因此,笔者建议考生将历年真题的考点根据“考点精讲”系列中的提示还原到教材当中,并在指导教材上标示出历年考试的情况,以此把握该考点的重要性。此外,“考点精讲”系列中的【命题思路】也应当批注在指导教材上。所以,做真题的时候离不开指导教材与“考点精讲”系列,而看指导教材与“考点精讲”系列的时候,又不要忘了把握该知识点历年是怎么考的。第三,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历年真题是全国社会工作专家学者与实务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真题既考查了指导教材中的理论,又体现了现实社会的需要,并以案例的方式集中呈现给各位考生。所以,真题既帮助考生学习了社会工作理论,又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开展实务。据此,考生们应当从实务的需求出发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原则,不能脱离实务学习理论,而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此,要特别注意学习指导教材中的案例与举例,顺应客观实际的需要去理解理论。

四、应试答题技巧

1.三点一线法。所谓三点就是“题干、问题、答案”三点。一般题干部分提供的是服务对象的现实问题与需求,问题部分提供的是根据什么理论、采取什么方法、利用什么方式,答案部分提供的是采取什么策略、提供什么服务、扮演什么角色。这三点要连成一线才能得出答案。比如,题干中说的是情绪问题,问题部分是根据理性情绪治疗法,那么答案部分应该就是改变认知与思维等;题干中说的是遭受自然灾害了,问题部分是地震发生3天了,答案就应该选救援安置与情绪安抚等。

2.挨个排除法。所谓挨个排除法,就是当你不确定到底选哪个的时候,可以排除错误的选项。挨个排除法,一定要挨个来,不要急于求成,要仔细分析。用排除法有四个技巧:一是被排除的答案本身就有问题,也就是说不是社会工作者所熟悉的词汇,要么太通俗了,要么太生疏了,是没见过的词汇;二是被排除的答案过于绝对,比如强迫、代替、制止、说服、责备、必须、禁止、随便等词汇;三是被排除的答案与题干、问题不够一致,也就是连不成一线,换言之,不是一类的;四是被排除的答案不符合常理。

3.咬文嚼字法。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要仔仔细细地看清题目本身。要知道,历年真题都是出题专家们反复推敲出来的,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严密了,目的就是确保答案的科学性。所以,凡是备选答案,肯定在题干和题目中是有线索和依据的;凡是被排除的答案,也肯定是有理论与实践依据的,大部分题目的答案不可能模棱两可。换言之,我们要认真研究题目、题干和答案中的每一个字,要紧扣每一个字眼。尤其是问题部分的“直接服务、间接服务、首先、最需要、错误的、治疗性的、预防性的、最基本”等词语。

4.宁缺毋滥法。本方法主要针对多项选择题。在多项选择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一个错、两个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多选题只有选二、三、四个答案三种可能。所以,做多选题最怕的就是选到错误的答案,只要不选到错误的,至少都可以得到1分。因此,做多选题的技巧就是“宁缺毋滥”,宁可不选,也不错选。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1)先仔细研究题干、问题和答案部分的关键词,用笔画出来;(2)先选出绝对正确的选项,排除绝对错误的选项;(3)可选可不选的尽量不选。

此外,在考场上,时间控制与答题顺序非常重要。初级和中级的综合能力、初级实务及中级法规与政策的考试时间是120分钟,对绝大部分考生而言时间绰绰有余。笔者建议考生按照如下时间来分配。第一,准备阶段5分钟。考生填写准考证号及姓名,并填涂准考证号码,检查三遍,不要有误。第二,答题阶段90分钟。考生做一题,在试卷本上写上该题的答案,并同时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地方涂点。严格按照做一题涂一题的顺序进行,不要全部做完了再涂答题卡,因为每年都有学员最后忘记涂答题卡,当收卷的时候想起来再涂就来不及了。90分钟的答题时间绰绰有余,考生要慢一些答题,认真研读题干及选项。第三,检查阶段10分钟。检查阶段不用再重复做一遍试卷,因为你会的早就做出来了,不会的地方再看一遍也还是不会。唯一需要仔细检查的地方,就是试题本上写的答案和答题卡对应涂点的答案是否一致。若全部一致,即可准备交卷。

中级实务的考核方式较为独特,采用申论题的方式进行,近年来基本固定在5道题目左右。考试题型有两种:一是案例分析题,要求考生全面分析案例中提供的资料,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二是方案设计题,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出环节完整、严密、可行性强的服务方案。这两种题型本质上差别不大,在考试时基本区分也不大。中级实务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这对所有考生而言都时间紧迫。通常阅卷时看到最突出的情况就是:批改第一题的老师痛苦不堪,因为考生们都写得很多;而批改最后一题的老师则轻松省力,因为考生们通常都来不及而只写了两三行字。因此,中级实务的答题原则有两条。第一,对照题号,依序作答。每一道题目都会有若干个问题,考生应当严格按照序号作答,并明确标好题号,做到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第二,把握时间,平均分配。大部分考生都面临答题时间前松后紧的状况,第一题答了50分钟,而留给最后一题的时间才5分钟。其实每道题目的难易程度大抵相仿,因此分配的时间也应该大致一样。如果试卷有5道题目,请考生严格按照25分钟完成一题的速度进行。在这25分钟里,5分钟用来读题和整理思路,20分钟用来书写。一旦时间到了25分钟,必须立即停下做下一题,否则会导致时间分配失当。如此,5题共花125分钟,最后的25分钟可以用来补足先前没有做完的题目。

五、结语

本套辅导用书的酝酿与编写,得益于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的权威指导,在此深表谢意。本书的编写,由沈黎(上海师范大学)、刘斌志(重庆师范大学)、朱希峰(上海市民政局)、伊晓婷(上海开放大学)、吕静淑(南通大学)、刘东(上海商学院) 6位同仁协作完成。其间的我们,好题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苦也辛,其乐也快。生命是苦乐交融的,每每感觉工作、生活负累时,冲泡一杯浓郁芳香的咖啡,便会在亦苦亦甜中令我们释怀。

祈盼本套辅导用书能够有助于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需要强调的是,本套辅导用书中讲的考试技巧虽只是为了应对考试,但笔墨间却隐含着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希望考生们能带着愉悦之心认真复习。编写本套辅导用书,半是兴趣,半是学习。对读者若有些许裨益,我们不胜荣幸;其间难免讹误,还请包涵,并恭请各位前辈、同仁及读者朋友斧正(来信请至:shenlisw@126.com)。

最后,回到笔者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案主同行!”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IFSW)在2014年新修订的国际社会工作定义中指出,社会工作的两大使命是社会正义与基本人权。“行公义”指的是社会工作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好怜悯”指的是社会工作对基本人权的捍卫;“存谦卑的心”,是指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奇迹,每一位案主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每一个人都有值得他人欣赏、发现、赞美的地方。作为助人者,我们须秉持这样一种信念:我们的使命,就是和他人一起成长,我们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在力量,我们愿意陪伴并与他一同前行。谨以此为序,盼我们不忘使命,心怀谦卑,与考生们一同前行!也衷心祝愿所有读者都能学在社工、乐在社工、学有所获、学而能过!沈黎 谨上2012—2018真题2018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试卷(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刘女士发现,上初中的儿子最近变得越来越难管,经常逃课,不想读书了。刘女士为此很苦恼,遂向社会工作者老赵求助。老赵认真询问了刘女士的来访原因和求助过程,并对她的问题做了初步评估。老赵的上述工作属于通用过程中的( )环节。

A.接案

C.介入

B.预估

D.评估

2.初二学生小强经常与同学吵架,老师为此批评过他很多次。小强说自己知道不应该这样做,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为了帮助小强,社会工作者与他一起确定了改变的目标。以下属于正面目标陈述的是( )。

A.降低情绪失控的频次

B.记录与同学争吵的次数

C.减少与同学争吵的次数

D.增加与同学心平气和沟通的次数

3.小王上大学后一直处于“亚心理状态”,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缺乏学习动力,他向社会工作者小李表达了希望改变目前状况的想法。为了识别影响小王当前状况的客观因素,小李适宜的提问是( )

A.“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亚心理状态的?”

B.“亚心理状态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C.“你的亚心理状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D.“你觉得这种亚心理状态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4.社会工作者老罗接待了前来求助的陈先生。陈先生告诉老罗,自己辛苦赚钱养家,不上班的妻子不仅不体谅他,花钱大手大脚,还总是说他“太抠门”“太懒惰”,不关心这个家,也不关心她和孩子,现在夫妻关系紧张,他很苦恼。为深入了解陈先生的求助过程,老罗适宜的提问是( )

A.“陈先生,您对我们有什么期望?”

B.“陈先生,您是怎么知道我们机构的?”

C.“陈先生,您为这次面谈做了什么准备?”

D.“陈先生,您来我们机构之前做过哪些尝试?”

5.王女士因为女儿的小偷小摸行为感到很苦恼,向社会工作者老李抱怨说:“我真不知道女儿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平时也没少给她零花钱,但她还是拿别人的东西,怎么管都不行。”为了解王女士的问题,老李下列回应中属于事实性沟通的是( )

A.“我能理解您的苦恼。”

B.“您觉得自己有什么资源可以帮助女儿?”

C.“您觉得自己做些什么可以帮助女儿改变?”

D.“您发现女儿有小偷小摸行为时做了什么?”

6.小玲10岁在母亲早年离家出走后,一直与父亲生活。最近小玲的父亲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小玲自从父亲入狱以后,在邻居家暂时寄居。从为小玲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这一长远目标来看,此时,社会工作者应该谋划为小玲提供( )儿童福利服务。

A.保护性

B.替代性

C.支持性

D.补充性

7.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在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生活状态中,由于缺失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容易出现情绪与心理健康问题,也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上述现象反映出这些留守儿童存在( )问题。

A.生存保障

B.贫困

C.家庭监护

D.辍学

8.某县公安局接到当地学校老师报案,称该校7岁女生小花疑似被其母亲刘某虐待,伤情严重。公安局调查后得知小花系刘某的非婚生女儿,刘某无稳定工作,家庭经济困难,生活压力大,常以各种借口打骂小花。经当地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小花的伤情为轻伤。公安局将此案转介给了县民政局,县民政局请社会工作者小王跟进此案。小王首先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帮助刘某纠正错误的教养理念和行为

B.发动网络募捐,为小花筹集医疗和生活费用

C.联系儿童福利机构,为小花提供临时照料服务

D.协助刘某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9.小红8岁时,其父母因吸毒被送入强制隔离戒毒所。因无其他法定监护人,小红被送到儿童福利机构照管。近期,小红妈妈即将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为判断小红能否在妈妈出所后回家生活,社会工作者应对( )进行评估。

A.小红的健康状况

B.小红妈妈的监护能力

C.小红的学习状况

D.小红爸爸的戒毒效果

10.为孩子的教育支出是家庭的负担,投入高但回报少。在这种观念下,这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供孩子上学已经尽职尽责了,对孩子的学习则放任不管。针对家长的上述观念和行为,社会工作者应为他们提供( )服务。

A.亲职教育

B.亲子关系辅导

C.课后托管

D.儿童问题辅导

11.根据艾德沃特对青少年时期身心、社会、文化状态的描述,在青少年早期阶段其人际发展层面的交往对象开始转向( )。

A.同辈

B.父母

C.老师

D.祖父母

12.为帮助社区内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工作者拟为他们开办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小组。下列表述中,适宜作为该小组工作具体目标的是( )。

A.协助服务对象掌握沟通技巧

B.协助服务对象学会自我约定

C.协助服务对象了解自己的兴趣

D.协助服务对象增强自我表达能力

13.社会工作者小李服务的社区有一些初中毕业后待业在家的青少年,他们常成群结队在社区内闲逛、喝酒、嬉闹。为预防这些青少年发生越轨行为,小李应( )。

A.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控制

B.协助司法机关对他们进行社会调查

C.以合适成年人的身份为其提供帮教服务

D.设立“人生导师计划”为其提供社会支持

14.社会工作者拟为社区内的初中学生开办自我探索小组,协助他们成长。下列表述中,适宜作为该小组目标的是( )。

A.帮助他们发现优势、挖掘潜能

B.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当下的社会环境

C.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克服学习困难

D.帮助他们学习处理人际冲突的技巧

15.社会工作者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既要关注老年人的衰老问题,也要关注老年人的优势。例如,老年人通过语言、文字提炼和经验积累而成的智力多于年轻人。老年人的这种智力类型是( )。

A.结晶智力

B.空间关系能力

C.液态智力

D.形象思维能力

16.社会工作者在进行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评估时,老人们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机会为社区服务,也希望社区搭建一个平台,让老年人可以交流生活经验,表达意见,维护自身权益,并互相支持。老年人的上述建议反映了他们对( )的需要。

A.健康维护

C.社会参与

B.就业休闲

D.居家安全

17.张爷爷和张奶奶无儿无女。最近,张爷爷突然因病去世,张奶奶悲痛万分,也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心脏病发作后住进了医院。社会工作者小王了解此情况后,为张奶奶提供了一系列服务。在小王提供的下列服务中,属于建立正式社会支持的是( )。

A.联系志愿者看望、抚慰张奶奶

B.请邻居每天关心、探望张奶奶

C.为张奶奶向当地企业家募集医疗费用

D.协助张奶奶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困难救助

18.社会工作者小徐为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开展了“我的春夏秋冬”个性化台历制作活动。

小徐采取入户的方式,与老人们一起收集、整理工作时的老照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并将整理好的照片和感言制作成精美的台历。在上述活动中,小徐工作的目的是帮助老人( )。

A.珍惜当下,享受当下生活

B.追忆往事,建构生命意义

C.拓展个人爱好,增加社会交往

D.直面自身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

19.社会工作者小张正在为社区独居老人提供以居家安全为主题的小组工作服务。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刘奶奶夸赞自己儿子孝顺,给她买了一把防跌倒洗澡椅。这时,小张发现失独老人周奶奶变得情绪低落,眼眶湿润。面对这种情况,小张应做的是( )。

A.安抚周奶奶,劝说她不要哭

B.尊重周奶奶的保密权,不谈及失独话题

C.尊重刘奶奶的自决权,鼓励地继续说下去

D.引导刘奶奶讨论居家安全的话题,保护周奶奶免受伤害

20.某市政府成立了性别平等评估咨询委员会,要求市法制办在所有规范性政策出台前必须交由该委员会先行评估该政策是否体现了性别平等的原则。从性别平等和促进妇女群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项要求满足了妇女对( )的需要。

A.保障生命权

B.生殖健康

C.保障发展权

D.性别公正环境

21.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对口扶贫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该机构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协助村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有一半是贫困妇女,并形成了妇女参与合作社事务决策的相关制度。这一做法( )。

A.满足了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

B.满足了妇女的战略性社会性別需求

C.既满足了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又满足了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D.既没满足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又没满足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22.小张在孩子三岁时因丈夫有外遇而与其离婚,她获得了孩子的监护权,出于怨恨,小张不让前夫见孩子,也拒绝了前夫支付给孩子的抚养费,以及孩子奶奶帮忙照看孩子的请求。但小张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心力交瘁,向社会工作者小王寻求帮助。根据性别视角的工作原则,小王应该做的是( )。

A.让小张认识到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B.动员小张接受孩子奶奶帮忙照顾孩子的建议

C.与小张分析现状,让其明白自己处于弱势的状况和原因

D.告诉小张,前夫有见孩子的权利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23.某妇女发展机构发动村里的妇女成立了“巧娘草编合作社”。近期,镇政府将举办手工艺大赛,妇女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社会工作者小王运用增能的方法,协助妇女们为大赛做准备,其适宜的做法是( )。

A.让“巧娘”们自己商量制作参赛作品

B.由村里的能人帮助改进“巧娘”们的作品

C.请工艺美术大师设计产品,由“巧娘”们制作

D.由小王从以往“巧娘”们的作品中挑选有特色的去参赛

24.某社区拟开展系列表彰活动,以推动幸福家庭建设,营造和谐社区氛围。为了打破传统定型的性别观念,社区社会工作者应开展的活动是评选表彰( )。

A.“贤内助”

B.“新好男人”

C.孝敬公婆的“好媳妇”

D.尊老敬老的“好孝子”

25.某智障人士服务机构为了满足残障人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机构开辟了一个工作区,请专人指导服务对象加工制作包装盒,产品由当地一家礼品公司收购销售,并以计件工资方式给付服务对象劳动报酬。该机构的这项工作旨在促进残障人士的( )。

A.庇护性就业

B.福利企业就业

C.按比例分散就业

D.自主经营就业

26.社会工作者小于在为阳光社区的残障人士服务时,发现残障人士因出行不方便,很少参与社区生活。为解决此问题,小于向残联申请到一笔专项资金,对社区内的建筑物、道路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促进了社区内残障人士的无障碍公共服务及社区公共事务的无障碍参与。小于的上述工作保障了残障人士的( )。

A.社会福利权

B.康复权

C.环境友好权

D.劳动权

27.社会工作者小张依据“回归社会理论”为社区脑瘫儿童提供服务。小张的下列做法中,符合该理论观点的是( )。

A.为脑瘫儿童家庭捐赠康复器材

B.邀请脑瘫儿童参加社区融合夏令营

C.协助贫困脑瘫儿童家庭申请经济救助

D.向经济困难家庭的脑瘫儿童送节日礼物

28.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农村开展残障人社区康复工作。下列做法中,体现社区康复工作社会化原则的是( )。

A.协助家庭成员参与康复服务

B.就近就地开展家庭康复服务

C.利用本地资源制作简易实用的康复工具

D.推动村委会与专业合作社对康复工作的支持

29.老王因公出差时遭遇车祸致残,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社会工作者小马对老王的现状进行评估后,拟采用个案管理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小马首先应做的工作是( )。

A.找出解决问题时可用的资源

B.评估服务绩效,巩固其变化成果

C.整合资源并增强其使用资源的能力

D.取得多专业团队对其“共同性”目标的认同

30.狱中服刑人员老张山多年未见女儿,十分想念,由于女儿远嫁外地,老张不忍心让女儿长途奔波来探视他。矫正社会工作者小何在得知老张的情况后,协助老张女儿申请了远程探视,老张父女通过视频“见了面”。交谈中,女儿告诉老张,今年她又生了个儿子,女婿也升了职,日子过得很好,老张很欣慰。小何的工作回应了老张的( )需要。

A.社会适应

B.教育

C.家庭生活

D.经济

31.研究表明,涉毒家庭大多存在对未成年子女监护不当的问题。同时,孩子在学业和生活上取得的进步是一种支持服务对象戒毒的正向力量。据此,禁毒社会工作者计划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为有未成年子女的吸毒人员提供帮助。激发他们关注子女成长的动机,提升其对孩子的监护能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最适宜开设的小组是( )。

A.“爱如明镜”亲职教育小组

B.“涅槃重生”同伴教育小组

C.“生命如歌”戒毒康复小组

D.“无毒人生”社会适应小组

32.张某因寻衅滋事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三年执行,成为矫正社会工作者小温的服务对象。为了与张某建立专业关系,更好地帮助他顺利度过社区矫正期,小温应该( )。

A.关心张某的生活,了解其需求

B.按规定安排张某参与公益劳动

C.收集张某的法律文书,为其建档

D.参与向张某宣告社区矫正制度的过程

33.35岁的小军每天至少要注射三次海洛因,靠出租父母给他的两套房收取房租,购买毒品并养活自己。小军无犯罪行为,也不与毒友共用针筒,自以为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近来,小军的健康每况愈下,经济上也开始入不敷出。于是,小军鼓起勇气来到社会工作站,申请参加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社会工作者小陈在会话中发现,小军提出申请的目的是为了既少花钱又可以继续享受毒品带来的快感。为了帮助小军真正戒毒,小陈最合适的做法是( )。

A.建议警方对小军采取强制戒毒措施

B.协助小军申请救助,以缓解其经济压力

C.培养小军成为同伴辅导员,参与社区演讲

D.为小军提供个案辅导,进一步激发他的改变动机

34.小张在服役期间遭遇意外而截肢,情绪一直很低落。一天,小张用微信给父母发了告别的信息,说不想成为家人的累赘,服下私藏的安眠药陷入昏迷。光荣院的社会工作者老李联系医生前来抢救,并一直陪伴在小张身边。小张苏醒后大吵大闹,非常愤怒,试图再次结束生命。此时老李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制订介入方案

B.与小张建立专业关系

C.稳定小张的情绪

D.帮助小张恢复社会功能

35.因优抚对象自然减员,某地光荣院出现了空置床位。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该院接收了社会老人入住。为了化解优抚老人与社会老人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矛盾,提升光荣院老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者应( )。

A.呼吁为地方养老院增加床位

B.优先安抚光荣院的优抚对象

C.促进优抚老人与社会老人的融合

D.协助社会老人适应光荣院的居住条件

36.某军休所的服务对象大都是异地安置的军休干部,他们与老家的亲友和部队的战友联系逐渐减少。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王为军休干部开办了学习班,教他们学习使用微信与亲友联系。小王的工作不仅帮助军休干部增进了与亲友的联系,还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小王为解决军休干部问题所采取的服务方法是( )。

A.认知重构

B.支持网络建构

C.行为治疗

D.社交技能训练

37.为了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在需要时及时获得救助,某地救助站的社会工作者上街向他们发放“救助指引卡”,并动员志愿者给予指引和帮助。该救助站的这种做法属于临时救助服务中的( )。

A.危机干预

C.外展服务

B.生活救助

D.能力建设

38.老范是低保救助对象。老范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减少对低保救助的依赖。因照顾卧病在床的妻子,他只能就近打零工,与邻居几乎没有往来。社会工作者小陶协助老范与邻居结成帮扶伙伴,彼此互帮互助。小陶的这种做法属于救助社会工作中的( )服务。

A.提供心理支持

B.开展能力建设

C.调节家庭关系

D.促进社会融入

39.某村遭受泥石流灾害,部分房屋损毁,受灾的村民被安置到了邻县的几个村。面对陌生的社会环境,受灾村民不知从何处入手开展生产自救,感到非常无助。社会工作者在几个接受安置的村里开展了新老村民“互帮互助结对子”活动,由老村民向新村民传授当地的生产经验。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受灾村民( )。

A.重构社区生活秩序

B.重塑社区发展信心

C.重建社区支持系统

D.恢复社区生活功能

40.低保户老杨一家五口人生活在十几平方米的一居室里,老杨夫妇都患有慢性病,生活起居需要他人协助。老杨的儿子无稳定工作,儿媳体弱多病。拮据的经济条件和狭小的空间让儿子和儿媳倍感生活的压力,争吵成了家常便饭。于是,老杨向有关部门申请了住房救助。社会工作者在对老杨的家庭进行评估时,除了关注家庭经济状况外,还应( )。

A.了解老杨的家庭关系状况

B.为老杨夫妇寻找医疗资源

C.跟踪老杨住房救助申请的进展

D.为老杨的儿媳提供就业培训

41.社会工作者小李在检查低保户老江家的信息时,走访了他的邻居和他所在的村民小组组长,掌握了老江家的经济状况与生活状况等相关信息。小李上述获得服务对象信息的办法是( )。

A.家庭探访

B.间接了解

C.参与观察

D.直接询问

42.小李夫妇的独生女儿性格内向,不善与他人交流,学习成绩总是排在最后。小李夫妇经常因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争吵。小李认为孩子太懒,学习不用功,而妻子又纵容孩子,才使得孩子学习不好;妻子则认为小李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太严厉,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依据家庭系统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李夫妇俩的问题是由孩子的不良行为导致的

B.孩子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的不良沟通方式导致的

C.小李夫妇俩的问题是由他们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的

D.孩子的问题是由小李夫妇俩的教育理念不同导致的

43.社会工作者大罗在外展服务中发现,11岁的小刚已经在街头流浪了三天,又饿又累,大罗将其带回了未成年保护中心,小刚告诉大罗,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了。父亲经常打他,为了避免挨打,他才从家里跑了出来,只要有一个地方住,他就愿意留下来。在接触中,大罗发现小刚身上有严重的瘀伤。此时,大罗的正确的做法是( )。

A.联系法院,起诉剥夺小刚父亲的监护权

B.找来并训诫小刚的父亲,然后送他们回家

C.报告警方,并协助警方对小刚的家庭进行社会调查

D.对小刚进行心理辅导后,将其送往当地儿童福利院

44.陈女士希望孩子学习优秀,以后找个好工作。但是,陈女士发现孩子喜欢做家务,却不愿意读书。母子俩为此冲突不断,关系紧张。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再标签”技巧改变陈女士对待孩子的态度。其恰当的提问是( )

A.“您希望孩子做什么样的改变?”

B.“您觉得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C.“您觉得自己做什么才能让孩子变得喜欢读书?”

D.“您觉得爱做家务,对孩子发展有什么好处?”

45.初中一年级的孙同学怀疑李同学偷走了自己的课外书,放学后,二话不说就将其暴打一顿,还当众辱骂其是“三只手”,致使李同学第二天不敢到学校上课,学校社会工作者得知此事后,首先应做的是( )。

A.为初一学生开办社交技巧训练小组

B.帮助孙同学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后果

C.通过个案工作,为李同学提供心理支持

D.与学校领导共同制订防治学校暴力的制度

46.小明,男,15岁,与单亲父亲一起生活,小明的父亲对他疏于管教和照顾。小明在学校没有朋友,学习成绩也不好。近日,小明因不堪忍受同桌嘲笑他是没妈的孩子而动手打了对方。社会工作者小任在了解小明的情况后,决定先从增进班主任与小明的沟通信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再进行后续干预。小任的这一做法,属于“抗逆力”方法中的( )的工作内容。

A.教授生活技能

B.建立和表达高期望

C.促进亲社会联结

D.建立清楚一致的行为规范

47.初二(1)班的班主任发现小娟近来情绪低落,常常迟到,不爱学习,成绩下滑,将其转介到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站寻求帮助。接案的社会工作者小敏通过家访了解到,小娟的妈妈最近经常加班,无暇照顾小娟,还常说小娟又笨又懒,不好好学习,小娟也觉得自己学习不好,不是个好学生。针对小娟的情绪,小敏首先应采取的做法是( )。

A.寻求社会资助,改善小娟的家庭经济状况

B.链接培训资源,提升小娟妈妈的职业技能

C.与小娟谈心,改变小娟的懒惰思想和行为

D.与小娟妈妈积极沟通,帮助其改进管教方式

48.社会工作者小林发现,他所服务的某村留守妇女希望学习子女教育方面的知识。为满足她们的需求,小林开设了“亲子关系”主题课程。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小林的做法属于( )社区教育。

A.控制式

B.补偿式

C.发展式

D.预防式

49.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社区需求评估时,记录了各方的诉求,反映出了不同的社区需求。下列表述中,反映出规范性需求的是( )

A.老年人:“社区应建一个养老中心。”

B.障碍人士:“社区应配各一个康复训练室。”

C.居民:“我们社区的绿化比其他社区差远了。”

D.街道办事处主任:“社区缺少一个日间照料中心。”

50.社会工作者打算在社区内开展一次有关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增进居民对医疗改革政策的了解,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从社区教育服务功能的角度看,上述服务属于社区教育中的( )。

A.公民教育

B.成人教育

C.健康教育

D.公德教育

51.某老旧社区的生环境和交通状况都很差,该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站拟通过“共同行动”方式激发居民参与“重塑社区环境”活动。在开展这项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

A.告知居民重塑社区环境的目标

B.请居民共同设计和决定重塑计划

C.告知居民重塑社区计划的实施方案

D.请居民自己决定是否需要重塑社区环境

52.社会工作者小宁为社区的老年人开展了防诈骗宣传教育的系列活动,旨在帮助他们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在该活动的实施阶段,小宁除需要做好预算管理、时间进度管理和服务品质管理外,还应该( )。

A.评估系列活动的成效

B.制订活动实施计划

C.提升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D.调查老人受骗情况

53.老张突发心梗,手术后转入医院监护病房。由于在监护病房目睹同室病友病情恶化抢救,监护病房又不允许家人全程陪伴,老张感觉到恐惧与孤单。病房护士请社会工作者前来协助,此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提供的服务是( )。

A.协助家属照顾老张

B.协助老张认识心梗疾病

C.协助老张与医生沟通

D.协助老张适应病房环境

54.社会工作者小王和医生合作,用游戏治疗的方法帮助患儿玲玲顺利进行了腰椎穿刺手术。小王的上述做法,达成的服务目标是( )。

A.与玲玲建立良好的关系

B.降低玲玲对医疗检查的恐惧

C.帮助玲玲适应病房环境

D.帮助玲玲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想法

55.49岁的陈某在妻子去世后经常失眠,精神恍惚,总觉得有人要害他,在家中自言自语破口大骂,甚至砸坏家具,殴打家人。女儿将陈某送到某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治疗,陈某在诊室里大吵大闹。医生初步治疗后,请社会工作者小吴来协助工作,小吴以下的做法中,最适宜的是( )。

A.鉴于陈某病态的暴力倾向,建议将陈某单独隔离

B.向陈某隐瞒病情,避免陈某得知病情后产生病耻感

C.帮助陈某分析发病原因,鼓励他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D.稳定和安抚陈某情绪,促进其适应医院环境并配合检查

56.艾滋病患在疾病的稳定期,经常会面临疾病及治疗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与家人、亲友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改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措施是( )。

A.增强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B.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

C.建立患者的家庭支持网络

D.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57.小刘自幼丧母,一直与父相依为命,父子情深。不久前,小刘与父亲在自驾游途中发生车祸,父亲送医后不治身亡。小刘接受不了这一残酷的事实,精神崩溃,在急诊室外号啕大哭,医护人员请社会工作者小周为小刘提供帮助。在跟进服务中,据小刘自述,他现在脑海中反复出现车祸现场的恐怖画面,回忆不出细节,整个人处于惊恐之中,精神高度紧张。针对小刘的这种症状,小周最适合的做法是( )。

A.不让小刘阅读关于应激障碍症的文章

B.让小刘努力回忆车祸现场的情景细节

C.鼓励小刘讲述车祸发生的过程,同感倾听

D.将小刘与周围环境隔绝,避免他再受刺激

58.单亲妈妈阿莲有个四岁的女儿,之前一直由阿莲的母亲在老家抚养。近期,由于母亲患病住院,阿莲将女儿接到自己身边。因要照顾年幼的女儿,阿莲经常迟到早退,企业负责人非常不满,阿莲面临被辞退的风险。为此,阿莲很焦虑,经常失眠,情绪低落,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小芳求助。小芳为其开展了个案服务,在介入阶段,小芳为阿莲进行了心理辅导,舒缓其情绪后,她还应( )。

A.直接为阿莲的孩子提供临时托管服务

B.与医院联系,为阿莲提供健康医疗服务

C.链接社会资源,为阿莲解决孩子照顾问题

D.与其负责人沟通,维护阿莲的劳动权利

59.某厂青年职工较多,他们中有些人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个人婚恋问题,也不知如何结交异性朋友。为此,社会工作者设计了以提升员工恋爱技巧为目标的小组,应选择的小组类型是( )。

A.治疗小组

B.教育小组

C.支持小组

D.兴趣小组

60.某化工企业招聘新员工,许多应聘者不了解招聘岗位存在的职业风险,社会工作者小周为此协调人事部门设计制作了岗位说明书,详细介绍了招聘岗位的操作规程、潜在的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与前来应聘的人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小周在上述工作中扮演了( )角色。

A.利益协调者

B.资源联结者

C.矛盾调解者

D.咨询辅导者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61.王女士觉得自己性格比较急躁,孩子不听话时,说不上几句就发脾气,导致与孩子关系紧张。抱着改正自己爱发脾气的毛病和与孩子改善关系的期望,王女士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小张接案后,为了清楚地知道王女士接受服务后的改变状况和服务效果,需要建立服务基线,其正确的做法包括( )。

A.分析服务前后王女士的情绪变化

B.与王女士一起选择情绪变化量表

C.评估服务结束后王女士的情绪状况

D.与王女士一起确定情绪管理的目标

E.指导王女士记录介入后某一天发脾气的次数

62.社会工作者大杨对服务对象老张的服务接近尾声。当天大杨告知老张服务即将结束后,老张表现得无精打采,会谈时心不在焉。针对老张的表现,大杨此时适当的处理方法应包括( )。

A.请老张分享当下的感受

B.评估老张可能出现的问题

C.顾及老张的感受,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D.与老张一起回顾服务的过程,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

E.与老张商讨其改变过程中的困难,适时修正介入方案

63.儿童在生长和发展中有不同层面的需要,关于儿童需要的表述,属于社会化需要的有( )。

A.身心安全保证的需要

B.分清自我与非我关系的需要

C.免遭虐待和忽视的需要

D.获得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

E.掌握吃饭、穿衣、语言表达等生活技能的需要

64.某村四岁男孩儿小强,跷着二郎腿,边嚼槟榔边抽烟,一副老练样子的视顿在网络上流传,被网友称为“社会范儿”男孩。当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小王看到视顿后到小强家探访,小王了解到,小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顺。在对小强的家庭监护能力进行评估时,小王应关注的目标包括( )。

A.监护人生产劳动的能力

B.监护人生活照顾的能力

C.监护人语言表达的能力

D.监护人情感传递的能力

E.监护人安全保障的能力

65.社会工作者以罗杰斯“自我论”中的自我概念为理论基础,运用画“自画像”和描绘“我的生命线”等方法协助青少年进行自我探索,上述方法可揭示自我概念的不同层面,包括( )。

A.现实我

B.理想我

C.主观我

D.客观我

E.本体我

66.社会工作者小陈为独居老人张爷爷做基础性评估,在收集了张爷爷的社会人口特征方面的资料后,小陈还需要评估张爷爷的( )。

A.受教育状况

B.社会功能状况

C.身心健康状况

D.年轻时的成长经历

E.经济状况和居家环境

67.失去老伴的李奶奶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养老院申请入住。社会工作者小梁在与李奶奶的交谈中了解到,老人家不愿入住养老院,但又怕成为儿子的负担,因而内心纠结,心理压力较大。此时,小梁需要做的工作包括( )。

A.介绍养老院的情况

B.劝说老人入住养老院

C.带领李奶奶和儿子参观养老院

D.初步评估老人是否适合人住养老院

E.鼓励李奶奶的儿子克服困难,自己照顾老人

68.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一些年轻女性为了照顾孩子,回归家庭,成了全职妈妈,她们负责养育孩子,打理家务,而丈夫则在外工作,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这种现象反映( )。

A.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B.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

C.刻板的性别角色定型

D.女性权益保护的需要

E.基于性别的合理分工选择

69.社会工作者小马在家访中了解到,残障人士小峰想找工作,但又不确定自己能做什么。

为了帮助小峰找到合适的工作,小马应该( )。

A.评估小峰就业的适应性

B.评估小峰的职业兴趣

C.为小峰寻求庇护工厂就业

D.为小峰申请社会救助

E.为小峰制订职业指导计划

70.老张因吸食海洛因多次被强制隔离戒毒,目前,老张期满离所,再次成为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对象。小王向督导老李倾诉,自己尝试过很多方法帮助老张都没有效果,感到受挫和迷茫。老李查阅了小王以往的服务记录,发现虽然老张存在因生活不规律等问题而导致妻子负气出走的缺点,但老张也有为人热情、曾有下海经商经历、交际能力强等优点。于是,老李建议小王着眼于发掘老张的优势与潜能为老张开展服务。下列服务中,符合上诉思路的有( )。

A.与老张一起找出其拥有的资源,并讨论解决方案

B.与老张讨论未来的生活目标,为其制订改变计划

C.与老张讨论影响复吸的风险因素,探寻其成功经验

D.与老张讨论妻子出走的原因,协助其修复夫妻关系

E.与老张一起列出他的认知偏差,协助其进行自我辩驳

7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特点鲜明,主要包括( )。

A.年龄结构优

B.覆盖范围广

C.军队情结深

D.需要层次多

E.问题压力重

72.社会工作者小邓在军休所开展服务时发现,所里的军休干部很少与当地社区居民接触,为促进军民融合和军地融合,满足军休干部多层面的需要,小邓拟从中观层面进行介入,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

A.在军休所内为军休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B.推动军休干部安置保障政策与国家社会保障政策接轨

C.运用“生命故事”的方法,帮助军休干部重构生命的意义

D.与“营养协会”合作,为军休干部定期举办健康养生讲座

E.帮助军休所与某小学结成友好单位,定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73.小云是某高校大一新生,来自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入学后,小云不仅感到经济压力大,还觉得自己外表一般,穿着士气,说话有口音,原来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也不再突出,因而变得自卑、焦虑,常常失眠,担心自己不能完成学业。针对小云的这种状况,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她提供的教育救助服务有( )。

A.帮助小云申请城市低保

B.鼓励小云加入学校社团

C.为其创造勤工俭学机会

D.鼓励其参加学生适应小组

E.帮助小云寻找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74.某关爱中心配合有关部门,为辖区内的低保家庭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该中心为这些家庭提供的下列服务中,属于就业救助服务内容的有( )。

A.转变就业观念

B.安排勤工俭学

C.职业技能培训

D.自我认知调整

E.链接就业资源

75.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为辖区内的失独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服务。根据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适宜的做法包括( )。

A.指出家庭成员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B.观察失独家庭的日常生活,在家庭生活场景中评估其需要

C.评估失独家庭成员能力和不足,设计有效的服务介入计划

D.只关注失独家庭成员目前的需要,重点解决其当前的问题

E.从失独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着手,把握家庭成员的真实需求

76.初二学生小平与母亲相依为命。小平很喜欢英语。但最近几次考试成绩连续下滑,她十分着急。小平的英语老师在课后也对她进行过辅导,但成效不佳。小平母亲虽十分疼爱孩子,却因文化程度不高,帮不上忙,最近又失业了感到自己很没用。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 )。

A.协助小平减缓焦虑情结

B.协助小平母亲提高文化程度

C.协助小平母亲寻找工作

D.与老师探讨小平成绩下降的原因

E.请社区给予小平家庭更多的关注

77.某写字楼有一些大龄未婚青年,社会工作者小满打算为他们举办交友联谊活动,在进行活动总体策划之前,小满应该( )。

A.估算活动的成本投入

B.了解类似活动的举办情况

C.测算活动受益者的可能人数

D.了解活动受益者的参与感受

E.了解服务对象对婚恋问题的想法

78.为推动和吸引居民参与“感动社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的工作策略有( )。

A.邀请居民讨论具体的评选方案

B.通过微信平台向居民通报活动进展

C.为参与评选活动的居民提供政策优惠

D.以网络投票结果作为唯一的评选依据

E.为居民开展提升沟通能力的小组服务

79.老安由于突发脑出血被送进医院,所幸抢救及时,经过住院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医生同意他出院。此时,社会工作者为老安出院所做的准备工作有( )。

A.查阅文献资料,为老安制订社区康复方案

B.链接相关康复资源,协助老安获得社区康复服务

C.评估老安的情况,降低老安出院后可能面临的风险

D.为减轻医生的负担,为老安提供治疗方案的咨询服务

E.帮助老安家人链接社区资源,使老安及时获得后续照顾

80.社会工作者小唐协助某造纸企业设计了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施方案。下列内容中,属于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有( )。

A.注重环境保护,加大环保投入

B.注重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C.注重合法用工,保障职工权益

D.注重创造利润,保障经营收益

E.注重社会公益,参与慈善活动2017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试卷(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社会工作者小王接待了由邻居陪同前来求助的李奶奶,李奶奶说自己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前几天因脑梗住院治疗。她每天要去医院送饭,昨天在回家途中扭伤脚踝,行走困难。经过沟通,小王与李奶奶确定了需要小王协助解决的具体困难,小王所做的是社会工作者通用过程中( )阶段的工作。

A.接案

B.签订协议

C.预估

D.制订方案

2.刘先生失业后,一家人依靠“低保金”生活,为鼓励刘先生一家,社会工作者小侯做了下列工作:与刘先生和刘太太进行了面谈,询问他们失业后的生活情况,倾听他们对目前生活处境的感受,了解刘先生和刘太太的教育背景、专长和再就业经历,向居委会和刘先生的邻居了解其与邻里的关系。这些是社会工作者服务过程中( )阶段应完成的任务。

A.结案

B.预估

C.计划

D.介入

3.小李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向社会工作者咨询,说自己最近谈了女朋友,很满意,但女朋友嫌他生活散漫,没有上进心,闲暇时间不是和朋友打牌,就是喝酒。有时还上班迟到,提出要和他分手。小李很珍惜这段感情,表示自己很想改变,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因而很苦恼。为了增强小李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意愿,社会工作者适宜的提问是( )。

A.“你的担心到底是什么?”

B.“你对改变做好准备了吗?”

C.“你觉得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D.“你打算做些什么来改变目前的状况?”

4.李奶奶与儿媳因为孙子的教育问题经常争吵,婆媳关系紧张,李奶奶对此很苦恼,希望得到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帮助。为了了解李奶奶的问题和需要,帮助李奶奶识别和善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小王应该做的是( )。

A.了解李奶奶的背景资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