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地理、历史与文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2:28:19

点击下载

作者:彭秀良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雄安新区:地理、历史与文化

雄安新区:地理、历史与文化试读:

雄安新区:地理、历史与文化

著  者 / 彭秀良 马景文

责任编辑 / 刘 军

制作发行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书  号 / ISBN 978-7-5628-5680-1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内容提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这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

雄安新区所在区域属于湖泊与平原兼具的地貌类型,自然风光秀美;又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底蕴丰富。本书力图全面挖掘和展示雄安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状况,兼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争取打造成关于雄安新区的一本基础性读物。全书分为“自然地理环境”“行政区划沿革”“历史演进轮廓”“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地理景观”“地域文学艺术”和“建设千秋之城”等七章,结构错落有致,条理清晰自然。

本书使用通俗化的语言进行书写,同时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努力做到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全书尊重历史事实,引用数据准确,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架起了一座沟通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前 言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并指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将雄安新区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提并论,反映出雄安新区的地位非同一般,因而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议论和关注。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发布不久,我们就接到了《北京规划建设》杂志的约稿邮件,要我们对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贡献一点意见。于是,我们便驱车赶往白洋淀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搜集和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写出了一篇题为“雄安新区:理想愿景或为中国式田园城市”的文章。又过了一些时日,天津市问津书院理事长王振良先生提出,撰写一本全面介绍雄安新区基本情况的书,以供有兴趣的读者深入了解雄安新区之用。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又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并数次前往雄安三县实地走访,不仅获得了直观的感性认知,而且构思出全书的整体结构。

本书从雄安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开始着笔,试图描绘其历史文化脉络。文脉不能脱离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因为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类对所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和适应的一种表现。不同类型的自然地理环境,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文化表象,其差异就如同诗意江南和粗犷塞北那般明显。故而,我们在阐述雄安新区的文脉时,首先要厘清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然后,我们的笔触沿着雄安三县的行政区划沿革、历史演进轮廓、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学艺术滑行,让读者跟随雄安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循序渐进地深入其强劲肌体的内部,完成一次探幽之旅。为了使感兴趣的读者形成直观的感性认知,我们又特意撰写了“人文地理景观”一章,将雄安新区优美的北方水乡风光与厚重的历史古迹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去探寻它的灵动之美、沧桑之感。

雄安新区如何规划建设,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热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方面编制的。这份文件是指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规划期限至2035年,并展望21世纪中叶发展远景。我们根据这份文件,补充和丰富了一些内容,使本书更加厚实,更加富有深度。

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占地面积24.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承担着政务服务、展示交流、企业办公、会议培训等多项功能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作为“雄安基建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对于打造未来之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样板意义,基于此项目提炼出成熟的管理平台、制度规范、运营标准,将来可以复制推广到其他片区,实现管理的快速复制。

尽管《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已然发布,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也已经建成,但现在的雄安新区依然近乎一张“白纸”。考虑到人们对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的憧憬心理,我们最后增加了“建设千秋之城”一章,力图描绘雄安新区的城市远景。

可以说,本书是在“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的时代大背景下,由天津市问津书院策划和推动才得以完成的。我们谨以诚惶诚恐的态度对待写就的文字,献出我们绵薄的力量。彭秀良 马景文2019年1月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坐落于河北平原上的雄安新区地貌类型比较单一,以积水洼地与湖成平原为主,陆地与水面相谐成趣,构成了“北方江南”的水乡景致。一、 自然地理概况

雄安新区坐落于广袤的河北平原上。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1770平方千米范围内,平原面积占4/5强,水域面积占1/5弱,海拔在7—19米。▲ 地理位置与概况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距北京、天津均为105千米,距石家庄155千米,距保定30千米,距北京新机场55千米(见图1.1)。雄安新区包括河北省雄县、容城县、安新县等3县行政辖区(含白洋淀水域),原属任丘市的鄚州镇、苟各庄镇、七间房乡和原属高阳县的龙化乡,规划面积1770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年底,雄安新区总人口125万人,其中雄县39万人、容城县27万人、安新县47万人、其他4个乡镇1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为200万~250万人。图1.1 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资料来源:《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雄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地形与水系

雄安新区位于河北平原的中部,以平原地形为主。河北平原位于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属于洪积—冲积平原,其形成是与大清河水系变迁与古黄河的冲击作用分不开的。河北平原地势起伏平缓,包括积水洼地、湖成平原以及河漫滩,呈不连续的带状分布,其中白洋淀是典型的积水洼地。

大清河是海河的5条主要支流之一(海河水系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组成)。大清河的支流很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共有79条,绝大部分发源于太行山脉的东麓,源短流急,河系呈扇形分布。大清河水系主要流经河北省保定、石家庄、沧州、廊坊等4个地区和北京市、天津市等地,全长448千米(见图1.2)。图1.2 大清河水系示意资料来源:海河水利委员会,1974年。

大清河水系分为南北两支。大清河北支为拒马河,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的涞山,东北流经紫荆关向北至河北省涞水县境转而向东,流经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后又进入涞水县境内,至千河口分为两条小支流。北支流名北拒马河,先后有胡良河、挟括河、琉璃河及小清河汇入,流至河北省涿州市义合庄乡东茨村改名为白沟河。南拒马河在河北省定兴县北河店附近纳入北易水和中易水,至白沟镇与白沟河汇合,始称为大清河。大清河在雄县新盖房枢纽工程附近又分为三股,即引河、灌河(原大清河道)和分洪道。若上游汛期来水量小于500立方米/秒时,大清河水由白沟引河下泄入白洋淀。

大清河南支包括由磁河和沙河等汇集而成的潴龙河以及唐河、萍河、府河、漕河、瀑河、方顺河等。潴龙河是大清河南支的主要行洪河道,由沙河、磁河及孟良河在河北省安平县马店镇北郭村汇流后称潴龙河,东北流注入白洋淀。唐河发源于山西省浑源县,在河北省安新县同口镇韩村流入白洋淀。▲ 气候与植被

雄安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可谓四季分明。以1981年至2010年的历史数据来看,雄县年平均气温为12.7℃、容城县为12.6℃、安新县为12.3℃;雄安三县的冬季平均温度为-2.3℃,年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超过37℃)为3.2天。依据1961年至2016年的监测数据,雄安新区年平均气温正以每10年0.1℃~0.3℃的幅度在升高,但气温增幅要低于周边地区,白洋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当地的变暖趋势。

雄安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0~800毫米,年径流深100~400毫米。受降水季节分配的影响,径流的年内分配较集中,年径流70%左右集中于汛期,其他季节水量很小,冬春两季各占年径流的10%。

雄安新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因开垦历史悠久,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几乎不存在天然森林。在村庄附近、河岸、路边有栽培的树木,常见的有槐、刺槐、臭椿、榆树、旱柳、加拿大杨、梧桐、合欢、侧柏、梨树、枣树、杏树等(见图1.3)。白洋淀淀区有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群落,常见的有芦苇、莲、菱、野慈姑、菖蒲等。图1.3 落叶阔叶林景观 (杜书锋/摄)二、 “华北之肾”白洋淀河北省中部,大清河南支中游有个白洋淀。它是以白洋淀为主的143个大小淀泊由密如蛛网的水道串联而成,四周有围堤。堤内淀泊相连,洪水时宛如一湖;水道在纵横的冈地间来回穿插,又若水上迷宫。白洋淀水面年际变化大。洪水年水位涨至10米以上时,面积达355平方千米;枯水年水位降至6.5米时,面积只有70平方千米。1965年以来,由于气候干旱和上游工农业用水激增,入淀水量锐减,以致多次干淀。其中1984—1988年连续干涸4年。后采取从上游水库调水补给和引黄济淀等措施,缓解了白洋淀缺水危机。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淡水湖,对缓洪滞洪、补充周边地区地下水、维护京津地区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华北[1]之肾”。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鱼和芦苇产地。

雄安新区的选址,白洋淀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显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白洋淀位于东经115°45′~116°06′、北纬38°44′~38°59′间,总面积366平方千米(不是前引杨伯震书中所说的355平方千米),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区主要由白洋淀、马棚淀、藻苲淀等大小不等的143个淀泊(“淀”是浅水湖泊的地方名称,“泊”则是蓄水的洼地)和3700多条沟壕组成,以水体为主,水域间有苇田、台地、村庄,三者交错相间,素有“华北明珠”的美称。▲ 地理位置

白洋淀位于永定河冲积扇与滹沱河冲积扇相夹峙的低洼地区,为积水洼地(见图1.4)。它从北、西、南主要承接萍河、瀑河、漕河、府河、清水河、唐河、孝义河、潴龙河来水。为增加白洋淀水量来源,20世纪70年代从雄县新盖房开挖白沟引河,大清河水从白沟引河进入白洋淀,所以白洋淀又有“九河末梢”之称。白洋淀水经过雄县枣林庄枢纽流入东淀,经赵王新河、大清河汇入海河,最终注入渤海。图1.4 白洋淀地理位置示意资料来源:《雄县志》。

白洋淀周边有3个县,分别是安新县、容城县、雄县。白洋淀85%的水域在安新县境内,因而白洋淀旅游景区也主要在安新县境内。▲ 白洋淀的形成过程

白洋淀位于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以来由差异性断陷下沉所形成的冀中坳陷之中,东邻沧县隆起,西抵太行山隆起。新第三纪(距今2330万年~距今164万年)以前,这种坳陷的古谷盆地地貌,控制着当时白洋淀的轮廓与沉积特征。至新第三纪晚期,坳陷盆地渐趋填平。进入第四纪(下限年代距今258万年)之后,已形成波状起伏的平原地貌。由于太行山山前冲积—洪积扇群的形成,致使扇与扇之间的低洼地区沥水停积,遂潴而为淀。整个第四纪期间,气候的冷暖波动,海陆的进退交绥,使得古白洋淀的水域面积时而扩张,时而收缩。大约从一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虽然只是一个短暂的地质时期,但白洋淀同样又经历了一个兴起、扩张与收缩的演变过程。

中晚全新世(距今6000年前后)期间,河北平原东部发生海浸,海面上升,河流排水不畅。同时,气候潮湿多雨,河水增加,从而使白洋淀水域扩张到最大范围——北起永清、霸州、雄县、容城,西至保定、清苑、望都、定州,南至安国、博野、肃宁、河间,东面与古文安洼水域相连。此时的白洋淀,就开始有人类在周围定居。

晚全新世(距今2500年)气候转向干旱,雨量变小,白洋淀水域范围收缩,局部干涸,水域连片的古白洋淀逐步解体。有些学者认为,古白洋淀的退缩解体还与古黄河在商(殷)、周时期曾长期流经白洋淀区域,由接近潴龙河、大清河一线至天津入海有关。古白洋淀退缩解体的晚全新世,正值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白洋淀附近即有了虢邑。《左传》载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春正月“齐侯次于虢”。这里讲到的“虢”,据《读史方舆纪要》的注解“在河北任丘县西十七里”。战国时期这里又有鄚邑、狸邑。约公元前334年至前311年,燕国为了防御秦、赵、齐的入侵,修筑了南长城。这条长城始于今天的河北省易县西南,向东经定兴、徐水、安新、任丘而终于文安东南,全长250余千米。今白洋淀北部的新安北堤,旧称“长城堤”,相传是燕南长城遗址。当时修筑易水长城尽管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但它对古白洋淀形成所发生的重要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从此奠定了白洋淀自古至今的北界。

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在退缩的白洋淀边置县,设有鄚(今河北省雄县鄚州镇)、阿陵(今河北省任丘市陵城)、高蠡(今河北省高阳县、蠡县)等。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北方,出于军需运输的需要,开凿了白沟水渠、平虏渠、利漕渠、白马渠、鲁口渠,推动了现今海河水系的形成,所以东汉以后白洋淀的变化,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

今日白洋淀格局的形成,要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宋辽对峙,两国以白沟河沿线(相当于今天的大清河及海河一线)为边界。为了抵御辽兵的进攻,北宋朝廷采纳沧州节度副使何承矩(946—1006)的建议,构筑“塘泊防线”。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三月,征调河北诸州1.8万人在边界开塘泊蓄水。沿雄州、帱州、霸州及平戎军(治所在今河北省文安县西北)、破虏军(治所在今河北省霸州市信安镇)、顺安军(治所在今河北省安新县安州镇)一带修筑堤埝300多千米,开泊合淀,“自霸州引滹沱水灌之”,水“深不可行舟,浅不可涉渡”。既灌溉屯田水稻以充军需,又限制契丹骑兵以拒敌。宋真宗咸平至景德年间(998—1007),在宋辽边界进一步开修塘泺,汇聚缘边诸水形成一条东起沧州、西至保定的“塘泊防线”。《宋史·河渠志·塘泺》记载:“东起雄州、西至顺安军,合大莲花淀、洛阳淀、牛横淀、康池淀、畴淀、白羊淀为一水,……东起顺安军,西至保州,合齐女淀、劳淀为一水,……曰西塘泊。”从上述记载中,我们知道了白洋淀原名为白羊淀,《宋史·河渠志·塘泺》是我们发现最早记录白洋淀名称的史籍。北宋“塘泊防线”的修筑,为今天白洋淀基本格局的形成及自然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见图1.5)。图1.5 北宋塘泊防线位置示意资料来源:《白洋淀环境演变及预测》,第58页。▲ 白洋淀的堤防

白洋淀四周主要以堤坝为界,东至千里堤,西至四门堤,北至安新北堤,南至淀南新堤,总长度为283千米。但是,这些堤坝不是一次性修筑的,而是经历了几个朝代,历时上千年的时间修筑而成。有诗曰:“宋开塘泊起雏形,明清相继规模成。景观还是今日好,杨柳丛中舞长龙。”《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莫州有九十九淀”。“莫”为当时莫州文安郡莫县,也就是今天的任丘市城区北面一带,其位置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白洋淀东北部水域。由此可见,唐代以前的白洋淀保持着天然的面貌,尚未经过人工治理。

北宋时期修筑的“塘泊防线”侧重于东西走向,目的是抗御辽兵的入侵。宋仁宗时的任丘知县唐介(1010—1069)看到白洋淀洪水经常泛滥,毁坏农田,亲自主持修筑了一道堤防,百姓称之为“唐堤”。唐堤为南北走向,成为后来千里堤的前身。唐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淀水东溢任丘,为患农田,然而它无意成了白洋淀的东界。这道堤防为白洋淀湖盆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唐堤和长城堤的接轨,构成了白洋淀的东边、北边两道界线。所以后人说:白洋淀既是一项重大的军事工程,也是一项庞大的水利工程,是在天然基础上人工治理的结果。

明代,白洋淀几度干涸。据记载,明成祖朱棣(1360—1424)曾带兵在留通淀、荷花淀筑台田;弘治元年(1488年),白洋淀淤积,并可耕种,中间(光淀北)辟为牧马场,白洋淀彻底干涸。到了正德年间(1505—1521年),杨村河(潴龙河)决口,水患巨大、民田尽没,白洋淀重新蓄水,出现了“汪洋浩渺,势连天际”的景观。于是,将牛羊的“羊”字,换成了汪洋的“洋”字。后来,为防止洪水的泛滥,在白洋淀的南端入口处,修筑了堤防数十里,它是后来淀南堤的前身,成了白洋淀的南界。

清代加速了白洋淀堤防的治理。康熙五年(1666年),直隶巡抚“发币万金”在安州筑堤120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命原河道总督王新勘查各处堤工,派内阁学士观保修筑坚固。又3年,命直隶总督吴赫“出资效力”,修筑新安堤工。雍正三年(1725年),怡亲王允祥(1686—1730)总理京畿水利。他们提出,“治直隶之水,必自淀始。凡古淀之尚能存水者,均应疏浚深广,并多开引河,使淀之相通。其已淤为田畴者,四面开渠,中穿沟洫,洫达于渠,渠达于淀。而以现有淀内之河身疏瀹通畅,为众流之纲。经纬条贯,脉络相通,泄而不竭,蓄而不盈”。这段话的意思是,凡能存水的古淀,都疏通开掘,使之宽广,并多开引河,使淀淀相通;对已经淤为平地的地方,要四面开渠,中部要开河沟,使渠河相连,河淀相通,并将淀内原有河道疏通,形成网络,经纬条贯,脉络交通,水长流而不枯竭,水多时也不会泛滥。他们还对环淀的原有堤坝增修加高,没有堤防的地方,根据情况修筑了堤防,从而使白洋淀的水患得到控制(见图1.6)。图1.6 白洋淀堤堰分布资料来源:《安新县志》,第119页。

清光绪六年(1880年),任丘知县赵秋亭修筑千里堤,直隶总督奏请朝廷拨赈米6000石,江苏义赈局助赈银3万余两,修筑了任丘境内千里堤“七十二里有奇”。堤基五丈,顶一丈,高九尺。以后,又多次修筑白洋淀周围堤埝,使之成为长堤环绕的北方湖泊。▲ “白洋淀”名称的由来

白洋淀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在西晋时期词赋家左思(250—305)所写的《魏都赋》中。赋中写道:“至于山川之卓诡,物产之魁殊,或名奇之见称,或实异而可书……其中侧有鸳鸯交谷,虎涧龙山,掘鲤之淀,盖节之渊。”唐代文人李善注曰:“掘鲤之淀”在“河间莫县之西”,其位置与今天白洋淀的位置完全相符。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晋代白洋淀曾有过“掘鲤淀”的名字。

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约470—527)在《水经注·易水》中记载:“易水又东,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谓之大埿淀、小埿淀。其水南流注易水,谓之埿洞口。水侧有浑埿城,易水经其南,东合滱水。”这里所谓的“大埿淀、小埿淀”就是今天的“大王淀”和“小王淀”,“埿洞口”即今河北省安新县同口镇,“浑埿城”就是现在的安新县城。

北宋“塘泊防线”筑成后,开始出现“白羊淀”的称呼。当时的白洋淀水域,西至清苑(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东南到任丘、文安、徐水。这么大的水域,每逢大风卷起层层波浪时,宛如一群白羊前拥后挤地奔跑,这才有了“白羊淀”的称呼。但是,最初“白羊淀”这个称呼仅是指今安新县端村、淀头以南、圈头以西的水域,因其面积最大,再后来以其名指代雄州以西的诸淀泊,也被称作“西淀”。《宋史·河渠志》记载了当时主管缘边塘泊的太监杨怀敏于庆历五年(1047年)给宋仁宗的密奏:“知顺安军刘宗言闭五门、幞头港、下赤、大涡、柳林口,漳河水不使入塘,臣已复通之,令注白羊淀矣。”可见,当时“白羊淀”已成为雄州以西诸淀的总称了。晚清拔贡伊人镜写过一首题为“西淀风荷”的诗,诗句为:露华浓浥芰荷香,水面风鳞趁早凉。先问问源亭畔路,好催双桨出横塘。

伊人镜的“西淀”是指整个白洋淀淀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暮春,康熙皇帝巡幸至莫州,即兴吟成“白洋湖”诗一首: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

康熙皇帝的“白洋湖”亦是指西淀。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正式划定了东、西淀的界限,“大清河自雄入,迳张青口,口西西淀,口东东淀。”张青口在雄县龙湾镇境内,是大清河的一个重要分界口。宣统元年(1909年)出版的《中国近世舆地图说》,在保定府幅中将今天的白洋淀全部注记为“白阳淀”,虽然“阳”“洋”有区别,但这充分证明,从20世纪初开始,“白洋淀”便具有了今天广义的概念(见图1.7)。图1.7 开阔的白洋淀水面(刘贺军/摄)▲ 白洋淀的干涸与补水

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白洋淀在缓洪治涝、蓄水灌溉、调节小气候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初,白洋淀水域面积为561.1平方千米。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下,白洋淀流域入淀的地表径流量不断减少,淀区的水资源量大幅度减少,干淀现象频繁发生;由于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流入,水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白洋淀流域水量的减少和水质的恶化,使得流域的生态功能降低,进而影响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从1983年开始,白洋淀连续5年干淀,使白洋淀水乡风光大减,淀区群众生活困难,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变得非常脆弱。1988年是丰水期,年降水量924.1毫米,上游水库放水量加大,淀中水量增加,白洋淀才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为了缓解白洋淀的干淀危机,1981年起开始给白洋淀补水,“引水济淀”成为一项重大决策。1981—1999年,从流域上游的王快水库、西大洋水库、安各庄水库补水8次,共补水2.26亿立方米,年平均补水1.13亿立方米;2000年至2010年,11年间从上游三大水库补水和跨流域引水达16次之多,共补水9.25亿立方米;年平均补水0.90亿立方米。其中,2004年2月实施了“引岳(“岳”是指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是漳河上的一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济淀”,入淀水量1.59亿立方米;2006年11月实施了第一次“引黄(“黄”是指黄河)济淀”,工程补水量1.0亿立方米;2008年至2012年1月又相继实施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引黄济淀”工程。2017年11月,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成功试通水,这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2012年汛期,受“12·7”特大暴雨和洪水入淀影响,白洋淀天然入淀量1.86亿立方米,2013年和2014全年未补水。由于2014年天然入淀水量偏小,淀水位持续下降,为防止干淀,于2015年4月至7月由王快、西大洋水库再次向白洋淀补水0.4亿立方米。2017年4月5日起,王快、西大洋水库联合向白洋淀进行生态补水,补水量在0.33亿立方米以上。

连续多年的“引水济淀”,使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性保护。特别是“引黄济淀”工程实施后,给白洋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白洋淀的水位明显回升,核心区的水质已经达到三类标准,绝迹多年的芡实、白花菜等多种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已重现白洋淀,一度大量死亡的野生鱼类也在快速恢复和繁殖,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从前面的历史回顾中我们知道了,有统一水面并具固定形态的白洋淀的形成是与历史上筑堤围河的人类活动直接相关的。因此,与气候条件的变化相比,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影响白洋淀生态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从长远来看,无论长江还是黄河的水并非是取之不竭的,解决白洋淀水危机的根本之道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予自然以应有的尊重。三、 丰富的自然资源

雄安新区不同于河北平原的其他区域,因其境内有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所以它的自然资源类型也就具有了独特性。具体说来,雄安新区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耕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石油资源和地热资源。▲ 水资源

水资源是雄安新区选址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白洋淀有着比较丰富的水资源。白洋淀汇水面积3.12万平方千米,淀底高程5.5—6.0米(大沽高程,下同)。当淀区水位为10.5米时,蓄水量为9.58亿立方米(见图1.8)。图1.8 夕阳下的白洋淀(张学农/摄)

白洋淀淀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4.9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69毫米。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80%的降水集中于6—9月,且多以大雨或暴雨的形式出现,往往形成洪涝灾害,因此7—11月为白洋淀丰水区,12月至次年6月为枯水期。淀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同样悬殊,如1988年降水量为924.1毫米,1962年降水量仅210.0毫米,有时甚至出现连丰、连枯的现象。

白洋淀的水资源总量在各个年度都是不一样的。根据1988—2000年13年间的水文资料计算出的白洋淀水位、水面积和容量之间的关系,淀区平均最高水位8.9米,平均最低水位6.65米,年平均蓄水量为4.1亿立方米。不同水平年淀内水位、入淀、出淀水量差别很大,对应于不同的保证率,水资源总量表现出不确定性。

2017年,北京市人口达到2100多万人,年用水量已迫近40亿立方米大关。白洋淀的正常蓄水量为4.1亿立方米,虽然与建设比肩深圳、浦东的大城市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但在满足雄安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确保城市“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需求,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加强白洋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心任务。▲ 耕地资源

雄安新区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其中耕地资源所占比重最大。截至2017年,雄安新区的耕地面积为318.6平方千米,水浇地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根据通常的分类标准,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丰富的耕地资源为雄安新区的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雄安新区城市建设的启动,大量的耕地资源会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数量会急剧减少。如何在城市建设的缝隙中保留有限的耕地资源,使其为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某些帮助,尚是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 动植物资源

雄安新区的动植物资源以白洋淀水域最为集中,主要包括水生植物资源和水生动物资源。白洋淀水生植物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共有水生植物39种,隶属于21科32属,其中挺水植物16种、沉水植物14种、浮叶根生植物6种、漂浮植物3种。挺水植物中,主要有芦苇、莲、睡莲、慈姑、菖蒲等物种;沉水植物中,主要有金鱼藻、菱、芡实、水鳖等物种;漂浮植物主要是槐叶萍(见图1.9)。图1.9 白洋淀水生植物带状分布生态系列资料来源:《河北地理概要》,第291页。

白洋淀的芦苇是一大特产,品种多达10余种。芦苇具有横走的根状茎,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状茎繁殖为主,根状茎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其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较长时间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状茎,一旦条件适宜,仍可发育成新枝。也能以种子繁殖,种子可随风传播。对水分的适应幅度很宽,从土壤湿润到常年积水,从水深几厘米至1米以上,都能形成芦苇群落。在水深20—50厘米,流速缓慢的河、湖,可形成高大的禾草群落,素有“禾草森林”之称。据统计,1960—1962年,安新县苇田面积12.7万亩,总产量达4500万千克。

白洋淀的水生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包括底栖动物、鱼类和鸟类,其中底栖动物35种、鱼类17科54种、鸟类19科26种。因为有如此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白洋淀也就成了有名的淡水鱼场,盛产鲑鱼、鲤鱼、青鱼、虾、贝、河蟹等40多种水产品。1959年淀水产鱼885万千克,自然捕捞量亩产19千克,居全国大型湖泊亩产量之首。再加之水生植物遍布,野鸭大雁栖息,这里的人们既可以捕捞鱼虾,采挖莲藕,也可猎取各类水禽,一年四季,一片繁忙,故被人称为“日进斗金,四季皆秋”的聚宝盆。曾有天津居民回忆说:过去天津人吃河鲜都打两个地方来,一个是潮白河,一个是白洋淀。因为这两个地方的水好,所以白鲢啊,河虾啊,黄瓜鱼啊,口儿都比较甜。

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白洋淀的水生动植物资源呈现出萎缩的状态,水产品产量不断下降。20世纪50年代鱼虾平均年产量为612.5万千克,60年代为313.5万千克,70年代为111万千克,70年代比50年代下降了82%。白洋淀水环境的演变,水位不稳,甚至干淀,都会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种类、产量和质量。尤其是白洋淀由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转向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更影响了白洋淀的水产品产量。▲ 石油资源

雄安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雄县境内的昝岗、孤庄头、张岗、葛各庄、龙湾、小步村、南十里铺等乡镇,有油井1200余眼。2012年年产原油1万吨、天然气1800万立方米。雄县境内的油田地面勘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确认开采前景,70年代投入钻井开采,属于华北油田的一部分。▲ 地热资源

雄安新区的地热资源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均有分布,且具有面积广、储量大、埋藏浅、水温高、水质好、自喷力强等特点,其中以雄县的地热开发最有成绩和特点,有热田面积320平方千米,地热水储量821.87亿立方米。

雄县地热利用是伴随石油开发起步的。1973年,石油物探部门在雄县境内打出第一眼温泉井,揭开了利用地热的序幕。人们开始利用温泉水进行洗浴,建立了极简易的温泉浴池。随后,又利用地热能搞小型温室,种植冬季蔬菜。经过40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地热利用的“雄县模式”,其特点是地热供暖上规模,资源开发利用取热不取水,尾水百分百回灌。“雄县模式”不仅是国内的标志性工程,在国际社会也享有盛誉。1989年,雄县被确定为全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2010年,被原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见图1.10)。图1.10 雄县温泉浴池(王力欣/摄)

截至2016年,雄县实现了地热供暖能力达385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覆盖了95%以上的城区,惠及人口近8.9万人,城区居民供暖支出年可节约1500余万元。按照县城供暖采水量计算,每年可节约煤炭5.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二氧化硫0.28万吨、燃煤粉尘0.51万吨,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1]  杨伯震:《中华万里疆域:中国省区地理新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第二章行政区划沿革

雄安新区所在区域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曾发掘出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商周时代遗址。雄县、安新和容城三县均为千年古县,它们的建城史都超过了一千年的时间。一、 远古时代的人类活动遗迹

雄安新区三县境内曾有发源于太行山的多条河流和古黄河故道萦绕穿插,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因而,从新石器时代起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留下了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商周时代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梁庄遗址 梁庄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新县城东南14千米的梁庄村南百余米处。地势低洼,平时有水,水位低时辟为耕地,多年生长芦苇。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8万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基本完好。梁庄遗址发现于1986年4月,当时曾收集骨化石100余件,泥质陶片、夹砂褐陶片50余片和石斧两件。同年9月,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河北大学历史系和安新县文化局联合对此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7.5平方米。该遗址于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见图2.1)。图2.1 梁庄遗址出土陶器概览资料来源:徐浩生、金家广:《河北安新县梁庄、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6期。

留村遗址 留村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安新县城西1.5千米留村北300米处,南距白洋淀新安北堤1.5千米。遗址平面呈长方形,长250米,宽200米,面积5万平方米。地势原略高于四周,被当地群众称为“疙瘩顶”。此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存状况良好。遗址地表散存的文化遗物包括较多的陶片及石器、鹿角、兽骨、蚌壳等。1986年,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和安新县文化局对留村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从文化层堆积和出土的文化遗物来看,第一层为上文化层,出土了大量陶片,器形有折沿罐、敛口罐、红顶碗、壶、盘、钵、陶匕、陶支脚及鼎足等。第二层为下文化层,出土陶片数量少于上层,主要器形与上层基本相同,出土有陶罐、盆、釜、石磨盘、石磨棒、支架等。从发掘资料分析,留村遗址为一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并含有龙山文化的成分。

上坡遗址 上坡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位于容城县城南0.5千米处上坡村南50米的台地上。遗址为长方形,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1981年4月至1982年5月,省、地、县文物工作者对上坡遗址进行了发掘。其文化层堆积一般在1~3米,面积988平方米,共分四层,从上至下依次为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

上坡遗址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500多件。磁山文化层出土有陶盂、支架、磨盘、磨棒等,器物形制和组合特征均与磁山遗址相同;仰韶文化层出土有彩陶钵和双耳褐陶罐;龙山文化层出土有折腹盆、篮纹陶罐和双耳罐;商代文化层陶器有鬲、簋、豆、盆、纺轮、网坠等。骨器有骨锥、刀、匕和鹿角锤。石器有刀、镰、斧、凿、杵、磨盘、磨棒等。此外,还发现了商代晚期的两座房址和83个灰坑。1982年7月,该遗址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庄遗址 北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商周时代遗址,位于容城县县城东南的东牛北庄村东。遗址面积6万平方米,四周均为耕地。1984年春文物普查时发现,后经省文物部门多次勘察,对此遗址有了初步的认识。1986年秋,修容城至小里公路时,经过跳进区发现灰坑很多,而且在遗址内发现很多遗物,有骨针、带坑窝石器和陶器等。据采集到的标本分析,北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陶支架、陶盂、三足钵、磨棒均有磁山文化内涵,“红顶”器物是仰韶文化时期遗物,袋足鬲等为商周时代的遗存。1987年8月,该遗址被列为容城县文物保护单位。

午方遗址 午方遗址位于容城县城南1.5千米的午方村西,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商周时代遗址。遗址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比周围耕地高出3米。现为耕地,保护完好。1982年和199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两次试掘,发现此遗址文化层厚0.5—2米,可分为三个文化层,即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和商周文化层。仰韶文化层出土器物有彩陶钵、彩陶碗、彩陶罐陶环、陶纺轮、网坠、陶罐、陶支座、陶釜、陶甑、陶盘、石斧、石凿、石磨盘、石磨棒、石锛、石杯、刮削器、双翼石镞、石刀、骨刀、骨剑、骨鏠、鹿角铲、骨镞、骨凿、鱼骨饰件等。较为重要的发现,是露出一眼龙山文化时期的水井,井口于耕土下露出,椭圆形,长2.5米、宽1.8米、深4.5米。井壁陡直,上小下部稍大,井壁有可供上下时使用的“凹槽”,井底部有用木棍做成的井盘,井盘呈“井”字形。内有多件当时先民们提水时掉下去的陶罐,陶罐少数完整,多为碎块,有一件陶罐颈部还系有绳索。1987年8月,该遗址被列为容城县文物保护单位。

北城村遗址 北城村遗址位于容城县县城北偏东约2千米,北城村南约1.4千米,容城镇至北城村一条简易公路的东侧。2006年4—7月,为配合河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渠工程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涿州市文物保管所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物馆学专业合作,对北城村遗址进行了发掘。本次发掘共发现107个遗迹单位,属金、元等时期的有井3口、沟4条和墓葬1座,属新石器时代的有房址15座、灰坑82个、沟2条。出土遗物5000余件,其中绝大部分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片。▲ 商周时代遗址

南阳遗址 南阳遗址属东周、汉代遗址群,属于一座中型城市遗址,位于容城县城东14千米的南阳村村南200米处,遗址的东、南、西三面有故河道。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800米,南北宽700米,面积56万平方米。南阳遗址的北坡高出地表2~3米,南坡高出地表0.5米,东坡高出地表0.3米,西面地势平缓。遗址保存状况基本完好。

1981年春,容城县文化局在晾马台乡进行考古调查的过程中,在南阳村村南发现了一处古代遗址。当时征集清理出铜器、陶器、骨器等文化遗物40多件,其中的几件还刻有铭文和陶文。后经分析鉴定,确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南阳遗址的文化层厚度在0.3~1米,征集的文化遗物包括陶鬲、陶豆、陶罐、铜鼎、铜壶等。在铜壶的肩部有“西宫”字样的铭文,在陶钵和陶罐内有“易市”字样的陶文。此后还陆续发现了铜戈、铜镞、刀币、骨锥等文化遗物。由于南阳遗址尚未经考古发掘,因此还无法确定文化层堆积的详细情况(见图2.2)。图2.2 唐三彩壶资料来源:《容城县志》。

南阳遗址发现30多年来,先后出土了“西宫”铜壶、“左征”铜壶盖、“燕王职”铜戈、“燕侯载”铜戈和“易市”陶器、铜鼎、铜凿、刀币、鹿角锤等一些重要的文物。这些器物都显示出了燕国制器的风格,其地理位置也与史书中所记载的燕国都城“临易”相近,可能与燕国中期的都城“易都”有关。该遗址于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晾马台遗址 晾马台遗址属商周时代遗址,位于容城县晾马台乡晾马台村。遗址为一长方形台地,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15000平方米。高出地表2~4米,文化层厚2~3米。1958年在此曾出土“燕王职”铜戈,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院。197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发现该遗址。该遗址于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见图2.3)。图2.3 晾马台遗址古柏(杜书锋/摄)

燕长城遗址 燕长城遗址位于容城县县城西南13千米的黑龙口村东200米处。该段长城残长200余米,顶宽4米,底宽6米,高0.5~2米,系夯土筑成,每层厚约17厘米。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的燕国国君燕昭王为了防御赵、中山等国,先后修筑南北两道长城。其中,南长城筑于南易水沿岸,是由易水堤防扩建而成的,又被称为“长城堤”。“长城堤”的走向,起自今天的河北省易县城西,沿古南易水北岸东行,经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容城县、安新县境,至今雄县境,再转向东南入河北省文安县境。它既是燕国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防范水患的大型水利工程。现在白洋淀北岸的新安北堤就是在燕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二、 雄安三县行政区变迁

尽管雄安新区三县都被称作千年古县,但它们各自县名的出现时间是不一样的,其中以容城县的县名出现得最早。历史上,三县的行政区设置均发生过较大的变化。▲ 容城县行政区沿革

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首置容城县,故城在今容城县城西北7千米的城子村,属幽州涿郡。后历经多个朝代的行政区划调整,容城县被几度撤销、几度复置,其历史沿革如表2.1:表2.1 历史上容城县行政区沿革所隶上级年   代县 名治 所行政区东汉建初二年(77容城侯国幽州涿郡年)三国魏文帝黄初五年范阳国幽州范阳郡(224年)北魏太和年间(477—容城县幽州范阳郡城子村499年)北齐天保七年(556范阳县(并年)入)隋文帝开皇元年(581迺县上谷郡城子村年)唐武德五年(622年)遒县北义州城子村唐天宝元年(742年)容城县河北道易州后周显德六年(959雄州(侨容城县雄州年)治)北宋建隆四年(963容城县雄州雄州西南年)元世祖二十三年容城县雄州(1286年)明洪武七年(1374雄县(并年)入)

五代时期,容城县被北方的契丹人占领,县境北部是辽政权设立的容城县;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收复容城县南境,后周政权重新设置容城县,从此出现南北两个容城县并立的局面。宋代,这种局面一直存在,直到金政权灭掉辽、宋,南北容城才复归为一。

到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析置容城县,明景泰二年(1451年)徙今治(容城县城关镇),属京师保定府。1913年,属直隶省范阳道;1914年,属直隶省保定道。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除道一级行政区划,容城县隶属于河北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容城县归河北省保定专区管辖。1958年12月20日,撤销容城县,并入徐水县。1960年5月3日,保定专区被撤销,容城县境随徐水县转归保定市管辖。1962年5月23日,析徐水县复设容城县,还隶保定专区。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继辖容城县。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容城县属保定市管辖(见图2.4)。图2.4 容城县“北方服装名城”牌楼(王力欣/摄)▲ 雄县行政区沿革

雄县古称雄州,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契丹入寇瓦桥关,遣将屯戍。周显德六年伐契丹,……至瓦桥关(今城关一铺南),契丹守将以城降。周主以其地控扼幽、蓟,建为雄州。”后周显德六年就是959年,后周皇帝柴荣克复三关,于是在瓦桥关置雄州,在益津关置霸州,还有瀛洲的高阳关(亦称草桥关),成掎角之势,戍重兵据守,以为防辽要隘。以雄州名瓦桥关(瓦桥关遗址即今雄县城内横跨大清河上的解放桥),系取威烈之义,以彰武功,震慑北方的辽国。另于瓦桥关置归义县,由雄州治、领。清代著名散文家姚鼐(1731—1835)曾写过一首《雄州咏周世宗》的七言律诗:世宗北伐志犹勤,山后宁容地剖分。天意自留耶律氏,人心俄变殿前军。五朝庶见真神武,再世何难嗣守文。反复兴亡无处问,瓦桥关外又斜曛。

北宋时期,在辽国境内部分属燕山路涿州,亦称归义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在宋朝境内的归义县更名为归信县,属河北东路雄州。宣和四年(1122年),宋收复涿州,归义、归信两县并存。金天会三年即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归义、归信两县皆入金,后废归义县并入归信县,县仍治于州中。元至元二年(1336年),废雄州,归信县并入容城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归信县入雄州,属京师保定府。洪武七年(1374年),降雄州为雄县,属京师保定府。1913年,属直隶省范阳道;1914年,属直隶省保定道;1928年,属河北省(见图2.5)。图2.5 雄县温泉公园(王力欣/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雄县归河北省保定专区管辖。1958年12月20日,撤销雄县,并入涿县。1960年5月3日,保定专区被撤销,雄县境转归保定市管辖。1961年5月23日,析涿县复设雄县,还隶保定专区。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继辖雄县。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雄县属保定市管辖。▲ 安新县行政区沿革

安新县的前身是安州和新安县。金天会七年(1129年)置安州,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设新安县。其实,这两座县城的历史可上推到西汉时期,当时有浑埿城(今天的安新县县城)和葛城(今天的安新县安州镇)两邑。东汉末期,在葛城置依政县,属冀州河间国,不久即废。到了唐如意元年(692年)在葛城置武昌县,神龙元年(705年)改名唐兴县,初属瀛洲,后改隶易州、莫州。五代时期,唐兴县于后晋时改名为宜川县,属莫州。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年)陷入契丹,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收复,省宜川县入莫州。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在葛城设唐兴砦,淳化三年(992年)在唐兴砦建顺安军。

金天会七年(1129年),顺安军入金,并升格为安州。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安州徙治葛城,并置葛城县(州、县同治今安州镇);泰和四年(1102年)置渥城县,治所在浑埿城。元代,安州、葛城县、渥城县多次被撤废,至元九年(1343年)重设,并改渥城县为新安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省葛城县入安州,与新安县同属保定府。洪武七年(1374年),又省新安县入安州,随后安州降为安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设安州(安县即废)和新安县,属保定府。清初,安州领新安县;雍正年间安州不再领县,与新安县同属保定府;道光十一年(1831年),废新安县,并入安州。1913年安州降为安县,属直隶省范阳道;1914年安县与新安县各取其名之首字合并为安新县,属直隶省保定道;1928年属河北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新县归河北省保定专区管辖。1958年12月20日,撤销安新县,并入徐水县。1960年12月19日,析徐水县复设安新县,归保定市辖。1961年5月23日,仍隶保定专区。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继辖安新县。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安新县属保定市管辖(见图2.6)。图2.6 安新县城街道(王力欣/摄)▲ 关于两个县城并存局面的认识

北宋时期,由于北方契丹人的入侵,当时的容城县和雄县境内出现了两个并立的基层政权。我们如何认识这种局面呢?葛剑雄先生在其《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一书中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他认为,我们要站在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客观立场上认识辽(契丹)和北宋之间的关系,它们应该具有同等地位,理由如下。

第一,辽(契丹)建国比北宋还早,北宋从来没有征服过它,连形式上的从属关系都没有存在过。相反,北宋不得不承认它是一个具有对等地位的邻国。

第二,辽(契丹)的领域相当辽阔,而它的一部分即使按照当时的标准看也应该是中原或中国。它有相当大的农业区,汉族占人口的多数。

第三,辽(契丹)的文化和政治制度虽然还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特色,但基本上接受了汉族和中原王朝的模式,与宋朝和中国的其他政权有很多共同之处。所以在元朝修史时,就已经将《辽史》与《宋史》《金史》并列,承认它是中国的一个政权。

第四,北宋远未恢复唐朝的疆域,没有能力消灭大理、沙州曹氏等政权,中间又形成了西夏政权,完全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而,我们要将辽(契丹)和北宋视为同等地位的政权,都属于后来大一统中国的一部分。这样,两个县城并存的局面就是很易于理解的事情了。第三章历史演进轮廓

自北宋时期至20世纪40年代,雄安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一方面此地战争硝烟弥漫,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商业和经济的发展,留下了许多历史故事与美丽传说。一、 宋辽时代的边关

宋辽对峙,两国以白沟河沿线(相当于今天的大清河及海河一线)为边界,称“界河”。双方在这里进行了多次战斗,留下了不少军事设施遗存和民间传说故事。▲ 宋辽对峙的主战场之一

北宋时期,雄安新区三县成为宋辽对峙的主战场之一,是与北宋都城调整以及以都城为中心的全国道路系统的调整密切相关的。

唐代以前,中国历代强盛王朝的都城多建于今天的西安和洛阳,以这两个城市为都城的王朝都以都城为中心和枢纽,兴修连通全国的交通网络。位于东北方向的北京城因其历史悠久,地处华北、东北和蒙古三大地理板块的结合部位,地位重要,因此沟通北京与当时都城的交通路线十分重要。久而久之,逐渐在今天的河北地区形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主要交通命脉。其在河北地区的走向是从北京沿太行山东麓南下,渡黄河向西直通都城所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京广铁路一线,这条路线是连通南北的最佳快捷方式,此即所谓的“太行山东麓大道”。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对这条古代大道做过描述:这条古道沿着气势雄伟的太行山—燕山山麓发展起来,与山脉平行,起自大平原的中西部——中华文明首先在那里发展起来,直至大平原的北端——中国疆域第一阶段的扩展在那里被阻挡(见图3.1)。图3.1 太行山东麓地形资料来源:《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第296页。

侯仁之所说的“大平原”是指华北平原,“大平原的中西部”即是河南省的中西部,“大平原的北端”即指北京。“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藩镇割据,唐王朝对该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削弱,该地区与中央所在地长安以及中原地区的联系也较以前有所减弱,因此“太行山东麓大道”虽然仍是一条沟通南北的主要道路,但其重要性较以前有所降低。唐朝末年,朱温选择开封作为其势力的中心并最终以此为都建立梁王朝,历史进入五代时期。此后,后晋、后汉、后周政权都以开封为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后,鉴于开封发达的水陆交通条件和此前的历史因素,也决定以开封为都。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都城的选择由此前的长安、洛阳所在的中原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就是进入了所谓的“东移近海期”。

都城位置的转移相应地引发了以其为中心的全国道路系统的调整,表现在河北地区就是一条新的连接南北的道路的产生。开封成为都城后,沟通其与幽州(今天的北京市,辽将其建为南京,名析津府)的道路,如果仍沿袭传统的“太行山东麓大道”,就要出开封城向西,经孟津(今河南省孟州市南)北渡黄河,然后向东再折向北,这样就显得迂远。如果有一条能自开封直接向北通往幽州的道路则无疑是最佳选择。正是顺应形势的需要,一条新的贯穿河北地区南北的交通要道产生了。其具体路线大致是开封—澶州—德清军—大名—贝州—冀州—深州—瀛洲—莫州—雄州—新城—涿州—析津府,雄州成为必经之地。当时,雄安新区三县大部分为雄州所辖,因北宋建隆四年(963年)将后周所建之容城县(南境)移置于拒马河南,隶属雄州。

雄州位于界河之南,距离界河仅15千米,成为北宋在河北的边防重镇。雄州又处于连接宋都城开封和辽南京城(今北京市)的交通线上,而此一交通线正是辽骑兵南下开封的最短途径。因此,雄州城成为首都开封的北边门户,所谓“河朔事体至重……雄州最为控扼重地”。因此,雄州是宋、辽双方重点争夺的地区,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北宋加强雄州地区的边防设施

北宋对雄州的边防极为重视。宋太祖在位期间,其主要精力在于消灭南方的各个割据政权,对北方的契丹采取守势,注意加强雄州的边防设施。鉴于辽军兵力主要是由骑兵构成,往来迅捷,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在平原地区难以抗衡,北宋朝廷在雄州地区密植树木,以期能够限制辽骑兵的机动能力。宋太祖在建国初期就命令“于瓦桥一带南北分界之所专植榆柳,中通一径,仅能容一骑。后至真宗朝,以为使人每岁往来之路,岁月浸久,日益繁茂,合抱之木交络翳塞”(见图3.2)。这些树木无疑可以起到迟滞辽军骑兵的作用,因此这种做法被后世所沿用。由此可见,雄安地区多榆树、柳树,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在里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