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6:23:08

点击下载

作者:求医问药杂志编辑部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血压

高血压试读:

【专家简介】

李长玉 曾任解放军407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烟台市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他一直从事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曾首创2型糖尿病的分型分级疗法,分别根据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和血糖的高低将2型糖尿病分为减少、增高、中间三型和微高、轻高、中高、重高四级,编制了糖尿病的分型软件,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医学科普文章200多篇,并出版了《糖尿病分型治疗学》一书。

咨询电话:0535-6222134

罗学宏 现为湖南湘雅医院急诊科第一任主任、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湖南省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蛇伤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顾问。他从事泌尿外科、腹外科、急诊医学的教学和临床科研40余年,曾主编急诊医学著作2部,参编老年急腹症学、实用外科小手术等著作1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出诊时间是周三上午(特约专家门诊)。

咨询电话:0731-4328888

徐济民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分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顾问、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医学业顾问和化工部南方化工急性中毒应急救援中心顾问等职。他擅长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特别对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肌炎等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曾发表论文近300篇,主编有《临床内科学》(上、下册)等专著4本,被授予“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的称号。

咨询电话:021-63138341

胡献国 现为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主任医师。他共编著出版医学专著37部,担任主审编撰医学专著1部,担任副主编编撰医学专著2部,代表作有《中医药典故与传说》、《看红楼说中医》、《本草纲目中的粥疗方》、《百病自诊自疗丛书》等,其中共有81篇医学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其中“《红楼梦》中外治法初探”、“高血压的自然疗法”、“高血压的运动疗法”等都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咨询电话:0717-3912943

夏辉明 现为郑州大学医学院教授、国际心脏研究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委。

咨询电话:0371-66658118

余光明 曾为北京大学医院综合门诊部主任医师、北京交通医院院长。他擅长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及各种老年病。

咨询电话:010-64001254

张志勉 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擅长诊治各种心血管内科疾病,尤其在诊治老年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咨询电话:0531-69219415

陈福新 现为云南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他在临床精神医学、老年精神医学、儿童精神医学、药物滥用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擅长诊治失眠症、抑郁症等疾病。他曾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健康报》、《家庭医生报》、《心理医生杂志》、《家庭医生杂志》上发表医学科普类文章500余篇。

咨询电话:0872-2125917

方 全 现为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心血管病分会常委、中国心律学会副主任委员。他擅长诊治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复杂的心肌疾病。

咨询电话:010-65296114

张维君 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他擅长诊治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压等疾病,曾主编《心导管学》专著一部,并组织编写《介入性心脏病学》一书。

咨询电话:010-64412413

钱岳晟 现为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上海心血管分会高血压学组秘书。他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他曾主编和参编了《气功强身法》、《高血压》、《高血压防治手册》、《高血压临床病人健康箴言》及《高血压地区病人健康之路》等专著。

咨询电话:021-64313816

李 勇 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脏科副主任、心血管研究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卫生部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他擅长诊治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

咨询电话:021-62489999

王宪衍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际高血压学会会员、世界高血压联盟盟员、高血压联盟(中国)副秘书长、上海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他擅长诊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曾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委三等奖。

咨询电话:021-64370045

牛丽丽 现为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她擅长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病症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尤其在使用干细胞移植修复坏死心肌、介入治疗冠心病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咨询电话:010-64002102

第一章 基础知识篇

急进性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邮电部502医院 主任医师 贺耀宗导读:对急进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应以控制血压为主,要争取在24小时内将该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60/110毫米汞柱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该病患者使用降压药时,应以静脉滴注硝普钠、尼卡地平或拉贝洛尔为主,禁止使用硝苯地平(心痛定)和利血平。另外,如该病患者合并有左心衰时可首选依那普利,有冠状动脉缺血时可首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急进性高血压又叫做恶性高血压,是指病情一开始就急剧进展或经数年的缓慢发展后突然迅速发展的高血压病。该病危害极大,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常常有生命危险。

急进性高血压多由缓进性高血压(普通高血压)发展而来,其发病率大约在5%左右。缓进性高血压的特点是病程进展缓慢,患者常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表现为血压升高,并没有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缓进性高血压患者只有在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时血压才会快速升高,常表现为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时升高,经过休息后血压可恢复正常。而急进性高血压则不然,它与缓进性高血压相比具有四大特征:一、发展迅速

与缓进性高血压相比,急进性高血压的病程短、病情进展迅速。该病患者常在发病后数月或1~2年内就出现严重的病情,如患者的血管会出现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小动脉内膜会显著增厚、管腔会变得严重狭窄并可出现纤维素样坏死)。二、病情严重

急进性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血压显著升高,其舒张压可持续在130毫米汞柱的水平上甚至更高,并很快会出现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该病患者常因脑出血、脑梗死或心力衰竭等而死亡。三、在该病的早期可出现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衰竭

这是急进性高血压最具临床意义的特征。急进性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后1~2个月内就会出现视网膜出血、剥落,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者会很快失明。同时,该病患者在发病不久后就会出现肾脏损害,常表现为持续性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并很快会引发尿毒症。四、年轻的患者居多

急进性高血压的患者多见于40岁以下的年轻人。

急进性高血压病危害严重,特别是对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威胁极大,故应对其进行积极的预防。缓进性高血压患者平时应经常测量血压,一旦发现自己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血压骤然升高或视力模糊、头痛、头晕、胸痛、心慌、四肢麻木、说话不清楚等症状时,哪怕症状不是很严重,也应去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同时,缓进性高血压患者平时要经常去医院检查眼底、化验尿,以确定自己是否有眼、肾等器官的改变。

轻度高血压是否需要治疗

郑州大学医学院 教授 夏辉明编辑同志:我母亲今年60岁。在1个月前的体检中,她被诊断患有轻度高血压。平时她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近几天,她多次查血压,高压一般在145毫米汞柱左右,低压一般在96毫米汞柱左右。请问:像我母亲这样血压稍高的患者,需要治疗吗?南京 王鑫王鑫读者:

轻度高血压患者是指其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之间,其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之间,又没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这类患者大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70%。轻度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治疗?这在医学界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为了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个可靠的结论,近年来,美国学者对几组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长期随访研究。如美国的公共卫生协作组将一万多名轻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服用降压药,另一组患者服用安慰剂(即无治疗作用的药片),结果是服降压药的患者都未出现急性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症状,而在服安慰剂的患者中,有些人则发生了急性高血压与心力衰竭这两种并发症。又如,美国的高血压检查随访计划研究组对10900位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了5年的系统观察。他们把这一万多名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患者随意服药,其舒张压多维持在89毫米汞柱左右;另一组患者则在高血压治疗中心进行系统治疗,其舒张压多维持在84毫米汞柱以下。结果是经系统治疗的那组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总死亡率较随意服药的那组轻度高血压患者低20%。其主要原因是经系统治疗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其脑卒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澳大利亚和欧洲的学者经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美国学者还认为,近年来,全美国人脑血管意外的死亡率所以下降了30%以上,主要是因为轻度高血压病人普遍得到了及时的降压治疗。因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对轻度高血压患者也应当进行降压治疗。

但是,另一方面,轻度高血压是否需要治疗还与各国的国情有关。例如,在我国,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数量非常庞大,估计在4000万人以上,对这么多的人进行治疗,必须考虑到应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有人主张,对轻度高血压患者,如其高压在140~149毫米汞柱之间,其低压在90~94毫米汞柱之间,则可先进行非药物治疗,观察3至6个月后,可对其中血压控制得不满意的患者,再进行药物治疗。对高血压病人的非药物治疗包括限制其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控制其体重(减肥),让患者坚持体育运动,戒烟戒酒等。对于低压超过95毫米汞柱的患者,则应对其进行药物治疗,使其低压保持在85毫米汞柱以下。

老年人血压的目标值怎样界定

北京 主任医师 肖祥云导读: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到多少为最佳?即老年人血压的目标值应怎样界定?这是许多人共同关注的问题。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要有度,若一味追求“理想水平”,反而会弄巧成拙,不利于健康。对于年高多病的高血压患者,最好能咨询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后再制订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目标一般为130~140/85~90毫米汞柱,而不要求降到正常成人的理想水平即120/80毫米汞柱。这是因为,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老化,会导致其动脉血管壁的弹性下降,这使得老年人的血压不可能控制在理想血压的标准线上。正因如此,老年人的血压必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这种血压升高实际上是一种生理性补偿。而且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处于血压高的状态,其机体已经产生了适应性变化,如果血压降得过低或过快,反而会导致其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足,甚至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或加重老年痴呆。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要有度,若一味追求“理想水平”,反而会弄巧成拙,不利于健康。

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小于70毫米汞柱时,其血压降得越低,病死率越高。7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收缩压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而舒张压反而会逐年下降,此时若使用降压药一定要严密观察,防止出现舒张压过低的现象。80岁以上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常有自然下降的现象,且多伴有严重心、脑、肾功能减退,这类患者不应轻易使用降压药,尤其要避免静脉注射或滴注降压药,如注射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另外,对于已有心、脑、肾、下肢严重病损的高血压老人,宜酌情将血压控制目标值上调到收缩压为140~160毫米汞柱,以确保不出现低灌注症状。

总之,高血压是老年人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绝不能掉以轻心。该吃降压药时就要及时吃,但同时还要防止血压降得过低或过快。降压目标值的界定,一定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年高多病的高血压患者,最好能咨询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后再制订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为什么说使血压达标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 钱岳晟导读:降压是个硬道理,高血压患者只要将血压长期控制在标准的水平之内,就能避免或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朋友一定要重视您血压的持续达标,切不可有松懈的时候。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政府对于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一向高度重视。1998年,卫生部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防治高血压日”,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防治高血压的宣传活动。1999年和2005年卫生部还修订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范了各级医疗机构对高血压的防治工作。这无疑使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得到了加强。然而,目前在我国人口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在持续升高。根据我国2004年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上升了3.1个百分点。与此相关的是,我国居民中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都较低,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两大难点。据调查,1991年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率为17.1%,控制率为4.1%;2002年这两个百分比分别为24.7%和6.15%。现在我国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低于城市,男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低于女性。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资料显示,当时美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40%,控制率为25%,2000年美国的这两个百分比分别为59%和34%。尽管高血压病人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在逐年提高,但是我国目前还有2/3以上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就意味着有相当多的高血压患者随时都有暴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研究证实,血压在120~129/80~84毫米汞柱的人,尽管其血压还未达到高血压的标准,但是与血压小于110/75毫米汞柱者相比,其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要增加1倍;当他们的血压从120~129/80~84毫米汞柱升高到140~149/90~94毫米汞柱时,其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要增加2倍;当他们的血压大于180/110毫米汞柱时,其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要增加10倍。我国的有关研究资料还显示,当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每降低9毫米汞柱和4毫米汞柱时,其脑卒中的发生率可降低36%,其冠心病的发生率可降低3%。由此可见,血压水平的高低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是呈正比的,患者的血压越高,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越大。因此,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这就要求一般的高血压病人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内,中、轻年的高血压病人或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要把血压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内。临床实验证实,一级高血压患者若单独使用一种降压药进行治疗可使其收缩压降低约10毫米汞柱,可使其舒张压降低约5毫米汞柱;2、3级的高血压患者若单独使用一种降压药进行治疗,可使其血压持续降低20/10毫米汞柱,甚至更低。

既然通过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获得如此显著的效果,那么,为什么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还如此之低呢?专家认为,主要有这样4种因素可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达标:其一,患者发现自己患了高血压以后,未能及时治疗;其二,高血压患者没有按照医嘱服药,而是随意停药;其三,高血压患者服药的剂量不足。其四,高血压患者没有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高血压患者要想使自己的血压长期、持续地达标,就要在治疗中克服上述四个方面的失误,同时要做到两手抓;即一方面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到膳食合理、适当地参加运动、生活有规律、保持心理平衡。而高血压患者这几方面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其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该病患者必须长期、有规律地坚持服药,对于适合自己的有效的治疗方案不可轻易改变。高血压患者必须明白:超越标准的血压,哪怕是超标1小时,也会使你的身体受到影响,而要想使你的身体健康而稳定,则必须使每天的血压都达标。

专家对高血压有哪些新认识

广东 主任医师 梁静宜导读: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当今世人瞩目的流行病,越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其发病率越高。高血压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2003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表明,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不少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有偏差,影响了他们对该病的治疗。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经过大量研究,对高血压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1. 脉压差越大危险越多:所谓脉压差,是指收缩压减去舒张压的差值。随着年龄的增大、病程的延长,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会逐渐增大。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常以为自己的高压虽然高,但低压正常并以此感到欣慰。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脉压差是反映动脉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脉压差增大的真正原因是动脉硬化,而且不仅仅是粥样硬化,还有纤维化。脉压差增大则表明血管的弹性差。

高血压、糖尿病、衰老等都可以改变患者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使其管壁变硬,弹性变差,导致动脉扩张,脉压差增大。通常,高血压患者在50岁以后,其脉压差开始增大。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一样,脉压差增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无论患者的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其数值越高,病情就越危险。但当患者的收缩压高于130毫米汞柱时,其收缩压越高且舒张压越低,则病情越危险。例如,收缩压为16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75毫米汞柱的人,比收缩压为16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95毫米汞柱的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要增加12%,这就是脉压差的作用。

2. 收缩压下降更能表明血压控制的实际效果:过去,人们对舒张压的重视胜过收缩压,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高血压首先表现为舒张压的增高;二是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收缩压增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舒张压增高则为异常现象。其实,收缩压的高低对人健康的影响更重要。研究证实,收缩压每增高20毫米汞柱时,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增加一倍。

目前,人们对舒张压的控制率可达到90%,而对收缩压的控制率只有60%。也就是说,人们对收缩压的控制还比较困难。过去人们在治疗高血压时主要是以控制舒张压为目标,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有失偏颇。事实上同时控制舒张压和收缩压才是高血压治疗的明智之举。由于收缩压更难控制,所以收缩压的下降比舒张压的下降更能表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实际效果。

3. 低度危险组的高血压患者有可能恢复正常:低度危险组(属于高血压1级范畴)就是指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之间、且不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上,这些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有三种变化趋势:有1/3患者其血压会继续上升;有1/3的患者其血压会维持原有水平;有1/3的患者其血压会下降至正常水平。从结果来看,那些血压可自然回归至正常水平的人显然是不需要用药治疗的,但应该进行非药物治疗,如调整饮食、坚持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因此,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应该先请医生对自己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通过血糖、血脂、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判断是否存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果是轻度高血压同时存在其他的危险因素,应尽快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如果是轻度高血压患者但不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应该观察6~12个月,同时进行非药物治疗。因为血压升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在一段时间里持续存在,如果对患者观察6~12个月,就可以得到其比较平均的血压水平。在此期间,患者最好每隔1~2周在同一时间测量一次血压,并做好记录。如果经过6~12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其血压仍然升高,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降压治疗。

4. 用非降压药来缩小脉压差:对老年脉压差增大的高血压患者来说,传统的降压治疗是通过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来缩小脉压差的,但这种方法的作用比较局限。现在认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以及吸烟等因素都可影响血管的功能,从而导致脉压差增大。因此,改善动脉的弹性功能是降低脉压差的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在这方面,应用非降压药治疗则可起到较好的疗效。这类药物有以下几类:(1)硝酸酯类药物:这类药物可直接舒张大动脉的血管平滑肌,改善大动脉的弹性,发挥作用较快。常用的此类药物有硝酸甘油、消心痛等。(2)他汀类药物:这类药物不仅能调节血脂,具有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还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但他汀类药物改善动脉弹性和缩小脉压差的作用相对较慢,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才能显效。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3)叶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明显损害血管的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但高血压患者若长期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就有可能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从而改善动脉的弹性,但使用叶酸6和维生素B改变动脉弹性的用药剂量和疗程还缺少肯定性的经验。6(4)胰岛素增敏剂:存在胰岛素抵抗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服用胰岛素增敏剂,以改善血管弹性,但需服药3~6个月才能显效。常用的此类药物有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降糖片)、曲格列酮、罗格列酮(文迪亚)、吡格列酮(艾汀)等。

5. 长期降压治疗好处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用药不规范,包括用药断断续续,或在血压下降后停药,这些做法都是非常有害的。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若经过6~12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后无效,或原本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就需用降压药实施长期有效的治疗。首先,患者经过降压治疗后,其血压会很快恢复正常,一旦停药,绝大部分人的血压将会在6~8个月后恢复到原有水平,这样就会使与血压有关的重要靶器官处于失去保护的状态。其次,血压恢复正常,并不等于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病变也恢复正常。通常,这些病变至少要经过两年的治疗才能得到改善。第三,有不少患者因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停药。事实上,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最容易发生在患者开始治疗的2~4周内,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以后,其副作用反而越来越少。如果经常停药,患者就要反复接受开始治疗时期的药物的副作用。第四,有些患者因担心血压恢复正常后若继续治疗会使血压越降越低,因此,他们会在血压较低的夏季停止用药。其实,降压药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液周围的血管,降低血液周围的阻力。阻力正常了,血压就不会再降低了。

6. 应尽量用长效降压药:从降压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分,降压药可分为长效药和短效药两大类。然而,从药物效价比的角度来看,有条件的患者应该尽量用长效降压药。一是因为长效药服用的次数少,患者不容易漏服。二是长效药的降压作用平稳,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小,可以避免因左心室肥大而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大,以致给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带来的损害。

需要指出的是,患者在服用短效降压药时不能用药单一,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用药,也就是将几种短效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或直接用复方短效药,以避免血压波动,同时也可以减少服药次数。

7. 高血压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实践证实,高血压不仅是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异常性疾病,也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人的血压若持续升高,会伴随出现许多其他的代谢异常性改变,如血糖升高、肥胖、血脂增高等。这些危险因素则容易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高血压患者在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其他代谢方面的改变。

中医怎样治疗高血压

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主任医师 胡献国导读:高血压,是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并发症,而原发性高血压多是病因不明的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该病以头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在高血压患者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学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症状将该病分为五种类型。

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药时多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的高低逐渐调整用药剂量,并提倡联合或交替使用多种药物,以期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防止或延缓患者产生耐药性。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头痛”、“眩晕”等范畴,多为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所致,当以滋阴育阳、补肾益精为其治疗原则。中医学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症状将该病分为五种类型,现将中医辨证治疗这五种类型高血压的原则及方剂介绍如下:

一、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且伴有头目眩晕,胸胁胀满疼痛,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等症状。对此型高血压当以清热泻肝火为治疗原则。治疗此型高血压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其方药为:丹皮、山栀子、柴胡、薄荷、当归、茯苓、白术、白芍、夏枯草、钩藤、草决明各10克,甘草5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选用中成药治疗:①复方罗布麻冲剂,每次口服1袋,每日服3次;②丹栀逍遥丸,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2次;③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2次;④夏枯草膏,每次口服10毫升,每日服2次;⑤心脑静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3次;⑥山花晶颗粒,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

二、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且伴有眩晕耳鸣、头痛头胀、时而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细等症状。对此型高血压当以平肝潜阳,清热息风为高血压主要治疗原则。治疗此型高血压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其药方为:天麻、钩藤、山栀子、牛膝、杜仲、黄芩、益母草、桑枝、夜交藤、夏枯草、竹茹各10克,石决明30克(先煎),用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选用中成药治疗:①牛黄降压丸(片),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②天麻钩藤颗粒,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③脑立清片(胶囊),每次口服5片,每日服2次;④牛黄上清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2次;⑤复方羚羊角降压片,每次口服3片,每日服3次;⑥天母降压片,每次口服3片,每日服3次。

三、气血亏虚型高血压: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并伴有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经常面色苍白、唇甲无光泽、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等症状。对此型高血压当以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为治疗原则。治疗此型高血压可用八珍汤加减。其方为: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阿胶(另煎兑入)、牛膝、黄芪、灵芝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使用中成药治疗:①归脾丸,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3次;②补中益气丸(或合剂、口服液),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2次;③黄芪精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3次;④人参健脾丸,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

四、肾精不足型高血压: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且伴有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症状。其中偏于阴虚者,可表现为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可偏于阳虚者,表现为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对偏于阴虚者,当以补肾滋阴为治疗原则。治疗此症可用杞菊地黄汤加减。其方药为: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竹叶、旱莲草、草决明、夏枯草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选用中成药治疗:①杞菊地黄丸(或口服液、颗粒、片),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②左归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③大补阴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④复方首乌地黄丸,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3次;⑤杜仲降压片,每次口服4片,每日服3次。对偏于阳虚者,则宜补肾助阳。治疗此症可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其方药为:附片、肉桂、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枸杞子、黄芪、牛膝、补骨脂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使用中成药:①金匮肾气丸,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②右归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③参茸丸,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

五、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且伴有眩晕、头重、胸闷、恶心、少食、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等症状。对此型高血压当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治疗原则,治疗此型高血压可用平胃散加减。其方药为:陈皮、厚朴、甘草、苍术、白术、茯苓、大枣、法半夏、石菖蒲、泽泻各10克,草豆蔻、白豆蔻、砂仁各5克(后下),用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选用中成药治疗:①蛇胆陈皮口服液(或片、胶囊),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2次;②天麻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服3次。

哪些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解放军407医院 主任医师 李长玉导读: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而高血压病准确地说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又叫做症状高血压,这种高血压患者约占整个高血压患者的5%~10%,这类患者的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只是一种症状。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若能及时发现其原发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其高血压便可以得到根治,从而可免去终身服药的烦恼。

李女士今年54岁,因其常常出现心慌无力、胸闷憋气等症状而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其心率为98次/分钟,其血压为156/98毫米汞柱,其心脏供血不足。最后她被诊断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经药物治疗后,她的心绞痛症状有所减轻,但其血压没有下降。后来经过详细的检查,发现其甲状腺有轻度的肿大,经做甲状腺功能检测,她被确诊患有甲亢。通过有针对性的治疗,不但其甲亢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其血压也降了下来。

张大爷今年60岁,近两年来,因其血压高达182/78毫米汞柱,被诊断患有高血压。虽然他吃了不少的降压药,但其血压却不见下降。经医生详细询问后得知,他经常出现眼睑水肿、反应迟钝、怕冷等症状。经检测其甲状腺的功能在减退,他被诊断患有甲减,需要服用甲状腺片进行纠正。3个月后,不但其甲减的症状有所好转,其血压也降了下来。

上文中的李女士和张大爷都是因为误将继发性高血压当成了原发性高血压,才导致了其开始阶段的治疗失败。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而高血压病准确地说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又叫做症状高血压,这种高血压患者约占整个高血压患者的5%~10%,这类患者的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只是一种症状。如上文中李女士和张大爷的高血压就是由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引起的。这类高血压的病因及治疗方法与原发性高血压截然不同。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若能及时发现其原发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其高血压便可以得到根治,从而可免去终身服药的烦恼。那么,临床上都有哪些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呢?

一、肾性高血压:这类继发性高血压在临床上最为多见,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包括肾实质病变和肾血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该病晚期影响到肾功能时可出现高血压症状)、肾动脉狭窄、肾结石、肾肿瘤等疾病都可引起高血压。此外,由某些疾病(糖尿病、风湿病等)引起的肾脏病也可导致肾性高血压的发生。这类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对其原发病进行确诊,并可通过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来纠正其高血压。

二、由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高血压:这类高血压是由于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这类高血压极易因其原发病被患者和医生忽略而造成误诊。此类高血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甲亢引起的高血压:甲亢性高血压是由于患者体内的甲状腺素和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导致其代谢亢进、产热增多和血压增高。该病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甲亢症状,其高血压以收缩压增高为主。对甲亢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其甲亢的症状。该病患者的收缩压不超过150毫米汞柱时可不必进行治疗。一旦其甲亢的症状得到缓解,其血压也会自动下降。2. 甲减引起的高血压:甲减性高血压是由于患者体内的甲状腺素分泌减少,导致其机体组织对氧的需要量减少,引起了其周围血管的收缩和血压的增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若出现了面目水肿、怕冷、反应迟钝等症状时,应考虑其可能患有此症。3. 生长素增多引起的高血压:患者的生长素增多可引起体内的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多,从而可导致其血压的增高。生长素增多的患者可出现颧骨和下颌骨突起、手指粗大等症状。4. 皮质醇增多症引起的高血压:皮质醇增多症又叫做柯兴氏综合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类激素过多而引起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的一种疾病,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皮质醇可加强水钠潴留及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作用,故皮质醇增多可导致血压的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的患者可出现中心性肥胖、满月脸、紫斑纹、骨质疏松、血糖升高、肾上腺增大等情况。该病患者多为20~40岁的青年女性。5. 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是由肾上腺皮质腺瘤分泌大量的醛固酮而引起的。醛固酮增多可引起人体出现水肿、高血压、低血钾、肌肉麻痹和心脏病等多种病症。该病多见于30~35岁的女性。6. 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可阵发性地释放肾素活性物质,从而可导致血压阵发性地升高。该病患者的血压常突然升高(收缩压可达300毫米汞柱,舒张压可达180毫米汞柱)。这种阵发性的血压升高常由剧烈运动、体位改变、情绪波动、挤压腹部、排尿等因素而诱发。患者可同时伴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焦虑、恐惧、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症状,甚至可发生左心衰竭和脑卒中。该病可一天发作数次,每次可发作数分钟或1~2个小时,也有持续发作半天至1天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该病患者有的可出现持续性的高血压,并可阵发性地加剧。这类患者多为20~40岁的青年。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等可引起患者血压的异常升高。主动脉缩窄患者的上肢血压可明显升高,而其下肢的血压会降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患者的双上肢血压会有明显的不同,其一侧的血压会异常升高,另一侧的血压会降低、甚至测不出血压。这类患者在测量血压时应向医生提示自己患病的既往史,并应分别测量其四肢的血压,以明确诊断。

四、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颅内病变引起的颅内高压可干扰大脑主管血管运动的功能而使血压升高。如颅内肿瘤、脑外伤、脑积水等疾病均可使颅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时患者可出现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深大等症状。

五、医源性高血压:医源性高血压是指在临床诊断或治疗中患者产生的暂时性血压升高的现象。这种高血压多发生在患者应用了某些药物之后,如使用了中枢兴奋类药物、儿茶酚胺类药物、阿托品等。只要注意患者的用药史,或发现患者在停用了上述药物后其血压可逐渐回落,即可对该病做出诊断。另有一类患者平时血压正常,到了医院血压就会升高。这类医源性高血压又叫做“白大衣高血压”,出现这样的高血压与患者的精神因素有关。

六、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如妊娠高血压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高血压等。

当患者的高血压经过长期的治疗后没有下降,应考虑其所患有的高血压可能是继发性高血压。而继发性高血压只有在患者的原发病得到治疗后才可能得到改善。这类高血压患者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症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彻底地弄清其病因,然后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把继发性高血压当做原发性高血压来治,不仅治不好,还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和损害。这一点应引起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初患高血压者的注意。

你知道肾血管性高血压吗

吉林 主任医师 柳依梵导读:高血压是一种复杂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只要坚持按照医嘱服药,其血压就可以保持在平稳的水平上。然而有一种高血压使用药物治疗却无效,这种高血压就是肾血管性高血压,也叫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造成肾血流量减少或肾缺血所致的高血压。其发病的机理是:由于肾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肾脏缺血或血流量不足,进而引起肾脏内血压下降,这样便刺激肾脏球旁细胞分泌出大量的肾素,引起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和醛固酮分泌增多。而血管紧张素Ⅱ可使全身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醛固酮分泌增多会造成人体内的钠水潴留,这也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由此可见,肾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根本原因。那么,肾动脉狭窄是怎样发生的呢?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患者的肾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肾动脉狭窄。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二是患者患有多发性大动脉炎而导致肾动脉狭窄。这种情况多见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增高明显。同时,由于血压升高,患者还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及视力减退等症状。此外,腰痛也是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较常见的症状,部分此症患者还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并发肾病综合征,如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等。所以,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应及早发现,及时对症治疗。凡有下列情况之一且服用降压药物无效者,均应考虑可能患有肾血管性高血压:①突然发生高血压,并迅速发展为急进性高血压(也叫恶性高血压)者;②由患有良性高血压突然转变为患有急进性高血压者;③年龄在30岁以下就发生了高血压且原因不明者;④在腹部、腰部受到损伤后,或在发生原因未明的腹痛后发生高血压者;⑤舒张压(低压)经常在100毫米汞柱以上,同时伴有视力下降者;⑥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昏、头晕,做腹部检查时,可在其上腹部、脐周、肋脊角处听到血管杂音的高血压患者。

如怀疑患有此病,可做相应的检查以帮助确诊,如静脉肾盂造影(IVP)、放射性同位素(ECT)、肾素活性测定、双功彩超、螺旋CT(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动脉成像(MRA)以及腹主动脉-双肾动脉造影术等检查。其中,腹主动脉-双肾动脉造影术是最有价值的检查。这是因为,此种检查不仅能够观察到患者的腹主动脉、双肾动脉及其分支、肾实质内的情况,而且还可明确血管狭窄的位置、范围及程度。

由于肾动脉狭窄可导致肾缺血,而肾缺血可引起肾脏内的抗高血压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的生成减少,反过来高血压又可导致肾脏细小动脉发生病变而加重肾缺血,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得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因此,对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来说,只单纯地使用降压药物是无法起到治疗作用的。但是,该病患者只要在明确诊断后能够及时解除肾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其高血压还是可以逆转的。

目前,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腹主动脉-双肾动脉搭桥术、肾动脉成形术、肾动脉内膜剥脱术和介入性治疗等。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如无法实施上述手术,或已确定患者患病一侧的肾脏已经丧失了正常的功能,但另一侧的肾脏功能良好者,可考虑实施患侧肾脏切除术。通过手术治疗,可有效地缓解肾缺血,这样,患者的血压就会随之下降并可逐渐恢复正常。

收缩压比舒张压的升高更具危险性吗

邮电部502医院 主任医师 贺耀宗导读:2004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综合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18岁以上的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患病人数高达1.6亿,其中进行服药治疗者为24.7%,对高血压的控制率为6.1%。事实证明,高血压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及肾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将大大增加。由此可见,我国防治高血压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为此有关专家对如何有效地防治高血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已总结出多方面的共识,其中如下这三点共识应该受到高血压患者的重视:1. 收缩压比舒张压的升高更危险

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认为收缩压是随着人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因而对于收缩压的升高没有特别重视,并认为舒张压的升高对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着更大的影响。到了80年代末期,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人们逐渐认为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升高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相似的。

进入21世纪以后,多项大规模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观点,认为收缩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更加危险的因素;收缩压的升高,可使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增加1.5~1.6倍,可使患者患脑卒中的危险增加1.8~2.6倍,可使患者患心衰的危险增加1.5~2倍,可使患者患外周血管病的危险增加1.8~2.1倍;收缩压越高,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就越大。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收缩压的升高更应该加以重视。2. 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的效果更好

较早的观点认为,治疗高血压应该先从单独使用一种药物开始,当进行这样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时,首先要考虑增加药物的剂量而不是增加药物的品种。联合国高血压诊断治疗评估委员会曾经把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α-受体阻滞剂作为单独使用的一线降压药推荐给各国民众。

而最新的观点认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应该选择联合用药。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单一用药的患者比起联合用药的患者来说对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低,不良反应多,并易使患者产生对药物剂量的依赖性。单一用药仅能使40%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实现降压达标,而联合用药可使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比单一用药的达标率要高一倍。联合用药可体现作用机理不同的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优点,较好地发挥它们协同降压的作用,增加降压的稳定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

2003年美国一个关于防治高血压的报告(JNC7)中提出:为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达到目标水平(即140/90毫米汞柱),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的实际血压比标准的血压高20/10毫米汞柱,其初始的治疗就应该使用两种降压药,其中一种应为噻嗪类利尿剂。2003年欧洲的“高血压指南”中指出:利尿剂适合与绝大多数其他种类的降压药联合使用。小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可明显提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的降压效果。小剂量地使用氢氯噻嗪可使50%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且不会引起患者的代谢紊乱。3.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加上小剂量的利尿剂对降低收缩压有明显的优势

研究表明,在诸多降压药中,氯沙坦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对脑卒中的防治更为有效。在高血压伴有左心室肥厚和有房颤病史的患者中,使用氯沙坦治疗可使其脑卒中的发生危险降低45%,可使其死亡的危险降低42%。在已经发生了脑卒中的患者中,使用氯沙坦治疗的患者要比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所受到的神经损伤要轻得多。

从药物的降压效果、不良反应、依从性、对疾病的控制率等多个方面考虑,降压效果好的固定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有更大优势。其中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加上小剂量的利尿剂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它可有效地降低收缩压,对治疗高血压合并有房颤、左心室肥厚和脑卒中的患者有着独特的优势。

有哪些特殊类型的高血压

郑州大学医学院 教授 夏辉明导读:近年来,随着这项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由于有些患者的高血压类型比较特殊,在治疗时只有针对这些高血压形成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那么,在临床上主要有哪些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呢?

1. 假性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不少人的血压升高只是因其肱动脉硬化从而使测得的收缩压偏高,这种现象可称为假性高血压。此时,患者可通过直接测量动脉内压的方式来确定自己是否是患者假性高血压。当患者的动脉内压值明显小于血压计测得的读数并处于正常范围内时,该患者即可被诊断患有假性高血压。由于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常有脏器动脉硬化且伴有舒张压偏低等病症,所以,此类患者不能贸然进行降压治疗,而应针对患者的动脉硬化及脏器供血不足进行治疗,以达到降低其收缩压的目的。

2. 肥胖性高血压:有些高血压患者,其体重指数〔体重(千2克)/身高平方(米)〕大于27或肥胖度〔超重体重(千克)/标准体重(千克)×100%〕大于25%。通过控制热量的摄入及降低体重,患者的血压就可以明显下降或接近正常,此种高血压可称为肥胖性高血压。肥胖性高血压多为轻型或中型的高血压,一般通过减肥即可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但如果患者的血压过高或伴有心脑血管疾病,除了要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外,还要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此类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3. 体位性高血压:有些患者取卧位时血压正常(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取立位时血压升高(舒张压>90毫米汞柱、收缩压>150毫米汞柱),且排除了继发性血压升高。此种高血压可称为体位性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多为轻型高血压。一般情况下,血压变动的幅度不会超过10毫米汞柱。而体位性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变动则可超过15毫米汞柱,且常伴有体位性心动过速等症状。研究证实,体位性高血压的形成多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有关。因此在治疗时,患者可不必急于使用降压药物,而应通过体育锻炼和心理治疗等来促进神经调节功能的改善。

4. 睡眠呼吸障碍性高血压:有睡眠呼吸障碍者在睡眠时可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一般每次呼吸暂停可持续10秒左右,每夜可发作30次以上,且伴有周期性血压升高的症状。此种高血压可称为睡眠呼吸障碍性高血压。其形成的原因是患者在睡眠期间呼吸反复暂停,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从而使外周小动脉发生了代偿性改变,如管壁增厚、管腔变窄以及对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反应性增高等。在治疗时,患者应主要以纠正气道阻塞为主,可采取侧卧或半卧的睡眠姿势,也可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如切除增生的扁桃体等,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5. 高原性高血压:有些患者在高原地区生活时血压升高,离开高原地区后血压很快便恢复正常。此种高血压可称为高原性高血压。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体内缺氧导致的。在治疗时,患者一般不需服用降压药物,可通过迁移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使血压恢复正常。

6. 妊娠性高血压: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常较妊娠前有所降低。而有些妇女在孕前血压正常或偏低,怀孕后其舒张压可升高至85毫米汞柱以上(排除了继发性的血压升高)。此种高血压可称为妊娠性高血压。其发病率可占妊娠妇女的30%,多与患者的血容量增加、周围血管痉挛及激素的分泌水平增高有关。在临床上,对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应特别慎重,一般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7. 肺性高血压:有些人在患了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或肺内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后,血压会有所升高,而一旦应用抗生素、止咳药或支气管扩张剂后(未用降压药),其血压便会明显降低。此种高血压可称为肺性高血压。对这种高血压患者一般不需进行降压治疗,当呼吸系统疾病缓解后,其血压大多可降至正常水平。

怎样正确地测量血压

上海市浦南医院 主任医师 袁秉煃导读:测量血压是每一位高血压患者经常面对的问题。然而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一天去了三个地方测血压,结果三个地方测出的血压三个样。有的说我的高压是130毫米汞柱,有的说我的高压是170毫米汞柱,相差40毫米汞柱。很显然这里存在血压测量方法不当的问题。血压能否测量准确关系到患者治疗的效果。那么,应怎样正确地测量血压呢?

血压计主要分为传统的水银式血压计和电子式血压计两种。水银式血压计主要在医疗单位中应用,电子式血压计则主要在家庭中应用。过去,人们总是认为用电子式血压计测量血压不够准确,但据某研究单位分别使用水银式血压计和电子式血压计对几百例住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照测量后表明,用这两种方法测得的血压读数并无多大差别。由此看来,患者在使用电子式血压计时,若操作得当(其测量方式与水银式血压计基本相同),测得的血压读数应该是准确的。

下面着重谈一谈使用水银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基本要求:1. 被测量者在测量前至少要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饮酒或喝咖啡,也不要憋尿。2. 被测量者应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并将右上臂完全暴露,使肘部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对首次测量者应分别测其左、右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让患者取卧位或站立位。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患者的站立位血压应在其由卧位改为站立位后的1分钟和5分钟时分别测量。3. 使用的袖带规格应适合被测量者。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患者上臂的80%。大多数人的臂围为25~35厘米,宜使用宽13~15厘米、长30~35厘米规格的气囊袖带。肥胖者或臂围较大者应使用较大规格的袖带。儿童则宜使用较小规格的袖带。4. 应将袖带紧贴在被测者的上臂进行缠绕,使袖带下缘高出肘弯2.5厘米,并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被测量者肘窝的肱动脉处。5. 测量时应使气囊快速充气,当被测者的桡动脉搏动消失时应再使水银柱升高30毫米汞柱,然后以恒定速率(2~6毫米汞柱/秒)缓慢放气(对心率较慢者应降低放气的速率),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即可快速放气,直至水银柱降为零。6. 在放气过程中应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第一音)与第Ⅴ时相(消失音)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儿童、妊娠期妇女以及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柯氏音不消失者,则可将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7. 为了获取准确的血压读数,在测量完一次血压后,应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两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若两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大于5毫米汞柱,则间隔两分钟后再测量一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据笔者观察,人们在用水银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放置袖带的位置偏低,甚至将袖带缠绕在肘弯处,或将听诊器的探头插在袖带内,这就容易因被测量者外周阻力的不同,而使测得的血压偏高;②有的人因嫌麻烦而不愿脱衣袖,只是用力把衣袖往上捋,这也容易使测得的血压偏低;③有的医生常常不顾桡动脉搏动是何时消失的,只是不停地捏气囊,把读数打得非常高,随后又快速地放气,这样,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然都会低于实际值;④一次测量完毕后不再重复测量。

我国高血压患者众多,但他们对于“怎样测血压”这个非常基本的常识知晓得却非常少。对医务人员来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已实施多年,却仍有一部分人不按要求去做。希望广大高血压患者读了此文后能够正确地测量血压,同时,也能对操作不规范的医务人员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

怎样对待临界高血压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黄根柱导读:调查研究认为,现在我国的高血压人群有“三大”特点,即“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这种形势是极其令人担忧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对高血压的防治更不能大意,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做个防治疾病的明白人。

邻居老高今年67岁,去年偶尔测量血压3次,有两次测得的血压偏高,但又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另一次测得的血压为正常,也没啥症状。他怕血压再往上升,便服了些降压药,谁知却出现了头晕、眼花、脑涨等不适症状。于是,他找到我这个当医生的咨询,问我像他这种情况该咋办?我帮老高做了全面检查后,确诊他为临界高血压。那么,临界高血压会不会一直升高?血压为临界高血压的人有没有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该不该服药?应该如何治疗?我根据老高询问的一系列问题做了如下答复:1. 何为临界高血压

临界高血压又叫高血压前期,是指收缩压在140~149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90~94毫米汞柱之间的血压。研究认为,有临界高血压的人其未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血压处于更低水平者的2倍。当一个人的血压达到115/75毫米汞柱以后,其高压每增加20毫米汞柱、低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其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就增加1倍。因此,对临界高血压不可忽视。2. 对临界高血压应抱着啥态度

国外有报道说,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两年后,其偏高的血压均得到缓解。而我国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药物干预研究至今还未见报道。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对临界高血压只要认真对待,大多数的这类人不会发生高血压。一般不主张对前期高血压者进行药物治疗。因为目前的降压药物虽然种类很多,但均伴有副作用。而对临界高血压进行非药物治疗则多半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3. 对临界高血压患者怎样进行非药物治疗

其一,控制体重。研究表明,身体超重是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调查认为,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有的权威医学专家认为:“肥胖是温和的杀手,它会慢慢使人出现糖和脂肪的代谢紊乱,引发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直至使人死亡。”所以减轻体重适用于所有的高血压肥胖者,这是进行非药物治疗中效果最明显的措施。

其二,限盐。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病人改用低钠盐膳食以后,确有降低血压的效果。即使是比较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只要坚持把钠盐的日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就能有效地降低血压。

其三,限制饮酒。酒是导致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每日的饮酒量超过78克酒精含量的重度饮酒者,其高血压的患病率是不饮酒者的2倍。

其四,坚持适量的运动。研究表明,坚持经常性的适度锻炼可使血压降低,这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比如,参加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若每周至少参加3次,每次锻炼30~60分钟,可使其血压出现中度下降。若能经常参加八段锦、五擒戏、太极拳等运动则有利于保持“血管年轻”。有人对50例参加运动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经过3~4个月的散步、慢跑之后,他们中有85%的患者血压恢复了正常。

其五,注意饮食调养。要坚持“低盐、低脂肪、低热量”的饮食习惯,要控制肥肉、动物油和动物内脏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及豆类。这样做有利于对高血压的控制。

另外,临界高血压患者应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注意劳逸结合,做到生活有规律。这样才有利于维护人的高级神经中枢的正常功能。当然对有的临界高血压患者来说,通过适量地服用药物来预防高血压也是有必要的。常用的这类药物有肠溶阿司匹林、维生素E等。

血压波动很大怎么办

邮电部502医院 主任医师 贺耀宗编辑同志:我今年48岁,患高血压已经10多年了。最近一段时间,我的血压波动很大。高压在110~180毫米汞柱之间波动,低压也在90~140毫米汞柱之间波动,有时一天血压就会上下波动几次,即使是服用了硝苯地平也无法保持平稳。请问,我该怎么办呢?河南 吴力远吴力远读者:

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血压波动很大的高血压患者。一些患者的收缩压(高压)甚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由220毫米汞柱降至110毫米汞柱,然后又急剧升高。此时,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那么怎样认识和对待这种血压波动很大的现象呢?

其实,正常人的血压,在一天中也是处于波动状态的。但如果血压波动过大,对身体就非常不利,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忽高忽低的血压,会使血管像橡皮筋一样,时而绷紧,时而放松,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一般又都伴有血管硬化,所以如果血压长期这样波动就会使血管变得很脆弱,甚至发生断裂。同时,这种波动幅度很大的血压对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影响也很大,常常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平稳降压,避免使血压波动过大。但是,传统的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和大多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短效降压药并不能有效地减轻血压波动,有些药物甚至还会增加24小时血压波动的幅度。比如短效的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心痛定),虽能降低血压,但因其药效只能维持6个小时左右,所以反而会造成患者24小时的血压波动更大,对健康不利。

因此,这类血压波动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应使用长效降压药。常用的长效降压药有: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也叫络活喜,每日口服5~10毫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也叫雅施达,每日口服4~8毫克)、福辛普利(也叫蒙诺,每日口服10~20毫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也叫科素亚,每日口服50~100毫克)等。这些长效降压药,患者只需在每天早餐后(或早餐前)服用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24小时的动态血压,且不影响血压正常的昼夜变化规律,同时还可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除了要坚持长期用药外,在选择具体药物时,应根据个人的情况咨询专科医生,切不可随意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张志勉导读:高血压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用药后仍不能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对此专家认为,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办法来达到降压的目的。一、调整生活方式有利于降压1. 要限制饮酒,绝对戒烟;2. 每日保证30~45分钟的运动;3. 每日摄入的食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4. 要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等;5. 饮食中应有足够的钙,要经常摄入虾皮、牛奶等高钙食物;6. 要少吃肥肉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鱼籽等。二、药物治疗必不可少

1. 降压药物的选择:高血压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服药,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以及疗效,逐渐调整药物的剂量。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该是一天服用一次即可维持疗效的药物。

2. 联合用药的益处:低剂量联合应用不同类型的两种降压药物,不仅能增强疗效,而且能减轻可能存在的与药物剂量相关的副作用。而在某种情况下,类型相似的两种药物合用亦能增强疗效。

3. 特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1)老年高血压患者

通常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比其舒张压更具有预测不良事件发生的价值。最近的研究证实,脉压差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价值更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上应首选噻嗪类利尿剂或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噻嗪类利尿剂。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上应优先考虑利尿剂,也可以使用长效钙拮抗剂。(2)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①合并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进行治疗。②左心室肥大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心梗、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改善左心室肥厚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优于其他降压药。故合并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患者应首选ACEI进行治疗③伴有心衰的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上也应首选ACEI。(3)ACEI、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以及小剂量利尿剂,对使用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均可作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优先选用的降压药。合并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首选ACEI。但有ACEI禁忌证或不能耐受ACEI者,则可考虑换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血压降到多少最安全

江苏 副主任医师 吴翠秀导读: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等重要脏器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是能够自动调节的,从而使这些器官能够得到有良好的血液供应。若想把血压降低到适宜的范围内,首先要重视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限酒、控制膳食中盐和脂肪的摄入量、适度地进行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目前认为,高血压患者只有通过非药物疗法或药物疗法将血压控制在120~125/80~85毫米汞柱之间,才是最为安全的。

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把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即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但是,血压也并非是降得越低越好,因为血压过低反而容易导致心脏病和缺血性中风。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将舒张压控制在85~94毫米汞柱之间时,心脏病猝发的危险性最小。当舒张压降至80毫米汞柱时,心脏病猝发的危险性为20%;当舒张压降低至75毫米汞柱时,心脏病猝发的危险性为60%;当舒张压降至70毫米汞柱以下时,心脏病猝发的危险性则可能高达100%。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等重要脏器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是能够自动调节的,从而使这些器官能够得到有良好的血液供应。但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多伴有左心室肥大或冠状动脉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的扩张储备力不足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若降压过度容易使冠状动脉的灌注量降到机体自动调节的能力以下,这时就会发生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尤其是夜间血压过低时,则更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的灌注量下降。这也是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年人的心脏等重要脏器的动脉不仅存在粥样硬化,而且其血管收缩和舒张的自动调节功能也会出现障碍,若将血压降得过低则容易使其发生心肌缺血和脑缺血。最新研究证实,75岁以上老年人的舒张压若降至90毫米汞柱以下,其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将比其他同龄人增加4倍。

若想把血压降低到适宜的范围内,首先要重视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限酒、控制膳食中盐和脂肪的摄入量、适度地进行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肥胖者要通过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和增加运动量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并力争将体重保持在理想水平。

通过非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降血压药,切忌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的剂量,更不能突然停药。由于患者的症状和血压的高低有时候并不是对应的,因此,那种只有在出现头晕头痛等自觉症状时才服药或加大药物剂量的做法是最要不得的。目前认为,高血压患者只有通过非药物疗法或药物疗法将血压控制在120~125/80~85毫米汞柱之间,才是最为安全的。

血压降至正常就可以停药吗

北京 副主任医师 曹少军导读:高血压病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三个问题——①不愿意服药;②不难受不服药;③不按照病情科学地服药。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治疗和控制高血压带来了不少后患。下面这几个问题,高血压患者您都明白吗?1. 得了高血压病不治行吗

回答是肯定的,不行。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不进行治疗而任其发展,将会加速动脉的粥样硬化。现代医学证明:收缩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就可减少37%,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减少42%。因此,控制高血压对预防中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 得了高血压,但没有症状也需要治疗吗

回答也是肯定的,需要。血压的高低与所发生的并发症密切相关,而与患者自身有无高血压症状无关。大约有50%的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但是即使没有高血压症状,高血压对人体脏器的损害也持续存在着。既然这种持续的损害存在着,那么就必须用药治疗。因此得了高血压病不能因为无明显症状就不去管它,不能凭着感觉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而是应该早治疗,终身治疗。3. 血压降到正常水平时就可以停服降压药吗

不行。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进行,而且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血压病人在服了降压药、血压得到控制之后就立即停药。他们认为血压正常了,高血压病就等于治好了,这样的做法和认识都是错误的。服了降压药,血压变得正常了,只能说明所选择的降压药物有效。如果不坚持服药,等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消失了,血压还会重新升高,血压一升高,就存在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所以,高血压病人通过服降压药使血压正常后,还应持续服药或请专科医师指导,调整服药的剂量,但不可擅自停药。4. 高血压病人自己选用降压药或更换降压药行吗

不可以。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看广告买药,用他人的经验选药,都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很容易造成血压的失控或引起高血压并发症。因为每个高血压患者的病情都各不相同,其治疗方案也就应该不同。而只有专科医生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权衡利弊,为患者选择或调整合适的降压药物和用药剂量。

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要多学点医学知识,要尊重科学,依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跟着感觉走,随意用药或停药,以免贻误病情或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治疗高血压易出现哪些偏差

北京大学医院综合门诊部 主任医师 余光明导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一般起病缓慢。但也有些高血压患者,擅自更改医生为他们制订的治疗方案,主观地采取一些不正确做法,其结果不仅影响了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还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早期的高血压患者常无症状,或仅有头晕、头痛、心悸、耳鸣等症状。在临床上,由于大多数患者都能认识到高血压的严重危害,所以都能按照医生的要求采取综合有效的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但也有些高血压患者,自以为积累了一些治疗经验,不按照医生的要求治病与服药,甚至擅自更改医生为他们制订的治疗方案,主观地采取一些不正确做法,其结果不仅影响了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还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这种行为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那么,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容易出现哪些偏差呢?

1. 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有些高血压患者或者是由于条件所限,或者是由于不注意血压的测量,特别是一些长期患病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的状态已经比较适应,即使血压明显升高,仍无明显的感觉,由此便认为自己的血压不高,于是便延误了对高血压的治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定期测量血压,一般至少1~2周内应测量一次血压。

2. 用药不规范,往往血压一下降,就立即停药。这种不正确的用药方法会导致血压经常处于升高——降低——升高的不正常状态。血压长期处于这种不正常的波动状态,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正确的做法是:当患者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时,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所服的药物进行调整,可以增减药物的种类或服药的剂量,但不能随意停药。

3. 只注重长期服药,忽视了对血压的定期复查。有些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坚持不断地服药,但由于怕麻烦,或因为经常出差,或因为工作紧张就没有坚持定期地测量血压,这样一来就只能按照原先的剂量服药。这样做不仅会使患者的血压忽高忽低,使患者出现不适感,还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对正在使用的药物加速产生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是:患者在坚持长期服药的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并按照血压的高低随时调整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4. 只使用降压药物治疗,而不善于采取综合有效的办法进行治疗。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顽固性疾病,治疗高血压单靠药物治疗不行,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综合性措施,否则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患者除长期坚持服用药物外,还要在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调节。比如,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地参加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5. 临界高血压不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成人的血压达到140/90毫米汞柱时,即为临界高血压。这种轻度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同样会对机体产生危害,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正确的做法是:对临界高血压患者除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外,还应在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调节,并在适当的情况下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其血压继续升高。

6. 忽视具体情况,一味地追求血压达标。在临床上,大多数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稍高的血压有利于他们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及患者的年龄及自身的情况,而一味地要求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势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正确的做法是: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情况,将其血压降至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使其血压降得过低。

治疗高血压怎样坚持个体化原则

陕西 副主任医师 韩咏霞导读:治疗高血压只有医患之间取得共识,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药物,才能实现高血压病治疗用药的个体化,最终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服用降压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首选方法。患者只有严格控制血压,才能有效地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主要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α-受体阻滞剂共六类,约有六七十种基本的降压药物。如此众多种类的降压药物,为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但是,如何合理、有效地用药则是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应该深思熟虑的,也是让临床医生颇费脑筋的。

首先,医生必须了解降压药物的进展及高血压病治疗的新动态,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其次,医生要详细地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即充分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重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医生必须牢记个体化的用药原则,切莫千篇一律。这是因为,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以及对降压药的反应和健康状况等均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不进行综合分析,很难为患者选择适宜的降压药,其结果有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一般来说,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要实现用药个体化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根据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高低、有无并发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来制订治疗方案,如高血压伴有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应选择ACEI、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这样既能有效地降压,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左室肥厚得到逆转,从而避免心血管病变的发生。②医生应掌握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的病理和生理机制,结合药效学和药理学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降压药物。例如:高肾素型患者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低肾素型和盐敏感型患者宜选择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③由于多数年轻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故心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宜选择β-受体阻滞剂;而老年高血压患者则由于心血管系统的退行性变化,心率多较缓慢,且血管的外周阻力显著增高,故应选择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④医生要对患者定期随访并指导其用药,同时,患者也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做好血压的监测和记录工作,不断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减少漏服或遗忘,切忌随意停药或加大药量,并且在血压波动时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应注意什么

北京大学医院综合门诊部 主任医师 余光明导读: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比其他类型的高血压对人体更具有危险性,应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度重视。

一般来说,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若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即被称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据调查,在我国约有6%~20%的高血压患者表现出上述特征。而在欧美国家,这一比例已达到30%以上。由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动脉硬化有关,而且还易引起中风和冠心病等并发症。

在临床上,对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目前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没有一种降压药可以选择性地只降低高压而不影响低压。所以,患者在用常规降压药进行治疗时,必然也会使在正常范围内的舒张压下降。这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利的影响,尤其对高龄高血压患者。为此,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服用降压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可采用正常剂量的1/2);二是可选用钙离子拮抗剂,如络活喜、欣然、拜新同等较为安全的药物;三是将收缩压降至150毫米汞柱左右,舒张压降至60毫米汞柱即可,切莫将舒张压降得太低。此外,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经常测量血压,注意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并积极地治疗动脉硬化等相关疾病,以缩短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距,防止出现并发症。

第二章 治疗篇

高血压患者存在哪些错误的用药观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老年心内科主任 教授 张维君导读:很多高血压患者在进行降压治疗的过程中极易陷进误区,特别是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错误的观念,从而给患者带来了程度不同的损失和伤害。那么,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哪些错误的用药观念呢?

如今,“三高”(高血压、高脂血、高血糖)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又以高血压患者居多。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与10年前相比,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上升,35~74岁年龄段的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27.2%。这意味着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达1.3亿人,这一数字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受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而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为使病情尽快好转,擅自在市场上寻觅降压“偏方”,而不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用药,结果反而加重了病情。1. 尽管血压高于正常值,但因无任何症状和不适,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就不用吃药

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这与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普及不够有关。事实上,没有症状,并不表明血压不高;症状很多,血压也不一定很高。所以,有些人尽管没有头晕、失眠、手指麻木等高血压的症状,只要其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就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然后遵照医嘱吃药。2. 服用降压药时,一味地追求降压效果,不了解血压波动的危险性

降压的原则是有效、平稳,尤其是平稳更为重要,因为血压的波动往往是引起中风的诱因。如果一味地追求降压效果,而忽视血压的平稳,就有可能导致心、脑、肾的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短效降压药不适用于合并有心、脑、肾功能不全的病人。3. 忽视降压药的副作用

事实上,降压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副作用,如甲基多巴可使用药者出现嗜睡、眩晕、腹胀等不良反应;优降宁可使用药者出现恶心、呕吐、失眠、多梦、定向障碍等症状,故恶性高血压及肾衰晚期、甲亢、精神病患者应忌用;卡托普利使用药者可出现咳嗽、皮疹等不良反应,故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凡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4. 血压降至正常即可立即停药

除了少数早期轻型高血压患者可通过消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戒烟限酒、消除焦虑和精神紧张等来控制血压外,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则需要终身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不能停药,否则其血压就会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并会引起“停药综合征”或诱发严重的心、脑、肾、血管疾患。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待血压被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一年后,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的种类及剂量,用最少的药量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5. 降压药吃得越多,血压降得越快;血压降得越快,病好得越早

在门诊常有病人问我:“医生,我的药怎么这么少,这能治病吗?”其实,药不是吃得越多效果越好,降压药亦然。服降压药的目的是降压,如果一种降压药一天只服一次就能平稳降压,原则上就不必加用第二种。患者如自作主张地增加药物剂量和种类,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反而会危及生命安全。此外,血压也不是降得越快越好,血压下降得太多,患者反而会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一个有经验医生的用药原则是:用最少的药获取最大的疗效。6. 降压药越贵,降压效果越好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药品的价格和效果不一定成正比。因为决定药品价格的因素很多,决非“降压效果”一项。一些廉价的大众降压药同样有不错的疗效,关键看服用是否得当。7. 吃了降压药就万事大吉

患高血压主要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抽烟酗酒、过量食盐、不运动、心理失衡……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高血压患者即使是长期服用降压药,也应比健康人更重视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生活有规律等。使用利尿剂时还要记录排尿量的多少,若排尿多,则要多吃香蕉、海带、橄榄、梅子、莲子、榛子、核桃仁、豆类及豆制品、荞麦等含钾高的食物。还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患者千万不能一见血压升高就服药,否则血压波动太大,不利于健康。血压是血液在血管里流动对管壁产生的压力,压力过高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就会增高,加之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膜功能不好,这样用药极易造成动脉壁破裂出血。这就如同水管一样,若水管壁不结实,自来水就会冲破管壁后喷出。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

高血压病人服药六忌

吉林 副主任医师 于文导读:处理好高血压病人服药的六种禁忌,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一、忌擅自用药

降压药的种类很多,作用也不完全一样。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否则,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会贻误或加重病情。二、忌降压过急

有些人一旦被诊断为高血压,便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岂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患者发生意外。通常,血压在短期内的降低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出现头晕、乏力,甚至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三、忌单一用药

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高血压患者尽量不要单一用药。因为联合用药不但可以使各种药物产生协同作用,而且还会降低药物的副反应。四、忌不定期测血压

有些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有时并不一定相符。血压过低时患者也会出现头晕不适感,此时若继续服药将会很危险。因此,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的高低及时调整用药的剂量。五、忌间断服药

有的患者服药不规范,血压升高就吃几片降压药,血压降下来后,便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的做法,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而且由于血压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容易使心、脑、肾等器官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不全等。六、忌睡前服药

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临睡前2小时服药。最近,有关专家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依据时辰药理学原理,提出并应用了一种新的服药方法:患者在晨起时服用降压药,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的波动,防止血压在清晨时突然升高,同时还能有效地预防脑中风的发生。以尼莫地平为例,以往传统的服法是每日服药3次,每次服1片(0.01克)。新的服法是每日服药1次,每次服2片。临床实践证明,传统的服药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因为人的血压在24小时内有周期性的节律性变化,即每天早晨血压升高,下午血压比较平稳,到夜间睡眠时血压会自行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容易在早晨发生脑出血,而在夜间容易形成脑血栓。新的服药方法可以更有效地保持血压稳定,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高血压病人如何选用降压药

湖北 主任医师 齐明宇导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选用降压药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那么,主要的降压药物有哪些,怎样选择降压药呢?一、治疗高血压常用的药物有6类1. 利尿剂

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速尿)、氨苯喋啶等。此类药物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哮喘或肺心病的高血压病人以及单纯收缩压增高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高血压病人及处于妊娠期的高血压妇女、性欲亢进的高血压男性应减量或谨慎使用利尿剂。伴有痛风的高血压病人应禁用利尿剂。2.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包括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多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心得安)、钠多尔等。此类药物适用于治疗伴有心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高血压病人及处于妊娠期的高血压妇女。伴有高脂血症或2型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的高血压病人应减量或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伴有哮喘或肺心病或周围血管病变或糖尿病或心脏传导阻滞的高血压病人应禁用β-受体阻滞剂。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巯甲丙普酸)、依那普利、西拉普利、培垛普利等。它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或左心室肥厚或心肌梗死的高血压病人及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病人。处于妊娠期的高血压妇女及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病人应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4. 钙拮抗剂(CCB)

钙拮抗剂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及二氢吡啶类三组药物。二氢吡啶类降压药包括硝苯地平(心痛定)、尼群地平、非洛地平、尼卡地平、氨氯地平、波依定、拉西地平等。钙拮抗剂适用于伴有心绞痛或周围血管病变及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房室传导阻滞的高血压病人应减量或谨慎使用钙拮抗剂。孕妇应禁用钙拮抗剂。5. α1-受体阻滞剂

α1-受体阻滞剂包括哌唑嗪、脉宁平、特拉唑嗪等。此类药物适用于伴有前列腺肥大或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高血压病人应慎用α1-受体阻滞剂。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包括氯沙坦、缬(音鞋)沙坦等。其适应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同。孕妇应禁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以上6种常用的降压药各有其适应征和禁忌证。二、如何选用降压药

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病人选用降压药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1. 轻型高血压病人

此种类型的高血压病人可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上述6类药中的一类进行治疗。在治疗中,所选用的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每过4周调整一次用药剂量。若疗效不佳,可换用另一类降压药或联合使用两类或三类降压药。

合用两类降压药的治疗方法有:①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②β-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2. 中重型高血压病人

对于血压持续超过180/105毫米汞柱的患者来说,一般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并且用药的剂量应适当加大(仍在推荐剂量的范围内)。3. 难治性高血压病人

血压不易控制的高血压病人,应采用三类降压药物联合使用的办法治疗:①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②利尿剂+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β-受体阻滞剂;③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1-受体阻滞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