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指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23:52:42

点击下载

作者:郭斌,颜彤丹,刘翔

出版社:人民日报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体育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指导

体育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指导试读:

前言

体育运动训练是运动员在教练员的指导和有关人员的共同配合下,按人的发展和比赛的要求,提高运动成绩,促进运动员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体育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近年来竞技体育发展迅速,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认识与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展,运动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去认识新的运动训练理论和转变新的训练理念是我们形成科学训练的重要环节。鉴于此,编写了《体育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指导》一书,本书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深入地探索了某些尚未被人们所认识或者认识还不全面的运动训练规律,广泛吸取了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使其更能适用于体育运动训练实践中,从而不断提高我国体育运动训练的水平。

从结构上来看,本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基本知识的介绍,主要包括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构成与特点以及其具有的现代社会价值,以及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和基本特点等内容。第二章为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基础,包括生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营养学基础、教育学基础、竞略学基础。第三章对体育运动的项群理论进行了阐述,涵盖了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并对不同项群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竞技需要原则、动机激励原则、适宜负荷原则、有效控制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系统训练原则、适时恢复原则和直观教练原则。第五章详细介绍了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控制方法以及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常用手段。第六章主要阐述了体育运动训练的工程规划,涵盖体育运动训练工程规划设计、工程分期、周期类型特点以及训练计划的制订等内容。第七、八、九章分别对体育运动训练中的田径运动、常见球类运动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介绍,涉及短跑、接力跑、障碍跑、跳高、跳远、推铅球、掷标枪,篮球、足球、排球,擒拿、散打、24式太极拳、初级剑术、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木球、珍珠球等项目。

整体上来看,本书结构严谨、逻辑层次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再具体编写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集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其对我国体育运动训练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书由郭斌、颜彤丹、刘翔共同编写完成,全书由郭斌负责统稿,具体分工如下:

第五、七章以及第八章的第一节由郭斌编写完成;共计版面字数13万余字;

第四、六章以及第八章的第二、三节由颜彤丹编写完成;共计版面字数12万余字;

第一、二章以及第九章的第一、二节由刘翔(兰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编写完成;共计版面字数10万余字;

第三章以及第九章的第三、四节由刘曙亮编写完成,共计版面字数5万余字。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些观点和资料,在此向其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和能力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6年9月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一)竞技体育的源起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体育运动的发展相同,都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过来的。原始人类主要是依靠狩猎来获得食物来源,他们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渐渐认识到,获取猎物的成功与否,主要是取决于他们与被追击猎物之间在耐力、速度、力量等各方面身体素质与搏斗技巧的较量。因而开始了有意识地对自己身体素质的培养,采取了各种跑、跳、投以及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就是人们通常称作的身体练习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身体活动形式被人类不断地加以分类、提炼和总结,并相互比较,渐渐演化出了区分胜负的竞技活动。相关史学资料显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已形成了区分胜负的比赛意识,并且具有了一定的体育竞赛形式。在原始公社末期,由于部落间的武装冲突十分频繁,为增强社会成员的作战能力,加强内部团结,常常进行不同目的的宗教活动,在世界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以竞技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祭礼竞赛中心,如奥林匹克赛会。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逐渐趋于多元化,从最开始单纯的生存需要逐步发展转化成为愉悦、娱乐的需要,人们为了强身健体而越来越多的参加各种竞技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竞技运动的审美观念也逐渐形成,竞技运动与军事、宗教和生产活动的联系明显减弱,成为一种更具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现象。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二)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

竞技体育是体育这一有着重大影响力的社会活动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且不断得以完善和改进。从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体育竞赛活动的日益活跃,现代奥运会的百年盛事,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可以清晰地描绘出20世纪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

19世纪后半期,现代竞技体育首先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开展起来。而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全球性发展,亚、非、拉众多国家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竞技体育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全世界不同地区的青少年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运动训练并且参加各类竞技比赛,对各阶层、各肤色以及各地域的人们来说,观赏竞技体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发展中国家的竞技运动水平也得到迅速的提高。亚洲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和柔道,非洲的中长跑,拉丁美洲的足球、排球与短跑等项目的竞技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成为欧美国家在世界赛场上的有力对手。2.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其相对应的管理体制也不断地建立并完善。现代世界竞技体育活动是以国际奥委会及各单项联合会为核心组织进行的。另外,还有不同人群的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国际军人体育联合会、国际残疾人体育联合会等)分别组织自己领域内的竞技体育活动;在各大洲、各个国家及地区,也都相应地建立了奥委会和单项联合会(或协会),肩负着同样的使命。这些体育组织确定规则、组织比赛、筹集资金、进行培训,构成了全球性的管理网络。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

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竞赛是其中最具活力及代表性的组成部分。运动选手们在竞赛中显示本领,较量实力,决战胜负;观众在竞赛中欣赏技艺,观战搏击,并会亲聚友,进行社会交流;竞赛的组织举办者则开展广泛的文化及商业活动,树立并宣传举办国或城市的发展形象,亦谋求可观的经济效益。百年来,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运动竞赛在世界各地日益活跃地开展了起来。

奥运会、单项锦标赛、世界杯赛及系列大奖赛是最有代表性的世界性比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赛事体系。与之相对的各个洲、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省市、各协会组织进行的比赛,以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的比赛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现代社会增添了一份精彩与活力。

电视、录像等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运动竞赛的社会效益。全世界可以有几十亿人在电视机前同时观看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赛事的同一场比赛。在比赛现场或电视屏幕前通过转播观看比赛已成为无数体育爱好者生活中的一大趣事。4.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事

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于古希腊,它自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3年,总计举办了293届。1888年,法国人皮埃尔·顾拜旦(1863—1937)首先倡议恢复奥运会。第1届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至1996年,百年中举行了23届夏季奥运会及18届冬季奥运会。今日的奥运会已成为世界性的盛大节日,是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民众聚会,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的世界赛事。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同时,各个国家的优秀运动员选手的竞技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如男子田径中的撑竿跳高、铅球和铁饼的世界纪录提高幅度达48.78%~55.70%(表1-1);网球运动员发球的时速已高达230公里;体操选手达230公里;体操选手轴做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旋转;的旋转;举重运动员把3倍于体重的杠铃举过了头顶;篮球选手飞身空中,由上而下将球扣入篮筐;花样滑冰选手则可在冰上跳起不停地旋转14400。表1-1 男子田径运动水平的百年发展选例

社会的发展,营养的改善,有效的组织,系统的训练,各种主客观条件促发着优秀选手们不断提高其竞技运动水平。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对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百年来,竞技选手的训练活动,不管是其方法或内容,还是它的安排技巧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断续的训练发展到系统的训练;从闲暇娱乐式的训练发展到职业强化的训练;从着力提高个别因素竞技能力的训练发展到综合提高全面竞技能力的训练;从仅由少数教练员和运动员构成的封闭性训练发展到有社会多种角色积极介入的开放性训练;从紧紧围绕训练场所组织实施的单一性训练发展到众多科学学科提供有力支持的全方位科学训练,现代运动训练已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永远不会终止,未来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必将会不断地提高到新的水平。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竞技体育因其本身综合的社会功能而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竞技水平的上升就要求运动员们不断地投入训练以提高自身能力,因此,现代竞技体育的职业化程度也随之不断提高,其商业化的特征也越来越突出明显。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通过比赛场上优异的成绩获得高额的酬金和奖金;竞技体育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中介机构和经纪人也都广泛地运用商业操作来组织竞技体育活动,竞技体育产业既为它的从业者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竞技体育在20世纪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阴影和困难。如政治斗争的破坏性介入,经济利益的强制性干扰,违禁药物的泛滥使用,竞技选手健康的人为损害,以及虚假竞赛和不公正裁决对公平竞争原则的亵渎等等。与竞技体育领域中这些恶劣行为和不良现象进行斗争仍将作为21世纪竞技体育界的重要任务而持续下去。二、竞技体育的构成与特点(一)竞技体育的构成

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1.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选材时,应注意考虑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力求使用科学的测试和预测方法,努力提高选材的成功率。2.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的目的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水平,在教练员带领和指导下,进行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3.运动竞赛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4.竞技体育管理

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只有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下才能得到实施进行并且取到最佳理想效果。因而,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1.竞争性

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即竞技能力。竞技体育由此而可以简单理解为是比较竞技水平高低的体育活动。激烈的竞争性就成为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竞技运动的参加者总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战胜对手。竞技性是竞技体育得以上升和发展的重要杠杆,它增加了比赛胜负的不确定性,也赋予了竞技体育独特的魅力。2.规范性

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高度完美的技艺,否则就难以取得比赛的胜利。高度的技艺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但高度的技艺又是以对技术、战术和各种训练的规范性要求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竞技体育的规范性还表现在各个竞技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竞赛规程等制约机制的规范性和竞技体育管理的规范性等方面。3.公平性

竞技运动的竞争应在绝对公平的环境下进行,也就是竞技比赛应做到合乎情理,不作假、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参赛者。没有公平竞争,竞技运动便无法正常进行。为保证公正、公平地进行竞争,竞技运动的组织者对比赛项目、时间、地点、场地器材及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运动员的参赛行为及比赛组织和裁判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行为规范。比赛规程和规则就是其中最主要的要求参加者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不仅比赛必须严格根据规程和规则的要求来进行,平时训练也必须针对规则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4.集群性

竞技体育是由若干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行为。它要求要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同时参加,这样才能够组织相关竞赛活动。在集体运动项目中,这种集群性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每一个个体在群体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完成一定的功能;它们之问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构成完整的竞技活动。竞技体育的集群性还表现在运动员或运动队与其他个人或集体的关系之中,如与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关系,与裁判员、球迷和观众等各方面人员之间的关系。所以说,竞技体育是由很大的群落系统参与的社会行为。5.公开性

当今现代通讯的不断发展,各类重大的体育竞赛活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项吸引全世界关注与热爱的社会活动。而且,竞技体育具活动更为明显的公开性和外相性特点。在运动训练方面,新的运动技术和训练方法,经由运动员的比赛,很快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同时也会成为被对手利用而成为战胜自己的武器。因此,竞技体育的公开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竞技体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6.观赏性

竞技体育是从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发展而来的,现代竞技体育日益加强的竞争性,更大大加强了其可观赏性。不仅参加者可以通过表现自我并战胜对手获得胜利的喜悦,而且观众也可通过观赏竞技体育比赛,从日常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特有的轻松感和美的享受。因而,观赏比赛成为广大群众善度时间最好的方式之一。竞技体育因其所具备的独特的观赏性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和支持,为其自身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竞技运动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

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适应自然并改造自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和新的发展突破。竞技选手在前进道路上的不懈追求,每一个新技术动作的出现,每0.01秒的提高,每一场精彩的表演,都是一种奋斗精神的最真实的表达和反映。竞技选手们在运动训练中所培养并在运动竞赛中所展现出来的竞争性,也正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质。(二)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自身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人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同时也高度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观赏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已经成了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从观看高水平的体育比赛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而且也可以得到美的享受。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突破与提高,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观赏需求,是竞技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三)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优秀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表现出力与美的结合、勇与智的对抗、高超的技艺以及顽强的意志,都会作为光辉的榜样和成功的范例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围绕奥运会和一些世界级的重大竞技体育比赛,以及全运会的召开,都会出现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我国自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以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正逐步形成良性的协调机制,竞技体育的发展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反过来群众体育的发展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种体育内部的交融现象有效地推动了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四)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现代竞技体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综合实力的“橱窗”。竞技体育比赛的胜负已不仅涉及运动员个人的荣誉,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团体的荣誉,许多国家和社会团体都对竞技体育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巨大的投入。国际体育竞技实质上已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因素多维组合的较量。(五)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竞技体育的发展必然改变人类的消费结构,促进与运动训练、体育比赛有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举办大型运动竞赛不仅可以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竞技体育已成为体育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630多亿美元,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的第22位支柱性产业,而竞技体育产业所产生的产值占其中的绝大部分。竞技体育的发展已对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后所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奥运会后的巴塞罗那,其城市发展整整推进了10到25年。(六)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参与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或观赏体育比赛,不仅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许多不良思绪和心理状态的排解,引导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第二节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和特点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一)运动训练释义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其中,运动训练最主要和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过运动训练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水平,然后将这一运动能力通过相关的竞赛来转化成为运动成绩。

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教练员是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者及运动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运动员既要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从事训练实践,也应积极配合教练员,与教练员一起设计、组织自己的训练活动,并参与对这一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同时,训练管理工作者、科学家、医生等也都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竞技能力和成绩水平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只有遵循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严谨科学地制订运动训练计划并认真投入到训练中去,才能取得运动训练的成功。(二)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

无论从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容量,还是从人们投入的力度来看,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运动训练都是最主要的。理想的运动员选材是为运动员训练提供优质的素材运动竞赛则是对训练成效的检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自于遗传效应、生活效应及训练效应多元的途径,其中,训练效应是运动员获得竞技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只有通过长期、系统和科学的训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表现出优异的运动成绩。(三)运动训练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另一种是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科学的选材选出了具有优越的先天性遗传能力的可造之才,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使得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的竞技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选材为成功的训练准备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但如果没有科学的训练,再好的素材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选手。(四)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

成功地参加竞赛是运动员训练的最终目的。运动训练的内容和安排应力求符合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和竞赛规则的要求,最终求得在比赛中充分地表现出已经具备的竞技能力。同时,运动竞赛中所表现出来和所具有的独特氛围和特定条件,为取得更佳成绩提供了平常训练中难以实现的良好条件,而只有在专门组织的比赛下进行竞争表现,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正是对其训练效果的最好检验。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一)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每一名运动员都会进行特定专项的运动训练,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运动员能够在特定的专项上发挥所能,进而取得优异成绩并夺得比赛胜利,具有明显的专一性特征。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要求不同,而每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特点也各不相同。虽然运动员有可能在几个性质相近的项目上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但却很难甚至不可能在几个性质不同的项目上取得同样优异的运动成绩。因而从选材开始就必须注意训练目标的专一性,并依专项训练的需要去安排好训练的内容。

运动训练项目和内容的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内容和手段,而是要认真分析各种内容和手段对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长期作用和短期作用,以便更为有效地选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服务于专项竞技水平的提高。(二)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虽然不同项目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构成都会有自身特点并各有侧重,但不管是何种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最终都是由技能、体能、心理能力、战术能力及运动智能构建组合而成。各项目运动员的主导竞技能力及次要的竞技能力,各以适当的发展水平、相应的结构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运动员表现于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同时,各子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良好发展的优势子能力还可在一定程度内对发展滞后的劣势子能力产生补偿作用。如耐力好而速度差的中长跑选手力求在前大半跑程中拖垮速度好、冲刺能力强的对手;发球变化多、攻球速度快的亚洲直拍乒乓球选手在与相持能力强的欧洲横拍选手比赛时,力求在前三板中得分。(三)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运动员进行一项运动训练,其完整的训练过程不论时间跨度有多大,不论是为期一周的周训练过程还是长年累月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皆是前一时刻的延续,也是后一时刻的先行。一次、一周或更长时间的大负荷训练,会对运动员其后的状态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一段时间训练的间断也同样会引起其竞技能力状况的相应变化。训练过程这种延续进行和前后制约的特性,即称作连续性。

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又都必然地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负荷,都各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它们明显地区别于其他阶段,得以独立存在。这些阶段虽然看似是人为划分的,却都遵循着运动训练过程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然就难以取得良好的运动训练效果。

这种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征,存在于各种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之中,存在于从一项训练内容,一次训练课,直至年度、多年的各种时问跨度的训练过程之中。(四)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人类对于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外部加于人体的负荷,能引起人体功能的改变,使之更好地承受外加的负荷,这就是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现象。在负荷保持在一定范围的条件下,机体的应激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也都会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这时,负荷的量度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机体产生的相应变化也就越明显,人体竞技能力提高得也就越快。

负荷适度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竞技能力和水平,但是如果运动员的负荷过度或超出了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就会导致运动员的机体产生劣变现象。这种劣变现象会阻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严重时甚至会使一名优秀的运动员过早结束自己的运动寿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五)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性行为,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中,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施科学的调控,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实施科学训练、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重要工作环节。而在竞技比赛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经常会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训练和比赛过程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原已确定的训练计划和对训练和比赛过程的设计都需要给予相应的调节,实施必要的变更,以力求原定训练目标的实现。而在内外条件产生巨大变化、原定目标已不可能实现时,则亦应调整训练目标及各相应环节训练工作的要求。(六)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有着广泛的多学科联系。人文社会科学、决策科学、力学、医学、数学、化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中所涉及的有关知识都对运动训练有着重要影响,各种不同的科学学科、科技理论、科技方法、科技思想与仪器器材都在竞技体育领域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力与存在价值。作为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和任务,即运动员各种竞技能力(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和运动智能)的提高,都极大的借力于现代科技的支持与帮助。

在运动训练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即运动员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训练状况的反馈调控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着现代科技的成果。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重要影响因素——运动负荷的组织实施与监控,而且对于负荷后的恢复过程;不仅对于训练课上的各种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而且对于训练课外的多种合法的强力手段;不仅对于运动训练的过程自身,而且对于竞技体育活动的其他重要环节,即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现代科技也都已广泛地参与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有力地支持和引导着竞技体育的更快发展。第二章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基础第一节运动训练生理学基础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主要是由相关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组成。这里选择性地介绍能量代谢、血液循环、骨骼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针对性地阐述运动适应与运动应激的生理机制与特点。这些内容都与运动训练的素质提高、技能形成、负荷安排、参赛准备密切相关。其中,认识和理解血液循环、能量代谢、骨骼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是为了更好地、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竞技运动训练的主要任务、训练方法、具体内容与负荷安排。一、能量代谢与血液循环(一)能量代谢系统特点

三磷腺苷简称ATP,是肌肉活动时直接供能的化学能量物质。它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高能”化合物。ATP主要储存在机体细胞之内。其中,肌肉细胞中向ATP含量最多。除ATP之外,其他形式的化学能都必须转变为ATP的能量结构方能供肌肉收缩之用。

ATP-CP代谢系统又称为磷酸盐系统。其中CP也是高能量磷酸化合物,并储藏在肌肉细胞内,分解时可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给ATP再合成使用。CP释放的能量使ADP和无机磷酸再合成为ATP。每1摩尔质量CP的分解,能再合成1摩尔质量的ATP。ATP和CP合称为磷酸盐。肌肉中存储的磷酸盐总量不多,男子约有0.6摩尔质量,女子约有0.3摩尔质量。显然,利用此系统所提供的能量是极为有限的。据研究,人体如以最快的速度持续运动几秒时,肌肉中的磷酸盐(ATP、CP)即已耗尽。但磷酸盐系统的用途,对于从事跳跃、短程疾跑、踢摔、投掷等只需几秒就可完成的各种技能是有着极大作用的。它不但是这些运动活动的主要能源,也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乳酸代谢系统又称无氧代谢系统。缺氧状态下代谢系统中的糖的分解所产生的能量,可使ATP得以还原。缺氧状态下肌糖原的分解代谢产物为乳酸,故又称之为乳酸代谢系统。当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致使肌肉产生暂时性疲劳。肌糖原在无氧状态下释能供ATP再合成数量远不如有氧状态下的ATP合成数量。例如:180克肌糖原的无氧分解仅能生成2摩尔质量的ATP。而有氧状态下分解后产生的能量,足以合成39摩尔质量的ATP。乳酸代谢系统对于某些竞技运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像400米跑与800米跑这一类需要持续1分钟到3分钟最大速率运动的活动,大多都依赖着乳酸代谢系统提供能量。而在较长时间持续运动的最后阶段,乳酸代谢系统的供能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有氧代谢系统又称有氧供能系统。研究发现,机体有氧代谢下同等量的肌糖原全部分解后的代谢产物只是二氧化碳和水。所释放的能量可制造13倍于无氧状态下合成的ATP。机体有氧代谢场所和无氧代谢场所一样,均在肌肉细胞内。然而,有氧代谢的具体场所仅仅只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肌肉纤维细胞里面的线粒体是有氧代谢状态下ATP生成或还原的场所,所以将细胞内的线粒体称为人体运动的“发电厂”。显而易见,肌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会对有氧代谢的水平造成直接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肌纤维类型与线粒体的数目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来说,红肌纤维内的线粒体数目比白肌纤维内的线粒体数目远远要多。这一研究不但有效提高了科学训练的针对性,也为科学选材提供了生理依据。

有氧代谢系统的另一特性与代谢物质的种类有关。例如,脂肪、蛋白质、肌糖原是能量代谢的物质基础。在有氧状态下三者都可通过分解释能供ATP合成。其中,256克的脂肪分解,能产生130摩尔质量的ATP。显然,长时间运动时(有氧状态下),肌糖原和脂肪是生成ATP能量的主要能源。蛋白质在脂肪要耗尽时才会正式启用。有氧代谢系统能够使肌糖原、脂肪分解释能供ATP合成,此外,其代谢产物也不会导致身体疲劳的产生。因此,有氧代谢系统是长时间耐力运动的基础。运动员的有氧代谢水平对其耐力运动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更好地了解这三种代谢系统的特性,现将这3种系统的特点列表如下(表2-1)。表2-1 不同能量代谢系统一般特性的比较(二)血液循环系统特点

氧是ATP能量产生或再生的重要条件。空气中的氧必须通过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两大系统的通力合作,才能输送到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里供ATP合成。整个输送路径是:肺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组织处毛细血管。有关研究发现,外界氧气要进入肌细胞线粒体,其中必须要通过体内的18层膜。新鲜空气一旦进入肺泡,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即刻开始。这就是第一阶段的气体交换。交换的位置在肺泡血管膜上。肺泡血管膜是一层极薄的组织层,主要功能是将肺泡中的空气与肺泡微血管中的血隔开。第二阶段为血液和骨骼肌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即在组织——微血管膜上进行。气体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交换,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

血液传送氧和二氧化碳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溶解于血液中,另一种是与血液进行化学结合。一般氧的传送方式主要为第二种。大部分的氧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做化学的结合被输送。氧正是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随着血液的流动,由动脉血管经微动脉,再经毛细血管,最后到达气体交换的第二阶段位置,进入细胞线粒体。可见,只有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血液输送才得以完成。血液循环系统内的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由心脏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为机体的各种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也带走了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显然,气体进入第二阶段的交换主要受红细胞数目、血色素含量、肌肉中微细血管数目和微血管的密度等因素的制约。

采用心率测量方法估算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分析运动强度,是运动训练实践中常用的简易手段。一名优秀选手的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明显差别于一名正常人。在安静的状态下,正常人的每搏输出量为70~80毫升,心率为65~80次,而优秀选手每搏输出量为100~110毫升,心率为50~60次,。最大强度下一名正常人的每搏输出量通常可达120毫升,而优秀选手可达170毫升。运动时,血液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最大强度运动时,肌肉可获得85%,而安静时,仅为15%(表2-2)。运动时血液的改变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肾、肝、皮肤等的动脉血管收缩而变细;二是供应骨骼肌的动脉血管和骨骼肌肉内的毛细血管的扩张。正是这种生理性的变化,才确保骨骼肌内能输入大量带氧的血液。表2-2 安静时和最大强度运动时的血液分配

进行耐力训练或耐力运动时,人体中所需要的ATP主要来自有氧代谢系统。其中最大耗氧量、最大耗氧量利用率是两项重要指标。最大耗氧量有93%受先天遗传影响,因此可将最大耗氧量利用率作为指标来评定运动强度。依据最大耗氧量利用率来进行最大耗氧量利用率与乳酸生成关系密切。非运动员一般在60%VO 2max时,其乳酸聚集明显上升;而优秀耐力运动员在要接近80%V02max的时候才开始乳酸聚集。实践中人们往往利用最大耗氧量利用率与乳酸生成的密切关系,通过测试乳酸浓度来了解人体的输氧能力。研究发现:人体在逐渐增加强度的运动中,乳酸浓度在4mmo1/L或36mg%时开始急剧增加,这一临界点可称“乳酸阈”或“无氧阈”。研究发现,运动强度越大,氧的输入功能就越强,利用率越高,有氧代谢水平也越高。(三)主要项目代谢特点

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一般都要以运动(训练)的有效负荷的作业时间作为讨论的基础。作业时间指实际运动(训练)需要的时间,如篮球运动分为上下半场各20分钟,共长40分钟,所需的能量就会涉及有氧代谢系统与无氧代谢系统;所谓有效负荷的作业时间是指某项运动最强负荷阶段的作业时间,例如某些项目看似作业时间较长,但是关键分值是通过瞬间的许多技能,如急停、跳跃、疾跑中完成。因此,这些技能的完成又是在无氧状态下进行的。例如足球、篮球和排球运动的比赛时间,看似能量代谢系统属于有氧代谢供能为主,但是具体到个人的有效攻防技术的作业强度,通常属于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从本质上深刻认识球类运动能量代谢供能特点,图2-1为各项目有氧与无氧代谢比例示意图。图2-1

划船、游泳、自行车、速度滑冰和田径等运动,它们的作业负荷强度的变化都较小,具有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持续作业时间较易看出这些项目的能量代谢供能特点。如田径1500米跑与400米游泳的作业时间大体相近,800米跑、200米游泳的作业时间大体相似,故可由此判断:有效作业时间相同的不同周期性运动项目,其能量代谢特点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同类性。图2-1是各个主要竞技运动项目的有氧、无氧能量代谢的应用比例。可见,球类运动项目,如手球、篮球和足球等看似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其实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还应指出:这3个球类项目能量代谢系统提供ATP的百分比,也与实际竞技时间有关。有效作业时间愈短,无氧供能的强度愈高,图2-2为不同竞技运动项目的能量代谢系统供应ATP的百分比情况。图2-2

从表2-3中可以看出,乳酸代谢系统供能效率与作业强度、作业时间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别。导致这一差别原因是:(1)高强度运动中,乳酸代谢系统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启动。因此,高强度的初始阶段,无法从乳酸代谢系统中提供能量供ATP再次合成;(2)从事一段乳酸代谢系统参与工作的较高强度活动时间后,机体往往会因体内乳酸的大量堆积致使肌肉疲劳,从而降低了运动强度,导致了有氧代谢供能的比例增大。因此,在实际训练和运动中,纯粹以乳酸代谢供能的形式并不多见,而是多与其他两个代谢系统中任一系统相互为用。为了说明方便,可将图2-2中的曲线分为5区。由图2-2以看出3种能量代谢系统的交叉作用关系。各个系统动态提供ATP百分比的各种变化及其趋势。表2-3 能量供应系统的5个分区比较二、骨骼肌肉与神经控制(一)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骨骼肌具有收缩能力,它表现出来的收缩力在特定范畴内受引起收缩的运动单位参与数量和神经冲动传导的强度这两种条件控制。

骨骼肌的纤维都被组织成运动单位。所谓运动单位是指一个脊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不同肌群,其运动单位中所含的肌纤维数有很大的差异。根据生理功能的分类,运动单位可分为两类,即紧张性运动单位(tonic motor unit)和运动性运动单位(kinetic motor unit)。紧张性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发生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低,但可长时间持续发放,氧化酶含量高,属于慢肌运动单位;运动性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兴奋时发放的冲动频率较高,肌肉收缩力强,但易疲劳,氧化酶含量低,属于快肌肌运动单位。通常来说,一个运动单位中肌纤维数量多则力量大,但是动作不很灵活;肌纤维数量少则动作灵活,但是力量较小。

运动神经纤维起于中枢神经系统,并进入骨骼肌到它所支配的肌纤维。神经纤维的末端分成许多分枝,每一分枝与一条肌纤维相连。当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时,此冲动传遍该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分枝,并到达该运动单位的所有肌纤维,从而引起该运动单位所有肌纤维一起收缩。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并不集结在一起,而是分散在整块肌肉的各处。所以,单一的运动单位收缩时,可出现整块肌群的轻微收缩。倘若是更多的单位收缩是,那么肌肉就会产生的张力就更大。运动单位是骨骼肌的基本作用单位。当一运动单位神经元受刺激时,此单位所有肌纤维全部发生收缩。如该单位有许多肌纤维,则其收缩力强,反之亦反。因此,肌肉的收缩力可因参加收缩运动单位的多少或因运动单位的大小而不同。

中枢神经系统超过刺激阈的神经冲动传至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运动终板时,则会释放出乙酰胆碱,继而导致细胞膜的去极化和钙离子的快速流入,进而引起运动单位所辖肌纤维的兴奋而引起收缩。肌肉收缩实际上是由肌球蛋白丝和肌动蛋白丝交互作用的结果。此作用使肌动蛋白丝向肌球蛋白丝接近,从而造成肌纤维缩短。至于这种交互作用是如何形成的,这里暂不讨论。简言之,是由肌动蛋白丝与肌球蛋白丝之间的横桥产生滑动、钩接引起肌纤维缩短,而横桥活动的能量来源于ATP。一般地说,当肌肉缩短速度增加时,肌肉产生的张力即减低,原因是当肌动蛋白丝滑过时,横桥只有一段时间可用以钩接。若如果收缩速度增加,参加横桥数目将会减少,因而使张力降低。(二)肌肉收缩基本类型

骨骼肌肌肉收缩有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和等动收缩这四种基本类型:等张收缩又称为向心收缩,是运动员肌肉最常见的一种收缩方式。所有的起跳跳起和持拍挥臂的动作几乎都是此种收缩的结果。等张收缩的特点是肌肉等张收缩导致物体产生位移所需的张力并不相同,是随关节角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中肌力最弱一点的关节度,肌肉需要做最大收缩。因此,等张力量的训练并不都能促使关节活动的各个角度的肌肉得到充分训练。等长收缩亦称静力收缩。等长收缩的特点是肌肉产生张力时,施力的肌肉长度不变。如体操吊环中的十字悬垂动作、武术套路中的马步蹲动作等,都是较为典型的肌肉等长收缩动作。这两种肌肉收缩类型是竞技运动最为常见的收缩类型。

离心收缩是一种与等张收缩相反的收缩形式,故称离心收缩。离心收缩的特点是肌肉以离心方式收缩时,肌肉产生张力并被拉张。离心收缩分为主动离心收缩和被动离心收缩两种形式。起跳后的落地动作通常属于主动离心收缩,目的是为了落地缓冲。助跑起跳的踏地瞬间的动作通常属于被动离心收缩,目的是为了提高反弹性爆发力。等动收缩是指在全活动关节范围内,肌肉处于最大收缩或收缩速度大致相等的收缩。等动收缩与等张收缩都是向心收缩,但二者并不相同,它们的主要区别为:等动收缩收缩的各个关节角度的张力始终最大或者恒定,并且动作速度保持不变;等张收缩收缩的各个关节角度的张力一直处于变化中,其动作速度也发生变化。显然,采取类似等动收缩方式训练有助于提高小肌肉群和弱肌肉群力量。(三)快、慢缩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可分为快肌收缩和慢肌收缩运动单位,又称快缩单位和慢缩单位。两种运动单位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特性,并对竞技运动有其各自的重要意义。快肌收缩和慢肌收缩运动单位的各自特点是:快缩单位的无氧代谢能力要比慢缩单位的无氧代谢能力大得多。尽管快、慢缩单位都含有使ATP—CP代谢系统发生作用的酶,但是前者中酶的作用约为后者中酶的作用的3倍;同样,两种运动单位中的糖解化酶,快肌运动单位中此酶的作用要比慢肌运动单位高达两倍以上。因此,从生物学角度看,快缩单位最适宜的运动是游泳、速滑、短距的径赛、田赛和球类运动等,而慢缩单位的有氧代谢能力比快缩单位远远要大,因此,机体慢缩单位含量较多的人最适宜的运动是划船、径赛长距离项目、中长距离的游泳等。

快肌纤维产生最大张力所需时问约为慢肌纤维的1/3。造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快缩单位具有较大的无氧代谢能力;快缩单位中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纤维直径较粗,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因此,人体肌肉中快肌纤维的比例愈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则愈快,速度方面的运动能力则愈明显。快肌收缩单位的收缩力量要比慢肌收缩单位大得多。造成两者之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的直径粗;快缩单位所含的肌纤维数目要比慢缩单位的肌纤维数目多。故而,人体肌肉中快肌纤维的比例愈高,其收缩力量愈大,人体最大力量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则愈明显。相对来说,由于慢缩单位的有氧代谢能力远比快缩单位大得多,故而能够表现较高的力量耐力的运动能力。

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更易疲劳,这是因为快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较差,但其糖代谢的要求却较高。人体最陕速度运动几秒后的持续活动,需要依赖无氧状态下的糖分解释能供其继续做功。这样,体内势必产生大量乳酸并逐渐聚集,从而限制快肌纤维工作,进而导致快肌纤维先于慢肌纤维产生疲劳。慢肌疲劳的发生多在长时间耐力训练或运动之后。它的发生并非由于乳酸堆积所致,主要原因是:血糖的极度降低、肝糖的耗尽、体内的大量失水、身体电解质的丧失、体温温的升高。人体在经过负荷强度较大的运动后,都会产生酸痛的感觉,这其中主要的因素是由于肌纤维微细组织受到拉伤、局部的肌肉痉挛使血液供应减少等。因此,务必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阶段的拉伸练习。(四)中枢神经控制机制

人体运动除了由运动神经元冲动的传导而产生外,还受全身感觉器官传来冲动的影响和制约,更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其中肌肉感觉器官的诱导作用十分明显。人体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肌肉感觉器为肌梭和高基腱器,二者合一被称为肌肉感觉器官。正是由于肌肉感觉器官的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才有可能实现对运动活动的控制。机体的随意运动只有在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支配保持完整的条件下才能发生,而且必须受大脑皮质的控制。大脑皮质控制躯体运动的部位称为皮质运动区。在脑的大脑皮质上有两个含有特殊化神经元区域,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它们受刺激日寸能引起各种运动活动,每一区域都可以引起特定的活动模式。两区共同控制着人体的行为。

通常,第一区域(主要运动区)又称“技能学习区”。人体运动的各部分动作模式都以不同的方式内存于这一区域中各自的小区,并有机链接。这种链接可使人体活动或运动达到微细化的协调程度。第二区域(主要运动前区)又称“运动技能储存区”。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类运动神经元位于此区。由于此区运动神经元与小脑连接,而小脑又负责人体肌群活动的协调性,因此,它对形成自动化的活动技能尤为重要。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下传而实现的。可见,肌肉感觉器官将其所获悉的外在信息随时传递到大脑中枢神经的运动区域,大脑中枢神经运动区域通过锥体外系和锥体系传出神经冲动,使人体做出各种复杂且又协调的运动和动作行为。

运动技能的形成原理是神经传导连接机制。由于其原理复杂,这里不做详细说明,现举例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神经通路。例如:初学网球的正手击球,此动作学习过程由大脑皮质运动皮质中“技能学习区”负责,从“技能学习区”发出的反应冲动经锥体到达位于脊髓中的低级运动神经元,然后传达到所做动作的各个运动单位;而后又从肌肉感觉器官(肌梭、高基腱梭)使大脑获得感觉信息,并经过大脑、小脑共同协调动作。一旦学会这一击球动作,此种活动模式就变得较少需要意识的控制而化为一种模式储存在运动前区,即“运动技能储存区”。运动技能只有储存于“运动技能储存区”里,才可称为“自动化的技能”。这对于形成多种技能并使之自动化尤为重要。三、运动适应与运动应激(一)运动适应生理机制

适应是生物适合环境条件生长的特性与性状的现象。适应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为避免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损伤,机体细胞、组织或器官发生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过程。适应是生物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运动适应是指运动员通过长期不间断训练,机体各项竞技能力不断发生与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相匹配的生物适应过程。显然,适应或运动适应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生理基础。从根本上说,运动训练过程就是生物改造的过程。运动适应产生的类型和特征主要取决于两大要素,即训练负荷的刺激和恢复过程的效果。运动适应其直接目的为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提高或降低各个组织、系统、细胞、器官对刺激的感应阈,并且增强机体代偿机能。运动适应表现形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体能、技能和心智能力是运动适应的3个方面。换言之,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体能方面表现的运动适应是:当承受负荷强度较大的训练和比赛时,机体通常表现为能量代谢、肌肉收缩、神经支配等机能“节省化”。形态结构往往呈现心肌增厚或心腔增大、细胞活性物质增多、骨骼密度增强等系列生物适应变化,各个运动素质普遍增强。技能方面表现的运动适应是:技术动作合理规范,动作流畅节奏明快,技术应用得心应手,战术预判合理准确,战术配合娴熟巧妙。心智方面表现的运动适应是,情绪能自我调节和控制,情感细腻敏锐,意志坚强,对比赛的关注能力强,比赛思维能力好,善于解读比赛进程。当然,体能和技能、心智能力的运动适应还有很多具体表现及其现象。

运动适应源于运动负荷(训练负荷)的刺激和恢复过程的效果。负荷是指载体所承受的刺激或压力。运动负荷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有机体施加刺激,也就是人体在运动训练中所能完成的生理机能反应和心理状态反应的量或范围。训练负荷是指训练活动加之于人体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负荷。因此,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反之亦然。训练过程的任何形式的负荷均含有量和强度。量反映负荷刺激的大小,指标有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强度是指负荷的刺激程度,指标有速度、远度、高度、负重量、难度等。一般来说,具有一定负荷的练习都有一定的强度;反之,有一定强度的练习都含一定的量。通常,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组合关系成反比,其强度大时相应的量就小,而强度小时量则大。(二)运动适应主要特性

运动适应的主要特性集中表现为普遍性、特殊性、异时性、连续性方面:运动适应的普遍性通常是指机体的机能、形态、素质、战术、技术、智力和心理等方面都可发生运动适应的现象。运动训练中任何训练手段的负荷刺激,均可使得各种器官系统和竞技能力产生变化,这就是运动适应普遍性的作用。运动适应的特殊性是指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或练习,可引起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例如力量负荷和耐力负荷训练产生的运动适应是截然不同的。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引起机体能源物质的消耗以及其后的超量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速度性负荷和耐力性负荷肌肉能源物质消耗不同。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所引起的适应过程,更具有其特殊性;不同专项技术特征决定了运动适应的特殊性特征。

运动适应的异时性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对训练负荷的刺激存在着不同的适应时间。通常,机能的变化都会早于结构的适应性变化;肌肉、神经、腺体的理化状况发生变化最早;中枢神经系统比其他系统发生运动适应更早;运动器官比内脏器官较易较早发生适应。运动素质的适应往往早于技术运动适应。运动适应的连续性是指机体运动适应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机体的全面适应必须以渐进积累的方式形成。若运动训练存在间断,那么也许运动适应会减退消失,甚至于对机体全面运动适应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负荷和适应的关系是通过不断的训练过程,逐步产生新的适应,从而促使竞技能力不断提高,最后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因此,需要辩证地提高负荷,使机体不断产生新的运动适应。

不断产生新的运动适应,是通过施加具有不同运动负荷性质的不同训练方法及其训练手段完成的。这些方法应用的目的就是打破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使之发生向较高机能水平的转化,并能在适应运动负荷的基础上重新获得新的相对平衡。运动适应新的相对平衡的表现,就是竞技能力的提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运动损伤的防备等。运动适应新的相对平衡与辩证处理负荷和恢复的关系密切相关。负荷和恢复的辩证统一是产生新的运动适应的重要条件。负荷导致机能暂时下降或出现疲劳,负荷后的科学恢复可以促使机体超量恢复。可见,机体在运动负荷后所经历的适应恢复手段与恢复时间,可以在其产生超量恢复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运动适应。因此,必须深刻地认识和掌握负荷与恢复的辩证关系。(三)运动应激生理机制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应激源(躯体或心理刺激)作用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适度应激有利于机体在变化的环境中维持自身稳态,提高机体应对不利环境的能力。但是,过度应激则会发生机能、行为和心理不良反应,如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脉搏和呼吸加快、手心出汗、手足发冷、萎靡不振、紧张性头疼、胃痛、低热、食欲不振、尿频、休息欠佳、难入睡或易醒等机能问题;或工作能力下降、失误增加、判断能力下降、健忘、思维突然停顿、关注力下降、走神、缺乏创造性、缺乏朝气、兴趣减退的行为问题;或产生恐惧焦虑、急躁不安、紧张、冲动急躁、自责、抑郁、自残、多疑等心理问题。认识应激原理和不良的应激现象的目的就是掌握运动应激机制。

根据应激源的性质,可将应激分为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生理应激的应激源受理化和生物因素影响;心理应激的应激源受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生理应激的主要反应特点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强烈兴奋。此外,还可出现其他多种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它们是应激时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的基础。并且还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如血糖升高、体温升高、补体增高、外周血吞噬细胞数目增多和活性增强等。适度的心理应激可引起积极的心理反应,这是心理应激主要反应特征,它能集中个体的注意力,提高警觉度和判断的能力与应对能力。显然,适度的应激与过度的应激(低度应激)特点、现象完全不同。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既具有各自特点,又具有密切关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