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基础辅导教材:综合能力复习指南(二维码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04:05:29

点击下载

作者: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命题研究中心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版·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基础辅导教材:综合能力复习指南(二维码版)

中公版·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基础辅导教材:综合能力复习指南(二维码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公版·2017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MBA、MPA、MPAcc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基础辅导教材:综合能力复习指南(二维码版)作者: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命题研究中心排版:蕾蕾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6-01-01ISBN:9787510077081本书由北京千秋智业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亲爱的读者,本书中的二维码为对应的题目视频讲解,只要扫一扫码,就可以听中公名师讲解,提高学习效率。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夯实基础知识 归纳解题思路 提升实战能力全面提升综合能力考试技能

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性联考科目。试卷满分为200分,其中,数学基础占75分,包含两个题型,即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逻辑推理占60分;写作占65分,包含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个题型。按照最新考试大纲要求,应试者需要具备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近年来,社会对专业硕士尤其是管理类专业硕士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也刺激了报考人数,入学考试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为了帮助考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本书在此献上全面提升综合能力考试技能的三大要点。提升考试技能要点一 夯实基础知识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是应对所有考试的前提,综合能力考试的数学、逻辑、写作也同样如此。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演绎科学,在学习其解题方法之前,考生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才能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本书严格按照大纲进行编写,在数学篇的第一部分中将基本知识讲解得透彻清晰,方便考生从零开始复习数学。

逻辑推理是一门对考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性论证的能力要求较强的科目,虽然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但考生需要掌握和了解基本的逻辑知识,以及锻炼符合基本逻辑知识的日常思维模式。本书在逻辑篇的第一部分介绍基本推理方法的出题形式,将常见问法进行归纳,方便考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领略逻辑的真谛。

写作是一门用来考查考生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科目,通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题型来测试。考生在动笔写文章前,需要掌握常见的分析方法,常见的逻辑错误及形式、准确的逻辑用语以及文章的组织结构这些基本知识,才能在写作中胸有成竹。本书在写作篇的第一部分,详细讲解了写作的基础知识,总结了常用的写作方法,有助于考生夯实写作基础,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提升考试技能要点二 归纳解题思路

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注重的是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掌握了各个考查科目的基本知识后,考生要学习解题方法,才能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解答试题。本书在讲解基本知识点的同时,为考生总结了有效的应试策略和答题技巧,为考生点拨解题思路。

对于数学,考生在学习了基本公式和定理后,需要学习解题方法,并不断归纳总结常考题型的解题技巧。本书在数学篇第二部分,为考生总结了重点题型,帮助考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并在重点题目中设置了“中公巧解”环节,让考生能够在掌握常规解题方法的同时熟悉快捷解法,拓展解题思路。【例】现有酒精浓度为18%的酒精溶液600 g,加入若干克酒精浓度为23%的溶液,使其配制成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则加入的浓度为23%的溶液为(  )g。

A.600B.550C.450D.400E.300【考点】溶液问题【答案】D【解析】设加入的23%浓度溶液为x g,那么混合溶液的浓度为

,解得x= 400。

中公巧解

用十字交叉法,设加入的23%浓度溶液为x g。

左边是混合前两部分溶液的浓度,与混合后溶液浓度分别作差,得到的两个新的数字之比,等于混合前溶液的质量之比,即,解得x=400。

对于逻辑,考生需在2分钟内读完一道小题并选出正确答案,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正确解答,就必须在考试之前有充分的准备和训练,能否掌握快速解题的技巧就成为考生备考成败的关键。本书逻辑部分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同时,为考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以帮助考生又快又准地解题。例如,对于结论型题目,本书总结了做出结论的三大原则:

1.从弱原则:即选项中表述得最弱、最留有余地的选项往往是结论。

2.整体原则:即从总体上来把握题干的中心思想,不能只顾及题干中所涉及的某一个方面。

3.协调性原则:即选项必须和题干的论点相协调,和题干相矛盾的选项肯定不是结论。

对于写作,考生在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之后,需要积累分析方法和写作思路,归纳写作模板,才能在考场上根据材料快速准确地提出论点,敏感地浮现出清晰的论证思路,并熟练应用文章结构的组织方式,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本书的写作部分为考生总结了写作思路,归纳了常用的模式,有助于考生把握写作的要诀,实现能力的提升。例如,本书总结了论说文审题立意的五步模式:

1.全面解读命题。找出命题材料中的所有主要信息,把握整体,全面认识,以确保审题立意的全面性。

2.把握中心主旨。分析这些主要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思考命题材料的内涵真义,抓住主干,找出关键词语,把握主旨,以确保审题立意的正确性。

3.领悟价值取向。深入研究,排除干扰,领悟命题者的价值取向,即找到立论文的准确角度,或找评论文褒贬倾向,明确命题者要求考生从什么角度去写,是该褒还是该贬,并确定是否有比喻义、类比义或象征义,以确保审题立意的准确性。

4.进行对应迁移。根据审明的命题意图对应迁移,联想类似的社会生活现象,概括出所体现的道理,以确保审题立意的现实性。

5.确定最佳立意。根据自己对题干的认识程度,选取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理解最深刻的道理,确定最佳立意,以确保审题立意的可写性。提升考试技能要点三 提升实战能力

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掌握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还要注意加强实战训练,勤练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首先,考生需要精做真题,通过做真题了解历年真题类型、特点、思路、命题趋势,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水平,准确给自己定位,及时调整复习方案,进行查缺补漏。

其次,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做模拟题,分科练习。数学部分需要多做题以提高熟练程度;逻辑部分需要多做典型题目以加强理解;写作部分则需要勤练笔以锤炼能力。本书在知识讲解之后配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可供考生检验复习效果。

最后,综合能力考试包含三个不同科目,单科知识掌握之后的综合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备考环节。所以,考生要做一定数目的套题,感受真实考试题量及试题组合,才能对考试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

当然,考生要想顺利考入理想的学府,只是海量地做题是远远不够的。在做题的过程中还需针对纷繁复杂的相关考点进行梳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单单要做会一道题,更要做会一类题,并且要对不同题型、知识点进行区分,明确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积累同类型题目的解题经验,举一反三,取得佳绩。

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考生攻克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难关,成功圆梦。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命题研究中心2016年1月于北京第一篇 数 学数学概述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数学部分的题目,包括以下两种:

一、问题求解

问题求解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内容上涉及算术、几何、函数、概率、应用题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每题有五个选项,需要我们在求出正确答案之后选出正确的一项。【经典真题1】某商品的定价为200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连续两次降价20%后的售价为(  )

A.114元B.120元C.128元D.144元E.160元【答案】C【解析】本题是一道利润问题。根据题意,连续两次降价后,现售价为200×(1–20%)2=128元,因此选C。【经典真题2】某商店经营15种商品,每次在橱窗内陈列5种,若每两次陈列的商品不完全相同,则最多可陈列(  )

A.3 000次B.3 003次C.4 000次D.4 003次E.4 300次【答案】B【解析】本题是一道排列组合问题。在15种商品中挑选5种,且不用考虑顺序,所以属于组合问题,根据公式,可知结果为次。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

1.充分性概念

在讲解这类题目的做法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

由条件A成立,能够推出结论B成立,即AB,则称A是B的充分条件,或者称A具备了使B成立的充分性,同时,称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由条件A不能推出结论B,则称A不是B的充分条件。

例如:a<0能推出|a|=–a,则a<0是|a|=-a的充分条件,|a|=-a是a<0的必要条件;a>0,b <0不能推出ab>0,所以a>0,b<0不是结论ab>0的充分条件。

2.试题形式

考试中有一类题为条件充分性判断,每道题会给出一个结论和两个条件,要求判断条件(1)和条件(2)是否是结论的充分条件。对于此类题目,只要分析条件是否充分即可,不必考虑条件是否必要。

其题目要求如下:

条件充分性判断:第16~2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要求判断每题给出的条件(1)和条件(2)能否充分支持题干所陈述的结论。A、B、C、D、E五个选项为判断结果,请选择一项符合试题要求的判断,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3.解题步骤及要点

做题时,要先判断条件(1)能否推出结论,再判断条件(2)能否推出结论,如果条件(1)、(2)都不能推出结论,此时就要看条件(1)与条件(2)联合起来能否推出结论。【经典真题1】(1)a=1;b=1;(2)a=2;b=1。【答案】A【解析】由条件(1)a=1;b=1,则,所以由条件(1)能推出结论成立,故条件(1)充分;由条件(2)a=2;b=1,则

,所以由条件(2)不能推出结论成立,故条件(2)不充分。所以此题答案为A。【经典真题2】。(1)a>0;(2)b<0。【答案】C【解析】条件(1)a>0不能推出,故条件(1)单独不充分;条件(2)b<0不能推出,故条件(2)单独不充分;但条件(1)、(2)联合起来,即a>0,b<0,则,故联合起来充分,所以答案为C。【经典真题3】ax2+bx+1与x-2的积不含x的一次方和二次方。(1)a:b=2:1;(2),。【答案】B【解析】(ax2+bx+1)(x-2)=ax3+(b-2a)x2+(1–2b)x-2,积不含一次方和二次方,所以b-2a=0,1–2b=0,即,,所以条件(1)不充分,条件(2)充分。故答案为B。

注:本书中所有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选项均省略,以本页所列为准。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第一章 算术第一节 整数

一、实数(一)分类及运算

1.分类

2.实数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b+a×c;(a-b)×c=a×c-b×c。【例题1】如果将整数看作小数点后面是0的小数,那么对实数进行的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B.C.D.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的假设,整数应属于小数,因此A错误;实数除了正实数和负实数,还包含0,因此B错误;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C项正确;由于0是有理数,故D项错误;选项E显然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C。【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理数都是实数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C.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D.无限循环小数是无理数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A【解析】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故选项A正确;是带根号的数,但,是有理数,故选项B错误;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有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转化为分数,即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故选项C、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A。(二)正负数及其运算

1.正数定义:大于零的数叫作正数,数轴上表示为0的右半部分。

2.负数定义:小于零的数叫作负数,数轴上表示为0的左半部分。

3.正数与负数运算关系(1)正数的和、积、商一定是正数,差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0;负数的和为负数,积、商为正数,差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0;正数与负数的积、商一定为负数,和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0,差一定为正;(2)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反的两个数叫作互为相反数,例如a与-a在数轴上表示为到原点距离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两个数,a与-a就是互为相反数。【例题1】【2008年1月】以下命题中正确的一个是(  )

A.两个数的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都是正数B.两个数的差为负数,则这两个数都是负数C.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其绝对值也较大D.加上一个负数,等于减去这个数的绝对值E.一个数的3倍大于这个数本身【答案】D【解析】根据正数与负数的运算关系,正数与负数的和也能是正数,例如4与-2的和还是正数,A项错误;两个正数的差也能为负数,例如2与4的差为–2,是个负数,故B项错误;–1与–2,有–1>–2,但|–1|<|-2| ,C项错误;负数的3倍小于它本身,E项错误。所以选D。【例题2】已知数轴上的A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那么在数轴上离A点的距离为1的点的个数为(  )

A.1个B.2个C.3个D.4个E.不能确定【答案】D【解析】根据数轴上正负数定义,到原点距离为2的点有两个,分别为2和–2,数轴上表示为:

满足到A点距离为1的点有4个,分别为–3、–1、1和3,数轴上表示为:

故正确答案为D。

二、整除及余数(一)整除

1.整数定义:整数是正整数、零、负整数的统称。两个整数的和、差、积仍然是整数。

2.整除定义:设a、b是任意两个整数,其中b≠0,如果存在一个整数q,使得等式a=bq成立,则称b整除a或a能被b整除,记作b|a,此时我们把b叫作a的约数(因数),把a叫作b的倍数。例如:6=2×3,6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

3.整除性质(1)如果c|b、b|a,则c|a;(2)如果c|b、c|a,则c|(a+b);(3)如果c|b、c|a,则对任意的整数m,n有c |(ma+nb)。【例题1】若整数n既能被6整除,又能被8整除,则n的值可能为(  )

A.10B.12C.16D.22E.24【答案】E【解析】因为n既能被6整除,又能被8整除,结合选项,只有E项符合已知条件。【例题2】1到90的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或被5整除的数的个数是(  )

A.40B.42C.46D.48E.50【答案】B【解析】1到90的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可表示为3k,k=1,2,3,…,30,所以能被3整除的数的个数为30;能被5整除的数可表示为5k,k=1,2,3,…,18,所以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数为18,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数一定为15的倍数,可表示为15k,k=1,2,3,…,6,所以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数的个数为6,所以能被3整除或被5整除的数的个数是30+18-6=42。故答案为B。(二)余数

1.带余除法定义:设a、b是任意两个整数,其中b≠0,如果不存在一个整数q,使得等式a=bq成立,则称b不整除a。设a、b是两个整数,其中b>0,则存在整数q和r,使得a=bq+r(0≤r0,则b|a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带余除法中余数r=0。

2.带余除法性质

如果a=bq+r,那么b整除a-r。【例题】正整数m是偶数。(1)m被4除,得到的余数是1;(2)m被4除,得到的余数是2。【答案】B【解析】由条件(1)可知,m=4k+1,不能说明正整数m为偶数,如5=4×1+1,所以条件(1)不充分;由条件(2)可知,m=4k+2=2(2k+1),说明m一定为偶数,所以条件(2)充分,所以答案为B。

三、公约数与公倍数(一)公约数

1.公约数定义:设a、b是两个整数,若整数d满足d|a且d|b,则称d是a、b的一个公约数。

2.最大公约数:整数a、b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作a、b的最大公约数,记为(a,b)。若(a,b)=1,则称a、b互质。例如:4与6的最大公约数是2,12与16的最大公约数是4。(二)公倍数

1.公倍数定义:设a、b是两个整数,若d是整数,满足a|d且b|d,则称d是a、b的公倍数。

2.最小公倍数:a、b的所有公倍数中最小的正整数叫作a、b的最小公倍数,记为[a,b]。例如:2与3的最小公倍数是6,4与6的最小公倍数是12。(三)公约数与公倍数

1.求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短除法

例如:求8与12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所以8与12的最大公约数是2×2=4,最小公倍数是2×2×2×3=24。(2)因式分解法

例如:求15与18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