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刚针灸临床穴法精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1:09:26

点击下载

作者:李延萍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毅刚针灸临床穴法精要

王毅刚针灸临床穴法精要试读:

前言

窦默《通玄指要赋》云“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阳而倒阴”。王毅刚老师针灸临床数十年,针灸技法娴熟,临床疗效显著,治疗许多疑难杂症常能出奇制胜。实践表明,以针灸技法撬动神机是针灸临床治疗千古不变之秘;斟酌穴与法的配合是临证处置不变之规。

王毅刚老师从事针灸临床四十多年,经历了传统师承衣钵练习,农村赤脚医生“一根针、一把草”的地头实践,本科攻读,系统而规范的科班培养,历练丰富,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学术见解独到。四十多年来,发表论文数十篇,编著出版专著3部,获多项临床针灸科研项目获科技进步奖。其中有关针刺技法的论文被日本医学期刊全文翻译发表并加按语推荐;有关经筋病合谷刺等技法刊于美国针灸临床杂志。

王毅刚老师显著的学术技术特点,可以归纳为对传统针灸治疗神机的把握和对针灸穴法的传承和发挥,表现在对传统针灸学说心领神会的传承和恰当的运用。王毅刚老师以此为临床之座右铭以自我鞭策。本书以《王毅刚针灸临床穴法精要》为名,充分体现了王毅刚老师对数千年传统针灸治疗的深刻理解,反映了王毅刚老师对针刺之巧的追求和治疗时机的捕捉,对神机奥妙的把握。可总结提炼为“术炼至巧,神机开工”。“术”为针刺之术,“炼”乃千锤百炼之意。正是如此,方造就一代名师。

本书中阐述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充分体现和传承了我国古代中医、民族文化及临床医学技术的特色,观点新颖且具有原创性,令人耳目一新,值得进一步传承和研究。李延萍2017年2月第一章 守神机:针灸临床决胜秘诀第一节 针灸临床从《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起

针灸临床以守神、守机为第一要务。《灵枢》第一篇,针之大经大法不可不读也。其中义有不可晓者,奈何?(《针灸问对》)。《灵枢·九针十二原》是《灵枢经》开篇第一篇,原篇名为“九针十二原第一”。所谓第一,是言该篇居于全书之首。从本篇形式上的位置而言,确也如此。但实际上,本文有关针刺“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的两个针灸临床必须“上守”的原则,才是真真正正第一要强调的内容。如此,才能使之用于治万民之病,“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这也是黄帝和岐伯讨论针灸学的首义。

本篇是《灵枢经》的一篇导论,具有导引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全文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如标题所示,提出了“九针”的基本形制和功用;二是提出了与人身元气紧密相关的十二原穴,实际上讨论了十二经脉井、荥、输、原、经、合对于脏腑的重要性;三是本篇标题上未有明言,却凸显于全篇的精华,即以“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引出,针刺临床必须“守神”“守机”这一针灸学术技术的根本原则。1

现以《灵枢经校释》 “九针十二原第一”各段落的文字为依据,按照事类相从的原则,适当调整段落的位置,使三个主要方面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展示如下:1 本书系中央卫生部1977年“七本中医古书校释工作执行计划”《灵枢经》的校释本。由河北医学院牵头,组织全国知名中医古籍研究、中医教学和临床专家承担本书校释工作。书稿完成后,又由南京中医学院和河北医学院主持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审稿定稿后完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本段因“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能治疗百姓的疾病,且不会出现药物那样的毒性,而先立《针经》,为传予后世,应该立下的规矩和原则。通过黄帝向岐伯发问的方式提出了本篇的立意与目的,也是为下面的行文做出的铺垫。这里需要指出,所谓“明为之法”和“为之经纪”就是针灸学最基本和最须遵循的原则。(二)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本段承接黄帝须“明为之法”而立《针经》的“经纪”之问,由岐伯回答。论述“令有纲纪”之词,说“易陈而难入”最基本的道是“守神”和“守机”。全文后面的内容,都由此而展开,并用“机之道”“针道”来反复强调其重要性。针刺穴位后引发的微妙反应是“机之道”,由于“神客在门”,被刺客体之穴与神同在一门,因之“守机”与“守神”便有了必然的关联。乃至机道之“逆顺”“迎随”等,都需要“以意和之”,用心体会。文中岐伯对何谓“神”未明言,只说与“守形”有相对应的意义。言外之意是说神总是相对于看得见的“形”而同时存在。“形”和具体可见的事物,属于客体的范畴,神和客体相依附,就好像“神客在门”一样。针刺治疗,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过程,高明的医生能感知穴位下面“机”的存在和表现。岐伯对穴下机道的描述,在后文中比较具体,此处只谈了气的动静和难点。“守机”即体会经气来往的动静,洞察气机往来的变化。针刺也应采用能“叩发”机道的技术。这段提出了“神”“机”的重要意义,后面便是具体的阐述。(三)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甚。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岐伯此六小段应答,承接上文“守神”“守机”,和他引出的“针道”“机道”,分别谈了察患者目、观患者色以审察患者神的应用和方法;先诊患者脉,以知疾病的轻重及正气的“剧易”;邪气、浊气、清气在皮肉筋脉中的位置;针刺“气至”的体认,其中正邪虚实的状态与手法技术上的对策;针刺手法技术的应用不当,会发生“针害”的不良后果等。岐伯在本节中提出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技术规则;还引《大要》谈了针刺虚实补泻的一些操作技术。

六小段文字内容初看似乎分散,如审察患者精神、脉象,针刺穴位后的反应,针刺虚实补泻的技术操作,针刺避免针害等。实际上,都在围绕着针刺如何“守神”、“守机”来讨论具体的事宜。“脉舍神”,脉诊反映出脉中的“神机”,针刺气至是反映经脉腧穴下的“神机”;针刺补泻,是针刺术对神机的调节。本节中岐伯所提到的“刺之道”与“针道”和“机道”有相近的意义,都是临床必须遵循的原则。

品读此段文字,还隐含着一个针刺临床治疗把握“神”“机”的步骤或程式:即集中自己精神—审视病者两目—审患者神色,察脉气—审察针下是否气至,气机的有或无,去或来,脉中邪气、浊气、清气的状况—然后施行针刺,并依据先前步骤中获得的神机的综合状态而采用相应手法操作技术,如徐疾、迎随等,以达到调整“神机”的目的。(四)

黄帝曰: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藏,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岐伯的此三小段文字,谈论十二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和针灸临床中的应用。原穴能反映脏腑的疾病,针刺十二原穴能治五脏六腑的疾病。

五脏五输、六腑六输(亦即井、荥、输、原、经、合穴),阴经无原穴,而以输穴代原穴,合为十二原穴。原穴为人身元气灌注的要穴,对十二经脉、十五络脉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岐伯又引申回答了粗工“守形”和“守关”的毛病所在。一是“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二是“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像“四关”这类腧穴,以及“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肢体关节的各种功能活动,连同其所有的穴位等都是神气游行出入之处,不能只简单地看成没有神气支配的皮肉组织。举例辨析了粗工和上工对形、神、关、机不同的认识和对待。(五)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岐伯在此论针具的形状及其应用适应证。提出“九针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六)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这是岐伯为本篇所作的小结。遵守上述机道、针道、刺之道的“善用针者”,治疗效果迅速而理想。岐伯自信:只要针刺能“守神”“守机”,“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此外尚有65字,讨论刺热证,刺寒清,以及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穴的具体用法,从上下文逻辑关系看,姑视为衍文,亦不影响全文主题。其文: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小结

复习全文1580字,扣除衍文65字,为1515字。其中讨论“九针”形制及其应用235个字;讨论“五腧”与“十二原”的问题337个字;其余943个字都在讨论针刺临床第一重要的关键技术,即针刺做到“守神”“守机”是针灸临床的第一要务,也是针刺技术的最高境界。关注患者面部的神情及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是守神的一大法宝;把握针刺穴位出现的“气至”和相应的针刺技术是“守机”的要求;脉诊是守神的必不可少的措施;十二经脉之“十二原”、五输要穴乃至“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均是神气流行出入之所。故从临床的角度看问题,“守神”“守机”就是把握患者神机,做好与患者的交流、选好治疗腧穴、练好针刺得气和通关过节技术三大问题。诚如宋元时窦默《通玄指要赋》所云:“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九针十二原》作为《灵枢》开篇第一章,亦是《灵枢》的导论,指明了把握神机在针刺临床上的重要性。当然,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尚需每个针灸临床工作者终身努力追求。第二节 形、神、关、机要义与临床应用一、人体生命形、气、神的基本意义与相互关系

在古代,人的生命被看成是形、气、神的统一体。而中医学最重1视的“精”则是形最纯粹的部分。“形”是生命的载体。即人体身形,包括脏腑组织器官、五官九窍与肢体关节等各种有形之质。“气”则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的表现。“神”是有别于其他任何生命体人的精神与能力的表现。《淮南子·原道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今人之所以眭然能视,䁝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也?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1 注:形之纯者谓精。据《字汇·米部》:“凡物之纯至者皆曰精”。中医学认为精有两个来源。一是后天之精,系物质的精微;二是先天之精,亦即元精,来源于父母。精可以化为气,充身而成为生命的活力。

形是生命的载体。

形体原始的胚胎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所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父母两精的交媾,称两神相搏。相搏,相交合也。合而成形,结成原始的胚胎。这是最初原始形体的精华,故又称之为精,先天之精。这精,这神,必然携带着父母“精神”的密码,这也就是为什么父母的后代必然会有与父母相似的神的缘故。《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人的生命发生发育的过程,《灵枢·天年》说得很清楚:“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之间因生命生长发育及其运用的需要而转化,叫气化。张景岳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气、神的关系时云:“精化为气。故先天之气,气化为精;后天之气,精化为气;精之与气,本自互生。精气既足,神自王矣。虽神自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之运用之主者,又在于心之神。”(《类经·卷一·摄生类》)

可见,精、气、神、形都是生命最初的原物质。在谈及生命力的时候,有时称精气神,有时又称形气神。由于道家养生讲究“炼形”“炼气”“炼精”,就更喜欢说形气神。

形体精神生前受传于父母,既生,神气舍于心。而五脏已成,血气已和,营卫已通,新的生命便开始成长。《灵枢·根结》云:“合形与气,使神内藏。”可见形、气、神三者不可有顷刻之分离。1

生命形(精)、气、神一体示意,见图1-1:1 注:生人,有生命之人。集形、神、精、气一体之人之谓,与死人相对应者也。《灵枢·玉版》论针刺不当,而造成对人体生命危害,当有刺禁时云:“黄帝曰:夫子之言针甚骏,以配天地,上数天文,下度地纪,内别五脏,外次六腑,经脉二十八会,尽有周纪,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岐伯曰: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也……请著之玉版,以为重宝,传之后世,以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图1-1 精气神三者关系图

气是生命的原动力。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生命之人亦由气化而成。在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气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气”所在部位不同,功能不同,化生来源和发生不同等,就有许多不同的表达。如先天之气、后天之气、谷气、营气、卫气、宗气、真气、正气等。诚如《灵枢·决气》说:“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生身,谓之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

气“各有部主”,各有不同的功能。即气所在脏腑经脉部位,功能和所化生之不同。常用以概括人生生之气者称真气,《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类经》注释《灵枢·官针》“谷气”时,甚至将谷气、正气与神气视为相同之气,云:“谷气即正气,亦称神气。”

神是生命功能状态的最高概括。

虽然《灵枢·小针解》注释《灵枢·九针十二原》“上守神”时,将“神”注释为“神者,正气也”,用以解释神在本文中的含义。但神在生命之中的地位,神的来源,乃至神的功用却并非一个正气说可以了了的。在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及其医学基本理论中,神具有多层次的含义。尤其古代道家学说与中医学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后来道教对中医学的影响,“神”的本意就总是与宗教、迷信脱不了干系,乃至于每每谈及人类生命功能之神,就暧昧地不敢直面。

实际上,道家精神皆由崇尚自然而引出。自然的内涵在三种对立中把握,第一就是“与神对立,非神所造,没有主宰,自生自成”。(《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74页)

牟钟鉴等《道教通论》认为,道是万物变化的渊源,是万物生存的依据。其云:“道家与道教对鬼神的态度不同。道家高唱天道自然无为,否认有主宰人间的神灵存在。早期道家的产生正是在与传统的宗教观念相脱离中实现的,以后也基本上保持了无神论的传统。”(《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112页)“作为万物生灭运化依据的道,不是在万物背后支撑着万物的另外一个块然独立的东西,而是万物在产生、发展、变化过程中自然显现出来的一种功能,是自然界内在的创造力量和运化规律。这一功能称之为‘神明’,‘神明’这一用语强调道不是一个实体,道是在万物生灭变化过程规律的自然显现,是古代人对于宇宙生灭变化规律的一种领悟与把握’”。(《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290页)

这就与中医学形神一致的生命整体观一致起来。牟氏有关神的功能作用还有进一步的解读。解《淮南子·原道训》“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云:“人除了具有气和形之外,人的生命还包括精神。《淮南子》认为气和精神是相互作用的,书中把听、视、屈伸等感觉器官的活动,分黑白、视美丑等知觉活动,别同异、明是非等思维活动,统统归之为‘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295页)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中引《说文解字》“神”的解释说:“《说文解字》谓‘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照此,则最初的‘神’是存在于天上的一种超越人类的力量,它的功能是‘引出万物’。所谓‘引出’,意味着‘生’,因此古人心中的‘神’实际上具有万物化的母体意义。既然能够生化万物,那就意味着‘神’的功能大大超越了人的能力”。(《道教文化十五讲》)

在论证道教养生理论的时候,对“神”还做了更为直接的比喻和描述:“构成养生主体生态的因素虽然复杂多样,但如果从本质上无非就是‘形’与‘神’两大方面。所谓‘形’就是物质性的形态存在,这种物质存在包括躯体的外观,也包括组成躯体的诸多器官、血脉等;与‘形’相对应的就是‘神’。所谓‘神’就是躯体内无形的指挥系统,这个系统虽然无形,但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以‘电脑’来比喻,那么‘形’可以看做是电脑的硬件,而‘神’则是电脑的软件”。(《道教文化十五讲》225、226页)

南北朝时期范缜曾著《神灭论》,辨析神的功能及与形体的关系。认为“神”就是人对事物的认知功能,也是自我的感知功能。“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造物之神根本没有,如有,也是因教化之需而假设者也。此将其神的功能作用摘录如下:

问曰:“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也?”

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问曰:“形者无知之称,神者有知之名。知与无知,即事有异;神之与形,理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闻也。”

答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

问曰:“神故非质,形故非用,不得为异,其义安在?”

答曰:“名殊而体一也。”

……

问曰:“形即是神者,手等亦是神邪?”

答曰:“皆是神之分也。”

问曰:“若皆是神之分,神既能虑,手等亦应能虑也?”

答曰:“手等能有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虑。”

问曰:“知之与虑,为一为异?”

答曰:“知即是虑,浅则为知,深则为虑。”

问曰:“若尔,应有二虑,虑既有二,神有二乎?”

答曰:“人体唯一,神何得二?”

问曰:“若不得二,安有痛痒之知,复有是非之虑?”

答曰:“如手足虽异,总为一人。是非痛痒虽复有异,亦总为一神矣。”—《弘明集·下·难神灭论》(592~604页)

范缜(约公元450~510年),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针对当时朝野笃信佛教,社会风靡,而范缜称无佛,提出“神灭”之说。这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导致一场关于神为何物,以及神是否消亡的辩论。范缜认为:生命体中的神与形是相互依存的,死亡后的形骸便不具备生命体的功能,故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是神的载体,神是形的各种功能活动外在的综合表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神一方面表现为思虑精神与是非曲直等事物的认知,还表现为肢体的运动功能,人体各组织器官对外界刺激的生理感知,如痒、麻、疼、痛等。说这些不同表现“皆是神之分也”。因此,人之神实际上就是对外界事物认知、感知,及其对自身动作行为支配,乃至对外环境的各种适应能力等。“神”是人类生命自有之能,来源于父母遗传,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得到改造和提高,是人体生命功能总体的概括,也是此功能状态在外部的表现,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调节。中医的生命之神分别表征为五脏精神与感触,五官九窍视、听、言、嗅各种知觉,神色形态的各种表现,脉象的变化,针刺状态下经脉气血的得气与传导,四肢百节运动功能及其能力表现等都是神气或神机的表现。如果詹石窗先生以电脑和软件作比喻能够成立,毋宁说神是脏腑组织、五官九窍、肢体身形、肢体各种系统功能的总体集成。

中医学的理论中,人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中心来组织和进行的。各脏腑组织、五官九窍、形体肢节各有自己的不同生理功能。《素问·六微旨大论》在谈论生命需要遵守自然法则时,提出以“升降出入”来概括各脏腑组织的功能,以“生长化收藏”来表达脏腑组织功能运作的结果,以“生长壮老已”来概括生命的过程。其云:

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所谓神机,是生命各系统功能及能力的总括。升降出入的正常运作,必然达成基本精微“生长化收藏”对生命的支持,表现为生命“生长壮老已”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与环节,都是神机的作用与表现。如果神机化灭,生命便随即终止。故《素问·遗篇·刺法论》云:“十二藏之相使,神失位,使神采之不圆”,生命亦即亡失。

此冒昧以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二版教材)显示各藏象的功能及其联系的一个图表,将升降出入及生长化收藏等功能示意其中,似更符合古来的认识,姑且名为“生命神机运作图示表”(表1-1)。

历史上中医学者对神的认识多注意精神情感的部分。实际上,神的功能涉及各系统的功能、能力表现,如精神意识思维模式和运动模式;对事物的认知及其聪明智慧,五官的感知、辨识的能力;皮肤筋肉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感知及能力;肢体关节运动功能及能力等。超越正常的状态,人们都用神异、神奇来加以概括或描述。神的概念可以概括如下:

元神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自身情感的表现与控制调节:表现为学习记忆模仿的能力;

对脏腑系统功能的集成与整合:表现为升清降浊,气血津液水液代谢的生化;表1-1 生命神机运作图示表

对经络系统气血布散运行功能的整合;

对肢体关节运动平衡功能的整合;

对皮肤筋肉触压温痛等刺激各种感知的功能的整合;

人体各种能力的外在表现。二、针刺临床守神、守机的意涵与应用“神”除精神情感外,更是一种认知的能力,如思想、思维、体认、分析、综合等。“机”则是具体认知的部分,是具体事物内部变化的根由、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庄子·外篇·至乐》说:“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机”存于造化事物之内部,可以感知,却难以目睹。《庄子·外篇·天地》讲述子贡教汉阴丈人用桔槔汲水的故事,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事”就是事物内部的结构,变化的根由。

中医学理论体系“神”和“机”都代表生命的功能及其外在表现。“神”表达的功能大多涉及生命的较高层次,或是属于多个系统,比较抽象、比较复杂的情形,如神机、生化之机,心藏神,心神又统领五藏神、神气、神色等;“机”则更多表达为具体层面内在的机理,如病机、气机、机关、机窍等。“机关”常用来表达某些组织结构,如“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素问·痿论》);“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行,项不可以顾”(《素问·厥论》);“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灵枢·邪客》)。“机”有时也表达生命总体的功能,如生机、神机等。神和机,都具有变化莫测的特点,而且也往往非一般精神的支配和调节。“机”又经常和“神”连用,叫作“神机”。在中医大内科学临床的范畴,脏腑生理与病机受到普遍的重视,针灸临床则更重视人体肢体骨骼筋肉经络运动“神机”的分析及其技术对策。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学者赵京生解读针刺“守神”和“守机”时说:“《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与‘上守神’含义与句式相似的是‘上守机’。机,本意指机括,在这里当指‘神机’,与‘神’意相通。”(《针灸理论解读:基点与视角》第8页)(一)粗工“守形”之误

形者,形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有形之体。《内经》有关针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禀赋、不同形体、不同体质等因素而采用不同刺法的记载不少。但自从《灵枢·九针十二原》称“粗守形,上守神”以后,“守形”就有了专门所指的含义。《灵枢·小针解》:“粗守形者,守刺法也。”而后马莳有云“下工泥于形,徒守刺法”,便将“守形”囿于针刺手法技术的范畴。就临床实际而言,所谓“形迹功夫”,则远非刺法一囿。如守治疗腧穴,某病用某穴,某法疗某病,以某法治某症等,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求甚解,按图索骥等皆“粗守形”之谓也。(二)粗工“守关”之误“粗守关”是《灵枢·九针十二原》相对于“上守机”而提出的。“关”在总体上表征肢体关节,是人体“形”的一部分。如四关,就是指肘、膝四大关节。《灵枢·九针十二原》论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又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皆神气所游行出入也”。这就将全身有形之关节、骨节及其可以触摸度量的腧穴尽皆涵盖其中。如此,“关”也有了“形”的意味。“关”及其周围上下诸多腧穴是有明确的主治作用的。而且之所以能治疗某病,全在于腧穴所在之经脉、脏腑神机之联系。“粗守关”所败,在粗工只知某穴可以疗某病,却不知其中神机所在于何处。

针灸学家张缙先生云:“所说‘守神’‘守机’就是指守住针下的气,并能控制针下气的传导和性质。‘守关’和‘守形’指的是一般的医生只知四肢关节部位和腧穴,把腧穴仅仅看成是一个解剖部位,是皮、脉、肉、筋、骨而已,而不知道腧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处。”解读“空中之机”又按云:《灵枢·小针解》里的“空”指的是腧穴,而“机”则指的是“神”,亦是动态中的经气。汉·郭玉说:“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下实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针灸大成校释》第321、329页)(三)守神

1.把握总体之神,以利针治

诊察人色脉之神,在针灸临床上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考察病情是否适合针灸治疗。二是测知患者精神状态,以利于调动精神意志,使之向积极的因素转化,利于取得好的效果。经言“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凡将用针,必先诊脉”。通过脉诊、色诊,实际上应该是包括脉诊在内的望闻问切合参的情况,考察是否符合针刺治疗的适应证。在针刺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患者神色,感知其对针刺的接受程度,调动其战胜疾病的积极性,也是守神的功能作用之一。

如察色可以诊察五脏之精气活动的状态,败证不可治。《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靑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又如形态反映神机的变化。“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素问·移精变气论》),强调从总体上诊察生命的神机的重要意义。如果疾病发展到“神不使”时,是针石药物均不可能取得治疗效果的阶段。“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素问·汤液醪醴论》)

察神的方法:

具体说来,就是要观察患者眼神及两目间、额头部位明堂的神采。《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两目及明堂部位最能反映患者的精神状态:放松或紧张,怯懦或坚强,畏惧还是乐于接受针刺等;对待自己的病情,悲观或是乐观,消极或是积极;对医生是信任或是疑虑等。

随着针刺治疗过程的推进,患者对针刺得气的反应,医生对进针过程中神机的感知与把握是“守神机”的第二个阶段。观察患者的精神类型对外界事物的敏感程度也属于守神机的一部分。

敏感者容易受到暗示,针刺容易引发得气感传,是人体神机对针刺引发经脉之气表现的反应。敏感者因其神易浮,最易感知;迟钝者其神内敛,则感应迟缓。这在针灸临床上普遍受到重视。

2.守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功能之神

人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气血运行、升降出入具有各自的规律,经络腧穴临床尚有各自的应用。比如五腧穴、原穴均是重要特殊要穴。自宋元以后,窦默提出的八脉交会穴等。其所以成为要穴,全在于其能对神机的调动。另外,所谓“九针之要,各不同形”,各种治疗方法也有各自不同的功用和差别。本书论细灸条灸与粗艾条灸治疗功用发散走窜与烘热透里之不同,亦关乎神机的功用。因此,守神机并非取巧之举,依然必须熟悉中医学说基本理论,尤其是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经络腧穴功能上的联系,融会贯通,临床才能得心应手。(四)守机

1.体认和把握针下气机往来、逆顺

孔穴之下养荣循行者,血气也。“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施术者应该了解和熟悉机体各部气血的运行规律。“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者,叩之不发”。古时学习针灸,需在自身上试针、练针。并非只是形迹功夫,是要自己亲身体会针刺的反应,能知“机道”。

针刺手法引发的反应表现多端,十分微妙。酸、麻、胀、重、痛,或如蚁行,或如鸟飞,或强或弱,或闪现而难以捕捉,或持续而传导等。古人有细致的观察和描述,这都是神机的活力。临床上医生需要通过手法来激发,控制得气的感传,甚而通过一些技术动作使针感“通关过节”,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

2.把握形体运动的神机

肢体各部关节,都是“机关”。肢体关节各部动静运作,刚柔相济,协调矫健,都是“神机”的功能表现。在人之体,“骨为干,筋为刚,脉为营,肉为墙”。由“神机”支配,肢体关节筋肉支撑躯体,抵御外力,屈伸、外展、内收、旋转等活动自如,张弛有度,筋肉关节各有能力,各有功用。“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神”对生命不同形体的脏腑组织指示不同的含义。“神”对人体生命现象有着不同层次的体现和表达。“机”随“神”而动,“关”随“机”运用。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表现为升降出入的变化,肢体关节表现为运动与活力。突然跌仆闪挫,或寒邪凝滞,肢体关节筋肉神机失守,运作不灵而运动障碍。《杂病源流犀烛》说:“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何言之?凡人忽跌忽闪挫,皆属无心,故其时本不知有跌与闪挫之将至也,而忽然跌,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是气失其所以为气矣。”心藏神,正气亦谓神。“气失其所以为气”是机关不利也。所以《灵枢·小针解》有云:“粗守关,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古人深知关节筋肉运作之奥秘而发明导引之术,正是利用“神机”对自身病痛的修复。第三节 把握神机的针灸临床行为模式

医学行为模式又叫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即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从而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化的风格和特征。一、我国古老的医学行为模式的创造《灵枢·九针十二原》以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论证针灸临床治疗技术准则和技术方法。其把握“神”“机”的步骤和过程,却显现出一个古老而现代的临床行为模式:即以患者为中心,首先集中自我之神—审视病者两目—审患者神、色、形、态—审察脉气—备用针具,针刺—审察针下得气,有或无,去或来,辨识脉中邪气、浊气、清气的状况—对症的补或泻技术,如徐疾、迎随等,以达到调整“神机”的目的。

治疗过程中,始终把对患者的关注放在第一的位置。《素问·宝命全形论》也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