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识人心理学:一眼看穿他人心理的95个技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3:32:36

点击下载

作者:裘凯宇,杨嘉玲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表情识人心理学:一眼看穿他人心理的95个技巧

微表情识人心理学:一眼看穿他人心理的95个技巧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微表情识人心理学 / 裘凯宇, 杨嘉玲著. -- 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 9

ISBN 978-7-5057-4844-6

Ⅰ. ①微… Ⅱ. ①裘… ②杨… Ⅲ. ①表情-心理学-通俗读物 Ⅳ. ①B842.6-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12715号

中文简体版通过成都天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代理,经本事出版·大雁文化事业股份公司授予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发行,非经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重制转载。本著作限于中国大陆地区发行。

书名 微表情识人心理学

作者 裘凯宇  杨嘉玲

出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发行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经销 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010-83670231

印刷 北京市松源印刷有限公司

规格 880×1230毫米 32开

7印张 150千字

版次 2019年9月第1版

印次 2019年9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057-4844-6

定价 36.00元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楼

邮编 100028

电话(010)64678009自序智能手机时代影响人际关系的三种行为文/裘凯宇

想象一个记者正在拍摄好莱坞影星约翰尼·德普的照片,当时他正出席一场电影的首映会。然后镜头转过来面对现场的人群,你猜在镜头中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没错,大部分的人都会拿出手机,对着德普拍照,几乎没有人是用自己的双眼,切实地感受着他的明星风采。

换作是老师在课堂上,播放有趣的短视频,即使里面没有难得一见的明星,你会不会基于一个想要留存、想要记住、想要好好学习的目的,也拿起手机拍几张照呢?

你拍照的出发点是什么?无非是想把这个客观经历与当时所产生的主观感受给记录下来,留作一个永恒的记忆。但最初的目的,真的达到了吗?

智能工具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与此同时也让我们感到十分忧虑。你的手机和电脑里,可能有很多照片,可是时过境迁,你再回去看那些照片时,也许能够依稀记得那是三年前的异国之旅,但是其他细节呢?那些确实都是你吃过的食物、体验过的活动,可是你真的可以清晰地想起那段经历吗?! 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拍照减值效应”。

什么是“拍照减值效应”呢?就是指在你的主观认知中,以为做这件事可以帮助你留下更深刻的记忆。但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却告诉我们,这个动作不仅无效,会扣分,甚至会伤害到你当时的记忆。

就像你平时拍上课的课件内容,拍别人的讲义、笔记,可是回家后又什么时候复习过呢?一时之间,你恐怕也很难回答。

事实上,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我们看似做了很多事,一直都很忙碌的样子,但这些行为究竟有没有为我们真正想要的目的服务,答案恐怕是令人失望的。

就比如拍照,它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要留下一个很重要的经历与回忆。可是,事实上,基于“拍照减值效应”,拍照这个动作正是你之所以没办法把这个记忆好好留存在大脑的主要原因。

同样的,在人际沟通上,很多人花很多力气,想把话说得漂亮。但他们误以为只要掌握某个关键句,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却没想到正因为这种心态,常常让他们忽略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肢体行为”。

特别是在智能手机时代,当你能多留意自己以下的三种行为,你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流畅许多。

第一种是“敞开自己”。想象一下,在你面前有两个人并肩站着,左边的人身体自然敞开,双手垂放两侧,右边的人双手交叠挡住身体的正前方。你会怎么形容左边的人?自信、大方、自然敞开?那右边的人呢?有礼貌的、谦虚的,但又有些胆怯?

这些行为经常出现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无论你是在跟别人聊天、沟通,还是在做简报,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出现。你也许对这些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你又是否留意过自己的行为?它们到底有没有为你的目的服务过呢?

在英国王子威廉代表英国皇室访问日本时,与当时日本皇太子的合照中,我们很快就能分辨出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不是吗?毫无疑问的是,德仁皇太子就是主人!

但不对啊!以我们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日本人是比较容易出现类似自我遮挡之类的身体信号的,但这张照片没有,因为德仁皇太子知道他代表的是日本皇室,而不是自己,所以他自然敞开身体,表现出身为主人的模样,得体地面对媒体,没有失礼。

反过来,在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认知中,西方人通常是属于自我敞开型的。可是,威廉王子这一次却遮住了自己,难道是他变得没自信吗?别忘了,这是他出访别人的国家,在别人家做客就要安分一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换句话说,你会发现他们的行为,都在为他们的身份、角色,还有目的服务。

回到你身上,你有想过,自己的行为是否在为你的沟通服务吗?你留意过这些细节吗?想过自己呈现在他人面前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吗?是想要带给别人自信大方的印象?还是谨小慎微的感觉呢?

其实这些小细节,对沟通有很重要的影响,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却经常被忽略。就像我们很留意手机上显示的新闻、跳出来的信息,但却经常忽略我们的肢体语言给别人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

但是无论时代怎么演进,存不存在手机这个工具,我们在感受别人的状态时,第一时间仍旧是从对方身体散发出来的信号开始的。你可以做一个实验,请你的朋友双手抱胸,对你说:“很开心今天坐在你旁边!”接着,请他敞开双手,将同样的一句话复述一遍。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清楚什么样的身体信号,会让你感受到对方的真心诚意!

不过回头想想,我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双手抱胸的动作呢?也许是在你有不安、封闭、谨慎等比较负面、不太积极的感受的时候。但是每一次都有这么多情绪吗?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我们做这个动作仅仅是因为手不知道摆哪里而已。

也就是说,在沟通中,我们有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的,然而这些行为却给别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回过头来再想想,当你看别人玩手机,或是你自己玩手机的时候,玩手机这个动作是自我封闭?还自我敞开的?

没错,都是封闭的姿态。尽管你可能觉得自己只是在玩手机,并没有抗拒什么,但全世界只有你知道自己怎么了,别人却是按照他对你的第一印象来认识你的。

除了“敞开自己”之外,在这个时代,第二种能够影响关系的行为叫作“撤除阻隔”。

当我们在玩手机时,你认为自己与他人是被隔开,还是联系在一起的?在真实的人际交往情境中,你有没有经历过在跟别人交谈时,从第一句话开始,对方就在玩手机,说第二句话时,对方仍然在玩手机,讲到第三句时,对方还在玩手机?你可以忍耐到第几句?

我在实际的教学经历中发现,特别是科技产业,一群聪明绝顶的专业人士坐下来在会议室开会时,他们面前全都是“阻隔物”,譬如电脑、手机……这些“阻碍物”会有什么影响呢?你很快就会发现,这群聪明绝顶的人,每一个人都激烈地碰撞着绝妙无比的想法,但到最后,开完了一个下午的会议,却没有得出任何结论,因为每个人都忙着捍卫自己的观点,而没有人试图理解别人的想法。

你可能也开过这种会,每个人的提议都可能是对的,却没有人想要跟别人达成共识。这是因为你的行为已经反映出你的思维,而你的思维又受到你的行为影响。

而科技虽然带给我们很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让我们十分焦虑。不管是便利还是焦虑,这背后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本质,那就是要有能帮助我们与其他人串联起来的作用。然而,当我们不假思索地使用这些工具时,反而阻隔了其他人与自己交流的机会。

常见的“阻隔物”不只是手机,还有包包、抱枕、资料等。这些都是“阻隔物”。而且现代人手机不离身的现象,使得交流受阻这个状况变得更加明显。当环境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时,我们很容易缩回自己的小世界,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从而拉宽了沟通的鸿沟。

还有一种阻隔行为,你我天天都在做,却很少人发现,那就是跷“跩哥腿”。来!我们跷着“跩哥腿”,跟身旁的人说:“你今天表现得很优秀!”然后,再把脚放下来,将同样的一句话重复一遍试试看。讲这句话的时候,哪一个动作会让对方觉得是真的被称赞?

我们常常以为行为是单面的,其实不然,行为反映着我们从内到外的整个思考结构与内在状态。

除了“撤除阻隔”之外,第三个行为叫作“双手万能”。看一下我们的双手,其实,双手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这是什么意思?

先从文化谈起好了,不管是哪一种文化,只要是跟礼貌、打招呼有关的行为,都会涉及你的“双手”,无论是握手、打躬作揖、拥抱等。为何地球上的人种这么多,大家的礼仪行为却不约而同都跟手有关?

不用想得太复杂,那是因为双手具备制作和携带工具、武器的功能,不管哪一个动作,它只是要告诉对方:“我的手上没有武器,我不会伤害你!”所以,让人看得到你的双手,能够让对方感到十分有安全感。

可是,当我们开始习惯使用手机后,很多人放下手机,就不知道要把双手摆在哪里。或许你觉得这没什么,不知道摆哪就插口袋。但实际上,这样的动作常常会让别人下意识感到反感。

我们不妨来玩一个游戏!把手压在屁股下,然后跟旁边的陌生人说:“待会儿我们来认识一下!”接着,再把手拿出来,重复同样的话。

你有没有发现,当大家把手藏起来的时候,嘴上说着彼此认识一下,但双方心里一直隐约有种不确定感:你到底有没有想要认识我?还是你只是说说而已?

谈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比起说话,行为是更容易也更直接的沟通工具。

心理学有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叫作“体现认知”。过去,我们觉得因为某些情绪内在和外在的状况,会出现特定的行为。这是我们传统的认知,例如:因为难过,所以会封闭自己。可是“体现认知”告诉我们,它可以倒过来,而且倒过来更有效。

试着做一下双手敞开的动作,头部往上仰,胸膛自然打开。当你保持着这个姿势几秒钟之后,还能感到忧郁吗?通过这个小实验,你会发现,行为不只是行为而已。

先前谈的“敞开自己”,“体现认知”告诉你,你只有“敞开自己”才看得见眼前的“可能性”;“撤除阻隔”才能跟眼前的人或事物产生真实的“体验与联结”;最后,“双手万能”提醒你真实地“做”,才不再只有空想。

这三个部分,难道不是在智能手机时代中,我们要圆满人生的三个最重要的要素吗?所以回归到本质吧!

智能工具会帮助我们,但是也会让我们更焦虑。而沟通的本质从来就不是工具,是你这个“人”。各位不妨举起手跟你身旁的人“High Five”一下,这个动作的本质就是“敞开自己”“撤除阻隔”“双手万能”。

工具永远只是工具,而你这个“人”是永远不能被取代的,希望这本书能为各位带来帮助。(编按:本文节录自2017.12 TEDxCCU/《智能手机时代影响关系的三个行为》。)第一章沟通,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们从幼时学说话开始,便开启了与外界的沟通之路。但为什我么沟通依然让人感到挫败与抓狂?关键在于,我们都将重点放错了位置。沟通不只是“开口后”的事……本章将消除你对沟通的误读,让你重新理解沟通的意义。

谈到沟通,第一个跳入你脑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有朋友告诉我,沟通之所以困扰他,是因为他在与人见面之前,满脑子都在琢磨着:“等一下该怎么讲?”“要怎么说?”可是开始对话后,他却发现情况常常超乎预期,脑袋无法很快地应变,瞬间就一片空白了。于是他将“沟通不良”归因于自己的“口才不好”,尽管他买了不少教人如何说话的书或课程,希望通过它们来了解“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从而提升他的沟通能力,但最终的效果却很有限。

我对此非常好奇,所以每回演讲的时候总习惯做个小调查,询问现场的伙伴们,是否曾经阅读过与“沟通”“表达”“说话”“简报”“业务”等相关的书籍。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每十人中有九人花了不少工夫在沟通上。大家学习的目的无非是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工作绩效等。于公于私,沟通都非常重要。然而,当我继续询问他们,学了这么多东西,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有明显增长的,还有谁?请继续举手。然后几乎所有人马上就把手放下来了。我很疑惑:“这中间的落差是什么?为何花了这么多心力学习,依然觉得沟通很棘手呢?”

有些人回答:“看书的时候,好像都懂,可是到了真实的情景,却一句也用不出来。”也有人说:“我照书上写的去做了,结果对方的反应和书里写得不一样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判断对方的反应,自然就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更有人说:“我花了不少钱上课,按照老师的做法一步步练习,口才是变好了,但我的朋友却离我越来越远,他们说我‘太会说话’。”种种例子表明,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沟通等于说话”,理论虽不难,但实际情况却常常令人抓狂。

这样的学习经历,让我想到我们学英文的过程。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少说也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接触英文。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要用英文和外国人流利地对谈,仍旧充满挑战。同样,从幼时学说话开始,我们每天进行无数场对谈,但沟通对大家来说,还是充满了压力。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在于我们都将重点放错了位置。当你将“沟通”局限于“说话”时,你的注意力就只会停留在“开口后”的事。问题是,沟通真的是从“开口后”才开始吗?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个人朝你走过来,他还没开口,你已经对他产生反感情绪了;或者是,一想到要和好友相聚,心情就好得不得了,不管聊什么都很开心;或者是,同样难缠的客户,你怎么样都搞不定,可是隔壁的老张两三句话就解决了。如此,你还会觉得“说什么”是影响沟通结果唯一的因素吗?是不是也该花心思研究下“开口之前”的事呢?

沟通,从来都不是浮于表面、仅仅发生在对话中的,虽然市面上有很多教人如何沟通的书籍,但那些书却总是忽略沟通的背景和当时的情境,不讨论双方的角色是怎样的,有没有权力关系,在哪里对话,见面前的关系如何,更别说描述他们说话当下的语气、态度或表情了。只关注说话的内容,不考虑其他因素,即使分析得再对、给出再好的建议,仍然让人很难运用到真实的情境中去。

换句话说,要想学好沟通,并不能只学“他说了什么、我该怎么回复”这种片面性的谈话技巧。你得先消除一些错误的看法,才能对沟通有全面性的了解。错误观点一:良好的沟通等于滔滔不绝吗?

很多人认为沟通等同于口才好,随时随地都知道说些什么,任何时候都不会冷场,结果搞得自己压力很大,旁边的人也不一定觉得舒服,我通常称这种状况是“自己不OK,别人也不OK”。

想想看,你刚认识一个新朋友,他却拼命地说话,好像所有人都得关注他,你心里会不会觉得有点烦?心里想着:“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知道分寸?人家不想要说话,还紧追不舍。”可是,我们却要求自己在进入陌生的社交场合时,能够和现场的人都聊上一两句,让自己不至于空闲下来,内心也就不会显得局促不安。特别是原本性格就比较安静内向的朋友,总觉得那种话语“满场飞舞”的人才会让人印象深刻,责怪自己不够积极、热情,硬是要自己不断地找话聊,不相信自己原有的特质也有迷人的地方,结果将自己搞得很累。然后,今后一想到要沟通,就先忐忑了起来,这样焦虑的情绪反而容易让自己做出不适当的行为。

当一个人无法自在,他的情绪就会影响到与其互动的人,让人不知不觉跟着紧张起来。你可以试着回顾一下,生命中最好的一次沟通经历,至今仍停留在你脑海的部分是什么?是说话的内容?还是当时的氛围?

一场沟通的过程中会说很多话,当下你可能觉得自己或对方说得很有道理,可是等你一觉醒来,这些细节就不再清晰了,剩下来的就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而感觉只是一种情绪,所以,口才好并不见得就能打动人。错误观点二:只要将话说清楚,对方就一定会懂?

另一个常让大家在沟通中想不明白的地方就是:觉得自己“明明说得很清楚”,可是对方还是不懂;或者你明明“没那个意思”,却常常被人误会成“有那个意思”;或者同样的话讲了八百遍,对方还是无动于衷。我通常称这种类型是“自己OK,别人不OK”。

语言是很不精确的工具,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和表情讲,就会带给别人不同的感受。有时,我们只顾着说话,却没有睁开眼睛仔细观察对方听了我们的话以后,是什么反应?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把话带到,沟通就算完成了。可是对方却有可能因为你严肃的表情,以为你对他有成见,而故意不配合。或是你觉得老板既然交代了,大家都应该要一起完成,没想太多就以公事公办的语气分派任务,同事却觉得你在下指导棋,心生不爽,存心找你麻烦。这种情况在越是亲近的关系中,越容易出现。

有一次,马克·吐温受邀到大学进行了一场演讲,回家后,老婆就问他说:“你讲得怎么样?”

马克·吐温顿了一下,才缓缓答道:“你问的是哪一个版本?”

老婆不解:“还分什么版本?”

马克·吐温说:“有我脑袋中的版本,我嘴巴说出来的版本,还有台下听众真正接收到的版本,共三种。”

面对沟通,我们通常最在意的是“嘴巴说出去的版本”,但你可曾想过,你脑袋想传达的信息和对方理解的是一样的吗?之所以会有误会,不就是“你以为的”和“对方感受到的”是不一样的两件事情吗?很多书都教我们怎么说,却没有提到身体其他的部分该如何配合我们的话语,才能营造出你所想要的感觉,或是如何在过程中检视、调整和观察自己以及对方的非语言行为。别忘了,沟通时,对方“看到的是你的全部”,而不只是听到你“嘴巴”告诉他的部分。错误观点三:与人交谈,不能表达负面情绪?

另一种对沟通的误解是,认为不管自己有多么不舒服,话语都不能泄露负面情绪,否则就会伤害到双方的关系。所以即使吃亏,也不敢说出真心话。这种人有可能会让大家都喜欢,可是他却活得很辛苦,没办法做自己。我通常称这类型为“自己不OK,别人很OK”。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彼此的观念难免会有落差,沟通的重点就在于协调出彼此都舒服的节奏,这样关系才会长久。假如一方因为害怕,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真实的感受,表面上虽不会有争吵,但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忍耐时间过长,自然会爆发。而经不起考验的关系,都不可能长久。

因此,该害怕的不是冲突,而是“只会冲突却不知道该如何修复”的这种状况。有时,争执之所以愈演愈烈,不一定是因为对方说了我们无法接受的内容,也有可能是他的眼神或表情激怒了你;同样地,你也有可能虽然没有口出恶言,却做出了很伤人的反应,这具有同样的效果。当沟通陷入僵局时,光靠语言是无法化解对立的僵局的,这时你需要知道释放出哪些信号,才能避免扩大冲突。同时,面对不一样的意见,你得做到不卑不亢,既不会太退缩,让人觉得你好欺负;又不会太强势,让人觉得你不好相处。当你了解沟通真正的关键时,你不必说很多话,也不必很大声地说话,也能让对方把你的话放到心上。沟通: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为了建立“关系”

好的沟通是“你很OK,对方也很OK”。

很多人仅仅将沟通当作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但其实沟通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有“下一次对话”的可能,换言之,沟通是为了“建立关系”,不只是解决“问题”。将彼此的关系作为首要考量,而非只是急于解决问题,就不会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是会打开所有的感官,如实地接收对方全部的反应,并开始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他可能有的心情、他希望怎么被对待。也就是说,沟通绝对不仅仅是开口后的事,而是用心、用眼、用耳朵、用感官,最后才用口。感觉舒服、互动顺畅,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相反,如果重点放错,问题非但不会得到解决,还会引发更多的后遗症。

如何才能让对方愿意与我们保持对话呢?“态度”是首要之务。

态度是一种“非语言”的表现,靠的不只是说出的话,而是第一时间给人的感受、在对方心中留下的印象,这些都会影响到沟通的质量。人的身体会传递出许多信息,说话的节奏、音调、情绪、肢体语言、表情、倾听的态度等。这些状态全部加起来,才是对方心里真正感受到的你。

这本书将改变你对沟通的认识,不再只将沟通停留在话语层面,而是系统性地协助你了解自己在沟通中的模样,以及怎样正确地展现自己可以让对方对你有好的感觉。

感觉对了,样样好谈;感觉不对,事事难缠!第二章感觉话说得很对,身体语言却背叛了你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评估外界,让自己处在安全的情境我里。换句话说,大脑随时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即使对方一句话都没说,我们也能从他的身体语言和表情上得到许多关于这个人的判断。

由此可看出“感觉”对沟通来说真的很重要。可是这个“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举个实际的例子:

业务主管老李气急败坏地冲进设计主管Allen的办公室,开口就说:“这个单是我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你一定要在期限内完成!”

Allen冷冷地回复道:“你想要工作时间短又要质量好,一句话,办不到!”

才两句话,这两人的沟通就宣告结束,两人一路吵,但问题完全没有解决。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经历,原本还想要一起好好解决问题,但面对面的那一刻,对方的“神情”“举止”以及说话的“语气”,都让你感受不到他对这件事情的在乎,一气之下,你也拒绝再和对方有任何的交集。但就上面的沟通来说,难道全是Allen的错吗?

把时间往前推一点点,当老李气冲冲跑到Allen的办公室时,他全身紧绷,一脸讨债的模样,这时他全身流露出来的“态度”,就已经封锁了彼此沟通的门窗,更不用说老李之后说的话,这样只会加深Allen对他的反感。

如果老李在进Allen办公室之前,不管内心怎么急怎么气,都先等到情绪平缓之后再好好敲门,并等到两人眼神有交集后再开口道:“我有重要的事情需要现在和你讨论一下。”他的身体语言与用词,至少能让两人有机会开始一场真正的沟通,进而提高达成共识的可能性。身体比语言说得多

我们经常只在意自己说了什么话,却忘了检查自己的动作或声音,是否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看得见别人,却看不见自己。往往话还没说出口,彼此的沟通渠道却早已关闭了。究竟为什么“非语言”如此重要?

早在1972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心理学教授亚伯特·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博士早已证实,沟通想要成功,得先满足三大要素,它们分别是:55%的“非语言信号”、38%的“声音表情”,以及7%的“语言”(七/三十八/五十五法则)。“非语言信号”包括:肢体行为、表情、手势或外在环境等。书中会用十一个典型沟通情境,详细描述身体语言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是恰当的呈现方式。“声音表情”则包括:音质、音色、音调和讲话速度。人体有七大共鸣腔,从上往下分别是:头颅、鼻腔、口腔、喉咙、胸腔、腹腔和“海底轮”。不同的发音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情绪感受,一般人的发音多半用鼻、口、喉和胸腔发音。此外,不同的语速也会带给听者不同的心理暗示。这些情景在这书中也会一一呈现给大家。“语言”,也就是我们实际说出去或写下来的文字,是沟通圆满的最后一里路。但为何获得成功的沟通中,语言的比重如此低,仅占7%呢?原因在于语言是很不精确的表达工具,同样的一句“你好吗?”用不同的语气说,给人的感觉很可能千差万别。以往我们花很多时间专注于“说什么”,却忽略“怎么说”和“别人怎么想”。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沟通常常是鸡同鸭讲。互动时,如果你只关注对方和自己“说了什么”,忽略彼此“看起来”和“听起来”的样子,你等于是损失了93%的沟通分数。

可惜的是,过去的教育往往只教会了我们怎么样把话说得更漂亮,却很少系统性地告诉我们如何去分析肢体语言和声音在沟通中的作用,特别是“视觉信号”,因为人受到视觉刺激的时间比听觉刺激要快四十倍,影响力更是大到四至五倍。这就是为何第一印象如此重要,你喜不喜欢一个人,往往在你们相处的前四分钟,就已经决定了90%,且这90%一旦归档就很难改变了。是察“颜”观色还是察“言”观色?

我有个朋友曾和我聊起她的一次面试经历说:她刚踏进新公司就觉得气氛怪怪的,员工看到她后,窃窃私语、眼神不断地在她身上游离,仿佛她没穿衣服似的。在面试官关会议室的门之前,她瞥见面试官双手搓揉了几下。她当下便觉得不妙,借口上洗手间,以最快的速度冲出了公司。当晚,就传出有公司假借面试之名,强迫应聘者购买产品,若不同意就扣押财物和证件的新闻。

是什么让这位朋友决定停止互动?若她不信任自己的直觉,非得等到面试官开口,才开始判断当时的状况,她还能不能全身而退呢?

其实你的大脑,比你想象中的更聪明。即使没有经过特别训练,你每天都运用大量的非语言信息,评估当下是否有危险。在英文中直觉(Intuition)的拉丁文字根是(teri),意思是观看与监督。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上一次因为直觉而避免危险的经历,例如走在平静的街道,发现有人跟踪你;下意识地停下脚步,没多久眼前就突然闪过一辆疾驶而过的车子;或是原本安静的隔壁乘客,突然不停地偷瞄你手机的画面,你马上就会有感觉。这些都意味着,我们的直觉无时无刻不在评估着周遭的人、事、物,从没有停止过,一旦察觉有异,它会立即通知我们。所谓“直觉”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之所以会有直觉,完全是因为生存的需要。由于我们的祖先长期在野外生活,随时会有凶猛的野兽需要他们应付,人类的大脑便逐渐发展出一条能够快速处理环境刺激的路径,当危险一发生,不必经过思考,就能立即做出最适合生存的判断,科学家称之为“适应性潜意识”(Adaptive Unconscious),这是用来保护生命安全的。时至今日,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风餐露宿或是和野生动物争夺地盘,但这种演化机制仍旧被保留下来了。

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很多信息,包括非语言与语言信息,而外界所有信息都会先进入大脑,大脑再依据演化的机制判断该怎么处理。这个演化机制和沟通又有什么关联?别急,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人类的大脑可以简单地分成三大块:脑干、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脑干”又称为“爬虫类的脑”,因为已经存在了四亿五千万年,所以又称为“旧脑”,主要是掌管我们的呼吸、心跳、睡眠、饥饿、体温控制等非自主的功能。旧脑不具备决策或思考能力,但如果要进行沟通,必须得到旧脑的全力支持,因为身心无法分割。当你的情绪高亢时,你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又快又急,心跳加速;反过来,如果你懂得调节呼吸,你也能让原本亢奋的情绪安静下来。换言之,驾驭情绪的核心关键并不是诉诸理智,而是回到最根本的生理功能。

等进化到“哺乳类动物”,大约六千多万年前,边缘系统出现了,它掌管情绪与记忆功能,是大脑的“情感中心”,也是非语言行为的源头。当周遭环境出现变化时,信息会第一时间传到边缘系统,大脑便会依据本能或过往的经验做出及时的判断,速度极快且难以掩藏。换句话说,“感觉”“直觉”“潜意识”都是“边缘系统”的重要产物。回想过去,当有人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话,或是做出了挑衅的动作时,你是不是很容易就被激怒,且很难压抑住当下的感受?这种情绪的触发,正是边缘系统在起作用。这也是“边缘系统”之所以对沟通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原因。

信息通过边缘系统,一方面往下传到旧脑,告诉我们的手脚、躯干和脸部表情该怎么反应,一方面上传到“大脑皮质”,也就是“人类的脑”,简称“新脑”,在大脑的演化中,这是最后才出现的部位。我们能够有别于其他动物,理解并使用语言,进行深度思考、逻辑分析全靠这个部分。新脑虽然感觉很厉害,但它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时间与旧脑比起来要短很多,只有数十万年的光阴。新脑的许多功能还在更新中,设定不够完善,执行起来需耗费很多能量,工作效率相对于旧脑要慢很多。你想走“高速公路”还是“羊肠小道”?

若将大脑处理资料的速度比喻为道路,那这个道路可区分为两条路径:因为边缘系统理解信息的方式是有几千万年的演化经历做支撑的,因此它可以飞快做出判断,就像走“高速公路”一样。而新脑消化信息的方法,有赖于它缜密的逻辑和后天的练习,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才能顺利运输,就像是走“羊肠小道”。

沟通时,你想要走哪一条路呢?

我们一再强调的“非语言沟通”,便是走“高速公路”,直接诉求对方的情感经历,路面宽敞笔直,信息可以快速通行,只要方向正确(以适当的肢体和声音呈现),我们就能很快地缩短交流双方的距离,让对方直觉认为你是个很和善的人,不具备攻击性,从而减少他因为双方关系陌生而出现的防卫行为。等建立好信任感,再接近目标,便可下高架桥走平面道路。这样沟通的成效可高达93%。

而“语言沟通”是新脑的产出,就像是走县道,诉求理性思考,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会比较多,而且有时候我们要去的地方,需要设法搭桥渡过不少湍急的河流。这种沟通的好处是可以深入到各个乡镇,事无巨细地把整个过程全都呈现出来。

然而,沟通要做得好并不是二选一的单选题,而是何时(When)的问题。当双方关系尚未稳定时,我们得多走一些“高速公路”,累积足够的信任资本后,再慢慢讨论细节。而且沟通是一个整体的呈现,“看起来”“听起来”和“说什么”,三者缺一不可。

可惜的是,过去的教育让我们习惯于诉诸理性,不断地训练我们学会多用语言理解彼此,以至于当沟通陷入僵局时,我们第一时间只想着怎么为自己辩解,却忘了我们身上早已配备比语言更有力的工具。这本书就是要协助你唤醒这些本能,让你在沟通时,可以更加轻松自在。第三章下班后的聚会,如何第一次见面就赢得好感?章将帮你解决:1.参加聚会的人都不认识怎么办?2.怎样确定本别人是否想和你交谈? 3.有新朋友主动交谈时,什么样的肢体动作能够表明你很感兴趣?4.第一次见面的人,不知道该聊什么?5.新环境中,不知道怎样快速结识有影响力的人?状况一:参加聚会的人都不认识怎么办?

星期五晚上,阿德受命出席一场厂商招待会,要面对满屋子不熟悉的人,对阿德来说,压力有点大,害怕不小心讲错话,在别人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每次都要绞尽脑汁地想话题,光想起来都有点紧张。

可是阿德也想借此多开拓人脉,多些机会。阿德该如何表现,才不会让人觉得有距离感,又能趁机结交新朋友呢?如何第一眼让人对你产生好感?

不少人以为人际交往是从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开始的。但实际上,当你走进会场的第一秒钟起,就已经和现场所有的人进行了一场无声的沟通。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并处理你所散发的气息、你带给他们的感觉,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判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因此,你只要知道何种姿势,能带给别人自在、自信的感觉,并做好这件事,别人就容易对你产生好感。怎么做呢?那就是自然敞开自己的“关键三点”。哪里是“关键三点”呢?脖子、腹部和生殖器。

为什么“关键三点”这么重要?因为这三点攸关生存与繁衍。在自然界中,只有在安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动物才会把这三点露出来。换言之,当你随时随地,都能落落大方地展现这三点时,别人就会觉得你整个人泰然自若,进而想要靠近你。

当一个人毫不扭捏地打开自己的“关键三点”,就会给人一种舒服、淡定的感觉,不带一丝慌张感。也就是说,如果阿德希望别人觉得他放松、自在,那么他就得练习如何大方地将双手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避免遮掩或不必要的小动作。比如,男生一般比较习惯将双手大拇指插在口袋里,这样会显得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又或是像一些女生,她们比较喜欢将手放在生殖器前遮住,这样的姿势则会很容易让人觉得她内向、胆怯。

此外,要营造出谈笑自若的感觉,除了展现“关键三点”外,还需要避免“自我碰触”。特别是在陌生情境,要和不熟悉的人互动时,男性可能会把手插在口袋里、双手抱胸、不停地搓手或指甲,有些女性会玩自己的头发、项链、摸颈窝等。这些都是要尽量避免的身体语言。

这些动作都是下意识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时常做出这些“自我碰触”的行为。这些举止会给人一种你很紧张、很局促的感觉,即使你嘴里说“很好”“没事”,但是比起耳朵听到的内容,人们更相信他们亲眼所见的东西。“自己以为的”和“别人感受到的”,往往是两件事。因此,我们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重新检视自己的举止。达人不藏私

有很多动作,明星做起来让人觉得很有魅力,一般人做来却让人觉得他在作怪。不少男明星在拍照时,习惯把整只手或大拇指插进口袋,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这个人的躯干是歪向一边的。如果有个人一直用这种站姿看着你,在你面前晃来晃去,你有什么感觉?每次我在课堂上示范这个动作,并问问女学员的感受,几乎无一例外的,她们都用厌恶的表情问:“先生,你有事吗?”所以,许多男人认为的帅或酷,女人是不买单的。状况二:怎样确定别人是否想和你交谈?

阿德拿起咖啡后,开始环视周遭环境,试着寻找可以聊天说话的对象。谁是他可以尝试认识的朋友?又如何在开口前,确定对方也想和自己多聊聊呢?该怎么判断出对的情景,才不至于不得体地打断别人的思绪或工作,让对方觉得自己不识相?

在社交的情境中,面对不熟悉的陌生人,第一次眼神有交集时,人们大多会迅速移开目光,不会在对方身上停留太久,以示尊重,避免侵犯他人隐私。然而,如果你发现宴会中,你总会不期而遇地和某位新朋友有眼神的接触,这表示你们对彼此是有兴趣的,并可以有进一步的行动。

研究发现,我们对另一个人的注意力,有43.3%的时间会放在对方的眼睛上,因此,眼神非常重要。那什么样的眼神会比较适当呢?

有些人希望别人觉得自己精神抖擞,于是要求自己随时都要瞪大眼睛看东西。这出发点虽然是好的,却犯了“眼睛过度用力”的错误。因为当我们的眼部肌肉施力不当时,眼神就会显得太过强势,这样会让人有压迫感。

还有另外一种人,好像每天都没有睡足,眼睛永远是眯着的、往下垂的,给人一种萎靡不振的感觉。这就是眼睛“完全不用力”的下场,我们的眼神如果涣散,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对他没兴趣,也就无法吸引住他人的目光。

最恰当的眼神和施力方法是“太阳穴”用力,想象那里的肌肉微微用力,你的嘴角就会轻轻地往上提一点点,这样会让你的眼神显得专注,却又不失柔和,从而给人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

懂得运用对的眼神,你就可以轻松地吸引到别人的目光,并确认对方是否准备好与你互动。说话前,就让对方觉得“你很重视他”,这样就不至于还没开口,就被对方判出局了。什么样的时机和场合是用来展现“社交性笑容”的呢?

当两人目光相遇的那一刻,通常彼此会微微一笑,展现善意。这时的笑容,绝大多数是属于“社交性的笑”,如果你将这个人的嘴巴遮住,你会发现他的眼睛没有笑。也就是说,这个笑容是这个人刻意表现出来的结果,并不是打从心里感到开心。

真心的笑容是很难假装的,一个人必须是打从心底觉得开心,他的眼睛才会笑,研究脸部表情的“开山祖师爷”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教授,特别将这种笑容称为“杜乡的微笑”。也就是说,比起控制眼部肌肉,我们更能操控嘴巴附近的肌肉,若非发自内心的愉悦,很容易出现那种“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笑没笑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眼角的皱褶。

但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时时保持“真心的笑容”,不应该出现“社交性的笑容”吗?其实不然,所有的沟通动作,都是没有绝对好坏之分的,对于一个人表情的判读还是得看当时的情境。例如:阿德在聚会中认识的朋友,属于“第一次互动”,他们对彼此的理解有限,露出笑脸只是为了让对方知道自己不讨厌他,可以进一步认识,此时用“社交性的笑”就很合适。但等到两人谈话热络后,如果新朋友说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这时阿德若还只是展现“社交性的笑”的话,可能会让对方以为阿德“有距离感,难以靠近”。达人不藏私“突出性别”女性成功术小技巧:

常常有女性学员或其他咨询者问我:“为什么我的能力与努力都不比同事差,升迁却总是跳过我?”“为什么我用心准备的报告或会议上的发言,主管却总是不当一回事?”其实女性在职场上处于“透明天花板”的位置,一半是因为社会文化的性别刻板印象,压抑了女性的发展;另一半则是女性习惯性展现出来的行为,很容易释放出“自己不重要”的身体信号,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把手放在“关键三点”前面。然而,如果想要让人觉得你大器、有分量,自在的呈现是很重要的,不恰当的肢体动作只会阻碍你的发展。该怎么做?很简单,就是展示自己的“关键三点”!状况三:有新朋友主动交谈时,什么样的肢体动作能够表明你很感兴趣?

很快地,有新朋友主动靠近阿德,在阿德身旁坐了下来。阿德放下咖啡,转头跟对方讲话。尽管气氛看起来挺和谐的,阿德却已经犯下致命的错误……开口前,身体的朝向摆对了吗?

说话时,请记得将你的肚脐好好朝向对方,千万不要只有脸转过去,身体却仍朝着另一个方向。因为肚脐是人体的中心,也是重心所在,肚脐反映我们的态度,透露出我们真正的兴趣所在;简单地讲就是肚脐的朝向是你想去的方向。

人的身体比嘴巴诚实,无论口头怎么修饰、遮掩,当我们真心喜爱某个事物时,我们的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再靠近它一点,即便无法完全正对,肚脐的倾向仍旧是朝着你所喜爱的目标方向的。

也就是说,当你在与人互动时,有意识地让肚脐朝着对方(偏向即可,不一定要完全对准),等于在告诉他:“我对你有兴趣,我想跟你好好交流。”这样的话,不用刻意邀请,你们的谈话也会比较深入、有效率;反过来,若你想要好好开展一场谈话,身体却老对着别的方向,比如说阿德,他就总是将身体对着咖啡的位置,或者是其他无关紧要的物品(以目前的生活情境来说,最常见的是智能手机),就算你想说服对方你很在乎他,对方恐怕也不会相信。

如果两个人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彼此的肚脐都朝向对方,旁人会觉得他们两人的交情不错,因为两个人看起来谈论得十分热络的样子。而阿德最开始所犯下的致命错误,就是没有把肚脐好好对着说话者,这样容易给说话者一种敷衍、不在乎的感觉。并且无论事后当事人怎么解释,比如:说自己是因为时间关系无法好好谈话等,这都只会让人觉得是场面话或借口。状况四:第一次见面的人,不知道该聊什么?

好险,阿德开口的第一句话挽救了这段刚萌生的友谊,他也立刻修正了肢体的错误,把身体转向了新朋友。对第一次见面的人,阿德到底该说什么?要聊工作,还是兴趣爱好呢?这个关键的选择,决定了这次聊天最后的命运……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让你们聊个不停?

在社交场合,什么样的发问才适当呢?很简单,问让对方可以有所选择的问题。

通常在这类的交际应酬中,我们最常讨论的话题,是每个人的“工作”或“职业”,依着对方的回答,我们可以猜想他的生活或交际圈大致如何,然后以此为基础发展后续的谈话。但不要忘了,有些人离开办公室后,并不喜欢讨论公事。

若你直白地问:“你是做什么的?”“在哪里工作?”对方很可能因为不想讨论而随便搪塞,然后就找借口结束话题并离开。即使勉强回答了,也对后续缺乏兴趣。如此,这段谈话就轻易地陷入了僵局。

你不妨改问:“你下班后,通常都怎么安排时间呢?”假如对方的回答,很自然地就谈到职业,表明他喜欢和别人讨论工作,你可以顺着他的话,继续问下去。假如对方不谈工作,谈嗜好,意味着工作只是他赚钱的工具,休闲生活才是他真正的兴趣所在。“人最有兴趣的永远是自己”,适当地使用问句,将谈话的焦点放在对方身上。一来是让对方觉得自己备受重视,二来你只要好整以暇地聆听,不需要花太多力气思考自己该说什么,也能让对方觉得你是个健谈的人。

一场成功的沟通,有55%归功于非语言的交流,当你能够掌握重要的肢体语言,你们的互动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起点,进而轻松拿到一半以上的分数。之后,再透过问话取得7%的语言分数,这场沟通就成功了。状况五:新环境中,不知道怎样快速结识有影响力的人?

第一次来到一个新环境,很多人都懂得结识当地的重要人物的必要性,毕竟掌握关键人物就能用最省力的方式营销自己。阿德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后,想进一步认识今晚餐会的重要人士。他该如何快速观察出,谁才是这个场子的主人或是最有影响力的人呢?如何一眼察觉聚会中的重要人士?

上面提到的肚脐法则在这里依旧适用。和“关键三点”的作用相同,当你将肚脐“展现”出来时,意味着你愿意(或者说是必须)臣服于某人之下,请求对方的保护与关注。因此,当你发现现场的工作人员或大多数的客人,不经意地都会把肚脐对着某个人,很可能这个人就是拥有决定权的领导者。总结:善用见面的前“两秒钟”塑造好的第一印象

很多人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它深深影响着日后他人对你的评价。但你可能不知道,要形成第一印象只需要“两秒钟”,而且主要是根据“非语言信号”。在正式互动前的三十秒,足够我们对一个尚未开口说半句话的人形成判断,下平均六到八个结论。而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

或许你会认为别人只用两秒认识你,太武断、不理性。

但你不妨试着回想最近一次问路的经历。当你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来来往往这么多行人,你是如何挑选出那个“最有可能帮助你的陌生人”的?

你可能会观察周遭人群的衣着、长相、表情、身份等特质。尽可能从过去与人互动的经历中,找到“看起来”善良、愿意热心助人的对象询问。不会找衣衫不整的街友,或是满脸横肉的大哥帮忙。为什么这么选?因为比较安全!

换句话说,在进行沟通前,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开启评估系统,扫视他人的一举一动,其速度之快,远超过你的想象。因此,在社交情境中,与其花力气想如何“一开口”就打动人,不如先花一点心思想想,自己在别人眼中究竟“看起来”是怎样的?第四章喜宴应酬时,如何“友善地”隔绝不想要的沟通?章将帮你解决:1.参加同事婚礼,怎样拒绝不想要的沟通?2.本八卦人士端着酒杯朝你走来,该如何应付?3.遇到老同事,该如何打招呼比较得体?4.如何确定老同事是否想和你叙旧?5.同桌的三姑六婆开始拷问你的私人生活时怎么办?6.别人接不住“你不想聊天”的暗示,不管不顾地非要“尬聊”怎么办?7.同事抱怨上司,不想加入战局但又不想显得不合群,怎么办?状况一:参加同事婚礼,怎样拒绝不想要的沟通?

Taylor同事结婚,身为公司一员不得不到场致贺。只是Taylor是个重视隐私的人,出席这种喜宴,难免会聊到个人的私事。“哎呀,你跟女朋友交往那么久,什么时候要结婚?”“都没看你交女朋友,要不要我介绍给你啊?”想到可能遇到的“炮火隆隆”,真是让一个头两个大。哪些东西可以当场用来阻隔交流?

喜宴这类场合,餐桌上总会摆满餐具、酒杯、冷饮杯、饮料、酒瓶、喜糖、小菜、鲜花、菜单等装饰品。可别小看这些物品,它们的存在让人们的视线有停留的理由,让你不用非得看着同桌客人。

要营造出良好的沟通情境,得避免阻隔物挡在双方中间。这道理正着学,可以反着用——如果遇到某些场合,你已打定主意不想要和他人有太多、太深入的交集,这时可以巧妙地运用阻隔物或“阻隔行为”,让别人无法长驱直入。

换句话说,在喜宴上,如果你不希望别人一直找你聊天,你可以把视线轮流停在桌上众多小物上,擦擦餐具、研究一下红酒年份、看看酒瓶上的标签、吃吃小菜。不小心和对桌的人视线交汇时,轻轻地颔首一下,马上将视线移到桌花上,或者干脆把菜单拿到眼前,专心研究菜色,计划一下待会儿进食的分量和速度。

不要让自己的面前空空如也,即使不喝酒,也别撤酒杯,桌前的物品光是摆在面前就能发挥作用了,一来可以制造出屏障,让自己觉得安全;二来别人要跟你说话,也会觉得中间隔着好多东西,信息很难清楚地传递到你那儿,这会让话题容易中断,难以深入。

反过来说,如果你今天想要好好跟某人对谈、交流,却发现外在环境充满了阻隔物且无法清除,就表示这个地方不适合讨论正事,与其花时间费力沟通,不如择日再议。状况二:八卦人士端着酒杯朝你走来,该如何应付?

现代的喜宴老是不准时开席,等待的时间里正是社交的时机,但有些喜欢闲聊八卦的人,就会抓准这个空当,满场飞舞,到处找人敬酒寒暄。这时,隔壁部门的八卦人士小王,端着酒杯,笑呵呵地朝Taylor走了过来……什么样的肢体动作可以传递“拒绝沟通”的信号?

当别人想跟你聊天的意图十分明显时,不能完全不搭理对方,否则会让人觉得自己在摆架子。这和平日努力与人为善的信念有冲突,但自己实在又不想勉强着赔笑脸。该怎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互动,并且让对方抓不到你的把柄呢?

依常理来说,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的人基于礼貌,都会顺势站起来,礼貌性啜饮一下酒(饮料),回敬一下对方。但重点在于,喝完后,别把酒杯放回桌上,请继续端在手中,利用手肘和酒杯,自然地让你和小王之间隔出一道围篱。

同时,将你的双脚和肚脐慢慢移开,视线转向别的地方。虽然你脸上依旧挂着社交性的微笑,用应景的发语词“嗯!喔,真的啊?”回应他,但你会发现没过多久,小王就会聊不下去,识相地离开。这正是所谓的“碰一个软钉子”,借由肢体行为拒绝对方,他却连自己是怎么被拒绝的都搞不清楚。这么一来,你不会委屈自己,又做了该做的事情,他也就没理由找你碴了。记住一点:话说得越多,越容易出问题,但适当的肢体动作,可以化干戈于无形。

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通过敬酒,观察哪一桌的客人与新郎、新娘关系较密切。通常新郎或新娘的好朋友,对好友充满祝福之情,所以看到新人来敬酒时,会很快站起来,面向新人;而就算只能坐着,他们也会努力地把肚脐朝向新人,大声地祝贺他们永浴爱河。

相反地,如果是因为家长或人情因素参加喜宴的人,因为和新郎或新娘没有交情,所以敬酒时,就只会端起酒杯示意一下。或许,下次在喜宴上太无聊时,你可以试试。状况三:遇到老同事,该如何打招呼比较得体?

说巧不巧,Taylor眼角余光扫到一个离职已久,久未联络的老同事,他快步向前打招呼。Taylor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欣喜,让对方知道自己很重视过去的情谊?“手肘”是安全碰触领域

无论你参加的是同事还是同学的喜宴,在赴约的路途上,大家可能都会有点忐忑或是期待:不确定今天会遇到谁?是旧情人、旧战友,还是死对头?

喜宴嘈杂的环境使你不容易被自己讨厌的人发现,但也可能阻碍了你和旧识的交流。如果你遇到的是有好感的朋友,你可以利用触觉,创造与他人的联结。当我们与他人有触碰时,大脑会自动分泌催产素,用来促进和维系彼此的感情。触觉产生的刺激量,会比听觉和视觉来得更强烈些,善加利用触觉可以在对方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多数的人会把手肘视为公共空间,敏感度较低,碰触这里不会让他人有意图不轨或侵犯领域的疑虑。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说话时,你可以轻碰一下对方的手肘,他就会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他也能感受到你的热情,过往的同事情谊也会得到快速的回温。达人不藏私

研究发现,身体接触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些在难民营成长的孩童,因为护理人员人手不足,长期被放在床上,只有喂食时才有身体接触。这些小孩在长大后,都有较为严重的社交困难,无法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人际疏离的大城市中,和身体碰触有关的行业,例如Spa、全身/脚底按摩、指/油压等,通常都是门庭若市,经久不衰。状况四:如何确定老同事是否想和你叙旧?

虽然Taylor看到老同事很开心,但他也担心会不会是自己一头热,说不定老同事已经忘记以前的情谊。Taylor要怎么确定对方的心意?结束后,需不需要特别安排个时间,跟老战友聚聚呢?怎样识别出别人看到你时的真实感受?

假使光线允许,Taylor可以观察一下,同事看到Taylor非常意外后,接着第一时间出现的表情是什么?

假如老同事也是又惊又喜,那他确实很高兴和你重逢,你就可以顺势约好过几天后聚一聚。如果他对你的出现,并未露出诧异的表情,也没有太多“真心的笑容”。那或许,对他而言,那段过去的回忆就只是个过程,没有太多特别的感觉,闲聊几句,互相祝福打气一下,就可以结束这段谈话了。

真正惊讶的表情,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很快就会转为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其他情绪,紧接在惊讶之后的反应,才是最真实、难以隐藏的反射动作。讲得更简单一点那就是:“惊讶”是你的大脑还没来得及判断的时候用来“过场”的反应,是中性的情绪。只有看“惊讶”之后的表情,才能确定自己或他人对此事真正的态度是怎样的。

惊讶的表情:惊讶时,我们的五官通常会向外延伸,并做一次很深的吸气,俗称“倒抽一口凉气”。有三个特点:

眉毛上抬(有些人的额头会出现抬头纹)。

眼睛睁大(上下眼睑都撑开)。

有时会把嘴巴打开(附近的肌肉是放松的)。状况五:同桌的三姑六婆开始拷问你的私人生活时怎么办?

开席后,喝了几杯酒,同桌的三姑六婆开始拷问Taylor何时结婚?打算生几个小孩?女朋友怎么没来?这让Taylor觉得如坐针毡,他该怎么处理这种尴尬场面?怎样识别出别人想要八卦你的生活?

说到问话高手,婆婆妈妈才是行家,她们很会问,也很敢问,可这些问话为什么容易让人不太舒服呢?关键在于尾音与气音。特别是那些老爱凑在茶水间聊八卦的人,他们在探听别人隐私时,讲话都习惯性用气音,就是因为怕说得太大声,被别人听见。

上扬的尾音可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但也因为自带挑逗的意味,从而给人一种不庄重的感觉(人们在认真讨论事情时,通常会加重语气,以表示决心和立场)。换言之,当对方用上飘的尾音跟你说话时,说明你已经成为他八卦的对象,这种情况任谁都会浑身不自在。

所以如果你不确定对方是问着好玩,还是真心地想要关心你,你可以从对方说话的尾音来判断。同一句话,相同的用词,搭配不同的语气和表情,就会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你们不是交往很久了吗?怎么还不结婚?”

第一类的重音放在“你们”和“怎么”上,“你们不是交往很久了吗?(↗)怎么还不结婚?(↗)”,搭配上扬的眉毛和上飘的尾音。

第二类的重音放在“很久”和“结婚”上,“你们不是交往很久了吗?(↘)怎么还不结婚?(↘)”,眼神坚定、眉头略略一皱,尾音下降。

前者有兴趣的是你和你的恋人,他(她)是做什么的?是怎么样的人?你们的关系发展到哪里?至于结不结婚,并不是他最在意的事情。

后者在意的是你和伴侣感情的稳定性。相处情况如何?他觉得你们应该快点结婚。

面对第一种人,千万要记得“认真就输了”。重要的是,你的情绪绝对不能跟他同步。回应时,记得刻意将语气往下拉,你们的情绪就会像两条平行线,你不至于被别人带着走;再者,回答的句子越短越好,例如:“快了、快了(↘)”、“一定会通知你(↘)”,让对方没有施力的空间,而交集越少,对方越没戏可唱。状况六:别人接不住“你不想聊天”的暗示,不管不顾地非要“尬聊”怎么办?

万一遇到有些人不识相,听不懂暗示,硬要聊私事,那该怎么办?用正确的语调来终结谈话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方式,反映出他内心真正的需要。”女人无微不至地照顾家人伴侣,其实渴望的就是被好好关心、呵护。同样地,一个老爱八卦别人的人,最想要的就是别人对他的注意力。因此,当你发现对方不懂得刹车,还紧追上来,这时你可以把焦点转回到他身上,他反而会开心地、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事:

Candy:“我上次看到你女朋友!(↗)好漂亮!是做什么的啊?(↗)”

Taylor:“哪有!(↗)你家那口子才帅,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你会发现,对方很开心将自己的故事讲完,而你也不需要出卖自己的隐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