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8:57:32

点击下载

作者:韩松,谭凌飞,张薇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

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试读:

内容提要

当今社会,手机几乎进化成了人类身体上的一个“器官”而被随身携带,用手机摄影竟也跟吃饭、睡觉、走路一样成为一个人的日常,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随拍来收集这个世界的美丽。本书是由原画册工作室倾力打造的一本手机摄影宝典,收录了原画册工作室历年来在各大世界手机摄影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和拍摄经验。全书共7章,结合实例由浅入深地分析讲解了手机摄影的魅力、如何玩转手机摄影及后期处理的秘籍,兼具实用性和指导性。想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审美能力和艺术眼光吗?想让自己的手机摄影作品跟本书作者一样收揽世界摄影比赛的大奖吗?那就跟着本书来了解手机摄影、玩转手机摄影,用手机发现、收集这个世界的美丽吧。

本书适合手机摄影爱好者及手机拥有者阅读。序步铁力资深摄影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认识原画册工作室的几位年轻摄影师有几年了。每天都习惯打开他们的公众号,看看这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有什么新的作品。时不时总有些图片让我眼前一亮——从伊斯坦布尔的街头光影,到柏林的包豪斯建筑美学,再到里斯本的人文气质……而创造这些美好图片的工具,是一部手机,几乎每个人都拥有的手机。

170多年前,摄影术刚发明的时候人们曾争论摄影是不是艺术,而后,20世纪的艺术家以作品证明了以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如今人们又在争论手机拍照到底算不算是摄影,人们用惊艳的图像传达了不拘于器材创作的可能性。

与170多年前相比,如今的这次像素爆炸运动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将摄影艺术和大众联系了起来,激活了潜藏在大众心中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和社交网络及自媒体的兴起息息相通,摄影不再是仪式感很强的事情,它变得生活化、即兴化。有人质疑,如此的输出和传播太过轻率,太过世俗化,我却看到他们的作品闪现出了形式美的灵光。在这个前提下谈论手机摄影艺术是没有必要的,这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蔓延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处。

原画册工作室的作品有着很强的个人风格——强烈的形式感、对几何美的关注、对建筑和人物关系的诠释,简练的构图,细微的环境体察,我想这和韩松热爱旅行、谭凌飞是建筑师以及张薇特有女性的细腻有关。技术不再是壁垒,摄影回归眼睛,回归生活,回归旅行。

值得推荐的是,这本书除了谈论手机摄影技巧,还谈论摄影美学意识,以通俗而有观点的立场,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美学的真谛。这本书不避讳朋友圈、微博、自媒体等“非正式”展示媒介,将“发朋友圈”和“拍摄组照”甚至是“摄影项目策划”联系起来。特别是韩松的作品,既能在平遥国际影展、连州国际影展、大理国际影展展出,也能在朋友圈获得大量点赞,这是一件十分让人欣慰和耐人寻味的事情。

很赞同原画册工作室的观点:拿起手机拍出几幅漂亮的照片,和写一手漂亮的字、说一口得体的话一样,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这是一部难得的手机摄影艺术、技术指导之作,更是一部大众美学的普及、欣赏之经典。前言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

一 2007,手机摄影元年

200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年,第一代iPhone问世,智能手机开始席卷全球。

这年,第一届全球iPhone摄影大赛(IPPA)开始举办。

十年间,人们已经习惯智能手机带来的触屏快感,交互体验和移动互联网参与感。与此同时,拍摄功能逐渐从作为手机的附属功能,发展成鉴定手机性能的主要指标。

手机摄影的兴起,不仅仅是手机制造带来的革新,更是一次由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艺术运动。“挂起沉重的相机,架起脚架”的摄影方式已不是唯一,人人都在拍摄,随时都在拍摄,各种题材都有人拍,在街道,在地铁,在家里,在任何地方。拍人物,拍建筑,拍身边的事情……这像是一次像素爆炸的运动,波及每一个人。手机已经逐渐进化成人身体上的“器官”,而手机摄影,竟也和吃饭、睡觉、走路一样的,成为一个人的日常。

翻看全球iPhone摄影大赛历届获奖作品,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手机摄影已经从最初的沙龙式的娱乐,渐渐向艺术靠拢。手机摄影也开始从单纯图像层面的“好看”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延伸了。葡萄牙 里斯本韩松 iPhone 7 Plus捷克 布拉格韩松 iPhone 7 Plus中国云南 西双版纳韩松 iPhone 7 Plus

二 人们突然发现,手机摄影足够惊艳

最初,人们对手机摄影有着刻板的印象:拿着板儿机随手一拍,画面永远模糊粗糙,再加上一些不合时宜的、脏脏的滤镜,或是磨个皮,加点题字——这也能叫摄影?!好在以IPPA为代表的几大国际手机摄影赛事及时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让质疑声戛然而止。人们突然意识到,原来手机拍出来的照片也能如此惊艳!

起初,原画册工作室还是一个玩票性质的自发小组,觉得产出的作品不会比IPPA的获奖作品差太多,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稿。果然,原画册工作室的韩松获得的第一个奖项便是全球iPhone摄影大赛人物类金奖。全球iPhone摄影大赛每年会收到来自全世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万件投稿,大赛组委会从中评选出3个最高奖和十余个单项奖的前三名,说是“万里挑一”毫不为过。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原画册工作室的小伙伴光国际奖项就拿走近10项。

2015年 IPPA全球iPhone摄影大赛人物类金奖

2015年 IPPA全球iPhone摄影大赛旅行类优秀奖

2015年 IPPA全球iPhone摄影大赛建筑类优秀奖

2015年世界建筑节Arcaid Images建筑摄影大赛“使用中的建筑”第1名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韩松 iPhone 5c2015年全球iPhone摄影大赛人物类金奖

2016年全球移动摄影大赛(MPA)优秀奖(2项)

2016年全球移动摄影大赛(MPA)“光影故事”(2项)

2016年葡萄牙手机文艺摄影大赛(MIRA)建筑类优秀奖

2017年全球移动摄影大赛(MPA)剪影类优秀奖

2017年IPPA全球iPhone摄影大赛建筑、生活方式、景观、动物、其他类等5项荣誉奖

原画册工作室的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说起一个话题——是什么打开了我们获奖的命门?大家一致认为,并不是摄影技术在这个阶段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是因为用手机摄影彻底解放了自己,让眼睛更愉悦,手脚更轻松,可以全身心地发现这个世界值得记录的东西。苏珊·桑塔格说:“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摄影只是媒介,真正要表达的应该是我们对生活、对事件、对世界万物的看法。普通大众学习摄影常会囿于相机的光圈、快门、对焦、测光、曝光、暗房、布光等繁杂的参数和技术,而失去对观察和拍摄对象本身的兴致。对一部分人而言,“学习摄影”几近于“学习成为器材党”。人们总是担心:如果没有足够好的相机,没有庞大的镜头群,没有精细雕琢摄影技术的过程,能否拍摄出好的作品?当你有这样疑问的时候,打开IPPA、MPA、MIRA几大国际手机摄影大赛的官网,看看近几年的获奖作品吧,相信这些照片足以打消你的疑虑。西班牙 巴塞罗那韩松 iPhone 7 Plus德国 柏林韩松 iPhone 7 Plus

旅居美国的设计师刘辰(Lolu Liu),小学体育老师张内咸,他们都只是用一部手机——你我都拥有的手机,甚至不是最新款的手机——便把这个世界记录得惟妙惟肖。韩松获得iPhone摄影大赛人物类金奖的那张照片,是用当时颇有些过时的iPhone 5c拍摄的。现在的新款手机拍照技术性能都远远好于5c。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好照片和好器材并非互为因果。中国 北京韩松 iPhone 6s

三 手机凭什么比相机拍得好?

那么问题来了,优秀的手机摄影作品,凭什么比用专业器材拍摄的平庸的照片更能打动人?笔者不认为是手机拍摄性能的提升在起决定性作用。

真正的原因在于,手机摄影激发了人们的摄影潜能,拍摄变得即兴、机动、随时随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摄影中来,摄影不再是一件需要过多准备的事情。可以说,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便是身边流动着的素材,每一个有手机的人多多少少都随时参与着构图和取材,问题只在于是谁,在什么时候掏出手机,按下快门。马耳他韩松 iPhone 7 Plus2017年全球iPhone摄影大赛景观类优秀奖

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优秀的手机摄影作品大都纯真自然,还原了生活的本质。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手机本身体量小,给被摄者的压力小,“摆拍越来越少,真诚越来越多”。摄影的仪式感减弱了,纪实性增强了,题材也就愈发生动了。

而另一个因素则在于,手机镜头只有指甲盖大小,一些不便于人眼观察或相机取景拍摄的位置和角度,手机都能灵活达到。看那些手机摄影作品,摄影者或俯视,或仰望,或窥探,竭尽所能地记录着周遭的事情。

无疑,手机拍摄的操作是简单的,这意味着对双手和思维的解放。尤其适合对审美和艺术有良好感知,但对器材操作却较为迟钝的人群,手机拍摄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操作过程的压缩,将重要的创作空间留给眼睛和大脑。匈牙利 布达佩斯韩松 iPhone 7 Plus捷克 布拉格韩松 iPhone 7 Plus

四 手机是一套迷人的摄影生态系统

手机摄影之所以迷人,不仅在于照片本身,还因为它建立了一套完整有趣的摄影生态系统。

一名专业的摄影师(或是以摄影为表达方式的艺术家),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来进行技术的积累和个人品牌的建立。专业技术的学习需要耗费很高的时间成本,需要精心选择自己的拍摄项目,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来耕耘自己的项目,这期间每次的拍摄、后期、暗房、输出,艰辛而孤独。这还不够,最后还要遇上好的经纪公司或画廊,作品才会大放异彩。

有趣的是,手机为人们缩短了上述“艺术家成长历程”的大部分环节。大家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学习便可以上手拍摄。拍摄后,就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进行后期处理——手机就是摄影者的暗房。旅行、生活、工作地点就是摄影者的拍摄场合,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举着冰淇淋的手,每一顿丰盛的早餐,每一个显现在水中的倒影……是属于任何人的拍摄项目,做自己的经纪人,社交网络就是摄影者的画廊。等待收获无数点赞、好评;作品发表在杂志上,作品获得国际摄影奖……一部手机就够了。可以说手机摄影有一套独有的大众摄影生态系统。它与艺术摄影相关,又与之不同。 现在主流的观点还是认为手机不可能取代相机,甚至手机拍摄能不能称为摄影仍有待商榷。的确,如果进行大幅的输出打印,画质自然比不上全幅相机,夜景拍摄相对于许多高感光度相机也有一定的差距,想要拍摄野生动物(打鸟)或田径赛场也没有长焦镜头群做支撑,依然能够明显感觉到在画面质感和细腻程度上手机远不如相机。但对像素和成像质量的苛求只是摄影的一部分,手机摄影在其他方面有着自己的魅力——小屏阅览、即兴创作、即时后期、独立传播。笔者认为,手机摄影是一种大众摄影亚类,一种以图像为媒介的生活表达方式。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师在用手机拍照,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通过手机接触到了摄影。真实的情况是,专业的界限被打破,被粗暴界定的职业角色变得模糊。与其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手机拍摄,不如说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摄影社交和大众艺术带来的乐趣。法国 巴黎韩松 iPhone 7 Plus

写字曾经是文人的专属,日积月累也有了写字的艺术——书法。随着造纸业、制笔业的发展带来的“书写普及”,同时伴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进步,写字成了每个人必备的技能。虽不能说每个人写的字都是书法艺术,但也无妨个人自我要求练出一手漂亮的字。书法之于写字,正如摄影之于手机拍摄,虽不敢妄言手机摄影就是艺术,但无妨大家追求“用小机器拍出动人的图像”。法国 巴黎韩松 iPhone 7 Plus

当大家眼看着同一型号的“别人家的手机”,在同一城市,同一场景下拍出的照片却十分精彩时,不禁会想:“问题出在哪?”手机的拍摄功能如此简单,让人无法去找“他的器材更好”这样的借口。是观察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后期操作出了问题?抑或没有学会构图和色彩的要义?或是不会用照片讲故事?

这本书就是来回答这些问题的。第一章隐藏在手机摄影中的秘密The Secrets Hidden

智能手机都在简化且优化摄影功能,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以最舒服的操作,获得最优质的图像。殊不知,看似简单的摄影功能还有许多隐藏功能。

CHAPTER 1

1 手机摄影的几个隐藏功能

大多数朋友拿到手机,对其基本的拍照功能都能无师自通。似乎除了构图和按快门,我们并不能做其他事情。其实并不是这样,在手机全自动的摄影功能框架下,有几个可供调节的参数。

1/可以选择并锁定焦点

打开手机摄影功能,镜头对着被摄物体,手机一般会自动识别焦点。通常来说,脱胎于环境的明显的拍摄对象、人脸、比例较大的物体会被识别,屏幕上会出现空心的焦点提示框,显示该区域为聚焦区域,焦点区域会变得比周围更清晰——这是手机根据人们的摄影习惯编制的一套算法。

如果手机自动选择的焦点并不是拍摄时想要的怎么办?做法是自己去选择焦点。点击屏幕的相应部分,会出现空心的焦点提示框,这便是自己选择的焦点。很多初学摄影的朋友喜欢的“背景虚化”的效果,就是通过选择前景为焦点、背景在焦点外实现的。对焦在前景物体上对焦在背景物体上

容易被人忽略的是焦点的锁定。现在的手机有点“过度智能”,随着手机的移动,它会不断自动重新获得焦点(哪怕之前已确定了焦点)。实际上,手机是可以锁定焦点的,以iPhone为例,当按住屏幕1秒,屏幕上方出现黄色的实心提示框后,表示锁定了这一点为焦点,此时无论怎么移动手机,聚焦区域也不会变。

首先对焦但不锁定焦点对焦但没有锁定焦点移动手机变换场景,焦点很容易“跑掉”

再试试对焦的时候锁定焦点对焦并锁定了焦点移动手机变换场景,焦点依然在原处

2/可以调节曝光

这也是手机摄影者容易忽略的一个功能。现在市面上的手机摄影功能是系统自动计算曝光,手机会根据场景或确定的焦点自动计算一个“正确”的曝光,但其实可以人为调节曝光,这个功能类似于相机中的“曝光补偿”。以iPhone为例,当对焦后,上下滑动屏幕,便可以调节曝光。向上滑动,加曝光补偿,画面会变亮;向下滑动,减曝光补偿,画面会变暗。对焦后由手机自动生成的曝光强度降低曝光补偿增加曝光补偿

调节曝光,能让拍摄者在拍摄阶段就掌握主动权,而不至于在后期变得被动。例如拍摄剪影的时候将曝光补偿调低一点,防止光亮的部分曝光过度,同时要让剪影暗下来。韩松/摄 ◎iPhone 7 Plus ◎ 降低一些曝光补偿,有利于拍出剪影

3/对焦和曝光是可以分离的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大多数手机的对焦和曝光是一致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屏幕上点按一点,这一点会被确定为焦点,手机会以这一点的亮度为基准来计算曝光,这一点便成为测光点。

举个例子,一个房间有一盏灯、一个前景物体,灯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点按灯所在区域作为焦点,这一点会变得最清晰,手机会以这个较亮的区域为基准测光(它会想:呀,场景好亮,所以曝光不要那么强),所以输出的画面中灯光附近亮度适中,但画面的整体就比较暗;反之,如果点按前景物体的所在区域为焦点,手机就会以这一点为基准测光(它会想:呀,场景好暗,所以曝光要提高一点),所以这个物体附近的亮度会比较适中,但是相应地,灯光部分就会过亮。

那么,可不可以让对焦点与手机曝光的测光点分离呢?目前iPhone的原生相机还做不到,但是可以利用一些APP做到。以VSCO的拍照功能为例,当用两根指头点击划动屏幕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一点会是焦点(画面最清晰的一点),另一点是曝光点(以此区域的亮度为基准进行测光)。 华为手机的Pro模式则直接给出几种测光模式供用户选择,包括点测光、局部测光和全局测光,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对焦和测光点一致的问题。VSCO相机中,曝光和焦点为同一点的情况VSCO相机中,曝光和焦点分离的情况

4/手机有多种快门触发方式

大家最熟悉的一般是手机摄影界面上的虚拟快门,这是最常用的快门触发方式。

以iPhone为例,还有其他几种快门触发方式。例如点按音量键,这个动作会让大家按快门的手势更接近于用相机拍摄;再如,当耳机插在手机上的时候,耳机线上的音量键也能作为快门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还应该掌握从手机锁屏界面快速进入拍摄模式的方法。以IOS10操作系统为例,在锁屏状态下从屏幕右侧边缘横向滑动可以快速进入拍摄界面,这个小小的动作能够避免错失难得的突发拍摄场景。

手机的多种快门触发方式并不是噱头,它提供了多种情景下的拍摄可能,如音量键就适用于“单手摄影”的情况;如果是纪实摄影,不想给被摄者造成压力,那就用耳机触发快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隐藏自己的拍照动作。

前面已经说过,手机摄影是即兴的、突发的,因此有必要熟悉其触发快门的多种机关。毕竟,能拍出好照片的场景转瞬即逝。韩松/摄 ◎iPhone 7 Plus ◎ 俄罗斯莫斯科地铁中。为捕捉最真实的人物状态,可用耳机线作为快门抓拍

5/手机有应对大光比的措施

什么是大光比照片?就是画面中亮的地方和暗的地方光线差异特别大的照片。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困惑:拍出的照片要么是阴影的地方一片死黑,要么是光亮的地方曝光过度。其实,手机中的HDR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大光比照片不用HDR的弊端打开HDR,能够修正一些曝光

HDR是“高动态曝光”的缩写。在iPhone拍摄界面上方的中部便可以控制这个开关。在HDR模式下拍照,手机实际上进行了三次曝光:一次“过暗”,让亮的地方显得和谐;一次“过亮”,让暗的地方显出细节,一次“正常”,让中间部分获得曝光。三张曝光会在瞬间合成,呈现一幅阴影中带有细节、高光处不曝光过度的画面。

大光比的情况如此之多,超出想象,特别是在日出日落、阳光强烈或是有灯光的情况下。因此建议打开“自动HDR”,让手机自行判断是否需要触发该功能。

目前iPhone的HDR功能会生成两张照片,在计算速度上会稍有拖慢。当连拍或抢拍时,建议关掉HDR。

6/抓拍不妨用连拍

高速连拍不是相机的专利。还是以iPhone为例,按住虚拟快门(或是按住音量键、耳机音量键)会进行每秒10次的连续拍摄,生成一组照片,之后可以在相册中选取想要的片子,同时决定其余的是否删除。

拍摄运动场景的时候不妨使用这一功能。

对于连拍功能,大部分朋友还是知道如何使用的,只是在实战时是不是能够想起并灵活运用。这也是手机摄影学习的重点。按住任一快门触发方式,即可连拍

还是那个观点,学习手机摄影不仅是学习拍照技巧和后期制作而已,而是学习一套完整的系统。拍照之外,建议大家多关注下面几个问题。

2 找到自己的拍照兴奋点“如果你喜欢拍照,那么你一定不是喜欢拍照本身,而是存在一些你特别有冲动记录下来的东西。”

这便是摄影的兴奋点。

手机摄影最好的做法是多去拍自身熟悉、能够容易拍到和自己能很敏锐地觉察到的题材。因为这些题材易于代入拍摄者的情感,最能反映拍摄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的独特之处,最能激发拍摄者的拍摄冲动。手机摄影要出好片,不应该一味模仿别人的好片,而应回归自身的生活经历,激发真实的拍摄欲望。韩松/摄 ◎iPhone 7 Plus ◎ 建筑空间与人的关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