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7:23:29

点击下载

作者:王清海,陶军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

/王清海,陶军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新进展大系)

ISBN 978-7-117-24162-5

Ⅰ.①中… Ⅱ.①王…②陶… Ⅲ.①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Ⅳ.①R54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33253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

主  编:王清海 陶 军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162-5

策划编辑:张科

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

学术顾问 邓铁涛 陈可冀 吴伟康

主  编 王清海 陶 军

副 主 编 陈利国 靳利利 李典鸿 李 荣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婷 王昌俊 王清海 叶小汉 叶穗林 付婷婷

冯小燕 吕永恒 安 辉 苏 晨 苏 慧 李 荣

李 琰 李典鸿 吴永刚 吴自强 张 蕾 陈利国

林俊和 欧阳平 周 敏 郑朝阳 赵有生 袁 丁

徐玉莲 陶 军 黄 琳 黄培红 靳利利 缪灿铭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新进展大系 编委会

总 主 审 陈可冀 吕玉波

总 主 编 吴伟康 陈达灿

编委会主任 刘 波

委   员

王小云 毛 炜 王清海 朱章志 李 艳

罗 仁 林丽珠 范瑞强 杨霓芝 郭 姣

郭建文 陶 军 黄 艳

编委会秘书 陈维翠主编简介

王清海 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一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和重点专科心血管专科学术带头人。现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

1983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1988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和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从事心血管病中医临床研究近40年,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方面经验丰富。创立高血压“脉胀理论”及血脉辨证法,主编《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论脉胀与高血压》及科普专著《知名中医谈心脑血管病养生保健》,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发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的中药制剂4种,承担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举办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全国高血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6期,发明专利1项。

陶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心血管病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心内三科(高血压血管病科)主任、心血管医学部副主任、老年病科主任、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血管疾病诊治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曾在瑞典哥德堡大学和意大利米兰大学留学工作7年,获米兰大学博士学位。

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及“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7项,科技部“863”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分题1项;在国际SCI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担任10种国际SCI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人和8种国家医学核心期刊编委;任高血压血管风险评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总 序

我国现实存在着有辉煌灿烂文明史和历久弥新医疗经验的中医药学,也存在着当代日新月异发展的现代医药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中西医药学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成效显著、成果迭出。1978年,我国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中西医结合医学为一级学科,先后在全国范围内招收此专业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随后,不少中医药大学先后增设招收中西医结合的点或系,分别有五年制及七年制等专业设置,取得了很好的学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后继人才培养的经验。2003年4月,我国政府进一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其中第三条规定:“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鼓励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此举实与当年由哈佛归来被誉为“哈佛三杰”的中国国学大师陈寅恪、吴宓、汤用彤先生倡导之“昌明国粹、融汇新知”相契合。大家都以包容和理解的姿态对待这一利国利民的举措。

我国现正进入建设全民健康、全面小康国家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造就更多更为优秀的服务社会民生、服务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全科医生、中西医结合医生,为提高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贡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不但在全国中医医院建设、中医药专业学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以及组织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面均名列全国榜首,而且在中西医并重与结合方面,成效与业绩也十分突出,有所谓“中医在前头,西医要跟上”一贯办院的学术与临床进步的方向性思考。

为适应高素质中医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医师及学生专业水平的培养要求,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广东省中医院共同筹划,组织了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编写出该套《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新进展大系》,《大系》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吴伟康教授和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教授任总主编,涵盖皮肤性病学、妇科学、高脂血症、高血压、肾脏病学、糖尿病学、睡眠医学、肿瘤学、影像学、神经系统疾病、亚健康等学科和相关疾病,理论联系实际,至为实用。谨以此序祝贺该《大系》的问世。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2016年8月于北京前 言

近年来,由于中医药积极参与高血压的防治研究工作,取得了快速进展,尤其是关于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难点的讨论和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脉胀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理论逐步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治疗与研究也已经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认同。因此,高血压的防治研究工作,已经由西医为主导、中医为辅助的防治模式逐步向中西医结合为主导的防治模式转化,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专家建议也在不断推出,对于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让广大临床医生全面了解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进展情况,让一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能够广泛运用到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并转化成更大的社会效益,是我们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的重要职责。

本书是在2013年出版的《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之后的又一部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的专著,本书侧重于介绍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困境与出路的思考,中西医结合点的探索,高血压的中医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论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研究,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和临床实践创新;同时也全面介绍了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方法、中药新药、现代药物研究的新进展以及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慢病管理的基本方法,目的在于让读者全面了解近年来中西医两方面的最新研究现状与成果,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促进高血压临床防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本书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中西医结合新理论,中西医结合防治新方案的探索,中医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相关研究新进展、新方法、新成果;第二部分重点介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研究方法、现代诊治思路、防治目标、药物研究等现代医学研究新进展、新方法、新成果;第三部分附录列述了中国、美国、欧洲最新的中医药、现代医学关于高血压防治指南、方案、共识等的要点解读和摘要等内容,供临床医生参考。全书的特点是突出新进展,突出作者自己的新思考,突出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突出临床实用性。本书的出版将是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旨为心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脑病科、中医科等专科临床医生提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重要临床参考书。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是广东省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高血压防治研究的中西医结合学术团体。本书的作者全部来自本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副主委和常委,都是长期从事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临床大家,他们在各自编写的章节中,在展现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突出了他们自己的临床经验、体会和思考,尤其是高血压脉胀理论及其应用部分,更是本专业委员会的创新之举,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种突出学界新进展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突出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思想正是本书与其他同类书籍的最大不同之处。该书的出版发行,将对从事高血压中西医结合防治的专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的编写得到了100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亲自为本书题写书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吴伟康教授担任本书的学术顾问,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清海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陶军2016年10月 于广州第一章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历史、困境与出路第一节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模式,在我国的卫生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医结合研究高血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开始逐步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提出“让高血压低头”的口号,并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思想。1960年黄家驷教授总结了我国心血管研究工作的情况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在治疗上必须中西结合、土洋并举。

临床研究方面,1958年陈可冀院士依据中医传统学术思想制成了脉象仪,对高血压弦脉特点及产生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959年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在全国心脏血管系统疾病学术报告会上总结了高血压的中医分型方法:以阴阳虚实为纲分为阳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和阳虚等类型;结合八纲理论与脏腑经络学说分为肝热上冲、肾阳虚等类型;按照对“中风”的病因学说进行分类,分为风、火、痰、瘀等。1960年郭士魁、陈可冀、刘力生等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20余篇高血压中医分型的文献,初步提出了总的高血压中医分型的建议。近年来各地对高血压中医分型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由于高血压的病因及表现复杂,其辨证分型仍未统一,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证候分类方法,另外《中医内科学》中“眩晕”章节的证型分类方法也较常用。

药物治疗方面,曾贵云教授等人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利用现代技术,于1958年研制出我国第一种降压药——降压灵(中国萝芙木总碱),成为当时全国广泛应用的抗高血压药,对基层的高血压防治发挥了很大作用。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药物组在1958年曾筛选单味中药337种,其中具有降压作用的达110种。1965年邝安堃教授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思路,提出复方降压片的配伍原则和处方构成,此后陆续出现一些复方制剂,由于价格低廉、效果良好,对当时的高血压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复方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等复方制剂仍在部分地区应用。

其他如气功和针灸对高血压也有一定作用。如1959年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报道了“气功疗法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认为气功疗法是一个整体疗法,可纠正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在针灸取穴上,风池、百会、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太冲等穴位是公认的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穴位。

早期中西医结合研究高血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以下问题:多数报道仍停留在对降压疗效的简单观察上,观察指标和实验方法较为滞后;中药作用机理研究尚欠深入,多数作用靶点不清,缺乏药代动力学及量效关系方面的研究;研究多着眼于“降压”本身,与现有西药比较,未能突出中医药整体调控的优势。

近年来中医药研究高血压无论是临床上还是实验上,均逐步借鉴现代医学的观念与进展,如从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RAAS系统活性、改善内皮功能、保护靶器官、降低胰岛素抵抗等方面,采用不同的指标阐述中医药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影响,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亦有不少文献报道了中医药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靶器官的保护等,体现了中医药的优势。第二节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困境

高血压是终生性疾病,西医、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二者有机结合是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有力措施。但就临床及科研实际情况来看,二者的有机结合存在不少难点。一、高血压的中医理论未获得突破

高血压常见症状为头晕、头痛,所以一直以来临床上中医也参照眩晕、头痛证来辨证论治高血压,已经将中医“眩晕”、“头痛”与高血压划上等号。数十年来,按照这个思路的高血压中医研究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已落入窠臼,无法取得突破。

在高血压的中医病名方面,头痛、眩晕均不能代表高血压的中医实质,即使有的学者将高血压与肝风、肝阳相联系,也并不能概括高血压的中医概念和实质。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实质是血脉病变,是独立于脏腑之外,而与脏腑又密切相关的疾病。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应重点关注其血脉的病变,如一概套用头痛、眩晕的病名,或重点从肝来认识,则可能忽略了早期血脉病变,错过早期干预时机。因此,目前普遍使用的高血压对应的中医病名头痛、眩晕并不能反映高血压的中医实质,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有限,不能体现“治未病”思想,可能导致治疗重点出现偏差,所以并不适宜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

在中医病因病机方面,一直按照眩晕、头痛的病因病机来认识高血压。在脏腑上,重视肝肾,认为其病多与肝肾有关,尤其是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等是主要原因;在致病因素上,风、火、痰、瘀是主要因素,尤其是“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等观点影响深远。这些认识对高血压的辨证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概括高血压是血管病变(即中医血脉病变)的实质,也不能概括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比如有的高血压患者并不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毫无症状,或者以其他症状为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辨证、治疗就是一个问题了。

在辨证论治方面,各地学者根据个人认识及经验对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提出了许多不同观点并各有侧重,存在分型过多而杂乱的状况。古炽明对120篇高血压有关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血压的中医临床分型有28种之多。这说明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并不规范,各家争论较多,这固然体现了中医个体化特点,但分歧过大显然不利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工作的推广,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眩晕、头痛等病证的理论基础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亟须一套令人信服的高血压中医理论来指导临床工作。二、中医在防治高血压中的作用未被认同

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显著疗效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及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西医因为借助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逐渐壮大,在我国遍地开花,实力超越了中医。目前我国西医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实力远远超过中医医疗机构。西医的发展很快超越了中医,其原因很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方法论不同。西医很直观,借助现代仪器很容易把疾病搞清楚,治疗起来也有针对性。而中医则是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一定悟性很难在短期内掌握,因此优秀中医师可谓凤毛麟角。但无论怎样,中医、西医二者各有优势,殊途同归,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健康服务,二者应结合起来,共同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西医对中医都是持否定态度,并不认同甚至否定中医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这与普通大众认同中医、喜爱中医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在高血压的防治方面,西药降压快,效果显著,西医也占据了绝对话语权。正是这一优势的存在,部分西医人员并不认同中医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认为中医药降压慢,甚至无治疗作用,排斥使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这是目前我国实行高血压中西医结合防治的最大阻力。三、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方案未形成共识

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中医理论指导,各地学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意见不一,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作用也未完全发挥,不能形成共识。尽管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发表了《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初稿)》,期望达到规范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但反响平平,最后不了了之。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方案难以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是高血压的中医理论基础没有统一,目前的理论均是继承古代文献资料,而缺少发扬,没有跟现代高血压理论相联系,不能获得西医的认同,故在高血压的防治战场上将中医排除在外,《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里没有任何中医药方面的内容。第三节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出路

以上分析了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难点,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一、鼓励开展高血压的中医理论探讨

中医理论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张仲景的“伤寒”理论到清代医家的“温病”理论,都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等进行总结、升华,最终成为影响深远的中医经典理论。而且历代医家在这些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特点、临床经验等实际情况不断“添砖加瓦”,形成了对临床有很好指导作用的各家学说,大大丰富了中医药理论。远的不说,近的如“络病理论”,从中医古籍中零散的有关经络、脉络、络病等描述中,整理出相关精髓,进行提炼、研究、升华,最终创新性地构建起络病理论体系,填补了中医两千年来的空白,成为现代中医药的标志性理论。理论创新带来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革命性变化,在创新发展的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了一系列疗效确切、用药安全的创新专利药物,创造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就目前来说,高血压中医药理论是亟须寻求突破的领域。因高血压对我国人民损害巨大,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超过18.8%,总人数已达2.66亿,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首位(41%),其中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防治高血压,控制心脑血管并发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疑难问题。虽然目前高血压的西医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因各种原因,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从今后来看,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有望成为关键突破口。

目前高血压的中医药理论仍处于停留不前的状态,没有跳出“眩晕”、“头痛”等病证的圈圈,背离了“高血压是血脉病变,是独立于脏腑之外,而又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疾病”的实质。当前应当鼓励开展高血压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在历代经典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环境、生活习惯以及现代医学研究进展,提出符合实际的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且易被接受的高血压中医新理论,使我国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第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王清海教授所带领的团队2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西医防治高血压,从中医经典理论出发,基于中医血脉理论对高血压血管疾病的实质进行研究,探索出了一整套“脉胀理论”体系,从病名、病因病机等角度赋予高血压全新的中医理论内涵。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大影响,有望使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理论和临床作用得到突破。同时,现已初步创新性地建立了“血脉辨证”新体系,制定了脉胀(高血压)诊疗规范,经过临床应用,可拓展中医药治疗目标,提高临床疗效。但是,该理论与方案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探讨。二、提供令人信服的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证据

现代医学走进了“循证医学”的时代,临床决策需要证据来支持,而中医药的作用正因为证据缺乏而不被认同。的确,千百年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临床经验上,没有系统的大型临床试验作为支持。因此,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要想获得更多人尤其是西医学者的信服,需要提供有力的证据,这样才会在防治高血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中西医防治防线,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有关部门可联合国内大型三甲中医院及西医院,进行大规模的中医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得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基本情况,选择性给予中医药治疗(包括药物、针灸、特色疗法等),观察中医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中,不要与西药拼血压的下降幅度,而是重在观察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这才是扬长避短的明智之举。有力的结论将会使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方法更容易被人接受。三、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的诊治方案

虽然高血压中医理论的突破未获共识,但我们可以根据高血压的发病特点及中医药的优势探讨中西医如何结合,从而形成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的制订应由易及难,可在目前现有的共识基础上选取高血压常见的2~3个证型来制订容易推广的方案,方案中的方药不宜复杂,为方便长期服用可选择中成药(如松龄血脉康等)及中药颗粒剂等,同时应将耳穴等中医特色疗法纳入诊治方案中,体现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通过高血压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的推广实施,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在我国防治高血压中的地位,为高血压的防治做出更大的贡献。(黄培红)参考文献

1.徐浩,陈可冀.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的进展、难点与对策[J].世界中医药,2007,2(1):3-5.

2.余振球.中国高血压防治历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王清海.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与概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321-2323.

4.韩学杰.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初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7):611-613.

5.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7):487-491.

6.陈可冀.关于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453.

7.王清海.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二章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点的新探索第一节 高血压防治的进步及局限性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率、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近20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检出、治疗和控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00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18.88%(另据2014年4月3日《美国高血压杂志》发表的最新数据,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9.6%),对比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和201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由26.3%提高到30.2%,治疗率由12.1%提高到24.7%,而控制率则由2.8%提高到6.1%。但是,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非常低,特别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或边远地区情况尤为严重,脑卒中死亡率在农村地区已超过城市。因此,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

临床实践表明,要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预期目标,仅靠西医医学手段显然不足。近年中医学界对于运用中医药手段防治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在高血压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的理论内涵、预防和治疗方法、中成药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对于弥补西医医学手段的不足起到了重要作用。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是一种中西医医学优势互补、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增强血管保护、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方法。第二节 脉胀理论的提出与定义一、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难题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由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制造的血压计测量动脉血管内压力大小而产生的疾病名称。当测得动脉血管内压力持续超过一定数值后,即被诊断为高血压,由高血压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血压病。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高血压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许多中医文献包括高等中医院校教科书都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肝风的范畴。但临床上有许多情况,血压升高而且持续不降,却没有眩晕、头痛等不适;相反,许多眩晕、头痛并不是血压升高引起的。因此,高血压的中医病名诊断经常会碰到与高血压诊断无法对应的难题,导致书写中医病案时常常无法写中医诊断,或者牵强附会,明明病人没有眩晕,却偏偏写个眩晕,以示对应,闹出不少笑话。在治疗上,中医习惯参照眩晕、头痛等辨证治疗高血压,有时有效,有时无效,有时眩晕、头痛等症状好转了,血压却没有降下来,反之,有时血压下来了,症状却没有解除。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最佳方法,西医西药对降血压的机制研究得相对清楚,而中医中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脏腑辨证上,其辨证的基础不是依据与高血压机制相近的中医理论,而是参照眩晕、头痛等辨证。由于高血压的机制与中医眩晕、头痛等的机制完全不同,所以,二者之间缺少一个合适的结合点。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成为了中西医并用,常常陷入西药降压为主,中医为辅的难堪境地。怎样才能提高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在哪里?这是近年许多学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二、脉胀理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

之所以出现中医对高血压的诊断牵强附会,疗效不高,治疗效果不被认同,重要原因在于没有运用中医理论从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上进行合理解释。人们已经习惯于用西医来解释中医,而不习惯用中医理论来解释西医。如果运用中医理论来解释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有可能从根本上与高血压的内涵和概念保持一致,并有可能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一套新的辨证论治体系,提高临床疗效,有可能重新建立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体系,做到真正的中西医结合,这才是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关键点。

近年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黄帝内经》中关于“脉胀”的论述极为相似。《灵枢·胀论》云:“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脉大坚以涩者,胀也。”脉胀即血脉胀满,是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导致以“血脉胀满”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属于“血脉”疾病。主要病位在“血”和“脉”,是“血液在脉道内运行异常,引起脉内压力过高”的疾病,与现代医学所说“高血压是一组以动脉血压持续增高为主的血管综合征”的概念基本一致。在中医“血脉理论”的指导下,把“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取代一直以来中医内科沿用的“眩晕”、“头痛”等不能与高血压对应的中医病名,并且提出一套以“血脉辨证”为特色的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理论与实践方案,改良传统的“脏腑辨证”,以期提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三、脉胀的定义“脉胀”一词来源于《黄帝内经》。《灵枢·胀论》云:“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顺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而为胀也。”说明脉胀是营卫气血的病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营卫气血在脉内运行异常,最终导致血脉压力增大,血脉胀满的疾病。病位主要在血和脉,独立于脏腑之外而又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并发脑胀(脑血管、眼底病)、心胀(冠心病、心衰)、肾胀(肾衰)等脏腑并发症。

通常早期病位在血,可由于火热迫血、血液上行,或气血郁滞、血流迟滞,或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血液迟缓,或痰浊瘀血阻滞经络、瘀塞不通等导致血液不畅,血脉内压力增高,相当于单纯性高血压而无合并动脉硬化阶段;继续发展,病及于脉,可由于痰浊瘀血侵蚀脉络,引起血脉阻滞不通,相当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甚至斑块形成阶段;如果治疗不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出现中风偏瘫、气促浮肿、胸闷胸痛等疾病,相当于并发心、脑、肾、眼等严重并发症阶段。第三节 脉胀的理论源流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脉胀”的专篇论述。《灵枢·胀论》记载:“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脉大坚以涩者,胀也。”为什么会引起脉胀呢?《灵枢·胀论》曰:“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中医理论认为,“营在内,卫之守也,卫在外,营之使也”(《灵枢·本脏》篇)。营卫并行是正常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卫气运行方向逆乱,甚至与营气逆向而行,就会导致营气运行不循常道,营气运行不通利,必然引起血脉壅塞不通,而致脉中压力增大,脉搏胀满,所以叫做脉胀。明代医家张介宾在解释这句话时指出:“脉大者,邪之盛也,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脉坚者,邪之实也,涩因气血之虚而不能流利也。”此处清晰地解释了脉胀的基本病因:一是邪实,二是气血虚。二者均可引起气血不能流利运行,从而导致脉压增大而出现脉胀。至于哪些因素会引起脉胀,《灵枢·胀论》也有明确的解释。“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顺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而为胀也。”这里明确指出:脉胀是“营卫”的病变,也就是气血的病变,气血运行失常为逆,营卫气血留止而不行,则为脉胀。其中,“气”不能正常运行,是引起脉胀的主因,正如《灵枢·胀论》中所言:“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此外,《灵枢》也专门讨论了“气之令人胀”的部位有3种:一是在血脉,二是在脏,三是在腑。其实,胀在血脉是胀的基本病理,胀在脏腑,应该是脉胀对脏腑的影响,此处与高血压和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情形是相同的,如“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这是血压增高引起的症状,合并心衰时则表现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若先有脉胀,再遇“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则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病。第四节 高血压脉胀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一、血脉理论:脉胀(高血压)的理论基础

血是维持人体生命及生理功能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形成于先天之精的化生,又靠后天水谷精微的补充,故《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由于其富含营养,所以又叫“营气”、“荣气”,《灵枢·邪客》云:“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其运行方式是在脉内,循脉管周而复始地流动。卫气,气的一种,具有保卫人体不受外邪侵犯的作用。《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它的活动力很强,流动很迅速,不受脉管约束,运行于脉外。卫气运行于皮肤、肌肉之间,能温养皮肤、肌肉。卫气熏于肓膜,散于胸膜,五脏六腑得到温养。卫气不但能温养内外一切脏器组织,而且具有滋养腠理、开阖汗孔、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所以,《灵枢·本脏》篇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脉,即血管,是营气运行的通道。《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生理情况下,营气行于脉中,流向各脏腑组织器官,卫气行于脉外,保护营气循脉道正常运行,故《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二、血脉与血压的生理基础(一)血压构成的三要素:血液、血管、心脏

血压是血液在动脉血管中流动时血流动力与血管自身的阻力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压力。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扩张,心脏把血液从心脏输入主动脉,对主动脉产生一个较大的压力,推动血液在动脉血管里流动,这个压力就是收缩压,一般在90~140mmHg。当心脏舒张时,心脏向血管内输入血液的动作停止,二尖瓣关闭,主动脉血管收缩,产生一个弹性回缩力,挤压血液向前流动,这个弹性回缩所产生的压力就是舒张压,一般在60~90mmHg。这两个压力之间的差值,叫做脉压。血液能够保持在血管内不间断地流动,就是依靠两种压力差的推动力。如果其中任一种压力增高,超过正常范围,就形成了高血压。此外,血液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血液数量充足,血管充盈,或者血液质量良好,流动滑利,则流动正常,如果血液过度充盈,或者血质黏稠,流动不利,都可致血管内压力增高,形成高血压。所以,心脏的推动力、血管的弹性力、血液的质量是形成血压的三大要素。(二)血脉构成的三要素:心、血、脉“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是推动血液在脉管里流动的原动力。全身的血液能够在脉内正常运行,全靠心脏阳气的推动作用。这种认识与现代医学心脏泵功能的认识是一样的。“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血液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是人体重要的营养成分。正常情况下,血液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和质,即不多不少,不稀不稠,能够维持正常的身体营养需要。“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脉是运行血液的通道。正如《灵枢·本脏》篇所云:“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表明血液是在密闭的脉管里周而复始地运行,与现代血液循环的机制完全一样。

人的生理功能来源于血的营养支持,血液必须按照脉的运行道路向全身输送,到达各个组织器官,而血液能够在脉道里流动,靠的是心脏阳气的推动作用。所以,心的推动力、脉的约束力、血液质量是脉搏形成的三要素。(三)血脉正常运行的六项调节因素

与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中医把人体看做一个整体,血脉的运行,除了上述三要素以外,其他脏腑组织和气血津液等也参与了运行的调节。

肺:《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表明血液生成以后,必须经过肺朝百脉的氧合作用,才能发挥营养作用。这与现代医学血液能够在肺脏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的道理是一样的。

肝:“肝藏血”,“肝为血海”,“人卧,血归于肝”,“人动,则血归于诸经”(《素问·五脏生成》)。肝的贮藏能力对血液有调节作用,与湖泊对江河的调节道理相同。同时,肝有疏泄气机的作用,而气为血帅,所以,肝对血脉的运行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可引起心脉不通,脉压增高,脉搏胀满。

脾:“脾生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血液生成是否充足,在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所以,气血充足与否,与脾胃是否健运有重要关系。“脾统血”,脾气能约束血液在脉道内正常运行。脾虚,约束无力,则血液可溢出脉外,导致出血疾病发生。

肾:“肾藏精”,精血互化,肾为水脏,主水的调节,水液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肾虚不能主水,则水液停留体内,可使脉道过度充盈,脉压增高,脉搏胀满。所以,肾脏的盛衰与血液的形成和多寡有密切联系。

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又气主摄血,能固摄血液在脉道内运行而不至于溢出脉外。气虚和气滞都可以使血行迟滞,壅塞不通,脉压增高,脉搏胀满。

津、液:津血互换,正如《灵枢·痈疽》所言:“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充足则血液充盈,津液不足则血脉空虚,血液黏稠,流动不畅,易形成血脉瘀滞,壅塞不通。(四)维持血脉正常的必备条件

三个要素:心的推动、血液质量、脉道完整。

四项调节:肝、脾、肺、肾。

三个参与:气、津、液。

以上可知,血脉理论包含了现代医学血液循环的全部内容,血脉正常与否与上述各项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失调都有可能引起血脉流通异常,例如心肝火旺、情绪紧张激动、生活习惯被改变、多食肥甘油腻、失眠多梦等都会引起血液质量、流动速度、流动压力的异常,导致脉压升高,脉搏胀满,引起高血压。三、脉胀与高血压的病理基础(一)脉胀的形成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其主要病变在血管。脉胀是指以“脉搏胀满”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脉胀是独立于脏腑之外,而又与脏腑密切相关(脉为奇恒之腑)的疾病,是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营卫气血在脉道内运行异常,导致脉搏胀满的疾病,其主要病变在血脉。

脉胀是营卫气血运行异常的病变,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气率血行,血载气行,二者相辅相成。如果各种因素导致营卫气血运行异常,都可以导致脉胀形成。常见的因素有虚、郁、瘀、痰、火等。如心气不足,推动无力则血脉迟滞;心火亢盛,鼓动血液,则血流加速;气机郁滞,不能率血运行则血脉迟滞不通;痰浊瘀血阻滞经络,壅塞脉道,则血脉不通等。不论哪一种原因,直接的结局都会导致脉搏胀满,最终的结局是影响心、脑等重要组织器官供血。正如《灵枢·胀论》所说:“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顺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而为胀也。”(二)脉胀的病位

在血:指营卫气血逆乱引起血液流速过快过慢,或者血液黏滞,瘀塞不通,引起血压升高,脉搏胀满的疾病,相当于单纯血压升高,没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及并发症阶段。

在脉:指血脉自身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甚则斑块形成,尚未影响脏腑,无心、脑、肾并发症阶段。

在脏:指脉胀日久,影响五脏功能而出现五脏的临床症状。如胀在心,心脉瘀阻不通,心脏失养,则心痛、胸闷、心悸,如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胀在肝,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甚至郁而化火,或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则眩晕、头痛、面红、目赤等;胀在肾,则腰酸腰痛、夜尿增多等;胀在肺,肺气不利则气喘、水肿等;胀在脾,脾运失职,纳食减少,气血生化乏源等。

在腑:六腑皆可因脉胀而发病,但影响最大的是奇恒之腑中的脑、髓、脉。胀在脑,脑脉瘀塞不通,则眩晕、头痛、头胀、失眠,入夜静时甚至可以听到自己头上血管跳动的声音,严重者可形成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等疾病;胀在髓则髓海失充,久则髓海不足,出现反应迟钝、失眠、健忘,甚至痴呆等;胀在脉则营卫虚弱,无以营养四肢肌肉,“营气虚则不仁”,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疼痛,甚至脉管破裂出血,并发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

故《灵枢·胀论》曰:“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黄帝曰:愿闻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从上述脉胀的病位看,与高血压和高血压并发心、脑、肾、血管病变的临床情况是十分相似的。第五节 脉胀(高血压)的诊断《灵枢·胀论》曰:“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藏府之内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表明脉胀的部位主要在脉、脏、腑三个部位。胀在脉,属于单纯性脉胀,胀在脏和胀在腑,都属于并发症。所以,诊断时也可分为单纯性脉胀和有并发症的脉胀来区别对待。脉胀的诊断,根据其对脏腑组织器官的影响,分为两部分:一是单纯脉胀,相当于高血压没有并发症的阶段;二是脏腑胀,相当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并发症阶段。结合临床表现,明确在脏在腑。如《灵枢·胀论》所云:“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脏,阳为腑。诊得阴脉胀者,以为脏胀;诊得阳脉胀,以为腑胀也。”一、单纯脉胀的诊断《灵枢·胀论》云:“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脉大坚以涩者,胀也。”明·张介宾在《类经》中解释说:“脉大者,邪之盛也,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脉坚者,邪之实也,涩因气血之虚而不能流利也。”所以,脉大、脉坚、脉涩是单纯脉胀的主要表现,也可以有眩晕、头痛等症状,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脉大:指脉体庞大,应指饱满,主邪盛。《黄帝内经》云:“大则病进。”脉大一般是邪气盛,鼓动血脉运行加速,或者壅塞不通所引起,例如肝火亢盛或者心火上炎,鼓动血液流动加速,或者痰浊瘀血壅塞脉道,充斥脉管,都会导致脉体庞大,饱满有力。

脉坚:指脉体坚实,又叫“实脉”,重取轻取均应指有力,也是邪盛的表现。多在脉胀病程日久,邪气不得出,郁滞脉内,使血脉运行不畅,如肝气郁结、痰瘀阻滞等。

脉涩:指脉搏往来不流利,有两种情况:一是血脉瘀滞,流动不滑利;二是指血虚,脉搏空虚,往来不流利。前者主瘀,后者主虚。两者都有可能合并其他器官病变,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到:“涩则心痛”,“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发为薄厥”等。

血压升高:血压测量是评价脉搏胀满简单易行的客观诊断指标,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也是诊断脉胀的重要客观指标。连续三次不同时间测得血压高于正常水平,或者原有高血压,经过治疗,血压已经下降至正常水平,但尚不能够停服降血压药物者,都可诊断为脉胀。

临床症状:眩晕、头痛等症状是辨证的重要参考,不是诊断的必备条件,临床不必拘泥于症状的有无。

单纯脉胀的诊断主要是根据脉大、脉坚、脉涩三个特点和血压升高或者高血压病史来诊断,如临床上诊得大脉、涩脉、弦脉、坚实有力的脉象,结合血压测量结果及高血压病史,不管有无临床症状,都可以明确诊断为脉胀了。再根据脉的强弱、大小、浮沉、迟数等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明确寒热虚实和阴阳表里进行治疗。二、有并发症脉胀的诊断《灵枢·胀论》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欬。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这段话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脏腑胀的临床症状,相当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后影响各组织器官供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当然,在两千年前,前人不可能把病情分析得同高血压一模一样。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是心、脑、肝、肾的并发症。

心胀:心藏神,主血脉,为阳中之太阳。胀在心,若热扰心神,心神不宁则心烦心慌、夜卧不安,相当于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脉瘀阻在心,心脉不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相当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当病久心气不足时,则活动后出现“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素问·痹论》),相当于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肺胀:肺主气,司呼吸,胀在肺,肺气宣发和肃降功能异常,气机上逆则喘促气急,咳嗽,甚至咯白色及粉红色泡沫痰,相当于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表现。

脑胀:脑为髓海,为奇恒之腑,亦为精明之腑、元神之腑,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胀在脑则头晕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甚至出现“煎厥”、“薄厥”等严重情况,相当于高血压并发眩晕、头痛、焦虑及中风偏瘫等临床表现。

肝胀:肝藏血,主疏泄气机,喜条达而恶抑郁,开窍于目。胀在肝,则肝失条达,气机郁滞不通,甚至郁而化火,出现肝阳偏亢、阳化风动的表现,如眩晕、头痛、面红、急躁易怒等,严重时出现眼花、视物模糊等病变,相当于高血压出现症状时的临床表现。

肾胀:肾主水,内藏真阴真阳。胀在肾,影响肾脏水液代谢功能,出现腰痛、腰酸、面浮肢肿等症状,相当于高血压并发肾脏病的临床表现。

以上并发症,可根据高血压合并症来进行诊断。三、脉胀的临床分型

1.眩晕型

指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高血压患者。

2.头痛型

指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高血压患者。

3.混合型

指眩晕、头痛混合出现,或者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的高血压患者。

4.无症状型

指无任何临床症状的高血压患者。第六节 脉胀(高血压)的治疗一、脉胀的治疗原则

脉胀主要是营卫气血运行异常所致的疾病,其总的治疗原则是“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可以采取补虚、泻实、化痰、活血、清热凉血等方法,排除血脉运行中的各种障碍,疏导血气,使其恢复营卫气血在脉道内的正常运行。二、脉胀的治疗目标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目标之一是控制血压,包括降血压、稳血压、调血压。

1.降血压指运用中医药方法,通过补气养血、活血化痰等方法,使阴阳气血恢复平衡状态,让过高的血压降下来。

2.稳血压是指运用中医药方法,使恢复稳定状态,避免血压忽高忽低,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3.调血压是指针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高,舒张压不高,甚至过低的情况,通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使收缩压下降,舒张压升高,压差变小,恢复心、脑等重要组织器官的供血。降压、稳压、调压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特色。三、确定治疗方法

血脉辨证:脉胀是以血脉理论为基础,以营卫气血运行异常为主要病机的疾病。根据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本原则,在没有并发症之前的单纯脉胀阶段,重在调理营卫气血运行障碍,可采用血脉辨证的方法进行治疗。血脉辨证更加适合高血压属于动脉血管疾病的病变实质,可能效果会优于传统的脏腑辨证方法。

脏腑辨证:在并发脏腑病变阶段,可根据脏腑的实际情况进行脏腑辨证治疗。

急则治其标:也可以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治疗方法。《灵枢·胀论》云:“无问虚实,工在疾泻。”当血压处于高位,脉弦有力时,当急则治其标,首选泻法,如针剌、放血、清火、平肝、活血、化痰等法治疗。如果把握不好急则用泻法的原则,极易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所以,《灵枢·胀论》提醒:“其于胀也,当泻不泻,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即现代医学所说的“降压才是硬道理”。如果血压增高,则“必更其道”,引发脏腑病变。

缓则治其本:脉胀的成因比较复杂,当症状控制,血压控制后,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黄帝内经》),如补气、养血、滋阴、平肝、化痰、活血等方法进行治疗。正如《灵枢·胀论》所言:“其于胀也,必审其因,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不下者乎?”

综上所述,无论从血脉生成、运行、功能的生理,还是虚、郁、瘀、痰的病理,都可以解释高血压的生理病理。甚至对脏腑的影响、并发症的发生、急性期的救治和缓解期的辨证论治,都与高血压的临床情况完全相符。所以,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把“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进行研究和临床应用,以解决高血压中医诊断之临床难题。第七节 脉胀理论作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点的合理性一、中西医基础理论的一致性

中西医学是理论基础完全不同的两种医学体系,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在宏观视点基础上,更重视人的脏腑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整体观念是其最大特色;西医学理论体系则是建立在实验医学的基础上,更重视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个性特点。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病名,其关键病机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异常,导致管腔内压力增高,属于血管疾病,是独立的疾病,但与脏腑相关。近年提出的中医脉胀理论就是基于高血压的关键病机,从中医角度来分析高血压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这二者必须具有一致性,才有可能获得中西医学的统一认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只有理论上的中西医结合,才是高血压中西医结合防治的真正出路。(一)血脉和血管生理功能的一致性

高血压属于血管疾病,血管为血液循环的通道,与中医“血脉”的概念完全一致,二者都是血液在密闭的管道里,通过规律而不间断的流动将富含营养的血液运送到各组织器官,发挥其营养作用。《黄帝内经》将血液的重要性誉为“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脉胀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血脉理论。《黄帝内经》认为,“心者,君主之官”,“心主身之血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脉者,血之府也”。血液之所以能够在脉管里流动,全靠心脏的推动作用、血液的容量和脉的完整性。所以心、血、脉是中医血脉理论的三个重要因素,心、血、脉三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异常,都会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动。这与血压形成离不开心脏泵功能、血液和血管三个因素的生理概念完全一致。(二)脉胀与高血压概念的一致性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升高。脉胀是指由于营卫气血在脉道中运行异常,如热迫血行、痰浊阻滞、瘀血阻塞、阴虚血黏、气虚推动无力等因素,导致脉内压力增大,脉搏胀满,临床上出现“脉大、脉坚、脉涩”等体征变化,也可以引起眩晕、头痛等不适。如果脉管破裂,可引起出血。这与血压升高甚至破裂出血的机制高度一致。(三)脉胀与血压检查方法的一致性

血压测量是用血压计测量血管内的压力大小来评判血压高低,而中医则用脉诊的方法直接根据脉搏搏动的强弱及脉形的变化来判断血脉的变化,进而判断全身的疾病。(四)脉胀与血压检查部位的一致性

血压的测量部位在肱动脉,现代大量推广应用的腕式血压计也选择在桡动脉。而自古以来,在桡动脉号脉就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包括血脉病变,如果脉搏胀满,则可再通过脉诊检查。(五)脉胀与血压升高诊断的一致性

血压计是借助物理技术对血管内压力进行测量,确定一个正常范围,高出一定数值时,称为高血压。血压升高时可以伴有眩晕、头痛等症状,也可以无任何不适。血脉理论认为脉象和缓有力、不徐不疾、不大不小、三部皆得是正常脉象,称为“平脉”。脉体呈现大、坚、弦、涩、急等变化时称为“脉胀”。《黄帝内经》云:“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邪盛则大,邪实则坚,涩者,气血虚而不流利也。”临床可以有眩晕、头痛等症状,也可以单纯脉象变化而无症状。(六)脉胀与高血压病程与并发症的一致性

高血压属于血管疾病,多起病缓慢,初起可表现为单纯血压升高,伴或不伴有眩晕等临床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加速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也可出现急性表现,最终可引发中风、心衰、冠心病、肾病、眼病等并发症。而脉为“奇恒之腑”之一,脉胀也是血脉自身的病变,多缓慢起病,开始可以只有血的改变,进一步发展可以出现脉的病变,伴或不伴眩晕等临床症状,也可出现急性表,最终可出现脑胀、心胀、肾胀、肝胀、肺胀等并发症。(七)脉胀与高血压治疗原则的一致性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平衡而缓慢地降压,当出现高血压急症时,则需紧急降压。脉胀的原则是“其于胀也,必审其因,当泻则泻,当补则补”,“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当出现急症时则“无问虚实,工在疾泻”,二者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脉胀理论作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点的合理性

目前传统西医治疗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已取得了巨大成果,但如前所述,研究发现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仍存在残余血管风险,因此,有必要寻觅传统西医治疗之外的高血压血管病防治手段。脉胀理论可以作为高血压血管病变防治的中西医结合点,该理论的提出为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血管病变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血脉理论来解释高血压的病理,用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脉胀与西医学关于高血压的描述均以高血压血管疾病的临床特征为基础,两者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近年来一系列关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从临床实践的角度进一步提示了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血管病变的可行性。(王清海 张蕾)参考文献

1.王清海.论高血压的中医概念与病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16(11):2321-2323.

2.王清海.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难题与对策[N].中国中医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