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华《政治学概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20:04:0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18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代码:718

考试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

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0分,共50分)

1.柏拉图

2.西塞罗

3.马基雅维利

4.孟德斯鸠

5.托克维尔

二、简述下列各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2.政党与一般政治团体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政治文化的类型划分

2.试述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参考答案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代码:718

考试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

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0分,共50分)

1.柏拉图

答: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有: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主要代表作是《理想国》。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国家的理念。他认为政治哲学是对国家理念的认识和把握,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

②哲学家治国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柏拉图把哲学家执政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权力的结合,他把这种哲学家视为城邦的“拯救者”。

③政体思想。柏拉图把政体区分为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五种政体类型。他对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的批评最为激烈,认为平民政体必然演变成僭主政体。

2.西塞罗

答: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他深远地影响了欧洲的哲学和政治学说。他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他的理论贡献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学哲学介绍到罗马;另一方面是对罗马共和制度从理论上予以总结。其主要代表作《论国家》和《论法律》。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国家观念。他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国家属于人民,国家为人民所有。西塞罗在国家观念中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繁荣纽带是国家的实质。

②法律思想。他认为自然法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它是正义的根源,是人类法律的基础。自然法是正确的规则或最高的理性,它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立法的权威,判断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绳。

3.马基雅维利

答: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在中世纪后期的政治思想家中,他是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的主要代表作是《君主论》。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国家观。他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

②共和思想和君主专制思想。他主张拥护君主制度,实际上是要借助王权的形式,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建立近代的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4.孟德斯鸠

答: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孟德斯鸠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学术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主要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法的精神。他认为法的精神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之中。

②政体和政治自由。他重视政体和政体原则,把政体看作是一种客观事物,各种政体都有自己的原则。他划分了三种政体: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同时他主张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他把公民个人的自由称为事实上的自由和民事自由。

③分权学说。分权学说的目的是保证公民的政治自由。他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开掌握与分开行使,彼此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

5.托克维尔

答:托克维尔是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前期热心于政治,之后主要从事历史研究,他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和大革命》等。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民主和平等。他将“民主”看作是平等的趋势,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体现这一趋势。他认为民主与平等是密切相关的,不仅民主以平等为基础,而且民主本身也意味着平等,是一种平等的社会状况。

②自由和平等。在政治哲学中,托克维尔对自由与平等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民主国家,理想的境地是自由与平等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他把自由与平等的完美结合看做是平等在世界各国中的最好形式。

③专制和革命。他厌恶和批判革命,一方面他认为大革命是封建专制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认为大革命会导致新的专制。

二、简述下列各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答: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阶段,不同民族或民族集团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诸方面因一系列矛盾而引起的问题。它表现为诸如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压迫等形式和现象。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民族差异、剥削制度、和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有:(1)坚持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主要表现为:

①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②各民族在发展经济和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③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

在我国,各个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民族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所以我国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对少数民族给予帮助和补贴。(2)坚持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互助和联合的关系。它对于国家统一、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最高愿望。坚持民族团结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主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各民族自身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现途径有:

①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②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

③发达地区的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2.政党与一般政治团体的区别。

答: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治团体是指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政党与一般政治团体主要有如下区别:(1)政治目标不同

政党的主要政治目标是从事政治活动、掌握政权,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意图,政党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目标和目的是参与、夺取和巩固政权;而一般性的政治团体虽具有政治性但缺乏系统的政治纲领,它进行政治活动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所代表的群众利益,而不是夺取国家政权。这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团体的根本标志。(2)所代表的利益范围大小不同

政党要取得和巩固政权,除代表本阶级、阶层的利益以外,还要兼顾反映社会其他方面的利益,它所代表的利益较为广泛;而一般政治团体所代表的则是自己群众的利益,较为狭窄。(3)组织的严密性不同

政党的组织要比一般性的政治团体严格、严密。政党的组成成员是本党党员,政党有其严格的政治纲领,纪律严明;而一般性的政治团体都是群众性组织,缺乏政治纲领,其成员组成也较为松散,缺乏严密的政治纪律。(4)功能和作用不同

政党与国家政权紧密相关,其主要作用在于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进而实现本阶级的利益;而一般性的政治团体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改等来实现所代表的群众利益。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政治文化的类型划分。

答: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政治文化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西方学者将政治文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这是从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来进行划分的。

a.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公民普遍具有参政的愿望、能力和要求,民主、平等的观念是这种政治文化的主导观念;

b.在服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多数社会成员不能也不愿参与政治,即使政治体系提供了参与政治的途径,民众也会因为其参与政治的能力不足而使政治参与难以实现。

②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这是根据政治文化在一个国家、社会的作用和政治文化中亚文化结构及其相互间关系而划分的。

a.冲突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类文化中存在着亚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冲突;

b.协调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种文化中,各种亚文化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和融合,社会各个阶层、集团和民族之间不存在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方面的根本冲突;

c.混合型政治文化是指在这类政治文化中,各种亚文化系统之间的界限尚不分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大众与领导之问的分野也不明显,同时政治关系又与血缘关系、种族关系与宗教关系交织在一起。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较为多见。

③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这是从政治价值原则类型的角度,根据政治文化的价值理念的特点而加以区分的。

a.理想型政治文化是把道德、宗教与政治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国家以道德教化和干预人们思想的权力;

b.现实型政治文化则是将政治价值原则与道德原则分离开来,因而趋向于尽量地缩小国家的干预范围。

④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这种类型的区分主要是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而划分的。

a.传统政治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它以专制主义与等级观念为核心内容;

b.现代政治文化是与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相适应的一整套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2)马克思的政治文化划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区分不同政治文化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它的经济基础,二是它的阶级性质。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化的阶级属性,可以把政治文化划分为剥削阶级类型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

①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

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剥削阶级的政治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剥削阶级以他们的政治文化维护其政治统治,被剥削和被压迫阶级也以自己的政治文化来指导自己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我们又可以将剥削阶级社会政治文化划分为奴隶制社会的政治文化、封建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三种不同类型。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指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在本质上具有剥削阶级政治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2.试述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关系。

答:国内政治是指国内各政治势力、政治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它主要是建立在在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网络基础上的;国际政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它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同时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联系

①国内政治是国际政治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一国建立、发展、削弱乃至废止与他国政治关系和选择对外关系政策方针方式的决定因素。而国际政治是各国国内政治在国际范围和领域中的延伸和相互作用。这一联系的具体体现是各国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主导性利益要求,是其国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益的对外延伸。

②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国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成败,将会影响该国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会增强或削弱该国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和统治力量,会影响该国国内政策和政治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得以贯彻、实行和发展。在特定情况下,一国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失败,会改变国内政治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甚至会引起国内政治的根本变革。(2)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区别

①公共权威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中的效力不同

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这一权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权威,形式上却具有公共性,它具有普遍性、最高性和强制性等特性;而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却不存在这样的公共权威,在国际政治中,任何国家、国家集团或者其他力量,都不具有使自己的权力和权威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统一、有效的权力和权威的能力,都不可能使自己的意志成为最高意志。

②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利益构成和内容有所不同

国内政治的利益构成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和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内政治的主导利益和主要内容,但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和斗争,其他非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的利益竞争和合作,同样是国内政治的重要内容;国际政治的利益构成了除各国统治阶级的利益之外,还包含各国的民族利益、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③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在行为主体方面的不同

国内政治是阶级、阶层、政府、政党以及政治团体活动的舞台,因此,一国内的政府、政党等是国内政治中最活跃的政治主体;在国际政治中,虽然存在和活动着其他行为主体,但是,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因此,国际政治主要是国家活动的场所,其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

④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力量对比不同

国内政治的力量对比主要存在于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和政治团体之间,其政治格局是这些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国际政治的力量对比则主要发生和存在于主权国家之间,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主要是主权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力量相互之间作用的结果。

2014年东北财经大学805政治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政治学试题C

注:l、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题签(试题)上不给分。

2、答卷须用黑色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书写,用铅笔、红笔等其它颜色笔答题,试卷作废。

3、答卷上不得做任何与答题内容无关的特殊标记或符号,否则按零分处理。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30分)

1.政治投票

2.资本主义国家的创制权

3.政治情感

4.一党制

5.议会君主制

6.政治态度

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8.国家元首

9.封建制图家

10.国家机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政治参与有哪些基本类型?

2.中国政治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历史阶段?

3.政治斗争在社会和历史中的作用。

4.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5.政治权利的基本内涵。

三、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洛克是天赋人权论的第一人。

2.实现中图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运用政治权利的相关原理,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论述说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运用民主政治的相关原理,结合实际分析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参考答案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政治学试题C

注:l、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题签(试题)上不给分。

2、答卷须用黑色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书写,用铅笔、红笔等其它颜色笔答题,试卷作废。

3、答卷上不得做任何与答题内容无关的特殊标记或符号,否则按零分处理。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30分)

1.政治投票

答:政治投票是指公民个人在竞争性政策之间,或政治和公共职位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达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投票的方法有很多,它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各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

2.资本主义国家的创制权

答:资本主义国家的创制权是指公民在法定人数内可以提出立法建议案,交立法机关讨论修改或经投票直接制定为法律的权力。创制权也就是在形式上承认公民有立法提案权。依其行使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①直接创制。提出立法建议案不经立法机关讨论而直接交付公民投票表决;②间接创制。将立法建议案先交立法机关讨论,如获通过则成为法律,如被否决则提交公民投票表决;③原则创制。由公民提出制定或修正法律的原则,再由立法机关根据这些原则制定成法律;④草案创制。由公民提出完整的法律草案,经立法机关讨论过后成为法律。

3.政治情感

答:政治情感是指社会成员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心理反应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两个心理层面:①处于较低层次的政治情绪,即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根据其政治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产生的短暂的主观体验;②处于较高层次的政治感情,即社会成员在对政治关系的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心理体验。政治感情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具有持续、稳定、较有理性、易于自我控制的特点。

4.一党制

答: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存在唯一的执政党,它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一党制一般分为绝对一党制和相对一党制两类。实行一党制的国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西斯国家;另一种是当代民族主义国家,当代民族主义国家一党制主要存在于非洲国家。

5.议会君主制

答:议会君主制是指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府由议会产生,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在议会君主制中,君主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实际限制,一般只具有国家象征意义。其议员是选举产生的,并有特定任期,君主则是世袭终身任职的。这种政体通常是那些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不够彻底的国家采用的政体形式,其典型国家主要是英国、日本等。

6.政治态度

答:政治态度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其特点是:①政治态度是特殊的心理要素;②它是综合性的心理要素,也是其他心理要素形成以后的心理结果。政治态度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心理转换为政治行为的必经环节,其倾向性决定了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

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对于政治的含义所做的多方面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具体如下:①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③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④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含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

8.国家元首

答: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其设置既是国家政府机构内部分工的需要,也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需要,甚至是民族精神支柱的需要。它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个体国家元首,即由一个人独自担任国家元首;二是集体国家元首,即由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担任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在各国不尽相同。

9.封建制国家

答: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压迫农民阶级的统治机器,其本质上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阶级的专政。封建国家是在封建地主所有制基础上,以封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经济和人身奴役为原则建立起来的,其在组织制度上具有如下特点:①封建国家的最高权力为君主所有,封建国家的组织结构一般呈现金字塔形。;②封建国家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实现对全社会的政治控制,常常设置极为庞大的官僚机构,同时,封建社会的政治权力本质取向在国家组织制度上集中表现为官本位取向,促使人们更多地竞争和谋取官位;③封建国家把全社会组织进政治生活,从而使国家即成为社会。

10.国家机构

答: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和规则制度体现。其特性主要表现在阶级性、实体性、严密组织性和特定的职能性,国家机构执行着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全部职能,不同的国家机构和部门来履行着不同的政治职能,它的设置一般遵循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政治参与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政治参与的基本类型有:(1)根据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行为形态划分:

①自动参与。公民基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而自觉地对政治过程施加影响的行为。

②动员参与。公民因受他人鼓动或响应政府号召而发生的影响政治过程的活动。

③消极参与。公民出于自觉或不自觉的原因而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或对政治活动采取消极行为。

政治参与的这三种类型,在政治现实之中不容易分辨,任何国家的政治参与状况,都是动员参与、自动参与和消极参与的混合,所不同的是三种类型在不同条件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合方式,这三种类型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关系。

以上的分类并没有深入到政治参与的性质和政治功能,因为政治参与是与特定的社会民主政治形态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其政治功能和意义是在特定的民主政治形态基础上发挥的,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不同民主政治形态的划分来区分政治参与的类型,具有本质性的意义。(2)按照这一标准,可以把政治参与划分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两种历史类型:

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资本主义政治参与同资本主义民主制密不可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一些表面平等、自由的原则就运用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公民政治参与的表层设施和机制。以普选制为标志的选举制度又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合法途径。另外,政党政治、结社自由等还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活动的途径。

②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表达享有政治权利的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一定政治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人们实现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人民政协更是人们群众和社会团体参政议政的重要机构,同时,各级政府有关公共决策的咨询会议、听证会议,都形成了我国人民广泛参与政治的形式和特定渠道。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政治参与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要真正普遍吸收所以劳动者来管理国家。

2.中国政治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历史阶段?

答:中国人对于政治的研究,几乎与中华文明一样历史悠久,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按其内容大体上可划分为五大阶段:(1)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

大约从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771年的夏、商和西周,是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当时的政治思想主要围绕统治的合法性和统治手段展开的,它们反映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说

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政治学说“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及阴阳家、名家等等。这些学说,不仅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把中国政治学说从论证统治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推进到了以阐述如何进行统治为主要内容。(3)封建社会的政治学

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糅合了各家学说的观点,另一方面以“天人三策”再次把它与神的意志相结合,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就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占据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同时,也大大禁锢了其他政治学说的发展。(4)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学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力量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了三大政治学说相激相争的思想格局。三种政治学说斗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在它的指引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5)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成为中国政治学的主导内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学的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政治学的学科体系方面,我国政治学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并且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现有基本框架是以政治理论、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学和国际政治学为主干而建立的。但另一方面,我国政治学研究力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别,随着社会政治实践的发展,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必定不断深化。

3.政治斗争在社会和历史中的作用。

答:政治斗争是指各阶级、阶层、政党、民族、国家和政治力量之间围绕着政治权力所进行的斗争,它是各政治主体之间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政治权力而围绕着公共政治权力所产生的对抗性互动行为,是阶级斗争的高级形式,其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斗争的方式有武装的、和平的、公开的、秘密的等等,其斗争的具体形式有政治罢工、游行示威、议会斗争,它具有利益争夺、权力角逐、矛盾对抗、等特点。

政治斗争在社会和历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政治斗争不断改变社会的利益分配结构。政治斗争的源泉和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斗争双方会以利益为支点而展开激烈的博弈和角逐,通过其绝对的胜负来重新分配社会利益,改变社会利益格局,重新建构新的利益格局。(2)政治斗争直接作用于社会变迁的进程。政治斗争通常以暴力或非暴力进行,它常常会摧毁旧的政治权威和政治权力而建造新的政治稳定或社会混乱,从而推动或阻碍社会变迁进程。(3)政治斗争直接影响着政治权力关系的变化,也改变着社会的政治结构。政治斗争常常会发生激烈的博弈,其核心目标是获得政治权力和利益,因此,政治斗争的胜负会改变原有的政治权力,塑造新的权力体系,从而改变社会原有的政治结构,建构新的社会结构。(4)政治斗争影响着政治权利的取得或重塑,改变了社会的政治权利结构。通过政治斗争,原有的政治权利主体变更,新的主体取代原有的从而达到了改变旧的政治权利体系的效果。

4.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答: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其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如下重要作用:(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所以从事政治活动,其根本动因在于人们实现自己利益的要求。人们进行政治斗争,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利益是人们政治活动的主旋律。(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为其所由以建立的社会成员的利益服务的。国家是以特定的阶级利益为基础和归宿,采取了公共权力形式的政治组织和制度;政党是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者;政治社团则是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不同的具体利益和要求。(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作为观念而存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自于人们的政治利益,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内容和利益要求,并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利益。但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往往并不采取直接与利益联系的形式,二是通过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态度、看法和论述来间接地与特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个人、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同一群体中不同成员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发展以及利益本身内容和层次的发展提高,都会引起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从而引起政治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5.政治权利的基本内涵。

答:政治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政治权利的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在现实生活中,它体现为个人政治权利和集体政治权利。(1)政治权利本质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求。政治权利之所以得以形成,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要求。政治权利以不同力量为主体,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政治资格。(2)政治权利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前提条件和后盾力量。政治权利是由政治权力确认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资格。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政治权利的形成,必须以特定政治权力的确立和确认为前提条件,同时,社会成员和社会政治群体权利的实现,也必须由政治权力来保障。(3)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是社会力量关系的体现;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法定资格,体现着作为社会力量的政治权力与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力量之间的关系。(4)政治权利是法定的资格性规定。拥有政治权利的人有法定资格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进行活动,主张共同利益,并且要求自己的主张和行为得到政治权力的保障,实现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通过政治生活实现共同利益的中介环节。

三、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洛克是天赋人权论的第一人。

答:此观点有误。(1)天赋人权论是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首先由格老秀斯与斯宾诺莎提出来的,后经霍布斯与洛克将其发扬光大,最后由卢梭等人完成理论系统化工作。(2)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以前,受自然法则支配,人人都平等享有自然权利: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由于人们同时具有自私自利等缺点,从而会对他人权利构成侵害和破坏,因此,有理性的人们便联合起来,订立契约,让渡权利,组成国家以保护人们的权利。国家权力的基础是人权,国家权力的原旨和目标是维护人权,政治民主化是天赋人权的内在要求。(3)洛克是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而并非是第一个提出天赋人权论的人。他认为天赋人权学说包括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等;强调自由和法律不可分;主张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

所以,洛克并非是天赋人权论的第一人。

2.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

答:此观点正确。(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既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方向,也彰显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2)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内涵与指向是一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际上是要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中国道路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国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尊重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了人民基本权益的实现,人民亲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和魅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群众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应中国梦的要求,蕴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和保障,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运用政治权利的相关原理,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论述说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答:政治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定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政治权利本质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求;政治权利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前提条件和后盾力量;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政治权利是法定的资格性规定。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就其完整的意义而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它一般分为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观及其制度安排,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以下:(1)人权的核心内容是自由权和生存发展权,这与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具有一致性。“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的一贯主张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治国理念,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根本意志。我国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体现了政治权利是法定的资格性规定的特性,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具有可靠的保障性。(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将会使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

政治权利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政治资格,社会成员可以凭借自己所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充分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进行活动,主张共同利益,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将进一步切实保障每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使公民的各项权利有法律的保障,有制度和物质的保障。(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国家公民权利划定一个界限,并促使国家价值观的转变。

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有机构成,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一切政治权利内含的两个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意味着社会关系的调整要更加注重权力和权利的平衡、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尊重与保障人权”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摆正自己的位置,履行公仆职责,确保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的侵害。(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进一步促进中国法治和政治文明发展的需要。

人权的核心是使每个人的个性、人格、精神、道德和能力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总是相应地使公民实际享有的法律权利的扩大,通过宪法予以承认和规定,这样就会进一步促进国家法治建设,建设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5)“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在世界上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良好形象奠定法律基础。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联合国的重要宗旨和原则之一,当前,以联合国为主要舞台的国际人权领域的活动异常活跃,人权已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主题、国际交流和合作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多年来,我们国家根据宪法制定了一批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签署了一批保护公民权利的国际公约。 “尊重和保障人权”,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权事业的进步,推动国际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和共同进步,树立中国改革开放、和平发展和尊重人权的国际形象,促进中国和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2.运用民主政治的相关原理,结合实际分析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答:(1)民主政治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对于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言非常重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和本质性规定,也是多年来我国民主政治改革的基点和突破口,对社会民主具有示范作用。发展党内民主会推动党的自身建设朝着民主、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也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执政合法性的需要。(2)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切实推进,必将带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其党内民主建设的意义决不仅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而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①党内民主发展并推动了社会民主的实现。

在我国缺乏民主政治传统的环境下,政党扮演了推动社会民主实现的重要角色。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是一种互动的辩证关系,党内民主对社会民主具有重大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整合了整个社会民主的政治、思想、组织资源,所以党内民主又是社会民主的核心和题中要义,而社会民主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带领人民群众所要实现的。

②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将实质性地推进整个社会的政治发展。

把党内民主视作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是由目前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也是兼顾民主和稳定这两大政治发展目标的实际需要。中国目前的中心任务还在于经济发展,这是由当前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所决定的,所以民主政治的发展要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稳定健康的环境。率先实行执政党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会对整个国家的民主进程起到表率作用,将实质性地推进整个社会的政治发展。

③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只有实现和保持党的团结和谐,才能对社会和谐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只有充分的党内民主作风,形成和谐的党内氛围,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稳定的政治保障。反过来,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党内和谐、党内民主及其制度的建设也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④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将有效地推动法治国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是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宪法超于权力而成为典范。我国党内民主的核心是以党的规章制度来促进民主建设,由此推及到社会民主,同样也是通过法律、规章和制度来确保其顺利进行,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将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13年武汉大学641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D卷)

科目代码:641

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政治权力

2.公民诉愿权

3.政治参与

4.单一制国家

5.国家元首

6.两党制

7.压力集团

8.政治社会化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l0分,共50分)

1.简述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2.根据政治合法性依据,政治统治可分为哪些类型?

3.请概述政治管理的基本特征。

4.简述政党的主要作用。

5.当前我国有哪些重要的政治社团?

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请列举政治学发展史上的几种典型的国家观,并进行评述。

2.现代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对其中的某一种方法的依据及其运用展开论述。

3.请说明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并结合中国国情阐述中国实现民主的可行路径。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D卷)

科目代码:641

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政治权力

答: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就既定的社会来看,政治权力是指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比中,常态下往往是大于其他力量并且制约其他力量的社会公共力量。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2.公民诉愿权

答: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诉愿权包括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控告和诉讼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权利主要是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侵犯时提出诉讼的权利,其主要内容包括宪法诉讼权、行政诉讼权和选举诉讼权等。由于金钱和资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诉愿权只是规定公民的控告和诉讼资格,却不能保证公民真正维护自己的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诉愿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控告权和要求赔偿权。这些权利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权力属于人民的特点。

3.政治参与

答: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其特点有: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②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③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④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⑤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4.单一制国家

答:单一制国家是指中央权力机关掌握着主要的和统一的政治权力,并统辖着地方权力。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其基本特点在于:①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②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③国家具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机关,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握;④全国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按地域划分,各地域的地方权力必须受中央权力的统辖;⑤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⑥由中央机关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因而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

5.国家元首

答: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两种。国家元首的职权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主要是:①公布法律;②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③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④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⑤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⑥有些国家元首还是国家武装力量统帅,具有全国武装力量的指挥权。

6.两党制

答: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主要是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往往势均力敌,在竞选过程中激烈角逐、你争我夺,而且在竞选以后,执政党和在野党也相互对峙,不断攻讦,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或“两党对峙制”。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

7.压力集团

答:压力集团又称为政治性利益集团,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资本主义社会压力集团具有政治社团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①压力集团数目和种类繁多;②压力集团活动范围广泛;③压力集团相互之间利益对立,在政治活动中相互排斥;④压力集团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

8.政治社会化

答: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主要有:家庭、学校、特定的政治符号、政治实践。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l0分,共50分)

1.简述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答: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政治权利有不同的内容。就其基本内容来看,政治权利包括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确定、实现、享有和分配,具体体现为主张共同利益的实际内容、实现规则、实现人选,主张实现不同利益的共同规则,主张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范围、行为方式和相互关系。不过,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政治权利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政治权利。(1)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当前,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政治权利的规定集中体现在关于自由权、平等权、参政权三个方面,尽管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规定详略不同,但是其基本内容大体上是一致的。

①自由权

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自由权的规定既包含着政治活动的自由,又包含着非政治性活动的自由,因此,自由权对这两方面基本都适用。就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此外,资本主义国家对公民自由权的规定还包括迁徙自由、罢工自由等等。

②参政权

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资本主义社会规定的公民参政权大体上包括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

③诉愿权

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诉愿权包括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控告和诉讼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权利主要是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侵犯时提出诉讼的权利,其主要内容包括宪法诉讼权、行政诉讼权和选举诉讼权等。(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现其利益的真实政治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的真实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标志内容。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

①自由权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自由权是一种社会权利,也是政治权利。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和通信自由。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人身由自己自由支配。

②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选举权是参政权的集中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选举权主要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拥有的选举人民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拥有的被选举为人民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③监督权和罢免权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公民的罢免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定程序对于不合格的人民代表有罢免的权利。

④诉愿权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诉愿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控告权和要求赔偿权。

2.根据政治合法性依据,政治统治可分为哪些类型?

答: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合法性的依据对政治统治进行类型划分,把政治统治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传统型的政治统治、魅力型的政治统治、法理型的政治统治。(1)传统型的政治统治是指以传统的习俗和习惯形成的政治价值和规则为依据而建立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统治,其统治是“建立在一般的相信历来适用的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授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上”。在这种政治统治中,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是传统的政治习俗和习惯。(2)魅力型的政治统治是指政治权力执掌者和政治统治者凭借自己的政治人格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建立政治权威,获得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的政治统治,这种统治建立在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所默示和创立的制度的神圣性,或者英雄气概,或者楷模样板之上。(3)法理型的政治统治是指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即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法律和政治规则的权威基础上的政治统治,是“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利的合法性之上”的政治统治,人们服从的是法律和政治生活的规则,“服从有合法章程的、事务的、非个人的制度和由它所确定的上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