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的中医药防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22:33:33

点击下载

作者:张玉珍,史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卵巢早衰的中医药防治

卵巢早衰的中医药防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卵巢早衰的中医药防治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排版:昷一出版社:张玉珍,史云出版时间:2016-02-01ISBN:9787513227742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刘 序

近20年来,卵巢早衰发病率有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属妇科临床比较疑难的病症。西医治疗本病常用激素替代,副作用较大,故求助于中医治疗的患者较多,而中医治疗亦不十分理想。本病严重影响年轻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所以研究这一疾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张玉珍教授是当代中医妇科泰斗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她从年轻时代就智慧超群,勤奋学习,博采众长,在继承和发扬罗老学术思想方面颇有心得,这就是她带领弟子们勇于攻克这一疑难病症的基础所在。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衷中参西,系统地介绍了卵巢早衰的中医药防治,并做了相关的专题研究和临床医案举隅,借以印证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的理论和临床疗效。特别是介绍了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的思路与方法,并从多渠道来防治这一疑难病症,体现了临床实用性。

本书的成功在于它是目前首部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的专著,它体现出有继承、有创新、有理论、有实践的特点。本书文字不多,但分量厚重,贯穿着三代中医人对本病理、法、方、药的探索;在编书的形式上別具一格,值得借鉴。

此外,本书给我的启迪是:若经过进一步的梳理,可编入教材或教参,但建议首先要确定一个中医病名,与西医称的卵巢早衰相对应,以便构成中医学疾病系统,如称之为“天癸早竭”,特提供学术界商榷。

谨此推荐本书以飨读者。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敏如2015年6月30日于香港罗 序

生殖健康是健康的基石,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后代的健康,社会的稳定。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于生殖健康的记载甚多,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生殖理论的阐述。对于女性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规律及其机理的论述,是中医妇科学理论的基础。我国在宋代已有专科的设立,产科是最早设立的专科之一。当时已有中医妇科与产科的专著《妇人大全良方》。明清时期,妇科专著众多,对妇科疾病的理法方药完备,为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妇科极具中医特色与专科优势,历史上名医辈出,代有传人,灿若繁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张玉珍教授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导师。她1969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早年跟随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从事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我们同期在1991年作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罗元恺学术继承人,于1994年获得出师证书。她深得罗老的真传,是我所尊敬的学长。张教授致力于中医事业46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她协助罗老研发“滋肾育胎丸”和“田七痛经胶囊”;协编《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教参和《实用中医妇科学》。其后,又主编国家级“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全国有较大的学术影响。近10余年来,她把卵巢早衰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不少患者经过治疗走出绝望的困境,卵巢功能得到改善,甚至还圆了做母亲的梦!功莫大焉!

卵巢早衰是妇科疑难病症,导致女性提早绝经、不孕,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并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只能进行激素序贯疗法以维持月经来潮,患者往往心身俱损。张教授潜心研究逾十载,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汤剂、膏方进行个体化治疗,又指导一批博士生进行中医病机和药效学的研究,形成了系列的诊疗方案,并提出“围早衰期”的概念,以指导预防和早期干预,体现了她宅心仁厚的高尚医德和力克疑难的深厚中医功力,为患者带来一线希望。现在她把积累多年的经验与心悟结集出版,让更多的同道分享她的研究成果,可以造福更多的患者。善莫大焉!

岭南医学源远流长,是岭南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荟萃的结晶,既善用岭南地方草药,亦吸取外来医药精华,成为独具一格的地域性中医流派。我们从2009年开始把学术流派研究纳入重点学科建设。2012年,“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流派工作室立项。张玉珍教授的这部新作是她对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研究与发展的贡献。谨为之序。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主任 罗颂平“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2015年盛夏于广州编写说明

卵巢早衰的中医药防治,是我为之奋斗了40多年的中医梦。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接触到“卵巢早衰”这个病是在1971年。那一年,广州中医学院分派我和另外3位老师一起到海南建设教学基地半年并学习西医妇产科。当时的妇产科主任因某种因素自身就患有卵巢早衰,我一到那里,她就要求我给她开中药治疗,并鼓励我说:“西医对卵巢早衰只能用激素,疗效不好,副作用大,希望你们中医能治疗卵巢早衰。”她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后来我给她用中药辨证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对我是极大的鼓舞。自此以后,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成为我为之奋斗的中医梦,40多年来不曾懈怠。

我在1976年9月16日被罗元恺教授选为助手,后被确定为罗元恺学术继承人。在跟师的18年中,我有很多机会向恩师及全国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请教,尤其在学习、总结、传承罗元恺教授对中医妇科理论的研究及其在调经、助孕、安胎等系列临床和科研中,使我逐渐掌握了恩师首先提出的女性生殖轴。我深刻地体会到这是打开中医药防治妇科疑难病证的金钥匙。1991年我收集了恩师罗元恺用中医药治愈的卵巢早衰的验案,虽仅一例,却凝聚了恩师罗元恺教授治愈卵巢早衰的宝贵经验,反映了他治疗卵巢早衰重视调整肾阴阳和重视肾脾、气血,配合使用具有调经、助孕、安胎多重疗效的滋肾育胎丸的思路和方法。

近20年来,我发现卵巢早衰的发病率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我先后治愈了数十例卵巢早衰案例,其中部分患者陆续地怀孕了,甚至还有自然怀孕并生育2次的案例。责任感和使命感令我决心去攻克这个疑难病症。从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带领我的博士研究生史云开始了卵巢早衰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我们师生经历了十分艰难的选题、开题、临床、实验、结题、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等环节,终于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其后又有3个博士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她们不但在读博期间努力研究,毕业后仍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申报各级课题继续研究。现在我虽然已退休多年,每天仍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要求用中药治疗卵巢早衰的患者。我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我的弟子赵颖、廖慧慧与史云同心协力继续研究,对我是极大的鼓舞和安慰。我在2014年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上也呼吁学会组织专题研究。

岭南罗氏妇科传承全国著名妇科专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借此第五批师承弟子赵颖、廖慧慧师承罗元恺弟子张玉珍结业之际,献上此书供同道们共同探讨,一同研究中医之道。张玉珍2015年10月上篇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概述第一章 女性生殖器官解剖

解剖一词,最早见于《灵枢·经水》。其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虽然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略于解剖而详于功能,但解剖对阐述生理、病因、病机、诊断和防治疾病都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古人对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名称、位置及其功能的认识,散载于历代医著中,现分内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官予以介绍。第一节 内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官是指生殖器官内藏部分,包括阴道、胞宫、子宫等。

一、阴道

阴道,又称产道,意指胎儿分娩时所经之道路,位于子宫与阴户之间。阴道之名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本书列有“产后阴道痛肿候”和“产后阴道开候”。“阴道”是中医固有的名称,与西医解剖学中的阴道名称、位置及功能相一致。

阴道是防御外邪入侵的关口,是排出月经、分泌带下的通道,是阴阳交合的器官,又是娩出胎儿,排出恶露的路径,故亦称产道。阴道可反映妇女脏腑、精气津液的盛衰,如肾、肝、脾功能正常,则阴道发育正常,阴中润泽;若肝肾不足,可引起阴道发育不良,或阴道干涩。

二、胞宫

对现有文献循查,胞宫最早见于北宋朱肱撰《活人书·卷十九》:“热入胞宫,寒热如疟。”其后南宋齐仲甫《女科百问》、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和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妇人门》均原文引用。全国历版教材《中医妇科学》多把“胞宫”“子宫”定为女性名称不同,实为相同的内生殖器官,如二版教材《中医妇科学》说:“胞宫,亦称女子胞(即子宫)”。五版教材《中医妇科学》说:“子宫,即女子胞。又名胞宫……”卵巢和输卵管(附件)在中医古籍中没有相应的命名。随着学术的发展和中西医之间的互相渗透,现代中医妇科学术界根据《内经》相关经文创新提出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新理论已被认同。为了遵循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形态结构,又重视其功能尤其是肾主生殖的功能,结合临床实用,便于阐述,由张玉珍主编、刘敏如教授主审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对胞宫和子宫的概念做了如下修订:

胞宫是女性特有的内生殖器官的概称,胞宫的功能涵盖了内生殖器官子宫、卵巢、输卵管的功能。胞宫除与脏腑、十二经脉互相联系外,与冲任督带的关系更为密切。胞宫受肾、天癸主宰,汇通冲任督带,以“出纳精气”通脑髓、联五脏、主司子宫,使子宫具有行经和种子育胎的正常功能。此外,还有胞脉、胞络,是附于胞宫并联属心肾的脉络。《素问·评热病论》曰:“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素问·奇病论》又曰:“胞络者系于肾。”胞脉、胞络使心气下达胞宫和肾精营血输注胞宫以发挥其功能作用。

子宫,是女性特有的内生殖器官。“子宫”一词,最早见于秦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条下“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内经》称子宫为“女子胞”“子处”,属“奇恒之府”。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受胎论》中描述了子宫的功能和形态:“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明确指出子宫是阴阳交合,胎孕凝结所藏之处。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描述:“子宫……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在《类经》中指出子宫的功能为:“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进一步描述子宫的形态为“形如合钵”。

子宫在未孕的状态下呈前后略扁的倒梨形,壁厚而中空。子宫下部呈圆柱状,暴露于阴道部分的为子宫颈口,中医称子门,出自《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类经》注释说:“子门,即子宫之门也。”子宫包括了形如合钵而中空的子宫体和呈圆柱状的子宫颈。子宫的功能是主行月经、分泌带下、种子育胎、发动分娩、排出恶露。子宫的特性是在胞宫的主司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月节律。子宫又是奇恒之府,它的功能不同于一般的脏腑,脏藏精气而不泻,腑传化物而不藏,而子宫能藏能泻,藏泻有序,故子宫的又一个特性是:非脏非腑,亦脏亦腑,能藏能泻。

新界定后的子宫与西医所指子宫之名称、位置相同,功能相近。

新界定的胞宫与子宫的概念虽有所不同,但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在阐述妇女生理、病机时,对妇科疾病进行诊断、辨证、确定病位和治法时,胞宫、子宫各有其义,应互为补充灵活应用。第二节 外生殖器官

外生殖器官是指生殖器官外露部分,包括毛际、阴户、玉门。《灵枢·经脉》称为“阴器”,《素问·厥论》称“前阴”。汉代《养生方》中的“女阴图”,是现存最早的女性外生殖器图。

一、毛际(阴阜)

毛际,主要指前阴隆起的脂肪垫,即阴阜。青春期开始生长阴毛,与月经初潮时间大致同步。《灵枢·经脉》云“胆足少阳之脉……绕毛际”,第一次出现了毛际的解剖名称。阴毛,亦称之为“性毛”,具有男女性别的特征,成熟女性的阴毛呈尖端向下的倒三角形。阴毛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肾气的盛衰,阴毛异常也是部分疾病的特征。如卵巢早衰病人会出现阴毛过早脱落、变白。

二、阴户

阴户,又称四边。最早见于《校注妇人大全良方·求嗣门》:“登厕风入阴户;便成痼疾。”前起阴蒂,后至阴唇系带,左右大、小阴唇之间,阴道口外的前后左右,故称之为“四边”,出自《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后世很少用“四边”,多用“阴户”之名称。

三、玉门

玉门,古称廷孔,即阴道口。廷孔出自《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张志聪注:“廷孔……妇人之产门也。”可见廷孔,是玉门的最早名称。玉门的位置,《素问·骨空论》谓:“其孔,溺孔之端也。”指出阴道口的位置在尿道口(溺孔)之端。《备急千金要方》记述玉门的位置“在玉泉下,女人入阴内外之际”。同时也记载了“妇人阴阳过度,玉门疼痛”和“产劳玉门开而不闭”的病证。可见玉门即西医解剖学中的阴道口处女膜的部位。古人也有根据婚嫁、产与未产的不同,对阴道口冠以不同的命名,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说:“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

玉门是防御外邪入侵之门户,是行月经、泌带下之出口,是合阴阳之入口,又是娩出胎儿、胎盘、排出恶露之产门。

中医学认为外生殖器官与脏腑的关系密切。《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二阴。”《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诸病源候论》又说:“肾荣于阴器。”说明女阴的发育能反映肝肾功能,卵巢早衰多伴有内外生殖器官过早萎缩、干涩,给患者带来痛苦。女阴的病证在脏腑辨证也多从肝肾论治。(张玉珍)第二章 中医对月经的认识及生殖轴调节第一节 月经生理

月经是女子最显著的生理现象,指的是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一般以一个阴历月为一个周期,有如月相之盈亏,潮汐之涨落,月月如期,经常不变,信而有期。故又称“月信”“月事”“月汛”“月水”。月经来潮是女子发育趋于成熟并开始具有生育能力的标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妇人月水》中指出:“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信、月水、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规也”。所谓“常”也,既指月经一月一潮经常不变的周期规律性,又指月经的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应基本如常。

西医认为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建立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一)月经的生理表现

初潮:第1次月经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多在13~14岁之间,即“二七”之年。因地域、气候、营养、遗传、体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可以早至11~12岁,或迟至16岁。

周期:月经有月节律的周期性。出血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为1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在21~35天之内亦属正常,但应有规律性,相对恒定。

经期:即月经的持续时间。正常为3~7天,多数在3~5天。

月经的量、色、质:一般在经期第2~3天经量较多。月经量难以准确测量,一般以卫生巾的用量粗略估计,总量为30~80mL,因人而异。经色暗红,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

月经期表现:月经期间一般无特殊症状。部分女子在经前或经期可出现轻微的小腹胀、腰酸、乳胀,或情绪不稳定,经后自然缓解,一般不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此乃经前冲任气血充盛,气血变化较剧,子宫血流量增加,气机易于郁滞的结果,不做病论。

绝经:以停经一年以上的最后一次月经为标志。我国妇女绝经年龄一般在45~55岁,平均为49岁。受体质、营养等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

女性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月经或提前,或推后,甚或停闭数月。这是身体发育尚未完善之故。一般可逐渐形成正常的周期。妇女在妊娠期间月经停闭,哺乳期亦多数无月经来潮。这些均属于生理性停经。在绝经前,也会出现月经周期的紊乱,一般历时1~3年,月经才逐渐停闭。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月经现象: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月一至者,称为“并月”;三月一至者,称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称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称为“暗经”。妊娠早期,个别妇女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又称“盛胎”“垢胎”。以上特殊生理现象,若无不适,不影响生育,可不作病论。即以生育能力是否正常为主要依据,结合局部和全身情况,判断其是否属于病态。(二)月经周期节律

月经具有周期性、节律性,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规律性变化的体现。一般把月经周期划分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前期4个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阴阳气血呈周期性消长变化,形成胞宫定期藏泻的节律,并以每月一次的月经来潮为标志。

1.行经期

月经的来潮,既是本次月经的结束,又代表新的周期开始。这一时期是由阳转阴的转化期,此时阳长至重,重阳必阴,在阳气的推动下,血海由满而溢,子宫泻而不藏,血室正开,经血下泄,除旧生新。此期的“泻”是为了下一个阶段的“藏”。其目的实际上在于保护新生,形成下一个新的周期。气血活动呈下行状态。

2.经后期

经后期指月经干净后到经间期前。此期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亦相对不足。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阴血渐长,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阴长,是指肾水、天癸、阴精、血气等渐复至盛,而致重阴。重阴,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的阴长高峰时期。

3.经间期

经间期指两次月经的中间时期,亦称为氤氲之时、“的候”期、“真机”期,相当于西医所称之排卵期。一般会出现锦丝状带下。通过经后期蓄养,使阴精渐充,冲任气血旺盛,达到重阴状态,重阴必阳。这一时间的生理特点在于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乃种子之“的候”。

4.经前期

经前期即经间期之后至下次月经来潮之前的时期。此期阳长较快,阴盛阳生渐至重阳。重阳,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阳生的高峰时期,此时胞宫、胞脉、冲任等气血盈满,阴阳俱盛,以备种子育胎。若真机期阴阳交媾,胎元已结,则精血聚以养胎,子宫藏而不泻,月经停闭。如未结胞胎,阳盛则开,血室重开,去旧生新,血海由满而溢,月经来潮,又进入下一个周期。

月经周期中四个不同时期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阴阳气血周期性地消长转化,子宫定期藏泻,形成了月经周期的月节律。月经周期各期阴阳转化及气血盈亏变化的规律,是指导调经的基础理论之一。(赵颖)第二节 月经产生的机理

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胞宫定期藏泻的结果。《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是对月经产生及绝经机理的基本阐释。要充分理解月经产生的机理,需要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从脏腑、天癸、气血、冲任督带、胞宫与月经的关系上进行阐述。

一、脏腑与月经

月经的产生,肾起主导作用,与肝、脾关系尤为密切。

1.肾

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肾主封藏,肾藏精,主生殖。《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曰:“精者,生之本也。”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殖的基础。《灵枢·决气》指出:“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此为先天生殖之精,男女皆有,为元阴、元精。其他脏腑所化生的精气也藏之于肾,不断充养先天生殖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此为后天水谷之精。肾藏精,指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泻精气的功能。精藏于肾,先天生殖之精与后天水谷之精皆藏于肾,依赖肾气的贮藏和施泻作用发挥其主生殖的生理功能。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肾藏精,精化气,精气即肾气,寓元阴元阳,即肾阴肾阳,是维持人体阴阳的本源。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征是肾气自然盛衰的反映。肾气盛,天癸至,月经来潮。

肾为天癸之源。肾气盛,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肾气衰,天癸竭,则月经断绝。女子到7岁左右,脏腑渐充,肾气乃盛,生长发育较快。后天之精不断充养先天之精,使藏之于肾的天癸渐趋充盛,到了二七之年,则天癸至,并促使冲任二脉通盛,月经初潮。此后,随肾气的充盛,每月天癸泌至,呈现消长盈亏的月节律,经调而子嗣。其后,随肾气的虚衰,天癸亦渐竭,经断而无子。

肾为冲任之本。冲为血海,是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处,聚脏腑之血,冲脉气血充盛,使子宫满盈;任为阴脉之海,使所司之精、血、津液充沛。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任虚冲衰则经断而无子。故冲任二脉直接关系月经的潮与止。肾经与冲脉下行支相并而行,与任脉交会于关元,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故冲任之本在于肾。

肾为气血之根。肾藏精,精化气,精生血。《冯氏锦囊秘录》说:“气之根,肾中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阐明了肾有阴阳二气,为气血之根。

肾与胞宫相系。肾通过胞络与胞宫直接联系。《素问·奇病论》曰:“胞络者,系于肾。”《难经》曰:“命门者……女子以系胞。”胞宫司月经,肾与胞宫相系,肾司开阖,亦主子宫藏泻有常。

肾与脑髓相通。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脑为髓海,故肾与脑相通,脑、髓、骨均属肾所主。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月经的产生也离不开脑的调节。

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为水火之宅,寓真阴而涵真阳。肾阴充则全身诸脏之阴亦充,肾阳旺则全身诸脏之阳亦旺盛。如《景岳全书·传忠录》曰:“命门为精血之海……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肝肾同源、脾肾相资、心肾相济、肺肾共司脉气,肾的阴阳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生理正常。

肾气盛,肾的阴阳平衡,天癸才能泌至,冲任二脉才能通盛,精血方能注入胞宫,化为月经,胞宫才能受孕育胎。《傅青主女科》云“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

2.肝

肝藏血,主疏泄,具有贮存与调节血液,疏导气机的作用。脏腑所化生之血,除营养全身外,均储藏于肝。肝经与任脉交会于曲骨,与督脉交会于百会,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肝脉与胞宫是通过冲、任、督而间接联系的。冲为血海,肝又司血海,调节血海定期蓄溢,使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保持常度,肝为血脏,与妇女生理有密切关系,尤其在月经的化生和量的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情志所伤往往影响肝经,导致肝气郁结而发生月经异常。

肝与肾同处下焦,乙癸同源,为子母之脏。肾藏精,肝藏血,肾中精气充盛,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血满盈,则肾精有所化生。精血互生,同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使经血源源不断。又肾主封藏,肝主疏泄,一藏一泻,使经水行止有度,经量如常。肾与肝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气血的藏泻,使血海按时满盈,则胞宫藏泻有期。

3.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脾气主升,具统摄血液、固摄胞宫之功,使血液循脉道而行,并维持胞宫、胞脉的正常功能。脾经与任脉交会于“中极”穴,又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穴。脾与胞宫是通过任脉、冲脉间接联系的。脾与胃相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化生气血,为多气多血之腑。胃气主降,足阳明胃经下行与冲脉交会于气街,冲脉赖此得到充养,而致“太冲脉盛”,这是“月事以时下”的一个重要条件。故曰“冲脉隶于阳明”。脾胃化生的气血,一方面充养肾精,另一方面又通过经络输注于胞宫,作为月经的主要来源。《女科经纶》引程若水说:“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指出了脾胃在女性月经、乳汁产生中的重要作用。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肾阳温煦脾阳,以维持脾胃的运化功能。

4.心

心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作用,心血充足时在心气的推动下则可达于胞脉,充于胞宫,有参与化生月经的功能。《素问·评热病论》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衰少不来也。”指出了心与胞脉的联系。《仁斋直指方》云:“血藏于肝,流注子脏,而主其血者在心。”又《素问·骨空论》言督脉“上贯心入喉”,可见心又可通过督脉与胞宫相联系。月经以血为本,胞脉不充或胞脉闭阻均可影响月经的正常来潮。心主神明,肾藏志,心居于上焦而属火,肾居于下焦而属水,心肾相交,上下交通,水火相济,是维持脏腑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心气下通于肾,《石室秘录》指出胞宫为“心肾接续之关”,心肾相交,神明清晰,血脉流畅,即可调节月事如常。

5.肺

肺主气,朝百脉,调节气机,通调水道,输布精微于周身,若雾露之溉。精、血、津、液皆赖肺气之输布而达于胞宫。肺经与任脉交会于“咽喉”穴,《灵枢·营气》说:“督脉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肺与胞宫主要通过任脉、督脉间接联系。

心肺皆处于上焦,心主血,肺主气,共同调节气血之运行。

在调节气血和产生月经的过程中,五脏是相互协调的。唐容川在《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说:“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脏腑通过胞脉、胞络、冲、任、督、带及十二经与胞宫联系在一起,维系着女性机体阴平阳秘,使精、气、血、津、液不断资生,以促进女子生长、发育及成熟,并为经、带、胎、产、乳提供物质基础。

二、天癸与月经

天癸属阴精,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作用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并受后天水谷精气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泌至,至人体进入衰老期时,天癸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如马玄台注释《素问》时说:“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男女皆有天癸,藏之于肾,在肾气旺盛时期,肾中真阴不断充实,在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下化生并成熟泌至。《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谓:“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类经》云:“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第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旺,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在男子则精气溢泻,盖必阴气足而精血化耳。”《血证论·卷五·胎气》又指出:“故行经也,必天癸之水,至于胞中,而后冲任之血应之,亦至胞中,于是月事乃下。”

女子在14岁左右,天癸蓄极至盛,开始泌泄,通过系肾的胞络达于子宫,它使任脉所司精、血、津、液更加旺盛、充沛、通达,并使冲脉广聚脏腑之血而血盛,冲任二脉相资,由满而溢于子宫,女性出现初次月经来潮,标志女子生长发育进入到青春期阶段。“天癸至”,任通冲盛,促使血海充盈,子宫由满而溢,因而有月经来潮,并有孕育功能,则“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始泄之后,进一步向成熟过渡,就形成了规律的泌泄,其泌泄是有节制的,因而使月经有了周期性排泄,女性表现出正常的月经周期生理。到49岁左右,“七七”之年,随肾气的虚衰而天癸竭,则月经亦随之停止来潮。“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天癸的“至”与“竭”是导致月经来潮与停闭的重要因素。天癸是月经产生的动力,其至、竭与生殖功能相始终。

三、气血与月经

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周流。气血均来源于脏腑。气血和调,经候如常。气血“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灌溉一身”,维系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是脏腑、经络行使在月经产生中功能活动的基础。

四、经络与月经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与女性生理、病理特点联系最密切的是肾、肝、脾三经,及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尤其是冲任二脉最重要,如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说:“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

冲脉、任脉与督脉皆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属奇经。

冲脉起于小腹胞中,其前行者,并任脉出会阴,其上行者行于脊柱之内,与诸阳经相通;其外行者经气街穴与足少阴经、足阳明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唇口;其下行者与肾经相并,渗三阴,即间接联系于肝脾。通过经脉的沟通,冲脉既受到先天之本的肾中真阴真阳的资养,又得到后天之本的脾胃气血的补充,与十二经五脏六腑有密切关系,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灵枢·逆顺肥瘦》记载:“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灵枢·海论》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故有“十二经之海”“冲为血海”之称。

任脉亦起自胞中,下出会阴,向前沿腹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环唇,分行至目眶下。任脉与肾经交会于关元;与肝经交会于曲骨;与脾经交会于中极,与手三阴经亦有交会,还与胃经交会于承浆,得胃气之濡养。任脉主一身之阴,为“阴脉之海”,可资冲脉,又得督脉相配,乃使任脉的经气流通,子宫得到阴精之充养,则月经、孕育正常。如王冰所言:“冲脉任脉,皆奇经脉也,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又曰“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妊养也”,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在天癸的作用下,冲脉广聚脏腑之气血,任脉所司之精、血趋于旺盛,并下注于胞宫,使月经来潮。

在此过程中,还有督脉的调节和带脉的约束作用。督脉与人体的诸阳经都相交或相会,有“阳脉之海”之说。督脉行于人体之后,主一身之阳,任脉行于人身之前,主一身之阴,二脉交会于龈交穴,一前一后,一主阴一主阳,循环往复,共同维系一身阴阳脉气之平衡。使气血调升,脏腑功能正常,保证子宫排出月经、妊养胎儿等功能发挥正常。带脉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又络胞而过,对胞宫有约束的作用,亦参与月经的调节。

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上与带脉相会,皆约于带脉,借十二经脉与脏腑相沟通。冲主血海,任为妊养,督为总督,带主约束,在天癸的作用下,各司其职,调节着月经的产生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状态。

五、子宫与月经

在肾、天癸的调节下,冲任二脉广聚脏腑之精血津液,受督带调约,协调作用于胞宫。胞宫主司子宫,子宫为血海,血海由盛而满,由满而溢。子宫主行月经,血溢子宫,而月经来潮。

综上所述,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督带调约,协调作用于胞宫,使子宫血气满盈,应时而下,是月经产生的主要机理。月经生理现象是生殖功能正常的标志。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周期。其中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中心环节,肾为主导,天癸为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阴精与动力,冲任汇集脏腑气血下达于胞宫,胞宫藏泻有期,则月经按时来潮。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调节月经产生。现代中医称之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赵颖)第三节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由来和发展

一、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由来

罗元恺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学家,全国第一位中医教授,他创立了女性生殖轴理论。在1982年全国首届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上,罗元恺教授以“肾气、天癸、冲任与生殖”为题,阐述了“肾气、天癸、冲任的作用,肾气、天癸、冲任与生殖的关系”,首次提出“肾气、天癸、冲任、胞宫构成了生殖轴,为女性生殖功能与调节的核心”,这是当时中医学术界首见的中医学女性生殖轴雏形。虽然后来的一些学者亦有过类似文章,但从源流上看,罗老早在1965年及1974年已有文章论及中医学女性生殖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肾-天癸-冲任-子宫轴构想,并指导他的学术继承人开展临床及科学研究,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了生殖学说,丰富了中医生殖轴理论,这一理论得到众多中医妇科学者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被引用于教材、教材参考书和指导临床以及启迪科研。因此,学术界公认这是中医妇科近代学术发展的重要贡献,并为国内医学界所认可。2014年11月在纪念罗元恺教授百年诞辰大会上,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刘敏如充分地肯定了罗元恺教授对于中医妇科生殖轴理论的贡献,特地撰文《罗元恺教授对中医生殖理论的贡献》,指出:“中医妇科生殖轴的提出,应该属于罗元恺教授的贡献,载入中医妇科史册。”

刘敏如教授又指出:罗老在《肾气、天癸、冲任与生殖》一文中扼要梳理了古医籍中有关的中医生殖观点,指出肾气、天癸、冲任的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难经·三十五难》曰:“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赵献可《医贯》谓:“五脏之真,惟肾为根。”马玄台释之曰:“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其后亦有相继有关的记载,如李念娥《内经知要》释曰:“肾水主五液,五气所化之液,悉归于肾。”这些是中医学有关生殖的传统记载。罗老领会:“五液,指脏腑之阴液、津液,应包含量微而效宏的内分泌液。肾藏精,既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更重要的是藏生殖之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亦归属于肾。天癸属阴精,又是无形之水,应是肉眼看不见而在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一种微量体液,其盛衰关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可认为天癸相当于垂体和性腺的内分泌素,曾有医家以天癸为月经者,则不确也。”罗老引证《灵枢·五音五味》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王冰亦指出:“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说明女子的月经和妊娠与冲任有密切关系,而男子的生殖器官和性功能也与冲任相关。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指出:“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为经络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后所生之病,千条万绪,可以知其所起。并有经带之病,全属冲任之说。”所以,有关生殖的记载,明示了月经与天癸、冲任关系密切,非天癸即月经。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认为,“八脉隶乎肝肾”,因“肝肾内损,延及冲任奇脉”,可见月经又与脏腑、天癸、冲任关系密切。由此,罗老继承了以上生殖观点,提出了女性“肾-天癸-冲任-子宫一条轴”学说,并不断研究,形成中医学女性生殖轴模式,填补了中医生殖学理论的缺如。

此后,罗元恺教授的女性生殖轴理论得到了众多医家的认可,被多版教材及著作引用,张玉珍主编的《新编中医妇科学》(2001年1月出版)在“中医女性生理”和“病机”等章节中提出罗元恺教授创立了中医女性生殖轴。

这就是罗元恺教授创先提出了“肾-天癸-冲任-子宫一条轴”的中医学女性生殖轴的由来。

二、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发展

中医女性生殖轴是在继承《内经》《难经》经典传统中医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实际上中医“肾主生殖”也包含了性腺卵巢的功能。

中医藏象学说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实体脏腑解剖的基础上的,中医学、西医学对器官解剖、功能的认识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在器官之外,中医借用了许多哲学思维模型扩大了脏腑的功能,如肾主生殖的内容很广。

罗元恺教授提出的女性生殖轴中的子宫是解剖实体子宫,而最重要的女性卵巢却无相应的中医名称。历版《中医妇科学》教材虽又明确胞宫即子宫,如何表达子宫外的内生殖器官成为中医妇科人的困惑并存在争议,也影响对生殖轴理论的理解及其应用。刘敏如教授在《罗元恺教授对中医生殖理论的贡献》一文中阐述了罗老提出的中医生殖轴的学术意义:“罗老认为肾气、天癸、冲任与生殖之间的关系密切,肾气-天癸-冲任是一条轴,成为女性生殖功能与性周期调节的核心,与现代医学提出的‘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有不谋而合之处,但两者不能简单地画等号,也不能牵强附会,但可以相互参照理解”。罗老进一步阐述了相互之间作用的关系,女子生长发育,以肾气盛为主导,至于天癸,是男女到达青春发育期所产生的一种与生殖功能直接相关的微量物质。冲任二脉,均起于胞中,概括了性腺的功能,并与女子的子宫有直接的联系,提出肾气盛才促使冲任通盛,故冲任之本在肾。冲为血海,肝主藏血,肝对冲脉血海有调节作用。而任脉起于胞中,主一身之阴经,为阴脉之海,同时任脉还有妊养之义,故谓任主胞胎。肝位于下焦,其经脉与任脉并行腹里,肝所藏之血,可通过任脉输注于胞中,以调节月经和妊养胎儿。由于冲任与肝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故调理冲任主要从调理肝肾着手。这些观点指导着临床辨证论治。罗老归纳了临床上常用于调整生殖轴的方药,如龟鹿二仙膏(鹿角、龟板、人参、枸杞)、左归丸(熟地黄、山萸肉、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牛膝、枸杞子、山药)和斑龙丸(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熟地黄、柏子仁)、右归丸、艾附暖宫丸、寿胎丸等,是调整生殖轴的代表方。可见女性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学术意义在于促进了中医学女性生殖轴理论模式的形成,指导着临床实践。

罗老提出的中医学女性生殖轴在中医妇科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继后中医妇科学术界一些专家,特别是他培养的继承人不断研究,逐渐形成了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理论,已应用在教材和参考书中,补遗了中医妇科基础理论。临床上生殖轴理论指导着调控月经周期、助孕安胎、产后调理等的治法、遣方、用药,如月经周期分阶段论治、补肾气疗法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等。在科研方面启迪了研究思路,深化了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理论的内涵。

刘敏如、谭万信主编的《中医妇产科学》(2001年10月出版)在总论中指出:“刘敏如先生根据中医肾-天癸-冲任-子宫女性生殖轴的观点,研究补肾药对女性生殖轴的影响。通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基本说明以补肾为主或佐以调肝、扶脾、活血治疗女性生殖轴失调所致的月经失调、不孕、更年期综合征等确有疗效;并由时丹等通过实验研究表明,补肾为主的方药,有不同程度增加阴道角化细胞指数和子宫指数,调整血中性激素水平,促进卵泡生长,增强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促进卵巢血管生成,扩张血管腔,减低硬化管壁厚度,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加血管雌激素受体(ER),改善血液流变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丙二醛(MDA),正向调节卵巢卵泡ER、促卵泡生成素受体(FSHR)、垂体ER、下丘脑ER、FSHR的作用。由此,可以初步说明中医生殖轴的研究意义和这一理论的基本确立。因此,本书编者根据有关研究,首次将‘中医学女性生殖生理基本观’列入本书,并在病机、治法以及有关病种中体现其指导意义。关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提出与研究,可说是中医妇产科基础理论方面的突破性发展,但仍然是个雏形,尚有必要从中医理论与临床方面不断积累研究数据来说明其调控机制,形成中医学女性生殖生理的新理论。”

从中医传统认识,子宫即胞宫,但结合临床深化生殖轴的认识,胞宫、子宫又不完全相同。由张玉珍主编,刘敏如教授主审的“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对“胞宫”“子宫”的概念做了修订(见第一章),使人们对生殖轴的由来和发展理解更深刻了,而且该教材还归纳了月经周期调节的几种学说。《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月经产生的理论是经典之说。中医学对月经周期的形成和调节的论述,目前有数种学术见解可供参考。

上述学术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或阐述了月经周期性节律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妇科理论,其中肾-天癸-冲任-胞宫轴说,目前得到较普遍的认同,该轴继承了中医的传统理论,认为月经产生的主要环节是肾、天癸、冲任、胞宫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医妇科学在继承传统理论基础上创新与发展的新理论。是中、西医妇科学在月经和生殖机理中重要的结合点,又是调经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10多年来,张玉珍教授先后带领史云等博士研究生及学术继承人赵颖、廖慧慧研究卵巢早衰的防治,提出“卵巢早衰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往往是脏腑、气血精津、天癸、冲任、胞宫先后受病,互为因果,其病机本质是肾脾亏虚、肝郁血瘀,引起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早衰”,并提出治疗思路与方法,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创新,并将会有不断的发展。(张玉珍)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病因,即致病因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妇科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的条件;探讨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后,导致脏腑、气血、天癸、经络以及胞宫、胞脉、胞络功能失调,发生妇科疾病的机理,就是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疾病,是人体受致病因素作用而发生的一个错综复杂的矛盾过程。中医防治疾病最关键的步骤是从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中“辨证求因”,捕捉病机,作为预防和论治的依据。正如《内经》指出的“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审察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随着经济文化时代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病因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病因,因此,研究妇科疾病的防治必须深入研究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妇科疾病,主要是指以生殖系统为主的疾病。妇女特殊的解剖生理,决定了有自身的病因病理特点。病因作用于机体后能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表现形式、程度与转归如何,是由体质因素决定的,而妇科病证则常是由脏腑、气血、冲任督带和胞宫、胞脉、胞络功能盛衰来决定的。第一节 病因

中医病因学起源很早,在春秋时代的《左传》中有“六气”病因说。《素问·调经论》根据病因特点将其分为阴阳两大类,曰:“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东汉张仲景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又指出:“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宋代陈无择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以六淫邪气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疮,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为后世中医学各科的病因分类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认为,任何证候都是在病因作用下,患病机体产生的一种应答性反应。由于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不同,故其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也就不同。因此,认识病因,除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因外,还要依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规律和疾病的临床表现来推求病因,为论治和预防疾病服务。“审证求因”是中医学特有的认识病因的方法,也是中医病因学的特点。由于妇女经、孕、产、乳的特殊生理均以血为用,寒、热、湿邪易与血相搏而发病,又因妇女常受情志因素和生活因素的困扰以及体质因素的影响而发病。同时,一些病理产物如瘀血、痰饮在一定条件下又转变为致病因素,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此外,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免疫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都可以导致妇科疾病,这进一步丰富了妇科病因的理论。

一、六淫邪气

风、寒、暑、湿、燥、火,在自然界气象正常的情况下称六气,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其失常如太过、不及或非时而至则为六淫,成为致病因素。六淫皆能导致妇科疾病,但因妇女以血为本,寒、热、湿邪更易与血相搏而导致妇科诸证。而机体内在的寒、热、湿邪系脏腑功能失常所致。六淫中的“火”与其他五种因素概念不同,并不是自然界气候。明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热”取代之,“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这种提法已被后世接受。

六淫致病属外感病范围。但人体阴阳的盛衰,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的失常,五行的胜复,也表现出类似六淫邪气的证候。这种邪从内生,又以五脏病变为主,称之为“内生五邪”。由于妇科疾病多由内伤气血、脏腑、天癸、经络,进而发生生殖系统的病变,故“内生五邪”,较“六淫邪气”的外感病更为多见。虽然二者的病机性质完全不同,但其证候有许多相同之处,且二者之间又互相影响,故有认为六淫具有病因病机的双重性。妇科病因病机向来多冠以“内”“外”二字以区别。(一)寒邪

寒为冬令主气。凡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不注意防寒保暖,则常易感受寒邪。冒雨涉水或汗出当风,过食寒凉生冷亦可使人受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主凝滞,易使气血阻滞不通。寒邪致病,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是指寒邪由外及里,伤于肌表、经络、血脉,或经期、产后血室正开,寒邪由下阴上客,入侵冲任、子宫,进而发生经行发热、经行身痛、痛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产后身痛、不孕症等病证。内寒,是机体阳气虚衰,命火不足,温煦气化功能减退,或阴寒之气弥漫的一种病理状态。内寒的产生,与肾脾阳虚关系最大,一是由于阳虚失于温煦,导致各种虚寒之象及血脉收缩,血流减慢。二是由于气化功能减退,阳不化阴,代谢障碍,阴寒性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聚积。阳气的温煦和气化功能减退常导致闭经、月经后期、痛经、带下病、子肿、不孕症。

内寒与外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寒以寒象为重,内寒以虚象为主。但外寒日久不散,阳气受伤,可致阳虚;素体阳虚内寒之人,又同气相求,易感寒邪,发为外寒证。(二)热邪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故热邪伤人,临床多以高热、出血、扰乱神明等上部症状为多;热邪易耗气伤津,正气损伤,津液亏乏,出现机能减退;热邪易生风动血,所谓“热极生风”,表现发痉、抽搐;热迫血行,出现血证。热邪致病也有外热、内热之异。外热为外感火热之邪,尤其以月经期、孕期、产褥期,热邪易乘虚而入,损伤冲任,发生经行发热、经行头痛、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带下、阴痒、子烦、子淋、产后发热。热邪结聚冲任、胞中,使气血壅滞,“热盛则肿”,“热盛肉腐”,则发为产褥热、盆腔炎或盆腔脓肿、阴疮、孕痈等病证。内热又称“火热内生”,主要是阳盛有余,机能亢奋,或五志过极化火,或六淫郁而化热,或瘀血化热,气郁化热以及阴虚生内热。火热内生,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发为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吐衄、经行头痛、经行情志异常、恶阻、胎漏、子烦、子痫、产后发热、阴疮等。

外热、内热显著不同。外热从外而入,热象较剧;内热从内而生,热象较轻。二者又互相影响,如内热之人,易感热邪。热邪致病,大多较急。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取决于热邪的盛衰和人体正气强弱。(三)湿邪

湿为阴邪,其性黏腻,易困阻气机,损伤阳气,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变生他病。湿性黏滞,患部重着,病情缠绵。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也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多与气候环境有关,如气候潮湿,阴雨连绵,或久居湿地,或经期、产后冒雨涉水,湿邪伤人。内湿,又称湿浊内生,主要是由脾的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下降引起的水湿痰浊在体内蓄积停滞的一种病理状态。《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内湿与外湿,病因不同,又互相影响,如湿邪外袭,每易伤脾;脾肾阳虚之人湿胜,每易被湿邪入侵,形成恶性循环。湿为有形之邪,因此湿邪伤人自无虚、实可分,但却能随人体的阴阳盛衰以及湿浊停留之久暂而发生从化的转变,或从阳化为湿热,或从阴化为寒湿。随着湿邪留滞的部位、时间不同分别发生经行浮肿、经行泄泻、闭经、带下病、子肿、子满、产后身痛、不孕症、盆腔炎等。湿邪可酿生湿毒,一是湿气蕴结所致,一是从阴部感染而来。此外,湿聚成痰,痰湿为患,阻碍气机,脏腑功能失调,酿生妇科诸疾,如闭经、不孕、癥瘕等。《女科切要》云:“肥白妇人,经闭而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认为痰湿是导致肥人闭经的原因。

二、七情内伤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类对外界刺激因素在精神情志反映的信息交流和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只要是适度的七情,能舒发情感有益健康,则属生理性的七情。七情太过,如突然地、强烈地、持久地作用于人体,超过了机体抗御或自我调节范围,从而导致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常,这属病理性的七情内伤。七情内伤的复杂病机归纳为“气机逆乱”,严重者,七情内伤还可以影响及脑,出现脑功能或心脏功能异常的病证。妇人以血为本,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气又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肝藏血,主疏泄,七情内伤最易影响气血失调发生妇产科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素问·痿论》说:“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为心下崩。”最早指出了七情内伤导致闭经和血崩。汉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又指出:“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把七情内伤所致的结气列为三大病因之一。宋代陈素庵认为“妇人经水不调,多因气郁所致”。这些论述对后世研究七情内伤与月经不调的关系影响较深。《妇人秘传》指出了七情内伤导致带下病:“七情过极,肝气横逆,木强土弱,脾失健运,因而带下绵绵,色黄或赤。”《傅青主女科》更全面地论述了七情内伤作为病因直接导致经、孕、产、乳、杂病,列有“郁结血崩”“多怒堕胎”“大怒小产”“气逆难产”“郁结乳汁不通”“嫉妒不孕”等证治,是历代妇科专著中论述七情内伤发生妇产科疾病最全面的。七情内伤可引起妇产科疾病,反之,妇科疾病或脏腑功能失常也可导致情志的异常,例如:妇人脏躁、经行情志异常等。现代临床观察到许多疾病可引起下丘脑调节功能的紊乱,如闭经、崩漏、滑胎、不孕症等常可致情绪低落,悲伤易哭,这又加重了病情。

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刺激对人的精神和身体造成的危害日益增多,七情导致妇产科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相应改变。中医七情学说阐明了心身统一的整体观,并较客观地、科学地反映了精神情志与心身辩证关系及情志致病的相对性和个体差异。由于七情内伤可使人致病,或使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尤其妇女以血为本,七情易伤及气血而发病,且往往病情难治。《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妇人之病不易治也……此其情之使然也。”女子情志内伤可反映在一生各个不同的时期: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更年期以及老年期,在特殊时期更易产生情志异常,比如经行情志异常、产后抑郁等。

内伤七情之中,以怒、思、恐对妇科病证影响为甚。

1.怒

抑郁忿怒,常使人产生气滞、气逆,进而引起血分病变,可致月经后期、痛经、闭经、经行吐衄、缺乳、癥瘕等。

2.思

忧思不解,每使气结,气血瘀滞,可致闭经、月经不调、癥瘕等。

3.恐

惊恐伤肾,常使气下、气乱,失去对血的统摄和调控,可致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不孕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