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国家教师资格证最新考试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00:46:38

点击下载

作者:陶红,张玲燕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学(国家教师资格证最新考试用书)

心理学(国家教师资格证最新考试用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心理学(国家教师资格证最新考试用书)作者:陶红,张玲燕排版:辛萌哒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9-01ISBN:9787566824271本书由广州暨南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科学心理学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品质进行量化,并揭示心理现象和心理疾病的神经机制;另一方面,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阔,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心理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应用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掌握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我、合理地调节情绪、有效地进行学习、妥善地建立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在教育领域,教育工作者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与相应特点,可以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应用心理学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心智、情绪情感、个性品质等全面发展。本科院校的师范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中学教师职业,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教师顺利开展工作尤为重要。本书正是为了满足教师掌握学生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的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在编写时兼顾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在内容的选取和构成上力求体现以下特色:

1.基础性

基础性主要体现在本书内容的选取方面。本书将对感知与注意、记忆与思维、学习与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学习迁移、生理与心理发展、情绪、人格、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与辅导、教师心理健康等内容进行梳理和介绍。

2.科学性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在教材的具体编写中既注重学科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又遵循结构的逻辑性,内容和形式统一。

3.前沿性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书中所选取的事例既生动有趣,又具有时代感。力求用心理学的理论阐析现实中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让学生从热点问题中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4.实用性

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通过深入浅出地阐释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启智性

每一章的结构安排为学习要点、案例导入、思考与讨论、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拓展阅读。通过这样的编排,学生在阅读中能明晰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逻辑脉络,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开放活跃的思维中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本书共十一章,由陶红、张玲燕任主编并统稿,各章的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李宁;第二章、第三章,王国华;第四章、第五章,陶红、肖孟琦;第六章,张玲燕;第七章,何桂华;第八章,林增兴;第九章,张晓洁;第十章,梁碧珊;第十一章,陈丽君、丘少云、赵晓蒙。

本书编写者都是多年从事心理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深谙学生对心理学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了解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书的编写宗旨是:让学生学得更好,让教师教得更好。本书既可作为心理学入门者学习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师范生公共必修课的教材,还可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参考用书。

本书的编写与出版得到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潘雅琴副编审对书稿的全程运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深表感谢。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谨向各位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的水平所限,书中会有一些不足和疏漏,敬请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正。陶 红 张玲燕2018年7月于广州第一章心理学概述【本章学习要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3.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4.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案例导入】

海伦·凯勒 (1880—1968),生于亚拉巴马州的小镇塔斯康比亚。一岁半时突患急病,致其既盲又聋且哑。在如此难以想象的生命逆境中,她踏上了漫漫的人生旅途……人们说海伦是带着好学和自信的气质来到人间的,尽管命运对幼小的海伦是如此的不公,但在她的启蒙老师安妮·莎利文的帮助下,顽强的海伦学会了写,学会了说。小海伦曾自信地声明:“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学!我要去哈佛大学!”这一天终于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入学考试。只见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练地摸来摸去,然后用打字机回答问题。前后历时九个小时,各科全部通过,并且英文和德文得了优等成绩。四年后,海伦手捧羊皮纸证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毕业。海伦热爱生活,她一生致力于盲聋人的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她先后完成了 《我生活的故事》等14部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影响,她那自尊自信的品德,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被誉为人类永恒的骄傲。

一岁半就既盲又聋且哑的海伦,若没有与命运挑战的非凡勇气和信心,是不可能成长为受世人赞誉的学者的。人生会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挑战,我们应如何面对挑战?倘若自我毫不畏缩,知难而上,并且最终战而胜之,那么,自我将会更加完善和成熟。在挑战面前,首先要肯定自己,肯定就是力量,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可以促使人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可以发掘深藏于内心的自我潜能。海伦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实证。海伦曾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培养自信的气质十分重要。但自信并非天生的,它是在个人生活与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认真地总结我们的长处和成功经历吧,让自信给我们力量去迎接人生的挑战吧。【思考与讨论】

1.从海伦的成长经历谈谈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关系。2.如何看待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的科学之一。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心理学一直包含在哲学之中。直到1879年,德国哲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WWundt,1832—1920)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才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本章将首先探讨心理学研究什么,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接着分析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心理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以及心理学有哪些重要的研究领域。然后将讨论如何进行心理学研究,即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方法有哪些。此外,还将简要介绍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从胚胎到婴儿,再到成人,伴随着生理的成熟和衰老,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发展。心理学将人的心理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人的心理是怎么发生、发展的,遵循什么样的规律。一、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的英文是 “psychology”,它由两个古希腊文字 “psyche”和 “logos”组成。前者的含义是 “心灵”“灵魂”;后者的含义是 “讲述”或 “解说”。两者合起来就是 “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说”。这可以说是心理学的最早定义,但历史上心理学长期隶属于哲学,因此该定义只具有哲学意义,并没有对概念作出科学的解释。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后,其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其研究内容和重点也已经改变。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心理学的界定才相对统一为如下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而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但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个体行为是外显的,而心理活动是内隐的,但人的行为和人的心理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探讨主要始于对人的行为的观察。例如,一个人的哭或笑的行为是由其悲伤或快乐的心理活动作用产生的。所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观察和描述,可以探讨其内部心理活动。反过来,人的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又是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一个人哭,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打击或失去了所爱而产生了悲伤心理;一个人笑,可能是因为他取得了成功或得到了满足而产生了快乐心理。因此,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的行为的系统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测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因。

在周围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风土人情、社会准则等。它们有的属自然现象,有的属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分别由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构成了人类不同的知识领域。而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人眼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人耳可以聆听旋律优美的歌声,人脑可以存储丰富的知识,事过境迁而记忆犹存。

心理学的研究形成了许多领域。研究人心理活动最一般规律的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形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形成了生理心理学;描述和了解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形成了人格心理学。对人的行为和能力进行测量的是心理测量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便又形成了应用心理学的众多分支。例如,服务于人类心理健康的临床心理学;服务于教育的教育心理学;服务于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此外,还有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的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化学现象不同,心理现象是生命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这些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多层次相关联的复杂系统。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比较稳定特征和相对持续状态这三个维度来看,又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称为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下面还分别有许多附属系统。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当人们处于觉醒状态时,总是在从事着这样或那样的活动,如生产劳动、学习、科学实验、技术革新、文艺创作、经商贸易、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人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与自己打交道的客观对象 (包括人和物)究竟是什么。为此,人们就需要不断地注意着、观察着、思考着、想象着,并且铭记着这些周围的事物和对象。

当人们集中注意观察当前的事物时,就会产生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事物的个别属性和一般意义的认知。当人们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着什么时,即产生了思维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以进一步获得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认知。当感知过的事物已不在眼前时,人脑中还会再次浮现该事物的形象,人们则称之为表象。想象活动则是产生于人脑中对表象进行再次加工改造的过程;想象是人的形象思维和创新事物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此外还必须看到,感觉、知觉、思维、表象和想象等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对构成这个连续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条件,就是人对曾经感知过的各种事物大多会以某种痕迹铭记在头脑中,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回想起来,然后继续参与到各种心理活动中去,这种现象称之为记忆。记忆是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它也是人类极其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以上所描述的各种心理现象,概括而言,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和对象在认识方面的心理活动。

当然,人们在与周围事物和对象打交道时,绝不会只停留在认识方面。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他人的同时,还会表露出一定的态度,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和体验,如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淡、高兴或烦恼、赞赏或鄙视、沉静或激动等。以上这些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态度体验,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心理学称之为情绪或情感。不仅如此,人们对与之打交道的事物和对象,并不总是满足于认识、感受和体验,还经常需要进一步改造客观事物和对象。为了处理好这些问题,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进而拟订目的和计划去行动,人们的这类活动叫作意志行动。而支配意志行动的许多内部因素和过程,如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等,也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在意志方面的心理活动。

在实际生活中,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方面,人的认知过程会影响人的情感过程,所谓 “知之深,爱之切”,说明认知过程对人的情绪情感的重要影响;“知识就是力量”说明了认知活动对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情感过程又会反作用于认知过程,没有人的情绪情感的推动或缺乏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人的认知活动就不可能发展与深入。同时,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情绪情感既可以成为推动人的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人的行动的阻力,而人的认知活动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节和控制人的情绪情感活动。

因此,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影响着认知过程的发生发展。三者都有其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2.心理状态

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称之为心理状态,例如,伴随着心理过程的注意状态;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出现的灵感状态;在情绪过程中出现的心境状态。只是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在一定的时限出现的某种相对持续的状态,它们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也不同于个性心理特点那样持久、稳定。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状态常常是从心理过程的发展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一个过渡环节。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会出现某种激情,可能只是一时的激动,但是,这种心理状态如果经常不能主动加以控制,那么久而久之,这个人便容易形成性情暴烈、易发脾气等比较稳定的个性特点。又如,一个人可能处事一时犹豫,这是常会出现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但如果久而久之任其发展下去,成为习惯,也容易形成优柔寡断这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点。

3.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是人们共同具有的心理活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心理过程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因此,心理学还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称之为个体心理或个性心理,简称个性或人格(personality)。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它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向,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和自我意识等。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例如,有的人有数学才能,有的人擅长写作,有的人有音乐特长,这是能力上的差异;在行为表现方面,有人活泼好动,有人沉默寡言,有人热情友善,有人冷漠无情,这些是气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能力、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二)个体心理与行为

心理学通过行为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 (behavior)就是个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这种反应有内在生理性 (如肌肉运动、腺体分泌等)和外在心理性 (如言语、表情等)。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例如,吃饭、穿衣、写文章、开车等行为,都是由一系列反应动作所组成的某种特定的反应系统。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情景下产生的。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stimulus)。强烈的光线是使眼睑关闭的刺激,饥饿是使胃肠蠕动加快的刺激。在人类行为中,语言刺激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语言发布命令,可以支配别人的行为,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使行为服从预定的目的。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而起作用。若人没有对光线、声音、气味的感知觉,就不会有对光线、声音、气味的反应。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不同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有丰富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的情况不同,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常常是不一样的。俗话说,“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喝蜜蜜不甜”。有机体的内部状态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反应也可能极不一致。因此,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他的外部行为反应。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一个人的视觉和听觉能力,是通过他对微弱光线和声音的反应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记忆,是通过他运用知识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是通过面部和姿势表情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它就像是一个 “黑箱子”,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重量、大小和体积,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行为来客观地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即打开 “黑箱子”。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三)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而总要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种种联系,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阶级关系、上下级关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等,从而就产生了各种社会心理现象,例如,时尚、风俗、习惯、偏见、舆论和流言,以及不同团体、民族和国家的心理特点等。当然,这些社会心理现象也表现在个体的心理现象之中。显然,如果仅研究个体心理而不从整个团体以及团体关系角度来加以研究,就无法理解这些社会心理现象。因此,心理学还要研究团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团体心理是在团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团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团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但它对个体来说,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或发展。因此,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也应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一切科学都肩负着为人类造福的任务,心理学也不例外。现代心理学在了解民意、选拔人才、教育训练、维护健康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早已承担了任务并作出了贡献。随着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深入,心理学的内容趋于丰富、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学科发展综合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特点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心理学所承担的任务已越来越系统和丰富。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以下几点:(一)描述与测量

描述,即对心理事实用科学语言予以叙述,以便人们认识它。描述只说明事实的真相,不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描述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的目的是对心理活动进行精确的观察,或根据人的外部行为、动作和反应,获得事实以便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推测,它涉及对个体行为以及行为发生时外部环境与自身主观心理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科学不同于艺术描述,它强调确定性、精确性。因此,心理学的描述不仅要借助于语言文字,还要借助于数字、公式、图示等。例如,以一份标准化智力测验测量一群小学生,就可以计算出每一名学生的智商,再据此描述每一名学生的智力在这个集体中所占的位置。心理学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必须考虑信度和效度两个方面的要求。正是由于有了科学的描述和测量,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才不再感到无从下手。(二)理解与解释

理解与解释是对个体行为作进一步分析,探索产生该行为的可能原因,即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要理解与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并不容易。由于人的行为背后有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理原因,因此,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就要分析和阐明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解释说明还包括把已知事实组织起来以形成与事实相符的说明,也包括就事件之间的关系提出需要证明的假定。一般来说,生理特点、年龄因素、个人经历、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等,都可能成为解释心理的依据。当然,具体成因则因人而异,心理的原因有些是暂时的,有些是稳定的;有些是单一的因果关系,有些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同一结果;有些则是互为因果的。(三)预测与控制

心理学的理论不但具有解释行为的功能,同时也具有预测行为的功能。预测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目标,心理学的目标之一是能够准确地预测人的心理和行为。预测是根据现有的资料,估计将来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人的心理现象尽管纷繁复杂,但有规律可循,因此是可以预测的。通过了解某些心理活动与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变化,可以预测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例如,根据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规律,就能预测青少年今后会表现出某种行为及呈现出某种心理特点。假如你的室友很害羞,那么你可以预测,他/她在被要求和一个陌生人交谈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

研究心理也是为了有效地调控人的心理,使之有利于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健全发展。控制的目的是引导或改变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使之朝着目标规定的方向变化,或对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正。心理学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控制影响心理的因素来干预心理过程,减少心理因素的消极影响,增强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例如,在教育教学情境中,适当、合理地运用奖赏和惩罚手段,能够对学生的某些不当行为进行控制和矫正。因此,无论是培养心理素质还是矫正异常行为,心理学的原理与行为矫正技术都能够比较有效地调节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四、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关联,历史非常悠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探讨过的诸如教师的角色、师生关系、学习本质与顺序、学习中情感的作用等主题,仍是当今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

20世纪前半叶,教学方面的进展与心理学紧密相连,并诞生了一门拥有自己的理论、研究方法、问题和技术的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关于教学和学习过程的学科,被认为是 “学校的指导性科学”。詹姆斯的另一学生桑代克于1903年写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并于1910年创办了《教育心理学》杂志。桑代克首次从教室转到实验室来研究学习,他试图通过实验室的研究找到能应用于教学的学习规律,但没有真正评估这些规律是否可以应用到真实的课堂中,因此,他的想法被认为过于狭隘,50年后心理学重新回到对课堂学习的研究。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差异、评价和学习行为,六七十年代后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习和认知发展研究,关注学生如何学习概念、如何记忆。21世纪后教育心理学家对文化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学习和发展的问题尤为关注。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科学随着方法上所获得的成就而不断地跃进着。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了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事实证明,人类对自然界以及自己精神世界的认识,是随着方法的不断进步而越来越深刻的。心理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其研究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切科学都要受一定哲学思想的指导,正如恩格斯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深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科学心理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因此,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恩格斯说过,唯物论的世界观不过是对自然本来面目的了解,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做到对考察和研究的对象,不作主观猜测,不加轻率臆断;其次,对心理活动的分析,不要只停留在外部或表面上,而要善于洞察其内在原因和规律;最后,对研究所获得的材料、结果或结论,能说明什么问题,就说明什么问题,不要任意夸大或滥用。(二)实践性原则

在科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的统一。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也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而理论是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的。只有在正确的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取得成效。由于心理现象不是人脑内部自动封闭的活动,因此,实践观要求把人的心理、意识看作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就不能说明人的心理、意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原因,就不能说明心理与活动的辩证关系。同时,心理学研究也必须通过科学实验,才能获得对有关研究对象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而通过各种科学研究所得到的认识和理论,也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正确性和适用性。(三)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又称为系统性观点。系统性观点实际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在科学研究上的运用。科学研究的基本假定之一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处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之中。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要求在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时,必须考虑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制约作用,把某一心理现象放在多层次、多因素和多维度的系统中进行分析。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现象明显具有整体动力的系统性特点。首先,心理现象处于整个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和复杂的关系之中,这些不同方面的关系,都是在整个自然和社会统一的系统中实现的。其次,人的心理、意识活动本身,既是一个整体,又包括不同的系统,在这些不同的系统中又分别具有各自更小的系统。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就构成了心理活动本身的整体动态系统。最后,对心理现象的系统分析,还要看到心理活动的不同水平和层次性。而只有系统研究这些关系,才能真正把握心理现象的活动规律。(四)发展性原则

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要在发展中研究心理现象,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心理现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永远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心理活动,当然也不是固定的、静止的。人类的心理、意识从动物演化而来,是人类长期的历史发展的产物;个体从婴孩到成年人,其心理活动也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把心理看作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也就是要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在研究中,不仅要注意那些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注意刚刚产生的新的心理特点;不仅要看到心理发展的现状,还要看到心理发展的前景。如果没有发展的观点,而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就无法揭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无法发现其客观规律。(五)伦理性原则

以人或动物为对象进行心理学研究,和以物体为对象的实验不同,在选择方法和程序时不能只考虑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利,还要考虑所用的方法是否是道德的,是否会对个体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是否侵犯了他们的个人权利或人格。尤其是在做儿童实验研究时,由于儿童的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差、善于模仿,所以研究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害儿童的身心发展,切忌采取违背伦理的方法。当科学性与伦理性相矛盾时,应首先保证伦理性,放弃研究或采用其他不违背伦理的方法。心理学历史上著名的 “模拟监狱实验”就因对伦理性原则重视不足,造成被试心理紧张、情绪抑郁及举止野蛮粗暴等心理症状而饱受诟病。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比如有在自然或被控制状态中对行为表现进行研究的观察法,发现并揭示身心或事件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相关法,运用控制实验技术进行研究的实验法,对有心理问题的个体与有关心理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的临床法,以及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的调查法等等。总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客观方法,按照一定程序,获取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资料的科学方法。(一)观察法

观察法 (observationmethod)是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与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观察不同,它是带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性和计划性的一种观察方式。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过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人格的某些特征。

观察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过程,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另一种是在旁观察而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觉自己的活动正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从而导致结果失真,出现观察者效应或观察者偏差。观察者效应是指被观察者由于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引起行为上的改变;观察者偏差是指观察者只观察了希望看见的被观察者行为,有选择地进行记录而丢失了可能重要的行为细节。一般来说,研究成年人的心理活动通常采用第一种方式,研究幼儿心理活动通常采用第二种方式。如达尔文的 《一个婴孩的生活概述》和我国心理学家陈鹤琴的 《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等著作,就属于第二种观察方式。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搜集到第一手资料。运用这种方法所搜集到的资料,最重要的是它必须准确和具有代表性。因此,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和偏颇是使用观察法的关键。为此,在运用观察法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对拟观察的行为特征要加以明确界定,作好计划,按计划进行观察。其次,观察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星偶然的。再次,必须随时如实地作好记录,严格地把 “传闻”与 “事实”、 “描述”与“解释”区分开来。除文字记载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录像、录音等录下实况,以便反复观察和分析。最后被观察者应处于自然状态下观察。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了被观察者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并且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发现许多过去不在意的现象。不足之处是观察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带有被动性;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很难对观察结果进行重复验证,并且难以进行精确分析,易受观察者本人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另外,观察法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解释 “为什么”。因此,由观察所发现的问题尚需用其他研究方法作进一步的研究。(二)测验法

测验法 (measurementmethod)是采用一种标准化的测量工具 (如测验量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测验的种类很多:按一次测量的人数,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测验的目的,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等;按测验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测验法的使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求:测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信度(reliability)是指某心理测验或实验研究得到的数据具有一致性或可靠性。若测验的可靠程度高,同一个人多次接受该测验时,可以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成绩。效度 (validity)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验的特性准确测验的程度。如果测验在很大程度上正确验证了测验的理论假设,即具有较高的构想效度;测验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要测量的全部内容或行为,即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如果一个测验得分能够很好地预测个体未来的活动绩效,即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如智力测验是用来度量智力水平,而不能用来度量人格。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需要注意的是,对人进行心理测验,其中涉及的因素较复杂,测验量表的制定也较困难,实施的精确性和可信性还需要在测定之后的较长时期内才能看出。测验法如果能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就能更加有效而可靠地测量出人们的心理品质。(三)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在实施时虽以个人为对象,但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应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心理趋向。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书面调查即问卷法。问卷法是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对问题的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来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状态。采用问卷法,可以同时向许多人搜集同类型的资料,并加以分析、处理和研究,因此被广泛使用。但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问卷回收率不高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二是被调查者可能并不具有代表性,或不认真合作,或对问题的回答不准确,使问卷结果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要得到好的调查结果,在设计问卷时应注意:首先要针对调查目的来设计问卷;其次提出的问题要简单明确,易于回答;最后要尽可能消除被试的各种顾虑,以便其说出真实的想法。

口头调查即谈话法。它是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口头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方法。谈话法是搜集第一手材料的可行方法,相比问卷法,研究者可以直接控制谈话进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考察被调查者对问题回答的真实程度,并可以根据被调查者的反应及时提出临时应变的问题等。但研究对象只能限于少数人,且花费时间较多,所以不易实施。加上被调查者可能受其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不真实的可能性。因此,调查法只能了解事实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要使谈话法富有成效,首先应创造坦率和信任的良好气氛,使被调查者做到知无不言;同时,研究者应该有良好的准备和训练,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指标保持一致。这样才有可能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概括。问卷法和谈话法都应与其他相关的方法结合进行,对所得材料相互补充和验证,这样才能得到较准确的结论。

观察法、测验法和调查法都属于研究心理学问题的相关方法。上述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发现两个或几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即关系的疏密程度,但不能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借助实验法。(四)实验法

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有用的工具,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实验法不但能揭示问题 “是什么”,还能进一步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即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验证事件或现象之间存在着的因果关系。因此,它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给予被试一系列变化的刺激信息被称为变量,在心理学研究中,为确定事件或现象因果关系的变量主要有三类: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实验变量 (通常是用刺激变量);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由控制实验情境以排除实验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即无关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系统地控制和变更自变量,客观地观测因变量,然后考察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

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问题通常采用两组被试: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两个组在机体变量方面大致相同,控制实验条件大致相同,然后对实验组施加实验变量的影响,对照组则不施加影响,最后考察并比较这两组的反应是否不同,以确定自变量的效应。

心理学的实验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当需要知道室内光亮度对学生视觉阅读效果有什么影响时,即可选择条件相当的若干学生作为被试。在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下,一面控制室内光亮度的不同变化 (自变量),一面测量被试在不同亮度下阅读的速度 (因变量),然后通过对实验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即可得到某种光亮度是否最适宜学生视觉阅读这一实验结果。实验室实验的最大优点是,可对无关变量进行严格控制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作精确测定。其主要缺点是具有人为性,易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自然实验法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它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条件下,由教师向两组学生传授相同的材料。其中甲组学生在学习以后完全休息,而乙组学生继续另外的工作。一小时后,再比较他们的回忆成绩,结果甲组学生比乙组学生成绩好。这说明学习后适当休息有助于知识的保持。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题中。它的不足之处是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因此难以得到精准的实验结果。(五)个案法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它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而来。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其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例如,通过个案分析,可以了解电视台的不同节目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可以了解家庭破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等。个案研究以详细的观察和某些心理测验为基础,收集的资料包括从出生到现在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智力和人格等心理和行为特点。虽然个案研究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对照组,使获得的结论受到限制,但是,当不能对某些心理活动进行严格控制,或很难收集到相关信息资料,或出现了不寻常情况时,个案研究则是唯一的资料来源,并能充分显现其特有的优越性。个案法有时和其他方法 (如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配合使用,这样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用个案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到重要的作用。

个案研究能够解释个体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变化、发展的原因,有助于研究者获得某种假设,但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不足。因为对某人的研究结论可能并不适用于另一个人,这样就难以对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进行概括。因此,在推广运用这些结果或作出概括的结论时,必须持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说,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设,但要进一步检验理论或假设,则有赖于其他方法的帮助。

总之,每一种具体的方法,其作用都不是孤立的、绝对的,从心理活动的整体来看,它们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心理学的研究经常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验证,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第三节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在我国古代和古希腊思想家的著作中,都对心理问题有过不少的探讨及论述。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对心理问题的探讨仅属于哲学的一部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算起,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在理论上和研究重点上都有过多次的变迁。本节将概述心理学历史渊源、现代心理学派别,以及当代心理学现状。一、现代心理学的产生

心理学是一门现代科学,但是心理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国先秦和古希腊。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心理现象,在许多闻名于世的古代学者的著述中都谈论到它。因此,心理学可以说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从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古代的 《论语》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 《论灵魂》中,就有许多关于人的心理的论述。从孔子起,在长达二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心理学一直处于哲学的怀抱之中。1825年,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的巨著 《作为科学的心理学》问世,第一次庄严地宣布心理学是科学。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 《心理》。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自此以后,心理学才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因此被称为 “实验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在19世纪下半叶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是一门很年轻的、正在发展的学科。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是有一个短暂的现在。”而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一)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近代哲学是指17~19世纪欧洲各国的哲学,其中主要指法国17世纪的唯理论 (Rationalism)和英国17~18世纪的经验主义 (Empiricism)。

唯理论的代表是17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勒内·笛卡尔(ReneDescartes,1596—1650)。笛卡尔只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因此他的哲学被后人称为唯理论哲学。在身心关系的问题上,他承认灵魂与身体有密切的关系,认为某些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想象、情绪活动,都离不开身体的活动。笛卡尔把人体和动物看作一部自动机械,它们的活动受力学规律的支配。他还用反射 (reflex)概念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但他认为,身体原因不足以解释全部的心理活动,为了引起心理活动,还必须有灵魂参加。这样,笛卡尔把统一的心理现象分成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依赖于身体组织,而另一方面则独立于身体组织之外,因而陷入了二元论。笛卡尔还相信 “天赋观念”,即人的某些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而是由人的先天组织所赋予的。笛卡尔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也推动了关于动物和人体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这对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有直接影响。他对理性和天赋观念的重视也影响到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发展。

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 (ThomasHobbes,1588—1679)和约翰·洛克 (JohnLocke,1632—1704)。前者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先驱,后者被认为是经验主义的奠基人。

洛克反对笛卡尔的 “天赋观念”说。在他看来,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洛克把经验分成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种。外部经验叫感觉,它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属性或特性作用于外部感觉,因而产生外部经验。内部经验叫反省,它是人们对自己的内部活动 (思维、意愿、爱情等)的观察。洛克重视外部经验,承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属于唯物主义;但他同时承认反省和外部感觉一样,是观念的独立源泉,这又属于唯心主义。洛克的思想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因此具有明显的矛盾。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沿着两个对立的方向继续发展。英国哲学家大卫·哈特莱 (DavidHartley,1705—1757)和法国哲学家康狄亚克 (EBdeCondillac,1715—1780)发展了洛克思想中的唯物主义方面,他们强调感觉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并且认为它的源泉是客观世界。英国哲学家乔治·贝克莱 (George Berkeley,1685—1753)和休谟 (DHume,1711—1776)则继承和发展了洛克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方面。贝克莱只承认感知觉经验的实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他的一句名言叫作 “存在就是被感知”。在他看来,不仅观念是感觉的复合,而且物体也是感觉的复合,离开了感知觉经验,离开了感知的主体、物体以及它们的种种性质,观念也就不存在了。

英国经验主义演变到十八、十九世纪,就形成了联想主义 (associationism)的思潮。它的代表人物有詹姆士·穆勒 (JamesMill,1773—1836)、约翰·穆勒 (JohnStuautMill,1806—1873)、培因 (AlexanderBein,1818—1903)等。他们把联想的原则看成全部心理活动的解释原则。人的一切复杂的观念都由简单观念借助联想而成。例如,砖头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墙的观念;泥灰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地面的观念;玻璃、木条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窗户的观念;而墙壁、地面和窗户的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房屋的观念等。人的心理大厦就是由观念按照上述原则建构起来的。

哲学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斗争一直持续到现代,并表现在现代心理学各理论派别的争论中。同样,联想主义对现代学习、记忆和思维的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都直接受到了联想主义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新联想主义 (newconnectionism)也和联想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近代哲学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科学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19世纪中叶,生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觉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11年,英国人柏尔 (CBell,1774—1842)和法国人马戎弟 (Magendie,1783—1855)首次发现了脊髓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区别。1840年德国人雷蒙得 (DuBoisRaymond)发现了神经冲动的电现象。1850年,德国著名科学家赫尔姆霍茨 (HVonHelmholtz,1821—1894)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了神经的传导速度,这项研究为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应用反应时的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 (PaulBroca,1824—1880)从尸体解剖中发现,严重的失语症与左侧额叶部分组织的病变有关,从而确定了语言运动区(布洛卡区)的位置。1869年英国神经学家杰克逊 (HJackson)提出了大脑皮层基本机能界限:中央沟前负责运动,中央沟后负责感觉。1870年德国生理学家弗里茨 (GGritsch)与希兹 (EHitzig)用电刺激法研究大脑功能,发现动物的运动性行为是由大脑额叶的某些区域支配的。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大脑机能分区的认识,而且对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个时期生理学家和物理学家在感觉生理学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也为心理学用实验方法研究感知觉问题奠定了基础。二、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在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派别纷争对峙,新的派别不断兴起,可以说心理学每前进一步,都会有新兴学派出现。(一)心理学学派的纷争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心理学中派别林立的时期。在心理学独立之初,心理学家们在建构理论体系时存在着尖锐的分歧。

1.构造主义学派

冯特建立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学派的诞生。

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是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他的学术活动开始是对神经组织学的研究,然后研究生理学、实验心理学,晚年研究社会心理学和哲学。1879年,他创建心理学实验室,从世界各地招来学生,对感觉、知觉、注意、反应时间、联想等过程进行研究。后来这些学生大多分散在西方各国,从事实验心理学的工作。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可见于他的主要心理学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中。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意识的科学。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所谓实验内省法就是让被试在报告自己在变化的实验条件下的心理活动,然后由心理学家考察被试在经验中所引起的变化。冯特认为经验可以分析为各种元素。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以发现这些元素是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认为最简单的心理元素只有两类:一类是感觉和意向 (意向是在感觉之后大脑内相应的局部兴奋引起的),另一类是感情。所有复杂的心理都是由这两类心理元素 (像化学元素的化合那样)综合而成的。因此,他的理论体系也被称为心理化学。冯特的理论体系被他的忠实弟子铁钦纳 (EBTitchener,1867—1927)所继承和发展,并且铁钦纳把这种心理学理论体系命名为 “构造心理学”。铁钦纳提倡用实验内省法来研究意识,强调 “什么”是心理的内容,而非 “为什么”和“怎么样”。

构造心理学在心理学史上的积极意义在于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羁绊而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是,这个学派所从事的 “纯内省”的 “纯科学”分析,严重脱离实际,并且清规戒律甚多,因而其存在时间并不长。

2.机能主义学派

机能主义者通过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 “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他对心理过程实际用途的关心,促进了教育方面的重要改革,他的理论为他自己的实验学校以及美国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推动力。威廉·詹姆斯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他同意铁钦纳关于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的观点,但是对詹姆斯而言,意识的研究没有被简化为元素、内容和结构,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不能被简化为测验结果的公式或数字。相反,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互相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人类的意识使人适应环境,因此,重要的是心理过程的行为和机能,而不是心理的内容。对于詹姆斯来说,解释才是心理学的目标,而不是试验控制。在他的心理学中,有情感、自我、愿望、价值甚至宗教和神秘体验的位置。

3.行为主义学派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JohnWatson,1878—1958)在 《心理学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行为主义者所见的心理学”论文,正式提出了行为主义的概念。在这篇宣言性的论文中,他提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他坚决反对冯特心理学中的意识和内省这两个基本概念,认为只有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行为主义体系的基本特点可归结为三点:第一,强调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人的行为。他们认为意识是不能被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的,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内;第二,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反应,而某种反应的形成是经历学习过程的;第三,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遗传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学习获得的。行为主义强调研究行为,强调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上客观地研究行为,而不从主观上加以描述。这种研究方法上的客观原则,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此学派目前已成为心理学的四大理论学派之一。

4.格式塔学派

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学派的同时,德国也涌现出一个心理学派别——格式塔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 (MaxWertheimer,1880—1943)、柯勒 (Wolfgang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 (KurtKoffka,1886—1941)。格式塔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都靠批判传统心理学 (构造主义)起家,但在一系列基本问题上,两派又有截然不同之处。

格式塔是从德文 “Gestalt”音译而来,意思是形状、完形、整体,它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主张和宗旨。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是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这和构造主义及行为主义大相径庭。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简单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例如,一首乐曲包含许多音符,但它不是各个音符的简单结合,因为一些相同的音符可以组成不同的乐曲,也可能成为噪音。因此,分析个别音符的性质,并不能了解整个乐曲的特点。格式塔学派认为个体的任何经验和行为的本身是不可分解的,每一种经验或活动都有其整体的形态。格式塔学派用同型论来解释心理与脑的关系,认为脑内预先存在一个与感知到的对象同型的格式塔,这个格式塔不受过去经验的影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