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22:40:11

点击下载

作者:胡志、秦侠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视野下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

国际视野下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际视野下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胡志,秦侠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8700-8

Ⅰ.①国… Ⅱ.①胡…②秦… Ⅲ.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防治-研究 Ⅳ.①R512.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43572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国际视野下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

主  编:胡 志 秦 侠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epub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8700-8策划编辑:王凤丽责任编辑:张乃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序

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至今,全球已有约3600万人死于艾滋病,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3530万人。经过30多年抗击艾滋病的不懈努力,全球艾滋病的总体形势有了明显的改变,艾滋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已有970多万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的艾滋病患者获得了抗病毒治疗。

然而,防治艾滋病仍然任重道远,全球每年约有230万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160万人死于艾滋病,只有坚持科学防治,不断总结经验和评估防治成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终战胜艾滋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非常重视艾滋病防治的督导与评估工作,出版了多种技术指南,指导各国开展艾滋病防治的督导与评估。200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了《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组织框架》,提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内容,引导世界各国构建自己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各国也十分重视艾滋病防治的督导与评估工作,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不少国家都结合自己的基本国情,构建和完善了本国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

督导与评估是保证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管理手段。无论是哪个洲,哪个国家,尽管他们的社会制度、政策环境,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宗教信仰不同,面临的艾滋病流行形势也有所不同,但有效地开展督导与评估工作都是艾滋病防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胡志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多年在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领域辛勤耕耘,在不断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了世界各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的建设情况,分析了不同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的共同点,存在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经验和问题,并将这些成果融会整理编撰了《国际视野下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一书。该书详细介绍了五大洲部分国家的基本国情、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以及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领域的建设特点和成就,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艾滋病防治形势,系统阐述了对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建设的借鉴与启示,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研究与学习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宝贵读本,无疑将对拓展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的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信该书的出版将会为艾滋病防治以及相关领域的读者在督导与评估工作方面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和知识,也必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建设,推动我国艾滋病防治的有效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研究员2014年2月前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球村”的形成,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

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是艾滋病防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防治规划署(UNAIDS)非常重视艾滋病防治的督导与评估工作,开发了一系列实用评价工具。尤其是2007年,在UNAIDS出版的《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组织框架》(简称《框架》)中指出,一个完善的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应包含十二个组成要素,即组织结构、人员能力、与相关机构的合作、督导与评估框架、年度督导与评估工作计划、督导与评估支持性环境、非现场督导、调查与监测、艾滋病防治数据库、现场检查及数据核查、开展评估及研究、信息的发布和利用。在《框架》的指导下,世界不同国家积极建设本国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进展。

关注世界不同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建设,总结其有益经验与不足,满足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者拓展视野、学习与借鉴,藉以推动我国艾滋病防治事业发展,一直是本团队努力研究的方向之一。我们在多年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上,将发表的论文和研究的成果融会整理编撰了此书。本书分别介绍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部分国家的基本国情、艾滋病防治工作状况和督导与评估系统建设的实践特色,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艾滋病防治形势,阐述了对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建设的借鉴与启示。出版此书的另一目的在于不仅能给艾滋病防治工作者提供学习借鉴,同时也能够为其他疾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学习与借鉴。本书是专门介绍国际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专著,适宜读者人群除艾滋病防治工作者外,也适宜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卫生管理等专业人员阅读与参考。

本书在研究与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资金的支持,参考和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论著。特别是本团队的老师和多届研究生同学在资料检索与整理、论文撰写与发表,以及对本书出版,都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与智慧,在此一并表示敬意和感谢。

由于受时间、地域和经费等诸多原因的限制,我们仅对二手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本书之所以选择这些相关国家进行介绍,是因为其相关资料能够通过现有手段收集到,并能基本满足UNAIDS《框架》评价体系对评价信息的需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书的质量,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逐步完善。编者2014年2月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国际背景 第一节 国际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进展第二节 国际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组织框架第二章 亚洲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 第一节 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二节 印度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三节 泰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四节 印度尼西亚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五节 越南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六节 尼泊尔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三章 欧洲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 第一节 爱沙尼亚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二节 乌克兰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三节 摩尔多瓦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四节 保加利亚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四章 非洲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 第一节 马拉维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二节 斯威士兰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三节 肯尼亚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四节 埃塞俄比亚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五节 津巴布韦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五章 美洲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 第一节 圭亚那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二节 牙买加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三节 伯利兹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六章 大洋洲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 第一节 新西兰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二节 澳大利亚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三节 斐济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七章 国际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存在的不足第二节 国际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的经验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启示参考文献第一章 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国际背景第一节 国际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进展

自1981年世界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并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和蔓延,20世纪90年代初,艾滋病防治决策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针对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如安全套使用的推广、美沙酮的维持替代治疗、清洁针具的交换等。但是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与蔓延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人类与艾滋病之间的“抗战”仍在继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给予恰当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机会感染的预防治疗以及健康普查等措施,其生存时间可以有效延长,寿命预期几乎可以达到和正常人相当的水平。因此,曾一度被视为绝症的艾滋病,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可管理的“慢性疾病”。对这种“慢性病”的防治和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防治资源。但这些防治资源的投入与利用情况如何?艾滋病防治的成本与效果如何?一直是政府、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范围内的有关国家在投入巨大的资源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同时,也正在逐步关注艾滋病防治过程的监督,以及防治工作的产出及效果的评价上。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产生并发展着,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督导与评估(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M&E)是近十几年在国际上发展比较迅速的一门科学,已逐步渗透到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它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管理手段,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督导也称为“监督”,是指常规地、连续地收集有关投入、过程和产出方面的信息,以了解有关工作(或项目)进展情况是否符合事先计划的要求,发现并及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作按照计划如期进行。而评估是指在不同时间段,通过专门的研究设计,运用适宜的研究方法,对工作(或项目)的预期结果和影响进行系统的评价,为制定政策或调整计划提供依据。

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督导与评估常常连在一起使用,是指在艾滋病防治整个过程中,能有效地收集、分析和使用与艾滋病防治相关信息的完整系统,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更加有效地制定政策和计划、实施和评价艾滋病防治工作。

艾滋病防治督导是指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连续地收集有关艾滋病防治投入、过程和产出方面的信息,以了解艾滋病防治工作(或项目)进展情况,发现实际工作与计划间的偏差,并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以促进艾滋病防治计划的执行和工作目标的实现。艾滋病防治评估是指根据艾滋病防治规划或工作计划,应用科学、客观和可行的指标,通过适宜的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评价,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调整艾滋病防治计划和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随着艾滋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的传播,艾滋病防治工作已发展成为各个国家政府职能的一部分。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行动以有效应对艾滋病,如泰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100%使用安全套项目;乌干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艾滋病综合防治行动等。为评价世界不同国家应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效果,以更有效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UNAIDS)于2000年共同出版了《国家艾滋病项目督导与评估指南》,为其成员国开展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2001年,在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上,成员国共同签署了《艾滋病问题承诺宣言》,承诺在2015年前控制并扭转艾滋病流行趋势的千年发展目标。为实现艾滋病防治的千年发展目标,国际社会增加了对艾滋病防治资源投入,艾滋病防治的参与机构也相应地增多,但这却使得世界各国很难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去开展工作,多部门全面协调参与也无法实现,其结果导致艾滋病防治工作多是纵向和支离破碎的,经常出现重复性并缺乏可持续性。

针对这一情况,为促进《艾滋病问题承诺宣言》中所承诺问题的实现,指导合理利用艾滋病防治资源,提高艾滋病防治效果和效率,最大程度实现防治目标,来自非洲国家的政府官员、多边和双边机构、非政府组织及私立部门参加了2003年9月召开的非洲艾滋病性病国际会议,在会议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建立艾滋病防治“三个一”基本原则(即制定一个国家级艾滋病防治规划,作为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一个国家级艾滋病协调机构,具备组织协调多部门参与的使命;一个国家级督导与评估体系,保证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达成共识,认为艾滋病防治“三个一”基本原则适合于世界各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体系的建设。

在非洲艾滋病性病国际会议之后,UNAIDS等相关组织进一步提高了对“三个一”原则的认识和认同,并于200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艾滋病防治高层会议上,充分肯定了“三个一”原则,将其作为各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目标,提出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艾滋病防治“三个一”原则,并由此形成书面承诺,促进双边和多边机构采取步骤在国家级层次上落实艾滋病防治“三个一”原则。书面工作同时授权UNAIDS努力促进和协调各方参与者对“三个一”原则的落实,并监督年度报告的撰写,以在国家级层次上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应对艾滋病疫情。这项工作不仅为推动全球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进一步凸显了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在“三个一”工作目标的推动下,各国在完成前两个“一”的基础上,都在努力开发建设第三个“一”的内容,如非洲的马拉维、肯尼亚等国家,在2005年前就实现了本国第三个“一”的工作目标,这些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该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还为其他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督导与评估工作经验。

2004年,UNAIDS在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上提出了《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核心指标构建指南》(《核心指标构建指南》),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各成员国评价当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状况,该《核心指标构建指南》成为当前国际艾滋病综合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的行动指南。在《核心指标构建指南》中,UNAIDS推荐了“投入-产出-效果-影响”的模式,指导开展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同时,各成员国还需要按照《核心指标构建指南》的要求,每两年向UNAIDS递交国家级《艾滋病承诺宣言》的进展报告,系统地收集和报告各成员国艾滋病防治进展情况,以适应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的需要,这也对世界各国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提出了挑战。

为有效开展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和应对挑战,WHO、UNAIDS及其成员国积极加强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能力建设,表现在:WHO在东南亚通过进行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能力建设,来应对艾滋病的快速增长,主要措施包括完善健康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管理,并通过系统培训模块和评估工具等改进能力建设效果;印度针对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研发了支持性督导体系,此体系主要着眼于次国家级HIV/AIDS能力的开发,大幅度地提高了艾滋病的督导能力,增加了督导的透明度和说服力,确保了督导的质量和及时性。同时,印度还设置了指标以“加强各州艾滋病控制协会的能力建设、基础建设、督导和控制、战略计划的制定”等,将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建设纳入到国家艾滋病防治体系的评估工作中。

与此同时,UNAIDS联合WHO和世界银行等组织还共同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能力建设的相关工作:2008年和2009年分别出版了《有效的国家艾滋病督导与评估系统的组织框架》和配套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评估工具》,并指出,一个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需要包含12大要素,并用这12大要素评价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情况,指导督导与评估相关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这就为指导和加强各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能力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第二节 国际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组织框架

由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领域广、参与部门多、层次多、工作目标难以量化、数据收集困难等特点,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十分重要。这一系统的建立需要协调不同的部门,如卫生部门、教育部门、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和财政部门等;需要纳入不同的服务领域,如宣传教育、高危人群干预、预防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关怀救助服务等;需要统筹不同的实施级别,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基层提供服务者等。同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是否有督导与评估机构,是否有明确的防治目标,是否有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否及时、准确和完整地收集数据,是否能够将督导与评估的结果充分利用等,都直接影响着督导与评估的效果。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和众多方面。2003年以来,UNAIDS针对督导与评估工作开发出一系列不同的实用评价工具,关注如何建立和运转一个有效的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2008年,在UNAIDS出版的《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组织框架》中提出,一个完善的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应包含12个组成要素,即组织结构、人员能力、与相关机构的合作、督导与评估框架、年度督导与评估工作计划、督导与评估支持性环境、非现场督导、调查与监测、艾滋病防治数据库、现场检查及数据核查、开展评估及研究、信息的发布和利用。见图1-1:

12个组成要素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图中外围包括督导与评估的组织结构、人员能力和与相关机构的合作等6个要素,这6个要素对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体系绩效的提高和改善起基础性作用,是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基础条件;中间包括常规督导、调查和监测等5个要素,这5个要素主要关注督导与评估数据收集、传递、转化的机制问题,是督导与评估系统的基本职能;而中心的是督导与评估体系的核心要素——数据的发布与利用,它是督导与评估系统最主要的目的。

在本书中,由于要利用12个要素对世界不同国家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进行评价,在此对12个要素的内容进行介绍,使读者有一个明晰的知识背景。图1-1 完善的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组织框架——12大要素一、督导与评估工作的基础条件

1.组织结构

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的组织结构是督导与评估体系的组织管理基础。要保障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的有效运转,需要建立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和县各级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组织管理网络。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求国家艾滋病防治协调机构应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协调各个层次的督导与评估活动,要求各相关部门上报督导与评估数据,并独立公布督导与评估信息。二是要求各级将督导与评估的组织管理纳入同级相关部门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组织之中,应有明确的督导与评估工作职责,形成常规的督导与评估组织机制,确保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三是要求各级督导与评估组织,要尽可能将督导与评估工作纳入到本级的卫生发展规划和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中,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保证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正常运行。

2.人员能力

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的人员能力是督导与评估体系的人力资源保障基础,要保证督导与评估体系的正常运转,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具备相应技能的专职工作人员。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求各级制定督导与评估能力建设规划,在保障人员数量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活动,制订可测量的能力建设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二是要求能力建设的方法多样、培训的内容丰富。如能力建设的方法有专业教育、在职培训、现场指导、上挂或下派锻炼、实习等;能力培训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督导与评估的技术层面,还应包括领导能力、财务管理、协调、监督、倡导和交流技巧等方面。

3.与相关机构的合作

艾滋病的防治需要多部门、多组织和多项目的合作,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因此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的有效运转,需要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求建立国家督导与评估技术工作小组,由督导与评估技术工作小组与各项督导评估活动的负责机构和人员保持工作联系;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和常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和信息交流等方式,维护合作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发展。

4.国家督导与评估框架

国家督导与评估框架是国家督导与评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督导与评估体系的有效运转,必须制定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求国家艾滋病防治规划及相关政策文件中应明确提出对督导与评估工作的要求。二是要根据国家艾滋病防治规划制定国家督导与评估框架,并要求组织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相关机构、基层和社会团体的代表和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并定期更新国家督导与评估框架。三是要求国家督导与评估框架中,应说明督导与评估体系的各组成部分的实施方法,包括确认所需数据、国家标准化指标、数据收集程序及工具、保障督导与评估体系有效实施的分工和职责;应说明3~5年内的实施策略,列出需要的资源和来源;在确定相关的工作指标时,要遵循国内外有关的技术标准。四是要求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各个部门、合作单位和基层组织都应制定自己的督导与评估框架,说明收集和上报相关数据信息的方法,汇合成国家的整体数据信息。五是要求国家督导与评估框架应定期回顾和更新,及时根据国家防治规划的修订而进行调整,根据定期评估结果来完善督导与评估系统。

5.年度督导与评估工作计划

国家督导与评估年度工作计划是国家督导与评估体系的实施基础,为保证国家艾滋病督导与评估计划的顺利实施,应制定一个有预算的国家督导与评估年度工作计划。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求根据国家艾滋病防治的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国家督导与评估年度工作计划,并与督导评估工作涉及的有关机构达成共识,统筹协调全年的督导与评估活动。二是要求年度工作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具体活动、负责机构、时间框架、活动预算和明确的资金来源,特别是明确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来源。三是要求每年应根据督导与评估结果对工作计划进行更新。四是要求各级相关机构,也应制定本级的督导与评估年度工作计划并保证有预算支持,指导本级具体督导与评估活动的实施。

6.支持性环境

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的倡导与交流是督导与评估体系的环境基础,要提高督导与评估体系的运行效果,需要创造有利于督导与评估工作开展的支持性环境,包括促进督导与评估工作的倡导与交流的文化氛围,减少督导与评估工作的负面影响等。具体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求制定专门的艾滋病督导与评估交流和倡导计划,根据艾滋病督导与评估倡导计划开展倡导活动,促进决策者、管理者、其他相关人员和公众对艾滋病督导与评估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争取获得各方面公开的支持和承诺。二是倡导与交流的方法要多种多样,例如,在领导干部中树立支持督导与评估工作的典型,提高他们对数据信息收集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督导与评估的数据信息促进资源的投入和政策、规划的制定。三是促进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结果的利用。如要求把督导与评估工作纳入到国家艾滋病防治协调机构的各项工作中,在制定国家艾滋病防治政策和计划时,应参考督导与评估的结果等。二、督导与评估工作的基本职能

7.非现场督导

艾滋病防治的非现场督导体现了督导与评估体系的常规数据收集职能。为保证督导与评估数据的有效收集,需要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常规督导,及时通过常规渠道持续地提供相关信息。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根据数据信息需求,设计收集策略,明确信息的收集、传输和上报机制和程序。二是要求配备必要的信息管理工具及设备(如收集、传输、保存和分析),建立完善的艾滋病管理信息数据库。三是为了保证常规督导数据的质量,需要建立一个常规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及时获得艾滋病服务需求和供给情况,能够从所有服务提供者收集到标准的信息,包括投入的资源、干预活动和措施、直接产出等。

8.调查与监测

调查与监测体现了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的专项数据收集职能。为准确掌握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状况,需要开展艾滋病防治的调查与监测工作,通过生物学和行为学的监测和调查来确定艾滋病疫情的流行因素和流行情况。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根据艾滋病流行情况来确定调查的需求、关注的重点、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二是要制定符合标准的调查和监测方案,根据调查需求设计详细的数据收集进度表,制定调查的详细内容,建立运行良好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监测体系。三是要求严格按调查和监测方案开展调查,以便每次调查结果能够互相比较。四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调查和监测方案能够帮助收集国家督导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信息,从而减少额外的信息收集工作,节约监督与评估工作成本。

9.建立艾滋病防治数据库

艾滋病防治数据库体现了督导与评估体系的数据管理职能。为能够得到制定政策、管理和改进规划所需要的相关信息,需要建立符合决策和利益相关者需要的国家级艾滋病防治数据库。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求建立一个由基础设备(硬件)、数据库(软件)和能够熟练处理数据库数据的工作人员组成的系统。明确各级的分工和职责,确保在各级建立恰当、及时的数据传输流程。二是要求国家艾滋病数据库应收集、核实、分析来自不同级别和部门的督导数据信息,并进行信息分享。三是除了国家级数据库外,不同的机构可以建立各自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应与国家艾滋病数据库相连,能够与国家数据库进行数据传输。

10.现场检查及数据核查

现场检查及数据核查体现了督导与评估体系的数据质量核查职能。为保证督导与评估的数据质量,需要开展现场检查及数据核查工作。现场检查是到现场对数据的收集进行检查和指导,提高基层督导评估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保证数据收集的质量。数据核查是核实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步骤,常规的数据质量核查和反馈是提高或保持数据质量的重要方法。现场检查及数据核查的方法是:首先制定一个现场工作手册和数据质量核查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指标和标准化工作程序;然后,按照手册要求,定期开展常规的核查活动,对报告数据信息的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了解调查对象或其他个案记录的真实性、可靠程度,并将现场检查、核查结果反馈给当地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及数据核查,确保获得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可靠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现场检查和指导可以在部分信息提供机构进行试点,并可作为提高当地督导与评估工作能力的手段。

11.开展评估及研究

艾滋病的评估及研究体现了督导与评估体系的评价职能。正确使用评估及研究信息,不仅能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证据,还能够帮助改进正在开展的防治活动。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根据国家战略规划判断对评估及研究工作的需求,确定需要评估及研究的关键问题;二是要制定国家艾滋病评估及研究工作计划,协调不同的研究来满足预定的需求,并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从而避免重复评估及研究,防止资源浪费;三是在开展评估与研究时,应按照有关规定通过伦理审查。三、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核心目的

12.数据信息的发布和利用

督导与评估数据信息的发布和利用是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的核心目的。开展督导与评估工作的目的就是为制定政策和指导项目实施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为做好督导与评估信息的发布和利用,达到指导制定或改进政策和规划的目的,国家督导与评估计划中应包含详细的数据信息利用的内容,要对数据信息的需求和使用对象进行分析,将信息需求和信息收集工作联系起来,根据不同目标人群开发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料。提供的数据信息,应便于各级和各个方面(包括大众人群和艾滋病服务的受益者)的利用。例如,国家艾滋病防治规划需要参考有关艾滋病流行因素的最新数据;制定预算和工作计划时需要参考督导与评估提供的相关数据;艾滋病服务提供者需要根据督导与评估数据开展防治活动等。促进数据信息发布及利用的策略包括:确保信息的所有权;明确信息发布时间表,确保高质量数据的及时发布;根据不同的使用者开发适宜的信息资料;为信息发布配备足够的资源;为信息利用提供支持,举办倡导信息使用的活动,如召开会议讨论哪些信息可以帮助制定和改进项目规划。

通过对国家艾滋病督导与评估体系各组成部分的介绍,为我们详细了解一个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的建设路径提供了参考,也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的进度与进展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指导世界各国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更好的建设和完善国家督导与评估系统。第二章 亚洲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亚洲也是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据2011年最新数据统计,亚洲目前大约有42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第二是印度,人口1亿以上的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印度半岛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达300人以上。在亚洲,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

亚洲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曾经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农业在亚洲各国中占重要地位。目前,在亚洲的各国中,除韩国,日本,新加坡外,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亚洲的历史和文化都非常悠久。亚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印度、巴比伦三大文明古国的所在地,又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祥地,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艾滋病方面,亚洲是世界第二大艾滋病传播地区,尤其是以印度、泰国等最为严重。截至2008年,占世界人口60%的亚洲,大约有47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者总数仍居世界第二,印度大约占据了其中的一半。到2010年,亚洲大约有49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新发感染数已从1996年的大约70万例减少到36万例,艾滋病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达到30万例。从感染率来看,柬埔寨是亚洲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其15~49岁年龄组感染率约为4%。在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一般人群的感染率仍然很低。15~49岁年龄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1%以上的国家,亚洲仅3个,包括柬埔寨、缅甸和泰国,而其他国家这一年龄组的感染率远远低于1%。从绝对数量上看,仍是仅次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世界第二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在地。因此,在未来,亚洲很可能取代非洲,成为艾滋病最大的播散地。第一节 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一部分 基本国情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估计人口数量13.7亿人(2012年),人口密度139.6人/平方公里(2011年)。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1.59%,主要宗教为道教和佛教。中国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家。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拥有最多外汇储备;亦是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GDP总计8.30万亿美元(2012年),人均GDP 6094美元(2012年)。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 636 790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 656 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 413 094人,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08%。中国的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等还不够高,这些亦为最基本的现实国情。第二部分 艾滋病流行形势

自1985年中国大陆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至今,以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总数代表的艾滋病总体疫情依然呈上升趋势,但每年新发艾滋病感染人数有所控制并稳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比较2005年以来每2年一次的4次艾滋病疫情估计数来看,我国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总数在2005~2011年间隔年分别是65万人、70万人、74万人和78万人,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每年发生的HIV新发感染人数则分别是7.0万人、5.0万人、4.8万人和4.8万人。

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HIV)78万人(62万~94万人),女性占28.6%;艾滋病(AIDS)患者15.4万人(14.6万~16.2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 (0.046%~0.070%)。估计2011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4.8万人(4.1万~5.4万人),2011年艾滋病相关死亡2.8万人(2.5万~3.1万人)。在78万PLHIV中,经异性传播占46.5%,经同性传播占17.4%;经注射吸毒传播占28.4%,其中,云南、新疆、广西、广东、四川和贵州6个省(自治区)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估计数之和,占全国该人群估计数的87.2%;经既往有偿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占6.6%,其中,河南、安徽、湖北和山西4省的估计数之和,占全国该人群PLHIV估计数的92.7%;经母婴传播占1.1%。中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形势向好,从全球来看,中国的感染者和患者数约占全球的2%,仍属于低流行国家。

2011年疫情估计结果表明,中国艾滋病疫情呈现以下五个特点。第一,中国艾滋病疫情依然呈低流行态势,但部分地区疫情严重;第二,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数量继续增加,但新发感染人数保持在较低水平;第三,既往HIV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AIDS发病和死亡增加;第四,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所占比例继续增高;第五,感染人群多样化,流行形势复杂化。第三部分 艾滋病防治概况

中国国家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艾滋病防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艾滋病防治法规和政策措施。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2012年下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中国中央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2007年为9.4亿元,2008年为10.7亿元,2009年为12.2亿元,2010年增加到20.7亿元,2011年增加到22亿元,地方财政也在逐步增加财政支持力度。

在政府领导、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下,中国艾滋病防治的各项策略和措施得到较好的贯彻和落实,并已初见成效。

扩大检测策略在过去几年的有效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国开展艾滋病检测人数由2006年的约2400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6446万人,2011年1~9月份检测了5878万人。每年新检测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数由2006年的44070人上升到2010年的64108人。最大限度地发现感染者对加强感染者管理、治疗患者、减少艾滋病进一步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随访管理的感染者/患者也由2007年的32.8%上升到2010年的85.7%;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的配偶艾滋病检测比例由2007年的24.7%上升到2010年的78.1%;感染者CD4检测比例也由2007年的45.3%上升到2010年的60.5%。

各项预防干预措施在逐步增加覆盖面。美沙酮维持治疗在2004年和2005年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在全国大范围推广,截至2010年底全国开设门诊701家,累计治疗吸毒者约30万人,门诊治疗患者艾滋病新发感染率由2006的平均0.95%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0.42%。针对卖淫妇女的干预覆盖面在逐渐增加,报告每次性交易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2006年的41.4%上升到2010年的67.8%,而暗娼中艾滋病感染率由2006年平均0.8%下降到2010年平均0.3%。

为拯救患者生命的抗病毒治疗措施,在过去几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我国从2003年开始启动抗病毒治疗工作,当年新增加抗病毒治疗人数在过去5年以每年递增30%~40%的速度稳步推进,截至2011年9月底,全国累计133 524例成年艾滋病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正在接受治疗106 593例,其中服用二线药物的有12 608例。抗病毒治疗使得全国艾滋病病死率下降63.9%。

随着疫情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当前艾滋病防控任务仍艰巨而复杂,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尤其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各项防治措施仍需继续加强。需要进一步扩大艾滋病相关人群的检测面,以最大限度地早发现HIV感染者,减少二代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及时就诊和有效治疗,以减少艾滋病相关死亡;需要进一步扩大艾滋病健康教育覆盖面,加强行为干预,减少社会歧视,降低艾滋病危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第四部分 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

近十年来,中国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和《行动计划)》中,对督导与评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国艾办),每年按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督导与评估工作。2007年,国艾办制定并下发了《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简称《框架》),《框架》的出台不仅使中国实现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倡导的艾滋病防治的“三个一”原则(即:制定一个统一的国家艾滋病防治的规划,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艾滋病组织领导机构,以及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督导与评估系统),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一、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政策和组织框架

国家“十二五”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强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完善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制订计划,开展督导检查,注重防治效果的评估。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订本行动计划的督导与评估框架,对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2016年初对本行动计划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2007年6月,国艾办制定并下发了《框架》,不仅提出了由9个核心指标和8个附加指标组成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指标体系,而且明确了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组织框架,具体包括:

1.国艾办是全国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工作的协调机构,设立了计划督导部作为其职能部门,负责全国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其主要职责与任务是:制定和修订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方案或计划;组织协调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方案或计划的实施;组织建立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信息系统,组织信息的交流与发布;组织建立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专家组;组织多部门开展艾滋病防治的联合督导。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艾委)各成员单位负责协调和配合涉及本系统的督导与评估工作。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性艾中心)负责督导评估的技术支持,督导评估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报告,并开展有关研究和培训等。

3.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由艾滋病综合防治和评估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为国艾办的督导与评估工作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通过参加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方案的制订和修订、参与国家级艾滋病防治的督导评估工作、参与审阅年度督导评估报告、承担国家督导评估培训任务等方式提供技术支持。

4.各省、市和县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防艾办)负责本级的督导与评估组织协调工作。各省、市和县级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各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协调和配合涉及本系统的督导与评估工作。各省、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本级的督导与评估实施机构,承担本级督导与评估工作任务。各地、各部门、各项目可根据需要,制定具体督导与评估方案,组织开展督导与评估活动。各级防艾办通过适当形式反馈或发布督导评估结果。

5.各级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机构,按照国家艾滋病防治技术方案、指南等开展防治工作,并开展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上报工作。

为配合《框架》的实施,2008年4月,国艾办制订了《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使用手册(试行)》(简称《使用手册》),为《框架》的实施明确了组织管理与保障机制,为指标信息收集提供了操作细则和技术指导。二、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建设(一)督导与评估的基本条件

1.组织结构

目前,中国已形成了由各级防艾办负责本级督导与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督导与评估信息的收集和信息的管理,各级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的组织管理网络。具体包括:(1)国艾办作为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协调机构,性艾中心负责技术支持,国艾委各成员单位负责协调本系统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工作。各级地方督导与评估工作依照国家的管理体系与机制,相应开展工作。(2)国家级和省级大部分艾滋病防治机构内设立了督导与评估部门、科室或管理团队,有从事督导与评估工作的人员。并在省、市级数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中,明确了督导与评估工作的责任。(3)各级艾滋病防治服务提供机构按照国家防治技术方案、指南等开展防治工作,并实施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上报工作;各级防艾办或卫生部门等通过适当形式反馈或发布督导评估结果。(4)在开展常规督导与评估工作时,大多数机构都能够获得外部技术支持完成督导与评估工作,能够履行机构的督导与评估职责。(5)在各级的督导与评估岗位职责说明中,12个组成部分的要求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但不能做到一一对应。

2.人员能力

近年来,中国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督导与评估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各级艾滋病防治相关人员的督导与评估能力。一是通过项目培训或专项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督导与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通过常规督导、交叉督导、在职培训和专家指导等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督导与评估技能。但目前基层普遍缺乏督导与评估职能部门和专门工作人员,参与督导与评估的防治人员数据分析能力明显不足。

3.与相关机构的合作

国艾办是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组织协调机构,注重与相关机构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每年组织和协调多部门和国际合作伙伴参与艾滋病督导与评估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有关督导与评估内容的会议,并邀请多部门和相关国际组织参加;二是建立了由卫生部协调的国家艾滋病协调工作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三是针对艾滋病督导与评估活动和决策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联合起草和发布“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或“中国艾滋病疫情和防治工作进展报告”等大量与监督与评估相关的重要报告或信息,建立了艾滋病相关信息网站。

4.国家督导与评估框架

2007年《框架》的制定,标志着中国有了第一个国家统一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规划。《框架》内容涉及了督导与评估体系12大组成部分的10个部分,包括明确了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职能的组织结构、督导与评估工作人员、内部与外部的艾滋病督导合作关系、督导与评估的内容和指标、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信息系统、各层次督导与评估经费的比例和经费来源、督导与评估数据的审核、调查与监测的频次等内容。《框架》对照联合国UNGASS指标,结合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实际,设定了17个督导与评估指标,这17个指标对应艾滋病防治的不同领域,每个指标有明确的定义、数据收集频率、数据收集方法和工具等。

根据《框架》要求,各省也制定了本省的督导与评估计划。各省制订的督导与评估计划不仅包括了《框架》的17个指标,与《框架》保持一致,还根据本省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本省的指标。《框架》在制定过程中,确保各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参与研讨和咨询的专家包括: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家庭健康国际等国际组织的官员,国艾委各成员单位,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等。

此外,2010年国艾办组织开展了《框架》使用情况的调研,将为《框架》修订提供参考信息。

5.年度督导与评估工作计划

国家艾滋病防治相关机构或部门在制定年度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的同时,根据防治工作计划和《框架》的要求,也制定了年度督导与评估工作计划,明确了每项督导与评估活动的实施机构和负责人、起止时间和预算等。

根据国家督导与评估工作计划,省级大部分艾滋病防治相关机构或部门也制订了督导与评估工作计划,并确定了相应的预算,整合开展督导与评估工作。

6.支持性环境

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创造有利于督导与评估工作开展的支持性环境。国家加强了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的交流与倡导,在相关政策中提出了加强督导与评估结果的交流、利用和领导开发等要求,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倡导活动,提高了各级、各部门相关领导以及公众对督导与评估工作的重视,为督导与评估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支持性环境。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发布督导与评估信息,使各地了解流行和工作现状,提高了政策水平,为各级政府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调整防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实现反馈、推广、总结以及资源共享。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政策倡导和领导开发,提高了有关部门领导和管理者对督导与评估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二)督导与评估的基本职能

7.非现场督导

中国非现场督导体现在以下方面:(1)制定了国家艾滋病防治工作技术指南或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规范数据收集的内容、要求、程序、方式和上报流程,并使用统一、规范的表格收集原始数据,通过数据核查加强数据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性艾中心负责全国艾滋病防治的相关信息收集、上报和分析工作。2008年性艾中心对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进行了电子化整合,形成了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CRIMS)。(3)根据《框架》要求,各地收集、上报和分析督导与评估相关信息。

8.调查与监测

目前,中国艾滋病监测工作建立了包括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哨点监测系统(包括行为监测)和专题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综合监测体系,每年开展目标人群的艾滋病监测、行为学监测和性病监测工作。同时,根据防治需要,开展涉及综合防治方面的专题调查,对监测和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全面地反映疫情动态、防治工作进展,为政府和有关部门防治策略和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

9.建立艾滋病防治数据库

2005年,中国启动了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2008年启动了“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该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艾滋病疫情报告系统、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艾滋病综合监测系统、成人和儿童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信息系统、高危行为干预基本信息系统、艾滋病检测咨询信息系统、县(区)艾滋病相关背景情况信息系统等,实现了信息统计分析自动化,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了相对全面、准确、可靠和及时的信息。

10.现场检查及数据质量核查

每年开展的各种形式的现场督导活动,如国家的综合督导、专项技术督导、项目督导等,起到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场检查和数据核查的作用。通过现场技术督导和及时反馈指导,保证了艾滋病防治数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国家艾滋病督导与评估系统内各部门都有各自的数据质量核查方案,各部门按照方案开展数据质量核查工作并向接受数据质量核查的机构反馈结果。例如,性艾中心2009年制定了《艾滋病防治数据质量评估方案》并在全国开展数据质量评估工作,以不断提高数据质量。

11.开展评估及研究

国家开展的艾滋病评估及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负责艾滋病研究的管理工作,成立了相应的专家库,每次从专家库中抽选专家进行立项、评审和监督实施,并制定了相应程序。(2)每年一度的国家研究与评估结果发布,及时提供国家艾滋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的关键信息,为政策的制定、计划、实施和调整提供依据。(3)按照国家督导与评估工作计划,定期进行联合评估,国际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都积极参与联合评估工作。(4)在艾滋病防治研究方面,国家设立了艾滋病防治重大科研项目,开展艾滋病临床治疗方案、治疗药物、疫苗、诊断试剂、流行病学等研究。(5)国际合作项目每年也有经费资助开展艾滋病防治应用型研究。(三)督导与评估的核心目的

12.数据信息的发布和利用

为了发挥督导与评估的核心作用,国家注重督导与评估的信息发布和利用,采用多种形式发布信息,促进督导与评估结果的有效利用。一是在各种督导完成后,以各种形式,反馈督导结果,确保了督导结果的利用;二是通过发布“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或“中国艾滋病疫情和防治工作进展报告”、《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月(季、年)报》,以及各地的疫情公布等形式,发布督导与评估信息;三是针对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通过相关网站,新闻发布会、邮寄刊物、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发布信息,让关心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机构和个人了解中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进展,分享督导与评估数据。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完善的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体系的要求,还有差距,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工作方兴未艾,督导与评估体系建设还需要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完善。第二节 印度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第一部分 基本国情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人口估计有12.102亿(2011年),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密度为406人/平方公里(2009年)。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发源地。当前印度(2001年普查数据),信仰印度教的人数为总人口的80.5%,穆斯林占13.4%,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目前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约30%人口使用,英语为第二附加官方语言,亦是全国性通用语言。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GDP增长率仅次于中国,但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首都新德里如今是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旅游业和服务业也比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第二部分 艾滋病流行形势

印度于1986年确认第一例艾滋病阳性病例。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流行报告,2008年,印度15~49岁的成人HIV感染者数量为227万,总体的HIV疫情流行情况呈下降趋势。成人HIV感染率在2007年是0.34%,在2008年是0.29%。印度HIV流行的主要驱动力是无保护的商业性行为,无保护的男男肛交性行为以及注射吸毒。从传播方式上看,仍然集中在性传播,约为87.4%,其他常规传播包括围产期传播,约为4.7%,不安全的血液和血制品传播,约为1.7%,感染性针头和注射器传播约为1.8%,其他一般的传播方式约为4.1%。2009年,印度有240万人感染艾滋病,相当于成人总数的0.3%,因艾滋病死亡人数为17万。最新数据表明,艾滋病流行趋势趋于稳定阶段,在第三世界感染者较多国家中,印度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经趋向于减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