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人间佳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06:18:24

点击下载

作者:胡元斌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村人间佳境

古村人间佳境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婺源古村

江西省婺源地处赣东北,与皖南、浙西毗邻。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我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古村以山、水、竹、石、树、木、桥、亭、涧、滩、岩洞、飞瀑、舟渡、古民居为组合的景观,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犹如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

徽商和官员在婺源大建房屋

在我国古代,有两大著名的商派,他们是晋商和徽商。其中,徽商是当时商界的佼佼者,自古就有“无徽不成商”之说。

然而,徽商中最厉害的商人却在古徽州六县之一的婺源地区。为此,在徽商里又有“无婺不成徽”之说。不过,这出徽商的婺源地区最初的时候只是一个穷山沟,这里是:

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

也就是说,这里山多地少,人口多。所以当地的婺源流传这一句俗话: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从这句俗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婺源男子的命运是非常苦的。为了生活得更好,古代的婺源人只能出去经商。

据说,婺源古人很多都是做茶叶和木材生意的,这些生意人慢慢形成了一个商派,就是“徽商”。

话说,这婺源的商人们在外地挣了钱以后,便回到自己的家乡修造氏族宗祠和家室府第。由于去外地经商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回到婺源修房子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如此一来,婺源一带的房子也就渐渐地多了起来。

另一方面,在婺源本地也有一些不愿意经商的穷人,他们为了出人头地,便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如此一来,婺源后来便出了很多读书人。这些读书人有的一举成名,当上了地方官。之后,他们也回到家乡建起了官邸,光宗耀祖。

修建的房子多了,渐渐地,婺源一带便成了一个著名的乡村,后来又变成了一个古老的县城。

婺源地区建立县制的时候,是在1200多年前,据史书记载,740年,为便于统治,唐玄宗李隆基决定设置婺源县,将安徽休宁县的回玉乡和江西乐平县的怀金乡划归婺源县管辖,县城设在清华镇。

到了901年,县城迁至弦高,即今的紫阳镇。建县时,婺源隶属歙州管辖。

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尽管歙州的隶属有所变化,但是婺源隶属歙州的管辖一直没有变化。1121年,歙州改称徽州,因此,历史上的徽州一府六县就是这样形成的。

从婺源建县1200多年历史来看,婺源地区归安徽管辖。也正是因为如此,婺源地区的古老村落至今仍完整地保持着徽派建筑的风貌。

这些古建筑群,是当今我国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全县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村庄一般都选择在前有流水、后靠青山的地方。

村前的小河、水口山、水口林和村后的后龙山上的林木,历来得到村民悉心保护,谁要是砍了山上的一竹一木,就要受到公众的谴责和乡规民约的处罚。

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兼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

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处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走进古村落,可以看到爬满青藤的粉墙,长着青苔的黛瓦,飞檐斗角的精巧雕刻,剥落的雕梁画栋和门楣。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群,户连户,屋连屋,鳞次栉比,灰瓦叠叠,白墙片片,黑白相间,布局紧凑而典雅。门前听流水,窗外闻鸟啼。

这些徽派建筑房屋多为1至3层穿斗式木构架,封火山墙,青瓦坡顶,清水砖墙或白粉墙。

房屋布局常为3开间,前后六井,格局严谨而又富有文化,善于结合自然环境组成和谐、有趣、统一的建筑空间。

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

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勒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

这些民宅多为楼房,以“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为单元,少则两三个,多则十几个、二十几个,最多达36个。

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院和小花园,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鱼池,植花卉果木,甚至叠果木,叠假山、造流泉、饰漏窗,将自然“引入”室内,体现出谐和之美。

在内部装饰上力求精美,梁栋檩板无不描金绘彩,尤其是充分运用木、砖、石雕艺术,在斗拱飞檐、窗棂槅扇、门罩屋翎、花门栏杆、神位龛座,精雕细刻。

内容有日月云涛、山水楼台等景物,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画面,传说故事、神话历史等戏文,还有耕织渔樵、仕学孝悌等民情。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活生生一部明清风情长卷,赋予原本呆滞、单调的静体以生命,使之跃跃欲动,栩栩如生。

此外,村内还保存众多的明清祠堂、牌坊,建筑风格也颇具特色,与明清民居一起被称为“古建三绝”。

矗立于县城的许国石坊、北岸吴氏祠堂的石雕《百鹿图》和《西湖风景》,大阜潘氏祠堂的“五凤楼”砖雕和《百马图》木雕,分别体现了徽派“三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古村内明代建筑的风格疏朗高雅;清代建筑多纤巧精致。这些数百年前的古建筑是我国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不朽的艺术杰作,几经沧桑,得以留存至今,成为古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瑰宝。知识点滴关于婺源县名称的解释,众家说法不一。婺字的意义,《辞海》是这样说的:一、古星名,即“女宿”,旧时用作对妇人的颂词,如婺焕中天;二、水名,为对金华一江的别称。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说的:一、婺江,水名,在江西;二、指旧婺州,在浙江金华一带。对婺源的解释,归纳各派说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以“婺水绕城三面”,所以叫这个名;二是“旧以县本休宁地,曾属婺州,取上应婺女之说”,所以叫婺源;三是“以县东大镛水流入婺州”,所以叫婺源。

纯朴的明清古建筑遍布各村落

婺源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它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刚巧处于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金三角区域。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婺源自唐代建县以后,文风昌盛,先后养育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清代经学家江永、近代铁路工程大师詹天佑等一代名流。从宋到清,全县考取进士550人,明清朝竟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说。

这里民风纯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整个儿就是一幅未干的水粉画,又有莫奈的印象派的影子,处处都散落着可以谋杀胶卷的美,被人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

这里现存的江湾、汪口、延村和思溪、李坑等古村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徽州建筑风格。

其中,江湾是婺源地区的东大门,也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水陆交通的要道。有一水湾,环村而过,村名云湾。后因这里江姓繁盛,于是改名江湾。

江湾村从北方后龙后山到南西梨园河边,明晰地分成三个区域:山脚下保留着部分寨墙的区域称“古江湾”,明清商业街叫“老江湾”,临近河边是“新江湾”。

江湾村不仅风光旖旎,且物产也非常丰富,“江湾雪梨”久负盛名,是婺源“红绿黑白”四“色”中的一色。

所谓“四色”是指:红鱼、绿茶、龙尾砚、白梨。为此,江湾村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

婺源的汪口村是个商埠名村。古建筑保存至今的有:俞氏宗祠、养源书屋以及民居、商铺等260多幢。

其中,明代建筑10多幢,清代建筑250多幢。历史上这里有进士14人,任七品以上官员74人,村人共著有著作27部。

汪口,古称“永川”,处于山水环抱之间。村落背靠的后龙山,呈五级升高的台地。江湾水汇入段莘水以后,在村南侧由东向西流过,明净如练的河水因村对岸的向山阻拦出现U形弯曲,形成村前一条“腰带水”。

古时此地是徽州、饶州间的陆路要冲,也是婺源水路货运去乐平、鄱阳湖、九江的起点码头。

汪口是俞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人烟稠密,商贾云集,是一个商业贸易集镇。

汪口是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河中横卧了200多年的“江永堨”完好如初,它就是一座水坝,坝体提高了水位,东端连接河岸。

村东“俞氏宗祠”,是婺源现存宗祠中最完整、华丽的一处,与黄村的“百柱厅”齐名。由大门、享堂、后寝组成,形制虽不甚特别,但享堂前与左右侧廊交接的阴角上,向院子挑出一个高跷的翼角,角梁下悬一个垂花柱,构架雕刻得很华丽。

俞氏宗祠总进深44米,大门处面阔15米,后寝处16米。这种做法出于堪舆要求,前小后大,形如口袋,利于聚财。反之,假如前大后小,形如簸箕,在建筑风水角度上说,就是散财的了,不吉利。

俞氏宗祠大门五开间,中央三间高,歇山顶三楼牌楼式,谓之“五凤楼”。明间最高,用网状斗拱,次间用斜向的五跳插拱密密层层叠压。稍间向前突出,作青砖八字影壁。前檐柱之间设签子门。

大门的背面与前面基本相同,明间上方匾“生聚教训”。骑门梁中间开光盒子里以及明间、次间所的花枋,满雕人物故事、园林场景和各种吉祥纹样。

两廊各3间,前檐有过海梁。其他枋雕场景生动,构图宏伟。享堂主梁是一棵罕见巨大的银杏树,整个祠堂所用木材大多是樟木。

这里安静清洁,不积灰尘,连鸟儿也不来搭巢。据说是由于建筑物所处地理位置,对建筑结构精心设计,在祠堂某些空间形成特殊的空气旋流,加之樟木具有樟脑气味,才形成如此优异的保洁环境。

婺源境内的延村和思溪村,民居以优雅的儒商村落景观为特色。出婺源县城北便是延村。

延村,原名“延川”,明初起改叫延村。位于山谷平川里。南北两面不远就是山,山在村东互相逼近,挤成斜向东北的峡谷。村西是一片水田,一直铺开到约一里路外的思溪村,再向西延伸。

一条溪水经思溪而来,贴村子南缘向东北冲进峡谷,水流湍急,翻着白花。据说从前一列列的木排就是顺着这条思溪水,漂向思口,漂向县城,下鄱阳湖,运达长江。

延村是茶商名村,婺源古属徽州,而延村、思溪的商人,就是当年“徽商”中的主力商贩。

往延村西边走一里多路就是思溪。延村在溪水北岸,思溪在南岸,同样是“腰带水”地形。

思溪村始建于1199年,先祖由长田村迁来。多俞姓,俞音谐鱼,鱼思溪水,故名思溪。

整个村子设计成了船形。村口有一座风雨桥。进村必须过桥。桥名“通济”,一墩两跨,桥上建有廊亭,八开间。桥面两侧有靠凳栏杆,是全村唯一公共交谊中心,也是一个商业点。

延村和思溪的民居规模庞大,造型考究。木制的二层品架,外围以高耸的出山马头封火墙。住宅紧挨着住宅,封火山墙也是宅第之间的界限。青条石门框门楣,水磨青砖雕琢镶嵌装饰的门楼。

堂屋有三间式、四合式、大厅式、穿堂式,均以“天井”采光和导引雨水。大户豪宅楼上楼下有房多达20余间,天井也有多个。

村中所有街巷都是青石板铺墁。即使雨雪满天在此串门入户,从村头到村尾,衣裳可以不湿。

内部的梁枋、斗拱、门楣、窗棂、雀替、护净之上,皆雕满吉祥寓意的纹饰,表达主人良好的愿望和期许。

思溪延村的古建筑有一种集体的美。2003年,延村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

婺源的李坑村位于县城东北,属秋口镇。此村于1011年,李唐皇室后裔始建。《家谱》载:

始迁祖洞公,字文瀚,名祁徽。生宋太祖开宝元年戊辰正月初七辰时。祥孚庚戌自祁浮溪新田迁婺东塔子山。辛亥迁于理源双峰下,改理源为理田。有记于盘谷道院。构书屋课子。

由此可见李氏聚居于此将近千年。一个小小的村落,宋代以后,竟出了12名进士,可谓文风鼎盛。

李仁,北宋天禧元年任征南先锋,以功封安南武毅大将军,加封光禄大夫。南宁乾道三年的武状元李知诚,是位儒将,授忠翊,改武经郎,转军抚司事。

宋末,李芾,咸淳元年知临安府,为人忠直,不诌事贾似道,被黜,后任湖南镇抚使兼潭州知州,殉国后,赠端明殿水学士,谥忠节。李坑村有忠观阁,专为纪念他而建。

李坑村的主体位于一个东西狭长山谷里。山谷东端是一个封闭的盆地,都是水田。两条小溪,都发源于盆地,一叫上边溪,一叫下边溪。上边溪流向正西,下边溪由南侧西流、转而偏西北。两溪在村中心汇合,汇合后继续西流。出村约百米,溪流折而向北去了。

风水学认为,“水向西流必富”。李坑的格局,很讲究风水。生于元末的李坑人李景溪,是著名的风水大师。他既然闻名全国,也就对家乡李坑的规划布局有所影响了。李坑保存有明清建筑数十幢。四幢明代旧宅,都没有前院,附属建筑面积较小。做法和风格上的特点很显著,与延村、理坑的一样。

天井里有“冂”形且相当深的明沟,显见当年屋檐末置天沟。楼上和楼下高度相近,而不是上低下高,相差悬殊。厢房和正屋之间没有“退步”。隔扇朴素,隔心用横直棂子,没有雕饰。有的楼上的护净采用竹篾纺织成六角格眼。

李坑的明代建筑还有别于他处的特点:金砖铺地,即净不雕饰;本质柱础,而不用石础。其中,最富有情趣而明代的建筑特点却略显不足的是“鱼塘屋”。在东南角,是一座园林式的建筑物。3间正房,2层,尺度偏小,有前廊,但前檐柱间全作通间槛窗。

窗外是一方水池,石砌,围以石栏。绕池有卵石拼花小径,径外花坛,花木扶疏,有一棵高高的紫荆树,显现这里的确年代久远了。

园子里南墙外正是上边溪向西北的偏转处,对岸山坡有茂林修竹。鱼塘屋原是过去一处读书的轩,即《家谱》中所载的“上边坞学堂屋”。

值得一提的是,婺源县城乡今天人们建造的公寓、酒楼和民舍,也按县政府要求,均为清一色的明清式建筑,与古代的建筑相辉映。知识点滴婺源人说:婺源的古树无不具人文情怀。史载1176年,朱熹从福建返回祖籍婺源,曾入山扫墓,亲手栽杉24棵,当年县令派兵驻守,建“积庆亭”并立碑一方,上刻“枯枝败叶,不得到动”。文公山古杉经历800多年,尚存16棵,棵棵古木,直插云霄,郁郁葱葱,成为江南罕见的古杉群。这里的大汜香榧树,传说是明代户部尚书游应乾还乡扫墓时,嘉靖皇帝赏赐的树苗,含有“流芳千古”之意。游亲自栽在祖坟上,迄今已400多年。

培田古村

位于福建闽西客家山区的连城县,素以城东的冠豸山闻名遐迩。在县城西南方保存了一片明清的古民居建筑群,它就是由清一色的吴姓氏人所居住的村庄培田村。村庄始建于宋朝末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古村主要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家书院,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村内以典型的客家“九厅十八井”的建筑特色闻名于世,它与客家土楼、围屋并称世界客家建筑三大奇葩。

吴氏先祖先办书院再建庄园

培田古村坐落在福建龙岩连城县宣和乡境内,是一个已有800多年历史,至今却依然保存完好的连片成群、没有围墙的美丽客家庄园。

村庄内的古建筑群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两道跨街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构成。最大的建筑九厅十八井,占地6900平方米。各座建筑布满浮雕、楹联、名匾等,工艺精巧、十分壮观。

古村被称作是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之一。一些建筑专家和国外友人前来考察后认为,这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说,关于这个村庄的始建要追述到南宋时期,当时,这个村里有11个姓,吴姓的先祖于1344年迁至培田,后来,因吴姓中出了大官,逐渐昌盛,其他姓氏由于各种原因,陆续迁走,慢慢形成了全为吴姓的村落。

在这里开基创业的吴氏先人,秉承中原儒家文化,重视教育,创办书院,几百年来人才辈出。

明成化年间,吴氏先祖伐木割草,创办“石头丘草堂”,聘进士出身的谢桃溪“课二三弟子以读诗书”,校园虽小,却是“开河源十三坊书香之祖”。

以后,“草堂”逐步扩大建筑面积,吸收更多的生源,最终成了著名的“南山书院”。此书院从1672年至1766年间,培养出190多位秀才。现有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刻于书院大门两侧的赠联:

距汀城郭虽百里;

入孔门墙第一家。

明末,培田村又增开了“十倍山书院”“云江书院”“紫阳书院”“等天学堂”。

正是由于这样的努力,才使他们的后世子孙能在后来的岁月中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实现他们的价值追求。村中那“九厅十八井”的建筑就代表着培田村这样的成功。

这“九厅十八井”简单说就是:9个厅堂,18个天井。其中,九厅,指的是门楼厅、下厅、中厅、后厅、楼下厅、楼上厅、楼背厅、左花厅、右花厅共9个正向大厅;十八井则是指厅堂之间的下水18口天井,5进厅共5井,横屋两直每边5井共10井,楼背厅有3井。

九厅十八井的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厅堂内高大宽阔,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采光、通风、排水、卫生设施科学合理。

另外,它能够使各种人才施展在建筑技术方面的艺术才能,造出飞檐翘角、雕梁刻柱。

九厅各有功用。上厅供祭祀、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会客交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集政、住、居、教于一体。

厅堂后部往往有太师壁,供奉着神像或者是祖先的画像,墙上常常贴着书法或者对联。

据说,培田村在清明时期,地处长汀、连城两县官道的驿站上,同时又是汀州、龙岩等地竹、木、土纸及盐、油等日用百货的水陆中转站。

清代邮传部官员项朝兴为此在“至德居”题联:

庭中兰蕙秀;

户外市尘嚣。

对联上如实描述了当时培田村庭内的优雅和街市的繁华。

村落结构中心是一条长长的古街,街西有二十几座宗祠,街东有三十几座民居和驿站。曲折的古街与幽深的巷道勾通,把错落的民居建筑连为一体。

千米古街最盛时有多家商铺,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二十几间。经营范围包括豆腐、肉类、酒类、花生糕饼、京果杂货、蜡烛、理发、裁缝、丝线绸布、竹木制品、纸业、医疗药品、客栈、轿行乃至赌庄,人类的衣食住行几乎无所不包。

这说明了在明清时期当地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繁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也显示了客家村落包含的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灿烂的农业文明。

同时,培田村还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西北方向蜿蜒而来的武夷山余脉南麓的松毛岭,挡住了西北的寒流与霜害,也恰好成了培田村的坐龙。村落绕着松毛岭东坡突出的高岭北、东、南三面环山布置,主要民居朝向东面和东南面。

汀江上游朋口溪的河源溪从北、东、南三面绕村而过,给古村落带来了丰足的水源。村落正东的笔架山防御着夏秋台风的侵袭,也成了古村落的朝山,笔架又体现了人们崇尚文化、“耕读传家”的传统理念。

正是培田村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客家先祖长期耕读为本和勤勉立业的精神,历经百年风雨,最后形成了培田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的空前鼎盛,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明清客家乡土建筑群。知识点滴从明朝成化年间的石头丘草堂到清末的南山书院,培田代代出人才。从古到今,在“学而优则仕”的选才制度下,从培田走出了多少精英人物。清嘉庆年间,当朝宰相王杰,就试取了培田人吴腾林、吴元英为武秀才,吴发滋为文秀才。自乾隆到光绪年间,先后出了邑庠生、郡庠生、国学生、贡生等120人。其中3名举人、1名翰林、1名武进士,有5名被诰封或敕赠大夫;有19人平步仕途:8人领九品衔、4人八品冠带、5人领五品衔、1人为三品宫廷内侍。这些都成为培田人的骄傲。

村内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

培田古村,被誉为“福建省民居第一村”,以古老的民居建筑闻名于世。

它们坐落在三面环山的一块狭长又较开阔平坦的地带上,青山下一条清澈的溪河依着山形地貌呈外弧形,玉带般的蜿蜒环绕村庄而过,把房屋和田园分开。

村庄里气势宏大、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筑组成的整体,简直是座迷宫。村内建筑,如大夫第、进士第、都阃府、官厅等,还有衍庆堂、济美堂、务本堂、思敬堂、敦朴堂、双善堂、教五堂,多为九厅十八井的格局。

培田村的村口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牌坊,这是培田村历史上最高位的官,也就是御前三品衔蓝翎侍卫吴拔祯得皇帝恩准,在光绪年间建造的。牌坊中间写着“恩荣”两个字,牌坊两侧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

在清朝,不论文官武将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律步行。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从中间的大门走过,而五品以下的官员却只能走两侧的大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培田先辈曾经有的辉煌。

从牌坊的中间大门进入,就可以看见飞檐翘角的文武庙。

此庙在培田村的西南方位,依傍在河源溪旁。庙内上祀文圣孔子,下祀武圣关羽,文武同庙,被誉为客家一绝而扬名中外。

在文武庙后面,是云宵庵和文昌阁。从文昌阁后面的村道继续向前,便是以“大夫第”“官厅”、都阃府、双灼堂、吴家大院和进士第等为代表的居民建筑群。

其中,“大夫第”因主人吴昌同恩授奉直大夫,诰封昭武大夫而立,它又取中庸“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又名“继述堂”。

此堂始建于1829年,于1840年建成。厅高堂阔,宴请120张桌客可不出户;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

雕刻工匠,三代相传;“采柴”“卖鱼”“借伞”“过檀溪”梁花、枋花幅幅藏典故、呈吉祥;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筑;科学的布局规划,舒适安逸的功效,精湛的工艺,使法国一位建筑博士三临考察,称赞它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大夫第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继福建龙岩市永定土楼之后被人们发现的又一处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堪称建筑瑰宝。村庄内的“官厅”,原称“大屋”,相传为培田十四世祖吴纯熙而建。

据说,吴纯熙当年无意间得天意,挖到八桶金。他造屋的气魄也犹如天助,洋洋洒洒,一气建造了七幢大屋,其中“官厅”气势尤为恢宏,是培田古民居中的建筑精品。

在清代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晓岚听说培田村以“文墨之乡”享誉汀连,不以为然,于是微服巡访,到了官厅,一见“业继治平”“斗山并峙”的横匾,便为其笔墨间的气贯长虹之势所震撼。

入门后,纪晓岚又见中厅后堂设“三泰阶”,就是中厅地面高出一截,五品以上官员才能入座。连太师椅也分出官阶高低,不禁叹服,培田果然是钟灵毓秀,文儒之风盛行的宝地。

其实吴纯熙没做过什么大官,官厅原本也只是一座大屋,只是建筑的气势官气十足,足以接待各路官员,久而久之就成了“官厅”。

官厅的十足官气还见于细部装饰,漆色稳重和谐。梁柱窗雕全部鎏金,中厅隔扇绘刻“丹凤朝阳”“龙腾虎跃”“王侯福禄”“孔雀开屏”的图案,均为九重鎏金透雕,工艺精湛,堪为雕刻艺术精品。

当年的官厅是集政、经、居、教为一体的大宅。宅内设宗族议事厅,乡贤名绅休闲会馆、学馆、藏书阁等,楼上厅的藏书阁原有2万多册古籍,可惜已经因战乱遗失了。

纯熙公一生的理想都砌在这座大屋里。官厅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如今虽少了当年的辉煌,但依然是培田的脸面。

培田村的都阃府又名世德堂,是一座三进三开间带单侧横屋的民居。都阃是官名,即都司,都阃府就是都司府。这是武进士吴拔祯父亲的宗祠,规模虽小,却很精细。可惜该府第毁于一场大火,只剩下断壁残垣和几件遗留下来的东西。

一是门口的两根石龙旗,也称石笔,顶塑笔锋,斗树龙旗,威武挺拔,直插云天,它是主人文武竞秀的象征。

二是前庭院也称雨坪中的用各式河卵石精铺而成的“鹤鹿同春图”。图中无论是鹤还是鹿、松都形神毕肖、活灵活现。

三是一通介绍主人生平的共800余字的“墓志表”铜石碑。它是由清兵部尚书贵恒篆额,户部主事李英华撰文,泉州状元吴鲁作书,北京琉璃厂名师高学鸿刻石。此碑集四美于一体,通称四绝碑。

双灼堂是培田古民居中建筑最精湛、集科技与艺术为一体的“九厅十八井”式的合院建筑。它四进三开间带横屋对称布局,又因前方后圆的“围拢屋式”平面而别具一格。

此堂的门匾上写着“华屋万年”4个大字,上面隐藏着主人吴华年的名字,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

屋润小康迎瑞气;

万金广厦庇欢颜。

这副对联体现了客家人祈望安居,追求小康的纯朴愿望。

过了大门,进入一个中型庭院,门额上题“乐善好施”。庭院中两厢照壁花木掩映,窗棂通透。左右相对的两幅题额:“南山毓秀”与“北斗增辉”相映成趣。

庭院两侧对称设有一对侧厅堂,自成一厅两房带小天井布局,分别有小门与庭院和横屋联系。

过了前厅、中厅、后厅之后,进入一个横向庭院,也就是围拢屋的后龙,后龙设一厅十房,为家庭做杂物的小院。

双灼堂装饰的主要特色有:

一是建筑装饰精细。厅堂的屏风、窗扇、梁头、雀替等部位都精雕细刻,雕刻的图案栩栩如生、含义深刻。尤其是堂前8块精美的窗扇上每扇浮雕一个字,连起来为“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突出四维八德,训化以德治村,以德持家。

二是屋脊装饰考究。双灼堂的屋脊飞檐高挑,陶饰精细,明墙叠檐三折的曲线,左右对称昂首吞云的双龙,技艺精湛,令人叹服。

三是在厅堂上方梁间,飞檐椽头挂满了竹箩筐。

古村内的吴家大院位于双灼堂左侧,是培田的中心区域。也是典型的九厅十八井结构的建筑类型。纵深六个院落。是村名住宿、吃饭休息的地方。

古村内的进士第是培田古村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幢民宅。它是武进士吴拔祯的祖屋。此宅始建于1876年。此建筑为二进四直横屋结构。

进士第大门为三合门,正门额上高挂“殿试三甲第八名武进士、钦点蓝翎侍卫”的“榜元”进士匾。

正厅两旁各有两个客厅、花厅,厅前砌鱼池,天井搭花架。大厅天井内有娶亲时用的礼盒和一块几百斤重的练武石,刻有“吴拔祯”制。正厅匾额上书“务本堂”,几个大字端庄气派。堂前左右两侧顺序排列太师椅。正中为阴阳太极圆桌,尽显昔日主人气派。

济美堂建于清光绪年间,为三进式厅堂加二直横屋结构。为祭祀、敬老、奖励、扶助等专用屋宇。

此堂是本地富甲的吴昌同生前所建的四座华堂之一。整座建筑中,厅堂的挑梁立柱窗屏雕刻多达20块。下厅屏扇用深浮雕手法以精致优美的圈纹图案衬托“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程朱理学信条。

前厅与后厅隔扇窗刻有精美镂雕,尤其中堂天子壁4块双面镂空鎏金雕刻,正面12幅人物故事,背后为古代先贤品德赞文,展示主人生平功德,寓意深远隽永。堂内雕刻龙凤、花卉与十二生肖等,极具特色,甚为精美。

其风火墙檐口描有诸多诗画;厅前天井,巧绘梅花鹿,左右配砌两个“如意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