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课:一本让父母省心、孩子内心坚强的"魔法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16:19:33

点击下载

作者:珊瑚海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课:一本让父母省心、孩子内心坚强的

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养成课:一本让父母省心、孩子内心坚强的"魔法书"试读:

前言

父母们都希望孩子可以生活在一个安全、理想化的世界里,可以得到保护,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实际上,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他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难,如繁重的学业、微妙的同伴交往,如果孩子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就会很容易被击垮;同时,也很难在将来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某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5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其根源都与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有关。

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会表现得畏畏缩缩、懦弱、焦虑、自卑,面对困难无法坚持,对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能不触及就不触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失败而遭受心理打击。

相反,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情绪稳定,意志顽强,积极进取,敢于冒险,乐于尝试新的领域,面对挫折和困难也能保持乐观,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和磨炼。父母要想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

本书分别从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独立意识、乐观心态、竞争意识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给父母们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书中还重点介绍了孩子在特殊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的养成,包括父母离异、被同学欺凌、亲人离世、家庭关系不和等情况。最后一章主要是呼吁父母们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陪伴,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父母的亲自指导,会让孩子感受更深的爱与陪伴。

作为父母,在呵护孩子身体的同时,更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本书将带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发掘、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绪,以帮助父母们培养快乐、自信、独立、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让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变得强大!第一章 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养成,父母的人生必修课

心理承受能力差是如今孩子的普遍特征,这样的孩子往往表现为遇事过分焦虑、自卑、脆弱、悲观等,甚至还会离家出走或自杀。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他以后生活是否幸福和事业是否成功。因此,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父母人生的必修课。被忽视的儿童心理承受能力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常常是被忽视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重视物质上的满足,而轻视品德上的教育,养育了不少“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霸道,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当他们真正开始面对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的困难和压力时,却往往承受不了一点儿挫折和批评,心理极其脆弱。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两种人能经得起挫折的考验:一种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另一种是虽没经受过逆境,但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心胸开阔、有坚强个性的人。

也就是说,经受过多次挫折、有坚强意志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而没受过一点儿挫折,意志薄弱、情绪稳定性较差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则比较差。

因此,父母不要一味地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捧,而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利于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养成的做法。(1)太宠爱孩子,不管孩子犯下多大的错误,都会耐心、温柔地回应他。(2)看不得孩子哭闹。比如,当孩子的东西被别人抢了后开始大哭时,刚开始还会劝孩子,如果他还是不停地哭,就会大声斥责。(3)对孩子的疼爱和关注较少,跟他聊天经常说类似这样的话:“我把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一定要给我争口气,知道吗?”(4)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总担心他摔倒而不放开他的小手。(5)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替孩子担心,并会焦急地来到孩子身边,干净利索地帮他“摆平”。(6)总是满足孩子的一切无理要求,孩子想要什么,总会很快答应下来。(7)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吵架时还会提及孩子的事情。

不知道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有过类似的行为?如果有,您就应该认真思考一下:究竟怎样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才是正确的选择?

给父母的话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养成应该从小开始。孩子只有从小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来他才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如鱼得水,面对逆境时不沮丧、不灰心,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后天培养是关键

在大人的眼里,孩子的童年通常是一段奇妙的、无忧忧虑的时光,不像大人有着诸多压力与责任的束缚。但是,大多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压力。比如输了一场比赛或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失落感;父母离异,被忽视;等等。

一些心理学家用“心理韧性”来形容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小。心理韧性强的人大多成就斐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自信并有很强的意志力等。但这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多种方式、技巧等获得的。因此,父母不妨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和睦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由父母带来的安全感能够让孩子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缺乏独立意识是其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因此,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只要孩子能够做到,就让他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3.让孩子从小接受挫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它告诫人们要想取得成功,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历经一番磨难和挫折,从而越挫越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接受挫折,正确认识挫折。

4.教孩子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在生活中,父母应教给孩子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让孩子学会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调节并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对孩子保持心理平衡、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5.体能训练,增强孩子的耐力

让孩子进行体能训练,这不但能增强孩子的体质,还能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需要父母注意的是,体能训练必须让孩子坚持下去,形成习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6.正确引导孩子多交朋友

朋友往往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正确引导孩子多交朋友,孩子倾诉的对象就多,内心的压力就容易得到释放,从而使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

7.让孩子懂得价值判断,学会放弃

在生活中,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价值判断的方法,懂得放弃,不能一根筋。坚持的付出和放弃的代价,怎么思考,怎么评判,只有让孩子的思维充满理性的光芒,他才会正确判断和选择。

8.有目的地对孩子进行“心理操练”

孩子的心理和生理一样,需要通过一定的锻炼来促进其健康发展。父母可以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心理操练”,比如在孩子获取成功的时候设置一些难题,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予鼓励,教育孩子要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参与竞争,这样孩子才能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9.有意识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研究表明,面对同一挑战和竞争条件,充满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因此,父母给孩子制定的目标不要太高,而是要符合孩子的自身条件,让孩子能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增强自信。

10.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遭遇逆境时,父母应鼓励孩子,让其冷静下来,仔细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帮助孩子制订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走出逆境。因此,在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父母的话

孩子良好心理承受能力的养成,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好榜样,让他懂得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父母以身作则,帮孩子修炼强大的内心

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孩子,内心是强大的。教育学家认为,通常父母说孩子有问题,实际上是父母自己的问题。要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父母应先以身作则,正如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所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模仿源。

1.父母不要有绝对化的思维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要有绝对化的思维。比如,孩子考试考进了前10名,父母不应该这样说:“下次一定要考进前5名,否则上不了好中学,以后就没有出路了。”

这种绝对性的话语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受父母的影响,会逐渐变得绝对化。孩子一旦考试失利或遭遇逆境,就容易情绪低落、内心痛苦,甚至表现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平时,父母应尽量避开“必须”“一定”等绝对性概念,培养孩子多渠道思考问题的习惯。

2.要求孩子,也要求自己

父母要重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榜样作用,凡是要求孩子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矩,父母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和督促孩子,也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全天下的父母们,请认识到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自己,坚持并守候属于自己的梦想,有面对一切的从容和豁达之心,做一个独立自由、充满激情的人吧。这才是教养的核心。和孩子一起修炼吧,教养不是一味地教和养,而是与孩子一起不断认识自己,修炼强大的内心。

给父母的话

父母双方的言传身教要保持一致。虽然在教育孩子时,夫妻双方发生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但作为父母,一定不要忽视这种分歧,否则会伤害孩子的内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受身体健康的影响“健全的心灵寓于健康的身体”,这句格言可追溯到罗马时代,而且历久弥新,到今天仍然适用。拥有健康不代表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在培养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否则,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因身体的柔弱而变得脆弱。

那么,父母应如何使孩子的身体更健康呢?

1.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三餐

父母给孩子补充营养固然重要,但是凡事都要有度,孩子吃得过多对身体也不好。父母在为孩子安排三餐的时候,一定要以清淡为主,而且营养要均衡全面,不可因为怕孩子吃不饱而一味地让孩子多吃。

平时饮食要坚持少食多餐。做法是将三餐的每一餐的分量减少,然后早餐尽可能早一点吃,午餐不要吃太多,到了下午三点左右,吃个小点心,到了晚餐时间也不要吃太多,晚上八九点再吃一点简单的水果或点心餐,这样一天的食物也就可以比较均衡地分布在二十四小时当中了。

2.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

孩子的睡眠很重要,每天睡眠时间要保证在8小时以上,这样才可以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长期睡眠不足的话,孩子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也可造成孩子神经衰弱。

另外,父母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晚上睡觉前,最好开一会儿窗户,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父母在孩子睡觉时,可以将灯光调得暗暗的;最好不要打麻将、唱歌或跳舞,否则会妨碍孩子睡觉,应尽量保证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睡觉;床不能太软,太软的床不利于孩子骨骼的发育,所以最好用硬的或稍有弹性的钢丝床、木床或棕棚床。

3.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习惯

孩子正处在成长阶段,适当的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发育,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消耗脂肪,保持正常体重;运动也可以让孩子的头脑更加清醒,思维更加敏捷;同时,运动还可以改善孩子大脑的供血情况,对消除脑力疲劳、促进头脑清醒起着重要作用。罗曼·罗兰说:“运动的好处除了强身之外,更是使一个人的精神保持清新的最佳途径。”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爱好,帮孩子选择适合的体育运动。比如,父母可以带孩子去游泳,因为游泳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孩子的心肺功能,还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

另外,父母要注意,运动不是随意的,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第一,在运动前,父母应指导孩子进行适当的热身,不要让孩子一开始就投入剧烈的运动中;第二,正确的训练不仅指身体每个部位训练方式的正确性,还包括安排每项训练前后顺序的合理性。

4.注意保护孩子的视力

视力的好坏不但影响着孩子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还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未来的职业选择。儿童期是孩子眼球和视觉发育的成长期,从小保护好孩子的视力,可减少孩子因用眼不当而造成的视力下降,也可使许多由于发现晚而延误治疗的孩子的视力得到及时的矫正。

给父母的话

认为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重要,或身体健康比心理健康重要的都是错误的观点。父母只有同时关注孩子的这两个重要方面,才能真正地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二章 “狠”下心来,让孩子在挫折中磨炼自己

孩子的成长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父母再爱孩子,也不可能代替孩子成长,所以应该让孩子独自去面对。只有经历各种挫折和磨难,孩子才会变得勇敢和坚强,才能成为未来的强者。

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但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性格、环境等因素,把握好挫折教育的度。适度创设挫折情境,给孩子磨炼的机会

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他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经受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给孩子磨炼的机会,从而提高他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于这一方面,日本的父母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他们经常有目的地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性活动,如冬天让孩子穿着单衣在雪地里锻炼,让孩子光着脚丫在布满碎石瓦块的地上走,或定期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生活等,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这种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创设挫折情境,以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可以弥补自然挫折情境下教育的不足。因为很多挫折是孩子在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在没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前提下,一旦他突然遇到这种未经历过的挫折,往往就会陷入困境。

当然,挫折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磨炼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和坚强;另一方面,它也会使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如失望、痛苦,甚至使人一蹶不振。因此,父母在创设挫折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科学适度

父母在创设挫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科学适度。一方面要能让孩子感受到挫折,另一方面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挫折的难度。注意创设的挫折难度不能超过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否则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受挫感,失去克服困难的自信。

2.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难题

当孩子遇到难题,请求父母给予帮助时,父母首先要给予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然后让其尝试自己解决难题。

孩子独立解决难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正视挫折、克服挫折的过程。父母拒绝帮孩子解决时,孩子会面临较多的压力,在压力中,孩子会积极地去探索并寻求难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孩子就会积累解决难题的经验,以后再遇到难题时就不会害怕了。

不过,对于深陷挫折情境而无法自拔的孩子,父母要及时进行疏导,必要时给予具体的解决方法,以避免孩子因受挫折而产生失望、痛苦等。

3.要考虑孩子的特点

对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说,绝不是挫折越大越好,也不是越“苦”越锻炼人。不同的孩子对待同一挫折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父母应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水平和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挫折项目,使之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积极、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又不超过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度。

4.要与鼓励、表扬相结合

当孩子克服了挫折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增强他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当然,在鼓励和表扬时,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因为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就给予他过分的物质奖励和赞美,而应让孩子更多地去享受成功后的心灵奖励。

给父母的话

挫折教育不单单是“通过设置挫折情境使孩子受到教育”,或“生存教育”“吃苦教育”。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挫折教育的实质应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因为,一个人承受挫折能力的大小,最终还是在于他的意志品质的优劣。一个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能够经受住各种挫折的考验。舍得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磨炼“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法则是毫不留情的,父母再大的翅膀也无法护送孩子抵达理想的彼岸。这就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到社会实践中去磨炼,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的奥秘,培养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养成。”

为了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牛牛的爸爸常让牛牛到社会实践中磨炼。

今年牛牛9岁了,爸爸很重视他的社会实践教育。一次,学校里比牛牛高一年级的同学要去郊外野营3天,还要自己学搭帐篷、寻找食物、做饭等。学校的这次活动被牛牛的爸爸知道了,他希望儿子能得到这次锻炼的机会,于是,牛牛的爸爸跑到校长的办公室,在他的一再恳求下,校长终于同意了。

可是,牛牛有些不高兴,因为他从来没有离开过爸爸妈妈那么久,而且在活动中连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牛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爸爸,爸爸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我相信你可以很好地解决野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祝你野营愉快。”最后,牛牛怕爸爸生气,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在野营刚开始的时候,牛牛有些害羞,也不敢和哥哥姐姐们说话,但是经过他内心一次又一次给自己打气,他终于慢慢向他们开口说话了,并且越说越熟,还向大家学习搭帐篷、做饭等。

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可以锻炼他的生存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想方设法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接触、沟通,这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但是,这需要父母“狠”下心来,舍得让孩子到社会实践中去吃苦、去磨炼。父母要知道,孩子的适应能力完全超出父母的想象,而且年龄越小,适应能力就越强。因此,父母担心孩子受不了苦是没有太大必要的。

给父母的话

为了孩子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父母应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只有舍得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才能让孩子在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下,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为他将来的发展、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孩子学会跌倒了自己爬起来

从孩子学走路开始,就难免磕磕碰碰、经常跌倒。对待跌倒的孩子,您通常会有什么反应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父母的反应,您属于哪一种呢?

1.责怪地面

我们经常见到,当孩子跌倒后,父母会跑过去抱起孩子,还不停地跺脚说:“都怪这地不平,害得我们摔倒了,妈妈帮你打它。”虽然父母这样的行为暂时让孩子停止了哭闹,但这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害处,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形成。

2.立马扶起孩子

一些父母看不得孩子受一点伤,当孩子跌倒后,他们通常会十万火急地扶起孩子。慢慢地,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变得非常不“耐摔”,跌倒后必须要等爸爸妈妈来扶自己。长期下去,孩子会变得很娇气、任性。

3.自责型父母

还有一些父母看到孩子跌倒后,总是一边将孩子扶起,一边自责地说:“宝贝不要哭了,都怪妈妈没有照看好你,妈妈下次一定不会再让你跌倒了。”其实,孩子跌倒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不必太过紧张。

4.强硬型父母

一些父母在孩子跌倒后态度很强硬,总是呵斥孩子不许哭。父母的这种强硬行为容易压抑孩子的情绪发泄。

以上父母的几种做法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跌倒的孩子,父母应该在确定孩子没有受伤的前提下,让他自己爬起来。

当然,让孩子找到跌倒的原因,有时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下面案例中欣欣的妈妈做得就很不错。

欣欣的妈妈在书房里看书,欣欣自己在客厅里玩。一会儿,欣欣大哭起来,妈妈听到哭声后,立马跑出去扶起欣欣,问到底怎么了,原来欣欣被小板凳绊倒了。这时,欣欣的妈妈并没有安慰她,也没有拍打小板凳,而是认真地对欣欣说:“宝贝,你再从小板凳这里走一遍!”于是欣欣又走了一遍,结果这次没有被绊倒。

接着,欣欣妈妈蹲下身子,对她说:“欣欣,走路被小板凳绊倒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走路的时候大脑里想着其他事情;二是走得太快;三是走路时眼睛向后看,没有看到前面的东西。你想一想,你为什么会被绊倒呢?”欣欣仰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了,是我跑得太快了。”

在孩子跌倒的时候,父母不仅要教育孩子自己站起来,还要帮孩子找到跌倒的原因,这样才能让孩子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给父母的话

父母与其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他从小接受暴风雨的洗礼,让他跌倒后学会自己爬起来。否则,等孩子渐渐长大后,他会经受不起外面的狂风暴雨,容易被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困难打倒。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

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会使人失望、痛苦、忧郁和不安;另一方面它能给人以磨炼,使人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可以促进一个人心理过程的发展和提高。

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是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而对于弱者来说就是万丈深渊。”

相传,在法国一个偏僻寂静的小镇里有一眼很灵验的泉水,人们常说喝了这里的泉水,就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拄着拐杖走过镇上的马路,这时,站在一旁的村民带着同情的口吻对身边的人说:“多么可怜的家伙啊,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退伍军人听到了这句话,慢慢地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因为我知道我失去的那条腿永远也不可能再拥有了。我只是想告诉上帝,缺少一条腿,我的日子仍然充满了生机。”

人生中会经历无数挫折,而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乐意还是不乐意,挫折都会在那里。作为父母,应让孩子明白挫折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会正确地看待挫折,将来才会走得更远,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ABC理论。该理论强调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情绪恶化,并不在于情绪本身,而在于人对情绪的认知,即人对挫折及意义的认知、评价和理解。

另外,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曾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因此,让孩子正确地看待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关键。

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的、形象的,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应该让他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苦也有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下面是两种让孩子感知挫折的方法,以供参考。

1.让孩子直接感知挫折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系鞋带来感知挫折。开始的时候,这在孩子眼里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但是当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解决了问题后,相信他内心那份战胜困难的喜悦和自信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

2.让孩子间接感知挫折

父母也可以让孩子间接地感知挫折,让孩子对挫折有一个具体、形象的认识。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讲《汤姆历险记》这类故事,可以用夸张的语气来叙述故事主人公所遭遇的各种挫折和困难,同时要鼓励孩子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学习他面对挫折时的勇敢。

相信通过讲这种挫折教育故事,可以让孩子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让孩子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挫折,只有勇敢面对,才会收获成功。

给父母的话“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在生活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坦然地面对挫折,把挫折看作是前进道路上必经的关口,从而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父母在指导孩子克服挫折和困难时,要让孩子懂得调整努力的目标,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孩子分解目标,克服困难

当迈出正确的一步太艰巨或制定的目标太难时,人们就会不想去尝试,因此而感到无力、害怕、不知所措。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当孩子陷入困境,感到不知所措和绝望无助时,父母可以帮孩子分解目标,克服困难。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组织了一些孩子,这些孩子大多缺乏耐心和毅力。首先,这位心理学家把他们分成两组,然后用手指着一堆积木,对其中的一组说:“孩子们,你们的任务是利用这堆积木搭建一座房子。”孩子们听后,兴冲冲地就动手去做了,因为这是他们很喜欢的游戏。

不过,孩子们高兴得太早了,因为这堆积木能够搭1米多高的房子,想要搭完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的。20分钟过去了,一些孩子失去了兴趣,就转头玩别的了;又过了20分钟,这一组的所有孩子都失去了耐心,最终房子没有搭建完成。

这位心理学家又对第二组的孩子说:“现在你们的任务是用这堆积木搭建一座房子,但在搭建房子前,你们要告诉我搭地基要多久,垒墙壁要多久,搭屋顶要多久。”孩子们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对他说:“我们搭地基大概要20分钟,垒墙壁大概要30分钟,搭屋顶需要20分钟。”

在随后的游戏过程中,第二组的孩子基本按照他们商量的时间完成了房子的搭建工作。这让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巨大的工程竟然完成了。接着,这位心理学家告诉孩子们:“把一项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部分,再按步骤去做,就不会感觉它有那么难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达到某个大目标,就应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把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这样才能更容易完成。生活中,许多人做事总是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大,而是因为觉得离成功太遥远,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乃至倦怠而失败。

另外,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也是通过分解目标的方法,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当记者问他是怎样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时,他只回答了记者一句话:“比赛需要智慧,我用智慧战胜了对手。”

这个智慧到底是什么呢?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记下明显的标志,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没有目标的孩子,就像没有发动机的小火车。

父母应帮孩子将较复杂的任务进行分解,让孩子一步一步地去完成,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压力。同时,在孩子完成任务和工作的同时,也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提高他的抗挫折能力。

那么,父母帮孩子分解目标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分解的目标要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

由于孩子缺乏经验和知识,父母应指导孩子先对自己的各项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孩子的实际能力分解出科学、具体的小目标。如果目标脱离实际情况,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孩子也难以养成制订周密计划的习惯。

2.设定目标后,监督孩子很有必要

设定目标后,监督孩子很有必要,以免孩子意志不坚定,半途而废。当孩子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父母应及时向孩子提出来,并给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3.目标完成后,要及时给出反馈与评价

当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后,父母应及时给出反馈与评价。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父母要给予具体的表扬;孩子做得欠缺的地方,父母要帮孩子分析原因,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给父母的话

心理学上把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产生出强大的意志力量的现象称为目标效应。一旦孩子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他就会被激发出主动性和挑战欲,不被中途的挫折打败。让孩子体验成功,增强抗挫的自信

面对同样的挫折或困难,有些人放弃了,而有些人却坚持了下来。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第一种人认为事情已经不可能成功了,努力也是白费力气;而第二种人认为成功是可能的,只要付出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所以他才会一直努力下去。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有关西门子小时候的故事。

5岁的西门子在爸爸的房间里玩,去牧师家上课的姐姐跑回来哭诉说:“牧师家门口有一只凶恶的鹅,它已经咬我好几次了,我不敢一个人去上课。”爸爸听完她的话说:“让弟弟和你一起去。”西门子听完爸爸的话,有些犹豫。爸爸看到西门子有些害怕,接着说道:“给你一把手杖,如果鹅过来,你就勇敢地迎上去,举起手杖吓唬着打它,它就会被吓跑的。”

听完爸爸的话,西门子拿着长长的手杖和姐姐一起出门了。当鹅一边发出叫声一边向他们扑来时,西门子就按照爸爸的话挥起手杖,果然,鹅害怕了,嘎嘎叫着跑回去了。

对西门子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胜利”,是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成功体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次胜利一直激励着他,让他在任何挫折中都不畏艰难,勇敢地前进。

从西门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让孩子体验成功,对树立他的信心和意志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术语,叫马太效应,是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时,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孩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要让孩子体验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成功的喜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孩子来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因为许多孩子常常在某一方面成功后,其他各方面也会突飞猛进,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让孩子体验成功呢?

1.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尽可能地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完成一件较难完成的任务,比如,让害羞的孩子向邻居家借东西,当孩子借回东西时,要表扬他。当孩子体验到成功后,就会对做其他事情产生自信心。

2.帮孩子建立成功档案

平时,父母可以把孩子获得的证书和奖状保管起来,在孩子遇到困难灰心沮丧时,拿出这些档案,能够唤起孩子的成功意识。

3.让孩子感受他人的成功

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孩子感受他人的成功,以此来消除孩子自卑、胆怯的心理。同时,通过故事让孩子坚信,只要不懈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

给父母的话

成功与自信心是相辅相成的,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容易获得成功,而获得成功又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只有先让孩子体验成功,才能让他们拥有克服挫折的自信心。第三章 尽早独立,孩子才会拥有承受逆境的资本

父母总是希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但是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辈子,艰险的人生路最终还得靠他自己走下去。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也很难有合作精神,会影响到他的婚姻、工作和幸福的人生,孩子的独立能力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尽早让孩子独立,他才会拥有承受一切逆境的资本,才会收获美满的人生。放开孩子的手,给他创造独立的机会

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他的肢体活动能力在增强,独立性也在逐渐发展。这时,父母应转变孩子依然弱小的观念,放开孩子的手,给他创造独立做事的机会。不然,孩子长期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和氛围下,就很容易在心理上依赖父母,导致自立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主见等,从而严重影响健康成长。

美国教育家詹姆斯博士曾说:“依赖本身就滋生懒惰,使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容易为他人左右等。”父母不要处处为孩子包办事情,这不是在帮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魏永康在2岁时就被人们称作“东方神童”。他的“神迹”有:2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进入县级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成绩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

魏永康的妈妈曾学梅非常注重魏永康知识方面的学习,却忽视了对魏永康独立性的培养。除了学习,曾学梅不让儿子做家里的任何事情,给儿子洗衣服、洗澡、洗脸、端饭,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甚至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读书,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

2000年5月,17岁的魏永康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自此,曾学梅不再管理儿子的“生活琐事”了,她觉得“儿子那么聪明,生活方面的事情他一定能很快学会的”。

但事与愿违,脱离了妈妈的照顾后,魏永康“失控”了。魏永康像古时的“伤仲永”一样,在长大后并没有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是多么重要。一个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强的孩子,不管以后面对什么样的逆境,都会有着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反,一个依赖性强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处处碰壁。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创造独立的机会,让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自己的双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便更好地发展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比如让孩子尝试自己穿衣服、叠被子、吃饭、收拾玩具,帮爸爸妈妈拿筷子、摆椅子、擦桌子等。

给孩子创造独立的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父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

在给孩子创造独立的机会时,父母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的发展程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要求过高、难度过大,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要求过低则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2.必要时告诉孩子做事的方法

放开孩子的手,并不是不用管他,而是在孩子独立做事情遇到困难时,父母有必要给他一些指导。比如:孩子吃面条时告诉他如何使用筷子;洗手时告诉他搓手的方法;收拾玩具时要告诉他分类的方法,如汽车、拼图等不同类别的玩具要放在不同的收纳箱中。一旦孩子学会了一些做事的方法,慢慢地他就能独立地做好其他事情了。

3.不要责备孩子,适时给他鼓励

在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过程中,父母切记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而责备孩子,或干脆不让他做了,这会严重伤害孩子独立做事的自信心和兴趣。父母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应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被认可,从而树立自信心。

总之,孩子终究要独立走上社会,如果父母过分地帮助他,只会毁掉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立意识和自强精神。因此,父母要放开孩子的手,给孩子一个独立成长的机会,并相信孩子可以做得很好。

给父母的话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只有放开孩子的手,才能使孩子变得独立和坚强,才能激发出孩子的潜能,使孩子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把自主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有一个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在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过;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有这种想法和经历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依然在迷茫的道路上生活着。

现在的父母总是害怕孩子受到一点挫折和伤害,习惯替孩子设计人生规划,而孩子也习惯听从父母的安排。这种现象会导致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自主选择的能力。

一个总是等着别人帮他做决定的孩子,是不可能拥有面对逆境的勇气和智慧的。选择和责任是一对孪生兄弟,人的责任感是在自我选择中形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只是被动接受,那么他就不会拥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选择能力,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并承担选择的结果,以此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和责任感。那么,父母应怎样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呢?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

1.创设让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生活中的选择无处不在,父母要有意识地多给孩子创设选择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玩游戏的时间;做饭之前,先问问孩子想吃什么;睡觉前,让孩子选择一本故事书或绘本;在给孩子买鞋子的时候,让孩子选择他自己喜欢的款式;等等。当孩子有了选择的机会,他就会感到受尊重,从而形成责任感。

父母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得思考,当我们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时,他表现出的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往往会让我们为之惊叹。

2.尊重孩子做出的决定

很多时候,当孩子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与我们意见又不一致时,父母往往总是试图想着改变孩子的决定。父母这种不尊重孩子决定的行为,不仅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还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父母既然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就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即使孩子做了错误的选择,父母也不要大声斥责和教导,可以通过一些中肯的建议,让孩子再进行思考和选择,如果他坚定自己的选择,父母也不能强硬改变他的看法。因为孩子在错误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父母的唠叨教导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

3.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限制

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限制,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您对孩子有顾虑,可以用“给出选项,让孩子选择”的方法引导他。比如,放学后,孩子没写完作业就玩游戏,父母不要直接跟孩子说“不行”,可以这样说:“写完作业才可以玩游戏哦,或者你可以先玩游戏,但这次玩了,本周可就没有机  会了。”

4.适时地为孩子提供引导和帮助

自主选择不是让孩子盲目地选择,而是要在孩子做出决定时,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科学的选项或分析,给出指导性的建议。这样的引导和帮助可以使孩子在将来做重大决定时,不冲动、不盲目。

5.引导孩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年龄较小的孩子对自己所做的选择感到后悔时,常以闹情绪来反抗。比如,孩子觉得刚在超市买的遥控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玩,于是开始闹脾气,要求重新换一个其他的玩具。这时,父母一定要坚持住,不能随便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而要引导孩子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给父母的话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自主选择的能力,是将来孩子立足于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盲从、不依赖,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一些父母总是替孩子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很妥帖、周到,几乎没有什么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长期如此,容易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了。下面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一次,美国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比尔问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长大后想做什么呢?”小女孩自信地回答说:“我要做总统。”

全场观众听后哗然一片,比尔也吃惊地问:“那你说说看,为什么美国至今都没有女总统呢?”

小女孩立即说道:“因为没有男人给我投票。”全场一片笑声。

比尔说:“你确定没有男人给你投票吗?”“当然。”女孩说。

比尔面向全场观众,说:“有给这位小女孩投票的男人请举手。”伴随着笑声,其中有不少男人举起手。比尔有些得意地说:“看吧,有不少男人给你投票了。”

小女孩淡定地说道:“投票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比尔:“请场内的所有男人把你们的手举起来。”于是,大家在哄堂大笑中纷纷举起了手。

这时,小女孩轻蔑地说:“虽然他们举起了手,但他们的内心并不愿意给我投票。”大家听后都目瞪口呆……

这个案例中的美国小女孩凭着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对著名主持人比尔的提问做出了从容淡定的回答。而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我们的孩子所缺乏的。

一个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通过思考、分析找到问题的答案,有着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样的孩子不盲从、不依赖,有着较强的独立创造性,长大后也会获得更多的机遇。因此,父母应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1.父母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盲从、依赖的父母不会培养出独立思考的孩子。如果您缺乏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有意地去培养和加强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2.营造轻松、民主的家庭氛围

一些父母总是强调孩子要乖、要听话,这样的家庭氛围容易限制孩子的自由表达,使孩子变得敏感、胆小,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父母要营造轻松、民主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要把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好恶强加给孩子。

3.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引导孩子学会思考的基础,是促使孩子去探索和思考的动力。当孩子脑中有疑问时,他便开始一连串地问“为什么”:为什么石头会沉下去?为什么纸张会浮在水面上?为什么……这时,父母应耐心向孩子解释,即便父母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也不要懒于思考,对孩子说“不知道”,而应与孩子一起找答案。

4.多给孩子创设独立思考的情境

父母要多给孩子创设独立思考的情境,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一,父母需要提出问题让孩子解决。第二,父母要与孩子展开争辩。因为争辩能够使孩子认真思考,并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第三,引导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

5.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拓展孩子的思维,开阔孩子的眼界,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父母应通过言传身教等方式,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并鼓励孩子阅读后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6.尽量少让孩子看电子产品

当孩子沉浸于电子产品中的游戏或动漫时,大脑几乎被游戏或动漫剧情控制,从而趋于一种“被安排”的状态。这时,孩子的大脑不会思考太多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孩子大脑思维的运转。

给父母的话

能够独立思考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主见,做事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具有自己的个性和自信,这些都是孩子在生活中应具备的素质。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将来遇到问题时,就能独立地解决问题,不会轻易被问题难倒。建立安全感,孩子才能摆脱依赖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下面两个场景。

场景一:孩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时,他就会很乖,一旦妈妈回来就黏着妈妈不放,本来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也不会做了。

场景二:爷爷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孩子的情绪很好,但是只要是爸爸送,孩子就会大哭着喊:“我不要去幼儿园,我要爸爸,我要爸爸……”

很多人认为这是父母对孩子太过宠溺,导致孩子特别黏父母、离不开父母。其实,孩子这种依赖父母的行为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安全感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人、对外界建立起来的信任感。

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孩子安全感,他就会表现出对周围人和事物的不信任,甚至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问题,在生活中表现出如退缩和攻击性等极端行为。因此,我们说安全感的建立是孩子独立、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那么,父母该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呢?

1.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和谐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保持安定愉快的心情,从而能较好地获得安全感。对此,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1)给孩子独立的生活空间,让孩子拥有体验安定和自我成长的机会。(2)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多一些建议,少一些专制命令、支配;多一些鼓励、赞赏,少一些训斥、打骂。(3)加强亲子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2.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生活中,有的父母一边看着手机一边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这样的陪伴不是真正的陪伴,而是“假性陪伴”,它不能给孩子建立安全感。因此,父母应当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比如,父母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玩耍、一起游戏,经常用温柔的目光、话语或抚摸、亲吻与孩子进行交流,使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让孩子明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父母永远都是背后支持自己的人。

3.对孩子进行仪式感的培养

建立和孩子正式说再见的仪式。当父母需要暂时离开孩子时,一定要和孩子说再见,告诉孩子自己要去哪里、去多长时间,并在答应的时间内回来。如果父母没有在答应的时间内回来,就要提前给孩子打电话或回来后向孩子解释。这样,孩子就会明白,父母是爱自己的。

4.允许孩子通过哭来发泄

孩子遇到一些挫折时,往往会感到很委屈、孤立无援,然后他就会通过哭来吸引父母的注意。这时,父母不要以斥责的方式来阻止孩子哭,因为适当的哭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宣泄情绪的良好方式,能帮助孩子及时排除负面情绪,建立安全感。

给父母的话

我们知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强烈地依恋父母,这种依恋是在孩子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他所需要的不仅是父母能够满足他的物质需求,更需要父母为他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授之以渔,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不会主动地、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对此,一些父母会认为,孩子还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认为孩子遇到的问题越少越好。其实,儿童期是锻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错失了这个时期对孩子的培养机会,那么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孩子将来是要走入社会的,在各个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绊脚石,到那时如果还茫然不知所措,就是家长教育的失败。

下面案例中丹丹的妈妈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周末,妈妈带着丹丹到小区的游乐场玩耍。其中几个小朋友正在玩荡秋千,丹丹看着他们玩得热火朝天,也想上去荡两下,可是已经没有空余的秋千了。

丹丹没有办法,就跑到妈妈那里求助:“妈妈,我也想玩荡秋千,您帮我想个办法吧,让一个小朋友下来,我玩一会儿。”

妈妈刚要答应,可是想了想,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应该培养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了。于是,妈妈对丹丹耐心地说:“丹丹,你能不能自己想办法,让他们把秋千让给你玩呢?”

丹丹无奈地说:“我已经说了,可他们就是不让。”“那你是怎么跟他们说的呢?”妈妈继续问。

丹丹实话实说:“我说谁把秋千让给我玩一会儿,他们都说还没玩够呢!”

妈妈听后,想了一会儿,然后对丹丹说:“你告诉他们,大家要一起玩秋千,要懂得分享,或者说你的玩具也可以给他们分享。你再去试试看。”

丹丹听后,立马小步跑到小朋友们当中,不一会儿,他们就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丹丹坐在秋千上,另一个小朋友推着丹丹荡秋千。

案例中的丹丹之所以找妈妈解决问题,主要是因为找妈妈解决问题方便又有效,能很快达到孩子的目的;另一个原因是孩子不懂得如何与陌生的小朋友打交道。但是,这并不代表孩子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父母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孩子就会很自信地尝试自己解决。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能否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另外,我们又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给他食物不如教会他生存的办法,给他财富不如教会他赚钱的方法。同理,父母替孩子解决问题,不如培养孩子独立解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