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体质,定制健康专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5 17:57:01

点击下载

作者:杨力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根据不同体质,定制健康专案

根据不同体质,定制健康专案试读:

序言

体质养生法——最适合中国人的日常保健方法

人的生理体质与生俱来,天有风寒湿燥火,人也有风寒湿燥火,动植物也和人一样,都有这五种体质,这是天人合一的杰出体现。

最早关于人的生理体质的讲述来源于《易经》八卦人,这是八千年前伏羲画八卦时就奠定了的,其核心是五行人的生理体质。三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又对这一理论做了杰出的发展和应用,并进一步确定了生理体质的基本特征。

调理好人的生理体质,防止生理体质向病理体质演变,这是不生病的关键。本书的重心就在于介绍怎样认识及养好五大生理体质,即木型人(风体)、火型人(热体)、土型人(湿体)、水型人(寒体)、金型人(燥体)。

如果人的生理体质摄生不慎,就会演变为病理体质,病理体质有十种基本类型,即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血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寒湿质、血瘀质、气郁质、风体质。其实还可以有更多种细分类,可多达二十五种。病理体质是一种病理状态,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变化着的,所以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无论是五种生理体质还是十种病理状态,都是中医学几千年来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经时间和历史验证过的最适合中国人的日常保健方法。

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能学会辨认自己的体质偏向,让五行体质养生法帮助你养生防病。但要注意的是,人的体质往往是相兼的,不是固定一种类型的,所以要因人而异,不能刻板照搬。

最后,祝读者朋友们健康长寿。

第一章 认清自己的体质

生活中,有人急脾气,有人慢性子;有人不耐寒,有人不耐热;有人总是面色红润,有人怎么养都脸色发暗……每个人都和别人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体质差异。不同的遗传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体质,也就造就了不同的身体反应状态。鉴于此,只有学会读懂自己的身体,辨别自己的体质,才能“有的放矢”地去防病养生。

体质养生: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易经》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由于阴阳运动、阴阳气化所产生的。那么,什么是阴阳呢?很简单,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凡是背阳光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都属于阴。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机体随时都处于自身机能状态和外界环境的干扰中,随时都处于动态平衡可能被打破的状态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于动态中维护人体机能的协调平衡就成为了体质养生的宗旨。

从出生起,我们的身体便阴阳不平衡,或偏阳盛,或偏阴盛,这两种体质哪个更好呢?过犹不及,无所谓好坏。阳虚者有阳虚者易患的疾病,阴虚者有阴虚者易患的疾病,因此阳虚者平时以助阳温热进行保健,阴虚者则经常以滋阴祛火进行养生。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保证。

那么,阴阳为什么会失衡呢?正常情况下,阴阳互根、互补、互制,如果有一方出现不足,或者有余,那么另一方就会代偿弥补,如果代偿弥补失调,阳气和阴精则不能够维持正常的平衡,就会产生种种健康问题。《黄帝内经》指出,“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因此调和阴阳则精神充旺,邪不能侵,则必然健康。调和之道,一定要顺时以养阳,调味以养阴,使阳气固密、阴气静守,达到内实外密、健康长寿。

阴阳对我们的健康来说,至关重要。如果阴阳能够保持平衡,那么我们就健康一生;如果阴阳被破坏了,轻度的阴阳失衡就会引起亚健康,中度的阴阳失衡就会引起疾病,重度的阴阳失衡就会引起重病;如果阴阳不能协调,阴阳分开了,那么就会导致生命的终止。可见,维持阴阳平衡是多么的重要。

总之,体质养生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保持生命的阴阳平衡,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安享健康,远离疾病。

先天禀赋决定体质基调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提到“先天禀赋”一词,那么,究竟什么是先天禀赋呢?

所谓先天禀赋,就是指小儿出生以前在母体内所禀受的一切特征。中医学所说的先天因素,既包括父母双方所赋予的遗传性,又包括子代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状态,以及母体在此期间所给予的种种影响。同时,父方的元气盛衰、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都直接影响着“父精”的质量,从而也影响到子代禀赋的强弱。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人体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灵枢·决气》中指出:“两神相搏,合而成形。”也就是说,父精母血的盛衰盈亏和体质特征对子代禀赋的厚薄强弱起着决定性作用,当然也影响着其体质。明朝著名中医万全在《幼科发挥·胎疾》中也说:“子与父母,一体而分。”汉朝博学奇儒王充在《论衡·气寿》中指出:“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短寿。”简单说,就是父母体质精血的盛衰强弱,导致子代禀赋的不同,体质的差异,例如身体强弱、肥瘦、高矮、刚柔、肤色、性格、气质,乃至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遗传性疾病,如鸡胸、癫痫、艾滋病等。

这种差异决定于先天遗传性因素,取决于父母肾之精气阴阳的盛衰偏颇及母体的调摄得当与否。先天之精充盈,则禀赋足而周全,出生之后体质强壮而少偏颇;先天之精不足,禀赋虚弱或偏颇,可使小儿生长发育出现障碍,影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医学名著《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就指出:“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

由此不难看出,在体质的整个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它提前打好了体质的“基调”。当然,这只是对体质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至于体质的定型,还受后天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望、闻、问、切,判断生理体质

怎么判断体质呢?只要感官系统正常就可以判断。中医判断体质、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就是“有诸内必形诸外”。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外散发信息。如果有健康的脏腑气血,必然就会有相对健康的外形;如果脏腑功能、气血失调于内,就一定会通过五官、皮肤、形体、情绪反映在外,自己也会诉说“我生病了”。如何捕捉生命信息、倾听脏腑声音呢?方法就是“望、闻、问、切”。

中医在望、闻、问、切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一个真正的中医应该感官非常发达、敏锐,即眼神准、听觉灵、嗅觉敏、手的感觉敏锐。中医养生也好,治病也好,强调因人而异,即所谓辨体施养、辨证施治。中医所有诊疗思路、方药和方法,都是与“辨体施养、辨证施治”接轨的。辨体、辨证、感知差异的基本方法就是“望、闻、问、切”。

普通人要想确认自己是什么样的体质,就要把自己的感官调动起来。简单地学习一些“望、闻、问、切”的原理和方法,让自己和自己的生命对话。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些都是医生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够做到呢?虽然有病要去医院看医生,但是我们也要尽量学会观察、感知自己的生命。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人,就应该了解学习一些中医辨别体质的简单方法,以了解自身,指导养生。下面我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怎样使用“望、闻、问、切”辨别体质。望——体质总是有其外在表象

看体形:胖多痰湿,瘦多虚火“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所以形体很肥胖,基本可以判断是痰湿体质。胖人确实多数是痰湿体质,虽然有一些报道说,肥胖的人也有是阴虚体质的,但是就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来说,单纯性肥胖属于阴虚体质的非常少。因为阴虚体质和肥胖的发生机理是反着的,阴虚内热就消耗多,所谓有口福,怎么吃都不胖,“浸油缸都不肥”。我常开玩笑说,可能是细胞线粒体特勤奋吧!而肥胖的机理正好是反的。

形体肥胖分两种:如果摸上去肌肉结实,行动灵活,体重并未达到肥胖标准,只是超重,这种人多数是平和、湿热、痰湿体质,气虚不明显;如果很慵懒,动作拖泥带水,走路拖拖沓沓,经常一屁股坐那儿,整个人显得沉重倦怠,这种人多数是痰湿间夹阳虚或气虚体质。

形体消瘦,体重不达标,皮下脂肪又少,基本上是虚性体质。如果瘦而肌肉松软,脸黄,说话气若游丝,语声低怯,以气虚体质为主;如果精瘦结实,灵活,精力不错,通常是阴虚内热体质;如果形体干瘦,面色口唇发暗,皮肤干燥,舌质紫暗,多数是以瘀血体质为主。

看神气:静多偏虚,钝则痰湿“无热不生烦”,体内但凡有热,不论实、虚,比如湿热、阴虚内热、阳虚上热下寒等,神就容易兴奋、躁动、波动。如果气虚、阳虚,神多数偏于安静、消沉,甚至抑郁。如果痰湿多,就会反应迟钝,思维动作缓慢。气郁、瘀血体质则看上去会比较郁闷、不开心、不开朗,也会有抑郁。

有的人身体就像一个症状感觉放大器,稍有不适即周身痛苦,如临大敌,草木皆兵,全身上下一通检查,结果往往问题并不大。这种患者通常敏感多疑,既容易心神不定、焦虑不安,又容易钻牛角尖、难以自拔,常见于女性虚性体质者。对于这种患者,医生的交流技巧特别重要,要令其安静一些、“迟钝”一些。

有时医生面对病人,也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要选择适当的语言语调,热烦的令其安静,消沉的令其提劲,郁闷的令其舒展,过度敏感的令其适当“迟钝”。这样会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治疗的顺应性也会好许多。

看面色:暗多血瘀,白则虚

中国人是黄种人,正常面色应该是黄而有光泽,透出少许血色。当然,肤色有深浅,不论白皙还是黝黑,都应该有光泽。面色萎黄,即黄而没有光泽、血色,是血虚;皮肤黄而油腻,多为湿热;面色、口唇发暗,月经前或受寒、失眠时常出现黑眼圈,多是瘀血体质;面色白而缺乏血色、没有光泽,是阳虚。

看舌象:红则多热,苔厚则湿

舌象比较能够反映人体本质性的变化,尤其是舌体大小、舌质颜色。

舌体胖大,又淡又嫩,质软的,说明是虚性体质,阳虚、气虚常见;舌体胖大,很红,是热性体质,一般食欲旺盛;舌体瘦小、色淡而萎软,是气血虚;舌体小,但是很红,舌苔也不多,是阴虚或者有内热;舌体颜色发紫发暗,或者有瘀斑瘀点,是瘀血。舌体边缘经常有牙齿痕,是气虚。

舌苔经常很厚不退,不是湿热就是痰湿;若没有舌苔,是阴虚。舌苔很厚腻时不要进补,少吃肉;舌苔发黄时,多喝水,多吃些清凉的水果。

舌体变得很胖大似乎塞满口腔,要注意减少饭量,让肚子稍微有点饥饿感,少喝水少吃咸;舌头出现明显齿痕时,说明疲劳,身体需要休息了,可以适当进补。

看眼睛:无神则虚,浑浊多湿

目光炯炯有神,那就是偏于热性或者平和体质;目光无神,是虚性体质,气虚、血虚、阳虚都会出现。眼睛巩膜上面经常有脂肪沉淀,或者常年有很细小的血丝,看上去比较浑浊,多见于瘀血、痰湿和湿热体质。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上热下寒的阳虚体质,也会见到浑浊的眼睛。闻——耳和鼻也是判断工具

听声音:有无中气,最为重要

声音轻浅,没有中气,是气虚;声音底气足,中气足,通常是痰湿或平和体质。

闻味道:异味较大,非热即湿

经常汗味、体味特别大,是痰湿或湿热所致。经常有口气,提示内热、有积滞。痰湿、湿热、阴虚内热、上热下寒的人容易出现口气。问——最直接的判断方式

问二便:尿黄多热,便稀脾虚

经常小便很黄,说明体内多热;喝了水就要去厕所,夜尿又多,这是阳虚;每遇精神紧张则小便频数或经常因为要不要小便而心神不安,常见于气郁、气虚的女性。如果小便深黄发红、淋漓涩痛则要到医院及时检查治疗。

长期大便量少干燥,可见于阴虚、气虚;大便经常烂而不成形,可见于气虚、阳虚、痰湿;经常大便干结或黏腻、气味臭,小便黄,是典型的湿热体质;遇到精神紧张就会大便烂的是气郁体质。

还有的人平素大便很好,但是稍微吃一点不干净、太油腻的食物,就很敏感,马上会拉肚子。这并不是坏事,不能说是脾胃虚弱,反而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保护,据我自己的观察,这种人虽然不是很壮硕,但是往往身体素质还挺不错。

问情志:敏感多虑,压抑多郁

凡事思虑过多者,多为气虚、血虚、气郁;容易伤感悲忧者,多为气虚、阳虚;七情难以舒展,内向压抑者多是气郁;容易惊恐不安者多是阳虚、气虚。

问家族史:痰湿体质要小心

如果妈妈或者爸爸是痰湿体质,呈中心性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那就要小心,很可能你也是痰湿体质,要注意及早地扼制痰湿体质明显的偏颇。体质偏颇以后,会慢慢走上父母的老路,得高血压、糖尿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要尽早预防。

先天因素、家族因素对于体质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是遗传,一方面可能是家族内部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养育后代的经验造成的。

问寒热: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畏寒怕冷、耐夏不耐冬、常年手脚发凉,尤其到了冬季手冷过肘和足冷过膝、睡不热被窝、身患每遇寒冷则发作或加剧的慢性病者,基本可以判断是阳虚体质。

怕热、耐冬不耐夏、四肢温暖,尤其到了夏季手心脚心发热,喜欢吹空调喝冷饮者,是热性体质。

还有的人尤其是女性,冬天怕冷,夏天怕热,不耐寒热,一冷就穿很多,一热就喝冷饮吹空调,对气候的适应性很差。据我的观察,这种人似乎情绪不稳定波动大的居多,常见于气郁、气虚体质。

素体血虚的女性也可见畏寒怕冷、手脚冰凉,但是通常都伴有头晕、心悸、多梦、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的血虚表现。

问汗液:汗出重要,过汗则虚

汗是水谷精微在阳气的蒸腾下气化生成的。正常汗出是耗能散热的过程,对于调节体温、能量代谢很重要。少汗或无汗,能量代谢就会缓慢不畅通,闷在里面,内生痰湿、郁热、湿热。汗出太多,比如白天不活动汗出(自汗)、晚上入睡后汗出(盗汗)都不正常,见于气虚、阴虚体质。

汗少或无汗,又能吃的人,肥胖往往在所难免;而自汗或盗汗,又胃口差、饭量小的人,消瘦、失眠、健忘、心慌就会出现。

有的人很容易出汗,吃饭、喝茶、运动、天稍热会出汗明显,不喜欢空调,可见于平和体质偏于气虚体质者,这种人往往身体素质不错,情绪也较为稳定平和,也不容易发胖,因为能量代谢有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汗出畅通,内热容易发散出去。

运动、热食、热饮、天热时,比别人明显汗少者,通常见于气郁、湿热、痰湿体质,少汗无汗会令人容易发胖、肿胀、闭经、烦躁易怒、生痤疮等。因为能量消耗少,水液代谢不畅,内热散不出去。

问经带:经宜规律,带忌多黄

经常性的月经量偏少、经期延后、色暗、痛经者一般多见于瘀血、气郁体质;经常性月经量多、经期提前、色鲜红则以热性体质居多;月经颜色淡红,多是血虚、气虚体质。

白带长期偏多,色白,伴有容易疲倦者,多是痰湿、气虚、阳虚体质;而带下色黄,阴痒者,多是湿热体质。切——了解脉象的基本知识

如果对中医感兴趣,大家可以掌握一点脉象的基本知识,对判断自己的体质很有帮助。

切记,要在平静状态下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就说:“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即诊脉通常以清晨时间为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也没有吃饭,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出有病的脉象。

脉象有力,节奏整齐,说明身体状况好,最起码反映心肺功能好;如果半天还摸不到脉,好不容易摸出来了,很细,若有若无,那就是虚性体质;如果脉象细,胃口又好,就很容易发胖。

脉象似一根直直的琴弦,叫弦脉,也叫肝脉,意味着肝脏功能不调。要注意呵护好肝脏,否则容易形成或者加重瘀血体质和气郁体质。

在平静状态下,脉象比较快,是有热(实热或虚热);脉象明显慢,是阳虚。

体质先天有异,调养后天有别

人,没有不关心自己的,也没有不爱护自己的。尤其是现在,各种养生理念大量宣传,养生保健已经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新知”、茶余饭后闲聊的主要话题,并且很多人都已打响了“保卫自我”的养生“战役”。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朋友为了养生,今天学炒菜,明天去健身,后天要修心……

总之,养生内容五花八门,目的就是让自己更健康些,更长寿些。这些愿望是美好的,可很多人常常是费力却不讨健康之好,不是没能坚持自己的养生计划,就是因为养生方法不适合自己的体质而导致身体出现新的健康问题,不得不放弃。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对养生的认知都存在误区,总是喜欢把别人的养生方法随意“拿来”用到自己的身上,可是人与人的体质不同,即使是同一类体质的人,别人的养生方法也未必就适合你,因为人的体质会有很多微妙的差异!就像《灵枢·寿夭刚柔》中所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出生以来,其性情、脏腑、形体、寒热偏性等就不同——有人强壮,有人瘦弱,有人高,有人矮,有人体质偏阳,有人体质偏阴……除此之外,人在后天生活中由于受地域、经历、习惯、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体质进一步差异化。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身体,要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独特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养生方法能完全适合你,因此在养生保健时,不能盲目跟从,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遵循“异”和“顺”的原则。“异”就是要了解不同的人体质有差异,对于别人的养生方法,不能随便“拿来”;“顺”就是要顺应自己的体质,以自我为主,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只有这样做,才是养生的真谛,才不会因为错误的养生方法导致体质有失偏颇而危害健康。

巩固体质少生病

人从出生起,就会带有某些特定的体质状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理体质。

至于生理体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周易》。八千年前伏羲画八卦中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种元素,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归属形成了八卦人,即离火质人——火型人(热体)、坎水质人——水型人(寒体)、坤土质人——土型人(湿体)、乾金质人——金型人(燥体)、巽木质人——木型人(风体),开创了中国人的生理体质说。

大体来说,生理体质有这五种类型。由于生理体质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它不属于病理状态。但是,如果不注意巩固自己的生理体质,那么身体就会失调,进而患病。

为了更好地养护身体,保证健康,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各种生理体质的特征及不同生理体质的养护方法。火型体质

1. 体质特征:形体壮实,肌肉适中,头发柔软;眼球突出,结膜湿润,呈现紫铜色;指甲柔软,鼻子坚挺,鼻尖稍发红;手心、足心热,面红,舌偏红;心火大,燥热烦闷,易失眠;大便干燥,尿黄,汗多;喜冷饮,喜食甜、辣、涩食物;理解力强,爱憎分明,自大、骄傲、好斗。

2. 养护方法:热性体质的人应以清凉祛火养生为宜。这类人因火偏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火大扰灵根之缘故,应遵循“智慧愈加之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多加强自我修习内观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强制性的运动等。饮食上,少沾烟、酒,少吃油炸、火烤之类的食物,辣椒、大蒜、大葱、洋葱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也应控制。应多吃玉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等清淡的食物。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补养类食品,如海参、银耳、冬虫夏草等。辛辣燥烈之品应少吃,飞禽类肉食及干脯也不宜多食,否则易无端烦闷、暴躁、发脾气、冲撞伤人。红参、当归、大活络丸、田七以及某些止泻西药也应慎用或禁用,若这些药物摄入量过多,易引起流鼻血、头晕、胸闷、便秘等症。冬天取暖时,应避免与明火直接相对,忌开着电热毯睡觉,否则易引起身体的生理机能减退。

3. 注意事项:热性体质的人易饮食过量,进而出现便秘问题,久而久之,会导致小肚腩的出现。鉴于此,热性体质人要减肥,就要先解决便秘的问题,并多吃凉性且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水型体质

1. 体质特征:目深耳大,身高中等,面色苍白或暗淡,唇色淡,手脚冰凉,怕冷,怕吹风;便稀,尿多清长;月经常迟来,血块多;喜欢喝热饮、吃热食;性格内向,城府较深,沉默寡言,善于聆听。

2. 养护方法:寒性体质的人,应以温热补阳养生为宜。他们在冬天手脚容易冰凉,睡很长时间也不会发热,还易生冻疮,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微循环不好,因此应重点加强对腿和脚的保护,要注意在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泡脚,水中适量加点盐,多泡一会儿。平时出门不要让腿部受冻,要经常活动腰部和腿脚,通过运动可以让血液循环好一些。冬季吃一些羊肉、牛肉、火锅较好,而不适宜开着暖气吃冰淇淋、喝凉饮料。早上是一天的开始,人体生理功能刚要开始旺盛,不要吃寒凉性食物来镇静它,否则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但也应因人制宜。要多吃温热性食物,芳香食物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桂花、香菜、香葱等,可自行选配。还可食用温性的水果,如橘子、樱桃、荔枝等。

3. 注意事项:冷饮不宜吃,晚上少喝啤酒,不宜吃梨子、香蕉、甘蔗、冬瓜、苦瓜等寒凉性食物。土型体质

1. 体质特征:面白,多油,汗多,舌苔腻;性格偏内向,为人厚道,勤恳实干,反应偏慢,言行迟缓,对新生事物不够敏感。

2. 养护方法:湿性体质的人多身重易倦,所以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气功方面,以动桩功、保健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饮食调理方面,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作用的食物,如白萝卜、荸荠、包菜、芹菜、荠菜、马兰头、紫菜、海蜇、洋葱、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西瓜、藕等。湿性体质的人一般多痰湿,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此三脏。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

3. 注意事项:湿性体质的人应以健脾燥湿养生为宜.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防止湿邪的侵袭。饮食方面应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金型体质

1. 体质特征:面干,口干,口渴;心胸宽广,富有远见,稳重自持,组织能力强,聪慧,但有时也有虚伪、自尊心过强的一面。

2. 养护方法:燥性体质的人,应以凉润养生为宜,应多摄取润性食物。润性食物具有保留体内水分的作用,如蜂蜜、甘蔗、橙子、茶、苹果、梅子、牛乳、桃、柚子等。其中甘蔗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润燥等功能,若煮成“甘蔗粥”,很适合解决老年人虚热咳嗽、口干舌燥等症状。甘蔗粥的煮法很简单,先将甘蔗榨汁,随后将甘蔗汁与糙米同煮,可当早餐食用。此外,蜂蜜被誉为百花之精,是一种四季皆宜老幼皆宜的滋补佳品,可烹调“蜜汁茄子”,有助于润肺止咳。制作蜜汁茄子,准备茄子半斤、蜂蜜一两,先将茄子洗净去蒂斜切,入锅加水大火烧开,小火再煮15分钟,关火降温后加进蜂蜜拌匀即可进食。若长年久咳则可进食“莲藕羹”,选购一大条莲藕,洗净后用分离式榨汁机榨出原汁;另准备红枣10粒、枸杞20余粒,先加水300毫升入锅大火煮滚,小火续煮10分钟,然后将莲藕原汁徐徐倒入锅内,不停搅拌至黏稠,即可关火;降温后加蜂蜜,即可趁热享用,十分香甜可口,对止咳非常有效。

3. 注意事项:燥性体质的人应少吃高糖及高脂食物。木型体质

1. 体质特征:面青,身长,肢细,好动,性急,思维灵敏,善于沟通,但性格急躁,心胸偏狭窄,多疑善妒,易猜忌。

2. 养护方法:风性体质的人应以固表、驱风养生为宜,早睡早起,忌动心火,保持情绪乐观。风性体质的人由于性急好动,阳气耗散较快,所以寿命偏短。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吃清热、养阴、生津的食物,如枇杷、香瓜、白芍、木耳、银耳、猪肉、青色蔬果等。药膳调养方面,以芍药粥为佳,取白芍20克,粳米100克,大枣15枚,麦芽糖适量,先以白芍、大枣加水适量,小火煎汁,取出药渣,加水并放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成稀粥,食用时可加入麦芽糖适量,有滋阴柔肝的功效。

3. 注意事项:木型体质的人应少吃发物,如香椿、香菜、鹅肉等,因为风性体质的人易过敏,易招风。

判断病理体质,早调早健康

从具体表现看体质

体质,即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具体一些,则指:1. 身体形态的发育水平,比如胖瘦、高矮、营养状况等。2. 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强弱和人体各系统、器官工作效能的高低。3.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即身体在生活、劳动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

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走、跑、跳跃、

投掷、攀登、爬越、悬垂、支撑等运动能力。4. 心理状态:包括每个人的感知能力、个性、人际关系、意志力等。5. 适应能力: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抵抗寒暑、疾病等能力的高低。影响体质的因素

影响人的体质的因素很多,如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生活及饮食条件、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等。什么是病理体质

病理体质是一种状态,多由生理体质演变而来。病理体质是近年来在中西医学领域兴起的一个热门课题,属于医学体质学的研究范畴。有关病理体质的论述颇多,但对于它的确切定义,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在西医学的有病与无病之间,存在着一个似病非病的“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就是病理体质。可以说,这个观点基本阐明了病理体质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可见到一些患者自觉周身不适,常感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失眠、多梦、食欲缺乏、肢体麻木、关节酸痛、性机能减退、月经不调等,但经医院种种理化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患者往往被诊断为“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等,而未引起足够重视。一旦病情加重,理化检查指征明确时,病情已积重难返,甚至病入膏肓,从而给治疗造成困难,也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肉体、精神及经济上的额外负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殊不知患者发病前的种种自觉不适,正是其病理性体质的反映,是患者已呈现潜在性病期的危险信号,也有人称此时为“亚健康状态”。如果医务人员能在疾病萌芽之初期,及时辨清患者的病理性体质状态,早诊查、早防治,就能将病变控制在最初最轻之时,遏止其滋生之势,防患于未然。谨防生理体质向病理体质演变

个体的生理体质有所差别,生理体质代表的都是健康的状态。我们需要好好地保养生理体质,否则很容易转变为病理体质。

1. 热性体质。伤阴易向阴虚体质演变,患燥热病,如肺燥、肠燥,导致便秘,甚至哮喘、糖尿病。可以多吃些润肺、润肠的食物,如银耳、藕、百合、香蕉、木瓜等,荔枝、火龙果等热性水果最好不要吃,浓甜类食物要少吃。

2. 寒性体质。伤阳易向气虚体质及阳虚体质演变,容易得肾方面的疾病。还可能因为性格内向憋出抑郁症,所以应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比如当归羊肉汤,此汤具有养血、补血、行血、补气、健脾、温肾等大补功效。

3. 湿性体质。易向湿热或寒湿及痰湿质发展。容易得脾方面、湿气方面的疾病,比如有痰饮、水肿之类的症状,或是肚子疼、腹泻。饮食应该选择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冬瓜、黄瓜、红豆、薏苡仁、韭菜、葡萄等。

4. 燥性体质。易化热转为热性体质。易得火气重的疾病,这类人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急性子,不要老是生气,饮食上要少吃动火的东西,少喝酒,多吃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蔬菜和水果,还要注意补充水分。

5. 风性体质。这种体质最多变,可演变为风热、风湿或风寒等。这类人容易得过敏方面的疾病。饮食上需要注意少吃发物,如香椿、海鲜等。

第二章 破解五行体质养生密码

中国传统医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体肤色、体形、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水、火、土、木、金5种不同的体质类型。

五行生万物,日用而不知

五行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讲述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的理论。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金、木、水、火、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易经》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因此要讲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与五行之间的关系。如肺为清虚之脏,主宣发、肃降,与金器相似故属“金”;肝性升发,疏达气机,故属“木”;肾主运化津液,藏精纳气,故属“水”;心主温煦,鼓动气血运行,是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属“火”;脾主运化水谷,化生气血为后天生长的根本,与土性相似,故属“土”。可见,人体各器官及各种生理活动都与五行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人都熟悉,五行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生万物”,万物都不能背离五行的这种相生和相克的关系。但经常被人们所忽略,也就是葛洪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

大家都知道,生葱蘸大酱是北方人喜爱的一道菜,但有好多人在贮藏生葱时拒绝水洗。在《易经》五行来说,这是有根据的,因为水生木,而葱属木,故水洗之后就会促使生葱继续生长,最后便失去了其原有的天然风味。

五行相克,指的是事物的相互克制、制约或抑制的关系,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中每一“行”都有“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行中相克关系又称为夫妻关系,即克我者为夫,我克者为妻。如金克木,则金为木夫,木为金妻。李时珍说:“金乃西方之行,性能制木,故疗惊痫风热肝胆之病。”这是相克关系在医疗中的具体应用,因为惊、痫、风、热、肝、胆都属木,而金克木,这样就可以用属金之物类去克制木性,属木之病症自可祛除。

五行的不及、太过与人生健康关系密切。拿五味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好的味道。有的人喜欢吃甜,有的人喜欢吃酸,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健康。但这种偏好不能太过。如果这个人很喜欢吃酸,但是已经有了胃痛的毛病,那么就应该少吃酸了,因为酸属于木,入肝,木克土,而胃属于土。

再比如说,肾属水,正常情况下,脾对肾有克制作用,使水分在体内能正常代谢,顺着自身的通道排出体外。如果脾功能不足,对肾的克制不足,则会导致水湿在体内泛滥而出现水肿、小便不通、呕吐清水等疾病。

制约太过,则会导致被制约方功能过度抑制,也会影响整体平衡的正常状态。比如说,肝克脾,当肝的功能过于旺盛,就会过度抑制脾的功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这样的体会,生气或发怒往往会使食欲下降,甚至会出现胃脘胀闷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这是因为生气或发怒,是肝木过度旺盛的表现,肝木过旺则对脾土克制过度,导致脾的运化饮食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五脏对应五行,“生克乘侮”藏健康

五行之间、脏腑之间以及五行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可以说,它们谁也离不开谁。

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而成。在《国语·郑语》中有“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它们指出了“五行”和“五味”(咸、苦、酸、辛、甘)之间内在的联系。

中医根据五行的特性,来描述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其特点是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温热而炎上,心属火,其特点是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其特点是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其特点是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肾属水,其特点是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有藏精功能。

五行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相生即相互滋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即相互制约和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地发生与发展。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脏腑间的病理影响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五脏之间相互滋生的关系,可用五行相生来阐明。如肾(水)藏精,肝(木)藏血,肾精可化生肝血,此即肾水滋养肝木,即水生木;肝(木)藏血,心(火)主血脉,肝之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功能正常,则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即肝木上济心火,即木生火;心(火)主血脉,又主神志,脾(土)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心之阳热可以温运脾阳,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荣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温脾土,即火生土;脾(土)能转输精微,益气以充肺(金),从而维持肺主气之功能,此为脾气生养肺气,即土生金;肺(金)主气,职司清肃,肾(水)主藏精纳气,肺气肃降则有助于肾精之闭藏和气之摄纳,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又能促进肾主水功能的发挥,此即肺金滋养肾水,即金生水。

五行相克的关系也用于五脏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肺(金)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可以抑制肝(木)阳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滞,此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此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此即水克火;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此即火克金。

五行生克也用于解释脏腑间的病理影响。如肝病可以影响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其他脏腑病变也是如此。

中医根据五行说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如木克土,联系五脏,肝属木,脾属土,那么肝就可以抑制脾,治脾往往肝脾共治,因而有“扶土抑木”的原则。再如,肝色属青,味属酸,如有面色发青、喜食酸味等可见症状,一般可诊断肝经受病。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

总的说来,中医无论在诊病、辨证、治疗、用药等各方面,都离不开五行说。

体质分五行,调理各不同

《黄帝内经》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从人的皮肤色调、外表形态、先天禀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耐受性,把人按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黄帝内经》认为:木型人,体质特征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平背,手小,手足好;气质特征为,有才,劳心、多忧,劳于事;对气候的适应性是,耐春夏,不耐秋冬。火型人,体质特征为,赤色,广吲(音引,意脊肉),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行摇,肩背肉满;气质特征为,性急,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色;对气候的适应性是,耐春夏,不耐秋冬。土型人,体质特征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对称,走路轻快;气质特征为,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对气候的适应性是,耐秋冬,不耐春夏。金型人,体质特征为,白色,方面,小头,小肩背,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气质特征为,身清廉,急心,精悍,善为吏;对气候的适应性是,耐秋冬,不耐春夏。水型人,体质特征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气质特征为,不敬畏,善欺绐人;对气候的适应性是,耐秋冬,不耐春夏。

上述五大体质分类,又可继续分成二十五小类。为了方便读者对照处理,我仅就上述五大类体质来讲述常用的调理方法。体质不同,生理功能也不相同,处理方法自然就各有差异。

金型人,气固,气清肃,五情易忧;过忧伤肺,亦伤脾。处理方法为,以喜胜忧。过忧者,宜转向对已有成绩的欣赏,满怀对未来的希望,以产生喜悦的心境,而尽释忧虑之情。

水型人,严肃、端正、庄严、谨慎,五情易生恐;恐伤肾,也伤心。处理方法为,以思胜恐。有恐惧之事,则宜多思考,产生战胜危机的信心、决心,以求能应付任何事件,并做出最坏的打算。通过思考,心理上就有了坚强不屈的准备,恐惧自会逐步远离自身。

木型人,气正,气盛,敏捷,性急,五情易怒;过怒伤肝,亦伤肺。处理方法为,以忧胜怒。面对眼前的愤怒,不如转向实现远大抱负所存在的各种困难的忧虑,深谋远虑,就会使心境逐渐平和、沉稳,这样让自身在舍近求远的忧虑中去化解愤怒,超越自我。

火型人,心境祥和,优美,易大长力量,故易热情激动,五情易喜;过喜伤心,使气浮躁,容易出定。处理方法为,以恐制喜。面对已有成就产生的兴奋,不如转向对未来危机的恐惧,诚惶诚恐,小心把握,自会平缓激动心绪,使气正气顺,力量也将精进。

土型人,善思,多思则产生智慧,增长知识,但久思伤脾,败中气,亦伤肾。处理方法为,以怒制思。忧思绵绵,不如鼓足勇气,奋力前进,坚信自己,既要自责,又要自励;既要谦虚,又要发奋,以求不断前进而能有所成就。

特殊的五行选择与处理方法,并非是静止与孤立的。五行的特征,虽然来自木火土金水,但是,我们在自我身心健康的具体运用中,已将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事物和现象,包括人体的各种脏腑组织、器官部位在内,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按不同的功能、作用等项,推演和归纳出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属性来。在人体,五行可与五脏、六腑、五体、五窍、五华、五声、五神、五情、五变等人体组织、器官组织和生理功能相配合。在自然界,五行可与方向、季节、气候、特性等相配合。

此外,五行还可以与五虫、五果、五谷、五畜、五实、五数等相配合,这样,就可以利用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探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反映在人体,具体说,在指导我们对调理身心内外环境的选择与处理之际,我们可以依据季节、气候、方向、人体疾病部位或疼痛反应以及个人的身体素质状况等因素,按五行相生或相克关系,及时选择和处理好内在与外在环境,使人体能场和宇宙万物能场之间协调一致,同步运转,从而产生出种种奇迹,达到完美的身心平衡和谐境界,获得最好的养生效果。

水型体质——少阴,易患水肿、腰痛

中国传统医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体肤色、体形、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

首先,我们来看看坎水质人(下文简称为“水型人”)具有哪些特征。

从外形上看,水型人通常身体比较胖,中年男子容易出现啤酒肚,皮肤较黑,走路步履不稳,摇肩晃背,行动较为迟缓,且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

从性情上看,水型人表面显得非常友好,很少与人发生矛盾,是个老好人。实际上,此类人性格多疑嫉妒,很少相信他人,即使对人好也只是利用别人。性格偏激,心胸狭窄。

从出生时间上看,水型人大多生于冬季,五行中水对应冬季。

从健康上看,水型人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肾、膀胱、脑以及泌尿系统。一旦机体营养失衡,就容易导致以上器官出现病症。

通常来说,水型人大多具有以上体质特征,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如果你具有以上大部分的体质特征,又出生在冬天,那么,就可以判断属于水型人。

从饮食上看,水型人应多吃以下食物:

1. 多吃火性食物

要多吃火性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等。此外,水型人要多吃动物的心脏。

食物的颜色也应以红色为主,凡是红色食物都可以放心食用。红色食物有助于减轻疲劳,且有驱寒功效,可让人精神大振,增强自信及意志力,使人充满力量。

2. 多吃动物性食物

水型人出生于冬天,体内阴盛阳少,缺火。因此,水型人养生的关键在于温阳益气,多补火性。

3. 多吃姜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具有健脾胃、散风寒之效。生姜在食疗及药用方面应用很广,有散寒、发汗、暖胃、祛痰、祛风、止呕、解毒等功效。大文豪苏东坡曾见杭州净慈寺的一个住持,服食生姜40年,80多岁毫无老态,脸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

医学研究表明,生姜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可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死。现代临床研究还证实,生姜可以调节前列腺的机能,而前列腺素在控制血液黏度和凝聚凝集方面有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常食生姜可除老年人体表的老年斑。

火型体质——太阳,易患失眠、中风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火型体质的人的特征。

从外形上看,火型人大都体形瘦小,面色红润,精神十足,充满活力;走路时抬头挺胸,步伐很快,行动敏捷,好与人争。

从性情上看,火型人脾气暴躁,极易发怒;但火型人都敢作敢当,不惧困难,胆量过人,喜爱冒险,大多喜爱探险者都是此类人。火型人为人做事如火焰般狂热,他们如果对别人不满意,会直接提出意见,即使得罪对方也在所不惜。不过,他们以诚待人,不会对别人搞阴谋诡计。

从出生时间上看,火型人多生在夏季。五行中火与夏季对应。

从健康方面上看,火型人要多注意自己的心脏、小肠、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如果身体营养失衡,就容易患小肠、心脏、血液、腹部等方面的疾病。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具有以上大部分的体质特征,又出生在夏季,那么,你应该就属于火型人。

从饮食上看,火型人应多吃以下食物:

1. 多吃水果和鱼

我们知道,火型人一般生在夏季,体内阳气较旺盛。故火型人首先要宁心安神,加强自身涵养,养成遇事冷静、沉着、心平气和的习惯。少与人争,平日没事时宜闭目养神,多思己过。多种花养鸟以悦心,钓鱼作画以静神。

火型人通常火气较大,应以水来调剂,因此,火型人必须大量进食蔬菜水果,如苹果、鸭梨、桃、香蕉、芒果、龙眼、西瓜、山竹、哈密瓜、葡萄等,一定要多吃。火型人的家中,一年四季不可少了水果。

但火型人需要注意的是,依照中医的看法,水果也分热、寒等性质,一不留神,错吃了水果也会让人不舒服。

鉴于此,火型人在进食水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肠胃不好的火型人,最好选择“温和”一点的水果,不要太甜,也不要太酸;

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或者胃寒,也就是胃炎、胃溃疡患者,最好少吃西瓜、香瓜等寒凉食物;“苦夏”者多吃香蕉。每到夏季,有些人会觉得四肢倦怠、食欲缺乏,同时耐热能力下降,容易中暑,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苦夏”。医学研究表明,“苦夏”的发生与缺钾有关。夏季气候炎热,出汗多,容易丢失部分钾元素,加上吸收不足,从而造成低血钾现象。因此,夏季人们应注意在日常膳食中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西瓜等。

此外,瓜果类由于水分多,吃多了会冲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荔枝、龙眼多吃都容易上火、燥热;芒果虽好吃,有人却碰不得,因为一吃就过敏、皮肤痒。

2. 多吃黑色食物

可以这么说,凡是带黑字的食物,你都可以大胆地吃。

现代医学认为:“黑色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大量研究表明,“黑色食品”保健功效除与其所含的三大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有关外,其所含黑色素类物质也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

黑色素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美容以及促进性功能。

食品专家认为,黑色食品不仅给人们质朴、味浓、壮实的食欲感,而且经临床实践证明,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刺激内分泌系统,促进唾液分泌,促进胃肠消化与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并有滋肤美容、乌发的作用,对延缓衰老也有一定功效。因此,火型人要多吃黑色食物。

土型体质——太阴,易患脾胃疾病

那么,土型体质的人又有哪些特征呢?

从外形上看,土型人一般体格较为健壮,肌肉丰满,身材匀称,此类人从事体育运动较为适合,在力量、技巧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体育冠军们基本上都属于土型人。另外,土型人走路时步态稳定;土型人皮肤较黄,说话十分缓慢,有时给人以木讷的感觉。其实,此类人多为大智若愚。

从性情上看,此类人性情较为温和,有君子之风;办事谨慎,遇事沉着冷静,不会惊慌失措;他们忠厚笃诚,适应性强。可以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办公室主任是此类人最为适合的职业。对于土型人来说,其心理情绪与其他型人有明显的不同,他们情绪上的起落不会随着季节而变化,通常都是在每个季度末的最后时段情绪最为高涨,在这一时期,他们做起事来,比平时更积极。

从出生时间上看,土型人多生在每个季度的最后18天。

从健康状况上看,土型人要注意自己的脾胃、肠及整个消化系统。如果身体营养失衡,土型人较易患脾胃、胸背、肺等方面的疾病。

通常来说,如果你具有以上大多数体质特征,又出生在每个季度的后18天,那么,你应该就属于土型人。

从饮食上看,土型人应多吃以下食物:

1. 土型人阴阳比较平衡,饮食要阴阳并重,形神兼养,综合饮食

土型人要多吃健脾的食物,土性食物要多补。土性食物有:土豆、黄豆、白薯、山药、糯米、牛肉、枣等。

土型人宜常吃红薯。《本草纲目》记载:“番薯,有补虚气乏、益力气、健脾胃、强肾阴的功能。”

红薯,也叫地瓜,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与矿物质。此外,多数粮食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极少,但红薯却含量较多。

现代研究表明,红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红薯含有一种特殊性能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会被破坏。其中维生素C能明显增强人体对感冒等数种病毒的抵抗力,而维生素E则能促进性欲,延缓衰老。另外,红薯中还含有丰富的钾,能有效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和预防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当然了,每天吃红薯,时间长了会很厌烦。其实,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红薯干,吃这些也有一定的效果。

2. 多吃黄色食物

蛋黄、玉米、柠檬、橙均属黄色食物,此种食物以植物为主,特色是含丰富维生素C、植物性蛋白质和高糖分。

黄色食物对消化系统毛病,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均有显著效果。另外,菠萝、香蕉、谷类食物等偏黄色食品也可以多吃。

还有一种黄色食物,吃后也有很好的滋补效果,那就是黄豆芽。黄豆生芽后,其天门冬氨酸急剧增加,故人吃黄豆芽能减少体内乳酸堆积,消除疲劳。

黄豆芽中还含有一种叫硝基磷酸酶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有效地抗癫痫和减少癫痫发作。近年发现黄豆芽中含有一种干扰素诱生剂,能诱生干扰素,增加体内抗病毒、抗癌肿的能力。

金型体质——阴阳平和,易患肺部疾病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金型体质的人的特征。

从外形上看,金型人的体形通常很瘦小,脊背较宽;四方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灵敏,肤色较白,易出汗;虽寡言少语,但常常语出惊人。

从性情上看,金型人为人敦厚,做事认真;有时为了坚持原则,勇于牺牲一切,甚至生命。金型人大多是十分称职的部属,只要领导吩咐的事情,他们就会设法完成。不过,金型人通常脾气暴躁,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因而可能无法成为一个好领导。即使成为领导,也容易出现独裁的情况。

从出生时间上看,金型人大多生于秋季。五行中金对应秋季。

从健康上看,金型人需要注意自己的肺、大肠、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如果营养失衡,易患大肠、肺、肝、皮肤、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一般说来,如果你具有以上大部分的体质特征,又出生在秋季,那么,大致可以判断你为金型人。

从饮食上看,金型人应多吃以下食物:

1. 多吃植物性食物

金型人出生于秋天,体内阳气多阴气少,健康的好坏全在于调理肺和肾。

金型人的饮食调理以阴柔淡养之品为主。金型人饮食方面要多补植物食品。此外,还要增加一点火性食物。宜食乳类、蔬菜田果等。

绿色的蔬菜对金型人大有好处。一切的菌类,像人参、灵芝,都是金型人最好的补品。还有人们常吃的豆腐,也是金型人适合吃的食物。

2. 百合是金型人的助运食物

百合是一种百合科植物的鳞茎,我国百合野生资源数量居世界首位,因此有人称我国是百合的故乡。中医指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肺燥或肺热咳嗽,或热病后余热未清、神思恍惚,虚烦惊悸等症。

大家都知道,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较少,因此秋天出生的金型人大都皮肤干燥、大便干结,且易出现肺燥咳嗽。

现代医学分析,百合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糖、果胶、秋水仙碱以及钙、磷、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百合所富含的磷是人体组成细胞核蛋白的主要成分,又是各种酶的组成物质,对维持血液中的酸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多吃笋对金型人非常有益

竹笋自古便被视为菜中珍品,古人曾将竹笋誉为“菜中第一品”,认为肥羊、嫩猪也无法与其相比。竹笋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冬笋、春笋、鞭笋。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人体所需的赖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胱氨酸等。另外,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素等特点,食用竹笋,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促进排便,是最佳的减肥蔬菜。

作为“山珍”,竹笋在吃法上不同于其他蔬菜。竹笋从采收到烹调都有讲究,采笋时应避风日,以防其肉变硬。加工时应避刀削,因竹笋肉见铁就会变硬、发死;存放时,竹笋不要去壳,否则会失去其清香的味道。

总之,金型人吃得越素越健康。当然,不能完全戒荤,荤腥应适量食用。

木型体质——少阳,易患肝部疾病

最后,我们再说说木型体质的人的特征。

从外形上看,木型人一般身材偏瘦,个子瘦高,皮肤较白,喜欢安静的居家生活,不喜欢户外较激烈的活动。由于不喜运动,木型人一般都手无缚鸡之力,如果在古代,就是典型的文弱书生。木型人走路时步如清风,非常绅士。

从性情上看,木型人语声轻微,且不善言谈。多愁善感,任何事情都可引起他们的伤感之情。木型人一般心胸比较狭窄,不善交际,有自卑心理。木型人办事优柔寡断,非常拖拉,永远都有一大堆尚未完成的工作。他们不愿与人竞争,在竞技性项目中常主动退出。他们最适合做图书管理员、博物馆研究员、会计等工作。有些木型人有较强的嫉妒心理,当别人强于自己时,他们表面上虽然不说,但背后心里却极端嫉妒。更有甚者,还会通过阴谋诡计陷害他人。

从出生时间上看,木型人多生于春季。五行中木对应春季。

从健康状况上看,木型人要注意自己的肝胆、筋骨以及四肢。如果身体营养失衡,就易患肝胆、头颈、关节、四肢、筋脉、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一般说来,如果你具有以上大部分的体质特征,又出生在春季,那么,你的体质基本上属于木型体质。

从饮食上看,木型人应多进食以下食物:

1. 多吃金、土属性食物

我们知道,食物的五大味道可概括地分为五行,其中酸属木、苦属金、咸属水、辣属火、甜属土。因此,依照五行相生的原则,木旺的人,应该多亲近金、土属性的物品,在饮食上宜多吃苦及甜的食品。食物颜色则以白和黄为主。

一切冰冻的食物都属金。如冻肉、果冻、雪糕、冰淇淋等,都是木型人的幸运食物。

一切动物的肺及肠,也都属金,如鸭肠、猪肺、血肠等。

土性食物很多,如枣、土豆、黄豆、牛肉、红薯、糯米等,木型人也应该多食。

木型人需要助阳,因此,辛甘之品也需要常吃,像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

春季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而且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因此,像韭菜炒鸡蛋、韭菜炒鲜虾等菜肴要常吃。

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菜花、小白菜、甜椒等都宜常食,至于寒凉、油腻、黏滞的食物,则应尽量少吃。

2. 要经常食用疏肝活血的食物

一般说来,木型人的身体内多阴少阳,肝气偏旺,耐春夏不耐秋冬,易气滞,常会感到精神抑郁,养生贵在理阴助阳,调理好心肝二脏。因此,要多进食疏肝活血的食物,如西瓜、竹笋、绿豆、红小豆等。

西瓜又称寒瓜、水瓜,中医学认为,西瓜具有清暑利尿、止渴降压之效,对治疗中暑、喘咳、水肿、血压偏高及小便不利具有显著作用。作为水果生食的同时,西瓜更可做菜。西瓜做菜的最佳部位是瓜皮,西瓜皮又名翠皮或青衣,削去表层老皮后可切成丝、片、块,采用烧、煮、炒、焖、拌等烹调方法。

3. 多吃活血化瘀的食物

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黄酒、红糖、藕节、猪蹄等,木型人也要多吃。尤其是猪蹄,人们似乎对廉价的猪蹄不屑一顾,其实猪蹄的营养价值很高。

猪蹄不仅是常用菜肴,而且还是滋补佳品。猪蹄中的蛋白质水解后,所产生的胱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含量均与熊掌不相上下。

4. 多吃苦味食物

蔬菜中的苦瓜,果品中的杏仁和柑橘,还有粮食中的荞麦等,这些苦味食品营养丰富,且含有多种能防病治病的活性成分,经常食用不仅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因而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中医指出,苦瓜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取鲜苦瓜捣烂外敷,能治热毒疖疮、消炎退肿和消除痱子。苦瓜热汤服用,可以防治目痛、痢疾、中暑、皮炎和胃肠炎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苦瓜中所含的奎宁是古老的抗疟疾药。

苦味食品既富有营养又有独特的保健作用。对于身处污染日益严重的环境且工作压力大的木型人而言,经常食用苦味食品,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情况具体到每个人来说,由于出生时间不尽相同,故所属类型也有差异,因此,如果想精确地判断自己属于哪种五行体质,还要通过每个人的具体出生时间来进行详细判断,在这里我们只能对每种体质做简单介绍,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会详细介绍每种体质的特点和保养方法。

杨力教授大讲堂

一、五行学说的渊源是什么?五行学说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的五方观念。据记载,殷商时代已经有了东、西、南、北、中五个空间方位的概念,而用这五个方位就可以概括空间的整体,这也是最早的整体观念的萌芽。后来,又出现了五材说。五材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而且进一步认识到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对于人类之生存也是缺一不可的。故《尚书》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在这个基础上,古人又发展为元素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乃是五种物质元素,是构成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物质来源。这说明了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元素的结构关系上来把握一切有形事物的整体联系,这是五行学说很大的发展。《尚书·洪范》是先秦论述五行的重要著作,也是最早出现“五行”一词的著作,它的成书标志着五行学说哲学思想的形成。《洪范》中则指出“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可以看出,至此,五行的含义已经不限于作为五种单独的元素,而是成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即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等五类事物特性的代名词,并以此推演,认为其他一些复杂事物的内部也可按上述特点分成五个方面。这说明五行的意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了一种能够代表五大类事物属性的抽象的哲学概念。二、五行学说对人们的四季饮食有什么指导意义?春天属木,代表气体向四周扩散的运动方式。春天,花草树木生长茂盛,树木的枝条向四周伸展,养料往枝头输送,所以春属木。在春天的时候,不要吃太多酸的东西。酸就属“木”,吃酸的东西多了,就会伤肝。伤肝呢,眼睛看东西就看不清楚了。夏天属火,代表气体向上的运动方式。火的特点就是向上,夏天各种植物向上生长,长势迅猛,所以夏属火。在夏天不要吃太多苦的东西。苦属“火”,吃苦的东西吃多了,就会伤“心”。秋天属金,代表气体向内收缩的运动方式。金的特点是稳固,秋天收获,人们储蓄粮食为过冬做准备,树叶凋落,所以秋属金。在秋天不要吃太多辣的东西。辣属“金”,辣的东西吃太多了,就会伤肺。冬天属水,代表气体向下的运动方式。水往低处流,冬天万物休眠,为春天蓄积养料,所以冬属水。在冬天不要吃太多咸的东西。咸属“水”,吃咸的东西太多了,就会伤肾。因有四季而有四行,但夏天和秋天之间要有过渡段,因此便有了长夏,长夏属土,土代表气的平稳运动。此时注意不要暴饮暴食,以免伤胃。

第三章 水型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征:体形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精神调理:降水较多,水型体质的人此时容易出现湿困中焦的表现,如恶心、口苦、胃脘胀闷等症状。宜安定心神,顺应节气、阴阳平和的自然规律。运动调理:避免外邪侵袭。可增加运动量,选择动静结合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或选择慢跑、球类运动等。饮食调理:宜多进食具有健脾益肾、温中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砂仁、法夏、白术、茯苓等。药膳推荐:猪肚白术汤。

水型体质养生方案:重养肾

养生要点

肾在五行中属水,故水型人体质偏于肾阳虚。要特别注意的人体重要器官是肾与膀胱,其次是脑与泌尿生殖系统。

水型人由于是冬天出生的,身体内阴气盛而阳气多偏不足,所以水型人多具有阳虚阴寒疾病及肾脏方面疾病的潜在易感性,譬如水肿、腰痛、不孕症等疾病。因此,水型人养生的关键在于温阳益气,注重补阳气。

水型人要经常欣赏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乐曲,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多做有益他人之事。室内布置应以红色等暖色为主,可使人激情奔放,心旷神怡。要积极参加各种球类运动和跑步锻炼,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动则阳气生”,以动达到生阳去阴的效果。

水型人宜食热食、辣椒、胡椒、牛肉,忌食黏硬、生冷之品。保健方法

1. 精神调养

容易肾阳不足的水型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惊恐或悲伤,故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节奏明快的、热情奔放的音乐,多交朋友。

2. 环境调摄

肾阳虚体质的水型人,适应气候的能力较差,冬季要避寒就温,注意保暖,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3. 运动调理

肾阳虚体质的水型人,要积极参加各种球类运动和跑步锻炼,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动则阳气生”,以动达到生阳去阴的效果。

4. 饮食调养

水型人宜多食动物性食物和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以壮阳气之功。水型人最应该多吃黑色食物,经常吃能帮助和肾、膀胱、骨骼关系密切的新陈代谢正常,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水肿。

5. 推荐食物

黑豆、生姜、香菇、黑枣、桂圆、乌梅、黑芝麻。

6. 保健膳食

猪肚白术汤:猪肚1具,白术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后去水,晾干后备用。将白术、煨姜、胡椒放入猪肚内,缝合猪肚,猪肚表面以针刺小孔,将猪肚放入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2小时,放入精盐调味。捞出猪肚,切块,喝汤吃猪肚。此汤有温中散寒、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用于素体脾胃虚寒的人食用。

水型人当养肾

在五脏中,肾属水,且水型人易患肾方面的疾病,故水型人当养肾。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导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水液代谢和纳气。简言之,肾中精气决定着人的生、长、壮、老、死全过程,因此肾被誉为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

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全身各种脏腑、组织器官都在运转,如果追溯其动力来源,都可追溯到肾精所化生的元气。元气相当于火车的蒸汽,肾就相当于火车的发动机,由肾产生元气,元气推动五脏,五脏推动六腑,六腑推动组织器官,就构成了整个生命运动。故体内的任何一种物质之盛衰变化都与肾的强弱紧密相关,身体的各种不适与“肾”也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传统中医指出,只有肾气旺盛,人体才能正常进行新陈代谢,阴阳循环,气血流通。现代研究也表明,只有肾功能正常,各种内分泌激素才能正常,人才能健康长寿。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人们的身体长期透支,且超负荷地运转,从而导致肾脏缺少补养而过早衰老,进而出现种种不适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伤害肾的做法很多,比如大家经常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如何养阳呢?简单说就是春夏的时候,人体内部的阳气都在外面生发,像所有的植物一样,外面枝繁叶茂,而里面的阳气相对是少的,这个时候应该温养脾胃才对。但是由于天热你就与大量的冷饮、空调以及寒凉的东西密切往来,这样的做法无疑就是伤肾、伤害阳气。

鉴于此,我们应该保护好肾这个器官。那么,应该如何来保护肾脏免受伤害呢?很简单,除了加强身体锻炼以外,还可进行食补,也可以采取传统中成药进行调理,如补肾的地黄丸系列方剂就是中医在临床实践中总结流传下来的,配方虽简单,但功效很显著。

按照中医的养生规律来看,人一旦过了中年,肾气就开始走下坡路,因此一定要从中年起就开始对肾脏进行养护,抓住肾脏衰弱初期的最佳进补阶段加以保养,就像给大堤不断加固一样,不仅让你的人生健康地度过,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你以后的精彩生活打下坚实的地基。

踮踮脚尖便强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常用的生活用品放在高处,也就是放在无法伸手可得的地方,这样,当我们取东西时,就不得不踮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进行踮脚尖运动,不仅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功能,而且还能快速消除疲劳,强健肾功能。可以说,踮脚尖是水型人日常保健的最佳方法之一。

踮脚运动很简单,具体做法是:双脚并拢,用力踮起脚尖,然后放松,再重复。每天4~5次,每次5~10分钟。老年人和体弱者做这个动作时可面向墙壁,双手扶墙,以防摔倒。别看这个方法简单,但健身效果非常好。

当男性踮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的肌肉会收缩,而收缩挤压出的血液量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从而增强盆底肌肉的强度,进而改善阴茎勃起时的海绵体血液充盈,减少血液回流,最终提高阴茎的硬度和勃起时间。对于女性来说,盆底肌肉增强,就意味着性感受的增强,也有助于获得性高潮。

当你打牌、下棋、上网或久坐时,最好每小时踮一次脚,这样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消除疲劳,使人的精力更加充沛。此外,踮脚运动对四肢和头脑也有益处,可消除长时间用脑集中及突然站立导致的眼前发黑、头脑发晕的症状。

大多数人解小便后,都有寒战的反应。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解小便后,人体内的毛孔或毛细血管松弛了,完全处于无防备的状态。此时,如果稍不留意,便易患感冒或者患皮肤病、风湿病等,中医学称之为“表气破于邪”。如此看来,小便虽是小事,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强肾的小妙招,就是在小便的时候踮脚尖。

男性踮起脚尖小便,可起到强肾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强精的效果。女性坐蹲的同时,把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用力着地,踮一踮,抖一抖,也可起到补肾利尿的效果。

如果能在一天之内做上5~6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连续1~6个月,便能达到很好的健肾强精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缓解因长时间站立而导致的足跟痛。如果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小便时踮脚就会有排尿畅通之感。

当然,踮脚尖并非只能在小便时可做。其实,在走路时也可以踮脚尖,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走,速度可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踮脚尖站着当然也很好,实际上,坐着也能踮脚尖。方法很好掌握,首先使膝盖与大腿平行,并将两个装满水的瓶子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每次也是踮30~50次。

不论何种踮脚尖方法,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健身效果。

酉时一杯水,排石洗肾清膀胱

酉时,傍晚5点到7点,这时候是肾经值班,此时要再喝一杯水。尤其是上班族,要养成在下班之前喝一杯水的习惯。因为这一杯水很重要,可以把毒彻底排掉,还可以清洗肾和膀胱,让我们不得肾结石,不得肾炎,不得膀胱癌。

中医认为,膀胱与肾相表里,肾和膀胱一阴一阳,就好比是一对夫妻,关系甚为亲密。申时结束膀胱经“下班”,酉时肾经就来“接班”。

肾与膀胱同为身体的“水液管理机关”,肾主水,为调水之官,而膀胱为储水(尿液)之器。所以,人体的水液代谢是不是正常,主要看这两个脏器的关系“相处”得好不好,“工作”上配合得好不好。如果“这对夫妻”和睦可亲,那么,我们全身上下就会通畅无比,无毒一身轻。

我们说过,由膀胱经“值班”的申时是新陈代谢的高峰时段,应该多喝水,加快尿液的生成,把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到酉时,虽然代谢高峰已过,但整个排泄周期并没有完全结束,仍处于收尾阶段。如果收尾工作没做好,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我们要想真正保持肾和膀胱的清洁,彻底清除体内之毒,在酉时补充一杯水很有必要。

这样就可以再对肾脏和膀胱进行一次清理,将残余的代谢废物全部清除干净,还能大大降低残留的毒素废物对肾脏和膀胱的危害,维护肾和膀胱的“长治久安”。

所以啊,千万别小看下班之前多喝一杯水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如果你能每天坚持,那绝对是爱肾护身的一个绝招,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补肾培元,首选关元

我们的先祖们在养生中特别看重一个穴位,认为它是炼长生不老丹的最佳位置,它就是称为丹田的关元穴。就像种庄稼需要田地一样,这个位置就是种“丹”的田地。一说“丹”,朋友们一定会觉得挺神秘的,如果我们将“丹”理解成“元气”,理解成一种“能量”,就容易明白了。而关元穴就相当于储存能量的能量库。

中医指出,关元穴不仅可以培补人体的元气,也可以补益人体的阴气。普通人可以通过艾灸关元穴,使全身的经脉得以滋养,脏腑的功能得以运化,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关于关元穴,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传说,南宋有个江洋大盗王超,得一高人指点,在每年夏秋之交,用艾条施灸关元穴千炷,久而久之,其人冬不怕冷夏不怕热,几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脐下总像有团火一样。王超被捕获后,因罪行重大被判处死刑,结果,行刑后剖开他的腹脘之处,发现有一非肉非骨之物,若坚石,这个东西就是用艾火灸出来的。

王超被处死是罪有应得,但在古代大医的眼里,关元穴这味人体大药却真的很神奇!因为它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让人健康长寿,二是能让人保持旺盛的性能力。

中医认为,男性三十岁左右,整个身体机能就开始进入衰退,只有多注意保健,才可以使人体正气充足,阳气不亏,从而减少各种男性疾病发生的机会,提高生命质量。

在男性保健方面,关元穴的作用也是相当强的。关元穴被称为下丹田,是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穴,又为三焦之气所生之处,藏精之所,为培元固本、补气益精、强壮身体、回阳固脱之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适合于腰膝酸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经痛等病症。另外,对于大便久泄不止、下肢水肿、关节疼痛等也有良效。

那么,关元穴该如何刺激呢?

自我按摩时,首先可以以关元穴为圆心,左或右手掌以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艾条灸关元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次10分钟左右,有很好的强壮作用。

艾灸时有几点需要注意:灸后当天需避风寒,保持情绪平稳,切忌生冷厚味,饮食素淡最宜。施灸时可能出现发热、口渴、起红疹、出汗、牙痛、耳鸣、全身不适等现象,此时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

此外,睡前将双手搓热,用手掌的劳宫对准关元,意守此处,慢慢入睡,也是很好的保健方法。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大穴,属火,关元穴是任脉的大穴,用心包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可以收到阴阳相济之功。

颠肾腧,强肾解疲劳

生活中,脑力劳动者大多养成了在网上、电话里解决事情的习惯,懒得运动,而久坐不动会导致阳气相对不足,进而出现乏力、疲劳等各种不适,所以,建议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而又少运动的人,平时多按摩后腰的肾腧穴,有强肾之效,还可以缓解以上症状。

除了脑力劳动者之外,中老年人由于生理原因,也容易出现肾气虚弱的现象。针对以上情况,除了注意休息、按摩肾腧穴外,大家还可以经常做做颠肾腧运动。

那么,什么是颠肾腧呢?颠肾腧就是用颠的方式来刺激肾腧穴。方法很简单: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腧穴处,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腰眼部位,然后轻轻跳动,但脚尖不要离地,也就是双脚稍稍踮起的样子。与此同时,双拳也不能任意活动,拳身要随着身体上下抖动,直到感觉腰部发热为止。

找肾腧穴的办法很简单:肚脐眼(神阙穴)正对着背面脊柱上的是命门穴,命门旁开1.5寸,也就是两指宽处就是左右肾腧穴。

刺激肾腧穴对于腰痛、肾脏疾病、耳鸣、精力减退等都有保健治疗效果。由于肾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刺激肾腧穴正好有助于温补肾阳,鼓动肾气,短时间内使人体阳气生发,所以能够缓解疲劳、失眠等症状。

颠肾腧的过程中,膝关节在抖动时带动了全身的抖动,全身的关节都得到了活动,特别是脊椎部位,所以颠肾腧对于伏案工作的人放松脊椎、养护腰椎也很有益处。

如果能在颠肾腧的同时,配以具有解除疲劳功效的食疗方,如糯米鸡蛋羹,则效果更佳。糯米鸡蛋羹的具体做法是:取糯米500克,黄酒、水各250毫升,鸡蛋2个(去壳搅匀)。将糯米淘洗干净,和黄酒、鸡蛋放在碗里隔水蒸熟,一天分三次吃完,隔1周再吃。此方尤其适合劳动过度、疲乏无力者。

补肾壮腰保健功

现代社会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过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各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使得男人们的腰的负担越来越重,甚至不堪重负。如今,很多刚过40岁的男人,就出现了腰椎问题,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

如果腰部受损,那么在其保护之下的肾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腰为肾之府。《黄帝内经》就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也就是说,腰是肾脏的住宅,如果不活动腰部或腰部无法转动,肾将无法为机体提供动力。由此可见,腰对于肾的重要性。

按照西医解剖学的理论,肾位于腰的两侧,在这一位置出现腰酸等症状,首先就要考虑肾虚、肾气不足。不过,中医所指的肾是一个较大的功能群体,包括西医的内分泌、泌尿、生殖系统,甚至还有一部分血管神经系统,其生理作用相当广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对男性来说,护腰就是保护男性的根本。

那么,如何护腰呢?很简单,就是要多多活动腰部。以下这套舞腰强肾功就可以在护腰的同时,强化肾功能。

1. 前屈后伸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稳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5~10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 转胯运动

两腿开立,略宽于肩,双手叉腰,调匀呼吸。以腰为中轴,先按顺时针方向做转胯运动,再按逆时针方向做同样的转动,速度由慢到快,旋转的幅度由小到大,如此反复各做10~20次。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上身的直立状态,腰随胯动,但身体不要过分地前仰后合。

3. 腰躯转动式

两腿开立,略宽于肩,双臂侧平展开,吸气;呼气,上身缓缓地向左后方扭转;右手搭左肩,左手揽住腰右侧,再柔和地将躯干向后推送到最大限度,保持10~20秒,自然地呼吸;还原后,换边再做。连续做10次。

4. 后仰攀足

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臂上举,身体后仰,尽量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保持10秒;然后身体前屈,两腿绷直,两臂下移,让手尽可能触及双脚,保持10秒,然后恢复自然站立的姿势。连续做10~15次。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做此项运动时,弯腰时动作要慢些,以免发生意外。

如能按照以上方法进行练习,则可以增强肾脏机能。如果持之以恒还能预防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等,对阳痿、早泄、遗精和性机能障碍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养肾补虚强肾操

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壮,与肾的强弱有关。当寒冬到来时,人体需要有足够的能量和热量以御守,倘若肾功能弱虚,就会因“火力不足”,出现头晕、心慌、气短、腰膝酸软、乏力、小便失禁或尿闭等症状,这是肾阳虚。还有的人由于体内津液亏少,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口燥咽干、潮热颧红、盗汗、小便短黄等,此为肾阴虚。

养肾补虚的方法很多,如多晒太阳,多食热量高和温补肾阳的食品,选服补肾的药品,等等。但从“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养生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这里,向大家介绍一套有助于养肾补虚的强肾操。

具体方法如下:

第1节

端坐,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屈肘侧举,手指向上伸,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胁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后复原。连续做3~5次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5遍。

做动作前,全身宜放松。双手上举时吸气,复原时呼气,且力不宜过大、过猛。这个动作可活动筋骨,畅达经脉,使气归于丹田,非常适宜年老、体弱、气短者练习。

第2节

端坐,左臂屈肘放两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遍。

在做抛物动作时,手向上空抛,动作可稍微快些,手上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这个动作可以活动筋骨,畅通经脉。

第3节

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3~5次。然后,两脚向前摆动10余次,可根据个人体力,酌情增减。

做动作时,全身要放松,动作要自然、缓和,转动身体时,躯干要保持正直,不要俯仰。这个动作可活动腰膝,益肾强腰。经常练习此动作,腰、膝可得以锻炼,对增强肾功能十分有益。

第4节

端坐,松开腰带,脱掉上衣,将双手搓热,放在腰间,上下搓摩,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

这个动作可温肾健腰。由于腰部有命门、肾腧、气海腧、大肠腧等穴,故搓后会感觉全身发热,且能温肾强腰,舒筋活血。

第5节

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默念“吹”但不发音。如此,可连续做10余遍。

如果能经常练习这套健身操,就可收到补肾、固精、壮腰膝、通经络之功效。

冬季养生肾为先

《黄帝内经》里说:所谓阳气,好似天上的太阳,给大地温暖,没有它就没有生命。可见“阳气”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中医认为阳气发源在肾。因为肾是机体营养的供给者,是主观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是人体贮藏营养精华的主要脏器。所以一个人身体健康与否,与肾机能的强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天寒地冻,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和热量以御寒,倘若肾功能虚弱,自然会出现“阳气”不足的现象。严重者甚至出现头晕、恶心、气短、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所以冬季养肾尤为重要。

冬季养肾,不仅仅是靠保健之道、食疗之术,更不是靠吃补品、服什么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是靠饮食、起居有序、有节、有度,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使之“至老犹健”而达延年益寿。

那么,冬季应该如何保养肾脏呢?

冬季养肾,首先要遵守冬季起居养生法则:早睡晚起,避寒保暖。《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活动。在寒冷的冬季,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因为冬季昼短夜长,人们的起居也要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规律,适量地延长睡眠时间,才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以顺应“肾主藏精”的生理状态。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所以日常生活中做好养生保健对于养肾也十分有益,冷面、温齿、热足就是较好的养生保健方法。

冷面是指用冷水洗脸。冷水指水温20℃左右的水,可以直接用来洗脸。冷水洗脸,可提神醒脑,特别是早晨用冷水洗脸对大脑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迅速驱除倦意,振奋精神。

冷水洗脸,还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冷水的刺激可以使面部和鼻腔的血管收缩,刺激后血管又反射性地扩张。一张一弛,既促进了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了面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又增强了面部血管和皮肤的弹性,除能够预防疾病外,还有一定的美容作用。

温齿是指用温水刷牙和漱口。温水是指水温35℃左右的水。口腔内的温度是恒定的,牙齿和牙龈在35℃左右温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刷牙或漱口时不注意水温,经常给牙齿和牙龈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可能导致牙齿和牙龈出现各种疾病,使牙齿寿命缩短。

热足是指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和洗脚。热水指水温在45℃~50℃的水。

最后一个更重要的健肾方法,即坚持适量的运动和劳作。康熙帝《庭训格言》里说道:老年人冬季养肾,宜饮食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少病。日日勤于劳作,更于身心有益。所以农夫身体强壮,至老犹健,皆故也。他的结论,从医学角度考察,是十分科学的。

总之,冬季养肾,除了精神内守、起居有时、适度运动之外,饮食调理也很重要,并且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青春永驻、延年益寿之境。

五黑食物最养肾

中医认为,不同颜色的食物归属于人体不同的脏器,如红色入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根据颜色选择饮食,是简单易行的方法。黑色食物对肾的滋养和呵护,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推崇。五类黑色食物个个都是养肾高手。黑米

米中的珍品——黑米,也被称为“黑珍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铁、钙、锰、锌等微量元素,有开胃益中、滑涩补精、健脾暖肝、舒筋活血等功效,对于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均有很好的补养作用,长期食用可益寿延年。

黑米最适合用来煮粥,煮粥时,为了使它较快地变软,最好预先浸泡一下,让它充分吸收水分。夏季要用水浸泡一昼夜,冬季浸泡两昼夜。然后用高压锅烹煮,只需2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泡之前可用冷水轻轻淘洗,不要揉搓,泡米用的水要与米同煮,不能丢弃,以保存其中的营养成分。黑米粥要煮烂,煮烂后不仅大多数营养素可以溶出,而且更易消化。黑豆

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黑豆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黑豆还含有核黄素、黑色素,对防老抗衰、增强活力、美容养颜有帮助。

比如老人肾虚耳聋、小儿夜尿等症,就可以把猪肉和黑豆按5:1的比例放在一起煮熟吃,坚持一段时间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黑豆对健康虽有如此多的功效,但不适宜生吃,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生吃会出现胀气现象。黑枣

有“营养仓库”之称的黑枣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补肾养胃补血的功能。《药品化义》中指出,黑枣“入肝走肾,主治虚劳,善滋二便。因性味甘温,尤能扶脾养胃”。冬季,常喝大枣水对于经血过多而引起贫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冷的补益功效。

做成粥也不错,为大家推荐一款常见的食疗方,黑枣羊骨糯米粥:黑枣20~30枚,羊胫骨1~2根,莲子15克,糯米适量。黑枣洗净去核,羊胫骨打碎,入砂锅中煮粥,加调味品,1日内分几次吃完。体弱的人食用,可增食欲强气力,亦可用于肝肾不足,或治贫血及再生障碍贫血。黑芝麻

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多数人进入中老年后,就会感到眼睛昏花,或者出现耳聋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肾精亏虚所引起的。此时,若是常吃一些炒熟的黑芝麻,就可推迟和控制眼睛昏花。可以把黑芝麻炒熟后研成粉,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各吃一汤匙,每次约20克。黑木耳

中医认为其具有清肺益气、活血益胃、润燥滋补强身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木耳胶体具有较强吸附力,能够清洁肠胃。还含有核酸、卵磷脂成分,具有健美、美容,延缓衰老之效。

黑木耳含有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补血,高血脂、心梗、脑梗患者多食可溶栓,降低血小板数量。常吃黑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冠心病、动脉血管硬化、心脑血管病颇为有益,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黑木耳中的胶质,还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聚集,排出体外,起清涤肠胃的作用。黑木耳既可做菜肴佐食,又可治疗多种疾病,可谓药食兼优。

此外,肾不好的人,还可以每周吃一次葱烧海参,将黑木耳和香菇配合在一起炒,或炖肉时放点板栗,都是补肾的好方法。

桑葚:水型人的圣果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经是皇帝的御用补品,被称为“民间圣果”。后因其壮肾功能强劲,更被称为“男人果”。

桑葚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于果实红熟时采收,晒干或生用,或加蜜熬膏用。《本草纲目》认为,桑葚味甘,性寒无毒,可补肝益肾、安神益智、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通便、明耳目、乌须发,适用于肝肾阴亏、血虚所致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健忘、疲倦乏力、内热消渴、便秘、须发早白、目暗、耳鸣、腰膝酸软等。

对于女人来说,多吃桑葚可以抗衰老,滋养皮肤,让脸色红润;对于男人来说,它对生殖系统有着很好的调节功效。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肾主生髓,是人身能量贮存的基地,桑葚色黑而紫,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的功效。

需要补肾壮阳的男性,可以长期饮用桑葚汁,不仅可以补充体力,还可提高性生活质量。

在生殖系统方面,很多人存在着潜在的不孕不育病理体质。现在我国的生育适龄人群中,有8%~10%的人面临着不孕不育的问题,其中30%的情况归咎于男性精液质量下降。桑葚可以帮助改善这种“生殖亚健康”,很多治疗死精症的方剂中都以桑葚为重要的组成药物。因此,积极备战“下一代造人工程”的男人,不妨多吃些桑葚。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桑葚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含有丰富的磷和铁,能益肾补血,使人面色红润,头发漆黑亮丽。如果与黑豆、枣肉相配,还能提供使头发变黑的黑色素及头发生长所需的蛋白质。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则桑葚美发美容方:取桑葚汁2000毫升,黑豆100克,大枣500克。将黑大豆泡入桑葚汁中,浸透发胀后蒸熟,再浸泡再蒸,如此蒸浸5遍,将豆晾干,研成粉末。将红枣蒸熟后去核,捣成枣泥,掺入上述黑豆粉中,做成饼再蒸,取出待凉后放入冰箱。每天早晨当早点食用或作零食吃。如果你想有乌黑光亮的秀发、红润的脸蛋,不妨一试。

如果不喜欢桑葚的酸味,可以把洗净的桑葚蒸熟了,在蜂蜜中浸泡三天后,每天酌量吃一点,对缓解神经衰弱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另外把桑葚洗干净以后榨汁,加点蜂蜜,每天喝上15毫升,可以缓解便秘。

水型人多用艾灸驱寒气

水型人一般生活在寒凉的地方,寒冷对四肢的经络会有很大的影响。鉴于此,水型人较易患上骨关节病。关节病有一个特点,寒气是往脏腑里面渗的,而所有寒的病症都由骨关节往里面走,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寒在骨头里”。

那么,骨关节病如何防治呢?临床实践表明,防治骨关节病最好的方法当属艾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艾灸经穴是所有驱寒方法中的最佳方法。

艾灸可以温经通络,具有镇痛作用,尤其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全身抽搐、四肢麻木、腰腿疼痛,镇痛效果十分明显。

实践表明,在诸多穴位中,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对驱除骨寒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三阴交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它们的位置非常好找。艾灸这两个穴位时,先将艾条点燃,然后置于施治穴位上方熏灸,以感觉到有热感或者有点疼但自己能忍受为度。

如果觉得自己拿着艾条比较累,那么还可以隔姜、蒜灸。方法也很简单,切一片姜或蒜,将其放在穴位上,自己不方便操作的话,可以躺着让别人帮你灸,热力会透过姜片或蒜片渗透进去。总而言之,艾灸时要以自己的忍受程度为准,最好以热感为度,时间不限,越长越好。

食不离韭,阳气不虚

水型体质者怕寒喜暖,阳虚体质多见于水型人,所以水型体质者当扶护阳气。

中医认为,生命靠一股真火,即阳气来推动,它是人体的热能,也是推动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如果失去了它,万物便不得生存。人体若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一片黑暗,这样,生命就要停止。

肾阳为五脏阳气之根,“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所以只要肾阳充足,就能推动整个机体气血的循环运行。而韭菜是温补肾阳的佳品。

韭菜味辛、甘,性温,归肝、脾、肾、胃经,有补肾补阳、行气理血、润肠通便的作用。所以,韭菜在药典上有“起阳草”之名,可用来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遗精、遗尿或小便频数清长、女子白带增多、腰膝冷痛等症状。韭菜还有温暖脾胃的作用,对脾胃虚寒、虚寒久痢、腹中冷痛等,也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韭菜有“春天第一菜”的美誉,吃韭当于初春,而韭菜炒鸡蛋更是水型体质者春季首屈一指的选择,可养肝补肾增强生命活力。

韭菜和鸡蛋同吃,能协调阴阳,对身体调补作用明显。韭菜和鸡蛋的营养也可相互取长补短。如多吃鸡蛋可能导致胆固醇升高,但韭菜中的硫化物可降血脂,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此外,韭菜中含有的纤维素比较粗,容易刺激胃,造成“烧心”。而鸡蛋中的蛋白膜可将韭菜表面包裹起来,减少韭菜对胃黏膜的刺激。从口味上来说,鸡蛋味淡,且有腥气,和韭菜一起炒,中和韭菜的刺激味道的同时,还能给鸡蛋提鲜。不过,如果胃不好,如胃溃疡、腹泻的水型体质者就要少吃。虽是绝配,但建议韭菜炒鸡蛋还是不要天天吃,隔三差五地吃一顿就可以了。

关于韭菜,还有元代御医一粥治阳痿的故事。据《饮膳正要》记载,元朝第四代皇帝元仁宗在新疆打败了沙皇侵略军队,班师回京城大都。但因数年的军营生活,操劳过度,导致肾气亏虚,患了阳痿。专门负责宫中饮食调理的饮膳御医、营养学家忽思慧知道后,发明了一种羊肾韭菜粥(以羊肾、羊肉和韭菜为主要原料进行熬制)为他调治,每日食用。不到3个月,元仁宗的阳痿竟神奇地被治愈,还使王妃怀了孕。

羊肾韭菜粥的做法为:准备羊肾1对,羊肉100克,韭菜150克,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将羊肾对半切开,去白色筋膜和臊腺,切成丁状;羊肉、韭菜洗净后切碎。先将羊肾、羊肉、枸杞子、粳米放锅内,加适量清水,小火煮粥,待快煮开时放入切碎的韭菜,滚沸后出锅,加少许盐调味即成。

羊肾韭菜粥有补益脾肾,温中壮阳之功,对房劳虚损、阳虚阳痿等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不过,阳虚但体内无盛热者较为适合,但体内湿热过重,或者阴虚火旺、口干舌燥、尿黄便秘、感冒发热者,就不可随意食用了。

另外,《方脉正宗》这本书里,还提到核桃仁炒韭菜这道菜,此菜有补肾助阳、温暖脾胃之功,可以治疗阳虚肾冷、阳道不振。也就是说,中老年朋友如果平常有腰膝冷痛、四肢冰凉、浑身怕冷、阳痿、性功能不振这些症状,就可以常食这道菜。

核桃仁炒韭菜的做法非常简单:准备韭菜200克,核桃仁50克。油锅烧热,先将核桃仁炸至焦黄,再加入韭菜段、盐,翻炒至熟即成。

其实,韭菜籽是温肾壮阳功效最强的,效果比韭菜会更好一些。房事不振、遗精早泄、心胸烦闷的男人可以喝韭菜籽茶。即:韭菜籽12克、绿茶3克、冰糖适量,将韭菜籽、绿茶、冰糖一起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此茶饮具有益肾、固精、养心之功。

最后需提醒的是,吃韭菜最好控制在一顿100~200克,否则阳气补过了,容易导致上火。韭菜宜新鲜食用,隔夜的不宜吃。韭菜性温,有阳亢及热性病症的人不宜食用。

寒凉食物易伤肾,水型人应少吃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饮食不当,是导致人体阳气损伤的第一因素。阳气是温热之气,最畏寒凉。水型人体质本来就偏肾阳虚,所以凡性质寒冷的食物,水型人均应少吃。

那么,寒凉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冷饮,请敬而远之

首先是冷饮。到了夏季,很多人为了消热避暑,会饮用大量的冷饮,男性会大量地饮用冰镇啤酒,女孩则嗜食冰淇淋、喝冰镇饮料,一般人又都有吃冰镇西瓜等的习惯。这些寒凉之气进入人体后,为了对抗这些寒气对人体的损伤,人体就要耗伤大量的阳气,这样人体的阳气会不断地受到消耗。所以,冷饮这样的寒凉之物,不论男女都应敬而远之。水果蔬菜,饮食有法

水果大多是凉性的,诸如西瓜、梨、脐橙等。很多减肥的女孩子,常常不吃主食,而以水果、蔬菜为主要食品,日久同样会出现阳虚寒盛等诸多症状。不食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不仅人体的阳气得不到补充,而且大量的水果、蔬菜又会不断损伤人体的阳气,最后发生阳虚寒盛,这种寒邪会留滞于子宫内,形成“宫寒”,进而出现一系列月经失调等妇科病症。绿茶,饮之有度

再就是绿茶了。同样是茶,红茶的性质偏温热,而绿茶的性质偏寒凉。绿茶有清热去火的作用,严格说来,适度地饮用确实可以使人体的上部,如咽喉、口腔、头目等清爽舒适。但凡事就怕过度,《黄帝内经》说“生病起于过用”,再好的东西,如果用得太过了,也会造成损害。绿茶是凉性之品,喝得太多,比如有的人一天到晚,都把着一把茶壶,一天下来,能喝几暖瓶的茶水,这样大量的水、绿茶,就会削伐人体的阳气,导致阳气的不足。这种饮茶方式,对人体健康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正确的饮茶方法,应该是饭后饮茶3~5杯,这样既有助于消化,又可以清解火热,对人体也没有损伤。

杨力教授大讲堂

一、为什么在长夏要注意养肾?长夏,即夏天和秋天之间的过渡时间段。长夏属土,而肾为水脏,肾通于天之水汽,最怕土,因为土克水,所以在长夏要注意保养肾,因为长夏属土,不宜于肾。二、为什么女人也要补肾?在很多人看来,似乎补肾仅仅是男人的专利。但是请夜尿频多、失眠多梦、腰腿酸软、畏寒怕冷、性欲冷淡的女人们注意了,其实这些都是由肾虚造成的!肾藏精,这里所说的“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是“先天之本”,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水液代谢、免疫力、大脑发育、血液循环等各项生理活动,也就是说,容颜的枯荣、内在的生命活力都受控于肾脏的虚实,而“肾虚”正是导致女人衰老的主要原因。所以女人也要补肾。三、为什么健脑、补骨要补肾?肾除了藏精之外,还主髓。《黄帝内经》将髓分为三种:脑髓、骨髓、脊髓。它们都是由肾精所化生的。脑髓影响人的大脑功能。纵欲过度、房事过频的人屡感头昏、大脑迷糊,为什么?因为脑髓产生于肾,肾精亏耗,当然大脑虚空、精力不足。骨髓影响骨的生长与发育,肾精亏虚,骨髓化生无源,骨骼失其滋养。如果是孩子,就会骨骼发育不良或生长迟缓;如果是成人,就会腰膝酸软、步履蹒跚;如果是老年人,就会骨质脆弱、易于骨折。所以要想健脑、补骨,保养肾精至关重要。四、为什么夜尿多、小便多的人要补肾?肾主水。肾的又一功能是化气利水,由于肾阳发动,肾蒸腾化气从而把津液输送到人体各组织器官。如果肾气虚,命火不足不能蒸水化气,那么全身的水液代谢就会失常,可能会引起消渴病(糖尿病的一种)、口干欲饮、尿多。如果夜尿多,白天小便清而长,次数多,是肾虚,关门不固。所以夜尿多、小便多的人要补肾。五、为什么老人也需要补肾?很多老人认为补肾是年轻人的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年龄大了,稍微上下楼梯就会感到比较吃力,气喘吁吁。其实这是肾虚的表现。因为肾主纳气。纳气就是固摄、纳住的意思。中医认为,气虽为肺所主,但气之根在肾,所谓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所以肾虚的人,多出现气喘,尤其老人气喘更应考虑肾虚,应着手从肾治或肺肾合治。核桃对肾最好,因为可以助肾纳气,治虚喘最好,可以常吃。平时也要坚持锻炼,不要选择太累的项目,走路就可以,以微微出汗为宜。六、为什么保养头发要补肾?肾的精气盛衰,可以从头发上看出来。头发如果又黑又亮,非常滋润,那就是肾气足;头发如果干枯发黄、早白、脱落、稀疏,那就是肾气虚弱。人从幼年开始到老年,肾精之气也由盛转衰,头发也由黑变白,有些年轻人早早就有了白头发,大多也是肾精亏损的缘故。所以养肾对头发具有重要意义。养发食疗可用熟地、枸杞、桑葚、首乌。另外,发为血之余,所以血虚的人还要加当归。七、为什么牙齿不好要补肾?齿为骨之余,肾其充在骨。肾中精气充盈,才能充养骨髓。牙齿属于骨头的一种,由肾统管。如果一个人牙齿早早脱落了,就说明肾精不足,需要注意肾虚的问题。养牙、养骨食疗可用熟地、龟板胶、鳖胶、狗骨、牛骨、羊骨、猪骨。中成药首选六味地黄丸。八、为什么耳朵不好要从肾治?《素问》里讲肾开窍于耳,《灵枢》里也有“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之说,所以一个人的听觉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只有肾精充足,才能耳聪,反之,若肾精不足,则可引起听力减退。所以耳朵不好应该注意肾精的保养。九、为什么二阴有病要从肾治?肾开窍于二阴,二阴指的是前阴和后阴。肾就相当于二便的“大管家”。前阴指的是生殖和泌尿器官。因为肾主生长发育,主生殖,所以肾与前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阳痿、早泄、滑精这些与前阴(生殖)有关的问题实际上都是肾的问题。再来看看肾主后阴。大便的问题有时候也是与肾相关的。比如在临床上有很多老年人会出现大便秘结的问题,此病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大肠的问题,也不是胃火的问题,而是肾虚推动力不足所导致的。所以有些老年人疾病的治疗,需要从补肾入手。老年人便秘只吃润肠药还不行,要补肾阴,可服肉苁蓉、熟地一类滋肾阴的药。十、哪些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肾虚?除了年龄的因素,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肾虚的一个重要原因。避免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防止肾虚的出现,对补肾也是很重要的,所以除了药食补肾,还应该从源头上切断肾虚的祸首。经常熬夜有些年轻人工作负担重,需要加班加点完成工作,所以常熬夜;有的人是交际的需要,白天上班很难有时间,长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还有一些人是自己喜欢夜生活,看电视、上网,看大片、玩游戏……经常熬夜,会出现黑眼圈、精神乏力等健康问题,一旦阴精耗损过多,就会过劳伤肾,引起诸多连锁反应。精神压力大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容易使身体抵抗能力显著下降,致使人体在面对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部环境的“六淫”侵害时变得弱不禁风,伤肾伤身。同时,“劳则气耗”,过度劳累使人体精气消耗太多,自然会伤肾,导致肾虚。抽烟喝酒抽烟伤肺,而肺与肾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肺阴虚可伤及肾阴,导致肾虚。所以,吸烟对肾的伤害是很大的。喝酒伤肝,而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肾精的充盈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受到损害,自然会波及肾,所以,频繁饮酒也是不利于肾的健康的。久坐不动长时间坐着不动,人体腹腔承受巨大的压力,腹腔和下身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人的整个身体气血运行都会受到牵连。另外,肾经与膀胱经相表里,久坐会压迫膀胱经,造成膀胱经气血运行不畅,膀胱功能失常,从而引发肾功能异常,所谓的“久坐伤肾”就是这个道理。性生活频繁性生活频繁是肾虚的一个重要病因。房劳过度,常常使男人出现梦遗滑精、阳痿早泄等问题,使女人出现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流产难孕等病症。合理的性生活频率是以性生活后的第二天不感到疲劳、身心愉悦、精力充沛为原则的。

第四章 火型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征:肤色发红,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精神调理:火型人宜平心定志,保持乐观随和的心态,切忌急躁,以益肾养肝。运动调理:建议多做踏青等户外活动,或太极拳、八段锦,还可用下棋、钓鱼等调节情绪。饮食调理:可多吃健脾益肺、益肾养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竹笋、蘑菇、薏仁、淮山药、花生、土豆、杜仲、牛膝等。药膳推荐:芍药粥。

火型体质养生方案:重养心

养生要点

火型人五行属火,体质偏于心阴虚火旺。主要表现以心烦失眠、口渴、舌质红等特点。火型人身体内阳气比较旺盛,养生的关键在于滋阴抑阳,调养心肾,以水济火。火型人要注意的人体器官是心脏与小肠,其次是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而且具有易患热病、血证及暴病的潜在倾向,譬如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出血等疾病。火型人最重要的是养心。除了多吃养生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肾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是个有远见的方法。保健方法

1. 精神调养

偏于心阴虚体质的火型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

2. 环境调摄

阴虚者,畏热喜寒,寒冬易过,热夏难当。每逢春夏季,可到海边、林区或山区去旅游、休假。

3. 运动调理

建议多做踏青等户外活动,或太极拳、八段锦,还可用下棋、钓鱼等调节情绪。

4. 饮食调养

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其原则是保阴潜阳。以清淡之品为宜,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水果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鸭肉、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5. 保健膳食

芍药粥:白芍15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大枣10枚,牛膝15克,麦芽糖适量。先以白芍、茯苓、大枣、牛膝加水适量,小火煎汁,取出药渣,加水,并放入粳米,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熬成稀粥。食用时加入麦芽糖适量,有健脾益肾、滋阴柔肝的功效。

火型人当养心

在五脏中,心属火,且火型人易患心脏方面的疾病,故火型人当养心。

在中医看来,生命就是由有形的物质体和无形的生命机能作用构成的。

人的心有两个指向,而主神明这个心呢,在先天八卦里面,它是乾的位置,我们中医说“心主神明”,因为神明是人身上的最高精神统帅,高高在头部。如果用国家这个整体来比喻的话,在古代就相当于皇帝,在现代,就相当于国家最高元首。这个神明,在哲学上讲属于意识的范畴,这是神明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另外的一个肉心呢,是主血脉的心,在五行属火。这个心呢,则是说它的功能作用,不是现代医学解剖下的器官。那么除了心,其他四脏所管辖的是什么呢?都是一些物质方面的功能。咱们看脾、肺、肝、胆,都有月字旁,说明和肉身有关,月字旁在古代就有肉体的意思。“心”可就不同了,它是神之宅,就是一个皇宫啊,古时候的紫禁城,现在的中南海,是核心的位置,不能受邪。我们的身体呢,好比一辆汽车,功能齐备,但如果没有一个经过驾校考核的驾驶员,再好的车还是不能跑。心“主”的这个神明就是驾驶员。再看好好的一个人,得了“抑郁症”,他会轻轻地从楼上跳下去,他的神明缥缈了,离所了,这个人实际上已经是恍然不知人事了。

中医讲“喜伤心”“恐伤肾”,就是在说这“喜”和“恐”都能令人暴死。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例子,吓死的不用说,乐死的人也不少,成语乐极生悲就是这么来的。这些都是神明一下子出了窍,不在这个人的身上了,所以整个身体才进入了不听操纵的状态。

前几年有一个报道说:西方医学有了新的发现,发现心有意识功能。其实中国人自古就知道。心有灵犀,心想事成,怦然心动,这些是中国人最常用的话语。用真心做事情,这在我们长辈的嘴里是经常说的话。一个人改变了主意,就会被人家说成,这个人变心了。那么在我们身体的这个世界里,到底是谁在下命令,谁在主宰这一切?就是这个神明,这个君主之官。

五脏一体:心与肝、脾、肺、肾患难与共

五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清朝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辨·草木不凋论》中说:“五脏之气,皆相贯通。”五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多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明其生理上的联系,即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并用五行相乘相侮与子母相犯来说明其在病理上的联系,即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相乘、相侮、子病及母、母病及子四方面的病变关系。但是,经过历代医家的观察与研究,对五脏之间关系的认识,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主要是从各脏的生理功能来阐述其间的联系,并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来反证其生理上的关系。这样,就更具体、灵活、实用了。五脏之间的关系较复杂,为了便于分析,这里以两脏之间的关系来举例说明。

1. 心与肺的关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与肺的关系,主要就是心主血与肺主气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从心主血对肺主气来说,心推动血液运行,一方面,能维持肺司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血是气的载体,气附于血而运行全身,从而使肺能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从肺主气对心主血来说,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肺,能促进、辅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是保证心血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积于胸中的宗气。在肺司呼吸的作用下形成宗气以养心,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心血运载宗气以养肺,以维持肺脏司呼吸的功能。所以,宗气具有的贯心脉以行气血和走息道以司呼吸的功能,能够强化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病理方面,心与肺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肺气虚弱,宗气生成不足,使血行无力,或肺失宣降,气机不畅,使血行受阻,出现咳嗽、气短、胸闷、心悸、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心悸、唇青、舌紫、咳嗽、气喘、胸闷等症。

2. 心与脾的关系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二是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关系。

血液生成方面,心主血,心血供养脾,维持脾的正常运化;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正常,则化生血液功能旺盛,保证心血充盈。

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不息;脾统血,使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致逸出于脉外。心脾协同,血液运行正常。

病理方面,心脾两脏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不能供养脾运,或思虑过度,使脾失健运,出现心悸、失眠、多梦、食少、腹胀、便溏等心脾两虚证。反之,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心血的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亦会导致心血不足,出现食少、腹胀或慢性出血,以及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多梦等病症。

3. 心与肝的关系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舍魂。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方面与神志方面的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协同的关系。

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液运行正常,而肝才能有血可藏;肝藏血充足,并随着人体动静之不同进行调节,而有利于心推动血液运行。正如王冰注《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心肝协同,血液运行正常。

精神情志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皆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如《类经·藏象类》说:“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此则神魂之义,可想象而悟矣。”心神正常,则有利于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正常,调节精神情志活动,则有利于心主神志。心肝两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以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病理方面,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的病变,心肝两脏往往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则常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心血不足,二者常互为因果。常见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淡等心肝血虚证。心神不安,可导致肝失疏泄,或因情志所伤,亦可导致心神不安,出现心烦、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抑郁不乐、胁肋疼痛等病症。

4. 心与肾的关系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往往称之为“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是从阴阳、水火关系逐步发展起来的。《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华佗在《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中提出:“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认为坎离(肾心)水火相通。

唐代孙思邈根据《易经》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两卦的含义和中医心肾的五行归属及心肾两脏的生理关系,在《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中提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明代周子干在《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中明确提出“心肾相交”,并对其机理作了说明,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从升降关系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由此可知,心肾相交是对心肾两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心肾之间的水火既济、阴阳互补、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等内容。

心肾水火既济: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制约心火使之不亢。心肾水火相交既济,从而使心肾两脏的生理功能保持协调平衡。

心肾阴阳互补:在生理情况下,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之间互根互用,使每脏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而心与肾之间相关两脏的阴阳也存在着互根互用关系,心之阴阳能补充肾之阴阳,肾之阴阳能补充心之阴阳,从而使心肾阴阳保持着充足与协调平衡。

心肾精血互化: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精血之间可以互生互化。心主血,肾藏精,心肾精血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心肾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神可以益精。肾藏精,精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积精可以全神。明代戴思恭在《推求师意·杂病门·怖》中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不然,则神摇不安于内,阳气散于外;志惑于中,阴精走于下。”马培之说:“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也者神之依,如鱼得水。”因此,心肾精神互用,亦为心肾相交之义。

在病理变化上,心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心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不足,肾阴不足亦可导致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可导致心火偏亢,肾阴不足可导致相火偏亢,从而产生心肾阴虚火旺的病变,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称之为“心肾不交”。又如:肾阳虚损,不能温化水液,阳虚水泛,上凌于心,可见畏寒、面色白、水肿、尿少、心悸等症,称之为“水气凌心”。又如:心血不足,血不养神,肾精亏损,脑髓空虚,产生心肾精血亏虚、神失所养的病变,出现健忘、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等病症。

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源,小小一块肌肉却肩负着全身十万公里长的大小血管,在一分钟之内,必须推动全身血液循环,日夜不休,分秒不停。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超过四分钟,生命立即面临死亡的威胁,真可谓责任重大。

对于人类而言,如果想维持生命,并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离不开氧气的支持。而氧气与其他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人体的呢?答案就是血液的功劳,是血液将其输送到全身的各个器官中。血液循环系统主要由动力器官心脏和运输工具血管组成,其职责就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枢和关键,日夜不停地将含氧多的血液泵入主动脉,再经全身的动脉系统供应全身,满足身体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同时将已经消耗了氧和营养物质的静脉血泵入肺动脉及肺,这些血液在肺部可以获得充分的氧气。由此可知,心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组织,是生命得以维持的发动机。

心脏是人体最勤奋的脏器,从出生到死亡,心脏一分不停地工作,就以平均每分钟跳动75次计算,一天就要跳108000次,人的一生如按80岁计算,心脏要跳动32亿5360万次,这样惊人的劳动量,怎能不使我们惊叹!

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的心脏重量只有约300克,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约跳70次,每次泵血70毫升,则每分钟约泵5升血,如此推算一个人的心脏一生泵血所做的功,大约相当于将3万公斤重的物体向上举到喜马拉雅山顶峰所做的功。

中医认为,心主血,心能推动血液运行。人体的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才能循环不息。因此《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出:“诸血者,皆属于心。”也就是说,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是心脏。《灵枢·经脉》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也就是说,若心的气血不足或阴阳失衡,就会对心脏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并进而导致血液运行出现异常。因为心脏能够正常工作,主要依赖于心阳温煦、心气推动,以及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它们是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保障。

心脏正常搏动和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全身血液的充盈。而对血液的生成,心脏具有一定的作用。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将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而化生成为血液。

总而言之,心脏对于生命而言无比重要。心脏跳动有力,说明身体机能强健;心脏停止跳动,则说明生命已然终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