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00:51:18

点击下载

作者:刘立新 周凤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职业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

新职业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试读:

总序 见证中国教育的成长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前的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600多亿元;2017年,中国的GDP达827122亿元,增长了近230倍。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要话题。

在中国奇迹、中国速度的背后,中国教育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中国教育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撑,这一切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中国教育一直没有引起真正的关注,直到一个偶然的事件,中国教育才为世界所瞩目。

2009年,上海学生代表中国首度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就拿了一个大满贯,包揽了数学、阅读和科学3个冠军。2013年,上海学生以数学613分、阅读570分和科学580分的成绩,在所有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再次夺魁。这一次,86.8%的上海学生的成绩达到或超过OECD的平均成绩494分,呈现出上海义务教育校际差异小、均衡程度高的特点。一时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中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的焦点。许多关注中国教育的人不断追问:“上海为什么能?”“中国教育到底有什么秘密武器?”

一直埋头学习别国教育的我们,也开始仔细地打量自己。有着重视教育的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这些年来,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用世界最快的速度推进了学前教育,普及了义务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国教育的悄然变革,让我们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在国家教育投入上,中国的教育投入连续多年占GDP的比重达4%,2016年中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已达3.89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首次超过3万亿元。

在教育普及上,2016年,中国的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77.4%,小学净入学率为99.9%,初中毛入学率为1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这些数据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信息化建设上,全国中小学生基本实现了电子学籍管理,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的接入率,从2012年的20%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90%多。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惠及400多万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

在推进教育公平上,90%以上残疾儿童享有受教育机会,80%以上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全国2379个县(市、区)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约占全国总数的81%,11个省份整体通过。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15.3%缩小至2017年的4%以内。

在教育国际化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人员突破44万人,生源地国家和地区总数为205个。80%的出国留学人员选择了毕业后回国发展、为国服务。我国已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了教育交流,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我们每个人都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和中国教育的快速成长。40年来,中国的教育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中国的教育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普及教育到均衡发展再到内涵发展,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教育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看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教育的需求与我们教育自身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看到中国教育与世界先进国家教育之间的差距。

看到,是一种见证。见证,是为了建设。这就是我们编写“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的初衷。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系统总结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梳理我们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国际教育,以及区域教育改革和民间教育实验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把中国教育正在发生的故事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教育,并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我们自己的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是一套开放的丛书,既有宏观层面的研究,也有微观层面的叙事。丛书既囊括了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的情境教育,又分享了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教育实验的最新成果;既介绍了在科技不断发展和互联网革命背景下不断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国际教育,也总结了日新月异的家庭教育、学前教育进程;既以在PISA评比中崭露头角的上海教育为典型探讨了如何通过教师教育培训提升教学质量,也分析了海门作为县级市在改变区域教育生态方面所做的内容和制度创新。我们希望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难免有遗珠之憾,因此,欢迎各个领域的专家积极联系我们,为我们出谋划策,提出宝贵建议,帮助我们发现优秀的教育案例与故事,也欢迎读者毛遂自荐提供相关的素材,更欢迎相关专家指导和参与这套丛书的编写工作。朱永新于北京滴石斋2018年6月4日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类型。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印发以来,中国职业教育进入改革创新阶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加快,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定职业教育标准和规范,加快信息化建设,倡导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等,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在创造更大人才红利方面做出了新贡献。职业教育在服务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保就业、惠民生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发展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阵痛,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改革转型任务繁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国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政策、思路、方式;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着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激发新动力,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明显改善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致力于调整结构,保持着中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近7.5%,不仅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1)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继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GDP稳步攀升,2017年达到827122亿元(见图1-1)。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复苏做出重要贡献,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4。(2)经济结构明显改善。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2012年,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2%,首次突破50%(见图1-2)。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增强。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特别是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图1-1 2011—2017年犌犇犘及其增长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6-02-29;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8-02-28.图1-2 2011—2017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犌犇犘的比重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6-02-29;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8-02-28.(3)人均GDP稳步提高。2011—2017年,中国人均GDP逐年提高(扣除价格因素),2017年达到59660元(见图1-3)。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年的4300美元提高至2017年的9400美元,在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图1-3 2011—2017年人均犌犇犘及其增长率(4)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中国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7年超过17万亿元(见图1-4)。随着国家财政实力增强,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见图1-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485元,比上年增长6.4%。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二、人口总量稳步增长,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

2017年末,全国总人口139008万,比上年末增加737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见表1-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比上年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出生率为12.43‰;死亡人口986万,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1][2]为5.32‰。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91亿,其中流动人口2.44亿。图1-4 2011—2017年公共财政收入及其增长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6-02-29;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7-02-28;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网,2018-02-28.图1-5 2013—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实际增长率表1-1 2017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2011年末,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2017年,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到58.52%(见图1-6)。2011—2017年城镇人口每年增加近2000万,带动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农民工市民化稳步推进,中国城镇化不仅有量的扩大,还有质的提升。图1-6 2011—2017年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业人数稳步增加

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就业。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就业总量不降反升。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口77640万,其中城镇就业人口42462万(见图1-7),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为54.69%,比2010年末提高了个9.09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口1351万(见图1-8)。201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0%。全国农民工总量28652万,其中,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图1-7 2011—2017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口图1-8 2011—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

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1231元/人,比上年提高6.7%(见图1-9)。图1-9 2012—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四、民生大幅改善,教育优先发展得到保障

2011年以来,中国坚持民生优先,不断加强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全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质量有新改善。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资金和政策保障力度,中国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大发展(见表1-2、图1-10)。通过不懈努力,到2017年,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3]88.3%。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201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28年。表1-2 中国2017年各级各类教育情况 单位:万人毕业生图1-10 2011—2017年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情况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反过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又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身的力量。[1]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2]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3]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官网,2017-07-10.

第二节 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为构建合理教育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有力支撑。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

中国的高中阶段教育主要由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2011—2016年,中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呈逐年减少趋势,2016年比2011年减少了200多万;高中阶段的招生比例也在逐年下降,由2011年的48.89%减少到2016年的42.49%,减少了6.4个百分点(见表1-3)。

同样,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校数和在校生数也呈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0893所,比2011年的13093所减少了2200所。这一方面是中国职业学校不断调整布局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中国近几年适龄人口减少密切相关。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有1599.01万人,比2011年在校生数减少了606.32万;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也由2011年的47.06%减少至2016年40.28%,减少了6.78个百分点(见表1-4)。表1-3 2011—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情况续前表资料来源:2011—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官网,2017-07-10.表1-4 2011—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和在校生情况资料来源:2011—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官网,2017-07-10.

2011—2016年,尽管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有所降低,但其为社会提供了3000多万毕业生,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如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15.47万,就业人数为496.42万,就业率为96.30%,对口就业率为77.60%。从就业结构来看,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占直接就业人数的10.87%;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占直接就业人数的32.93%;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6.20%,比例仍在一半以上。从专业大类来看,首先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数、就业人数、就业率均居首位,就业情况最好,就业率达到97.30%;其次是信息技术类,达到96.85%;交通运输类、教育类、休闲保健类、财经商贸类的就业率都在平均就业率96.23%以上。这表明,中等职业教育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发展同步,同时较好地支撑了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从就业地域分布看,本地就业的占直接就业人数的70.75%;异地就业的占直接就业人数的28.92%;境外就业的1.07万,占直接就业人数的0.33%。这表明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地域仍以本地就业为主,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同时,超过70%的中职毕业生入学时为农村户籍,但毕业后超过90%的学生在城镇就业。这表明,中等职业教育帮助农村青年学子获得了就业的技能和稳定的工作,促进学生融入城市生活,有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的教育,前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后者由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两者都属于专科层次)实施。2011—2016年,高等职业学校数逐年增加,2016年比2011年增加79所。招生数2016年比2011年增加近18.35万,在校生数增加近124.04万。招生数、在校生数占普通高等教育的比例起伏不大,基本稳定(见表1-5)。表1-5 2011—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资料来源:2011—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官网,2017-07-10.

2011—2016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有了较快发展,并且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增长。这既与中国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关,也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坚持改革创新有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每年为社会培养300多万名高技能人才,他们成为中国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三、职业培训事业发展

近几年,中国职业培训事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全国职业培训机构近93358所,注册学生数4135.20万,结业学生数4234.99万(见表1-6)。多样化的培训机构、灵活的培训方式,为人民群众和企业职工就业、再就业以及转岗、岗位提升等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表1-6 2013—2016年职业培训机构情况资料来源:2011—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16》。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民办职业教育主要包括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中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希望民办教育成为教育新的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2010年以后,二者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一)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2010—2015年,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逐年递减。但2016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在校生数比2015年分别增加2.71万、0.77万,出现了止跌之势(见表1-7)。从2014年开始,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整个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也出现了上升趋势,到2016年,两者分别所占比例为12.41%和11.52%(见图1-11)。表1-7 2010—2016年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注: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数据不含技工学校数,下同。资料来源:2010—2015年《中国年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16》。图1-11 2010—2016年民办中职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占全国中职比例情况

与此同时,民办中职的校均规模普遍较全国中职学校的校均规模要小,2016年为871人,为全国中职学校的校均规模1468人的59%(见表1-8)。表1-8 2010—2016年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校均规模情况(二)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2010—2015年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整体上呈递增趋势(除个别年份有少量下降)。2016年,民办高职(专科)的招生数为80.90万,比2015年减少了0.39万;在校生数为242.46万,比2015年增加了14.94万;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占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为23.33%、23.57%、22.39%(见表1-9、表1-10)。表1-9 2010—2016年民办高职(高专)基本情况注:民办高职(专科)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包括普通专科和成人专科。资料来源:2010—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16》。表1-10 2010—2016年民办高职学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占全国高职总数比例情况 (%)五、职业教育师资(一)中等职业教育师资

2011年以来,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数持续减少,但受学生数量减少的影响,专任教师比例和生师比逐年提高,与普通高中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见表1-11)。表1-11 2011-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发展情况资料来源:2011—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16》;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官网,2017-07-10.“双师型”教师是衡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011—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提高,2015年比2011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见图1-12),但对照中国《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提出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30%的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图1-12 2011—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情况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持续提升。到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比例为9.17%,本科学历教师比例为83.6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7.16%,而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为92.84%。与2011—2015年相比(见图1-13),学历结构明显优化。图1-13 2011—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分科专任教师比例变化情况资料来源:2011—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16》。(二)高等职业教育师资

2011年以来,中国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规模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专任教师数量稳步增长。2016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专科)教职工总数为65.26万,专任教师46.69万,专任教师占比71.54%(见图1-14、图1-15)。图1-14 2011—2016年高职(专科)院校教职工数量资料来源:2011—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16》。图1-15 2011—2016年高职(专科)院校专任教师情况

高职(专科)院校学生与专任教师之比保持在17以上,除2016年,大体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与专任教师之比相当(见表1-12)。表1-12 2011—2016年高职(专科)院校师资情况资料来源:2011—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16》。(三)民办职业教育师资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低于全国中职学校平均水平,两者相差约10个百分点;生师比也比全国中职学校平均水平低,平均相差约为4个百分点(见表1-13)。2016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占比68.05%,与整个中职的平均水平低9.25个百分点;生师比为25.94,与整个中职的平均水平相差6.1,有拉大趋势,也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的20∶1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表1-13 2010—2016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变化情况资料来源:2010—2015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16》;教育部.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官网,2017-07-1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