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00:38:58

点击下载

作者:杜艳茹,王彦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

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杜艳茹,王彦刚,柴天川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2019.3

ISBN 978-7-5132-5451-9

Ⅰ.①慢… Ⅱ.①杜…②王…③柴… Ⅲ.①慢性病—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Ⅳ.①R573.3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301920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 787×1092 1/16 印张16.5 字数308千字

2019年3月第1版 2019年3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451-9

定价 5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 长 热 线 010-64405720

购 书 热 线 010-89535836

维 权 打 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编委会名单

主 编

杜艳茹 王彦刚 柴天川

副主编

刘 宇 孟 元 王 雨 王悦芬

王 健 赵 灿 裴艳涛

编 委

王 杰 王晓梅 田雪娇 吕静静

任玉青 孙润雪 杨天笑 周平平

周盼盼 郝新宇 姜 茜 袁宗洋

黄 松 章 蒙 集川原 焦艳竹

狄紫蕊 任雪童前 言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因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经济和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近年来对慢性胃炎开展了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向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中、西医诊治慢性胃炎的最新进展,提高其诊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作者经过多方面的学习,编撰此书。

本书共分十三章,基本详尽地介绍了慢性胃炎中西医诊疗相关的内容。第一至第三章阐述了慢性胃炎概述、中医学对脾胃的认识和西医学对胃的认识;第四章分别详述了慢性胃炎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第五至第六章介绍了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和并发症;第七章为慢性胃炎常用检查,如胃镜检查、十二指肠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共聚焦内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胃液检查、胃功能检查和X线检查等;第八章为慢性胃炎常用药物,包括常用中药、药对、方剂、自制中成药及西药等;第九至第十章详述了慢性胃炎的常见类型及特殊类型,每一类型均包括中西医的疾病认识、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第十一章为慢性胃炎的保健调理,包括起居调摄、饮食调理、情志调理、运动保健和其他调养方法;第十二章为慢性胃炎研究进展;第十三章为作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甄选出的典型病例,旨在更形象深入地为读者提供理论之外的心得体会。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全面、层次清晰,期盼其具有巨大的临床实用价值,为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广大医师朋友们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读者对象为脾胃科医生,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医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另外还包括广大研究生、进修生、医学院校学生等,可作为其工作和学习的工具书及辅助参考资料。

由于时间仓促,专业水平有限,书中不免存在不妥之处和纰漏,敬请读者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完善。编 者2018年7月第一章 慢性胃炎概述一、中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1.病名

慢性胃炎,中医学中并无此病名,而对该病却极为重视,并且不单纯地视之为胃病,而认为是脾胃的“纳与化”“升与降”“燥与湿”3个方面关系失常,导致发生多种症状,而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嘈杂”“痞胀”“呕吐”等范畴,其中“胃脘痛”最常见。

胃脘痛是指以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或伴有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的一种疾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等描述,阐明了本病的主要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治法,同时《黄帝内经》还进一步指明了胃痛的发生与脾及肝气横逆犯胃有关。2.历代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及治疗上的认识

有关于胃脘痛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谓:“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心痛胃脘痛。”对其病因和病机的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指出胃脘痛与木气偏盛,肝胃失和有关。故《黄帝内经》中对胃脘痛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之论述为后世医学研究胃脘痛奠定了基础。

汉代张仲景有许多治疗胃脘痛的经典方,如附子粳米汤、芍药甘草汤、吴茱萸汤、大小建中汤等,且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云:“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提出了水饮停胃导致的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

在唐宋以前,胃脘痛多与心痛相混淆而称。如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腹痛》中云:“九痛丸,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疰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来去心痛。”以上九种心痛大部分实际上指的是胃脘痛。宋代医籍中也有许多关于九心痛的记载,都延承了《备急千金要方》的思想,如严用和的《济生方·心腹痛门·心痛论治》中“夫心痛之病,医经所载凡有九种……其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造成心痛”,也是将心痛与胃脘痛相混而称。

元朝的朱丹溪始认为九种心痛实为胃脘痛的第一人,他在《丹溪心法·心脾痛》中明确指出了“心痛,即胃脘痛”,且较细致地将胃脘痛分作寒、热、气、湿、痰积、死血、虚、虫八类。李东垣则在《兰室秘藏·卷二》中首次将胃脘痛列为一个独立病证来论证,对胃脘痛的病机治则治法进行了阐述,并拟定了用于治疗胃脘痛的神圣复气汤、草豆蔻丸、麻黄豆蔻丸3方。

明朝以后的医家不但已将胃脘痛与心痛区别开来当作一个独立的病证,而且对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论述都大有发挥,认为“胃脘痛”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为实邪;后期常以脾虚、肾虚等虚证为主。实则邪扰胃腑,虚则胃失所养,并常出现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虚实错杂之证。但无论病因病机如何,其共同之处在于最终导致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不通则痛。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心腹痛》中对胃脘痛病因的论述“胃脘痛证,多由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惟食滞,寒气滞者最多”,认为胃脘痛与气的关系最为密切,无论是食停或者寒留均可引起胃脘气滞,在治疗上应以理气为主。

清代的医家继承了明代医家对胃脘痛病因病机与“气”密切相关的思想,更是对该病的辨证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如清代高士宗在《医学真传·心腹痛》中曰:“所痛之部,有气血阴阳之不同,若概以行气消导为治,漫云通则不痛。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指出胃脘痛在治疗上应以“通则不痛”为治疗大法,但不能拘于“通下”之法,而应以病因的角度分别采用散寒、消食、理气、泻热、化瘀、除湿、养阴、温阳等治法配合适当的辛香理气之品共奏“通则不痛”之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对该病的辨证论治颇有独到之处,如他说“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知其治气活血之当然……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夫通则不痛,痛字需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也”,“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淤”。他还提出了胃脘痛初起病在气分,与气滞关系密切,久病则入血分,治疗上要辨明在气分还是血分,应有理气活血之偏重的观点,先倡胃脘痛“久病入络”之说。另外,针对胃脘痛不同证型的治疗,有不少医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如顾靖远在《顾氏医镜·胃脘痛》中主张对肝脾不和者以芍药甘草汤加减,伴气滞者加四磨饮,血瘀者加失笑散,食滞者加保和丸,热证用黄芩汤或竹叶石膏汤等等。高鼓峰则在《医宗己任编》中提出了用逍遥散加生地黄、牡丹皮、山栀,或疏肝益肾汤加柴胡、白芍、当归治疗阴虚胃脘痛伴燥热口渴等症状的观点。二、西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系指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其病理变化多局限于胃黏膜层,病变实质主要是胃黏膜上皮经常遭受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胃黏膜发生再生改造,最后可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本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占门诊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本病男性多于女性,50岁以上者发病率可达50%,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胃炎具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表现又不规则,且无典型症状,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大肠型化生、不典型增生,被认为与胃癌有一定关系。在我国,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人们对慢性胃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728年,Stahl首先提出了慢性胃炎的诊断,但对其诊断始终存在分歧。1830年,Cruveilhier发现溃疡病之后,对于上腹部疼痛的患者,常诊断为溃疡病或胃神经官能症而不诊断为胃炎。1936年,Shindler根据胃镜下所见结合手术时全层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的发现,首先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3种。1949年,Wood用盲目胃黏膜活检法做了大量工作,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的萎缩3种类型。1972年,Whitehead等提出: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区别开来;确定病变部位是胃窦或胃体;注明肠上皮化生、胃炎活动性和萎缩程度。1973年,Stricknand等主张以病变部位结合壁细胞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和B型。1982年,我国慢性胃炎学术会议将其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从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该菌可能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1990年,在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上,Misiewicz等提出了“悉尼系统”——一种新的胃炎分类法,把病因、相关病原、组织学及内镜均纳入诊断;“悉尼系统”及1994年的“新悉尼系统”,使胃炎的分类及诊断更为完整全面。

慢性胃炎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主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因素、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反流,某些因素之间可能还有相加或协同损害作用。

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明显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进餐后加重的上腹不适、饱胀、无规律的腹痛、反酸、嗳气、烧灼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少数伴有胃黏膜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一般为少量出血,患者可伴有体重减轻、贫血等。慢性胃炎大多数无明显体征,有时可有上腹部轻压痛。

由于慢性胃炎非常多见,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比较困难,且易发生癌变,因而备受重视,中医、西医近年来开展了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了许多有成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在内服外治、针灸推拿、养生食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而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不断进步,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方法治疗本病,进一步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立法选方诸方面,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界提出了颇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分型标准、治疗方案、疗效标准,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指导依据。第二章 中医学对脾胃的认识第一节 脾胃的生理病理一、脾的生理病理(一)脾的生理特性1.脾宜升则健

升,有升浮向上之意。人体五脏的气机各有升降,心肺在上,在上者其气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其气宜升;脾胃居中,脾气宜升,胃气宜降,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五脏之气机升降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整体协调。脾气主升,是指脾之气的运动特点是以上升为主。脾气健旺则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脾能升清,则气血生化有源。所以说“脾宜升则健”。2.脾喜燥恶湿

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但按阴阳学说来分类,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多又最易困脾。如《临证指南医案》说:“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故称脾“喜燥恶湿”。燥代表着脾主运化水液正常,人体内没有多余水液停积的生理状态;而湿则反映着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水湿停聚于内的病理状态。3.脾之气与长夏相应

长夏,即农历六月,相当于“夏三月”的最后一月。中医学认为,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而长夏之气以湿为主,为土气所化,与人体脾土之气相通,故脾气应于长夏。长夏之季,天阳下迫,地气上蒸,湿为热蒸,则酝酿生化。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以长夏之化为中心。四时若无长夏之化,则草木虽繁茂而果实不成,秋既无收,冬亦无藏。人体若无脾土生化之功,则虽饮食日进,而气血不化,四脏皆失滋养。但长夏之湿虽主生化,而湿之太过,反困其脾,导致运化失常。故至夏秋之交,脾弱者易为湿伤,诸多湿病亦由此而起,长夏季节用药,往住可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品。(二)脾的生理病理特点1.主运化

“运”即运输、转输,《内经》中也用“散”“传”等字。“化”是变化,包括对饮食的消化,使之变成精微物质,以及将这些精微物质逐渐地转化为人体的气血津液。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布散、转化等作用,即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对精微物质的转运输布及将其转化为气血津液等一系列生命过程。人体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才能把饮食水谷转化成可以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同样,亦要靠脾的转输,才能将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等,说明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全赖于脾的转输才能布达于全身。而脾的这种生理功能,也是《素问·厥论》所说的:“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中医学认为,脾的运化水谷的功能,全赖于脾气,只有在脾气强健的情况下,水谷精微才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从而使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气虚损,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甚则面黄肌瘦、倦怠乏力等病变。还可因气血生化不足、正气虚损而变生他病。如《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所说:“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

由于人出生后,全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化生气血来维持生命活动,所以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如《医宗必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故曰后天之本在脾。”(2)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功能,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摄入到人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津液,通过心肺而到达周身脏腑组织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二是代谢后的水液及某些废物,亦要经过脾转输而至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由于脾位于人体中焦,故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因此,只有脾气强健,则运化水液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方能防止水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亦就防止了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如果脾气虚,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则水液代谢障碍,多余的水液停滞于局部,即可产生痰饮、湿浊水肿等病变。由于很多水湿停聚的病变均为脾的功能失常而引起,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就是脾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病机制。2.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脾气固摄血液,令其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二是指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中医学认为,血液的正常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也赖于脾气的统摄。脾的统血功能为血液的运行提供了控制力和约束力,使血液循经而行而不致溢出脉外,防止其出血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难经·四十二难》说:“脾……主裹血。”亦即脾气有裹护血液,防止外逸的意思。又如沈自南《金匮要略注·卷十二》亦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之统摄。”脾气健旺,生血充盈;脾气强健,血液才得以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若脾气虚损,统血功能失常,中医称之为脾不统血,临床可见尿血、便血、崩漏、肌肤发斑等。脾不统血的出血特点是既有脾气不足之证,也有生血不旺之机,出血与血虚并见。多发生在人体下半部,颜色浅淡,可伴有脾气虚的其他症状,如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等,中医往往采用“补脾摄血”的方药来治疗。3.主升清

升,即上升;清,指清阳,为轻清的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气具有把轻清的精微物质上输于头目、心、肺及维持人体脏器位置恒定的生理功能。

脾主升清的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将精微上输心肺头目。脾主升清可将精微上输于头目心肺,以滋养清窍,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周身。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脾不升清,则清窍失于水谷精微的滋养,可见面色无华、头目眩晕;清阳不升,水谷并走大肠,则可见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二是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即脾气的上升作用,还可以对内脏起升托作用,使其恒定在相应位置。这是因为人体内脏位置的恒定需要筋肉的牵拉和固定,而这些筋肉需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强健有力。如果脾气虚损,不能升清反而下陷,即脾的升托作用减退,导致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等,中医学称之为“中气下陷证”。二、胃的生理病理(一)胃的生理特性

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可致胃中津液每多受损。(二)胃的生理病理特点1.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咽)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纳,暂存于其中,故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精微物质被吸收,并由脾气转输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传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机体精气血津液的化生,都依赖于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故胃又有“水谷气血之海”之称。因此,胃气的受纳腐熟功能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胃气受纳腐熟水谷功能的强弱,可以通过食欲和饮食多少反映出来。

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气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素问·玉机真脏论》也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胃气之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故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2.主通降

胃主通降,是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及特性。胃气的通降作用,主要体现于饮食物消化和糟粕的排泄:饮食物入胃,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食糜,通过泌别清浊,其清者经脾的运化输布周身,浊者下降到大肠,形成糟粕排除到体外。藏象学说也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主通降、功能失常,中医称为胃失和降及胃气上逆。所以,胃失和降,则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等症。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恶心、呕吐、呃逆、暖气等胃气上逆之候。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如《素问·逆调论》即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论。第二节 脾胃与其他脏腑的联系一、脾与胃

脾与胃为表里,同居脘腹中焦,共主消化吸收,关系至为密切。其主要的生理关系有三个方面,即通过脾胃的纳运、升降、燥湿相反相成的作用来完成化生水谷精微,充养全身的功用。1.纳运协调

脾胃的纳运关系甚为密切,胃之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之运化水谷精微奠定基础;脾之运化输布,是适应胃之继续纳食的需要。两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濡养四肢百骸。所以《诸病源候论》说:“胃为腑,主盛水谷;脾为脏,主消水谷。若脾胃温和,则能消化。”《景岳全书》云:“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生化精气。”2.升降相因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是脾胃纳运功能的活动形式,对机体气机升降有重要影响,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临证指南医案》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饮食物入于胃,经其腐熟作用后,下行至小肠,经小肠泌别清浊。清者经脾气升发,输布于心肺布散全身,浊者下注于大肠或膀胱而排出体外。脾气上升而胃气下降,两者相反相成,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共同完成了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排泄的过程。3.燥湿相济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以阳气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故性喜温燥而恶阴湿。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赖阴液滋润,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故性喜柔润而恶燥。两者的特性相互为用,相互协调。太阴脾脏之湿,可济阳明胃腑燥土之阳,阳明胃腑之阳,能济太阴脾土之湿,从而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脾胃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故《医学读书记》曰:“土具冲和之德而为生物之本。冲和者,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乃能生化万物,是以湿土宜燥,燥土宜润,使归于平也。”二、脾胃与肝胆

按五行划分,脾胃属土,肝胆属木。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之间相互影响。因为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依赖脾的运化功能的健旺,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土得木而达。”而《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如果肝失疏泄,必然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肝脾不和”证。反之,如脾的功能失常,气机滞塞,可致肝气郁结,导致“土壅木郁”证。肝藏血,脾生血和统血,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肝脾有密切的关系。脾气健旺,生血有源,且统血使血不溢出脉外,则肝有所藏。如果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可导致肝血不足的病证。

此外,脾与胃,肝与胆相表里,临床上肝脾,胆胃的疾病可以相互传变。在脏腑病机相关中,如肝气郁结,横逆乘胃,或肝火犯胃,可引起胃痛、胁痛、嗳气、呕吐酸苦等症;脾气亏虚,可致肝气乘脾,引起腹痛、泄泻;胃阴不足,可致肝气乘胃,引起脘胁胀痛、嗳气等。三、脾胃与肾

肾居下焦,为水火之宅。肾水也就是肾阴,肾火为肾阳,又称命门之火。按五行划分,脾胃属土,而火能生土,所以肾阳能温煦脾胃之土。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两者在生理上关系主要表现在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亦有“命火生脾土”的论述。而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故曰:“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脾气健旺,水谷精微充足,不断滋养于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和长寿。同时,肾主水液,必须赖以脾土之制方不致泛滥,即所谓“土能制水”。

因此,脾胃与肾的生理关系甚为密切,诚如李中梓在《医宗必读·虚劳》中所说:“肾安则脾愈安,脾安则肾愈安。”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纳运失常,出现饮食减少、腹中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病症。若脾阳久虚,损及肾阳,亦可出现脾肾阳虚的病证。故古人有“补脾不如补肾”和“补肾不若补脾”之说。四、脾胃与心

脾胃属土,心属火,两者为火土相生之脏。脾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故心与脾的关系至为密切。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因而,脾与心的关系在生理上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故唐容川说:“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谓之血。”《济阴纲目》引汪琪语:“脾气人心而变为血,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同时脾气健旺,化源充足,上养于心,使血充而神明,如果因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而且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亦可导致血虚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而致血液妄行,也会造成心血不足,从而形成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等“心脾两虚”证。若脾失健运,痰饮内停,上凌心阳,可导致心悸、胸闷、水肿诸症。可见在病理上脾与心是相互影响而发病的。

心属火,对脾胃阳虚者应用补火生土之法,虽常采用温补肾阳法,但也有人认为心火能生脾胃之土。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而生气血,血本属阴,血以养心,心主神志,所以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不仅关乎饮食物的消化,而且影响到心神的安定,这也是古人常说“胃不和则卧不安”的道理。五、脾与肺

脾胃属土,肺属金。在生理功能方面,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故肺与脾胃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即古人所说的“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之意。

在津液的输布代谢方面,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所构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的转输津液,散精于肺,不仅为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也为肺的生理功能提供了营养基础,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由于脾肺在生理上关系密切,所以,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如脾气虚损时,可导致肺气不足,出现短气、肢倦等气虚证;若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聚而生痰成饮,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症,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亦因肺病日久,影响脾的运化而致脾肺气虚,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甚则水肿肢倦,气短懒言等病症。因此,肺病久治不愈,多求之于脾,即陈士铎在《石室秘录·正医法》中所说:“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以治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第三章 西医学对胃的认识第一节 消化系统简介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消化腺有大型消化腺和小型消化腺之分,大型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之外,如肝脏、胰腺、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型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如食管腺、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小肠腺、大肠腺等。消化道如同一个弯弯曲曲的肌肉管道,长度为8~10m,其中食管长0.25~0.3m,小肠长约5.7m,结肠长约1.5m。食物经口腔通过食道,在胃内经过短暂的停留,经胃到小肠,在小肠内继续消化,经过一系列消化分解过程,把大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再经过肠黏膜细胞吸收,经血运输到肝脏,再一次进行复杂的加工,变成体内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供组织利用。一、口腔

口腔由口唇、颊、腭、牙、舌和口腔腺组成。口腔受到食物的刺激后,口腔内腺体即分泌唾液,嚼碎后的食物与唾液搅和,借唾液的滑润作用通过食管,唾液中的淀粉酶能部分分解糖类。二、咽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咽依据与鼻腔、口腔和喉等的通路,可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咽喉部三部分。咽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吞咽这一复杂的反射动作。三、食管

食管为一条长管状肌性器官,上连咽下接胃,正常成人的食管长0.25~0.3m,它的功能是将食团由咽输送到胃。四、胃

胃如同一个袋子,位于上腹部。胃接受和贮存来自食管的食团,并将食团磨碎,由大块变为小块,使之与胃液充分混合,而形成半流体的食糜,胃内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催化下部分水解。胃以适宜速度将食糜逐次小量分批推进小肠。一般在食物入胃后5分钟即开始有部分食物排入十二指肠。五、小肠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成人的小肠平均长为5~7m,其中十二指肠为小肠的开始段,在胃幽门和空肠之间,呈蹄形包绕胰头,长为0.25~0.3m,十二指肠之后依次是空肠和回肠,回肠末端接大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最重要场所,在这里食物受到胰腺、胆汁和小肠上皮细胞内酶的消化作用,以及小肠运动的机械作用,最后食物变成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所有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以及水、维生素、无机盐等主要在这里吸收。因此,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和吸收基本结束,只留下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据估计,人每日有6~10L未完全消化的食糜和分泌液由胃排到十二指肠,经过小肠之后,排到结肠的只剩下1/10(0.5~1.5L)。食物在小肠停留3~8小时。除以上功能外,小肠还能分泌多种激素。六、大肠

大肠分盲肠、结肠和直肠,盲肠附有阑尾。结肠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大肠长约1.5m。结肠主要功能为吸收肠内容物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参与体内水及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完成对食物残渣的加工使之形成粪便,暂时贮存或将其排出肛门。

食物的消化主要依靠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胃肠分泌的水解酶及肠道细菌产生的酶类共同完成消化过程。第二节 胃的形态及组织结构一、胃的形态

胃是一个囊袋状的器官,位于上腹部相当左季肋区和腹上区,其长轴呈斜位,自左后上方斜向下方。它有出、入两个口,前后两个壁及凹凸两个缘。胃的近端膨大,与腹段食管相连,其连接处称为贲门;远端逐渐缩窄,与近段十二指肠相连,其连接处系胃的出口称为幽门。胃的前壁朝向前上方,后壁朝向后下方。前后壁向上互相移行一条较短的凹缘,称胃小弯,有时在胃小弯近幽门侧出现一个角状弯曲,称角切迹。前、后壁向下互相移行成较长的凸缘,称胃大弯,其长度为胃小弯的4~5倍,胃大弯是腹段食管左缘的直接延续,自贲门开始就突然以锐角向左上方作弓状弯曲,随后自左向右逐渐续于幽门下缘;食管与胃大弯之间的锐角称贲门切迹,胃大弯与大网膜相连,因而活动度较大。二、胃的毗邻关系

正常人胃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因人的体形、体位、胃的充盈程度和胃的张力而异,也可因年龄、性别而不同。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部,小部分位于上腹部。胃前壁的中间部分无脏器覆盖,直接与腹前部相贴,距体表最近。部分前壁和右侧与肝左叶、右叶相邻;左侧在肋弓掩盖下与膈肌相邻。胃后壁与左肾、左肾上腺、胰脏和脾门血管相邻。胃大弯的后下方与横结肠毗邻,胃底部邻接膈与脾。三、胃的组织结构

胃壁共有四层组织,由内向外分别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一)黏膜

胃的黏膜由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所组成。厚度为0.3~1.5mm,其中贲门部最薄,幽门部最厚。黏膜表面平滑,质地柔软。由于黏膜下层组织疏松,所以胃壁在一般状态下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形成许多高低不等的皱襞,皱襞的排列形式除贲门和幽门附近呈放射状排列外,其余大部分则不很规则,仅在胃小弯侧有4~5条沿小弯排列的纵行皱襞,各相邻皱襞之间的沟称为胃道。在胃和十二指肠交界处,被覆于幽门括约肌内面的黏膜形成皱襞,称幽门瓣。1.上皮

胃黏膜表面被排列整齐的单层柱状上皮覆盖。在贲门附近胃与食管连接处,上皮细胞由柱状突然转变为复层扁平状。此处黏膜表面,肉眼可见明显界限。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位于细胞的基底部,而胞浆顶部充满黏液颗粒,细胞分泌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薄层保护膜,或与胃酸结合,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胃蛋白酶难以透过的屏障,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2.固有膜

固有膜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结构,内有大量由胃上皮细胞下陷形成的胃腺。就其形态结构、分布位置和分泌物性质,可将胃腺分为三类,即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它们的分泌物通过腺管经胃小凹排入胃腔,并混合成胃液。(1)贲门腺:分布在胃食管连接以下,主要为单管腺和分支管腺。贲门腺属于黏液腺,其分泌物主要为黏液,并含有电解质如氯化钠、氯化钾,也可能含有溶菌酶。(2)胃底腺:主要分布在胃体部和胃底的固有膜内,为单管腺或分支管腺,是产生胃液的主要腺体。胃底腺主要有四种腺细胞,即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和胃内分泌细胞。①主细胞:主要分布在胃底部的胃底腺内,并且位于腺管的底部和体部。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原和凝乳酶;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成为有消化作用的胃蛋白酶。②壁细胞:主要分布在胃底腺的颈部,具有分泌盐酸的作用。③颈黏液细胞: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胃底的颈部和胃小凹的底部,一般多成群存在,近幽门处较多。颈黏液细胞具有分泌碱性黏液,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的作用。④胃内分泌细胞:该细胞广泛分布在消化管壁的上皮和腺体中。可分泌激素,除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管的活动外,还具有促激素和促生长作用。如促胃液细胞或称G细胞可分泌促胃液素,对胃黏膜及胰腺泡有促进生长作用。(3)幽门腺:主要分布在胃的幽门部的固有膜内。为支管腺,其分泌物主要为碱性黏液。3.黏膜肌层

黏膜肌层由两层薄的平滑肌组织组成。肌纤维呈内环、外纵排列,并有少量肌纤维伸入到固有膜的腺体之间。此肌收缩可缩紧黏膜并协助分泌物的排出。(二)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位于黏膜与肌层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除包含有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脂肪细胞外,还有极其丰富的毛细血管丛和淋巴管网以及神经丛。由于黏膜与肌层之间借疏松的组织相连,故当胃扩张或蠕动时,黏膜可以随着这种活动伸展或移位。(三)肌层

胃壁的肌层很厚,由内斜、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构成,因此胃壁有很强的伸展性。斜肌层为最内层的平滑肌,较薄弱而不完整,它由食管的环形肌延续而来,自贲门向右下方斜行分散于胃的前、后壁,至幽门管附近逐渐消失。环肌层为中层,比较发达,是食管和十二指肠肌层的延续。与胃长轴呈垂直排列,它在幽门处明显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但在贲门处则不很显著。纵肌层为胃肌的最浅层,是食管纵肌层的直接延续,此肌在胃大、小弯处较发达,而前、后壁则较稀疏,至幽门处该肌则均匀移行于十二指肠纵肌层,其中一部分纵行肌纤维与十二指肠环行肌纤维混合交织,这部分纤维与幽门的开关有关。(四)浆膜

浆膜由间质细胞连接而成,被覆在肌层的表面。两者之间借少量疏松结缔组织相连。胃的浆膜实际为脏层腹膜的一部分,它向周围器官延续形成网膜和韧带等结构。四、胃黏膜屏障

在生理情况下,胃壁黏膜细胞能不被自身强烈的盐酸和活性胃蛋白酶所消化,主要是由于在胃腔和胃黏膜间隙之间存在着一道十分严密的屏障,称胃黏膜屏障。它是由上皮顶端细胞膜和相邻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构成的。细胞膜系由双层脂质分子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分子构成,解离的物质不易通过,但不解离的脂溶性物质则易于通过。正常+情况下,此屏障可阻止Na顺浓度差由胃黏膜细胞间隙扩散到胃腔,+++同时阻止胃腔中H顺浓度差重新返回黏膜,从而维持H和Na在胃腔与黏膜间巨大浓度梯度。黏膜屏障一旦受损,则首先可发现胃液中的++Na浓度升高,同时H浓度下降。

胃黏膜屏障的物质基础较为复杂,除形态结构外,目前新观点认为还有生理、生化基础。人体的胃肠道黏膜可谓人体的第二皮肤,与体外许多因素直接接触,同时黏膜代谢极其旺盛,因此极易受损害,目前认为胃黏膜之所以能免受各种内外源性因子的损伤,与胃黏膜的保护机制有关。Wallace等进一步提出胃黏膜保护机制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胃黏膜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包括黏液、重碳酸氢盐、表面活性磷脂、免疫球蛋白等;第二层:胃黏膜上皮层的屏障功能;第三层:黏膜的微循环;第四层:黏膜的免疫系统,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第五层:黏膜损伤后的修复过程。这些保护机制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并受许多因素,尤其是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而起作用,这就是胃黏膜屏障的新概念。参与胃黏膜屏障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上皮表面的黏液和碳酸氢盐层

黏液由胃黏膜上皮细胞和胃小凹的黏液细胞分泌,黏液的分泌量以胃窦腺最多,黏液层的厚度为1~1.5mm,在胃黏膜受到刺激时,黏液层厚度可增加5~6倍。黏液的化学成分包括糖蛋白、蛋白质及一些小分子肽、中性氯化物以及碳酸盐和磷酸盐缓冲系统。其中以糖蛋白为主,pH为中性,糖蛋白由糖蛋白分子聚合物组成,使黏液具有高度黏滞性,糖蛋白只能被胃蛋白酶或胰蛋白酶缓慢降解。事实上单纯靠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黏液层阻止胃酸及胃蛋白酶逆向弥散是远远不够的。不断从胃黏膜中分泌出来,经过胃黏液层缓慢地向胃腔+扩散。在胃黏液层中,一部分与逆向弥散的H中和。这样,在胃黏液层靠近胃壁的一面偏碱性或中性,而靠近胃腔的一面偏酸性。在黏液层内外两面之间形成了一个pH梯度,从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胃内H+向黏膜内弥散,这就是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黏液屏障有两方面功能:一是物理性保护作用,黏液可形成凝胶,紧贴于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厚约500nm的保护层,把胃壁和消化液分开,使胃黏膜表面保持碱性分泌,润滑胃壁使其免受食物、胃运动和机制性摩擦;二是化学性保护作用,由于黏液中含有重碳酸盐和磷酸盐缓冲系统,其黏液能+中和胃酸,故黏液也参与胃腔液的酸度调节,减慢H和胃蛋白酶向黏膜的逆向弥散,对胃黏膜起一定的保护作用。2.上皮细胞层

胃黏液屏障由两层构成,即覆盖于胃腔内表面的黏液层和位于黏液下面的上皮细胞层。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和,维持上皮前的结构和功能,上皮细胞顶面膜对酸反弥散起屏障作用,上皮细胞再生速度快,能及时替代受损的细胞,修复受损的部位。构成黏液屏障的两层结构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一方面,第一层中的黏液不断被稀释、降解和液化,又不断从表面上皮细胞的分泌中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上皮细胞本身也存在一个快速脱落和修+复的过程。当H透过黏液层与表面上皮细胞接触时,黏液上皮细胞一方面加速分泌黏稠度更高的黏液,另一方面迅速修复因损害而脱落的细胞。正常生理状态下,破坏和修复之间形成一个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了胃黏膜的完整。正常人胃黏膜表面每3天可重新更换1次,这种从损伤中快速修复的能力,有助于胃壁不被消化。3.胃黏膜微循环

胃黏膜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流为上皮细胞旺盛的分泌及自身+不断更新提供了能量物质,并将反弥散进入黏膜的H带走,这也是胃之所以不被自身消化的原因之一。由于胃黏膜组织代谢旺盛,供血血管在解剖上易造成缺血,因此维持正常的微循环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研究已明确,局部前列腺素代谢,以及神经递质和其他胃肠激素的释放等多种神经体液因素也参与调节维持正常的微循环功能。4.黏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包括“警戒”细胞,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这些细胞可感受胃腔内逆流入黏膜组织内的H等有害物质,也能感受机体内源性的刺激,从而发挥生理调控功能。5.黏膜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黏膜修复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细胞如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和一些分子如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涉及氧化亚氮等介质及许多其他调控因子。第三节 胃的生理功能一、胃的分泌功能(一)胃液1.胃液的性质、成分和来源

正常成人每日可分泌胃液1.5~2.5L,是无色透明而呈酸性的液+体,pH为0.9~1.5,胃液除含大量水外,主要成分有盐酸、、K、+Na等无机物和胃蛋白酶原、乳蛋白、内因子等有机物,其中盐酸、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黏液由黏液细胞分泌。2.胃液的作用(1)盐酸:胃液中的盐酸也称胃酸,在胃液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解离状态的游离酸,另一种是与蛋白质结合的盐酸蛋白盐,称结合酸,两者酸度的总和称为总酸度。纯胃液中游离酸占绝大多数,其含量通常以盐酸排出量表示,即单位时间内分泌的盐酸表示(mmol/h)。正常人空腹时的盐酸排出量(基础酸排出量)为0~5mmol/h。在食物或药物刺激下,盐酸排出量增加。正常人的盐酸最大排出量可达20~25mmol/h。一般认为盐酸的排出量反映胃的分泌能力,它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也与壁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盐酸的主要作用:①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②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化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③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2)胃蛋白酶原:胃液中主要酶为胃蛋白酶,它的前身为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分泌入胃腔内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已激活的胃蛋白酶对胃蛋白酶原也有激活作用。胃蛋白酶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它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或酪氨酸的肽键,其分解产物主要是长链多肽、寡肽及少量氨基酸。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宜pH值为2.0,随着pH值升高,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当pH值升至6.0以上时,则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因此胃内容物进入小肠后即失去作用。(3)黏液和碳酸氢盐:胃的黏液由表面上皮细胞、胃底腺的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约500nm的凝胶层,该厚度相当于黏膜层厚度的10~20倍,黏液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的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性损伤。胃内主要由胃黏膜的非泌酸细胞分泌,仅少量的是从组织间液渗入胃内+的。基础状态下分泌的速率仅为H分泌率的5%,进食时其分泌++速率的增加通常与H分泌速率的变化相平行。由于H与分泌速率浓度上的巨大差异,因而分泌的仅能维持胃黏膜表面的pH接近中性或偏碱状态,而对胃内的pH不会产生多大影响。(4)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可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对蛋白质水解酶有很强的12抵抗力,可保护维生素B在其运转至回肠的过程中不被水解酶所破12坏,同时它可附着在回肠壁的特殊受体上,从而促进回肠上皮对维生素B的吸收。正常情况下,内因子本身不被吸收,一个单位的内因子12可使1ng的维生素B被吸收,正常人内因子基础分泌量远远超过需要12量。但在急性贫血、广泛性萎缩性胃炎和胃酸缺乏的患者,内因子的分泌量则减少。当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或内因子分泌不足时,将会出现维生素B吸收不良,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12贫血。3.食物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空腹时胃液不分泌或很少分泌,进食是胃液分泌的自然刺激。食物成分不同引起胃液分泌不同,这是由于各种胃黏膜分泌细胞不等量活动的结果。胃液分泌可分为基础胃液分泌和消化期胃液分泌,基础胃液分泌或称消化间期分泌是指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的非消化期胃液分泌,正常人空腹时(一般指进食后间隔8~10小时以上)胃腺体不分泌酸性胃液,只有少量中性或弱碱性胃液,有时也有少量酸性胃液,主要原因有条件反射性胃液分泌,胃内存留食物残渣的刺激、吞咽的唾液引起的刺激,以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引起的刺激等。人的基础胃液分泌存在昼夜节律或称日周期,晚上分泌率较高,清晨较低,可能与血中促胃液素浓度有关。(二)胃肠激素及其功能

由胃肠道黏膜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这些胃肠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相对分子量在5000以内,有些胃肠激素,除存在于胃肠道,还存在于脑组织中,而原来认为只存在于脑内的肽,也在胃肠道中被发现,这种具有双重分布特征的肽类物质被称为脑肠肽,如促胃液素、缩胆囊素、P物质、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等。近年来胃肠激素的研究发展很快,已成为一种涉及神经、生理、生化、药理、临床的重要边缘课题。从激素的分泌形式看,已知的有内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神经内分泌、外分泌、自分泌等方式,从认识上突破了传统内分泌学的概念和范畴。分泌胃肠激素的细胞除胃肠道外,尚可见于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及肾上腺等处。

脑肠肽在消化系统的作用以胃肠激素对靶细胞的调节为主,肽能神经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脑肠肽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以神经递质形式存在于神经元中,在消化系统则主要以胃肠激素形式存在于内分泌细胞中,也以神经递质形式存在于周围肽能神经元中。

胃内激素的释放主要由胃腔内特定的理化条件的改变引起,当这些“改变”被逐渐平息而重趋稳定时,释放便停止。胃内激素的调节与神经系统联系密切,尤其是自主神经系统对其释放具有重要作用。胃肠激素与神经系统共同调节消化器官的运动、分泌、消化和吸收等活动。常见的胃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胃肠激素有促胃液素、生长抑素、胃动素、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抑胃肽、胰高血糖素、促胃液素释放肽等。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极广泛,主要可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①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道的运动。②调节其他激素释放。③营养作用,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代谢和促进其生长的作用。(三)影响胃酸分泌的因素1.刺激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1)乙酰胆碱:支配胃的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上的胆碱能受体(M型)而刺激胃酸分泌。阿托品可阻断其作用。(2)促胃液素:促胃液素由胃窦促胃液素G细胞合成,通过血液循环刺激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增加。(3)组胺:组胺由胃泌酸区黏膜中的肥大细胞分泌,通过局部弥散到邻近的壁细胞,作用于壁细胞上的组胺2型受体(H受体)而刺激2胃酸分泌,西咪替丁及其类似物可阻断组胺与壁细胞结合,抑制胃酸分泌。2.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1)盐酸:当胃内pH值降到2.5以下时,可通过两种途径抑制胃酸分泌。一是盐酸作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促进促胰液素分泌,通过促胰液素抑制促胃液素引起的胃酸分泌;二是盐酸刺激十二指肠壶腹,释放肽类激素—球抑胃素而抑制胃酸分泌。(2)脂肪:脂肪是抑制肠期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之一。脂肪及其代谢产物抑制胃酸的作用发生在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后,而不是在胃中。(3)高张溶液:十二指肠高张溶液对胃液分泌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兴奋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引起胃酸分泌的抑制,二是通过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一种或几种抑制性激素而抑制胃液分泌。二、胃的吸收功能及食物的消化过程1.吸收功能

消化管内的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不同部位因组织结构不同,食物在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和停留时间也不同,所以表现的吸收能力和吸收速度不同。由于胃组织没有典型的绒毛样吸收膜,所以食物吸收很少,仅可吸收少量水分和乙醇。因此大量酗酒不仅伤胃,而且因其迅速被吸收易致酒精中毒。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有其独特的功能,即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大部分营养物质到达回肠时几乎已被吸收12完毕,因此回肠主要是吸收功能的储备。大肠主要是吸收水分和盐,+-结肠可吸收进入其内的80%的水和90%的Na和Cl。

营养物质和水分被吸收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绒毛柱状上皮细胞的腔面膜进入细胞,再通过细胞基底膜一侧面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称为跨细胞途径;另一条是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然后再转入血液或淋巴,称为旁细胞途径。营养物质通过膜的机制包括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包括扩散、渗透和滤过)及胞吞和胞吐等。2.食物的消化过程

胃是消化管道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养分。尽管胃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较少,但食物的消化还是主要由胃来完成的。人们平时吃进去的食物都是大分子物质组成的团块,必须在胃肠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利用。这种把食物在胃肠道内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叫消化。消化方式有两种,即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1)机械性消化:即利用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胃肠道远端输送,这种方式叫机械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即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的消化,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能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使之成为小分子物质,这种消化方式叫化学性消化。

通常这两种消化方式是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的。正常情况下,人看到或闻到食物时,迷走神经中枢就发生冲动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胃蠕动,食物进入胃后,其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均能使胃壁迷走神经末梢释放出乙酰胆碱刺激细胞受体引起胃酸分泌。食糜扩张胃窦,其所含蛋白质消化产物以及迷走神经刺激均使胃窦的促胃液素细胞释放促胃液素,通过血循环刺激壁细胞的相应受体而分泌胃酸。此外胃黏膜内肥大细胞受刺激后释放组胺,与壁细胞H受体结合引起胃酸分泌。所2以胃具有分泌胃液、贮存食物及把食糜排进小肠等功能。

其实,整个消化道都有进行消化的功能,如食物在口腔内刺激唾液分泌,嚼碎后的食物与唾液搅和,借唾液的润滑作用通过食管,唾液中的淀粉酶能部分水解糖类,食物通过食管刺激其运动,提高食管腔压力使之超过食管括约肌张力,导致食物顺利通过食管进入胃囊,经胃的消化作用后,胃运动使食糜进入小肠继续其消化吸收,所以胃的消化功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