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减压手册(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7:01:20

点击下载

作者:教师职业与健康指导小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下)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下)试读:

前言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俗话说:“教师不能半桶水”。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分析不透,对知识重点把握不准,要点讲解不清,那么学生听过他的课就会产生一种模糊的收获不大的感觉。因此教师必须知识广博,语言丰富,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就是说,教师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切实提升专业水平和处理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创新、总结、积累知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实与更新,与学生共同成长。若要达到这种目标,老师就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勇于进取,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课堂上的学生个个成为爱学习,对学习有探索欲的学生。时代在创新,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知识传播者。当然,教师也是一个辛苦的职业,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标志,因此,教师更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调节,因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教育学生,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根本保证。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分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教师快乐工作手册》、《教师工作减压手册》、《教师文化娱乐手册》、《教师饮食保健手册》、《教师身体健康手册》、《教师医疗预防手册》、《教师心理健康手册》10册。本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第四章 减轻经济压力的方法

1.经济的压力有多大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一直处于拮据之中,无论怎样节俭,仍然难以维持正常的开支,或者家里突然出现一个需要花去很多医疗费的重病人,这种入不敷出的景况将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常常把人推到无法承受的边缘。许多悲剧也因此而发生。

经济压力并不是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对抗的一个十分抢眼的目标,这需要你根据自己的背景和教养去觉察或者去认知它的存在,并根据不同情况攻克它。

2.培养积极的心态减轻经济压力

如果人生交给我们一个问题,它也会同时交给我们处理这个问题的能力。人生绝不会使我们陷入窘境。每当我们受到激励去发挥我们的能力时,我们的能力就会有所变化。即使我们处于一种极不良的健康状态中,我们仍然能过着对社会有用的幸福生活。

许多人认为不健康是一个不能克服的巨大障碍。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可以从米罗·琼斯的经历中获得勇气。

琼斯是农民时他身体很健康,工作十分努力,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福特·亚特金逊附近经营一个小农场。但他好像不能使他的农场生产出比他的家庭所需要的多得多的产品。这样的生活年复一年地过着,突然间发生了一件事——琼斯患了全身麻痹症,卧床不起,失去了劳动能力。同时,也为家里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家里因此失去了一个好的劳动力。

但是琼斯虽然身体是麻痹了,他的心理并未受到影响他的心态依旧很积极,就在这个全家经济拮据在的时候,作出了一个决定。

他把他的计划讲给家人听。“我再不能用我的手劳动了,”他说,“所以我决定用我的心理从事劳动。如果你们愿意的话,你们每个人都可以代替我的手、足和身体。让我们把我们农场每一亩可耕地都种上玉米。然后我们就养猪,用所收的玉米喂猪。当我们的猪还幼小肉嫩时,我们就把它宰掉,做成香肠,然后把香肠包装起来,用一种牌号出售。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零售店出售这种香肠。”他低声轻笑,接着说道:“这种香肠将像热糕点一样出售。”

这种香肠确实像热糕点一样出售了!几年后,牌名“琼斯仔猪香肠”竟成了家庭的日常用语,成了最能引起人们胃口的一种食品。

琼斯活着看到他自己成了百万富翁。他通过积极的心态,战胜了贫困的压力,还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证明了贫穷并不可怕,只要积极肯干,再大的压力都难不倒。

3.诚实的态度能够获取经济积累

《对青年商人的忠告》一书是富兰克林在1748年写的,书中谈到了“借用他人资金”的问题:金钱有生产和再生产的性质。金钱可以产生金钱,而它的产物又能生产更多的金钱。

每年积累6镑,就每天而言,不过是一个微小的数额。就这个微小的数额说来,它每天都可以在不知不觉的花费中被浪费掉。一个有信用的人可以自行担保,把它不断地积累到100镑,并真正当作100镑使用。

富兰克林的这个忠告在今天具有同样的价值。我们可以按照他的忠告,从几分钱开始,不断地积累到500元,甚至积累到几百万元。希尔顿就做到了这一点,他是一个讲信用的人。

希尔顿旅行公司过去靠数百万美元的信贷,在一些大机场附近为旅客建造了一些设有停车场的豪华旅社。这个公司的担保物主要是希尔顿经营诚实的名声。

诚实是一种美德,人们从来也未能找到令人满意的词来代替它。诚实比其他品质更能深刻地表达人的心。诚实或不诚实,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一个人的言行甚至脸上,以致最漫不经心的观察者也能立即感觉到。不诚实的人,在他说话的每个语调中,在他面部的表情上,在他谈话的性质和倾向中,或者在他待人接物中,都可显露出他的弱点。

4.以聪明的心智化解经济压力

一个明智的人绝不会低估他所借到的一元钱或者他所得到的一位专家的忠告的价值。正是使用他人资金和一项成功的计划,再加上灵活的头脑,导致了一个叫做查理赛姆斯的美国孩子变成了巨富。

得克萨斯州东北部达拉斯城的查理赛姆斯是一位百万富翁。然而他在19岁时,除了找到自己的工作和省下了一点钱以外,并不比大多数十几岁的孩子更富裕。

查理赛姆斯每星期六都定期到一家银行去存款,他的品德理财能力受到了银行一位职员的常识。

所以当查理决定自行经营棉花买卖的时候,这位银行家就给他贷款。这是查理赛姆斯第一次使用银行贷款。

这个年轻人成了棉花经纪人,大约过了半年以后,他又兼成了骡马商人。

查理当了骡马商人几年之后,有两个人来找他,请他去为他们工作。这两个人是保险推销员,自己开办了一定保险公司。他们虽然是出色的推销员,但却是蹩脚的商业管理员,因此,他们的保险公司总是赔钱。

人们常常认为要想在商业中取得成功,只有依靠销售。这是一个荒唐的见解,拙劣的经营管理赔钱的速度比赚钱的速度更快。他们的苦恼就是他们俩人中没有一个是优秀的管理人员。

他们得知查理善于理财,便邀请查理去做管理。他们说:“查理,你有良好的经营知识,我们需要你。我们合到一起就能成功。”

查理加入公司后,就在当年这个公司的营业额几乎达到40万美元,聪明的查理并没有安于现状,几年以后,他购买了这位保险公司的全部股票,经济实力逐渐强大起来。

查理从一个穷孩变成一个百万富翁,靠的就是自己聪明的头脑。

5.不要轻易向银行或他人借款

借银行的钱赚钱,这是商人求之不得的。对于那些依靠贷款的人来说,要记住:借债容易还债难。不能不顾条件地去借贷,同时还应注意借贷的周期,否则将会陷入借贷的危机之中。

1928年上半年,斯通还是一位年轻的推销员,他去访问芝加哥大陆伊利诺斯国民银行和信托公司的一位职员。当时这位银行家正在同一位顾客谈话,斯通便在一旁等着。这时他从侧面听到银行家说:“市场不能保持永远上升,我正在出售我的股票。”(这就是说这位银行家预测到经济萧条时期将要到来,所以采取了行动。)

美国有些最聪敏的投资者,今年还拥有财富,到了来年股票市场急剧下跌的时候,便丧失了财富,因为他缺乏周期的知识,或者他们虽有周期的知识,却未能像那位银行家那样,立即行动起来。

那时,各行各业,包括从事农业的人,由于他们的财富是通过银行的信贷而获得的,所以都失去了自己的财富。当他们有担保品的价值上升时,他们就借更多的钱,买更多的担保品、耕地或别的资产。而当他们的担保品的市场价值下跌、银行家被迫向他们收回贷款时,他们就无力偿还信贷,以致破产。在1970年的上半年,数以千计的人再度失去他们的财富,因为他们未能及时出售他们的部分担保品,还清他们的信贷,或者因为他们没有自行限制,还在购进新的担保品,上新债。当我们借用他人资金时,我们一定要计划好怎样才能向借款给我们的个人或机构还清贷款,周期是定期循环的,否则会丧失财富。重要的是,如果已丧失了部分财富或全部财富,仍要记住,周期是循环的。要毫不犹豫地在适当的时候重新奋起。今天许多富人也是曾经丧失过财富的人。但是,由于他们没有丧失积极的心态,他们有勇气从自己的教训中获得教益,结果,他们终于获得了更大的财富。

6.找到打开财富的钥匙

借用他人资金是那些原来贫穷的诚实人致富的手段。资金或信贷是打开商业成功之门上的暗码锁的一个重要暗码。在商业中,有几个数字在打开成功之门的暗码锁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失去了其中一个或几个数字,就不能打开这把锁了。直到重新找到它们为止。

有一位年薪在3万5千美元以上的年轻销售经理写道:“我有一种感触,这种感触是人人都会有的,那就是,一个人会觉得自己站在一只钱柜的前面,除去一个暗码之外,他拥有打开这把锁的所有其他暗码。只是一个数字!如果他有了这个数字,他就能打开这个钱柜的门。”

那些人都有丰富投资的经验,他们成功的投资公式是:(1)巩固自己所有的业务。(2)把自己的全部努力集中于一个有限公司。(3)这个公司要在五年期间,按四分之一分期付款偿清贷款。(4)按贷款的现行利率付息。(5)把公司25%的股票作为鼓励投资的奖金。

拉汶成功暗码的数字是:(1)一种产品或服务,它能重复生产、出售或提供。(2)一个企业,能靠独家生产的优良产品获取利润。(3)一个优秀的经验丰富的生产经理,他经营工厂能取。(4)一个成功而有经验的营业经理,他能不断地增加销售额,坚持运用成功的销售公式同时寻求更好的销售方法。(5)一位具有积极心态的优秀管理人员。(6)一位熟练的会计,他懂得成本计算和所得税法。(7)一位优秀的律师,既有判断力,又有积极的心态,能把事情办好。(8)足够的工作资本或信贷,以便在适当的时候,能开创并发展业务。

现在,如果我们能像拉汶和爱丽丝一样,找到失去了的暗码数字,我们就为我们自己打开了通向财富的大门。

7.计划开支以减轻经济压力

每个家庭都要花钱,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会花钱。古人说,天下国家,本同一理。国家年年有财政经济上的预算决算,家庭虽小,却也月月有收入,天天有支出,要搞好家政管理,每个家庭也很有必要搞家庭计划开支。做到花钱心中有数,把钱用得恰到好处,实行家庭计划开支法的具体要求是:

明确计划开支项目

恩格斯曾经把消费资料分为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三大类。根据恩格斯的分类,我们可以把家庭生活中的各项开支大体分为四类:(1)生存费用,指用于维持和延续人的生命的基本生活费用。如吃、穿、用、住、行的费用。其中还包括赡养老人的费用。(2)发展费用,即为了使人们的智力,体力获得全面发展,在教育、体育、智力开发等方面的费用,如书刊、报纸、文具、体育用品、各种上学经费等。(3)享受费用,通常指家庭的高级消费。如旅游、美容化妆、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等。(4)其他费用,即用于非上述三类开支的一切费用。如用于亲友、同事、熟人交往的费用,办理某项法律手续的公证费,违反交通规章交纳的罚金等等未及预料的突发性费用。

确定计划开支原则

一般家庭开支的原则为三条:一是要保证费用开支的合理原则。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应当是,先保证生存费用,然后要千方百计地保证发展费用的开支,同时要划一部分钱应付其他急用。有余力时再考虑享受费用的开支。如果把这个顺序搞颠倒了,就会造成家庭经济的混乱;二是应当坚持“量入为出”、“先算后用”的原则。这就是说,用钱要根据经济收入的多寡,事先推算好怎样最经济、最合理地使用这笔钱。防止出现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窘况;三是要采用合作协商的原则的家庭的消费开支,购买物品,尤其是一些大项开支,一定要家庭成员共同研究。这样既有利于把开支安排得更加合理,又有利于实行家庭民主管理,也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建立一本家庭财务账

要保证家庭实行计划开支,必须建立一本家庭财务开支账。对小家庭的所有支出有一个比较清楚准确的记录。就依靠工资生活的家庭来说,家庭开支的预算和决算通常是以一个月作为周期的。因为一个月发一次工资,账目结算亦可一个月结算一次。开支账目尽可能记得详细些,一定要注明各项开支的用途,不能怕麻烦。每月底来一次合计,算出当月的总支出和剩余。一季度或半年作一次小结,年终作一次全年总结。这样做,仅可以促进家庭开支和消费的合理化,又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理财能力。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8.远离自私以减轻压力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和益。常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说法。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为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杀人越货,铤而走险。

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

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人有许多需求,如生理的需求、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等。需求是人的行为的原始推动力,人的许多行为就是为了满足需求。

但是,需求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令的制约,不顾社会历史条件的要求,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之心隐藏在个人的需求结构之中,是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正因为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病态社会心理。

自私心理的病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客观方面看,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我国各项资源的数量、种类、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合理之处,对资源的权力,行业、部门垄断还比较严重。于是,缺乏资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当的方式去交换。由此,一方面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以钱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相互交换。

从主观方面看,个人的需求若是脱离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人就可能倾向于自私。自私自利的人往往是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而不具备社会价值取向(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

凡自私的人,都有这样的病态社会心理,即“公家的事小,自己的事大”、“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人者是傻子,利己者是聪明人”、“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谁不吃”,这些心态逐渐变成了一种流行的畸形心态。

由于社会制约机制尚不健全,某些自私自利的人确实从中捞到了某些好处,更使得自私之风盛行不衰。然而,自私导致腐败,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丑恶现象的出现,它使得社会风气败坏,是违法违纪的根源。

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应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予以克服。自私心理的自我调适有如下方法:

内省法

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

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即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而要反省自己的过错,就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模范学习,对照榜样与楷模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改正错误的方法。

多做好事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于他人的事。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9.祛除贪婪心理以减轻压力

贪婪指贪得无厌,意即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过分的欲求。它是一种病态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越大。

贪婪心理

客观原因:中国古代就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说法,反映了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它宣扬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谋取不义之财。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社会上确有一些不务正业、靠贪污、行骗过活的不法分子。贪婪心理有如下特征:(1)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这种人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得陇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有了位子,想女子;有了女子,想儿子;即便“五子登科”,也不会满足。(2)行为的强化作用。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怕引起公愤,二怕被捉。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屡屡尝到甜头后,胆子就越来越大。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是一种条件刺激,不断强化着那颗贪婪的心。(3)攀比心理。有些人原本也是清白之人,但是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事、同学、战友、邻居、朋友、亲戚、下属、小辈甚至原来那些与自己相比各种条件差得远的人都发了财,心理就不平衡了,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由此生发一股贪婪之念,也学着伸出了贪婪的双手。(4)补偿心理。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社会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

贪婪是一种过分的欲望。贪婪者往往超越社会发展水平,践踏社会规范,疯狂地向社会及他人攫取财物,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若欲改正,是可以自我调适的。

贪婪心理自我调适(1)格言自警法。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向国家和人民索取财物的不义行为。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应牢记那些诗文和名言格言,朝夕自警。(2)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假思索,限时20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作较深层的分析。分析自己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还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清楚后,便下定决心:要堂堂正正做人,就得改掉贪婪的恶习。(3)知足常乐法。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有欢乐,也有失缺,不能搞攀比。

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10.吝啬并不能减轻经济压力

吝啬,俗称小气,一毛不拔,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是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于行动。

吝啬的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他可以大慷公家之慨,对个人利益却丝毫不能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永不知足,因而也具有贪婪之心。

吝啬的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

吝啬的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也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吝啬心理的形成,与环境影响、人格成长不良有关系。从外界因素来看,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收入与财富具有一定的悬殊性,贫富关系因社会竞争与变化常常发生变化。今天你可能很富有,明天你也许就不那么有钱了。

社会财富占有的不确定,使得一些人产生对现实的焦虑心理。于是,建立起一个强度很大的心理防御机制。

社会存在一些欺诈行为促使吝啬的人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戒备心,他们对少数人的不法行为极为不满,并推及到全社会。认为人人都是欺诈之徒,不必对他人抱同情心,不要自找麻烦。

如果社会风气好,利他观念深入人心,为社会慈善事业、希望工程、灾民捐资捐款,人人都善待老人、儿童,具有同情之心,那么,社会的吝啬心理就会少得多。如果社会分配不公、尔虞我诈,人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出现病态的吝啬心理是必然的。

从主观方面看:吝啬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御体制。有些人将现实生活风险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估计过低。为了应付焦虑,就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冷漠、吝啬、无责任感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

吝啬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的产物。吝啬的人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关怀,他们也就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很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对他人的艰难处境不会引起心理共鸣。他们看到需要资助或帮助的人,往往这样想:这不关我的事,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给别人。

我们应当尽快消除吝啬心理。不妨做以下自我尝试:

领悟法

即从精神上思考、领悟吝啬的错误。人活在世上,需要金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割断亲情,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赡养老人养育子女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过去曾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不必萦怀心头,而要理智地看待。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今天帮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关心。

宗教法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提倡扬善除恶。例如佛教就告诫人们多积阴德,来世有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多做好事,多资助困难的人。宗教是一种信仰,具有助人的暗示作用,能消除人的吝啬心理。

11.正确消费以缓解经济压力

人们通常会有这种误解,认为挣钱越多越幸福,压力也就越小,可研究却发现并非如此。钱多了,所带来的不过是一时的欣喜和新添的几样东西,人们在调节生活方式的同时却不能提高幸福感和减少压力。你所要做的不过就是明智消费:少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不欠债,花钱买一些能让自己真正开心、减少压力的东西,还有就是眼光要放长远。与其钱多得花不了用来买玩具,还不如节省一点,这样不但自己感觉充裕,还有人身自由。假如你想提升幸福感、为自己减压,不妨参考下面几条建议:

减少债务

假如你因为负债而感觉有压力,那不妨削减一下日常开销(像是早晨的一杯拿铁,外出就餐和不需要的新衣服等),还清信用卡的欠款。总有一天你会意识到,有些东西比这些额外之物要珍贵得多:经济上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明智消费

从现在开始,每买一样东西之前,你都应该考虑一下这对提高生活质量是否有帮助,会不会给你带来压力(因为缺钱用)或者将你的生活弄得一团糟。记住,花销少压力就小。

用钱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预算中去掉额外之物后,要是没有债务,不妨考虑一下请人来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且又浪费时间的事情。比如说,你可以请人帮你打扫房间,自己带着孩子去公园;你可以请个助手来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了;你也可以请人帮你整理房子,多多享受一下家的温馨。

旧物品换取新体验

假如东西太多,你可以考虑把旧货拿到跳蚤市场或者网上出售,将得来的钱用于充电,并和家人一起度假,或者其他一些能够减轻疲劳、丰富生活以及留下美好回忆的活动。

商业社区少光顾

预算少了,那些遭遇经济压力的人往往会从自己身上节省开支,通过削减医疗费来满足日常所需。小问题一不留神就会变成大麻烦,这样只会带来更多的压力。

减少失眠

重压之下,睡眠问题在所难免。一旦睡眠不足,免疫机能下降、认知能力减弱、情绪低落等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信用卡欠款所引发的不良情绪,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债务的增加和利息的累积,人们会产生忧虑、挫败以及无望的感觉。因此造成的额外压力,再加上解决不当以及自我忽略的消极思想,只会让人不堪重负。

清偿债务

制订一个计划,信用卡债务清偿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学会省钱和缩减开支,手头宽裕了,消费计划的制订和债务的偿还就会变得容易许多。随着自身经济状况的改善,你可以通过一些减压技巧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来为自己减负。参考上面的意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一切将一去不复返。

12.化解经济压力的措施

面对现代快速生活和环境污染带来的身体“亚健康”、疾病低龄化事实,面对沉重的医疗费用开支压力,面对社会医疗保险“保而难饱”的局面,作为一个普通教师,该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段,以对抗和化解这部分经济压力呢?

加强健身等健康投资意识、安排合适的商业保险,以及让自己的资产稳妥地增值,是抵御如今医疗费用“日张夜大”的三大法宝。

预防疾病是上策“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健康;什么都可以有,但千万不能有病。”这是已经流行了多年的俗语。简单两句话,道出了人们对于健康的珍视,对于疾病的厌恶。

但谁也无法保证不生病。所以,为了预防生病,尤其是慢性疾病和重大疾病,健康医学专家建议我们,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做一个投资,起到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从而有效且直接地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同时间接降低潜在的工作事业和生活上的损失。

如果要给健康投资做个投资组合的话,其中最主要的要素就是个人行为选择,其次是食物投资和健身时间投资,还有为心情而进行的所有投资。

食物和健身的投资很好理解。食物要有营养,要多元化,健身要保证一定时间。这些都是健康的基本前提。所谓个人行为的选择,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基本的养生之道。至于心情的投资同样不可或缺,比如社交活动,旅游度假,抑或是和朋友煲个电话粥都是令心情愉悦的方法,心情舒畅,身体也会更健康。

让医疗保险作有效补充

如果说社会医保好比健康医疗保障金字塔的最底层,只能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那么商业的健康医疗保险则可以是这个三角形的中、上层,可用来弥补医保无法涵盖的范围,起到补充的作用。

那么,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健康保险主要有哪几类?分别能起到怎样的保障作用呢?

人们最熟悉的可能莫过于重大疾病保险了,这类保险的“简约”型产品为单纯的防癌险。投保大病险或防癌险后,只要被保险人被确诊患了保险条款中列明的某种疾病,无论是否已经发生医疗费用,也不管一共发生了多少费用,都可获得投保时约定的补偿金,而且并不需要被保险人提供相应的医疗费用发票。

还有一种叫做“医疗费用报销型保险”,意思就是说当被保险人因为意外或者疾病接受医疗服务发生费用后,可以按照约定比例得到补偿金,但这种补偿最高限额不能超过已发生的医疗费用,理赔时也需要医疗费用发票凭证。最常见的是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型保险,也有一些门急诊费用报销保险。但在目前内地的保险市场中,由于保险学校承担的风险较大,门急诊费用保险还比较少,一般只是在团体医疗中才有附加门急诊费用保险;个人健康医疗险中门急诊费用类保险产品很少,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只有附加的意外伤害门急诊医疗保险。

还有一种常见的医疗保险,称为“住院补贴型(津贴型)保险”。意思是说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疾病而接受住院治疗,导致个人收入减少,可由保险学校按照约定的标准补偿给予津贴,投保时可选择每日补贴额度,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无关。

这两年各保险学校还新开发了一种设有上限的终身医疗账户型保险。这类保障计划实质是保险学校提供给客户的一个“个人终身医疗账户”,投保人需要在年轻时每年储蓄一定的金钱(保费)进入该账户,同时从交费的第一天起,就有权从该账户中提取医疗补贴金。为了避免在年轻时把账户中的钱全部用完,导致老年无保障,保险学校会特别提醒你每年最多从中领几次补贴金。若不幸身故,账户中的钱还没有用完,可以还给你的爱人或后代。这类终身医疗险意即“一次核保,保障终身”,彻底解除了客户投保后因身体原因或年龄原因不能续保的后顾之忧。而且,若中途发生疾病或住院事件,对于同一种类的疾病,保险学校依然会给予赔付。

对于不同的人群而言,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肩负的家庭责任、已有的保障情况等不同,在选择健康医疗类保险时也应有所侧重,分清轻重缓急,选择不同的产品类型,而不是贪大求全。尤其是已经参加社会医保的和还未参加社保的,在选择商业健康医疗保险时应该各有重点,才能又经济又有效。

对于中青年人群而言,比较理想的险种搭配是:已经有社会医疗保障的,就选择重大疾病保险加住院补贴保险;还没有医疗保障的,就选择重大疾病保险加住院费用保险。

当然,和选择其它类型保险一样,选择健康医疗险时还要考虑拿多少钱出来投保,也就是预算问题。一般的原则是,每年的医疗保险费是年收入的5%~7%(因为总的保费支出占年收入的7%~15%,健康类保险应该在所有保障中占一半费用),如果没有社会医疗保障的话,这个比例可以适当地提高一些。而由于预算的宽裕和紧张程度不同,同类人群在安排健康医疗险产品的先后购买次序时,也应有不同的考虑。

比如,对于一个28岁的已婚白领女士而言,应该以“医疗补贴——重大疾病险”的顺序来考虑购买,应该首先保障自己生病时家庭收入不锐减,毕竟对她而言,生小病住院的可能性要比重大疾病的可能性高,所以优先选择补贴保险。而且,保险不是一步到位的,如果她目前规划的大病保障不足,在35岁之前,她仍可以继续加重这方面的保障。

对于一个40岁的中年创业成功人士而言,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必要先规划重大疾病险,然后才是高额医疗补贴保险,再次考虑购买医疗费用保险,因为以他的经济能力而言,小毛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解决,他需要通过保险来转嫁的是疾病引发的高额费用支出,同时可以考虑在住院期间获取高额津贴补偿。

而在保额选择方面,重大疾病险的保额以10万~30万元为佳,以便覆盖日益增加的重大疾病治疗费用。住院医疗费用和意外伤害门诊保险额度无需太高。津贴型医疗险的每日补贴额度,则以个人的收入状况自行考虑,比如一个月收入3000元的投保者可以选择100/天的补贴额,收入更高则选择的津贴额应该更高些,这样才能有效弥补自己因为生病住院导致的收入损失。

抵御资金压力

还有一种“对付”医疗费用支出的办法,那就是“苦练内功”——让个人和家庭的资产尽力保值增值,以便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的侵蚀。

如何让家庭资产保值增值?这几年的投资理财手段已经日益丰富,低风险的人民币理财、中短债基金、国债;中等风险的房产、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可转债、分离债;中高风险的外汇、黄金投资……若能找对路子,将自己的家庭资产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来获取中长期稳定的收益,就能有效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除了让家庭资产“整体集合型投资理财”,使用家庭资产“大盘子”来应付医疗费用开支外,当然个人也可以模仿保险产品的形式,为自己和家人筹建一个“家庭医疗基金”。比如,采用每月定期定额投入的方式,将一小笔(诸如两百元)资金投资于某只稳健成长的开放式基金,用于不断积累。一旦家人发生医疗自费项目,就从这个“家庭医疗基金”中领取相应的钱数,这样就不易对日常的其他开支产生破坏性影响,同时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家庭的资产配置中,一定要留出一块相当于全家3~6个月开销所需的“家庭紧急备用金”,以预防一旦发生疾病等意外事故,家里的流动资金能足够支撑渡过难关。

第五章 减轻家庭压力的方法

1.家庭成员带来的压力有哪些

来自家庭成员的压力并不比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轻,因此,家庭压力不容忽略。比如,丈夫或妻子与对方的性格或兴趣方面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孩子不把大人的教诲放在心上,甚至阳奉阴违等。另外,家庭突然出现不测风云,如家庭某个成员患疾病或伤残,这都会给人带来压力。

2.调节家庭情绪减轻压力

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相当重要的因素,它就是“家庭情绪”。心理学告诫人们要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以增进自己的情绪是很不够的,因为,每个人每天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的。而家庭是情绪的整体,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完全独立,都要受到家庭整体情绪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同时对每个家庭成员来说,它又是一个整体。家庭成员情绪的总和构成了家庭情绪,反过来,家庭情绪又对每个家庭成员的情绪施加影响,是关系着每个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当我们认识到家庭情绪的重要性之后,就应该时刻关注和不断改善自己的家庭情绪。改善家庭情绪,必须认识、重视和善于利用家庭内的情绪感染。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并善于利用它呢?

要有目的地努力改善自己的家庭情绪,使积极的情绪占家庭情绪的主流,使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心情舒畅,快活常驻。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愉快并非易事,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让家庭里充满爱

爱是家庭幸福的能源和快乐的温床,爱他人与被他人爱,才会化冷漠为温暖。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之爱的家庭中,就是遭遇到挫折与不幸,也会很快地将它们摆脱。相反,生活在一个缺少爱的家庭里,则被烦恼与忧虑会紧紧地缠绕着。因此,欲使家庭快乐,自己必须首先向所有的家庭成员奉献爱心。家庭主要或核心成员应该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尽量满足亲人合理需要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绪与其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密切相关。当需要得以满足时,一般情况下都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满意、欣喜、快乐等);而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则多产生消极的情绪(不满、恼怒、愤懑等)。所以,每个家庭成员尤其是核心家庭成员,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亲人合理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给予亲人关心、支持、帮助、安慰、鼓励与赞赏。

不断丰富家庭精神生活

培养业余爱好,兴趣多样化,经常开展娱乐活动,让歌声、琴声和欢笑声充满家庭,这些都会优化家庭的情绪。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忌讳

增进团结,提倡家庭民主,亲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谅,也是改善家庭情绪不可缺少的内容。

每个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主要成员,应该学会和善于引导积极情绪的扩散,及时遏止和消除消极情绪的产生和传播。每个人都要养成这样的习惯,自己在工作单位遇到的令人高兴的事情,下班到家及时地告诉亲人,快乐让亲人分享;相反,一些微不足道的烦恼与不快,则不必对亲人讲。

但要注意,那些一时排解不开的心事,也不要长期埋在心底,就该及早地向亲人倾诉,求得亲人的帮助。

有些人在外面遭受挫折,将火气带回家里,拿亲人当泄气筒,发脾气动肝火,甚至打孩子、骂老婆,这是无能的表现,也是恣意制造与扩散消极情绪,对亲人的身心健康危害甚大,实不可取。

研究表明,家里人团聚在一起时是家庭内情绪感染的重要时间。如进餐时、晚上看电视时,人们应该重视这些时间或场合。亲人之间更应该相互爱护与体谅,尽力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和欢快的气氛。有些人习惯在餐桌训子;有些夫妻常在进餐时相互责怪。无疑,这些都给家庭内消极情绪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方便,应该尽力避免。

酗酒、赌博是不良嗜好,也是家庭消极情绪产生与感染的帮凶。酒鬼与赌徒常搅得家无宁日,给亲人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因此,为了防止家庭内消极情绪产生与扩展,为了全家人的身心健康与幸福,奉劝嗜酒成性者戒酒,好赌者戒赌。

一些人在家庭中作风专横,行为霸道,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对亲人冷言冷语,甚至拳脚相加。这些人可谓家庭健康公害,是家庭消极情绪的重要感染源之一。维护家庭的健康与防止家庭消极情绪的产生,必须重点治理这些人物。当然,主要还要靠他们自己的主观努力,加强道德与个性修养,克服缺点,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为改善家庭情绪做出贡献。

3.夫妻正确处理家务以减轻压力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家务劳动确实是很繁重的。对于双教师家庭来说,8小时在单位工作,回到家里就得忙家务,真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

另一些调查也表明,家务劳动不能妥善处理好是发生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夫妻因家务劳动闹矛盾的原因,大致又有两点,一是思想上、心理上的不协调,如丈夫有大男子主义思想,认为家务事应由妇女去做。二是安排上的不恰当,反过来又造成或扩大双方在思想上、心理上的矛盾。所以,进行夫妻在家务劳动上的心理调适,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要做到:

平等原则

要把家庭生活安排好,夫妻之间对家务劳动就必须取得思想上和心理上的一致。夫妻双方都应该把家务劳动看成是自己的本分,妻子不能醉心于所谓“妻管严”,丈夫也要摆脱“大男子主义”的羁绊。一句话,夫妻双方对家务劳动应采取平等的原则,事情就好办多了。

一致原则

家务劳动是没有底的:房间可以布置了又布置,桌子可以抹了又抹,一件外衣可以一个月洗一次,也可两三天洗一次,等等。在这些问题上,夫妻之间未必就那么“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需要商量。双方经过商量取得一致意见后,照此办理,不自行其事或阳奉阴违,矛盾就会少多了。

分工原则

家务劳动也以各尽其职为好。在自己分管的范围内,自觉得把事情干好。分工也不是半斤八两绝对平分,而应根据夫妻不同体质、能力、生理、心理情况合理安排。

一般情况下,男同志体力好,家中的粗活可包给丈夫;女同志比较纤细,烹调、针线一类细活,理当承担。当然分工不是分家,双方也要主动互相配合,互做帮手,这样既分工又配合,要求明确,有条不紊,彼此间也有一种支持感,不仅对提高家务劳动效率有好处,对于促进夫妻和谐相处也有好处。

宽容原则

夫妻间各自的经历、习惯、工作忙闲及家务劳动能力不同,在家务劳动中承担的数量、完成的质量肯定会有所差别。例如丈夫下班较早,理应负责晚餐,可是烹调技术不高,烧出的饭菜不可口,这时妻子怎么办?责怪吗,这将既伤感情,也会打击丈夫的积极性,因此还是以宽容为宜。

家务劳动看起来只是一个“干”的问题,其实怎么干法,大有讲究。干好了,效率高,大家心情舒畅,家庭生活愉快;干不好,事倍功半,彼此都不愉快,有时还要吵一场。

所以,夫妻之间对家务劳动的看法、想法和心理状态协调一致,使家务劳动这个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夫妻和谐相处的催化剂,是一件值得深入进行研究的课题。

4.调解家庭矛盾以减轻压力

家庭闹矛盾,并不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它不仅使家庭成员心烦意乱,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会影响邻里的安宁,造成不好的影响。每当我们自己的家庭发生矛盾,或遇到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家庭发生矛盾时,我们应当怎样进行调解呢?

当自己的家庭发生矛盾时

家庭生活中,大事要讲究原则,小事要讲究风格。一般来说,家庭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发生矛盾和纠纷,是很难分清谁是谁非的,即使自己有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发现爱人在赌气,要学会使他(她)顺气,多为对方着想。当爱人发火时,自己要压住火,在火头上不要辩论谁是谁非。等消火后,再好言相劝。批评对方的时候,要诚心诚意,言辞中肯,以柔克刚,摆事实,讲道理。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当众“揭短”,而要使之心悦诚服。

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

当亲属家人、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的家庭闹矛盾时:父母之间,婆媳之间、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妯娌姑嫂之间……无论我们周围哪些人闹了矛盾,都需要我们首先采取“降温”措施,然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平息矛盾,求得和解。

有几种“降温”措施经试用后确实有一些效用:(1)反激法。如果闹矛盾的双方一向感情很好,偶然因故闹起矛盾,调解者可激烈地批评其中一人,使另一方感到“太过分”,从而唤起对亲人的感情,即可收到“降温”之效果。(2)打岔法。调解者可在矛盾激烈时突然插入,引开话题,或借故将其中一人设法拉走,使双方能够冷静。(3)威慑法。请家庭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借用自己的威望,首先严厉制止矛盾双方停止争吵,继而严肃地对他们讲清争吵的坏处,特别是对孩子的恶劣影响等,努力使他们平心静气地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

这些方法,对于及时制止十分激烈的矛盾冲突与争吵有一些作用。当然,完全解决矛盾还得靠耐心的说服、开导、教育工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